失去信用还老老赖6种常见的耍赖行为表现的人,该不该在诚信曝光

芝麻信用推出首份“老赖画像”出炉!长啥样呢?__理财频道 - 融360
芝麻信用推出首份“老赖画像”出炉!长啥样呢?
芝麻信用推出首份“老赖画像”出炉!长啥样呢?
根据最高法发布的惩戒数据:截止9月27日,芝麻信用已惩戒老赖超过54万人,35000多人因此还清债务。
  今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老赖)数据,公布国内首份老赖大数据画像。基于近300万样本得出老赖画像的典型特征:东部地区,40到49岁,男性,具有大专或本科学历。根据最高法发布的惩戒数据:截止9月27日,芝麻信用已惩戒老赖超过54万人,35000多人因此还清债务。其中浙江、江苏、福建受到信用惩戒的老赖数量、因信用惩戒还款的老赖数量均位居前三。
  老赖长啥样?
  根据最高法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共限制老赖乘坐列车155万余次;乘坐飞机470万余次;全国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依法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等共计66954人次。
  从老赖的性别比例来看,男人比女人更不靠谱。男性老赖约占老赖总人数的四分之三,是女性老赖的三倍。从年龄分布看,40~49岁的中年人最容易陷入信用危机成为老赖,占35%。
  高学历也并不等于高信用。数据显示,拥有大专学历的老赖占总数的37.24%,其次是本科生,占比33.36%,第三是中专占25.15%。硕士老赖占 3.68%,博士虽然整体基数小,不过也有0.34%。
  从地域分布看,东部地区的老赖人数高于西部地区。专家表示,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商事活动更频繁,民众维权意识水平也更高,所以案件数量多基数大。比如,江浙地区每年关于经济纠纷、债务纠纷的立案数量在100万以上,而西部省份普遍维持在20万左右。
  联合惩戒见成效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失信被执行人(老赖)的联合惩戒措施多达11类37项,老赖将受到最严厉的惩戒。
  最高法和芝麻信用签约,于2015年7月开始通过专线提供老赖信息,开创了第三方商业征信机构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官方授权,联合开展信用惩戒的先例。为了验证信用是否受到影响,也掀起了老赖查询芝麻信用的高峰。数据跟踪显示,老赖的芝麻信用查询率比其他人群高出12倍。
  老赖数据同步到芝麻信用之后,芝麻信用会向失信被执行人作负面信息提示,促使其履约。对比数据表明,负面信息披露让逾期用户履约率提高了2倍。与此同时,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综合信用评价,大幅下降失信被执行人的芝麻信用评分,联同行业关注名单一起,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在芝麻信用各合作伙伴的信用服务,如限制消费信贷、无法免押金租车、无法免押金租房,无法入住星级酒店、无法乘坐飞机、高铁等。
  联合惩戒对老赖形成了有效的的威慑。北京一位老赖长达七年不履约,一次去神州租车租车被拒,才知道自己被列入了最高法老赖名单,订酒店、订机票等多项服务都会受影响,于是马上凑款还钱,以尽早降低失信带来的不良后果。
  根据最高法数据,截止日,芝麻信用通过各应用平台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已超过54万人,覆盖传统信贷、消费金融、旅游、租赁、住宿等众多场景,有效解决了传统惩戒场景不足的问题。35000多名失信被执行人在这段时间内陆续还清债务,其中两年以上老赖有1万余人。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芝麻信用等公司在互联网信用惩戒方面的合作,通过网络曝光失信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行为,拓宽互联网场景的惩戒力度,督促其更好的主动履行义务。
  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告诉记者,芝麻信用行业关注名单会同步更新老赖信息,对各行业的老赖行为进行联防联控。芝麻信用商家自助服务平台签约商户可以通过行业关注名单,知晓对方是不是老赖,有没有经济方面的失信行为等,防控各类老赖行为,提高风控水平和反欺诈能力。
  &让诚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社会因为信用,所以简单,这是信用中国的愿景,也是芝麻信用的初心。&胡滔如此表示。
  想知道如何提升,请微信搜索关注&财秘&(rong360licai),关注后回复&芝麻&可获取提分攻略。
文中产品信息
小编推荐: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
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暂无评论,需要你第一个站出来表达观点!
Copyright & 2015 Rong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融360 - 银行 版权所有用法律约束“老赖” 让诚信深入人心(图)_网易新闻
用法律约束“老赖” 让诚信深入人心(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访谈现场  近日,省文明办、省高级人民法院等部门联合向社会发布江西第1期“诚信红黑榜”,13个典型失信被执行人,即俗称的“老赖”上了“黑榜”,17家公司进入“红榜”。
  正面典型与负面代表同台亮相,“美”与“丑”鲜明对比,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但仅仅是“红黑榜”曝光,似乎并不能解决“老赖”执行难的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完善惩戒妨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拒不执行生效裁判和决定、藐视法庭权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为惩治“老赖”划定高压线。只有让“老赖”们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他们才会长记性而不敢“赖”,社会才能诚信和谐,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才能实现。
  嘉 宾:邬定忠 省文明办综合处处长
  鄢 俊 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
  刘锡秋 省人大代表、律师
  陈小青 南昌市湾里区人民法院副局长
  左功雄 高安市人民法院执行二庭庭长
  主持人:本报记者 张 雪
  顽疾:近七成判决执行难
  主持人:据最高法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2012年,全国法院执结的被执行人有财产的案件中,70%以上存在逃避、规避甚至暴力抗拒执行的行为,自动履行的还不到30%。请问在我省,“执行难”是否也表现得那么明显?
  鄢俊:“执行难”的问题在我省也比较突出,大概有1/3的案件能够执行到位;1/3是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只能部分履行或没履行;另外1/3是有履行能力但是存在逃避、规避履行甚至抗拒执行的,也就是俗称的“老赖”。以今年1至9月份为例,全省新收案件41468件,旧存55327件,结案才23904件,实际执结率较低。我们共执结标的183亿元,实际到位30多亿,到位率也很低。
  主持人:在此次曝光的“黑榜”中,南昌新洪房地产综合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章主恩以未履行标的额7530万元名列榜首。你们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怎么样的执行难?
  陈小青:南昌湾里区法院涉及南昌新洪房地产综合有限公司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有16件,涉及金额200万元左右。在我省其他法院还有几十件执行案件未能执行完毕,涉及标的额达数千万元。但是,自从我们立案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尽管采取了多种执行措施,但新洪房地产公司却迟迟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被执行人不仅多次传唤拒不到庭,还多次辱骂、恐吓、威胁我院执行人员。新洪房地产公司的账户上没有存款,但其公司仍然有一批人员做事,这些人员的工资从何而来?说明新洪房地产公司隐匿了资金来源渠道。今年6月25日,我院派出十余名民警对章主恩采取拘留措施,但拘留决定书竟被章主恩当面撕毁。当我们将章主恩押解至拘留所时,拘留所以章主恩血压过高为由拒绝收押。鉴于这种情况,我院只能暂缓执行该拘留决定,将其释放。这次拘留未能实际执行,没有对“老赖”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反而助长了其嚣张气焰。
  此后的一段时间,新洪房地产公司有关人员在互联网上发布歪曲事实的虚假帖子,侮辱、诽谤法院及执行人员,颠倒黑白,混淆视听,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主持人:章主恩涉案54件,执行法院13家,先后至少有百余名法官“围着转”……欠账还钱,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你认为像章主恩这样的“老赖”,凭什么能这样嚣张?
  邬定忠:“老赖”的问题确实是一种令人憎恶的社会现象。市场经济体系还在完善中,出现信用意识淡薄,诚信缺失、造假欺诈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们在下一步的诚信建设中既要抓宣传教育,更要抓制度保障。去年10月,最高法公布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万多有执行能力但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人,被列入这一“黑名单”,在贷款、招投标、市场准入、高消费等方面将受到限制。这对“老赖”是一记重拳,起到了很大的威慑作用,一些“老赖”不再“躲猫猫”、“跑路”了,主动履行执行义务。今年,我们省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举措,包括发布“红黑榜”,都是旨在加强诚信建设,把制度化作为重中之重,推动有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有了法律的保障支持,今后对“老赖”的惩治更加有根据、有办法,让他们不能再钻法律的空子,逃脱法律的制裁。
  刘锡秋:执行难的问题,说小,是债权人的债权能不能得到实现的问题,说大,是关系到国家的司法公信力的问题。从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我国已经走上了一条法治建设的道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类似找不到人,查不到财产这种雕虫小技是没有办法在法律的阳光下藏太久的,如果法院、公安、检察院能够联合起来,采取分门别类的法律措施,我相信这些“老赖”用不了多久都会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操作的问题。
  惩戒:压缩失信者生存空间
  主持人:让失信人收到惩罚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此前对拒不执行者,都有什么方式进行处罚呢?
  鄢俊:我们传统的方式主要有拘留、罚款,一些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以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追加其刑事责任,近年来我们加强执行威慑机制和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形成组合拳。近期出台的《新型执行强制措施指导意见》,根据不同案件、不同被执行人、不同地方,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入境,强制审计、悬赏公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等一些新型执行措施。例如对于符合失信被执行人员条件的要全部登录系统,向相关部门推送,并及时向全社会公布。
  截至今年11月8日,全省共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14136人,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联动单位不断的增多,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将不断被打压,让“老赖”无处藏身。另外,关于打击拒执罪的问题,以往因为和公安机关对立案标准等问题认识不一致,使我们打击力度还不够,但近期我们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将联合开展打击拒执罪的专项行动。届时,应该会让一批“老赖”得到应有的制裁,在社会上也会起到良好的教育警示作用。
  左功雄:目前,法院系统正在建立一套查控系统,我们通过这个系统,就可以查找被执行人的工商、房产、土地、车辆登记情况、存款记录。普通一个案件通常有30个工作项目,每个案件都要查,每个部门都要查,工作量巨大。如果我们的查控系统构建起来,工作效率将极大提高。很多案件就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它的信息,相当一部分案件在查控网上会有突破。组合拳措施的应用,查控系统的构建,诚信系统的构建将让“老赖”无处藏身。
  主持人:此次省文明办、省高级人民法院等部门联合向社会发布江西第1期“诚信红黑榜”,较之前的这些做法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邬定忠:发布诚信红黑名单是依据法律法规,按照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来进行的。诚信、失信企业名单大多通过政府部门公布,对于发布者的监督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坚持这个榜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杜绝通过地下交易抹除“黑榜”企业,更要防止某些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红榜”,杜绝“红黑榜”变成某些人的“牟利榜”。
  激励守信者,我们想法是: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行政审批、政府扶持政策享受等方面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广泛支持信用产品应用,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和重点支持等激励政策。对信用记录好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优惠和便利,对信用记录不好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严格限制。对违法失信行为,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并建立与失信惩戒要求相适应的司法配套体系。
  出路:用诚信引领 用法律约束
  主持人: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明:“完善惩戒妨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拒不执行生效裁判和决定、藐视法庭权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同时,加强诚信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你们认为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如何同步进行?
  邬定忠:这次晨鸣纸业上了“黑榜”,见报第二天就打电话来,解释他们的情况,希望撤下来,他们深知一旦背上“不诚信”的名声将对自己影响极大。而上“红榜”者更要小心翼翼,因为更多的眼睛将盯过来,今后他们的压力会更大。其实无论“红榜”“黑榜”,考量的都是做人、做企业的诚信,归根结底是考验人的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榜单发布制度,就是道德的弘扬与鞭笞。
  鄢俊:“惩治老赖、宣扬诚信”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期盼已久的《强制执行法》正在起草中,这将为我们执行工作提供最有力的武器。目前我们已初步建立执行综合信息管理、网络执行查控、失信被执行人惩戒3大系统。下一步我们将借助信息化手段实行精细化管理,全方位监督,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
  法律是道德最后一道防线,我们要让所有“老赖”在道德面前抬不起头,在法律面前不敢冒头。“老赖”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依靠我国政治文明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完善,全社会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我们坚信这一天不会太久。
  刘锡秋:依法治国也要以德治国,道德不能代替法律,法律也不能代替道德。我们人类社会也不是从来就有法律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是靠习惯、靠道德来维持,在今天的法治社会,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执行难的问题,如果公然抗法的行为得不到制止,道德的状况也会越来越糟糕,所以说道德建设对于法律的实施有很大的帮助,道德立足长远,法治迫在眉睫,两者相互促进,我相信不诚信的行为会最终消失。
  陈小青:道德建设、法治建设,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关于法治建设,我认为要突出顶层设计,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和严密的社会诚信体系,用刚性的法律制度,让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失信被执行人,贷不了款、买不了房子、汽车,不能旅游,不能高消费,让“老赖”在生活、生产经营活动中处处受限,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进一步挤压“老赖”的生存空间,铲除“老赖”产生的土壤。
  左功雄:破解执行难,第一,要求自身过得硬;第二,厘清执行队伍机构设置的问题,我们一直受困于力量薄弱、手段单一,仅仅是拘留或者罚款,目前不能震慑这些“老赖”;第三,建立征信系统,并使之法制化;第四,内部系统建设要跟相关部门对接,提高办事效率。
  文字整理:江西日报记者 张雪 实习生 曹月、袁帅杰 摄影:本报记者 梁振堂
  《江报直播室》是江西日报和中国江西网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个报网互动视频直播栏目,为进一步加强与网友、读者的互动,我们真诚地向你征集话题,并希望得到你的意见与建议。联系电话:。
  登录中国江西网(http://www.jxnews.com.cn),即可在网上收看本期《江报直播室》的实况。
  作者:张 雪
本文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315诚信为王:国家搭建曝光平台让每一个人都会查询老赖 免受其害315诚信为王:国家搭建曝光平台让每一个人都会查询老赖 免受其害八卦豆腐百家号信贷行业如今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和信贷从业者的辛勤努力,他们帮助不计其数的企业和个人解决了资金难题。而作为申请贷款方,大部分人都能做到按时还款,诚信守法,但也有一部分人,他们依靠不法手段大量或多头借贷,将借款占为己有,拒不还款,严重失信,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完善“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监管层近几年在创建并逐步完善“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严惩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通俗讲就是欠钱却赖着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债务人,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老赖”。这已经成为了当今经济社会的一种痼疾,只有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促使失信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创建完善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学习借鉴江西“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经验,充分认识创建完善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工作的重要意义,扎实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实效。还要求在2017年年底前搭建完成省级的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在两年内将平台建设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信用平台和执行名片。随后,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执行通知,不断完善失信信息,让老赖被曝光于互联网平台之上。提供失信被执行人查询功能以上通知还指出,有条件的市县级有关单位,也要探索搭建本级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切实发挥曝光平台的查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宣传信用惩戒、风险管控等多种功能,将平台建设成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重要抓手,人民群众了解、参与、监督执行工作的重要媒介。具体查询方式如下图所示。信贷圈认为,监管层这次可以说是对“老赖”进行重拳出击,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将被限制消费。其中,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旅游、度假;(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述行为。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实施前述行为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被限制消费的被执行人因生活或者经营必需而进行前述禁止的消费活动的,要提出申请,获批准后方可进行。可以看出,通过限制消费,在生活和工作的必需行为上,限制了“老赖”享受高品质生活,不仅自己受限,甚至连子女教育也将受到影响,从而使老赖切实体会到赖账不还的后果。另外,各地还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行了更多的曝光,例如嵌入企业用工管理、审批、工作系统,以及地方信用平台等等,预防失信被执行人再次进行借款,损害他人利益。信贷圈认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的继续完善,将成为家喻户晓的信用查询平台和执行平台,让大家知道可以去哪里查询“老赖”,形成查询习惯,也会对老赖造成巨大影响,让其寸步难行,同时对准备借款不还的潜在老赖形成威慑,促进我国信贷行业良性发展。最后,还是奉劝“老懒”一句:欠债不还,无处可逃;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再需要资金时,才能拿到贷款。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八卦豆腐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功夫真桥真马,豆腐水磨功夫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赖有出借资金行为是否构成什么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