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本习性上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间折旧费属于什么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会计学(南开大学) 第八章 成本计算费用,第八章,成本计算,会计学,南开大学,成本会计学,核算成本,成本计算表,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会计学(南开大学) 第八章 成本计算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支付酒店卫生间装修砸墙费用.该怎么做会计分录随风而逝_1537这笔费用是用作酒店卫生间和装修工程中,可以计入在建工程。待全部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分录是
借:在建工程
贷:现金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查看更多21222324252627282930免费验房免费设计黄道吉日建材优惠家具定制课后答案网,用心为你服务! 大学答案 --- 中学答案 --- 考研答案 --- 考试答案
最全最多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尽在课后答案网(www.khdaw.com)! Khdaw团队一直秉承用心为大家服务的宗旨,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出发点, 旨在为广大学生朋友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
爱校园(www.aixiaoyuan.com) 课后答案网(www.khdaw.com) 淘答案(www.taodaan.com)
第一章总论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 应当了解成本的作用及降低成本的意义和途径, 了解成本的理论 涵义,掌握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等相关概念,领会并熟练掌握产品成本开支范围,重点掌握 成本的几种主要分类, 包括成本按其经济用途或职能的分类, 成本按其与特定产品关系的分 类。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成本的涵义 一、成本的涵义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的生产费用。企业在产品 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就是产品成本, 也称为制造成本或生产成本。 商品价值中物化劳动 转移价值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成本的经济内 涵,也称为理论成本。 二、成本的实际内容 为了使企业成本计算口径一致, 国家规定了成本开支范围。 按有关规定可计入成本的各 项支出包括: (1)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材料费用; (2)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动力费用; (3) 支付的工资费用; (4)固定资产发生的折旧费用、修理费用; (5)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 失和停工损失; (6)生产单位为管理和组织生产而发生的办公费等各项费用。 三、期间成本的涵义 期间成本是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 期间成本包括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和 财务费用。 四、成本的一般涵义 会计学成本的一般涵义是: 特定的会计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发生可用货币计量的代 价。其涵义包括三个个方面: (1)成本必须发生于某一特定的会计主体,以符合会计主体假 设 ; 2)成本的发生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 ( (3)成本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第二节成本的分类 一、按计算产品成本和确定损益为目的的分类 成本按其经济用途或职能可划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两类。 成本按其与特定产品的关系分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二、以规划成本和控制成本为目的的分类 以规划成本和控制成本为目的的分类可按成本习性或可变性分类。 按成本习性分类可将 成本分为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按成本可控性分类可将成本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 控成本。 第三节 成本的作用及其降低途径 一、成本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的作用包括: (1)成本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 (2) 成本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3)成本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 (4)成本是进 行经营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重要依据。 二、降低成本的意义和途径 降低成本的意义在于: (1)降低成本可以节约劳动耗费,增加生产; (2)降低成本可以 提高经济效益; (3)降低成本是降低产品价格的重要条件。 降低成本的途径有多种, 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 节约材料的消耗, 控制生产损失的发生 , 控制制造费用,采用高新技术,优化企业价值链,实现集团优势。1 第二章 成本会计的发展及其职能和分类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 应当了解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了解成本会计三个发展阶段的 主要特点和当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掌握现代成本会计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成本会计的 任务,熟练掌握成本会计的种类,重点掌握成本会计的七大职能。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一、早期成本会计阶段( 年) 成本会计仅限于对生产过程的生产消耗进行系统的会计和计算,也称记录型成本会计。 这时的成本会计主要有以下工作: 建立材料的核算和管理办法; 建立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 算办法;建立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办法。制造业采用了分批法和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形成 了一些有影响的成本会计专著、建立了一些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二、近代成本会计阶段( 年) 这一阶段成本会计的主要进展包括:标准成本制度的产生,预算控制方法进一步完善, 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形成了完全独立的成本会计学科。 三、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5 年以后) 成本会计发展重点由事中控制、事后计算和分析转移到事前预测、决策和规划,形成了 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其主要内容是:开展成本的预测和决策、实行目标成本 计算、 实施责任成本计算、 实行变动成本计算法、 推行质量成本计算、 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法 、 电子计算机在成本会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第二节 当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一、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相对于传统制造环境而言, 新制造环境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表现为自 动化和电脑化两个特征。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 美国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 在作业成本 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为作业基础管理(ABM) 。 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1.适时生产制度 适时生产制度简称 JIT,是一种由需求带动生产的制度。适时生产制度的目的是使原材 料、零部件、产成品等各类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尽可能实现“零存货”,以降低存货成本。 2.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从事后的质量检验转向以事先预防为主; 从只管理产品质量转向管理产品 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 从专职人员的检验转向广泛吸收全体职工参加, 把管理重点放在 操作工人自我质量监控上,自动纠正质量缺陷,不合格品不允许转移到下一环节,以保证企 业整个生产过程实现“零缺陷”,使整个企业处于质量改善环境中,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 3.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成本分析与管理。 国外学者 对于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通过成本管理来提供对战略决策有用的成本信 息,一般认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等。 4.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 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企业自身的生产活动; 持续改进意味 着管理人员确定基准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一个持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 基准管理与持续改 进对成本会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可以促使管理人员和会计师认识到降低成本要向本行业最2 好的公司学习, 以同质产品的最低成本作为基准, 了解自身与最优者的差距, 并分析其原因 , 从而实行企业再造工程,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5.限制理论 限制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系列链状相连的过程, 如果薄弱的联结处得到了加强, 那么整 个链也就得到了加强。 限制理论对成本会计的影响是使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认识到在有些情 况下不能一味强调降低成本和费用, 要有逆向思维, 要在企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加大投入量 , “为了省钱而花钱”,从总体上看,效益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可能有了增加。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1.成本预测 2.成本决策 3.成本计划 4.成本控制 5.成本核算 6.成本分析 7.成本考核 二、 成本会计的任务 成本会计的具体任务包括: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 (2)开展成本 预测,进行成本决策; (3)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 (4)做好成本分析,严格成本考 核。 第四节 成本会计的分类 一、按成本会计制度分类 1.实际成本制度 2.估计成本制度 3.标准成本制度 二、按成本计算模式分类 1.全额成本计算模式 2.变动成本计算模式 三、按间接费用分配基础分类 1.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 2.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第三章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和工作组织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 了解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和对成本会计人员的要求, 了解成本会 计制度,掌握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包括的内容,熟练掌握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重点 掌握成本会计四项基础工作的组成内容。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 一、建立定额管理制度,制定必要的消耗定额 定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所规定的标准。与成本有关 的定额包括劳动定额,材料、动力、工具消耗定额,费用定额,质量定额等。 二、加强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和清查制度 做好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和清查工作,是正确计算成本的必要条件。企业一切物资3 的收发都要经过计量验收和办理必要的凭证手续。 三、建立内部结算制度,制定内部结算价格 搞好内部结算要抓好内部结算价格、内部结算方式和内部结算组织三个方面的工作。 四、建立原始记录制度,制定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 企业应健全原始记录制度,统一规定各种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存档和销 毁等制度;应根据成本计算和内部控制的需要,制定各种原始记录的传递程序,包括凭证传 递所流经部门、各部门对凭证的处理程序等。 第二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一、成本会计的机构 成本会计的机构包括成本会计工作的领导机构, 成本会计的职能机构, 成本归口管理部 门和班组经济核算。 二、成本会计人员 1.成本会计人员的职责 《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人员任职资格的具体规定,同样适用于成本 会计人员。成本会计人员的职责具体:(1)进行会计核算。(2)实行会计监督。(3)编 制成本计划及费用预算,并考核、分析其执行情况。(4)制定本单位办理会计事项的具体 办法。 2.成本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会计 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 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三、成本会计制度 企业成本会计制度的内容,应包括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 考核等作出决定。成本会计制度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第四章 成本核算概述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成本核算的意义、成本核算的原则;掌握成本总分类核算使用的会 计科目、 要素费用的分配程序; 熟练掌握一级和两级成本核算体制下成本明细账的设置和成 本核算程序;重点掌握成本核算的要求,特别是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意义和原则 一、成本核算的意义 产品成本是企业在生产某种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总和。 企业正确组织产品成本核 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成本核算的原则 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遵循以下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1)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2)成本分期原则;(3)合法性原则;(4)重要性原则;(5)一贯性原则;(6)权责 发生制原则。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 成本开支范围是根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的不同性质, 根据成本的内容以 及加强经济核算的要求, 由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在有关的财经法规中制定的。 费用开支标 准是对某些费用支出的数额、 比例所作出的具体规定。 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 准,是国家对企业核算产品成本时提出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每个企业都应遵照执行。4 二、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1.分清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线 2.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3.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线 4.分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线 三、完善成本责任制 要完善成本责任制,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建立健全责任成本制度 2.建立健全内部成本管理体系 3.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 4.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奖惩制度 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主要有制定各种定额并及时地进行修订;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计 量、收发、领退制度;建立各种原始记录的收集整理制度;制定厂内内部结算价格;建立各 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等。 五、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应同时考虑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两个方面。 第三节 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 一、产品成本总分类核算的程序 (一)产品成本总分类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 1.“生产成本”科目 2.“制造费用”科目 (二)产品成本总分类核算的程序 1.要素费用的分配 2.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5.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二、产品成本明细分类核算的程序 (一)一级成本核算体制 1.一级成本核算体制下成本明细账的设置 实行一级成本核算体制时, 企业应设置的明细账主要包括: (1)“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2)“产品成本计算单”;(3)“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4)“制造费用明细账”。 2.一级成本核算体制下企业生产成本明细核算的一般程序 (1)凡是用于生产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等直接费用,应根据有关凭证或费用分 配表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所属的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 的费用,应根据有关凭证或费用分配表登记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至于企业为生产 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制造费用, 则应根据有关凭证或费用分配表登记在 “制造费用 明细账”上。 (2)月末时, 将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上发生的制造费用进行归集,采 用适当的方法,在辅助生产车间各种产品或劳务中进行分配。 (3)月末时, 将“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所登记的费用进行汇总,按提供劳务(或 产品)的数量分配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和所设 置的“管理费用明细账”当中。对于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用于生产产品的动力等费用,还应5 采用一定的标准, 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中。 (4)月末时汇总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中所登记的费用额,采用适当的分 配标准,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分别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各种“产品成本计 算单”中。 (5)将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上所归集的费用进行汇总,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 未完工产品的成本计算单,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未完工产品的成本,并将已 完工产品的成本汇总,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6)根据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所归集的完工产品成本资料,汇总编制“完工产 品成本汇总计算表”,并据此编制记账凭证,作为产成品入库账务处理的依据。 (二)两级成本核算体制 1.两级成本核算体制下成本明细账的设置 在两级成本核算体制下应分别生产车间和厂部两级设置成本费用明细账,进行明细核 算。 2.两级成本核算体制下企业成本明细核算的程序 (1)对于直接用于生产各种产品的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等直接费用,应按产品分别 归集和分配,在直接计入各车间“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产品成本计算单”的同时,还 要计入“厂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 应按费用的用途或发生地点,在计入各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同时,记入“厂部制造费 用明细账”;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应根据有关凭证或费用分配表,在记入各车间“辅 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同时,还要记入“厂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2)月末时,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进行归集,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辅 助生产车间的各种产品或劳务之间进行分配。 (3)月末,将各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所登记费用进行汇总,根据 各车间、部门耗用劳务(或产品)的数量,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分配给各基本生产车 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并在“厂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厂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 进行登记。 (4)各基本生产车间要对本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中所归集的费用汇总,采用适当 的方法进行分配, 分别记入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中 ,并 在“厂 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厂部制造费用明细账”中进行登记。 (5)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基本生产明细账”和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归集了应 由各种产品成本负担的全部费用。 应采用适当的方法, 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 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并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结 转;最后,由厂部财会部门汇总完工产品成本,记入“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中。 (6)根据“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在厂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结转完工 产品成本,进行完工产品的账务处理。第五章 生产费用要素的汇集和分配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理费的核算,工资 核算使用的原始凭证和工资费的分类; 掌握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 工资总额的组成 ; 熟练掌握外购燃料费用的分配方法及其特点, 工资核算的账务处理方法; 重点掌握材料费用 的分配方法及其特点,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算,特别是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的计算和分配等。 基本内容 第一节 生产费用要素概述6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或性质)不同所作的分类,在会计上称为生产费用要素。工业企业 生产费用要素一般有: 1.外购材料 2.外购燃料 3.外购动力 4.工资费用 5.折旧费 6.其他支出 二、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 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可概括为:凡是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属于间接 费用经归集与分配后,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全部费用,都是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 品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要素,有的是为某种产品所耗用, 有的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 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上述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区别对 待。 三、生产费用要素的分配程序 1. 根据发生费用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 编制费用分配表或费用汇总分配表, 并编制记账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成本明细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成本类总账。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一、材料费用汇集和分配概述 (一)材料费用汇集和分配的意义 材料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材料费的核算,对于降低产品成本、节约使用 资金,加速资金周转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材料费汇集和分配的任务 1.反映和监督材料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控制材料采购支出, 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2. 反映和监督材料的收入、 发出和结存情况, 降低材料储备所占用的资金和储存成本 , 做到既要满足生产需要,又要防止储备不足; 3.反映和监督材料费的归集情况, 应按材料发生的地点和用途进行材料费的归集; 4.反映和监督材料费用的分配情况。 二、材料费用的汇集 1.材料费用归集的基础工作 材料费用归集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收入材料成本的确定;(2) 领用材料的原始凭证和材料费用的归集。 2.消耗材料的计量 根据发出材料的有关凭证, 可将材料费列入到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中。 但对于库存材料 的计量,则可采用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3.发出材料成本的确定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采用先进先出法、月 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计算确定。材料计价方法一经确 定,一般不应经常变动。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7 (一)材料费用的分配原则 1.生产产品使用材料费用的分配 对于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材料, 其分配原则是直 接材料费用直接记入,间接材料费用分配记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 2.生产中一般消耗材料费用的分配 对于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一般耗用的材料, 应分别记入 “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中的相关项目中。 3.其他材料费用的分配 对于发出的其他用途的材料,应根据其发生的具体用途,分别记入到“其他业务支出”、 “在建工程”等相关的会计科目中。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1.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2.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3.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4.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 四、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采取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的方式进行的。根据各 车间、部门的材料费用分配表,可以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制造费用明细 账以及管理费用明细账等有关明细账, 根据汇总编制的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作为发料凭证 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记账。 五、燃料费用的分配 燃料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方法与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大致相同。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一、外购动力费用的汇集 在支付外购动力费用时, 应根据仪器仪表上记录的耗用数量、规定的价格向提供动力 的单位支付款项。以支付款项的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作为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依据。 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时, 应由财会部门根据所支付的外购动力费用额以及各部门耗用外购 动力的数量,通过编制“动力费用分配表”进行分配。如果使用外购动力的各部门都有仪器 仪表计量, 则外购动力费用应根据仪器仪表记录的各部门耗用量进行分配。 若使用动力的部 门没有仪器仪表计量,可按机器工作时数等标准进行分配。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折旧费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折旧费的汇集 折旧费的汇集是通过编制各车间、 部门折旧计算明细表而汇总编制全厂的折旧计算汇 总表进行的。 二、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分配 对于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和用途进行分配, 分别列入不同 的科目中。对于生产车间应提的折旧,应记入“制造费用”科目中;行政管理部门应提的折 旧费,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中;租出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费,应列入到“其他业务支出” 科目中。 销售部门应提取的折旧费,应列入“销售费用”科目。 第五节 工资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一、工资费用核算的意义和任务 (一)工资费用的构成 1.工资总额8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 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其他相关支出 其他相关支出是指除了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以外、 以工资为基础计算的相关支出, 包括 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 利以及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二)工资费用核算的意义 加强工资费用的核算,可以正确衡量职工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调动职工生产的积极性, 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加强对工资费用的核算,对于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工资费用核算的任务 1.做好工资费用核算的基础工作 2.正确地计算职工工资 3.正确地归集工资费用 4.正确地分配工资费用 二、工资费用的分类和基础工作 (一)工资费用的分类 1.生产工人的工资 2.其他人员的工资 (二)工资费用核算的基础工作 1.考勤记录 2.产量记录 三、工资费用的计算 (一)工资总额的计算。 1.计时工资的计算 2.计件工资的计算 3.奖金的计算 4.津贴和补贴的计算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四、工资费用的分配 (一)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 为反映企业同职工工资的结算情况,财务部门应根据各车间、部门的职工工资单,汇总 编制“工资结算汇总表”,作为应付职工工资的依据。工资费用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为“应 付职工薪酬”科目。 (三)工资费用的账务处理 工资费用应按其发生的地点和用途进行分配。 对于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 工人工资,应计入“生产成本”科目中的“直接工资”成本项目中;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 资,应计入“制造费用”科目;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固定资产 大修理等工程人员的工资,应计入“在建工程”科目中;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则应列 入“销售费用”中。 对于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工资费用在生产一种产品时,可将其全部列入该产品的成本 中;如果生产几种产品,则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直接工资费用的分 配方法一般采用按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9 第六节 其他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其他费用指除了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 折旧费等费用以外的各项费 用,包括邮电费、差旅费、办公费等。 这些费用应于发生时,根据有关凭证,按其发生的 地点及部门,分别计入“制造费用明细账”、“管理费用明细账”中。在凭证较多的情况下 , 也可以根据有关的凭证,汇总编制其他费用分配表,据以登记各种明细账。第六章 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辅助生产部门的特点,一般性了解辅助生产车间和基本生产车间费 用明细账的设置, 掌握辅助产生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归集方法, 熟练掌握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 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重点掌握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 一、辅助生产部门的特点 辅助生产车间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生产车间, 一般很少对外服务。辅助生产成本的高低,对产品成本水平有直接影响。 二、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 为了核算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费用,计算所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辅助生产车间应设 置“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据此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三、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若辅助生产车间是生产产品的,如自制材料、工具等,在这些产品完工后, 应将其成 本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到“原材料”或“低值易耗品”等账户中。 如果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电、水、蒸汽等产品或劳务时,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在归 集后,应根据各受益部门的耗用量,在各受益部门间进行分配。分配方法包括: 1.直接分配法 2.一次交互分配法 3.计划成本分配法 4.代数分配法 5.顺序分配法 第二节 制造费用的核算 一、制造费用的归集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为了核算与监督制造费用的发生,应设置“制造费用”科目。该科目应按不同的车间、 部门设置明细账。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 1.实际分配率法 实际分配率法由于采用的分配标准不同,其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包括:(1)生产工时 比例法;(2)直接工资比例法;(3)联合分配法 2.预算分配率法 3.累计分配率法第七章生产损失的核算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产损失的含义,掌握废品的分类及废品净损失包括的内容;熟练10 掌握“废品损失”科目的结构和废品损失核算的账务处理方法;重点掌握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的计算方法。 基本内容 第一节 生产损失核算的任务 一、生产损失的含义和种类 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失, 称为生产损失。 生产损失一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 失两类。 二、生产损失核算的任务 1.正确计算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明确经济责任,加强企业管理 2.正确地分配生产损失 3.正确地考核生产损失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二节 生产中废品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及废品损失 按废品的废损程度和在经济上是否具有修复价值, 可将废品区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 复废品两类。废品按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料废和工废两种。 废品损失是指因产生废品而造成的损失。 废品损失主要包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 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减去废品残值后的报废损失。 二、生产过程中废品损失的核算 在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里,应设置“废品损失”科目,该科目应按废品的品种或批 别分别设置明细账,在账内一般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应根据各有关费用分配表, 分别计入到 所设置的“废品损失明细账”中。对于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某种产 品的成本,在合格品和废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不可修复 废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1.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2.按定额成本计算 第三节 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停工损失的内容 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的生产车间在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停工损失主要包括停工期 间应支付给职工的工资、计提的应付福利费、应分配的制造费用等。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停工期间所发生的费用, 均属于停工损失, 应设置&停工损失& 总账科目进行核算。 “停 工损失”科目应按车间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在“停工损失明细账”中,应按成本项目 设置专栏,归集停工损失。第八章 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核算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在产品、产成品的概念;掌握在产品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方法; 熟练掌握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及各种不同的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重点掌 握各种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及其特点。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核算的内容 一、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核算的意义 加强在产品与产成品成本的核算,对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及时计算产品成本11 2.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3.正确计算各期的损益 4.提高企业销售产品的速度 5.有利于降低企业在产品占用的资金 二、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核算的任务 1.加强在产品和产成品数量的核算,可以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2.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在产品成本 3.产品完工后,应将产成品及时验收入库,建立较为完整的保管制度,及时将产成品 发出,实现销售 三、在产品与产成品成本计算模式 1.先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将生产费用减去完工产品成本,其余额就是在产品成本; 2.先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将生产费用合计减去在产品成本,其余额就是完工产品成 本; 3.采用适当的方法,同时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四、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工业企业的在产品是指处在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的产品。 在产品数量的核算是进行在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 为了加强在产品的数量核算, 企业应 定期对在产品进行清查。在产品清查的结果,要编制“在产品盘存表”。财会部门应对盘盈 盘亏在产品的数量、 原因及处理意见进行审核, 并按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进行相应 的账务处理。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企业要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等具体条 件,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在产品的成本。通常采用的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如下几种: 1.约当产量法 约当产量是指将在产品折算成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 约当产量法就是先把实际结存的 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然后,把产品成本计算单上的生 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 2.定额比例法 定额比例法是按照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 种方法。 3.定额成本计算法 定额成本计算法是指以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为标准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4.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算法 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算法是指在产品只负担材料费用,其他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 品负担的方法。 第三节 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后, 应将完工产品成本从有关 “产品成本 计算单”中转出,并根据从“产品成本计算单”中转出的完工产品成本编制“完工产品成本 汇总计算表”,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进行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企业的生产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和按生产组织特点的分类,各种成 本计算方法的实际运用; 熟练掌握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成本计算的辅助 方法;重点掌握生产类型的特点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以及基本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12 基本内容 第一节 企业的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一、企业的生产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划分 1.简单生产 简单生产是指生产工艺过程不能间断, 不能分散在不同工作地点进行的生产。 这种类型 的生产,也称为单步骤生产。 2.复杂生产 复杂生产是指生产工艺过程中间是由可以间断的若干生产步骤所组成的生产, 它既可以 在一个企业或车间内独立进行, 也可以由几个企业或车间在不同的工作地点协作进行。 复杂 生产也称为多步骤生产。 二、企业的生产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划分 1.大量生产 大量生产是指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 这种类型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企业 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少,各种产品的产量较大,一般是采用专业设备重复进行生产,专业化水 平较高。 2.成批生产 成批生产是指按照预先确定的产品批别和数量, 轮番进行若干种产品的生产, 成批生产 按照批量的大小,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大批生产和小批生产。 3.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是根据各定货单位的要求,生产某种规格、型号、性能等特定产品的生产。 第二节 生产类型的特点及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一、生产类型的特点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生产类型的特点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问题。 1.大量大批简单生产的企业 在简单生产的企业里, 只能按每种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计算每种产品的成本 , 定期在月末进行计算, 一般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这种以产 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品种法。 2.大量大批复杂生产的企业 在大量大批复杂生产的企业, 不仅要计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 而且还要计算产品所经过 的各加工步骤的成本。成本计算期与会计结算期相一致,而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应采 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这种以产品 和其所经过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 3.单件小批复杂生产的企业 在单件小批复杂生产的企业里, 它的成本计算对象就是每批产品, 它的成本计算期是不 定期的, 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一致。 一般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 行分配。这种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 二、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一个企业究竟采用什么方法计算产品成本, 除了受生产类型的特点影响外, 还必须根据 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来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 三、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定额法、分类法等成本计算方法,不是独立的成本计算方法,必须结合使用三种基本成 本计算方法当中的一种进行。 第三节 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运用13 一、同时使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成本 由于企业内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生产车间也很多,这样,就有可能产生几种成本计算 方法同时使用的情况。 二、结合使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成本 由于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不同, 所经过生产步骤的管理要求不同, 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 法也不一样,可同时结合使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第十章 成本计算品种法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了解各种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和成本明细账的登记,了解品种法的适用 范围和品种法的不同运用,掌握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熟练掌握品种法的基本特点,重点 掌握典型品种法的具体运用。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成本计算品种法的基本内容 一、品种法的含义 品种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品种法 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 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基本、最一般的要求,不论什么组织方式的 制造企业,不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成本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 计算出产品成本。 二、品种法的特点 1.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2.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 3.月末在产品的计算 三、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成本计算程序是指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进 行审核、归集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过程。 (一)典型品种法成本计算程序 采用典型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其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1.设置成本计算单 2.计算并登记要素费用 3.分配并结转生产部门费用 4.计算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二)简单品种法成本计算程序 简单品种法较上述典型品种法而言, 其成本计算程序相对简化, 可按照发生的费用项目 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的专栏,各生产单位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都为直接费用,应根据原 始凭证或各项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直接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相应项目,月末汇 总“生产成本明细账”,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第二节 成本计算品种法举例 一、简单品种法举例 1.企业概况 某发电厂属于单步骤的大量生产企业,只生产电力一种产品。 根据该厂生产工艺特点, 成本项目可以按照生产费用的经济性质和经济用途结合的原则14 进行设置。该厂为进行成本核算,设置了“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并以成本项目为专栏设置 了“生产成本明细账”和“电力产品成本计算单”。 由于电力产品不能储存,不存在未完工的在产品,因而无需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 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该厂所产电力,除少量自用外,全部对为供应,因此,当月发生的全 部生产费用,即为当月电力产品的总成本,除以对外供应的电力产量,即为电力产品的单位 成本。 2.根据该发电厂 2010 年 5 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按照成本核算程序进行产品成本计 算 3.根据当月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4.根据生产成本明细账和电力产量统计资料,编制“电力产品成本计算单” 5.根据生产成本明细账结转本月电力成本并编制会计分录 二、典型品种法举例(一) (一)企业概况 某小型工业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供电、供热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 间经过两个生产步骤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产品成本。该企业实 行厂部一级成本核算体制。 (二)成本计算程序及相应的账务处理 1.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 2.编制费用分配表,登记总账和明细账 ⑴根据领料单和领料登记表等领料凭证,按其用途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并编制会 计分录。 ⑵根据各车间、部门的工资计算凭证,编制“职工薪酬分配表”并编制会计分录。 ⑶根据各车间、部门 4 月份固定资产折旧计算额和 4 月份增加、减少固定资产的折旧 额,编制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并编制会计分录。 ⑷根据各车间、部门本月发生的其它费用,汇总编制表“其它费用分配明细表”并编制 会计分录。 ⑸编制 “待摊费用分配表”并编制会计分录。 ⑹根据预提的其它应付款各项费用明细记录,编制“预提分配表”并编制会计分录。 3.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编制会计分录 4.归集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并编制制造费用分配的会 计分录 5.归集“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 品成本 6.根据甲、乙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的完工产品成本,汇总编制“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 7.根据“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将完工产品成本从“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 转 出 , 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三、典型品种法举例(二) (一)企业基本情况及有关资料 某工业企业为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 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 大量生产甲、 乙两种产品 ; 另设有供水、热处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全厂提供产品和劳务。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的 产品和劳务,需进行交互分配,采用的是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不单独核算制造费用。 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 50%。原材料均为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二)成本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 根据有关资料,按照品种法计算程序计算产品成本(详细过程略) 。15 第十一章 成本计算分批法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了解分批法的适用范围,了解分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掌握成本计 算分批法的涵义, 熟练掌握分批法的特点, 重点掌握如何确定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以及如 何分配间接费用。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成本计算分批法的基本内容 一、分批法的含义 分批法亦称订单法,它是以产品的批别(或订单)为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 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 二、分批法的特点 1.以产品的批别(或订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2.成本计算期不同与会计报告期,而与产品生产周期一致 3.除特殊情况外,通常不存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问题 4.间接费用在不同批次之间的分配可选择采用“当月分配法”或“累计分配法” “当月分配法”的特点是分配间接费用(主要为制造费用)时,不论各批次或各订单产 品是否完工,都要按当月分配率分配其应负担的间接费用。 “累计分配法”的特点是分配间接费用时,只对当月完工的批次或订单按累计分配率进行 分配, 将未完工批次或订单的间接费用总额保留在间接费用明细账中不进行分配, 但在各批 产品成本计算单中要按月登记发生的工时, 以便计算各月的累计分配率和在某批次产品完工 时,按其累计工时汇总结转应负担的间接费用总额。 三、分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财会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部门下达的“生产任务通知单”中注明的工作令号,开设各批 别或订单的“产品成本计算单”,并根据费用发生的用途确定成本项目,设置成本计算单的 专栏。 2.根据各项生产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等资料,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 3.期末,将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从“制造费用明细账”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 本明细账”,再汇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按其提供的劳务数量,在各批别或订单产品、 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以及其它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对于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 应计算其完工产品成本,从“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转出。 4.将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中归集的制造费用进行汇总,根据投产的批别或 订单的完成情况,选择采用“当月分配法”或“累计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 5.当某批产品批量较大, 又存在跨月陆续完工或分次交货情况时, 应在批内计算完工产 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月末将各批完工产品成本以及批内陆续完工产品的成本加以汇总, 编制 “完工产品成 本汇总表”,结转完工入库产品的成本。 第二节 成本计算分批法举例 一、间接费用当月分配的实例 (一)企业概况 某单件小批生产企业设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热处理辅助生产车间。 成本核算采用 分散核算的组织方式, 即实行厂部财会部门和车间分别核算成本的两级核算体制。 制造费用 分配采用“当月分配法”。16 (二)成本计算程序 1.确立成本计算对象及成本核算的账簿体系。 (1)厂部组织成本核算应设置如下明细账:①“厂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②“厂部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③“厂部制造费用明细账”;④“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2) 车间组织成本核算应设置如下账簿体系:①车间成本明细账:本例应设置“―车 间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二车间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以及“热处理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明 细账”;②制造费用明细账:包括“一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二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以 及“热处理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③产品成本计算单:该月应按产品批次设置 307 批、408 批、406 批和 501 批四张“产品成本计算单”;④完工产品车间成本汇总表:按车间别设置 一车间和二车间“完工产品车间成本汇总表”。 2.根据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本例略) , 厂部和车间分别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 登记方法为各车间、 各批次的直接费用 直接记入,发生的间接费用按其地点归集记入到制造费用明细账中。 3.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 5.计算、结转车间完工产品成本。 6.厂部财会部门汇总一车间和二车间的“完工产品车间成本汇总表”,编制“产品成本 汇总计算表”,据以作产成品验收入库的账务处理,并从“厂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转 出全厂完工产品的总成本。 二、间接费用累计分配的实例 (―)企业概况 某单件小批生产企业实行一级成本核算组织方式, 成本计算采用分批法, 制造费用采用 “累计分配法”。 (二)成本计算程序 1.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及有关账簿体系。 2.根据各项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和成 本计算单。 “直接材料”、“直接工资”费用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单的相应项目中;间接费用先 归集到“制造费用明细账”中,同时还要按不同批别产品登记其生产工时情况。 3.将“制造费用明细账”登记的费用汇总,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计算累计分配率, 对完工各批产品分配制造费用,并计入完工批次“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未完工各批产品本 月不分配制造费用,未完工批次产品发生的制造费用汇总保留在“制造费用明细账”中。 4.汇总完工各批产品的成本,编制“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据以登记“基本生产 成本明细账”,并办理完工产品的入库手续。 第三节 分批零件法 ―、分批零件法的基本内容 分批零件法是以投产的每批零件、 部件和产成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分别归集生产费用 , 依次计算零件、部件和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批零件法适用于装配式多步骤生产的企业, 从单件小批生产向成批、 大批生产组织类 型的过渡转换。分批零件法一般适用于零部件种类较少的装配式成批生产的企业。 分批零件法虽与典型分批法同属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其成本计算期都是不定期的, 但两 者之间在以下方面存在着不同: 1.成本计算对象 2.成本计算顺序 3.“在产品”的含义17 4. 适用范围 二、分批零件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成本计算单。 2.根据各项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按其发生的地点(如零件车间、部件车间、装配车间 及辅助生产车间)和费用的用途,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3.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方法同前述分批法相同。 4.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分别将零件车间、 部件车间和装配车间的制造 费用汇总,并按各车间生产的零件、部件和产成品的实际工时,在各批次间进行分配。据以 登记成本明细账。 5.计算并结转零件成本。 6.计算并结转部件成本。 7.计算并结转产成品成本。 三、分批零件法举例 (―)企业概况 某仪器厂设有零件车间、 部件车间和装配车间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热处理辅助生产 车间及若干个行政管理科室。 工艺过程是零件车间领用原材料加工制成各种零件, 验收后交 自制半成品库;部件车间领用各种零件组装成不同部件,制成后也交半成品库;最后由装配 车间将零部件组装制成产成品。成本计算采用分批零件法。 (二)成本计算程序 1.根据各项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及自制半成品领用凭证, 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 据以登 记有关明细账。 2.将热处理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汇总费用,结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制造费 用专栏。 3.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据以登记零件、部件、装 配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热处理费用专栏。 4.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将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汇总, 根据各 车间各批别生产工时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并据以分别登记有关的零件、部 件和产品成本明细账。 5.汇总完工零件和部件成本明细账的费用,计算完工零件、部件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据以办理零件、部件入库手续,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6.汇总完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费用,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据以编制“完 工产品成本汇总表”,结转完工产品总成本。第十二章成本计算的分步法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 了解分步法的基本特点; 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成本 计算程序; 熟练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不同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 重点掌 握逐步结转(综合结转、分项结转、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方 法。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成本计算分步法的基本内容 一、分步法的概念及适用条件 分步法是以产品的品种及其所经过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归集生产费用, 计算18 各种产品成本及其各步骤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复杂生产的企业 二、分步法的基本特点 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每种产品以及每种产品所经过的生产步骤的成本, 其成本计算 期一般是定期于月末进行, 其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而与会计结算期相同 。 应采用适当的方法, 将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上所归集的生产费用, 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 间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和期末在产品的成本。 第二节 逐步结转分步法 一、逐步结转分步法概述 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计算半成品成本法, 它是按照产品加工步骤的顺序, 逐步计算并结 转半成品成本, 直至最后步骤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主要适用于成 本管理中需要提供各个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企业。 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的程序如下: 1.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 2.归集生产费用 3.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4.半成品成本的计算 5.产成品成本的计算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 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个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中 的反映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分项结转分步法两种。 二、综合结转分步法 1.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 (2)第一步骤根据本步骤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计算该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直接转 入下一步骤或半成品仓库; (3) 第二步骤以后的各生产步骤, 将从上一步骤或半成品库转入的半成品成本, “半 以 成品”或“直接材料”综合项目计入本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再加上本步骤发生的费用,计算 出本步骤完工的半成品成本,再以综合项目转入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 (4)最后步骤计算出完工产成品的成本。 2.综合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举例 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 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产品成本的结 构,这样不利于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而要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构成,还必 须进行复杂的成本还原。 3.成本还原 所谓成本还原, 就是将产成品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 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 本项目。成本还原的方法是从最后步骤开始,将其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 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的过程。 成本还原的方法有如下两种:(1)按半成品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还原;(2) 按各步骤耗用半成品的总成本占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还原。 4.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 采用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时,后步骤耗用上步骤自制半成品时,先按计划成本计价,其 他各成本项目的计算方法与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相同, 这样计算出来的各步骤的半成品成 本称为计划价格成本。最后,在各步骤计划价格成本的基础上,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 本差异, 分配给消耗这些半成品的产品负担, 将转入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上的半成品计划成本 调整为实际成本。这种方法的优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可以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19 作。(2)可以考核和分析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的水平。 三、分项结转分步法 分项结转分步法是指上一步骤转入下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不是以“半成品”或“直接 材料”成本项目进行反映的, 而是分别成本项目记入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的有关成本项目中 。 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 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结构, 不 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四、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由于其实物结转与半成品的成本结转相一致, 因而 各成本计算单上月末在产品成本, 就是各步骤该产品实际占用的生产资金, 便于考核生产资 金的占用情况,有利于加强对生产资金的管理;同时,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还可以为各步 骤消耗半成品、 同行业进行半成品成本的对比、 企业内部成本分析和考核等提供了半成品成 本资料。但采用综合结转法时,若需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各产品成本项目的金额,还 需进行成本还原,计算工作较为复杂。 第三节 平行结转分步法 一、平行结转分步法概述 平行结转分步法也称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 它是各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 而只归集各 步骤本身所发生的费用及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将各步骤应记入产成品成本的份 额平行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每种产成品成本及所经过的各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 品成本的份额。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的具体程序 1.按每种产品的品种及其所经过的生产步骤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 2.按每种产品和它所经过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出每一步骤所发生的生产费 用总额; 3.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每一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中的份额。 4.将各生产步骤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中的份额平行地加以汇总,就可计算出每种产成 品的成本。 5.将各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上归集的生产费用,扣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中的份额,其 余额就是在产品成本。 三、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中的份额及约当产量的计算 在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在产品成本按约当产量法计算, 应先确定各 步骤完工产品数量(约当产量),它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月完工产成品数量、各步骤月末尚未 完工的在产品数量以及本步骤已经加工完成转到半成品库和以后各步骤尚未制成为产成品 的半成品数量;然后,将各该步骤的生产费用除以各步骤完工产品数量(约当产量),计算确 定某步骤半成品单位成本;最后,以产成品数量乘以各步骤半成品单位成本,计算确定各步 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中的份额。 四、平行结转分步法举例 五、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 各生产步骤月末可以同时进行成本计算, 不必等 待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从而加快了成本计算工作的速度, 缩短了成本计算的时间; 同 时,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的构成,有助于进行 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但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半成品成本的结转同其实物结转相脱节, 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上的月末在产品成本与实际结存在该步骤的在产品成本就不一致,因而, 不利于加强对生产资金的管理。20 六、平行结转分步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比较 平行结转分步法和逐步结转分步法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2.各步骤所包括的费用不同 3.完工产品的概念不同 4.在产品的概念不同 5.提供的成本资料不同 6.成本与实物的关系 7.成本计算的及时性第十三章 成本计算分类法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当了解分类法的涵义,了解分类法的适用范围,掌握分类法的 成本核算程序,熟练掌握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重点掌握按系数法和定 额比例法进行分类产品成本计算。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成本计算分类法的基本内容 一、分类法的涵义及适用范围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按产品的类别归集生产费用, 在计算出某类产品总成本的基础 上,按一定标准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 但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分类法进行成本计算。 二、分类法的特点 1.产品的分类 产品类别的划分,一般是根据产品的性质、结构、所用原材料以及工艺过程的特点等进 行分类。 2.类内产品成本的分配方法 按类别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后, 需要将每类产品总成本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 配。 分配标准应选择与产品成本高低有着直接联系的项目。 各成本项目可采用同一分配标准 , 也可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通常采用的分配标准有定额消耗量、定额成本、计划成本、产品 售价、产品的重量或体积等。类内产品成本的计算,在一般情况下是采用系数法、按定额成 本计价法或按定额比例法计算。 三、类内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采用分类法时,一般是将类内产品的分配标准折合为系数,系数确定后,把各种产品的 实际产量乘上系数,换算成标准产品产量,或称为总系数,再按各种产品总系数比例分配计 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时,既可以按综合系数分配,也可以分成 本项目采用单项系数分配。 定额比例法是在计算出类内产品的总成本后, 按类内各种产品的定额比例进行分配, 从 而计算出类内每一种产品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定额比较健全、 稳定的企 业。具体计算时,材料费用可采用材料的定额耗用量的比例进行分配,加工费用可采用定额 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 第二节 分类法成本计算举例 一、采用系数法进行类内产品成本计算 假设某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其中 A、B、C 三种产品经过的生产工艺过程 、 使用的原材料都相同,只是规格不同,所以可以划分为一类进行产品成本计算,这类产品称21 为甲类产品。 该类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按照各种产品的原材料系数进行分配, 原材料系数按 直接材料定额成本确定, 直接工资等其他费用项目均按各种产品定额工时系数分配。 该类产 品中 A 产品为标准产品。 根据上述资料, 成本计算具体程序如下: 首先, 根据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价 , 计算确定直接材料费用系数;其次,根据材料费用系数、定额工时系数及甲类产品成本计算 单的相关资料,分配计算甲类产品中各种完工产品成本; 二、按定额比例法计算类内产品成本 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可将这四种产品作为 一类产品计算成本,这类产品称为 A 类产品。在 A 类产品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 分配以及分配计算类内四种产品成本时, 均采用定额比例法, 直接材料费用按材料定额成本 分配,其他费用项目按定额工时分配。 A 类产品成本计算具体程序如下:首先,将 A 类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归集的总生产费用 在 A 类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 A 类完工产品总成本;然后,再将计算出 的 A 类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在类内的甲、乙、丙、丁四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甲、乙、 丙、丁各种产品的成本。 第三节 联产品、副产品、等级品的成本计算 一、联产品成本计算 联产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同一种原材料,经过同一个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 几种产品,并且这些产品都是企业的主要产品。在联产品分离之前,应将其归为一类计算其 总成本,然后再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计算联产品中每种产品的成本。联产品的成本应该包 括其所应负担的联合成本和分离后的继续加工成本。 计算出联产品的联合成本之后, 需要将其在各种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 包 括 : 1)实物计量分配法; ( (2)标准产量分配法; (3)销售价值分配法。 二、副产品成本计算 副产品是指企业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一些非主要产品。 一般是将副 产品和主要产品归为一类,按照分类法归集费用,计算其总成本。副产品可按照简化的方法 计价,从主副产品的总成本中扣除,从而确定主要产品的成本。副产品的计价可以采用以下 方 法 : 1)副产品不计价。 ( (2)副产品按销售价格扣除销售税金、销售费用后的余额计算, 或者说按售价减去按正常利润率计算的销售利润后的余额计价, 以此作为分离前的共同成本 中副产品应负担的部分。 (3)副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 三、等级品成本计算 对于等级品的成本计算, 如果是由于材料质量、 工艺过程本身等特点或自然原因造成的 , 可将各种等级品作为一类产品, 计算类产品的联合成本, 再根据按各种等级品的售价等标准 确定的系数,将各等级品产量折合为标准产量,采用标准产量比例法分配联合成本,以分配 的联合成本作为各等级产品的成本。如果是由于生产管理不当、操作失误造成的等级品,应 采用实际产量比例法, 将等级品的联合成本直接按各等级产品实际产量平均计算, 从而使各 等级产品单位成本水平一致。第十四章 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成本计算定额法的基本内容,掌握定额法的运用,熟练掌握成本计 算定额法的特点,重点掌握定额差异的计算。 基本内容22 第一节 成本计算定额法的基本内容 定额法是以产品的品种(或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根据产品的实际产量, 计算产品的 定额生产费用以及实际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 用完工产品的定额成本, 加上或减去定额差异 、 定额变动差异,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定额法下,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产品实际成本=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 若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还应加减材料成本差异。 第二节 定额成本的计算 定额成本是根据现行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位成本编制的成本。 制定各项定额是采用定额法 时必须具备的条件。 定额成本一般是通过编制“定额成本计算表”的方式进行的。当产品的零部件较少时, 可先编制零件的定额成本,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制部件的定额成本,最后汇总编制产品的定 额成本;当产品的零部件较多时,可不编制零件定额成本,而是先编制部件的定额成本,然 后汇总编制产品的定额成本。也可以不编制部件的定额成本,直接编制产品的定额成本。 产品定额成本编制的依据主要是产品的现行工艺规程,产品的材料、燃料、动力、工时 等的消耗定额;材料、燃料、动力的计划单价;计划小时工资率或计件单价以及制造费用预 算等。 第三节 定额差异的计算 定额差异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各项实际生产费用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 它反映了各项生产 费用支出的合理程度和现行定额的执行情况。 一、直接材料定额差异的核算 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一般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1.限额领料法 2.整批分割法 3.盘存法 二、工资定额差异的核算 1.计件工资下工资定额差异的核算 为了便于及时查明工资差异的原因, 符合定额的生产工人工资, 可以反映在产量记录中 ; 对于脱离定额的差异,应该经过一定的手续,反映在专设的工资差异凭证中,并填明差异原 因,以便根据工资差异凭证进行分析。 2.计时工资下工资定额差异的核算 如果生产工人工资不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 其定额差异根据产品实际工资与按实际产 量计算的定额工资之差确定; 若生产工人工资是根据实际工时比例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其 差异额根据实际工资与按实际产量定额生产工时乘以计划小时工资计算的定额工资之差确 定。 三、制造费用定额差异的核算 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不能在费用发生时直接按产品确定其定额的差异。在平时核算 时,主要是通过制定费用预算按照费用的性质,下达给各车间,并采用费用限额手册对各车 间的费用支出进行核算和管理, 计算费用脱离定额(即费用预算)的差异额。 这项差异一般是 在月末实际费用分配到产品之后才能确定。 四、废品损失差异的核算 对于废品数量及其产生的原因, 应该采用废品通知单的方式反映。 由于废品损失一般不 列入产品的定额成本中,因而它的实际发生额,通常列作定额差异处理。 五、定额差异的处理23 计算出定额差异后,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期末在产品数量较少,占用的成 本也较少,为了简化成本核算工作,可将定额差异全部计入完工产品的成本当中,即在产品 按定额成本计算。如果期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占用的成本也较大,则定额差异应按完工 产品和在产品的定额成本的比例,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按定额成本比例进行分配。 第四节 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 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对旧定额进行修改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定额变动差异 与定额差异的主要区别是: 1.发生的时间不同 2.差异的处理方式不同 如果消耗定额降低,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减少,但定额变动差异增加。但实际上这项 费用已经发生,所以,在将其从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中扣除的同时,还应将其计入本月生 产费用中;如果消耗定额提高,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增加,定额变动差异减少,但实际上并 末发生这项费用,因而,应将其加入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的同时,还应将其从本月生产费 用中扣除。定额变动差异的产生,并不影响企业生产费用总额的增加或减少。 当有在产品的情况下, 定额变动差异不应全部计入当月产品的成本中, 而应按照完工产 品和在产品的定额成本的比例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第五节 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 一、定额法下产品实际成本计算的程序 1.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 2.计算定额变动差异 3.分配费用 4.计算费用合计 5.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定额成本 6.分配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 7.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 二、定额法下产品实际成本计算举例 在实际工作中, 产品成本的计算是通过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进行的。 由于定额法下产品 实际成本是由定额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以及定额变动差异所组成的,因而,产品成本计算 单也应按这三个项目设置专栏。 三、定额法的优缺点 1.定额成本计算方法的优点。 (1)有利于加强成本的日常控制。 (2)有利于进行成本的定期分析。 (3)有利于提高成本定额和成本计划的制定水平。 (4)有利于各项费用定额差异及定额变动差异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合理分配。 2.定额成本计算方法的缺点 (1)因它要分别核算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工作量较大,推行起来比 较困难; (2)不便于对各个责任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和分析; (3)定额资料若不准确,则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第十五章 标准成本制度学习目标24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 应当了解标准成本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和作 用以及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和条件, 掌握标准成本的分类及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 掌握 标准成本制度与定额成本制度的主要区别,熟练掌握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的计算和账务处 理。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形成 标准成本制度的产生与 1903 年泰罗发表的《工厂管理》一书有着密切联系,随后美国 会计师哈里逊研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标准成本制度的专著 《标准成本》 ,从此 以 后,标准成本制度开始兴起并得到发展。 二、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标准成本制度并非一种单纯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是将成本计划、 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有 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标准成本可以起着事前成本控制的作用。(2)标准 成本可以加强成本的事中控制。(3)标准成本可以实现事后的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制度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加强职工的成本意识, 有利于成本控制, 有利于价格 决策,有利于简化会计核算工作,有利于正确评价业绩。 三、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和条件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是:(1)制定标准成本;(2)计算标准成本差异;(3)计 算实际成本;(4)计算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标准成本);(5)标准成本 及差异的账务处理。 实行标准成本制度应具备以下条件: (1)要完善各项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2)要健全 成本管理组织; (3)要树立成本意识。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成本标准的类型 按制定标准成本依据的资料分类, 标准成本分为历史标准成本和预期标准成本; 按制定 标准成本使用的时间长短, 可将标准成本分为基本标准成本和现行标准成本; 按制定标准成 本水平分类,可将标准成本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 标准成本有多种制定方法, 包括工程技术测算法, 历史成本推测法, 预测法, 期望法等 。 三、标准成本各成本项目的制定 标准成本是企业根据产品的各项标准消耗量(如材料、工时等)及标准费用率计算出来 的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项目的标准成本的制定,应从技术部门取得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消耗量资 料,从供应部门取得材料标准单价资料,用材料标准消耗量乘其标准单价计算确定。 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应根据技术部门按产品经过的加工工序确定的标准工时为数量标 准, 根据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计划工资率为价格标准, 计算确定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 制造费用一般是按责任部门分别编制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预算的形式确定, 其 中变动制造费用一般应按不同的生产量来计算, 以适应数量的变动。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 根据零、部件的标准工时和固定(或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的。 第三节 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 一、标准成本差异的性质 标准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标准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模式是: 标准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25 其中:实际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 标准成本=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标准成本差异=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 准 价 格 ) 二、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是指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额, 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在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时,可采用两因素分析法和三因素分析法。 (1)两因素分析法 两因素分析法是将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分为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两个因素进行分析的。 (2)三因素分析法 在某些加工工业中, 各种原材料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 按一定比例结合在一起投入生 产使用的。影响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因素除了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外,还应包括组合差异。 为此, 首先要计算标准结构的平均标准单价和实际结构的平均标准单价和实际结构的实际平 均单价等三个指标;然后,再分别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成本差异的影响。 2.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 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差异是指直接工资的实际成本与直接工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1)两因素分析法 两因素分析法是指将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差异为分工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进行分析。 (2)三因素分析法 三因素分析是在双因素分析基础上加入组合差异。 3.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是指制造费用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额。 (1)按全部制造费用进行分析 制造费用差异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费用同其实际费用相比的差额。 制造费用差异的影响 因素包括效率差异和分配率(耗费)差异。 (2)将制造费用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进行分析 制造费用可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的分析可 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两部分进行。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是由变动制造费用率差异和效率差异两部分组成的; 固定制 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一般分为耗费差异、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和效率差异三部分。 第四节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一、设置的账户及其登记的内容 1.设置“原材料”、“生产成本”和“库存商品”等科目 此类存货科目借、贷方分别按标准成本登记入账。 2.设置差异类科目 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工资效率差异”、“工资分配率差异”、“变动 费用效率差异”、“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固定费用效率差异”、“固定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和“固定费用耗费差异”等科目。这些差异科目的借方登记成本超支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 异。 二、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方式 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一般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将差异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二是26 将标准成本差异根据当月销售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和月末库存结存产成品成本的比例 进行分摊;三是将标准成本差异结转下期。 三、标准成本制度与定额成本制度的比较 标准成本与定额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会计科目的登记方法不同 2.计算成本的方式不同 3.差异的处理方法不同第十六章期间费用的核算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期间费用核算的任务,一般了解期间费用的特点,掌握期间费用包 括的内容,熟练掌握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包括的具体内容,重点掌握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核算方法。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期间费用的涵义 一、期间费用的概念 期间费用也称为期间成本, 是指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 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一 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个项目。 二、期间费用的特点 与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相比,期间费用通常具有下列特点: 第一,期间费用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可以确定其发生的期间,而难以确定其 应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 因此不计入产品成本。 第二, 期间费用在发生时即确认为当期费用 , 与当期的营业收入相配比,全额列入利润表。第三,期间费用在一定范围内与产品产量的增 减无关,而与期间长短有关。 三、期间费用核算的任务 期间费用的核算主要应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1)严格审核各项期间费用开支; (2)准确 核算期间费用,为企业计算营业利润提供依据; (3)考核期间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落实经济 责任制。 第二节 销售费用 一、销售费用的内容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 自制半成品、 材料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 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销售机构的经营费用。 销售费用是发生在流通领域为实现产品 价值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二、销售费用的核算 为了核算销售费用并考核其预算执行情况, 应设置 “销售费用”科目, 它是损益类科目 , 该科目借方登记发生的销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数额,本科目期 末结转后无余额。 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 还应按照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这样才能有效地控 制各项费用支出,以及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三节 管理费用 一、管理费用的内容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 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 经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等27 税金、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辞退福利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等。 二、管理费用的核算 为了核算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上述各项费用, 企业应设置 “管理费用”科目,该科目是损益类科目。其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 期末将其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数额,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应按照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以便控制监督管理 费用支出情况,分析其脱离费用预算的原因。 第四节 财务费用 一、财务费用的内容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等财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它包括企业在经 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 、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 、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手续 费以及因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 二、财务费用的核算 为了核算财务费用并考核财务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应设置“财务费用”科目,它是损 益类科目。 该科目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 贷方登记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 入、汇兑收益以及期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数额,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以加强对财务费用的 控制,揭示财务费用增减的原因。第十七章成本报表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成本报表的体系构成,一般了解成本报表编制的作用,掌握成本 报表的编制要求,熟练掌握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重点掌握商品产品成本表、主要产品成本 表的编制方法。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成本报表的作用和种类 一、成本报表的涵义 本章阐述各种成本报表的编制。 成本报表是根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定期 或不定期编制,用以反映企业产品成本水平、构成及其升降变动情况,考核和分析企业在一 定时期内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报告文件。 二、成本报表的作用 成本报表主要向企业的各级管理部门、 企业领导、 企业职工以及有关部门提供成本信息 。 三、成本报表的种类 成本报表的种类、 格式和编制时间一般都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过程的特点和企业管理的 具体要求而定。 目前工业企业应编制的成本报表通常有以下几种: (1)商 品 产 品 成 本 表 ; 2) (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3)制造费用明细表。 此外,各企业还可以根据其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上述成本报表作必要的补充,也可 以结合本企业经营决策的实际需要,编制必要的其他内部成本报表。 四、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 为了充分发挥成本报表的作用,必须做到数字真实、内容完整和编制及时。 第二节 商品产品成本表 一、商品产品成本表的概念和作用 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 (包括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28 品)的总成本以及各种主要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 根据商品产品成本表所提供的资料, 可以考核全部商品产品和主要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 执行结果,分析各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 二、商品产品成本表的结构和内容 商品产品成本表将全部商品产品划分为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两大类, 并分别列出它们 的单位成本、本月总成本、本年累计总成本。 三、商品产品成本表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概念和作用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构成情况 和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的报表。 它是对商品产品成本表的有关单位成本作进一步 补充说明的报表。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和内容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可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 上半部是反映单位产品的成本项目,并分别列出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 划、 本月实际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的单位成本。 下半部是反映单位产品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这些指标也分别列出了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月实际和本年累计实际 平均的单位用量。 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方法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应按每种主要产品分别编制。 第四节 制造费用明细表 一、制造费用明细表的概念和作用 制造费用明细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的报表。 利用制造费用明细表所提供的资料,可以分析制造费用的构成和各项费用增减变动情 况,考核制造费用预算的执行结果,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节约开支,降低费用,从而降低 产品的制造成本。 二、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和内容 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结构是按规定的制造费用项目,分别反映“本年计划数”、“上年同期 实际数”和“本年累计实际数”。这样做,便于用本年实际数分别同本年计划数和上年同期 实际数进行比较,以便加强对制造费用的管理。 第五节 期间费用报表 一、期间费用报表的概念和作用 期间费用报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报表。 利 用期间费用报表所提供的资料, 可以考核期间费用计划或预算的执行情况, 分析各项费用的 构成和增减变动情况,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压缩开支,不断降低费用水平。 二、期间费用报表的结构和内容 期间费用报表一般包括管理费用明细表、 财务费用明细表和销售费用明细表。 它们的结 构基本相同,都是按照规定的费用项目,分别反映“本年计划数”、“上年实际数”、“本年实 际数”,这样反映便于用本年实际数分别同本年计划数和上年实际数进行比较,以便加强对 费用的控制和管理。 三、期间费用报表的编制方法 第六节 其他成本报表 一、其他成本报表的特点 其他成本报表的特点主要是: (1)形式上更具有灵活性; (2)内容上更注重针对性; (3)29 时间上更强调及时性; (4)编报主体的多样性。 二、几种常见的其他成本报表 常见的其他成本报表包括: (1)责 任 成 本 报 告 ; 2)材 料 考 核 表 ; 3)人工成本考核表 ; ( ( (4)损失报告表.第十八章 产品成本分析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当了解成本分析的意义,了解影响产品成本的各种因素,掌握 成本分析的原则与评价标准, 掌握成本分析的程序与方法, 熟练掌握因素分析方法中连环替 代法和差额计算法的运用, 熟练掌握全部商品产品成本分析, 重点掌握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 务完成情况分析和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成本分析概述 一、成本分析的意义和任务 1.成本分析的内涵 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相关资料,对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评 价,以揭示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的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潜力。 2.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 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可以分为固有因素、 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三大类。 固有因素是指企 业建厂时先天条件的好坏对企业产品成本影响的因素; 宏观因素是从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这样 一个宏观的方面来观察的因素; 微观因素是从企业本身的经济活动这样一个微观的方面来观 察的因素。 3.成本分析的任务 成本分析的任务包括揭示成本差异原因, 掌握成本变动规律; 合理评价成本计划完成情 况,正确考核成本责任单位的工作业绩;检查企业是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财 经纪律;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成本分析的原则与评价标准 1.成本分析的原则 成本分析时要着重掌握下列原则: 一是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二是专业分 析与群众分析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