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时如何从一个想法,变成一个第2262章不靠谱的想法法

如何从一个想法,变成一个靠谱的想法 - 简书
如何从一个想法,变成一个靠谱的想法
大部分的创业想法一开始都是十分不靠谱的,都是满怀对理想中的未来充满瞳景,觉得所有人未来应该是这样,客户对这个需求庞大甚至超出预估值,自己找到了新蓝海,自己在改变世界,那么理想与现实差距到底有多大呢?这次我把朋友的一个创业想法的演变过程展现给大家看看,这样可以让大家看到更多细节,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一个不靠谱的创业项目想法如何变成一个靠谱的创业项目。
文浩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刘子骏创办的小猫家网站后认识的,他加了我在网站上留下的QQ号与我交流他的创业计划。文浩之前是在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机构工作,是项目组的经理,虽然待遇还可以,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对着一大堆渺无生趣的数字,然而他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所以他开始计划起自己的创业项目,当他看到小猫家的网站后觉得这很符合他创业的风格,所以主动与我交流,并约我出来面谈。我有一个想法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去他朋友在天河南一路开的名叫游乐场的酒吧,这是一间很有情调的音乐吧,都是一群喜爱音乐的人开的,所以也吸引了不少喜爱音乐的人前来光顾。虽然空间不大,但居然还做了一个小舞台,下面的沙发和椅子都环绕着舞台来排列,感觉有点像小型音乐会的场地一样。我们坐下来后,文浩很娴熟的点了两瓶我至今也喊不出名称的外国啤酒,然后我们就开始聊起来了。文浩拿出iphone手机给我展示了一些国外知名的创意家具品牌,还有一些做概念设计师做的作品,他说他有一个想法,想创办一家专为年轻人打造的创意家居公司,并且联系了一些国外的设计师可以帮忙做家具的设计,希望可以打造出国内知名的家具品牌出来,然后问我觉得怎么样。其实我做小猫家也是因为对创意家具产品有浓厚的兴趣才创办的,文浩的想法跟我的兴趣点很合拍,所以我很赞赏他的创业项目。不过这次见面我们也只是闲聊了一些家居网站和家居款式,没有聊到具体如何开展如何经营等问题。然后接下来的几次我们都是约在这家酒吧里聊,但是聊了好几次之后我发现每次跟文浩聊的很多都是行业趋势,行业动态和概念性的东西,没有聊到具体应该如何把想法实现的层面上。所以有一晚我就跟文浩说,这样聊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我们应该聊的是如何把想法落实到行动上,这样我们的交流才有意义,否则我们的思路一直在场外跑,这不会有任何进展的。当时我们是在聊的很开心的情况下,突然被我杀出这句话,文浩立刻被震惊到了。其实在当时聊天的过程中,我大概知道文浩一直有一些顾虑,家具不像快消品,买了一次可能要很久很久才会买第二次,所以用户黏性和用户的边际价值不会很大,这样是很难形成规模式的增长。而且生产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综合各种原因让文浩开始犹豫不决。第一次转变在相隔几个月之后,文浩再次联系我,这次他说已经找到很好的方向了,这次依然是做家居产品,但是不再做大型的家具,只做小型的家居用品,例如泰国进口的手工皂,还有一些小型的收纳柜子等等。并且还屯了不少货,看上去比之前更有信心了。毕竟这次选的都是小件物品,而且都是家居型的快消品,这些产品不再有之前的众多顾虑了。不过他进的这些产品在网上同类太多了,加上价格没有太多优势,而且他的业务市场就是在互联网,所以最后也只能先放放。第二次转变就在前两个月文浩再次联系我,不过这次转变很大,可以说是直接转型了,确实让我很惊讶。这次不是做家居产品,而是直接转成做蛋糕了。他觉得生活只需多一点情趣,多一点惊喜,多一点味道就能让生活品质变得更美好,所以他的品牌叫”一点”,英文名Little&CO。选择蛋糕是因为蛋糕是最好的媒介,蛋糕给人的感觉就是快乐和喜悦,所以他要从这一点开始为顾客的生活带来惊喜。他借鉴了很多蛋糕店和蛋糕培训机构,他觉得去蛋糕店完全直接购买一个现成的,太没有心思了。但是如果完完全全靠自己去学习去制作,这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了,而且自己去采购所有的原材料确实挺麻烦的,所以他这次采用的是提供一整套完整的原材料和工具,并且把部分材料优先处理好,这样顾客就不需要电子秤,量杯,量勺等工具了,让原本需要1个多小时完成的蛋糕,现在只需20分钟即可做完所有功夫。这样对于客户来说既减少了原材料采购的时间和麻烦,也加快了制作蛋糕的速度,而且这块还没有任何蛋糕企业在做,所以他对这块蓝海充满信心。考虑到目标消费群体都是年轻一族,所以他选择了冻酸奶蛋糕作为主打产品,蛋糕的主要材料就是冻酸奶,饼底采用消化饼+黄油,这样感觉会更香脆。选择这款蛋糕也是考虑到很多家庭都没有烤箱,而这款蛋糕只需要有冰箱就可以制作了,这确实能让顾客可以更简便地操作和降低了顾客的成本。这款蛋糕吃起来不会像传统用奶油制作的蛋糕那么腻,而且夏天吃会有种吃雪糕的感觉口感特好,确实挺适合夏季推出。很快文浩就买齐所有的工具和设备,然后邀请我过去体验了一下制作蛋糕的过程,这个过程确实很快,对于一个没有制作蛋糕经验的我来说确实能在2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蛋糕的制作,当然这是有文浩的帮忙才这么顺利。当时就只差设计师出外包装和LOGO,项目就可以完全启动了。第一个顾客发现的硬伤我把我第一个亲手做的蛋糕带回公司与同事们分享,同事们品尝后都觉得味道不错,总共15人,14人给了好评,1人觉得还可以,成绩不错。最后大家都给了不少建议,觉得饼底可以再做厚一些,口味可以再多一些等等。我把信息反馈给文浩,他也很高兴,毕竟他的产品获得了大家的认可。隔了一个多星期之后,同事小强走进了我的办公室,说他女朋友下个星期二生日,他品尝过我做的蛋糕,觉得很不错,所以自己也想做一个送给他的女朋友,给她一个惊喜。我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文浩,他也非常高兴,这是第一个真正付费的顾客,然后文浩就立刻去安排材料等事情了。我也很高兴的去跟小强说一切都没有问题,但是突然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我问小强你家有没有打蛋器,因为做蛋糕手打是不行的,不单止效率慢,而且能把蛋糕做好的几率几乎为零。当小强回复”木有”的时候,我的大脑跳了一下,这怎么办呢?小强也不会为了做个蛋糕专门去买一个可能一年才用一次的打蛋器。如果借打蛋器给小强用,这是可以的,毕竟是同事,但是其他顾客呢?不可能每次都连打蛋器一起卖吧,当然这也可以,但是如果我们的目标顾客群体是针对每天早九晚六的年轻上班族,他们有多少愿意这样来配套购买呢?首先在我面前的小强一定不会,很多顾客也不会,因为他们要的是蛋糕,而不是打蛋器。这个周末我约了文浩出来给他说我想到的东西,我把小强的情况跟他讲了一遍,确实有很多年轻人家里都没有打蛋器等工具,所以如果这样看来这项目的经营模式对于顾客端来说太重了不够轻,顾客除了购买我们的产品,而且还需要购买其他配套的东西,这是很难推广项目的便利性的,所以说这是这个项目的一大硬伤。还有顾客购买的是半加工后的原材料,虽然减少了部分工作量,但是针对的用户群会非常模糊,喜欢做蛋糕或会做蛋糕的专业人群一定不会给你指定的原材料绑死,他们会自己采购喜欢的原材料来制作蛋糕,普通消费群体对做蛋糕一窍不通,单纯给原材料和教程他们一定只会做出一个失败的作品,就像我没有了文浩这样有制作蛋糕经验的人带着做,我做的蛋糕也会失败。而且这还没有完,当顾客购买你的东西制作失败后,他们会觉得你品牌的产品真烂,心里各种负面情绪都会展现出来,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负面信息传播速度是最快的,后果可想而知。最后我给文浩建议把模式改成直接做好整个蛋糕基底卖给顾客,然后让顾客在上面自己DIY放水果放自己喜爱的食物,这样不但可以大大减少了顾客很多不必要的劳动,而且增加了客户参与感和乐趣。毕竟做蛋糕基底又繁琐又无趣,而且又凸显不了顾客的自我价值,但是如果顾客可以在一个现成的蛋糕基底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我觉得这才是顾客想要的,而且这对于顾客来说非常轻便,只需要去买点水果什么的就可以自己设计了。这种模式最最大的好处是带给顾客更轻便的体验,而且又不丢失顾客的参与感。这模式还能延伸很多周边消费,例如我们可以提供蛋糕花样的制作教程,我们可以把材料和制作教程一起卖,还有如果顾客需要制作特殊的花纹图案,我们也可以销售花纹磨具给顾客,而且我们还可以定制包装盒,让收到蛋糕的对象获得更多惊喜。其实我们公司之前同事生日的时候,我们就尝试问过很多蛋糕店,蛋糕店基本都不干,他们就是靠蛋糕上面的花纹样式设计来赚钱,单单卖个蛋糕基底给顾客看上去就不那么值钱了,而且这样也卖不出多少钱,所以蛋糕店一定不会这样干。而蛋糕培训中心呢,他们主要是培训做蛋糕的整个流程,如果只是教教他们在蛋糕基底上设计样式,可能就收取不了几千块甚至上万块的培训费了。所以这样的模式才有突围的可能,项目的运营和推广工作才会更容易开展。以上就是一个创业项目想法的整个演变过程,我们注意到一开始大家都是很理想化地思考项目的前景而忽视了项目要面对的诸多问题,所以不要被你理想化的思路忽悠到,大量现实的问题都隐藏在理想化的下面。就像我提醒文浩要把思路回归到执行上面后,他就发现原来项目要实现起来会有这么多阻力,考虑到阻力太大并且无法解决的时候,适当作出改变是很好的解决方式。有很多创业者盲目地信奉坚持就是胜利,最后越做越困难越做越不好做,最终导致失败。所以当你准备执行你的创业项目时,发现原来有很多顾虑都没有很好的方式来解决的时候,这就表明你的地利不足,可以适当考虑调整业务模式或转型,甚至停止!没必要去硬碰南墙。没有完美的想法和计划,只有执行时不断的补丁其实当所有产品和想法都没有触碰到真正消费者的时候,这个项目都只是个人的猜想或个人的需求而已,并不代表市场。你看做这个蛋糕项目大家都觉得想法不错,大家品尝蛋糕的时候都给予了相当好的评价。但是当遇到第一个真正顾客小强的时候,项目的硬伤立刻就凸显出来了。注意,这个消费者并不是你请朋友品尝,请朋友评价就能获取到真正需要的信息,必须是消费对象有这样的需求,并且愿意付费的情况下,这样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还有现在的创业模式必须够轻才能快速走起,这个轻不单指企业的经营模式,消费者那边的使用也要够轻才行。像刚刚蛋糕的项目,企业要花时间来把原材料加工,消费者也需要购买工具,有了工具还未必能把蛋糕做好,所以这种模式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太重太麻烦了。经过改良后,企业直接批量制作蛋糕底盘就可以,而消费者买了蛋糕底盘只需要买些水果等材料就可以轻松实现DIY蛋糕的梦想了,两边都轻松,而且够简便。可能最初的那个想法是你一直想做,但是鉴于现在的能力和资源不能实现,那可以先放放,找一个能符合你现状的项目启动它,当你有钱、有人脉、有资源的时候回头过来再做也不迟。或许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现在做的项目原来是可以跟最初的想法完美结合成一个新产品或新模式。就像上面的例子,文浩一开始想做的是家居产品,后来改做蛋糕,说不定以后家居产品和蛋糕可以结合成新的商业模式呢。所以说创业是没有完美的想法和计划,只有执行时不断的补丁!微信公号:liuzijuncom或在微信搜索刘子骏,或在新浪微博上@LiuTALK刘子骏
刘劲,网络笔名:刘子骏,今日头条、创业邦、钛媒体、速途、艾瑞专栏作家。官方博客:www.liuzijun.com
这世界,谈创业的人太多太多,教创业的人也太多太多,而且篇幅、内容一个比一个长,一个比一个深,一个比一个广。。。。。。 有用吗?对部分人是有用处,但对另外部分人可能是毒药, 有可操作性吗?不一定或者不完全有。 系统吗?基本不成系统。 所以,很多人看了很激动,过后还是一头雾水,...
第一章借鸡生蛋,无本生万利 借力生财,一举两得 “借别人的手帮自己干活儿,就等于找人为己干活儿。”在现在这样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想要在商场上干出一番成就,仅靠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学会“借力”,让别人替自己赚钱。 犹太人做生意全世界有名,在生意场上,他们常...
年后的第一个周末,空气冷寂,北京市西直门外上园大厦B座4层2#电梯内走出一位拎着灰色行李箱的年轻小伙子,他来到401室外用右手合拢的食指与中指敲了敲淡红色的木门,伴随着门被打开时发出的“嘎吱”声响,一位身材魁梧、目光犀利身穿黑大衣与黑皮鞋约莫四十五岁的中年男人出现在门框内。...
你是不是经常空腹健身,如果是,请停止这种行为。不要不以为然,以为空腹运动时胃肠不需要多少血液,胃肠不会与四肢因争血液而发生矛盾。这是错误的认识,其实空腹运动危险更大。 运动需要适当能量,人体平时能量的来源,主要靠饮食中摄取来的糖类,可是当空腹进行晨练时,主要的能量来源就靠脂...
一部《蜗居》把邪淫果报昭示的清清楚楚,引人唏嘘,发人深思,更信因果不虚。一个身败名裂,车祸身亡;一个如花年华,因意外流产被摘除子宫,永远失去孕育生命的能力。当时的悱恻缠绵、片刻欢愉得来的却是终生的痛苦,还有来世的恶道轮回,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执迷不悟,欲罢不能。 终于明白...
放假时已经接近七月中旬了,天气还是一如既往的燥热,可能时隔几天有场雨,可夏天的雨通常都是来的快,去的也快,还没感觉到凉爽,就已经感觉到在地面上蒸腾的水汽了,就好像渴到极致的人突然看到一个水壶,打开盖,突然发现是空的,来回颠了几下也不过几滴水,喝完之后反而觉得更渴了。尽...
作为一枚90后,可能我生在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我从小就独立自主,听说我1周岁抓阄的时候抓的是一根笔(那时候还是毛笔),不知道是天生还是后天因素,小时候记忆力很好,别人背诵了一句简单的儿歌或古诗,我能马上复述一遍;而且自己也爱看书学习,学习这件事是唯独不需要家人担心的。大学毕...创天下:一个好的创业想法是如何产生的?
当下的“创业热”让许多年轻人跃跃欲试,很多人绞尽脑汁后,还是苦于没有好的创业项目,然而,创业的魅力也许就隐藏在想法的产生过程中。下面来看一个好的创业想法是如何产生的。
人们常说创业难,其实最难的是在于创业的想法,拍拍脑袋想出来的想法根本不值钱,一个好的创业项目要能经得起推敲是百里挑一的。想法是创业成功中最关键的的一个环节,创业的魅力也许就在于这个神秘的想法产生过程。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意思是:草根创业,是上天赋予我们创业者的大任,做这件事,首先要有自己的想法决定创业项目,必须让创业者伤透脑筋,还要付诸行动,使他们累得要死,甚至不给他们钱,以至于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不让他们一帆风顺。以这样的方法来锤炼他们的想法,坚定他们的性格,才能增加他们创业成功的可能。
1、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入手
想要获得一个发展前景好的创业项目,最需要的肯定不是“钱”,也不一定是“激情”,很难说是不是“坚持”,最重要的是“知识”。是创业者在工作或生活中积累的知识。没有切身经历过的知识,很难产生正真的创业的想法“灵感”。
比如IBM的创始人HermanHollerith创业做“运算打卡机要是他没有学过数学,没有在国家统计局工作过,他怎么会想到发明“运算打卡机”来提高工作效益?
卢卡斯创立“工业光魔”,第一件事情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因为世界上没有一家现成的制作公司能够完成他在《星球大战》里的高难度的动作,那咋办?只有自己动手、自己创业。
只有你身边熟悉的事情,才能立刻和你发生实实在在的有机联系,才能有你第一手的感觉和判断,才能使你有自信能够去解决一个问题,有信念去创造价值,有动力去改变世界,有毅力去找到你的真爱。
创业项目,最好是从自己所学、所接触、所熟悉的事物中来,自然产生,自己热爱。
2、ThinkSmall
从小事情上入手,从“小”开始,并非胸无大志。世界上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未必不是从些莫名其妙的小事开始的。
你在街头夜市看到一个老兄开着辆破夏利车在角落上卖凉鞋、皮包、T恤衫,能不能相信当年沃尔玛就是这样开始的?你中午叫盒饭见到送饭的小伙子满头大汗,能不能相信有一天他会去创业开快餐连锁店超过了麦当劳?你又蹦又跳玩你的Wii游戏棒,能不能相信任天堂曾经是一家印制扑克牌的小作坊?你在百脑汇里开个小摊从东莞进货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MP3播放器,能不能相信其中有一款白色的有一天变成了风靡世界的iPod?
再大的事业也是从小做起,小的事情容易把握,如果你能在小事情理出清晰的脉络,挖出其中闪光的地方,把它做得有声有色,那你根本不用担心能否把它做大,做大只是个时间的问题,只是乘法里面的系数问题。
3、用减法,还是用加法?
人有“贪婪”的潜意识,总觉得拥有越多越好;人常常有误解,以为产品越多越容易卖出去。
例如,做一个搜索网站,做着做着就想把免费邮箱加上去、加上了邮箱再加新闻、加了新闻又想到财经、加了财经就想加IM,还有视屏、社区、共享、游戏……于是就有了一个Portal,一个门户。同时,这个过程也可以倒过来思考,操起菜刀把它的游戏砍了、视频砍了、新闻砍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搜索,然后就把搜索做好做透。
创业,是在天堂和地域之间的恋爱,一边是财富、荣誉、辉煌……另一边是恐惧感、失落感、幻灭感。创业者是孤独的,寒风凌厉,独上高楼。用加法,你会似乎感觉暖和一些,安全一些,其实不然,很可能只是你的虚幻而已;创业者更需要能够甘受寂寞,咬紧山根不动摇,孤注一掷,决一死战……
4、能不能赚钱?
无论是小本创业还是好的创业项目,创业就是要赚钱。创业成功的衡量标准就是赚钱的多少,至少,这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标准。简单来说,检验一个想法的唯一标准:要么赚钱,要么不赚钱。
创业的想法是打巷战,不能在象牙塔里为想法而想法,创业不是MBA做练习,得玩真个儿的,所以得把想法放在“实战”的环境里,时刻把想法和“钱”联系在一起。
赚钱的想法是否可以进一步改进,争取赚得更多;不赚钱的想法要么扔掉,要么继续锤炼,把它一直锤炼到可以赚钱。
判断一个想法赚钱的可能以及赚钱的多少,最好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精确计算出例如产品的单价,单个产品的成本,毛利、净利润的比例,然后测算你什么时候能卖掉第一个产品,什么时候公司能运营打平;用加减法,不要用乘除法,客户一个一个加上去,销售一分一分地加出来。记住:用月为单位来算,用底线来算你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销售增长、利润增长……
5、好的想法,更要恰好时机
再引用一次亨利.福特的一句明言:“如果问从来没有见到过汽车的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说‘我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创业者的想法是要超越时代、引领大众的,换句话,创业者的想法里有别人还没有看到的机会,有别人还没有认可的价值……
但是,实现一个好的想法的商业成功,时间也至关重要。10年前就有人做过视屏,结果头破血流;10年前就有人开发WAP,也就是今天的无线互联网,结果血本无归……时间太难掌控了,因为时间在上帝的手里。
创业的想法在本质上是草根,是根子长在大脑里的草。创业想法的魅力所在,是小小的想法,可以创造财富,可以改变人生,可以改变世界。
励志打造与投资人第一社交平台,提供有意义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符 创天下是分享创业者的创业经验,报道优秀创业者者的创业项目
符 创天下是分享创业者的创业经验,报道优秀创业者者的创业项目
今日搜狐热点注册 | 登录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从零开始学运营,10年经验运营总监亲授,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学习,做个有竞争力的运营人。
小编按:有个理念叫做pivot,他们认为无论创业想法是否有价值,未来是否有市场,都可以先付诸于行动,再在实践中快速迭代,最终找到正确的定位。
YC 与斯坦福合作开设了新课程「怎样创立一家创业公司」。课程除了Sam Altman 本人授予之外,还将包括PayPal 创始人Peter Thiel 授予的垄断理论,以及著名投资人Marc AndreeSSEn、Ron Conway 以及Pinterest 的创始人Ben Silbermann 的「怎样融资」等等。
第一节课由校长本人和Facebook 的第三号员工Dustin Moskovitz 上阵。正如Sam Altman 所说,他们在YC,给创业公司的建议都非常具体,但这么多的创业经验之间存在着30% 的共性。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记录这些共性。
本文根据How to Start a Startup Lecture 1 听译整理而成。
现今的媒体把创业描述成为一份非常光鲜、自由的工作,其中存在的误解,让不少人盲目地「为了创业而创业」。Dustin 根据自身经历及经验告诉我们,现实并非如此。
边开派对边工作?
实际上CEO 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办公桌前度过的,他们或思考如何完善产品,或回复用户反馈邮件,或帮助解决工程上的难题。创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创业者的抑郁在最近甚至成为了一个话题,被《经济学家》以漫画的形式登上了杂志。所以这不是危言耸听,是赤裸裸的现实。
创业者的压力,一来自于自身承担的责任。诚然各行各业的人都会害怕失败,但创业者的失败将牵连到跟随自己的职员。有的职员以此谋生计,更多的人则是把自己的时间成本给了公司。创业者必然是希望能不要辜负这些信任的。
创业者的压力,二是来自于工作变成了一个全天候的事情。当你已经就寝,或正在渡假,或一个平常的周末,一但有状况发生,手头的事情必须全都放下,一切以工作为先。 创业者的压力,三来自于媒体的过分关注。适当的媒体曝光是件好事,但大部分人应该都不喜欢媒体连自己的隐私都暴露。
创业者的压力,最后还有一点来自于,创业者是不可以轻易选择放弃的。一个员工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公司无可厚非,换做创业者这么做是会受人指摘的。他需要跟公司共同奋斗很长时间。如果公司发展顺利,这个时间可能会是10 年;如果不顺利,也至少需要5 年。前3 年用来意识到公司的前景黯淡,后2 两年则是在收购公司度过。在这个时间点之前离开,不仅自己利益受损,员工的利益也会受到牵连。
曾经有人说过,一个CEO 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这句话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
可以享受老板的权力?
当我们在工作的时候经常认为老板将时间和经历花费在了不必要的事情上,自信自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其实未必。
Evernote 的Phil Libon 说过:
创业公司的CEO 并不如人们所想,是公司的顶层人物可以发号施令。实际上你需要对所有人汇报工作,你的员工,用户,合作伙伴,媒体,他们反而更像你的老板,因为你需要照顾到所有人的想法。
员工会对公司的发展各执一词;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当你觉得你的老板是个傻瓜的时候,他其实只是在抉择要如何平衡「老板们」的矛盾。
如果你当老板,或许周一来的时候还信心满满,胸中有雄心壮志,第二天就可能因为有个重要的员工要辞职而被迫分散心力优先处理紧急事件。
工作时间灵活?
老板的工作时间很灵活,可以制定自己的行程。这听起来的确很吸引人。可实际上,你需要24 小时待命,工作与生活已经没有界限。这个工作的推动力不仅来自于你自身对产品的热爱,也来自于与你合作的伙伴和投资人的期待。
有些公司声称一周可以只工作4 天,甚至12 个小时。如果你只是想在一个很小的领域内做一个小生意,这也未尝不可。可一旦你想要做些许扩展,即便只是招2-3 个人,也需要全职工作才能应付得过来。
金钱、影响力双丰收?
创立自己的公司能赚更多钱,同时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可实际上,你在初创公司担任重要职位赚得也并不少。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计算: Dropbox 和Facebook 的估值分别是100 亿美金和2 千亿美金左右。如果你在早期加入(第一百名员工),获得公司10 个基点的股份,那就分别是1 千万美金和2 亿美金(当然你的职位应该是个很有经验的工程师)。就算你在2009 年加入Facebook,成为他们的第1000 位员工,那你也能获得2 千万美金。这些数字已经非常高了。
那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能获得多少呢? 我们假设一个照看动物的创业公司在创立后第四年,估值达到1 亿美金。通常来说创始人能获得10%,事实上的比例肯定有波动,但这个数据是较为平均和合理的。(如果创始人获得的比例高于这个数字,或许你该考虑分更多利益给员工。)所以,作为创始人,你的身价能达到1 千万美金。 再假设有个非常了不起的太空旅行项目,在第四年达到了20 亿美金,则创始人获得2 亿。
至于影响力,我认为这是与公司的市值直接挂钩的。到一个成熟的大公司,你的影响力会扩大,因为有更加广泛的用户基础(例如 Facebook 和Google 都有上亿的用户),完整的基础设施,可以随时组成一个有执行力的团队。Brett taylor 作为Google 的第1500 名员工,开发了Google Map。JR 在Google 开发了Gmail 内的chat 对话框,并在Facebook 的hackthon 中领导小组开发出了「点赞」功能。这些都是影响力非常广泛的产品,他们都是借助大公司的平台成功。
只有「这个产品不得不做」的冲动,才是正经的创业理由。你应该能感受到这股冲动,并且认为世界上需要这么一款产品,它非得由你来完成不可。你的热情能感染职员,你自己的潜意识里也能认识到,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这件事。
重新衡量过自己的创业动机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你的创业想法是否优秀,产品是否完美,团队是否出色,执行是否到位。在第一课中,我们先来谈谈想法和产品。
想法重要吗?
关于创业想法,最近很流行的一个说法是「想法并不重要」。这个理念叫做pivot,他们认为无论创业想法是否有价值,未来是否有市场,都可以先付诸于行动,再在实践中快速迭代,最终找到正确的定位。这种做事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正确的,因为在实际上手之前,创业者想要准确预测未来每一步的动向是非常困难的。但是YC 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成功的公司在创业初期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便是那些采用了pivot 而获得成功的公司,产品每一次的转变依然是在创始人的控制之中,并非漫无目的。想法很重要。
好想法能给为公司职员们亮起一盏绿灯。人们知道要向哪里前进,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好处。
●首先,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你很难让一群人专心、高效地工作。
●再者,一家优秀的创业公司需要十年以上时间耕耘。创始人本身也需要一个奋斗的目标以使自己更加投入到事业中。如果创业者对这个想法缺乏足够的认同感,很可能导致中途放弃。创立一家公司的痛苦,需要想法本身带来的使命感抵御。
●最后,公司外部的组织也会乐于帮助这样有远大目标的企业。
好的想法是什么样的?
●如果有很多创业想法在脑中徘徊,那就选择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个。因为那往往是你最爱的一个创意。
●一个好的主意一开始看起来可能非常不靠谱。Google 提供网络搜索服务,Facebook 提供让穷苦大学生上传自己状态的平台,即便现在听起来这些想法也貌不惊人。当然,当人家觉得这个想法很疯狂时,你自己心里必须对你坚持这个创意的原因如数家珍。
●好的创意初始阶段切入点要尽可能的小。
●好想法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解释清楚。
●与市场上现有产品有很大的不同,而不是只在设计或所涉及的领域微创新。
●从受众的需求出发。
怎么获得想法?
获得一个杰出的创业想法是需要练习的。Paul Gram 会在下周的课程中分享这部分内容。
当产生一个创业想法,分析市场的重要性很容易遭到忽略。除了产品本身,产品面向的市场目前规模如何,未来有没有拓展的潜力,以及公司将来的发展路线等等都必须考虑到。其中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尤其重要。包括很多投资人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他们太关注产品本身和市场目前规模,但却忽略了产品在十年内可能的发展。一个规模虽小但在迅速扩张中的市场要好过一个规模大却发展缓慢的市场。发展市场中的顾客,面对自己的需求急需一个解决方案。他们会因此愿意容忍一个尚不完美的产品。产品和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同步发展。作为学生有一个优势,就是对这种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有较高的嗅觉敏感度。
有了一个自己热爱并且有市场潜力的创业想法之后,下一步就是创造出一个优秀的产品。只要产品足够优秀,满足用户的需求,融资、公关等后续操作就会水到渠成。
如何创造出优秀的产品?
●在YC 我们是这么做的:创始人每天除去吃饭睡觉、锻炼身体,剩下的时间全都用来不断重复「与用户交流」,「根据反馈改进产品」这一循环。创业者需要这样一个把用户的反馈转化成产品的机制。首先,不要试图通过Google Ad Words 寻找你的目标用户。请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一个对产品有认同感的人,将他招入公司。观察他使用产品的习惯,询问他是否喜欢,是否愿意为此支付费用,是否会向朋友推荐这款产品。分析用户的需求后,改进产品。新产品再由用户试用,提交新一轮的反馈。这个反馈循环应该存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同时注意,这项工作必须由创业者亲自完成,不可借由员工之手,因为这是了解自己目标用户的绝佳途径。
●先让一部分人爱上你的产品。当有一批初始用户非常热爱你的产品时,他们会主动向身边的人推荐。这样不断发散开来,用户数就会飞快地增长。可如果一开始只有一部分人对你的产品表示还行,那他们后续也很难从这份「还行」,发展到热爱。若用户数没有自然增长,说明产品尚不够优秀。不要忽视这个现象,并抱着侥幸心里,只顾坐等合作伙伴的援助。
●产品要简单点再简单点。产品日后的设计可以非常庞大,但在初始阶段一定要简洁易用。想想只有一个输入框,两个按钮的Google,你就能明白。简单的产品还有一个好处,开发者能在一个领域将一个性能做到机制。这在日后会成为用户爱上产品的理由。
●CEO 的考核标准,就是公司未来的样子。所以要用能衡量未来发展的指标,来评判公司的现状,并对结果诚实。这些指标包括,活跃用户数,活跃程度,用户留存率,收入,净推荐值等。
赞赏是对原创者的最大认可
收藏已收藏 | 1赞已赞 | 0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品牌营销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13个回答40人关注
8个回答28人关注
7个回答13人关注
3个回答11人关注
5个回答12人关注
13个回答25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品之路从靠谱想法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