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店铺,店里通过兴业银行涮卡机机进账都在儿子的账户上,父母的借款也刷在儿子的账户上,借款儿子应法律责任吗

前夫的父母把我告上了法庭,就是婚前他的父母出资4,2万元帮我们买了一个店面,现在离婚后归属我和儿子。其_百度知道
前夫的父母把我告上了法庭,就是婚前他的父母出资4,2万元帮我们买了一个店面,现在离婚后归属我和儿子。其
父母现在告上法庭必要这笔款子,请问开庭时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父母现在告上法庭必要这笔款子,请问开庭时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刘大来律师知道合伙人
刘大来律师
采纳数:3777
获赞数:10059
擅长:暂未定制
1、如果原告以借款为理由,那么你要让对方出示证据。2、如果你有证据证明当初其是赠予夫妻双方的,那么你可以提供证据作为反驳。
问题就是当时在离婚协议上是这样写的;向双方父母,亲戚借钱购买按揭店面一间,,,,,,,后面还些了;店面归属曾子明,何珍兰所有,欠男方父母的钱在有能力归还之后还清。。其实当时我真的并没有开口问他父母借,是他父母自愿给的,由于不懂法律,才造成现在这样的局面,请问我怎么做对我的帮助最大?非常感谢刘大来侓师,非常感谢大家帮我出主意。谢谢!谢谢!
1、如果协议上这样写了,也就是承认了确实向男方父母借过钱购买店面。但是你们的协议没有约定该债务具体应由哪一方负担,所以,我认为应该还是夫妻双方承担,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2、你可以要求法院追加前夫为第二被告,要求共同承担该债务。至于你们约定的等有能力再还,这个不能对抗债权人。
匿名用户知道合伙人
有相关的证据吗?如借条之类的东西。如果是借款就应当偿还(但注意一下时效),如果明确是赠与就不必偿还。纵横法律网 宋晔明律师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讨论】被网贷缠上的儿子,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该拿你怎么办?
网友“大王来巡山”在论坛转帖:
最近被宁波的一对夫妻因为无力偿还儿子欠下的巨债双双上吊自杀的新闻深深地震撼了,这就是中国式父母的悲哀吧...
来看看这个事情:
三年前刚本科毕业的儿子通过父亲的关系,进了一家企业,一年后准备自己创业,父母帮也买了车,给了一些启动资金,但在16年年底,突然母亲的卡上少了2万,怀疑他他说出在外面借了高利贷,借五万,拿三万,每个月利息2万的那种,于是父母报警后,在警局里面,因为这是经济纠纷,调解后还清,然后再三追问第一是为什么要借钱,第二外面还欠吗?说还欠了十几个网贷,然后也给了还了,是开始时候吃吃喝喝,信用卡刷爆后不想给父母知道,于是就去借了网贷,然后网贷要逾期,没办法借了高利贷!
当时这对父母说,到此为止,所有的说出来,家里帮着全还清,也不说出去,保密,以后好好做,然后这儿子就开始跟着这名父亲学技术,每个月发3000元生活费,每天按时上下班,但晚上说和同学朋友有活动,父母不怀疑有其他,在12月初,母亲的卡上又一笔大额的钱不翼而飞,并且时间是在早上,于是询问儿子,他说又欠了网贷,大约5万,父母亲又气又急,再次说帮还了,然后父亲说看下母亲的微信支付流水,一查在2017年5个月里面,这名儿子37次偷母亲的钱达7万多,感觉事态的严重,把他手机拿过来,并喊着他爷爷等一起,最终结果他外面欠60个网贷,7个信用卡和一个车辆抵押贷款,个人借款达43万。
儿子说,他也每天生活的苦闷之中,每天一直不断的借和还,还和借,不断的催促电话和短信,又不敢说,就想着逃避,就想着混一时是一时。
家里凑了钱帮他还了这五十万,儿子也表态说绝对不会有第三次,父母指着他说,如果有第三次有偷、骗、借款行为,从此隔断父子关系,不会再帮任何事情。
可是,这位瑟瑟发抖的父亲说,那个父母不希望孩子能好好的生活,在事业上有一些成就,让 家里感觉自豪,可,真的,真的,我不知道怎么让他能够真正的幡然悔悟,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做堂堂正正、清清爽爽的人!
网友们来说说,对于这种情况,有这样的一个儿子,
作为父母该怎么办?
记得帮小编点个!
Hello,伙伴们
声明:本条内容转载于羌溪论坛,仅为网友个人观点,本站概不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儿子借款不还,父母健在,法律上来讲父母应不应该替子还债?_百度知道
儿子借款不还,父母健在,法律上来讲父母应不应该替子还债?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风雨中的北湖知道合伙人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风雨中的北湖
知道合伙人
时事政治类行家
采纳数:48650
获赞数:63609
一直在工厂从事管理工作
如果儿子是未成年,作为家长就有义务帮助偿还。如果儿子已经成年,那父母就没有义务帮儿子还了。
热心网友知道合伙人
三国3曹操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53
获赞数:163
擅长:暂未定制
没有,不用还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扫一扫手机看资讯 发爆料
重归美好生活
搜店铺 找优惠做安徽人的掌上生活指南
小伙应急周转借1.5万最后竟要还260万 父母卖房替儿子还债讨说法却碰壁
来源:掌上绍兴客户端
应急周转借贷1.5万元的&小额贷款&,不料却陷入层层圈套:两年来,借款合同数额滚雪球般飙升,最终成了260余万元的巨债。&现在不光车子被&骗&走,还搞得家人不得安宁。&昨天,受害人小李的父母带着儿子找到记者,讲述了借贷中遭遇的层层黑幕,希望借助晚报向大家提个醒。&&&推荐阅读:
从借款1.5万元开始的一场噩梦
小李的噩梦始于2015年初。因有一笔小额信用卡债务即将到期,他急于还债,却又不好意思向父母开口。经朋友介绍,他与绍兴本地一家提供无抵押贷款的公司取得了联系。&业务员&核实完信息后,告诉他马上就可以借款给他。
小李打算借款2万元,但对方提出只能给1.5万元,借款期限为30天。小李答应后,双方签订书面借款协议。小李发现,借款金额写的竟然是5万元。&也就是说,还款期一到,就要还5万元给对方。&小李解释说。
很快,还款期限就到了,可小李无力偿还。对方于是向他推荐了另一家&借贷公司&。同样,这家公司的业务员与小李签了一份借款协议,上面写的借款金额竟高于实际借款的数倍。
就这样,小李&借东墙补西墙&,两年里共有十七八家借贷公司向其&伸出援手&。&前后拿到手的借款金额约70万元,最后总共还了约260万元。&小李说。
&阴阳合同&虚增借贷金额 &出借人&一栏为空白
今年3月,小李向位于绍兴越城区(高新区)迪荡新城的一家借贷公司提出借款10万元,用以支付其向其他借贷公司借的欠款。
3月9日,该公司一名&业务员&拿着一叠资料与小李见面。应该业务员要求,小李写下一份借条,上面的借款金额注明是&20万元&。随后,业务员当面将20万元转帐至小李的银行账户,又要求小李将18万元现金取出,称会替小李向其他&债权人&还债。小李随即将18万元现金取出并交给业务员(剩余2万元通过小李的银行账户还款)。事后,对方要求其写下收条,上面注明小李已收到20万元。
&事实上,他(业务员)帮我还款共计10.8万元,剩余9.2万元并未给我。&小李说,现在回头想想,对方之所以将借款汇入他的银行账户,随即又将现金取出,就是为了获取&转账证据&,&一旦有受害者将其告上法庭,他们只要出示银行转账记录,&借款事实&就成立了。而我又提供不出证据反驳。&小李说。
业务员还与小李签了一份《车辆抵押协议》,表示出借人对小李名下的车辆拥有使用权。&他让我以车辆作为抵押,说车你可以正常开,按时还清就行了。&小李说,当天傍晚,业务员以给车辆装定位装置为由,将他的奥迪车开走,之后他就再也没见到自己的车。
小李的父亲老李向记者出示了一叠儿子与对方签的&协议&,这是其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记者看到,这些&协议&的名目有:借条、借款协议、车辆使用协议、共同还款承诺书和授权委托书等等。记者注意到,所有&协议&中凡是涉及&出借人&信息的,均为空白,每一份&协议&也没有&出借人&的签名。
父母卖房替儿子还债 讨说法却四处碰壁
小李一直在其父母开的印刷厂里帮忙。今年3月11日(也就是小李最后一次签借款协议的两天后),其中一名出借人找到厂里讨债,小李的父母才知道儿子掉进了&借贷窟窿&。
见过世面的父母当即召开家庭会议,让儿子联系到全部&出借人&,&每一家都叫过来,怎么个还法,都一一进行商谈。&小李的母亲应女士说,为了替儿子还债,他们还卖掉了名下的一套房子。让应女士没想到的是,处理到最后一家时&卡&住了。对方提出,小李要取回车子,需付他18万元,最后双方将价格谈到14万元,但最终对方没有露面,也不将车子归还。事后小李得知,对方已将车子当成黑车处理掉了。
小李的父母无奈报警。&请求警方以诈骗案立案调查,但警方却十分犯难,说没法以诈骗进行立案。&老李说。
昨天,记者也就此问题咨询了律师。律师表示,不少贷款借款公司提供的合同是比较正规的,而且双方都是遵循自愿的原则签了字,更关键的是,对方确实拿出了一部分钱款给借款人。这样一来,从法律上就不能认定对方没有履行合同,也就不构成诈骗。一旦双方出现纠纷,就只能认定为是民事上的合同纠纷,公安机关是不能按照刑事案件进行立案调查。
对于走司法途径,小李一家却犯愁:当时急着借钱,基本没保留什么证据,即使到法院起诉,也存在证据不足的情况,而对方却是&准备充分&。
&现在对方干脆就不接电话了,更不要说找到人了。&让小李一家担忧的是,这辆车是他们通过按揭贷款买的,现在还处于还款期,车主写的是小李的名字,&万一出个事,责任怕是要由我家来承担。&老李说。
&侵占&小李车子的&业务员&原本在迪荡新城一家大楼办公,昨天上午,记者陪同小李一家到此一探究竟。记者看到,这里早已人去楼空,门上贴着的法院封条显示,该办公地已于今年4月15日被查封。
小李说,今年3月20日,他还来这里找过这位&业务员&,&里面的人告诉我,此人就是在这里办公的,但那天恰好不在。&他说。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小李跟那名&业务员&打了多次交道,但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这家借贷公司叫什么名字。
昨天下午,记者拨通了该&业务员&的电话,他表示,当时警方已约双方进行过协调,但没有谈拢。现在合同上的还款期限已过,建议小李走司法途径解决。
希望通过晚报 告诫他人小心圈套
今年25岁的小李,看上去老实本分,在其父母眼里,儿子确实也是这样一个人。在与这家人的沟通中,记者得知,小李家经济条件应该不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事态变得如此严重呢?
&当时自己一时之需去借钱,感觉借得也不多,以为自己能搞定,就没告诉父母。要不是父母及时处理,我都不敢想事情会发展到何种地步,现在弄得家不像家,说实话我愧对父母。&小李无奈地说。
当记者将这个问题抛给妈妈应女士时,她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最大的问题是儿子交了一帮不好的朋友。&她说,担心外面的世界诱惑多,夫妻俩平时对儿子的经济看管得比较严,儿子钱不够花又不敢向父母要,于是&另辟蹊径&落入了圈套。
&现在就想通过媒体曝光一下,告诫其他人远离借贷圈套,同时也希望有同样遭遇的人站出来,一起维权。&老李说。(陈乙炳)
原标题:绍兴小伙应急周转借2万元 最后竟要还260万
编辑:李宏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掌上绍兴客户端,版权归属原作者]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手机用户5736134
这些年,我们的合肥迅速地发展,我们老了,霸都却越来...
万家论坛打造夏日特色活动——【少儿暑假阅读季】
天气炎热,溺水事故进入危险期和高发期。就在不久前池州4名青少年江边游泳不...
今日万家热线
扫描关注今日万家热线微信公共号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校园贷款的危害 大学生出借个人信息落陷阱
校园贷款的危害,没借钱却欠下巨额&校园贷&?为百元报酬,大学生出借个人信息落陷阱。
因贷款程序简单,“校园贷”这几年在大学校园中快速蔓延,在满足学生群体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被一些不良居心的人“盯上”。他们利用学生们社会经验少,盗用或者借用学生的身份证和学生证等个人信息进行违规贷款。近日,石家庄市桥西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一起涉及“校园贷”的诈骗案。
被告人李某、王某和张某三人通过网络认识,其中李某是一名在读大学生,王某和张某没有正式工作。由于手头比较紧张,几个人便想通过“校园贷”骗点钱花。王某曾在一个兼职qq群里认识了胡某,知道他是石家庄某学校的学生。于是三人便找到胡某,对胡某称可以给他做一个贷款业务,且不用胡某本人还款,还会给胡某500元的好处费。
听到不用自己还款,还有好处费,胡某答应先贷款500元。随后,三人开始申请贷款,在胡某的配合下上传了贷款验证视频,并给胡某编好了电话回访的内容,拿走了胡某贷款入账的银行卡。
第二天,胡某接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收到8000元劳务费和两次元的取款短信。本以为自己贷款500元,却看到入账8000元,胡某觉着奇怪,问三人是怎么回事,三人称那是银行账户流水,实际贷款没那么多钱,几句话便将胡某糊弄了过去。三人从胡某的银行卡分两次将下发的8000元贷款取走后,王某分得3000元、张某分得1800元、李某分得3200并返给胡某300元。
两天后,越想越不对劲的胡某怀疑自己被他人利用身份进行了违规贷款,于是报了警,警方很快将三人抓获。
桥西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王某、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李某、王某、张某被抓获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当庭自愿认罪,依法予以从轻处罚;被告人李某、王某、张某已经将诈骗的赃款退赔,且取得了胡某的谅解,酌情予以从轻处罚。最后法院以诈骗罪,依法判处三人拘役五个月,缓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法官提醒,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防骗手段,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切勿贪图小利,将自己的身份证件借予他人或帮助他人到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进行贷款。否则一旦被心怀不轨者利用,不仅会使自己蒙受现金损失,不良借贷信息还有可能录入征信体系,不利于将来购房、购车贷款,甚至还有可能会吃上官司。
套现者难逃法律制裁!利用他人身份骗贷,最终钱没拿到,自己却坐了牢。消费者们也应当引以为戒不要贪图好处费落入贷款陷阱!
消费金融诈骗的几种常见形式:
伪造信息或培训演员集体骗贷
骗贷组织获取到大量真实用户身份之后可能会开始去伪造或者培养这些人的信用记录,包括养通话记录、芝麻信用分和淘宝购物记录。
批量作案套现借钱
骗子让在网上让学生将自己的身份信息给他在分期网站上购买手机,由负责还款,对方付给学生每单500元,然后学生欠下了10分期平台的的钱,贷款逾期未还金额高达数万元。
场景负责人骗贷
一方面给受害者几百块钱的好处,骗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给商家申请3C产品消费贷,受害者也没有拿到产品;一方面从平台拿到钱,货款进了自己的口袋,欠着一大笔钱的却是受害者。
一般这种都是出了内奸,分期销售可能和店员联合套现。
兼职名义诈骗
通常以招聘兼职或实习的方式,骗取在校大学生或者涉世未深者办理消费贷款。被骗受害者可以拿一点“工资”,却背负了莫名贷款。
在分期合同上做手脚
此外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分期消费诈骗。有的是打出优惠购买手机或电动车等的噱头,实际上是让用户办了分期手续。
还有就是蒙骗用户,给用户的商品和分期协议上的不同,用户拿到的是OPPO,分期合同上是iPhone。更有过分的,以一式三份的借口骗取用户签了三份分期合同,需要还三个手机的分期。
去农村大量收集白户信息
还有不少诈骗团体会专门到农村,批量收集一些完全没有信用记录的农民的身份证等个人信息,这些人实际上可能连手机都没有,可能需要诈骗团子自己去养这些信息。
本应享受美好大学生活的学生,为何一个个负债累累?近期有不少学生陷入这样的困境——校园贷款。有人退学,甚至有学生因此自杀。
21岁的河南大学生郑德幸,生前因赌球以28名同学之名欠下58.95万元贷款。最终无力偿还而走上绝路!
近日,“校园贷款”终于迎来监管风暴!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因此要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治。业内人士表示,不良平台将被逐渐淘汰,今后整个行业的发展会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
《通知》提出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和应对处置机制。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未经学校批准在校园内宣传推广信贷业务的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和个人,第一时间报请金融监管部门、公安、网信、工信等部门依法处置。同时提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队伍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贷款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深陷泥潭的学生
案例一:廊坊师范学院杜晓晓(化名)
日,杜晓晓的室友小邓(化名)向她提出帮其在网络贷款平台名校贷上以她(杜晓晓)的名义办理贷款1万元左右。杜晓晓几乎想都没想,就带着自己的身份证和学生证跟小邓去办理了名校贷的手续,还在工商银行办理了一张银行卡,此后这张卡成为小邓贷款取款的专属卡,卡号和密码杜晓晓全都不知道。
然而,第二天,小邓又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贷款要求,“她说让我再帮她办个优分期。”这次小邓给出的理由是“只是借100元出来,马上就能还上”,杜晓晓也就没有在意。
但是,让杜晓晓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她的手机收到了一条银行短信,短信显示以其名义办理的那张工行卡上有两笔进账,一笔是来自名校贷的1.44万元,另一笔是来自优分期的2900元。此后,杜晓晓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的贷款,有的是自己根本不知道的。
3月16日,小邓的家人知道了女儿贷款的事情,从老家广西赶到学校。第二天,小邓当着其家人,以及杜晓晓家人的面,给杜晓晓写了保证书、欠条,并还了名校贷的第二期、第一期。尽管小邓和家人承诺会按时还上,但那些催款单上的数字还是像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让她觉得疲惫不堪。直到现在,以她名义贷的款还有近3万元没还上,这对一个月只有500元生活费的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失望透顶的家长
案例二:湖南邵阳的吴玉容女士
从去年3月,在湖南广播电视大学读大二的儿子王征(化名)开始在各个网络贷款平台上贷款,用于购买网游装备及其他购物,直到10月,有催款电话打来之前,她还不知道儿子在外面到底惹下了什么事。
名校贷、嗨钱网、心仪贷……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此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多这样的平台,也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在不跟家长核实情况、也不考虑学生还款能力的情况之下,仅凭一张身份证和一张学生证就把钱给了孩子。在她看来,叛逆贪玩的儿子固然有错,但那些贷款平台更是不负责任。
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吴玉容和丈夫揽下了其所有的债务,开始定期为儿子还款,“每个月还1400多元。”可是让她心痛的是,在还清优分期平台上的钱并得到对方保证不再借钱给儿子没多久,她发现儿子又在该平台上借了钱。
利息越来越多,需要还的钱似乎总也还不清。吴玉容和丈夫对儿子失望了,甚至动过“跟他断绝关系”这样的念头,儿子急的时候也说过“不要管我,不行我就去卖肾”这样的话,但血缘关系终究切割不断,吴玉容无法完全放弃儿子。
丧心病狂的放贷者
案例三:青少年维权在线网友
我正在上大学,本来我想贷款2万元做点事情,在QQ群里看到的信息说:他们可以贷款。于是我就联系他们去到新捷数码,他们给我办理了4个手机分期,分期的金额一共是2.25万元,但是他们只给了我1.9万元的现金。我感觉被坑了,第二天就去找他们,但是他们说是那个意思。我说我要报警,但是他们说他们就是干这个的,既然敢做也不怕我去报警。
校园贷款的狗血内幕
低利息 高费用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20%以上,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
越便捷,越便“劫”
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等原因,用自己的身份证件替别人办理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
担保零要求 催款全方位
在有些案例中,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一些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
分期购物 质量难保
有些网贷平台针对大学生推出了分期购物功能,本质上是以消费之名、行借贷之实,借贷成本高且所经营商品的质量也难有保证。a
校园贷款,水太深,请理性、量力而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涮卡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