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上市都好几年了,人家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点很正常.可以增

新股上市后,大股东什么时候可以减持股票_百度知道
新股上市后,大股东什么时候可以减持股票
新股上市后,大股东什么时候可以减持股票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一般至少3年。  股票上市,意味着公司所有的股份均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然而,为了避免原股东上市后立马套现走人而导致公司经营混乱,国家、证监会、交易所等层面均对原股东在上市后出售股票的行为进行了系列规定:1、国家层面:《公司法》等。2、证监会层面:《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历次保荐代表人培训提出的要求(内部规则,实践中效力跟法律一样)等。3、交易所层面:《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等。
总的来说,要确定某股东的限售期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估计要用3页纸的一个大表格才能把各种类型的限售要求说清楚,确定限售期要考虑很多因素,常见的有:1、在哪个交易所上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规定均有差异。2、股东的性质——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锁定期要求不同。3、成为股东的时间长短——比如,上市前6个月内入股与上市前24个月入股的锁定期要求不同。4、成为股东的途径——增资入股与受让股份入股的股东,锁定期可能不同(受让的话还要看是否从控股股东处购买的)。5、股东是否同时是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会有额外的锁定要求。6、证监会审核时的要求——经常变,所以有时候会看到一些比较非常规的锁定期要求。7、最后,以5%划界的限售是以前股权分置改革时候的要求(所谓大非、小非)。
采纳率:90%
一般至少3年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每个上市公司,都会在招股说明书当中明确告知所有股东:大股东是哪些,各持有多少,承诺多长时间以内不减持等等。所以你要多看看你关心的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
大股东最少要12个月以后才可以减持股票
现在上市的新股,机构投资者都是三个月以后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买卖了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新股上市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股票在哪里可以看到大股东增减持_百度知道
股票在哪里可以看到大股东增减持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想要看到大股东增持股份的信息,可以到以下的网址去查询上市公司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巨潮资讯网大股东增持的意义:大股东增持对公司股票一般属于实质性利好,一般会带动股价上涨。其原因是:一、最熟悉公司情况的应属公司大股东,股东增持公司股票,说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看好,公司一旦有发展前景,将从基本面上保障公司股票价格上扬。二、从市场供求看,股东增持公司股票扩大了对该股票的需求,求大于供,将在市场层面推动股价上升。不过有时候大股东增持股票短期对股价有一定支撑作用,不过由于增持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市场行情低迷。
生活实施家
你选出来那只股票,一般都会有公告提示的,
一般个股行情 F10里面会有公告的!
个股的F10中的基本资料,有公告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大股东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上市公司增持减持两重天:为何有人顶风减持
  减持套现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是这轮牛市最大的受益者,这种减持行为意味着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是看空公司经营前景的。正是这些上市公司高管集中减持套现5000亿元才引爆了股指暴跌。不过从Wind的看,随着的下跌,上周这两大股东增减持次数有所变化,其中高管股东增减持环比都有所下降,而公司股东增持环比大幅上升,减持环比大幅下降。
  6月中旬以来,A股经过快速回调进入剧烈震荡,上市公司此起彼伏的增持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之相对应的,上市公司违规减持的数量也明显增加。
  醉心投资的都会认为,投资不仅是一门学问,更像是一门艺术,因此,对于投资标的的价值判断很难理性地讲清楚。而对正处于强烈震荡中的A股,增减持之间到底能否反映出上市公司股东对自己公司价值的判断。
  “虽然之后还是经历了跌停板,但从长期投资角度来说,这样的公司还是值得投资的。”股民杨治国告诉记者,他在下跌时就买入了有股权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
  违规减持立案数十起
  7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三大股东东兆长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兆长泰”)于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渝证调查字2015003号)。因东兆长泰涉嫌违规减持涪陵榨菜股份,根据有关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东兆长泰进行立案调查。
  这是7月以来,因涉嫌违规减持、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的第24家公司。在此之前,(,)、(,)、(,)、(,)等公司发布了类似公告。而大东海A、(,)的大股东也被立案调查,原因则是涉及短线交易。
  7月31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通报对违反规定和承诺减持上市公司股份行为的执法工作情况。
  “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近期,证监会集中处理了一批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规定和承诺减持公司股份的行为。”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
  他同时介绍,目前,证监会已对涉嫌超比例减持未披露、短线交易以及窗口期减持、违反承诺减持等违法违规行为立案52起、采取行政监管措施77项;证券交易所对上述行为采取自律监管措施91项,采取限制交易措施34项。
  针对减持问题,张晓军表示,《公司法》、《证券法》、证监会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交易所自律规则分别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股东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则,不得违规减持。上市公司股东对股份减持作出相关承诺的,应当严格遵守。对于违反规定和承诺的减持行为,证监会将依法予以查处,证券交易所将依据自律规则予以处理,同时记入诚信档案。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针对违规减持的稽查风暴并非集中在A股调整期间,而是“追溯”到了年初的“牛市”行情期间。
  以(,)为例,7月27日早上,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其中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及持股5%以上股东王治军分别自日至日、日至日期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系统减持公司股份均达到5%。调查书指出,因股东鹏、王治军及王丽、王国太、任福华未作为一致行动人在合计减持达到5%时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违反相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7月以来公告被立案的上市公司中,仅有津劝业一家的减持行为是发生在当月。
  7月14日晚间,津劝业收到天津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表示,天津中商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商联”)为津劝业第二大股东,7月3日至6日,中商联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了津劝业3.6%的股权。此前,在日至日也减持了津劝业相应股份,累计减持股份的比例达到5%时,没有及时向证监会和上交所提交书面报告并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在履行报告和披露义务前没有停止卖出“津劝业”股份。
  7月17日,津劝业便收到了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
  顶风减持为哪般
  7月8日,证监会提出鼓励大股东增持以及不减持等多项措施,该举措被外界解读为维护目前资本市场的稳定。为何上市公司高管和大股东们会在此时减持?
  在此次违规减持的案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大航资本减持(,)。
  7月28日晚间,同属旗下的(,)和中航黑豹分别发布公告称,中航投资(系中航资本全资子公司)涉嫌违规减持中航黑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在此之前的7月19日,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发表言论高调护盘。中航投资的减持举措无疑与母公司高调护盘的态度不同。
  很快,7月29日,中航资本总经理杨圣军便被免职。中航资本发布了《关于免去杨圣军总经理职务的公告》,明确表示,鉴于中航资本全资子公司中航投资于7月26日收到证监会对其涉嫌违规减持中航黑豹股票事项的立案调查通知,公司董事会决定免去杨圣军中航资本总经理职务,暂由公司董事长孟祥泰兼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中航资本同时还表了决心,称要求中航投资坚定支持并积极配合证监会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不过,对于减持中航黑豹的原因和经过,中航资本并未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高管违规减持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对政策的理解偏差。
  此前提到在7月初A股大幅下挫时“顶风”减持的中商联在公告中吐出了减持背后的“辛酸泪”。
  “这次减持是因为二级市场史无前例的断崖式下跌引起的。津劝业的股价跌幅远远超过的跌幅,从6月2日的18.96元经过短短的15个交易日跌到7.43元,跌幅达到61%。”中商联在7月24日晚间津劝业发布的公告中称,“出现如此极端情况,来得如此突然迅猛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我们有‘津劝业’股票做的股权质押贷款,所以面临着日趋临近的被银行平仓的压力。”中商联表示,鉴于这种急迫形势,决定进行减持。减持时达到5%未及时公告,是因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偏差造成的,“不是故意做空股市或者故意挑战监管”。
  而同样遭到立案调查的美盈森,其触犯违规减持红线的原因也是对政策的理解偏差。
  “因为不全面的认识,双方未将对方视为一致行动人,因此未按照合并持股履行公告义务。”在美盈森披露的公告中,王海鹏、王治军表示,经“认真学习并深入理解相关法规”,才认识到法律法规对一致行动人的认定情形。
  未“发酵”的减持
  实际上,在被标注“违规”标签的减持之外,有不少减持仍在进行着。
  减持(,)就打了一记擦边球。
  7月15日晚间中国人寿公告,公司于7月10日减持所持中信证券A股3000万股。以每股27.38元的价格计算,中国人寿此番减持共计套现8.21亿元。消息一经披露,引起市场哗然。
  对此,中国人寿和中信证券在7月16日中午发布公告称,本次减持之前,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与中国人寿合计持有中信证券A股5.95亿股,未持有中信证券H股,合计持股占中信证券总股本的4.9110%,占中信证券A股股本的6.0482%;本次减持之后,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与中国人寿合计持有中信证券A股5.65亿股,未持有中信证券H股,合计持股占中信证券总股本的4.6634%,占中信证券A股股本的5.7433%。
  中国人寿表示,公司历来讲政治顾大局,坚决维护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近期一直积极加仓A股,在每天保持净买入的情况下,也有一些结构性卖出,各项操作均严格遵循三地交易所的上市规则、监管机构的有关要求。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8月5日,自6月以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减持金额在1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26家。其中,(,)、、(,)、(,)和(,)的减持金额分别为54亿元、45亿元、37亿元、26亿元和21亿元。
  减持设计股东人数最多的有(,)、(,)、(,)和(,)等。
  6月12日A股调整以来,减持金额较大的民生银行、(,)、(,)、(,)等公司,以及市场回调期间被减持频率较高的(,),非常吸引人注意。
  7月13日,民生银行发布股东权益变动提升公告称,7月8日,投资有限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二级市场股票交易平台减持本公司股份约7669.81万股,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二级市场股票交易平台减持本公司股份约1.85亿股。合计参考市值约为27.4亿元。在公告中,并未披露两名股东减持民生银行的原因。
  资料显示,新希望投资和南方希望同为新控制的公司。本次减持后,新希望投资与南方希望合计持有民生银行占总股本约4.996%的股份。
  二三四五的实际控制人和一致行动人的减持同样值得关注。6月29日,二三四五发布公告称,5月14日至6月26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包叔平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减持公司股份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72%。
  而二三四五5月14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包叔平于14日减持公司股份1700万股,占总股本的1.95%。减持均价54.92元/股,共套现9.34亿元。此前,包叔平发布减持计划,拟于5月14日起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727万股,所获资金主要用于偿还相关融资贷款及个人财务投资安排。
  二三四五原名海隆软件。今年1月26日,海隆软件停牌。2月13日,公司复牌,宣布48亿元的定增计划,同时,公告称将更名为二三四五。从此,公司股价便进入快车道。股价从发布更名公告时的19.63元/股,一直涨至最高时的82.77元/股,涨幅高达321.65%。
  创纪录的增持
  “之所以6月中旬以来的一些减持未被关注,主要原因是,7月的增持创下了历史纪录。”上海一家基金投资经理唐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随着上市公司股价回落,产业资本在7月增持的数量明显上升。”
  “实际上,上市公司股东的增减持行为都属于市场行为,投资者之所以会对其过多关注主要看股东和高管减持之后大量现金的投向。如果是投入企业实现扩大再生产或者并购,这是投资者乐于看到的问题,但如果投入他用,则会引起中小股东的诟病。而在股价出现大规模的非常规调整时,投资者也希望通过增持和回购等手段看到大股东维护股价稳定的态度。”唐华说。
  西南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7月份公告的解禁后的减持情况显示,规模环比大幅缩减。7月份限售股解禁后合计减持市值为27.27亿元,比6月减少967.64亿元,减少幅度为97.26%,创出2014年5月份以来最低水平。
  西南证券分析师表示,7月份上证综指大幅重挫,7月9日曾创出3月16日以来的最低点3373点,单月的日均成交环比减少三成,产业资本减持市值减少九成多,为一年多最低。证监会发布的一系列规定抑制了产业资本的减持。7月份深市、公司仍为被减持的群体,占公告减持公司家数七成多。
  7月份上市公司股东增持市值公积632.53亿元,比6月份增加471.35亿元,为其近4倍,创出历史最高水平。
  增持市值最高的是老牌上市公司万科。7月以来,资本大鳄“宝能系”两度举牌万科A,累计增持额高达近160亿元。“宝能系”掌门人姚振华通过前海人寿和其控制的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钜盛华”)不断在二级市场增持万科。截至7月24日,前海人寿和钜盛华已持有万科10%的股份,一跃成为万科的第二大股东,
  8月4日,万科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的补充更正公告,根据公告显示:前海人寿的一致行动人钜盛华是通过两种途径买入万科A。其一是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买入万科A股约2804.05万股,占万科现在总股本的0.26%;其二是以收益互换的形式持有约4.22亿股万科A股股票收益权,占万科现在总股本的3.81%。两者合计占万科现在总股本的4.07%。
  此外,险资在减持的同时,开始大局增持银行股。(,)就被中国人保财险、寿险举牌。中国人保财险于7月9日,增持公司2.8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7%。本次增持后,人保财险持有公司股份12.29亿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6.45%。
  当日,中国人保寿险增持兴业银行3.2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2%。本次增持后,其持有公司股份12.76亿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6.70%。
  中金员王慧认为,在市场低迷时期,通过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回购、以及股权激励等工具来发挥稳定市值的作用,通过整体上市、并购重组、注入优质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法实现公司价值的进一步发掘,正面的协同效应也有助于提升公司市值。
  除了上述两家公司之外,也获得了大股东增持,涉及市值约35.55亿元。
  “相比大股东增持,中小股东更愿意看到大股东回购。”唐华说。他的这番话得到了股民的认可。
  自7月以来,包括在内,还有3家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计划。
  8月4日晚间,TCL集团公告称,截至7月31日,公司回购股份数量为845.8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69%,支付总金额为万元。TCL集团计划拟回购总金额最高不超过7.95亿元。
  杨治国告诉记者,他在7月3日买入TCL,之后TCL出现连续下跌,但后续的震荡中出现了快速反弹,给了他短线操作的机会。整体来看,他在TCL上的投资仍然盈利。他仍然准备长期持有TCL股票。
08/10 11:3608/10 10:0808/10 08:1208/10 08:0808/10 05:0508/10 01:3008/10 01:29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年中盘点:产业资本增减持透析市场走向
  2016年行至半程,上市公司股东增减持行动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栏目根据日至日上市公司公告中所披露的股东增持内容,为投资者梳理重要股东的持股变化。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邵好)2016年行至半程,距离股灾越来越远的A股仍在3000点附近震荡徘徊。回首A股市场上半年的风云起伏,增减持这一关键词显然有着比以往更加浓重的色彩,而梳理重要股东的持股变化,也将为下半年市场走向提示方向。  上证报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共有862家上市公司遭重要股东减持,总计减持股份数为80.99亿股,减持参考市值约为1355.87亿元。同时,有1032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增持,总计增持股份数为74.93亿股,增持参考市值约为856.17亿元。两者合并计算,A股上半年整体呈净减持状态,遭遇净减持的公司有677家,总净减持数量为6.06亿股,净减持参考市值约为499.7亿元。从趋势来看,受减持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单月减持市值也有着较大波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2月至6月,遭重要股东减持的股票市值分别为142.23亿元、215.94亿、159.37亿元、220.54亿元及328.17亿元,六月成为上半年减持高峰。  对于近500亿元的减持净额及6月份减持峰值来看,有分析人士表示并不意外。在其看来,市场已经告别牛市行情,在持续震荡之中,会有大量资金放弃等待、套现离场。同时,此前“减持禁令”到期也使得有意减持的股东可以完成操作,前期积累的减持意愿也在近期得以宣泄。值得关注的是,在净减持情况较为明显的情况下,仍有包括控股股东在内的重要股东看好公司发展前景,频频出手增持股份,为提振市场信心助力。  新兴产业知名公司领衔减持  梳理遭重要股东减持的个股名单,减持金额差异可谓巨大,有些公司被减持金额已超过20亿元,有些却不足1万元。不过,从整体情况来看,净减持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仍高达265家,占677家净减持公司的39.14%。  其中,() 、()、()三家公司遭重要股东净减持金额均超过20亿元,分别为27.51亿元、23.22亿元和20.73亿元。  以奥瑞德为例,仅在6月份这一个月之中,公司原第三大股东上海泓成、第五大股东江苏高投、第六大股东上海祥禾就通过大宗交易等方式,快速卖出公司7983.1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约10.4%,减持股份参考市值高达27.51亿元。上述减持股东均是此前通过参与定增获得公司股份的,限售时间一到,这些机构就立即大肆抛售,套现离场落袋为安。  与之相比,奥飞娱乐的减持基本由其实际控制人蔡东青及其一致行动人包揽。数据显示,蔡东青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减持股份数高达9294.52万股,参考市值高达23.22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遭遇减持市值较多的公司,大多来自计算机、互联网、传媒等新兴产业,其中不少更是2016年上半年的焦点公司。  例如,在遭重要股东净减持市值超过10亿元的20家公司中,二三四五 、奥飞娱乐、()、() 、() 、() 均曾在新兴产业炒作中大放异彩。此外,“妖股”() 也现身上述20家公司名单之中,以高达12.54亿元的净减持额榜上有名。  “清仓式”减持频现  除了减持数量和金额较大,上半年频频出现的“清仓式”减持也令市场明显承压。与此前“少量多次”的减持手法不同,2016年上半年,尤其是5月份以来,不少公司遭遇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即出清所持所有股份,彻底退出上市公司股东行列。  ()6月13日晚间公告称,公司股东德同银科拟自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十二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自公告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十二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55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48%。资料显示,德同银科持有公司股份15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0.48%,以上股份已于日解除限售上市流通。  ()也于同日公告称,公司股东九鼎医药拟在此次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3个交易日之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公司全部股份107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3550%。公告称,九鼎医药此次减持价格将根据减持时的二级市场价格确定,且减持价格不低于维力医疗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每股净资产的150%。截至日,九鼎医药持有维力医疗1071万股,占公司股本的5.3550%,所持公司股份已于3月2日流通上市。  数据显示,自5月以来沪深两市共有约13家上市公司股东公布了“清仓式”减持计划,涉及减持股份市值超85亿元。  在分析人士看来,作为财务投资者,为了部分股票上市前、上市后的利差,进行阶段性短期投资投机,有不少创投在解禁后套现以获取经济上的回报。至于为何选择此时清仓,其认为解禁获得许可、股价仍有盈利是重要原因。  蓝筹股频获增持  尽管减持数量、金额在上半年占据上风,但仍有大量公司积极启动增持方案,稳定公司股价的同时,为市场树立了信心。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145家公司获得重要股东超过1亿元的净增持,其中,() 、TCL集团、()、()、()、()、()、()、()及()获得的净增持额均超过10亿元。  已苏宁云商为例,苏宁电器集团在上半年累计买入3.029亿股,增持参考市值价值34.38亿元,由于公司在上半年没有被重要股东减持,所以其净增持金额占据A股增持榜首位。  与减持居前公司大多属于新兴产业不同,增持榜单中表现突出的大多是传统产业公司,医药生物、券商、房地产均获得重要股东不同程度地净增持,而且,这些公司大多没有减持情况。例如,长江证券、中信证券均为业绩表现良好的上市券商,大名城、保利地产为成熟的房地产企业,上海莱士、东阿阿胶则是各自领域的行业龙头。  不过,获得重要股东增持并不意味着股价一定走高,不少获得增持的公司,股价并未在上半年走出大阳,平缓、温和地回归低位是这些公司市场表现的共性。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作为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大股东、董监高的出手增持往往被认为股价的安全垫。但是,由于这些重要股东更多地看重公司的长期表现,其增持时股价也往往回到价值低位,所以,短期表现不佳也很正常。  增持奠定安全垫  “与去年下半年保险资金入市不同,今年上半年的增持大多来自重要股东的自救,其原因为了保障定增或维护股价。”有市场人士如此分析。  6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基于对目前资本市场形势的认识和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前景的信心,中国电子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对长城信息和长城电脑分别增持1390.53万股和824.02万股。  对于该交易,中国电子承诺,在法定期限内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同时其将一如既往的依法支持公司的经营发展工作,帮助公司进一步做强、做大,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大股东增持,一方面是对公司长期看好,无论是来自公司官方增持,还是管理层增持,这都能看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股价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大股东觉得公司股价被低估,此举也将被市场视为安全垫。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弱市环境之下中小投资者关注大股东的动作无疑是很好的投资参考,重要股东增持往往预示着对公司长期看好,这对于股票的走势将带来利好导向。  事实上,有些股东已经从增持中尝到了甜头。以5月末以来3次披露控股股东增持公告的()为例,自复牌以来,建发集团已累计增持股票金额为1.56亿元,占增持计划中承诺增持总额的50.04%,已经收获浮盈。  增减持潮仍将持续  上半年增减持风潮涌动,但不意味着这一风潮将在下半年戛然而止。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市场表现下,减持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仍有超过一百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重要股东有意减持计划,并且这些计划目前尚未展开,一旦这些股东逐步在市场上减持股份,将对部分个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例如,在6月29日,就有()、 ()、()三家公司公布了重要股东减持计划。其中,日上集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子文及其一致行动人吴志良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000万股,占总股本的7.15%;泽润投资拟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恒华科技不超过477.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2%;北方稀土的第二大股东嘉鑫有限则拟减持不超过1000万股北方稀土股份。  与此同时,有部分股东也在积极增持公司股权,()6月29日公告称,公司当日接到实际控制人周一峰通知,其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目前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计划通过“华泰远见15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累计总金额不超过3亿元,增持股份数量不少于公司总股本的0.5%,且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股灾影响逐渐消退,市场也将回归正常轨道,前期因各种原因而有所变化的增减持行为也将回归市场化,在符合规则的情况下,无论是大股东,还是场外资金,将根据各自对市场未来的预期,完成筹码交换,从而为市场后续发展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
责任编辑:lq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股东减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