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方有2.7吨,一吨要160运费。一片板是0.64个平方厚度0.018 ,一个平方拉石子运费多少钱一吨的运费?

21660 次浏览
修一堵20米长4米高的墙,大概需要多少块红砖和水泥,自已算的话要怎么算,
四川农村修24墙6米长,4米宽,3.3米高三间2层平房需要多少红砖、水泥、沙、钢筋谢谢!!!
如何计算红砖用量 59米长4米高的墙用多少红砖,多少河沙
红砖砌单墙每平方需要多少水泥和沙
砌一平方米的24墙需要几块红砖几立方砂多少水泥
红砖砌10墙 20墙 30墙 每立方 和 每平方 多少块 怎么算的
砌红砖半墙一个平方要多少块红砖
阳台要掉下来了应当住户自已修吗
客厅里的上下铺设计,客厅宽4米,长5米,东面是餐厅,西面是窗户,背面是窗户,南面是一堵5平米长的墙
37墙一个平米多少红砖 44平米要多少红砖
我想问一下要盖120平米3层小楼需要多少钢筋和水泥以及红砖,石子和沙子,高度4米左右,是现浇,谢谢啦!
红砖隔墙水泥问题
红砖和水泥砖的各自特点对比哪个好
一块红砖用多少沙子和水泥
请大家帮帮忙一平方米18厘米厚的墙需要多少红砖按现在的市场价需要多少钱包含比如水泥,红砖等费用
我家卫生间要做干湿分离,用红砖砌墙做了个隔断,墙很薄,就是把红砖 立起来砌的,双面抹水泥
37年老房子承重多少楼下还有两户都拆了一堵墙,我是3楼也拆了加了一根水泥的梁,4楼也拆了,但是
阳台上用普通实心红砖垒了一堵2m10cm3m的墙,我算了大概2400斤,阳台载荷为2.5KNm2,不知道会不会楼房坍
抹4平米墙要多少水泥沙子
原有水泥+白灰的墙改为瓷砖的,是先要铲灰还要砸墙砸出红砖来再贴瓷砖河源(广东省辖地级市)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广东省辖地级市
[hé yuán]
(广东省辖地级市)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河源,别称,位于东北部、中上游,东接、,南邻,西连,北与省交界,属广东东江流域的。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河源是进入广东省的第一个城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城市;、、、、构筑了河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粤东北重要的。日,1992年8月河源市经批准列入,成为既可享受山区优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开放区优惠政策的地区。2015年9月拥有地方立法权。
河源是纯聚居的地区之一
,是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古邑,万绿河源”美誉
。河源是的主要流行地,“”、“”、“客家酿猪红”、“客家菜卷”、“”等名扬海外
。河源客家民间艺术主要有:、、、、舞春牛、舞纸马、打功夫、杂技等。河源每个县区都有客家歌舞团,紫金县的客家被列为“”,连平县的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杂技团是全国首个县级杂技团,和平县的采茶剧团有着汉剧和采茶剧相结合的戏韵
。截至2015年4月,出土和馆藏的已达17000多枚,河源由此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馆藏恐龙蛋化石数量最多的地方
。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
河源历史沿革
河源名称由来
自北向南流经河源市区,从西向东绕城而过,两江在河源市
区东面交汇,使得整个河源市区三面环水,因而得名河源。
河源隶属沿革
先秦时期河源属。
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
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河源属。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龙川析地置河源县,属南海郡。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属(治,今市区东北)。
隋唐属(治归善县,今惠州市区东北)。
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治归善县,今惠州市区东北)、循州(迁至雷乡县,今龙川),河源地区属循州。
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
1913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潮循道,后直属广东省革命政府东江行政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东江行政委员会、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韶关地区、等。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1992年8月河源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既可享受山区优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开放区优惠政策的地区。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委、县政府驻仙塘木京。
河源行政区划
河源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管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全市现设有99个乡镇,1个民族乡,4个街道办事处,1251个村委会和155个社区居委会。
河源行政区划图
面积365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517000
区人民政府驻办事处
面积2311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17200县人民政府驻
面积3621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517400
县人民政府驻
面积3089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517300
县人民政府驻
面积2365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517100
县人民政府驻
面积4070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517500
县人民政府驻
河源地理环境
河源位置境域
河源市位于东北部,地处中上游,东靠,南接,西连,北邻江西省。其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23度10分至24度47分。全市面积1.5642万平方公里。
河源地形地貌
河源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53%,丘陵占36%,谷地和平原占11%。全市山势分别向东江、新丰江倾斜,罗浮山脉呈现东北—西南方向斜贯本境,九连山脉由和平、连平向西南延伸至广州白云山。紫金东南部山地属莲花山支脉。连平县的黄牛石,海拔1340米,是全市最高峰。河源山地、丘陵大部分海拔较低,坡度在30°以下,宜植面积90%以上。
全市有三大台地平原:一是灯塔盆地,位于东源县中部、连平县东南部、和平县西南部,面积1941平方公里;二是川南盆地,位于龙川县南部、东源县东北部,面积1000平方公里;三是源城盆地,位于源城区及紫金县西北部,面积1230平方公里。丘陵主要分布在三大盆地四周。
河源气候特征
河源年平均气温20.7℃,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1.6℃;7月平均气温最高,达28.0℃。根据全市气象站50多年观测记录,全市极端最高气温为39.6℃,出现于日的龙川;极端最低气温为-5.4℃,出现于日的连平。高温日数呈增加趋势,低温日数呈减少趋势。
河源年平均降水量为1768.9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源城1959年的年降水量为3002.2毫米,创全市最多年降水量记录,紫金1963年的年降水量为935.9毫米,创全市最少年降水量记录。全年降水量有76%在4~9月,其中4~6月平均降水量达783.8毫米,占全年的44.3%,主要由锋面低槽造成。7~9月平均降水量为561.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1.8%,主要由热带气旋、热带辐合带、热带低压等热带天气系统造成。一年中各月降水量变化北部呈单峰型,中南部呈双峰型,6月月平均降水量为最多,达307.8毫米,最少是12月,平均只有36.5毫米。年平均降水(≥0.1毫米)日数为154.3天,空间上呈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形式。
河源年平均日照时数1687.0小时,日照最多的年份为2552.2小时,最少的年份为1179.8小时,空间分布上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全年中2~4月的日照时数相对较少,7月的日照时数为全年最多,平均207.4小时。
河源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4%,空间分布上呈东高西低。一年中3~8月平均相对湿度较大,其中又以6月湿度最大,为82.8%,而12月湿度最小,为69.6%。
河源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继续保持优良,全市地表水质保持在各功能区标准,其中东江干流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Ⅱ标准,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年市区空气质量功能区达标率10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5天。市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26毫克/立方米,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为0.013毫克/立方米,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为0.013毫克/立方米,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2.6分贝,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5.8分贝,符合国家标准。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上年的41.1%提高至44.1%。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9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2.5万吨,比上年末增长8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9.32%,比上年提高14.53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9240公顷,迹地更新造林面积2773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2947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5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77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6%。全民义务植树455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1.2%;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3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49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4%。其中,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54万公顷。
河源自然资源
全市区域总面积2346.29万亩。农用地2112.63亩(其中耕地面积199.84万亩,园地34.72万亩,林地1818.91万亩,牧草地7.84万亩,其他农用地51.31万亩);建设用地135.59万亩(其中居民点工矿71.8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8.80万亩,水利设施用地54.96万亩);未利用地98.08万亩(其中未利用土地73.86万亩,其他土地24.22万亩)。
河源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主要有铁、钨、铅、锌、锡、钛、铀、萤石、石英石、水泥用灰岩、陶瓷土、稀土、建筑用砂、地热水、矿泉水等矿种。其中优势的矿种有:铁矿、钨矿、锡矿、水泥用灰岩、地热水、瓷土矿、稀土矿、萤石、石英石矿等。已发现矿产56种,矿产地262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矿产36种,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7处,小型矿床55处。  全市共探明铁矿储量2.7亿吨,占全省总量的39%,其中连平县大顶铁矿属省内第一大型铁矿、紫金宝山铁矿属中型的铁矿,是全国少有的高品位铁矿;探明铅锌矿储量金属铅30万吨,锌60万吨,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8%、6.8%,其中连平县大尖山铅锌矿的锌、铅储量均达中型;探明钨矿储量氧化钨11万吨,占全省总量的26.9%,其中连平县锯板坑钨矿是全省最大的大型;探明石灰石储量2亿多吨,占全省总量的8.5%;探明陶瓷土储量近3000万吨,其中东源县瓷土矿已探明储量1500万吨,居全市之首,紫金苏区、龙窝瓷土的质量可与江西景德镇媲美;探明萤石矿储量301万吨,占全省总量的50.4%,其中东源到吉萤石矿储量全省第一,经过十多年开采尚保有储量150万吨;探明锡矿储量14.1万吨,其中紫金铁嶂锡矿、连平西华山锡矿储量规模为中型;探明稀土储量近8万吨,在省内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和平下车、长塘、优胜稀土储量达中型;探明石英石矿储量近2亿吨,其中东源石英石矿是全省少有的高品质矿。按现行的市场价估算,河源市矿产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约1200亿元。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中上游、上游和上游。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江流域占81.6%,韩江流域占10.4%,北江流域占2%。全市区域内河流众多,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7条,其中属东江水系39条,韩江水系6条,北江水系2条;集雨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安远河、浰江、新丰江、船塘河、秋江和东江等6条河流。河源市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在毫米之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151.3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4500立方米,约为全国、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2倍。
华南地区最大水库──新丰江水库在其境内,蓄水量达139亿立方米。丰富的水量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全市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49.8万千瓦,占全省的18%。其中可开发水力资源量达114.3万千瓦,至2007年底全市已开发建成水电装机容量79.56万千瓦,仍有34.79万千瓦水力资源可供开发。河源市水环境质量很好,东江干流河源段水质约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新丰江、枫树坝水库水质则一直保持在Ⅰ类水质标准,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水资源优势。
植被和生物资源
河源市光、热、水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野生植物280科、1645属、7055种;栽培植物633种,分隶于111科、361属;有真菌1959种,其中食用菌185种,药用真菌97种。植物种类中,有桫椤、银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白豆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全市有陆生脊椎动物829种,其中兽类124种、鸟类510种、爬行类145种、两栖类50种;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有蟒蛇等,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金猫、水鹿、穿山甲、猕猴和白鹇(省鸟)等。
在植被类型中,有属于地带性植被的北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和沿海的热带红树林,还有北纬度地带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坡,以及水稻、甘蔗和茶园等栽培植被。全市重点发展以肉桂、银杏为主的南药树种和以龙眼、荔枝、板栗、合柿、青梅、春甜橘、李类及猕猴桃等具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果树为主的经济林。  河源市建立了各级自然保护区27个,其中省级7个、市级1个、县级19个,面积290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2.4%。各级森林公园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县级2个,面积12.5万亩。
河源人口民族
河源市是流域的聚居中心。先秦时期,来自江浙一带的越民散居于少数民族之中,对开化粤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统一岭南后,迁陕陇之民居粤,带来了黄河文化。此后,凡遇中原战乱,都有一批批的移民进入岭南。这些南迁之民与当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
截止2016年末,常住人口308.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5万人,增长2.4‰。城镇人口比重43.04%,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总人口373.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万人,增长18.8‰
。其中:非农业人口83.99万人,农业人口274.4万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100(女性为100)。全年人口出生率27‰,人口死亡率3.6‰,人口自然增长率23.4‰。
行政区人口(单位:人)源城区311790和平县522004龙川县970915连平县397956紫金县812159东源县569053
河源政治体制
中共河源市委领导  职务姓名书记副书记、市委常委、、、、、、参考资料
河源市人大常委会领导  职务姓名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
秘书长参考资料
河源市人民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市长常务副市长副市长、、、、参考资料
政协河源市委员会领导  职务姓名主席副主席、、、、、、、秘书长
中共河源市纪委领导  职务姓名书记副书记、、参考资料
河源经济概况
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98.72亿元,比上年增长8.6%,人均GDP为29205元
。全社会工业增加值416.28亿元,增长8.1%,五年增长105.7%;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380.32亿元,增长8.2%,五年增长112.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8亿元,增长11.6%,五年增长168.9%。固定资产投资564.14亿元,增长24.5%,五年增长17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99亿元,增长11.0%,五年增长88.9%。外贸进出口总额40.3亿美元,五年增长48.4%。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0016元,增长9.7%,五年增长5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3元,增长9.3%,五年增长91.4%。
河源第一产业
2016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9.69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98.98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23.88亿元,增长8.7%;牧业产值36.36亿元,增长4.4%;渔业产值4.56亿元,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90亿元,增长7.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16.3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公顷;糖料种植面积481公顷,比上年增加1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63万公顷,增加34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00万公顷,增加2504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91.32万吨,其中稻谷81.87万吨,增长0.1%。糖蔗产量2.73万吨,下降7.9%;花生产量8.18万吨,增长2.6%;蔬菜产量76.15万吨,增长6.7%;水果产量42.53万吨,增长9.5%;茶叶产量5729吨,增长7.0%。全年肉类总产量11.63万吨,下降1.4%。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55万吨,增长1.6%。
全市安排种粮三项(种粮、粮种、农资)补贴19559万元,农机补贴947万元。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6.13万千瓦,比上年减少1.67万千瓦。农村用电量7.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5%。全市现有实施“公司+农户+基地”经营模式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7家,其中本年新增15家(省级4家、市级11家)。辐射带动农户31万户,户均增收3400元。
河源第二产业
2016年,全市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405.74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0家,比上年增加70家,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的28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239.05亿元,增长14.8%。分所有制类型看,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5.28亿元,增长1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120.78亿元,增长1.9%,股份制企业工业增加值246.96亿元,增长14.1%,集体企业工业增加值0.13亿元,增长29.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工业增加值4.01亿元,增长12.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01.34亿元,增长6.7%;重工业增加值275.83亿元,增长11.0%。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00.30亿元,增长5.2%,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39.06亿元,增长7.9%,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35.92亿元,增长15.8%,微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88亿元,下降1.3%。
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167.45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91.97亿元,增长10.9%。
先进制造业工业增加值189.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7.08亿元,增长12.9%,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9.94亿元,增长13.0%。
优势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78.77亿元,增长13.7%,其中,纺织服装业工业增加值14.62亿元,增长13.6%,食品饮料业工业增加值19.73亿元,增长32.3%,家具制造业工业增加值0.90亿元,增长2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业增加值19.34亿元,增长13.5%,金属制品业工业增加值15.01亿元,增长34.8%,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工业增加值9.16亿元,下降21.8%。
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3.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2.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61.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7.78%,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3.56%,下降2.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3.99%,提高3.0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81次,提高0.3次;成本费用率5.43%,下降0.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1.89万元/人年,下降3.9%;产品销售率96.3%,下降0.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3.42亿元,增长13.8%,利润总额79.13亿元,增长7.7%。
全市“一区六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8家,比上年增加7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30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增速比全市规上工业高出2.6个百分点;实现入库税收21.54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全市6个省级及以上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增加值2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106家,比上年增加2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9%,实现利润总额10.54亿元,增长36.7%。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分投资主体看,内源性经济投资610.50亿元,增长18.1%,其中,民间投资425.15亿元,增长30.4%;外源性经济投资41.80亿元,下降11.2%。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43亿元,增长89.7%;第二产业投资252.67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投资386.20亿元,增长13.6%。先进制造业投资109.31亿元,增长27.1%。工业技改投资69.33亿元,增长2.8%。
全市共安排117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年投资额在万元之间的项目14个,年投资额在5000万~1亿元之间的项目22个,年投资总额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81个,比上年增加16个。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10.1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1.9%。全市计划新开工项目51个,续建项目66个,其中年内计划投产项目44个。82个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部分生产性项目、全局性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西环路旅游大道贯通工程、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基础设施项目、市高新区百家味食品生产研发基地、东源县万绿村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区、连平县丰华生态源旅游一期项目等35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市图书馆(新馆)、市博物馆、市档案馆、市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和平县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江东新区市一中高中部等35个项目相继竣工或投产。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5.72亿元,比上年增长36.7%。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129.93亿元,增长38.7%,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31.95亿元,增长93.2%;144平方米以上住宅投资29.17亿元,增长39.3%;别墅、高档公寓投资1.18亿元,下降70.6%。办公楼投资4.60亿元,增长129.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2.14亿元,增长22.1%。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42.94万平方米,增长41.7%;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51.87亿元,增长48.5%。
全年完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投资额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筑面积12.1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8.1%。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318.75亿元,增长29.2%;新建四级以上公路604.5公里,改造县乡公路133公里,新增水泥硬底化村道435公里;新增发电机组容量0.84万千瓦;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78.8万千伏安,输电线路213.04千米。
河源第三产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1.65亿元,增长1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5.79亿元,增长11.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87.11亿元,增长10.3%;零售业零售额412.27亿元,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15.08亿元,增长10.5%;餐饮业零售额22.98亿元,增长11.0%。限额以上单位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5.02亿元,增长10.6%,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5.87亿元,增长60.5%。
2016年底,全市工商登记在册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330家,比上年增加75家。全年签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5个,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9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4.1%。
20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39.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60.78亿元,增长11.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80.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9%。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344.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9%,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69.77亿元,增长37.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8.6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3.3%,不良贷款比例为2.09%,比上年末提高0.6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税后)19.61亿元,增长34.8%。
全市共有7家证券经营机构(营业部)。证券代理交易额1168.93亿元,比上年下降46.5%。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为5.03亿元,下降37.7%;指定与托管证券市值为59.23亿元,增长9.7%;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数(资金户)为147909户(其中B股1213户),比上年末增加36446户。
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23家(其中财产保险主体11家,人寿保险主体12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8.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9.24亿元,增长17.7%,人身保险保费收入19.53亿元,增长29.9%。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及给付9.16亿元,增长25.9%。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3.92亿元,增长11.6%,人身保险赔付支出5.25亿元,增长39.3%。
河源社会事业
2016年,全市共有幼儿园561所,在园幼儿12.36万人,学前教育幼儿入园率93.2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小学340所,在校学生29.16万人,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普通中学138所,其中,初级中学103所,高级中学18所,完全中学17所;一贯制学校50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46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4所。初中在校学生11.25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高中在校学生6.27万人,比上年减少2741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93.01%提高至93.72%(本年93.72%未经省认定);本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24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0.98万人;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41万人,在校生1.21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0.2%和6.5%。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河源市博爱学校普通教育  河源市实验中学河源市外国语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啸仙中学河源市文昌中学河源市下城小学河源市东埔中学河源市第三小学河源市第一小学河源市第二小学
2016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5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3个,其中本年新增19个;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达到2969件,其中专利申请授权量1294件,分别比上年增长96.5%和55.5%;高新技术企业66家,本年新增35家。
2016年末全市共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107个,其中文化馆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00个;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6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7个,馆藏量达149.2万册(件),全年总流通108万人次;博物馆8个,历史文物藏品4.62万件;档案馆8个,馆藏量38.20万卷,增长0.4%;已开放各类档案5.39万卷,增长3.3%;广播电视台6座,年末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0.65万户,比上年下降3%。出版各类报纸2种,发行1312万份。
2016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131个(含农村卫生站及村级医疗点),其中医院、卫生院14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6个,妇幼保健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6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3363张,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1058张,增长11.9%。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708人,增长11.0%;其中执业医师3493人,执业助理医师2186人,注册护士6238人,分别增长9.6%、5.5%和19.4%。全市已建立农村卫生站及村级医疗点1642个。农村清洁卫生水普及率达99.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8.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7.3%。全年无偿献血17949人次,献血量518万毫升。
2016年全市体育健儿在参加省级以上各类重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3枚、银牌12枚,其中获得全国体育比赛金牌8枚。全年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160次,体育人口达110万人。
2016年末全市参加职工养老保险71.71万人,净增3.00万人;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7.25万人,净增0.4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8.91万人,净增0.34万人,失业保险金标准为968元/月。参加工伤保险30.42万人,净增1.7万人,其中参保农民工7.21万人,净增1.0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3.54万人,净增1.33万人。年末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数31.38万人,净增1.2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302.89万人,减少2.9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总额17.72亿元,受益人口达55.91万人。
至2016年底,全市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10.13万人,其中城镇1.31万人,农村8.82万人。共发放低保救济金2.59亿元,比上年下降32.3%。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4700张,增长11.8%,收养人数1698人,下降7.6%。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99亿元,筹集社会福利公益金0.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5%和12.4%。
河源交通运输
2016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5.25亿元,比上年增长6.3%。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58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68.9公里),比上年增加30公里。全年客运量3223万人,下降2.0%,旅客运输周转量36.22亿人公里,下降5.8%;货运量6203万吨,下降4.7%,货物运输周转量81.57亿吨公里,下降6.8%。
河源市是进入广东省的第一座城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铁路有、广梅汕铁路。
规划中的(京九客运专线)在境内设有、、、
国道有、贯通本市,开通高速公路分别有(S2)、(G35)、(G4511)、(G35)(S14)、(G45)等,在建高速有(G78)和(G25)和(G4E)和和河惠汕高速公路等。
新丰江贯通东西,东江贯通南北并两江在市区交汇,其中水运上至龙川,下通惠州、东莞、广州。
白云国际机场河源城市候机楼于日正式开通。
河源文化艺术
河源客家渊源
河源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逆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进入龙川与当地土著族人杂居的中原人。但是,作为客家人大规模迁徙到河源地区的时间,却要推到客家人第三次大迁徙这一时期,即公元年间。
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百越”时期,来自江浙一带的越民散居于少数民族之中,对开化粤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百越后,迁陕陇之民居粤,带来了黄河文化。此后,凡遇中原战乱,都有一批批的移民进入岭南。这些南迁之民与当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
河源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承传着客家民系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广东梅州的山歌文化独树一帜。河源的东江客家菜则比较有特色。
在2008年全国专家学者共同见证:河源市委常委会议专门作出决定,将河源龙川县令赵佗定为客家人始祖。
河源市居民主要由汉民族组成,占99%;汉民族祖先是中原客家民系,所操语言为汉族客家语系方言。还有少数民族畲族等。据记载古代还有少量瑶族聚居。2007年底,畲族约有17000人,其风俗习惯基本汉化,但仍保留着其自身的一些风俗习惯,如崇尚武功等特点。
河源传统习俗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也就是七巧节。这天的河源基本上是雨天,但是家家户户还是会趁雨稍小的时候去河里游泳,据说这天的河水可以除病祛疼,还有很多人装河水直接煲来用。这天,很多老人家都会摘一些花泡在水中,然后给孙子孙女冲身,以祈求他们健康。听一个老人家说过,这天晚上天上会散落很多白色粉状物,只要能将其握在手中,来年就能顺顺利利,因为那些东西是仙女洒下的。
:也即,这个节日并没有什么特殊,就是比平时买多点菜,像酿豆腐之类的。
: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客家人叫“九月节”。
:客家人有“过冬”之说,这天,他们会买比较多好菜,有一样一定不能少,那就是吃酿豆腐。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但逐渐主张自由恋爱。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过程仪式大部分仍沿旧习:如相亲、送定、报日子、送聘金、盘嫁妆、接亲、拜堂闹洞房等。
客家民间娱乐内容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火,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
河源语言文化
河源口音较多,不同县或相同县不同镇之间口音差别较大。大体可分为客家语粤台片(如等)及(学术上称为客家话粤中片,包括等)
。河源电视台客家话新闻节目及公交报站语言中均使用到了水源音客家话(以龙川佗城话为准)
河源市地处梅州市与广州市之间,河源话受正统客家话及白话(广州话)的影响较大。有的词语读音与梅州话相似,有的词语与广州话相近,而河源市内东源、紫金、龙川、连平、和平等各县区之间的方言也有较大差异。但总体上河源市均属于客家方言地区
河源市居民主要由汉民族组成,占99%;汉民族祖先是中原客家民系,所操语言为汉族客家语系方言。还有少数民族畲族等。据记载古代还有少量瑶族聚居。2007年底,畲族约有17000人
。大部分使用汉语客家话,少数仍使用畲族古老的语言活聂
全市有五个民族,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还有少量的畲族、壮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
河源海外华侨
有海外侨胞及祖籍河源的华人共47万人,主要聚居于东南亚地区和美、加、澳等国,港澳台同胞28万人,归侨1.3万人。
河源饮食习惯
十大河源客家名菜是:东江盐焗鸡、东江酿豆腐和红炆肉、咸香鸭、水晶鸡、上汤桂花鱼、清煲草鱼、酿三宝、娘酒醉河虾、薯丝煲。河源地区的菜肴主要都是客家菜,客家菜偏重“肥、咸、熟”。
东江盐焗鸡
“东江盐焗鸡”是广东的一款名菜,也称客家盐焗鸡、客家咸鸡。主料是项鸡,主要烹饪工艺是盐焗。
猪肉脆滑爽嫩,做得非常入味,咸甜味道适中,色泽金黄,风味独特,爽口软滑,肥而不腻。
东江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是客家名菜,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酿”是一个客家
话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
选用本地特产土鸭精心制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是一味独特的下酒好菜。
色泽光滑,原汁入味,肉嫩味鲜。
上汤桂花鱼
桂花鱼又名鳜鱼,皮滑骨少,肉质鲜嫩,盛产于新丰江水库中,为东江名菜。
将草鱼去鳞、宰净,切成大块放入瓦钵内,然后加入调料加盖煲。
虾米猪肉用刀剁碎,加入鸡蛋,调味料拌匀,茄瓜双飞,角椒斜切,去核,凉瓜斜刀切段,每段长约3cm,去瓤。
娘酒醉河虾
客家娘酒、姜片放进水煲,加生猛河虾、味精,盐煲熟。娘酒醉河虾鲜甜香醇,酒香虾爽,美味可口。
清甜爽口,滑而不腻,口味香浓。河源连平薯丝、鸡汁、大蒜、花生油、调料等适量。
河源旅游风景
河源是,有中国绿色明珠之称,拥有广东文化名城━━、孙中山入粤第一代祖居紫金孙屋排、岭南第一大湖━━、“粤东丹霞山”“粤东小桂林”━━连平内莞山水、“地下龙宫”━━漳溪、等人文自然景观。
新老八景桂岫晴岚梧峰夕照宝江渔唱石径樵归龙津晚渡东埔春耕龟峰宝塔燕石长亭双城秋月三郭平畦奎阁槎流鼓楼春霄鳄湖青曲古道榕荫龙庙风帆逍遥幽壑其他景点镜花缘金化庙桂山禅·苏家围客家乡村旅游区灵鹫禅寺白云古寺恐龙化石展馆亚洲第一高喷泉龙凤寺南越古寺龟峰塔黄牛石森林公园九龙湾漂游客家民俗博物馆牛峙山白溪水坑生态风景区汤湖温泉热水漂流兴隆民俗村黄龙岩华宇温泉东江画廊桂山国家森林公园
河源著名人物
赵佗(公元前237年~前137年 )是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
颜伯焘()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人,清代嘉庆至咸丰年间官员,曾任。是中的主战派之一。
颜检(年),字惺甫,号岱山,又号岱云,别号槎客,广东连平县人,巡抚子,拔贡生出身。乾隆五十八年,颜检出任江西吉安知府,后又任云南,调任迤南。,擢升江西、河南,累进、。十二年,卒。
阮啸仙(),原名熙朝,字建备,号瑞宗,别号晁曦,河源义合下屯村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和早期农民运动的卓越领袖。
黄克(),字新发,别号新强,龙川县人。民国17年3月,他率领东江工农革命军400余人攻占鹤市。折回河源乐村时被敌人抓获,解回龙川佗城惨遭杀害,年仅23岁。
徐傅霖,字梦岩清未邑廪生,广东省和平县下车镇石含李坑村人,后就读于惠州丰湖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3年任国会议员。后任广东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军政府司法部部长兼大理院院长。抗战胜利后,历任民社党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宪政督导委员会副会长、“总统府”资政等。日在台北病逝。
肖扬,男,汉族,1938年8月生,广东省人,1962年1月参加工作,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大学学历,首席大法官,曾任院长。
黄淑和,男,1954年10月出生,广东省河源市紫金人,毕业于中文系文学专业,中共党员。曾任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李河君,1968年8月出生,广东省河源,毕业于(今),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据刚出炉的“2014《》500富人榜”显示,汉能控股集团李河君以870亿元的身家首次登顶。
郭东林,“”创始人,广东省人 ,中共党员,东莞虎门东越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立,广东省河源市人,投资人,毕业于。林立拥有立业集团超过93.33%的控制权,立业集团持有2.4%的股权,林立任中国平安监事。
河源城市荣誉
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市
、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华
、、国家卫生城市
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
河源友好城市
国家城市结好年份韩国安城市2012年意大利费拉拉市2015年美国塔斯廷市2015年
.新浪[引用日期]
.人民网.[引用日期]
.河源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粤台视窗.[引用日期]
.南方网.[引用日期]
.住建部[引用日期]
.河源网[引用日期]
.河源市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中国网[引用日期]
.广东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地图窝[引用日期]
.河源网.[引用日期]
.中国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古邑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河源广播电视台.[引用日期]
.中国河源.[引用日期]
.河源市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人民网.[引用日期]
.河源市政协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河源新闻网[引用日期]
.南方网.[引用日期]
.中国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中国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中国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河源电大官网.[引用日期]
.中国河源市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浙江在线.[引用日期]
.客家乡亲.[引用日期]
.中国台湾网.[引用日期]
.惠州民间文化网[引用日期]
.网易新闻网.[引用日期]
.河源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中国民族宗教网.[引用日期]
.人民网广东频道
.腾讯网.[引用日期]
.万绿湖[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河源网络广播电视台[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运费怎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