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多少派什么样的人出差好

公司人说:你羡慕经常去国外出差的同事吗?
  央广网北京10月22日消息(记者王肖蕾)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你羡慕经常去国外出差的同事吗?
  小武:我大概两个月要出国出差一次,今年已经去过日本、墨西哥、美国,马上下个月要去巴黎,不了解我们工作内容的人都特别羡慕我们,总觉得我们的工作就是出国玩儿,出差就是旅游,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的。
  小武的工作是会展布置,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要飞到全球各地去布置会场,身边没出过国的同事朋友都很羡慕他的工作,不过小武的感受是:谁苦谁知道!
  小武:我们算是服务行业,服务行业就得服务别人,什么样的人都有,出去实际上事很多,很累;我们出差一般是7天左右,一天的时间去布展,三天的时间要去参加展会,还有两天时间在路上,剩下基本上只有一天会组织大家去当地最著名的景点看一看,仅此而已;平时晚上回到酒店也7、8点了,也没什么地方去了,去发达国家晚上还能出去转一转,像墨西哥、巴西这种国家非常不安定,所以晚上哪也不能去。
  圈子共鸣
  @敏迪:去国外出差,最难熬的是飞机上的十几个小时。我觉得最理想的就是能睡上一个长觉。所以,我每次登机前都熬夜,把自己弄得越困越好。
  @蟹蟹的爱:以前梦寐以求能找一份常年在国外出差的工作,后来做过渠道销售,做过采购,可当一个月几乎25天都在飞机上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想去国外出差了。
  @sation:去的国家你不能选择,对于女生来说,真的有很多安全隐患,我当时去孟加拉国,那里蚊虫很多,蚊子还会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地表水污染也很严重,交通也很不方便,首都达卡拥堵严重,Taxi基本看不到,公交车太破太乱。
  出差在外
  期待:顿顿特色美食,品尝当地风味。
  实际:吃两三顿当地饭菜还行,时间长了难以下咽;出差事多,每顿都将就吃点;想吃大餐,饭补捉襟见肘。
  小武因为出差去过不少国家,不过在当地每顿饭都是中餐的盒饭,味道远不如国内做的。
  小武:吃饭我们一般是以中餐为主,毕竟老外吃的饭,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惯,安排一两顿特色餐,让大家体验一下国外的生活就可以了,虽然说当地做的中餐肯定没有国内好吃,但跟老外的饭比起来,大家还是更愿意吃中餐一点。
  从事工程机械工作的小王每次出差都是常驻,最久的一次在澳大利亚待了半年,他说,住进有厨房的屋子还好,不然根本吃不起当地的餐馆。
  小王:我一开始去的地方还不错,可以做饭,起码你在华人商店可以买到一些调料,能吃到中国口味,因为没钱吃华人馆子,比如铁板牛肉,一道菜最便宜也要12刀,12刀换成人民币都100多块了。
  后来去了一个矿区,住在一个小镇上,我住在汽车旅馆里面,他里面没有做饭的设备,就去超市里面买一些沙拉,一些烤鸡,结果吃了一个星期以后,我就有点发低烧了,每天觉得晕呼呼的。
  期待:住在市中心,晚上有空去shopping。
  实际:住在当地公司附近,如果是一些汽车、制药企业,公司经常相当偏僻。
  在飞机上的时间很长,去比较远的国家时,倒时差需要一段时间。
  @蚂蚁君:去美国开会,长途飞行十多个小时,降落后和中国的时差有十多个小时,正好黑白颠倒。晚饭后睡下去,晚上11点多就醒了,然后是通宵达旦的不合眼。到了第二天早上8点多要开会了,人开始犯困,而且开会用的又是第二语言,面对的又是思维跳跃极快的老板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所以我出国开会,安眠药总是随身带着。
  小武的印象中,最长一次乘坐飞机的经历是去巴西,飞机飞了三十多个小时,到最后,整个人非常难受,只能在飞机过道来回走一走分散注意力。
  小武:我去巴西坐过30个小时的飞机,基本上就是前一段时间在睡觉,后一段时间就不舒服了,只能在过道里走一走。一般去了当地白天甭管多困,强忍着不睡,然后晚上正点睡,但是一定要关手机,不能让国内的事再打扰你,这样的话大概两三天时差就倒过来了。
  工作:
  白天处理国外的工作,晚上还要和国内的本公司沟通,小武在国外出差时,经常一天只能睡两个小时。
  小武:晚上的时候国内还有很多事要找你,出国一趟经常就搞的神经衰弱了,上个月去墨西哥出差我天天基本上就睡两个小时,主要是单位的事,因为在墨西哥的时候还要处理去法国的事情,尤其是我们单位的人手比较紧张,你白天晚上都得不停的工作。
  语言:
  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问题,一些说英语的国家还好,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甚至小语种国家经常会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
  @富春山不居:某次有领导一同出差,顺带要当领导的翻译,首先是时间紧任务重,还要再给领导把话翻一遍很浪费时间,再一个每次都会接触到一些专业词汇,有时候自己听不懂也得现查,既怕领导觉得不专业,又怕犯错了给公司带来麻烦。
  生活习惯:
  既不习惯当地的生活方式,也没有自己的朋友圈,小王说,去国外出差的新鲜感很快会被浓浓的思乡情绪冲淡。
  小王:不太习惯一到晚上路上就没人,一到周五所有的店都关门了,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文化差异,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社交,因为你一个人去的,当时是一到周末就犯愁,周末去干嘛,思乡的情绪真的是只有到国外才能知道。
编辑:赵亚芸
关键词:公司人说;国外;出差
我是萌长腿,在咨询行业工作了很多年,现在有两个机会摆在我的面前,一个机会和我原来的行业很相关,就是咨询行业,而且这家公司在业内很知名,给我的title、薪水包括工作内容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这是一个选项,可以让我很顺利地在熟悉的职业当中走下去,但是未来可能会很平顺,没有太大的激情。
之前我们讨论过员工眼中的实习生:勤奋的、奇葩的、有趣的、有潜力的,今天我们换个视角,来说说“实习生眼中的公司”。
破解创业公司招聘难题,有优厚的待遇、老板的诚意以及公司的前景,我就不信打动不了应聘者。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花8亿给员工买房,出差还赠送旅游,这家全世界福利最好的公司,居然还是两个中国人开的
这是一家福利好到爆的公司
这家公司说大没有多大,但好歹4500多人,不打卡,没绩效,KPI听都没听过,说白了,上不上班自己看着办,工作完成了就行。
一人工作,全家医保,就算是新人刚上班,说一句家里有人生病,立马放6个月的带薪假,怀孕也是一样的待遇。
照说这种无组织、无纪律、无原则的“三无”企业,是不可能被人看好的。果不其然,曾还在发家的阶段,《洛杉矶时报》的一位记者来采访,摇着头走了,报纸上坚定地预测,“你们现在可以这样管,等做到2亿美元就不行了。”
两个企业负责人不服气,等企业做到2亿美元的时候,把记者请回来,记者一看,怎么管理还这么懒散,再次出言警告,你们这样,到10亿美元就要完!
“现在我们每年营收超过65亿美元了,但还是在这样管理。”记者也是信了邪,全世界估计也就你们家敢这样做生意了。
而这家完美避开所有企业管理法则,却凭着这股懒散做到世界第一的公司,就是全世界内存界的一哥——金士顿!
如今它不仅已经摆脱质疑,甚至还变成美国科技人员,人人都向往的乌托邦理想国。不过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不融资、不上市、无贷款,这家世界500强里最奇葩的私企,还是出自两位中国人之手。
杜纪川和孙大卫是不打不相识,当时是70年代,杜纪川还在干销售,一次打篮球偶遇了孙大卫,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把未来的创业伙伴,亲手送到了他面前。
当时孙大川在做硬件工程师,经常给杜纪川提起,公司做一块电脑主机板成本200美元,售价却高达2000美元,而且根本不愁卖,赚钱效应实在惊人。
这让工科出身,又有销售经验的杜纪川嗅到了一丝商机,“不如我们也来干这样的生意,你来设计主板,我来负责销售。”
自古商界奇才,都爱在车库里办大事儿,杜孙二人也不例外,收拾好杜纪川家的车库,两人就开始捣腾起自己的美国梦,创办了专门做存储的公司:Camintonn,正好碰上美国经济喷发的高潮,生意好得不得了。
短短两年,两人没挣到大钱,小钱倒是挣了不少,也没多少大志向,有公司想收购Camintonn,甩手买了,把钱扔给股票经纪人,自己就开始逍遥快活。
到了1987年10月17日,美国的黑色星期一来了,股票崩盘的太过突然,短短几个小时,美国股票总市值蒸发5000亿美元,相当于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很多热衷于炒股的人更是身家俱损。
杜孙二人自然没有逃过一劫,一夜暴富的滋味没尝到,一夜倾家荡产倒是硬生生经历了一会,两人真是无处话凄凉,中年破产不像青年时候,托儿带母的,以后的生活可怎么办哦。
就这样平复着心情过了两个星期,二人出来喝咖啡,从安慰说到鼓励,又从鼓励变成干劲,去他的破产,大不了重头再来。
于是,回家翻箱倒柜,最后又在杜纪川家的车库里,找到了2000美金,以此为启动基金,开始了金士顿最初的萌芽。
没错又是车库
如今的金士顿,自然是牛得不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内存公司,还多次当选全美最佳雇主,原因就在于创始人始终坚持自己“奇葩”的企业文化。
最不爱听的就是商学院的管理“歪理”,听说员工有困难了,杜纪川通常二话不说,塞个几百几千美元进员工口袋,不够的再说。
带员工去出差,出完差别急着上班,有时间咱们来个“附赠旅行”放松放松,甚至自己掏钱带他们去赌城潇洒一把,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了。
有人说他们这一番做派,简直就是拿钱不当回事,诶~说对了,还真就拿钱不当回事。
当年金士顿也被人收购过,那是1996年的事儿,孙正义的日本软银以14.5亿美元收购金士顿,可最后交账的时候就拿出11.7亿,资金有些紧,剩下3.3亿,希望能缓缓。
然后杜纪川给孙大卫一个电话通气,十几分钟之后就给孙正义回复,这3.3亿美元,我们不要了!
真的不要了?把孙正义着实惊讶了一把,不要了不要了。不仅3.3亿美元不要了,还拿出1亿美元分给员工们,每人分到的钱不低于200万人民币。
而比这更传奇的还在后头呢,后来日本软银对存储行业没兴趣了,要出售金士顿,孙正义主动找到杜孙二人,硬要以4.5亿美元卖还给他们,算下来还净赚6亿多美元。
不过看之前杜孙二人的做派,也不外乎二人如今并列《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第51位。
经历过几次失而复得,杜纪川和孙大卫深刻地明白,赚钱不是工作的唯一,他们只是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体味出公平、快乐、信任,以及人生那一点点甜味来。
正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灾难往往不可预测,而有时候,灾难跌入诚信的人情味儿里,就会变成上天最好的礼物。
延伸阅读:
一笔交易亏了6.5亿美元
却成就了孙正义和金士顿创始人
1987年10月17日,杜纪川和孙大卫仅用2000美元充当为新公司的启动资金,重新创业,并为公司取名“金士顿科技”。
而这一次创业,他们很快获得了成功:
1992年,金士顿被媒体评选为全美成长最迅速的私营企业;1995年,金士顿凭借13亿美元的营收成为全球第一大DRAM(动态随机存储卡存)公司,成功跻身“十亿美金俱乐部”。
为纪念这一成绩,公司还在《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以“衷心感谢!”为题刊登巨幅广告,致谢供货商和代理商,并列出了每位公司员工的姓名。
当时的金士顿像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发展飞速引起众多资本大鳄的注意,当然也包括孙正义。
于是,1996年,信心满满的孙正义走进杜纪川和孙大卫的办公室,开出一个不容拒绝的条件:以15亿美元收购公司80%的股份。
孙正义做事就是霸气,不过这很符合他的风格,要不也不会有后来的“跟马云聊了五分钟后就决定投资阿里巴巴”的传说了。
杜纪川与孙大卫都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他们自称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而且已经卖掉一次公司,过上潇洒的日子。唾手可得的巨大财富,让他们再度向往起云淡风轻的恬适生活,因而决定该放手时就放手。
然后,他们做了一件震动全美的事情,在获得软银10来亿美元的首笔收购款后,杜纪川和孙大卫拿出1亿美元现金分给了金士顿所有员工。依靠这笔意外横财,金士顿的普通员工都可以买到好几部法拉利。
接过金士顿之后,孙正义展开了他的硬件发展计划。
他推动金士顿与东芝合作,为东芝个人电脑进行内存升级,这也是个人电脑OEM厂商首次和内存制造商合作制造联名产品模块。
他还带领金士顿到英国设立欧洲总部。1998年,生意大好的金士顿更声名大噪,在《财富》杂志“美国百名最佳雇主公司”评选中获得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金士顿一路向前,孙正义却遇到了麻烦。
2000年,软银因扩张过度,再遇上网络股灾,资金陷入窘境,因此,软银只付了11.4亿美元,还有3亿美元付不出来。
于是,孙正义找到两人商量能否延期支付还没付完的3.3亿美元收购款。
没想到两人当场决定:剩下的,就不要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赚得够多了!
不过,后来孙正义还是决定放弃金士顿。
当时,软银已因雅虎赢得互联网投资霸主荣誉,所投项目也大多是互联网公司。但金士顿的存在却让市场困惑,甚至担忧他们的战略不清晰。每当软银的股价上涨时,这个问题就被提出来,对其互联网霸主形象形成干扰。
于是,为了软银的战略调整,孙正义最终决定——卖掉金士顿,把火力重新聚焦到互联网。
买的时候坚决,卖的时候果断,这就是孙正义,一旦决定,不惜亏损,不拖泥带水。
或许是出于对杜纪川、孙大卫为人仗义的欣赏与感激,或许是出于希望金士顿依然要做自己的友军,孙正义决定把公司还给杜纪川、孙大卫,并且主动开出了一个也让全世界震惊的价格:4.5亿美元卖掉金士顿80%的股份。
14.5亿美元卖出,4.5亿美元买回,即使剔掉一句话就送给孙正义的3.3亿美元人情,杜纪川、孙大卫还是因为孙正义的这一折腾,净賺了6亿多美元。
在这笔交易中,孙正义与杜纪川、孙大卫,尽显真正的儒商风范,成为商业史的一段佳话。双方都是能够知止,知足,能够为对方着想。这就是中庸之道,做事不做绝。
不是看几本子曰的书,穿一身唐装就可以叫儒商,关键看怎么做。杜纪川、孙大卫对投资人孙正义,对员工,都是满满的诚意。
如今,金士顿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内存企业,这个公司坚持不上市、不融资、不贷款,员工福利超好,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成为一个超越传统商业的理想主义企业。
比起他们来,现在市面上很多收购案的吃相太难看了。
3年多时间,11亿美元支付,4.5亿美元收回,亏损6.5亿美元,卖掉的企业还一路继续做大,对孙正义来说,这笔买卖亏吗?
账面是亏了,亏了6.5亿美元。但是,如果算上机会成本,孙正义就是大赚。收回这4.5亿美元是在1999年,如果孙正义不从这些他决定战略撤退的领域撤资,那么他可能就没有钱再重注投资互联网。
软银投资阿里巴巴正是在2000年,1999年收回那些要放弃领域的资金,改投互联网,可以说成为软银最关键的转折点。
这就是枭雄,算大账,做大事。
其实,这个故事的几个关键节点里,在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时候,应该是另外的走向:
当一个中年人46岁的时候,财务归零时候,还有几个人有勇气去重新创业?很多人已经在准备退休生活,或者心想这么大了,再也不折腾了,混着吧;
当孙正义提出需要延期,没有钱付清尾款的时候,一般的买家可能就会起诉孙正义,你那么大产业,怎么可能就缺这点钱?你不给钱,我就不给你好好干活,最终,金士顿这个被折腾的不行了,孙正义也陷入泥潭,杜纪川、孙大卫也就没有后来买回金士顿的机会与成就的大事业;
当孙正义提出要卖回金士顿给他们的时候,一般的卖家都回要求本金加利息,或者更高的溢价,杜纪川、孙大卫可能买不起,孙正义可能也一时找不到好的买家,然后就把公司放着,等到出高价的人。这样的话,软银可能就没有足够的钱赶在2000年去投资阿里巴巴。
人生的路真的很长,做好自己,善待他人,古人的智慧传承了数千年,一定有其足够的真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领英&中国旅游研究院:2017年全球职场人中国入境游报告
发布时间:
知识文档-点击下载
10:3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7.88 MB, 27人喜欢 , 2628人浏览
所需积分: 5 积分
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LinkedIn(领英)中国 联合主办,人民网媒体支持的“《2017年全球职场人中国入境游报告》发布会暨中国入境旅游营销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报告显示,入境游,不仅是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根基,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的机遇。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日益加深,以及“美丽中国”的旅游主题形象初步树立,越来越多的海外民众希望亲身前来看一看这片昔日神秘的国土,以及在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中国独特的风韵与魅力。
在前来中国的海外游客中,职场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不仅醉心于中国的美丽风光,也能敏锐把握中国的商业机会。相对于普通海外游客,他们更能领略到中国无与伦比的精彩。为此,我们面向领英平台上的海外职场人展开调研,并重磅推出『2017年全球职场人中国入境游报告』,展现海外职场人“中国行”方方面面的洞察,包括:
入境海外职场人人群特征海外职场人的“中国行”态度和行为入境海外职场人人群细分画像
领英平台上的海外职场人不仅在工作中精进进取,也乐于用旅游回馈自己付出的努力。他们对中国之旅抱有极大的兴趣,并且有很强的消费能力支撑他们获得深入的中国行体验。随着职场资历的增长,职场人开展中国之旅的动机也相应转变。在有兴趣前来中国的四类海外职场人中,有的将中国之行作为他们探索世界的站点,有的用中国之行嘉奖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有的用中国之行去丰富自身的内涵,而有的则借此机会感悟人生的奥义。在出行时,海外职场人希望有更强的自主性,能自行掌握旅途的进程。然而长期以来,海外职场人对中国的认知停留在抽象的地方品牌和个别热门景点上。由于缺乏对中国社会生活具体情况以及旅途各方面信息的了解,疑虑和不确定感常常伴随海外职场人的决策过程。社交媒体是海外职场人建立对中国认知的窗口,从职场沟通环境中获取的信息备受海外职场人的信赖。领英,这个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平台上的5.3+ 亿职场精英兼旅游达人正等待中国旅游目的地营销人员来发掘。
10:41 上传
中国旅游研究院&领英:2017年全球职场人中国入境游报告
10:41 上传
10:41 上传
10:41 上传
逐步回暖的中国入境游市场
入境游,不仅是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根基,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的机遇。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日益加深,以及“美丽中国”的旅游主题形象初步树立,越来越多的海外民众希望亲身前来看一看这片昔日神秘的国土,以及在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中国独特的风韵与魅力。
10:41 上传
不容忽视的海外职场人群体
在前来中国的海外游客中,职场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不仅醉心于中国的美丽风光,也能敏锐把握中国的商业机会。相对于普通海外游客,他们更能领略到中国无与伦比的精彩。
10:41 上传
未来两年内有可能前来中国的海外职场人
10:41 上传
10:41 上传
入境海外职场人“中国行”洞察
10:41 上传
中国入境海外职场人属性
海外职场人对中国抱有非常高的热情。40% 的海外职场人希望在近两年内以各种形式探访中国。其中,有54% 的职场人希望以休闲游玩的目的来华,46% 的职场人以商务的目的前往中国。
10:41 上传
海外职场人年龄构成
在LinkedIn 平台上的入境海外职场人中,超过半数为出生于1980 年以后的“千禧一代”。出生于1980 年前的非“千禧一代”职场人占32%。
10:42 上传
入境海外职场人人群特征
来到中国的海外职场人所从事的主流行业为高新科技、金融、制造、企业服务和教育。他们拥有较高的学历和收入水平。“千禧一代”职场人虽然年轻,但是已在职场中取得不小的成就。他们中超过半数拥有资深员工/ 经理以上的职位。非“千禧一代”的职场人中,近80% 拥有资深员工/ 经理以上的职位,他们拥有强大的消费能力。
10:42 上传
各国游客画像
10:42 上传
入境海外职场人“中国行”洞察
10:42 上传
观光、出差、了解不同文化是海外职场人前来中国的主要动机。海外职场人非常重视工作与休闲的平衡。高达85% 的商务旅客在中国出差的同时会预留一些休闲旅游的时间,用于欣赏风景或了解中国独特的文化。
10:42 上传
在有兴趣前来中国的海外职场人中,45% 的海外职场人至少来过一次中国。中国在制造业、法律和服务业的职场人中最受欢迎;这些行业的职场人中,有超过半数来过中国。位列海外职场人所属前五大行业的高新科技和教育行业,也有超过半数的海外职场人与中国有过亲身接触。而农业、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建筑行业的海外职场人与中国的接触最少,来过中国的旅客占比不及1/3。14% 的海外职场人每年至少前来一次。制造业的海外职场人前来中国最频繁,高达25% 的制造业海外职场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中国旅行,其中4% 的制造业海外职场人每年来中国三次以上。
10:42 上传
最向往的中国行体验“文明古国”和“东方美食”
“文明古国”和“东方美食”是中国在海外最响亮的两大标签,因此历史文化和美食也是入境海外职场人最为向往的体验。美国职场人对中国的美食抱有最大的热情;加拿大职场人则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最感兴趣。相比于中国的生活民俗,欧洲职场人更希望深入体验中国的历史与美食;而对于印度、沙特职场人而言,斑驳陆离的中国风景比中国美食更具吸引力。
10:42 上传
最吸引商务/休闲旅客的十大中国目的地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最受海外职场人追捧的中国目的地。继北上广深之后,西安、杭州、南京、厦门、成都的入境游热度也不断攀升。可见海外职场人对中国目的地的兴趣由传统的一线口岸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扩散。
10:42 上传
此外,重庆、武汉、天津、大连也是海外职场人频繁提及的入境游目的地。虽然这四座城市不是入境游传统目的地,但是作为新设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城市在发展进出口贸易和吸引外资机构入驻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有助于优先拉动商务入境游的增长。
10:42 上传
中国入境游目的地热度分布
在调研覆盖的目的地中,北上广深收到来自不同国家职场人的一致欢迎;成都、南京、杭州和西安所获的关注程度也一致较高。
10:42 上传
海外职场人的景点选择
北京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之都,在最受海外职场人欢迎的十大旅游景点中占据了四个景点。兵马俑、丝绸之路和黄山的热度也较高。
10:42 上传
总体而言,海外职场人对中国景点的了解逊于对目的地的了解。有24% 的海外职场人表示不确定可以前往什么景点,而不知道可前往什么目的地的职场人占16%。亚洲职场人对中国的景点和目的地的认知度最高。欧洲、美洲、大洋洲职场人对中国的景点和目的地认知度均较低。西安、成都、昆明这三座城市则是例外。海外职场人对该地景点的兴趣远远高于对城市的兴趣。可见中国部分旅游目的地的地方品牌形象与旅游景点知名度存在脱节现象,海外游客无法快速在目的地与景点之间建立联系。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目的地最大化发挥当地旅游资源的效益。
10:42 上传
冬季是冷门的来华时段
超过半数的海外职场人选择在夏季和秋季来到中国,而愿意在冬季前来的海外职场人仅占不到三成。这可能由于LinkedIn 上的海外职场人具有较强的商务属性。受圣诞假期和中国春节的影响,12 月- 2 月间商务活动明显放缓,因此前往中国的人数下降。而由于春末和秋季是会展旺季,5 月、9 月和10 月是海外职场人来华的热门月份。
10:42 上传
在海外职场人中,商务旅客比休闲旅客有更高的花费意愿。来自南半球的海外职场人在中国进行消费的意愿最强
10:42 上传
在华停留时间
在来过中国的海外职场人中,50% 在中国停留1- 2 周;然而在计划下一次行程时,希望在中国停留1- 2 周的职场人占比提高至59%。可见上一次中国行因停留时间过短而意犹未尽时,职场人总希望下一次能停留更久。商务旅客在中国的停留时间明显短于休闲旅客。然而在计划下一次行程时,商务旅客比休闲旅客更希望延长在中国的停留时间。可见中国对商旅人群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商务游客希望能在中国停留更久,获得更深入且更加丰富的体验。
10:42 上传
各国职场人在华停留时间
亚洲职场人偏向在中国进行1 周以内或3 周以上的停留,而欧美职场人更为青睐1-2 周的停留时间。新加坡职场人在中国进行短期停留的占比最高。可见由于地理位置较近,新加坡职场人倾向于将中国作为短暂商务或休闲出行的目的地。
10:42 上传
各行业职场人在华停留时间
各行业的海外职场人普遍希望在中国停留1- 2 周。从事法律和政府行业的海外职场人更倾向在中国进行短暂停留,他们中超过30% 以上只计划在中国停留1 周以内。从事农业、艺术行业的海外职场人在中国的停留时间最长;他们中接近或超过半数计划在中国停留三周以上。
10:42 上传
入境海外职场人“中国行”洞察
10:42 上传
在进行来华决策时,家人/ 朋友/ 个人社交媒体和同事/ 职业社交媒体是影响海外职场人决策的重要媒体渠道,二者的影响力相差无几,可见职场沟通环境中的信息极易被海外职场人吸纳和接收。此外,首次来华的海外职场人比来过中国的更愿意参考旅游局官方网站来获取关于中国的旅游信息,可见来自官方的旅游信息是对初次前来的职场人有相当的影响力。
10:42 上传
高达68% 和66% 的海外职场人认为照片和他人的旅行经历是激发他们产生来华念头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加拿大的职场人最容易被景点照片吸引;英国职场人最容易被其他人的旅行经历触动;沙特阿拉伯职场人受旅游景点的推广信息、旅游者评论的影响很大;同时,沙特阿拉伯和印度是最容易受到视频影响的国家。可见沙特职场人的出行兴趣容易受到多种内容的触动。
10:42 上传
海外职场人平均需要18 周完成出行中国的决策。商务旅客的决策周期短,平均决策周期为15 周,而休闲旅客需要更多时间进行规划,并且出行时间相对不灵活,因此决策周期更长,平均耗费22 周。随着职场人级别的提高,所需的决策时间也相应减少。普通职员平均需要21 周完成决策,而总监及以上级别仅需13 周。沙特、新加坡、法国职场人在进行决策时更加果断,决策周期仅为三个月。而加拿大、新西兰、南非职场人则更加纠结,需要耗费近半年完成决策。
10:42 上传
前往中国的商务旅客所属的企业规模越大,越可能通过企业差旅管理系统预订机票和酒店,并且选择的余地较小;企业规模越小,旅客则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直接从航空公司或酒店的官网预订行程。可见,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可能有职能完备的支撑部门来处理公务出行的需求。航空公司或酒店需要影响的预订决策人也有所不同。
10:42 上传
休闲旅客的出行方式
高达75% 的休闲旅客希望自己制定前往中国的旅游计划,掌握更多的自主权。来过中国的休闲旅客比没有来过中国的旅客更倾采用自由行的方式,或者接受由家人、朋友制定的旅游计划。第一次来中国的休闲旅客则更倾向选择随团旅行和私人定制旅游,来减少旅途的不确定感。
10:42 上传
休闲/商务旅客制定出行计划时所需的信息
商务、休闲旅客均对目的地出行指南、专家建议/ 评论和折扣信息最感兴趣。休闲旅客的兴趣度更高。可见尽管消费能力强,职场人仍然希望能提前做好功课、精打细算。商务旅客对奖励计划、升舱建议的兴趣高于休闲旅客。这是由于以商务为目的来华的旅客本身也是频繁的商务出行者和航空公司/酒店会员;他们更关注由频繁出差带来的附加价值,如舒适和便利等。
10:42 上传
航空公司的选择
40% 的海外职场人在前往中国时会选乘中国的航空公司。其中,选乘国航的职场人占半数以上。仅有3% 的职场人会选乘四大航之外的中国航空公司。中国的航空公司在各国游客中的认知度与该公司的优势航线紧密相关。例如,国航在北美航线上认知度接近30%;南航在澳洲航线上占有明显的优势;海航专注于欧美二三线城市的航线,因此也在这类市场中争取了不小的份额。可见航空公司在其优势海外市场的长期耕耘帮助它们获取了一定的市场认可。但国内航空公司面临的最大竞争依然来自国际航线上的海外航空公司。在入境国际航线上,国内航空公司的品牌树立任重而道远。
10:42 上传
影响航空公司选择的要素
价格、安全、是否直飞是海外职场人选择来华航空公司时最为关注的三大因素。商务旅客最重视航班的便利性。直飞航班、航班时刻、常旅计划和机上WiFi 对商务旅客的重要性远高于休闲旅客。随着二三线城市经济逐渐开放,开辟了飞往国内二三线城市直飞航线的航空公司将在国际航线上占据有利地位。休闲旅客则对价格更为敏感。高达69% 的休闲旅客将价格作为选择航空公司时首要的考量因素。此外,航空公司的声誉对休闲旅客而言也更为重要。
10:42 上传
航班舱位的选择
超过半数的海外游客在飞往中国时愿意选择高端经济舱及以上的舱位。高达67% 的商务旅客愿意选乘高端经济舱或两舱前往中国,而39% 的休闲旅客希望乘坐高端经济舱或两舱。可见,海外职场人有较高的意愿为额外的舒适和便利买单。
10:42 上传
海外职场人对中国行的顾虑
国内的空气污染、公共环境卫生和欺诈外国游客现象位列海外职场人对中国行最为担忧的三大因素。不同国别的海外游客对中国行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担忧。来自地广人稀国度的加拿大职场人最害怕中国景点的拥挤或排队现象;严谨的德国职场人对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有所疑虑;受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影响,印度和沙特职场人最担忧的是中国食品问题;来自花园城市的新加坡职场人对中国的顾虑因素最多。
10:42 上传
最满意的中国行体验
享受美食、欣赏风景、体验文化位列海外游客在中国最满意的三大体验。在国别上,澳大利亚游客对中国的美食最为满意;印度游客对美食的满意度最低,但对中国的交通评价颇高;沙特阿拉伯游客最享受在中国的购物和住宿经历;南非旅客则最喜欢中国的风景和风土人情。
10:42 上传
入境海外职场人人群细分
10:42 上传
10:42 上传
10:42 上传
10:42 上传
10:42 上传
10:42 上传
10:42 上传
10:42 上传
10:43 上传
10:43 上传
对目的地营销者的启示
1. 海外职场人对中国之旅兴趣有余,但认识不足
海外职场人对深入的中国游抱有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缺乏非官方的、更为直接的互动,海外职场人对中国城市和目的地缺乏具体生动的认识。对中国旅游的了解停留在耳熟能详的传统景点上,但并不熟悉景点背后的目的地品牌。同时,对中国环境的种种担忧也一定程度上有碍于海外职场人在中国目的地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2. 在海外职场人眼里,中国商机与风景并存
海外职场人高度认可伴随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产生的种种商机。参加行业展会、了解技术动向、会见潜在合作伙......这些可能驱动海外职场人前往中国。而一次以商务为目的的出行更为将来的休闲出行带来无限可能。
3. 职场沟通环境深刻影响海外职场人的中国行决策
职场人同时具有消费者的身份。职场环境中的信息是职场人获取旅游消费见解的重要来源,并且更容易获得职场人的信赖。
10:43 上传
10:43 上传
10:43 上传
width:100%">
2018年6月,数字营销领域25份报告2018年5月,值得收藏的25份报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常出差的人怎么减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