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撤驻的边防军跟他们本人买房退了房没撤备案买地算国有土地吗?

21K96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zhuanlan.zhihu.com/c_29158524光武帝刘秀绝对是个bug级的存在!从骑牛造反到登基为帝仅用三年!以下是一篇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文章,原作者:ACFUN海上钢琴师,原文链接:标注出处:本作品来自AcFun文章区,未经允许禁止商业性转载,非商业性转载请注明本作品作者及出处,并在正文内容中保留本段全部说明。写得很有趣。支持原作者,保护版权人人有责!说起来,刘秀也算是汉室宗亲(就像后来的大耳贼)。但是由于汉代的推恩令,所以皇族们都是一代不如一代,等传到刘秀这个小小旁支时,就只是乡间的土豪而已。虽然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是个人物,父亲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底层公务员,但在整个天下屁都不是,像他们这样的刘氏后裔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刘秀在家族中也并不算什么,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刘秀只是家里一个性格偏向文静,爱读书的小儿子。刘秀9岁时,父亲去世,叔父抚养他直至成人。成年后的小伙子刘秀依然文静低调,最喜欢的是种田……他的大哥刘縯则完全相反,年轻气盛,喜欢结交各种豪侠,是一个锋芒毕露的猛士。大哥很爱护这些弟弟妹妹,常常拍着刘秀的头说:“如果我是刘邦,你就是刘邦的弟弟,咱们比比看谁将来有出息,哈哈!”刘秀的二姐嫁给了新野的邓晨,而邓家与新野的真正豪门世家阴家(这可是名相管仲的后裔)也是亲戚,所以在走亲戚的过程中遇到了阴家的豪门千金阴丽华。后世李太白曾经有诗赞颂她的美貌“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能在历史上以美貌扬名的女子,得有多么的漂亮!不过美貌可不是阴丽华的全部——这可是整个位面为未来的帝王准备好的皇后,是天生套有女主角模板的人。除了绝世的美貌,还有温柔的性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富有的家财……当然,这两个年轻人初见时并没有想到以后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我们可以相信他们只是一对互相一见钟情的男女而已(恐怕更多的还是男主角的单相思,因为那时候女神才十岁左右,刘秀你个萝莉控)。刘秀19岁时参加了高考(这是王莽同志的扩大招生政策),有幸考中了,成为一名光荣的太学生,去了京城继续读书深造。要考试了读读书,考完了打工挣点钱(刘秀那会还成立了一家小物流公司),有钱了喝喝酒,喝醉了打群架,跟一群聊得来的同学们鬼混,留下一大堆又中二又羞耻的回忆。在京城期间,刘秀看到了百官出巡的壮观场面,对走在队列最前的执金吾(类似于警察局长)最为羡慕,于是发出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千古感慨。在一个太学生的心目中,这辈子能当上京城的警察局长,能娶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人生足矣!要求越高人生越不幸福,刘秀很明白这一点。但是天命是不可违背的。先是有奇怪的流言传出,小孩子们都在唱“刘秀当为天子”。当然,大家都不认为这是指穷学生刘秀,都以为这是说的是当时的国师刘歆——这哥们最喜欢研究八卦谶纬之学,还刚刚给自己改了个名字也叫刘秀,怎么看都是他嫌疑最大。在一次聚会上,说起这个谶语时,刘秀自己还提到“这个刘秀说不定指的就是我呢”,大家都哈哈大笑。但也确实有人把这个事记在了心里,有几个人一边喝酒,一边看着穷学生刘秀愤愤而去的背影,心中作出了决断。拿到太学生毕 业 证书(或者肄业证书)后,刘秀就像现在的大学生一样,毕业的同时也失业了。王莽同志只学到了扩招,但完全没想到要给毕业生们分配工作,所以大群的毕业生们只好骂骂咧咧地各回各家。刘秀也回到了故乡,继续拿起锄头,继续种田、贩卖粮食……如果顺利的话,刘秀会用他的聪明才智赚到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地,种出更多的粮食。也许他会成为富甲一方的大粮商大地主,娶几个漂亮的妻妾,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但终究会与出身豪门的女神渐行渐远。但不管天命还是王莽,都没有给他这个选项。先是他哥哥刘縯结交的一位哥们因为犯法为官府通缉,这事也牵扯到了刘秀身上,所以刘秀就很没节操的逃亡了。他干脆逃到了新野的姐夫家,一边继续贩粮食挣钱,一边与小美女阴丽华趁机卿卿我我,日子反而过的比逃亡以前还要滋润,一时间刘秀也体会到了他的著名后代刘禅的心境,“此间乐,不思蜀也”~一如穿越小说里的桥段,当主角忍辱负重只想平平淡淡过一生的时候,总是反派来犯贱,非得把主角的王霸之气给撩拨出来不可。作为主角中的主角,刘秀也不例外。正当他小日子过得滋润时,新野警方通过身份证实名系统和外来人口登记系统查到了他,并且以没办暂住证的名义把他抓进监狱,蹲了好几天。当然,刘家好歹也是有身份的,刘秀自己也是太学生,全国各地都有同学亲友,所以没过多久就被释放出狱了。我们不知道刘秀是觉得在女神面前丢了面子,还是在监狱里丢了肥皂,总之,出狱后的刘秀已经不是以前的善良守法好青年,而是被监狱大熔炉成功地改造成了亡命之徒。如此奇耻大辱,不能忍!谁不造反谁是孙子!“上深念良久,天变已成,遂市兵弩”,刘秀出狱后,和大哥刘縯一起召集部下,起兵造反!那个年代,讲究的是上阵亲兄弟,而且大哥刘縯多年来广交豪杰,绝对是更有王霸之气的人物,所以起兵是以刘縯为首,南阳的刘氏亲友和市井豪杰们一并加入。人并不多,由于都是亲戚,所以老少都有,拖家带口。装备也很差,除了必要的一些兵器以外,连马都没有,刘秀又常常将抢到的战马让给别人,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坐骑都是牛……成军之初最艰难,一同谋划起兵的李通父子泄密被杀,正当人心惶惶之际,刘秀故意穿了一身盔甲,在大街上走过去。大家看到以后都议论说,“连刘秀这样的老实人都准备好了,我们还怕个鸟”,于是人心稳定。刘秀兄弟在每次作战之时也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所以部队也越来越壮大。当时正是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纷纷起义的时代。为了能更有效地保全自己,扩大声势,刘縯刘秀兄弟率军加入了绿林军(当时最大的一股起义军力量),很快也成为绿林军中的重要力量之一。随着绿林军南征北战,实力越来越强,绿林军高层们决定推选一位汉室宗亲做皇帝,好打起大义的名号与王莽战斗。有不少人看好刘縯,认为他有威名,重义气,可以做一个好领导。但更多的人怕刘縯称帝后无法控制,所以就拥立了一个性格懦弱好控制的人刘玄登基,史称更始皇帝。刘縯刘秀等南阳子弟听到这一结果时,心里都很不高兴,但是对方在绿林联军中势力要大得多,大家又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只好认了。为了平衡,更始皇帝封刘縯为大司徒,也算是个小小的甜枣。汉朝复立这件事,对王莽的震动很大,于是王莽集合了手中的精兵四十多万,对外号称百万,准备把这个危险的新政权彻底屠灭。百万王师前来,将绿林军们都吓的够呛。一群心不齐的农民武装,装备差很多,数目差更多,补给几乎没有,和正规军怎么打?于是当下就有高层建议,干脆大家都散了吧,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化整为零后说不定王师就找不着我们了是不?外有大军压境,内有队友如猪,怎么办?在这一瞬间,刘秀想起了当年的杨威利元帅,想起了长征路上的太祖,想起了千千万万反败为胜的主角们。仿佛有一个声音在他耳边督促着:“站出来吧,这是天命的舞台,你必将心想事成!”于是,小小的偏将军刘秀勇敢地站了出来。他先是说服八千昆阳守军坚守孤城以待援军,然后亲自率领着13人在敌军围城之际出城调集援军,共召集到援军一万多人。但这毕竟是40万对2万的兵力比,怎么办?放心吧,刘秀同学,位面管理局经过会议讨论后一致决定,现在是给你开挂的时候了……后汉书@光武本纪中记载,正当数十万大军志得意满准备围城打援时,“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先是陨石召唤术,白天又看到天上仿佛好大的蘑菇云压将下来,王莽军全军士气顿时见底。此时,刘秀率领援军杀到,“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如此勇武,把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大家都说“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记得平时刘将军胆子挺小的啊,今天居然这么猛!吃什么药了!大家都跟上,和将军一起玩命吧!在如此逆天的表现下,一支只有万人的军队主动冲击数十万人的营盘,居然连战连胜,杀死上千人。刘秀又一鼓作气,带领三千敢死队,涉水向中军发起突击。此时风雨大作,树干屋瓦都被刮的横飞,刘秀领军长驱直入,当场斩杀敌军副主将王寻。王莽军彻底溃散,光是慌不择路跳河淹死的就有上万人。昆阳一战之后,王莽新朝的武力根基被摧毁殆尽,偏将军刘秀名动天下。以前总是躲在大哥刘演背后的小兄弟,一跃而成为冉冉升起的将星。三个月以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多说一句,王莽死后,他的舌头被乱民割掉,头颅作为战利品被后来的皇室所珍藏,二百多年后毁于火灾。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只有王莽受到了如此诡异的对待,其中的道理不得而知……)正当刘秀挟大胜之威,继续攻城略地之时,一个噩耗传来:他的大哥刘演,被更始帝所杀。这结局其实也是必然的。刘演本身就是那种锋芒毕露受人拥戴的豪杰,又是南阳派系的首领,还是汉室宗亲,理论上比更始帝其实更适合坐这个王位。而且刘秀昆阳大胜以后,南阳派系即将羽翼丰满,难以制衡。为了自己的皇冠和脑袋,更始帝以刘演的某部下意图谋反为借口,先下手诛杀了他。此时,刘秀陷入了两难状态。是干脆起兵连更始帝一起反了,还是险中求活?刘秀选择了后者。他立刻放下前线的军权,孤身返回向更始帝当面谢罪。他又发挥出了多年来低调谦逊的本色,除了谢罪以外就是闭门不出,不与其他任何人接触,连昆阳大战的战绩也绝口不提。更始帝看到刘秀如此低调,心中不由得非常惭愧——本来刘氏兄弟就立有大功,现在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人家大哥,难道真的要斩草除根,连刘秀一起杀了?其实旧绿林军的高层们都建议杀了干净,但在更始帝的面子和冥冥中的天意作用下,刘秀不仅逃过了杀身之祸,还因功被受封为武信候。从另一个残酷的角度来看,刘演的被害,扫平了刘秀登上权力巅峰的两个最大障碍:亲情和大义。如果刘演未死,刘秀不可能越过大哥自己称帝,充其量做一个将军王 爷;如果更始帝不犯大义错误,推翻更始帝则名不正言不顺,难免落下反贼之名。现在,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青年刘秀,将登上比昆阳更大的、名为天下的舞台。虽然人生有失意起落,但是刘秀还是得到了他一生中最珍贵的宝物——他终于迎娶了阴丽华为妻,此时刘秀28岁,阴丽华19岁,这一对乱世中的年轻人,得成心愿,并能够白头到老。经过几个月的低调新婚生活和结交了更始帝心腹以后,绿林军高层对刘秀的提防渐渐放下。包含着三分歉疚和七分恶意,更始帝给刘秀派了一个极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去巡阅河北诸地,将其纳入统治。这一任命的用意是很恶毒的,因为河北等地民风彪悍,在此天下大乱之时更是群雄割踞,烽烟四起。去收服这种地方,其难度远超过开荒英雄团队本——顺带要求一次都不能灭团。难度这么高的任务,刘秀唯一的装备,仅仅是一根棒子……啊不,一根节杖,代表着更始帝那虚无缥缈的权威。至于兵卒?对不起,一个都没有,只有寥寥几名刘秀自己的随从而已,连打个5人本都不够。更始帝,或许你借刀杀人的计谋对付常人绰绰有余,但在真@开挂男面前,真的能有效吗?用爱救世界,挥棒走江湖之东汉版,即将上演!刘秀很光棍地将新婚三个月的媳妇送回娘家,带上几个随从就进了河北本。开始的日子确实非常落魄,有不少势力号称来信砍,他们几个人,连别人的城邑都不敢进,只敢露宿荒野。但是,主角的强大光环随之显露出来,河北豪杰听说昆阳英雄刘秀来了,纷纷自带兵马、自带粮草,自带美貌女儿(真定王的侄女、刘秀的二夫人郭圣通)来投奔,短短几个月以后,刘秀在河北就成为最庞大的势力之一,有钱有地有兵有势,外带一个美貌年轻的妻子。第二年,扑灭河北最大势力王郎,平定铜马、青犊等起义军。在这过程中,刘秀的势力不但没有因为征战而损伤,反而打一仗就收编十来万降军,实力大增。不到20个月,刘秀的实力就从单车数骑,膨胀成为带甲百万、裂土千里的天下最大势力(见过这么离谱的挂吗?)。刘秀随即与更始政权决裂,即皇帝位,史称东汉世祖光武皇帝。这一年,刘秀刚刚30岁,离他起兵造反、骑牛上阵,仅仅过去了3年的时间。刘秀自立后,亲朋旧部、谋臣猛将,纷纷前来投奔。刘秀就命他们兵分多路,分别进攻各地的割据势力。刘秀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也是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这些人都是一时之俊杰,基本都能做到所向披靡。如果遇到难以攻克的目标,一旦刘秀亲征,也很快在主角光环下烟消云散。终刘秀一朝,没有太过出名的名臣名将,这其实并不是他们不出色,而是在太过耀眼的主角光辉下黯然失色而已。诸葛武侯就曾经评论道:“追观光武二十八将,下及马援之徒,忠贞智勇,无所不有,笃而论之,非减曩时。……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光武上将非减于韩、周,谋臣非劣于良、平,原其光武策虑深远,有杜渐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陈、张、韩、周有焦烂之功耳。”十二年后,东汉一统天下。光武帝封赏功臣,息武兴文,精简官吏,发展农业。国家力量不断增强,人口从不足千万增长到两千多万,经济从彻底糜烂(1斤黄金只能买5升豆子)恢复到正常水准,史称光武中兴、建武盛世。不得不提的,还有刘秀和他的妻子们。他先娶阴丽华,再娶郭圣通,一个是从小青梅竹马的女神,一个是带来皇帝基业的臂助。刘秀称帝后,立谁为皇后成了大问题。阴丽华自小相识,情感深厚,共度患难;郭圣通娘家人多势众,倾尽全力帮助刘秀成就大业,贡献良多,甚至帮刘秀生下了长子。刘秀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希望能够立阴丽华为后,但阴丽华以大局为重,为了安抚郭家所代表的河北诸豪门,力劝刘秀立郭圣通为后,自己甘愿为妃(这闪瞎人眼的女主光环啊……)。于是,郭圣通成为皇后,长子刘疆被封为太子。一直到了十几年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刘秀和郭圣通渐渐疏远,才发生了废皇后、换太子的事情。令人吃惊的是,历朝历代的后位变更,太子换人,都会伴随着腥风血雨,数不尽的宫廷阴谋和派系清洗,但建武十七年的这次政治剧变却平平静静:郭圣通失去皇后位,被封为中 山王太后,生活平静而享尽尊荣;阴丽华被封为皇后,但没有举办任何庆祝活动;原来的太子刘疆多次上书请辞,刘秀一再挽留,2年后才不得已同意,将刘疆封为东海王,贤名远播,享受天子仪仗;阴丽华所生长子刘阳被立为新的太子,后来即位为汉明帝;郭圣通所生的5个男孩全部封王,与其他皇子一样可以随意出入宫殿,探望母亲,依然深受父母宠爱;郭氏一族,倍受尊崇,汉明帝即位后还多次登门拜访,就像对待自己的亲舅舅家一样。后世的史学家往往将废后当作刘秀一生唯一的污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只是一个男人为心中至爱的青梅竹马完成了一生的承诺。以阴丽华的性格,她当上皇后以后对整个郭氏照顾有加,对孩子们一视同仁,郭家贵于当世,无祸无灾。但以郭圣通的性格,不好说当刘秀故去以后会发生什么。公元57年,刘秀去世,享年62岁。他死之时,心爱的女人们、孩子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都围绕着他,陪伴着他。这样的死亡,安静而幸福。在他故去以后,他的气运依然在保佑着新生的东汉帝国。他的儿子汉明帝和孙子汉章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境内安定、人民富足,人口从两千多万增加至四千多万。武功有班超定西域(这个猛男我们后面专门会讲),文治有白虎(观)会议,史称“明章之治”。回首刘秀的一生,他起于微末,受过高等教育(历代开国皇帝中学历最高的),起兵后三年称帝,十五年扫平天下。策虑深远,战无不胜,执政清明,励精图治,聪明睿智,英明神武,远超同时代的其他英杰,实在是所有皇帝中的第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功臣们都得以保全,善始善终;家庭和睦,没有任何宫斗夺嫡的人伦惨剧。他一直是一个善良而坦荡的人,所思所行光明正大,堂堂王道,德被四方,令后世以苛刻著称的史家们都无可指摘。他的一生,比绝大部分的穿越小说都要不可思议,比绝大部分的小说主角都更幸福。如此人生,不愧是真正的天命之人。赞同 8.1K6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Access denied | www.free9.net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free9.net)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43eee18db348989b-ua98).广西防城港54253部队属于参战部队吗我是1979年12月参军82年边防裁军退伍算是参战部队吗?_百度知道
广西防城港54253部队属于参战部队吗我是1979年12月参军82年边防裁军退伍算是参战部队吗?
广西防城港54253部队属于参战部队吗我是1979年12月参军82年边防裁军退伍算是参战部队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1、对越自卫反击战于日至3月16日爆发,你的入伍时间是1979年12月,时间对不上。2、如果在日至3月16日期间及之后的时间有参战的话,退伍档案通常都会有登记的。
采纳率:6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广西防城港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川军(民国时期四川地方军队)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民国时期四川地方军队
[chuān jūn]
(民国时期四川地方军队)
川军,为民国期间部队。清末,清政府编练四川新军成为川军源头之一。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四川军阀由此产生。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长期混战,自辛亥革命后自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四川军阀混战共约470余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秋,二刘之战后败走,成为川军首领。
期间,共有350余万川军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是除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装,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
时期,日,川军、、等将领发出起义通电。
其后,、、等亦宣布起义。
部分川军高级将领、、等逃往台湾,川军的历史宣告结束。
在长达20余年的军阀混战中,川军各部人数虽众,但纪律极差,战斗力极弱,被世人称之为烟枪和步枪并有的“双枪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川军以贫弱之师在历次大会战中,战绩卓著,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成为人所称道的铁血之师。
川军发展历史
川军清末新军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署四川总督,从赴四川上任,带2旗山西常备军和150名卫队。入川后,编成4个营,这是四川编练新军之始。为训练新军人员,岑春煊在成都开办四川武备学堂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接任四川总督,重新筹练新军。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川编成常备军6营,工程队1营。翌年扩编为10营,凑成1协。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川武备学堂办了三期停办,改设四川陆军小学堂
。陆小共办了五期,每期100人。因四川是大省,控驭康藏地区,按规定编成第16、17、18等3个镇。而四川仅编成1协,称陆军第33混成协。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办四川陆军速成学堂。
宣统元年(1909年)1月,清朝政府应驻藏大臣、四川总督所请,派遣川军进藏
。6月至10月,1700余名川军在钟颍的率领下,由的边军护送,从成都启程,取道、进藏
11月初,川军、边军分路而进,藏兵不战而退。于次年正月到达拉萨。
宣统二年( 1910年),在成都开办四川讲武堂。
宣统三年(1911年)春,四川总督着手组建新军第17镇
,川省内还有巡防军63个营,分驻各府、州、县和川边
。4月,四川爆发“”。6月,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成立,各县保路同志会先后成立。9月7日,屠杀请愿群众,会员乘机组织同志军,在各县发动武装起义,成为的前奏。
川军民国时期
宣统三年(1911年)11月22日,重庆地区同盟会起义成功,建立蜀军政府。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后,川南、、相继发起起义。革命党人发动民军包围成都,赵尔丰指挥清军顽抗,成都未能攻下。随后立宪派同赵尔丰以妥协谈判的方式实现成都和全川的独立
。1月27日,赵尔丰宣告四川,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12月8日,蒲殿俊和朱庆澜在东校场阅兵,军队哗变,蒲和朱逃离成都,平乱后,由军官和士绅共推尹昌衡为都督,为副都督。
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后,四川出现了成、渝两个军政府并存。后经调解协商,双方于民国元年(1912年)2月2日协定:以成都为政治中心,设四川军政府,以成、渝两处都督分任正副都督;重庆为重镇,设镇抚府。四川宣告统一,出任四川军政府都督,任副都督,重庆镇抚府以夏之时为镇抚总长。尹昌衡即改编川军为5个师
,武备生几乎控制了川军的各级领导权,开始形成了。
民国元年(1912年)夏,西藏暴乱危及四川,自请督师西征,平息了边境骚乱,驻军。
民国二年(1913年)3月,爆发。6月
讨袁部队序列
,袁世凯解除了尹昌衡的川督职务,降任为川边经略使,胡景伊被任为四川都督。8月4日,熊克武在重庆成立讨袁军,建立四川讨袁军总司令部
随后两军在、泸州展开血战。8月中旬,张伯祥、张品山等由广汉起兵,占领。酉阳、中江、开江等地亦举义讨袁。9月后,部攻克、内江,部占领南充、、。黔军部占领,逼近重庆,叶荃部进至,陕军部后临夔州。于9月11日、12日被迫撤退。9月12日,黔军占领重庆,四川讨袁之役失败。
民国四年(1915年)3月,袁世凯任命陈宧为四川。5月底,陈宧到达成都,后任四川将军,掌控全部川军及政务。陈宦上任后,借整编安置亲信,以削弱、控制川军。
12月25日,蔡锷回到云南,发动,决定派滇军第1军入川。
民国四年(1915年)12月10日至12日,护国军第1军第1梯团长刘云峰率2个支队为由出发,赵又新、顾品珍两梯团为中路,于次年1月14日由昆明出发,董鸿勋率主力第3支队于1月10日先行,经毕节、永宁取泸州。第4梯团长戴戡为右路军,次年2月2日由出发,经松坎,攻占綦江,向重庆方向前进。
民国五年(1916年)1月5日,袁世凯组织征滇军,入川进攻护国军,由第2路总司令张敬尧统一指挥入川的。1月16日,所部梯团抵达滇川接壤之新场。18日,占领四川高县西北之横江。19日,向叙府西南之安边进攻。21日占领叙府。袁军分四路反攻叙府,均被击退。27日,贵州护军使宣布贵州独立,并派出两路黔军协同云南护国军作战。
31日,在纳溪宣布加入护国军,自任护国川军总司令,迎蔡锷军入纳溪。2、3月间,滇、川护国军与北洋军在泸州、纳溪一线展开血战。护国军进入川南后,川南各地地方团队和熊克武旧部纷纷响应,加入护国军作战,、但懋辛等组织四川义军,配合护国军作战。3月中下旬,护国军攻克纳溪、、围张敬尧于泸州城内。
主词条:、
民国五年(1916年)5月8日,西南护国各省在广东肇庆组织护国军务院推举唐继尧为军务院抚军长,将势力扩展到了四川。5月22日,陈宧宣布四川独立并率部出川,蔡锷出任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8月底,蔡锷离川东渡日本治疗。离川前,保举暂署四川督军,罗佩金搜刮四川的财富,掠夺盐税,强令四川人民负担入川滇、黔军的军饷,病奉行“强滇弱川”政策,扩充入川滇军,压制川军。
民国五年(1916年)冬,罗佩金召开编遣会议,裁减川军,激起川军5师长联名通电控诉。民国六年(1917年)3月,罗佩金以武力解散川军第4师,第2师师长乘机联络川军各部共谋驱罗。4月18日,刘存厚率部围攻驻成都皇城之罗佩金部,刘罗之战爆发。罗佩金被迫交出督印,于4月24日率部从退往、等地。滇黔联军在与川军作战中连连失利,退入川南。随后爆发刘存厚与戴戡的刘戴之战,黔军被赶出成都遭歼灭。8月下旬,川军第1、2、3师向简阳、资阳顾品珍部发动进攻,滇军于22 日分两路撤至泸州和宜宾。11月22日,川军克泸州,28日攻占宜宾,刘存厚等部获胜。
民国六年(1917年)8月25日至9月1日,孙中山在广州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进入了“护法时期”。滇军拒就元帅之职,将其中4个军开赴四川讨伐刘存厚,率滇黔联军攻川。12月3日,顾品珍率滇军第1军及耿金锡、李友勋2个旅攻克重庆,四川查办使撤出重庆,周道刚率残部败走、资中。12月8日,任命为四川督军。12月14日,滇黔联军占领。12月21日,川军熊克武、但懋辛、石青阳等通电加入靖国联军,推举为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并推举唐继尧为滇川黔靖国联军总司令。
民国七年(1918年)1月9日,熊克武召集川、滇、黔靖国各军将领在重庆开会,决定兵分三路,直取。2月20日,三省联军攻入成都,刘存厚等部退往地区。武备系日渐没落。2月25日,唐继尧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兼省长。唐继尧于9月在重庆召开川、滇、黔、鄂、豫五省联军会议,并就任“五省联军总司令”职。
各派军阀混战
辛亥革命后,四川先后成为北洋、滇、黔军阀和四川各派军阀争夺和混战的中心。军阀混战,时间之长,次数之多,规模之大,祸害之重,为全国之最。
1.川滇黔军之战
四川护法战事结束后,唐继尧与以熊克武为首的川军各派发生矛盾,引发了倒熊和驱逐滇、黔军之战。民国七年(1918年)-民国八年(1919年)间,以熊克武、杨庶堪为首的势力主政四川,后分裂为“”和“”。两派不断磨擦斗争
,爆发了倒熊之战,实业团失败被逐出四川。
民国九年(1920年)春,实业团与杨庶堪联合滇黔军发动倒熊之战。3月,唐继尧免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5月,任命吕超为四川靖国军总司令。熊克武得等部支持,与滇黔军及吕超等部展开激战,初战获捷。但7月,熊部遭到反击,难以抵挡,熊宣布辞去四川督军,7月10日率部离开成都,退往进行整编。7月18日,吕超率军入成都,就任川军总司令,实业团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熊克武、联合发动靖川之战胜利后,矛盾立即产生,驱刘之战随之展开。2月28日,熊克武、但懋辛、刘湘、刘成勋等联名通电,宣布驱逐刘存厚。熊克武命令但懋辛率第1军,刘湘率第2军,刘成勋率第3军,以刘湘为前敌各军总司令,分三路夹击成都。刘存厚部节节败退,刘存厚于3月20日通电下野,离开成都,逃往陕南。刘湘、但懋辛督军追击刘存厚部在四川的残敌。第1军第5师师长通电勒兵停战。前线各部通电响应,驱刘之战停息。遗留在四川的部队被各军收编。
民国九年(1920年)8月6日,刘存厚在汉中组织靖川军,任总司令
。熊克武部亦进行了整编
。熊、刘共推刘湘为前敌总指挥,两军分道出发,夹击成都。川军各部,亦相机通电响应。9月8日,川军攻入成都,接着,川军与滇军赵又新、顾品珍部在成都近郊及展开会战。9月21日,滇军战败。10月3日,川军咬住溃败的滇军赵又新部,将其围困于泸州,击毙军长赵又新,顾品珍率军回滇。靖川之战,滇黔军完全退出川境。
2.川鄂战争
民国十年(1921年)6月,川军各将领在重庆召开。被推举为四川各军总司令。6月24日,刘湘被四川省议会和川军各将领选为四川省省长。第2军军长由代理。刘湘上任不久,原鄂军总司令李书诚和鄂西总司令潘政道特致电川湘两省当局,请求出兵支援,协力驱逐两湖巡阅使兼湖北督军。湘督决定出兵。刘湘亦决定出兵,川鄂战争爆发。8月中旬,刘湘自任援鄂军总司令,出动2师4混成旅,兵分两路攻鄂
。北京政府免去元职务,特任为两湖巡阅使,另派萧耀南为湖北督军。
民国十年(1921年)8月19日,川军攻占,随即夺取姊归,进逼宜昌。9月初,川军猛攻宜昌,不克。吴佩孚攻下湖南后,即回师西援,于9月14日赶赴宜昌,于9月22日解宜昌之危,随后收复鄂西。11月下旬,吴佩孚恐南下和南军北进,遂与议和。
3.1、2军之战
川鄂战争中,刘湘与结拜为盟兄弟,订立攻守同盟密约,刘湘在汉口设立办事处,派乔毅夫为驻汉口代表。虽于民国九年(1920年)12月30日宣布辞去四川督军职,但仍控制第1军,企图东山再起,总揽四川军政大权。刘湘实力大增,熊克武深感威胁。熊克武获知刘湘与孙传芳结盟后,煽动川军各部联合与刘湘为敌。刘湘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5月14日通电辞去职务,由代理总司令,代理省长。在刘湘尚未部署妥当的情况下,7月初,第2军军长突然提前进攻驻和的第1军主力。四川1、2军之战爆发。
民国十一年(1922年)7月12日,成都各军组织省联军,推第3军军长刘成勋为四川军总司令兼省长,推第3师师长,四川边防军司令赖心辉为正、副指挥,进攻重庆,支援第1军。第1军有计划撤退,在渠县、交界处集结精锐,与杨森决战,双方激战6日。8月1日,率军击败杨森部。8月9日,省联军攻破重庆,率残部退往夔府。8月20日,杨森退到、宜昌,依附吴佩孚。在刘文辉派兵护送下回到安仁镇老家栖隐。
4.北道之战
四川1、2军之战后,主持四川军政。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刘成勋在成都主持召开善后会议,会上1、2军将领结下仇怨。
民国十二年(1923年)1月5日,刘成勋以川军总司令名义通令全军裁兵。1月29日,刘成勋电令解除陈国栋第7师师长职,武力解决陈部。邓锡侯起兵援陈。2月10日,刘成勋下令讨伐陈、邓,但懋辛、赖心辉举兵响应,形成1、3、边军与3、7师之战。2月,邓、陈西上围刘成勋于成都。后赖心辉边防军开到,邓、陈解围而退。1、3、边军推赖心辉为总指挥,率兵追击。邓、陈退至德阳,田颂尧率第21师支援。形成1、3、边军与3、7、21师之战。邓、陈、田退至,得奉吴佩孚令支援,在黑虎寨坚守,赖心辉久攻不下,师疲而退。邓、陈、田乘机追击,至绵江、一带双方呈胶着状。3月下旬,间道偷袭成都,围、刘成勋于空城。第9师师长率兵抵成都,双方协商,刘成勋等让成都与刘文辉,让刘成勋等部出城。3月30日,刘成勋通电辞职停战,率部撤离成都。4月2日,刘文辉入成都。4月5日,邓、陈、田部也开入成都。大混战宣告结束。
5.讨贼之战
吴佩孚动员直、豫、鄂、陕、甘五省兵力,组成援川军,以任总司令,拥回川,、陈国栋、田颂尧、等川军呼应,拥护出山,并推举为四川善后督办。
民国十二年(1923年)4月,孙中山回粤复任大元帅,孙中山说服,与四川国民党实业团联合讨贼。6月,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刘成勋为川军总司令兼省长,为前敌总指挥,统率1、3、边军与石青阳、吕超、颜德基等部。云南唐继尧、贵州亦派兵入川助熊讨贼,形成南北大战。
战争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杨森率部沿长江入川,民国十二年(1923年)4月6日攻占重庆,继续率军取成都。北军亦分别从陕、甘、黔入川。5月,杨森主力在被讨贼军主力击溃,退回重庆。9月,讨贼军会集重庆,围攻达一个多月。10月16日,讨贼军攻克重庆,退往。
第二阶段,讨贼军内部矛盾显露,吴佩孚撤赵荣华职,任命黔军总司令为援川军总司令,任命为川康善后督办。吴佩孚又补充北军大量弹药。11月,援川军攻梁山、、长寿,讨贼军溃败。12月14日,援川军又攻下重庆。民国十三年(1924年)1月27日,杨森出兵直扑总指挥部,熊克武逃脱。2月2日,杨森、刘湘围攻成都。2月9日,成都被攻破,刘成勋率残部退往川南及地区。刘湘、袁祖铭率部紧追熊克武残部。3月,熊克武率四川讨贼军残部离川入贵州,辗转赴广州。第1军在川势力瓦解。孙中山发动的四川讨贼之战亦告失败。5月,北京政府任命为四川军务督理,为四川省长,为川陕边防督办,为川滇边防督办。
刘湘的统一
1.统一之战
讨贼之战后,速成系分裂成的旧二军和杨
森的新二军两个系统。刘湘联络刘成勋、、赖心辉等,形成“三刘一赖”的反杨联盟,并对杨森之王缵绪等部进行策反。3月,刘湘等联名致电政府,要求调杨森赴京任职。杨森决定发动统一之战,以武力统一四川。
4月12日,杨森分兵五路,向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陈国栋部进攻,告捷,其军队扩充到19个师又12个混成旅。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等部退往重庆,依靠,联合以及黔军袁祖铭,组成川黔联军,共同倒杨。7月中旬,两军在永川、、荣昌一带激战。7月21日,联军全线发起进攻,杨森被迫退往右岸。7月31日,杨森部主力师师长王缵绪靠刘湘,通电停战。8月4日,联军强渡沱江,杨军溃败,逃往。8月10日,联军攻克成都。9月4日,杨森被迫通电将所部交由节制,自率残兵到。9月9日,杨森将第3军军长李树勋伏杀,再逃往横江、。11月1日,杨森自奉节往汉口,再投吴佩孚。
2.联杨驱袁
击败杨森后,联军于9月在召开善后会议。会议上,与因分赃不均,关系迅速恶化。民国十五年(1926年)1月24日,袁祖铭返抵重庆,下令增调黔军4个团入城,在浮图关、、等要地配置重兵,发动江巴事变(又称渝变)。江巴事变成为驱袁战争的导火线。事变后,刘主力被袁逐出重庆以后,刘决定驱逐袁出川。刘湘、杨森在武汉签订了“丙寅公约”
民国十五年(1926年)3月1日,杨森返回川东,召旧属六部来归。5月5日,川军兵分上川东、下川东两路,由刘湘、杨森分别统领、夹击重庆,亦在川南发起进攻。5月18日,刘、杨联军兵临重庆。5月21日,川军进占重庆。袁祖铭率黔军全部返黔。
3.改旗易帜
驱袁之战后,控制了下川东各县。民国十五年(1926年)6月,广州出师北伐,深入湖南,攻克长沙、,直指武汉,川省震动。慑于北伐军威力,四川军阀亦派代表与北伐军联系。8月13日,刘湘、赖心辉、刘成勋、联名发出讨伐吴佩孚的通电。北伐军为防止川军援助吴佩孚,派出了四川籍共产党员、到杨森部做工作。9月初,原川军将领领导,以武力迫使川军易帜。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声威大震,四川军阀见大势所趋,表示服从。11月,分别委任、、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为国民革命军第20、21、22、23、24军军长。12月,任命、田颂尧为第28、29军军长。至此,川军全部易帜,归属国民政府统辖。
4.三足鼎立
川军虽然易帜,但其内部派别之争依然如故。除了速成系,形成了保定系
。保川军易帜后,刘、邓、田三军在成都设立,后改名三军联合办事处,刘文辉为处长,、田颂尧为副处长,实行省城之军政、民政、财政三统一,与驻重庆的速成系相对抗。
李家钰由川军第1师师长升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与第11师师长罗泽洲等在成都组织群益社,以联络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及蜀军将弁学堂速成队的同学,接收来自各方面的军官学堂同学,两人成为军官系的首脑。李家钰驻遂宁,罗泽洲驻南充,并与驻的合作,与成都的保定系、重庆的速成系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5.击破杨森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12日,
与相对抗。蒋介石指使粤、桂、川、黔军阀兵分六路,会同两湖军阀会攻武汉。被任命为第5路总指挥,杨森被任命为第5路前敌总指挥
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5日,率45000人自东下,以范绍曾部为先锋。驻的部背叛武汉国民政府,顺流而下,为杨军开路。5月21日,杨军占领武汉外围镇,夏斗寅部占领、贺胜桥。武汉国民政府的主力部队已赴河南作战,留守武汉的部急赴前线,击溃夏斗寅师。同时,武汉国民政府急调第8军师包围进犯仙桃镇的杨森部。6月8日,李云杰部发起进攻,杨军大败而逃至潜江。仙桃镇之战,被歼7个团,其直辖第9师几乎全军覆灭。武汉国民政府又调动鄂北一带的部队截击西逃的杨军。杨森于6月24日率、等逃回四川。当杨森准备退回时,已派兵进驻万县,将他拒于之外。随后、等乘虚进袭重庆,刘湘即让回万县
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布告
给杨森,回师击退邓锡侯等的进袭。
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战败后,入川投靠杨森。杨森对吴佩孚倍加关照。此举遭到四川各界人士激烈反对和指责。蒋介石明令免除职务,由师长取代其第20军军长之职。但杨森不肯交权,与部将的矛盾激化。
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奉蒋介石命令,接收杨森所属各部。刘湘组织“四部倒杨”。2月,四部在长寿举行倒杨秘密军事会议,组织“讨杨逮吴联军”,由赖心辉兼任总司令。4月,赖、郭、范、吴四部对形成,杨森退出万县,将主力向转移。5月18日,倒杨联军在开江任市铺附近与杨森部决战,却惨遭败北。
自易帜后,对外投靠蒋介石,对内则大力发展势力,不断分化和打击异己。长期占领四川繁荣富庶之区重庆,控制长江,势力不断坐大。民国十七年(1928年)9月23日,刘湘与保定系、、田颂尧三军长在资中县举行会议,由刘湘出任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委员长,刘文辉为四川省政府主席,邓锡侯、田颂尧等为委员。该议将川军其他各部屏之于外,激起各军怨恨。10月10日,、、赖心辉、郭汝栋、、李家钰、陈书农、罗泽洲八部联合成立“国民革命军同盟各军军事委员会”(八部同盟),推杨森为主席,李家钰、为副主席。八部同盟决定联合向重庆进攻,发动了下川东之战。
刘湘闻讯后,拉拢,让其牵制同盟各部。杨、罗原计划联合同时进攻,罗泽洲为抢占重庆,于10月中旬率先出兵,孤军突进。民国十七年(1928年)10月17日,刘湘集结主力,在江北一碗水地区迎战罗泽洲,激战2日,罗部溃败。10月19日,刘湘挥师东下,截击来犯的部。10月20日,刘湘在长寿铁山坪发起猛攻,杨森部大败,逃入李家钰防区。刘湘连克梁山、忠州、等23县,收编了杨森近3000人以及郭汝栋部,势力大振。
6.二刘争川
民国十八年(1929年)4月,李家钰、罗泽洲、杨森、黄隐四部在顺庆组织同盟军,推李家钰为总指挥,决定兵分3路进攻刘文辉的资中、内江防区,发动了上川东之战。4月16日,由遂宁经宁至向资中、内江发起进攻。4月19日,两军交战,同盟军败北,退出遂宁。
民国十九年(1930年)11月,师内部哗变,罗泽洲被扣。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罗泽洲逃到部,李、罗联合,向顺庆进攻,挑起了北道之战,陈鸿文败退成都。3月,邓锡侯率兵进攻李、罗,刘文辉、田颂尧亦派兵助战。李家钰兵败,求援助,于是,刘湘出兵援李。5月间,在顺庆城形成互相对峙和牵制局面罢战言和。
北道之战,李家钰退据、蓬安两县,实际已依附刘湘,军官系从此衰落。失去所属刘、罗两部队及其防地,势力大弱。而乘势占有了、安岳、遂宁、潼南、、南充各县,势力大增,川中仅乘刘湘、刘文辉两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春夏间,刘湘拟定了攻打刘文辉的“安川”计划,保定系开始分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1日,刘湘唆使李家钰和罗泽洲,从场向刘文辉部林云根部开火,但遭到第24军的反击,揭开了二刘大战的序幕。经过刘文辉田颂尧省门大战、二刘荣威之战中,刘文辉毗河之战,二刘大战。军全线动摇,土崩瓦解。8月16日,刘文辉退至雅安。8月17日,刘文辉撤离雅安,其所部、林云根、张清平、等被刘湘改编。刘湘见大局已定,不愿邓锡侯坐大,便令各军停止追击。9月,两军媾和,同意将雅安、、天全、芦山、宝兴、名山、等县划给刘文辉。二刘大战以刘湘胜利而告终,而长达17年的四川军阀混战亦告结束。
二刘大战期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2月,乘虚由进入四川,迅疾解放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并于次年2月创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初,“川陕边区剿匪督办”田颂尧三路围攻川陕革命根据地,惨败。稍后,刚取得混战胜利的新任“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于10月调集111个团,共约20万兵力,纠集在川各派军阀又组织“六路围攻”, 结果被“歼灭六万, 俘虏二万”
。同时,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也歼灭了部分川军
,建立了川黔边游击区,与川陕革命根据地形成呼应之势,并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会合。
随后,中央红军因第5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并进入四川。
抗战中分化
1.刘湘主政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刘湘被迫于8月23日辞职
。蒋介石将“剿匪”不力的军阀刘存厚“革职查办
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蒋介石电邀刘湘到南京面商机宜。刘湘到汉口时,与密商,决定阻蒋介石派兵入川。经过反复磋商努力,取消了蒋介石派兵入川的提议
,12月10日,刘湘返加四川。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间,刘湘在蒋介石派去的参谋团的监督之下
,积极参与了对红军的堵截和围追。2月10日,刘湘主政的四川省政府正式成立
,5月,蒋介石主力部队进入四川,形成了中央军控制四川的局面
6月,川军第一期整编, 将350个团减为200个团左右,参谋团又成立点验委员会,点验川军,核实名额。11月1日,蒋介石改设军委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以为主任,为参谋长,参谋团即行撤销。
面对蒋介石势力进入四川,控制和瓦解川军,在改组省政府时,任用自己的亲信,并宣布废除防区制,原防区内一切政权交给省府
,健全武德学友会。同时,着手联络民主人士和共产党人,共同抵制蒋介石。冯玉祥系统的汪导予、、,共产党人郭秉毅、、、、等先后到部工作。其后,刘湘在武德学友会的基础上,组织核心组织“武德励进会”,自任会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月,令第二十军杨森部直接归重庆行营指挥
。7月,第二次整编,“川军裁减百分之二十,以后各军的团长以上人员由中央派人”
,军政部派员点名发放军饷。
2.抗日战争时期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派张斯可为代表赴广西,与中共
代表及李宗仁、签订了《川、桂、红协定》。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10日,刘湘致电蒋介石,吁请一致抗日
。8月7日,刘湘飞抵南京,出席当晚召开的最高国防会议。26日,刘湘发表《为民族救亡抗战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川康军民同仇敌忾,毁家纾难,奋起抗日,同时担负起后方根据地的重任。9月,川军分三路奉命开赴抗日前线,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编为第2路预备军,有14个师又2个独立旅,共15万人,刘湘任司令长官,邓锡侯为副司令长官。
10月,国民政府正式命令川军出川,将川军编成第22、23两个集团军,参加抗战。出征后,川政交由第44军军长处理。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春,川军将领范绍增
在顾祝同的支持下,于重庆组建了第88军,开赴第三战区作为总预备队。独立第35旅也奉命开赴前线。
1月20日,刘湘在汉口病故,第7战区即被撤销,22、23集团军先后拔归第2战区、第3战区、第5战区节制。蒋介石任命张群主川,引起刘湘嫡系强烈反弹
,被迫收回成命,改任刘湘旧部王缵绪主川
。3月,王缵绪升任第29集团军总司令。
4月,代理四川省主席。为了进一步控制四川政局,蒋介石于同年2月委任为重庆行营副主任兼川康绥靖公署主任。不久,邓锡侯从前线回到四川主持川康军务。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
5月,许绍宗率29集团军乘船东下出川,受第5战区司令长官指挥。
王缵绪主政四川后 ,借整顿吏治和财政,任用亲信,排斥异己,使得、的保定系军人反对和速成系军人的不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及主席刘文辉在成都与云南省主席秘密签订了川康滇三省政治、军事、经济实行合作的盟约,联合抵制蒋介石的宰割。事后,王缵绪全盘向蒋介石密电报告,使邓、潘、刘策动川康军人反对王缵绪。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3月,第88军军长范绍增率部12000人,由南川出发,步行4000余里,到达江西弋阳,编入第3战区战斗序列。8月10日,邓锡侯等指使川康、陈兰亭等7师长倒王,发出通电,调动军队进逼省城。蒋介石以平息事态为由,劝王缵绪率部出川抗日,自兼四川省主席。9月,王缵绪辞去四川省政府主席,于年底率新编成的4个旅出川抗战。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蒋介石任命张群(兼成都行辕主任)为省主席。张群主政四川,留在四川有较大实权的川军将领,有川康绥靖公署主任。
据《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统计,抗战八年,四川总计共征壮丁2578810人,居全国各省之冠,为全国同期实征壮丁人的1/5。
据的统计,抗战期间,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的1/5,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
川军先后有6个集团军另有2个军1个独立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
抗战中川军参战各主要战役一览表战名主要地区参战川军及指挥官
上海大场陈家行
第20军、40军,指挥杨森、郭汝栋
娘子关、忻门
第22集团军,指挥官邓锡侯
广德泗安之战
广德、泗安
第23集团军,指挥官唐式遵、潘文华
第27集团军,指挥官杨森
第27、22集团军,指挥官杨森、孙震
第22、27、29集团军、第43军26师,指挥官孙震、杨森、杨绍宗、刘雨卿
第20、30集团军,指挥官杨森、王陵基
第30集团军、26师,指挥官王陵基、刘雨卿
第22集团军,指挥官孙震
第47军,指挥官李家钰
随县、枣阳
第22、29集团军,指挥官孙震、王瓒绪
第27、30集团军,指挥官杨森、王陵基
枣阳、宜城、宜昌
第22集团军,指挥官孙震
第36集团军,指挥官李家钰
第27、30集团军,指挥官杨森、王陵基
第21军,指挥官陈万仞
第30集团军,指挥官王陵基
第27、30集团军,指挥官杨森、王陵基
第22集团军,指挥官孙震
金华、上饶、横峰、贵溪、鹰潭
第23集团军,指挥官唐式遵
沙市、宜昌、新安、石门
第29集团军,指挥官王瓒绪
石门慈利之战
石门、慈利
第29集团军,指挥官王瓒绪
第29集团军、第20军,指挥官王瓒绪、杨汉域
洛阳、渑池
第36集团军,指挥官李家钰
长沙、衡阳
第27、20集团军,指挥官杨森、王陵基
桂林、柳州
第20军,指挥官杨汉域
第20军,指挥官杨汉域、杨森
襄阳、老河口
第22集团军,指挥官孙震
资料来源:
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川康公署主任代理四川省主席。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川康绥靖公署裁撤,邓锡侯专任四川省主席。4月,蒋介石任任四川省主席。王陵基上任后,实施“安川应变”计划,独揽省政大权,利用兼省保安司令职权,整顿、扩充保安团,在各县、市成立“自卫总队”。
抗战后,原第22集团军各军在邓锡侯回四川后交给指挥,一直在中原战场作战,淮海战役前交给,在淮海被歼。72军和王缵绪的44军也被歼。20军在渡江之役被歼。21军在后撤往台湾。
1949年4月,蒋介石将西南改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由张群出任长官。10月以后,人民解放军发起,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逃往。
12月7日,蒋介石以召开紧急会议为名,邀请、邓锡侯、潘文华到北较场,准备将他们挟持到。刘、邓、潘于当天上午逃出成都,到达新繁县,随后邓、潘率部转移至彭县。
日,刘文辉、邓锡侯、在彭县总指挥总联名发出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接受领导。
四川挺进军总司令亦于同月在通电起义。成都市亦宣布起义。日,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南游击第一路剿匪总司令率部在成都起义。
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南游击第二路剿匪总司令,于1950年被击毙。四川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于12月25日化装成军医外逃,在被捕,成为级别最高的国民党被押战犯
逃往台湾的川军高级将领,有、、等。随着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彻底失败,川系军阀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川军主要将领
川军派系较多,主要派系有武备系、速成系(第二军系)、保定系 、第一军系、军官系、第三军系、大邑系等。
川军将领名录(部分)
---备注: 该表格只列举北洋政府陆军中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以上川军将领
川军军事体制
1.蜀军政府
宣统三年(1911年)11月21日,大汉蜀北军政府在广安州宣布成
蜀军政府有关军事机构及其负责人列表
立。大汉蜀北军政府下设军事部,下辖整编民军3个大队,共2000余人。11月25日,蜀军政府建都督府,设正副都督各1人,总揽军务政务。管理军务设总司为参谋部部长,唐仲寅为副部长,方潮珍为军政部部长,江经沅为军需部部长。军政府成立后,整编军队,由都督直辖的有3个标和1个亲兵营。
2.大汉四川军政府
宣统三年(1911年)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在成都宣告成立。都督为,副都督为,绥靖主任为,军事主任。
所辖部队改编为陆军3镇,原第17镇为川军第1镇,同志军为第2镇,原边防军一部及散军为第3镇,组建川军第4镇,军政府所辖近卫第2标和驻邛崃独立协等部队编入第4镇。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后,改镇为师,统制改称师长,协为旅,协统改称旅长,标为团,标统改称团长。
3.四川军政府
宣统三年(1911年)12月8日,大汉四川军政府政府在成都东较场阅兵。四川巡防队借索饷哗变。12月9日,重新建立起军政府,称四川军政府。四川军政府在都督、副都督之下,设军务、参谋、军事巡警等11部。
四川军政府成立后,四川出现了重庆、成都两个
1914年川督府军事机构负责人
省级新政权并立的局面。民国元年(1912年)3月11日,成渝两军政府合并后的四川军政府在成都成立,改称四川都督府。都督为,副都督为,下辖参谋、军务、军事巡警总监等11个部。5月,尹昌衡将川军改镇为师
民国二年(1913年)9月17日设立重庆镇守使署。民国三年(1914年),四川巡按使陈廷杰在巡按使署内设四川警备队总司令部,总司令官阶为上将,下设警务处、教练处、执法处等。全省各道、县组建警备队。
四川将军行署
民国三年(1914年)6月30日,袁世凯下令将各省都
将军行署各部官员列表
督一律裁撤,对督理各省的军政长官,在所驻省府设将军行署。在四川,任命陆军中将胡景伊为成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都督府改为将军行署。
民国五年(1916年)7月6日,北洋政府申令各省督理军务长官改称督军,民政长官改称省长。同日,黎元洪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就职后,即对川军进行整编,川军仍编5个师,并任命刘存厚为川军第1军军长。
民国七年(1918年)2月27日,中华民国广州军政府任命暂行代理四川督军。3月8日,广州大元帅府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7月,四川靖国军总司令熊克武命令公布《四川靖国各军卫戍区域表》。
民国八年(1919年)4月,四川督军熊克武发表《四川靖国各军驻防区域表》,标志四川军阀防区制的形成。
防区制形成后,各防区军阀竭力扩充兵力,以张己势。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川军队约40万人。
川军总司令部
民国九年(1920年)5月,五部联合滇黔军倒熊战争,熊克武败退阆中。7月18日吕超进入成都,通电暂摄川滇黔联军副总司令兼川军总司令职。
民国九年(1920年)8月,在川北联合刘存厚组织驱逐滇黔军作战之际,把川军扩编为3个军
。并在作战中逐步把各军所辖部队编为9个师、9个混成旅和川北边防军
。12月,熊克武自动解除督军职务,在重庆设立四川各军联合办事处。
民国十年(1921年)3月,被逐离川,重返陕南。6月6日,川军混成旅以上将领24人开会,推举刘湘为川军总司令兼省长。7月2日,刘湘在重庆就职,四川各军联合办事处撤销。刘湘任川军总司令后,成为各方矛盾的焦点。迫于形势,刘湘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5月14日通电辞职。第1军、第3军等在成都成立各军联合办事处,公推刘成勋为川军总司令。7月13日,在成都宣布就任。
督办、督理
民国十二年(1923年)10月25日,杨森等16名川军将领集于万县,共推刘湘为四川善后督办。12月15日,北洋政府正式任命,刘湘旋于重庆就任。
民国十三年(1924年)5月27日,北洋政府明令裁撤四川督军,任命为四川军务善后督理,为四川省长,为四川军务善后帮办,为川陕边防督办,刘湘为川滇边防督办。在杨森于6月12日在成都就职,名义上统管四川军队,实际上各派自成一系,共有21个师(含黔军1个师),13个混成旅,两个总司令(边防、江防),1个川边镇守使,总计25万余人。
民国十五年(1926年),川军各部先后易帜改称国民革命军。
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27日,南京国民政府委派刘湘为四川善后督办,所有四川各军,统归其全权编遣。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刘湘、刘文辉进行决战前,四川共有6个军、27个师、90个旅、9个路、1个边防军总司令部,总计约36万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国民政府决定,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兼任四川省主席。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四川全省划为8个绥靖区。6月,国民政府对川军进行第一次整编,10月20日,整编结束,共7个军另4个师、5个旅、1个路。
四川“剿匪”总司令部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7月7日,蒋介石又委任为四川“剿匪”总司令,“所有川中各军悉归节制”。四川“剿匪”总司令部与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合署。下设8处
,审计、督察2室和军饷点放委员会。
川边军事机构
民国元年(1912)~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年底西康建省之前,在川边地区先后设置有:川边镇抚使
、川边镇守使
、西康屯垦使、川康边防总指挥部等军事机构,统管辖区内军事民政。
川康绥靖公署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月31日,国民政府令第20军
杨森部直接归军委会委员长重庆行营指挥,使之“中央化”。11月19日,国民政府决定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和四川“剿匪”总司令部同时撤销,成立川康绥靖公署,任命刘湘为主任。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川康绥靖公署将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划定的8个绥靖区重新作了划定,绥靖区司令作了调整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再次整编川军,于8月10日整编完毕。通过第二次整编,各军直属国民政府军委会,其人事、经理、装备均由军委会掌握;军事体制也与全国军队基本统一。此外,1个独立团由重庆警备司令部指挥;18个团编为各行政专区保安团。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原川军将领和川军已有很大变化。杨森、孙震、王陵基等完全投靠蒋介石,所率出川抗战的部队,不少已被整编或裁撤。留川的少量部队,在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地方实力派的掌握下,在同蒋介石力图整编和外调的斗争中基本上保存下来,共5个师及直属旅团(3万余人)
保安司令部
1.四川省保安司令部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10日,四川省保安司令部、省政府
各任期保安司令
保安处成立。任保安司令,费东明任保安处长。6月,全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设置18个区保安司令部,后第17区(雅属)、第18区(宁属) 划归西康省管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刘湘发布通令,将148县的武装团练统一改编为县保安队,编中队352个,共4.3万余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四川保安部队统一于区,设保安团24个,独立大队10个,独立中队15个,共4.1万余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全省保安部队统一由省直接指挥,一个专区配1个保安团,每县有1个保安中队。
抗日战争爆发,四川保安部队大量改编为正规军开赴抗日前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四川保安部队有4万余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为2.7万余人,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2.5万余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降至2万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只有1.9万人。
解放战争时期,四川保安部队继续补充国民党军正规部队。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保安部队有1.4万余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只剩8个团和1个独立大队,1949年,增加4个团。1949年底,12个保安团先后宣布起义。
2.西康省保安司令部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西康建省委员会成立,设置保安科。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月,组成民团整理处,将保安科归并。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 月,民团整理处撤销,成立西康省保安处。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1日,西康省政府成立,同时成立省保安司令部。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月,将康属19县划为4个民团整理区,各区设民团指挥部,各县设民团总队部。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将4个区民团指挥部改组为4个区保安司令部,将各县民团总队部一律改为各县保安总队部。西康全省共有6个区保安司令部。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省保安司令部将6个保安司令部调整改组为5个
,直至西康解放。
西康省保安团队的组建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在康定、泸定两县各成立1个保安独立分队,每队38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甘孜、瞻化(今新龙)两县各成立两个保安独立分队,德格、邓柯两县各成立1个保安独立分队。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道孚、九龙等8县各组成1个保安独立分队,每分队官兵40人。
西康正式建省后,由四川移交来两个区保安司令部及其所属保安团队。经过调整,全省保安部队有特务大队1 个(辖4个中队),大队4个(每大队辖3个中队),独立中队3个,独立分队16个。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全省保安大队增至8个( 含1个保安特务大队),保安中队22个,官兵达到2696人。同时还成立了特种保安大队19个(其中藏族7个,彝族12个),官兵6000人以上。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保安大队编为3个总队(每总队辖3个大队,每大队辖4个中队),将特种保安大队除暂留8个外一律裁编,充实正规保安部队。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个保安总队改为保安第1、2、3团,另有1个独立团。
日,各保安团随起义。
川军后勤保障
川军后勤机构
民国初期,川军军费统一由国税支付,后勤保障无独立系统。四川防区制形成后,川军各部队无统一后勤补给机构,军费靠就防划饷,自筹自给。防区制解体后,驻川部队统一执行国民党军的后勤机构编制和供应标准。
防区制时期,川军各部队虽无统一的后勤编制,但各军根据需要均设有相应的机构。21军设有经理监察委员会。29军设有驻区事务部、军实部、财务处。28军设有财务委员会和经理处、军医处等。
民国以后,四川财政总支出中,军费开支居首位。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三年(1914年)、民国五年(1916年),财政预算中军费预算支出1835万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57.92%),实际支出2797万元,超预算数52.43%。民国五年(1916年),因川军扩编,滇、黔各军入川,军费实际支出超过1000万元。全年度收入仅够军费开支。四川督军罗佩金无法应付,令各县征收局将所有税款,概解各道,转拨为军饷
民国六年(1917年)、民国七年(1918年),省政当局尚有军
费统筹支配的规定。民国九年(1920年3月),曾令各军将各项税款,交由财政厅统筹;各军饷款,由财政厅按省核定数目,就各军防区征收税款,按月酌量匀配。民国十一年(1921年)刘湘主持川政,成立军费审查会及财务统筹处,订立军饷条例。民国十二年(1922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两次军事善后会议,均拟统筹饷款,裁减浮滥。以上均未能付诸实现。
民国十四年(1925)~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是四川军阀防区割据的极盛时期,四川的财政系统被彻底破坏。各军为扩张势力,把持驻区财政,所有财政官吏,概由其委任,自成体系,非本军不得干预;征收官吏倚仗驻军势力,无视法令,任意征收。各军为增筹军费,视防区财政收入为“举军队命脉所关”
,于防区内遍设关卡,重征苛敛,预征筹垫盛行。田赋有预征至1991年者;附加税日重一日,盐税有附加数十种,田赋附加有超正税70倍者。
民国十七年(1928)~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仅二十一军财政收入累计21459万元,年均3066万元,捐税收入占90%以上;财政支出累计30589万元,年均4369 万元,军费支出约占68%;财政赤字累计9130万元。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比民国十七年(1928年)收入增加3.1倍,支出增加4.7倍。该军7年年均收支数超过1925年全省预算数。此期川中战事迭起,各军纷纷举债作战。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底,仅21军所欠各种债务额数约12139万元,约为防区制前期所负政务债务的10倍。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3月1日起,一切收入由省府统筹;军政各费由省府统一支付;各军就地筹款办法,一概废止。同年10月,川军缩编三分之一,年支军务费428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0.72%。省府为整理各军旧债,除加重旧税,开征新税,增征附加税外,还大量举债,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负债达15900万元。
民国初期,川军薪饷统一。防区制时,各军薪饷,视防区财政收入而定,收入拮据时欠饷、克扣时有发生
川军武器装备主要靠自制和购买,制式杂乱。民国十四年(1925年),各部共有枪19.85万支。民国十三年(1924年),杨森占据成都,下令成都外东兵工厂日夜加班造枪,实力扩大到13万人,枪约12万支,重机枪100多挺,驳壳枪4000多支,山炮数十门。各军均掌握有兵工厂、修械所、机器厂等,部分开办或扩建炼钢厂,以供制械材料。
民国十九年(1930年),军部驻防广安,因实力大损,又从上海购回枪弹,运经重庆被刘湘截留后,即在防区扩建修械所,仿造轻、重机枪,开设白药厂,自造枪弹。民国十四年(1925年)冬,由汉口购回子弹100万发;民国十六年(1927年),又买飞机兵船;民国十七年(1928年)7月,一次即从国外购买快枪1.25万支,手提机枪100余挺,子弹1000余万发;民国十八年(1929年)初,再次大量购买枪弹和修理所、炼钢厂的机器设备;民国十九年(1930年),透过雅利洋行订购德国出厂5年的步枪子弹1200万发,无烟火药20吨,制造子弹头的钢盂40吨,后又通过重庆的英商安利英洋行购入英国路易式重机关枪3000挺、子弹1500万发。
民国二十年(1931年),刘文辉用200万元从英、日等国购回武器和飞机,运经万县时被扣留。4月,国民政府随之拨付包括500万发子弹在内的大批枪械
蒋介石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拨给川陕边“剿匪督办”子弹100万发,先后三次给步枪万余支,子弹800万发,炮弹500发。
川军服装由各军在防区内摊派服装费制发。民国十四年(1925年)12月,四川善后会议议定川军服装发放标准:士兵每年单军服3套、棉衣1套、外套每3兵1件,全省一年服装费254.74万元。由于防区各自为政,军费收入不等,服装配发换补亦不一样,失去防区则无以为补。民国十八年(1929年)初,在下川东战败,率部万余人驻渠县,军服破烂无力换补,以提倡民众穿短服为名,发布告,并派兵持剪刀把守城门,见有着长衫者,强截其半,用来缝补士兵破烂军服。
川军兵役制
民国初期,四川省兵役仍沿袭清末的募兵制。在军阀混战期间,兵员募补由各部队在本防区内,张贴布告,自行招募。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至省军管区司令部成立前,全省役政事务由省民政厅主办。这个时期募兵无统一的计划和条件,应募者多为穷苦百姓、,少数流氓、赌徒、违法和逃债者也入营当兵。
抗日战争开始后,根据国民政府颁布的《兵役法》,先后制订了《四川省统一兵员征募办法》、《四川省兵役实施纲要》等。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7月,四川省军管区司令部与师、团管区司令部先后建立。全省即实行以征兵为主,募兵为辅,征募并行的兵役制度。
川军历史意义
在长达20余年的军阀混战中,川军各部人数虽众,但纪律极差,战斗力极弱,被世人称之为烟枪和步枪并有的“双枪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数十万川军以贫弱之师和简陋的武器与装配着先进武器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战斗,虽然牺牲惨重,但是川军将士视死如归,有着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故而在历次大会战中,战绩卓著,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成为人所称道的铁血之师。
川军历史评价
1933年11月,时任“剿共”各路总指挥的陈诚曾严厉训斥川军:“连外国人都知道,四川军队素质之差,国内外有名,同中国优秀的部队相比,相差甚远”。
1935年8月,蒋介石在峨眉训练团讲话:“我(蒋介石)从成都乘车到峨眉,在途中遇到某些军官坐滑竿从我车旁经过,仰卧倨傲,毫无革命军人之仪态,形象甚为难看,可见毫无教育。”
“他们沿着马路,通过郊区,成群结队,毫无秩序,有的穿着军装,戴着军帽,其余的服装则随心所欲,任意穿戴。但每个人都带着旧式雨伞、茶壶、电筒、毛巾、蔬菜和备用草鞋。这些东西或挂在肩膀上,或者用绳子拴在身上。许多扛枪的人,都把用布包裹着的私人财物吊在枪杆上,那种模样令人联想起迪克·惠廷顿。那些能够乘滑竿或者坐黄包车的,以及那些蓄养禽兽的人,荷着鸟笼,抱着猴子,或是用绳子牵着狗走。我明白,像这种吹吹打打的喜剧般的中国队伍,现在只有在传奇故事中才有了。”
(格雷厄姆·佩克《穿越中国墙》)
“川军一些部队之中,老婆比军官多,军官比士兵多,士兵比枪杆多。”
抗日战争时期
抗战初期,邓锡侯奉命率第22集团军不远千里前往第二战区参加山西保卫战时,驻防山西的拒绝川军入晋,指斥川军“武器不好,作战不力,是不会打仗的叫花子部队”。
台儿庄大战之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认为:“川军习气较坏,官长均视物质享受为当然,不能与士卒共甘苦,各将领间因为省内长期互战的结果,彼此均积不相能”。
“台儿庄会战中,滕县四昼夜的血战,以武器之最劣、人数不过二万余人之川军,终能给数量巨大、高度机械化之精锐敌军以重大的打击,捣毁其直占徐州之企图,等待援军主力到达,使军事重镇徐州,得以转危为安,这是我国抗战史上最不可磨灭的一页。”
台儿庄大战后,认为:“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台儿庄之结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战斗任务,写出了川军抗战史上的最光荣之一页。”
在抗日战争中,日军称四川军队为“国军旁系的有力部队”。
“川军将士东出夔门、下三峡、入洞庭、赴京口……纵横大江南北。北跨剑门、越巴山、翻秦岭、过关中,涉风陵古渡,北抵恒岳,东趋泰岱,回镇皖浙……奔驰数千上万里,驰骋南北战场,热血洒遍江淮河汉。为民族争生存、为四川争光荣。”
“出川将士伤亡人数为国民党正面战场伤亡人数的1/5,阵亡人数26.3 万人,负伤35.6 万人,失踪2.6万多人,出壮丁300 多万人,占国统区壮丁数1/5,负担经费4400亿元,约占国统区总支出的1/3”。
(《四川对日抗战》)
“川军在八年抗战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英勇。正是在抗战烽火中,川军实现了浴火重生,以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抗战历史,从而由“双枪兵”、“烂部队”,转变为铁血之师、正义之师。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张建基.川系军阀的形成:《军事历史研究》,2003 (3):84-94
川军纠纷[N] . 南京: 中央日报, .
孙静.年四川军阀混战与省内灾荒:《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 , 10 (4):110-113
熊武一,周家法;卓名信,厉新光,徐继昌等.军事大辞海 上:长城出版社,2000-05
何允中.试论抗战中的川军:《文史杂志》 ,2015 (3):4-11
龙雅芳.论川军出川抗战的成因及其意义:《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05 (4) :3-5
徐伯荣.刘、邓、潘起义与龙兴寺:《四川统一战线》,2000 (1):17
廖时哲.川西起义将领潘文华事略:《文史精华》,1998 (3):46-50
倪良端.中共引导刘文辉走向人民阵营:《党史文汇》 ,2013 (2):44-45
方镇华,张炎炳.邓锡侯率部起义前后:《武汉文史资料》,1994 (3):194-198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
朱鼎卿.从就任湖北省政到川西起义的经过:《武汉文史资料》 ,2007 (9):7-19
王恩收.川军兴衰录:《档案天地》,2010 (4):41-45
何一民.从&双枪兵&到铁血雄师:抗战时期川军战斗力提升和形象改变的原因:《天府新论》 ,2015 (6):8-18
郭凤鸣,清末民初陆军学校教育, 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 1978年版, 第35页。
郭凤鸣,清末民初陆军学校教育, 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 1978年版, 第85页。
《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页188、322~324。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p389-387:进兵之路,察木多以内,拟取道德格至察。绕过江卡,以免横生事端;察木多以外,取道类乌齐入三十九族,由三十九族入藏界至拉萨。……由察至藏,系在川边界外,过察以后,边军即难为力。由联豫、温宗尧就藏中已练兵队接应照料,边兵仍在察遥为声援。
杨铭.清末川军入藏与达赖喇嘛出走事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 (1) :53-58
吴彦勤,吕昭义,李志农.清末入藏川军述评:《思想战线》 ,2003 , 29 (4) :2003 , 29 (4)
刘石渠,清末民初川军沿革 四川军阀史料 第1 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第17-18页:第17镇统制朱庆澜辖第33协, 协统施存志, 第65标, 标统周骏, 第66标, 标统叶荃; 第34协, 协统陈德麟, 第67标, 标统孙绍基, 第68标, 标统王铸人; 骑兵标, 标统蒋隆芬木, 炮兵标, 标统陈桄, 工兵营、辎重营。
巡防军3个营至10个营, 设1统领。民国后, 巡防军一部改编为陆军, 一部改称汉军, 有20余营、约7000人。
刘正祥,徐精鹏.四川保路运动时期四川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对峙-兼论清朝覆灭的原因:《社会科学研究》,1998 (4):110-115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6-131.
川政权转交谘议局;赵尔丰交出政权后,仍带兵办理藏边事务,暂不离成都,以备顾问。以蒲殿俊为军政府都督,以第17镇统制朱庆澜为副都督并统领军队。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1-133.
第1师师长周骏,第2师师长彭光烈,第3师师长孙兆鸾,第4师师长刘存厚,第5师师长熊克武。归军团长胡景伊统辖。
王海兵.尹昌衡西征与民国初年康藏局势变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 , 33 (5):6-11
任新建,何洁. 尹昌衡西征史料汇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郭卫平.民国藏事辑要(二):《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4):45-55
向楚、李植,四川癸丑讨袁之役,四川军阀史料第1辑,第34页.
讨袁军所辖第五师和蜀军两个团9000余人及石青阳、卢汉臣、鲁瀛等部,合编为4个支队。以第九旅旅长龙光为第一支队司令,率部同前卫司令吕超,由中路经永川、荣昌、隆昌进取泸州;以炮兵团长范榛为第二支队司令,率部扼守合川,防御北路;以李树勋、刘植藩分别为第三、四支队司令,率所部及石青阳部,屯防南路,分拒滇、黔军;以余际唐为川江水师司令,率部从江津朱沱进占合江后,配合第一支队攻打泸州;以黄金鳌为川东抚慰使,维护东面水路交通;以团长卢师谛及张立民部驻万县、奉节,防堵鄂军沿江而上。改组学生队为炸弹队,在重庆附近待命。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3-135.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志 卷四十九 军事志[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8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5-140.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志 卷四十九 军事志[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7.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4.-147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志 卷四十九 军事志[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4.
民国六年(1917年),熊克武任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九人团排挤实业团激起争斗。熊克武出任四川督军后,双方矛盾激化。熊克武对孙中山任命杨庶堪为四川省长亦心感不满,熊、杨之间亦矛盾重重。实业团遂与杨庶堪联合,拥杨倒熊。
委任田颂尧为第1路司令,唐廷牧为第2路司令,张印本为第3路司令。
委任但懋辛为第1军军长,刘湘为第2军军长,刘成勋为第3军军长。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7-150.
唐式遵为第一路总指挥,由长江北岸东进;但懋辛为第二路总指挥,由长江南岸东进。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0-152.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2-154.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4-157.
公约规定:归还原来杨森所属兵权,与刘湘合作收复重庆后,下川东则为他统治范围。
定系是由川军中四川陆军小学、陆军中学、陆军预备学校和这三校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的军人结成的派系。1921年熊克武发起驱逐刘存厚之战,邓锡侯、田颂尧、刘斌三个师战败退保宁,因三人为保定军校同学,又同为刘存厚部下,加上当时同处困境,利害一致,初步形成以邓锡侯为首的四川保定系。1925年在驱逐杨森之战中,保定生刘文辉崭露头角,跻身保定系三首脑之列。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同驻成都,形成保定系三首脑。
四川军官系是川军中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出身的军人结成的派系。
蒋介石私下对杨森许诺,攻下武汉后,汉阳兵工厂归杨森管辖。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8-179.
黄天华.国家统一与地方政争:以四川&二刘大战&为考察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 35 (4) :94-101
匡珊吉等. 四川军阀史[M] .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邓汉祥. 刘湘与蒋介石的勾心斗角[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文史资料第5辑[C] .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年,56:邓、田各部对作战计划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所以对川北红军始终没有办法。
黄辛建.抗战之初的川军形象:《文史杂志》,2007 (5):56-58
蒋吉平,吴俊江.论四川军阀态势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影响:《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 , 23 (3) :11-15
胡羽高. 共匪西窜记( 上) 件[G] / /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 第八十七辑. 台北: 文海出版社.306“徐匪向前, 盘踞川北, 萧贺两匪, 窜扰下川东, 闻朱毛亦有出窜消息??”。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 参谋团大事记[ Z] . 北:京: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影印本, :“原筹四百万剿赤军费, 早已用罄; 额外拥垫之款, 已达一千五百余万, 无法弥补”。
韩信夫, 姜克夫. 中华民国大事记第三卷[M] .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韩信夫, 姜克夫. 中华民国大事记第三卷[M] .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以杀一儆百; 并派督察专员、军事特派员入川“督剿”。
达成了三项决定:一、仍由刘湘担任四川“剿匪”总司令,负计划、指挥全责,中央尽量补助饷款弹药;二、改组四川省政府,以刘湘为主席;三、组成南昌行营驻川参谋团,任命贺国光、杨吉辉为该团正副主任。
郭廷以校阅,王聿均访问,张朋园记录:《贺国光先生访问记录》,《口述历史》(台北)1996年第7期,第31-39页:参谋团主任贺国光回忆:“参谋团入川后,非常意外的产生种种流言。刘湘认为中央即将削其兵权,另以他人代之,意颇不怿。情势天天演变恶化,误会难释,双方各自备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社评:四川新省府成立》,天津《大公报》日,第2版。
日, 蒋介石下令禁止川军各部自行印铸票币; 并于6月10日起开始整理地钞; 同年6月30日, 7月12 日先后发行民国二十四年四川善后公债和民国二十四年整理四川金融库券,共一亿元, 为统一币制铺路。日, 行营颁布《收销地钞及收换杂币办法》, 以“新中央钞八元兑换四川地钞十元”由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成都分行及万县办事处等处敞开收兑。11月, 法币政策推行, 禁用现金, 蒋介石把“四川各银行原有的黄金、白银一律运走”。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 参谋团大事记[Z] . 北京: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影印本, 35年7月15 日, 蒋介石下令成立“军事委员长行营驻川财政监理处”, 并指定“中央银行四川分行为联合金库, 凡川省内国省两税收入, 自七月十六日起, 悉数解存该行, 以备支拨。”
党德信.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之十年内战[M] .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2.95:蒋介石颁布严禁川省军人干政的“川军厉禁五条”。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
陈玉茹.抗战前十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策略刍议-以四川的中央化为例:《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 22 (3):73-75
匡珊吉等. 四川军阀史[M] .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35年2月, 四川督办公署主任刘湘电令“各部队每月所需军费由督办公署统筹?按月核发”。
武德励进会对外保密,会员全为实职营长以上亲信军官。武德励进会在川军中每团设有小组,起着团结、监视、控制部队,防范蒋介石收买部队将领等作用。
匡珊吉等. 四川军阀史[M] .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邓汉祥. 一九三七年重庆整军会议[G] / /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 .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61
四川日报[N] 日.
第一路由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率领(辖第41军,军长孙震;45军,军长陈书农;47军,军长李家钰)从成都启程,徒步经川陕公路至宝鸡,然后沿陇海路东进,经潼关、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对日作战。第二路由第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率领(辖第21军,军长唐式遵;23军,军长潘文华;44军,军长王缵绪),这一路从重庆朝天门码头启程,乘船沿长江东下,经武汉转道许昌、郑州,参加南京保卫战。第三路由川军将领杨森率领第20军,从贵州出发,直接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
衡元庆.川军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与贡献:《红岩春秋》,2014 (4) :36-38
王晓春.川军出川抗战:《四川档案》 ,2005 (5):22-22
《王世杰日记》第1册,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第168页:1月22日,王世杰在日记中写道: “政府抗战,将以川省为后方最重要之根据地。然川军、川政之不良,殆为各省之冠。川军数量之众,殆超过日军常备军总额(廿五师团约五十万人),而纪律器械均甚劣”;刘湘“病殁于汉口,政府决定以张岳军为川省政府主席。一般人对于川省前途,多杂忧虑与希望两感”。
叶健青编辑:《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41册,第96-98页:23日,四川省保安处长王陵基首先通电反对。同一天,刘湘所部留驻后方的6个师长、5个旅长由许绍宗领衔联名致电何应钦、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对川省军、政人选提出主张,说:“日来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汉奸土匪,纷纷蠢动。……窃念贺主任国光、邓军长锡侯、刘军长文辉、王军长缵绪,皆夙为川中军民所欣戴,恳两公转达中央遴选分长全川军政,必能抚绥军团,安辑民众。”
萧李居编辑:《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台北:“国史馆”,2010年,第42册,第117页;《蒋介石日记》,日:7月30日,蒋介石决定“川主席以王缵绪真除,而以岳军主重庆行营,使得各能负责尽职”,如此“四川政治当可解决矣”。
《王子壮日记》第4册,第477页:中央“将刘部之有实力之三军长潘(文华)、王(缵绪)、王(陵基)于集团军总司令、省主席、绥靖主任分别支配,始获相当之满意”。
黄天华.四川政潮与蒋介石的因应():《历史研究》, 2017 (2)
陈红民,罗树丽.抗战期间蒋介石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述论:《抗日战争研究》,2013 (4):47-59
根据日,四川省主席张群发表的《胜利日感言》所述,谓川省在抗战中征集壮丁达300万人以上。同年10月10日,张群发表《开国与建国大业中之四川》这篇双十节纪念论文,则谓“应征壮丁,凡248万余人”。
金振声:《四川人民对八年抗战的贡献述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四川省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七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8页:据不完全统计,征丁人数:月为134,000人;1938年为174,000人;1939年为306,000人;1940年为40400人;月为192,000人,以上四年征兵共130余万人。1941年以后,全国沦陷区域扩大,四川征兵额亦随之年年加大,这后4年所征之兵不下200万人,前后8年总计征兵在300万人以上(按川军建制部队出川抗战的6个集团军的人数,四川5万知识青年从军人数,中央直属各军由前线调来四川进行整补的人数,均不在上列入伍壮丁300万人之内)。
未包括西康征的30938人、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
万金裕《抗战八年四川人民在征兵服役上之贡献》,载《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5卷
马宣伟、温贤美《川军出川抗战纪事》第274-275,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万金裕:《抗战八年四川人民在征兵服役上之贡献》,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四川省文史资料集粹》第二卷,政治军事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60页:军政部长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载,四川省实征壮丁计为:7名;4名;1名;3名;0名;5名;1名;2名;6名,总计2,578,810名。何氏还说:抗战8年,全国征兵配额为16,641,802人,实征额为14,050,521人。四川省的壮丁配额为3,193,807人,实征额为2,578,810人。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谭玉岐,阎志军,王一峰.川军与淞沪抗战: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尹崇富.战火中的生命乐章:川军娘子关抗战纪实:《长江丛刊》 ,2015 (11):78-85
戚厚杰.论川军广德、泗安的抗战及其历史评价:《日本侵华史研究》,2012 , 3 (3):27-35
高明明.对川军出川参加广德抗日战斗的历史考证:《日本侵华史研究》,2014 (2):90-94
夏军.王铭章与川军滕县抗战:《中国档案》,2016 (5) :80-81
成都晚报.川军总动员 水陆两线抗击进犯武汉日军:《成都晚报》,2015
沈岚.李家钰:豫中殉国:《中国档案》 ,2017 (2):78-79
方秋苇.川军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表现:《民国档案》 ,1998 (2) :43-49
陈章文.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川军-川军第八十八军在东南战线的抗战:《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1) :2-10
周勇.西南抗战史〔M〕.重庆出版社,2006.37.
杨乐生.国民党四川省主席王陵基被捉揭秘:《党史文苑》,2006 (5):49-52
傅曾阳.试析四川军阀长期混战之因:《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 (6):80-84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39.
向楚等,蜀军政府成立前后辛亥革命回忆录 (三) , 第83- 84页。
但懋辛,四川革命亲历记辛亥革命回忆录(三) , 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8月,第27-28页。
黄遂生,同盟会在四川的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三) , 第139页、第140页。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资料室,辛亥革命后四川的军政演变, 四川军阀史料第1辑, 第19-21页。
北洋政府公报618号.
周骏为第1师师长,彭光烈为第2师师长,孙兆鸾为第3师师长,刘存厚为第4师师长,原蜀军第1师改为第5师,师长熊克武。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
北洋政府公报122号.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财政汇编》第45页, 《四川军阀史料》第2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成都, 第209-212页。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42.
第1军军长但懋辛,第2军军长刘湘,第3军军长刘成勋。
第1师师长喻培棣,第2师师长唐式遵,第3师师长邓锡侯,第4师师长潘文华,第5师师长何光烈,第6师师长余际唐,第7师师长陈国栋,第8师师长陈洪范,第9师师长杨森。第1混成旅旅长刘文辉,第2混成旅旅长张冲,第3混成旅旅长李树勋,第4混成旅旅长袁彬,第5混成旅旅长张成孝,第6混成旅旅长魏楷,第7混成旅旅长蓝世钲,第8混成旅旅长田颂尧,第9混成旅旅长刘斌,川北边防军总指挥赖心辉,川边镇守使陈遐龄。属第1军的有第1、第5、第6师,第2混成旅;属第2军的有第2、第4、第9师,第3、第4、第6混成旅;属第3军的有第7、第8师、第5、第7混成旅;属刘存厚部的有第3师、第8、第9混成旅和川北边防军。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48.
军务、参谋、副官、秘书、电务、经理、军法、军医。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
川边分为6个兵区:以康定为首区,命张煦、刘瑞麟率5000人镇守;甘孜一带为一区,命陈遐龄率2000人镇守;中道为二区,命朱森林率3000人镇守;理化为三区,命刘成勋率2000 人镇守;巴安为四区,命顾占文率3000人镇守;昌都为五区,命彭日升率3000人镇守。以昌都为前茅,康定为后盾并机动全区。
先后任川边镇守使的有:张毅、刘锐恒、殷承献、陈遐龄、孙兆鸾(代理)。1924年12月,川边镇守使所辖部队有:第1混成旅,旅长孙涵;第2混成旅,旅长张光典;第3混成旅,旅长羊仁安;第4混成旅,旅长贺中强;第5混成旅,旅长苏华洲;第6混成旅,旅长马烈;边军后方警备司令张本仁;另有7个独立团(4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2个骑兵团)。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军事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50.
一区司令邓锡侯,二区司令孙震,三区司令刘文辉,四区司令李家钰,五区司令潘文华,六区司令唐式遵,七区司令王缵绪,八区司令李韫珩。由各司令所辖部队担任辖区绥靖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房后买方不肯撤资金监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