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嘉实新兴产业业崛起会吸引大家返乡吗?

让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光明日报-光明网
您想去哪里?
06版:两会特刊
&& 往期回顾 & && &
主题访谈·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
让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光明日报》( 日&06版)
&&&&“身居东北老工业基地,牡丹江在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使传统工业脱胎换骨。201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企业总数达到128家,新兴产业企业户数占规模以上企业的32.4%,实现工业增加值达55.4亿元。”谈起经济转型情况,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代表如数家珍。&&&&&张晶川告诉记者,牡丹江坚持从传统产业向提升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举转变,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光伏、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绿色有机食品、节能环保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牡丹江还依托多年形成的产业基础,把特种材料产业作为工业经济中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2010年,牡丹江特种材料产业基地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今年,牡丹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按照建设创新驱动、结构升级的现代产业城市部署,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整合生产要素向重点行业集中,打造具有牡丹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集群经济板块。”张晶川说。&&本报特约记者&朱伟华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光明网版权所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江城经济驶向蓝海_网易新闻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江城经济驶向蓝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江城经济驶向蓝海)
首架国产高性能双发通用飞机翱翔蓝天,首款国内全铝车身新能源汽车“小蚂蚁”疾驰上路,国产六关节机器人出货量稳居全国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市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首位推动,聚焦发力。新兴产业正逐步接棒,渐次挑起芜湖产业大梁。机器人、新型显示两个产业获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通用航空等4个产业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芜湖还培育发展了新型显示及光电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等5个市级基地。扎实推进太赫兹芯片、肺动脉高压创新药物产业化、量子通信、纳米环保材料及一体化装备研发生产和制造、跨座式单轨及APM车辆、新一代汽车电子创新平台及产业化、机器视觉自动缺陷检测仪器产业化、智慧安全视觉产业化8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专项。在2016年度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考核中,芜湖市名列第一。2017年上半年,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879亿元,同比增长24.9%。高端裂变抢占前沿产业风口产业是一个积累裂变的过程。得益于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这个首位产业的蓬勃发展势头,芜湖汇聚了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储备了一批前沿应用技术,机器人、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机、轨道交通、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能够在这块热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也是顺理成章。埃夫特,10年前诞生于奇瑞厂房,一路寻找技术合作的“筑梦”团队,如今已并购3家国外企业,建成了国内首条年产1万台机器人批量装配线,研制的我国首台165公斤重载点焊机器人被写入 “中国企业创新纪录”,上半年实现产值7.28亿元,同比增长45.3%,出货量1110台,稳居国内自主品牌第一位。快人一步,则占据风口。芜湖航空产业在国务院促进通航产业政策出台之前已经提前布局。同样由奇瑞发动机项目裂变出航瑞航空动力装备项目,目前已完成6款航空发动机研制,未来将形成国内唯一一家完整具备航空动力平台正向开发、试验和生产、服务的企业。良性聚变打造核心产业链由龙头企业到完整产业链,芜湖坚持培育孵化和招才引智并举,引进全球一流的核心配套企业落户产业基地,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和高水平核心配套的良性互动。机器人产业在国内率先形成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态势,已实现RV减速机、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与六关节、直角坐标、并联等机器人本体及点焊、喷涂、打磨、装配、上下料等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上下游集聚企业86家,新上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了以奇瑞新能源、宝骐汽车等整车企业为龙头,以安川电机、天弋锂电、明基材料等核心零部件企业为支撑,以恒天易开、金玺新能源等应用企业为线上、线下服务支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现代农机产业以中联重机公司为龙头。基地已形成25~300马力的全系列拖拉机等产品为龙头,变速箱、发动机为核心配套的产业发展体系。并且正在打造耕种、收获植保、储存农业大数据平台等全体系现代农业整体解决方案。通用航空产业以钻石飞机制造公司为龙头,引进航空发动机、航空螺旋桨、航空运营服务等航空要素项目,初步构建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华丽蝶变构建集群发展平台“言必称芜湖”成为机器人、通用航空等产业领域的共识。芜湖打造政策支持、投融资、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人才支撑、应用推广等产业支撑平台,吸引集聚了一批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芜湖市把研发平台建设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配置,瞄准产业发展未来方向,突出应用型研究,建立技术研发支撑体系。机器人产业成立了安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安徽省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机器人及成套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技术转移中心,引进哈特研究院、安普研究院、赛宝检验检测中心,组建哈工大蔡鹤皋、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两家院士工作站。现代农业机械产业拥有现代农业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机械成套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依托中联重机等龙头企业,加快全产业链的农业机械研发制造,共研发农用机械700多种,打造出谷王、耕王、甘蔗收割机等一批知名产品。新能源汽车产业组建安徽省电动轿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等创新平台。通用航空产业拥有安徽省通用飞机工程研究中心、通航飞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用飞机国际合作示范基地、贲德院士工作站、通航动力工程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高端的产业离不开高科技人才和资本创新体系支撑,芜湖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主战略,着力构建涵盖产业工人—本科—硕士—博士—院士的多层次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培养造就学术带头人及产业技术拔尖人才。加大人才特区政策兑现落实力度,从编制落实、人才补贴、居住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仅2016年就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10个,其中领衔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19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和“青年千人计划”9人。一个产业、一只基金,芜湖推进金融和资本创新体系建设,通过产业发展基金、专项引导基金、担保基金等多种渠道,初步形成覆盖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基金集群,不断完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畅通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血脉,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原标题: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江城经济驶向蓝海)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长沙新兴产业迅猛崛起
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强劲
日09:23&&&来源:
原标题:长沙新兴产业迅猛崛起
新兴产业持续走强,成为长沙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一个亮点。记者昨天获悉,长沙今年上半年新兴产业增长有力,其中,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5%、14.5%和12.6%。
“我们生产的是一种纳米级机器人!”湖南福来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岗这样描述自己公司的产品。许岗说的“机器人”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俗称“酶”,它的作用是可以自动组合或拆解特定化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是改变药物的分子结构。就是这家仅仅只生产酶的企业,去年产值就达2亿元,并在生物催化剂领域做到了全国领先水平,与华北制药和中国国药集团等大型药企开展合作。
细观长沙近些年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稳健,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在分化中孕育,在分化中成长,势头强劲。
去年,我国发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长沙立即反应,长沙经开区出台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试行办法》,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经开区内国科微电子是省内最大的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与整机开发的企业,今年6月底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4亿元的投入,成为“国家队”选手。目前,国科微电子的研发格局和产品线涵盖广电、固态存储、无线通信、数字消费、模拟、高清监控、汽车电子七大方向,其中广电产品线的数字音视频解码芯片更是占据了我国直播星市场70%的份额。
在新的产业不断壮大的同时,长沙产业格局一改过去工程机械一枝独秀局面,调结构成效显现,已形成多点支撑态势,新材料超过工程机械成为第一大产业。
将自主研发的粉末材料装入设备,然后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逐层烧结叠加,最终“打印”出三维物体,位于长沙高新区的华曙高科将湖南带上了新一轮工业技术革命的快车。 现在,华曙高科已可以利用尼龙和碳纤维及部分金属制成的粉末进行打印,可涉及手板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等多个领域,为工业、医疗、设计院等提供个性化服务,市场前景广阔。
新兴产业引领转型的同时,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则为长沙经济稳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上半年,全市624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976.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3%,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新建项目开工率达84.6%。此外,中兴通讯、蓝思科技三期等产业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克莱斯勒汽车项目预计10月便可顺利投产。上半年,长沙实现GDP3876.32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表示,下一步将实施智能制造、新材料两个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长沙智能制造水平,进一步做强做大储能、磁性、有色金属、碳等材料产业链。抓好物联网和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北斗卫星应用,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记者 熊远帆 通讯员 郑旋)
“调”的魅力
既要稳,又要进。经济调结构,是个高难度活儿。但惟其难,愈显成功之“调”的魅力。
把传统的、过剩的、高耗的、污染的调出去,把新型的培育起来。这种“调”,看起来简单,听起来不复杂,但调起来很艰难。特别是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要“调”,更难。但是,很多成绩,都是困难逼出来的。有困难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想办法,有办法才能出成效。
长沙新兴产业之所以能发展壮大,关键是市委、市政府紧紧咬住“调”字不放松,坚持不懈地在调结构上做文章,下功夫,抓落实。以调促稳,以调促进,以调促转,成效乃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程宏毅)
热点关键词行业||专题
当前所在位置: &
【】【】【】【】【】【】【】【】
战略性新兴产业:西北产业崛起的最大机遇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新时间: 10:29:59
  自2010年国家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全国产业布局发生了巨变,各省份的产业力量消长不断,这给早已失去产业发展话语权的西北带来了希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已成为西北产业能否在全国崛起的最大机遇。
  全国产业布局巨变给西北带来新机遇
  近30多年来,由于东部经济长期引领全国经济发展,全国的产业重心已完全集中到了东部,占国家产业主导地位的钢铁、汽车、家电、轻纺、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大多数都位于东部地区,东部已牢牢地掌握了全国产业发展的话语权。西北除了凭借丰富的资源在能源产业中有些地位外,在全国其他产业中已日益沦落为配角。
  而自2010年国家提出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后,新兴产业就成为了今后20年我国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谁能在新兴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谁今后就能在全国经济中有更多的话语权。这对于早已失去产业发展话语权的西北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机遇。
  而且,此次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科研人才是各地能否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因素。西北拥有西安、兰州这样高校密集的地区,在科研人才培养和储备上有很大的优势。
  据陕西省教育厅介绍,陕西目前共有统招毕业生高校102所,其中普通高校76所,成人高校12所,独立学院9所,军队院校5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100多万人。在陕西关中地区,每1万人当中拥有的大学生是285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6人,每1万人当中拥有的科技人员为60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人。
  凭借着这些科研人才,西北目前在国家确定的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已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如高端装备制造中的航空产业,就是西北的优势产业。据调查,现在陕西的航空产业资产约占到全国航空产业总资产的1/4,职工占到全国航空产业职工总数的1/4强,陕西在飞机的研发和制造方面都具备了全国领先的力量。像位于西安阎良的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就是我国实力最强的大中型军民机设计研究院,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则是全国最大的大中型军民机制造企业。
  有了这样雄厚的人才储备和产业基础,西北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就有了底气,很多经济专家认为,凭借新兴产业使西北在全国重新崛起并不是一句空话。
  西北新兴产业取得重大进展
  现在,西北五省(区)都已积极行动起来,不仅陕西、甘肃等新兴产业基础稍好的省份制定了具体规划,就连青海、新疆这样的基础较差的省区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
  据了解,青海现已把发电、风力发电产业等在内的新能源产业作为该省新兴产业的首要发展领域。从2011年至2015年,青海将保持新能源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以上,到2015年,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
  新疆则提出,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占新疆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新兴产业产值达到6100亿元,增加值22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据统计,2010年,新疆新兴产业仅占地区生产总值3.1%。要实现上述目标,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年内须实现数倍增长。
  在这些宏伟规划下的指引下,西北五省(区)的新兴产业到目前为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尤其是甘肃酒泉境内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自日一期工程开建以来,已逐步建成迄今为止我国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电工程,成为国内新能源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志性工程。
  总面积19.12万平方公里的酒泉市,其面积几近2个浙江省。境内的瓜州县、玉门市和肃北马鬃山地区一带因独特的喇叭口地形,在季风的作用下,形成了丰富的风能资源,被称为&世界风库&。当地俗语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国内风电专家组实地踏勘评审认定,这一区域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风能密度高,10米高度平均风能密度达397瓦/平方米,40米高度平均风能密度达639瓦/平方米;风向比较稳定;年有效利用小时数在2300小时以上;酒泉市可开发风能在4000万千瓦以上。截至目前,国内五大发电巨头华能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和中电投集团均已在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中圈画了自己的地盘。
  抢占全国经济话语权需培育本土龙头企业
  西北的新兴产业虽然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东部相比,发展力度还是相差很大。目前,东部的新兴产业不仅已全面铺开,而且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吸引国内外的人才,东部在新兴产业已形成了一批全国性的龙头企业。而西北不仅没有在全新发展的新兴产业中出现龙头企业,而且在原本有产业基础的新兴产业中也正在失去优势。
  在陕西省发展的全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太阳能产业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在2009年被陕西省列为&一号工程&。为此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出台了《陕西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振兴规划》,提出陕西省到2012年要建设西安、咸阳、渭南、商洛和榆林五个光伏产业聚集区,以及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两个半导体照明产业聚集区。届时,陕西省光伏产业要实现产值2280亿元,进入全国光伏产业第一梯队,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达到557亿元,培育过百亿元企业5-6家,过50亿元企业4-5家。到2015年,这两大产业的总规模预计将达到4200亿元以上。
  然而,由于没有培育出全国性的龙头企业,陕西省扶持发展起来的的众多太阳能光伏企业绝大多数都为东部太阳能光伏龙头企业打工。去年全国的光伏产业出现了明显的回落态势,这使得陕西省一些太阳能光伏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陕西省2009年&一号工程&的规划事实上目前已成为了一纸空文。
  更让人失落的是,西北一些原本有产业基础的新兴产业也正在全国失去优势,这在航空产业中体现得特别突出。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航空产业尤其是民用航空产业在全国重新进行了产业布局和力量调整,在这一过程中,陕西的航空制造业并没有进一步强大起来,反而天津、珠海、上海的航空制造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陕西航空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不升反降。包括大飞机、新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在内的全国性的航空产业龙头企业,现在全部被安置在了东部,陕西原有的航空企业开始为东部这些龙头企业打工。
  西北不少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照这种态势发展下来,西北将再一次失去抢占全国经济话语权的机会。除非,西北能改弦更张,加紧扶持发展本土的龙头企业,不然西北在新兴产业中最好的结局仍将是为东部打工的配角。
我要存档:
将本文以PDF形式
我要分享:
我要收听:
中国新能源网官方微博 @ @
-所有分类-
-本网公告-
-企业动态-
-业内资讯-
-产业分析-
-人物访谈-
-政策法规-
-投资融资-
-统计数据-
中国新能源网官方微博
&太阳能光伏:
&太阳能光热:
&生物质能:
&LED新光源:
&储能与电池:
&新能源汽车:
版权所有:杭州创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六层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休闲农业
我的图书馆
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休闲农业
带动全局一举多赢的新兴战略产业——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刘明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兴起,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在一些重点地区甚至可以用井喷式发展来形容。但是,对于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一些地方仍然视其为一件吃喝玩乐、可有可无的事情。认识不足的结果是重视不够,管理和支持也会相应缺位,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健康成长。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正在发挥着以下六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正在成为现代农业的强大推动力。国际实践表明,现代农业是一个功能多元、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大量投入,但是既不能依赖政府,也不能强制农民,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将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满足城乡居民走进自然、认识农业、体验农趣、休闲娱乐的需要,而且能够借助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转变经营方式、运用新技术、保护产地环境的积极性。四川省江油市新安镇和三河镇在10个村连片建成了集现代农业、田园风光、生态旅游、农事体验相融合的“果语花溪”农业公园。年,该区域内整合各类资金2.8亿元改善生产条件,投入远超过此前30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总和,并且大面积引进了猕猴桃和葡萄等新品种,推广了立体栽培、生物防虫等技术,配备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大大提高了农业发展水平。这样的例子在全国不胜枚举。据调查,只要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程度高的地方,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就高。第二,正在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能够使农业生产实现物化产品和精神产品双重增值,有效增加农业经营性收入;能够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扩大就业容量,有效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能够把农家庭院变成市民休闲的“农家乐园”和可住可租的旅店,有效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能够把农业产区变成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景区,保障农民收入“四季不断”。根据对13.5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的典型调查,在休闲农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占92.4%,每亩土地产出率接近12000元;经营休闲农业的农民,年人均营业收入达5万元以上。由此可见,在当前农业经营受成本抬升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收益有限、农民外出务工数量和工资性收入增幅明显趋缓、转移性收入总量小增量少等不利形势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保障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希望所在和突出亮点。第三,正在成为美丽乡村的坚实支撑点。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既要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更要突出农民主体、强化产业支撑。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仅靠政府项目带动,新农村建设将缺乏持续活力;没有产业的有力支撑,仅靠政策扶持,美丽乡村建设将成为空心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客观上倒逼地方政府和农民等经营主体共同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美化村貌、绿化道路、净化环境,营造良好的休闲氛围,同时促使其把耕读文明作为乡村发展的软实力,不断提高乡村的文化内涵,整体上提升了乡风文明水平。正是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以经济富裕、生态良好、村风文明为突出特征的美丽乡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聚集村目前已达9万多个,这些村已基本建成了美丽乡村。第四,正在成为统筹城乡的有效连接器。推动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休闲农业具有连接城乡、沟通工农的重要功能。大量实践表明,在休闲农业发展好的地方,均出现了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的高潮,农村的人气和资源要素开始从城市回流,农村“三留守”、“空心村”等问题得到缓解;大批城里的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改造,资金聚集效应明显,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乡村的路、电、水、气等公共设施都得到较大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正在快速地向农村延伸,消费支出由城市向农村流动;长期以来,难以启动的国内消费正在被充分激发,资金、人才等现代要素主要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正在快速而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可以预见,这些变化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拉动经济平稳增长,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一定要抓紧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和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不失为一个有效举措。第五,正在成为产业融合的独特承载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党的“三农”工作理念和思路的又一重大创新,是新常态下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根本选择,也是顺应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但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不能泛泛而论,需要找到融合的载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高度体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理念,每一个经营业主不仅需要生产出优质原生态的农产品,而且通常要加工成游客可品尝、可观赏、可携带的商品,他们既是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也是小型和中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更是乡村休闲旅游服务业主,天然地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农村三次产业的高度融合和互促互动,极大地拓展了农村产业的发展空间,提升了质量和效益。第六,正在成为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往往也伴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快速增长。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旅游休闲业将继续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以上。2014年国内旅游达36亿人次,增长10%;全年旅游总收入3.25万亿元,增长11%;完成直接投资6800亿元,同比增长32%,明显高于服务业其它行业。在看到旅游业良好发展趋势的同时,更要看到当前和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支撑和潜力在农业农村。一方面,传统的名山大川、寺庙古刹等名胜古迹的承载能力和拓展空间有限,远不能和广阔的农村相比,其发展指标要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大的增长难度很大;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居环境、生活工作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市民远离市区喧嚣,到乡村望蓝天白云、看碧水清波、吸清新空气、品特色美食的愿望日趋强烈,乡村已越来越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休闲农业是乡村旅游的产业支撑,乡村旅游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两者不可分割。因此,要推进旅游业发展,必须同时高度重视和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邮战略新兴产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