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对保险行业的了解有了解的吗?

精神科医生:这个职业让我对什么都见怪不怪|精神病|医生_新浪新闻
&&&&&&&&&正文
精神科医生:这个职业让我对什么都见怪不怪
(1992年姜涛被分配到安定医院时,在北京东城长大的他甚至不知道这座医院地址在哪儿。摄影_邵欣)
  (安定医院的副院长李占江回忆,八十年代刚工作时,很多人知道他是精神科医生,会问“你们在那里待的时间长了会不会得病?”摄影_于东东)
  记者_许智博 北京报道
  再过三个星期,妻子就将分娩,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住院医生付冰冰退掉了在东二环保利剧院后面租的房子,将家搬回了自己去年在通州买的房子。从那里到他工作的安定医院,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交通方式,时间都差不多是之前的三倍,这对于早上七点钟就要赶到病房的他来说,意味着起床时间要提前好长一截儿。
  因为高考志愿上填了“服从调剂”,付冰冰被医学院调进了刚刚成立的精神病学专业。他曾希望通过考研转到神经内科,但考研失败将他“推”进了安定医院,在2009年8月进入了住院医生的“五年培训计划”行列,成了病人眼里的“小大夫”之一。
  今年是安定医院的第100年,也是付冰冰来到安定医院的第五年,明年初他如果通过院里的“第二次大考”,将升为主治医师,迈出所有医学生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今年10月,差不多在孩子降生的同时,在职研究生课程也将开始,付冰冰没有陪产假,他去年靠值夜班和加班攒出了四十多天假期,但最后能使用多少,“还要看病房的情况由主任批”。
  作为中国近两万名精神科医生的一分子,在职业生涯初期,付冰冰也许还尚未像他的前辈们那样,尝尽精神科医生的人生百味。如果说精神病人是这个社会里边缘人群,那么精神科医生在医疗体系中也是对等的弱势群体。他们职业生涯与同行相比枯燥而充满风险,备受偏见,多获得的,是千奇百怪的病人和他们身后的社会万象。
  “时间长了会不会得病?”
  之所以很多人“被动地”成为精神科医生,与这个职业备受偏见有关。中国的精神科专业医院的前身大多都是精神病人收容所,在世俗的眼中,这里是“疯子”的聚集地,是“无法理喻”的危险空间。
  安定医院的副院长李占江回忆起八十年代刚工作时,他经常对陌生人掩饰自己的职业:“很多人知道我是精神科医生,甚至会问我,你们在那里待的时间长了会不会得病?”
  相比普通人看待这个职业异样的眼光,同行们的偏见可能更让精神科医生们难过。1992年临床专业毕业的姜涛被分配到安定医院时,在北京东城长大的他甚至不知道这座医院地址在哪儿。那时他有时面对大学同窗,也难于启齿自己做了精神科医生:“我们那会儿去北京市卫生局开会,主席台上点名问‘安定医院的来了吗’,其他医院的医生们在底下就先会笑成一片。”
  除了偏见和歧视,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待遇低同样也是让年轻的医学院学生们“躲避”精神病学专业的客观原因。付冰冰说,“谁都知道,收入上内科不如外科、精神科不如内科。”
  做住院医生的第一年最苦,工作从周一到周六,早上八点到病房,名义上晚上十点下班,但写完每天的医嘱、给一些病人开完睡眠药,离开医院一般都十点半了。晚上十一点回到宿舍,洗洗涮涮,十二点就得赶紧睡觉。
  在安定工作满两年后,付冰冰通过了院里“第一次大考”,有了出门诊的资格。作为国内少数几个拥有三甲资格、唯一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精神专科医院,安定医院的门诊楼连大厅里天天人满为患,偶尔有患者躁狂发作,人们才会躲避、挤让着为他闪出一条路来。二楼的各个诊室门口,站在走廊里、坐长凳上排队候诊的人同样拥挤不堪,为医生送病历的护士也只能抱着牛皮纸的袋子,在人缝儿里侧身扭过。
  付冰冰每周出一天抑郁门诊,与另一位同事在十平米的诊室里,平均每人要看五十个号。他们将门诊的工作分为两种:为来开药的病人看病叫“刷方子”,为首次就诊的病人看病叫“写白本”。往往,付冰冰正在这边询问着病人的情况,那边就不断有着急的病人推门、探头,一些挂不上号的病人更是会径直而入,要求他给“加个号”。在每个病人四元钱的挂号费里面,医生只获得八角的报酬。
  更多的工作时间,付冰冰是在住院楼九病区的值班。在那里,七八个年轻的医生“糗”在一间不到十平米的空间里,一人起身走动,别人就要挪动屁股下的转椅给让出一道缝儿来。像付冰冰这样的“住院医”,每个人要负责十位左右的住院病人。新病人住院当天,他们最短要用四十分钟的时间,耐心向家属详细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再把这些情况逐字敲进电脑,存档进电子病历。有时赶在他值班时一天新来五六个病人,那就连饭都顾不上准时吃,遇到躁狂症状的病人,被抓伤也是常事儿。
  在住院楼的另一端,即便是作为八病区病房主任的姜涛,促狭的办公室的空间也仅仅容得下两个人转圜。
  “我们精神科医生比别人节奏慢多了,你看综合医院急诊的24小时住院医,那来的可都是急茬儿。”姜涛半调侃着为自己寻找着一点“优越感”。事实上,姜涛来到安定医院工作二十二年,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的强度几乎没有变过。每天早上七点开始查房,十点才能坐回椅子上歇会儿。
  与专门治疗抑郁症的九病区不同,姜涛负责的八病区收治的主要是精神分裂症、毒瘾和酒瘾等更具攻击性的病人。“比如有的病人会陷入幻听,将医生当作特务,而自己是国家安全人员,跟踪医生。这对医生来说就是一种可能被袭击的机会。”姜涛说。这里的医护人员,要懂得在病房里保护自己,不留给病人袭击的空间。曾经有护士靠在椅背上午休时被病人用毛巾勒住了脖子,幸好被另外一个清醒的病人救下;也曾有幻听的病人对怀孕的女医生说:“我想看看你的肚子里是什么”,医院知道后只能安排女医生放假。
  作为病区主任,病区里六十四张床位上的病人情况他都要掌握,若有疑难杂症,他要花时间协调院里其他科室的专家共同会诊。在做病区主任的同时,姜涛每周还要出两天的专家门诊,其中一天是周六。他看门诊时间一般都比别医生多出一个多小时,一天看下来的病人在一百名左右。还有一些病人会找到他的联系方式,把电话打到他的家里。同样在安定医院做了二十多年护士的妻子对这种情况非常生气,但他还是会耐心把电话接了。“很多病人都是从外地来的,我今天少看一个号,病人和家属就可能要在北京多耗上好几天。”姜涛这样解释。
  与综合类医院不同,安定医院的医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中午不能外出。“因为护士在中午有一轮查房,出现情况需要医生随时处理。”付冰冰做住院医生的第三年时,按照规定去北京另外一家三甲医院内科“转科”,中午时科室主任会经常带着自己部门的人去外面吃饭,“这在安定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拒绝了诱惑,未必就不迷茫
  作为医生,付冰冰会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会有些优越感,但偶尔也会因为自己的收入正被同龄人越甩越远而烦恼。“你知道吗,我其实前两天刚受过一次打击。”付冰冰掰着手指头说,“前一阵,亲戚家里一个学管理专业的妹夫,工作五年后跳槽去万达搞电商,薪水已经比我们病区主任都高。可我们从‘住院医’到‘主治’,再到副高、成为‘专家’,就算顺利,也至少需要十一年的时间。”
  至今,安定医院在北京医管局下辖的二十一家医院里依旧算第三档,即便是护士,收入也比普通综合医院低很多。
  2014年安定医院计划招二十个医生,最终只招到了十二个,缺口达40%。李占江培训出来的心理学医生与医院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一样,流失率很高,“最近一年,我们培训出来的心理学博士就走了三个。”
  安定医院培训的心理治疗师为一个病人做五十分钟的心理咨询的价格三十块钱,一天顶多做六个病人。而目前社会上的心理咨询行业,即便是“练级”的心理医生,收费也是安定医院心理咨询师的十几倍起。
  与低收入对应的是高风险,这点在姜涛的职业经历里最能体现。做住院医生第二年,他被“转”回当时收治重症病人的北锣鼓巷院区。平素,在这里值班的医生只有一个,遇到紧急情况只能自己处置。一天晚上,一位病人产生了幻听,对同屋的另一个病人又是椅子砸、又是开水烫,姜涛好不容易控制住了发病的病人,将受伤的病人带到另外一间病房处理伤口,灯一亮,旁边的年轻护士先被病人的惨相吓得晕了过去,最后他只能先掐醒了护士,再自己单独处理病人的烫伤和外伤。
  也是在这里,姜涛第一次被病人袭击,一个高他一头、身体强壮的女病人因为抗拒住院,挣扎时一拳打飞了他的眼镜,他的眼眶肿了好久。
  “当时的工资条上,有一个栏儿里写着一块钱,我开始一直不知道这是什么钱,后来老医生告诉我,这就是精神科医生的行业风险补贴。”姜涛说,“现在好多了,补贴已经变成保险了。”
  也是那一年,姜涛每月的工资“翻了一倍”,可以拿到二百元。当时一批国外药企进入中国,他的很多同学都去做了医药代表,同学聚会,一位在药企的同学给他看一张一万四千元的工资条,让姜涛来公司跟着他干,姜涛回家思前想后,还是拒绝了:“虽然说做药代也是体现了一种价值,但我觉得,它跟我最初选择学医想实现的价值还是不太一样。”
  拒绝了诱惑,未必就不迷茫。住院医生的工作远没有多年后一个在精神病院工作的女诗人笔下那么快乐和诗意,“很多衰竭的病人一年也不会跟我说几句话”,枯燥得让姜涛觉得“没劲透了”。在休息的周日下午,他经常“骑着破自行车在皇城根儿那块的胡同来来去去,怀疑自己是否在浪费青春”。
  当时,“广院”(北京人对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的简称)一个得抑郁症的女大学生在他的督导治疗下,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恢复、出院,顺利毕业、分配工作。她的父母特地来到医院,向他表示感激之余,娓娓道出一个让他震惊的事情:原来女儿抑郁时恰逢夫妻二人年前双双下岗,绝望的二人甚至已经买好了农药准备带女儿一起自杀就此了断。正是爷爷奶奶坚持将孙女送到安定医院,让女儿顺利毕业获得了一份好工作,也让这一家得到了喘息和转机。这个故事让当时的姜涛第一次感到了职业成就感。
  回忆过去,姜涛会感慨:“精神科医生是个得坐得住冷板凳的职业。”二十二年后,当初与他同期来到安定医院的三十个医学本科生,只剩下了几个留在这里。
  医生的情绪
  精神科医生为病人诊断时,需要像福尔摩斯一样细心、缜密,不放过一个细节。在姜涛的刚刚工作的年代,安定的医生有时为了了解一个病人,还要到病人的原籍去做大量“外调查”。姜涛曾经收治过一个从东北来的病人,他在老家的医院被诊断为脑炎,治疗了几个月后没有任何好转,转院而来。住院以后,姜涛从病人的职业入手,从家属遮遮掩掩的话里找到了病因:病人是一个银行职员,平素胆小怕事,但又希望能赚些外快改善家里的生活,于是动用了银行的钱私下放贷,却因为贷款对象还不了钱,做不平账,担心东窗事发得了癔病。姜涛让病人家属与病人谈心,表示家里无论如何也会帮他把钱补回,几番劝解之下,病人便神奇康复。
  付冰冰所在的九病区曾经有一个被“丈夫”送来治疗的女病人,住院时表现住强烈的“求关注”,每次“丈夫”探视,病情就会好转许多,“丈夫”离开,病情便急转直下。病人的情绪起伏在用药很长一段时间后仍旧没有好转,住院医生们百思不得其解。在一个探视日,一位老专家将“丈夫”单独拉进一间小屋,一番交谈后最后终于让对方放下戒备,将事情和盘托出:原来他与女病人并非真正的夫妻,而是情人关系。他真正的妻子是一名军医,从事建筑行业的他在外地承包工程时与情人产生感情,却因为军婚无法与发妻离婚,情感炽烈的情人最终变成了抑郁症,被他隐瞒关系送到了医院。
  不过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也是最让精神科医生们感到“无力”的事情。
  在九病区,抑郁症病人的家属一般都属于“高情感表达”(指家属对家庭成员所表达出来的一系列特定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如过分溺爱、关心、关注、介入或过多的批评、指责),对于医生期望很高。九病区的住院医生和护士,都要准备一个讲课的PPT,每逢周二、周五的探视时间,要对探视病人的家属们反复讲解抑郁症治疗的相关知识,让他们改变对待病人的方式。
  即便如此,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今年在九病区住院的一个来自农村、在北京上大学的女生,她的母亲对医生的医嘱始终不以为然,一直认为女儿之所以得抑郁症,“就是学上得太多了,就不应该读大学”。母亲的落后的观念不只无助于女儿的康复,甚至会加重她的病情。在第一次出院后不久,她就二次入院,症状从抑郁到抑郁加躁狂。
  “每当看到那些对病人不理不管或发脾气的家属,我就特别想吼他们说:难道你不知道他是个病人需要照顾吗?”付冰冰说,“我们脱掉白大褂,情感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会同情被父母不管的孩子,也会反感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病人跟我们开玩笑我们也会很高兴,郁闷时大家关起门来发发牢骚。但我们穿上白大褂,职业就要求我们收起情感好恶,眼中只能有病人,一举一动要照顾病人微妙的心理感受。”
  而在八病区,许多病人因为病症的严重程度已经无法痊愈,被折磨得身心俱疲的家属往往表现麻木,除了病人发病时将其送到医院,便不做其他,甚至对医嘱也不以为然。比如安定医院封闭的住院病区里,明令禁止病人携带一切可以伤人或自戕的东西,但在男病区里,总会有家属在探视时给抽烟的病人悄悄塞上香烟和打火机,一到夜晚,医生总会在厕所里听到噼噼啪啪的点烟声。
  现在的安定医院虽然已经不再承担收容、看护精神病人的责任,但实际上在每一个病区里,都会有几个被遗弃在这里几十年的老病人。在九病区,每逢探视日,就会有一个扎着双马尾的中年女病人,搬着小凳子在封闭病房的入口坐下,帮助医生守在门口。她喜欢将粉色的病号服下摆像舞蹈演员的长下摆衬衫那样打成结,在病人里格外扎眼,但她的家属从未在探视日出现过。
  “他们有的父母都没了,兄弟姐妹会觉得他们出院就会给自己增加负担,所以从不来探视,只是定期来交上一笔住院费,或者依靠单位的医保,在这里占着一张床位。”付冰冰说,每一个病区的住院医生都是“流水的兵”,这些病人就这样从一个医生手上交到另一个医生手上,“我来这里时离开的人把他们交给我,等我离开时再把他们交给新的住院医生。”
  姜涛说起有些伤感:“上半年我们病区刚死了一个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老病人,他在这里的时间比我们很多医生都长。”
  “天才与疯子只有一念之隔”,精神科医生也常常因为目睹了太多的天才殒落而感叹惋惜。在付冰冰的记忆里,有一个曾被维也纳音乐学院录取的钢琴天才,因为洁癖和强迫症,总是感觉琴键很脏无法下手去弹,住院的时候,他会一遍又一遍地在厕所里重复着冲马桶、洗手。“如果不得病,他也许又是一个郎朗。”
  姜涛过往的病人里也有这样的天才,比如一个在金融街供职的精算师,状态好时,做一个项目,就可以为公司赚几个亿,但后来患病情绪波动到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曾经的数学天才史丰收,去世前也一直在这里住院治疗。
  “要说这个职业对我的影响,我想就是到现在对什么都见怪不怪了,对很多事情都可以理解了。”姜涛说,“有时会有一种惰性,不再好奇。不过这种惰性不是专业上的,毕竟专业是吃饭的家伙,也关系到别人的命运。”
(原标题:精神科医生是如何炼成的)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2017中国医生现状调查,看完才算真正了解这个职业!
我的图书馆
2017中国医生现状调查,看完才算真正了解这个职业!
导&语本篇报告就医生群体进行了生存调研,数据发现医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工作、晋升、收入、医患关系等方面。希望通过本篇报告能为医生减轻晋升压力、回归医疗本质、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一定参考价值。2017年《The Lancet》公布的一项研究中分析了中国2005年至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卫生年鉴,其中25-34岁医生的比例从31.3%降至22.6%,60岁以上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11.6%。近日,有媒体发布了2017年《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工作强度、生活质量、疾病、心理压力、薪资和职业规划等多维度全面剖析当下中国医生的生存状况。工作强度高,晋升缓慢且压力大经常有人说医生除了出门诊,还能有什么事,其实医生每天的工作远不止于此。除了络绎不绝的门诊患者、动辄数小时的手术之外,医生每天的工作还包括病房巡查、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及手术方案、写病历、搞学术研究等等,工作强度远超于我们日常所见。报告指出,有超过50%受访医生表示自己平均每周工作在60小时以上,其中有接近25%的医生平均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另外,更有43.5%的受访医生表示自己平均每月在医院留宿8次左右。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超八成受访医生有睡眠问题,尤其是熬夜和失眠。不规律的工作和作息时间令生物钟完全被破坏,睡个好觉是很多医生的心声。报告指出,医生常患有因过劳导致的疾病,如由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肠胃炎;长时间伏案或手术工作导致肩颈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因精神压力导致的偏头痛、抑郁症等疾病。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往往会引起心脑血管堵塞,也是猝死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工作学习无止境,医生生活质量堪忧报告指出,医生的休息时间主要用在了学习充电上,陪伴家人的时间都很少,更何况是休闲娱乐的活动。有些医学生还曾戏说,别人谈恋爱是吃饭看电影,医学生谈恋爱是一起学习,可见学习占据了医生的大部分个人时间。在互联网时代里,在线医学专业媒体和平台的普及为医生提供了日常学习的条件,医生的学习从过去的阅读文献和参加会议升级为线上线下联合学习。调查显示,医生每天至少要花费1小时在学习上。即便如此,医生们还是会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行业会议,争取和专家直接交流的机会。医生的工作时间不规律也导致了医生没有固定的三餐时间,有的时候刚刚准备吃饭,就来了患者,只能先赶去救治。报告指出,仅有16.6%的医生认为自己可以规律饮食。除了饮食不规律之外,很多医生也缺少运动。近七成医生认为工作和学习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是导致他们缺少运动的原因。同时,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内容,医生下班后疲惫感较大,不愿意再选择健身等较为激烈的运动类活动。付出≠收入,几乎没有节假日医生的收入是老生常谈的热点话题,很多媒体标榜中国医生的月收入五位数甚至更高,却对哪些医生可以月入五位数这一问题避而不提。和各行业一样,医生的工作年限对薪资有很大的影响。报告显示,71.6%的医生工资水平低于8000元/月,工资在10000元/月以上的医生占比仅为13.1%。以北京为例,2017年北京市内五环的房子大多在7万/平方米以上,作为一项高投入的职业,大部分医生的收入甚至跟不上物价的涨幅,可见压力巨大。医患关系问题多,精神时刻需紧绷医生的累不仅在身体上,更在心理上。门诊医生平均每3分钟接诊一个患者,住院医生每人负责2-3倍量的病人,忙到没时间吃饭和上厕所。长期超负荷接诊、繁重的工作量的确会令医生有难以顾全病人感受的时候,在传播引导下为医生打上了态度差的烙印。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医闹”会出现将近300万条记录,除了对医生进行威胁、辱骂和摆放花圈等精神和语言攻击之外,更有对医生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医生不仅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更需要高情商来面对各式各样的患者和家属。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丰富,患者及家属很容易陷入“百度成医”或者“推测成医”的误区中。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的焦虑,加之缺少科学性的医疗常识,很容易形成对医生诊疗行为的误解。有时医生为患者着想的行为,最后被当做了医患纠纷的说辞。在对医生压力的调查中发现,61.5%的医生认为医患关系是他们最主要的压力来源,近三成医生所在的医院经常发生医闹事件。频繁的医闹事件,尤其是这种秀才遇上兵的情况,日益加深了医生对患者的心理恐惧,也造就了医患之间长久积累的信任危机。医生是一项高投入慢成长的职业,培养一个合格的医生需要10年,而培养一名优秀的医生则至少需要15年。成为医生后将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内容、低性价比的薪资待遇、没有安全感的工作环境等等,甚至令现在的医学生们在还未学成之时就萌生了退意。医师资源流失不仅仅是医院的损失,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损失。为了应对目前医生缺口的重大挑战,“十三五”规划将提升医生数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计划将卫生计生人员将增加185.5万,并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计划达50万名,到2020年全科医生数量达30万人以上。此外,“十三五”规划还提出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留住医生资源不仅是医院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除了提升医务人员的薪资待遇之外,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与患者和家属的目标一致,但是医生并非神仙,目前的医学水平无法解决所有的疾病问题,患者及其家属在承受痛苦的时候,也需要客观的认识医生这项职业,对医生多一份理解。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医生的就业形势目前怎么样?真的有大多数人说的那么好?0人已关注
要理智分析,切不可道听途说。“基层医护岗位如此抢手:上万医学生排长队竞聘”。报道说,转正后工资5000元,医学生工作安心,到基层还补助安家费3万元。1.5万医学类毕业生排着长龙般的队伍竞聘3239个基层医护岗位。看到这样的猛料新闻,你会怀疑,难道既往那些基层医荒的新闻是假新闻,或者,还是一夜间形势发生大逆转了?新闻可信度不高其实仔细一分析,这条新闻漏洞百出。首先,原新闻是这样描叙的,“据介绍,安徽医专今年毕业生总数为4400多人。即使如此,用人单位还是开始抢大二学生,比如医疗器械、信息管理等专业,学生被预订一空。”然后到新闻导语中,就被扩大成“今年的医学类毕业生十分抢手”,有了这种形势大好的结论。请问,这些专业的学生属于医学生吗?“很多用人单位还将眼光瞄准大一学生,和学校、学生谈,希望能签预订协议。”很多是多少?这些信息源头单一,都来自“据介绍”。据谁介绍?当然是这家学校负责人。看起来,为了推销自己的毕业生,这家学校用力实在过猛,连大一学生都开始推销了。但关键在于,媒体居然还把它当真了,而且进一步夸大,才得出这种无比乐观的结论。总感觉现在一些媒体对医疗行业的报道存在很大问题。一方面,隔行如隔山。作为媒体记者如果偏听偏信某个人或者某一方的一面之词,再加上自己严重欠缺这个行业的经验与体验,那么做出来的新闻报道是很容易失实的。就像这个新闻一样,记者有意无意成为了这所学校的广告枪手,失去了中立客观的立场。另一方面,过快的信息消费模式,给媒体记者写新闻制造了极大的压力。你得求快抢时间,只好在信息源上粗糙大意,往往一个电话或者是短短几分钟的谈话,新闻就出笼了。所以看新闻,你会看到一下子医生荒得可怕,震惊社会。一下子又说形势良好,医荒纯属臆造。究竟哪一个才是靠谱的现实?医生求职难Z医生是北京某名校出身的研究生,主治医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在广西某市一家人民医院从医。某天,他头脑一热,突然想下海创业。于是匆匆辞职出来办个体诊所,耗费了大半年,最后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好再一次选择找工作。投递了本地两家三甲医院,得到的答复是,今年的招聘计划已经满,要等来年。再投递了首府南宁的三甲医院,一家发来了面试邀请,于是他启程去参加考核。到了现场才发现来参加面试考试的人数十个,而且都是过过场。尽管他自认为条件和表现不错,但也再也没有收到任何的回复,意味着黄了。无奈之下,想退一步海阔天空,暂时选择屈伸于某县级人民医院。但只过去试工了几天,就落荒而逃了,环境差薪资低不说,关键是没几个病人。需要坐多年的冷板凳,熬不起,所以他就跑了。后来因为在本省出路不多,他又选择了到广东、上海等地求职。在这个过程中,他一路颠簸,不断更换工作,从民营医院到公立医院,最后终于在深圳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这个时间段已经过去了差不多1年的时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医生职业的特殊性,涉及到繁琐的执业变更,所以每换一次工作都是一次大折腾。你需要花足够时间去观察体验这份工作,才知道它合不合身,才能够下决心去办执业变更。所以导致相比别的职业而言,医生求职的成本要高得多,体现在时间周期长短上。每等待一个月,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但你又根本急不得。职场路上陷阱可不少在医生求职的道路上,充斥着太多真假参杂的消息。你看到儿科医生荒了,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可当你辞职前去求职,你会发现不少医院是空岗不缺人的,你根本进不去。你看报纸说某某基层医院缺执业医师,你兴冲冲去求职,却发现即使岗位缺,你也根本进不去,因为没有熟人关系也没有做好公关工作。你在公立医院嫌自己的薪水微薄,突然遭遇了一家民营医院的诱惑,许诺工资翻倍,工作轻松,你立马心动去投靠。最后却发现,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你要拿到那曾经承诺的待遇,是有一个个前提的,没有实现这些前提,你就根本拿不到那个数目的收入。你在公立医院,病人多病人少一个样,院长主任一般不会给你脸色看,至少不会炒你鱿鱼。你在民营医院,如果大家天天没病人看,你看我脸我看你脸,老板不高兴了,坏日子就来了。雇主们不可能长年养着一个吃闲饭不干活的家伙,这就是世界冷酷的另一面。我曾经找工作中,还碰到过一家医院提出匪夷所思的要求,在我们这里一周是工作7天的,平时病人少,所以你呆在医院也算休息了。你只能苦笑着拉黑了这样的机构。 & & & &&我很反感那些动不动就邀请你去面试的单位,电话里面连基本的沟通都没有,就急吼吼要求你面试,面试完杳无音讯。难道求职者的面试是不需要成本的吗?当然不是。正因为道听途说会吃亏,所以,无论在无论形势一片大好或者寒冬季节,身为医生的你都要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不要轻信盲信,过度乐观。要理智分析,切不可道听途说。“基层医护岗位如此抢手:上万医学生排长队竞聘”。报道说,转正后工资5000元,医学生工作安心,到基层还补助安家费3万元。1.5万医学类毕业生排着长龙般的队伍竞聘3239个基层医护岗位。看到这样的猛料新闻,你会怀疑,难道既往那些基层医荒的新闻是假新闻,或者,还是一夜间形势发生大逆转了?新闻可信度不高其实仔细一分析,这条新闻漏洞百出。首先,原新闻是这样描叙的,“据介绍,安徽医专今年毕业生总数为4400多人。即使如此,用人单位还是开始抢大二学生,比如医疗器械、信息管理等专业,学生被预订一空。”然后到新闻导语中,就被扩大成“今年的医学类毕业生十分抢手”,有了这种形势大好的结论。请问,这些专业的学生属于医学生吗?“很多用人单位还将眼光瞄准大一学生,和学校、学生谈,希望能签预订协议。”很多是多少?这些信息源头单一,都来自“据介绍”。据谁介绍?当然是这家学校负责人。看起来,为了推销自己的毕业生,这家学校用力实在过猛,连大一学生都开始推销了。但关键在于,媒体居然还把它当真了,而且进一步夸大,才得出这种无比乐观的结论。总感觉现在一些媒体对医疗行业的报道存在很大问题。一方面,隔行如隔山。作为媒体记者如果偏听偏信某个人或者某一方的一面之词,再加上自己严重欠缺这个行业的经验与体验,那么做出来的新闻报道是很容易失实的。就像这个新闻一样,记者有意无意成为了这所学校的广告枪手,失去了中立客观的立场。另一方面,过快的信息消费模式,给媒体记者写新闻制造了极大的压力。你得求快抢时间,只好在信息源上粗糙大意,往往一个电话或者是短短几分钟的谈话,新闻就出笼了。所以看新闻,你会看到一下子医生荒得可怕,震惊社会。一下子又说形势良好,医荒纯属臆造。究竟哪一个才是靠谱的现实?医生求职难Z医生是北京某名校出身的研究生,主治医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在广西某市一家人民医院从医。某天,他头脑一热,突然想下海创业。于是匆匆辞职出来办个体诊所,耗费了大半年,最后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好再一次选择找工作。投递了本地两家三甲医院,得到的答复是,今年的招聘计划已经满,要等来年。再投递了首府南宁的三甲医院,一家发来了面试邀请,于是他启程去参加考核。到了现场才发现来参加面试考试的人数十个,而且都是过过场。尽管他自认为条件和表现不错,但也再也没有收到任何的回复,意味着黄了。无奈之下,想退一步海阔天空,暂时选择屈伸于某县级人民医院。但只过去试工了几天,就落荒而逃了,环境差薪资低不说,关键是没几个病人。需要坐多年的冷板凳,熬不起,所以他就跑了。后来因为在本省出路不多,他又选择了到广东、上海等地求职。在这个过程中,他一路颠簸,不断更换工作,从民营医院到公立医院,最后终于在深圳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这个时间段已经过去了差不多1年的时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医生职业的特殊性,涉及到繁琐的执业变更,所以每换一次工作都是一次大折腾。你需要花足够时间去观察体验这份工作,才知道它合不合身,才能够下决心去办执业变更。所以导致相比别的职业而言,医生求职的成本要高得多,体现在时间周期长短上。每等待一个月,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但你又根本急不得。职场路上陷阱可不少在医生求职的道路上,充斥着太多真假参杂的消息。你看到儿科医生荒了,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可当你辞职前去求职,你会发现不少医院是空岗不缺人的,你根本进不去。你看报纸说某某基层医院缺执业医师,你兴冲冲去求职,却发现即使岗位缺,你也根本进不去,因为没有熟人关系也没有做好公关工作。你在公立医院嫌自己的薪水微薄,突然遭遇了一家民营医院的诱惑,许诺工资翻倍,工作轻松,你立马心动去投靠。最后却发现,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你要拿到那曾经承诺的待遇,是有一个个前提的,没有实现这些前提,你就根本拿不到那个数目的收入。你在公立医院,病人多病人少一个样,院长主任一般不会给你脸色看,至少不会炒你鱿鱼。你在民营医院,如果大家天天没病人看,你看我脸我看你脸,老板不高兴了,坏日子就来了。雇主们不可能长年养着一个吃闲饭不干活的家伙,这就是世界冷酷的另一面。我曾经找工作中,还碰到过一家医院提出匪夷所思的要求,在我们这里一周是工作7天的,平时病人少,所以你呆在医院也算休息了。你只能苦笑着拉黑了这样的机构。 & & & &&我很反感那些动不动就邀请你去面试的单位,电话里面连基本的沟通都没有,就急吼吼要求你面试,面试完杳无音讯。难道求职者的面试是不需要成本的吗?当然不是。正因为道听途说会吃亏,所以,无论在无论形势一片大好或者寒冬季节,身为医生的你都要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不要轻信盲信,过度乐观。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就大环境来说发展应该还不错,可是你还是要多找找在那里工作过或工作着的同行了解一下基本的情况。避免被医院招聘者满嘴跑火车蒙蔽上当。还有一点是别人说得再好,也不如最合身的好。不妨自己提前抽空去体验一下真实的职场环境是怎么样的。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就大环境来说发展应该还不错,可是你还是要多找找在那里工作过或工作着的同行了解一下基本的情况。避免被医院招聘者满嘴跑火车蒙蔽上当。还有一点是别人说得再好,也不如最合身的好。不妨自己提前抽空去体验一下真实的职场环境是怎么样的。
相关标签:
关注我们咨询服务合作法律法规京ICP备号
下载申请方APP
即刻拥有你的学业规划助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电商行业的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