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未来这波科技股的反弹今日个股行情查询具备持续

今日上涨。难道又是一个10%的反弹规律?    2003年4月上涨,是2002年10月宏观经济转入上升周期后股市行情的第一波,以银行和汽车为龙头,与2003年底到2004年行情中的钢铁与石化龙头有内在一致性,都是房地产上涨周期下的标准周期性行业繁荣,当然,基金则是行情中坚资金基础,在两波行情中也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以前的历次分析中,一再强调2003年初到4月、2003年11月到2004年4月行情是一个宏观大背景下同一批资金搞出来的一个大行情的两段,虽然中间指数创了新低。这样划分对于理解行情规律是非常必要的,而不能机械照搬指数本身的高低(请注意上证180在这其中没有创新低,很好的说明了行情性质)。当然小鸡GG有个想法,就是将这种行情脉络分析融入波浪理论分析当中,也许能够更好的对浪形进行划分,毕竟,行情走势反映的是经济、社会背景和资金流运动规律,波浪本身的规律也应该尊重行情走势背后的决定性规律,而不能人为割裂。小鸡GG自己对波浪理论不是很精通,只是一个想法,仅供参考。    有点扯远了。2003年4月高点是当次行情第一波的顶点,见顶后正好跌幅为10%附近开始明显反弹。这次基本上也是如此,跌了10%左右又开始明显反弹。6月16日的阳线与3月13日的阳线在形态上有很多形似,不过未来的方向却未尽相同。今日上涨了这么多,成交额居然还不到200亿元,不过这个并不重要,尤其是刚刚起步的时候,但是在进入1610以上的区域时必须有300亿元以上的成交额才能支持。    下个周一中工国际上市,三一重工的非流通股也要出来,盘面的表现会如何?这个具有一定的意义。不过小鸡GG始终不得其解为什么中信证券还是这么坚挺,当然仅仅是考虑它的估值和资金供求问题,不考虑与之不相关的其他盈利模式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小鸡GG就是中信证券的粉丝,一直坚持到三四月间,不过这东西涨到了15元以上之后,小鸡GG有点消受不起了,这有点离谱,毕竟它的市值已经能够用来以净资产值购买中国不知道多少个大券商了,包括全部的人员网点和牌照,晕哈。100多个亿的流通市值7月份放出来.....谁能接得住?对其他股票是什么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同的股改股票,其原有非流通股的禁售期限至、持股心态和目的不同,可流通后的抛售行为也会完全不同,所以前面几个放出来以后怎么走并不具有标志性意义,待非流通股可以流通的股改公司达到一定数目以后,总体上的走势就对行情有相当的影响了。再看看。不过还是不乐观哦,这个东西是行情的减分因素,从资金供求来讲。    看看长周期线。一年多以来月线和周线的总体走势是相当乐观的,这表明未来的行情规模可能非常可观,当然我们还是看到2245的历史新高之上哈。中短期内首先看5周均线会不会下穿10周均线,指数会不会收在10周均线之下,至少在周线级别上目前还没有确认大级别的调整出现。密集成交区和5周均线的压力都指向1610附近,下周先看看这附近的表现。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每日最新更新请见:http://www.cnwallstreet.com/Community/view.asp?id=950  
  这一贴是日对今年行情的判断:      今天最引人注目的走势有几点,其中最主要的居然是高开高走!估计好多基金们都要大跌眼镜了吧。小鸡也不知道今天会怎么玩,不过小鸡对于大方向的判断一直是旗帜鲜明的。早盘高开那么多这就是个信号,而回调不接触年前收盘价,并且放量上涨,收盘创出此轮上涨新高,强,简直太强了。至今天已连续三日收在年线之上,突破基本有效。后面是否再跌破意义已经不大,行情向上完全确立。当然,对行情的判断我们早已下了,只是走势上今日更加确立了而已。        回顾我们过去将近10个月的分析,在战略方向上基本上没有出过大的失误,小鸡也觉得自己长进不少,如果在两年以前,可能对市场的感觉还有点摸不着头脑。        前几天和基金券商的朋友们聊天,发现了心态的改变。他们多数已经逐渐在看好今年的行情了。他们问我的观点,我很直接,年内至少1500以上,而且仅仅是第一波的大幅上涨。他们很惊讶,都觉得1300可以看到,高了就不知道了,说我的预测是听到过的最乐观的。去年下半年,我觉得行情基本上已经确认底部会有明显反弹的时候,多数业内朋友还很悲观,到现在我还是最乐观的。不过关于当前行情的判断,我想把以前我们分析的主要逻辑再次列出,以做强调:        1、行情的基础在于社会资金流向股市的聚集,包括宏观经济的回落,房地产市场上涨最大的波段已经过去(我们不判断房地产市场的涨跌,只是作为投资品种,房产的风险收益比已经在向不利的方向转化),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世界资本市场的重重压力,等等。股票价格本身是个货币现象,社会资金货币流的流向才是决定性的。而下面几个分析的概念则给了货币流向股市的充分理由。这里面我们要区分货币和股市上涨概念的不同作用。后者是个理由,前者则是真实的推动力。推动力的大小决定了理由最终作用的效果。比如,我要去北京,那么去北京可以作为一个概念,而我用什么交通工具则是货币流的范畴了。坐火车和坐飞机速度不同。那么社会资金流向股市流动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市场的涨幅大小。        2、很多人总是强调业绩预期的问题。这里面首先就是两个逻辑,(1)为什么中国股市一定要和宏观经济同步?没有人告诉我为什么。实际上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同步只有年这一次,此前没有,此后也许还不一定会同步。当然其内在原因,在于中国股市总市值占GDP的比重太小,中国上市公司对宏观经济的总量和行业代表性不强等等;(2)就算中国股市要和宏观经济同步,那么仍然有个逻辑问题,就是只有当前的估值水平是合理的,那么宏观经济回落,股市才应该回落,问题是,这个论断成立吗?在我看来,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已经有点低估了,何况经过股改了呢?        3、小鸡看来,一定要把各种大背景下的主要矛盾分析清楚,才会判别方向。非流通股流通,这是制度变迁的层面,而业绩增长仅仅是经济层面。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显然前者高于后者,当然应该决定市场的方向。        4、为什么是现在(广义的现在,包括未来几个月)?从背景上看,春节前股改完成50%,是个标志。从行情周期上看,以前的数次大行情间隔都在3.5年,这是由于场内资金和筹码完成了充分的转换,新的股市概念也充分聚集。从技术上看,2005年下半年的指数震荡基本上将过去的下跌趋势予以充分扭转,完成了市场内筹码的转换。为什么我们说中长期均线重要?因为中长期均线是中长期市场平均成本。市场能够逐渐上涨到中长期均线以上,意味着有非常多的资金支撑着市场,这些资金能够使市场高于中长期内的筹码平均成本,所以表明市场强势。        5、为什么是1500以上?回顾过去几年,波幅很小的年份极少,去年一年实质上已经可以算作是震荡行情了,年线虽然下跌,但是跌幅却在10%以内。上下影线不短,尤其是下影线远远长于实体。大家想想看,哪有那么多震荡市?就是从概率的角度来测算,1300也是太中庸了。如果你预测上涨趋势成立,那1300肯定是远远不止的,就像1783下来,谁又知道会跌到1000以下?        小鸡看盘最初是个技术贴,不过经常看我们帖子的朋友会发现,我们后来对于盘面的分析已经远远超过了技术的范畴,并且分析的方向也从最初的短期向中期和长期转变。在这里,我们会分析行情发生发展的背景,会分析“现在”与“以前”各行情的背景和特点的异同,会预测“未来”的背景变化,我们还会用逻辑和概率的观点来对市场上流行的看法进行分析,指出最常见的误区所在。到目前为止,应该说我们的方向把握得还不错。但是小鸡想再次强调,最高的逻辑,是始终保持对任何事物的怀疑性判断,当我们满心欢喜,信心满满的时候,要想到,会不会是我们方向错了?现在我们和其他多数观点的差别在于行情高度,那么我们会不会都对方向判断失误?始终要保持这份清醒,并从盘面上寻找各种蛛丝马迹。        对了,还想提醒大家,在这次的行情里,参与者应该说是多种多样的,基金和券商作为市场的力量会左右行情的波折,但决不是行情的决定性力量。这在7月下旬反弹开始机构们对行情性质的判断,在10月下旬1080点之上指数顽强的支撑和显著的上涨中都可以看出来。这些都不是业内机构们干的。指数走势没有告诉我们谁是主角,但已经通过其走势和业内机构判断的差异告诉我们,谁不是主角。小鸡还想说一句前面讲过的话,当行情处于上涨趋势的时候,连公司估值都会不断调高的,呵呵。
  本贴是2005年2月对于下一次战略性机会的分析,指出可能会在2006年上半年。当时国有股政策还没有出来,市场还陷于较为明显的悲观状态。        关于下一个中国证券市场的战略性机会,小鸡在这里提出观点如下:        1、时点上看,应该在2006年的某一时点,也许是在上半年。小鸡前面的帖子里面将中国证券市场的较大行情周期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每隔3.5年左右都会有一次新的大行情出现。2003年-2004年行情的起始点为2003年初,经过3.5年左右约在2006年中前后。        2、契机:主要有几个,宏观经济的重新转好,国有股问题的解决,以及大量新增资金的入市。前两者决定了证券市场内在投资价值的提升,后两者(包括国有股问题的解决)决定了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变化。实际上国有股问题并不能说完全是证券市场的症结,在年行情中国有股问题并没得到解决,但也出现了相当大的投资机会(关于为什么年时大行情而不是反弹,小鸡在以前的帖子里写明了,简单来说主要是两点,一是主流板块创出了新高,涨幅较大;二是主流板块给市场以巨大的投资机会,虽然总体涨幅不如以前大行情中的主流板块,但以流动性而言,大资金有足够的获利空间,甚至不输于的网络股行情,当年很多个股流动性不足,个股涨幅300%以上时主力资金也很难获利100%;三呢则是在机构博弈和价值投资的大背景下,未来市场很难出现像96-97和99-00那样的疯狂炒作的涨幅了,因此03-04年的行情不能算小)。此外,实际上现在很多股票的投资价值已经很高了,简单来说,很多大型国有上市公司假定用流通股定价将全部股份(包括国有股)收购,都比新建一个同样规模和获利能力的公司便宜得多,只是市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已(当然当前也没有这样的收购机会,我们只是论述股价本身的合理性)。        3、深入的契机:上面的契机中有一个得到满足则市场底部可能逐渐构筑,若有两个出现则市场开始反转,若三个同时出现则行情将波澜壮阔。深入探讨,上述三个契机的背后可能有以下因素: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宏观经济自然调整到位,房地产市场较为平稳;税制改革深化;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旗下资产规模较大,QFII、保险资金及企业年金和社保资金更大规模入市;国有股问题以市场较为认同的方式逐步解决。        上述因素可能以先后顺序出现,当逐渐出现时我们就应密切观察市场转势的信号。当然以此观察当前情况,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也只能视为反弹。即便国有股的试点方案出台,那么也只是可能逐渐构筑市场底部,而行情的立刻发动却可能欠缺机缘。        在以前的帖子中,小鸡说明过大量新增资金对于大行情的重要性,新增资金包括资金量与资金性质两方面,资金性质决定了资金的投资偏好、投资期限和投资策略,是影响行情发展方向的重要基础。考察美国股市在20世纪末的表现,国际资金流入也是新经济泡沫能够超常规持续的重要原因,其中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南斯拉夫解体都使世界资本加速向美国汇集,是美国股市在1998年以后加速上扬的重要原因。国内96-97、99-00和03-04行情发动的背后都有极为明显的资金因素在推动。
    本贴是2005年3月末对于行情的判断。从中信证券撤销投资部门的迹象中,我们找到了一点底部来临的气息。        近日中信证券撤销了投资部门,这在市场上成为了热门话题。当然这仅仅是中信证券业务调整的一部分,并不是该公司没有了投资业务。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证券市场上很多券商目前正在极力压缩投资规模,资产管理业务已经有很多公司不开展了。        我想起了2002年,某券商撤掉了研究部,在当时成为热门话题,众多报章热衷探讨。不过转过年来,价值投资大行其道,研究力量迅速成为各券商、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实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投资效益。        从相反理论上来讲,连券商都不做投资了,实际上这行情可能真的离底部不是很远了。不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基本上可以从很多线索认定现在离底部的时间不是很远了,但是有一点,这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中可能有大批的机构倒下,而最后几跌的幅度可能远远超过前面的下跌。行情的反转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来慢慢酝酿,转折点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它的蛛丝马迹。但毫无疑问,投资部门的撤销、投资规模的压缩是领先指标之一,只不过需要我们来确认领先指标领先的时间跨度。        大家可以去翻看2004年初的报纸,“牛市”之说充斥满目,但我深不以为然。当时的市场预期有很多至少超过了2000点。而现在,1000点、800点的说法也是漫天飞舞。当然这两点有点不同,因为1000点达到的可能性可能比当时2000达到的可能性要大。但是毫无疑问,现在预测的下跌目标点位越低,实际上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我们现在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周围的市场心理氛围与当时的狂热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只是方向不同而已。小鸡说这句话并不是证明1000点之说不成立,而是说在任何市场环境中要保持心态的冷静,在看淡气氛中寻找行情转折的痕迹。并且,市场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选择公司,也许充分的准备能让我们在下一轮行情中有所收获。  
  本贴是5月15日对于行情性质的判断:      今天有几个背景必须要说明。首先是两个证交所交易制度规则的变化。其中引人注意的是T+0。T+0显然不会改变股票的内在价值,但却可以大大提升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提高资金在股票市场中运作的意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政策当然是可以改变市场结构的,主要是资金构成结构、部分盈利模式乃至资金运作模式。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上涨。其次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了8!这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这个预期对于远期的股票市场走势太重要了。第三,下午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欧洲日本香港股市也在大幅下跌。从形态上看,欧洲股市已经是明显的破位了。包括美国股指也已经跌了几天了。        继上周周成交额创出历史新高以后,今日的日成交额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一个牛市的市场热情充分反映出来。今天的涨幅当然非常大,很多股票也在短短几天内涨得面目全非,呵呵。不过外围股市的回落尤其是香港股市,可能会对国内相关股票的估值想象空间构成了制约,而大宗商品包括黄金原油和铜的阶段性调整,可能直接引致相关股票的跌停板。这几个因素在一起,可能会对市场心理构成影响,如果指数有调整的迹象,则今天外围市场的表现将是导火索。        如果要分析当前的市场,1400点以下犹犹豫豫不敢进场,1500以上高呼牛市蜂拥而至,基本上可以用一句时髦的词来形容: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呵呵。不过市场不会错,在当前的力量对比中多方的力量短期内得到加强,未来几天还要看场内两种力量的搏杀。可以预见,这种搏杀一旦一方获胜则向前推进的距离都不会小。当然,对我们来说,仍然是认为现在是阶段性顶部附近,并且本周内就将有分晓,仍然明确看空。        有一个板块需要注意,就是煤炭。今天有的股票创出了历史新高如兖州煤业。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和原油价格上涨,对于我们现在最大的警示意义就在于能源安全。而煤炭股一方面具有大量优质资源,另一方面又有各种各样煤变油什么的概念,想象空间当然很大。从概念力度和技术走势来讲,未来的空间可能会非常大。
  本贴是6月份对于股指期货的分析:      我们要强调,分析制度变迁中的中国股市,需要用分段函数来考虑,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内,场内资金结构(投资者构成、收益目标、资金期限等)、制度背景、对国民经济的代表性及重要程度(比如流通市值和总市值占GDP的比重)、金融体系背景、产业发展阶段背景、外围市场概念等等完全不同,如果把股指看作一个函数,则在股市成立的16年内,其影响股市发展的自变量因素构成和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的幅度与成熟的西方市场完全不同,这种不同会影响到市场分析的方方面面,包括技术分析的有效性!      股指期货最早可能于7、8月间推出!这个事情太重要了,因为它推出的进程会直接改变指数的运行规律!我们前面提醒过大家数次,指数期货的推出会明显改变指数走势,本来新加坡A 股指数期货要在9月份推出,结果为了保持定价权国内可能被迫率先推出股指期货!不过话说回来,存在国内外两种股指期货产品的情况下,指数走势会变异。由于中国目前尚有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所以很多外资都可能汇聚在新加坡市场分享A 股成长,与此同时,合法合规的QFII则可能在国内控制战略筹码以确保盘面得到一定控制。未来股指期货的合法合规参与者包括哪些机构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不同的参与者准入会带来不同的玩法,不过尽管国内会率先推出股指期货,但真正的定价权是不是真的能够维持在国内还不那么确定,因为国内为了稳定指数可能不会成为一个有广泛参与者的市场(尤其是国际投资者),从市场广度来讲,新加坡市场仍然可能具有相当优势。我们前面分析过国外的一些不完全经验,股指期货推出后多有一年半的上涨。国内来看也可能会如此,首先是钱比货多,这句话我们在分析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时候已经用过多次了;其次由于特殊国情,大型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很多是国有企业集团,其可流通部分可能不会真正进入流通,导致控制比例不大的流通盘就能对指数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从这一点,我们也必须研究股指期货推出后指数标的和编制方法,这直接关系到机构投资者(无论是避险对冲的还是投机的)如何用最小的资金最大程度的影响指数走势的方法选择。而股指期货推出后,现有指数的走势代表性也会受到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影响。当然,还有一点,很多机构也会研究股指期货出来之后对指数的影响的国外经验,如果国外经验都是短期内会涨,则这种心理暗示也会对我们的指数走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就像是前面我们分析,汇改这件事对指数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已经包括了心理暗示了),但我们从来不局限地说,汇改带来的海外投机资金有那么大的影响。        当然,股指期货这件事情本身,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一个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产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证券市场发展的综合作用。近期有一种说法是管理层不希望指数涨得太快泡沫化,但是股指期货的被迫推出可能使这种意图很难实现。未来必须要考虑内外部的大环境,不仅仅是金融证券层面的,还有很多是产业层面的。  
  6月11日的分析:      
既然调整已经开始,那么回顾一下整个上涨的走势变化和心态过程。        在上涨的过程中,去年底和今年初,最初我们判断这是大行情的第一波,根据行情和2003年4月行情的规律以及行情发展的内在机制,我们判断第一波的行情是个尖顶。但是直到附近,市场始终是犹犹豫豫的,所以我们也就判断那就不会是顶,如果出现调整幅度也不会大,但是小鸡始终无法想象这个加速上涨会如何出现,以什么理由出现。后来的加速上涨过程果然有,但出现的有点奇怪。4月末的升息政策是宏观紧缩政策,对银行和房地产都不会有利,但从社会资金流的角度有利于产业资金流入股票市场,但这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结果那天开始加速上涨,银行股的涨停可能起了一定作用,而在此之后,有色金属的联袂上涨也刺激了最有爆发力的有色金属板块的连续涨停,市场涨得一塌糊涂,每个人都以为进了市场就是拣钱,在通常的市场情况中,这当然是见顶信号。        从这个上涨过程中,很难在影响市场的走势中分离出一个或几个主导因素。极端的一个设想,是不是蝴蝶效应的作用呢?比如升息不巧居然让市场以为这是银行的巨大利好,银行的上涨当然刺激了指数的上涨,而指数加速的上涨又刺激了投资者的神经,此后包括中石化的有节奏调控和有色金属价格的疯涨,终于造就了指数最后几天疯狂的上涨和投资者在每个顶部都会有的心态和行为。        有点糊涂了。小鸡想了很长时间,并没有想清楚1400以上的加速上涨的原动力。加速上涨当然使行情发展的规律和历次大行情的第一波更为一致,例如2003年4月行情的加速阶段与当时汽车股的疯涨关系密切。不过对于本次行情小鸡只能知道里面有几个因素,但哪个作用更大无法说清,尤其是4.28的那个加速起涨日。        在一个指数上涨的过程中,资金流入与投资者心态当然是先形成正向反馈循环(这个循环的最初起点是少数投资者先知先觉的入场和部分投资者无意识的操作,在本次行情中是以2005年5月股改和7月汇改为起点),在指数上涨的作用里面哪个作用更大是难以分清的,直到最后资金供给跟不上市值的增加,无法完成筹码的正常稳定换手,最后形成资金流出和投资者心态的负向反馈循环和指数下跌过程。在这其中,舆论氛围、研究员估值的谨慎程度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观察指标。每个层面,包括投资者的信心、研究员的估值、舆论的一致性都有一个从谨慎到加速到爆棚到反转的过程。        后来的走势则更有趣。到了5月中旬,市场见顶的所有投资者心态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但指数居然能够一反以往第一波行情的规律,没有形成尖顶,而是反复震荡,并能创新高。这也给了很多坚定看顶的老手们以重大打击,尤其是部分看空贴子被板砖砸得七荤八素,就像2005年11月有人看涨看牛市还被很多人骂娘一样,呵呵。正常来讲,衰竭形顶部后的下跌杀伤力极强,跌幅极大,但问题是,本次行情顶部的形成日数很少,与2001年和2004年衰竭形顶部相比差得太多,但显然也和两次行情第一波中尖顶有明显差异。那么未来走势的判断就充满了变数,这是一个制度创新环境下的行情,走势规律要重新考虑。那么未来:1、行情就此结束,跌破1000;2、在之间震荡,然后上涨;3、下跌没多久,就直接上涨;4、按照以往规律,跌到所有人都没信心,然后开始第二波。小鸡当然倾向于第4类,这是我们2005年一季度时就设想好的本次战略性行情的发展路径,如果这样,那跌破1300最好,跌破铁底,然后在1250的年线止跌,还符合指数技术运行的大规律。不过未来的变数实在太多,到现在为止仍然必须非常谨慎。现在的下跌应该没完,但是究竟在哪里止跌、止跌点在行情发展脉络上有何种重要性都需要一步步考虑。
  请见:http://www.cnwallstreet.com/Community/list.asp?fid=2
  调整保证金政策出来,指数不为所动。该跌不跌则是要涨。还记得4月末升息政策出台后的表现么?    实际上存款保证金的提升对于经济并没有多少实际紧缩作用。国内商业银行体系的存贷差规模实在是太大了,这个规模表明相当规模的货币滞留在银行体系内部,只能变成存款保证金和国债等等。不知道商业银行的超额保证金率现在是多少,估计几千亿冻结规模不会对几十万亿的货币供给构成明显影响。不过,这个政策还有很多的象征意义,包括升息后马上又紧缩保证金的政策暗示,包括全球范围内紧缩背景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政策倾向,等等等等,这些东西比直接的作用要大得多,不可不察。    紧缩政策在第一时间内实际上对市场没有构成打击,那么后面自然应该是短线继续看多了。4、5月间,我们针对升息政策和恢复融资传言指出,这些政策至少要在真正出台后一个月才能评估其影响,几乎正是在一个月左右,指数就见顶了。所以呢,紧缩政策的心理影响要在一个月以后再评估,但可以肯定,心理影响肯定是负面的。而实际影响,我们早就说过,中国股市流通市值占货币供应量、占居民储蓄、占GDP的比重实在是太低了,任何地方开一个口子放点钱进来都足以把股市打飞起来,所以呢表面看上去对股市有很大负面影响的政策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的心理作用而产生的,实际上不一定会有多大影响。在这里面请注意,中国股市的流通市值实在是一个太特殊的基本因素,这个因素使得我们在进行市场分析的时候决不可能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也不能根据简单的逻辑链条来推断。例如,这么小的市值使得利率与指数之间的关系复杂化,或者说,市值小到了有太多其他看上去不那么重要的因素可以冲销利率提升的负面影响,再例如,市值小到了股市对国民经济的代表性太差,从而可能与经济增长相背离(在这里我们先不讨论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等等等等。从市值太小这个基本条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实际上都是和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在前几天的帖子中,我们也着重分析了市场走势、基本因素与投资者心理之间相互交织对于指数的影响,也举了类似汇改这种可以带来强烈心理暗示作用的制度变迁对于机构投资者行为影响的例子。投资者心态是整个环节中绝对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它的存在,也使得相关政策、事件对于股市的影响变得复杂模糊有的时候又很有趣,但存在终归是合理的。    今天的新股表现,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市场憋坏了,实在是太需要一点点新意了。只要融资速度不太快,则新股们的表现会给市场带来相当的活力。从资金流的角度,这也并不会带来指数的失血。今天新股的走势让我们想起了当年的基金湘证,当年的八一钢铁,在上市当天的走势,不过今天的新股似乎还要离谱些。不过以欣赏的角度来看,也情有可原。未来管理层以多快的速度来发行新股,是我们判断指数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至少目前,融资的问题还没有很大。    三一重工走势稳定,不过没啥标志性意义。从这个事情上来讲,除非有人意图借助非流通股上市来收购,否则要么就是走势相对稳定,要么就是有一个出现了大量抛售引起的下跌,导致整个非流通股上市预期变坏。所以总体上看,非流通股开始流通总体上还不是好事。    今天成交额略有放大,是6月2日以来首次阳线突破5日均量线(在这里量是指成交额),走势还相对健康。如果能接近1610,则根据一般经验就会进入1610以上的密集成交区,也可能会再创新高,或至少接近前期最高点。短线先看多。    每日最新更新请见:http://www.cnwallstreet.com/Community/view.asp?id=950
  全流通时代来临了。指数走势仍然谨慎。除了天津板块,其他股票没有什么主线,不过热度显然是在的。最近两天没啥说的,上涨的心态很谨慎,但是也没有太多恐慌盘出现。外围市场走势处于中期下跌趋势,A股相对还算坚挺。有色金属股票已经止跌,有可能再来一波,当然前提是相关价格不继续明显下跌,长期来看当然没问题,不过短线来看相关价格还有一点点不确定性。今日走势相对稳定,总体来看,成交额和均线系统都还比较完整,仍可短线看多。
  欢迎大家加入群讨论,一起战胜庄家      
  在一个上下皆可的盘面中,居然又是中石化起了作用。私有化概念导致相关股票乱涨,而分时图中指数本身和简单算术平均股价两者形成了明显的分离。涨跌家数之比比较说明问题,居然连1:2都不到,参与度很是不高。深证指数是下跌的,也不如上证好看。    今天的上下影线略长,波动区间高于昨日,不太稳定,后面就要看今天的私有化概念是否能够持续了。现在看这几个股票走势很突兀,照正常道理,中石化私有化是一个早就有的概念,其进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信息也会随着进程从各种途径泄露出来,因此在走势上应该是相对稳健才对。除非今天出现了超过出场预期的好的方案或做法,导致市场争抢筹码。但从盘面来看,似乎不是那么像,再看明天就知道了,明天如果归于平静,则市场必受拖累。    有色股票今天发威。有色金属价格走势不再重复,中长期内坚决看多。其实对于相关股票而言,未来的金属价格显然波动(不管涨跌)会非常大,由此引起的相关股票价格未来波动也必远远高于30%-50%,因此近几日的涨涨跌跌对于相关股票的投资决策不应该构成影响。也就是说,在当前价位附近,要么就大规模的买,要么你就干脆别碰。    还有个重要的问题,是国内股指期货可能于年底推出,那么就是说不必赶在9月份新加坡股指期货推出了。如果是这样,则指数走势的不利因素又增加了。毕竟9月份新加坡股指期货推出后,国内绝大多数机构没得玩,也很难弄出来不同的盈利模式,只有等到国内推出以后才可以。这样,在制度性创新的标志性事件层面,国内股指期货推后,则有可能给指数以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调整。    现在看空的人极多,从市场氛围来讲,已经明显冷却下来了,只有指数近期创出新高走势才能得到扭转,但是能否实现则要仔细观察。本周余下的两个交易日要看指数能否稳定住,如果本周内能稳住,未如很多人所愿大幅下跌,则指数可能会上涨至1650甚至创新高。如果未能在1600附近挺住(不管是不是上涨),则后面的下跌将跌破1510附近,指向1450以下。    再说说银行。无论是升息还是紧缩对银行都不是好事。前面我们说过,升息带来的利差升高,虽然可以明显提高银行的毛利率,但是这个提升不是根本的提高,不会对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构成明显影响,也不对银行的财务表现构成长久质的改变,所以它肯定不是战略性投资机会的来源。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战略性机会仍然来源于我们所说的两点,一个是营业税下调,这个可以对银行的财务状况构成长久质的改变;另一个是并购。国有银行上市会明显改善国有银行的资本情况,中小银行面对国有和外资银行的压力更重。中小银行如果要扩张,则多数必然要融资,必然会降低大股东的控股比例,这样二级市场并购同一家银行所需的资金可能不变(假定股价没变),但是控制的资产却会不断增加(随着融资进行银行肯定不断扩张)。就这一点,就足以提升银行的并购价值从而推升股价。简单算来,银行的每股价格至少应该使并购金额与所控制总资产(或净资产)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这样的话,银行的价值就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计算了。国有银行不可能被外资并购,因此具有一定的资产规模、网点数量和客户资源的中型股份制银行当然是很好的并购对象。说实话,现在国内的银行业务模式没什么根本差别,招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始终没有超过主营收入的10%,任重道远。而在银行经营与宏观经济关系过于密切的情况下,风险虽然有看得见的差别,但如果宏观经济回落信贷风险充分暴露,实际上的差别也很难说。考虑银行的投资机会,一个就是招商银行发行H股之前,我们前面提过,招行H股定价是个不确定的东西,如果定价很高,很可能会把国内A股价格带起来;另外就是加入WTO承诺期之前,此时并购的法律可行性充分具备,而营业税下调也可能越来越近。综合起来,其实现在银行的投资机会可能不是那么远了,这在招商银行的走势上有一点点反映。当然,仅仅从业绩来讲,升息和紧缩会进一步加剧银行资产质量问题,这是股份制银行多年来没有真正遇到过的,这是个坎儿。  
  大同煤业要上市。中行要发行。苏宁要增发。非常连贯,资金需求压力不小。显然当前稳定指数已经不是政策主要目的,需要注意;当然,在全部因素分析中,发行压力以及背后的政策意图只是一个减分因素,目前还不构成决定性力量。    指数今天波动明显减小,不过部分股票变现去申购中行,对指数没有构成明显影响,倒不是坏事。就指数本身的走势而言,强势上涨的几个标志,成交额位于30日均线之上;MACD线多头排列;K线位于20日线之上(并且短期均线斜率向上),目前来看无一符合,只能视为弱势反弹。当前五周均线在1600附近,如果明日不能收在这个位置之上,则意味着连续三周在五周均线之下,而同时又连续三周在十周均线之上,两难走势显见。明天还要看一天,但是当前走势与前几日相比,力量对比已经略为倾向于空方。    鉴于很多股票在60日线附近止跌反弹,指数在60日线附近也会有一定支撑。7月初中行上市,加上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不知不觉明显反弹,估计在7月中旬以前指数可能不会明显下跌。
  偷偷摸摸的又涨上来了。从均线系统来看,差一点点越过20日线,20日线我们说过是行情发展的最主要生命线,逐渐逼近;而周线已经越过5周均线,再次略有强势特征了。但是,量显然是不够的。仔细观察一下5月初以来的指数成交额,我们看到了什么?一波比一波更低的量,上一次指数未能有效突破,这么说......有点危险了?且慢!5月末6月初的行情是创新高的过程,相对于此前的高点来说正好形成了量价背离,但是当前指数却远远在前两个高点之下,还处在反弹的过程当中,因此这个成交额并不能与高点附近的成交额类比。    当前的走势真的有点微妙。已经到达1610的密集成交区下缘,根据正常规律,应该是可以切进并至少达到密集成交区中央部位也就是1650一线。但走势上至今为止还犹犹豫豫,成交额也实在太小了点。不过盘中每次下跌到时好像有点力量在支撑。判断行情健康发展的标志是30日成交额均线,目前在310亿元附近,现在差得也太多了,因此下周就必须逐步放量。因为仅仅在1600附近盘旋不上不下是不可能的,下周一定要有所明确。    当前市场上空头太多,但是市场走势却并不萎靡,始终有一点热度。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前的空头思维对指数来讲是利好,因为正好反映了尽管有人看空做空,但内部有市场不太认知的力量在支撑着指数。在当前的指数位,我们仍然短线谨慎看多,但时刻关注成交额和均线系统的变化。    http://www.cnwallstreet.com/Community/list.asp?fid=2  
  居然又涨了,日线上是令人吃惊的8连阳,整个一年以来都没有过的事情。当然这个8连阳是个伪8连阳,并不是连续8天上涨,6月22日的阳线实际上收盘价比前一日还低。但是每日都能够收盘价比开盘价更高,连续多天总体上涨,没有出现单日大规模的回探,完全修复了均线系统,表明了指数在近阶段的强势。我们说有效接近了1610,基本上就可以切近密集成交区中心1650附近,未来两天可能就会实现了。成交额上看,30日均量为300亿元附近,目前已达240亿,再有两天估计就能够达到这个规模了。    盘面上并没有明显的板块效应,但是银行等等走势很好,招商银行离历史新高已经不远了。是为了迎接中行的上市吗?实际上中行上市对于多数机构来说,都没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肯定是心存疑虑,不过指数在市场看空声中稳步上涨,表明了内在的支撑力度很强。当然这个支撑时间有多少,能撑多高还需要再看,但至少目前,已经有两个指标接近健康了,MACD线马上要形成金叉,请注意,自去年12月初连续上涨以来,MACD线就是非常明显的领先指标,还没有出过大错,现在我们当然要重视。不出意外,明后天就会出现金叉了,而这肯定会支撑指数再涨一段时间。此外,指数上穿20日均线,并且5、10日均线都向上发散了。    未来有一种走法是涨上去了再跌下来,如果真是这样估计就要跌到1450以下了,这种可能性的起点在于连续不停的发行融资,在于7/8月间大规模的股改非流通股上市,在于股指期货的推后推出。另外一种就是上去了磨磨蹭蹭创新高,现在看来两种可能都不能否定。而短期来看,指数再创新高的概率明显增加,但再创新高并不意味着未来空间会很大,成交额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小鸡GG现在的感觉是,如果(请注意是如果)非常乐观的话,指数可能还会有4-8周的表现机会,而此后,有非常大的可能出现比6月份幅度更深的调整,当然这个调整的低点不见得更低,因为很有可能是从更高的指数上跌下来的。目前,尚看不到一鼓作气涨到2245以上的理由,不过显然短期内看空更不妥。
  既然涨了,我们当然会接着看多(短线,中线不知道)。除了量能不太够,其他指标都不错,指数也基本上就算到了1650附近了。未来几天看看量能吧,就算创新高,其实指数倒也不用达到400亿元以上级别,但没有300亿元左右的成交额,则走势难以健康上涨。    新股还是很令人吃惊,看来钱多的是。这是表现出市场资金基础的一个好的指标。盘面上没啥集中热点,不过我们发现,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明显反弹,铜接近7000美元,黄金接近600美元,原油离历史最高点距离不到4%!各品种再来一波?!我们早先的判断不会变,而且从形态上看,各主要品种可能就是这一轮上涨就可能创新高了(时间不知道),这个力量会在中期内对指数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因此在未来的走势影响因素中,各力量交织,对指数走势的综合影响尚难确定,但鉴于前面只调整了10%,因此未来半年内肯定有一次力度强的多的真正调整,估计至少在20%。  
    缩量小幅整理。这个图形本来是行情稳定的特征,不过回顾一下4月11日和12日两日的走势,小幅整理后是一个出其不意的下跌。但在行情脉络中这个下跌没有破坏走势。从相对位置上来说,当前的缩量整理位于前期密集成交区中间,而不是一个连续上涨创新高的过程中,因此并不具有太多的可比性。当前的缩量小幅整理更多体现了市场的谨慎心态。不过,从波动幅度和成交额上来说,这种走势都是表明短期内盘面相对稳定的走势,所以呢,既然都能在看空声中涨到现在,那么也可以接着看多。        技术分析本质上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绝不是把历史规律简单外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术分析既包括了对历史规律的归纳总结,也包括了对走势特点各个方面细微不同的具体考察与甄别,这分别是技术规律普适性与特殊性的两个来源。由于历史不会完全重复,所以运用技术分析得出的结论一定是概率化的。同时,不同思维模式、不同观察角度的人,面对同样的图形,会得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即便是两个人观察到了完全相同的历史规律和细节,在对未来进行推断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结论。这是因为,每个人不同的个性与思维模式,会使两个人在看待同一种因素时赋予不同的权重,例如,悲观与乐观的不同生活态度,会直接影响对未来走势的判断。        有一个有名的问题,一个铝制可乐罐子(或者筷子,诸如此类),可以用来做什么?有的人说可以装水,有的人说可以做这个,有的人说可以做那个....其实,归纳起来看,这个罐子具有多少个特点?有什么属性?重量、体积、形状、颜色、形状、长度、高度.....每一个属性都可以对应一种或者数种用途。而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它的属性特点几乎是无限的。说这个例子,就是说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任何一个品种的技术走势,都会发现它在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层面上总会有一个到几个不同于任何一个历史走势的独特特点,而这些独特特点,往往蕴含了不容忽视的细节差异,不容忽视的背景差异,不容忽视的信号含义,而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观察到这些细节,能够用多少严密的逻辑思维来推断它的含义,则决定了技术分析结论的有效性。前面我们对于今日的分析中,提到了这两日的走势是小幅整理,与前面那次小幅整理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在密集成交区之中,而前次则是在上涨过程中。如果我们注重于太细节的东西,比如波动幅度在数字上的差异,那么可能会得出很模糊的结论。实际上,在运用技术规律的时候,要看到量价时空,比如类似形态的图形发生在一个大周期的什么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持续了多久?当前的趋势是什么?基本上这几个角度考虑到了,就可以知道绝大多数相似走势的含义不会完全相同。        所以,如果简单的用历史规律推断未来,其有效性总会大打折扣,这也是很多朋友在尚未对技术分析的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在自己还不能够用逻辑推理和细致观察来应用技术分析手段的时候,过于看低技术分析、贬低技术分析的重要原因。我们曾经说过,作基本分析的人如果结论错了,往往认为自己没有把握方法;而作技术分析的人如果结论错了,别人往往以为是方法本身不对,呵呵,评价标准很不一阿。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都是枪,能不能打到鸟都是枪手个人的问题,不可能说用步枪打不到鸟就是枪管歪了,用手枪打不到鸟就是自己眼神不太好......        我们一向看重技术分析的重要意义,虽然我们一向认为,任何一个市场的走势,总是有着其背后深入的国际、宏观、社会、金融、产业、货币、心理等等原因。对于个体投资者来说,很容易在技术分析的细节观察中忽略很多信号(因为都是价格信号,很容易麻木),所以这个时候基本分析总是有益的。另一方面,作为基本分析者,多数人包括从业人员总会由于素材来源以及思维模式的原因忽略掉很多重要的因素,难以得出全面而深入的结论,而技术走势信号则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提醒投资者,它由于不为人知的原因而与预期走势不符,这时就必须提高警惕寻找背后曾被忽略的深层次原因。
  放量上涨哦。融资融券可能即将推出,对指数构成了重要的推动。想起来2000年初新股市值配售政策,成为2000年网络股行情之后指数连续上涨的重要因素。那么融资融券呢?会不会也很重要?    前面我们强调过多次,在一个制度性变迁的市场中,制度创新和改变会严重影响行情发展的规律和脉络。如果今日没有这个政策,指数会涨么?显然,从前段时间市场看空指数不跌的走法,我们就知道市场内部有很多做多力量是不被人知的。而之所以有这么强的做多力量,就与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制度创新密切相关,融资融券显然是其中之一。前面中信证券因为一个政策涨停,我们就说起单日的涨停与政策有关,但是其此前的上涨却完全基于证券市场的根本性变化,与这个信息关系不大,在证券市场变革的背景下,终归会有各种各样利好券商的政策或信息在各个时点出笼,没有这个也会有那个,这才是其上涨的内在原因。同样的分析当然也适用于融资融券这个政策与今日的指数走势的关联,由于各种各样对未来的预期,由于各种制度性变革,市场内部有些资金总是顽强做多,这导致了按照历史技术规律会发生的调整总不能如愿,调整的幅度也明显低于预计。    我们说过,融资融券本身不能够直接改变上市公司质地,但却可以改变盈利模式,而实际上我们一直强调,盈利模式才是各种行情发展的最基础要素,公司成长性只是单向做多获取盈利的模式之一,而在此之外的盈利模式多种多样。    融资融券加上非流通股流通,必然会使股价结构的分化加剧。非流通股流通,使得原有非流通股重组-流通股做庄模式彻底失去制度支撑,烂公司重组成本的明显提高会加剧资金撤离,而融资融券尤其是融资,更会加剧资金向相对较好的公司集聚。两者结合,股价结构的进一步分化势在必然,千万不要被当前鸡犬升天的图景迷惑,未来几年内势必还要上演2003年底行情的二八现象,很多烂股票几年后的价格相对于现在,不仅仅是地板,还是地下室!    当然,大股票的相对强势已经在此前表现出来。看一下50ETF的走势,已经与6月1日的最高收盘价相同,远远强于指数。而未来,融资融券必然更加提升大盘股的总体估值水平,这对于指数来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利多力量。    中行上市好像当天就会计入指数,这会让指数扭曲,在未来几天我们会结合深圳指数和流通股指数来进行分析。不过不管怎么扭曲,其实市场内在趋势还是会一致的。    既然指数走得还可以,量价配合不错,均线系统良好,代表大盘股的50ETF收盘平收盘新高,那我们当然要继续看多,看新高!    当然,现在有两股力量在影响着市场,一个是指数连续大幅上涨后筹码轮换以及传统技术规律导致的下跌调整压力,一个就是制度性变迁导致的上涨动力增加。我们在前面的帖子中不停地指出由于股指期货T+0融资融券等存在,指数的技术规律会明显变异,并在此基础上对指数的走势判断极为谨慎。在指数在1510附近,我们根据市场看空而指数不跌的情况,及时改变中期看空的观点指出指数可能不会如人所愿并且谨慎看多,至今好像还对了。不过鉴于制度性变迁的进程无法完全确定,市场内全部投资者包括我们自己都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所以现在要对未来的走势判断下明确定义会很难,很多时候走势可能是在各种资金和心理力量的博弈中形成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所以后面我们会继续仔细观察,一切以指数本身的走势趋势为准。去年我们很早就分析战略性行情在今年,今年年初我们直接看到1500点以上,这是有特定背景的,如今,要指出未来三到六个月内的走势,难度要增加太多了。当然,战略方向上,我们仍然是坚定看多并看到2245以上的,只是其中的路径还需要仔细考察。
    昨晚没来更新哈,诸位久等了。        根据指数计算规则,中行上市后指数至少额外增加30-40个点甚至以上,所以创新高就成了必然。至于不考虑中行因素,指数实际上是怎么样的,我们看看深证指数、上证流通股指数就可以基本上知道了。        中行上市,会给指数增加一个定海神针。我们在最早的分析里面,说明了上市银行的机会有可能存在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之后,不知道明天中行会不会导致一个契机。关于中行上市的资产配置效应我们已经说过了,不过作为非常有影响力的群体,自中行上市开始,上市银行终于具备了代表中国银行业的能力。实际上中国特殊的产业体系和金融体系,导致了全部的宏观经济风险基本上都集中于商业银行体系。如果你看好中国经济,却不看好商业银行,那么在逻辑上就是相互矛盾的。面对外资银行冲击,以及加入世界体系后更加易变的产业体系和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宏观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体系风险当然很高,不过机会也在里面,就像01年加入WTO,02、03年汽车行业爆发性增长一样。前面我们也分析过,银行业的战略重要性远远不是汽车业所能比拟的,故事也就将从中而来。当然,我们对于未来投资于银行的收益定义,就是风险不小,收益也可能很高。在4月末升息以后,我们说从经济层面来讲对银行来说是风险,决不是战略性收益,现在很多地区的房价已经有所下跌,对银行来说,这既意味着房地产相关信贷风险的增加,也意味着中国房地产投资周期可能回落带来信贷增长放缓。以上几者相较,显性化的机会逐渐临近,隐形化的风险也在聚集。由于银行金融服务业定价无标准,品牌、网点价值高以及高负债率经营等特点,这种货币经营企业的价值增长会有很多弹性,我们说未来十年中小上市银行中肯定有一家增长超过1000%,所以呢如果要投资,还是值得一赌的,最大的机会还在于中小银行。        大宗商品价格昨晚接着涨。黄金超过了600美元,自最低点算起涨幅超过12%,而原油距离最高点还不到2%,两者均已突破了调整过程以来的全部下跌趋势线!我们分析过特定条件下资金会追逐商品,而货币紧缩仅能够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发生作用。目前来看,货币紧缩对商品价格不发生作用的条件成熟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声明有点模糊,似乎连续升息可能性下降,不过这已经不是核心问题了。在货币紧缩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逻辑联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顾一下7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与大宗商品价格变迁的轨迹。从长周期来看,大宗商品价格是和名义利率同向变动的,只有当没有其他因素刺激并且货币紧缩导致商品供求发生明显变化的时候(实体经济紧缩降低商品实际需求增长,利率上升提高商品投机需求成本),货币紧缩才会对大宗商品价格起决定性作用。以一个长周期的视角来看,牛市中30%的调整并不为奇,的黄金牛市中,黄金跌了50%!然后又涨了接近800%!在这个脉络下,我们在中期内仍然坚定看好大宗商品相关股票包括有色和能源类(被爆炒过的新能源不一定怎么玩)股票,什么煤炭、煤变油等等不一而足。当然,历史上煤变油之类的技术就不那么成功,也很难说现在短期内一定会有多大效果,我们在前面一直强调,在一个牛市背景下,最重要的是看概念的力度,那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能源安全问题相关概念当然有足够的想象力。至于业绩如何,那完全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我们说过,在能源问题严重的情况下,把相关股票的估值水平从15倍市盈率弄成25倍市盈率,这就可以作为估值基础,也不需要其他的概念产生出多少利润,也足够让投资者给自己心理安慰了,去看看现在煤炭股票的市盈率是多少?        指数重新处于高位,应该又出乎很多业内机构投资者的意料。未来的走势中,可能会夹杂了很多欲借机兑现和看好追高的两种力量。由于中行上市,会导致局面混乱,估计盘面表现会比较有趣,我们可以仔细观察成交额收放是否有序以及上涨下跌家数之比的变化。K线上看,收盘为上涨以来第四高点,尽管盘中有下跌,但是日线形态仍然还可以,指数已经连续两天成交额超过30日均线,并且较为均匀。现在看来,指数走势仍相对健康,那就看多。        每日最新更新请见http://www.cnwallstreet.com/Community/view.asp?id=950
    咱们前几天说看新高,果然创新高了哈,而且是不带中行的,实实在在的新高,开心中。50ETF的走势远比指数要强的多,这也是我们前面数次强调过的,在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这样的制度创新背景下,大盘股必受益更多,也会对指数有极为明显的正面影响。        6月15日以来,指数只有上周五是阴线。不过有点虚假成分,6月22日和28日的阳线指数都是下跌的,上周五的阴线却是上涨的,不过不管怎么样,指数每天的波动都很小,上涨力度很足,自指数穿过1650附近以后成交额上了一个台阶接近300亿元,都是非常健康的表现。我们在上一次见顶前一天说之间是个坎,过不去要摔跤,过去了看新高,从现在的盘面来看,好像这个坎是要过去了,那么未来的新高可能在1800以上一定幅度,比如。        在一个制度创新的市场中,指数走势规律的变异会让我们时时谨慎。在1510附近小鸡GG发现市场看空一片指数却好像有止跌迹象,料其中定然有诈,于是就小心翻多,直至今日还没错。未来如果突然下跌,也可能要及时调整思维翻空哦,哈。        翻看很多个股,发现60日线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而指数则远在60日线之上,相同的是,60日线斜率至今基本未变,所以未来的趋势又增加了向上可能。        考察一下成交额。这个成交额低于6月初的几天,但却比那个时候更健康。因为5月中旬到六月初盘面多空搏杀激烈,创新高的同时必须有更高的成交额表明指数作多力量强劲,能够支撑住抛盘,但事实相反。如今在整个上涨过程中没有任何恐慌,指数走势相当稳定,均线、K线系统的稳定性远远高于当时。考察一下在K线系统走势稳定的情况下,指数温和上涨需要多少成交额?年是个借鉴,基本上在150-200亿元附近(指数总体水平高于现在),而本轮行情中5月8日加速上涨以前也可以作为借鉴,基本上在200-250亿元附近。考虑到当前行情的背景,以后者作为借鉴的可信度更高,则成交额至少在250-300亿元之间才相对稳定,如果连续低于250亿元则要警觉。        5月16日的大阴线是行情见顶的第一个信号,此前几天黄金、铜、欧元纷纷见顶;6月14日有色金属见底,指数也正好见底。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关股票对指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从我们的分析来看,各大宗商品极有可能再创新高,那么相关股票自然也有这个潜力,不过考虑到现在的行情背景,中行要上市,融资融券出台,有色股票仍可能耀眼,却不见得能够有从前那么呼风唤雨的力量了,此一时彼一时,可关注但不必作为风向标了。        考虑一下行情远期的发展脉络。当前上证指数市盈率为20倍不到。月间则仅仅在16倍不到。回顾一下当时各种悲观言论,已经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了。多少人说跌到700点?就是说指数市盈率也在10倍左右......我晕......中国股市真的也有这个时候?......贪婪与恐惧,同样表现为疯狂,这句话我们还要再重复一遍......        实际上国际上考察股票市场的总体市盈率也是按照主要指数来计算的,并不是全部股票,所以没必要说我们的亏损公司多,市盈率虚假。此外,作为代表了各行各业的指数,其盈利的周期性因素会因相互之间的平均效应而部分抵消,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较为可靠的估值水平。那么,未来我们的想象空间是多少呢?30倍,就是......2500点附近了。美国股市只有在年市盈率才明显超过30倍,不过最终形成大顶。随着投资者结构的国际化,30这个数字终归还是会有一点点作用的。根据前面我们对行情发展大背景以及5月、6月间指数成交天量的分析,我们指出未来必然要创2245以上的新高,那么2500这个数字就是可以达到的。当然这里面的前提假设条件是指数不因过多发行而变异,并且经济没有出现大的回落导致总体盈利水平大幅波动。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的指数如果能够落在某一个区间内,则可信度就更高,就如同很多技术指标同时指出趋势,则成功率更高一样。        行情发展始终在多数人想象的路径之外。阶段性的市场氛围总是与行情脉络相反,所以市场现在无法想象的走法很有可能就是指数的未来发展路径。现在指数有两种让人不太相信的走法。一个是慢慢悠悠一直涨上去,到2000,或者2500,一个是稀里哗啦跌到1000以下。当然,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后者更让人难以置信,不过这也不一定就代表这是最可能的。我们自去年上半年设定的指数趋势路径至今没有方向错误,因此还不必更改,那么当前如果指数真的连续不回调涨到了2000,那么也没什么不可能。实际上,1800以上至2245,指数的累计成交额已相对较低,如果指数能够涨到1800以上,就说明肯定有创新高的足够能力,但如果此时大家都看突破2000,突破2245,那么反而可能出现中级调整。无论如何,2000附近应该是一个可以关注的可能转折位置。        融资融券,结合股指期货,基本上可以让空头死光,钱永远比货多,在特定宏观背景下。所以如果股指期货出来,指数还没疯掉的话,小鸡GG当然是看多的。话说回来,在远期仍然战略看多的情况下,中短期走势如果非常不确定,那么看多成功的概率仍会远远高于看空,这也是我们在谨慎中不过分看空而在下跌中随时准备看多的一个逻辑基础。
  在前期头部附近折腾一下很正常。均线系统和K线系统都没有明显破坏。小时线上看,MACD线形成死叉,此前数次都是形成调整。除非指数始终在1650附近或以上波动,否则便将下一个台阶,还有可能跌到1600以下。    在1510点以后的反弹之中,今日是第一次的明显下跌放量,按道理还不是该担心的时候。由于中行上市,指数马上就要加上几十个点,所以把今天的下跌给补上也非常快,不知道会不会有机构在此时借机抛售手中品种撤退?当然会。尽管未来指数走势还有不确定性,但是两极分化却显然是不可避免的。融资融券可以做空,非流通股流通增大供给压力,这些都是加速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一个月以前我们说过尽管指数可能会创新高,但是股票却不见得会这样鸡犬升天了,后面更要小心。没准从现在开始,有很多股票已经再也见不到现在的价格了,会低得多。融资融券细则出台,当然更有助于很多股票平仓。2000年初市值配售政策出台,很多科技网络股基本上就创下了历史高点,从此熊途漫漫,不过指数波折之后却没有受到拖累。    周线上看更清晰些。本周的走势相当稳定,如果未来三天不跌破1650一线,那么周线上将极强,涨幅不小。综合来看,仍可以看多。
  中行上市了。与H股价差不多,还算平稳。不过高开低走,对指数构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看看上证180,居然下跌1.57%!大家都跑了吗?盘面来看,很多股票包括中小上市银行跌的很厉害,不过也有很多股票盘中大幅下跌后奋力拉起,形成了一次有力度的盘中调整,反而有利于进一步上涨。指数会见顶么?    实际上从180指数来看,还没有跌破10日线,离指数调整标志线20日线更是有相当距离。扣除中国银行的成交额,指数成交低于昨日,没有放量下跌,所以从各个角度来看,指数本身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变坏,此外中国银行从定价来看,没有高的离谱,未来短期内下跌的空间不会很大,也会对指数构成支撑。再看上证180的周线,本周过去三个交易日,指数仍然在前期高点附近相对稳定地整理,这是强势表现。只要本周综指不跌破一线,则单周K线非常强势,未来可以继续看多。
  谁大谁恶谁正确!  
  http://blog.sina.com.cn/u/      建议关注600522      短线      觉得好的可以参与群的讨论      7月15号前免费进      http://blog.sina.com.cn/u/       工作室股票池  
  说涨就涨哈。不看综合指数,180指数在日线、均线、成交额系统上都比较好看,所以现在还可以看多。    中国银行不涨,但以现在的定价来看,虽然不低,但是在业绩等方面有很多弹性,加上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要想跌的多也不太容易,这么一来,指数自然向上涨的空间更大些。几个新股在横盘了多天以后突然拔地而起,显然这不是临时行为。从K线来看,上市后几天连续在窄幅区域盘整,表明了走势的稳定,一旦时机成熟,向上则是必然。目前来看,中行、部分新股、有色金属、航天军工等等可以作为上涨的核心力量,而其他板块的热度也相当高,从涨跌家数之比和涨幅榜第一版的平均涨幅就知道。这样的话,指数未来仍将有相当空间。    扣除中国银行的影响,估计现在的指数位于中行上市前的附近。我们的OBV指标变种OBA走势极强,表明后面空间不小,同时也表明未来几天那可能会有一点点调整。总体上看,1800附近很可能止不住,乐观的话有可能上冲至附近。
  今日跌。不过看周线呢,还是非常强。仔细看看上证180的周线,5周均线明显在10周均线之上,单周K线在前期密集成交区之上,波动幅度不大,连续四周的上涨均为连续温和放量。仅仅从K线形态上看,看涨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再往前看,我们发现5月中旬开始的大幅波动正好与月的密集成交区相重合,而如果K线在这附近盘整而不跌,则突破后会有相当幅度,如果在此见顶,则有点像巨型双头。在我们的路径里面,远期还是战略看多,而如果双头形成,则下跌的幅度会很巨大,这与当前市场的发展背景完全不符。1月初在1230前面的高点附近开始调整时,我们根据背景分析出双头基本上不可能成立,那么后面就会明显上涨。如今又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只不过周期跨度更大。就此而言,我们更坚定了远期看多的观点。    单单从日线形态来看,5月以来的走势形成了扩散形态,似乎预示着会有明显的下跌。不过回顾历史,短短两个月内形成的幅度不大的喇叭口形态,并不一定意味着后面的大幅下跌,此后的形态变化会很多,导致前面的喇叭口波折仅仅成为小插曲。细节,一定要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去分析,即便不考虑行情的基本面背景,从较长周期的技术面来看也是有多种发展可能的。喇叭形态当然提供了下跌判断的一个依据,但这仅仅在我们的风险判断里面增加了一个因素,但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必要对行情作任何悲观断言。    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主力合约近几天接连创出历史新高,铜昨晚上涨了400美元,黄金也把最大跌幅收复了50%以上。大宗商品终于再次表现,我们的结论在未来几年内都不会变,这也是行情的重要脉络,还是看好有色和能源哦!国家关于机械行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加上三一收购徐工案,我们又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很多机会。不过,仔细想想,这个事情只在机械行业吗?机械行业的被重视与行业整合收购,不就是在经济全面开放和产业金融体系深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吗?那么未来必然会有更多的行业更多的公司与此相关,单个公司的受支持、被收购仅仅是偶然事件,作为集体,很多行业的很多公司受产业政策支持、整合并购则是必然事件,这才是证券市场存在的资源配置意义。而单纯以公司的简单成长作为投资逻辑基础的时代,已经不可避免的过去。    今天有个信息,是建设银行成为今年亚洲最赚钱的银行,这个信息不能忽视。建行基本上是中国资产质量最好的大型国有银行,它起了一个示范效应,会对投资者坚定对于国有银行的发展信心,而它的财务数据也表明国有银行在估值方面是有相当的想象力的。这对于国内上市银行会有什么影响?尤其是中行?中行如果没有把指数拖下水,那么肯定是未来行情进一步上涨的重要力量。在我们看来,未来基本上会是后一种情形。近几日来看,换手率还不够,K线上也没止跌,还需要整理几天,但是目前来看大幅下跌的概率已经相当小了,这是利多因素。
  今天略涨,指数的走势却不如上周。涨跌家数之比为5:3左右,不过成交额却萎缩到了250亿元以下,180指数连续四个交易日成交额低于30日均线。在这一成交水平上,若不能快速离开前期顶部区域,则将面临又一次调整,本周内可能即有分晓。    股指期货已经讨论到了很细节的方面了,可见推出不会很久,这个在战略上是绝对利多。未来基于股指期货的新盈利模式必然还要基于股指期货本身的流动性,如果流动性不足,则将明显影响新盈利模式的可行性和盈利的幅度,这个我们也必须仔细观察。    180指数的5日均线拐头向下,是一个略有风险的小信号,也许会有一次调整,性质待定,是否会有调整的标志是,本周内能否以接近或超过300亿元的成交额创出新高。
  刚刚写了好长。计算机系统突然崩溃,小鸡GG也差点崩溃......    指数略涨。在此位置上日线和小时线均线流有所收敛,则将寻找方向。指数缩量跌不下去,则上涨就是阻力最小的方向,尾盘放量上涨,便顺理成章。中行的杠杆作用好象比中石化还牛哈。    考虑几个背景:    1、人民币汇率。6月中旬以后,人民币兑美元基本上稳定在1:8以内。6月份贸易顺差又大得惊人,升值压力再次出现。产业体系中低端制造业过度竞争,连续大幅升值肯定有损产业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不能承受升值,只不过产业体系自1995年以来习惯了1:8.28的比例,一时半会还调整不过来。就像是经常吃素的人当然可以吃荤,但是肯定消化能力一开始适应不了。反过来说,如果当年汇改后还是1:5,那么这么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体系也就能接受这个比值了,产业结构也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没有什么受得了受不了的问题,只有习惯不习惯。当然,在短期内升值压力增大而又很难大幅升值,那么这样只会增加中期内的升值预期,这对于证券类资产当然是好事。    2、世界货币流动性?6月29日美联储升息之后对后续货币政策措辞含糊不清。面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下跌压力,升息总归会有所顾虑。如果世界货币紧缩过程阶段性结束,那么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是?除了大宗商品,便是......外围新兴资本市场.....在世界经济历史中,当实体经济很难吸收过多的货币时,具有供给刚性并具有某种概念的市场总会受益于跷跷板效应。这类商品都有什么呢?首先是土地(房产),其次是不可再生的大宗商品、收藏品、新兴股票市场......2005年世界房地产周期先后临近顶部滞涨以后,钱到哪里去了那?大宗商品市场,外围新兴市场;2005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风险以后,国内什么市场涨了呢?收藏品市场、股市......具备供给刚性特点的很多商品价格都由货币流驱动,其价格波动区间范围太广,精确估值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心里安慰。除非价格过于离谱,以致于后续资金无法支撑。    3、国债市场。2004年9月以后,上交所国债指数便一直在125日线以上,而6月份以来,指数跌破125日线至今没有上穿。周线MACD更是死叉好久了。我们分析过,在一个产业竞争激烈,利润向上游资源和下游渠道转移导致制造业利润越来越薄的经济体系里,产能过剩不见得会导致物价水平明显下降,不见得会有通货紧缩压力,在物价有潜在上涨压力和货币政策紧缩可能的情况下,债券市场可能难以吸收过多货币,对于股市同样是好事。    4、发行节奏。近期发行节奏加快,其实如果发行量不是特别大,节奏不是很快,对市场是好事,因为太缺乏吸引眼球的东西了,反而会带来活力。进入8月,非流通股流通加速,会给指数带来一定压力,和发行一起,可能引起指数走势的变化。但是,这仍然不是指数的决定性因素,不会改变背景因素,所以如果指数因此出现调整,则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调整结束的时间,而不是觉得行情见顶了。    就此多说几句。关于股票市场走势的基本面分析中,需要搞清楚一个逻辑问题,指数上涨或下跌有没有路径依赖呢?在我们看来,指数的上涨时间和幅度取决于宏观大背景的变迁,而在此期间的标志性事件只能影响行情波动,但不会影响终点。比方说,股改汇改、货币流汇集以及产业并购(还有一个被忽略却十分重要的因素,现在总体估值水平并不高)等等使得指数的上涨空间在左右。那么,在此期间的合规资金入市、股指期货、融资融券、T+0等等次级因素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上述背景条件,因此就只能改变行情发展的路径,难以明显改变在上述大背景因素决定下的指数终点,也就是说,次级因素在不同阶段内的出台与表现,可能影响到行情是选择-的路径,还是-的路径,但不会影响到最终的2500。如同我们一直以来对于600030中信证券的分析,大背景下券商利好,至于券商牌照是否发放、什么时候有T+0基本上只能改变涨停板在哪天出现,却很难改变最终的股票目标价格。    上述逻辑如果成立,那么在此基础上的分析,便应以背景的变化与否判断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阶段性次级因素的时机和力度来判断指数的波折。直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沿用这个逻辑。    周线上看,指数好像强的很,似乎要超过1783很多的样子。当然,结论我们早就下过,只不过看上去似乎是来的比想象的更快,波折更少......若以前面的1300为底,那么2005年6月以来的行情可能是穿头破脚,下面跌穿了300个点,上面应该超过1783同样是300个点......?也就是说,从周线上来看,指数形成了一个扩散形态,而这个扩散形态显然是长期看涨的......短期内先看看1783这个关口吧。日线上看,当然是看多图形,只不过量能还是有点不够,似乎应当略有谨慎,不过在指数明显跌破10日线之前,我们基本上都会看多。
  收盘略跌,有所放量。K线形态没什么问题,但在这个位置附近好像已经折腾了好几天,如果再有几天,日均线也会收敛,必须明确突破方向,现在看来,我们几天以来的结论还没变。    有一点点隐忧,就是小鸡GG的MSN上的朋友纷纷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推荐**股票,目标位是**,似乎有点不对头。小鸡GG的逆向思维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看到了类似的东西总是觉得哪里不太对,就像是5月长假结束以后所有人都觉得股市是牛市进来就能捡钱,小鸡GG就觉得气氛不好一样。远期行情当然与当期市场心理关系不大,但是中短期内大家都看好指数还不涨,那肯定有点什么邪门的地方。    问题还没显露。指数走势还行。均线系统没破坏,那就该看多,不过要时刻注意量能的变化。
  看过。
  问题显露了哈,一发不可收。昨天小鸡GG感觉到总是哪里不对,有点邪门,但还是有点迟钝了。从日线上看,昨日和今日是两天放量下跌,这下子一来,显然跌势未尽,还会继续下跌。将6月7日和今日的两根阴线联系起来看,就有点不妙。连续不到一个半月内在高位出现的两根放量大阴线,已表明现在指数走势不是很稳定了。可以回顾一下,2003年11月份指数见底上涨以前,在不断的下跌过程中出现了四根有一定时间间隔的硕大放量阳线,最终见底。同样在高位,如此走势当然意味着做空力量的积聚以及不定期喷发。当然,从2003年11月的经验反过来,我们可以谨慎推论未来没准出现第三根第四根阴线的时候才会真正(阶段)见顶,也可以推论没准后面还有新高,但仅从日线上看,这一根大阴线显然短线没有跌完。    央行暗示要升息?这个政策是什么效果?4月末我们的帖子里面对于升息影响股市的链条进行了一定分析,指出在股市市值太小这个基本条件下,利率政策与市场走势之间的关联是模糊不清的,如果起作用,那么也仅仅是股市涨的太多投资者心惊胆战从而构成一个负面刺激。而4月份升息之后股市上涨也是一个证明。当然也可以这么解释,4月份的紧缩为预料之中且幅度低于预期,就是利好,而5、6月份的经济数据似乎有点过热,央行要进一步紧缩是此前市场没太想到的。无论怎么解释,都可能有道理,但实际上,最大的差别是前一次指数还不太高,资金流入太猛,现在指数高了很多,而资金供求也不那么有利于多方了。    最近的发行压力看上去似乎明显了一点。实际上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一样,都是最可能聚集海外投机资金的地方,考虑到历来尤其是日本升值时期房地产和股市巨幅上涨又连续下跌的过程,这个教训显然非常深刻,那么如果无法避免升值预期,无法避免游资流入,那么避免泡沫危害的方法便是抑制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上涨,因为涨的越高跌的越厉害么。如果是如此的话,那么未来行情发展的脉络就必然有一个重要因素需要考虑,就是在行情发展中出于指数调控的考虑而不停被人为改变的股票和资金供求关系,现在看来,密集的发行融资可能会有一部分这种因素在内,而在当前社会资金流动的大背景下,这种考虑显然不可能改变总体上向股市聚集的资金潮流,但可以通过对场内投资者的心理影响而发生明显作用,无论作用链条如何,其结果类似就行。    结论仍然是前几天的,远期行情目标未变。但是,从均线系统上看,一根阴线同时切穿了5、10和20日线,这种情况下还没见过马上就能止跌的,那就顺势而为吧。短期内,可能连续下跌扭转市场多头思维,直到多数人都谨慎指数却不怎么跌了为止。还是要关注投资者心态变化与指数走势的差异哦。
    今天指数走势尚可。如果日线有点迷糊的话,那么我们看周线。周线组合上看,是一根阴包阳,从K线形态来看,正好是上周突破创出新高但是本周再次回落至前期密集成交区之上一点点,表明突破尚未确认有效。从均线形态来看,本周低点正好在10周均线处止跌,而收在5周、10周均线之上,并且5周均线仍在10周均线之上。就此而言,若下周不明显跌破1650一线,并且收盘在1650之上,则中期均线形态仍然向好。        可以比较一下2月至3月的短暂调整,可以看到,在周线形态上有一定类似,但是近期的波动幅度却远远大于当时,这表明了经过了大幅上涨以后,筹码的稳定性大打折扣,即使此后能够上涨,也必然要再次经历较为彻底的调整和换手才能有利于行情进一步发展,否则上涨中的大阴线就会成为家常便饭。        日线上MACD线形成了死叉,而从去年末以来这个指标就没有失灵过,那么我们认为短期内会继续有调整,而日线收盘在20日线之下也确认了这一判断。考虑到成交额的变迁,如果在下跌中成交额缩至130-150亿元附近则可能标志短期抛盘接近尾声,请注意,此前6月中旬的止跌日成交额在160-180亿元级别,但那于其前面的人气与成交天量有关。周线形态上保持得相对完整,那么未来可能还会有新高。考虑到再一再而不再三的说法,也许以后出现第三根大阴线的时候才是明显调整的开始。        日本银行今日决定升息,结束了多年以来的0利率政策,这是个重要的标志。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游资来源之一,升息的力度相当小,但是确认了主要经济体全部进入货币紧缩的周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进入新兴市场的游资可能有负面作用。中东局势进一步紧张,原油今天日间已经超过了78美元,而远期合约都超过了81美元,历史性的事件。黄金也继续上涨。我们看到,在这些因素刺激下,大宗商品的走势没有为货币紧缩所影响,需要密切关注相关题材。        说句题外话。指数一跌,很多人就出来寻找各种原因。实际上,从严密的逻辑来说,在此前上涨和如今下跌的时间周期中,所有变化了的相关因素都可能是下跌的原因,而这些原因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指数本身的相对位置变化。而很多人随便找出的很多原因,偏偏是在这段周期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因素,这种判断显然缺乏逻辑严密性,或者说就是在胡扯。例如,前面我们说过,2001年的下跌,很多人归结为国有股问题,但此前国有股问题存在,也没有影响指数连创新高,所以它肯定不是指数下跌的原因,严密点说,国有股问题肯定不是指数见顶的唯一原因。实际上,2005年6月份在1000附近的起涨,5月份在1600附近的调整,我们已经强调过多次,根本原因就是涨多了要跌,跌多了要涨,其它的都是在这个原因之上的第二层次原因,是通过指数本身的相对位置才起作用的。        每日最新更新请见:http://www.cnwallstreet.com/Community/list.asp?fid=21
    指数反弹不少,但成交额不高,只有200亿元。指数回到了20日线之上,但是几个大盘指数比如180指数等等都还没有到20日线以上,比综合指数还弱些(也包括中行还没记入这些指数的因素在内)。MACD线仍处于死叉状态,反弹力量仍然很弱。当然从近三个交易日的走势来看,1650作为5月份密集成交区的中心地带,还是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的,但如果明显跌破这一线,那么指数的调整空间可能要大的多了。        从均线形态看,虽然当前指数高度比前一次下跌的低点还高的多,但由于中期均线在快速上移,未来指数在当前位置附近横盘的时间和幅度均不能过长。我们注意到在整个上涨过程中包括前阶段的下跌调整60日线的斜率都没有明显变化,有力的支撑了指数的上涨,而当前距离60日线却越来越近。也就是说,在当前形态上,指数可以腾挪的空间比6月初还要小,如果出略大些的下跌或略长的调整,则指数未来进一步大跌的可能将明显增高。
  感谢高手分析
  跌不下去居然还能翻红,但是和6月7日以后的调整不同,当时是在下跌过程中逐步缩量,现在却相反,连续三天收盘上涨却缩量严重,已经开始低于200亿元了。这个走势并不稳定。由于180指数相对更精确一些,我们观察到60日均线正好对180指数构成了支撑,在这个支撑没有破掉之前,当然要假设它有效。但是180指数却位于20日以下全部短期均线之下,同时近几日的K线基本上在5月密集成交区的中下部附近徘徊,因此当前仍属于弱势反弹。    宏观经济数据似乎还是比较热,所以有关宏观调控的担忧(尤其是升息)始终存在。市场的心态很有趣。5、6月份美国股市连续下跌,升息忧虑是重要的直接因素(有更深刻的宏观背景,说起来没完没了就先不说了),结果联储暗示未来难以连续升息后6月中旬大幅反弹,此后市场关注就业数据,本来就业数据不理想暗示升息压力减轻,按照前面的逻辑应该接着涨才对,结果市场解读为经济情况不好所以后面又接着跌。实际上任何市场的中期趋势还是由大背景决定,在此之下的一些信息和政策并不那么重要,这些信息和政策仅仅是在指数处于某个微妙时刻才起作用的。从表面上看这些信息和政策变化引起的市场不同反应似乎有逻辑混乱之嫌,但实际上这些信息本身并不那么重要,除非它真正改变了决定当前市场的宏观背景条件。所以,如果信息和政策不那么重要,那么市场对于这些信息和政策的反应和担忧仅仅是投资者内心倾向和心理状态的外在折射。不是风动,而是心动。呵呵。现在指数是什么形势?股指期货还没出来不能利用杠杆连续作多;指数涨了太多绝大多数股票的筹码稳定性较差;除了大盘股很多股票已经按照07、08甚至09年的动态市盈率来炒;新股发行和非流通股流通成为现实的压力,等等等等。这当然会对投资者的心态构成严重影响,而投资者却把这种潜在担忧投射在一个外在的宏观调控理由上。当然,04年宏观调控的后果可能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记忆深刻,这也是条件反射的后果。不过,我们在以前的帖子中早就说过,04年股指的见顶不是因为调控,因为大盘股整体见顶远在调控措施之前的2月份(甚至还在当时的宏观数据出台之前),顶多是调控加深了指数调整幅度而已。    说了很多,回到指数上,周线形态并没坏但有点危险,日线形态上仍是弱势反弹,所以当前市场还是需要谨慎,在破位之前,我们还是假定趋势延续,那么只要没大跌,就要看多。
  再大跌,再放量。观察6.30以来的上证180指数,我们发现阴线的量总是高于前面的阳线,这表明行情也许需要一次比较好的休息了。自2005年底以来,180指数第一次接触到60日线,表明近来的走势已经接近粘滞了,我们前面说过,在当前的位置和空间上,指数腾挪的时间和空间比5-6月份要小得多,从日线上看指数没有任何止跌的迹象,那么未来就肯定接着跌,而下一步马上就是60日线,如果有效跌破了60日线,未来的下跌空间可能就被进一步打开了。180指数至今为止从高点下来大概是6%,如果这次短期内未能止跌那么下跌空间应该就高于上一次的10%,至少目前来看,综指跌破1600的概率非常高了。    伯南克的讲话略有一点弹性,市场对于连续紧缩的预期降低,结果欧元和黄金大涨,但是原油却跌个没完。国内股市近来的走势和国外指数、大宗商品价格的波折很有类似之处,不知道是哪些资金真的这么受到影响,看国外的图操作,感觉很有趣。欧美市场的下跌力道是一两年以来所没有的,应该是确立了中期下跌趋势,我们说过主要市场下跌对A股市场不是坏事,但考虑到心理影响,可能会对指数构成不利因素。    跌了就要看跌,现在的走势已经对多方很不利了。
  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国外的股票和财经信息?  谢谢!  
  小幅反弹,缩量,低于5日线,所以,还是弱势整理。成交额连续低于5日均线,成交额5日均线连续低于10日均线。MACD线保持死叉状态,现在指数没有明显止跌企稳的迹象,仅有60日线体现了一定的支撑,所以还需要谨慎。如果在下跌状态下成交额低于150亿元,则是好事情。    股指期货什么时候出来呢?具体日期还不知道,如果很快,就必须考虑大盘股支撑下指数的变异走势。人民币汇率在8附近徘徊,美联储暗示可能停止升息,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的势头可能受到遏制,则外围市场有望有一定程度受益。在此我们还是要强调原来说过的观点,在一个制度变迁的市场中,新制度和新条件在不同时点上的变化会导致指数技术规律发生变异,目前来看,所有的制度革新基本上都意味着指数上涨,所以我们短期内谨慎看空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更多的可能。明日收周线,若明日还不跌,则指数在周线形态上将比日线好看一些,也留下了向上的发展可能。
  人民银行决定从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利好?利空?这个政策一出,升息压力短期内基本解除,市场担心的事情会少了一点点;不过,紧箍咒越念越紧,如果未来投资和物价压力继续增大呢?显然现在潜在的物价压力还是很高的,我们一直以来分析的结果就是在输入型情况下,潜在通胀压力大,而不会是所谓的产能过剩导致通缩,目前为止,这一点体现的还是比较明显。如果煤价电价都放开呢?有人算过,现在国内汽油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差不多,如果市场化了呢?如果所有原材料动力价格上升,由于都位于产业链上游,那么传导的结果将是自上而下,所有中下游产业都要受到影响。当然,适度的通胀有利于企业利润上升和虚拟资产价格上涨,此时的适度升息不见得成为负面因素。    周线上看是上涨以来的最难看的一次,180指数低于5周和10周均线,不过跌破的不多,并且明显缩量,如果下周能收在5周均线以上,则周线走势就修复了大半,如仍低于两根均线,则可能要完蛋了。    好久没看我们的宝贝中信证券了。这个东西周线上看最高点附近有两根长长的上影线,很吓人。日线上看也有下跌放量迹象,我们早说过这东西流通市值太高了,小鸡已经想象不出它还有多少业绩巨幅改善的空间,如果向上没有想象力,那么高位这么大的量就只能有向下的想象力了。8月临近,要关注非流通股流通的压力,市场的心理暗示和连锁反应总是不能忽视的。    再看看月线。月线上综指和180指数有明显差异。考虑到大盘股在以前的行情中有的时候总体呆滞,那么综指代表性更强,那么应该看综指。月线上我们发现去年末以来的上涨在成交额和均线系统上的流畅性已经高于了1999年以来的历次行情,而达到了年的水平。月K线上出现了显著压力信号但却没有明显见顶迹象,那么未来我们的远期牛市目标仍然不改。    短线仍然当滑头。
  今日的走势略有一点微妙。扩容、宏观紧缩,指数低开后下探,但是此后一波波的上涨虽然不够凌厉却也较为踏实。日线上看,正好是连续三天小幅上涨,而指数均略有放量,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的走势要比7.14、7.17、7.18三天的连续阳线好,综指上仍然显出了1650一带的支撑力。很多人看空,但是指数本身没有如期下跌是第一个信号,连续三天阳线略放量上涨是第二个信号,这两个信号告诉我们要警觉,指数的下跌趋势在短周期内已经开始有了一点点变化的迹象。从大盘股走势上看,很多股票走势并不佳,但也有部分股票显示出了短期底部的迹象,这对于指数的稳定有很多好处。    股份制银行走势还不错,招行既然要在香港增发,那香港的定价可能对国内产生明显影响,当然目前来看是正面的。对于银行来说,融资增厚资本,扩张资产,可以明显提高股票定价(融资发行价格与流通价差别不会太远,从而会增厚净资产,但是常用的P/B倍数却使得银行定价可能就此受益,至于每股收益被摊薄可以较少考虑,因为可以想象以后的增长),只要未来资产和盈利能有一定增长,就可以形成正向反馈循环,直至大股东股权被稀释以致产生控制权争夺。因此,从目前的角度来看,融资只要是发行价保持在净资产之上一定比例,则就会衍生出更多的概念和想象力。招行的H股发行也许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关注它可能带来的银行股票(包括持有大量银行股权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机会。而如果银行有所动作,则指数也可能会被带动。    总体来看本周是敏感的一周,但周一的走势并不坏。
  刚刚说周一走势还不错需要注意,今天就起来了。证监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又开了个闸门,同时也给券商QDII开了个口子。总体来说,这些规定仅仅是中短期内增加资金供给,但不会明显改变社会资金流向,不会明显改变市场供求的大格局,所以不必过于看重。    指数和180指数都向上越过了5、10日均线,连续四日放量上涨。60日线体现了良好的支撑,而对行情短期性质最为明确的20日线还没有被穿越。小时线上看,走势有点类似于双底,但还没有突破颈线位。但是由于最近日线上上涨放量的迹象改变了前段时间的指数走势规律,表明多方力量重新聚集,因此未来几天可能还会继续上涨。昨日和今日看空的人都有点太多,而指数居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盘中的恐慌盘都不曾出现,所以短期内可以进一步乐观。截止今日,本周的指数周线已经上穿5周均线,180指数也距离该线较近。本周如果进一步上涨,则走势就会基本修复,未来仍可以看涨。    临近8月,发行压力和非流通股流通压力会更为明显,股指期货出台的时间也越来越近。当前各业内机构多在集中精力研究股指期货,未来基于股指期货的新盈利模式会影响指数的走势。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在临近并且增加,所以未来指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股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