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未来中国9大造富行业实体经济是怎样的情况,真的像新闻那样衰落吗

15K47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5.8K5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惨不忍睹!实体经济破产潮来临,5000万人即将失业!
23:01:09 来源:  
2016年来,房价疯狂上涨,煤碳、钢铁、造纸业一路狂飙。在一片“涨、涨、涨“的狂潮之下,运营成本节节攀升,企业税负越来越重。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五来,中国的制造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现状也令一些中小制造业的老板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实业从业者下一个发财机会究竟在哪里?
导读:2016年来,房价疯狂上涨,煤碳、钢铁、造纸业一路狂飙。在一片“涨、涨、涨“的狂潮之下,运营成本节节攀升,企业税负越来越重。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五来,中国的制造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现状也令一些中小制造业的老板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实业从业者下一个发财机会究竟在哪里?生意难做 ,最后两月是传统旺季,本以为可以赚点钱过年,谁知道原材料疯涨,各种辅料也比拼着涨价,运输成本上涨,人工工资也要涨,连微信支付宝也要收手续费了,深感压力山大……但眼看出口和内需毫无起色,品牌商为打价格战拼命挤压上游供货商,这可是拼命的节奏呀!在这沸腾的经济环境下,有多少企业能够熬过这致命的2016呢?能源、原材料、运费工业制成品轮番上涨2016年9月,负增长了长达四年半之久的PPI终于逆转,这标志着中国工业领域全面涨价正式开启。事实上,从年初开始,煤碳、铁矿石、造纸等大宗原材料就开始上涨,数月后传导到整个工业领域。PPI四年半后首次转正1、受去产能和其它因素影响,煤碳钢铁狂飙受工业去产能和楼市去库存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焦煤和动力煤分别较去年年底飙涨超150%和100%。而截至10月21日,钢材综合价格指数79.00点,同比上涨19.17点,较年初增长22.63点。高线、三级螺纹钢、热轧卷板等重点钢材品种价格同比上涨27.4%、27.9%、44.9%。2、化工原料疯涨,将影响下游行业近半年来,上游化工原料开始猛涨。 TDI从年初的1万/吨狂涨到5万/吨;国产金红石型钛白粉由年初9300元/吨涨到14000元/吨,业内人士还坚定的认为继续上涨;新戊二醇已由6000元/吨左右涨到了13800元/吨。与年初相比,市场售价涨幅超过了50%的品种相当多,很多品种涨幅高达一倍甚至超过一倍,例如顺丁橡胶、丙酮、丙烯、丁二烯、顺丁橡胶等。&3、造纸业:产能集中、污染治理和纸业抱团导致价格飞涨从2014年底开始,原纸价格开始绝地大反弹。此后,涨价风越刮越猛,2015年春的牛卡三连涨,2016年出现白卡六连涨,各种涨价函雪片一般飞向下游包装印刷行业。特别是进入2016年以来,包装原纸每个月都会上涨,每次涨价幅度甚至高达300元/吨。最近,连市场非常低迷的文化纸也开始大涨。4、家具行业:海绵、木材和运输成本大幅拉涨TDI从年初时每吨1万多元相比,目前已涨到每吨5万元的水平;软泡聚醚年初市场均价在8,300元/吨,而到了10月份市场大幅拉涨至14,300元/吨左右,累计涨幅72%左右。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拉涨,现在海绵价格已涨了接近一倍。受海绵持续涨价潮连锁反应,加上木材以及物流运输新政的影响,家具行业也开始上调价格。5、运费上涨,各行各业受影响9月21日,国家发布“最严治超令”,运费费用涨得飞起。&部分地区物流由6元一件货涨到了10元一件,建材每吨运输成本上涨100元,饲料运输成本上涨35%以上,化工原料涨幅惊人,煤碳上涨10元/吨......6、原材料疯涨之后,中间行业开始报复性上涨在硬生生消化掉前几轮原纸疯狂上涨的压力后,包装印刷行业再也坚持不住,从10月开始出现报复性上涨,首批10%的涨幅已经全面铺开,后续上涨压力仍然十分巨大。此外,玻璃价格上涨15%、电路板提价10%、元器件涨价5%,工业制成品各个环节都在酝酿涨价。新一轮的破产倒闭潮未来将会有5000万人失业在各种成本大涨,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资金不足、订单锐减、缺乏创新、负债高企的企业将率先倒下,实体行业新一轮的破产倒闭潮已经来临。预计未来几年,制造业倒闭潮将呈现集中爆发之势,行业大洗牌不可避免。7月25日,河北霸州一家2014年才刚刚成立的一家家具厂老板在几名供货商的围墙押送下跳车跑路!共欠下工人60多万工资和百万货款。7月29日,成立于2006年的威业家具厂员工聚集在工厂大门外,打出横幅和各种标语,声称“威业家具厂老板跑路”。据了解,该厂已经两个月未发工资,而老板电话无法打通。7月27日,意大利朗文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老板老板欠款百万跑路。据称该厂所有员工工资未结算,展会上收了客户几十万定金、货没发就跑路了。7月30日,材料商聚集在成都南方工业园文臣沙发厂(全名“香港文臣家居有限公司”)门口希望能追回材料款,据称老板已经在7月29日跑路,该厂已经三个月工资未发工资。在这之前的五六月份,珠三角也接连发生标卓、永信、裕健、冠升、雅来特家具行业倒闭潮。而在电子业、鞋业、服装业、玩具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倒闭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而这些倒闭的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由于中上制造业大多没有自己的品牌,主要靠贴牌或低价优势来获得市场份额。在市场蓬勃发展的上升时间,这种模式尚能获得生存空间。但在市场不断下滑的情况下,企业被迫走上降价之路。结果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企业现金流越来越少,最终破产倒闭。据初步估算,2014年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吸纳就业人数约1.5亿人。如果未来五年内中国有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被洗牌,将会有5000万人失业,如果有一半的中小企业倒闭,则会有7500万人失业。如果考虑到富士康、金仁宝、三星、裕元这些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就业人口的大型制造业正在或即将撤出中国,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失业人口将远超想象。想到这里,我突然明白李克强总理提出“全民创业”的良苦用心了!是谁打趴中国实体经济?我们今天为什么很困难?我们在制造业,78年以来的历史上,第四次转型结束了,当第四次转型结束以后,36年来我们所具有的三大优势,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基本上丧失了。1、税费:不能承受之重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10%,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动不动被科长起诉罚款,你还得找个律师应付一下。如果还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办个企业试试看!做生意真的很难,在城中村开个快餐店,结果放眼望去,方圆500米就开了不下5家店。小店一开,动不动就要罚款,卫生啊,广告啊,消防啊,搞不好还有人来收保护费。2、各项成本不断增加对于制造业而言,主要的生产要素都在涨价。工资社保,每年增加12%-15%,食堂菜价,水价,气价,都在涨,房租是长期合同,一般也是每年上涨一点点。再算算物流成本,中国到处是收费站,产品从北京出厂,到四川某市销售,中转三四次,价格基本是涨三倍,否则就是亏。总而言之,所有东西都在涨,唯独是出厂价格持续下跌,小老板真的是欲哭无泪了。3、融资难,难过上月球如果你要申请企业贷款,填无数表格和各种申请,会让你觉得办企业好像是在干坏事。如果是炒房去贷款,随便开个假证明,说自己月薪四万,银行会默契的假装不知道,闭起眼睛放贷。为什么银行不肯放款给中小企业?原因很简单,你的生意不能稳赚钱,银行不想借给你。贷款100万元给小民企和贷款一个亿给大国企,花费的成本是一样的,银行自然没有心思理会中小企业了。4、房地产摧毁实体经济房地产已经占领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了。2015年中国GDP是67万亿,其中全国卖地收入是3.4万亿。在房价构成中,地价约占30%,也就是说房地产创造了11.3万亿GDP,再加上中介,装修,家电家具,估计30%的GDP直接由房价而来。另外,3.4万亿的卖地收入,又拉动了铁公鸡,杠杆率至少是3倍,又是15%GDP。一账算下来,房地产投资在GDP的占比超过45%。2016老板挺住啊,看到最后落泪了!1、小老板在愁 、中老板在挺、大老板咬着牙夜夜难眠每个月还能拿到工资的员工都应感谢你的老板,尤其是这两年。有人说:“小老板在愁 、中老板在挺、大老板咬着牙夜夜难眠、这就是我们的2015!”这话可能说得有点严重,但2015年,老板们的确不容易。曾经的百强连锁、福建IT界的“庞然大物”——已经做了15年,年销售额达50多亿元、最高峰时员工逾2000人的一丁集团突然倒下了,全国数百家门店突然关闭。消息刷满了朋友圈,也震撼了商圈。12月1日,一丁副总林德志所撰写的文章出现在网上,正式确认了一丁破产传闻,并发了一篇长文,称“解脱了”。信里面,林德志说了三点反思:第一,永远不要跟银行借钱;第二,永远不要向民间借贷;第三,量力而行。他说,以后牢记这三点,我们一定还会东山再起。你也许不知道,你上班玩手机的时候,你的老板正在焦虑;你也许不知道,你盼望发薪的时候,你的老板正在下一张借条上签名。现在的老板,80%以上面临着资金压力、经营困难、倒闭风险。海难覆船的时候,最倒霉的是船长,船员可以逃命,但船长却舍不得他那条船!他不要求你与这艘船共存亡,只请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很多人都想自己创业当老板。总觉得现在老板给的待遇太少,不够,想单飞,其实,又有多少人真的明白老板的苦衷,为何不好好利用好现在的平台,做最好的自己!谨以此文献给各位老板,和正在努力拼搏的每一个人!可以说10个老板,9个都是苦出来的。没有谁随随便便就能成功,每一位老板们可以说都有一笔“血泪帐”。事实上,很多老板在日常生活方面,花钱不如职员潇洒,甚至被人说“抠门”,做什么都要“算帐”。其实老板长期生活在成本和利润之间,花一笔钱,自然而然就会细算,经营本来都要精打细算,何况当了老板,就等于是自己的长工,不管生意好不好,收入高不高,你都得扛着。当一个老板,因为企业是自己的,开弓就没有回头箭,谁也不会因为你的生意不好就同情你,谦让你;该交的税要交,该付的工资不能不付,房租,水电,办公费等,一分也不能少,说穿了,大家都是在这个市场找饭吃,大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首先必须考虑自己,就像打麻将,既然你点炮时谁都不会可怜你,该你和牌,你也绝不会心慈手软。在严酷的环境中,人最强烈的本能就是生存;老板在激烈的竞争中,唯一的选择就是赢利。2、生意场上只有一条出路——赚钱!作为老板,企业是你的,只要一天不关门,你就一天不能停止,到处找米下锅。今天有米,谁也不能保证永远有米,所以,老板即使赚了钱,也有危机感,没有赚钱,更是寝食不安,至于亏了本的,那彻骨的焦虑,外人怎么能够体验?老 板过日子,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潇洒。人们看见老板开豪华车,出入宾馆酒楼,就觉得老板活得潇洒。其实他们既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大多数还是 有强烈事业心的,吃苦耐劳,许多人甚至成为工作狂,哪有时间潇洒?他们确实比一般人更多地出入灯红酒绿,但是,多半为了应酬,与潇洒相去甚远。国 外有一个管理故事是这么写的,有一位老板整天都为企业不断发生的种种问题而头疼,有一天在酒吧认识了一位管理顾问,便请教该怎么样才能没有问题,于是管理 顾问便将这位老板带到了一块墓地,跟他讲假如有一天你躺在这里了所有的问题就都没了。其实经营企业我们每天都可能遇到不同的问题,但我们必须知道当我们回 避问题与困难的时间越长,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当我们找到了我们自己想要走的路,又摸索着上了创业的这条道,这就是一段很难停下来的路程,在这条路 上遇到的种种困难我们都必须去面对,为生存、为发展;经营企业就是在不断的处理与解决各种问题。而 最近几年,很多的传统企业都遇到了困难,面对着互联网不知所措,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一套去做,生意是越做越难。如果去做互联网,但自己又不懂,只是在观 望。在这样的转型的十字路口,老板们真的很苦,很愁!就如前面讲的那个国外的故事,苦、愁只是暂时的,老板需要去处理和解决这样的问题。3、新生代员工任性好玩,老板们惨变“全能神”有一位制造业老板说,现在90后的小孩子出来打工,不好好做事,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很喜欢打临时工,一天一结的最好,身上有了钱就去网吧混,没钱了就去打几天临时工,领钱了接着去网吧混。泡面、烟、游戏,是他们的网吧三宝。浙江有很多企业,春节前任性的员工提前辞工回家,公司上至老板下至清洁工都不得不去车间赶货。台州一纸箱厂,因为员工大量请辞导致人手不足,结果老板亲自操机时不小心被卷入机器身亡。有老板感叹,台州的老板们都成“全能神”了,要懂经营,要懂ISO,要懂CAD、PROE、SOLIDWORKS,最重要的是要懂抄起袖子,干得还要比工人既快又好。现在的员工极少体谅老板的难处,更别说与公司风雨同舟了。孤军奋战,身临绝境,老板们干还是不干?老板不干了,员工就要失业了。皮之不附,毛将焉存?4、对你的老板好一点吧!老板建立一个自己的事业,就是建一座码头。俗话说,只要有码头,总有船来靠。船再大,始终是漂泊的,码头再小,也是踏实的。鸬 鹚从河里叼住一条鱼,鱼说:“你如果肚子饿,我宁愿让你吃了,可你辛苦半天,结果自己只能吃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被你的主人拿走了。而且你的主人在你捉鱼时 怕你吃了,还用铁丝勒住你的喉咙,太残忍了!”鸬鹚听了,毫不动心地说:“我不会上你的当!虽然我现在捉的鱼多,吃的很少,但到冬天,江河封冻,我捉不到 鱼时,主人却照样饲养我,我才不至于饿死!。启示一:员工看到老板赚钱时不要光想去共同分享,因为在老板赔钱时你也不会去共同承担。启示二:跳槽时要对企业心存感激,因为它肯定在不同角度和程度上帮助过你。百分之八十的老板都有胃炎、神经紧张、失眠、压抑、焦虑。老板都是以生命搏事业。所以,对你的老板好一点。老板就是一棵树,员工就是枝干。竞争再激烈,市场再难做,资金再紧张,狂风暴雨、老板们都坚持着屹立不倒,照顾着这树下的一家大小。树大树小,总能遮风避雨。树好树坏,总有个栖息的地方。中国制造业下一步何去何从?制造业是一切行业之母。房子不是卖给建筑工的,金融产品的利润是来自实体的,服务业主要是源于生产利润的消费,然后是这些行业之间的相互循环交易。近两年,制造业用工数是大量下滑的,但是表面上看不出来。因为新的劳动力,大学生跑到大城市当销售和服务员了,非大学生去建筑工地了。今天中国的制造业,我们的资本运作能力是我们两个翅膀,千万不能变化单翅。如果说中国制造,等于什么呢?我认为中国制造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36年来的这个公式到今天变成三个新的优势。第一,互联网工具。互联网是一次基因再造,改造我们所有跟消费者的关系,改造我们的生产线,改造我们几乎所有的能力。第二,工匠精神。如果你只具有互联网的能力,只用互联网改造的企业的话,其实只是完成了改造的一段,对于制造业来讲,制造一双皮鞋,我为什么穿这双皮鞋?不是因为你营销做的好。是因为我穿这双皮鞋很舒服,德鲁克讲一句话,商业的本质是你做一双皮鞋卖给那个消费者,这个消费者穿这个鞋子在脚上很舒服。第三,我们要改变我们的创新能力,要积木式创新,我们要开放我们的创新平台,我们要成为全球产业变革中的一部分。什么叫新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我们把它改变命运,我们还是要回到产业本身,还是制造。但无非是变成了一些新的因素。来源:财富观察(ID:moneygc)综合自凤凰房产(houseifeng)、包装地带(ID:s8p_cn)、正和岛(ID:zhenghedao)、吴晓波频道、网络等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服务电话:010- 服务信箱: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当前位置: &
马云:中国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 而是你的实体不行了(1)
扫描到手机
08:50:11 & & &
12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在“”2016民营资本投资江苏大会暨江苏省浙江商会成立十周年大会”上,主动谈到近期火热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争。马云表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是对立关系,企业家切不可活在昨天,抱怨明天。马云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会上,马云谈到了对实体经济的理解。他表示“什么是实体经济,大家都讲实体经济非常艰难,实体经济真正的定义是什么,大家查过没有,实体经济的定义是人类通过思想、财富、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生产和流通的商业,生产制造是实体的一部分,流通更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对于“虚实对立”的说法,马云反驳称,“有人说实体经济难,虚拟经济就不难吗?BAT也胆战心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很难,中国也只是诞生了几家大的互联网企业,而且如履薄冰。”“中国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而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马云说,中国不是实体经济做不出来了,而是你的实体经济由于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而不行了。“有人称电商冲击实体经济,过去一年,阿里巴巴完成了3.7万亿的交易额,这3.7万亿都是实体经济的销售,有无数的实体经济因为互联网找到了方向。”马云说,生产制造和流通都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我们的产能过剩就是流通受阻的结果,而互联网正是解决流通问题。马云认为,企业没有实体虚拟之分,只有好企业坏企业之分,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但是要淘汰落后的生产力。他还表示,企业家切不可活在昨天,抱怨明天。实体经济只有经历住新科技的挑战、转型和创新的洗礼,才能面对明天的太阳。同时马云还谈到被哇哈哈董事长宗庆后批评的“五新”提法,表示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必定是未来,而如果抓不住这个趋势,那就“不是技术让你淘汰,而是落后思想让你淘汰,不是互联网冲击了你,是保守的思想、昨天的思想、不愿意学习的懒性淘汰了你,自以为是淘汰了你。此前在12月25日,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对话》中,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就“2016年中国制造业面临寒冬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重振实体经济”进行了探讨。在节目中,宗庆后认为造成中国实体经济寒冬的因素,第一是高税费,第二是虚拟经济过火,第三是房地产摧毁实体经济。宗庆后还表示,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资源”五大变革,除了“新技术”以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新制造,本身就不是实体经济制造什么东西啊。如果是新技术,我倒认为对实体经济确实是追求新的技术,来提高我们这个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高端制造业。“同一节目中,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除了新技术,对其他几个“新”不太明白。“这几种‘新’,更多的是按照他的商业模式量身订做的,希望以后的营商环境是这样。”李东升说,但对实体经济而言,不能简单认为新的一定是好的。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590586',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为您推荐: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52',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女新手司机错把油门当刹车 直撞老汉冲上路牙
美驻WTO代表指责中国“拒收洋垃圾” 要求立即复收
美国执意在WTO“反咬一口”舆论讥讽荒谬至极
世界杯已经结束,但女性足球评论员的春天还远未到来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590561',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51',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女孩图书馆看书睡着 男友站着为其扇风半小时
大学生步行32公里只为不迟到!
华山长空栈道:勇敢者峭壁上的旅游
上海女博士报复前男友 上网雇人提“特殊”要求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48',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50',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49',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44',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47',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46',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中国的实体经济究竟是被谁打垮的?
关注【光远看经济】离经济的真相更近 中国的实体经济究竟是被谁打垮的?文 / 马光远 网上最近热传一篇文章《中国的实体经济是被谁打垮的》。文章除了标题非常夺眼球之外,列举了中国实体经济被摧毁的几大原因,包括过重的税费负担、人力等各种成本的上升、融资难、房地产的挤压、4万亿、制造业地位低下等。3000多字的文章,不乏煽情和血泪的控诉,在又一次房地产泡沫激情膨胀和实体经济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这样的文章赚取点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然而,如果从专业和学术的角度看,这样的文章并没有像网路上赢得的点击一样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文章不过是一些情绪的堆砌和众所周知事实的重复性描述。比如税负负担、人力成本以及融资难,这是过去多年来学术界和产业界都一再关注的问题。 企业税负高笔者过去多年来关注中国中小企业的税负负担,以及中国的宏观税负,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及,中国很多中小企业基本靠逃税活着,中国的宏观税负高达38%左右,远远超过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甚至超过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从税费负担而言,中国企业的税负痛苦指数如果是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融资难再比如融资难,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从改革伊始就成为学术界的显性问题,然而,研究到今天,这个问题仍然停留在呼吁阶段。在过去近40年来,中国80%的信贷资源流向了贡献了GDP不到40%的国有部门,贡献了GDP超过60%的非公企业,从主流的信贷机构获得的信贷资源不到20%,中国80%的中小微企业几乎靠民间借贷活着,靠非法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血液。 这种扭曲,需要从金融体制和金融机构的结构入手,培育大量的专门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融资机构。推动金融向民间资本开放,金融资源的扭曲和错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从学术和专业的角度而言,对这些问题的学术研究任务已经完成,现在需要的是官方拿出魄力推动金融改革,建立真正能为实体经济、创新驱动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正常融资功能的金融生态。
(图片源自网络) 笔者一直认为,研究中国经济的现实,过于书斋和过于情绪化的表达都可能掩盖中国经济的真问题,容易使得各界将过多的精力放到表面的探讨和政策层面过于肤浅的应对,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是情绪发泄了,政策应付了,但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中国的实体经济究竟是被谁打垮的》里面提到的问题都是事实,但这只是表象,对表象的分析如果不深入到问题的肌理,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比如,文章中举例说: “20年前,你爸月薪500元的时候,一个打火机是1元,现在你月薪5000元了,一个打火机还是1元。你说这些制造业老板是不是哭到惨绝人寰的地步了?”这就是一个极大的误导,在你爸月薪500元的时候,中国是短缺经济,大多数行业只要有供应,就会有需求支撑,而且利润很高。但是,当行业竞争很充分的时候,价格下降,利润趋于社会平均利润这是我们《资本论》中的基本原理。打火机现在1元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不仅正常,而且比以前要更加健康。短缺经济年代,家里装个电话需要指标,需要至少5000元的初装费,现在装电话不要钱,难道你认为电信部门该哭死? 产业漂移文章中还谈到中国很多行业转移到东南亚的问题。 “HM,ZARA,中国大陆最畅销的女装品牌。中国市场里面这两个牌子,约70%是东南亚制造,不相信,你去大商场看看标签。而且这种趋势会加速发展。宜家、NIKE,已经开始把工厂搬到东南亚了。”这就是多年来国内流行的越南人、印度人抢中国饭碗的说法。这不过是违背“产业漂移”原理的对民粹情绪的煽动而已。 自工业革命创造现代制造业以来,产业在国家之间漂移就是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产业从英国,到美国,到日本,到韩国,又到中国。这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过程,任何国家想留住所有产业在本国都是徒劳的。随着中国要素成本的上升和比较优势的转移,包括服装在内的产业离开中国是必然的,这未必就是坏事。 如果说,中国实体经济的溃败不是因为这些情绪化的总结,真正的症结何在?中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走到今天的十字路口,这是一种宿命和轮回。以制造业为例,过去中国制造能够异军突起,关键在于劳动力成本的廉价,因此中国在产业政策上选择了全球产业链最低端的加工制造,也就是给世界打工的模式。更准确一点讲,中国不是“世界工厂”,而是“为世界工厂”。 这种模式既成就了中国过去的成功,但这也是今天中国制造和实体经济陷入尴尬和困境的主要原因。再说透彻一点,过去中国发展模式最大的经验就是廉价的劳动力和对接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我们的一切制度,我们的一切机制都是为这样的模式而准备的,在人口红利的周期下,这种玩法即使税费负担重、融资难,但也能活下来,一旦人口红利结束,这种模式的各种弊端就会显示出来。 因此,税费负担也好,还是社保等人力成本上升,融资难,都不是中国实体经济被打垮的原因。中国实体经济走到今天,根本原因是让我们过去取得成功的经济体系,经济模式已经丧失了竞争力。
(图片源自网络) 以联想为例,联想去年的报表非常不好看,杨元庆辩解说不要看一年的。事实上,联想多年来报表已经在不好看了,这是联想这种在研发上投入不够的公司必然面临的结果。联想过去靠并购别人的品牌,靠给别人组装电脑就可以活得很好。联想在过去总是做一个跟随的巨人,很少自己走入无人区,现在,这条路也走到了尽头。可以说,联想的衰落,事实上代表过去那个时代中国代表性企业在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属于华为这样的真正做研发的企业。 我一直承认中国的税费负担承重,企业融资难,政府过于对房地产的依赖让整个实体经济处于尴尬的境地,但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意识不到我们以前赖以成功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我们成为庞然大物之后,我们整个国家,而不是个别企业走进了一个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地带。这个地带需要更多的创新,需要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新的制度生态创造新的竞争力,否则你将走不出任正非所言的无人区,你只有死。
(图片源自网络) 现在是中国需要重构竞争力模式的关键时刻,重塑竞争力模式的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不动摇。抛开中国的制造业不论,中国经济在过去40多年的成功,不外乎“改革、开放、包容”六个字,让想赚钱的去赚钱,承认企业家在社会中的地位。这六个字可以诠释中国的过去,也决定中国的未来。 基于此,我同意《中国的实体经济是被谁打垮的》提到的四万亿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以及对中国制造业地位低下的感叹: “过去5年,从事实体经济的人被互联网和金融人士嘲笑为老土。互联网现在大家看清楚了,就是借钱、发钱和烧钱,去年获得A轮融资的846家创业公司现在都快倒闭完了。”然而事实是,工业革命以来,没有一个国家的富裕不是因为制造业,包括现在的美国。当中国人傻乎乎的以为美国人不玩制造业的时候,美国的制造业的竞争力仍然雄踞全球第一第二的位置,美国的制造业规模仍然是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如果按照GNP而不是GDP算,美国的制造业总规模远高于中国,富士康在中国生产的苹果手机,按照GDP算中国的,按照GNP,那是美国的! 文末彩蛋爱因斯坦与经济学家爱因斯坦死后升天,在南天门碰到三位迎接他的人。爱因斯坦问甲的智商多少,甲告诉他是190。爱因斯坦对甲说:那我们可以讨论我的相对论。 他的同样的问题问乙,乙回答他的智商是150。爱因斯坦对乙说,那我们可以讨论世界和平和原子弹的立法问题。 轮到丙,丙回答说自己的智商是50。爱因斯坦稍作迟疑:50?那我们只能讨论当下的金融危机如何应对了。
经典好文回顾
置顶【光远看经济】 随时洞察经济动态
ID:guangyuanview 关注【光远看经济】· 离经济的真相更近
QQ群: 原创文章版权归“光远看经济”所有 欢迎转载 请加微信申请授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没有实体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