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力推无现金,商家拒收现金消费者可索赔么?合理吗?

央行是否禁用“无现金”?_百度知道
央行是否禁用“无现金”?
我有更好的答案
8月10日早间,有消息称,央行武汉分行约谈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公关部负责人,明确提出三点要求:无现金城市周活动中去掉“无现金”字眼;撤掉所有含“无现金”字眼的宣传标语;公开告知商户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消息还引用“央行内部人士”说法称,总行发文要求各分支行参照武汉分行的做法,加强对无现金支付的指导。对此,央行一位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社记者明确表示,央行总行并未发文要求禁用“无现金”。“我们并不讨厌‘无现金’”。而蚂蚁金服品牌与公众沟通部总经理陈亮表示,此前蚂蚁金服集团CEO井贤栋发出一封公开信,完整地表达了蚂蚁金服对“无现金”的态度。“无现金城市周”主旨是希望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感受到移动支付的便捷生活。同时,这也让商家收获移动红利,促进打造智能化与绿色低碳的现代化城市。这一轮有关“无现金”的讨论,起于近期媒体对少数商家“谢绝现金”的报道。7月初,广东珠海一家面馆因“谢绝现金”、只接受手机支付被中国人民银行珠海支行认定为“拒收人民币”的违法行为。8月初,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平台分别通过无现金周和无现金日推广移动支付,也将“无现金”推上热搜榜。不过,“拒收现金”为新生现象,尚未有具体的法规进行处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央行叫停!支付宝、微信等,不准炒作“无现金”概念!
现在出门你还带钱包吗?
买东西是不是手机扫个码就行了呢?
还记得上次用现金是什么时候吗?
非现金支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也会有人遇到过不方便:
商户拒收人民币现金损害消费者选择权;
越来越多的移动支付诈骗;
还有一些人不会使用移动支付。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
对拒收现金行为进行整治
同时央行表示
任何单位和个人
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
央行: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
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10号》,对拒收现金行为进行整治。
央行公告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下统称现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 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央行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近年来,流通领域人民币现金使用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一些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商户消费时被拒收人民币现金,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
据媒体报道,2016年10月,李小姐在上海浦东“盒马鲜生”超市购物后,该店不接受人民币现金付款,必须先成为支付宝会员,并下载APP,绑定相关银行卡后才可支付。
相关部门调查显示,在受访的两万多个商户中,近4成表示过去一年中曾“拒收现金”;在受访的三万多名消费者中,超3成反映在过去一年内经历过“拒收现金”。
对于如何构建长效机制,打造良好的现金流通环境,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加强引导,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
“无现金日”玩大了!
近年来,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补贴大战,大力推广“无现金社会”,宣传在金融交易中不再使用纸币和硬币,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手段。
2017年,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曾先后推出“8.8无现金日”、“无现金周”等宣传口号。微信和支付宝两大巨头推出的营销活动规模空前,将“无现金支付”推上风口浪尖。
7月底,央行武汉分行约谈蚂蚁金服公关部负责人,告知人民币管理相关法律制度,明确提出三点要求:
在“无现金城市周活动中去掉”无现金字眼;
撤掉所有含有“无现金”字眼的宣传标语;
公开告知参与商户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尊重消费者支付手段的选择权。
专家表示,人民币现金是法定货币,体现国家信用,保证人民币现金的顺畅流通是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基本要求。
央行表示,将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公共服务、大中型商户进行重点关注,对不正当竞争、恶意或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
整治拒收现金不代表叫停非现金支付
央行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并存的多样化支付工具体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民中在线下购物时使用过手机网上支付结算的比例达到61.6%,用户规模达4.63亿。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非现金支付结算比例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现金使用风险,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有助于防范洗钱和腐败等现象,也便利了民众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
哪些情况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央行表示:
对电商平台、无人销售、自助服务、网络政务等场景,以网络化、无人化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务、履行法定职责,不具备现金收取条件,且参与各方在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上达成一致,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履行反洗钱、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法定义务,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进行支付的,应当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你现在出门还带现金吗?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上观新闻
编辑:牛八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盒马鲜生无现金支付惹争议:你让老人咋办、拒收现金违不违法? _ 东方财富网
盒马鲜生无现金支付惹争议:你让老人咋办、拒收现金违不违法?
证券时报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8月3日,据接近央行人士表示,根据《中国人民币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商家拒收人民币现金属于违法行为。
  移动支付在中国所带来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甚至被网友评为“新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包括微信和支付宝等在内的第三方支付甚至都在大力推广无现金支付,一些商场甚至明确表示不接受现金只支持APP扫码支付,争议便随之而来。
  8月3日,据接近央行人士表示,根据《中国人民币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商家拒收人民币现金属于违法行为。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商家已经选择只接受刷卡支付或扫码支付,拒绝现金支付,比如旗下的盒马鲜生就曾明确提示,到店购物结账时只能使用盒马APP或支付宝APP扫码,通过支付宝结账,不支持现金结账。
  目前来看,商家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行为究竟是否违法,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相关的法律解释已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及时更新解释。与此同时,无现金支付虽然给大部分人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由于其存在一定的使用门槛(如必须配备智能手机、拥有移动支付账号等),这种支付手段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因此,拒收现金的做法具有一定的歧视性和排他性,从支付方式的角度看,即使不违法,至少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拒收现金是否侵权引争议
  现实生活中,虽然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商户不是主流,但加入“谢绝现金”队伍的商户确实在不断增加。
  北京刘女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反映,其带领家人去郊区一温泉度假村休假,那里只接受支付宝扫码付款,不接受现金。“当时我手机信号不好,没办法拿着二维码跑到很远的地方搜信号,才把账款结清。”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户“谢绝现金”,关于是否侵害消费者权益、涉嫌违法的争论也随之而起。
  对此,证券时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12315”消费者维权热线咨询,对于商户拒收现金的行为,客服人员表示,这并不在其管辖范围内,以何种方式支付属于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的自主协商。至于究竟是否涉嫌违法侵权,客服人员表示应致电“12348”法律咨询热线。
  记者又致电上述法律咨询热线,对方表示,按照人民币管理条例,商户拒收人民币现金属于违法行为。“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拒收人民币现金是在挑战人民币作为我国法定货币的权威性。而且,拒收现金就类似于出租车拒载,属于商户设定的霸王条款。”
  实际上,从目前市场的反映看,更多的声音认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法》以及《中华人民币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角度讲,商户拒收消费者的人民币现金结账属于违法违规行为;但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角度看,法规并没有就支付方式的选择做出明确规定。
  广东匡鼎律师事务所主任赵绍华认为,商家只要明示消费者支付方式,也不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公示了信息,消费者不接受这种方式可以不进店消费。”
  而根据公开报道,珠海一家面馆曾因只接受手机支付而“谢绝现金”,被央行珠海支行认定为“拒收人民币”的违法行为。
  央行珠海市中心支行表示,“谢绝现金”的做法属于拒收人民币情形,是一种违法行为。消费后用任何一种电子方式支付都是可以的,但不可以拒绝现金支付,目前各种电子支付方式对现金使用有较大冲击,该面馆现象为新生现象,尚未有具体的法规进行惩处。
  拒收人民币现金与拒收人民币等同吗?
  在商户拒收人民币现金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个很大的争议,就是人民币现金和人民币是否是一回事,以及电子货币如果以人民币结算,是否算作使用人民币。
  这就涉及究竟何为人民币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及《中华人民币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本条例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也就是说,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硬币和纸币,也就是通俗讲的现金),拒收人民币的行为,就是指拒收人民币现金,这是违法的。
  或许有人会这样反驳,刷卡支付或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扫码支付,都是按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这也算是使用人民币。阿里巴巴新零售公关负责人也对证券时报表示,盒马鲜生推荐使用支付宝无线支付等于接受人民币,并不是拒收人民币。
  针对这一问题,一不愿具名的资深研究央行政策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解释,按照上述法律,我国的法定货币就是特指人民币纸币和硬币,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实际是用人民币存款来支付。而存款是一种金融工具,虽然作为货币来统计,但是本身并不是法定货币。
  如果银行破产,存款人会切身体会到人民币银行存款不是人民币。十年前在英国北岩银行门口排队取钞的人们,几年前在江苏某农村信用社门口排队取钞的人们,都很清楚银行存款不是法定货币。上述研究人士称。
  货币服务不能有排他性
  商家选择接收移动支付,除迎合当下无现金支付的潮流外,也是为了优化购物体验。阿里巴巴新零售公关负责人表示,盒马推荐使用App通过支付宝付款,旨在优化购物体验,杜绝现金支付带来的排队、假钞、低效找零等严重影响零售体验的问题。
  不过,不可忽视的是,无现金支付并不具有普适性,对于像老年人、无智能手机的人群来说,移动支付是一种障碍。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赵鹞撰文称,无现金社会是有准入门槛的。从支付本身看,一些欠缺银行服务和银行服务不足的群体,如老年人、文化程度低者、残障人士会因为不善于或无法使用电子支付工具而被无现金社会排斥。
  也正是基于当前无现金支付仍有准入门槛,以及舆论对“拒收人民币现金”合法性的争议,盒马鲜生对自己提出的“不收人民币现金”的规定作出了调整。阿里巴巴新零售公关负责人称,为更加便利老年群体的消费,继上海10家门店专设现金代付通道后,目前北京的两家实体店也启动了现金代付通道。
  实际上,即便未来无现金支付渐成主流,现金不能也不应被完全取消。赵鹞认为,任何国家的货币体系本质是公共品。现金服务其实和新鲜空气、公园绿地、国家防务等一样,都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现金和货币服务绝对不能丝毫具有商业活动的排他性——任何个体都不能因任何原因被剥夺使用现金和货币服务—国内居民与国外游客都一样有无条件使用该国现金和货币服务的权利。同时,现金与货币服务是非竞争的,任何人接受现金与货币服务时不能妨碍其他人同时接受和使用这样的服务。
  “在自由经济环境下,过度的支付工具发行和竞争(如比特币)会产生社会整体的无效率,这无疑会降低法定货币的价值,削弱人们对法定货币的信心。即使在无现金率达到98%的最接近‘无现金社会’的瑞典,其中央银行在2016年仍做出不在近期取消现金发行与流通的决定。”赵鹞称。
(原标题:盒马鲜生无现金支付惹争议:你让老人咋办、拒收现金违不违法?)
(责任编辑:DF155)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支付宝微信无现金营销规模空前 央行:拒收现金违法
近日,微信和支付宝都推出了规模空前的无现金营销活动。对此,央行表示,“若商家拒收人民币现金,则触犯法律”。
《经济参考报》也于8月9日刊文称少数支付机构力推“无现金社会”,其方向和行为都出现了偏差,应及时进行纠正,并表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多种支付结算方式将继续共同存在。
支付宝微信倡导“无现金” 央行:拒收人民币现金涉嫌违法
8月8日,国内支付宝和微信纷纷推出“8.8 无现金”等活动,鼓励用户在超市、便利店、餐馆、商场等地消费,用扫码支付代替现金支付。而近日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的门店就只接受移动支付而不接受现金,引发市民热议。对此,央行方面明确表示“拒收人民币现金涉嫌违法”。
据支付宝官方微博消息,支付宝将在8月第一周(8月1-8日),携手各个城市,及无现金联盟,共同打造全球首个“无现金城市周”。此前,支付宝先后和杭州、武汉、福州、天津四座城市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无现金城市”建设。
而微信支付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无现金”的概念,也曾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优惠活动。7月31日,微信宣布无现金日活动将从8月1日开始,持续整个月,并将每年8月8日定为微信支付无现金日。
对于微信支付宝“无现金”的倡议,央行方面明确表示,如果商家出现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总则第三条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商家拒绝接受现金支付,就已经违反了此项法律法规。在任何一个场景里,如果只有一种支付形式存在,一定是国家主权货币——人民币。而拒收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支付并不违法。
蚂蚁金服方面回应表示,“无现金”的概念,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在提,而且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强调了不是消灭现金,而是在现钞支付之外多了一种支付的选择,选择权在用户和消费者。
经济参考报:机构的方向行为已出现偏差 多种支付结算方式将长期共存
但《经济参考报》文章表示,“无现金社会”活动,出现了四个方面的偏差:
一是未全面看待非现金支付。非现金支付的手段和工具包括银行卡、电子银行、票据以及各种互联网支付等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的产品和服务,是非现金支付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而少数支付机构打着“无现金周”“无现金日”旗号,有意无意将“无现金”支付等同于自身的支付产品,误导了消费者。
二是“消灭现金”与现实不符。尽管现代支付方式发展迅速,但这并没有导致现金持有量的下降,相反流通中现金需求量仍然较大。从现实看,当下还有不少人依赖现金支付。对于中老年人和农村地区,现金支付还将是重要的支付方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仍将长期并存。
三是拒收现金违反法律法规。个别互联网公司旗下的超市,只支持单一的支付机构产品,包括人民币现金在内的其他支付方式都被排除在外,这已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如果更多商户拒收人民币,或对现金支付采取歧视手段,那么这将影响人民币的正常流通。
四是容易出现妨碍公平竞争行为。为加快业务渗透,少数支付机构与地方政府联手打造“无现金城市”。企业开展商业推广活动无可厚非,但少数地方力推单一支付产品,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
《经济参考报》还指出,“无现金”的提法不严谨且不科学,下一步应该少用或不用“无现金”字眼,改用“非现金”支付。
该文章认为,非现金支付涉及货币流通和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下一步,应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组织等共同参与,进一步完善支付基础设施,规范发展支付服务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逐步提高非现金支付结算比例。
微信、支付宝两大巨头在线下支付领域多年的激烈竞争,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支付习惯。
今年2月,支付宝宣称,希望用5年时间,推动中国率先进入无现金社会,并称未来两年将提供60亿元来帮助联盟成员推进无现金进程。此后,蚂蚁金服与地方政府达成合作,包括浙江、天津、武汉和福州等地都开始积极配合打造“无现金社会”。
业内人士认为,各大巨头对移动支付市场的争抢,实际是一场大数据圈地运动。通过移动支付,反映用户消费轨迹与生活习惯的数据源源不断地产生,用户画像越来越逼近真人。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市场规模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交易规模突破22.7万亿,同比增长113.4%。而根据易观智库预计,到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104万亿元人民币。
支付宝微信接入网联:第三方支付被监管“收编”
日前,央行正式发文称,自明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直连时代彻底终结,网联时代正式开启。
自此,第三方支付的备付金监管、数据统筹、账户通关、规避洗钱等将正式为监管“收编”。
站在监管者的角度,这是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强行业规范和统一监管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站在支付公司的角度,网联架构的技术、稳定性,以及未来的通道费率等细节是更为关注的焦点。
对于业内担心的“双十一”、除夕等峰值时候,网联系统能否支撑高峰阶段业务需求,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人士认为,网联采用云分布的形式,应该能够承载,但这一点也需要通过时间验证。
不过,网联的建立,主要处理非银行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对于支付的其他形态尚存在监管空白地带,线下移动支付、预付卡业务以及虚拟账户直付业务等,未来将何去何从尚不得知。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有料有趣有干货!
要闻解读、内幕探析、经济前瞻!
今日搜狐热点遭遇商户拒收现金?央行出手帮你维权!
遭遇商户拒收现金?央行出手帮你维权!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
文/羊城派记者 戴曼曼 实习生谭普瑶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广泛运用,也让一些商家和个人拒收人民币现金。1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出公告,对拒收现金的行为出手整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 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同时,央行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央行出手整治拒收现金行为随着支付宝、微信等非现金支付方式近年来广泛推广,“无现金”支付概念被炒作,一些商户和个人存在拒收人民币的现象。本月初,就有广州市民向羊城晚报记者爆料称,其在购买饮用水时,向对方支付1角面值的硬币被对方拒绝。13日,央行正式发出2018第10号公告,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下统称现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央行的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已经留意到流通领域人民币现金使用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如一些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商户消费时被拒收人民币现金,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为此,央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整治拒收现金公告,进一步规范社会经济主体对支付方式的选择和应用。保障群众支付方式的选择权在接受现金支付的前提下,央行方面表示,鼓励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保障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选择权。经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协商一致,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方式、 无人销售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履行法定职责,且不具备收取现金条件的,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央行方面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要求或者诱导其他单位和个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保证人民币现金的顺畅流通是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基本要求”,人民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负责人表示,出台公告有利于打造安全、高效、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境,同时也有利于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谐发展。央行方面表示,目前已经形成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并存的多样化支付工具体系,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优势,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市场主体的支付需求,应该和谐发展。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在建设智能化、信息化城市过程中,要注重保障全体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全社会自觉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良好氛围。”上述负责人表示。不过上述相关负责人特别强调,政策指引本身是中性的,目的是规范包括现金在内的各类支付工具的选择和应用,对支付行为、业态发展、技术创新并不会产生带有偏向性的影响。为落实公告,央行有何具体措施?据悉,目前央行方面正在加紧研究操作细则,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检查、整治。央行将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公共服务、大中型商户进行重点关注,对不正当竞争、恶意或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央行方面表示,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来源|羊城派图片|视觉中国、羊城晚报责编|莫谨榕
请点击右上角的「 ooo 」按钮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未安装羊城派App?
遇到无法打开网页吗?
请点击下面按钮
未安装羊城派App?
请点击右上角的「 ooo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国支付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