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上市的拼多多科技创新手抄报图片,未来会让淘宝紧张吗

抄底淘宝!拼多多为何能让马云如此紧张?_今日话题_新闻中心_RFID世界网
抄底淘宝!拼多多为何能让马云如此紧张?
作者:李成东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摘要:2017年全年拼多多GMV接近超过千亿!1000亿年GMV,京东用了10年(2013年),唯品会用了8年(2017年),淘宝用了5年(2008年),拼多多用了2年3个月时间就做到了!
关键词:[312篇]&&[19篇]&&[0篇]&&
  有消息称,2017年全年拼多多GMV接近超过千亿!1000亿年GMV,京东用了10年(2013年),唯品会用了8年(2017年),淘宝用了5年(2008年),拼多多用了2年3个月时间就做了。
  拼多多年后启动最新一轮融资,估值已经超过100亿美元,而现在的唯品会市值不过99亿美元,京东605亿美元。
  拼好货探索出社交拼团模式,但真正开挂的是拼多多
  2015年4月拼好货上线,生鲜自营模式,12月份宣布完成了5000万美金级B轮融资,主要资方为高榕资本与IDG。5月1日5000单,很快就跨过了1万单。到2015年底的时候,日峰值订单过百万级,千万级的活跃用户和微信粉丝,2016年4月日均订单30-40万单。
  2015年9月拼多多上线,多品类平台模式,几乎同一时间拿到了800万美金天使轮融资,天使投资人包括顺丰王卫、网易丁磊,以及OPPO、VIVO大老板段永平。由于拼多多有了拼好货的经验,半年后的2016年4月份,日订单量也差不多30-40万单,月GMV 2亿左右。
  拼多多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黄峥本人的融资能力算是电商创业者当中数一数二的。
  实际上,这是两个并行的项目,黄峥本人也是拼多多的主要股东。前期黄峥主要精力放在拼好货上,订单量太大,而黄峥团队又没有能力掌控做自营,尤其是搞定供应链和物流,导致用户退货投诉量和投诉比例极大,随着拼好货自营模式难以为继,烧钱速度太快,最终在2016年9月的时候拼好货和拼多多宣布合并。
  因为搞不定自营模式,黄峥放弃了拼好货,转而走平台模式的拼多多。这是不得已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这并不在黄峥一开始的计划当中。
  拼多多,从此走上了开挂模式。
  2015年9月上线;
  2016年4月,日订单量30-40万,月GMV过2亿;
  2016年7月,日订单量百万级,月GMV过4-5亿;
  2016年9月,黄峥放弃拼好货自营模式,拼多多与拼好货合并;
  2016年10月,日订单量小几百万,月GMV跨过10亿;
  2017年3月,日订单量大几百万,月GMV跨过20-30亿;
  2017年10月,日订单量跨过千万,月GMV跨过100亿;
  而不久前有爆料称拼多多月峰值GMV已过400亿,2018年拼多多的GMV目标,将是冲击5000亿!(数据仅供参考)
  数据来源:京东财报(2017年GMV采用接近淘宝/天猫的口径)
  有消息称,2017年全年拼多多GMV接近超过千亿!1000亿年GMV,京东用了10年(2013年),唯品会用了8年(2017年),淘宝用了5年(2008年),拼多多用了两年3个月时间就做了。
  拼多多年后启动最新一轮融资,估值已经超过100亿美元,而现在的唯品会市值不过99亿美元,京东605亿美元。
  社交电商,来势凶猛。拼多多目前定位和覆盖用户人群基本与淘宝重叠,难怪淘宝慌了!
  阿里为什么要反击拼多多,因为阿里电商的底层基石是淘宝,而不是天猫,没有淘宝/手淘流量,天猫就是个狗屁。京东代表着消费升级,京东再强大,也无法动摇淘宝,也就无法影响阿里的根基。但拼多多,是完全可能动摇阿里电商的根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淘宝走下坡路了,天猫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腾讯,非常需要拼多多这样的马仔对抗阿里,进行代理人战争。从某种意义上,短期的拼多多价值,甚至超过了京东的价值。虽然腾讯没有给拼多多直接流量入口,但各种诱导分享而不被封杀的特权,就是最大的扶持。
  而京东也急了,自己创新能力又不足,不懂社交电商,策略转为与蘑菇街合作做了一个微选。而京东微信入口团队也慌了,白占了一个入口,做了4年年GMV不过700亿,居然做不过一个没有资源入口的拼多多。
  打脸淘宝:砍掉&聚划算&,又做&特价版&
  很多电商圈内人在看拼多多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的说道了,这不就是被阿里&放弃&掉的聚划算么。
  2016年年底,淘宝挥刀自宫,&砍掉&了聚划算,中小商家哭成一片。
  面儿上说是业务合并,但聚划算被并入到天猫之后的境况显然是被&弱化&了。
  有人说,那是淘宝为了迎合消费升级的节奏,是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倒逼&出来的&不得已&。但其实,淘宝选择在这个时候 &净化&平台商家,最根本的原因是&流量&。
  聚划算是中小卖家的刷单&利器&,起初淘宝利用聚划算的&低价&来吸引流量,当新用户的增长逐渐触顶&天花板&,流量红利期已过成为事实&&流量从&增量市场&过渡到&存量市场&,聚划算的存在显得&鸡肋&了。
  然而企业还是要发展、要增长,既然靠增加人头的路子走不通了,阿里一边是战略布局新领域、开疆扩土去寻找新场景;一边是把存量流量价值最大化&&靠提升单位流量的价值来拉动增长。
  这时候,聚划算的存在似乎与后者冲突了。
  有人说,不冲突啊,为流量业务买单的是品牌和大商家;而聚划算是中小卖家的&福祉&。但深究一下,很是矛盾:
  其一,有聚划算这么个入口,流量进来都冲着低价去了;那谁还去买花&高&价钱买广告,做活动的商家商品;
  其二,淘宝要&升级&,聚划算的存在会让消费者对淘宝的整体印象仍停留在&廉价&的层面,这显然与阿里的消费升级大生态矛盾了。
  再联系当时大的电商环境,放眼望去,阿里在电商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京东,但京东主要精力是跟天猫对撕,淘宝没有对手,一个都没有。既无内忧外患,所以砍了无妨!淘宝走上了&升级&路。
  然而一年后,淘宝再次玩起了低价拼团,为此特意搞了个&特价版APP&,专搞9.9包邮。一边喊着消费升级,一边搞着性价比。看起来像个矛盾纠结体。但阿里也不想这样,实乃无奈之举&&因为这脸打与不打都很难受。
  阿里万万没想到,当自己忙着在消费升级的风向里高歌猛进的时候,黄峥这厮打着&消费降级&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淘宝的底儿给抄了。
  2016年的拼多多尚未突破100亿,还不入阿里法眼。但过了2017年,拼多多已经被淘宝明文标注为2018年重点关注的竞(da)品(ji)平(dui)台(xiang)。做出淘宝特价版是淘宝的&条件反射&,但条件反射毕竟不走脑子的。淘宝这下是真慌了&&因为拼多多实在太快了。
  1年多,拼多多崛起速度令人发指
  拼多多要超过京东了吗?
  从用户规模上看,拼多多用户规模3亿,和京东差不多一个量级。淘宝用户规模6亿;用户数量不足为惧,还要看&变现&能力。
  从GMV上看,拼多多今年年初GMV已经达到400亿,什么概念?京东平均月GMV 1100亿左右(根据京东财报2017年全年GMV1.3万亿估算),拼多多GMV相当于超过1/3的京东。考虑到拼多多的客单价只有京东的十分之一,拼多多的订单量早已超过了京东,&量&已经足够震慑,更可怕是增速!
  拼多多2017年年初GMV仅为20亿,年底达到了100亿,5倍。按照这个增速,拼多多很有可能在2019年超越京东GMV。
  看到这,有人说&佩服,后生可畏,拼多多用了三年时间就挤进了第一梯队&但事实上它的迅速崛起只用了1年多点。为什么这样说呢?
  3年是从2015年拼好货项目开始算的。但实际上,从拼好货与拼多多2016年9月合并开始算才合理。为什么这样说?
  2016年9月,&拼好货&和&拼多多&合并,被誉为社交电商行业的第一例&联姻&并购案。但仔细一看俩家公司的背景,背后的实际控股人都是黄峥本人。
  这里要插播一下对黄峥本人的介绍(实在是因为他的每一份经历对拼多多日后的崛起都相关重要):
  l 浙大系、留美生,谷歌从业经历;
  l 2007年,创立淘宝电商代运营公司&乐其&和游戏公司&寻梦&;
  l 欧酷手机
  l 做过母婴电商
  l 2015年4月,创立拼好货;有拼好货探索之后,9月拼多多上线;2016年9月,拼好货、拼多多合并,担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最近我遇见的几个业内大咖,有的说黄峥是个&妄&人,但又一致认为黄峥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的&妄&体现在胆子大,无论是做欧酷,还是拼好货,都是烧钱做低价规模模式,他的&聪明&体现在他缜密的思考、耐心的等待和迅速决策的能力,以及挖人的能力。
  2015年的时候,黄峥已经对整个生鲜社交电商的&命数&看得很清楚,因为在选择创业做生鲜之前,他以投资人的身份见过诸多电商圈内的大拿,&打探情报&,选择再次创业方向,其中不少就是东哥的好友。
  曾与黄峥密切合作过的&友人&称:在黄峥2015年做拼好货项目的之前,通过水果引流的社交电商就已经起起了一大批了,流量非常高,但起的快,也死的快,没有一个超过3个月的寿命,自营生鲜电商似乎是注定的&死路一条&。这一点,黄峥心里是很清楚的。
  有人反驳:不可能,知道会死还去碰,这样的创业者不存在的。(其实这是一种&短见&,反驳者以&短期利益标准&去评判&&认为黄峥是要用拼好货去赚钱,但黄峥是想用拼好货抓流量,顺便摸一遍供应链。)
  但他做拼好货就是看重&流量价值&,生鲜的刚需高频属性用来引流非常好。再加上他在做淘宝代运营乐其的时候,积累了大量的终端客户和粉丝,所以他能预见自己起来比较快。但&三个月寿命&的问题怎么解决呢?黄峥给自己留好了&后路&:
  有了自营模式的拼好货探路,那么接下来再做一个平台模式拼多多也就不奇怪了。对黄峥来说,是双管齐下,双保险。在做这拼好货,又为何启动了拼多多项目,再进行了几个月后,搞不定供应链和物流,黄峥或许已经意识到了自营模式难以为继。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做自营业务,尤其是订单量在短时间内快速碰撞,再给拼好货1亿美金也做不起来,而平台化将是必然的选择。
  很明显2015年,黄峥一心扑在拼好货项目上&&拼好货的流量也非常好看。在后端,&低价拼&决定了供应链上要砍掉中间环节,去原产地找货、建本地仓,成本可想而知,这种自营模式的优点是高效,缺点是&烧钱&&&拼好货当时做得有多&重&,它在全国20个城市建了本地仓。然而20个仓依然满足不了拼好货激增的用户量和暴增的订单数。
  有人说,黄峥将业务重心从拼好货转移至拼多多,从自营转为平台运营,这是&形势倒逼&,并非是黄峥自己规划好的。理由是:电商大环境根本就是个变化极快、不可预测的,规划在变化面前就是个&屁&。(但如果不是一开始两个项目平行运作,拼好货要死的紧要关头,黄峥要把业务转到哪里?过渡到你家吗?这个&落脚点&是黄峥自己给自己准备的。
  拿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来比喻这件事:拼好货和拼多多好比是一对双胞胎,拼好货是哥哥,拼多多是弟弟,然而爹妈暗暗清楚&&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哥哥身强力壮,但不幸夭折,死的时候刚好把&心脏&(供应链)移植给了弟弟,把&财产&(流量)也传给了弟弟,于是弟弟通过&第一桶金&赚了更多(流量裂变),哥哥的心脏也还在持续跳动着。
  拼好货死了。2016年中,当时的拼好货在供应链和物流上烧了太多的钱,几近弹尽粮绝,情况非常不乐观。但好在无论是拼好货,还是拼多多的用户量和订单量都非常大,足以支持更高一轮的估值融资。
  合并之后,平台业务成了拼多多的主业,拼好货被打包&装进&了拼多多。
  &新&拼多多开始发力
  2016年9月,&新&拼多多以&平台业务&为重心,开始发力,两个月后(日),拼多多单日交易流水突破2亿;
  一个月后(2016年12月)拼多多召开了第一次招商大会,值得注意的是,同月,淘宝把聚划算业务合并到了天猫,淘宝中小卖家被平台抛弃,有的流向了京东,有的流向了拼多多。
  据拼多多第一批入驻商家回忆:&2016年年底,拼多多开第一期招商大会,给人感觉特别low,因为根本会上基本没什么品牌和大商家。无论是2016年,甚至到2017年中,拼多多平台的商品都是&垃圾&,自己很多货也都是从工厂尾货里面进货在拼多多甩卖。但到了2017年下半年开始,拼多多的入驻门槛开始拉高,甚至比天猫还要严格了。&
  &尾货拼多多&,这个时候的拼多多根本不会被淘宝当成&对手&。在淘宝眼里,拼多多就是个&捡漏儿的&,淘宝可能心想着:&没有你的衬托,显不出我的高贵!&
  2017年,拼多多&猛蹿&
  从2016年的12月,到现在,也就一年多的时间,一眨眼的功夫。拼多多眼瞅着DAU和日订单量都超过了京东。京东和淘宝都懵了&&&刚刚发生了什么?&反应过来的时候,态势已经失控了。
  这种感觉很恐怖,敌人在暗中,你知道自己被人拿枪指着,你也知道拿枪的人很多,但你不知道谁的枪里有真子弹,总觉得这群人离你很远,不在射程以里,可是你一回头,他已经子弹上膛站在了你身后&&&抄哪条近道过来的?&
  拼多多快速崛起的秘密
  为什么拼多多能在电商人看不到流量红利的时候迅速崛起?
  有人说是因为拼多多的拼单模式&&转化率高;有人说是因为拼多多看到了三四五六十八线的&网购需求&&&有市场;有人说是拼多多的&低价策略&&&消费降级思路;有人说是黄峥个人和团队太牛逼&&创始人格局和团队执行力&&
  可是,做社交电商的不只拼多多,看到市场前景的不只拼多多,玩低价策略的也不只拼多多,要说黄峥和他团队牛逼,也不是每个项目都玩得666。所以关键点到底在哪里?
  流量!!!&&没抓到微信流量红利,拼多多就什么也不是。
  赶上&微信红利&是&时运&,能抓住&微信红利&是&本事&。这里面有偶然性,但也有必然性。
  &友人&爆料说:&黄峥的确在做很多个项目,的确在不停地去&试&,但他一直在等机会,问了很多人,微信生态出来之后,他想了一年多才出手。&
  1. 跑过其他人,就不会被熊吃掉吗?
  跑得比其他人快只是暂时安全,熊吃完其他人,还是会吃掉你。
  传统电商们都在想着如何提高ROI超过其他玩家,但没有流量,转化率就是个屁。你转化率高,你有流量吗?你有流量,可你流量成本有多高呢?
  做&乐其&的经历或许让黄峥更加正视了这个问题&&到底还有没有抓取流量的可能性?
  微信是2011年上线的,微信公众号功能是号上线的,微信生态在之后的很久才来。
  2. 拼多多的流量成本低得令人发指
  1.用&硬件&导流
  业内消息称:段永平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之一,步步高老大段永平用OPPO/vivo的硬件&助力&了拼多多3000万用户。具体&助力&方式说法不一,有的说拼多多是两品牌的购机&预装软件&,也有说法是手机APP store推荐排行的前几名。原因嘛&&段永平是黄峥的天使投资人,据说两人私交甚好。(最早可追溯到黄峥创办数码平台欧酷)。这个没有任何可复制性!
  2.大胆&薅&微信羊毛
  年的时候,一元夺宝还不是&非法&的,这是拼多多最早期薅羊毛的千万级用户。而2016年拼多多最疯狂的时候是以0.1元/粉丝的成本薅了微信1亿粉丝量,一分钱抢红包。由于拼多多,做的有点极端,很快这个漏洞被腾讯给堵住了。 所以,这个同样也没有什么可复制性,低成本拉粉的窗口期已经完全关闭。
  于是一个公众误区出现了&&大家普遍觉得,腾讯参投拼多多,视拼多多 为&打手&,所以拼多多能够薅到羊毛。进而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只要是腾讯自家人,就都能开开心心薅羊毛。
  但前几天,新世相被微信高调封号了,新世相的天使就是腾讯投的。拼多多不久前,还是因为诱导分享,公众号被短时间&封杀&过。
  有人说那是因为新世相和拼多多不是一个量级,但拼多多疯狂薅1亿羊毛的时候是在2016年9月,那时候的拼多多也很&小&。
  有人说,不对啊,2016年6月,拼多多还拿了1.1亿美金的B轮融资,名单里有腾讯!但事实是&&腾讯当时并没拿钱,腾讯占股是因为让拼多多入了腾讯的&双百计划&,属于资源入股,白拿股份,并没有什么实质支持。小黑裙还是微信&双百计划&的一员,却也免不了被封公众号。
  其实早在,2016年下半年,高榕资本张震没少往腾讯投资部门跑,就是为了&游说&腾讯投资拼多多,但当时大老板瞧不上拼多多,觉得拼多多的商品太low价格太低,完全不符合电商趋势,更何况已经投资了京东,这个时候,拼多多还不具备打阿里&代理人&资格。又过了半年多,腾讯正式投资入股是在2017年的8月份,张震真是锲而不舍,有了腾讯投资的护身符,拼多多也解决了增长的最大隐患。
  腾讯2016年&双百计划&扶持了一把企业,为什么拼多多起来了?很多时候大家放大了&扶持&这个词的能量,微信的&扶持&是搭一个戏台,让大家上来唱戏,谁的戏好谁叫座。拼多多在戏台上唱了一年,才被腾讯当成&角儿&,这一年里,拼多多自己的&本事&显现出来了。
  微信的羊毛不是谁想薅就能薅到手的?黄峥也不行!
  微信对各种薅羊毛行为其实监管地非常严,即使是在两年前。&诱导分享&是微信打击的重点。亲儿子也不行,犯了错也要打。那为什么黄峥能薅到羊毛?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胆小的是在现有规范下谨小慎微;胆大则是敢于迈出规则,尝试下底线在哪儿。但光靠胆大是不够的,还得掌握方法&&专业的事,还得找专业的人办。
  据说,黄峥从微信的团队里挖了不少人,这一点是&事儿能成&的关键。微信的人最了解微信内部条款,知道&漏洞&在哪儿,知道怎么玩不犯规,一旦锁定了方法,打的过程一定要干脆利落,&快!稳!准!狠!&任何一个迟疑都可能玩死自己。
  这让我想到黄峥曾把创业比作做投资,他说:&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什么是正确的事,然后再去想如何把事做正确。&先看清流量是正路,再考虑如何把流量抓到手。
  大家把拼多多的成功归结于有&腾讯&这个亲爸爸,但皇宫里皇子众多,太子名额只有一个。至于&拼单模式&、&供应链能力&、技术、团队、管理、营销等各个维度的&打法&都成为媒体标榜拼多多的重点,这些的确都很重要。但这些是新电商时代打仗的&标配&,是入场门票,流量才是取胜的根本,没有这个流量根基在,所有的打法都无意义。
  但即使同样的团队,同样的模式,你让黄峥再来一次,他能成功吗?不能。
  所以拼多多的成功根本复制不了,有偶然性,有必然性。
  有人说拼多多的逆袭是&乱拳打死老师傅&,这是看到了拼多多成功的偶然性成分占很大,所以如此感叹。在必然性上,是黄峥的认知和聪明(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他的人脉关系(主要作用在投资层面),团队的执行力堆起来的&&
  拼多多会不会端走淘宝的&蛋糕&?
  当下,拼多多用户规模3亿,淘宝用户规模6亿。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的3亿用户并非全部是&存量市场&以外的新增用户,它与淘宝用户一定是高度重叠的。有数据表明:卸载淘宝的用户中有50.3%都流向了拼多多,拼多多的卸载用户中有78.3%流向淘宝。且不说这个数据准确与否,也甭管用户&流动&的具体原因是啥,这一现象足以说明,拼多多和淘宝的用户高度重叠。
  &用户重叠&对于淘宝来说是危机高能预警&&淘宝的蛋糕,会不会被拼多多端走?但可以肯定的是拼多多绝不是分一小块那么简单。
  至于现在很多人关心的拼多多的盈利模式究竟是什么?其实盈利根本不是拼多多当下关注的&重点&,现在抓的是&流量&,等的是未来。说得有点虚,实在点说&&&等到拼多多用户规模过了6亿,交易额上来了,想怎么赚钱都可以&。
  一个年活用户6亿的拼多多值多少钱?虽然东西有点low,但作为一个小淘宝的价值还是有的,小一号的淘宝值多少钱?100亿美金并不算贵。阿里担心的是什么?拼多多也在快速进化,拉高商家门槛,提高商品品质和用户体验。天猫也是在淘宝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拼多多,照葫芦画瓢就可以了。拼多多不只是要抢淘宝的市场份额,还要抢天猫的市场份额。
  淘宝恨得牙痒痒,甭管承不承认拼多多是个强劲儿,当下一系列针对性地&动作&足以证明自己&慌了、毛了。&
  淘宝特价版打不到拼多多淘宝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此举不仅打不&到&拼多多,还会自生自灭。
  淘宝想打拼多多,得先想办法冲进微信的生态里。不然就只能与拼多多隔空对望,像海里的鱼望着空中的鸟那般有诗意。
  淘宝新APP最终会自生自灭,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
  淘宝特价版作为一个独立的APP,它的流量从哪里来?
  淘宝用户虽然多,但无法把自己的用户搬到新APP上。这完全可以视为一个从零起步的创业公司要做个APP去打拼多多? 它必须回答&用户从哪里来的问题。&如果回答是&淘宝导流&,那么,做这个APP到底是为了消耗淘宝的流量,还是帮助淘宝吸引新流量?
  拼多多崛起最重要的原因是薅微信羊毛!用户可以一天不打开淘宝,但用户不会一分钟不微信在线,谁都不能确定下一秒会不会有人甩来链接让你帮忙砍价,这种强社交属性简直&有毒&。
  淘宝特价版APP薅谁的羊毛?薅自己身上的毛吗?
  有人说,淘宝可能会从小B这里下手,把拼多多的小B搞走来个&釜底抽薪&。想多了,如果流量问题解决不了,中小商家们何来动力陪你打群架?
  说句闲话,打开手机,阿里一家光电商APP就占仨&&天猫、淘宝,淘宝特价版。嗯,还有支付宝。
  拼多多&流量旋涡&的势能阿里,高维战场有天猫,低维战场有淘宝。阿里电商90%以上的流量都是淘宝贡献的,天猫只是变现的手段。阿里以为稳稳抓牢了流量的存量市场,一心想着如何把用户的价值提高提高再提高。未曾想,被一个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拼多多给抄底了。
  过去几年,消费升级的号角几乎吹遍了中国大地,在买卖双方都被&吹得&相信性价比时代过去了的时候,拼多多一个巴掌揍醒了我们&&你爹你妈你爷你奶你十八线的朋友们还在追求性价比,他们足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流量旋涡&。
  说到这个&流量漩涡&的势能,这让我想到一个很好玩的事情,KTV最喜欢年轻人,因为消费能力强。但是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想去KTV了。于是KTV商家们开始&搭着电费&做赔钱的下午场生意&&热烈欢迎&夕阳红们&去免费唱,大爷大妈们可是连瓶水都不点,有的直接领着保温杯去唱。但是等到他们回到家里被儿女问起的时候,他们会把在KTV免费唱的事情讲给孩子们听,于是&&
  据说,拼多多的用户也在逐渐呈现年轻化了&&另外,拼多多做优化也在路上了。
  在拼多多这件事上,黄峥先用自己能够打败淘宝的增长速度取悦了腾讯;腾讯用拼多多向阿里证明了自己的生态优势。拼多多一年搞了1000亿,一堆VC,也闻血而来,纷纷投资微信生态电商项目。阿里和腾讯都玩生态,大家争的是未来,但未来变数很多。曾经我们把阿里比喻为&草原&,很多企业在阿里生态草原上&成长&,但现在草原上已经不长草了,或者说很难再长草,阿里也正在四处买草粮,而腾讯这边草原上正风吹草低见牛羊~
  接下来,淘宝的压力会很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天猫还能增长吗?存疑。
  灭拼多多计划,势在必行。可以预见2018年,阿里的打压焦点,将从京东转移到拼多多身上。也就不奇怪最近拼多多负面新闻,如此之多。
  关于新零售的更多交流及合作,物联传媒将于-27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为期三天的2018中国(苏州)国际零售信息化暨无人售货展,主办方将邀请国内外业界朋友一起面对面深入交流探讨。
  展会期间,《2018苏州零售智能创新应用大会》4月26日同期举行,主办方邀请国内零售一线大咖进行现场分享,与您共同探讨零售行业的新模式、新趋势,助您更好把握零售行业稍瞬即逝的商机!另外,日-8月2日,2018国际零售信息化暨无人售货展(深圳)将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
  商务合作:
  严立 (微信同号)
  徐刚 (微信同号)
  会务咨询:
  徐永红 (微信同号)
《2018苏州零售智能创新应用大会》报名二维码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新闻:3-263-263-263-223-21
关键字搜索:技术文章:[0篇]&&[0篇]&&[0篇]&&成功应用:[3篇]&&[0篇]&&[0篇]&&解决方案:[0篇]&&[0篇]&&[0篇]&&
图片新闻:
最新发布产品& & 不会,淘宝目前已经意识到拼多多的强势崛起,并已经展开对策,推出&淘宝特价版&对标拼多多。除此之外,其它电商平台也都已经意识到拼多多的威胁,开始采用&拼团&模式来蚕食市场份额,比如&京东拼购&、洋码头&砍价团&、苏宁易购拼团、贝贝拼团外,还有诸如拼好货、品质团、51拼团、91拼团、9.9拼团、好拼团等上千家中小拼团APP。
& & 在电商巨头的带领下,已经群雄并起,准备围攻拼多多。
& & 疯狂的拼多多
& & 拼多多仅成立两年多,迅速崛起,其活跃用户规模超三亿,成为现象级的应用。
& & 在整个电商红利几乎消失的当下,拼多多瞄准了三四五线城市长尾流量这个巨大的人群。依靠低成本的社交流量,让价格低得有些不合理的商品通过用户分享、拼团在微信QQ和朋友圈里自发传播,锁定大量潜在需求用户,美滋滋地收割低端市场。
& & 2016年,拼多多1.1亿美元的B轮融资中,腾讯是重要投资方。作为腾讯体系下的一员,微信对拼多多不仅是提供了有效的导流和支付窗口,并且也对其诱导性推广是一而再地纵容。而带着&社交电商&标签的拼多多发展迅猛,甚至超越了同在微信阵营内,享有微信钱包中的九宫格二级入口的京东。还有人说,这是腾讯有意扶持拼多多与淘宝一战。
& & 据资本圈内人士爆料,2018年初拼多多的月GMV(成交总额)高达400亿,已经超过京东的三分之一。当然更恐怖的是其超高的增速,要知道2017年初的时候其GMV仅为20亿,一年间翻了数倍。
& & 拼多多的崛起,似乎与现在主流的&消费升级&唱反调,也被外界戏称为&消费降级巨头&。而它的快速扩张,已经引起了阿里和京东两位巨头的不安。
& & 传阿里、京东成立「打多办」
& & 近日,外界传闻阿里和京东内部已经成立了&打多办&,就是为了反制拼多多的迅猛势头。虽然双方在口头上表示否认,但其实已经早就展开行动了。
& & 2018年初,淘宝推出了&亲情账户&,目标用户就是锁定拼多多的用户群,还在&天天特价&栏目基础上,展开&超值优选&的招商,同时表示选定的入驻者可获得流量支持。
& & 近日,淘宝又悄悄上线了淘宝特价版APP,从APP的定位看,几乎就是个复刻的拼多多&&以货品,而不是店铺作为最小运营颗粒,用户进来看到的是&女装&&内衣&&家居&等分类,并能集中看到低价商品。此外,淘宝特价版也采用了邀请新手可获得奖励,还有多项互动等玩法,与拼多多分享抽佣的的营销手段理念相似。可见,阿里已经从战术重视升级为战略重视。
& & 京东方面,3.16日&22日在微信手Q端上线了&京东拼购节&,主题是&低价不低质&,这与商品品质和售后服务饱受质疑的拼多多产生鲜明对比。京东宣称拼购节全平台的近千家家商户都是通过京东品质认证的,从卖家店铺服务、货品及供应链等的成熟程度精选出标杆合作商户,从而保证拼购商品的高品质。不仅如此,京东还首次推出独立的拼购小程序加独特玩法,助力商家更加精准的锁定流量,方便用户分享拼团。
& & 拼多多岌岌可危
& & 拼购能否成功,核心在于做社交,不在于低价。现在是社交互联网时代,通过人与人的社交连接,能快速准确的将品牌聚焦,进行病毒式传播。
& & 这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下沉,三四五线城市的长尾流量群发展十分庞大,而拼多多利用腾讯的社交软件将这部流量盘活了。有数以千万计的三四线小镇青年们,以及其亲戚长辈都在忙着转发拼多多的拼单或者砍价链接,而对于主张消费升级的阿里、京东来说,这就是被忽略掉的市场。
& & 目前,拼多多的迅猛增长虽然让人眼前一亮,但快速增长的背后,需要供应链体系的根基。不过,拼多多现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物流和供应链体系,竞争壁垒不高,加上不断让人诟病的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处境也没那么乐观。
& & 虽然阿里和京东没有腾讯那样大流量的社交产品,但若真的想要做,并非没办法。就像前端时间,尽管微信不断封杀,阿里一样有办法让微信里到处都是支付宝红包的推广。而京东如果在运营上投入更多,把腾讯社交资源好好利用起来,也将使拼多多面临压力。
& & 综上所述,拼多多能崛起是借了腾讯的势,用社交完成一波野蛮扩张,但自身的质量问题和售后体系的不完善,也必将造成这种疯狂增长难以持续。电商平台基于信用和服务才能完成回购率的增长,阿里、京东等巨头,只要花点心思,扳倒拼多多并不难。
相关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创新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