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ppt的国际冲突这个论文怎么写

当前位置: >>
巴以问题论文
浅谈巴以问题巴勒斯坦问题已成为国际问题中一个持续时间最长、 所涉及因素最复 杂、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地区热点问题。作为中东问题的核心, 巴以问题涉及到大国争夺、历史恩怨、宗教信仰、民族感情、领土争 端、阿以冲突、各国利益等错综复杂的问题,从而使这一问题的解决 变得异常困难。 回顾巴以冲突的历史,公元前 20 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 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公元前 13 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 公元前 13 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 公元前 11 世纪犹太人建立 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公元 前 1 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公元 7 世纪 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 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事实上,犹太人占领巴勒斯坦的理由是犹太人的祖先在巴勒斯坦 生活过,可是这不是犹太人拥有巴勒斯坦的理由,因为他们数千 年前就不是巴勒斯坦的主体民族了,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生活 了几千年。沙特国王曾经这样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 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上谁在迫害犹太人?穆斯林 吗?既然德国人杀害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 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 益?” 在圣殿山,巴以双方也不时爆发激烈的枪战,对于每一方而言, 都会不屑和不满于对方的到来,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圣地。这是 一个敏感的话题,对于这座占据着民族心理中心地位的圣殿山, 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不愿意拱手相让。在阿克萨清真寺西面即 是西墙。从外观上看,这堵墙与巴勒斯坦其他墙别无二致。但由 于历史原因,它成了犹太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是古国不灭,民 族长存的象征,犹太人常聚集在此哭泣,因此有称为“哭墙”。许 多犹太人就对当年巴勒斯坦人阻止他们到“哭墙”祈祷耿耿于怀。 这种情况直到 1967 年“六日战争”方结束。 结果是犹太人以武力攻 占了整个东耶路撒冷。第二天,拉比(犹太教的宗教导师)和将 领们赶往西墙,抚墙放声痛哭。 许多犹太人因此坚持,以色列决不能放弃圣殿山。2000 年 9 月,“鹰派”代表人物沙龙穿过西墙右上方的一个小门,进入阿克 萨清真寺,以此宣示犹太人与圣殿山的宗教关系。此举彻底激怒 了巴勒斯坦人,成为一直延续至今的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圣殿 山从此更加喧闹。时常犹太人闯入巴勒斯坦人的圣地,在西墙边 祈祷,巴勒斯坦人则借助地理之便向下投掷石块,然后是以军警 的介入,向巴勒斯坦人开枪甚至闯入清真寺抓人。 另外,双方冲突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以色列对土地的滥用。以 色列政府以“规划”为名拆除巴勒斯坦人的房屋,有时甚至拔掉清 真寺的外围建筑,因此导致了巴勒斯坦人的群起反抗,从而引起 血案。 可见,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在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建国 后又屡次把巴勒斯坦人赶出故土,就像当年别人对他们所做的一 样,而且越演越烈,终于酿成了民族矛盾。而更为深刻的原因是, 两个民族都曾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两个民族都视同一个城市为宗 教胜地,从而冲突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感情和宗教力量,而解决也 变得更加困难。犹太人的建国和驱逐可以看作为几千年来怨恨的 释放,虽然可以理解,但犹太人表现出来的过分强硬和蛮横却为 本来可以更好解决的问题留下了祸根。 巴以冲突局势全面恶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联合国安理 会通过决议,一致要求以色列立即从最近占领的巴勒斯坦地区撤出。 由于美国在冲突中明显地偏袒以色列, 在中东地区掀起了规模空前的 反美反以高潮,影响了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国际社会甚至连美 国国内也有很多人对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表示出强烈的不满。同时, 日趋恶化的巴以冲突局势也打乱了美国准备对伊拉克采取军事打击 的战略部署,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构成了威胁,迫使布什政 府不得不再次调整中东政策, 明确地要求以色列从巴勒斯坦控制的地 区撤出,并决定派国务卿鲍威尔前往中东地区调解巴以冲突。但以色 列坚持只有在缉拿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和阿拉法特宣布停火后再撤 军,使鲍威尔的调解无功而返。最后在布什总统的直接干预下,巴以 达成了一个折中的协议, 由美英安全人员负责关押被以色列通缉的6 名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有条件地让阿拉法特自由活动。 为了防止巴以冲突再次发生失控的危险局势,最近鲍威尔 提出了今年夏季在土耳其召开一个解决巴以冲突的部长级国际会议, 试图打破巴以间报复与反报复恶性循环的僵持局面。 尽管目前有关围 绕召开巴以和谈国际会议各方正在展开活动, 但很多人对会议能否召 开,或这样的国际会议对结束巴以冲突有多大作用表示怀疑。首先, 目前各方对召开会议的有关问题仍争执不下: 哪些国家被邀请参加会 议;阿拉伯国家认为,以色列应在会议召开前撤回到巴以冲突爆发前 的地区, 但以色列坚决反对; 最重要的是各方对会议的议题难以统一。 以色列担心巴以冲突国际化,坚持会议仅仅讨论巴以停止冲突的问 题。其次,作为发起国的美国本身对这次会议信心不足,告诫人们不 要对会议寄予过高的期望。最后,持续的巴以冲突已造成双方特别是 巴勒斯坦大量的人员伤亡,两个民族的仇恨加深了。布什政府因国内 政治的需要难以改变偏袒以色列的政策, 巴以双方的根本问题没有得 到解决。因此,尽管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巴以冲突局势可能会出现 暂时的缓解,但冲突完全平息的可能性不大,仍会持续下去。现在看 来,巴以间实现和平仍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展望中东和平的未来,作为国际政治热点的巴勒斯坦问题, 不仅仅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民族和宗教矛盾, 更是 世界大国和整个阿拉伯国家深深卷入的国际政治问题.这当中既牵涉 到土地和经济利益问题,又有历史、文化和宗教诸方面的因素。巴以 问题不是“死结”;即使是“死结”也总有解开的方法。问题就在于如何 才能做到“公正”和“合理”。这个问题肯定巴以双方都有各自的认识和 理解。但是参与、处理此事的国家必须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然 后才能据此对巴以做工作,才有可能比较公正、合理地去解决它。以 巴冲突表面上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地区冲突,但其对中东地区 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却非常深远, 解决它对于当前国际显然具有很重要 的意义。
巴以冲突--河北大学历史类选修课论文 - 巴基斯坦与以色列的冲突战略问题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是从上世纪 80 年代后的以巴冲突开始而持续至今的。 自 1948 年以色...谈巴以争端 论文 5页 2下载券 巴以冲突的历史及现状和... 4页 1下载券 巴以冲突的宗教因素 9页 1下载券巴​以​冲​突​的​历​史​症​...形式与政策 -中东问题论文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东的局势 ...在中东 问题上,美国和以色列的政策在巴以和平进程中起主要的作用,下面从美国,...篇一:当前国际形势论文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2011届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4 - 议论文阅读训练 巴以局势面临失控 ①3 月 31 日,以色列军队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拉马拉总统府的军事行动已进入...环境科学概论论文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环境科学...由于过度开采面临枯竭的危险在巴以地区,根据巴勒斯坦和...水资源的开发、管理以及有关水利工程引发的冲突。 ...议论文基本结构 议论文可以分为:解说性议论文、证明性议论文、思辨性议论文。...巴以双方的冲突,双方若能以诚信 为本进行谈判,双方就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百姓遭难...论文: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稳定和统一的影响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论文...巴以冲突等,这 都证明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稳定和统一有着重大影响,只有正确...0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训练1 - 2009 中考议论文阅读训练精品特供 1 巴以局势面临失控 ①3 月 31 日, 以色列军队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拉马拉总统府...《信任》议论文 写作指导 1.议论文“信任”的观点和妙句★⑴信任是一种有生命...正是因为如此,巴以的战火才会绵延不断,朝美之间的矛盾始终不能解决。让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思政教学网
当前位置:
>>>>>>正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
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属性和特点
(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校文科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公共理论课程。具有综合性、理论性、现实性、政策性很强的特点。
(二)学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意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演变和发展趋势,正确的判断国际环境;分析不同社会类型国家及主要世界战略力量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增强爱国意识和国际责任意识。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主要内容与教学目的
1.课程结构和主要内容。本课程由导论和八章构成: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与基本特点和趋势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与基本特点和趋势
第三章 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第四章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五章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六章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七章 冷战后东欧国家与独联体成员国的经济与政治
第八章 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对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时代主题与国际秩序进行宏观概括和综合分析,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等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对外战略进行分类介绍和分析,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发展变化、对外战略思想以及对外关系进行重点分析。
2.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体会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发展特点、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和认识主要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外战略;了解和认识苏联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中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政策、国际地位和作用;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
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研究对象与学习方法
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研究对象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国际关系行为主体:能够独立参加国际事务活动、并能在其中独立发挥作用的经济政治实体。包括主权国家行为主体和由各种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构成的非主权国家行为主体两种类型。
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学习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国家间关系、历史发展等问题的重要论述,建国初期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确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集体第三代中央领导关于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
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学习方法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国际问题,重视研究国际问题的定量分析方法,正确估计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入手找寻世界变化的规律;积累资料,关注国际社会最新动态。
四、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总体授课要求:总共2学分,34学时,16个教学周。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和提问、撰写作业论文和社会调查实践等形式,注重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试与考查:两部分—平时成绩占50%包括:作业、社会实践论文、课堂讨论提问、考勤;期末考试成绩占50%。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经济、经济格局的涵义及其演变规律,认清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多极力量的对比状况,世界经济的主要活动及其运行机制,认识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重点:本章重点学习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授课时间:6学时
第一节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世界经济形成及其发展
1. 世界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世界经济的概念:是指在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范围的国际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与其相适应的国际交换关系。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紧密相连的。世界经济从出现到现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8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时期;从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由于出现了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被打破,世界经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对立的经济体系。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大批的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经济开始兴起,他们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斗争,世界经济关系错综复杂;从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开始,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世界经济向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2. 世界经济格局。概念:格局是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阶段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际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基础,是各个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历史范畴,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只要世界经济基本力量的对比和配置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格局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充当世界经济格局主角必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具有强大的经济力、科技力、资源力。第二,必须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第三、必须具有影响并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能力。
世界经济格局与世界政治格局的关系。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是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直接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两者的演进基本上是一致的;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对世界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世界政治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量,各国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是构成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直接导致各国力量的此消彼长,从而推动着世界政治的变化。反过来,世界政治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能够反作用于世界经济。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放在战略高度,使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日益相互交融和渗透,政治关系经济化、经济关系政治化的倾向性。
二、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
1.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逐步确立的。1948年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占56.6%, 出口贸易占32.5%,黄金储备占74.6%,并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纽约成为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与此同时,美国享有其他任何国家不可企及的经济规模和市场;科技上遥遥领先于别的国家;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大高于其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凭借这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其具体步骤是:
第一,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第二,在国际贸易领域,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积极提倡和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第三,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及通过两个基金对西欧和日本进行扶植。
第四,实施“第四点计划”,进一步控制亚非拉国家和地区。
第五,通过向西方其他国家提供“两个安全网”来保证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第六,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2.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战后,一系列欧亚国家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它们互相支持,相互合作,从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战后初期,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虽然在力量上无法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相抗衡,整个世界经济格局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然而,苏联和东欧各国以其独特的经济活动方式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了激烈的较量。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遏制,苏联实施了“莫洛托夫计划”,1949年1月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成一体,以抗衡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禁运。与此同时,苏联加快经济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与美国在经济上的差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互会成立后,苏联与西方的经济往来急剧减少,对外贸易主要在经互会成员国之间进行,经互会内部贸易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这表明苏联对外经济活动基本上囿于社会主义国家范围,制度和意识形态因素是阻碍世界两大经济体系间经贸关系的主要原因。
三、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20世纪60年代末 70年代初以后,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国际金融体系在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12月和1973年3月,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固定汇率制转为浮动汇率制,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第二,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的能源危机,打乱了国际贸易就有的价格体系。第三,发达国家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正是在上述三种因素的作用下,战后西方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结束。
2. 世界经济三大中心的形成。伴随着美国经济霸权的逐渐丧失,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美国、欧洲共同体、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日益明显,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参见表1—1)。
表1—1 美日欧三大经济中心力量对比(1977年)
欧共体九国
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主编:《世界经济年鉴》(1979)。
世界经济格局向多级化方向发展的主要表现: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下降。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4.3%,而日本、西德、法国、意大利等国明显高于美国。到197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4.5%,此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徘徊在22%~25%左右,与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相比下降的幅度十分明显。在贸易领域,美国丧失了优势地位。1971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结束了美国战后20多年的贸易顺差。美国的进出口和国际收支出现严重的不平衡和恶化,黄金外流、美元的国际信用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使美国失去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西欧、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两大经济中心。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重新崛起,到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中心,从而在 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欧共体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加剧了西方国家之间为争夺销售市场、投资场所、科技领先等内容的经济竞争和摩擦。
苏联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总体发展速度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到70年代末,苏联的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位。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明显上升。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经济上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拉丁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它们抓住发达国家经济调整的历史性机遇,通过实施“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等战略,使落后的农业社会或转口贸易港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新生力量。一大批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在世界经济中的从属地位,壮大自身力量,还加强了相互间的经济合作。建立了一系列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乃至全球性经济组织,如石油输出国组织、七十七国集团、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不稳定、增长速度减缓的大背景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普遍进行了带根本性、转折性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发达国家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并使之高级化。发展中国家在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更着眼于对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这种调整和改革促进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各国一方面从内部进行经济调整,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联合取得集团优势来增强自身实力。战后最早出现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1949年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一系列区域经济集团和组织,其内容涉及国际贸易、资本、技术、劳务等方面的合作和协调。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重要表现。
欧洲联盟(EU)是目前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最有成效的区域经济集团,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85年欧洲共同体提出并着手建立共同体单一内部市场。1991年12月,欧共体成员国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正式确立了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目标。1993年1月,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商品、劳务、人员、资本四大流通。日,欧洲联盟正式成立。2002年1月,欧元在12个国家正式流通,几乎成为与美元并驾齐驱的世界货币。目前,欧洲联盟25个成员国,近5亿人口。尽管欧洲联盟的大欧洲建设任重道远,欧洲联盟东扩谈判的道路坎坷,欧洲联盟将会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发挥更大作用。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的统一大市场。1992年10月,美、加、墨三国首脑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 月1日正式生效。是一个拥有人口3.64亿、面积2130万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额居世界首位。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根据协议,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计划在15年内逐步取消货物与服务进出口关税及投资障碍,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和更高级的知识产权保护。美国要以自己为核心,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基础,把经济一体化的范围推向整个美洲,组建一个北起阿拉斯加、南到阿根廷的全美洲的经济集团。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论坛和经济磋商机构。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的外交、经济、工商和财政部长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了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1年中国政府政参加。1993年6月,这一会议更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进入机制化合作阶段。目前,该组织共有21个成员,每年召开一次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1994年11月茂物会议确定的发达国家在2010年、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实现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是亚太地区在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中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
第二节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世界范围的经济联系和竞争在两种制度、多种类型国家之间展开。
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是主权国家,按社会制度划分,大体可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大体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等多种经济类型国家。这些国家相互竞争、相互联系,从而出现两种社会制度和多种经济类型国家间复杂的经济关系局面。
整个冷战时期,政治和安全因素始终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关系中压倒一切的方面。双方的经济竞争在意识形态强烈对立和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经济往来十分有限,处于近乎相互隔绝的状态。冷战后,两种社会制度在经济领域的斗争依然存在,斗争形式是以既合作又竞争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优势;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经过不懈努力,战后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发展中国家内部已经分化为不同类型。冷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总结经验教训,各类国家均迎来了经济的回升,亚非拉都涌现了一些新的增长点。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处在从原来的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私有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中,是世界经济90年代后出现的一类新的主体。
总体来看,上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多种经济类型都是世界经济中的主体,它们之间的经济实力消长关系构成了世界格局变化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虽然从长期发展来看,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的整体实力呈上升趋势,但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在相当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动摇。
世界贸易是联系各国经济的纽带、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商品和劳务等越来越多靠世界市场来实现。世界贸易的广度、深度和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增长速度,不仅超过了世界贸易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而且快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促成了贸易手段的革命,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贸易常用的手段和方式。根据世界贸易组织1996年度报告的统计,1990年至1995年世界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1%,而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这充分表明世界贸易高速增长的态势,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1995年1月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以建立没有贸易壁垒的世界单一市场为宗旨,构成了新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得以运转的基础。它将多边贸易体制管理的领域和范畴大大拓宽,从商品、服务扩展至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各成员国内部与贸易有关的宏观调控、财政、立法等国内政策。世贸组织通过定期审议各国贸易政策,确保这些成员国的国内贸易政策与世贸组织的规定相一致。世贸组织的成立及运作,已经体现了推动世界贸易增长的显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对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无歧视待遇原则、市场开放原则、互惠及对等原则。其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规则,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的运行核心。所谓国际金融,就是资金在国际范围内融通,即金融机构通过债券、股票和外汇等金融工具经营货币资金,实现巨额货币资金的转移运动,支持各国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提高全球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表现上看,国际金融过程就是国际资本流动。据统计,当今国际资本的交易额每日接近2万亿美元,遍布全球的国际金融网,像神经系统一样维系着世界经济的运转。金融因此被称作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国际金融领域最具权威性的机构,在稳定国际金融秩序、监督各成员国货币金融政策、推动国际金融合作、协调金融矛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战后的国际金融格局经历了从单极转向多极的深刻变化。初期,美元是惟一的国际货币,占据了国际金融霸主的地位。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并最终瓦解。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理事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达成了修改《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牙买加协定》。此后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作“牙买加体系”或“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其特征是浮动汇率合法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转。但是也使国际货币体系变得更加复杂而难以控制,日元、马克加入了国际货币的行列,传统的英镑区、法郎区加强自己的活动和联系,国际货币格局多元化。伦敦、东京成为与纽约并立的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等在20世纪80年代成长为新兴的金融市场。金融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得以巩固。迄今为止,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各国、各地区的金融政策、金融业务也越来越超越一国界限,变成一种国际性的政策行为,各中央银行往往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等管理方面采取一致行动。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1年9月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跨国公司的总数达6.3万家,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分公司达到80万家,其产品占到世界的1/4。目前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产值的40%,世界贸易占50%,工业研究占80%,生产技术占90%,左右着世界技术转让的3/4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90%,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著。跨国公司的中心活动是对外直接投资。吸引直接投资的经济动因各异,其中包括降低生产成本、占领国际市场、避开关税壁垒、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等。由于各国对资金的迫切需要,对外直接投资被誉为“全球经济的血液”。
跨国公司如此迅猛发展的原因是它资本雄厚,科技开发水平先进,生产和销售网络遍及世界各地。设立在海外的分公司,在经济上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接受母公司的管理,隶属本公司内部的分工体系;另一方面又是东道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地经济结合。正是由于这种两重性,跨国公司在母国和政府与东道国的共同管理下,成为跨国的资源配置者,打破了经济发展的民族国家界限,把国外市场变成国内市场的自然延伸,从而把各国经济直接联系起来。跨国公司的实质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国际高额垄断利润。其作用是:它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弥补了资金不足,加速了先进技术的转移传播,客观上发挥了合理的资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它在加强各国联系、增进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消极作用。控制在少数大国手中的跨国公司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经济渗透力强化了发达国家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利润和红利的形式从发展中国家带走大量资金,加深了南北矛盾。特别是在国际经济政治化和国际政治经济化的趋势之下,一些跨国公司凭借强大实力操纵弱小国家的经济命脉,甚至插手他国内政的例子时有发生。
第三节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超越一国领土界限的大规模活动,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最佳状态是商品、技术、资本、劳务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生活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客观结果,其基本的推动力是科技力量和市场力量。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惊人发展,使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联成网络,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和各种市场之间的距离,把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股迅猛发展的潮流,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然而,如同任何事物发展的进程一样,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是在曲折中推进的。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更自由、更有效地流动和配置,客观上有助于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但是与此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和人民都能平等地从全球化中获益,世界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以及全球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反全球化运动的浪潮成为全球化负效应的集中回应。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是:第一,国际分工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如果说过去国际分工以垂直分工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最近20年来,国际分工已发展成以水平分工为主,即侧重于产品型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工艺流程的分工。这种世界范围的新型分工,使得各国的生产某种程度上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第二,世界贸易迅猛增长和多边贸易体制日趋完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0年度报告》统计,年世界贸易量年均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1994年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达40900亿美元,1999年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达5610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世界商品市场外,世界服务市场也在迅速扩大;各大区域内部贸易高速发展。世界各国至少有1/4以上的GDP离开世界市场就无法实现。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以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全球贸易进入了一个更加法制化、秩序化的新阶段。第三,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达到空前的规模。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全球跨国投资的总流量连续猛增,年对外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世纪 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吸收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越来越多。直接投资额的快速增长表明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第四,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市场连为一体的速度大大加快,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流动,制度障碍、货币障碍和政策障碍越来越小,一国的资金余缺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调配。据统计,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年交易额达500万亿美元。第五,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是当代世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们的活动涉及世界经济生活的绝大部分领域。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强劲。第六,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不断加强。国际经济协调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主要用来协调各国间的经济矛盾。八国首脑会议是发达国家经济协调的主要机构。以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大世界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国际经济组织则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使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日趋加强,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点。经济协调的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涉及货币、金融、贸易、投资以及科技和环保等领域。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积极作用是:第一,在全球化条件下,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作为世界经济组成部分的各个国家,可在世界经济的密切交往中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经济效益。第二,在全球化条件下,各国都面向统一的全球大市场,根据世界市场竞争的要求,改进企业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全球产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第三,有利于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直接投资和科技贸易的不断扩大,客观上把科技成果不仅仅在发达国家中扩散,而且加快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传播。第四,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经济的新机遇。特别是当今世界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可望在全球化过程中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发挥“后发优势”。
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世界经济的消极作用是:第一,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南北发展差距继续扩大,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往往是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第二,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在如何参与问题上,发展中国家陷入两难境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走向世界是没有出路的。然而,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掌握着国际经济组织以及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如果不赋予经济全球化以互利合作的内涵,而是像某些西方大国要求的那样,不公正合理地实行贸易、金融自由化,那些发展中国家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反而会受到更严重的掠夺。第三,经济全球化还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内在矛盾和消极方面,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弊端影响全球。由于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相互依赖,一国的经济尤其是大国的经济波动和震荡会很快波及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第四,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文化等方面已经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不仅导致了各国市场的整合,而且导致了不同经济制度和不同文明的碰撞、主权的侵蚀、民族利益的调整。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双重影响,各国还必须积极促进有效而公正地配置世界资源,促进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和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引导,趋利避害,促使它成为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
区域经济集团化迅速扩展。所谓区域经济集团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毗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经济联合和经济融合的一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五种区域经济集团组织(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发展上。这些组织通过制定严格的条约法规和相应的执行机构,彼此自愿约束经济主权,甚至让渡一部分经济主权,共同规范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通条件,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成员国间的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第一,区域经济集团化有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使资金、技术、资源、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市场的迅速扩大,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第二,由于集团内部废除区域内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区域经济集团化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换效应,大大促进了区内国际贸易和区外的国际贸易。第三,随着区域集团和组织的建立,区域内经济实力的加强,各区域经济集团采取内外有别的政策,从而使经济集团和组织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更加尖锐,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规模和层次空前提高。第四,区域经济集团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和组织具有排他性,集团内外存在差别待遇。这虽然有利于经济集团内的贸易自由化以及成员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但就整个世界而言,仍是带有浓厚集团色彩的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经济集团具有开放性。任何一个区域经济都是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区域集团的产品、技术、原料、能源不同程度地有赖于区域外的经济技术交往。各区域经济集团间事实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从长远和总体来看,区域集团化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途径和步骤,二者并行不悖。区域经济合作的广泛开展必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世界经济发展的其他基本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下,世界经济还呈现出其他的一些特点。
1.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的同时,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经济信息化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设施、信息产业等组成的信息经济,在全球的迅速扩散、普及和开发,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动态过程。
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整个生产力系统的升级换代,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具体地说,新科技革命不仅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而且更新了国家实力的内涵,引起了国家间实力对比的新变化,对国家主权的行使与范围提出了挑战,引发了世界军事的新一轮变革,改变了国际斗争的形式和内容,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从传统的物质产品转向信息化、无形化的创新能力,现在,在美、欧、日等国中与信息产业相关的产值已超过了GDP的50%。正因为新科技革命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能在21世纪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本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报告和计划,相继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这主要包括:加强政府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领导、调整研究与开发投入结构、促进民用技术发展、推动科技面向经济、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等,从而使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2. 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物质力、精神力,以及对国际的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它是当代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尺度,它反映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内力以及在国际社会发挥影响力的外力的总能力。其中科技是先导,经济实力是中心。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军事力量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为了压倒和战胜对方都拼命增加军事力量。冷战结束后,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强盛衰弱,最终起作用的是综合国力,核心是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各种类型的国家情况虽有不同,但经济和科技始终是国家富强、安全的基础。经济衰退、科技落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是一个国家国内政治动荡、国际地位孱弱的根源。可以预见,以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将决定21世纪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第二,经济安全成为各国对外战略的重点。经济安全指的是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利益处于不受威胁的一种状态,也指一个国家经济上抵御国内外各种干扰、威胁、侵袭的能力,以及在瞬息万变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的经济竞争能力。第三,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努力扩大世界市场份额。第四,争夺科技人才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的焦点。
3.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与改革方兴未艾。第一,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第二,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调整与改革。第三,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和规模的调整与改革。
4.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中取得了全面的支配地位。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具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日臻完善,使战后经济得到较长时期的稳定增长;苏东剧变后,这些国家全部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战后选择“非资本主义道路”的一些亚洲、拉美和非洲国家为摆脱长期经济困难、政局不稳、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的困境,也相继宣布走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的道路;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冲破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为两种制度区别的传统思想,开始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搞市场经济的国家由原来的日本、澳大利亚和西欧、北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扩展到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这一趋势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世界的面貌。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实施市场经济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国内外社会自然条件和不同的经济水平,选择、创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也不尽相同。从本质上讲,无论其形态有多少差异,市场经济都具有根本的共同点,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形成统一有机体,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普及,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体制,使世界经济获得了通行的规则和共同的语言。
5.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平衡规律作用的范围更广,也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第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
第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正是在上述三方面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下,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大国力量逐步均衡化,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转变。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形势也由于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而更加错综复杂和动荡不安。美日欧为争夺世界市场掀起新贸易保护主义,西西矛盾激化;发展中国家分化,对南南合作产生不利影响;新兴工业化国家在成功地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的同时,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规则之争;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贫困化,阻碍了世界经济的整体繁荣,消除贫困是国际社会面临的艰巨而迫切的任务。由此可见,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不平衡的加剧,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6.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潮流。战后,人类所面临的人口猛增、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21世纪议程》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奋斗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它强调保持经济的适度发展的前提下,首先要求改变传统的“先建设,后治理”方式,采用在生产中边建设,边治理的方式。其次要求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崇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注重在人与自然界的融洽相处中享受健康而丰富的生活。最后,要求改变南北经济关系不平等的现状。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前提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有共同的利益,需要共同行动。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首次确定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具体指标,区分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义务,开始了世界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第一步。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存在严重的分歧,发达国家片面强调环境保护优先,而发展中国家则强调要捍卫自己的发展权,但还未寻找到一条既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又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世界各国要实现真正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复习思考题: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当今世界经济的运行主体主要包括哪些?
为什么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有哪些?
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如何应对?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涵义及其变化规律,认识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及其特点,把握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了解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重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和当今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授课时间:6学时
第一节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1.世界政治和世界政治格局。世界政治是由主权国家为主的世界政治行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相互间形成的各种政治关系的总和。它主要涉及各国对外政策及其发展演变,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及其变化,国家集团的形成、分化和改组,世界秩序的形成、发展与变革等。
当代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此外,还有众多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主体构成当代世界政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主权国家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是国际事务的主要参与者,是一国对外活动的责任承担者,是世界政治中惟一享有对外主权的行为主体,也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建立、活动和发展的基础。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当今世界多样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女权运动、生态运动、宗教组织、种族集团等超国家和跨国界的集团与势力。其中,联合国是当代世界代表性最广泛、规范和影响最大、活动领域最宽、在全球范围内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是最重要的国际讲坛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场所,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联合国外,欧洲联盟、非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地区性组织也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非政府组织已成为国际社会一种压力集团,对跨国事务正在发挥日益增长的影响。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它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是在不断变更均衡形态中发展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国力的对比以及国际上的地位与作用。
2.雅尔塔体制的确立。雅尔塔体制是指美苏英三大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在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上所达成协议的总称。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从此,欧洲一分为二,东欧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西欧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德国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战后发展成为两个德国。在远东,苏联承认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及在中国的利益,美国则满足苏联收回南库页岛,取得千岛群岛,外蒙古独立,以及把中国大连港国际化,旅顺港租给苏联作海军基地,中苏共同经营中东、南满铁路等要求。在全球,建立大国拥有否决权的国际和平与安全机构——联合国。
雅尔塔体制的历史作用具有两重性。其积极作用是:对于迅速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消除德日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势力都起了很大作用;它使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欧洲在战后获得了相对稳定,维护了长期和平局面;雅尔塔体制还为战后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积极行为规则,诸如大国一致、协商一致的原则,它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相互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但是,雅尔塔体制的消极作用是:首先,它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几个大国无视弱小国家的主权,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处理国际事务,中国、南斯拉夫、波兰等国家的主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其次,雅尔塔体制还造成了军事上的两极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紧张局势和世界战争危险的根源。
雅尔塔体制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它所体现的东西关系和美苏对抗成为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标志和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它所确定的国际均势成为以美苏为中心的战后两极格局的主要支柱。在雅尔塔体制的框架内,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虽然剑拔弩张、全面对抗,又大体保持均势以避免发生直接的正面冲突,长期处于“冷战”状态,由此影响整个国际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二、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
1.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其称霸世界的野心也急剧膨胀。处于颠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认为,世界必须按照美国的模式加以改造,“美国必须领导世界”,宣称这是历史赋予美国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战后,苏联不仅自身力量更加强大,而且在其支持和影响下,东欧各国又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体系,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与美国分庭抗礼。因此,美国把苏联及其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视为其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于是,抛出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冷战”和遏制政策。所谓“冷战”,是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敌对活动的总称。为了实施“冷战”,美国等西方国家构筑了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遏制、政治孤立、经济封锁、思想渗透、组织包围的冷战体制。
1946年2月,美国驻苏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在向国务院发回的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文中,全面阐述了对苏联“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的分析,首次提出了对苏“遏制”的方针,为美国的强硬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应邀赴美,在富尔敦的威斯敏特学院发表了所谓“铁幕”演说,呼吁英美合作建立军事同盟,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成为“冷战”的信号。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了一项国情咨文,宣称世界已划分为“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希腊、土耳其问题是“极权主义”对“自由世界”的威胁,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某些国家“复兴”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为理由,美国要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以阻止它们落入共产党之手,这就是人们所称的“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又提出了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为了控制欧洲的军事防务体系,1949年4月,美、加、英、法、荷、比、卢、丹、挪、冰、葡、意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正式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正式形成。
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组织起来,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全面抗衡。在政治上,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9月,在波兰举行了有苏、波、南、罗、匈、保、捷、法、意等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参加的情报局成立会议。情报局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之间的联系,交流经验,协同行动,共同“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残余势力。”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还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6国的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2月和1950年9月,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先后加入。经互会的成立,把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军事上,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日,苏、保、匈、罗、波、捷、阿和民主德国等8国在华沙签订了多边《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即“华沙条约”,和北约相抗衡,从而使社会主义阵营得以全面建成。至此,在欧洲就形成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就出现了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局面。世界政治形成了两极格局。
3.两大阵营的对峙。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一斗争贯穿了整个50年代。政治上主要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以防止共产主义扩张为幌子,在全世界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到处支持反动独裁政权,镇压人民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阵营则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团结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经济上主要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军事上,两大阵营的斗争在欧洲表现为“冷战对抗”,在亚洲表现为“热战交锋”。欧洲“冷战对抗”的突出表现是1948年爆发的“柏林危机”,亚洲“热战交锋”突出表现为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和1961年爆发的越南战争,两大阵营几乎动用了一切战略资源和力量进行了殊死的较量。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50年代初,从艾森豪威尔开始的美国历届政府,都竭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企图通过和平演变手段来瓦解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则采取措施开展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的斗争。
三、国际力量的分化与改组、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两大阵营内部出现了动荡、分化和改组,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帝国主义阵营因美日西欧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发生了分化,世界政治格局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第三世界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亚、非、拉广大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到60年代末,亚、非、拉共有104个国家获得独立,成为世界政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整个60年代,亚、非、拉地区的反帝斗争一浪高过一浪,其中尤以拉美的反美风暴和印度支那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最为突出。为了在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事业中互相支持,团结斗争,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建立地区和世界性组织。1955年4月,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这次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发起、自己主持召开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实现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会议,它是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1961年出现的不结盟运动和1964年建立的77国集团成为民族独立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联合起来重要里程碑。60年代后,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成为反帝、反殖、反霸的一支生力军,极大地冲击了两大阵营对峙的两极格局,推动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战后初期,苏联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欧亚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处理与其他党和国家关系时,由于苏联大国主义、大党主义,乃至霸权主义的错误政策,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造成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1948年的苏南冲突,主要是苏联干涉南斯拉夫内政引起的。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成为1956年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的导因之一。
中苏两党和两国关系的恶化是社会主义阵营矛盾激化和解体的最重要表现。1956年苏共20大后,苏共逐渐将两党的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扩大到两国关系上。1958年,苏联无理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妄图控制中国,遭到中国政府的断然拒绝。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废除科学技术合作项目,在对华贸易上实行限制和歧视政策。60年代初,中苏两党展开理论上的大论战。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更加变本加厉地推行霸权主义,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多次挑起武装冲突,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1969年3月,苏联在中苏边界的珍宝岛地区制造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双方兵戎相见,相互视对方为最危险的敌人,它表明中苏关系已由昔日的盟友关系变成了敌对关系。中苏关系的破裂,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3.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60年代以后,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政治上、外交上开始出现了独立自主倾向,他们不再甘心充当美国的小伙计,要求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大的发言权,主要表现是戴高乐主义、新东方政策和多边自主外交。
1958年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在对外政策上,坚持恢复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反对美国充当欧洲的霸主。要求法国在北约中拥有决策权。被美英否决后,于1966年3月,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禁止美国核武器运入法国,并且赶走了驻在法国的美国军队。同时,戴高乐主动与联邦德国和解,主张建立法德联盟,以实现西欧的联合。在对苏关系上,法国实行“缓和、谅解、合作”政策。1966年6月,戴高乐访问苏联,改善了法国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特别是1964年1月,法国公开违背美国的意愿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与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
1969年10月,勃兰特政府提出了与苏联东欧搞缓和的“新东方政策”。从1970年起,相继同苏、波、捷、匈、保等国签订条约,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与民主德国互相承认对方为主权国家,实现了国家关系正常化。新东方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联邦德国的国际地位。
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在政治上要求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64年,佐藤荣作内阁提出“亚洲自主外交”的新方针。1972年7月田中角荣上台后,又进一步提出了以日美同盟关系为主轴,以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明确表示“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年9月,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此等等,都表明帝国主义阵营已发生了严重分化。
4.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冷战时期两极格局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第一个层次是美苏争霸,第二层次是北约和华约的对抗,第三个层次是两大阵营的较量。其中美苏关系是核心。伴随60年代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化改组,70年代两极格局就主要表现为美苏争霸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美苏争霸的态势随着美苏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而变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5年至60年代末。这时美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处于优势地位,而苏联正处于恢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基本态势是美攻苏守。美国的攻势表现在:发动侵朝战争;扩大侵越战争;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迫使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在中东战争中支持以色列打败了苏联支持的阿拉伯国家等。
第二阶段是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这一时期,由于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加上经济危机,实力大大削弱。而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则大大增强,经济上仅次于美国,军事力量方面与美国旗鼓相当。因此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态势是苏攻美守。苏联的攻势的表现是:支持印度肢解了巴基斯坦;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直接出兵占领阿富汗是其对外扩张的高峰;在非洲,插手安哥拉内战,挑起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在欧加登地区的军事冲突,支持格林纳达的毕晓普政权等。
第三阶段是80年代。这一时期,美苏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发生了不利于苏联的变化。苏联从70年代后期经济陷于停滞,综合国力不断下降,特别是长期推行扩张政策,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美国在里根总统上台后,提出“以实力求和平”战略,1983年又推出新战略防御计划——“星球大战计划”。因此,美苏争霸态势从互有攻守到美攻苏守。
四、两极格局的终结
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社会又发生了深刻变化,长期争霸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由激烈对抗走向缓和。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改革与新思维”。对内改革,以振兴苏联经济,对外提出了一整套迎合西方的外交新思维,开始放弃同美国的对抗政策,下决心摆脱冷战,寻求缓和。据统计从1985年11月日内瓦会晤开始,到1990年9月赫尔辛基会晤为止,在短短5年时间里美苏共进行了8次首脑会晤,达成了《美苏中导条约》、《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和《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等。
随着美苏关系的缓和,世界热点地区也普遍降温。1988年5月,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到日全部撤完。日发生的两伊战争,也于日宣布停火。日越南开始从柬埔寨撤军,越南侵略柬埔寨的战争也开始落下帷幕。日,安哥拉、南非和古巴在纽约签署和约,从而使安哥拉战争偃旗息鼓。1990年2月,尼加拉瓜大选,查莫罗夫人当选为总统,内战也随之烟消云散。
1989年至1990年,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导致雅尔塔体制崩溃,两极格局基本解体。80年代中期以来,东欧各国经济形势日益恶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先后发生了战后40多年来空前激烈的动荡和急剧的变化。从波兰团结工会上台执政到罗马尼亚发生流血冲突,东欧6国的共产党均丧失了政权,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致使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对外关系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日,以联邦德国吞并民主德国的形式实现了两个德国的统一。日经互会宣布解散。同年7月1日,华约组织也宣告终止存在。至此雅尔塔体制在欧洲的基础已经瓦解。
苏联自戈尔巴乔夫执政后,由于他推行了一条“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使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了全面危机,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形势日益恶化,民族分离倾向不断上升,联盟面临解体的危险。1991年“8&19事件”后,形势急转直下,苏共被解散,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告独立。日,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俄罗斯等11个独立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议后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两极格局转换的原因: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实力消长的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称霸世界,大搞军备竞赛和到处扩张,严重地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拖垮了苏联、也削弱了美国。相反地,日本、西欧等国家的实力有了很大发展,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力量进一步壮大,由此推动整个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这次格局转换的特点是: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基本上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无论是东欧剧变,还是苏联解体,从总体上讲都是在非暴力的环境中完成的,是“和平演变”。第二,新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第二节 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一、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大国之间的关系在重新调整和定位,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曲折发展。这里多极化中“极”的概念和两极格局中“极”的对比,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加,而且在内涵上也有很大差别,主要指全球或地区中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作用力和协调功能的力量中心。冷战后,在众多的政治力量中,美、欧、俄、日、中这五大力量处在突出地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因素,转换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明显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水平、政治影响力,还是综合国力均高居世界之首,因而,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克林顿政府时期提出“一个目标”(美国领导地位)和“三个支柱”(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和人权)的对外战略总体构想,实行全球民主化的所谓“扩展战略”,以及同时打赢两场地区性战争的军事战略方针。北约东扩和“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出台,是实施其战略的重大步骤。小布什上台后,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明显加强,“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具有极强的进攻性和冒险性。退出“反导条约”,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以及对阿富汗、伊拉克接连用兵,都表明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和行动在膨胀和加剧。但它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独霸世界。
欧盟的成立与发展大大加强了欧洲的一体化,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的重大因素。欧盟现已拥有15个成员国,3.76亿人口,GDP总量相当于9万多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欧盟的战略目标是通过欧洲的联合与团结,重建强大而统一的欧洲,摆脱美国的控制,争取达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为此,欧盟目前对内深化联合,对外积极“东扩”、“南下”,全方位的发展对外关系,争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越来越希望成为多极世界的一极。作为欧盟首富的德国也加快了扮演大国角色的脚步,努力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树立大国形象。
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尽管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滑坡、政治动荡,但其仍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它立足亚太、着眼全球,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日美关系为基轴,通过与各国积极发展关系加强对话,向亚太和世界扩大势力和影响,以跻身于亚太与世界政治大国行列。同时,日本加强军事力量的扩充,军费开支居世界第二位,并突破向海外派兵的禁区,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把建立军事大国作为实现其政治大国的重要步骤,争取做多极世界的一极。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国,虽已失去超级大国的地位,目前正处于转型之中,并为种种问题所困扰,但对其发展潜力无论如何不可低估,从长期看仍是一个世界大国。它的物质技术基础雄厚,教育事业发达,国民素质较高,具有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缘优势,军事上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强国。它不甘心于在国际政治中无所作为的局面。特别是普京任总统以来,俄罗斯明确提出了重振大国雄风的口号,加上经济形势好转,所以它有条件采取更独立和更强硬的外交政策,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也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力量。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世界上起着任何大国都不能替代的作用。
此外,一些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大国,如印度、巴西等,一旦经济腾飞,也会在国际社会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多极力量之间利益不同,目标各异,在国际舞台上它们或者相互合作,或者相互竞争,从而构成一幅多极世界的图景。
世界之所以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主张的单极世界难以构成,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经济多极化是政治多极化的基础,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必然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经济多极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政治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强大推动力。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由此带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结果,已经对超级大国以实力和强权推进单极进程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同时,全球化时代世界面临的许多全球性问题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处理的,必须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不得不寻求世界主要国家的支持,建立国际反恐联盟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就说明了这一点。在国际事务中国际合作的趋势加强,客观上有利于更多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和展现实力地位,有利于推进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第三,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政治多极化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反对外来干涉,国际上的事情,包括各国面临的共同性发展问题,要由各国平等协调来解决。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一个从以统治和服从为特征的强权型国际关系向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特征的民主型国际关系转化的过程。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当今时代,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更多的国家参与国际事务,协商解决全球性问题,由此在国际事务中贯彻民主原则,体现各国的共同利益。而以平等参与、互利合作为特征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又是世界多极化顺利发展的基本保障。
2.多极化世界的形成将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过程。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其发展是不会一帆风顺的。多极世界的形成将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
首先,美国构建单极世界,谋取霸权主义的图谋,是多极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它凭借强大的实力妄图建立单极世界。美国目前的绝对实力和对全球经济影响力,还是其他国家和力量所无法相比的,它在军事上和国际战略方面也占据明显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它不顾世界人民的反对,甚至绕过联合国,到处干涉别国内政,先后出兵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而各国政府和联合国似乎都无法阻挡。“9&11”事件后,美国通过组建反恐国际联盟,又进一步强化了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的野心和行动,给世界多极化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其次,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是阻碍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国际旧秩序依然没有根本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使得发展中国家至今仍遭受到发达国家的盘剥,受到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造成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呈分化态势,在国际舞台上合力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还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为此,世界主要力量共同推进世界多极化的进程还是艰巨的曲折的。
第三,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长期过程。时至今日,多极格局仍未定型,世界格局还处在变化调整之中。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各主要力量间的实力对比很不平衡,差距很大。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形成了一个“单极”与多极的斗争。因此,多极化趋势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一个充满曲折的过程,有时还会出现比较大的反复。
第四,多极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力量的对比还将发生变化。今日某些强国的实力地位可能被削弱,而一些新兴的力量将会不断壮大。多极格局的最终形态将取决于各种力量的反复较量与斗争。
3.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历史的必然。多极化趋势表明,在国际舞台上有多种力量或多个力量中心在发挥作用,国际事务不可能由个别国家主宰。由于世界和平与民主力量的壮大,未来的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不同于历史上列强争霸、瓜分势力范围的局面。因此,多极化实际上是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否定,它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越来越紧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也日益增多,仅靠单个国家的力量已无力应对,因此,不同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相互合作应是国际政治的基本模式。而要实现国际社会的相互合作,就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稳定的国际新秩序,而这只有在多极化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而且,只有一个多极的世界才能包容现实世界的多样性,才能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其他特点
1.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稳定,局部战乱、紧张、动荡。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和平与发展成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第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和地区合作不断加强,各种地区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
第三,地区性军事冲突和战争趋向缓和,导致直接对抗的紧张状态很多通过和平的方式得到缓解。
但是,天下并不太平,引起动荡的因素仍然很多,世界热点地区如中东、南亚、巴尔干地区的热点问题不时出现,因民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发的局部武装冲突此起彼伏。最近几年,西方大国加紧在发展中国家推行西方式民主模式,给不稳定的局势增添了新的麻烦。总之,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
2.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在冷战时期,大国之间的关系以敌对和对抗为主调。冷战结束后, 国际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大国为适应这个变化,都对自己的对外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大国关系中出现了合作与斗争并存的新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国之间纷纷建立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科索沃战争和“9&11”事件后,大国关系再度深入调整,进入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新的发展时期。
第一,大国首脑外交空前活跃,高层会晤频繁,谋求对话,避免对抗,探索构筑新型伙伴关系,是当前大国外交的主要特征。
第二,通过大国关系的调整,大国间出现了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有协调又有摩擦的错综复杂的新局面。
第三,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3.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冷战后,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所有国际组织中,联合国的作用最为突出。联合国是全球性协调发展的组织。它最早被美国所控制,成了美国操纵下的表决机器。20世纪60年代又成为美苏争霸的场所。70年代,大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并在联合国中逐渐形成了一支新兴政治力量,大大改变了联合国被大国操纵的局面,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积极推进非殖民化运动,支持被压迫民族自决和独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特别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众多问题,如环境、人口、生态、资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冷战后,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第一,在维护世界和地区稳定方面,联合国发挥了冷战时期所未曾发挥的作用。在前南斯拉夫地区、柬埔寨、索马里、纳米比亚进行了繁重的维和行动。至今维和行动已多达50多次,受到国际社会的赞扬。第二,在核军控和裁军方面,联合国也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它于1992年通过《禁止化学武器条约》;1995年决定无限期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三,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各国、各地区的协调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积极筹集资金(年均达13亿美元),向亚非拉国家提供了各种无偿援助,并多次召开世界性会议,讨论有关人口、粮食、家庭等问题,努力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的权益。随着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它更加关注环保问题。第四,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联合国在机制、结构、运行、管理、功能、作用和使命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之处。近年来,某些大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需要时用之,逆我者弃之,2003年美国绕开联合国,单独对伊拉克动武就是明显的例证,严重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此外,财政困难也是联合国的一大难题,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迎接严峻的挑战,联合国机构也面临新的调整和改革。
除了联合国,欧盟、东盟、非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冷战时期,政治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在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的时代,世界各国都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发展对外关系的主导因素,而且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决定国际关系发展的首要因素。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日益增大的原因在于:
第一,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联系更为密切,也使世界政治发展更趋复杂。
第三,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
5.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冷战结束后,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对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构成新的威胁,使得国际安全形势比以前更为复杂。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军事威胁及威胁国际安全的军事因素。可以划分为军备竞赛、军事威胁和战争三类。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于传统安全因素而言的,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涉及经济、金融、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等安全,还有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疫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
进入新世纪,传统安全威胁重新抬头,主要表现是:其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发展,新干涉主义盛行。其二,国际裁军和军控进程出现倒退甚至失控的局面。其三,由民族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地区冲突和地区危机增多。
在传统安全威胁不断增加的同时,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跨国犯罪、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难民问题以及近期发生的非典疫病跨国流行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具有全球性质,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课题,为各国政府和人民所关注。
在非传统安全威胁中,恐怖主义问题尤为突出。恐怖主义由来已久,冷战结束后呈上升趋势,直到2001年“9&11”事件后才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恐怖主义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政治和社会目的,通过制造恐怖气氛来引起社会注意,以威胁有关政府或社会,无论弱者或强者都可以采用的针对非战斗目标特别是无辜平民目标的各种形式的违法或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破坏活动。据史料记载,最早的恐怖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 近代恐怖主义始于18世纪末,但基本局限在一国之内。进入20世纪后,恐怖主义才开始超越国界。现代恐怖主义恶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和平与发展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尤其是冷战后南北差距拉大,民族宗教矛盾日益尖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发展密切相关。恐怖主义的形式,主要有国内恐怖主义、国家恐怖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不管那种形式的恐怖主义,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及各国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当前,威胁最大的是国际恐怖主义。其新的主要特点是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所引发的恐怖活动异常活跃;极端组织和个人发动的恐怖活动急剧上升;美国成为国际恐怖分子首先打击的目标;无辜平民成为恐怖分子大规模袭击的对象;恐怖犯罪技术趋于“高智能化”“高科技化”,因此破坏力也愈大。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比较大的恐怖事件有: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造成200多人死亡;1993年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被炸,6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1995年巴黎地铁爆炸,4人死亡,62人受伤;1998年美国驻肯尼里、坦桑尼亚大使馆被炸等。当然,最大的恐怖主义事件还是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9&11”事件是针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最重要的城市(纽约、华盛顿),最要害的设施(世贸大厦、五角大楼),用最有震撼力的方式(飞机撞击),发动的恐怖袭击,造成了80多个国家3000多人伤亡。其策划之严密、实施之精确、手段之残忍,史无前例,出乎世人想象。加上现代化的传输手段,举世震惊。继“9&11”恐怖事件后,2002年印尼巴厘岛又发生了造成190人死亡、310多人受伤的爆炸案;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了导致30多人死亡的车臣非法武装劫持人质事件。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活动严重地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
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不移地遣责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也曾遭到“东突”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的恐怖袭击。这两股势力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相互勾结,严重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无论出于国际义务和责任,还是出于维护自身国家利益考虑,我们都坚决反对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往往是跨国犯罪,涉及范围又特别广泛,所以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