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中国的汇率制度度,汇率可以划分为什么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汇率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汇率改革陷入了困境。本文阐述了汇率制度的基本情况,对不同国家所实行的汇率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汇率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我国汇率改革的现实选择。 中国论文网 /3/view-4346515.htm  【关键词】汇率 金融危机 改革 浮动制度   自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七年多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汇率改革有所停滞,但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改革又逐步恢复。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国不仅遭受着外贸环境的恶化,还遭受着来自发达国家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困难重重。本文分析借鉴世界各国所采用的汇率制度,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探讨我国汇率制度下一步改革方向。   一、汇率制度概述   (一)汇率制度的概念   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不同的汇率制度意味着政府在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同时,汇率的特定水平及其调整对本国的经济也有着重大影响。   (二)汇率制度的基本分类   传统上,汇率制度被分为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1.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各国货币当局首先对本币规定一个金平价,然后根据本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金平价之比来确定本币的中心汇率,本币的市场汇率只能围绕中心汇率作小幅波动。国际金本位制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就是固定汇率制。   2.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再规定金平价,因而也不再有本币对其他货币的中心汇率,本币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由浮动,货币当局没有维持本币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义务。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选择具有更加灵活性的汇率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不断增加。国际汇率制度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许多介于二者之间的汇率制度形式应运而生,其中包括固定盯住制、爬行盯住制、汇率目标区、联系汇率制、有管理的浮动制等。   二、从经济因素角度对主要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进行比较分析   (一)经济规模与汇率制度   下面以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为代表,来分析汇率制度的选择与经济规模之间的关系。   数据来源: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从表1中可以看出,经济规模越大的国家越倾向于采用浮动汇率制。根据保罗·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国多为发达国家,经济较为独立且资本管制较少,多选择浮动汇率。而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往往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保护其内外部经济平衡能力较弱,为了防止由汇率变动对经济带来的冲击,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固定汇率。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汇率制度   我们用人均GDP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而言,人均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下面以2011年世界人均收入前十位的国家为代表,分析汇率制度的选择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数据来源: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从表2中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更倾向于选择浮动汇率制。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金融发展程度也往往比较高,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较为完善,较少实行资本管制,因此会倾向于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以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对于高收入国家中的某些靠石油资源致富或经济规模小的国家,为了减少汇率变动对本国收入的影响,则会倾向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三)经济的开放程度与汇率制度   一般而言,一国经济开放度越高,其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也就越深,国际间资本流动就越频繁,政府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就越少,因此采用浮动汇率制可能更加适合。但经济开放度很高的国家和地区如果经济规模较小,抵御冲击的能力就会比较弱,因此为了防止由汇率变动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可能也会采用固定汇率制。例如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其经济开放度在全球名列前茅,就是采取钉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   影响汇率制度的因素除了上面分析的以外,还有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甚至政治军事等因素。因此,汇率制度的选择不一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国情综合各种因素具体分析。   三、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日,中国开始实行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图1显示了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   图1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走势(至)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图表》。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汇改时的1美元兑8.1元人民币升值到2011年末的1美元兑6.3元人民币,汇率弹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加,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目前我国的汇率制度政府干预成分仍然较多,汇率形成机制仍较为刚性。这种汇率制度安排对调节国际收支、引导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平衡增长能力及抑制物价上涨等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现行汇率制度在运行中突显出诸多矛盾和问题。
  (一)汇率制度管理过于严格   在日益开放的经济环境下,汇率已不再是单纯反映贸易收支的变量,它也是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国际收支平衡、国内物价水平和就业的重要变量。因此,即使国家进行相应的管理,也应体现出货币的真正市场需求。   (二)外汇市场不健全   我国外汇市场主体主要由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批准的外资金融机构、少量资信较高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构成,我国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狭窄,交易品种稀少,交易方式单调。我国外汇市场无论是在市场主体、市场结构还是在汇率形成机制上都存在严重缺陷。   (三)为投机者提供了无风险套利机会   由于人民币汇率过于稳定,汇率风险较小,即便是升值也只是单边升值,这也就导致了单边套利机会的出现。由于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以及稳定外贸的需要,人民币汇率并未出现相应的贬值,这为热钱提供了难得的无风险套利机会,也增加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难度。   (四)现行政策制约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根据前述的三元悖论,近几年来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实践,其实就是在稳定汇率的既定目标下,在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之间做出选择,特别是在2006年至2008年,中央银行为了控制国内过度泛滥的流动性,实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然而持续的外贸顺差和热钱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紧缩的效果,导致资产价格泡沫迅速膨胀,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然而,鉴于中国国情,中国不可能长期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四、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   (一)近期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是中国的现实选择   人民币汇率是内外压力、长期因素与短期因素等各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我国经济增长率也回落到8%以内,保增长压力巨大,而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已经陷入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有回潮的趋势。当前经济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向“保增长”,综合考虑近期内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是中国占优的政策选择。   (二)中长期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   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GDP已处于世界第二位,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从中长期来看,向自由浮动汇率制度逐渐过渡势在必行。但汇率制度改革影响面甚宽,必须综合考虑目前的国情以及国际形势稳妥进行。   1.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虽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施加的压力。如果单纯进行汇率改革,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我国的出口产业将会受到巨大影响,同时由于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人民币升值也会使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蒙受巨大损失。因此,必须加快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尽快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国际结算货币,从而减少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2.进一步健全我国的外汇市场。健全的外汇市场是汇率形成的基础,我国应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品种,改变我国目前交易品种较少的局面;同时,要改变中央银行过于频繁干预外汇市场的模式,确定中央银行需要盯住的合理的人民币汇率目标波动区域,建立一套标准的干预模式,减少干预成本,使央行在必要的时候才采取干预的措施,让汇率能够准确的反应市场的需求度;此外,还应改变商业银行在外汇市场中的定位,使商业银行从目前的交易中介变为真正的做市商,活跃外汇市场,并使汇率真正反应市场参与者的预期。   3.优化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机制。随着改革的进行,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将会由经常项目外汇收支逐步过渡到经常项目为主兼顾其他因素,特别是资本流动。因此应考虑改变目前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改为钉住美元、欧元、日元为货币篮子的一揽子货币汇率定价,扩大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的权重,当世界主要货币间的汇率发生波动时,盯住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会根据所盯住的不同货币的权数做出调整,而不是完全根据美元的单边变动而变动,这样既有利于人民币汇率长期动态的稳定,又有利于中国的外汇市场早日与国际外汇市场接轨。   人民币实现浮动汇率是一个过程,综合国内外各种因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短期内维持基本稳定是现实选择。然而,作为一个影响力渐盛的经济大国,人民币必将走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从中长期来看,应根据我国国情,加快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适当逐渐增加汇率的弹性,扩大汇率的浮动空间,减少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逐步过渡到人民币汇率的独立自由浮动。   参考文献   [1]张细松.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1).   [2]朱耀春.汇率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3(10).   [3]孙光慧.转轨国家的汇率制度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4]欧明刚.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趋势:现实选择与机制改革[J].中国货币市场,2009(1).   [5]谷怀玉.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J].时代金融,2009(10).   [6]李坤望.国际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马东黎.汇率与汇率制度[J].消费导刊·经济研究,2009(1).   [8]黄薇,任若恩.主流汇率制度分类方法及相关争论[J].国际金融研究,2010(3).   [9]李婧.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人民币国际化[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2).   [10]成学真,陈小林.新时期“三元悖论”与我国汇率制度再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09(2).   [11]李程.汇率制度改革的国际比较和启示[J].经济师,2006(12).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塔米姆.巴约尔: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未来
编者语:  自2015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改革进展迅速,改革的最终目标无疑是要让人民币成为基于市场的货币。人民币的汇率制度改革会引发一系列市场反应,但也是推出新制度的好时机,同时改变盯住货币,放宽波动区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未来究竟如何,下文将详细进行分析。  文/塔米姆?巴约尔(IMF战略、政策和审查部门副主任、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译/朱映臻(CBNRI研究员)导语  中国希望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但为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解决一个难题,那就是人民币如何从紧盯美元转向更市场化的汇率制度。由原先盯住美元转而盯住一篮子货币,同时放宽波动区间,这些大胆的改革将使人民币坚定不移的走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中国与国际金融体系都将从中受益。本文共分为两部分,在这一部分中着重分析中国需立即采取的行动,而第二部分将侧重于过去一年里中国所做出的努力、采取的措施。  在过去的六个月中,尤其是在12月上中旬,中国政府一直在为使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而不懈努力,但要达到目标,需解决如何从盯住美元转为市场导向汇率制度的难题。8月,中国政府在人民币自由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宣布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提供中间价报价。这向市场传达出中国欲朝更加基于市场的汇率制度发展的明确信号,这也正符合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对于中国汇率制度应更自由化、市场化的共识。  然而新机制的实施却被投资者视为人民币将兑美元贬值,从而导致大量资本外流。为顶住汇率下行压力,政府开始介入并通过干预以维持汇率水平。于是原本是意在转变为更加以市场化汇率制度的改革,最终的结果却只是一个旧有的固定汇率制度,只不过变得更加复杂――引入基于上一交易日在岸外汇市场汇率作为开盘前中间报价,而该价格已经受到干预且与离岸市场的价差正逐步扩大。挂钩美元逐渐成为了汇率扭曲的原因,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作为维持金融稳定的手段。  1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基于新的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指数为该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更确切地说,以管理银行间汇率市场为主要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子机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在其官网发布新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新指数强调人民币不再只对标美元,而是参考加权平均的一篮子货币。该指数包含了13种外汇交易币种,各样本货币权重反映了对中贸易的重要性。  要成为更市场化的货币,就需要更为大胆的举措,这些举措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汇率干预区间需要建立在一篮子货币的基础上,而这些货币在篮子中的权重应该是明确的。这需要让投资者确信区间的界定确实已从只依赖美元转向了一篮子货币。其次,需大幅放宽日内波幅限制,比如从目前的2%扩大至4%,以显示汇率管制正在逐步放开。  波动区间从基于美元转而基于一篮子货币与放宽波动区间限制密切相关。8月汇率机制调整后之所以会引发如此多投机行为(如所见的在岸-离岸美元汇率差),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人民币盯住美元的缘故。而资本流动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当前中国经济竞争力的问题,还有外汇交易者对中国竞争力未来趋势的预期――鉴于基本面向好,投资者认为美元将对其他货币有所升值。中国潜在的竞争力下降对中国政府是不小的难题,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减速的当下。盯住美元会影响对于中国未来政策走向预期,从而加剧资本流出。与美元挂钩正在成为汇率面临压力的原因。  正式将干预区间与基于贸易权重的货币篮子挂钩,取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干预行为会减少市场对人民币“单边投机”的情况。投资者对人民币兑篮子货币的合理汇率会更分化,从而有助于使放宽交易区间限制。这将帮助统一在岸、离岸汇率,从而令日后放开资本管制更为便利。目前,在岸、离岸汇率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未来美元走势的预期。通过转而对标更为中性的篮子货币,政府可以减少市场投机的压力,这也包括离岸市场的投机压力。  八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展迅速。改革最终目标毋庸置疑是要让人民币成为基于市场的货币,但是如何才能实现?由盯住美元转而盯住新货币篮子、扩大浮动区间会将人民币带到更灵活的汇率制度轨道上。这对于中国以及国际货币体系而言都大有益处。文章接下来将着眼于中国在过去一年里所做出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  发展中的汇率体系  鉴于人民币将于2016年进入IMF特别提款权(SDR)篮子,中国汇率制度未来发展具有新的重大意义。2015年八月以前,中国的汇率制度非楚,那就是延续数年来盯住美元的机制。在中国固定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日浮动区间定为上下2%。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改变在岸市场人民币中间价的计算方式,构建更加市场化汇率体系,在做出这一技术性但极重要的改变后,事情却变得更加阴暗。  8月11日之前,中间价是被央行制定的,这样人民币事实上挂钩了美元。图一所示的是过去一年里,每日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韩币的数据,走势向上意为升值。可以看出人民币兑美元的短期、长期波动比起任何其他货币要小得多。  图一 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汇率
来源:美联储  在8月11日发布的新体系之下,中间价报价参考是根据在岸市场前一交易日外汇市场收盘汇率而来。新体系向市场传达出中国欲朝着更加基于市场的汇率体系发展的明确信号,这也正符合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对于中国汇率体系应当更加自由、市场化的共识。  市场反应  8月11日的公告触发了市场对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强烈投机行为。过去一年美元走强,挂钩美元使人民币(定价产品)竞争力持续削弱。譬如,日,就是汇率制度变化宣布前夕,根据SDR货币篮子计算而来的人民币汇率在过去一年升值超10%,而基于新发布的CFETS篮子汇率,人民币的升值程度还要更大(图二)。事实上,在调整后的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都达到了2%,这是官方允许的最大贬值幅度,这也证明了市场强烈的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预期。  图二 人民币汇率:美元、SDR货币篮子、CFETS篮子
来源:美联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者计算  这导致在岸、离岸市场的外汇交易员和企业都在卖出人民币。前者是看到了高卖低买的机会。而拥有美元债务的中国企业卖出人民币则是其意识到人民币贬值会导致借贷成本提高,卖出人民币的交易是为应对风险做出的风险对冲行为。没有对冲汇率风险的借贷正反映出盯住单一货币的弊端,如果借美元比借人民币来得便宜,而且汇率又被锁定,会加大刺激对美元的借贷。  鉴于资金从人民币资产流出规模有快速变大的风险,中国政府选择通过干预来稳定在岸汇率。在接下来的几天,在岸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在交易日的大部分时段内都在贬值,但又在收盘前迅速升至开盘水平附近。交易员很清楚政府正通过干预使汇率回到正轨。面对这样的投机行为,政府通过提高交易要求,此举降低了市场流动性,也减少了维稳人民币所需的干预规模。  此外,新的更灵活的汇率体系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拉大了在岸与离岸人民币的汇差(图三)。这种偏差正反映出两个问题:市场对未来汇率走势的预期以及中国仍在维持的资本管制制度,这导致了两个市场的汇率差异。离岸市场贬值越厉害,意味着投资者越相信人民币在未来会对美元贬值,因为离岸市场的交易门槛更低。这是当前汇率体系一个明显的问题。  图三 人民币兑美元在岸、离岸汇率
来源:万得、PIIE  总之,尽管本意是转向更加市场化的汇率体系,最终的结果却只是一个旧有的固定汇率制度,只不过变得更加复杂。新体系引入基于上一交易日在岸外汇市场收盘价作为开盘前中间报价,但在岸市场正受到干预、市场流动性变小且与离岸市场的价差正逐步扩大。即便是稳定,但这样的体系下一旦市场预期发生较大变化,潜藏的风险可能会爆发。  推出新制度的好时机  国际金融体系正变得越发奇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紧盯美元这一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货币。这意味着已经充分外部化的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取决于美元汇率的走势,而美元汇率反映的又是美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比较优势。所以,现在的困难是如何在不触发金融动荡的前提下与美元脱钩。  近期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升值推动人民币汇率向其基本面靠拢,这是推出新制度的好时机。计算“恰当的”汇率一直都是个难题,尤其是对在发展且变化飞快的中国经济。大多数分析表明中国货币目前水平是相对接近基本面价值的。譬如,11月威廉?克莱恩最新的半年期基本均衡汇率预期中发现“尽管在8月因中国采用更市场化的方式决定其汇率而使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一定贬值,人民币与基本均衡有效汇率依旧相一致。”同样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发布的年度对外报告指出,虽然贸易顺差增加意味着中国的竞争力还是略强的,但近期升值使人民币已不再被低估。  关键问题依旧是如何从盯住美元转向更加灵活的市场导向汇率体系。发布基于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指数是朝着新体制迈出的一步,但是还只是很小的一步,需要有更大的突破。  改变盯住货币、放宽波动区间  要成为更市场化的货币,就需要更为大胆的举措,这些举措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汇率干预区间需要建立在一篮子货币的基础上,而这些货币在篮子中的权重应该是明确的。这需要让投资者确信区间的界定确实已从只依赖美元转向了一篮子货币;其次,需大幅放宽日内波幅限制,比如从目前的2%扩大至4%,以显示汇率管制正在逐步放开。  在政策公布前仍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是选择哪个货币篮子。一个选项是用SDR货币篮子或者BIS有效汇率指数,但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新的以贸易加权的指数可以看出,这个选择目前不太可能。SDR对其他亚洲货币赋予的权重太低,而BIS有效汇率指数给进入了SDR篮子的主要货币只设了极低的权重。  第二个问题是确定交易区间的大小。任何区间的制定或多或少都有些任意,从2%扩大到4%显然也不是一个科学的计算。重点在于,放宽干预区间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向更自由汇率系统迈进的承诺。  结语  大胆转向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新篮子货币,扩大干预区间,有助于由当前体系平稳过渡到一个新的汇率机制。在新体系下,单边投机将不再明显、过度借贷美元将不再被激励、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也会得到推动。这将使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朝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完)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研究院 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责任编辑:马郡 HN022)
01/07 15:5301/07 15:5201/07 14:2101/07 11:3801/07 11:2001/06 17:5601/06 16:5801/05 15:51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汇率制度历史的变迁_网易新闻
汇率制度历史的变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美国国会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此起彼伏,不断给美国政府施压,敦促美国政府立即采取行动,解决中国"操纵汇率"问题。目前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指责别国操纵汇率的同时,岂不知他自己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汇率操纵国。国际汇率制度先后经历了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纸币本位制下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浮动汇率制(牙买加协议)。透过国际汇率制度历史变迁的轨迹,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每次变迁的重大事件面前,无不处处体现着美国的自私与无理、傲慢与偏见;他自始至终都在干涉着国际汇率体制的演变和操纵着国际汇率的变化。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历史上最早的汇率制度是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在这一制度中,大多数国家的货币都与黄金挂钩,从而国与国之间在金本位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固定的汇率体系。从1816年英国开始实行金本位制度,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实行金本位制度。由于1914年一战爆发后,各国纷纷发行大量的纸币来弥补巨额的军费支出和财政赤字,致使汇率脱离黄金平价,处于剧烈波动状态,导致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也正是这种新的货币条件促使经济学家们对汇率制度进行了新的研究,提出了最早的浮动汇率理论,引发了早期的"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两种汇率制度模式的争论。
事实上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在历史上是交替实施的,而影响汇率制度变迁的最重要的动因是战争和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国际金本位制下,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被稳定在黄金输送点的范围内。战争打破了这种汇率稳定机制,使战后数年内这些国家的货币汇率不再受黄金输送点的约束,而任意地波动。20世纪20年代中期曾一度恢复了汇率的稳定,实行金块、金汇兑本位制度。但随后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爆发,使得稳定的汇率制度再次被浮动汇率所代替。各国为了尽早地摆脱危机,竞相采取了货币贬值的方法,各国货币的汇率完全脱离了黄金平价,汇率制度实际上处于浮动汇率制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为构筑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1944年7月,美、英、苏、法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又称"布雷顿森林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在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和美国外交家怀特的影响下,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由美国提出的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两个协议,从而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自始至终扮演了一个很主要的角色,确立了以美元为基准通货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奠定了美元极具利己主义和单边主义色彩,给美国绑架了国际汇率制度体系,操纵国际的汇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尼克松冲击"与 "史密森协议"
布雷顿汇率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基准通货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黄金不再是唯一的国际货币。由于该体系下汇率过于僵化,国际收支调节的责任不对称,使这种汇率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各国之间充满了矛盾。而美国作为当时唯一的储备货币发行国,它可以利用发行的美元作为对外支付手段,扩大资本输出,对本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则无需采取特别的纠正措施;而当非储备货币发行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时,则必须在外汇市场上抛出美元买入本币,以维持固定汇率,并在国内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从而导致国内经济停滞,失业增加。或者当非储备货币国的国际收支盈余过大时,便在外汇市场上抛出马克、购进美元,结果引起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和通货膨胀。所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的20多年中,国际收支大面积失衡的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
1971年,越南战争的旷日持久和不断升级,使得美国元气大伤,国力也有所下降。美国面临巨额贸易赤字,贸易赤字从1970年的顺差26.03亿美元变为逆差22.6亿美元,美元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同时由于日本与联邦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常账户大量盈余。而且1968年3月,美国官方的黄金储备竟然下降到100亿美元,而这是美国黄金储备的临界点。10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被人们称为必要的、永久的"战争基金",如果这一数字继续减少的话,对于美国会产生致命的打击。面对这一严重状况,美国政府意识到必须要立即做出反应。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向世人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按35美元1盎司的官价兑换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并加征10%进口税率。这一政策的宣布立刻引起国际社会上的一片哗然,这一政策令西方国家股价普遍下跌,严重损害了许多国家的利益,加剧了国际经济、金融的动荡。美国采取这些措施并没有与其他国家商量,美国违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并做出极端的单边主义行动的行为令国际社会感到愤怒。这次极端的行动被喻为是对盟友发动的一场经济战争,也是美国在国际货币事务上采取的第一次单边主义行动,显然,这是典型的赤裸裸操作汇率的霸权主义。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对日本的影响最为严重,故被日本金融界称之为"尼克松冲击"。
尼克松 "中断美元兑换黄金"这一惊人的建议,给了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猛烈的一击。蛮横的美国人在就新的货币政策问题与别国谈判时始终咄咄逼人,甚至威胁欧洲及其他各国说:"美元是美国的货币,而它所造成的问题却是你们应该解决的。" 面对美国如此强硬态度,各国一直与其僵持了4个月,直到日,美国财长康纳利才在华盛顿斯密森学会的红楼里导演完了最后一出戏,十国集团在华盛顿举行秘密谈判,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达成调整货币比价的协议。由于会议在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大厦举行,被尼克松称为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货币协定"的"史密森协议"又称"华盛顿协议"就这样诞生了。在这份协定中,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值。但是,强扭的瓜不甜, 在协议订立半年后英国宣布英镑浮动,其他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实行货币浮动,本协议规定的货币固定比价实际上失效。随之美元大幅贬值,日本政府在短暂抵制后,也被迫放开日元汇率,日元汇率从1971年的1美元兑310多日元升至1973年的1美元兑280日元左右,升幅度约12%。
"尼克松冲击"与"史密森协议"实际上是美国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转嫁和反转嫁美元危机的斗争过程中所达成的一项临时协议。《斯密森协定》的签署使美元得到了更大的空间,美元中止了兑换黄金的义务,而且各国货币还被其钉住,都与美元同呼吸共命运,成了美元的臣子。1973年初,第八次美元危机后,美元对黄金再度贬值,各国先后放弃"史密森协议"规定的新汇价,实行浮动汇率。至此,布霄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而"史密森协议"也仅仅生存了15个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美元的连续下滑和汇率的剧烈波动引起国际社会新的不安,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达成了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牙头加协定", 确立了浮动汇率制度,并于1978年4月开始生效。
(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
牙买加协议的重要内容就是确了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的地位,同时赋予了各会员国在汇率制度选择上的自由。在这一原则背景下,一般发达国家大多选择浮动汇率制度,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继续实行与某种货币或合成货币保持钉住汇率的制度。然而,在世界上主要国家货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背景下,这种钉住汇率的安排已经有别于原先的钉住汇率制。一国货币绝不可能同时与所有相互之间汇率波动的主要货币都保持固定的比价,选择钉住其中任何一种主要货币,便意味着本币的汇率将对其他主要货币浮动。此时主要国家货币汇率基本上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所决定。牙买加协议下的汇率制度安排,顺应了世界经济动荡、多变和多极化发展的特点,因而在一定程区上促进了世界经济向前发展。汇率制度发展演变的直接动力在于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变化。
在里根80年代初期执政以后,美国进入景气周期,导致强烈需求和进口。这反过来恶化了美国的贸易项目,刺激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压力和财政赤字提高了利率,致使美圆被严重高估。在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同时到1985年,日本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日本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开始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游说美国政府,强烈要求当时的里根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更有许多经济学家也加入了游说政府改变强势美元立场的队伍。于是在美联储主动操纵下,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杰哈特?斯托登伯、法国财长皮埃尔?贝格伯)、英国财长尼格尔?劳森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协议中规定日元与马克应大幅升值以挽回被过分高估的美元价格"广场协议"签订后,以美国为首,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从此决策到一年半后的罗浮协议达成之时,美元的币值大幅度下跌了40%。
1987年G5国家再度在法国卢浮宫聚会,检讨"广场协议"以来对美元不正常贬值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以汇率调整来降低美国贸易赤字的优劣性,结果是此期间美国出口贸易并没有成长,而美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国内巨大的财政赤字。于是卢浮宫协议要美国不再强迫日元与马克升值,改以降低政府预算等国内经济政策来挽救美国经济。广场协议并没有找到当时美国经济疲软的症结,而日元与马克升值对其经济疲软的状况根本于事无补。
其实,从史密松宁协议到广场协议,早已证明美国这种以迫使他国汇率升值来平衡自家贸易赤字的做法,毫无效果,但美国始终跳不出这个理论的怪圈。从"广场协议"到一年半后的"卢浮宫协议"充分说明了美国在国际汇率制度演变过程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霸道行径,面对本国的经济问题和贸易赤字,从来不对自己政策的失误和消费文化进行检讨,而总是不改挥着大棒指责别人的恶习。
(四)美国操纵汇率的手法及面对重压下人民币汇率的选择
透过国际汇率制度历史变迁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操纵汇率的惯用手法,其汇率政策的调整具有强烈的利己主义和单边主义色彩。美元一直是美国国家利益平衡和危机治理的有力工具,美元看似毫无规律的涨跌与美国的经济策略不谋而合。美国的汇率政策可谓是"予取予夺、随心所欲",需要贬值时,就立即操纵贬值;需要升值时,就立即操纵升值,该汇率政策的关键条件正是"浮动汇率"。当经常账户急剧飙升或者对外负债急剧增加时,为了促进出口、改善国际收支、降低对外净负债,美联储则采取入市干预或迫使别国汇率升值等手段,操纵美元贬值。而当国际社会对美元信用有所质疑、资金流入美国速度大幅放缓之时,美国政府则会高唱强势美元,甚至主动入市推高美元汇率。
从国际汇率制度的历史变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纸币制度下,汇率制度演变的最终趋势是浮动汇率制。所以,对于中国来讲,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从最终方向看,并没有人怀疑会选择浮动汇率制,但在其资本账户开放之前却是不可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目前对于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是考虑防范国际投机力量的攻击,避免发生货币危机,保持国家经济、金融稳定,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中国金融市场的行政措施与利率的非完全市场化可以减轻利率变化对经济的冲击,但长期来看,随着中国银行体系的改革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的加速,利率对经济运行的作用将不断强化,而汇率的调整、利率的市场化回归将成为必然。事实上,中国在1996年12月就已接受IMF第8条款的义务,就放松了对经常项目下结算和支付的管制,并承诺在不久的将来放松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因此,放松资本管制,直到最终取消资本管制也必将是中国今后资本项目管理改革的方向;而取消资本管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也将是中国汇率制度的最终选择。
在短期内,从中国目前的具体经济环境看,现行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应是向自由浮动汇率制转型阶段的最优选择。目前面对外部重压下的人民币汇率的选择,我们要坚持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灵活解决对外争端的智慧,在充分揭露美国习惯操作国际汇率嘴脸的同时,耐心向全世界人们解释中国的汇率政策,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已经采取了有效措施提高汇率灵活性,而且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已经大幅升值了很多,希望得到其他国家和人们的理解,并且给出我们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切实可行的时间表。人民币升值一定是个渐进的可控的过程,要小幅逐步地进行,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应该是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来调整,而不是屈服于国际舆论的压力和个别大国的操纵。
(责任编辑:侯彦方)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汇率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