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法人股份应占多少里甲股份占65%,乙股份占25%,向银行贷款1亿元,这贷款怎么分配?

中信证券公司
1.1 什么是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分析(最常用的指标)?
普通股每股净收益(EPS)
  它是本年盈余与普通股流通股数的比值,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
  EPS= 净收益/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市盈率(PE)
  它是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是衡量股份制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投资者对每元利润所愿支付的价格。此指标为目前分析师最常用的估值指标。
  PE=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NAVPS)
  它是净资产除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反映每股普通股所代表的股东权益额,指标值越大越好。
  NAVPS=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总额/公司总发行股数
市净率(PB)
  它是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表明股票以每股净资产的若干倍在流通转让,评价股价相对于净值而言是否被高估。是投资者判断某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指标值越低越好。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通常使用此指标来进行估值。
PB = 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销售毛利率也称毛利率(Gross profit to sales)
销售毛利率,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销售毛利率是企业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不同行业的毛利率差别会比较大,该指标一般在行业内进行比较。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净资产收益率(ROE)
用净利除以净资产,得到的就是净资产收益率。 这个比率反映了公司股东实际获得的回报比率。净资产收益率不一定能全面反映企业资金利用效果,应结合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来分析。
ROE=净收益/平均股东收益
总资产收益率(ROA)
总资产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它与净资产收益率一起分析,可以根据两者的差距来说明公司经营的风险程度。
ROA=净收益/平均总资产
1.2 什么是市盈率?
  市场上几乎没有人不注意股票的市盈率,这种衡量指标很简单、直观,如果用好市盈率指标,对投资者提高收益帮助很大。
  股票市盈率高低,大致能反映市场热闹程度。早期美国市场,市盈率不高,市场低迷的时候不到10倍,高涨的时候也就20倍左右,香港市盈率大致也是如此。我国股市市盈率低迷的时候,15倍左右,高涨的时候超过40倍(比如2001年)。市盈率过高之后,总是要下来的,持续时间我们无法判断,也就说高市盈率能维持多久,很难判断,但不会长久维持,这是肯定的。
  一般成长性行业的企业,市盈率比较高一点,比如目前的消费、旅游以及银行地产等行业,其市盈率比国外同类企业要超出很多,这是因为投资者对这些企业未来预期很乐观,愿意付出更高的价钱购买企业股票,而那些成长性不高或者缺乏成长性的企业,投资者愿意付出的市盈率却不是很高,比如钢铁行业,投资者预计未来企业业绩提升空间不大,所以,普遍给与10倍左右市盈率。
  美国90年代科技股市盈率很高,并不能完全用泡沫来概括,当初一大批科技股,确确实实有着高速成长的业绩做为支撑,比如微软、英特尔、戴尔,他们1998年以前市盈率和业绩成长性还是很相符的,只是后来网络股大量加盟,市场预期变得过分乐观,市盈率严重超出业绩增长幅度,甚至没有业绩的股票也被大幅度炒高,导致泡沫形成和破裂。科技股并不代表着一定的高市盈率,必须有企业业绩增长,没有业绩增长做为保证,过高市盈率很容易形成泡沫,同样,缓慢增长行业里如果有高成长企业,也可以给予较高的市盈率。
  处于行业拐点,业绩出现转折的企业,市盈率可能过高,随着业绩成倍增长,市盈率很快滑落下来,简单用数字高低来看待个别企业市盈率,是很不全面的,比如前年中信证券市盈率100多倍,但股价却大幅度飙升,而市盈率却不断下降。包括一些微利企业,业绩出现转折,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在用市盈率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企业所在行业具体情况。
  不能用本国企业市盈率简单和国外对比。因为每个国家不同行业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比如航空业,我国应该算是朝阳行业,而国外只能算是平衡发展,或者出现萎缩阶段。房地产行业我们国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在工业化程度很高国家,算是稳定发展,因此导致市盈率有很大差别。再比如银行业,我们是高速发展阶段,未来成长的空间还是很大,而西方国家,经过百年竞争淘汰,成长速度下降很多,所以市盈率也会有很大不同。一个行业发展空间应该和一个国家所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政策,消费偏好,有着密切关系。不同成长空间,导致人们预期不同,会有不同的定价标准。简单对照西方成熟市场定价标准很容易出错。
  在考虑市盈率的时候,不应该忘记三样东西:一是和企业业绩提升速度相比如何?二是企业业绩提升的持续性如何?三是业绩预期的确定性如何?
1.3 什么是EV/EBITDA倍数?
  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知道PE,了解EV/EBITDA倍数的人也在增多。但真正能准确理解其背后含义、现实中的变形并能熟练使用的投资者可能还不多。其实这是一个在估值实践中与PE并驾齐驱的估值方法,由于能有效的弥补PE的一些不足,它在国外的运用程度甚至比PE更为普遍。EV/EBITDA倍数和PE同属于可比法,在使用的方法和原则上大同小异,只是选取的指标口径有所不同。
  从指标的计算上来看,EV/EBITDA倍数使用企业价值(EV),即投入企业的所有资本的市场价值代替PE中的股价,使用息税折旧前盈利(EBITDA)代替PE中的每股净利润。企业所有投资人的资本投入既包括股东权益也包括债权人的投入,而EBITDA则反映了上述所有投资人所获得的税前收益水平。相对于PE是股票市值和预测净利润的比值,EV/EBITDA则反映了投资资本的市场价值和未来一年企业收益间的比例关系。因此,总体来讲,PE和EV/EBITDA反映的都是市场价值和收益指标间的比例关系,只不过PE是从股东的角度出发,而EV/EBITDA则是从全体投资人的角度出发。在EV/EBITDA方法下,要最终得到对股票市值的估计,还必须减去债权的价值。在缺乏债权市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债务的账面价值来近似估计。
  在具体运用中,EV/EBITDA倍数法和PE法的使用前提一样,都要求企业预测的未来收益水平必须能够体现企业未来的收益流量和风险状况的主要特征。这体现于可比公司选择的各项假设和具体要求上,缺失了这些前提,该方法同样也就失去了合理估值的功能。相比而言,由于指标选取角度的不同,EV/EBITDA倍数弥补了PE倍数的一些不足,使用的范围也更为广泛。
  首先,以收益为基础的可比法的一个使用前提是收益必须为正。如果一个企业的预测净利润为负值,则PE就失效了。相比而言,由于EBITDA指标中扣除的费用项目较少,因此其相对于净利润而言成为负数的可能性也更小,因而具有比PE更广泛的使用范围。其次,由于在EBITDA指标中不包含财务费用,因此它不受企业融资政策的影响,不同资本结构的企业在这一指标下更具有可比性。同样,由于EBITDA为扣除折旧摊销费用之前的收益指标,企业间不同的折旧政策也不会对上述指标产生影响,这也避免了折旧政策差异以及折旧反常等现象对估值合理性的影响。最后,EBITDA指标中不包括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其他收益项目,仅代表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运营绩效,这也使企业间的比较更加纯粹,真正体现了企业主业运营的经营效果以及由此而应该具有的价值。当然,这也要求单独评估长期投资的价值,并在最终的计算结果中加回到股东价值之中。
  总体而言,相比于将所有因素都综合在一起的净利润指标,EBITDA剔除了诸如财务杠杆使用状况、折旧政策变化、长期投资水平等非营运因素的影响,更为纯粹,因而也更为清晰地展现了企业真正的运营绩效。这有利于投资者排除各种干扰,更为准确地把握企业核心业务的经营状况。同时,从指标对企业价值的反映程度上来说,由于剔除了上述因素的影响,企业单一年度的EBITDA指标与企业未来收益和风险的相关性更高,换句话说,影响企业单一年度EBITDA水平的因素和影响企业未来所有年度EBITDA水平的因素更为一致,而影响企业单一年度净利润的因素则相对复杂和多变。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一种以可比为基础的估值方法,EV/EBITDA倍数法的合理性相对于PE也就更强。
  当然,和其他任何方法一样,EV/EBITDA也有一些固有的缺陷。首先,和PE比较起来,EV/EBITDA方法要稍微复杂一些,至少还要对债权的价值以及长期投资的价值进行单独估计。其次,EBITDA中没有考虑到税收因素,因此,如果两个公司之间的税收政策差异很大,这个指标的估值结果就会失真。最后,和PE一样,EBITDA也是一个单一的年度指标,并没有考虑到企业未来增长率这个对于企业价值判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而也只有在两个企业具有近似增长前景的条件下才适用。
  EV/EBITDA倍数法作为当前专业投资人员越来越普遍采用的一种估值方法,其主要优势就在于EBITDA指标对企业收益的更清晰度量,以及该指标和企业价值之间更强的相关性。然而在某些具体行业中,由于行业特性和会计处理规定可能会导致上述关系一定程度的扭曲,这时就需要使用者对EBITDA指标进行一定的调整,恢复其衡量企业主营业务税前绩效的合理性。以航空公司为例,公司运营的飞机有的是自筹资金购买的,这在财务报表上显示为企业的固定资产需要每年计提折旧。如上所述,这类费用并不在EBITDA指标中扣除。但航空公司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飞机是租来的,每年付给飞机租赁公司一定的费用,而这部分费用在财务报表中显示为经营费用,在EBITDA指标中已经进行了扣除。显然,如果单纯的比较航空公司EBITDA水平就会有失公允。所以,此时应该将航空公司EBITDA指标中已经扣除的租赁费用加回,变形为EBITDAR指标,从而实现公司之间的可比性,相应的估值方法也变形为EV/EBITDAR倍数法。在石油行业中,勘探活动可以界定为高风险投资活动。要衡量石油公司的运营绩效,需要将勘探费用加回以进行比较,此时相应的估值方法演化为EV/EBITDAX。
1.4 如何踩着毛利率路径找成长股?
(一)毛利率提升赋予成长预期
  其实,毛利率提升的个股之所以得到机构资金的青睐,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毛利率提升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复苏。凡是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趋势形成的个股往往会成为机构资金纷纷加仓的对象,尤其是那些毛利率呈现“V”形反转趋势的个股更能够得到各路资金的追捧,因为此类个股的每股收益对毛利率相当敏感,舒卡股份、华峰氨纶等个股的暴涨就是如此。
  二是毛利率提升反映出行业处于复苏期,行业一旦复苏就意味着行业的景气周期已来临。而一旦行业景气周期形成,至少会有半年以上的旺盛周期,这就为多头资金运作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价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因此,更易得到主流资金的青睐。
(二)两大毛利率提升路径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毛利率提升有两种路径:
  一是企业内部的整合,即通过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使获利产品毛利率提升,同时,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大高毛利率产品的生产进度,也会提升公司的毛利率,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等中高端产品的拓展就成为泸州老窖净利润飙升的主动力。
   二是产业政策的变化使得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毛利率的复苏。比如前期的稀土价格的上涨,就是因为国家限制了小型稀土生产厂商的开采,从而使得供给降低,提升了稀土价格,稀土高科的毛利率迅速提升。而目前类似产业政策预期的个股尚有很多,磷化工、焦炭等均如此。
1.5 如何简要的阅读财务报表?
  按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把中期(上半年)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公开发表,投资者可从有关报刊上获得上市公司的中期和年度财务报表。 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虽然是了解上市公司业绩和前景最可靠的手段,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又是一件非常枯燥繁杂的工作。比较实用的分析方法,是查阅和比较下列几项指标。
(一)查看主要财务数据
  1.主营业务同比指标 主营业务是公司的支柱,是一项重要指标。上升幅度超过20%的,表明成长性良好,下降幅度超过20%的,说明主营业务滑坡。
  2.净利润同比指标 这项指标也是重点查看对象。此项指标超过20%, 一般是成长性好的公司,可作为重点观察对象。
  3.查看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凡是净利润与主营利润同步增长的,可视为好公司。如果净利润同比增长20%,而主营业务收入出现滑坡,说明利润增长主要依靠主营业务以外的收入,应查明收入来源,确认其是否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判断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4.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主要反映了公司在该主营业务领域的获利能力,必要时可用这项指标作同行业中不同公司间获利能力的比较 。
  以上指标可以在同行业、同类型企业间进行对比,选择实力更强的作为投资对象。
(二)查看重大事件说明和业务回顾
  这些栏目中经常有一些信息,预示公司在建项目及其利润估算的利润增长潜力,值得分析验证。
(三)查看股东分布情况
  从公司公布的十大股东所持股份数,可以粗略判断股票有没有大户操作。如果股东中有不少个人大户,这只股票的炒作气氛将会较浓。
(四)查看董事会的持股数量
  董事长和总经理持股较多的股票,股价直接牵扯他们的个人利益,公司的业绩一般都比较好;相反,如果董事长和总经理几乎没有持股,很可能是行政指派上任,就应慎重考虑是否投资这家公司,以免造成损失。
(五)查看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一般来说,投资利润来源单一的公司比较可信,多元化经营未必产生多元化的利润。
1.6 如何判断上市公司公告中的价值和风险?
  上市公司公告是指公司董事会对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并购重组等所有对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事项的公开正式披露的报告。由于上市公司对公告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性负有法律责任,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总体来说,上市公司公告中一般不会存在明显的虚假、误导或遗漏。
  非正式公告是指没有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进行披露的消息,或者指小道消息、传闻,由于非正式公告不是上市公司依法通过正规途径或渠道披露的信息,其真实可靠性没有保障,一些消息甚至成为庄家用以欺骗散户、操纵股价的工具。
  因此,投资者应把上市公司公告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加以仔细阅读和分析。那么,投资者如何读懂上市公司公告呢?
(一)“三步法”读公告
  第一步,初步浏览公告内容。投资者应关注那些可能对公司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公告。如重大投资、合作、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股权转让公告、经营业绩增长、公司遭受重大损失、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重大诉讼、分红方案、股票状态变化等等,投资者大体对公告的内容属利好、利平还是利空大致有个判断
  第二步,详细分析公告细节。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详细分析:
  1.公告说明事项的具体情况,该事项的背景等。上市公司以前发生过类似事项吗?
  2.该事项的进展情况,真实性如何?是已发生的,还是意向性的,其执行是否有其它前置条件或不确定性?
  3.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如何,发生影响的时间是现在还是未来?如果上市公司以前发生过类似事项,那么当时发生了多大影响?
   4.是否有承诺事项,对未来会有什么影响?承诺事项有保证措施吗?
  5.澄清了哪些传闻、研究报告、媒体报道等?
  6.该事项存在哪些风险?
  第三步,全面了解上市公司。投资者可查阅上市公司最近的年报、半年报、季报,一方面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分红方案、业绩预告等信息,另外还要关注3个问题:“资金从哪来?货往哪销?谁在管理?”
  普通投资者所想要了解和研究的主要信息往往集中在年报的会计资料和业务资料、董事会报告、财务报告三部分。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提供了上市公司报告期内的诸如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基本的财务数据和指标。
  董事会报告陈述了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分红方案、投资情况、业绩预告等基本信息。
  财务报告则包括审计报告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大会计报表等内容。
  抓住了这些要点,投资者就可对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有较完整的印象和大致的了解。
(二)判断公告信息的影响
  普通投资者往往希望获取公告信息后直接来判断股价的走势。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公告中
  “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部分的描述,这是公司对此事项的“官方”认识,但有些公告并没有披露“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投资者就要经常有意识地去分析,以便从蛛丝马迹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或者公司的风险。
  1.财务影响和非财务影响。财务影响是能新增多少收入和利润、提高多少净资产等等。非财务影响比如会计师更换、管理层的变更、大股东的变动、公司获得国家部门认证等等。非财务影响是无形的,经常被投资者忽视。
  2.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投资者不但要分析短期影响,还要兼顾长期影响。如A公司卖出一个子公司70%股权获利2亿元,而这个子公司是其主要经营性资产,短期来说,卖股权获利是好事,但长期来看,A公司失去了主要经营性资产,如果没有新增利润点,那么公司相当于卖掉了“生蛋母鸡”,不见得是好事。
   再比如,收购兼并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扩张方式,一个公司往往通过收购兼并来拓展新产品市场份额,或进入其他经营领域。这种重组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被收购兼并方生产及经营现状影响较大,磨合期较长,因而见效可能较慢。资产置换是另一种常见和见效较快的重组方式,就是用公司的“劣质”资产交换外部优质资产,由于是采取整体置换形式,因而公司资产质量得以迅速提高,收益也可立竿见影。
   3.一次影响和多次影响。投资者需分清一次影响还是多次影响。例如B公司2006年度收到政府补贴6000万元,公告里写的是“为支持公司发展,特给与公司一次性政府补贴6000万元”,再查查公司年报,发现公司2004年、2005年已连续两连亏,2006年的政府补贴很明显是保证公告不被暂停上市之举,是一次性行为,今后可能很难再得到政府补贴了。再如C公司收到2006年度政府技改项目补贴5000万元,它是今后几年都有的,显然是多次影响,利好程度就高得多。
  4.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同一事项的直接影响比间接影响的力度要大很多。例如D公司参股E证券公司5%,E证券公司刚获得创新类券商资格。获得创新券商资格对E证券公司就是直接影响,对D公司就是间接影响了。
   5.历史影响和现实影响。
   如果上市公司以前发生过类似事项,投资者就可“以史鉴今”,分析以前类似事项的在当时的影响,就可大致推测出现实影响了。
   需特别注意的是,事项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投资者自行判断的,与公司无关。公司也不会对股票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三)莫忽视风险因素
  上市公司公告往往对披露事项作出风险提示,但可惜的是,许多投资者盲目追求利好效应,“思涨心切”,有意、无意地忽视风险因素,甚至明知有风险,也不予理会。
   例如 F公司公告了与某外国大公司合作投资的事项,被投资者视为重大利好。但很多投资者没有继续分析该事项的风险因素,如投资协议最后未经商务部批准导致合作失败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如果不象当初预期的那么好,而面临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法律方面风险等等。
   再例如G公司公告了承接境外巨额的工程建设订单事项,仔细分析下,可以分析出其中蕴含的风险极大。如该订单是真实的吗?即使订单是真实的,订单可实现性有多大?最终订单带给公司的收益能有多少?收益稳定吗?收益实现了,能收到工程款吗?海外订单受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政策影响的风险有多大?以前有类似公司承接大单后续发生过风险吗?
(四)谨慎使用各种研究报告,勿轻信传言。
一般而言,研究报告是分析师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加上分析师行业研究,实现上市公司价值发现、价值重估。遗憾的是,近期一种不良的风气正在一些研究报告中蔓延,过多的主观臆断和大胆猜测、甚至传言出现在报告中。
   例如某券商对 H公司的研究报告中公司主营产品VB2价格从240元/公斤上涨至340元/公斤的说法,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大胆猜测“公司2007年业绩为0.77元,至未来4个季度的业绩1.1元”,对投资者造成误导。另外,已经有证券分析师由于在网站上连续发布不实信息,导致相关公司股价大幅波动,被证监会立案查处。
   对于各种传言、媒体上的不实报道,上市公司也会及时做出澄清,投资者应正面理解澄清公告内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深市发布的针对股价异动公告的澄清公告共102份,而经上市公司承认部分属实的仅20余份,占比不到20%,也就是说,传言的真实性极低。所以,投资者不要根据传言进行逆向推理和任意猜测。
1.7 如何考量上市公司的分配能力?
如何考量上市公司的分配能力呢?我们可以通过公开信息来进行计算和衡量。被用以进行衡量的财务指标分别为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每股现金净流量。上市公司往往会在季报、半年报、年报中,披露相关的财务数据。投资者可以通过交易所网站下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或者在交易行情软件中的F10 中查询。
每股资本公积金的计算公式为资本公积/总股本,它可以考量上市公司实施转增的能力。不过,资本公积中仅有股本溢价部分,才可以用作实施转增。每股资本公积金越高,便代表实施高比例转增的能力越强。如果每股资本公积金在1 元以上,则具备每10 股转增5 股以上的能力。资本公积金中股本溢价部分的增长,往往通过发行新股来实现。假设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场价为10 元,增发价为9 元,由于内地上市公司的每股面值均为1 元,形成股本溢价为8 元。也就是说,该上市公司每增发1 股,便会增加资本公积金中的股本溢价部分8 元。首发公司也是如此。这样,次新股和完成了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往往具备高比例转增的能力。
每股未分配利润的计算公式为未分配利润/总股本,它可以考量上市公司实施送股或派现的能力。未分配利润是上市公司历年的滚存利润。有的上市公司2006 年实现的净利润额并不高,但前几年的收益状况很好,滚存利润额高,也实施了高比例的分配。每股未分配利润越高,分配能力就越强。如果每股未分配利润在1 元以上,则具备每10 股送5 股以上的能力,或每10 股派5 元以上的能力。以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现金分配,另一种是送股。无论哪一种,都需要被扣缴10%的所得税。
每股现金净流量的计算公式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总股本,它可以考量上市公司在使用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时,实施现金分配的能力。如果上市公司虽然未分配利润额较高,但现金净流量很低,则说明其在经营方面由于赊销造成现金回收能力不足,或者投资活动规模较大。这样,此类上市公司在分配时便只能选择送股的方式。不过,在牛市行情中,投资者往往欢迎送股的方式,因为除权后往往填权,而在熊市中投资者却喜欢派现的方式,因为派现除权形成的价差往往不大,同时投资者又可以自由支配所得的现金。
1.8 如何甄别预增公司的优劣?
根据交易所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净利润同比若发生幅度在50%以上的变化,应发布业绩预警。其中,业绩预增的公司则是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在50%以上。然而,并非所有预增的上市公司都具备很高的投资价值。
首先,我们需要考量上市公司净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净利润是指上市公司的收入在扣除成本、费用、税收之后实现的净收益。而上市公司的收入来源则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其中,营业利润被认为是公司最为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而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则是非经常性损益,也就是不稳定的收入来源,未来能否再度形成收入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例如SST 闽东预计2007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00%,主要是公司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福州办事处债务重组完成后,实现的非经常性收益所致。上市公司因被豁免债务而形成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而未来不可能继续实现。再如,天富热电预计2007 年1 至6 月份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700%-80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仅仅有所增加,而补贴收入增加才是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限售股解冻后,较多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将原来的限售股套现,也促使公司业绩大增。例如雅戈尔减持中信证券的股权,预计2007 年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在150%以上,后续是否继续减持无法确定。所以,在预增的上市公司中,投资者应该选择那些依靠稳定的主营业务收入促成净利润大增的公司。
其次,我们要分析上市公司行业的特殊性。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类别繁多,其中一部分上市公司因行业的特殊性原因,主营业务收入通常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根据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准则,在房屋没有竣工交付时,不得把预售款计入销售收入,只有等到开发产品竣工验收并办理移交手续后,方可确认房地产销售收入实现,将“预收账款”转为“经营收入”。因此,虽然房地产上市公司将楼盘全部预售,但要等签署正式的销售合同之后,方可确认收入。如果房地产企业在多个楼盘销售环节上无法连续,即形成空档期,则会造成业绩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证券行业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大,也会发生业绩变化幅度大的情况。如2005 年股票市场极度低迷,大盘跌至千点之下,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惨淡经营,投行业务基本停顿,而2006 年市场转暖,成交金额急剧放大,并在下半年恢复首发融资,使得证券公司业绩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信证券200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92.70%,宏源证券2006 年同比增幅高达2671.72%。但是假设证券市场重新陷入低迷,证券公司的业绩也会出现下滑。
最后,要注意部分上市公司去年同期业绩过差,对比基数低促成的业绩大增。此类公司尽管净利润的增长也是依靠主营业务,但多数通过资产重组,使得业务发生重大变更,而原来的资产盈利能力差,造成对比基数过低,而实际上已经不具备可比性。业绩大增的实现,来自于新注入的资产,未来能否具备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如长航凤凰于2006 年7 月1 日完成资产置换,置换前后公司的资产和经营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预计2007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为400%,而该公司2006 年上半年其每股收益仅为0.02 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预增公司中也存在良莠不齐现象。这样,在追逐半年报预增的热点时,投资者要认真加以区别,切忌只关注公司预计的业绩增长幅度,而忽略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和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过低的问题。实际上,依靠主营业务实现净利润稳定持续增长的上市公司,多数主要依靠行业景气度的回升,净利润增幅通常很少高于100%。
1.9 如何阅读基金中报和年报?
基金的中报和年报回顾了基金过往半年或一年的浮沉跌宕、展现了基金的投资组合、核算了基金的财务状况。对此认真阅读有助于投资人做出明智的决策,一般应关注以下内容。
(一)主要财务指标
国内基金的中报和年报在主要财务指标项下,披露了基金的收益、净收益、资产总值、净值、净值增长率等数据,并与上一期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多数基金还会将其业绩与相应的业绩标准进行比较。关注业绩指标应结合计算期限的长短,例如1年、2 年、3 年的净值增长率。
(二)基金经理工作报告
基金经理工作报告一方面是基金经理与广大投资人分享其投资理念和投资决策的陈述,体现了基金经理对投资人的尊重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投资人判断基金投资风格与自身投资需求契合度的重要依据。好的基金经理工作报告不仅会详尽介绍行业分布和个股选择的原因,还解释影响基金业绩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在业绩不尽如人意时,不会回避错误的投资决策,而是向投资者阐明其中原因。
(三)会计报告书
基金的会计报告书包括资产负债表、经营业绩表和净值变动表。投资者应留意基金经营业绩表中费用项目下的基金管理人报酬、基金托管费等基金费用支出。
通过会计报告书附注,投资人可以了解重大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以及流通受限制不能自由转让的基金资产,例如未上市流通的新股或者企业债券等。在美国,会计附注中还会说明基金经理股票卖空、汇率避险等操作。
(四)基金投资组合
基金投资组合说明了期末基金资产在股票、债券和现金上分布的比例,还披露了股票投资的行业分布。投资人可从基金持有股票明细表中了解基金大量持有哪些股票,例如通过各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数据可以发现,基金是否将大量资产集中在少数几只股票上。此外,通过报告期内新增股票明细和剔除股票明细表,还可以从侧面了解基金投资的偏好。
基金中报和年报是证监会指定披露的定期报告,此外还有简要披露基金投资组合的季度报告。投资人可以从报纸、基金公司网站上获取这些资料。在美国,许多基金公司不仅提供详细的中报和年报,还提供同样详细程度的季报,让投资者更多地了解基金的投资动态,以便做出更好的投资选择。
阅读中报和年报只是评价基金的起点。投资者切不能停留于此,可以借助第三方机构的分析,进一步考察基金与同类基金的业绩比较、费用水平,以及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等因素。
1.10 利息税对股市影响有多大?
加息或取消存款利息税一直被市场视为利空。6 月27 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 次会议正式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授权国务院可以对利息税停征或减征的草案。同一天,沪深股市却停止下跌并一举突破4000 点关口。
那么,停征或减征利息税,对股市运行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停征或减征利息税是否可以等同于加息?
从资金供给面来看,利息税的停征或减征对股市影响并不大,虽然可能会对一小部分的投资人有影响,但绝大部分投资者可能并不会因此就转变投资方向,将资金从股市撤出转为储蓄。
事实上,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CPI 不断上涨并超过3%的警戒线,导致实际储蓄收益率成为负数,居民存款向股市“搬家”现象不断加剧,并由此导致 证券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推高了资产价格。市场关于取消利息税的呼声非常高涨。在多数人看来,为了遏制通胀的进一步上涨,挤压资产泡沫,加息或取消利息税都是迟早的事情。
虽然对于宏观经济调控来说,加息与取消利息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多少可替代的关系。但从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来看,无论是加息、取消或减半征收利息税,对股市来说肯定都是利空,而理论上说取消利息税较之加息对股市的负面影响可能还要大些。因为取消利息税意味着银行存款的投资回报率一下子增加了20%,负利率问题大大缓解,一年期存单0.612 个百分点的利息税变成了收益,等于加息了2.27 次;即使是减半征收,其对股市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股市资金会有相当一部分回流银行,以获取无风险收益。
不过,在目前居民投资意识空前觉醒、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利息税调整并不会动摇股市长期走牛的基础尤其是资金基础。专家指出,市场对于取消或降低利息税政策早有预期,上周五和本周一沪深股市大跌就是对这一预期的提前反应,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基本上已被市场提前消化,这也是6 月27 日股市不跌反涨的原因。另一方面,目前来看,利息税减半征收的可能性很大,其对 股票市场资金面的冲击应该更小。有商业银行人士表示,如果是减半征收利息税,对居民来说基本上相当于加了一次息,这可以提高居民存款的收益率,减缓储蓄存款向股市“搬家”的频率和速度。而从前两次加息的效果看,大多数居民未必会选择把炒股资金转成储蓄。
影响市场走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利息税是众多因素中的一小部分,不是决定性因素。从行业影响来看,若利息税停征或减征,银行资金成本不变,但贷款利率的上调增加银行的盈利,因此对银行股来说是利好消息。
从长期来看,由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状况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中国股票市场中长期的发展趋势依然向好,当然也不排除出现整体振荡的可能情形。投资方面,仍重点关注成长为主的蓝筹股,关注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概念的投资机会。
1.11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应该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实际生活中,公司管理层也会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利润操纵。
  年报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书面文件,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机构都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现实生活中,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利润操纵。其具体手段包括:
(1)通过挂账处理进行利润操纵
  按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所发生的该处理的费用,应在当期立即处理并计入损益。但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尤其是为了使当期盈利,则故意不遵守规则,通过挂账等方式降低当期费用,以获得虚增利润之目的。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尤其是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长期挂帐、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挂账、在建工程长期挂帐、该摊费用不摊等。
(2)通过折旧方式变更操纵利润
  企业对固定资产正确地计提折旧,对计算产品成本(或营业成本)、计算损益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影响计提折旧的因素中,折旧的基数、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两项指标还比较容易确定,但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上却较难把握。事实上,固定资产折旧除有形磨损外还有无形磨损,而且企业和行业不同,磨损情况也不相同,因此,企业往往有足够的理由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只会影响会计利润却不会影响应税利润。因为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及标准不同。税法对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另有规定,企业降低折旧率只会增加会计利润却不会增加应税利润,对企业现金流量也不会产生影响。
(3)通过非经常性收入进行利润操纵
  其他业务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零星的收支业务,其他业务不属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但对于一些公司而言,它对公司总体利润的贡献确有"一锤定千斤"的作用。比如吉轻工,1997年主业亏损4292万元,可"庆幸"的是,其在1997年内兼并了长春轻工业机械厂,该厂于1997年11月进行了一项土地使用权转让,净利达5198万元,吉轻工也由此当年转亏为盈,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3%。 上市公司也可利用投资收益使之成为掩盖企业亏损的重要手段。例如四川峨铁,1997年进行法人股转让,以每股3.1元价格卖掉1000万股"乐山电力"法人股,使其当年扭亏为盈,每股收益为0.007元。关联交易是指存在关联关系的经济实体之间的购销业务。倘若关联交易以市价作为交易的定价原则,则不会对交易的双方产生异常影响。而事实上,有些公司的关联交易采取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在关联公司之间转移。
1.12 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是什么?
   沃伦.巴菲特在39年里,从100美元开始,通过投资成为资产达429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富豪,在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底评出的“20世纪80大投资大师”中名列榜首,被喻为“当代最伟大的投资者”。每一位股票投资人,要想取得较好的长期投资业绩,最好的办法是学习华尔街股神巴菲特简单懂却非常有效的股票投资策略。
巴菲特股票投资的六大原则:
   (1)选股原则:寻找超级明星企业;(2)估值原则:长期现金流量折现;(3)市场原则:市场是仆人而非向导;(4)买价原则:安全边际是成功基石;(5)组合原则:集中投资于少数股票;(6)持有原则:长期持有优秀企业股票;
   巴菲特投资理念精华的“三要三不要”理财法:(1)要投资那些始终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的企业。巴菲特总是青睐那些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回报高的企业,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价波动,确保投资的保值和增值。而对于总想利用配股、增发等途径榨取投资者血汗的企业一概拒之门外;(2)要投资资源垄断型行业。从巴菲特的投资构成来看,道路、桥梁、煤炭、电力等资源垄断型企业占了相当份额,这类企业一般是外资入市购并的首选,同时独特的行业优势也能确保效益的平稳。(3)要投资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业。巴菲特认为凡是投资的股票必须是自己了如指掌,并且是具有较好行业前景的企业。不熟悉、前途莫测的企业即使被说得天花乱坠也毫不动心。(4)不要贪婪。1969年整个华尔街进入了投机的疯狂阶段,面对连创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却在手中股票涨到20%的时候就非常冷静地悉数全抛。(5)不要跟风。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现了所谓的网络概念股,巴菲特却称自己不懂高科技,没法投资。一年后全球出现了高科技网络股股灾。(6)不要投机。巴菲特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是: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早晨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1.13 送股与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有什么区别?
   送股与转增股本对一般投资者来说,统称"送股",实际上,两者具有本质区别。送股俗称"红股",是上市公司采用股票股利形式进行的利润分配,它的来源是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而公积金转增资本是在股东权益内部,把公积金转到"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账户,并按照投资者所持有公司的股份份额比例的大小分到各个投资者的账户中,以此增加每个投资者的投入资本。因此,转增股本不是利润分配,它只是公司增加股本的行为,它的来源是上市公司的资本公积。
(一)送股、转增股本的会计实质
   从会计角度来说,送股实质上只是将公司的留存收益转入股本账户,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现在的上市公司一般只将未分配利润部分送股,实际上盈余公积的一部分也可送股。而转增股本则是将资本公积转入股本账户。股本、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同属股东权益类账户,都是公司的净资产,这些都属于投资者所有,也就是说,经过送股、转增股本后,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并没有改变,更不会影响公司的总资产、总负债。可见,送股、转增股本行为本身只是会计上的转帐而已,当然上市公司不可能因为这种行为而使公司当年或以后获利,投资者在公司中的权益当然也不可能因此增加。从另一角度看,送股、转增股本虽然使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发生了变化,但这种股票数量的增加于投资者权益无丝毫影响。这是因为股票数量是同比例增加的,每个投资者所持股数占公司总股本数的比例是不变的。既然送股、转增股本只是使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增加了,而没有改变投资者在公司中的权益,那么很显然的一个结果就是每股所拥有的权益同比例地下降了,并且,如果公司下年度的经营状况与上年度相比变化不大的话,则下年度的每股收益指标亦将同比例下降。
(二)送股、转送股本的负面效应
   稳健、成熟的上市公司制定其分配政策是以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对后期经营业绩的预测为根据的,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上市公司进入市场也还不久,因而部分上市公司制定分配预案的做法还不很规范。由于这些公司在发行新股时都得了较高的股票溢价收入,超过股票面值的这部分溢价收入被记入资本公积,因而尽管这些公司当年可借分配的利润可能不多,但都有较高的资本公积,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是这些公司常用的做法。虽然转增股本能够博得目前的流通股股东的欢心,但由于转增股本与送股一样,都有摊薄每股收益与每股净资产的效应,势必会影响下年度的利润分配以及下年度的每股盈利指标。
   总之,对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来说,要辩证地看待送股和转送股本。一般来说,在新兴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比较喜欢用股票股利和转增股本的方式进行分配,以迎合投资者;而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较多采用现金股利方式进行利润分配,以保证股东收益的稳定性。
1.14 什么是利率风险?
  购买证券会面临多种风险,而利率风险指的是由于利率的变动导致证券价格波动,由此给购买人的收益带来不确定因素。
  利率与证券的价格一般呈反方向变化。当市场上的利率普遍提高时,证券价格会下降(包括股票和债券)。一般债券对利率的变化反应较快,方向基本是反向的;而股票的反应相对慢一些,同时股票价格的变化在短期和长期对利率变动的反应方向可能是相反的。利率风险是固定收益证券、债券的主要风险,利率变动对长期债券的影响大于短期债券。
  利率从两个方面影响证券价格。一方面,利率的变动会改变人们对于不同投资种类的看法,利率提高时会有部分资金流向储蓄等收益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品种;另一方面利率变动会改变整个经济和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利率提高,公司借钱的成本就会上升,其他情况不变,公司的盈利就会下降,股息会减少,股票价格也会相应下降。
  一个国家的利率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在我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市场利率会在政策影响下作相应的变动。
2.1 什么是扩散喇叭三角形形态分析?
   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后下跌,然后再上升再下跌,上升的高点较上次为高,下跌的低点亦较上次的低点为低,整个形态以狭窄的波动开始,然后向上下两方扩大,如果把上下的高点和低点分别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可以画出一个镜中反照的三角形状,呈现喇叭形状,所以称之为扩散喇叭三角形。不管喇叭形向上还是向下倾斜其含义是一样的,喇叭形最常出现在涨势多头末期,意味者多头市场的结束,常常是大跌的先兆。
(一)形成机理
  扩散喇叭形态是由于投资者冲动的投资投机情绪所造成的,通常在长期性上升阶段的末期出现,在一个缺乏理性和失去控制的市场,投资者受到市场炽烈的投机风气传言所感染,当股价上升时便疯狂追涨,但当股价下跌时又盲目地加入抛售行列,疯狂杀跌。这种市场极度冲动和杂乱无序的行动,使得股价不正常地狂起大落,形成上升时高点较前次为高,低点则较前次为低,也容易产生至于不规则而巨差成交量,反映出投资者冲动的买卖情绪。可以将扩散喇叭形态看作是市场最后的消耗性上涨,最后的疯狂往往会将股价推高到很高的价位,但也暗示着市场购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升势业已到了尽头,随后的多杀多式的下跌也会较为惨烈,准确地说扩散喇叭形态是市场情绪化不理智的产物,因此它绝少在跌市的底部出现,原因是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之后,在低沉的市场气氛中市场投资意愿薄弱,不可能形成这形态。
(二)特征条件
  1.标准完美的喇叭形有三个高点二个底点,这三个高点一个比一个高,中间的二个低点则一个比一个低,当股价从第三个高点回跌,其回落的低点较前一个低点为低时,可以假设形态的成立。和头肩顶一样喇叭形属于“五点转向”型态,故此一个较平缓的喇叭形也可视之为一个有较高右肩和下倾颈线的头肩式走势。当然实战中不可教条,不可按图索骥,掌握原理机理方可准确判断。
  2.成交量方面,喇叭型在整个形态形成的过程中,保持着高而且不规则的成交量,并且并不随形态的发展而递减。
  3.形态也有可能会向上突破,尤其在喇叭形的顶部是由两个同一水平的高点连成,并且第三次下探成交量极度萎缩,随后股价以高成交量向上突破(收市价超越阻力水平百分之三),那么这形态最初预期的分析意义就要修正,它显示前面上升的趋势仍会持续,未来的升幅将十分可观。
  4.这种形态并没有最小跌幅的量度公式可以估计未来跌势,但一般来说跌幅都是很大。
  5.向下突破无需放量配合,只要跌破下边两点连线即可确认;操作策略:由于扩散喇叭形态绝大多数是向下突破,所以投资者尽量不要参与其买卖活动,注意以减磅操作为主。最佳的卖点为上冲上边线附近时卖出,其次为跌破下边线及其反抽时果断止损。
2.2 什么是流通性强弱指标?
  “换手率"也称“周转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换手率=某一段时期内的成交量/发行总股数*100%
  例如,某只股票在一个月内成交了2000 万股,而该股票的总股本为1 亿股,则该股票在这个月的换手率为20% 。在我国,股票分为可在二级市场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和不可在二级市场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两个部分,一般只对可流通部分的股票计算换手率,以更真实和准确地反映出股票的流通性。按这种计算方式,
  上例中那只股票的流通股本如果为2000 万,则其换手率高达100%。在国外,通常是用某一段时期的成交金额与某一时点上的市值之间的比值来计算换手率。
  换手率的高低往往意味着这样几种情况:
  (1)股票的换手率越高,意味着该只股票的交投越活跃,人们购买该只股票的意愿越高,属于热门股;反之,股票的换手率越低,则表明该只股票少人关注,属于冷门股。
  (2)换手率高一般意味着股票流通性好,进出市场比较容易,不会出现想买买不到、想卖卖不出的现象,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换手率较高的股票,往往也是短线资金追逐的对象,投机性较强,股价起伏较大,风险也相对较大。
  (3)将换手率与股价走势相结合,可以对未来的股价做出一定的预测和判断。某只股票的换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放大,可能意味着有投资者在大量买进,股价可能会随之上扬。如果某只股票持续上涨了一个时期后,换手率又迅速上升,则可能意味着一些获利者要套现,股价可能会下跌。
  一般而言,新兴市场的换手率要高于成熟市场的换手率。其根本原因在于新兴市场规模扩张快,新上市股票较多,再加上投资者投资理念不强,使新兴市场交投较活跃。换手率的高低还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交易方式。证券市场的交易方式,经历了口头唱报、上板竞价、微机撮合、大型电脑集中撮合等从人工到电脑的各个阶段。随着技术手段的日益进步、技术功能的日益强大,市场容量、交易潜力得到日益拓展,换手率也随之有较大提高。
  (2)交收期。一般而言,交收期越短,换手率越高。
  (3)投资者结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证券市场,换手率往往较高;以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证券市场,换手率相对较低。
2.3 什么是数平滑移动平均线(MACD)?
(一) 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
  运用两条移动平均线相互背离,相互应证的交易法则,就可以得出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MACD)。它是运用快速和慢速移动平均线交叉换位、合并分离的特性加以双重平滑运算,来判断买卖时机。该指标在股市中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1.指数平均值EMA(n)= n日平滑系数×(今日收盘价-昨日EMA)+昨日EMA
n日平滑系数=2÷(n+1)
赢正软件系统默认n值为12、26
  2.离差值DIF=EMA1-EMA2
  3.差离平均值MACD(n)=n日平滑系数×(今日DIF-昨日MACD)+昨日MACD
  4.离差柱线BAR=DIF-MACD
(三)MACD分析要领
  1.运用MACD应该综合其它技术指标共同分析。
  2.运用移动平均线(MA)判研买卖时机在趋势明显时收效甚大,但如果碰到盘整形态时,MA会发出频繁而不准确的信号。根据移动平均线原理发展出来的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可以去掉移动平均线发出的虚假信号,同时能够保持平均线的效果。
  3.由于DIF是短期移动平均值与长期移动平均值的"离差",因此,如果行情见涨,短期移动平均值在长期移动平均值之上,此时DIF为正值。且离差加大,投资者应适当控制买入速度防止追涨而被套牢;
  如果行情下跌,短期移动平均值在长期移动平均值之下,此时DIF值为负,且离差加大,投资者可适当购入股票;
  当行情由多头转向空头,或由空头转向多头时,离差值趋近于0,此时,投资者可观望一段时间,判定走势后,再决定买卖。
  4.离差平均值MACD反映的是平均后的离差值,所以,二者应配合分析。当MACD和DIF都在0轴线以上时,说明买方力量强,投资者不可猛追;
  当MACD和DIF都在0轴线以下时,说明市场抛盘压力大,投资者应适当购入,待股价上涨时再抛出。
  5.如果DIF向上突破MACD和0轴线时,说明买盘大,投资者可适当加入多头;
  如果DIF向下跌破MACD和0轴线时,说明卖方多,投资者应适时低价购进股票,待股价上涨后,再卖出。
2.4 什么是移动平均线(MA)?
  移动平均线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技术指标。它构造简单,客观公正,不易人为操作骗线,受到很多股票投资者的青睐。
(一)指数平均数的计算
  所谓"移动平均线"是指一段时间内的算术平均线,通常以收盘价作为计算值。其公式如下:
  MA(N)=第1日收盘价+第2日收盘价+……+第N日收盘价/N
  例如:
  把某日的收盘价与前9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相加求和,然后再除以10,就可以得到该日的10日移动平均线值MA(10)。
(二)移动平均线分类
  根据求移动平均线时所用的天数的不同,移动平均线可以产生不同日期的结果。常见的有:
  (1)短期移动平均线(周线):即MA(5)以一周的5个交易日为周期的移动平均线
  (2)中期移动平均线(月线):即MA(30)以一个月为周期的移动平均线
  (3)长期移动平均线(年线):即MA(280)以一年中的全部交易日的总和为周期的移动平均线
  赢正软件中支持的移动平均线有MA(5)、MA(10)、MA(30)、MA(65)、MA(100)、MA(200)
(三)移动平均线的运用
  通过观察移动平均线可以研判市场的多空倾向。通常将长、中、短期的移动平均线画在一起。如果三种移动平均线并列上涨,则表明市场呈现多头占上锋的格局;反之,如果三种移动平均线并列下跌,则市场呈现空头占上锋的格局。移动平均线能够识别旧的行情趋势的终结或反转,和新行情的产生契机,它不能领先于行情,却能够忠实地反映市场行情和走势。由于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平滑曲线,所以能够有效地过滤掉不明不白的小跳动,因此能够客观地反映市场行情的大趋势。
  葛兰碧(GRANVILE J)移动平均线运用八大法则
  1. 移动平均线从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为买入信号。
  2. 股价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但很快又回到移动平均线之上,移动平均线仍然保持上升趋势,为买入信号。
  3. 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短期下跌但未向下穿越移动平均线,是买入信号。
  4. 股价暴跌,跌破移动平均线后远离移动平均线,为买入信号。
  5. 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趋势转为盘局,或下跌,最后一日收市价向下跌破平均线,为卖出信号。
  6. 股价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但很快又回到平均线之下,移动平均线仍然维持下跌局面,为卖出信。
  7. 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下,短期向上但并未突破移动平均线且立即转为下跌,为卖出信号。
  8. 股价暴涨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且远离移动平均线为卖出信号。
2.5 什么是股市中外盘和内盘?
  在技术分析系统中经常有“外盘”、“内盘”出现。委托以卖方成交的纳入“外盘”,委托以买方成交的纳入“内盘”。“外盘”和“内盘”相加为成交量。分析时,由于卖方成交的委托纳入外盘,如外盘很大意味着多数卖的价位都有人来接,显示买势强劲;而以买方成交的纳入内盘,如内盘过大,则意味着大多数的买入价都有人愿卖,显示卖方力量较大。如内盘和外盘大体相近,则买卖力量相当。
  例如:深康佳股票行情揭示如下:
  委买价
  由于买入委托价和卖出委托价此时无法撮合成交,深康佳此刻在等待成交,买与卖处于僵持状态。
  这时,如果场内买盘较积极,突然报出一个买入25.17元的单子,则股票会在25.17元的价位成交,这笔成交被划入“外盘”。
  或者,这时如果场内抛盘较重,股价下跌至25.10元突然报出一个卖出价25.07元的单子,则股票会在25.07元的价位成交,这笔以买成交的单被划入"内盘"。
2.6 什么是成交量柱体及其均线(MV)?
  成交量柱状图是将每日的成交量用柱体表示在坐标系中。如果当日的K线为阳线则一般将成交量柱体画为红色;如果当日的K线为阴线,则一般将成交量柱体画为黑色。在赢正软件中可以任意设置这些颜色。
  成交量能够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情况,买卖双方的力量强弱,以及投资者对未来股价变动的看法。但是,单日的成交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成交量柱状图上会出现跳动的现象。如果将移动平均线性的原理引入到成交量图中,就可以得到比较平滑的均量线(MV)。
  量线能够反映一定时期内市场平均成交量的情况,通常使用的采样天数为10日和30日。
  成交量的变化往往在股价变化之前,即“量先于价”。如果成交量向上突破MV,则表示人气增加,反之表示市场转冷。当股价突破阻力线且有成交量配合,则可以买入。股价连创新低,但成交量基本稳定甚至上升,股价很可能出现反弹。没有成交量配合的股价上升是危险信号。
2.7 什么是OBV?
  平衡交易量(英文缩写为OBV)是约瑟夫 兰维尔设计出来的一种指标。它是一种可正可负的交易量总值,它的每日上涨和下落取决于收盘价格比前一天是高还是低。如果某日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说明当天是看涨占上风,就将当天的交易量加到平衡交易量上;如果某日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说明当天是看跌占上风,就从平衡交易量中减去此日的交易量。如果收盘价没有变化,则平衡交易也保持不变。平衡交易量的涨落常常会走在价格涨落的前面,所以它成为超前指标。
  部分职业机构的新用法:
  1.OBV是一个长线技术指标主要用于跟庄者判断主力机构的持仓量与做庄者判断所主持的股票是否中途有新的集团资金进入或退出。
  2.OBV在弱势市场的使用价值高,在强势市场的使用价值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强庄股的威力主要在弱势中体现,逆势是沪深市场的中长线强庄股的典型特点。在强势市场中,新庄股的爆发力更为诱惑人,此时短线能量潮+量比的运用更适合职业投资人的胃口。
  3.OBV主要用于选股以及跟踪庄股上,而不适合做买卖时机的参考。
  4.最好的股票应是OBV值在最高位,而股价在较低的位置,这种现象说明有主力被套牢。
  5.OBV的趋势一直向上为好,如果中途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说明主力筹码的集中度不够,该种现象说明目标股存在原有机构减仓或换庄的可能性,在近期出现过一定幅度下跌的股票不能当作长线股操作。
  6.处于高位的小(大)盘股的OBV经过45(60)个交易日的横盘还没有上涨趋势,则需要注意主力的减仓行为。
2.8 成交量与价格趋势有什么关系?
  股价随着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为市场行情的正常特性,此种量增价涨关系表示股价将继续上升。
  在一波涨势中,股价随着递增的成交量上涨,突破前一波的高峰,创下新高后继续上涨,然而此波段股价上涨的整个成交量水准却低于前一波段,股价突破创新高,量能却没能创出新的水准,则此波段股价涨势令人怀疑,可能是股价趋势潜在的反转信号。
  股价随着成交量的递减回升,即股价上涨、成交量却逐渐萎缩。成交量是股价上涨的原动力,原动力不足是股价趋势潜在的反转信号。
  有时股价随着缓慢递增的成交量逐渐上涨,渐渐的走势突然成为垂直上升的喷发行情,成交量急剧增加,股价暴涨。紧随着此波走势,继之而来的是成交量大幅萎缩,同时股价急速下跌。这种现象表明涨势已到末期,上升乏力,走势力竭,显示出趋势反转的迹象。反转的力度将视前一波股价上涨幅度的大小及成交量扩大的程度而定。
  长期下跌形成谷底之后股价回升,成交量并没有因股价上涨而递增,股价上涨欲振乏力,然后再度跌落至先前谷底附近或高于谷底。当第二谷底的成交量低于第一谷底时,是股价上涨的信号。
  股价下跌,向下跌破股价形态趋势线或移动平均线,同时出现较大的成交量,此是股价下跌的信号,表明趋势反转,形成空头市场。
  股价下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出现恐慌性卖盘,随着日益扩大的成交量,股价大幅下跌,继恐慌性卖出之后,预期股价可能上涨。恐慌性卖出所创的低价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跌破,恐慌性抛盘大量卖出之后,往往是空头的结束。
  大盘持续上涨很久,出现急剧增加的成交量,而股价却是上涨乏力,在高位盘旋,无法再大幅上涨,显示股价在高位大幅震荡,卖压沉重,从而形成股价下跌的因素。股价连续下跌之后,在低位出现较大的成交量,股价却没有进一步下跌,价格仅小幅变动,此是进货的信号。
  如果没有成交量的确认,价格形态将是虚的,其可靠性也差一些。
  一般说来,量是价的先行者。当成交量增加时,股价迟早会跟上来的,股价上涨而成交量不增时,股价迟早会掉下来。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可以说“股价是虚的而只有量才是真实的。 ”
  时间在进行行情判断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已经形成的趋势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的,中途出现的反向波动对原来的趋势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一个形成了的趋势不可能永远不变,经过了一定的时间之后,会出现新的趋势。循环周期理论着重关心的就是时间因素,它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认为空间是价格的一个方面,它指的是价格波动能够达到的极限。
2.9 什么是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大师 R.E.艾略特(R.E.Elliot)所发明的一种价格趋势分析工具,它是一套完全靠而观察得来的规律,可用以分析股市指数、价格的走势,它也是世界股市分析上运用最多,而又最难于了解和精通的分析工具。
  艾略特认为,不管是股票还是商品价格的波动,都与大自然的潮汐,波浪一样,一浪跟着一波,周而复始,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律性,展现出周期循环的特点,任何波动均有迹有循。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的波动预测价格未来的走势,在买卖策略上实施适用。
1.波浪理论的四个基本特点
  (1)股价指数的上升和下跌将会交替进行;
  (2)推动浪和调整浪是价格波动两个最基本型态,而推动浪(即与大市走向一致的波浪)可以再分割成五个小浪,一般用第1浪、第2浪、第3浪、第4浪、第5浪来表示,调整浪也可以划分成三个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表示。
  (3)在上述八个波浪(五上三落)完毕之后,一个循环即告完成,走势将进入下一个八波浪循环;
  (4)时间的长短不会改变波浪的形态,因为市场仍会依照其基本型态发展。波浪可以拉长,也可以缩细,但其基本型态永恒不变。
  总之,波浪理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八浪循环”
2.波浪的形态
   那么,如何来划分上升五浪和下跌三浪呢?一般说来,八个浪各有不同的表现和特性:
  第1浪:(1)几乎半数以上的第1浪,是属于营造底部型态的第一部分,第1浪是循环的开始,由于这段行情的上升出现在空头市场跌势后的反弹和反转,买方力量并不强大,加上空头继续存在卖压,因此,在此类第1浪上升之后出现第2浪调整回落时,其回档的幅度往往很深;(2)另外半数的第1浪,出现在长期盘整完成之后,在这类第1浪中,其行情上升幅度较大,经验看来,第1浪的涨幅通常是5浪中最短的行情。
  第2浪:这一浪是下跌浪,由于市场人士误以为熊市尚未结束,其调整下跌的幅度相当大,几乎吃掉第1浪的升幅,当行情在此浪中跌至接近底部(第1浪起点)时,市场出现惜售心理,抛售压力逐渐衰竭,成交量也逐渐缩小时,第2浪调整才会宣告结束,在此浪中经常出现图表中的转向型态,如头底、双底等。
  第3浪:第3浪的涨势往往是最大,最有爆发力的上升浪,这段行情持续的时间与幅度,经常是最长的,市场投资者信心恢复,成交量大幅上升,常出现传统图表中的突破讯号,例如裂口跳升等,这段行情走势非常激烈,一些图形上的关卡,非常轻易地被穿破,尤其在突破第1浪的高点时,是最强烈的买进讯号,由于第3浪涨势激烈,经常出现“延长波浪”的现象。
  第4浪:第4浪是行情大幅劲升后调整浪,通常以较复杂的型态出现,经常出现“倾斜三角形”的走势,但第4浪的底点不会低于第1浪的顶点。
  第5浪:在股市中第5浪的涨势通常小于第3浪,且经常出现失败的情况,在第5浪中,二,三类股票通常是市场内的主导力量,其涨幅常常大于一类股(绩优蓝筹股、大型股),即投资人士常说的“鸡犬升天”,此期市场情绪表现相当乐观。
  第A浪:在A浪中,市场投资人士大多数认为上升行情尚未逆转,此时仅为一个暂时的回档现象,实际上,A浪的下跌,在第5浪中通常已有警告讯号,如成交量与价格走势背离或技术指标上的背离等,但由于此时市场仍较为乐观,A浪有时出现平势调整或者“之”字型态运行。
  第B浪:B浪表现经常是成交量不大,一般而言是多头的逃命线,然而由于是一段上升行情,很容易让投资者误以为是另一波段的涨势,形成“多头陷井”,许多人士在此期惨遭套牢。
  第C浪:是一段破坏力较强的下跌浪,跌势较为强劲,跌幅大,持续的时间较长久,而且出现全面性下跌。
  从以上看来,波浪理论似乎颇为简单和容易运用,实际上,由于其每一个上升/下跌的完整过程中均包含有一个八浪循环,大循环中有小循环,小循环中有更小的循环,即大浪中有小浪,小浪中有细浪,因此,使数浪变得相当繁杂和难于把握,再加上其推劫浪和调整浪经常出现延伸浪等变化型态和复杂型态,使得对浪的准确划分更加难以界定,这两点构成了波浪理论实际运用的最大难点。
3.波浪之间的比例
  波浪理论推测股市的升幅和跌幅采取黄金分割率和神秘数字去计算。一个上升浪可以是上一次高点的1.618,另一个高点又再乘以1.618,以此类推。
  另外,下跌浪也是这样,一般常见的回吐幅度比率有0.236(0.382×0.618),0.382,0.5,0.618等。
4.波浪理论内容的几个基本的要点
  (1)一个完整的循环包括八个波浪,五上三落。
  (2)波浪可合并为高一级的浪,亦可以再分割为低一级的小浪。
  (3)跟随主流行走的波浪可以分割为低一级的五个小浪。
  (4)1、3、5三个推浪中,第3浪不可以是最短的一个波浪。
  (5)假如三个推动论中的任何一个浪成为延伸浪,其余两个波浪的运行时间及幅度会趋一致。
  (6)调整浪通常以三个浪的形态运行。
  (7)黄金分割率奇异数字组合是波浪理论的数据基础。
  (8)经常遇见的回吐比率为0.382、0.5及0.618。
  (9)第四浪的底不可以低于第一浪的顶。
  (10)波浪理论包括三部分:型态、比率及时间,其重要性以排行先后为序。
  (11)波浪理论主要反映群众心理。越多人参与的市场,其准确性越高。
5.波浪理论的缺陷
  (1)波浪理论家对现象的看法并不统一。每一个波浪理论家,包括艾略特本人,很多时都会受一个问题的困扰,就是一个浪是否已经完成而开始了另外一个浪呢?有时甲看是第一浪,乙看是第二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看错的后果却可能十分严重。一套不能确定的理论用在风险奇高的股票市场,运作错误足以使人损失惨重。
  (2)甚至怎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浪,也无明确定义,在股票市场的升跌次数绝大多数不按五升三跌这个机械模式出现。但波浪理论家却曲解说有些升跌不应该计算入浪里面。数浪(Wave Count)完全是随意主观。
  (3)波浪理论有所谓伸展浪(Extension Waves), 有时五个浪可以伸展成九个浪。但在什么时候或者在什么准则之下波浪可以伸展呢?艾略特却没有明言,使数浪这回事变成各自启发,自己去想。
  (4)波浪理论的浪中有浪,可以无限伸延,亦即是升市时可以无限上升,都是在上升浪之中,一个巨型浪,一百几十年都可以。下跌浪也可以跌到无影无踪都仍然是在下跌浪。只要是升势未完就仍然是上升浪,跌势未完就仍然在下跌浪。这样的理论有什么作用?能否推测浪顶浪底的运行时间甚属可疑,等于纯粹猜测。
  (5)艾略特的波浪理论是一套主观分析工具,毫无客观准则。市场运行却是受情绪影响而并非机械运行。波浪理论套用在变化万千的股市会十分危险,出错机会大于一切。
  (6)波浪理论不能运用于个股的选择上。
2.10 什么是股市发展阶段与成长周期理论?
(一) 股市成长阶段论
  证券市场发展的道路不完全一样,但一般都要经历5个阶段:
  休眠阶段:此阶段了解证券市场的人并不多,股票公开上市的公司也少,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投资者发现,即便不算潜在的资本增值,获得的股利都超过其它投资形式得到的收益,于是他们就买进股票,但开始还是小心谨慎。
  操纵阶段:一些证券经纪商和交易商发现,由于股票不多,流动性有限,只要买进一小部分股票就能哄抬价格。只要价格持续高涨,就会吸引其他人购买,这时操纵者抛售股票就能获取暴利。因此,他们开始哄压市价,操纵市场,获取暴利。
  投资阶段:有些人通过买卖股票得到了大量的资本增值,不管已经实现了的或还只是帐面上的,这些暴利的示范作用都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投机行列,投机阶段就开始了,股票价格大大超过实际的价值,交易量扶摇直上。新发行的股票往往被超额急购,吸引了许多公司都来发行股票,原来惜售的持股者也出售股票以获利,于是扩大了上市股票的供应。
  崩溃阶段:到一定时机,用来投机的资金来源会枯竭,认购新发的股票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头脑静下来,开始认识到股票的价格被抬得太高了,与本来的价值脱节得太厉害。这时只要外界一有风吹草动,股价就会动摇,然后价格开始下降。
  成熟阶段:在股市下跌之后,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使公众对股票市场重新恢复信心。这个时间的长短视价格跌落的幅度,购买新股票的刺激,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等因素而定。跌市使有这些人亏了大本。他们只留着作长期投资,寄望于将来价格的回升,一些私人投资者变得谨慎了,一些没有经历过崩溃阶段的新的投资者加入进来,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也扩大了,这样成熟阶段就开始了这里股票供应增加,流动性更大,投资者更有经验,交易量更稳定,虽然股票价格还是会波动,但不像以前那样激烈了,而是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上下波动。
(二)股市周期循环论
  构成股价涨跌变化的因素颇多,除了政治、财经、业绩等实质因素之外,人为因素等的变化,往往是促成股价涨跌的主要原因。虽说影响股价的因素颇多,但一些精明的操作者,在长期统计和归纳之后,发现了有规则的周期性。聪明的投资人,把这些周期循环的原则应用到股票的买卖操作上来,经常是无往而不利。循环性周期,可分为下述几个阶段:
  (1)低迷期:行情持续屡创低价,此时投资意愿甚低,一般市场人士对于远景大多持悲观的看法,不论主力或中散户都是亏损累累。做短线交易不易获利时,部分中散户暂时停止买卖,以待股市反弹时再予低价套现伏空;没有耐性的投资人在失望之余,纷纷认赔抛出手中的股票,退出市场观望。低迷期为真正具有实力的大户默默进货的时候,少数较具长期投资眼光的精明投资者多在此时按计划买入。该期盘旋整理的时间越久,表示筹码换手的整理越彻底,而此期的成交量往往最低。
  (2)青年涨升期:此时的景气尚未好,但由于前段低迷期的长期盘跌已久,股价大多已经跌至不合理的低价,市场浮股亦已大为减少,在此时买进的人因成本极低再跌有限,大多不轻易卖出,而高价套牢未卖的人,因亏损已多,也不再追价求售,市场卖压大为减轻。此时的成交量大多呈现着不规则的递增状态,平均成交量比低迷时期多出一半以上,少数领导股的价格大幅上涨,多数股价呈现着盘坚局面,冷门股票也已略有成交并蠢蠢欲动。大部分的内行人及半内行人开始较积极的买进股票进行短线操作,但也有不少自认精明的人士及尝到未跌段做空小甜头的投资者,仍予套现卖出。该期多数股票上涨的速度虽嫌缓慢,但却是真正可买进作长期投资的时候,即为一般所称的“初升段”。
  (3)反动期:即为一般所称多头市场的回档期,而第二阶段所称的青年涨升期,即称作初升段。股价在初升段的未期,由于不少股票亦已持续涨升,经过长期空头市场亏损的投资者,在好不容易略有获利之余,多数采取“落袋为安”的观念,获利了结改为观望;而未及搭上车的有心人,及抱股甚多主力大户,为求摆脱坐车浮额,大多趁着投资大众的信心尚未稳定之际,乃以转帐冲销或掼压甚多,而多数股价在盘软之余,市场上大户出货的传言特别多,此时空头又再呈活跃,但股价下跌至某一程度时,即让人有着跌不下去的感觉。反动期是大户真正进货的时期,也是真正买卖股票的精明投资人,所乐于大量介入投资的时期,但该期真正到来时,中散户的两手大多空空,甚至有少数在低迷期尝到作空小甜头的散户们,还有融券尚未补回的。
  (4)壮年涨升期:即为一般所称的“主升段”,由于景气亦已步入繁荣阶段,发行公司有盈余大增。此时大户手上的股票特别多,市场的浮动筹码已大量的减少,有心人利用各种利多消息将股价持续拉高,甚至于重复的利多消息一再公布,炒冷饭也在所不惜,该期反应在股票市场的是人头攒动到处客满。由于股价节节上涨,不管内行外行,只要买进股票便能获利,做空头的信心已经动摇,并逐渐由空翻多,形成抢购的风潮,而股价会在此种越涨越抢,越抢越涨的循环,甚至形成全面暴涨的局面。市场充满着一片欢笑声,从来不知道股票为何物的外行人,在时常听到“股票赚了多少”的鼓动下,也开始产生兴趣,买进几张试试。该阶段的特性,大多为成交量持续大量的增加,发行公司趁着此时大量增资扩股及推出新股,上涨的股票也逐渐地强势门股延伸到冷门股票,冷门股票并又逐渐转势而列居于热门榜中,“轮做”的风气特盛,有心大户的动态到处可闻。此期为有心大户操作甚久之后,逐渐获利了结的时期,他们所卖的虽非最高价,但结算获利已不少,精明的投资人也趁此机会了结观望,只有中散户被乐观气氛冲昏了头而越买越多。
  (5)老年涨升期:即一般所称的未升段。此时景气十分繁荣,发行公司的盈余均为大增,反映在证券市场上的,除了人气一片沸腾之外,新股亦为大量发行,而上涨的股票多为以前少有成交的冷门股,原为热门的股票反而开始有着步履沉重的感觉。该期的成交量常破记录地暴增,暴涨暴跌的现象屡有可见,投资大众手中大多拥有股票,以期待着股价进一步上升,但是股价的涨升却显得步履蹒跚,而反映在成交量上面的,便常有:股价上升但成交量减少,股价下跌但成交量反而增加。该阶段行情的操作犹如刀口舐血,如果短线操作成功的话会大有斩获但是一般投资人大多在此阶段惨遭亏损,甚至落得倾家荡产的局面。
  (6)下跌幼年期:即为K线理论上的渐落期,也称初跌期,由于多数股价都已偏高,欲涨乏力的结果,不少投资人于较难获利之余已开始反省。此时大主力多头均已出货不少,精明的投资人见利渐减少,套得饱饱的中散户们心里虽然产生犹豫,但还是期望着行情仅是回档,期待着另一段涨升的到来,甚至买进摊平的实例也到处可见,只有冷门股已开始大幅下跌,此为该段行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7)中间反弹期:即称新多头进场或术语上所称的逃命期。该期由于成交量的暴减,再加上部分浮额的赔本抛售,使得多数股价的跌幅已深。高价卖出者和企图摊平高档套牢的多头们相继进场,企图挽回市场的颓势,加上部分短空的补货,使得股价止跌而转向坚挺,但由于反弹后抢高价者已具戒心,再加上部分短线者的获利回吐,使得股价欲涨乏力,于弹升之后又再度滑落。少数精明的投资人纷纷趁此机会将手上的股票卖出以求“逃命”,而部分空头趁此机会介入卖出。
  (8)下跌的壮年期:一般称为主跌段行情,此时大部分股价的跌幅渐深,利空的消息满天飞,股价下跌的速度甚快,甚至有连续几个停板都卖不掉的。以前套牢持股不卖的人信心也已动摇,成交量逐渐缩小,不少多头于失望之余纷纷卖光股票退出市场,而做多的中散户也已逐渐试着做点小空。 证券营业部对委托人委托事项的保密责任;
  (9)下跌的老年期:即称未跌段,有以沉衰期称之。此时股价跌幅已深,高价套牢要卖的已经卖光了,未卖的也因赔得太多,而宁愿抱股等待。该阶段的成交量很少是其特色之一,股价的跌幅已经缩小,散户浮空到处可见,多数股票只要一笔买进较多股票的话,便可涨上好几档,但不再有支撑续进的话,不久则又将回跌还原。股市投资大众手上大多已无股票,真真有眼光的投资人及大户们,往往利用此期大量买进。
  大波段的周期循环为上述九大阶段,只要能够适时将现段的行情性质予以分析,明确区分属哪一时期,再确立做多,做空,长线,短线等操作原则,获利机会便可增加许多。
2.11 什么是黄金分割率理论?
(一)黄金分割率由来
  数学家法布兰斯在13世纪写了一本书,关于一些奇异数字的组合。这些奇异数字的组合是1、1、2、3、5、8、13、21、34、55、89、144、 233┅┅ 任何一个数字都是前面两数字的总和 2=1+1、3=2+1、5=3+2、8=5+3┅┅,如此类推。有人说这些数字是他从研究金字塔所得出。金字塔和上列奇异数字息息相关。金字塔的几何形状有五个面,八个边,总数为十三个层面。由任何一边看入去,都可以看到三个层面。金字塔的长度为5813寸(5-8-13),而高底和底面百分比率是0. 618,那即是上述神秘数字的任何两个连续的比率,譬如55/89=0.618,89/144=0.618,144/233=0.618。
  另外,一个金字塔五角塔的任何一边长度都等于这个五角型对角线(Diagonal)的0.618。还有,底部四个边的总数是36524.22寸,这个数字等于光年的一百倍!
  这组数字十分有趣。0.618的倒数是1.618。譬如14/89=1.168、233/144=1.168,而0.618×1.168=就等于1。另外有人研究过向日葵,发现向日葵花有89个花辫,55个朝一方,34个朝向另一方。神秘?不错,这组数字就叫做神秘数字。而0.618,1.618就叫做黄金分割率(Golden Section)。
(二)黄金分割率的特点
  黄金分割率的最基本公式,是将1分割为0.618和0.382,它们有如下一些特点:
  (1)数列中任一数字都是由前两个数字之和构成。(2)前一数字与后一数字之比例,趋近于一固定常数,即0.618。(3)后一数字与前一数字之比例,趋近于 1.618。(4)1.618与0.618互为倒数,其乘积则约等于1。(5)任一数字如与后两数字相比,其值趋近于2.618;如与前两数字相比,其值则趋近于0.382。
  理顺下来,上列奇异数字组合除能反映黄金分割的两个基本比值0.618和0.382以外,尚存在下列两组神秘比值。即:
  (1)0.191、0.382、0.5、0.618、0.809
  (2)1、1.382、1.5、1.618、2、2.382、2.618
(三)黄金分割率在投资中的运用
  在股价预测中,根据该两组黄金比有两种黄金分割分析方法。
  第一种方法:以股价近期走势中重要的峰位或底位,即重要的高点或低点为计算测量未来走势的基础,当股价上涨时,以底位股价为基数,跌幅在达到某一黄金比时较可能受到支撑。当行情接近尾声,股价发生急升或急跌后,其涨跌幅达到某一重要黄金比时,则可能发生转势。
  第二种方法:行情发生转势后,无论是止跌转升的反转抑或止升转跌的反转,以近期走势中重要的峰位和底位之间的涨额作为计量的基数,将原涨跌幅按0. 191、0.382、0.5、0.618、0.809分割为五个黄金点。股价在后转后的走势将有可能在这些黄金点上遇到暂时的阻力或支撑。
  举例:当下跌行情结束前,某股的最低价10元,那么,股价反转上升时,投资人可以预先计算出各种不同的反压价位,也主不是10×(1+19.1%)= 11.9元,10×(1+38.2%)=13.8,1=×(1+61.8%)=16.2元,10×(1+80.9%)=18.1元,10×(1+ 100%)=20元,10+(1+119.1%)=21.9元,然后,再依照实际股价变动情形做斟酌。
  反之上升行情结束前,某股最高价为30元,那么,股价反转下跌时,投资人也可以计算出各种不同的持价位,也就是30×(1-19.1%)=24.3元, 30×(1-38.2%)=18.5元,30×(1-61.8%)=11.5元,30×(1-80.9%)=5.7元。然后,依照实际变动情形做斟酌。
  黄金分割率的神密数字由于没有理论作为依据,所以有人批评是迷信,是巧合,但自然界的确充满一些奇妙的巧合,一直难以说出道理。
  黄金分割率为艾略特所创的波浪理论所套用,成为世界闻名的波浪的骨干,广泛地为投资人士所采用。神秘数字是否真的只是巧合呢?还是大自然一切生态都可以用神秘数字解释呢?这个问题只能见仁见智。但黄金分割率在股市上无人不知,无人不用,作为一个投资者不能不此研究,只是不能太过执着而已。
2.12 什么是信心理论?
  信心股价理论,是基于市场心态的观点去分析股价。由于传统股价理论,过于机械性地重视影响公司盈余,而并不能解释在多变的股市中股价涨跌的全盘因素。
  尤其当一些突发性因素导致股价应涨不涨,反而下跌,或应跌不跌,反而上升,此种现象,更使传统的股价理论变得矛盾。因此信心股价理论,强调股票市场由心理或信心因素影响股价。
  根据信心理论,促成市场股价变动的因素,是市场对于未来的股票价格、公司盈利与股票投放比率等条件,所产生信心的强弱。
  投资者若对于股市基本情况乐观,信心越强,就必然以买入股票来表现其心态,股价因而上升,倘若资金本身过于乐观时,可能漠视股票超越了合理正常价格水平,而盲目大量买入,使股票价格上涨至不合情理的价位水平。
  相反,投资人士若对股票市场基本情况表示悲观时,信心转低落,将抛出手中股票,股价因此而下跌,倘若投资人士心理过度悲观,以致不顾正常股票价格、公司盈余与股息水平而大量抛售股票,则可导致股票价格被抛低至不合理水平。
  就因为投资人信心的强弱,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情况,有时甚至与上市公司营运状况,以及获利能力等基本因素完全脱节,使股价狂升暴跌原因就在这里。
  信心股价理论,以市场心理为基础,来解释市场股价的变动,并完全依靠公司财务的上的资料,故此理论可以弥补传统股价理论的缺点,对股市的反常现象,提出合理的解释。譬如经济状况良好,股价却疲弱,或者经济情况欠佳而股价反而上升的原因,如果这个理论是对的话,投资的策略就是研究市场心态,是悲观还是乐观,而顺应市势去做,必可获利。
  但信心股价理论亦有其缺点。严重的弱点,因于股票市场的群众信心很难衡量,常使分析股票市场动态的人士感到困惑,因此仍有不少投资人士信任传统股价理论,可是在很多情况下,传统股价学说,又被证明失败。
2.13 什么是相反理论?
  相反理论的基本要点是投资买卖决定全部基于群众的行为。它指出不论股市及期货市场,当所有人都看好时,就是牛市开始到顶。当人人看淡时,熊市已经见底。只要你和群众意见相反的话,致富机会永远存在。
  (1)相反理论并非只是大部分人看好,我们就要看淡,或大众看淡时我们便要看好。相反理论会考虑这些看好看淡比例的趋势,这是一个动概念。
  (2)相反理论并不是说大众一定是错的。群众通常都在主要趋势上看得对。大部分人看好,市势会因这些看好情绪变成实质购买力而上升。这个现象有可能维持很久。直至到所有人看好情绪趋于一致时,市势社会发生质的变化──供求的失衡培利尔( Humphrey.Neil)说过:当每一个人都有相同想法时,每一个人都错。
  (3)相反理论从实际市场研究中,发现赚大钱的人只占5%,95%都是输家。要做赢家只可以和群众思想路线相背,切不可以同流。
  (4)相反理论的论据就是在市场行情将转势,由牛市转入熊市前一刻,每一个人都看好,都会觉得价位会再上升,无止境的升。大家都有这个共识时候,大家会尽量买入了,升势消耗了买家的购买力,直到想买入的人都已经买入了,而后来资金,却无以为继。牛市就会在大家所有人看好声中完结。相反,在熊市转入牛市时,就是市场一片淡风,所有看淡的人士都想沽货,直到他们全部都了货,市场已经再无看淡的人采取行动,市场就会在所有人都沽清货时见到了谷底。
  (5)在牛市最疯狂,但行将死亡之前,大众媒介如报章、电视、杂志等都反映了普通大众的意见,尽量宣传市场的看好情绪。人人热情高涨时,就是市场暴跌的先兆。相反,大众媒介懒得去报导市场消息,市场已经没有人去理会,报章新闻,全部都是市场坏消息时,就是市场黎明的前一刻,最沉寂最黑暗时候,曙光就在前面。大众媒介永远都采取群众路线,所以和相反理论原则刚刚违背。这反而做成相反理论借鉴的资料。大众媒介全面看好,就要看淡,大众媒介看淡反而是入市时机。上述所说的,只是相反理论的精神。我们凭什么而知道大家的看法是看好还是看淡呢?单赁直觉印象或者想象并不足够。
  运用相反理论时,真正的数据通常有两个,一是好友指(BullishConsensus);另一个叫做市场情绪指标(Market SentimentIndex)。两个指标都是一些大经纪行,专业投资机构的期货或股票部门收集的资料。资料来源为各大纪经纪,基金,专业投资通讯录,甚至报章,杂志的评论,计算出看好和看淡情绪的比例。就以好友指数为例,指数由零开始,即所有人都绝对看淡。直到100%为止,即人人看好,包括基金,大经纪行,投资机构,报章杂志的报导。如果好友指数在50%左右,则表示看好看淡情绪参半。指数通常会在30 至80 之间升沉。若果一面倒的看好看淡,显示牛市或熊市已经去到尽头,行将转角。
  好友指数由0-100,都有不同启示,详细的分析将会给投资者一个更清晰的概念,运用理论时也较有把握:
  0-5% 一个主要的上升趋势已经就在目前,为期不远。人人看淡时,淡友要沽货的已经你也沽我也沽,以致沽无可沽。大市淡无可淡,这就是转势的时机。把握时机入货,博取无穷利润,就是在这个时候!
  5-20% 这是一个不明的区域,大部分人看淡,只有少部分人看好。这些看淡的人足以压倒性姿势将大市推低。但因为看淡的人比例大,市势亦可以随时见底。很多时转势情形都会在这个区域产生。投资人士可以辅之以图表,成交量等去探测大市是否已经见底。
  20-40% 看淡的人在比例上仍然盖过乐观情绪。从统计数字看出,继续看淡赢面机会较大。如果在这一个区域,大市不再向下,市势就会变得十分不明朗,要忍手为上。如果在这个区域,大市转势上升,通常升幅会十分凌厉,而且创出新高点。因为大众看淡时,却看错了,市势一升就一发不可收拾。创新高点机会大于一切。
  40-55% 市价可以向上向下,绝对不明朗。在这个区域,投资人士一定忍手,切勿轻率入市作买卖,因为赢面和输面比例差不多。在保本为第一原则之下,不作买卖反面最安全。
  55-75% 看好的人占多数,但又并非绝大多数。市势发展有很大上升余地。但如果这个比例看好的人多,大市却不升反跌,一定会是急促而且令人害怕的。通常大家看好时下跌,多数会出现近期的低点。
  75-95% 未得十分明朗。很多时市场都会在这个区域转势向下,但仍然有机会在看好情绪一路高涨之下,一路攀升一段时间直到去到百分之百的人都看好止。所以利用图表分析作为辅助工具就比较安全得多。
  95-100% 大市已经出现全人类看好的局面。投资的本钱已经全部投入大市。是弹尽粮绝,强弩之末之兆,大市转势迫在眉睫。速速沽货为上,要离开市场。如果加多一脚,做淡友沽空,胜算最大。
  相反理论带给投资者的讯息十分有启发性。首先,这个理论并非局限于股票或期货,其实亦可以运用于地产、黄金、外汇等。它指示投资者一个时间指针,何时离市,那个时候是机会,那个时刻市势末明朗而应该忍手。相反理论更加像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法人不占股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