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创造好未来投资项目目是真的吗?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387617',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因为一部科幻电影 她走上了创造未来的道路
“视频通信智能协同计算的核心创新是在传统通信中融入智能计算,通过计算把真正需要传输的未知信息找出来,而把已知的信息在收发端预存,从而做到不重复传输,这样就有效实现了节省通信传输带宽的目的。”陶晓明解释说,“这就像陌生人之间可以‘一回生,二回熟’一样。”基于模型的智能计算在首次连接时“介绍双方认识”,在下一次传输时,就无需“重新介绍”占用带宽了。陶晓明最早提出这一创新性的研究方向还是在10年前,当时国内移动通信网络正在从2G向3G过渡,而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无线多媒体通信也绝非是“无线通信”和“多媒体处理”两个领域的简单叠加。虽然当时机器学习正在飞速发展,但把计算通信作为一种新方法去实现面对面的实时通信效果,这种思路在国际上还是被认为难以实现。陶晓明团队的论文也都被拒绝了,评委会的意见是:该论文研究思路和传统方法不一样,很难得到认可。陶晓明回忆道。之后的两三年时间,这个研究方向走进了死胡同。“从事前沿技术研究往往像在无人区中行走,前路不清晰,也不知道哪里是尽头。”陶晓明说,“虽然有时会让人感到害怕,但有波折和困境是正常的。”倍感压力的日子里,陶晓明没有轻言放弃。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团队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实验证明在新的计算通信理论的支持下,用于视频通信的效果比传统方法节省了好几倍的带宽。此后,团队连续发表高水平论文,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回想起科研道路上的自我驱动力,陶晓明笑着表示,除了科研工作本身的魅力和乐趣外,还有科幻电影《黑客帝国》种下的“初心”。19年后的今天,陶晓明仍然初心不渝,“在通信领域里,坚持做理论基础研究的意义在于从本质上去解决问题,从根本上去创造未来和影响世界。”(材料来源:全国妇联宣传部)
阅读下一篇
10秒后自动跳转您访问的页面不见了!德国的电影业为什么不发达?为什么很少看见德国的电影?_百度知道
德国的电影业为什么不发达?为什么很少看见德国的电影?
我有更好的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电影业每况愈下,德国观众对“德国产”电影实在不感兴趣。据统计,德国国产片的观看人数只占影院观众的10%,电影院的生存基本靠美国大片维持。究其原因,主要是德国人过于强调电影的纯艺术性,大部分德国电影色彩晦暗、过于注重心理描写、偏爱表现人性的扭曲方面,与情节动人的其他国家影片相比缺乏观赏性和娱乐性。观众看完德国电影常有一种不可言状的压抑感。一位德国艺术界元老对德国电影这样描述:德国电影往往以传教士般的热情,企图以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姿态向观众灌输理想和进行说教,影片中晦涩深奥的对白,书生气十足的电影脚本,把德国电影推到享受和消遣的对立面。  形成德国“电影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德国著名制片人、年逾七旬的京特·罗尔巴赫指出,从角逐奖金为500万马克的2001年“德国电影奖”的6部候选影片看,影片启用了新人,讲的是新时代的新故事,使人看到新的希望。但这并不能掩盖德国电影在国际上引不起反响的事实。他认为,原因不在德国电影的质量,而是德国电影缺少特色。许多年轻导演和制片人喜欢模仿好莱坞,好莱坞成了他们的偶像和唯一标准。但这样做的结果却令人失望。他们的电影越接近好莱坞的风格,引起的国际反响也越少。事实上,“好莱坞的影片只能来自好莱坞”。相反,倒是20世纪70年代维尔纳.赫尔措克、维姆.温得尔斯、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等拍摄的电影成了德国电影的代表作,因为它们成了德国历史和现状的见证.  为了促进德国电影业的发展,德国政府在1967年就颁布了《电影促进法》,迄今已建立了联邦和州两级电影促进基金。目前,每年用于电影的补贴约3.5亿马克,其中约2.2亿马克用于故事片制作,约2300万马克用于电视片制作。德国电影,几乎没有一部不拿政府补贴的。因为拿了政府补贴,拍片时必须考虑有关州的利益,如要用当地演员、要在当地拍片、要用当地现有的场景等等。这种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质量。  制片人霍斯特.温兰特认为,德国电影业与电视台的关系过于密切,也是一个不利因素。德国拍的故事片,绝大多数得到官方电视台的资助。因为有电视台的资助,电视台总想让电视明星去演主角,而不管他们是否是最佳人选。拍的片子有80%是电视片规格,以便电视台以后播放。这与电视台每年投入的1100万马克相比,是不成比例的。  另外,德国的电影制片人有90%也为电视台制片。一部电视片的投资一般不超过300万马克,而一部故事片的投资至少需500万马克。为了省钱,大多数电影不是在摄影棚拍,而是在现场拍摄,显得“较冷”,缺少气氛。因为气氛需要有灯光、道具、音响等来烘托。电影是一门根据幻想进行创作的艺术。没有了幻想和创作,电影的吸引力就会锐减。美国电影有80%是在摄影棚拍的,它们能较好地将影片的气氛、感受传达给观众。  温兰特说,现在德国电影业的后继人都来自影视学院,这是不够的。谁想搞电影,就必须有想法、有热情、愿为电影“发狂”。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看他的学历如何。电影天才不是靠学校培养的,不能说因为我毕业于某某高校,我就是导演。在学校学到的只是专业技术,导演的才能,是在拍片实践中磨炼的。  德国有约50家电影发行公司,2000年发行的德国故事片有75部,其中有28部是与国外合拍的。此外,有约70家制片公司,但大多数是小公司,一年只拍一部电影。法国2000年发行的故事片为145部,1999年为150部,1998年为148部,而同期德国发行的故事片只有199部。看来,德国电影业要像电影节那样走向世界,赢得声誉,还有遥远的路要走。  最近几年,德国新一代导演崭露头角,他们从老一辈同行那里吸取了教训,让德国电影开始重振辉煌。他们的影片更加贴近民众的生活,不仅选材十分严格,而且在形式上生动感人,让人耳目一新。如两年前引起轰动的德国影片《罗拉快跑》,影片上映时全场观众跟着剧情欢呼鼓掌,被媒体誉为德国有史以来最棒的电影。影片描写的是罗拉和曼尼一对20出头的年轻恋人的故事,主人公罗拉为了拯救爱人必须在20分钟内筹措10万马克,她狂奔着穿梭于大街小巷。凭着她的热情和毅力,罗拉拯救了一个人的生命。影片轻松幽默,简洁明快,感染力强。电影界评论说,人们已能看到既相似又有别于好莱坞商业片的德国电影了,德国电影已不再那么沉重,看了能让人会心一笑和略有所思。另一部佳作应属电影《无处为家》,讲述的是二战时犹太人遭受的苦难。影片除了对战争苦难和人类情感的探究,还着力表现对多重文化间冲突的理解,展现了“文明的”欧洲与“未开化的”非洲、久经世故的欧洲人与淳朴的非洲土著居民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该片名列2002年德国票房榜首,赢得包括最佳影片和导演在内的5项德国电影奖,并最终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此次被评为欧洲最佳影片的《再见,列宁》是一部感人的喜剧片,讲述的是原东德一个男孩和昏迷几个月的母亲之间的情感故事。几个月内人世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民主德国已不复存在,但病愈后的母亲始终还怀着浓浓的爱国情结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看完影片后使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还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近年来很有影响并被观众认可的影片还有:《运动的男人》、《阴郁的星期天》、《心上人和美洲豹》和《伯尔尼奇迹》等。
采纳率:53%
那是引进少~~宣传少不过可以看看维姆文德斯导演的片子他是公路电影的创始人之一推荐下《柏林苍穹下》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电影未来的发展_百度知道
电影未来的发展
世界电影未来发展趋势,求。。。。。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当你在坐在电影院观看那些激动人心的大片时,你是否会想到未来的电影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近日,Hollywood Reporter 撰写了一组文章,预测了未来电影的 10 个新趋势。放心,电影院暂时还不会消失。1. &人们会更多的选择用家庭影院观看电影观影习惯将发生变化。未来,购买一套家庭影院级别的设备将不再具有太高的门槛,这会让你不仅 仅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电影,还能够与院线保持同步。当然影院仍然以其独特的氛围和体验而存在,但距离将会成为制约人们观看电影的一个重要因素,人 们在选择电影院时会更多的考虑在路上花费的时间。2. &到 2024 年,流媒体和蓝光碟的租赁服务将会得到大幅度的增加类似于 Netflix 这样的提供互联网随选流媒体播放、定额制&DVD、蓝光光盘在线出租业务的公司将会受到更多的青睐,在线提供第三方平台的播放服务商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一个更为优质的平台能够更多的将这些技术最 大化的运用到电影行业中。多窗口操作和多平台的技术将会得到更多应用。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成功给第三方付费就可以获得永久的播放资格。3. &电影的工作方式需要向电视制作业看齐电影需要具有更强后续动力,而传统的电影无法满足人们对于这些故事后续性的要求。人们更为偏 爱高制作成本的电影。电影的版权商可以将自己的特许经营权下放到工作室进行代理,但这会导致中小成本的制作商无法生存,而这是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式。人们能 够有节奏地观看这些电影续集并能够通过订阅的方式来为其付费。而以超级英雄们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将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4. &要讲一个全世界人民都爱听的好故事2013 年美国国内的票房达到了 109 亿美元,相比于四年前只是令人尴尬的增加了 3 亿美元,而海外票房则一路高歌猛进,从 2009 年的 88 亿美元快速增长至 2013 年的 250 亿美元并最终占到总票房的 70%。海外市场所表现出的高增长势头使得制片人在开拍之前就必须要考虑到这部电影是否在全球范围内都受欢迎。“你必须要让这部电影克服不同地域的文化与 语言差异,能够找到使人们情感得到共鸣的关键点。” ICM Partners (一家调查服务组织)的&Chris Silbermannd 说道。5. &全球化的演员合作将是一个新趋势随着电影越来越趋于全球化,制作人在挑选演员方面显得更为谨慎,因为人们想要看到具有自己所 在地区辨识度的面孔出现在荧幕上。就像提起梁家辉,观众们就会联想到其代表的香港电影。最近上映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则是不久前大卖的《变形金刚4》,在这部 电影中出现了李冰冰这样的中国面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6. &电影院的屏幕必须要更真实当家庭影院的屏幕都已经从 50 英寸向 60 英寸迈进时,电影院不能只是简单的做得更大了。比利时的一家影院屏幕制作商则推出了叫做 Escape 的新屏幕:除了正对观众的大屏幕之外两侧还有副屏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观众创造一个环绕式的观影感受。人们需要影院能够提供更为立体的效果,德国一家 名为&The Fraunhofer Institute&公司发明了可以 360 度全景拍摄的技术,这家曾经被运用在巴西世界杯的决赛上,而这在不久将会被更为广泛度运用在电影院上。7. &新的互动方式将在电影院扮演新角色Avatron Development USA 这家公司正在建造一些新的场馆,它具有更为先进的功能,可以助识别系统在观影过程中将观众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扫描进可以 360 度显示 3D 效果的圆顶状屏幕。“你可以在之前选择自己的身份信息,当识别系统将你的身体和面部表情扫描完毕之后,接下来将这些信息转换到屏幕上与这些电影角色进行互 动,”视觉特效师 Joel hynek 这样解释道,“这是我们离全息甲板最近的一次。”8. 换不一样的方式讲故事当人们可以选择多元的方式来观看影片时,这也就预示着电影有着更多可行的表现手法。电影的背景和色彩将会不同,拍摄手法的多样性也会使得人们的认知方式产生巨大的差异,但不管怎样,真正的好故事将是能够将人性和时间地点完美连接在一起的。9. &特效技术将成为推动电影发展的重要力量自 2009 年的电影《阿凡达》在全球获得了 28 亿美元的票房之后,电影行业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现在电影特效制作技术的飞速进步将会给人们所观影感受带来巨大的提升。现在的电影制作人正在努力将 数字电影摄影技术转换成数字投影技术,因为后者在帧率上是现在帧率的六倍,达到每秒 144 帧,但可惜的时现在的电影放映机构是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帧率。曾拍摄过著名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导演&Douglas Trumbull 极度看好这项能够将帧率提高的新技术:“现在最新的投影机现在已经具备了以播放高帧率影片的功能,而且现在的电影院将更多的注意力只放在更换他们的屏幕 上,但毫无疑问改编投影方式才是具有很大商业价值的一件事。”10. &虚拟现实电影将是新趋势虚拟现实设备公司 Oculus 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做游戏领域的设备了,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电影领域。Oculus 公司发展了自己的项目&Oculus Cinema&,这项技术就像是自己在模拟《黑客帝国》里的 NEO ,只不过这次看到的是这些数字转化成图像在眼前显示出来。这会创造一个讲故事的全新方式,而你所做的仅仅是需要你戴上一个虚拟设备。“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在 游戏和电影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游戏注重互动而忽略了一些好的情节,但电影在故事方面更具有吸引力,” Oculus 公司的创始人之一&&Nate Mitchell 说道,“我们将会看到这两者之间非常有趣的联系。”
采纳率:53%
简单说一下我的观点:近两年,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大大的增加了,世界的电影公司都会把中国市场作为最大的潜力来计算,中国观众的整体评价能力也在慢慢提升,而且中国市场的影评人行业还是相对较落后,一些介绍电影的节目大部分是推广的目的,正在给予客观评价的倒是一些网上的个人出的视频或者文章,相对于美国观众和评论家还是稍微落后。比如,在中国拿到很高票房的(具体多少不记得)复仇者联盟2,在米国的票房是很低的,而且甚至被金酸梅提名了,但是在中国却收入颇丰,还有一些商业片也是这样。而美国影评人更关注的是剧本等。中国目前电影院观众的主要群体还是80,90后,我们有自己的思维和喜好,而且我们的整体素质在上升,剧本的关注度现在也越来越高,比如之前的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等,都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而且现在信息传输速度太快,某个电影好,很快所有人都会想去看,这对电影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对导演和剧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烂片的忍耐程度也越来越低,比如富春山居图冰封之门之类的烂片会越来越少,同时新一代导演也慢慢掌握了很大市场。从中国来看,我认为电影市场的未来发展是朝着好剧本好导演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商业吸金大片。说的有点乱,将就着看吧,个人观点,勿喷。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乐创文娱CEO张昭:一些电影公司没出息,未来电影市场增长靠品牌不靠内容_凤凰科技
乐创文娱CEO张昭:一些电影公司没出息,未来电影市场增长靠品牌不靠内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乐创文娱CEO张昭:一些电影公司没出息,未来电影市场增长靠品牌不靠内容 张昭 1996 年导
原标题:乐创文娱CEO张昭:一些电影公司没出息,未来电影市场增长靠品牌不靠内容
张昭 1996 年导演电影,2006 年创办光线影业,2011 年创办乐视影业,2018 年来到上海电影节,说现在的一些电影公司没出息。
“我们不能持续提供价值,我们没有持续增长的模式。喊口号没有用,抱怨没有用,我们能算帐吗?算完账就说你也有价值。”
会算账的人,都不再觉得投资电影是好生意。电影有 C、D 轮的收益率,却有着天使轮的风险,不论中国还是好莱坞,都没有找到票房常胜的法门,即便被看做“宇宙第一 IP”的“星球大战”,今年的电影也让迪士尼亏了 8000 万美元。
在 2015 和 2016 年的热钱汹涌之后,投资人终于理解“电影是个不稳定生意”是句实话。于是,华谊兄弟市值三年跌去八成,光线 CEO 王长田则说未来要倒闭几千家影视公司。
市值高位暴跌,公司濒临破产,张昭对这些都不陌生。2017 年,一年时间里,乐视从中国科技第一股来到退市边缘,乐视影业改名乐创文娱,估值也从 98 亿降到如今的三十多亿。
张昭说,估值是自己主动降下来的,方便在增资时候回馈老股东。不过他也承认,资本不再理会电影是因为“没有真正能够未来收入规模化增长的模式”。
张昭觉得自己找到了这一模式,他称之为“品牌化”。乐创文娱未来的电影,多数都可以成为一个品牌,而这一品牌可以和其他行业联营,把电影产业打开来,与其它产业合作。未来,乐创文娱也不再发“片单”,而是要做“系列化品牌”,一个品牌下可能有好几部电影。
今年,乐创文娱有张艺谋的《影》、郭敬明的《爵迹2》、李仁港的《刺局》和《生死语者-秦明》等四部电影,张昭想把每一部电影都做成品牌。此外,乐创文娱还公布了包含二十余部电影和数部动画在内的电影计划。
在张昭的设想里,不一定未来每一部电影票房都成功,但每一部电影票房都会增长,积累几年,一个品牌便建立起来了。他觉得,只要能持续增长,就可以说服投资人,至于期待快速回报的热钱,张昭不想要,“去年我穷成这样,我还是照样活着”。
发布新的计划后,张昭接受了 36 氪等媒体的采访。
(以下采访经36氪编辑整理)
Q:乐创文娱接下来要做“品牌化”,什么是品牌化?这跟之前的“IP”有什么不同吗?
张昭:IP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价值积累运营就是品牌化的过程。过去我们说IP,什么东西热度高就是IP,这个概念大家都听不懂,老老实实翻译英文原文就可以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跟热不热没关系,有没有明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有没有明确的人设,这是最重要的,只不过故事是你表达个东西的文本而已。那个是娱乐层面的事情。
娱乐层面的事情不能改变它的品牌价值。故事只是一个类型,是一个手段,是一个媒介,是一个讲故事的方式。你怎么议价?讲故事的方式怎么议价?但品牌是可以明确估值、议价的。
Q:电影的价值比较直观,比如票房,品牌的价值应该怎么估值呢?
张昭:当你通过品牌来和其他行业合作,其他行业当中有收入分成之后,你就知道品牌的估值了。我们有估值模型,在衍生品上有多少收益,是算得出来的,我也算帐给资本听,我有200个,我的估值应该有多少?我的公司估值应该有多少?迪士尼收卢卡斯电影的时候,就是算每一集提高了多少,《星战》一集有多少收入,多少年有一集。
Q:华谊也是这个思路,万达也是这个思路,跟这两家相比,大家同样有IP,同样有品牌开发的能力,您会不会觉得今天提出这个项目会晚了华谊一步?
张昭:我觉得挺好的,有人认为电影行业未来发展的模式差不多,我不这么认为,其实大家都会不同,因为核心资源和能力不同。我认为我的能力就是品牌化能力,因为我是知识分子出身,每个公司基础、基因不一样,你的认知、能力不一样。我们就走我们的模式,每个公司应该有自己的模式,这样才正常。
我不跟你竞争,我跟你没竞争,你说你占了我的空间,但是我的《熊出没》在春节排片只有 15%,还有 85%的空间没人去,我们竞争什么?我不需要那么多排场,我伺候好我的观众就可以了,我们做《熊出没》,我 2017 年春节做到了 5 个亿票房,我没跟别人有竞争,我跟谁竞争?我们只跟自己竞争,怎么把品牌做得好一点,别的行业能够觉得我们的价值好一点。我未来做付费互联网,跟BAT也没竞争。我做我的品牌,你搞你的流量,我们有什么竞争?
Q:IP 的选择有什么标准?
分众,文化价值,没有文化价值的东西我不做了。从 2017 年上半年我就成立了一个品牌部门,它能够提炼品牌,把核心抓准了,用户调研抓准了,把品牌理念抓准了。任何一个商品成为品牌,都有一个品牌标识。
比如《神雕侠侣》,决定做的时候,我们花了半年时间做品牌研究,后面搞清楚说这不是武侠片,是一个家国情怀的高度,那么到底是做雕还是做侠侣呢?这是你在文本创作的过程中打造 IP 的过程,如果你讲杨过跟小龙女就变成了爱情片,不是,我们讲的是家国情怀的故事,雕击长空的故事。在故事当中,雕会一步步长大,一步步成长,这是我们的主线。
Q:导演会接受这样的思路吗?你们合作的比如徐克、张艺谋都是有自己想法的导演。
张昭:同意这个做法就做,不同意我也不能为你改一个品牌。我会不会投资一部电影那是一回事,但现在做的是品牌生意,就要思路一致。我拿到《神雕侠侣》的时候,找到徐克,问老徐我们是不是做雕?不同意我就找别人做。后来他也同意了。我找李仁港做《刺局》,也是清楚电影未来要做衍生品,要有兵器,所以就没找张艺谋。不是我有什么人,就用什么导演,我跟任何一个导演合作都是有理由的。
Q:跟导演合作会签订怎样的合约?比如张艺谋是乐创的股东,那么和他的合作是终身制吗?
张昭:我们要逐步的去资源化,我们要真正的运作品牌,不是娱乐资源。这些导演只是我的合作伙伴,但不是我的资源,我也不会对外说自己手上有多少导演,多少演员。《影》会做网络剧,但不是和张艺谋合作,他自己拍的网络剧我们也不一定参与。张艺谋依然是我们的股东,依然分享股东权益,但他不是我们的资源。把导演和演员看成资源,商业模式就不够稳定。
Q:一个品牌的积累需要一个时间,而积累过程中可能需要数部有影响力的电影,但是现在电影票房总体而言不算理想,这对建立品牌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张昭:品牌的影响力不是看票房大小,是看你的投资回报率,《小时代》投资回报率高不高?票房最大5个亿,票房50亿不一定有它投资回报率高。票房理论在传统电影行业里是重要的,意味着多少人看,但是在于分众的品牌领域里面就要另眼看待了,是不是经得起分析。
我是 2006 年开始做电影公司的,当时就看到迪士尼的新 CEO Bob Iger 是怎么规划新的迪士尼的,他是 2007 年决定收购皮克斯,这是一个产业发展过程,我们要一步步来,你要先把电影做起来,没有票房也不会起来,第二步是社会化的传播做起来,没有传播,做了品牌有什么用。
Q:电影应该是品牌的核心,如果电影票房失败怎么办?
张昭:什么叫失败呢?比如说《爵迹》,失败吗?票房不高就是失败吗?是这样吗?从电影收入角度来讲是失败,但是它还有第二集、第三集,把它做得更好而已,它会一点点变好。
大家如果做产业的话,就是看成长,IP 是一个打造的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做电影的行业,过去票房高就是成功,票房不高就是失败,这不是商业语言,商业语言说你的回报率怎么样,就是你的电影投资回报率,还有延伸回报率,所以我叫可持续、可放大。
上个月发生这样的事情(记者注:指崔永元曝光假合同事件),这两天的股灾,这个事情就反映了进入到全球互联网时代,整个行业发生了变化。中国电影行业应该先进入到品牌时代,用品牌来驱动。所有商品都在进入品牌时代,为什么电影不进入品牌时代?鞋子都是品牌时代的,为什么电影不是品牌时代还是内容时代?这是为什么?谁都认为品牌才能带来溢价,但是在最应该品牌化的行业里面,我们难道不谈品牌吗?我们还在谈内容和内容无积累的收入。这个行业为什么估值起不来?因为这个行业现在还没有一种可积累的模式。不积累人家也算不出账来,一会儿一个电影几十亿票房,一会儿一个电影几千万票房,所以要长期做估值。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这个行业没有长期价值的模式。
Q:现在资本市场对电影不看好,你还会想和资本合作吗?
张昭:中国电影到现在,资本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靠投资电影院资本,第二阶段靠互联网行业的资本,第三阶段开始有文旅。中国的资本市场很难,融资工具很少,散户又过多,什么都是社会性事件,电影行业非要凑个资本市场去,可是电影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很大,稍微有点风吹草动,资本市场就开始反映了。我们是很幸运的,我很珍惜我还没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可以打造一个新的模式,如果我不靠资本融资都能增长,我不融资就好了。
资本市场是一种融资手段,你在中国的资本市场要打造一个自己自身就可以不靠融资都可以可持续增长的模式。现在的电影行业确实需要供给策改革,需要可持续发展,这是升级,本质上还是责任升级,也是商业模式升级,也是电影产业真正的品牌价值提炼出来,电影产业还是电影产业。
大家都知道文化产业有巨大的需求,你要有好的模式,要有可持续增长的模式,很多行业都需要战略资源,我们电影行业也不是需要很多钱才能做起来,给个几十亿,日子就很好过了。很多人问我说,现在怎么办?你到底把你的核心价值找着,你找对你有需求的行业来投,把未来面对财务资本和二级市场的模式打造清晰了,你再寻求财务的融资,现在这个阶段应该注重战略融资。
Q:你会怎么选择投资方?
张昭:热钱看流水,价值投资看的是持久增长。我要长期投资者,去年我穷成这样,我还是照样活着,我不会说有钱就是好,我们一直是拒绝热钱,没钱就少做点,慢慢来,现在文化产业能投的东西不是很多,一定是价值资本、战略资本。
之前老于(指博纳 CEO 于冬)说电影行业要给 BAT 打工,如果 BAT 收缩了怎么办?内容行业靠什么?不是大家永远对你很好,你要给别人赋能你才有价值,你的公司才起得来,这是这个产业自强,不要抱怨,不要说对电影行业不公平,是我们自己没有出息,我们不能持续提供价值,我们没有持续增长的模式。喊口号没有用,抱怨没有用,我们能算帐吗?算完账就说你也有价值。融创投了我们之后,我们这点投资在它的盘子里面算什么?我们对它有贡献,它对我们也有贡献,这就好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网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79713
播放数:39188
播放数:112667
播放数:16431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影投资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