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向中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理由最终结果会和当年向日本的贸易战一样吗?

中国与当年的日本无可比性,特朗普贸易战或自取其辱
汇通网讯——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竞选时表示,上台后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且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专家们认为,特朗普试图采取激进的贸易举措来迫使全球最大出口国—中国妥协,1980年代对日本也采取了类似策略,但这一强硬手段并不会威慑到中国,最终只会带来两败俱伤。
候任总统竞选时表示,上台后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且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专家们认为,特朗普试图采取激进的贸易举措来迫使全球最大出口国—中国妥协,1980年代对日本也采取了类似策略。但这一强硬手段并不会威慑到中国。美银美林中国及亚洲经济学家乔虹(HelenQiao)表示,中国不会像日本一样屈服,面对这一威胁,中国无疑将采取报复性措施。以下是19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回顾:20世纪日本在“贸易立国”战略下,大力促进本国出口发展同时限制进口,对美贸易顺差快速扩大。1970年代末,美国经济陷入滞胀,被迫大幅收紧货币,持续走强,进一步恶化了美国的贸易赤字。1980年代,美日逆差占美国逆差比重一度接近60%,导致美日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而当时全球经济需求疲软,同时高通胀牵制货币政策,使得美国无法通过传统经济政策改善贸易。因此,美国试图通过多种外部干预方式发难日本,以缓解自身的贸易赤字问题,具体措施如下图:目前对于美国而言,来自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占据其逆差的主要部分,这与80年代美国与日本的境况类似。因此,特朗普也想采取类似举措打压中国。特朗普发难中国只会带来两败俱伤的全球经济联席主管阿赫亚(Chetan&Ahya)表示,若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5%或20%的惩罚性关税,中国采取的回应举措可能是引发“不对应的贸易战”,即针对美国选择性提高关税,或限制购买美国商品或服务,来予以报复。在全球担忧中国经济增长急剧放缓之际,特朗普政策带来的贸易壁垒料将拖累中国经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料从2016年的6.7%降至6.4%。阿赫亚表示,5%的惩罚性关税料导致中国GDP下滑0.1%,而45%的关税料拖累中国经济下行1.4%。美国也难逃其害。世界银行周二警告称,如果特朗普贸易政策制造了新的贸易壁垒、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那么特朗普政府财政刺激带来的经济增长可能就白费了。特朗普发难中国意图何在?鉴于对中国进口产品实施惩罚性关税的复杂性,特朗普设想的简单路线是“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根据美国法规,中国并不是汇率操纵国,尽管中国确实已和和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瑞士等国家和地区被一道列入汇率操纵者观察名单。美国财政部以三个标准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操纵汇率,首先是该国家(地区)对美贸易顺差超过200亿美元;其次是经常账户盈余超过GDP的3%;最后则是持续、单向的干预,即反复净买入外汇,在12个月内的总量超过GDP的2%。然而美银美林的乔虹指出,这些规则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所以特朗普可以理论上要求财政部修订该准则,甚至直接命令财政部将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启动双边谈判。她补充说,如果中国并未作出调整,且一年之后仍在“汇率操纵国”名单上,届时美国可能采取一些措施,包括阻止中国参与美国政府采购协议、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监测、启动贸易谈判的可能性增加等。乔虹认为,特朗普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主要目的是,已最低的成本让中国重回谈判桌。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尽快寻求与中国政府的贸易谈判,甚至可能在贴上操纵国标签之前。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中国政府愿意谈判。乔虹表示,与1980年代日本屈服不同,届时中国与IMF将强烈抗议这一标签。中国可能不至于出售外汇储备中的美国国债,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信任料将瓦解,推而广之重挫全球经济。距离特朗普1月20日上台仅剩不到两周的时间,目前中国也处于一个敏感时期,近期贬值导致资本大量外流,在此背景下,中国如何应对特朗普强硬的贸易政策也面临挑战。
下一篇:美联储加息+韩国政局动荡,韩央行本周料继续按兵不动
经纪商问答
| &网络社会征信网 |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9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沪)字第1805号
Copyright:
Torch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客服热线:021-美国为什么要对中国发动贸易战?
公众号【战略总局】的局长
今天凌晨,特朗普签署了对中国设置关税的法案。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要逼迫我们打,那么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什么是贸易战?以中美为例,美国对中国的商品设置关税,这样中国商品在美国变得昂贵,销量就会下滑。然后美国的进口就会减少,国家的欠债会减少。中国不会毫无反应,很有可能对美国的产品也设关税进行报复。这就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 贸易战意味着什么?如果中美打起贸易战,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中国的出口会下跌,工人们的工资会下降。对美国来说,意味着商品价格上涨,生活成本将会提高。 为什么会发生贸易战?有很多人解释为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崛起,或者说仇恨中国。这说法很不靠谱,小编相信,仇恨这种无聊的事情,美国作为无利不起早的国家,肯定不会干。这里,小编用自己浅薄的经济学知识解读一下这场贸易战。 为什么会有贸易?经济学里讲,贸易会产生是因为各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但,什么是比较优势呢?来个比喻:吃饭和穿衣是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古代讲究男耕女织。男人粗枝大叶,但力气大,擅长耕地,这是男人的比较优势;女人力气小,但手脚灵活,擅长织布,这是女人的比较优势。男人种地收的粮食,多出余粮给女人。女人织布做的衣服,多出来的分给男人;双方的这种交换,就是贸易。 为什么会发生贸易战呢?仍以上面的比喻为例:男人的粮食歉收,若他仍想要与往年一样数量的衣服,他就会赊账,这个赊账就是贸易逆差。 如果赊账多了,男人会认为,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他面前只有两个选择:一:要求女人的衣服降价。换算成国家的话,这个选择意味着要求中国把自己的商品价格全面再往下压,而美国的进口商品数量不变,这显然不现实。 二:男人自己少穿点衣服。这就是美国当下的选择,设置关税让自己国民少买点中国商品。 贸易战打起来会有什么后果?还是以上面男耕女织的为例:男人因为赊账,所以干脆少买衣服,女人为了报复,也少拿衣服换男人粮食。结果,男人在填饱肚子后,手里剩余一堆粮食,但身上衣服很少,冻得浑身发抖;女人的手里则剩一堆衣服,肚子却饿得咕咕叫。这就是双输局面。 凡是战争,几乎从不存在双赢,甚至连单方面赢的都很少,大部分都是双输的结局。贸易战也不例外。 为什么美国会欠下这么大的逆差?逆差意味着,别的国家把产品卖给美国,但美国手里能卖给他们的商品不多,只好给了他们一堆美元钞票,于是很多国家手里就握有一堆美元。太多国家拥有美元,美元就成了世界货币。 学过经济学的朋友应该明白:钞票是一种借据!一个完整的交易应该是物物交易,比如粮食换衣服。钞票只是很多物物交易之间流通的借据。你拥有的钞票多,意味着市场欠你越多的东西。用钞票买东西,本质上是将借据兑现的过程。 美元是一种钞票,也是一种借据。拥有美元储备的国家,都是美国的债主。是债,总是要还的!而且必须是某种有价值的商品或者服务来还! 在三四十年前的80年代,美国是不怕还不起债的。大家知道,一件商品的诞生,要经历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这就是全球产业链,是金字塔型:越往塔尖,附加值越高 在80年代,美国稳稳占据金字塔的最上面一层,甚至在第二层:制造领域,美国的实力也很强。一个高收入的大公司高管,银行肯定愿意多借给他钱,因为不怕还不起。一个拥有极强的产业优势的国家,其他国家也会很愿意借钱给他。 但是,就在90年代,中国横空出世!中国开始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依靠国民特有的勤劳和智慧,中国开始在组装这种低级产业中扩张地盘。南美洲因此糟了殃,产业外逃,国民收入停滞,国家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又在2001年加入世贸,彻底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先是用低廉的工资,将全球的工厂一个个都吸了过来。而后通过山寨和模仿,慢慢在零部件制造这一领域内从低端往高端爬;近些年,中国又开始觊觎美国的设计研发的宝座。2017年,中国的研发投入超过欧盟,仅次于美国;小米,华为,oppo等中国手机开始进入全球市场,畅销许多国家;大飞机C919成功试商飞;中国超高速计算机连续数年占据榜首和榜眼;在民用无人机领域,中国更是独霸全球; 这种势头之下,中美的矛盾势必会更加尖锐。如果这事发生在100年前,矛盾的解决很简单,真刀真枪地打一仗好了。然而到了今天,贸易让国与国之间紧密相连真刀真枪的战争是很难打得起来。甚至连当下的贸易战,特朗普都面临巨大压力。 就在前几天,华尔街指出,贸易战一旦打响,那些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公司,高通,苹果等公司肯定会受影响,股价也会下跌。波音的股价在周三已经跌了4%。此前,已经有数个商界要人呼吁特朗普不要对中国采取惩罚性关税。其实,美国的关税计划,并非只针对中国,而是针对全世界。早在几周之前,特朗普宣布对从欧盟进口的钢铁和铝加征关税,欧盟提出将实施报复。特朗普回应,若欧盟采取报复,美国将进行反报复:对从欧盟进口的汽车提高关税。德国经济部部长气愤地说:美国这样做将导致世界贸易破裂!所以,前几天,当美国宣布将对中国每年征收600亿美元关税的时候,作为美国在政治上的铁杆盟友——英国,选择站在中国这一边。英国贸易大臣福克斯说,英国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坚实拥护者,英国站在国际贸易体系一边。但是,站在美国自己的角度看,如果不发动贸易战,美国总有一天要偿还欠国际的债务,到那时候,美国国民必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由奢入俭的感觉,通常是不怎么舒服的。小编语:一个积极向上的员工,在公司里往上爬的过程中,不论他品德多么高尚,都会得罪一大批人,其中自然也包括他想要取代的领导。一个奋发有为的国家,在全球产业链往上爬的过程中,无论他如何谦逊,都会得罪一大堆国家,尤其是要被他挑战的发达国家。 要被取代的领导一定会下绊子,将被挑战的国家也会反扑。中国要想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需要跨过很多国家的尸体,甚至可能包括美国的一切厮杀都无关乎道德,只关乎利益!
公众号【战略总局】的局长
稿费即正义!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书评人。
媒体人,日本问题研究者
你知道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壮哉,五对负重轮!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博士生
辅仁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观网现任作者读者前任小编
为世界提供感知中国的别样视角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欢迎关注“科工力量”微博、微信公众号
韩国亚洲研究所所长
资深媒体人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型智库
在深圳搬砖的中产阶级
全球化智库(CCG)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
一个写文章的程序猿,政治观察者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
国际政治观察者 观网专栏作者
炮塔越多越革命!
前英国伦敦经济政策署署长,现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原香港发展局局长助理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
美国道乐咨询集团高级研究员
同名公众号
有趣且深度的硬核财经
生活即宪法,宪法即生活
万丈高楼平地起,NB社区在这里
留日同学总会关西分会秘书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文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翻万卷书,游千里路,会百家才。
非著名民航评论员,伪空乘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演化之眼看世界
大包科技随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思想与文明观察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有些话,只说给懂的人听。
两岸时政观察员
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曾常驻巴黎二十余年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
韩愈曰:“惟陈言之务去。”
经济学家,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专注于高品质的趣味军事科普,打造男人最爱看的频道
传统、文化、历史、服饰、礼仪
国际政治观察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全真教龙门派玄裔弟子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候选人
王者,艺术般的辅助位。
北京、香港、悉尼三地媒体人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研究美国智库及两岸关系
特朗普已经看烦了吧?带你看看更大的美国
观察者网特约作者,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历史作家、四行仓库及紫金山精日事件爆料者
用科学思维看世界
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
旅法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台湾政大硕士,独立时事评论人
南亚观察员
独立学者,专注产业经济发展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独立军事研究学者
两岸时政观察员
军事观察员,独立撰稿人
驻台十年的“老台湾”
聚焦中国模式,讲好中国故事贸易战只是佯攻?美国的真正目的暴露:让中国陷入“日式”崩溃!
今晨,美国宣布拟对中国1300多项商品征收25%的关税(总价值高达500亿美元),中美贸易战再次升级。不过,美国向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举动可能只是“佯攻”,特朗普在这场贸易战中真正主攻方向很可能是——人民币!
美国阴谋:逼人民币升值,让中国陷入日本式崩溃!
4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调117个基点,升破6.28关口;而在最近一周,离岸人民币中间价日内涨幅一度超过500个基点。至此,无论是中间价还是市场价,无论是即期价还是远期价,人民币兑美元均已刷新“8·11汇改”以来的纪录。在这个贸易战硝烟正浓的当口,人民币突如其来的大幅升值,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上世纪80年代,同样是为了扭转巨额贸易赤字,美国对日本发动贸易战,并强迫日本等国签署了《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据统计,在《广场协议》签署后的3年内,日元累积升值了80%,后果是日本遭遇泡沫破裂和“失去的十年”,日本这个当时的第二大经济体彻底一蹶不振!
同样的,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从短期效应看,这回加大出口企业汇兑损失,进而降低企业出口意愿,从而打击中国的出口贸易;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会让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进一步丧失,最终损害中国的实体经济。可见,货币战的威力实际上比贸易战大得多,人民币是否会重蹈当年日元升值的覆辙,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放的大事!
美国失算!同德国一样,中国将“免疫”美国的金融打击?
事实上,美元已经成为特朗普手中最厉害的“金融武器”。人民币兑美元的大幅升值会损害中国经济,对美国却有莫大的好处:美元贬值会刺激出口,不但能大幅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还有助于帮助美国制造实现复兴。美国的财政部长姆努钦在接受CNBC采访时就曾表示,“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元贬值能让美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面对美国的这一阴谋,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呢?事实上,当初与日本一起签署《广场协议》的还有当时的联邦德国,美元兑德国马克的汇率也从在3年间从3.08贬值至1.57。但令人意外的是,德国却的命运却和日本截然相反——不但没有出现日本式的严重泡沫与衰退,还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增长。
为什么同样是货币大幅升值,德国却能在美国的金融打击下安然无恙呢?事实上,严谨认真的德国非常重视金融调控,企业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远远低于日本,股市和楼市也没有出现明显泡沫,这才没有重蹈日本的覆辙。这也正是这些年中国严厉打击炒房行为,并在金融领域不断“去杠杆”的原因。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金十数据为用户提供7x24小时点对点的实时全球财经快讯,更新突发新闻与重大事件
专注跟踪美股、港股最新最快报道
今日搜狐热点日本和美国的贸易战当年是怎么打的|贸易战|中国|经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日本和美国的贸易战当年是怎么打的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沈建光
  研究上世纪7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发现,如果贸易战不可避免,一定程度上开放市场似乎是个积极表态,对美国进口的增加类似于一种自愿性对美出口限额。
日本和美国的贸易战当年是怎么打的
  近来随着中美贸易强硬派人士加入特朗普团队,2017年1月底特朗普上任后的中美贸易前景似乎更加难料。笔者日曾在《财经》杂志发表《警惕特朗普冲击》一文已经判断,国内舆论对于特朗普冲击并未有充分预期,而在笔者看来,凭借“让美国再次强大”口号胜选的特朗普上任后对中国未必有利,需要警惕其冲击。
  特朗普组阁提名不少对中国强硬的鹰派人士,特别是提名曾出版两部专著专门抨击中美贸易关系、并支持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的彼得o纳瓦罗新组建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凸显了日后中美贸易关系可能出现的紧张局面。
  如何评价中美贸易战的可能性前景与双方的成本?贸易战一旦爆发,具体以哪种形式体现?对哪些行业影响最大?在笔者看来,仔细研究这些问题,做好“应战”对策,方可争取主动权、防范贸易风险扩大。
  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损害
  从中国方面来说,中美贸易战一旦出现,短期内难免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市场稳定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可能给中国施加通缩压力、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压力。
  首先,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依赖体现在多个方面。2016年,中国对美商品出口占中国商品总出口的18%以及GDP的4.4%。对美商品出口不仅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如玩具、家具、纺织的对美出口均占该行业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机械等对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赶超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美出口为中国创造的就业机会也不可小觑。根据商务部、海关、国家统计局和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的《全球价值链与我国贸易增加值核算报告》显示,2012年每100万美元的对美商品出口可为中国创造59个工作岗位。
  此外,2015年中国香港对美国整体出口货值为3422亿港元,其中转口货值达到3383亿港元,考虑到香港转口来源地主要以中国内地为主,2015年占据总转口额的67%,预计内地通过香港转出口到美国的份额约300亿美元。
  其次,中国对美国在技术进口以及融资上也有一定依赖。例如,中国进口的许多高科技产品,关键技术只有美国持有,一旦美国停止此类核心技术的对华出口,可能会对中国的产业供应链产生冲击。例如,因特尔和AMD在个人电脑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国手机绝大多数亦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一旦爆发贸易战,中国在寻找此类技术的替代时需要一定时间。
  除此之外,直接投资方面,过去十年,美国对华的直接投资占中国全部FDI的3.3%,笔者估算,十年内美资在华企业雇佣人数达数十万之多。同时,中国香港由于税收、法制等软环境,使得有相当一部分中美投资是通过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进行的,包括中资企业对外投资与并购,考虑到2015年中国香港与美国直接投资头寸高达约400亿美元,其中包括很多中资企业对美企业投资以及其反向,因此,真实的中美双项投资额度可能会高于中国官方统计数据。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融资,贸易战的爆发亦会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很难找到与美国市场体量接近的替代市场。理论上中美爆发贸易战后,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会转向其他国家地区,但笔者研究发现,中国对其他一些主要出口国家的出口比例也已经较高,进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场占有率的空间极其有限。例如,对美国出口量最大的电子机械与设备,对日本出口占其进口额份额49.6%,对韩国出口占其进口额的40.7%,德国占23.0%,英国占22.7%,消化更多的中国进口相对困难,而非主要贸易国市场的自身需求又相对有限。
  基于以上理由,如若中美之间当真爆发贸易战,短期内可能会给中国造成需求侧的巨大冲击。而经济增速放缓、失业增加等或许会迫使政策更加被动,也将增加人民币更大的贬值压力。而更悲观的一种情况是,稳增长压力加大使得政府不得不出台进一步宽松措施,错失结构性改革良机。
  贸易战对美国经济可能的损害
  贸易战显然对双方不利,一旦引起中国方面的反击,对美国而言,可能导致“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
  首先,中国是美国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的第三大出口国。据美国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高达1161亿美元,占美国商品总出口的7.7%以及GDP的0.7%。美国对华商品出口不仅包括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如飞机、汽车、电子设备,也包括资源型商品,如原木和谷物。此外,美国2015年对中国香港出口约270亿美元,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地需求。事实上,美国绝大多数的大型跨国公司都视中国为重要市场。
  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为美国创造至少67.8万个就业岗位,占全部出口创造就业的10%。
  中国服务业的出口对美国也十分重要,2015年美国服务业对华出口额高达484亿美元,顺差为333亿美元。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对华服务业出口在2014年为美国创造了27.3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是连年增长,2015年录得80亿美元。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创造了1.3万个工作岗位,中国所有对美国投资则创造9万个工作岗位。同时,诚如上文提到,如果考虑到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每年有相当多的中资利用香港作为并购和投资平台,真实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综上,中国对美出口以及中国对美投资,总计为美国创造了至少100万个就业岗位,占美国非农就业总人数的0.7%。
  其次,美国同样依赖从中国的进口。美国从中国的商品进口占美国商品总进口的21.3%。其中,从中国进口的机电设备占此类产品总进口的40.8%,从中国进口的机械及机械设备占此类总进口的32.4%。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中国进口占比更高,部分行业甚至高达80%。从这个角度来看,短期内找到中国制造的完全替代品相对困难,贸易战将会推升美国人民的生活成本并提高通胀风险。
  最后,虽然全球化对美国劳动市场造成了两极分化的冲击,但除非美国对全球所有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国家同时进行贸易战,否则低端制造业的美国回流将难以实现。
  日美贸易战镜鉴
  一旦贸易战爆发对中国有负面影响,美国也未必能得到实在的好处。但从现实来看,如今特朗普重用对中国的鹰派人士,显示对贸易战的可能性不可小视。
  可能出现的情况与路径则是需要讨论的重点。以史为鉴,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日美贸易摩擦,与现今中美贸易摩擦十分相似,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了解中美贸易战爆发可能导致的后果提供借鉴。
  日本在1955年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后逐步实行“走出去”战略,并随着日本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与美国频繁发生贸易摩擦。
  第一轮贸易摩擦起始于纺织品争端。由于日本纺织品的快速发展,其对美国出口及市场占有额逐步提高,对美国本土纺织品制造业形成威胁。为了回避矛盾,日本接受美国政府要求,实施了对美国出口的自愿限制,并且在1971年签订“日美纺织品协定”,以1969年为基准设置限制对美出口增长的范围。
  日美贸易摩擦并未就此止步,在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日美在钢铁领域开始争端不断。1974年,美国政府要求日本自愿限制对美钢铁出口量;1976年,美日签订特殊钢进口配额限制协定;1977年,美国对日本五种钢铁提出倾销诉讼;直到1978年,美国实行钢铁起动价格制度,即对低于一定价格的日本进口钢铁自动启动反倾销诉讼,使得日美钢铁摩擦降温。
  最为激烈的贸易摩擦发生在汽车行业。1978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超过150万辆,在1980年达到192万辆。美国从日本进口的汽车占汽车总进口的80%,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20%。来自日本的竞争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为本国汽车行业提供10亿美元的补助。1979年,美国政府要求日本完全开放日本的汽车市场,日系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建厂以及自愿接受出口规模限制。1980年5月,日本政府统一减少对美汽车进口关税,并在1983年同意将对美出口汽车辆数设定上限,1981年的出口上限为168万辆,1991年为230万辆。
  1985年,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美国要求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同意日元兑美元升值。虽然日元应声大涨,但其减少美国对日逆差的效果只体现在签订后的头几年。1990年,美国对日本的汽车出口逆差占美国对日本总逆差的四分之三,以及美国整体贸易逆差的二分之一。1992年,布什总统访日后,日本将对美国汽车出口上限从230万辆下调到165万辆。1993年,克林顿政府要求日本更加全面地开放本国汽车市场,1995年,美国根据《1974年贸易法案》对日本汽车征收额外关税。
  除了汽车领域的贸易摩擦,1970年到1980年,彩电、半导体、电脑、电话等电子产品也被卷入日美贸易纷争。美国不断对日本实行贸易限制的同时,日本也同样限制来自美国的进口,包括牛肉、有机食物等。
  日美贸易摩擦延绵近30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贸易逆差的GDP占比开始下降,日美贸易关系才有所改善。2000年以后,大部分贸易摩擦都在WTO的框架下得到解决。
  而从影响来看,被征收高关税及被实行出口限额等措施,其实对日本整体经济的影响确实相对有限的。实际上,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的日美贸易战相较于1930年美国实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带来的冲击要小许多。例如,1992年,日本被要求将汽车出口上限从230万辆下调到168万辆,但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金额在当年仅减少1%。
  同时,通过日元升值调整对美贸易顺差的做法并未见效。日元兑美元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已经大幅升值,但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只是扩大未见减少。但贸易战无疑对日本该行业的产业布局造成了影响,例如,日本汽车制造商被要求在美国建厂生产,出口限额也促使日本将高端产品的制造更多地转移到美国。
  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广场协议”的签订。由于日元大幅升值导致日本央行不得不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释放大量流动性,加之日元升值吸引大批热钱流入日本,日本国内一时流动性泛滥。随之而来的是资产价格飙升,泡沫形成。而上世纪90年代初的泡沫破灭则将日本带入“失去的30年”。
  研究上世纪7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发现,如果贸易战不可避免,一定程度上开放市场似乎是个积极表态,对美国进口的增加类似于一种自愿性对美出口限额,这种情况下,美国的高科技公司、服务类公司以及中国的高端产品出口公司会有一些获利,把握此机遇,配合改革,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改变国有企业垄断局面也是有好处的。
  日美贸易摩擦的经验还表明,中国应该避免通过汇率大幅波动来调整贸易。广场协议是日本危机出现的一个重要事件。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存在困境,如果中美贸易战无法避免,中国出口短期受损严重,中国政府也应避免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尤其是在现今资产价格过高的情况下,不然只会推迟结构性转型,催生泡沫,甚至引发经济危机。
  此外,如果中美贸易战爆发,体现形式也不会是全面提高所有行业的关税,调整幅度也未必会提升至45%,10%、15%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根据以下三个标准来判断最可能被制裁的行业,即一是美国国内生产所占比重低的行业;二是美国有相对优势的行业;三是中国对美出口量大的行业。笔者预计,计算机、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行业最可能成为贸易战火力集中行业,应该重点防范。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现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 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经济学博士,现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 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目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