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直击目标是?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长期效应_百度知道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长期效应
我有更好的答案
凯恩斯主义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需求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详述了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其传导效应及国际经济中的货币政策等方面的政策主张,
采纳率:84%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货币政策转型:从数量型调控到价格型调控
分享到微信 货币政策转型:从数量型调控到价格型调控第一财经 14:36:00 简介:全球经济进入深刻的调整期,我国经济也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要求。如何实现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成为亟需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伍戈和李斌的专著《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是对该问题的深入、系统研究。
近年来,我经常被邀为青年经济学者写序,从而较多地接触到年轻一代经济学者的研究成果。我深感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70后&和&80后&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主力。&江山代有人才出&,看到新一代的迅速成长,作为&40后&,我既感到十分欣喜也不免感慨万端。这一代新人是幸运的!他们大致来自三个领域:科研单位(包括高校)、政府部门和市场。他们之中更有一些人在职业生涯中已先后涉足过这三个领域。良好的教育与相当丰富的实际经验使他们获得了老一代经济学者所没有的综合优势:掌握分析特定领域经济问题的理论框架、熟悉建模技术和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及来自实践的强烈问题意识。在这个群体中,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各部门的年轻研究人员表现尤为突出。出身中央银行这一背景,自然是独特的优势,但他们的丰硕研究成果足以证明了他们本身的优秀。伍戈和李斌两位研究员是央行青年研究团队中的两位重要成员。我虽同他们谋面不多,但对他们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早就多有耳闻。他们的这本专著《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果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进入深刻的调整期。我国经济也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要求。首先,在新常态下,必须处理好作为总量工具的货币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经济研究者建立考虑经济结构性特征的新的货币政策理论框架。其次,中国金融调控的环境总体正在向更加市场化和平衡增长的常态状况转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趋向平衡、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都在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成为亟需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
李斌和伍戈在2014年出版的《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一书中对前一个问题给予了回答。《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一书则是对后一个问题的深入、系统研究。
对货币政策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调控的探讨。这是个老问题,一般性的讨论也比较多。比较而言,强调规范性和系统性,是本书的一个特点。对数量与价格调控的有关问题,他们都力图将其纳入规范的现代经济学框架和语言体系中进行讨论,尽可能给出实证研究的检验。他们注重细节而不满足于停留于一般性的讨论。本书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包括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传导机制及其效果比较,政策转型的现实选择以及开放宏观格局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等。实际上,本书的涉猎范围早已超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讨论。
对货币中间目标选择的讨论首先涉及对货币性质的认识问题。什么是货币?什么是资金,资金与货币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流动性?狭义货币同广义货币到底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看起来是些最简单不过的常识问题。但是,恰恰是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造成了我们对货币政策的不同认识。例如,在货币主义者那里,货币的功能是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而货币作为价值贮存手段这一重要功能却被忽视。维克赛尔的可借贷资金理论可以很好解释均衡利息率,即他所说的自然利息率,但我们却不知道交易需求在他的可借贷资金供求中充当什么角色。狭义货币M0和M1既可以充当交易手段也可以充当价值贮存手段,但储蓄存款M2中扣除了M1的那一部分显然不能充当交易手段,为什么货币当局还要把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加以控制(能否控制姑且置而不论)以实现控制通货膨胀的最终目标?储蓄存款只不过是储蓄者将体现为M0或M1 的购买力暂时让渡给投资者(借贷者)的通过银行作为中介订立一种契约。在我看来,储蓄存款根本不是货币。储蓄存款可以转化为活期存款并不能改变储蓄存款不是货币这一事实。首先,任何金融资产,只要不能充当交易手段就不能视为货币。其次,除非居民储蓄偏好发生变化,除非有其他金融资产代替,某甲储蓄存款的减少必然被某乙储蓄存款的增加所抵消。中国的M2对GDP之比超过180%(堪称世界之最),但通货膨胀率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一事实是能够用中国的高储蓄率加以解释的。在讨论价格型调控时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流动性。什么是流动性?超额准备金可以理解为流动性,但流动性与超额准备金是否是等价概念?如果两者等价,为什么在货币政策并未发生改变(包括准备金率未发生变化&&一些发达国家根本就没有准备金率要求)时,流动性可能会突然消失?在中央银行概念中的流动性同市场人士眼中的流动性有何区别?在现实中我们常常把资金和钱混为一谈,Funds和Money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定义资金的概念呢?我以为澄清上述基本问题,对讨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转型应该是十分重要的。
在确定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标准时,伍戈和李斌引用了Poole的理论。该理论确实是分析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的有力工具。但其分析是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的IS-LM模型基础之上,IS-LM模型本身所包含的许多假定在现实中恐怕很难满足。例如IS-LM模型排除了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无论在产品市场还是货币市场,失衡都是通过利息率或产出变化加以调节的。物价只是给定的外生变量。Poole的理论是不错的教学题材(我当年在牛津读博时的考试内容),但离现实可能还有些距离。或许,作者可以找到更好的分析框架。当然,我赞成作者的基本结论,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两者很难兼顾,应该根据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我们对不稳定性来源的判定决定中间目标的选择。
伍戈和李斌指出,随着调控思路的转变,我们需要从以往的主要基于货币数量方程的分析框架转向基于利率传导和调节的框架,转向对收益率曲线的更多关注。在实行价格调控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住整体的物价稳定的一个关键就是要稳定预期,从而稳定经济主体的行为。 价格型调控与稳定预期以及强调政策的规则性、透明度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这些重要理念,本书都作了深入细致的解释和阐释。阅读这本书,有助于读者深化对量价调控及政策转型有关问题的认识。
注重从结构视角来研究货币政策转型面临的约束与挑战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分析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结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许多从传统总量视角出发所难以解释的问题。如近年来部分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但与此同时,中国的货币信贷总量保持了较快增速,流动性总体也比较充裕。这就表明经济中可能存在影响供求平衡的结构性问题。因此,从根本上缓解结构性矛盾与问题,而不是简单依靠货币总量放松,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之道。可以说,对很多总量问题,都可以使用结构化视角进行分析,从而深化我们的理解和认识。在本书中,两位作者就运用多部门模型和结构化方法研究了结构扭曲可能对货币政策传导及转型造成的影响,并由此探讨政策转型的现实策略。这样的分析更接地气,从而也更具理论和实践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量信息时代,即使是严谨和规范的经济理论著作,也要注意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本书以发生在2013年大家十分关注的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作为分析的起点,容易引发读者的兴趣,并通过层层设问和剥茧式的剖析逐步梳理出一个理解量价调控及其转型的基本框架。这样的写作方法和逻辑安排也为本书增色不少。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内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这些都对做好货币政策调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说,央行的货币政策工作是十分紧张和繁忙的。在过往的三年多的时间里,两位作者围绕通胀、货币与利率这三个货币领域的基本问题先后出版了三部有分量、有价值的著作。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新一代经济学人,特别是央行经济学家对货币政策工作的执着与热爱。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寄托在他们身上。&任重而道远&,希望伍戈和李斌坚持对货币政策理论的探讨,为中国经济理论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本文为作者为《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所作序)
编辑:吴茜
第一财经APP第一财经日报微博第一财经微信服务号第一财经微信订阅号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位置:>>>>美国货币政策新常态
美国货币政策新常态
刘启元 &&&&发表时间:&&&&来源:老虎财经
二战以来的七十年中,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只经历了一个大周期,以日为分界点,在此之前以上升为主要趋势,而在此之后以下降为主要趋势。
联邦基金利率趋势的变化与美国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同步。在二战至1970年,美国实行的是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作为财政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的附属政策为经济发展服务,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货币供应量。年,是美国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过渡期,经济政策由政府主导的凯恩斯主义转向&自由主义&,货币政策也由附属地位跃升为主要的经济政策,货币中间变量由货币供应量逐渐转向利率。货币供应量决定利率长期走向利率的走向实际上也反应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总体上来说,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导时期,货币供应量实际上是受到限制的,因为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大于实际的货币供给,因此利率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而在&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下,货币的供应不再受到严格的限制,利率才是政策监控的目标,因此货币的供应量就可以不受限制的增长,只要对货币的需求没有导致经济过热,货币供应量就可以持续增加。以名义GDP/MZM(零期限货币,是指一个经济体系内流通货币的供应,等于货币供应M2减定期存款,加货币市场基金)计算的货币流通速度六十年来完美拟合了联邦基金利率,表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密切的负相关关系。美国货币供应量&次贷危机&后大幅增加,利率将长期处于低位美国在&次贷危机&后实行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这导致美国的基础货币6年里至今增加4倍,也促使M1、M2及MZM的快速增长。近期的加息预期、新兴市场危机及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使得对货币基金的配置增长很快,MZM增速正在快速回升,这意味着GDP/MZM仍将继续下降,联邦基金利率仍将长期处于低位。美联储若加息,这也是一次短命的加息周期日本和欧元区的经验都表明,在不改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仍采取货币政策主导经济政策的背景下,货币超发是不可避免的,零利率是最终的归宿,而想要突破零利率是非常困难的。尽管美国的通胀和就业可能已经满足加息条件,但全球经济依然脆弱、美国经济本身也不够强劲的事实可能会阻碍美联储做出加息的决定,而即使加息周期启动,新兴市场经济危机加剧也可能再度危及美国自身,这意味着美联储的本轮加息可能会是一轮短命的加息周期。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货币政策框架演变的国际比较货币政策框架演变的国际比较慈隐恻造百家号本文阐述了经济转型下货币政策框架演变的国际经验,详细阐述了经济转型如何导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化,以及由此伴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相应变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这一中心主题,国内外已有多个研究。1959年,《拉德克利夫报告》分析金融创新加速条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广义流动性的冲击,货币供应量指标重要性受到削弱;1979年10月到1982年夏季,美国进行了一次"货币政策实验",反击财政政策带来的“滞涨”,奠定了货币政策作为单一工具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新西兰率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奠定了其为货币政策单一目标基础;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学界与货币当局进行大反思,认为“双单”的货币政策框架远远不够。追随这些转型的浪潮,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框架也是起起伏伏,但框架基本局限于“双目标和双工具”的货币政策框架。本文阐述了经济转型下货币政策框架演变的国际经验,详细阐述了经济转型如何导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化,以及由此伴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相应变动。1经济转型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化1.1外界危机的冲击美联储成立之初,它的主要任务是维护金融稳定,通过再贴现窗口向缺乏资金的实体部门提供流动性。再贴现过程中,美联储要求商业银行提供合格的抵押品,而且操作的机构不限于高等级的商业银行,券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包括在内。大萧条经历表明,单纯金融稳定不能最大化货币政策的作用,美联储保守的货币政策饱受垢病。大萧条后,美国颁布了一系列防范银行经营风险的金融管制法案,其中一个最突出的是“Q条例”,对银行存款利率进行管制,除了防止银行恶心竞争外,降低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也通过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1.2人口结构变化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和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催生了大量的婴儿出生,人口红利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潜力,另一方面人口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1945年至1960年期间,人口年均增速为1.68%,比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1960年,劳动人口占比高达38.7%,比1941年的低点高8.9个百分点。在此期间,经济增速逐渐提高,上世纪50年代年均增速为4.1%。美联储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保障就业上来。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也使美联储开始使用货币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1977年联邦储备法案的修订(FederalReserve Reform Act),保障就业和稳定物价一起正式成为美联储的政策目标。1.3经济转型与货币政策目标变化战后,美国享受的战争红利结束,欧洲日本等国快速提升潜在生产能力,美国在精密制造等关键领域逐渐丧失优势。再加上,美苏国际争霸,大量资源用于军工建设和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其他国家,美国的潜在生产力下滑。美国年均经济增速由五六十年代的4.1%,降至七十年代的3.3%,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由2.0%,降至1.1%,下降0.9个百分点。在总供给收缩背景下,美国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不再呈菲利普斯预示的反向关系。伴随频繁的外部冲击,美国经济在1970年代表现为通胀与失业率的螺旋式上升。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不仅无法对付通胀,反而进一步推升了货币供应量。保罗·沃克尔执掌美联储后,立即采取措施,控制货币供应量,伴随着70, 80年代的几次萧条,通货膨胀率基本得到控制。通胀高企的后果是,市场名义利率远高于存款利率上限,资金大量冲银行体系流入货币市场或者国际市场,严重影响银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作为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瓦解,美国的国际收支情况开始恶化,经常项目顺差持续为负,国际收支平衡也被纳入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当中。美联储为了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推行扩张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最终导致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通胀。保罗·沃克尔执掌美联储后,立即采取措施,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基本得到控制。20世纪90年代,IT革命带来经济增长潜力再次提升,低通胀和较快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可以较好的平衡在一起。“美联储充分汲取了60年代时货币政策顾此失彼的教训,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上力图达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平衡。”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改变了三十年来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的做法,把减少失业、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调整联邦基金利率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成功地阻止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这次金融危机让美联储重新认识到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在后危机时代,耶伦执掌的美联储更为担忧失业的经济后果,更相信美联储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能力,更愿意为尽快降低失业容忍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更为重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不遗余力地促进“最大限度的就业、物价稳定和稳定的金融体系”。1.4其他国家的类似历程其他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发展经历了和美国大致相同的过程,但由于各个国家面临的经济形势不同,各国的政策目标也出现了一定的差别。二战后,欧洲和日本都面临着战后重建与经济恢复的问题,保障就业便成为各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同时,经济复苏时期对美国的依赖使得多数国家把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列为重要的政策目标。上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通货膨胀让大多数国家把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进入90年代,许多国家纷纷执行通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力求将通货膨胀维持在目标区间,使得经济能够以潜在增长率运行。金融危机后,大多数国家的央行都小心翼翼地维持着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日本在2014年开始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期能够刺激经济增长走出低迷,而欧洲央行则不断调低利率,并决定从2015年3月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希望通过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来提振欧元区各国经济,降低失业率。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工具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经济学界围绕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哪一个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一问题展开过多次争论。凯恩斯主义将利率视为调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核心变量,货币当局应该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通过对利率的干预和检测,来实现调节经济发展的目的。然而,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相关关系,一切波动都是货币冲击的结果,所以货币当局应该执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只要把货币增长率长期保持在某一稳定的水平,经济就能实现低通胀下的稳定增长。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大通胀”使货币主义观点得到重视,英美等西方国家开始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然而,由于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中央银行对货币量的度量和控制变得越来越困难,货币目标在各国货币政策实践中便开始被修改,其地位也开始下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被全盘放弃(如1982年的加拿大、1985年的澳大利亚以及1987年的英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逐渐抛弃货币供应量这一指标,转而采用其他中介目标。1993年以后,美国在“泰勒规则”的基础上,采取了以利率为主要调节手段,同时兼顾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的“中性”货币政策。而英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则采取了以盯住通货膨胀为目标的通胀目标制。表1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动在操作工具上,西方央行会动用资产负债表上所有的操作工具进行数量和价格方面的操作,以便影响及实现中介目标。一般来讲,西方国家传统的货币政策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等三大传统工具或者一般性政策工具,也有一些创新或选择性的政策工具。与中介目标相适应,西方发达国家的操作工具也是由价格型向数量型最后再回归价格型工具的过程。如与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相一致,西方发达国家更多倚重数量型工具和直接控制的工具,比如准备金率,信贷规模、利率限制和特种贷款等。上世纪90年代后,操作工具更多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配合信息沟通,如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贷投放,并通过舆论传播,引导公众预期;准备金制度作用在有些国家已经没有或者极大削弱了。表2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危机期间,货币政策的基准利率已经接近零利率下界,许多国家通过创设的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如英国在2009年创设了资产购买便利APF(财政票据融资购买银行资产)、特别流动性计划SLS(银行用低流动性抵押贷款资产置换国债),以及2012年再推出融资换贷款计划FLS(银行以低流动性资产为抵押向央行借入国债),为市场注入了必要的流动性。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慈隐恻造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相信谎言的人必将在真理之前毁灭。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