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5后不想进工厂领导痛批95后下属??

为什么95后都不愿意进厂了?|工厂|工资|老板_新浪网
为什么95后都不愿意进厂了?
为什么95后都不愿意进厂了?
在那些70后80后来说,工厂是很赚钱的,尤其是90年代以后,在家都是挣不到钱,而去广东进工厂却能够挣到不菲的工资,这也导致那时候人人都想着下广东打工挣钱,也是真的有不少打工妹们靠打工让家庭的日子过得很好。为什么95后都不愿意进工厂了?95年的回复让老板无地自容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到工厂打工越来越不受欢迎了,从90后开始很多年轻人就看不上工厂的工资了,因为现在很多行业的工资也是提高了,跟工厂的都差不多了。现在的95后看不上工厂了,就算是富士康也是一样,觉得工资低环境差,还不如做点别的工作。不少工厂老板也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进工厂了,虽然每天都去市场上招聘,但是人越来越难招了,一天都不一定招到一个,招人速度比辞职的速度更加慢,这让很多小工厂的老板心里都非常着急。一些老板更是在工厂内部实行推荐有奖金制度,内部介绍员工都可以拿到不错的奖金,这全都是为了多招一些人进来啊。不过95后可不吃老板这一套,觉得他们有这些钱去招工,还不如多加点工资给员工,那样工资高了,员工自己也不会走,更是可能带动不少朋友过来。不少老板们的想法就不一样了,他们更愿意花钱去招聘员工进来,也不愿意直接给员工加工资,毕竟这些工资实实在在给员工了很心疼,而招聘费用反正都要花的,用起来也是觉得值得。其实不怪95后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主要是工厂的工资实在太低了,尤其是那些小工厂老板。给的底薪本来就给不高,平时考核又是东扣点西扣点,还要求员工多加班少拿加班费,这样谁愿意帮你干。所以现在的95年就算是进工厂那也不去小工厂,都进富士康这种正规大工厂,福利待遇方面都是比较好的。这可就怨不得年轻人们了,谁让那些小工厂老板给不起工资,还对他们不好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为什么95后宁愿多花2个月找工作,也不愿去工厂上班?_百度知道
为什么95后宁愿多花2个月找工作,也不愿去工厂上班?
我有更好的答案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求职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前只要觉得这工作合适、收入不错,也不会计较是在工厂还是在商业区上班,而现在的90后、95后的年轻人就不是这么想了。很多年轻人宁愿在家休息多几个月慢慢找工作,也不会去工厂上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看了网友的回答,感觉很扎心。1、我是95年的,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可不想像我爸妈一样,在工厂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每个月最多能拿五六千块钱,还经常熬夜加班。我现在在做销售,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业绩,只是在拿底薪,但我相信自己再努力一点,很快就能做到业绩的。2、说实话,现在赚钱方式比以前多很多,有时候在网络上做兼职的钱都比在工厂辛苦加班一个月来的多。何况自己还更自由,累了可以随时休息。干的久了,能积累到资源和经验,以后还可以创业呢。3、我是正经大学毕业的,如果进工厂上班的话,相信我父母都会寒心的,辛苦供我上大学,到头来却去工厂做了流水线工人,还不如初中就直接出来打工呢!4、在厂里上班,今年是工人,明年还是工人,干个十年还是工人,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可能有人会说在厂里不是不能升职,不是还有线长、组长之类的吗?但是说句实话,年轻人出门打工,回到家里朋友们问你现在在干嘛?你说在厂里,几年时间都花在厂子里,真说不出口啊!从网友的话里可以了解到,70后、80后那一代受到工作环境和自身学历的限制,出来打工只能去找要求较低的工厂上班,不像现在的90后、95后都经过良好的教育,又碰上互联网时代,机会多了,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去厂里面赚辛苦钱了。不知道身为90后、95后的你,还愿意像70后、80后那样,在工厂打工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百城招聘,让招聘更简单,让求职更轻松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为什么大部分大学生一到寒暑假最先想到的是去工厂打工呢?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26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分享邀请回答51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老板必看!不是开工厂难赚钱,而是开工厂赚钱的逻辑彻底变了
我的图书馆
老板必看!不是开工厂难赚钱,而是开工厂赚钱的逻辑彻底变了
一有两样东西,以前一直被敬重,现在最被蔑视!这两个东西,一个叫经验,一个叫权威。如今,谁在迷恋经验、谁在迷信权威谁绝对就是蠢蛋一个,简直就是一条路走到黑!面对这股时代浪潮,只顾埋头苦干有用吗?千万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什么天天加班、熬夜……如果努力就能成功富士康流水线上工人个个都比你强啊!切记:当一个行业要靠比能力来赚钱的时候你能赚到的只能是辛苦钱了。人的努力,在大时代和趋势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我们都不过是时代洪流的一只蝼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只有顺势而为,才是这个时代的王道我们可以没有王者的实力但是必须具备王者的思维:什么是王者思维?大众爱跟风,精英看趋势,王者则看必然。什么是必然?趋势的终点就是必然!二、企业为何要进化?很多企业家正在逐渐被淘汰。为什么?因为企业没有跟随时代——同步进化:因为这个时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你的消费者变了;你的销售渠道变了;你的员工也变了,80后、90后成为你的核心员工;如果你不改变,你可能就out了。那么,要怎样才能够跟得上这个时代?1消费者变了,80、90后成为主力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越来越宅。我们做消费者调查,我问他/她一个问题,周末你都干什么?下了班你都干什么?大家猜猜是什么?男生都在打游戏,女生都在追剧,然后都在叫外卖,这是他们做的最频繁的事情。结了婚的家庭略有不同,就是带着孩子去shopping mall,上个补习班,滑个冰什么的。所以,shopping mall现在完全是靠小孩子的活动,靠故事来吸引大家,要不然也是没有人流的。第二是越来越懒。去年有两件事情让人大跌眼镜。第一件事情就是说微信支付打败了支付宝,你要知道支付宝在线上支付,垄断了整个互联网支付将近十年。有做错什么?没有。为什么微信支付用一到两年时间就能够把它翻牌翻过来呢?最高的时候做到2:1。也就是微信支付2,支付宝1。当然现在支付宝用各种补贴又拉回来一点,可能据说是1.5左右。我想告诉你,原因很简单,就是人们很懒惰。因为你大部分时间都在微信里面,你要用支付宝,你要多戳一下,换到另外一个界面。就这么一步,多戳一下,你都懒得不想做了。美团做外卖,才做了四年。你们知道现在一天多少单吗?1800万单!今年的目标,年底要到2500万单。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的80后、90后都很懒,不要做饭,都叫自己是happy eat。但是都不会做饭,也不想做饭,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叫外卖。在家里待着,打打游戏、看看视频,顺便把外卖就叫了,生活方式都改变了。第三大家注意力也越来越短。大家注意到没有?以前看电视剧,现在都是要看短视频,所以快手涨得很疯狂,抖音涨得很疯狂。我自己都要看的,一不小心就看了一个小时。而且它现在是AI的,是用户给你推荐的。现在人懒的,以前还打个关键词检索,现在都不想打关键词,直接推送。所以,搜索引擎百度跟谷歌都不增长了,但是推送的东西都涨得很快。就是人们很懒,不想动脑筋了。第四是他们又很爱表达、要分享。这帮人也很有安全感,所有的东西都不需要拥有。不需要有拥有权,有个使用权就好了,这都是我们看到的趋势。2销售渠道变了大家看中国的零售增长百分之十几,这是一个平均数,平均数是非常有误导性的,你要拆开看,里面是很不一样的。首先,百货商店全部是下跌的。大卖场黄金20年风光不再,现在老店这样下去也不敢开店了。如果你是个品牌,你要跟着打胜仗的战船,你才能够赢。如果你是跟着百货商店,你跟着呆滞的市场就没戏。看一下康师傅、娃哈哈、宝洁、欧莱雅。这些品牌是跟着呆滞市场的,没什么机会。那现在谁在增长呢?我觉得有两个牛掰的模式:超级平台和新零售。超级平台,所向无敌。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现在,大部分中国用户每天有三个半小时是在移动互联网上,所有的决策都是看APP的信息。我问过一些消费者,如果你走到一个shopping mall,那里有20个商店,20个餐厅,你在那一瞬间怎么决定在哪个餐厅吃饭呢?你知道他们怎么回答我?他说我要拿出大众点评看一下。我说你都已经站到那个餐厅门口为什么要看大众点评?他说哎呦,我要看一下点哪个菜呀,我要看用户评价呀。所以我跟我们那些传统的企业家说,如果你没有互联网的战略,你就没有新用户了。因为所有现在的新用户,那些大学生、高中生、职高生,他们只相信用户的评价,他们只相信互联网的信息。他看见你的电视广告,他觉得你的公司很有实力,但是他都不信你,他要看用户评价。所以未来如果你在互联网上没有声音,你就已经out了,这就是那些大公司为什么不灵。那么超级平台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一个公司可以做地头蛇,譬如说你在这个城市开一个店,或者是你在这个省,你可以变成老大。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所有的东西、所有的决定都集中到手机那几个APP上。我们调查研究发现,用户经常用的APP不超过20个,通常就是12个,而且他不再下载新的APP。40%的用户没有下载任何一个新的APP,还有40%只下载了一到两个。那么那些用户量过亿的超级APP,每天打开超过八次的超级APP,它们就变得非常值钱。因为现在的APP一个获客成本在120到200元之间,你要获得一亿用户得花多少钱?基本上是没搞头了,所以说超级平台很值钱。刚才我说了它的独家性跟垄断性,还有,它上面可以长出花来。什么叫长出花来?因为它的网络效应非常强大。我给你讲个例子,就是我们投的美团,美团现在值300亿美金,但它其实只有七年的历史。它一开始只是做了个团购,后来用了团购又做了外卖,然后又做了旅游,然后他又做了本地搜索,他很快就做起来了,获客成本基本上是没有的。而且,广告的规模效益非常大,它可以花11亿打广告,你花不起,你就输了,因为你没有获客渠道了,这是非常残忍的。有了网络效益,超级平台就会形成垄断,可能会形成一家独大或者是双寡头的局面。问题是他们最终能长多大呢?我觉得它们还有增长空间,因为光靠下面两件事情就可以让它们增长得更大。第一是渗透率。现在电商的渗透率也就是看品类了,服装可能30%,大家电才百分之十几,生鲜这个才2%-5%,那这个渗透率还会逐渐上升的。第二个是AI和大数据。谁拥有这些数据?谁拥有消费的场景?是超级平台。而且我后来发现,有了AI以后更加会形成垄断。因为它的算法会越来越精准,推荐会越来越精准,最后可能就像王兴说的,变成“7-2-1”的局面,第一名拥有70%,第二名拥有20%,剩下10%就无所谓了,我还是比较认同他的观点。你看看现在的游戏,看看电商,基本上都是这个格局,打到最后就是7-2-1。所以我们手上有几个超级平台美团、京东,我们都不舍得卖。超级平台它是很厉害的,美团外卖才做多久?才做了四年。这就是超级平台的威力,它可以长出花来。如果说超级平台把这个江山都拿去了,那你说你做品牌还有什么搞头呢?我们研究过历史上伟大的品牌,都不是长在超级平台上面。渠道跟品牌总是在博弈的。如果渠道太牛掰,品牌就不牛掰,就像沃尔玛,给沃尔玛打工的全是OEM、ODM,没有什么伟大的品牌,像那些伟大的品牌在沃尔玛之前早就成立了。你知道宝洁已经一百年了,可口可乐已经一百年了,沃尔玛才五十多年呢。所以他们是靠小的渠道,靠电视广告砸出来的,靠超级碗砸出来的。那我在想,都变成这种格局的话,那品牌不是没啥戏了嘛!什么是新零售呢?其实就是线上的流量红利没有了,你线下要有获客的能力。但是这个交易50%是要送到家的,而且要半小时达。我们就赌刚才说的人性,人是越来越懒的,当他已经有了送货上门,他就不愿意再到门店去。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送货上门就是卖生鲜,你觉得将来百分之多少的生鲜会送货到家?我们赌可能超过50%,可能六七十,因为太方便了呀!为什么美国起不来?因为美国送货费用太贵了。第一我们人工很便宜,第二人的密度非常大,所以它送货很快就到了。所以我们觉得新零售光是一个品牌在,你光卖东西是不行的,你要控制三样东西:①控货②控店③控心智什么叫控货?就是这个产品是你的,是自有品牌,是你的品牌,你要打到供应链,要做包装,外形包装,还要做门店的包装。然后店是你的,不管是直营、加盟,还是类直营,你一定要控制这个店。控心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20%的人口经常看到你,星巴克的咖啡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吗?肯定不是了。但为什么你一喝咖啡就想到星巴克?因为你到处可以看到它。我们平时一年就投5到6个项目,去年我们投了15个,因为我们找到了新零售这个比较好的赛道。去年成长最快的零售品牌,第一个是我们投的永辉生活,它和超级物种、盒马鲜生、小米之家、名创优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宜。它为什么便宜?是因为成本低、效率高,是因为线上线下打通了,而且用户体验超好,因为送货上门了。我特别想讲一下小米之家,小米之家特别牛掰,开一个店变成shopping mall里的红人。为什么它们能变成红人?因为他们一开始就觉得,开一个小米之家,把线上流量都导过来,销量就特别特别高,shopping mall特别爱它,让它立马签一个合同,15-20年,只收3-5%的费用。这就很有竞争力,你的成本就比别人低很多,即使流量掉下来也没有关系,因为已经签了15-20年3-5个百分点的费用,它也不是给固定租金的。它打通线下线上打通,你三百平米的空间装不了太多,但是小米之家那堵墙可以把所有的货都装进去。核心就是说你本来一个店,覆盖的人群范围可能300米,一个大店可能覆盖1000米,但是我有了App以后,线上线下打通以后,可以覆盖到3公里。也就是说销售收入可以增长两倍甚至三倍。那这样的话,我的人效坪效不是就很高嘛。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成本效率很高,就可以把价格拉下来,就很有竞争力。永辉生活的日均销售额从4000块钱增长到了18000。它的开店速度,去年是1天1家店,今年的口号是1天3家店,你看它的成长速度,去年10倍,今年再10倍。到底什么东西发生了?这个人还是同样一个人啊?我觉得奇迹的发生就是那个洞察人心的“合伙人+赛马”机制。他的口号是什么?公司出钱、员工创业、工资保底、利润对半。当你听说利润对半,你说,哇,好心疼,太多钱给员工,其实你不用很担心。因为员工的工资占收入比例通常都是12%、13%左右,你的净利率也是12%、13%左右,你加回去不是25%嘛,然后你给他对半,你就是12.5%,其实是一样的。但变化是非常大的。首先,员工自信心大增,以前卖水果的连老婆都找不到,现在他叫“合伙人”;第二,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拥有者,只要有客户,晚上都不关门,下雨天还要到处去吆喝;第三,以前企业管理成本很高,KPI弄来弄去的,你知道中国有一个坏习惯,凡是采购都吃回扣,凡是开店的也是吃回扣的,有了这个以后你不用担心了,他们都自己监督自己。店长是你们自己六个人民主选举的,是一个搭档,你要敢吃,随后那五个人都要跟你拼命,因为他们自己的钱都在里面,所以管理成本大大减少。但是光有这个还不行,人们赚了很多钱后就会懒惰。还有一个叫赛马,这是什么意思呢?每六个月,把员工KPI考核一下,后20位的店长必须被干掉,而且除了店长干掉,另外两个人也要被干掉,6个人要干掉4个人,干掉谁?你们自己选举,但是被干掉以后,你还可以再复活一次。可如果第二次你还不灵,你就出局了。我觉得这种制度就保证员工永远是饥饿的,舍命狂奔。所以我觉得“合伙人+赛马”是非常牛掰的制度,而且它变成是一个自组织。员工自己发展,民主选举,你都不用去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说,以前都选比自己怂的人,因为担心他把自己的位置给撬了,现在都选比自己牛的。因为我们俩是合伙人,干不好我们都要被干掉。3、什么样的人最牛?· 我们首先需要有杀手直觉的创始人,他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个很关键;· 第二,学习速度要快,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第三,志存高远,最关键是要够狠,要干掉小白兔。这招我必须要讲,这张图把员工分了几类。横坐标是价值观,纵坐标是业绩。价值观好业绩又好的叫“明星”,你应该把你的时间都花在明星员工上,给他钱、给他爱,让他帮你赚大钱。那些价值观不好业绩又不好的叫“狗”,把他炒掉,这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对于那些业绩很好、价值观不好、吃里爬外的吃回扣的,你一定要把他高调地干掉,杀鸡给猴看。小白兔是最难的,跟着你很多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就是没有业绩。干掉它,你好像有点心软,做不到,但是我告诉你,如果你不干掉小白兔,对你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第一,他把你的时间都耗尽了。因为他有短板,你要来补他的短板;第二,本来他的水平很差,招的人比他更差,整个素质就下降了;第三,大部分员工其实是牛,在中间状态,他一看明星都升官发财,他就变明星了;他一看小白兔都变大白兔,他也变小白兔了。所以,一个企业最有危害的人,不是野狗而是小白兔。看一个企业能不能走得远,就看你能不能把小白兔干掉。我们看特别牛掰的企业家,从乔布斯到伊隆·马斯克到贝索斯都是干掉小白兔的,无一例外,包括Ray Dalio,我觉得他肯定是干掉小白兔的。很多行业趋势都在快速的改变,我们看到了这些变化。但是,什么东西没变?什么没有变?我觉得只有一样东西没有变——使命、远景、价值观不变。三:未来,我们该如何做产品?工厂正在被倒逼创新这个时代最大特点就是:旧秩序正在被彻底摧毁,而新秩序正在茁壮成长!&体现在商业方面,最大的变化就是传统供应链正在被新的供应链取代,新的商业文明正在形成,这就好比人的任督二脉被逆向打通。&传统供应链先后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消费者组成,是一个狭长的链状结构。&这是一种大批发的模式,也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摊派做法:制造商需要先将产品卖给了分销商,分销商再卖给零售商,最后才卖给消费者。&每个下游环节必须先花钱向上游环节拿货,而且每一个环节拿货的数量都是有要求的,拿的货越多折扣就越低。&这不仅产生了利润盘剥、还让运作效率层层衰减。由于每一个环节的产品销量是一定的,超出消化能力之外那部分产品就变成了库存,层层分布在各个环节手里。“库存”就是吞噬商业利润的一大黑洞。&更重要的是:在原来物质匮乏的年代,只要你能把产品生产出来,就会被消费者享用。但现在是产能过剩的时代,物质产品已十分丰盛,消费者的选择权变得越来越大。在互联网的配合下,消费者的视野一下子变大了,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品牌和款式趋于更多、更新、更快。而这种冗繁、狭长的供应链无法及时感知消费者的最新需求,更无法做出快速反映,依然在盲目和无序化生产,导致大量无用的产品被堆集生产出来。&所以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必定要被淘汰!无计划性,是未来工厂的最大生产特征!当消费者的主动权越来越大,那些能够聚合消费者、并能感知消费者需求的人就会出现。他们不仅能聚集大量消费者(粉丝),还可以联合粉丝向厂家定制产品。&这就是未来的消费关系: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者就得生产什么,这是一个逆向生产的过程,而且中间的经销、营销环节都被跨过,传统狭长的供应链变成逆向的、扁平的,这就是以“网红经济”为代表的新供应链!&“网红经济”的本质是一种聚合消费者的艺术,意味着商业正在由“物以类聚”向“人以群分”过度。&但是,消费者的需求是小众、多元化&、转瞬即逝的,这就要求诞生一批能够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小批量、快速生产的工厂。&所以,“淘工厂”诞生了,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工厂和商家(包括淘宝店、网红、微商)之间的“滴滴”。&“精准匹配”是共享经济的本质,滴滴匹配的是合适的乘客和司机,“淘工厂”匹配的是能互相满足的商家和工厂。商家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快速制定出应季的产品,然后再在“淘工厂”上下单,再由工厂去接单生产。&在个性化的需求下,即使是一件单品,传统工厂一开工仍然是10万条!但是在“淘工厂”平台上,却可以将一件单品从100件起做,原先一条几十人承担上万件服饰生产的大流水线,转变为现在2~3人裁装10~20件衣服的小流水线。这就是快速反映的柔性化生产!举个例子,很多网红喜欢做预售,他们做了一场直播就可以卖一千件衣服,然后马上给工厂下单做,再去掉物流的时间,工厂的生产时间也就三到四天,但是依然能够满足这种需求。从大订单模式走向小订单生产,就是未来工厂出奇制胜的关键。&而且这也让那些处于淡季的工厂,可以开动机器,避免了资源闲置和浪费,这也是共享经济的价值所在。&传统品牌最大的特点是“计划性”,从面料企业再到款式的企业,需要有计划性的去推进,强调系列性、不断宣传自己品牌的故事,靠这个去打动人。&而“网红经济”最大特点是“无计划”性,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他们需要源源不断产生灵感,然后开创各种新款式,这理解为是一种时尚买手集合店的形式。&由于“网红经济”有社交媒体的属性,用户评论和用户反可以及时收集到。这就诞生了一种非常好的模式:预售,一旦某个新款的反馈非常好,马上组织下单。&现在每月有100万淘宝天猫店主在1688淘工厂进货寻找工厂,在淘工厂深度加工的淘卖家平均品质退款率低于同级别淘卖家42%。订单最小起订量30件,大到上万件,平台强控订单交期准确率大于90%。&由于供应链的倒施逆行,那些传统的生产、营销、渠道和盈利模式都变化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和商业模式都统统失效了!&我们必须以崭新的视角去诠释新商业!比优衣库、ZARA更强悍!海量中小品牌正在中国崛起!争抢4000亿定制市场其实,“网红经济”只是一个引子、一种现象,站新零售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折射出了社会一个强大的诉求:海量的中小品牌正在崛起!这才是中国真正的商业变化的大势所趋!&如今,全球制造业升级有两条路可走,其中一条路是优衣库、ZARA正在努力的方向,他们正在构建全球性的生产、供应、物流、零售体系,他们可以将每一个环节放在全球成本最低的地方,然后建立全球化的物流和零售体系。&比如ZARA有很多直营零售店,有很强大的ERP系统,所有店铺每个毫秒经营数据都被统一管理,然后计算出最优化路径。尽管他们在尽量快速反应,但他们更看重自己的设计,期待能用设计希望引领潮流。这是一种大流水的管理经营方式。然而,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没有走这条路,中国的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业非常发达,这使中国商家可以无限顺应消费者的需求,逐渐接近按需生产的经济模式。中国已经产生产生了这样一个巨大市场,这个市场好几倍于ZARA的体量,这个产业机遇有多少呢?到2020年会大概有将近4千亿左右的市场。我们未来将有无数个中小品牌,甚至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线下直营零售店,每一个都强于ZARA直营店。&海量中小品牌的崛起,恰恰就是中国经济的独有现象。这就是新技术催生的新模式,很多店铺正在品牌化,其中一个佐证就是:三年以前成交很好的店铺和今天成交很好的店铺最大区别在于:老客户交易占比高出很多,这就是品牌化最大的特征。但是,在过去的供应链里,即使你一年营业额很高,你也最多是个经销商或代理商,所以在传统的大批发时代形成的是档口的格局,而不是品牌林立。&在过去,假如一个市场有10个亿的规模,可能是由50个客户构成的,而三年以后,10个亿规模市场将是由2千个客户构成的。所以,即使市场总规模不扩大,依旧有大量中小品牌诞生!&海量中小品牌就是以定制为内核的时尚品牌,随着95后逐渐成为购物主力,起崛起速度将远远高于传统品牌,他们将越来越具竞争力、生命力,可能一年内就从几百万变成几千万,可以每年保持三倍、五倍的速度增长。“开放”是工厂大势的所趋,封闭者一定被淘汰!这些海量中小品牌有几个共通特征:&首先,他们非常专注聚焦于某一品类,具备垂直打通、纵向整合的能力。比如从原料来源、设计开发、到生产营销,再到客服、后期维护。这里还会有二级分工,比如做绣花的专门做绣花厂,做印花的专门做印花,卖拉链的专门卖拉链,然后还有很多细分的分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柔性化。他们的背后可能不是一家工厂,可能是有一个工厂群,但是能随时被他们整合。&其次,那些销量非常好的店铺有个共通特征:就是非常善于对人的聚合,前两年我们比较关注红人的微博粉丝数,而现在我们会看他们微淘的粉丝数,他们用内容和用户建立起强关联。当然,他们懂得如何更好运用群众的力量,每一句话都蕴含了发动群众的艺术。这也代表商业本质的变化趋势:正在从“物以类聚”向“人以群分”过渡!最后,这些中小品牌需要一场协同化的大生产,这样才能避免碎片化的各自为营。&这就需要平台在背后做统筹运营,由于众多品牌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什么计划性,但是平台却可以通过平台把同类的人放到一起来,同类的需求放到一起来。进行协同生产。&比如“淘工厂”,比如当冬季到来,羽绒服的下单量一下子都来了,“淘工厂”可以把这种同类的品牌聚合在一起,今天你下、明天我下、后天他下,成了相对均衡的需求输入,而且在统计学上,也可以找出其中的规律,便于下次提前准备,这反而变成一个“有计划”的生产了。&根据零售的数据做精准匹配,促成零售端的数据向生产端更多地透出,帮助生产端前置做一些计划准备。数据互通,会使得零售和生产之间的协同效率增加,协同效率增加解决的是无效产能、无效库存的降低,使库存最优化。&这就是“无计划”中的“有计划”,非常符合辩证的哲学。&所有的共享平台还有一个核心的任务:给平台上的各个环节的企业进行授信,降低大家不必要的磨合损耗的成本。比如在淘工厂里,所有工厂的生产流程里生产数据都细化到12个节点,其中有9个节点同步到电商卖家后台,灵活控制运营。这就和物流信息一样,通过手机商家在后台直接可以看到每批货在工厂的生产进度,实时掌控。&再比如,在过去,很多工厂担心商家不给货款,而商家则担心工厂的货期或者产品质量,所以很多工厂的现金流变成了应收账款,究其根本是缺乏一个具备公信力的平台,而“淘工厂”为工厂开了诚信通和KA企业(授信企业)。这样商家支付给平台的费用就可以三到五天之内转到工厂的账上来。&与此同时,当商家的资金、现金流跟不上快速发展需求的时候,平台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去支撑他们的高速发展。双十一结束后的思考这场消费盛宴,其实就是整个社会变革的投影。&公开化、共享化、平台化、定制化,就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从大的方面来说,这场供应链的“逆袭”,正在改写商业规则。就好比逆向打通了中国经济的任督二脉,唤醒中国进入下一个春天!&从小的方面来说,这种新型的消费关系,必将引起一场个性和兴趣的解放,甚至个人价值的实现。&最后,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一切变革的结果都是让社会更加自由和包容!来源:工业智能化
[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不想进工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