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逾期房贷成功记录,是什么意思?我都还没毕业

国家助学贷款还贷逾期:恶意的少 大意的多-中新网
国家助学贷款还贷逾期:恶意的少 大意的多
日 10: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还贷逾期:恶意的少 大意的多
  从事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多年,中国银行成都双流支行客户经理丁爱媛常常为一些毕业生感到惋惜。
  这些毕业生大都是因为助学贷款还款逾期,留下了不良征信记录,之后在贷款买房、办信用卡等过程中遇到困难后,才来找银行寻求对策的。
  丁爱媛注意到,很多毕业生并非恶意逾期或故意不还。他们所列举的逾期原因大多是小事,比如卡丢失了、忘记还了、附近没有银行网点等等。
  “但这些都不是逾期的理由。”丁爱媛说,“银行在办理贷款手续及开展诚信宣讲教育的时候,都会提醒,并为学生们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位一线客户经理认为,归根到底还是毕业生对贷款还款及征信记录问题不够重视。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7年9月,该行所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不良率维持在4.12%至8.27%之间。这个数据的背后,有一批并非恶意逾期、却影响了征信记录的情形。
  马大哈得不偿失
  对于银行方面的困惑,在助学工作一线的四川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资助中心”)老师董薇深有同感。根据她的经验,逾期的案例中,相当一部分是毕业生更换电话后,学校、银行都联系不上了,以至于无法接到催款的电话和信息。
  她举例说,有一年的某个时间点,全校出现了500多个逾期情况,经过学校和银行的电话催款之后,逾期案例一下子降到了100多个。
  经验显示,如果银行和学校的催款工作做得不好,逾期率就会高。而催款之后,逾期率就下降特别明显。董薇认为,这些学生并非恶意逾期。
  西南交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贷款管理科科长谭春燕记得,曾有一位学生毕业多年后在北京买房,贷款时发现有不良征信记录,倒查后了解到,他时常出现其他方面的逾期还款。“这说明他本人没有重视。”
  按照银行的统计口径,连续三期逾期还款将被列入不良率的数据。因此,一旦出现一次逾期情况,银行和高校双方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提醒,以免影响学生的征信记录和银行的不良率。
  丁爱媛曾遇到这样的案例,一些毕业生更换电话后没有及时告知银行,以至于没收到催款通知,自己也忘了还款,反而责怪银行没有尽到告知义务。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感到遗憾。”丁爱媛说,“事实上,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银行很宽容。虽然在合同等文件中会说到公开信息、起诉等手段,但极少使用。”
  一些客观因素影响了毕业生的还贷,比如就业不好导致经济条件没有改善。但谭春燕介绍说,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是有相关救助措施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先还利息、三年之后再还本金的方式,这样可以大大减轻还贷压力。
  “应该说,政策为学生还贷考虑得非常周到。”谭春燕说。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牟俏坦言,根据该行的监测,在个贷产品中,国家助学贷款的不良率一直相对偏高。“这反映出部分青年大学生的征信意识有待加强。”
  还贷一直需要父母提醒?
  自2004年正式在四川承办中央部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以来,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累计向近18万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近15亿元。今年1月至9月,该行累计面向近6000名在校贫困大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近5200万元。
  牟俏表示,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始终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大力支持社会教育事业,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突破,主要表现在业务宣传、政策宣讲、学生申请、贷中维护、贷后催收各环节,特别是在征信教育方面,银行和高校双方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一些高校已经在此方面开始了探索。比如电子科技大学采用自有技术对学生群体进行大数据分析,对贫困生的身份进行筛选、甄别,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大学生群体被纳入资助体系。
  一些高校则通过大量细致、繁琐的工作,开展贷中维护和贷后催收工作。2003年首批贷款毕业生开始进入还贷期,考虑到个别学生毕业后遇到工作和身体等方面的困难,西南交大专门拨付150万经费成立贷款风险补偿金,用于帮助暂时还贷困难的学生,为其偿还或垫付全部或部分贷款,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困难,也保护了学生的信用记录。基于此,2003年和2004年,该校连续两年实现还贷率100%。
  多位受访的高校和银行人士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比较生源地(父母居住地)贷款和校园地贷款两种资助方式,前者的不良率普遍较低。
  有鉴于此,西南交通大学已经开始逐渐缩小本科生的校园地贷款的比例,把资助工作的重心转向生源地贷款。
  数据显示,今年,西南交通大学约3300多名受助学生享受的是生源地贷款,只有200多名学生是校园地贷款。而去年,该校享受校园地贷款的学生人数是2100多人。
  该校资助中心贷款管理科科长谭春燕说,数据的变化跟今年生源地贷款政策进一步放开有关。同时,基于实际情况证明,生源地贷款的还款情况好于校园地贷款。
  她分析认为,原因是校园地贷款没有担保人,而生源地贷款中,学生及其父母是共同借贷人,还贷相对更有保障。因此,学校鼓励学生申请生源地贷款。
  养成按期还款的习惯
  不过,银行和高校有关人士认为,无论从数据还是个案观察,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生黄洪云回忆说,2006年毕业时收入不高,每个月除了基本生活支出外,不敢有其他开销,住宿的地方是单位提供的旧办公室。省吃俭用,“有点钱就存起来”,就是为了能按时还贷。
  他在毕业后第二年就还清了助学贷款。黄洪云说,如果当年没有助学贷款,自己可能上大学都成问题,因此始终怀着感恩的心。
  同为川大校友的冯晓奎也在工作初期“取消了日常不必要的开支,每月优先安排还贷”。他说,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按时还款就是珍视个人信用,是“立人之本”。
  长期以来,川大资助中心把诚信宣讲教育当做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融入入学、放贷、还贷等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信用意识。
  黄洪云曾在资助中心当过学生助理。他说,自己亲历过学校的诚信教育,认为按期还款是“天大的事”,毕业后也把还款列为生活中的“第一要务”。
  更多的时候,民间有借有还的朴素道理,支撑着青年及其家庭坚守信用的底线。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个人金融部产品经理姜瑶记得,曾有一位罹患了重度疾病的毕业生,家徒四壁,毕业后无力还款,直到银行按照呆坏账进行了销账处理。
  “没想到多年后,毕业生的父亲给银行写了一封信解释了未能还款的原因,随信寄来了1000多元钱。他在信中表示,这都是从亲朋好友那里借的钱,虽然不足以还清贷款,但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姜瑶回忆说。
  “信用的问题,要防微杜渐。”丁爱媛感叹说。她希望那些在诚信宣讲教育时玩手机的同学们抬起头来,不要不把信用问题当回事,要认真地对待。
  正如西南交大资助中心谭春燕老师所言:一个良好的信用记录,应是人生的“标配”。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马鹿啊马鹿)
(你可爱的南朋友)
第三方登录:上学的时候助学贷款了,现在还在按时还款(还没结清),但去年有一次一个月逾期,没有超过90天的逾期记录_百度知道
上学的时候助学贷款了,现在还在按时还款(还没结清),但去年有一次一个月逾期,没有超过90天的逾期记录
我现在买房要办公积金贷款,会有影响么? 求专业人士解答,非常感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您放一万个心吧,没有关系的,这只是逾期1次而已。信用记录的严重性分以下几个等级纯手打的字很不容易希望可以帮你提升一下信用报告的一些知识1.非恶意逾期,5年内少次逾期。对贷款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要办理巨额的信用卡的话可能会有影响。2.习惯性逾期,5年内多次逾期。例如,5年内12次逾期,没有发生过90天以上的逾期。3.超过90天以上的逾期.这个就是指已经3个月没有把逾期的金额还上了,这个非常严重,会影响贷款和信用卡的申请的。4。呆账。最严重的,银行放弃对借款人的逾期金额追讨。出现呆账的,如果不处理,什么都办不了5.止付。最最严重的。防止你在进行恶意透支,停止你的账户使用。这里还有一个是冻结,这个要看情况而定了,并不严重,一般涉及到关系法院会要求银行冻结你的账户,或者你为他人担保等,他人不还款也会冻结。如果处理好相应问题会解冻。不影响今后的信用借款等。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
采纳率:7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助学贷款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毕业生不还助学贷款上黑名单现状揭秘(图)
来源:郑州晚报
上了银行黑名单一辈子都很麻烦
&&& 相关推荐:
&&& 大学毕业已经两个月了,有个事提醒一下
  仅金水区法院这些天就接到100多份起诉书,告大学生欠贷不还
  大学生毕业已经两个月了,助学贷款还贷状况不佳又成现实问题。记者昨日从金水区法院获悉,仅该院目前就已接到银行起诉学生不还贷款的诉状100多份。
法官说,从办案情况来看,其中有20人接到法院传票后,就主动还款,或积极与银行联系重新订立还款计划,“这说明还是有部分大学生不是没有还款能力,而是信用意识差”。对此,专业人士提醒,不及时还款,会被记入个人信用黑名单中,给以后的购房购车或其他贷款等带来影响。晚报记者 鲁燕 实习生 谭威
  20%助学贷款有贷无还
  “我们民二庭的法官都受理过不还助学贷款的起诉状,目前,仅农行和建行就接到100多份起诉状,涉及到多所高校的学生。”金水区法院法官赵明华说。
  在法官出示的一份起诉状中,记者看到,大学生刘红(化名)与农业银行郑州市行政区支行签订了助学借款合同及个人消费担保借款合同,根据约定银行分两期向大学生发放了助学贷款8000元,在履行过程中,根据需要刘红实际借款4000元,期限自日至日。但2005年至今刘红仍欠本金2500元及利息未归还。
  “我们起诉的31名学生,有10人接到法院传票后,都跟我们取得联系,先后把钱还了。”王彪说。仅建行金水区支行目前已给2000名的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还有20%没有还贷。
  这样的问题在其他银行也普遍存在。2006年6月,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曾把清欠公告刊登在媒体上,黑名单涉及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以及原郑州工业大学等4所高校的263名毕业生。
  毕业工作后“忘记”还款
  家是焦作的段瑞(化名),2001年考上省内一所职业学校计算机系,日,因家境贫寒申请助学贷款,农行借9200元学费,段瑞承诺2004年12月份还4200元,2005年还5000元。
  “但是我们自日,就开始催款,前后催了5次,直到今年4月25日,她接到法院传票,才把贷款及利息结清了。”赵明华法官说,段瑞还款后,农行管城区支行5月12日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
  昨天下午,段瑞接到记者电话,对此解释说:“其实,我是忘了,不记得还款时间,也没接到催款通知,收到传票,我才想起来了。”段瑞说,她一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都是在外打些零工,“这次还的款还向亲戚借了一些”。
  欠贷主要原因有三,恶意逃贷的占少数
  大学生为什么会欠贷?在王彪看来,主要原因有:
  1.工作不理想,收入低,还不起;有些学生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想还也还不上。
  “我贷了1万元。”大学毕业才1年的小周担忧地说,和银行签订合同时要求4年内还清,他现在月收入1500元,除去生活费、房租等费用,所剩无几。
  2.毕业生流动性大。借款的学生没有手机,合同上留下的不少是学校宿舍电话。许多学生毕业后就失去联系,而银行不可能一个一个地上门催款。
  3.契约意识、信用意识淡薄。为尽快拿到钱,有些学生签协议时不看条款,误以为助学贷款就是助学金,是国家给的补贴不用还。
  违约学生中,恶意逃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逾期不还款信用记录留污点
  如何尽量降低违约率,让学生放心申请助学贷款?在金水区法院法官看来,要“疏堵结合”。
  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诚信、还款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全社会形成讲诚信的氛围。
  其次,银行能否提供还款提醒:如利息可能需要一个月或一个季度还,有的学生并不知情,认为一次性付清就行了。这时,如果银行方面能够及时提醒,完全可以避免。
  而对于毕业生来讲,贷款承诺或联系方式等有变更,有义务及时通知银行。
  当然,对于故意逃贷的学生,增加他的违约成本。只要上了银行信用不良黑名单,不管是购房购车,还是其他贷款,都要受到影响,还会给自己的就业、创业带来不利后果。
  委员建议
  对不还款大学生区别对待
  “不还款的大学生应该不能都说是故意不还,也应区别对待。”中原区政协委员程元国说,对于恶意拖欠不还贷款的大学生,银行系统应该出台相关的规定,严格约束他们,可以列入黑名单中。“但是,也有因为就业后找不到工作,家里有生病的,或者因为其他非主观意外的原因,还是希望银行和法院继续给这些学生以宽容心态,重新和他们签订个还款协议。”
  学生建议
  可改为生源地银行提供贷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大部分助学贷款的还贷期限为3年或4年,不少高校的学生都希望还贷期限能适当延长。“有钱的话,谁愿意背负‘欠债不还、不讲信誉’的罪名?”一位大学生表示,毕业一两年,如果脚跟还未站稳,自己的生存问题都没解决,还贷当然成了难题。学生们普遍希望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当前的就业形势,适当延长还贷期限。
  郑州大学大三学生小齐认为由生源地银行提供贷款,并负责收纳还款的做法很好,这样的话,毕业后无需把钱寄回学校所在地的银行,大大方便学生还款。线索提供 金研
  相关链接
  上海高校以奖代“贷”
  班级BBS提醒还款
  上海体育学院的经验就值得借鉴。对于可贷可不贷的学生,学校尽量给他们安排勤工助学岗位以及奖助学金,以奖代“贷”。学校里每个特困生都有勤工助学岗位,学校还专门拨出经费成立“成才助学金”,今年新增的“新生奖学金”,最高金额达两万元。
  沪上不少高校也采取了类似体院的做法,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新生奖学金等,都是常见的“以奖代补”措施。
  为敦促学生还贷,上海体育学院发给毕业生家长一封告知书,写明应履行的还贷义务。毕业生还会举行一个承诺仪式,签名承诺自己将诚信做人。而在学生毕业后,学校还会电话联系,或者通过班级BBS网络平台,提醒他们还款。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责任编辑:苏燕)
08-08-29 04:48·
08-08-29 04:48·
08-08-27 14:44·
08-08-27 08:34·
08-08-22 16:31·
08-08-22 15:53·
08-08-22 14:11·
08-08-21 20:30·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国家助学贷款还贷逾期:恶意的少 大意的多|国家助学贷款|贫困生|大学生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国家助学贷款还贷逾期:恶意的少 大意的多
  还贷逾期:恶意的少 大意的多
  从事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多年,中国银行成都双流支行客户经理丁爱媛常常为一些毕业生感到惋惜。
  这些毕业生大都是因为助学贷款还款逾期,留下了不良征信记录,之后在贷款买房、办信用卡等过程中遇到困难后,才来找银行寻求对策的。
  丁爱媛注意到,很多毕业生并非恶意逾期或故意不还。他们所列举的逾期原因大多是小事,比如卡丢失了、忘记还了、附近没有银行网点等等。
  “但这些都不是逾期的理由。”丁爱媛说,“银行在办理贷款手续及开展诚信宣讲教育的时候,都会提醒,并为学生们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位一线客户经理认为,归根到底还是毕业生对贷款还款及征信记录问题不够重视。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7年9月,该行所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不良率维持在4.12%至8.27%之间。这个数据的背后,有一批并非恶意逾期、却影响了征信记录的情形。
  马大哈得不偿失
  对于银行方面的困惑,在助学工作一线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资助中心”)老师董薇深有同感。根据她的经验,逾期的案例中,相当一部分是毕业生更换电话后,学校、银行都联系不上了,以至于无法接到催款的电话和信息。
  她举例说,有一年的某个时间点,全校出现了500多个逾期情况,经过学校和银行的电话催款之后,逾期案例一下子降到了100多个。
  经验显示,如果银行和学校的催款工作做得不好,逾期率就会高。而催款之后,逾期率就下降特别明显。董薇认为,这些学生并非恶意逾期。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贷款管理科科长谭春燕记得,曾有一位学生毕业多年后在北京买房,贷款时发现有不良征信记录,倒查后了解到,他时常出现其他方面的逾期还款。“这说明他本人没有重视。”
  按照银行的统计口径,连续三期逾期还款将被列入不良率的数据。因此,一旦出现一次逾期情况,银行和高校双方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提醒,以免影响学生的征信记录和银行的不良率。
  丁爱媛曾遇到这样的案例,一些毕业生更换电话后没有及时告知银行,以至于没收到催款通知,自己也忘了还款,反而责怪银行没有尽到告知义务。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感到遗憾。”丁爱媛说,“事实上,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银行很宽容。虽然在合同等文件中会说到公开信息、起诉等手段,但极少使用。”
  一些客观因素影响了毕业生的还贷,比如就业不好导致经济条件没有改善。但谭春燕介绍说,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是有相关救助措施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先还利息、三年之后再还本金的方式,这样可以大大减轻还贷压力。
  “应该说,政策为学生还贷考虑得非常周到。”谭春燕说。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牟俏坦言,根据该行的监测,在个贷产品中,国家助学贷款的不良率一直相对偏高。“这反映出部分青年大学生的征信意识有待加强。”
  还贷一直需要父母提醒?
  自2004年正式在四川承办中央部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以来,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累计向近18万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近15亿元。今年1月至9月,该行累计面向近6000名在校贫困大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近5200万元。
  牟俏表示,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始终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大力支持社会教育事业,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突破,主要表现在业务宣传、政策宣讲、学生申请、贷中维护、贷后催收各环节,特别是在征信教育方面,银行和高校双方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一些高校已经在此方面开始了探索。比如(,)采用自有技术对学生群体进行大数据分析,对贫困生的身份进行筛选、甄别,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大学生群体被纳入资助体系。
  一些高校则通过大量细致、繁琐的工作,开展贷中维护和贷后催收工作。2003年首批贷款毕业生开始进入还贷期,考虑到个别学生毕业后遇到工作和身体等方面的困难,西南交大专门拨付150万经费成立贷款风险补偿金,用于帮助暂时还贷困难的学生,为其偿还或垫付全部或部分贷款,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困难,也保护了学生的信用记录。基于此,2003年和2004年,该校连续两年实现还贷率100%。
  多位受访的高校和银行人士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比较生源地(父母居住地)贷款和校园地贷款两种资助方式,前者的不良率普遍较低。
  有鉴于此,西南交通大学已经开始逐渐缩小本科生的校园地贷款的比例,把资助工作的重心转向生源地贷款。
  数据显示,今年,西南交通大学约3300多名受助学生享受的是生源地贷款,只有200多名学生是校园地贷款。而去年,该校享受校园地贷款的学生人数是2100多人。
  该校资助中心贷款管理科科长谭春燕说,数据的变化跟今年生源地贷款政策进一步放开有关。同时,基于实际情况证明,生源地贷款的还款情况好于校园地贷款。
  她分析认为,原因是校园地贷款没有担保人,而生源地贷款中,学生及其父母是共同借贷人,还贷相对更有保障。因此,学校鼓励学生申请生源地贷款。
  养成按期还款的习惯
  不过,银行和高校有关人士认为,无论从数据还是个案观察,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生黄洪云回忆说,2006年毕业时收入不高,每个月除了基本生活支出外,不敢有其他开销,住宿的地方是单位提供的旧办公室。省吃俭用,“有点钱就存起来”,就是为了能按时还贷。
  他在毕业后第二年就还清了助学贷款。黄洪云说,如果当年没有助学贷款,自己可能上大学都成问题,因此始终怀着感恩的心。
  同为川大校友的冯晓奎也在工作初期“取消了日常不必要的开支,每月优先安排还贷”。他说,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按时还款就是珍视个人信用,是“立人之本”。
  长期以来,川大资助中心把诚信宣讲教育当做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融入入学、放贷、还贷等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信用意识。
  黄洪云曾在资助中心当过学生助理。他说,自己亲历过学校的诚信教育,认为按期还款是“天大的事”,毕业后也把还款列为生活中的“第一要务”。
  更多的时候,民间有借有还的朴素道理,支撑着青年及其家庭坚守信用的底线。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个人金融部产品经理姜瑶记得,曾有一位罹患了重度疾病的毕业生,家徒四壁,毕业后无力还款,直到银行按照呆坏账进行了销账处理。
  “没想到多年后,毕业生的父亲给银行写了一封信解释了未能还款的原因,随信寄来了1000多元钱。他在信中表示,这都是从亲朋好友那里借的钱,虽然不足以还清贷款,但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姜瑶回忆说。
  “信用的问题,要防微杜渐。”丁爱媛感叹说。她希望那些在诚信宣讲教育时玩手机的同学们抬起头来,不要不把信用问题当回事,要认真地对待。
  正如西南交大资助中心谭春燕老师所言:一个良好的信用记录,应是人生的“标配”。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7029人已测试
100140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助学贷款逾期记录消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