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流量限速达到40G限量后都限速了,那么运营商不限量套餐是否涉嫌虚假宣传?

运营商整改不限量 但仍有套餐未醒目提示达量限速|三大运营商|中国联通|套餐_新浪新闻
运营商整改不限量 但仍有套餐未醒目提示达量限速
运营商整改不限量 但仍有套餐未醒目提示达量限速
  原标题:运营商表态整改“不限量” 但仍有套餐未在醒目位置提示“达量限速”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是“刚需”。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到4月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154亿GB,同比增长209%,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8%。在全民流量时代,不少运营商也一度顺势推出所谓的“不限量“套餐,让不少“流量大户”喜出望外。
  然而,有不少用户反映,这些不限量套餐名不副实:流量用超了就会被限速。更加让不少消费者费解的是,这些“潜规则”常常隐藏在商品详情页,用灰体或小字标识,让人防不胜防。线下营业厅、电话客服人员在推销不限量套餐过程中,也存在告知提醒不足的情况。对此,工信部近日向三大运营商“喊话”,要求自查整改,而三大运营商也纷纷给出回应。
  不限量套餐背后究竟有什么猫腻?
  前段时间,沈阳市民王成煜在当地中国移动客服推荐下办理了“不限流量”套餐。放开使用的他有一天突然发现手机的网速变得非常缓慢。
  王先生咨询客服之后被告知,他所属的套餐在使用的流量达到10G以后,网速便会被限制。而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在办理套餐的时候工作人员没有特别提醒他。
  说好的不限量套餐,用超了一定量却开始限速,此种限制性条款为何不早说明白?这个问题合肥市民钱先生同样想不通:“我4月办了一个198元的不限流量套餐,结果用到月中的时候移动给我发了短信,提示我流量已经到限额的20G,之后只有2G网络可以用,网速很慢,信号一样不好。当时办理的时候业务员根本没有跟我说20G限额的事情,那这个就是假的不限流量。”
  “坑”不止限速
  记者粗略梳理发现,当前市面上比较火的“不限量套餐”主要包括中国电信的“天翼不限量套餐”、中国移动的“任我用卡”、“移动王卡”和畅享不限量套餐以及中国联通的“大小冰神卡”。其中,上述套餐均存在“流量使用达到一定量后降速”的共性。
  然而流量套餐在广告宣传上所暗藏的“坑”,还不止限速这一个。河南信阳市民项先生办理了一个流量不限量套餐,事后才发现不限量只针对特定软件,但工作人员当初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个联通的卡我用到后来发现其实也不是不限量的,因为后来我去交钱的时候,交的还有一部分流量费,后来我找他们联通的人咨询半天才知道,其实这个联通卡只是针对腾讯旗下的一些软件是不限量的,其它的比方说是浏览器啊或者其它产生的流量,照样还是收费的。”
  律师认为运营商涉嫌虚假宣传,但维权难度高
  在标明全国流量“不限量”的同时,又设置“达量限速”的种种条件,“不限量”算不算是虚假宣传?泰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凌建豪分析,宣传和实际的做法不一致,所以如果以不限量进行宣传的话,有可能涉嫌到虚假宣传。
  但律师也表示,消费者因为没细看说明误入“陷阱”,维权难度很高。
  针对电信运营商“不限量”套餐内含隐藏限制条款等宣传问题,6月8日工信部相关司局组织召开会议,明确要求运营商规范宣传。
  随后,三大运营商均发布整改声明,称将对套餐中包含流量的宣传进行规范,明确“达量限速”,并且进一步规范销售和服务渠道的经营行为,确保用户明明白白消费。中国联通沈阳分公司市场营销部产品经理王楠就表示自查带来了明显的变化:“我们在整个套餐宣传、资费公示,包括单据方面都要去明确告知用户限速的规则,其次呢,也规范整个经销渠道的经营行为,要求他们向客户提示套餐的流量、速率等资费条款。”
  运营商表态整改后能否说到做到?
  记者以咨询办理流量不限量套餐为由分别拨打三大运营商客服电话发现,客服人员均会对相关套餐中的限速条款进行主动告知。
  中国移动人工客服(10086):不限量套餐原价是128,全国流量可以不限量用的,前20个G可以使用4g网速,超出20个G之后就开始限速,差不多3G网速这种。
  中国联通人工客服(10010):99块钱的冰激凌套餐,超出21个G的话使用就会限制您的速度会变慢,最高达到1兆BPS,平均的话也就是100多KB,也就是2G网左右。
  中国电信人工客服(10000):不限量,但是它是使用总量达到20个G后,上网速率达到1兆,而且那种套餐是加不了任何流量包的。
  截至今天凌晨,新闻纵横值班编辑梳理三大运营商在PC端网页、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的各类“不限量套餐”广告发现,中国联通已经在多个不限量套餐的介绍主页面,通过加粗小标题提示“限速说明”。中国电信也在“天翼不限量套餐”的主页面进行标注。但中国移动依旧有部分套餐没有在醒目位置明确提示,例如“全国任我用”流量包,消费者仍需要专门点击“资费标准”,才能看到“达量限速”的规定,且标注并不显眼,如果不点击查看资费标准,也可以直接购买流量包。
  (记者:王逸群,编辑:马欢)
责任编辑:霍宇昂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江苏省电子商务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服务网-工商认证_可信主体验证_可信客体验证_信用信息_资质查询_电子标识_电子合同文本_在线律师_律师服务
三大通信运营商“流量不限量”广告涉嫌虚假被立案调查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湖南省工商局获悉,因消费者举报三大运营商“流量不限量”广告涉嫌虚假宣传,湖南市场监管部门已正式立案调查。
据了解,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湖南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陆续推出了“省内流量不限量”“全国流量不限量”“全家流量不限量”等类似套餐服务,除了在营业网点向消费者散发纸质宣传广告外,在机场、高铁站、社区、出租车、电视、网络等场所或媒体都能看到“流量不限量”广告。“流量不限量”广告促销活动受到了“手机控”,尤其是年轻人的热捧,不少消费者增加资费改为各种“流量不限量”套餐服务。
面对运营商“流量不限量”的承诺,消费者果真可以随心所欲肆意使用吗?一些使用流量较多的消费者慢慢发现,自己的网速突然变得越来越慢,更有甚者到月底就没有流量了。一些细心的消费者在阅读当初办理“流量不限量”套餐业务受理单相关条款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三大运营商对外宣称的“流量不限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限量”,而是另有“隐情”。
其中,移动公司规定,从套餐生效月起,连续12个月每月可享受省内流量不限量优惠,当月使用流量达到40GB后,上网速率将降至最高1Mbps,限速后当月不可恢复,次月自动恢复。当流量使用达到100GB后,将停止用户当月流量使用功能,次月恢复。
电信公司规定,当月累计手机上网省内流量达到40GB后,上网速率将实行达量降速,次月自动恢复。
联通公司则规定,每月前40GB提供4G网速,超过40GB后降速至1Mpbs,次月自动恢复。当月流量达到100GB后,系统将关闭上网功能,此时不可再申请开通手机上网功能,次月自动开通。
湖南省工商局广告监督管理处负责人表示,根据《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和第二十八条“与商品或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影响的,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的规定,三大运营商推出的“流量不限量”广告,属于利用广告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已着手立案调查。
(来源:市监沙龙)Sina Visitor System看清楚“不限量套餐”的隐情,别误入陷阱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对于流量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为此,最近网络运营商推出的“不限量套餐”满足许多网友的需求,然而有不少用户感叹自己实力被坑了,所谓的“不限量套餐”只不过是运营商打夸大事实来引诱用户使用这种套餐,用户用了之后才发现使用流量到达一定限度就会被降速,大概会被降低到2G或3G网速。网络运营商的这种行为是否涉嫌虚假宣传?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一、“不限量套餐”存在“潜规则”
市面上比较火的“不限量套餐”主要包括中国电信的“天翼不限量套餐”、中国移动的“任我用卡”、“移动王卡”和畅享不限量套餐以及中国联通的“大小冰神卡”。然而,这些不限量套餐名不副实:流量用超了就会被限速。这些“潜规则”常常隐藏在商品详情页,用灰体或小字标识,让人防不胜防。线下营业厅、电话客服人员在推销不限量套餐过程中,也存在告知提醒不足的情况。
二、运营商涉嫌虚假宣传
在标明全国流量“不限量”的同时,又设置“达量限速”的种种条件,“不限量”算不算是虚假宣传?宣传和实际的做法不一致,所以如果以不限量进行宣传的话,有可能涉嫌到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第1款规定:“经营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因此,网络运营商在涉嫌虚假宣传应根据以上来处罚。
三、运营商是否侵犯消费者权利?
作为经营者,诚实信用是交易双方应遵守的基本准测,不得隐瞒实情,不得作虚假承诺,否则就构成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一旦发生争议或造成损害,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给予赔偿。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消费者因为自己没细看说明误入“陷阱”,不是运营商隐瞒实情作虚假承诺,因此用户很难去维护自己的权利。
四、消费者权利受到侵犯时,应怎样维权?
第一,作为消费者,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识,要有维权意识,不仅要学法、守法,还要用法,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消费者在购物消费时,要记得索要发票并保存好;
第三,在发生消费争议时,要及时向律师等相关专业人员咨询,寻求法律帮助;
第四,在发生争议时,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可以通过五种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大运营商均发布整改声明,称将对套餐中包含流量的宣传进行规范,明确“达量限速”,并且进一步规范销售和服务渠道的经营行为,确保用户明明白白消费。希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企业自身诚实守信,正当竞争,才是发展之道。以上由法律快车为您整理,如果有其他的问题欢迎前来咨询。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法律咨询上法律快车
来这咨询就是快!
今日搜狐热点三大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被批虚假宣传
  &全国流量任性用&&流量随意用&。三大运营商近期纷纷推出&不限流量&套餐,但这些套餐并非宣传中描述的那样&不限流量&,而是使用流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都会限速,部分套餐还会给出封顶流量,超出后则断网。
  以中国移动的&任我用&188元套餐为例,&客户全月国内流量达到12GB后网速将降至不高于1Mbps,当月全部流量使用达到50G后,停止上网功能,次月恢复&。其&任我用&288元套餐和&任我用&老用户版中都有类似限量限速的规定。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有类似规定,即用户达到一定的使用额度后,会产生&限量限速&的问题。
  有消费者如此评论:&原本以为真的&无限&呢,没想到还是有限制的。当你高高兴兴使用4G网络时,突然变成了3G网速,感觉有点被&坑&。&
  为何三大运营商口口声声说&不限流量&,却又附加多种限制条件?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称,网络容量是有限的,在满足用户正常流量需求的前提下,对超大流量用户采取限速,既是国际惯例,也是对用户公平使用网络的一种保护。
  中国移动一位知情人士也表示,局部网络流量使用量过大,用户体验首先会下降;另外,这对网络安全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承载不了这么大的负荷就可能出现网络瘫痪。
  舆论关注热度
  早在今年2月,中国联通就对外推出全新冰激凌系列套餐,也是三大运营商首款&无限流量&套餐。今年4月27日,中国移动宣布自5月1日起推出七项降费举措,其中即包括针对新客户的&任我用&资费。随后几日,中国电信也紧跟步伐,推出了天翼不限量套餐。
  百度高级搜索指数显示,三大电信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虽然包含纸媒、网媒以及自媒体的消息类报道,但并没有引起舆论的过多关注,每日相关新闻报道量少则一两篇、最多十几篇。
  5月25日,中国移动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李跃在股东大会后表示,对于市场上推出的&无限流量&计划,虽然短期内可能有盈利,但是长远来看非常危险,可能导致亏损。他会千方百计阻止&无限流量&计划的推出。
  李跃的此番讲话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多家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并指出中国移动对&不限流量&不积极。此后李跃澄清此说法系误读,但媒体关注度开始上升。
  6月9日,中国新闻网发表报道《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其实限量限速你会愉快地用吗?》,文中称,&不限流量&套餐条条框框限制多,限速又限量。同时,虚拟运营商也加入了市场的争夺,如小米推出&米粉卡&,联通和腾讯合作推出&腾讯王卡&。报道还引用中国电信负责人的话称,由于种种原因,对超大流量客户限速限量是&国际惯例&。该报道刊发后,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截至6月11日,被各大网站转载超过230次,仅网易转载页面下就有两万多名网友参与评论。
  6月10日起,基于中国新闻网的报道,《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纸媒,光明网、中国青年网、长江网等多家网站均出现了相关评论,不过新闻关注度相比9日有明显下滑。
  新媒体舆情监测平台&新微邦&数据显示,5月25日至6月11日,关于电信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共有相关新闻413篇,新浪微博话题3396条,舆论关注度在6月9日达到最高峰。
  网友观点分析
  &不限流量&的服务对用户无疑是一个大福利,但对运营商来说它却是一把双刃剑。为其带来新用户的同时,低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
  有网友直言,商家的&噱头&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网友&zhangkw1285&说:&这要较起真儿来,应该算欺诈了!卖套餐的时候可没人告诉你限量又限速!&江苏省电视台新闻评论员惠天认为:&运营商可能已经涉嫌虚假宣传了。比如达到几十G之后直接停网,那你就限定几十G的流量,怎么能说&不限流量&呢?像这种涉嫌虚假宣传,可能管这方面的工商部门应该给个说法。&
  有网友对电信运营商的垄断地位表达了不满。网友&缘来是你JF&说:&都是垄断惹的祸!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让私营电信运营商(例如:香港盈科)到大陆来参与竞争,所有电信费用和服务立马会有良性改善!&网友&来了就走_38862&说:&垄断行业就是这么任性,你不用还没办法。&
  还有网友表示,并不是第一次被电信运营商&套路&了。网友&这就是生活1010101&说:&家里网去年被强制提速20M变50M,发现速度没多大变化,和着联通给网络换个名称就叫提速降费了?&网友&蓉婚礼彩妆造型&说:&接了10016之类的电话就突然多出了承诺消费之类的业务,其实接电话时根本没说,事后你得自己发现然后找联通才给退。&
  也有小部分网友表示,真正的&不限流量&不切实际。网友&陌上&说:&实际意义上的无限流量,在保证正常通信的情况下,运营商是办不到的,除非你想通信瘫痪。&
  媒体观点分析
  《北京青年报》认为,运营商说的是&不限流量&,可实际上却是&限量又限速&,如此口不对心的做法属于虚假宣传,涉嫌商业欺诈,理应依法予以处罚。运营商拿&国际惯例&做借口,声称外国都没有做到,自己更是不能够。实际上并非不能开通不限时长、不限流量的业务,只是自己的网络基础不足、技术水平有限,以及丰厚利益难以割舍罢了。
  《新京报》社论认为缩水版的&不限流量&有悖于明白消费、公平消费的要求。平心而论,现在技术确实很难支撑&不限流量&的广泛应用。但轻易抛出无法兑现的承诺,兜售&伪无限流量&,仍有失妥当。对社会而言,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国企性质,意味着某种信用兜底,&提速降费&容不得来虚的。&言诺而不与,其怨大于不许&,几个巨头运营商不应任性、随意使用&流量任性(随意)用&之类的误导式宣传语,而更应该在尊重、保障消费者权利上做表率。
  《南方都市报》认为,在国家力推&提速降费&之时,各大运营商积极给手机上网&扩容增量&也值得肯定。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不讲诚信,搞&明升暗降&,或是&明增实限&,将&任我用&变&逗你玩&。须知虚假宣传不仅有违商业道德和诚信法则,还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因此,对市场上此类行为不能止于质疑和谴责,还需严格依法追究和整改,以儆效尤,旗帜鲜明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北京时间&发表署名梁千里的评论文章称,不论从广告法还是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看,运营商的这种用&不限量&当噱头的做法,容易导致用户误以为真的没有限制,作出不符合真实意愿的购买选择。从这个角度说,三大运营商推出这种套餐,虽然有一定意义,但是却改不了制造信息不对称的老毛病,实在让人遗憾;而对于这样的商家,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谨慎选择,免得到时后悔了。
  舆情点评
  舆论对三大电信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的质疑,怎么看都像是一篇报道引发的集中打假。在整个舆情发展过程中,三大运营商的反应出奇地一致,就是不作任何回应,在负面舆情应对上犯下了相同的错误。
  首先,面对舆论&涉嫌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的质疑,三大运营商没有修改自己的宣传页面。笔者查看运营商官网发现,中国移动在&任我行&套餐界面显著位置仍然标注&国内流量随意用&,中国联通在&冰激凌套餐&下标注的&国内流量不限量&,以及中国电信则在&天翼不限量套餐&下写明的&全国流量不限量&也都没有改变。
  其次,从6月9日中国新闻网的报道使得舆论对&不限流量&的指责爆发至今,三大运营商一直没有作出正面的回应或解释,使得舆情进一步发酵,并加深了公众对三大运营商&虚假宣传&的印象。
  实际上,不仅仅是流量,几大电信运营商的套餐和话费问题,也一直屡受诟病,媒体对此多有报道。如套餐限定条件太多,让用户雾里看花,话费机制不明晰等,都在客观上给消费者制造了消费陷阱。这次的&不限流量&套餐又为此再添新例。
  由于我国电信市场的垄断格局,三大电信运营商拥有极强的定价能力,电信市场整体上是一个卖方市场,消费者无法实现&用脚投票&。这就需要政府以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修复和改善电信市场环境,相关部门也需加强监管,以&无形的手&约束三大运营商。否则,电信用户的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责编:徐娜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无限流量限速破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