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香港买保险的利弊,要不要体检

热门推荐:
更新于& 16:01
先容楼主介绍下动机,我就一个大龄单身女青年,随着经济下滑、我突然意识到我的收入那是相当不稳定的,我虽下无小,但上有老啊~~~老爸是个老顽童,明明得了糖尿病还喜欢吃冰糕、我妈一天不运动跟着我爸吃吃吃、截止我冒出给她买份保险前,母亲大人还是健康的。
单位同事给她女儿在买保险、我也就跟着听听,然后对比了宏利、保诚、友邦、最后选了保诚,因为他有赠送保额、对我妈来说是好事、但保费确实有点儿高要五万多、所以我犹豫了半个月、就在这半个月间,我家母亲大人检查出来患了冠心病要动手术,用进口材料保守估计要六万左右。然后我奶奶得了癌症送进了重症监护室、一天开销一万多。我那个去、这是莫菲定律吗?我家母亲大人那么善良伟大、给我和爸都买了国内重疾、就把自己放弃了,然后就她得了重病??!在妥善把我妈安顿好后、我决定为自己加一分重疾,下面就是我整个对比的过程~~~~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共获得金币 1
发表于 14:17
自己给自己做沙发~~~首先我决定只买重大疾病保险。国内我们基本有医保、平时看病报账足够了。所谓重大疾病实际不是让你报账的,是因为在一个人得了重大疾病后基本上是不可能有高强度的工作了,这就意味着你的收入水平将严重下降。。是,你可以靠儿女、靠房子、但肯定不要想靠国家。。如果你家儿女太小、房子一套,难道以后就露宿街头吗??so、重大疾病保险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它会一次性赔付你一笔大的金额来帮助你维持生活、在必要时贴补你的看病费用。。。在你没有医保的时候,重疾赔付后、你就可以自己用重疾的钱来看病。如果有医保了、看病买药做手术在医保可以赔偿的范围内都可以报、超过或者类似进口药材这类医保不给报账的、就自己掏钱了。。。以我妈为例:她是做冠心病支架手术、国产支架8000只给报一半,进口支架差不多3万、分钱儿不报。。如果这时候有重疾、按照重疾标准已经达到预支的标准,保诚可以提取25%、友邦提取20%。。。可惜我没来得及买、我妈也不可能有赔偿、全家里出了。还好父亲大人身体健康、头脑灵活、攒有家产、还能够负担。。我真的惭愧、工作四年,没有存款。。所以、考虑到已经有过医保了、我就只需要再买份重疾就可以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4:35
二、在国内的重疾和香港的重疾间,我果断选择了后者。。原因1????:香港分红力度大。之前提过,我伟大的母亲大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在10多年前、为我和我爸在中国人寿各自投保、我的是五份,一份5万、也就是说当我确定重大疾病后我可以获得中国人寿的25万的赔付。。但是~~~~供款差不多快20年了、我的赔付也还是25万。。但如果那时有做香港的保险(一直都有分红形式的保险),我现在也算有身家的人了~~~~再看现在的、无论国内国外、重疾保险基本都带有分红性质、就是各自的分红是不一样的。。以友邦为例:我查阅了友邦在内地成立的保险公司的产品、它的整体分红还不到香港友邦同类产品的一半。。原因2????、保障的疾病广,而且认定标准没有内地那么严格。原因3????、基于香港的重疾我可以购买香港的医疗险、这是个附加险、只有购买了重疾、人寿一类主险的才可以购买、一年缴费一次。我现在只买裸重疾,待到一定年龄、我可以考虑买医疗险,这个险是支持你在全球范围内看病的、特别是可以在香港,我朋友2013年在宏利给她小孩买了医疗险、现在基本这些看病都往香港走、不过她家在深圳方便、目前楼主人在重庆、不到万不得已应该不会走到那么远去、但就如我妈的病来得那么突然一样、万事皆有可能、还是做好准备来。原因4????、香港买保险原则上不会强制检查、国内必须检查、必须、必须。。。我反正基于诚信原则、把所有去看的病都做了个汇报、然后强烈要求体检、避免以后扯皮。。据说有个美女没有申报自己的隆胸手术就被拒绝赔付了、当然她的病源也是在胸部。。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4:46
三、购买额度上面、我选择加保了50万。
我妈妈已经给我买了25万的了、我现在买因为年龄已到过了30,所以保费还是很高的。本来想买个100万保额的、这样我一年要缴个2万6左右。重疾保险在家庭财产配置当中应该算保障型,应该还有点儿风险投资才对,考虑到我的收入就是那么多、我决定把额度降成50万、这样我一年缴费差不多1.3万人民币。如果是给小孩卖的话只需要不到5千块钱。所以、早买早节约。。我以前买的国内重疾一年才交880块钱。。节约下来的、我跟保险经纪商量了下、选择做了一份香港的环球基金定投、每个月2000港币,就当我强制储蓄。。。这个的收益按照我朋友买的、每年在9%以上、她选择的每月定投6000港币,2014年开始买、目前已经投了11万了、账户价值已经到16万了。这是个豪姐、我不跟她比。。反正,到最后、我在香港做了两个保险,一个友邦的重疾、一个fwd的基于保险的基金定投(身故赔偿105%)。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5:03
四、对比了保诚、宏利、友邦后、我结合自己的情况,为自己购买了友邦的加裕倍安保。就像之前说的、我其实是准备给我妈买保诚的,因为保诚在头十年要赠送35%到保额、也就是说、你投保50万、如果在前十年被诊断患有重病,那么你的赔付是50万(1+35%)+分红增值部分。。具体还是要看你是在第几年发现得了重病的。但是在进入五月后、友邦也推出了这项服务、30岁以下赠送50%,30岁以上赠送35%,当然保诚也有应对,反正香港市场上这两家的竞争最大。。我觉得很好啊,这样我们享受的就是竞争后的服务,多好啊~~~但由于是给自己买、我也考虑下我得病的几率、目前一周健身4次、控制饮食、十年内得重病的可能性还真不会太高。。所以这块儿对我没有太大影响。那么我最看重的就是理赔了、目前我自己还是有些小毛病的,特别是我有个窦性心律过缓、就是心跳过慢、我还是很怕死的。对比了保诚跟友邦对每一个疾病的定义、本人觉得友邦要宽松些。比如还是我妈的冠心病搭支架:保诚是一根血管堵塞达到70%、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冠心病的治疗是堵50%以下简单吃药、50~70%加重吃药、70%以上动手术进行搭支架。保诚的赔付就是你要达到做手术的严重程度了,才可以获得预支赔偿。,而友邦对此的判断是一根60%、一根30%就可以、基本上冠心病一堵就是堵几根,我妈是三根,30、40、70。。另外还有个对于心脏病的定义,友邦也略宽些。。考虑到我买重疾还是希望在真的需要的时候能尽快赔付。所以、考虑再三、我选择了友邦aia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5:04
针对上面那个、我还有一个原因是,友邦的供款是18年、保诚是20年,相比下、在每年缴费差不多的前提条件下、我还是可以少交两个月的、还是不错。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5:22
我给娃儿也是买的友邦的重疾,但最近同事提醒我,友邦赔付是需要有个证明需要医生填写签字的,但内地医院的很多医生是不愿意在上面签字的,我问过代理人代理人是说他们合作的医院会签,但我也问了医生朋友得到的答复是他们一般不会签。我也问过代理人重庆发生过重疾赔付没有,代理人说重庆还没有,广东有。哎,只有真的发生了再说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5:38
下面我说下我购买的过程吧。。1、定机票住宿、提前预约,还是很划算的,据我保险经纪说她最便宜买到过重庆到香港往返的机票含税哦、才800多。这回楼主没那么幸运、本来是可以再等一个星期的、但是我妈这此突然生病刺激到我、反正都要买,干嘛不提前、拖来拖去耽误的是自己、所以马上给经纪说约时间做认证。。2、其实原则上应该要提前半个月预约保险公司的认证。但是我突然提出来,要求又这么强烈、我的保险经纪只能动用公司的力量帮我硬生生地插了个队。我周二说买、周末就买到了。那是相当有效率的3、在去香港前一定要跟保险经纪说明自己的身体情况,特别是有医院住院记录这些的,那些保险公司用身份证一查,什么都差得出来。。这回我就申报了两项、保险公司要求我到香港重新接受检查。就这点也是我舍保诚选友邦的原因。。保诚没有自己的体检中心、如果他们认为你需要体检就会安排私人医院、你想想整个保诚要体检的都涌过去是不是要排很久的队伍嘛,然后如果涉及到b超检查那又是另外一个地方、都需要预约的、在我跟保诚的经纪沟通的过程中、对方也一再表示喊我别动不动就披露那么多问题。。晕、我不披露出来、以后我生病被拒赔、我找谁呢~~~后来我是找的一个朋友、也是凑巧了、无意中得知他们在做海外理财、随口问了句,别个答复得非常专业、把友邦和保诚的做了对比让我选择、而且一再强调要体检。(他们是个第三方理财机构、香港的各个保险公司都可以通过他们进行了解、由他们协助安排到各个保险公司去体检这些、最后还是去保险公司签合同。)。我周二提交体检报告,对方答复必须检查、友邦又自己的体检中心,但已经没有办法预约进去了、所以他们给我向友邦申请到去私人诊所检查。4、赴港购买。。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累的一步。我带着我的体检报告原件提前一天到了香港、由朋友陪同草签合同,条款很多、填个合同要填1个小时、我是在重庆的时候就把我的信息发给香港这边,他们已经按照我信息进行了填写、我需要坐的就是进行核对。。在核对无误后,告知我第二天九点在炮台山友邦广场进行签约认证。我以为要很久哈、因为我朋友去保诚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没有预约好时间,在那里活活等了六个小时、才做了认证、都没时间付款、后来是回了重庆后做的汇款。我很幸运、第二天早上九点,公司开门就进去、我是第二个。在核对合同内容后、友邦认证的工作人员进来办公室跟我核实合同内容及购买意愿,整个过程十分钟不到让我诧异。。然后十分钟后、有位财务人员进来,让我刷卡、这是预付的,因为我还要体检等核保部结果。5、体检,这个我一定要提下、很有意思的经历。按道理来,我应该直接在做认证那里进行体检,但是由于排满了、插不进去、友邦给安排去了家诊所、由第三方检查后直接提交给友邦。诊所位于尖沙嘴、有三层。我是做的全身体检和尿检。等了很久、因为没想到早上的认证那么快就完了、我们本来预约的11点、最后我们10点过就到了那里、但没办法、只能生生地等到11点。。6、开卡。现在内地人去香港开卡很难了、渣打要求存30万才给开。我朋友提前一天去都开到了的、我第二天去就被婉拒了、后来公司这边马上调整去了最近的汇丰、开卡成功。还是个双币种、哈哈哈哈、安逸得板。。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5:46
最近就是回重庆等消息了。。。一直都想把自己这段经历梳理下。。人应该为自己做个规划、赚钱是为了享受生活、但人能赚钱的时间很短,但花钱得时候却很长,养孩子、给父母养老、给自己养老。中国人传统得想法还要给孩子留一笔遗产。25到50间是赚钱的、35到死都会一直一直花钱,如何讲收入进行合理安排,是每个人应该好生考虑的事情了。。我确保了在得了疾病时候有75万的赔付,而且相当有可能有分红保额。我不去麻烦我的子女、但我也不会让自己晚年过得凄凉。呵呵、考虑得太多,但终归是最近经历我母亲、奶奶重病后的深刻感悟。利用这点儿时间发给大家看看,仅代表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判断。。。。手指都打断了,累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6:01
引用:1我给娃儿也是买的友邦的重疾,但最近同事提醒我,友邦赔付是需要有个证明需要医生填写签字的,但内地医院的很多医生是不愿意在上面签字的,我问过代理人代理人是说他们合作的医院会签,但我也问了医生朋友得到的答复...
我去问问呢,我还没有生效。还药等一个月。。我去看看合同来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6:29
引用:1我给娃儿也是买的友邦的重疾,但最近同事提醒我,友邦赔付是需要有个证明需要医生填写签字的,但内地医院的很多医生是不愿意在上面签字的,我问过代理人代理人是说他们合作的医院会签,但我也问了医生朋友得到的答复...
刚去问了,说确诊单上肯定会有医生签字的。好像是哈,我在国内的检查医生都要签字的。没听说不签呢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7:24
香港买保险前要体检哪些项目嘛?抽血?胸透?B超?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7:50
引用:1香港买保险前要体检哪些项目嘛?抽血?胸透?B超?原则上是自主申报的、不强求。。有些保险经纪为了完成保单就喊客户是没问题,真正遇到了还不是自己倒霉。最好把情况给保险人员说明、像我找的一家公司、香港最大的保险中介、他把我的情况逐一问过友邦和保诚后、建议我选了友邦。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2:16
看起很复杂给,我也想买,不过看起这些数据我就是况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2:20
引用:1看起很复杂给,我也想买,不过看起这些数据我就是况的其实更复杂、我是研究了四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又核对合同条款、才定下来的。不过,就因为我老是想把每个环节搞清楚错过了给我妈妈补份重疾的机会~~~~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0:48
感觉好复杂,想买,但是弄不懂啊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下载购物狂客户端回帖双倍威望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热门推荐:
&万能购物狂
版权所有 ICP证:渝B2- 渝ICP备
&&&&&&&&&& &&&&&&&&&&来香港买保险,要不要体检呢?
来香港投保需不需要体检?
这个问题还挺常见的,可能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小疑问…就比如小编自己…,之前曾经做过一个小手术,所有自己投保的时候自然心里就有这个顾虑在。
今儿就写了篇文章解释一下大家心里的小困惑。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分三个情况,来说明要不要体检这个问题。
不需要体检人群
1.来港配置纯理财的产品,即和人的健康以及生存没有关系的产品。
2.来港配置重疾险和医疗险,无任何过往疾病,医疗,手术记录和慢性病史。
3.来港购买意外险,没有受伤和伤残纪录。
4.投保额度低于免体检额度(大家可以参考友记的额度:75万美金)。
特别注明的是,由于医疗险的最容易触发理赔,而且涉及金额较高,所以保险公司的核保会更严格一些。
属于以上类型的朋友们,虽然可能会面临被保险公司抽查到的可能,但是对于这种小概率事件,碰上请出门左拐买彩票。
豁免到港体检人群
香港保险核保严格,采用“最高诚信”原则。也就是说如果投保人之前有疾病史或者其他健康状况,应当主动申报,那对于已经如实申报自己的问题的客户,若有以下情况是可以豁免体检的~
1.曾有疾病,医疗,手术,慢性病史,但可以提供复诊报告证明已经治愈。
2.曾经因为做检查住院,且报告显示所有指标正常。
3.曾经有疾病史且并非完全治愈,比如慢性病或者需要定期复诊的情况,能够提供半年之内的体检报告。
注意:以上所提到的医院和出报告的机构,需要为国内的三甲或以上的医院~
需要体检人群
由于保险公司在受理投保申请的时候,会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拒绝他们认为不愿意或者无法承受的风险,所以会要求一些特定人群,到保险公司指定的香港医院接受体检,当然体检费用是保险公司出的。
那哪些属于特定人群呢?
1.保额超过了保险公司的体检保额。这个额度各家公司的体检保额是不定的,我在上文中只是列举了其中一家公司而已。
2.以上豁免情况的材料不全或者指标不够,就仍需投保时体检。
3.投保人主动申报了以往的病史,并且此类疾病的风险较高,比如脂肪肝、大三阳、小三阳、肾结石等,保险公司一般要求其进行针对特定部位的体检。
如果体检结果有问题?
当体检完之后,针对有问题的体检结果公司会酌情采取三种措施。
最好的情况是增加保费,但是保障范围还是不变的。对于这种情况,很多客户其实还是蛮开心的,因为虽然多交了钱,但是后半生还是有很全面的保障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够花钱买健康,但是如果能够多花钱买安心,在我看来大多数人还是乐意的。
其次较好的一个情况就是部分器官或者部分不保。因为保险公司保的是未来未知的风险,如果目前已知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比如乳腺结节第二级,甲状腺结节等,很大程度上乳腺或者甲状腺就是不保的。
为啥这种情况明明挺坑爹,想保的地方竟然不给保,但是你竟然还归到较好的情况啊?因为首先,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遗憾也没太多用处呀,但是幸运的是,身体的其他部分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还是能够受到保障的。
其次,这种情况并非不可逆的。如果之后身体状况有好转,跟进保单的代理人就可以提交近期的检查报告,帮忙在香港向保险公司申诉,尝试重新保全所有的部位及器官。
剩下的情况,就是搁置受保和拒保。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结果产生,投保人可以尝试通过调养身体,加强锻炼,等改善健康状况后可以积极尝试投保。
小编还是希望大家能防患于未然。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产生,建议平时能够好好照顾自己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此同时,尽早的给自己配置好保障,因为当我们身体最健康的时候,也是最符合要求保险公司的各种要求的时期,这个是时期不仅价格会更加划算,而且给未来的自己省不少麻烦呀。
来源:锚记财富管理,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千万不要在香港买保险,把你薅来的羊毛都还回去了!
我的图书馆
千万不要在香港买保险,把你薅来的羊毛都还回去了!
在香港最大的坑就是,他们会卖给你一样真的东西,把你千辛万苦做攻略薅羊毛生下来的钱全部吞走,但是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着——那就是香港保险!相关阅读&&别告诉我你就是专门去香港买保险,顺带去下DFS,ISA,Twist的,嬉游君的心会很痛。今天就来给各位土豪扒一扒香港保险的坑爹之处。烂坑一、“地下保单”爹不认娘不爱,不受任何法律保护在香港买保险,第一次签合同时必须本人到香港签字,保险合同才能生效,否则保险合同不受香港保险法保护。如果你为了省事在内地签署了投保单,那么就有可能产生一个问题——“地下保单”。这也是内地顾客投资香港保险最大的危险。很多朋友会说,我就是亲自去香港投的保,承保的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公司,流程绝对完整,保单是受法律保护的,保险公司敢不履约吗?保险公司呵呵道:细仔,你唔系香港人,抵死被我整!烂坑二、大陆人就算是去香港买保险,人家也可以不理你!日闽西新闻网就报道了这样一起香港保险纠纷。福建岩城的林先生老婆在2011年8月买了香港某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保额为100万港币。购买保险时,保险公司没有要求他老婆做健康体检,而且业务员还跟说“有大病、住院的就说,小毛病就不要讲了。”结果交了4期约12万港币保费后,在2014年11月他老婆不幸确诊为乳腺癌,但经过半年调查,保险公司竟然拒赔林先生,并宣告保险合同作废。在拒赔的来函中,保险公司列举了他老婆在投保之前与乳腺癌完全无关的一些就医住院经历,以他老婆投保时没有如实申报这些经历,导致该公司承保时未能作出正确的风险评估为由,拒绝赔偿。。各位土豪可能又会说,是他们自己被误导没有按正常程序走才会被举报,我们流程完整的拒赔后可以向港的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啊!可是亲你知道吗,香港的保险索偿投诉局目前可裁决的赔偿上限是100万港币,大额保单的赔偿纠纷无法通过该局裁决处理。而且作为大陆人的你有必要看看下面这封邮件只有投保人惟香港居民时,才会受理纠纷”。你是大陆人,人家根本不会管你,加上你又不会粤语,想要上哪去讲理?烂坑三、上百种重疾保障,只是哗众取宠的噱头嬉游君手里有一份香港保单,各位可以看一下它的保障范围:看似保障105种疾病的香港保险真的比国内只保30种重疾的保险更胜一筹?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上图是中国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前6种是所有重疾保险中必保的这6种重疾的发生率最高,几乎占据了理赔比例的80%。如果把保监会规定的必保的25种病症全部统计起来,就已经占到理赔比例的95%至98%,足以应对日常风险。在此基础上承保的20种重疾还是100种重疾,都只占理赔比例的2%,从概率发生的角度来说都是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香港保险中很多重大疾病都是从同一种疾病中拆分出来的。例如香港保险中的次级严重病毒性脑炎、刺激严重细菌性脑炎、脑炎、细菌感染脑膜炎、脑膜结核病这5种重疾都属于国内保障中的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范畴。例如香港保险中的单眼失明和失明都属于国内双目失眠范畴,单耳失聪和失聪都属于双耳失聪范畴。这简直是挂养狗卖狗肉,写了各种耸人听闻的重疾名称,竟然都是同一个保障范围。就这样还敢多收好几万的保费,明摆着忽悠你。人家问你“鸡母鸡?”你以为你“鸡”其实根本“母鸡”其中的套路。烂坑四、要生多少病才能花掉千万级别的保这是一份香港保单,嬉游君眼瞎,数了好几遍,没错保额就是三千万。三千万确实够把心肝脾肺肾都换上一遍了,保个重大疾病肯定是小case,可是您觉得这三千万真的有必要吗?下图是2015年统计的国内重大疾病治疗费用图上显示6种最高发的重大疾病治疗费用一般在5-30万之间。嬉游君来给你算一算,为了获得三千万的保额,你需要每年支付保费25086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64321元,并且要连续缴费5年,合计人民币821605元。80多万的保费都够在国内把病治好了,根本不需要千里迢迢去香港买保险。每天要做多少次化疗,吃多少人参燕窝才能把三千万的保额花完啊?都生病了,就别往死了折腾自己了,正常看病好吗?烂坑五、巨额返利不保证,港灿你是不是诓我啊?你肯定会说,这几万的保费不是白交的啊,它不仅保我健康,还每年返红利给我啊,既保险又赚钱,健康投资两不误!你看看我能拿多少钱~先冷静下,看看上图,所有的预期回本预期回报都是“非保证”的,232%!394%!434%!的总回报你确定N年后真的能拿到吗?即使拿到约定红利也是保险公司赚了大头之后的蝇头小利。更何况2003至今,港元贬值了约24%,也就意味着它许诺你的投资收益在十年间贬值了24%。有的土豪们可能会说,他承诺给我的可是美金这可是硬通货。如果真是这样,你就真的更亏了。拿汇率给大家算算!从年15年间人民币升值了21%,以此预测十五年后美元兑人民币为1:5.05。现在假设我们现在将30010美元用于购买香港保险15年后根据保单约定,获得69740美元相当于352187元人民币如果我们将这30010美元用于国内互联网金融投资的花能挣多少呢?嬉游君随便在网上找了一家公司的理财产品来举个栗子按照今天的汇率计算30010美元相当于196265元人民币按照每年8.4%的年化收益率,定期三年的收益为196265×(1 8.4%×3)=.252=245723接下来开启利滚利模式15年总收益=(((.252)×1.252)×1.252)×1.252=603758元人民币国内投资的收益比香港保险收益多了251571元,整整25万现大洋啊亲!要是保险公司没有承若红利是以美元支付,15年后收回来的是贬值的港币,那就真傻X了!还有别忘了,出险赔付时也可能是以港币计算的。人民币大幅增值,理赔时是港币,土豪你说你会不会哭晕过去。到香港尽量买点真金白银,包包实物。千万别为了虚头八脑的东西花了冤枉钱。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晒晒上海人去香港买保险的经历,侬要做好心理准备|香港|纠纷|投诉_新浪新闻
从去年开始,“到香港买保险”成了一件时髦的事。不少市民通过亲朋好友介绍,与香港保险代理人取得联系,并亲赴香港买美金保险。前几天,白领张女士夫妇双双向所在的工作单位请了两天假,急急忙忙赶到香港。他们此去并非去旅游,而是去购买香港保险。张女士懊悔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得晚了:“不少朋友前几年就买好了,我们听说这件事已经晚了,必须马上行动。”他们夫妇给五岁的女儿买了份理财保险,自己各买了一份重疾保险。但是有趣的是,他们对于这份保险的大部分具体条款、甚至是收益率,其实并不清楚。从去年开始,“到香港买保险”成了一件时髦的事。不少市民通过亲朋好友介绍,与香港保险代理人取得联系,并亲赴香港买美金保险。不少网络论坛上都能找到各种“香港保险攻略”,比如签单点位于海港城,最好两人同行,一人排队签单,一人取号到银行开卡,每支排队都要排上几小时,如果碰上老资格的代替人并且足够幸运的话,当天就能完成一系列手续,不然就要2-3天等等。有的攻略还会友情提醒,代理人的套路是办完事后请客户在海港城的餐厅吃一顿,不要错过这种附送。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曾在去年11月底公布数据,去年前三季度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贡献489亿港元保费,贡献率近四成。而记者熟悉的一名从业15年的香港保险代理人郑先生则透露说,去年下半年一直持续到过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内地客户多得惊人,他们最多一天接待11批客户,工作量远超负荷。春节过后客户渐少,三月开始回升,每天至少也要接待五六批,但大单客户比以前少了。内地客户到香港买保险冷热究竟因何而起?郑先生是香港本地人,虽说和内地客户打了多年交道,但他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觉得,更多人可能还是跟风为主。而记者从多种渠道获悉,一些市民在香港买保险时已遇到麻烦,大公司美金单的保险,也并非看起来那么美。临近傍晚,保险公司总部排队签约的客户挤满了整个大厅。现场照片 收益竟然没有想象的高? 目前香港上面上主流的保险产品有重疾保险、人寿保险、分红保险,主要是友邦保险、保诚保险以及宏利保险这三大公司。与许多市民一样,精明的上海白领朱女士热衷香港保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防止人民币贬值,用美金保险对冲一定汇率风险,二是因为香港保险能够全球配置,收益率和分红率都比内地同类产品偏高。朱女士给刚刚出生的女儿买了一份分红险,类似于一份理财产品,她每年支付3.5万美元左右,总共缴款期限设定为5年。今后,孩子成年、读大学、参加工作等几个重要时间节点,都能拿到保险公司一笔分红。当时,她主要冲着5%左右的预定利率,认为比国内的同类产品划算不少。想不到,她买好保险后,才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听一位金融行业的老同学解释,这类分红险产品收益率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保证收益”较低、“非保证收益”较高,也就是说,到时候未必能得到所预期的收益。而更令她胸闷的是,这位老同学介绍她购买一份回报率高得多的信托产品,但此时她已没有存款。能不能退保?朱女士向保险代理人打听退保事宜时被告知,购买不到两年退保,几乎拿不回已经交出去的现金,蒙受的损失会很大。朱女士这才想起,此前代理人曾对她做过风险提示,而她当时头脑发热根本没有听进去。业内人士介绍,保险是一个长期的投资,一般来说至少持续20到30年,有些甚至是终身。许多客户过于短视,用目前的眼光来预测未来的汇率变化和收益率,其实非常不理性,而保单中的预期红利只是参考,并不是稳赚不赔,“乐观收益”和“悲观收益”之间的波动率,有时候会达到±2%。此外,香港保单还存在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等风险以外,还存在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外汇政策风险比较大等等情况。 代理人不专业扑了个空如果跑一次香港,排几次长队能买成保险,其实是属于幸运的。记者还采访到几名市民,专程到香港,却因为准备不足而落空。私营业主张先生想给自己买一份重疾保险,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名保险代理人。他根据这名代理人的指示准备材料,到了当地才发现缺了不少必备材料。由于国际银联已于去年10月宣布不能刷卡买保险,张先生事先准备了VISA和万事达卡,等到跟着代理人到了保险公司现场,才发现这两张卡也设置了单笔5000美元的限额,并且只能刷一次。不但保险没有买成,开香港银行账户也失败了。香港银行要求客户开卡前,提供近几个月的有效公用事业账单用以确认常住地址,并且不接受电子账单。整整两天的折腾毫无成果,张先生闷闷不乐打道回府,后悔自己找了个不懂行的代理人。一些保险代理人告诉记者,政策“紧箍咒”的确也对内地客户造成障碍,因为转账金额的限制,大额保单目前很难做。代理人还提醒,一般保险合同都要求客户提供香港本土的关联账户,而由于转账金额有上限等因素,比较容易出现到了保单自动扣款时间而账户金额不足的情况,这样一来保险公司会默认客户履约能力存在问题,很可能会对保单产生影响。记者还获悉,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适用香港地区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与内地相比,香港法律诉讼费用较高,可能面临较高的时间和费用成本。如果不选择法律诉讼,投保人也可选择向香港的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与理赔索偿有关的纠纷,但该局目前可裁决的赔偿上限是100万港币,大额保单的赔偿纠纷无法通过该局裁决处理。此外,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必须到香港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 不是每种“重疾”都能获得保障?保险代理人许小姐还向记者讲述一个她客户的真实案例。一名34岁左右的上海女士在外企从事着一份压力颇大的脑力工作,她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些担忧,因此买了一份保额30万美金的重疾险。投保四年之后她患上了严重的宫颈疾病,由于不想被周围人知道,她去了一家私立医院进行诊疗,一时没想起保险条款的约定——若在内地就医只能到保险公司指定的三级甲等医院或二级专科医院诊疗才能获得理赔。等到她的家人着手处理理赔事宜时,才发现私立医院的诊断记录和出院小结都没有用。后来,这名女士费了很大的波折,重新做了一边检查,但由于无法还原当时情况,最终还是没能得到理赔。记者了解到,在购买香港重疾险之前,保险公司会要求投保人填写一份详细的身体健康状况表格,写明过往病史、是否吸烟、有无失眠等等,保险公司默认投保人填写的情况真实属实而不要求其在指定机构重新体检,但一些投保人隐瞒病史或草率填写,都可能导致患病后无法获得理赔。保险代理人还提醒道,并不是所有疾病甚至是所有重疾都可以获得保障,二是严格根据保单中“保险疾病一览表”中列出的疾病种类,且每一种还有详细说明和严重程度界定,有的疾病必须动过手术才能被纳入保障之列,因此在投保前一定要找对专业而负责的保险代理人仔细咨询。此外,正如上述上海女士的案例,一般香港保险公司只认内地三级甲等医院或二级专科医院诊疗记录,且需要提供多份资料才可获得理赔,手续较为繁琐复杂,投保人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如需获取更多,请下载上观新闻客户端或点击“阅读原文”↓↓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上观新闻网站浏览更多【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观察”】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买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