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真的很差么

热门推荐:
更新于& 21:01
今天路过路桥最繁华的街镇中路(银座街)富士路发现很多店铺转让,货品轻仓。听到很多做生意的人说,今年生意很不好。明年会更加不好。小商品市场本来新装修店面开张 但是经营户也因为生意不好不买帐。结果弄得小商品少赚一大笔钱。还有大把大把的房地产卖不出去。好像经济危机要来了。想把股市的钱给弄出来了。经济会越来越差。人口红利也没了。中国这次真的有事发生。这样想不太好。但是对做生意的人来说,的的确确生意不好做了。难道是转型?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上半生靠算命为生谋得首富。下半生以胡诌利民
发表于 23:16
经济危机.大萧条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3:16
实体经济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过高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3:23
钞票印太多了,房租太高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7:14
钞票印太多,房价太高的后果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8:09
温胡时期,钞票印太多,房租过高。街上发现很多店铺转让,货品清仓。听到很多做生意的人说,今年生意很不好,明年会更加不好。还有大把大把的房地产卖不出去,杭州三天两头打你去看房。好像经济危机要来了,经济会越来越差,人口红利也没了。中国这次真的有事发生?这样想不太好,但是对做生意的人来说,的的确确是不太好做。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9:42
人口红利没了所以要经济转型 要是大家日子过得都很滋润谁会去费力产业升级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9:53
店铺只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从08年开始到现在,店铺租金随着房价涨了N倍了,只不过之前尤其是服装类能有100%甚至以上的毛利,现在网店铺开了,消费者没以前那么好忽悠了,赚钱只是赚个房租钱,关门就是正常现象了。但是电子商务发达了,实体制造业没那么难过,自己有一手的实体制造经济同样活的很开心,只不过没太大技术含量的,由于产能过剩或者同质化竞争同样面临着赚不到钱的危险而已。再过两年,没什么自己独有技术的制造业和没有自己独特经营理念的实体店铺基本都会撑得很辛苦。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9:57
其实过去几十年台州所谓的做生意,本质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等来低买高卖而已,信息越不对等,差价越高,生意就越好做。但是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不对等这一事物,人人都能得到第一手资讯了,点点鼠标,无数商品排列在你眼前,低买高卖之间的差价自然越来越少,生意自然也就越来越不好做了,傻子少了嘛。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1:51
引用:1其实过去几十年台州所谓的做生意,本质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等来低买高卖而已,信息越不对等,差价越高,生意就越好做。但是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不对等这一事物,人人都能得到第一手资讯了,点点鼠标,无数商品排列在你...
当销售价格越来越低,生产厂家利润越来越低,工人成本越来越高,厂家缩小规模,减少员工数量,没有工作员工消费减少。请问这属于什么
与本帖相关的人: 展开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2:14
这就是经济危机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2:48
1-10月,我市全社会用电量为208.97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0.9%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7:54
有了淘宝和京东,实体店在5年之内要关闭百分之七十。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11
引用:1其实过去几十年台州所谓的做生意,本质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等来低买高卖而已,信息越不对等,差价越高,生意就越好做。但是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不对等这一事物,人人都能得到第一手资讯了,点点鼠标,无数商品排列在你...
引用:2当销售价格越来越低,生产厂家利润越来越低,工人成本越来越高,厂家缩小规模,减少员工数量,没有工作员工消费减少。请问这属于什么工人成本越来越高是不可避免的,利润越来越低就倒逼只有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厂家才能生存的更滋润,门槛低附加值低的只有走量,这就是所谓的产业升级,这在中学应该就学过,欧美国家哪一个不是走的这条路。现在的问题是,企业最大的负担不是工人成本,而是我党国的税负,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税收增长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与本帖相关的人: 展开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13
多城同创和三改一拆搞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1:46
引用:1其实过去几十年台州所谓的做生意,本质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等来低买高卖而已,信息越不对等,差价越高,生意就越好做。但是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不对等这一事物,人人都能得到第一手资讯了,点点鼠标,无数商品排列在你...
引用:2当销售价格越来越低,生产厂家利润越来越低,工人成本越来越高,厂家缩小规模,减少员工数量,没有工作员工消费减少。请问这属于什么引用:3工人成本越来越高是不可避免的,利润越来越低就倒逼只有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厂家才能生存的更滋润,门槛低附加值低的只有走量,这就是所谓的产业升级,这在中学应该就学过,欧美国家哪一个不是走的这条路。现在的问题是...
一流企业创标准,二流企业做开发,三流企业做生产,每个企业都是有定位存在,创新是支持,技术版权咱们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冒用创新名义来提高利润,虽然能有知名度,但是不一定赚钱,索尼创新能力不强吗?但为什么三星赚钱呢?
与本帖相关的人: 展开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2:20
经济危机。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2:57
引用:1其实过去几十年台州所谓的做生意,本质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等来低买高卖而已,信息越不对等,差价越高,生意就越好做。但是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不对等这一事物,人人都能得到第一手资讯了,点点鼠标,无数商品排列在你...
引用:2当销售价格越来越低,生产厂家利润越来越低,工人成本越来越高,厂家缩小规模,减少员工数量,没有工作员工消费减少。请问这属于什么引用:3工人成本越来越高是不可避免的,利润越来越低就倒逼只有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厂家才能生存的更滋润,门槛低附加值低的只有走量,这就是所谓的产业升级,这在中学应该就学过,欧美国家哪一个不是走的这条路。现在的问题是...
引用:4一流企业创标准,二流企业做开发,三流企业做生产,每个企业都是有定位存在,创新是支持,技术版权咱们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冒用创新名义来提高利润,虽然能有知名度,但是不一定赚钱,索尼创新能力不强吗?但为什么...
@swknight (software knight), 说得对。工业,学德国;金融,学美国。。。。
与本帖相关的人: 展开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3:32
未来3年传统制造业要关闭大部分,特别是产量低排量大技术落后的公司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4:13
受到网络电商影响,以及经济大环境不好,再加上银座街较老交通不是那么方便了。现在热门商铺在富仕路,,以后可能转往腾达路也说不定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1:01
经济不好的根源是人口政策失误造成的,现在显现出来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告知:中间1个楼层(12#)被屏蔽了()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下载19楼客户端回帖双倍威望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现在实体经济真这么差了吗?【时寒冰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048贴子:
现在实体经济真这么差了吗?
今天我妈打电话过来叫我小心股市下跌,幸好今年买的医药股行情还不错。说到实体经济是一片萧条,裁员关门一大堆,我妈药店做的今年营业额也不行,都被网上药店抢走了,同一个药网上和实体价格能差几倍,我妈都不太相信这会是同一种药,我是不知道成本为什么会差这么多。以前我一个表姐做涉外的房屋租赁,不过现在也不行了,外资都撤出中国,没老外租房了。我妈说实体经济从来没这么差过,这还是上海,不知道其他地方情况怎么样
我身边除了听到炒房有赚到钱的,其他行业很少听到了
钱不变成房产,放别的地方最后都会赔光的节奏
教育类 补习班 私立学校 兴趣班 房地产 炒房医疗类 私人诊所 这几个都还不错
你还在逞强,说着谎
现在四五线城市房地产可火了我们老家那种房子比人还多的小县城都疯狂炒房子
某半事业单位,百分之七十的员工奖金下降40%,而且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差。
尽量买大城市核心区商品房,不要高杠杆。无奈的选择。餐饮目前还扛得住,但大鱼吃小鱼很明显,
某二线城市汽车工业园,园区停满了汽车,燃油的电动的都有,绿化的草坪都是车。卖不出去的节奏!
中石化胜利油田 整天改革 离岗分流 出劳务 收入有所下降 工作量增大
只见房价升,不见交易多。
只要房子在一切都没问题
衣食住行跑不了
消费最明显
网上交易的繁荣还得感谢天国房地产啊,没有房地产,网上充其量就是卖卖平时不多见的商品。为了保房地产,天国肯定要对网商下重手,逼商家买店面房
四月开始就在家躺尸了 多干多赔 少干少赔 不干不赔 何去何从 自己也没方向
一盒进货价几毛钱的银翘片,药店敢卖十几块,翻十倍是都是良心价,药店应该被网店压缩
我们这里一片繁荣景象,实体经济没你说的那么差。
过年后身体不适就没干活了,天天在家靠信用卡过活,说到药,药店能比京东贵四倍,自己亲身体验
实体经济本来就一年不如一年,房地产的暴利,人工成本连年递增,税赋沉重,现在连最不起眼的电阻电容价格都猛增三四倍,身边有许多软件企业研发都基本停了,说实在的,还在坚守的有些确实实力雄厚,多元化发展,有些完全是因为自己辛苦创立的产业就像一手带大的孩子,舍不得放弃。
上海跟常熟一样赶走了很多外地人
走入新时代而已
管商老赖太多,当初杠杆玩到极致抢占制高点,比如商场扩张,比如房地产,现在眼看官司缠身,还抵押着资产很快到期,只能各种开挂玩赖,内部工资是别想了,员工不承担法律后果就不错了,拖字决,破产是不敢的,一屁股事,捅出来位置怎么办?眼下压着不变应万变而已
商业实体,你要是非独立经营的,他们吃掉你的这口数也不小,还玩啥?人家非融没事,换你试试?所以,换游戏吧,太烧钱了!
成都南一环,周围的商铺反正除了做餐饮的,其他基本都是艰难维持 或者亏损,隔三差五换老板,肥的只有房东。
现在都在玩区块链炒币,我这边八线小城市,很多老板都急吼吼的要搞,其中一家联系啦不少老板,私募轮圈啦不少
只能依靠三四线房地产和出口了,内需不断衰弱
只能依靠三四线房地产和出口了,内需不断衰弱
将虚拟经济进行到底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查看: 1783|回复: 15
曹德旺告诉你,中国实体经济衰败的真相(转)
曹德旺告诉你,中国实体经济衰败的真相1 I5 q) J&&d) ]) ?
! O, h: D&&F* A2 n
  文 / 马光远
  来源:光远看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明年的重点工作时,将“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列为四项重点工作之一。这应该是近年来比较少见的,一方面说明对实体经济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下中国的实体经济确实令人担忧。
实体经济成了人人嘲笑的弃儿,根子究竟在哪里?
实体经济成了人人嘲笑的弃儿,根子究竟在哪里?
  最近,玻璃大王曹德旺因为宣布将投资10亿美金到美国建厂做汽车玻璃,接受了第一财经的采访。谈及为什么到美国去建厂,曹德旺算了一笔账:" J8 G1 l/ r4 r7 x6 I9 s* ^
7 T6 O+ l! i, P; V4 p1 L
  一是美国的土地基本不要钱,买地的钱政府各种补贴后等于没花钱;&&o. x6 B: j6 f" T- c5 d
. K8 j, A6 Q0 ?8 }&&D: i4 P
  二是美国的电价便宜,是中国的一半,天然气是中国的五分之一;3 t# a& c" N( g% m$ H; i
: W& p8 K! {# a8 o/ F" k6 }: S
  三是物流成本比中国便宜;
  四是综合税负比中国低。
  这样算下来,除了我们的人力成本仍然比美国便宜,剩下的成本都比美国贵。4 ?. H6 W* l- \# a
  曹德旺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在中国做制造业,已经没有什么成本优势可言。美国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痛定思痛,振兴实体经济,启动“制造业回归”计划。这种思维其实是基于美国仍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以及美国在制造业产业链高端的竞争力。美国其实从来没有从成本的角度考量过制造业回归的问题。. C1 T6 @4 w% D/ T( e& u
: P& b! a" y, ~$ e1 [4 j
  但即使从从成本的角度考量,也居然顺理成章。近10年来美国制造业的各项成本都在下降,包括人力成本,页岩气革命给美国带来的能源成本的降低,以及美元作为全球储备给美国制造业带来的优势竞争力等。; b" d# p$ l: J; \' |
* D&&U/ G8 m/ q: ^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估计,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到2015年下半年,就多数面向北美消费者的商品而言,在美国低成本州生产将会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再进一步,如果美国的互联网制造一旦成为现实,在制造业的总体成本上,美国将比中国占有一边倒的优势。对于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国制造业而言,我们唯一的竞争力就是成本优势,如果丧失了成本优势,中国制造业等于只有死路一条。, E; p" n* k* U( Y# ~, i) x
& l1 L$ C/ M) T, p&&o6 i& {
  在制造业的成本上,我们和美国比居然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这是以前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实,然而,这的确是血淋淋的现实。在成本问题上已经不如美国,意味着,即使在低端的制造业领域,我们和美国比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至于高端,自然不用提。) C6 t0 X& K5 b7 R0 T0 O+ h
  除了各种成本的繁重,曹德旺还谈到了中国社会存在的不良的风气。他说:“美国在搞制造业回归,我们中国呢,现在你看看,最赚钱的就是IT,IT实际上本身没有赚钱,他就是忽悠就是从资本化利用民间钱拿来做这个事情,第二个就是私募基金、投资银行,银行这几年赚的盆满钵满。实体经济,因为劳工成本高,大家都去做房地产,盖要用劳力,变成我们有效的劳工被房地产拿去,再加上转金融业、IT业,这些服务业的高需要劳工也找不到人,这样的情况你说怎么做?”! s! @0 ^0 T: ?
  这段话,其实捅到了中国经济更大的软肋。当大家都玩以钱生钱的,当很多人都去炒房地产,当创业者每天想着用各种手段去“融资”的时候,中国经济事实上被一种歪风邪气左右了。真正做制造业的被嘲笑,而投机取巧赚钱快钱受到了热捧。很显然,这是一种糜烂的颓废的气质。
) u! j* v! J&&o& e
, Q9 O- O5 M! C0 K2 w' K/ h5 @7 B
  沉重的负担和糜烂颓废的气质,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生存面临的现实。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到降低税负负担时,特别提到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针对性应该说非常强,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落到实处?在减税比断腕还难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在为企业减负上和时间赛跑?4 g9 o7 q0 r* z1 L2 E( A
0 L- R* k: c- V6 s+ J% h
  拿减税来说,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一开始拿出了一个非常令人期待的减税计划,甚至承诺在“营改增”的过程中“只减不增”。9 U4 t1 W2 q1 ?4 D! E6 q
# r3 i! b& e3 m, y* v' o0 C# C. n
  但结果,企业的税费负担并没有实质性的降低,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税收总额仍然在增加。一些地方甚至想方设法创收,宣传税收如何如何增长。即使官方宣传的营改增减税5000亿也备受质疑。
  前段时间,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著名税收专家李炜光先生谈的 “死亡税率”问题。他的三个数据非常刺眼:
7 p. b: r5 F# J! t7 n& ^
  一是对于中国企业税负究竟重不重的调查问卷,企业家认为税收负担很重和较重的比例很高,达到87%,认为税负可以接受的仅占8%,认为较轻和很轻的仅占1%;( F2 j& Z$ c6 A* n9 C
  二是我国企业的实际税费负担率接近40%的水平。40%,或30%的税负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死亡,或可以叫“死亡税率”。因为在我国,除新兴行业以及金融等领域外,大部分企业的利润率都不到10%,30%—40%的税费负担足可以导致大多数东部沿海加工业企业处于困境之中,甚至亏损倒闭;0 E: z8 A8 m&&j3 l1 t3 P
" Z! F1 U) z3 _&&C. A9 P
  三是如果用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的“总税率”指标来衡量我国企业所承担的税负(总税率是指企业的税费和强制缴费占商业利润的比例),2013年,我国企业总税率为68.7 %,不仅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也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泰国和南非,仅略低于巴西。这之后的2014年和2015年,中国继续维持在68.5%和67.8的高水平上。在如此重的税收下,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活着已经不容易,谈何创新和转型?4 D8 j6 c- j5 S2 V9 j, T7 M
  其实,关于中国税收,关于中国制造业,关于中国房地产,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很多。撕破喉咙喊减税,但雷声大,雨点小。很多制造业企业出问题,没有看到政府着急,财政补贴,但是在房地产下滑的时候,却毫不犹豫拿出宝贵的财政资金去补贴卖房者。这种思路不改变,中国实体经济怎么可能好转。曹德旺感叹:“我们宁可继续做哪些不靠谱的事情,从来没想过你救了今年,明年怎么办?救了明年,后年怎么办?你知道拖一年严重一年。”
, F, Y, B6 V8 c5 f
  这也是我的感叹。
  如果“曹德旺们”都跑了,中国经济最后还剩下什么?
% V9 U1 ?( X# n: D' |8 s
  必须祛除笼罩在中国经济上空乌烟瘴气的空气了,必须意识到中国实体经济面临的生死存亡的危险。必须意识到,再不真诚减税,再不抑制对房地产的爱,就真的来不及了。
上一篇:下一篇:
当大家都玩以钱生钱的游戏,当很多人都去炒房地产,当创业者每天想着用各种手段去“融资”的时候,中国经济事实上被一种歪风邪气左右了。真正做制造业的被嘲笑,而投机取巧赚钱快钱受到了热捧。很显然,这是一种糜烂的颓废的气质。
只知道自己真没钱了,很艰苦
朱总理是对的
没办法呀没办法
别高兴那么早,在中国为赶进度加班是常事儿,在美国你试试
还有就是环保措施中国和外国能比吗,谁的牙掉肚里别人看不出来自己得知道
有些地方是放长线钓大鱼( F# ]) Z. W& a+ O
有些地方就是枯泽而渔
目标点不一样,管理方式当然不一样1 W0 b5 |2 I! h& Z& w4 c& w6 L0 I6 H
我相信美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环境,经营环境还是很稳定的
甜果谁吃了苦果留给谁了
有钱谁愿意留在中国,有钱的都移民啦
最近几天,关于“曹德旺跑了”的新闻可谓刷了屏。曹德旺是非常让人尊重的企业家,但他干得最牛的事不是他的企业做得多大,财富有多少,因为在中国富豪榜上他排得并不靠前,他真正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在过去33年里捐款70亿。然而,媒体对他的这些事迹报道并不多。而这一次,他在采访时所说的话被媒体解读为“曹德旺跑了”则帮他出了大名,这位中国的“玻璃大王”估计第一次如此受到媒体关注。只是,估计他自己也很遗憾,这次出“大名”不是因为自己的公益事业,而是因为掐头去尾、捕风捉影的几句话,真是奇年怪哉啊!5 C4 v. E3 m& L7 n8 v' ^0 }- g
6 ~% J&&U- r: V, h' t/ w
对于这则消息,很多战友问占豪看法。坦率说,占豪(微信号:占豪)对这件事不太感冒,原因是这事从开始就带着一股邪劲和歪风,占豪根本不认可媒体的那些表述。之所以不认可,根本原因有三:
一、所谓“曹德旺跑了”不过是媒体的搞笑噱头。/ Q&&j: A: @! ]&&a, W* P
9 k# ]/ S7 t! e7 u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在中国大街上所跑的汽车中每3辆中就有2辆的玻璃来自曹德旺的企业,他的产品在中国占据70%的市场份额。这样的企业怎么跑?曹氏企业的主要市场和主要生产基地都在中国,这是能说搬走就搬走的吗?6 u3 }% S- k0 u/ v$ p$ V" \
二、对美投资10亿美元建厂是为了争夺北美市场,是企业走出去、推进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这是国家一直支持的事业。
: {& Q# }' k0 l. m" X5 m
曹德旺后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什么时候跑了?我在美国建厂20年前开始。这几年美国投资的同时,配合美国的战略,在美国项目开通的时候,我在天津的项目也开通。我在苏州工业园区刚刚拿了一块地。曹德旺跑到哪里去?”“我们所有对外的投资,都是经过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批准的。有什么错的?我们是全体产业的供应链,我们做玻璃的,都随着汽车厂走。汽车厂去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6 {" Z' L, T; B
" O; b# S/ g2 r+ T&&C
事实上,美国汽车市场过去一直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直到被中国超过。2015年,美国汽车销量高达1747万辆,同比增长8.9%。这么大的汽车消费量,这么大的市场,像曹德旺这样拥有中国市场霸主地位的玻璃企业当然要占领更大的国际市场。而要占领世界第二大的汽车玻璃市场,怎么可能不在美国建厂?人家肯定会要求在美国建厂。所以,这实际上是全球供应链的一种战略布局需要,中国政府非常支持这种布局,因为经济出了GDP之外还有GNP之说。9 i5 A: G; a# _
三、中国制造业成本与美国接近、比美国高的论调是老调重弹。
: K! }. x, i/ x3 S. [
关于中国制造业成本赶上美国、美国制造业成本与中国接近的论调已是老调重弹,之前一两年类似“富士康50亿美元印度建厂,中国制造成本直逼美国”、“大陆制造成本接近美国,印度欲迎头赶上”,“美国BCG报告: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等等,总之恨不得说中国制造业已病入膏肓。事实真的这样吗?
关于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承认中国的制造业成本正在快速上升,我们更要承认美国在某些方面成本的确比中国低,譬如天然气、石油成本,税收,物流成本,土地成本等都比中国低。但是,所谓美国整体制造业成本与中国接近、中国成本比美国高的论调都是瞎扯。暂不说人力成本美国依然比中国高得多,就整个工业链的完备程度的优势,美国那里能承载多少?所以,或许少数产业在美国生产的确比在中国成本低,但那依然是少数产业,在整体效率方面,中国依然遥遥领先。否则,为啥是中国制造占领世界而非美国制造?为啥西方如此害怕中国产业升级给他们高端制造带来的威胁?还不是中国的制造成本嘛!以家电行业为例,中国家电企业在世界上现在基本都是领导地位,这还不证明中国产品所拥有的竞争力吗?8 l1 S. J8 k/ M' ?% K6 b
' G- X9 J9 j2 M
所以,那些所谓的老调重弹在占豪(微信号:占豪)看来虽有迷惑性,但整体上不值一驳,很多东西不过是媒体噱头,缺乏认真推敲的余地。
虽然对媒体的噱头占豪(微信号:占豪)不感冒,但曹德旺先生在采访时所“吐槽”的现实问题却是摆在那的。他说,他是想警告中国人一定要小心,要考虑如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问题,不要整天不着边际的胡说八道。+ W, y! ~) r8 O# c0 [9 D( c
6 D: U8 r1 ~% ~5 r. V6 {% z
他为什么要警告?就是因为中国企业的成本上升得的确太快了,这让很多企业的日子举步维艰,连进行产业升级的时间都没有就直接挂了。这些问题怎么来的?四个方面:& W, k&&\8 S! R3 A' L; l7 P+ q" X
8 C: j5 B7 a+ h
一是思想意识上的脱实向虚。
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周期之中,这个过程中一些地方开始轻视制造业,认为制造业“傻大黑粗”增值太慢,于是开始在思想上“脱实向虚”,这使得一些地方对制造业越来越怠慢,服务意识下降。为此,中央及部委在文件中是经常强化实体经济发展的,若非有“脱实向虚”的态势,哪里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强调?
1 g9 }! a" \3 q& o
二是税负有些重。
7 ?. b% l7 s3 v! x8 \4 D, ^- i* \
我国企业的整体税负的确较重,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间投资。过去两年也的确在努力减税,但效果方面还没有达到预期,毕竟营改增今年才正式推行,很多数据、效果还没出来,进一步措施还有待研究和落实。譬如,一些企业营改增后税负反而增加了。为什么?因为过去营业税是地方税,地方权力较大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如今改增值税地税调节空间降低,企业对营改增还没完全适应,政府也还没完全适应。( P9 h( a$ U5 Z- ~# H' {
不过,像曹德旺先生所说取消增值税变所得税,有利润再交税,那是完全不适合中国的,若真那样中国财政根本就无法运行了。道理很简单,中国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体,企业经营再投资的速度非常快,很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产不断增加,企业不断发展,但就是没利润。若按照所得税去计征,财政是眼看着企业发展而征不到税。
如果真这样,中国那些基础设施怎么办?中国官办经济事实上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很重要的力量,基础设施基本都是官办主导的,基础工业链的产能也是官办经济主导的,这些和财政驱动都是分不开的,没有这些哪里有好的产业环境?所以,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刚刚还在搞营改增,就是要将财政进行集权并根据国家需要去分配,怎么可能取消增值税?中国经济,在未来很长时间依然会采取增值税这种流转税的方式征税,不可能按所得税对企业进行计征。& `* Z4 Q% `# C+ [; O. r' ~. @
所以,在推动降税方面,占豪(微信号:占豪)认为我们还是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降税,要对那些有快速增长空间的新经济降税,要对那些在产业升级领域有大幅增长空间的行业进行降税,要对有技术含量的领域和企业进行降税,要对一些新型的产业园区进行针对性降税等等。降税不应一刀切,而是进行结构性的,以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为目的。至于本来就该转移走的低端落后产能,那本来就该被迁移走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原来东部的一些产业其实是可以向中西部转移的,在这方面中西部在税收上应该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进行一些降税,这样可以尽量少地将一些不该转移的产业转移到海外,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为我国转型升级增加更大的回旋余地和空间,避免经济过快走向虚拟化、空心化。* F0 C& Y, g9 V; N6 A. ]% \&&G
+ ]( R$ X# Y: k$ }6 w+ D3 z7 [
三是人民币升值。
5 c$ s7 N1 l) |
中国制造业现在遇到的一些困难其实就是人民币升值过多带来的,人民币过大幅度的升值导致很多企业过早、过快地倒闭,这使得他们失去了转型升级的机会。莫说那些小企业,就是很多实业也是如此。譬如,原来我国很多比较有名的国产服装品牌,现在很多都消失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人民币升值使得他们太快失去利润空间,同时也失去了转型升级机会。在这方面,其实我们是应该检讨我们过去的汇率政策的。
四是人力成本的上升。' X4 G7 ^" Q. Q2 N1 q9 z2 D
* f1 Y0 J4 R) s( ~
在占豪看来,人力成本上升是中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必须出现的,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口红利到了末期,另一方面是人民生活水平改善需要。所以,我们最不该抱怨的就是人力成本上升。事实上,如果我们用好人力成本上升,大力发展服务业,这反而会带来巨大需求,成为经济的重大驱动力。就拿汽车玻璃来说,若非工资水平快速提升带来巨大的汽车购买需求,哪里会有中国汽车业的爆发?没有汽车业的爆发,又哪里有汽车玻璃的巨大发展?所以,人力成本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i&&a0 j5 K2 S. M6 k" C& m% A: g
当然,人力成本上升的确也是企业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这个我们需要承认。
对中国来说,现阶段的确面临系列问题,譬如制造业成本上升过快与产业水平升级速度不够快之间的矛盾就非常凸显。如果所有企业都像华为那样,中国这方面矛盾就不会凸显了,可是华为就那么一个而已。
' H5 T6 S* v/ \1 F&&^/ X+ \
那么,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的确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做出一些调整,譬如在工业土地上的支持、税收上的支持、服务上的支持等等。特别是,地方政府应该根据自己原有的产业特点,去推动一些相应升级产业的配套建设和相关优惠措施。这些,都是需要政府扎扎实实去做的事。
那么,美国真的如某些人吹的那样可以用制造业来振兴美国经济吗?: B3 {- V) w+ b" B" s
其实,就像当年奥巴马说要振兴美国制造业,结果8年过去了振兴了吗?现在,又来个特朗普要振兴美国制造业。奥巴马不行,特朗普就行了?难道就因为他是生意人就能多忽悠几个人?每每看到有人在忽悠说振兴美国制造业占豪(微信号:占豪)就会觉得搞笑,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美国的经济结构。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早在2012年就只剩下12%了,现在的水平不会比当时高。如此比例意味着,美国2015年GDP增速2.4%计算,其制造业年增长达到20%也只能为GDP贡献不足0.06个百分点。那么请问,美国如何靠振兴制造业来振兴经济?2 F8 i+ B* j/ b/ z5 Q7 Y
0 J& P; n# \5 u5 V9 }
所以,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无论是奥巴马还是特朗普,说振兴制造业基本都是典型政客的竞选语言,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美国经济不可能通过提振制造业来获得提振,他必须通过刺激服务业来实现,特别是金融投资服务业,尽最大努力通过国际市场上的兼并重组来实现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增值。所谓制造业振兴美国经济那是说给外行人听的,是为了选票而说的,不会真的实现。
当然,对特朗普来说,他还是会兑现一些承诺,譬如通过降税和一些行政手段促使一些美国企业回流,同时增加一些外来投资从而增加就业岗位,能实现就业岗位增加降低失业率就是特朗普的最大目标,只要通过制造业来实现振兴美国经济那是痴人说梦,完全不可能。' {- M. D6 z) P
. B2 R2 j% e( o) g% @6 b
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正在进行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我们自身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但我们潜力无限。对我们当前的问题可以尽量提并提出改
就有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唱衰中国,唯恐天下不乱……
: K: C. L% J/ l8 P
最近几天,关于“曹德旺跑了”的新闻可谓刷了屏。曹德旺是非常让人尊重的企业家,但他干得最牛的事不是他的 ...
我竟然,竟然,看完了
美国经济不可能通过提振制造业来获得提振,他必须通过刺激服务业来实现,特别是金融投资服务业,尽最大努力通过国际市场上的兼并重组来实现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增值。
$ l6 |* f. {! F* |/ K7 i
我竟然,竟然,看完了
占豪的,我基本天天看{:4_199:}
有些国外进口的中国商品都比国内便宜,真是费解
美国的人力成本真的可以抵消一切,不过,雇佣老墨可以解决一切
法律顾问:山东济信律师事务所 唐伟建律师 |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实体经济完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