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通货紧缩,跌到1700点的股市将暴跌到2000点

A股牛市两周年 经济学家股市预测大盘点
相关专题:
  凯恩斯有句名言:“从长期来看,我们都将死去。”人类社会符合周期律,事物的发展是在不断的往复中前进的,资本市场更是如此。有些趋势是可以预期的,如凯恩斯所比喻;但更多趋势中不断反复的过程却如此纷繁芜杂,以至于让人费劲心机仍难以识破。正因此,“预测”便始终是各方投资者关注的热门话题。
   自2005年的千点大底以来,A股牛市的指标――上证指数在两年间已经翻了两番。经历了5年熊市漫长煎熬的中国投资者,面对堪称证券市场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机遇,身处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总是需要一些东西来树立并坚定信心;于是每当市场处于微妙时刻,各方观点和言论便层出不穷。而在其中,被冠以“经济学家”头衔的一批人的言论更是受到重点关注和议论。
  或许这些知名的经济学者并没有简单的对市场表明一个“多”还是“空”的态度,或许他们在某些阶段的预言已经被市场证明有所偏颇,但无论如何,他们的观点、特别是论述观点所进行的思考,都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在波澜起伏的市场中不断回顾、总结。
  两年奔牛大潮滚滚而过,回顾名家多空言论,把握中国股市先机。
――2007.6 
在线小调查
 点击进入:
      
          
 在国内,关于什么样的人物可称为“经济学家”,也曾有过热烈讨论。谢国忠说,经济学家就像演员,就看出场的次数多少。左小蕾女士说,敢做“乌鸦嘴”其实是经济学家应有的精神境界。在此,对几位在股市中活跃的经济学家略作一番总结。
  谢国忠:“空”音绕梁、唱衰不止
  无论是楼市、股市、还是大宗商品市场,近年来谢的言论所到之处,“空”气一片。曾经成功预言了香港楼市暴跌、亚洲金融危机和中国最近一轮通货紧缩的这位前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眼光不可谓不大,份量不可谓不重,不过这位“空军总参谋长”对中国股市和楼市的看法,至今还没有得到应验;而他仍然坚定的唱衰全球股市,认为最迟两年内自己的预言必将再次得到应验。如果说有大智慧者总是过于超前,那谢的空头言论将不仅仅是供人一乐的饭后谈资,而应该引起每一个市场参与者警惕。
  韩志国:坚信制度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
  他在这轮牛市行情中无疑是信心最足、口号最为响亮的。这位中国股份经济与市场经济理论的积极开拓者之一,在在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中国股市走出边缘化、国有股减持等问题上有诸多富有影响力的言论。到了股权分置改革时期,韩志国教授始终强调制度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只有制度变革才能与经济的高速成长结合起来”,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最深刻的一轮大牛市”轰轰烈烈的展开。
  龚方雄:坚定不移的做多中国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作为QFII派的代表,从2006年开始便以清晰而肯定的语句描述了中国A股市场将要掀起的一轮“结构性牛市”。在看多的经济学家当中,与制度派侧重于宏观和政策面分析有所不同,龚方雄更侧重于以基本的盈利增长与市盈率等指标来判断大势的走向,并在行情出现波动时给出具体指数点位的判断。从目前的股市走势来看,还是很符合他的预期。相信以其言论为代表的一批机构投资者,仍将继续旗帜鲜明地贯彻“重仓中国”的观点。
  左小蕾:“泡沫论”的坚定拥趸
  这位被股民称为“最不受欢迎的经济学家”,从中国股市从1000多点就开始认为市场有泡沫。我们阅遍她两年来各个阶段的言论,发现她其实一再表示对中国股市“长期看好”的观点,而从没有对指数具体点位进行过预测。然而每到大盘走到关键位置时,总能看到她不厌其烦的现身出来惊呼“泡沫”,提示股民注意风险,呼吁加强监管,接着指数便又继续再上一个台阶,这反倒给人强化了“死空头”的印象。也难怪被人说“乌鸦嘴”还要勉为其难的自嘲“有境界”了。在这里还是要提醒投资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005年6月牛市起步――
 2006年5月第一轮震荡调整展开
上证指数点位区间:998-1678
行情评论:
  股权分置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中国证券市场从此翻开历史性的一页;同时,管理层更相继推出各项改善市场基础的措施,以推动股改的顺利进行。股市人气逐渐由悲观转向乐观,市场对前景的忧虑逐渐淡化,大盘在试探性的上扬中更产生了初具爆发力的热点板块。投资者参与热情得以激发,股票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经过管理层前期的悉心引导,中国股市的内生性增长动力终于显现。股改概念受到市场的一致追捧,个股表现逢股改必大涨。同时,股市热情开始积聚,指数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五一”长假过后,股指更出现了中国股市久违的加速飙升行情。
  该阶段,资源和成长成为市场投资主线,令投资者的熊市思维受到强烈冲击,各路入市资金开始大幅放大。经过四年半的熊市后,“全民炒股”热潮再度涌现。
 标志性事件:
           
             
 股改前夕,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股市出熊入牛的前提应该是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
 2005年初,华生表示,在近四年的熊市之后,2005年是熊市以来首次可能出现的拐点。政治、经济、思想认识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几年来第一次决定了熊市不能或不会再继续。(2005年1月)
 韩志国认为,股权分置问题不解决,内地股市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现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最好时机确实到了,再不解决,市场就会被拖垮。”
 韩志国指出,大盘股集中上市将压垮市场。如果大盘股要上市,应该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以后。他认为,现在股市的大局应该是保持市场的稳定。(2005年3月)
 韩志国说,中国太需要一个与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相适应的,又能反映国民经济总体变化的,引导中国经济体制走向市场化改革的长期大牛市。
 如果股权分置和全流通问题能够按照这样的原则和思路走出来,走下去,熊市就可能在深刻的制度创新中结束,牛市也将在中国股市的第二次革命中到来,这将是中国股市最大最长、影响最为深刻也最为持久的重大转折。市场各方应当清醒地看到这种现实和机遇,创造条件去迎接和推动股市重大和深刻的转机、转变和转折。 (2005年4月)
 左小蕾认为:适当加快A股市场中等偏上规模的优质股票上市的频率和速度,是短期内活跃市场,从根本上恢复投资者信心,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动力。(2005年4月)
 华生在股改试点开始后,明确了看多的预期:“当熊市正在死亡的时候,牛市还会远吗?” (2005年5月)
 下半年,股权分置改革终于实质性展开,韩志国表示:解决股权分置的步伐大大加快,中国股市将从紊乱走向稳定。如果股权分置和全流通问题能够按照既定的原则和思路走出来,熊市就可能在深刻的制度创新中结束,牛市也将到来。 (2005年8月)
 此后华生的观点变得有些谨慎。他说:熊市末途并不等于大牛市已经到来。股权分置改革是一个制度性变革的转折,而不是一时狂热的炒作。无论是激进者希冀,还是反对者担忧和攻击的改革对价送出个人造大牛市,都是不现实的猜想。 (2005年9月)
 左小蕾:在改革形成短期投资机会,大量短期分散资金充分获取收益的推动下,市场人气在恢复,市场的短期稳定水平已经形成。 (2005年9月)
 在04年预测05年股市将继续熊市之后,陶冬在05年表示:A股拐点将现。今天买A股所能得到的收益,要超过你把钱放在银行里所能得到的收益。恰恰是蓝筹股,将会成为下一轮股市反弹、出现牛市的发动力量。
 “A股……一旦启动起来,我认为拐点会很快出现,而且上升幅度根本就不是10%或20%。” (2005年9月)
 2006年初,陶冬表示:A股市场的基础面其实已获稳固。与H股相比,人民币资产的走势可能更清晰一些。 (2006年2月)
 左小蕾称:2006年开始开创中国华尔街的“汉唐盛世”。 (2006年2月)
 厉以宁: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股改后中国股市才能真正走上正常的轨道。我对目前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充满信心。(2006年3月)
 龚方雄:A股正在明显的触底反弹,我们认为中国市场正处于牛市起点。(2006年4月)
 刘纪鹏:如果说新股发行恢复了我国股市的融资功能,那么只有在点位上体现我国经济的综合水准才算是恢复了股市的“晴雨表”功能。无论是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还是进行“全流通”条件下的新股发行都是从根本上保证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2006年5月)
 华生在这一阶段最后提醒:“当牛市走近的时候,它也不光是鲜花和坦途。”(2006年5月)
 从2004年底开始,时任大摩(Morgan Stanley)亚太区经济学家的谢国忠便开始唱衰中国。谢国忠说,盛衰周期内虽然中国的GDP出现了增长,但资本价值并无任何提高。“我认为中国股市依然虚高。”(2004年10月)
 生存还是毁灭?当沪市综指打破1200点的“铁底”时,要求政府救市之声随之四起,更有不少人在猜测政府可能采取的种种救市之策。
 对此,易宪容表示:内地股市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股市的政策市,就在于政策市能够让那些靠近市场权力的人轻易地掠夺投资者之财富,就在于政策市让整个市场的功能丧失,就在于政策市让整个市场价格机制的扭曲。如果这个市场还是以政策市方式走下去,那么其后果就真的令人担忧了。 (2005年1月)
 此后,易宪容表示:基础性制度的改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既然股权分置改革是一个利益关系充分博弈的过程,那么市场很难在短期内走出大牛市行情。如果股市上扬的主要动力是由于各方期望在短期内把股市指数炒上去,那么市场又可能面临新的风险。(2005年8月)
 他说,目前国内股市如果不能够在基础性制度上下功夫,那么市场上种种违规事件依旧会屡见不鲜,投资者的利益也难以得到真正的保护,真正的投资者也不敢轻易进入市场。如果中国证券市场改革不在基础性制度建设方面有所改进或做更多的努力,那么即使股权分置问题全部解决,股市要想获得真正持续稳定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2005年9月)
 胡祖六:现在有一个误区,即管理层把股指看得太重要。管理层要做的应该是避免市场的大起大落,而不是保证股指只涨不跌。他还表示,要解决中国资本市场目前面临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希望股改完成之后,市场就会变得牛气冲天是不现实的。(2005年10月)
 进入2006年,谢国忠一如既往的看空包括A股市场在内的全球股市。他说:全球股票市场的价值也被高估了。发达市场的市盈率成倍增加,这种增长仍在正常范围内;但资产驱动的需求可能导致收入被夸大,金融资产收S入所占份额的增加就是佐证。在我看来,相比历史正常情况而言,新兴市场的价值被高估了。(2006年2月)
 易宪容继续发表看空观点。他说,国内股市真正地与实体经济有多少关联,目前仍然让人存疑。
 如果我们的市场不能够改变那种垃圾产品卖高价,让中小投资者利益得到保护,建立起市场的基本信用,那么股市的指数是可以上蹿几天,也可以被一些炒家炒到1700点甚至2000点的高位,但以沙子堆积的基础是不可能牢靠的。这样的市场最后又会回到它应有的原点上。
 国内股市是需要发展与繁荣,但希望这种发展与繁荣在短期内实现,那是不可能的。对于经过多年风雨的中小投资者来说,还是静观其变,不可跟风而上,否则以往的深度套牢又会重演!如果这次又被套牢,风险只能够自己承担了。 (2006年5月)
 2006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一周年。 牛市的身影越来越近,上证指数将突破1500点,成交量和收盘指数再次创下新高。在牛市氛围越来越浓的同时,“价值重估”被市场人士屡屡提及。哈继铭提出:在目前普遍乐观的情绪下,应当警惕“危险的重估”。
  他认为:(当时)中国股市的上涨主要还是依赖资金面推动和经济过热,单纯依靠这一点是不可能持续的。
 近期非资源行业利润率和利润增速持续下降,显示实体经济投资动力在降低,房地产又受到政府调控,钱没有地方走,只好往股市上走了,这不是基于基本面的重估,而是一种危险的重估。我觉得应该要防止资产价格的危险重估。 (2006年5月)
第一阶段 多方顺势度:
第一阶段 空方反指度:
 2006年6月-8月震荡结束,开始第
 一轮加速上行――
 2007年一季度内第二轮调整展开
上证指数点位区间:
行情评论:
  作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成交密集区间,多空双方在千七关口出现严重分歧,再加上超级航母中国银行的上市非但没有带动股指进一步上扬,其疲弱走势反而构成了股指的沉重压力,令市场对未来密集IPO、进一步宏观紧缩的担忧开始加剧,股指一度陷入盘整之中。但九月份之后,三季度企业盈利超预期增长,人民币开始加速升值,使得市场前景豁然开朗,充裕的资金流动性伴随着企业基本面的改善推动股市加速上扬,中国股市进入了大盘蓝筹股主宰的时代,乐观情绪的全面蔓延,催生了中国股市进入“十年大牛市”等种种多头宣言。
  待建仓新基金规模轻易突破千亿大关,增量资金入场速度超乎市场想象,中国市场首度进入完全的机构博弈时代。
  2245.42点历史高位的再度突破,其后沪综指在银行股和券商股的带动下展开强劲拉升;大盘蓝筹行情愈演愈烈,成为当仁不让的领涨力量。
 标志性事件:
                      
             
 当中国股市在1600点左右剧烈震荡时,龚方雄对于A股市场的长期走牛信心十足。“现在只是结构性牛市的开局。”他说,2006年年底上证指数可能达到点的位置。
 “长远来看,未来点都是有可能的。”龚方雄说。(2006年5月)
 厉以宁:客观地说,我国的股改取得了成就。股改使中国股市由不协调走向协调。股权分置的问题解决了,尽管今后还会有波折,但中国股市的大局已定。 (2006年5月)
 2006年初,高善文第一次提出了资产重估的观点,并推论中国经济很可能正在经历一次历史性的资产重估,这一过程刚刚启动。
 到2006年中,高善文表示:从2005年底开始,资产重估普遍认为是中国股市上扬的主要动力。中国资产重估的过程远没有结束。许多重要公司的盈利很可能在2007年一季度或2006年四季度有一个非常大的反弹,很多周期性公司的价值仍需重估。(2006年7月)
 到了第四季度,股指加速上扬。龚方雄表示:如果2006年年底上证指数是2000点的话,2007年指数到2500点应该没有问题。2006年将是结构性牛市的第一年。一些优质的大盘股将会引领下个阶段指数上升。他继续看好中国的资本市场。 (2006年10月)
 尽管06年底大盘上涨的幅度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但中国结构性牛市仍可至少维持两年。2007年中国的股市仍将有可观的上涨空间。在宏观和微观条件都比较成熟、合理的情况下,现在还看不到结构性牛市在未来一两年内转势的任何迹象。(2006年12月)
 韩志国:2004年2月份以前,那就是地狱,因为那个时候整个股市,无论从舆论到政策,股市的改革、制度的改革都是效颦,结果走了很多很多弯路,给中国股市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转折点发生在2004年的“国九条”,国九条的公布使中国股市的改革有了一个纲领,再加上从05年开始,4月29日推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7月21日推行的汇改,这两大改革对股市起了决定作用。(2006年10月)
 中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最深刻的牛市。市场表现和中国经济密切关联,和股市的制度变革紧密联系,这是一轮由制度变革所触发的最有价值的牛市。股改解决了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全流通启发了市场牛市的特性。目前的牛市完全还在合理、健康的范围内。(2006年11月)
 随着股市走出底部,左小蕾的言论开始转空。她说:“进入2006年5月,资本市场一反稳健常态,突然加速上涨。……笔者认为,这样快速地变化并不合适。”
 左小蕾说: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在短期内把股价推上去,除了积累风险以外,形成泡沫趋势以外,没有实际上太大的意义。(2006年5月)
 哈继铭表示,股市上涨有其自身得理由,从宏观方面,目前国内强劲得经济增长支持了这种上涨。(不过)“要区别看待现在A股市场上涨的股票。”哈继铭说,“长远来看,股价早晚要回归基本面。”(2006年6月)
 到了下半年,左小蕾表示:我从来不谈牛市、熊市,因为没法定义。1700点如果调整一下就不是牛市了?一定要一路涨到2000点就是牛市了?股票市场就应该是一个波动的市场,一定会上上下下的,趋势是向上,短期内的调整总是存在的。而且个人的心理期待不一样,所以标准就不一样。(2006年9月)
 之后她又说:资本市场稳定向上的趋势已经确立,这是投资者对股市信心恢复的结果,也是很正常的。(2006年11月)
 而到了年底,随着2245点被突破,左小蕾话锋再一次转空:“我怀疑市场的长期向好,但是不是就要以目前这种形式来实现,我并不赞同。2245.44点对目前的股市几乎没有意义,因为它很快就可以创造出新的历史纪录。”
 “现在市场的氛围是浮躁的,嘈嘈嚷嚷的喧嚣,说白了就是在吹泡泡,30倍40倍的市盈率还是价值重估,这样是不能持久的。”(2006年12月)
 曾经在上一轮熊市中以“千点论”名声大噪的许小年表示: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行政管制非常强烈的市场。国内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从属于行政机构,更多的是用行政的手段来进行监管,更带有人治色彩。(2005年9月)
 谢国忠:全球流动性泡沫可能正在破裂。在全球资产价格正常化之前,几大热门股市的跌幅可能会达到50-70%。(2006年6月)
 总体而言,全球股市的这一波升浪将到头。影响股市的因素有两个――利率和公司盈利,如果经济增长不放缓,央行还要继续加息;如果经济放缓,企业盈利将受影响,所以股市的上升周期将结束。(2006年8月)
第二阶段 多方顺势度:
第二阶段 空方反指度:
 2007年1月-3月初震荡结束,第二
 轮加速上行――
 2007年5月末4336历史高点
上证指数点位区间:
行情评论:
  2007年初,天量十字星宣告了银行股崇拜所引发的指数幻觉正式破灭,1月5日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先后跌停,大摩、中金公司等各大机构纷纷发布对当前市场风险的严厉警告,深沪股市进入短暂休整阶段。
  不过此波调整并未给牛市初显的中国股市形成真正压力。春节长假过后,股市“赚钱效应”激励散户汹涌入市:期间,中登公司统计显示,股市开户人数节节攀升,更是于05月28日一举突破一亿户大关!另据银行部门统计显示,短短半年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居民存款大搬家”!
  “全民炒股”激起牛市浪潮澎湃,大盘在“2.27”、“4.19”、“5.15”暴跌中愈挫愈勇,并于5月29日创下4335.96的历史高点。
 标志性事件:
                       
                  
 刘纪鹏:展望2007年的资本市场,有理由相信它将继续保持蓬勃向上的势头。(2007年3月)
 韩志国:除非发生战争或者难以预测的崩溃性事件,否则2000点就很难再见到。也就是说,市场的制度变革与经济的高速成长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叠加效应,使中国股市告别了一个低位运行的旧时期,而进入了一个高速成长的新阶段。2007年,股价登上4000点的台阶并不是什么头脑发热,而是一种客观必然。(2007年2月)
 陶冬说:“大市在震荡中攀升,股民在不安中快乐,政府在沉默中爆发。这是笔者对今年上半年A股股市的预言。”
 “2007年轮到资本市场与政府博弈。一场针对资本市场的宏观调控早晚会来,不过未必马上就来。”(2007年2月)
 尽管表示了对调控的担心,但在2?27之后,陶冬认为A股不会垮。他说:“中国A股调整带动全球股市下滑(即黑色星期二)的说法,是一种夸张,不必太当真。由于资本管制,中国资金与世界资金基本绝缘。各国股市纷创新高后借机调整才是实情,也很正常。”
 吴晓求认为,2006年中国股市揭开了新的牛市周期,预计2007年还将拥有较好的外部环境,发行市场将在上年基础上再上新台阶,二级市场将是宽幅震荡向上的一年,下限会在2000点(甚至1800点)附近,上限应该在4000点附近甚至上摸5000点。 (2007年1月)
 2?27之后,吴晓求说:“从整体运行状况看,我的个人判断是,股市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泡沫。”(2007年4月)
 但他还是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可以忍受的状态,……(不过)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2007年5月)
 “大家都十分关注股市的泡沫问题,我认为,股票市场肯定会有风险,但是针对泡沫的看法不能一概而论。”林毅夫称,中国股市2月27日出现向下调整,并引发全球股票市场的下跌,表明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中国股市从长远来看,保持8%的年平均增长率没有问题。“从长期来看,3000点还是会走上去的,还可能走到10000多点。”(2007年3月)
 厉以宁:“目前宏观经济这么好,有什么理由担心股市呢?” (2007年3月)
 吴敬琏:经过2006年的股改等改革,中国股市已有改观,前几年著名的“不规范的赌场说”现在已经不能这样判断了。尽管笑称“经济学家不应成为股市行情”,不愿正面回应“现在股市有没泡沫”问题,他还是对股民再作“善意的提醒”:股市有风险,特别是现在有不少人借钱炒股,风险很大。 (2007年3月)
 夏斌:对待当前股市投资者需要保持清醒,但有关部门也应当各司其职。其中,中央银行一定要看好货币供应,有关部门要坚决管住境外违法违规问题的流入,政府则应当完善相关监管制度,而不是直接干预股市。
 “只要做好这三条,中国的股市没有理由不涨。”
(2007年4月)
 高善文:“(大盘)往上看不到顶,资产重估行情远未结束。” (2007年3月)
 他对资本市场仍然维持2006年初提出的资产重估的看法和年底提出的&小调整、大机会&的观点,同时考虑到宏观众多因素,他还是表示,市场目前继续向上的动力仍然比较强,并特别强调:今年市场一定会上3500点,也许更高。至于2008的情况,现在有太多的东西还看不清楚,要到年底才比较明朗,但他维持一个谨慎乐观的判断。(2007年4月)
 韩志国:市场每发展到一个关键点位特别是整数点位,“泡沫论”和主张打压股市的观点就会抬头,2000点如此,3000点如此,4000点就更是如此。
 2005年6月开始起步的中国股市的这一轮牛市,不仅是指数牛市,更是一轮制度牛市(2007年5月)
 在2月27日因中国股市暴跌全球股市跟风后,龚方雄指出,全球市场最恐慌的阶段已经过去。他认为,A股和H股将会再度掀起升浪,目前中国A股估值并不算太高。 (2007年3月)
 龚方雄说:“从整个市场来看,A股未来一年的市盈率大概是26倍左右,而我们估算的A股可重复、可持续的盈利增长,在未来一两年内约能保持在30%左右,从这个情况来看,至少未来一两年内,盈利增长还是高过市盈率的。当然我们估算的未来26倍的市盈率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跟其他市场相比更是如此,但是和盈利增长来比,仍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所以说整体市场不存在泡沫。”
 他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公司的盈利能不能继续增长,也就是让这个市场能够继续保持高估值的位置运行。如果这个估值能够继续维持,有30%的盈利增长,市场还可能再上30%,那么从现在到明年,能上到5000多点。”
 “即使调整一下也是比较健康的。你看上次冲过3000点,后来下调到2500点,然后又上来。从3000下调至2500点,是15%左右的调整。现在如果再出现这样的一个调整,我也不会觉得很惊讶。”(2007年5月)
 “从国际经验来看,20倍以上的估值不可能长期持续,中国市场也不会是例外。”胡祖六对进入2007年的中国股市发出了这样的警示。“2007年,估值继续像2006年这样大规模的扩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胡祖六提醒,要注意“理性、谨慎、保守、基本面”。
(2007年2月)
 “2007年股市总体比较乐观,但作出市场将出现去年四季度那样的直线上升行情的预期是不现实的。”哈继铭认为,由于股价短期内快速上涨,市场将完全有可能出现震荡。 (2007年1月)
 “支持中国股市向好的基本面仍然存在。”(但是)“2007年不会有2006年般的涨幅,2006年以来牛市的推动力主要是股改制度性问题的解决、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以及过多的流动性。”
(2007年3月)
 他认为,“五一”长假后股价将会大涨,泡沫风险进一步增大。(2007年5月)
 易宪容表示:2007年的股市,是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市场,是一个相当不确定性的市场。(2007年1月)
 这次市场股价快速上涨尽管没有早几年那种让鸡变成凤凰,鸡毛也飞上了天的状况,上涨股票基本上是限定在他们所认为&价值重估&的股票上。但是,国内股市轮番炒作程度如何,投资者们应该早就心知肚明。
 股市吹大的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要让中国股市健康发展就得重建中国的股市文化。(2007年2月)
 当前的国内股市完全是与实体经济相背离的市场,是一个炒作十分疯狂的市场,是一个股价与上市公司基础业绩没有关联的市场,是一个不少上市公司管理层以推高股价来转移国家与社会财富的市场,是一个贪婪与恐惧笼罩的市场……而这样的证券市场应该不是中央政府所要发展的市场。(2007年4月)
 左小蕾: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防止“牛市”期间非理性的疯狂。牛得了“疯牛症”也是非常危险的。(2007年1月)
 虽然前期我一再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股市有泡沫,但我从不怀疑中国股市会长期走牛,因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比较良性。(2007年2月)
 本来这个市场不是这么走的,但是他一说的时候,投资者接受这个信息,会改变自己的投资行为。就会用资金把它推到3000点、5000点积累上去,但是这个背后炒作的效应很多,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一定形成一个泡沫的状态,所以这个实际上非常的危险。(2007年3月)
 4月份央行宣布加息之后,股市不跌反涨就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其实央行这次调整不应该选在假期公布,应该选择在盘中公布,以给市场一个警告,因为现在市场过热,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有失控的危险。(2007年4月)
 短期内,股市的基本面不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市场价值不可能有很大的成长,股市快速大幅上涨只能推动股价的大幅上涨,价值和价格的大幅背离,导致市场基础不稳定,一有风吹草动引发暴跌是必然的了。所以,暴跌的背景实际上是不合理的暴涨。
 中国资本市场的高交易量也就是高换手率,带来的不稳定性将使未来市场出现大幅震荡甚至暴跌的风险更大。(2007年5月)
 2007年以来,谢国忠继续加大看空的力度:香港和上海股市可能已经出现了泡沫的苗头。内地股市出现泡沫,其原因在于由中国银行系统低存贷比所反映出来的流动性过剩。过度的流动性已经使股市翻番;而在未来,中国股市可能会经历一次痛苦的调整,如同2001年后所发生的那样。
 他说:这波牛市将与以往一样,由于政府的干预而结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都将与资产市场的极度起伏相伴随。(2007年1月)
 “我说股市有泡沫,并不是说大盘就一定会跌下去,泡沫有时可以很大,还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我并没有说过不可以买A股。”(2007年2月)
 在2?27之后,谢国忠继续高调唱空:全球股票市场已达峰值,未来数月将不断波动,但无法创造新高。(2007年3月)
 不过其间,这位“空军总参谋长”也间或发表偏多的言论:中国过了2500点以后,中国股市就进入了泡沫的时代,进入泡沫时代的话,它能够维持很久的,是在资金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是在经济周期还是朝好走的情况下,一般的说来泡沫不会破灭的,所以中国股市上升的趋势还没有改变。(2007年4月)
 但接下来还是继续唱空:一般股市上涨的周期是二年至三年,中国开始上升是在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到现在为止差不多两年不到,如果历史重复的话,那就还有一年,每次泡沫都是市盈率到60倍左右的话,就要出现暴跌这个问题了,中国离这个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是40倍左右。(2007年4月)
 谢国忠警告,中国股市即将崩盘。……他还警告,全球股市大繁荣将在2008年前结束,与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同步。
 他预测中国股市一年后将暴跌:“我们要知道,在历史上其他国家,从来没有过能长期保持如此高位的市盈率的股市。”(2007年5月)
 此时,华生也认为,市场出现了“过热的信号”。他说“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是,我国证券市场是否已经过热?是否需要引起关注和警觉?回答看来是肯定的。”
 “如果头脑发热、忘乎所以、预期膨胀,过多透支未来行情,把5年、10年的牛市在1年、2年内走完,我们虽然可以享受一时消化不良的盛宴,但却要承受其后漫漫熊市的煎熬。这是国民经济和广大投资者都不需要的东西。”
 “目前股市已经形成自我循环和膨胀的系统风险:牛市本身在制造牛市。一旦市场逆转,众多上市公司的利润、收益、估值也会急转直下,市场会变得雪上加霜。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2007年5月)
第三阶段 多方顺势度:
第三阶段 空方反指度:
 日开始第三轮调整展
上证指数点位区间:3404-?
行情评论:
  5月29日深夜,政府突然宣布提高印花税税率,表明监管层对控制股市过热的坚定态度,导致5月30日沪指暴跌282点,当日最低报3404.15点,市场借势展开了年初以来的最大一波调整行情。
  印花税上调固然是引发市场剧烈震荡的直接诱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市场前期涨幅过大所致,尤其是部分题材股甚至垃圾股爆炒使得市场积累了较大的结构性风险。虽然短期震荡,但对于大盘的长期走势仍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6月4日三大证券报齐发社论,认为管理层调整印花税并非打压股市,牛市的基本面并不会随着阶段性市场调整而改变。同时,新基金发行再次开闸,6月11日至6月17日一周有4只基金先后发行,总认购规模超过1000亿元大关!
  每年年中,都是股市风向转变的时候,随着大盘连续反弹企稳,我们的目光可以看得更远一些。
 标志性事件:
                
 相对空方寡言少语的情况,一向坚定的看多人士目前依旧顺势把握着话语权。
 “我认为,大盘还是好的。”厉以宁表示:大家应对中国的牛市有信心。(2007年6月)
 刘纪鹏说:“在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向好的背景下,目前市场4000点的点位是合理的。”认为,今年年底至奥运会开幕之前,保守估计大盘可以到5000点。 (2007年6月)
 韩志国继续高喊制度胜利的宣言:“即使这一轮的调整有可能跌破4000点的关口,那也不过是中国股市牛市进程中的一个插曲,从大规模的银行储蓄转向全面的市场投资、从把银行作为社会资金分配的主渠道与资源配置的主机制向资本市场全面转换的进程也都将不可遏止地进行下去。”(2007年6月)
 龚方雄表示:“此举(上调印花税)能更有效地为A股市场降温。政府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而不是加息或者大幅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紧缩货币环境这样的宏观举措。”他认为,A股市场最多只会出现适当的调整,并不会转为熊市。 (2007年6月)
 他旗帜鲜明地提出继续保持“重仓中国”的观点。(2007年6月)
 面对增加印花税之后股市大跌反弹的走势,谢国忠看空的口气似乎暂时不那么坚定了:“从投机者角度看,上调印花税的威慑力似乎还不够。交易费用达到此前的两倍多,但他们的预期收益仍然相当于交易费用的5倍,收益可能会逊于以往,但仍然足够可观。如果有足够多的投机者相信这一逻辑,泡沫在短期内就会是自我实现的。”
 但他仍在暗示大涨中股市积累的风险:“中国投机者的贪欲是如此强烈,涨势的减缓可能只是暂时的。在这轮牛市中,很多小盘股都出现了高达十倍的涨幅。投机者赚得盆满钵满,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大。他们中间很多人是第一次投资股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输掉盈利并开始蚀本,他们通常是不会离场的。因此,未来几个月中,市场可能还会出现爆发性的增长。”
(2007年6月)
 尽管对风险仍然充满了担忧,其他看空人士面对股市的行情也退避三舍。
 樊纲表示:中国股市的整体风险正在加大,这种趋势已经形成。谁要是否定这个趋势,说没有风险,或风险正在减小,我们可以辩论辩论。至于什么才叫泡沫,目前的风险或泡沫有多大,各有各的定义,各有各的判断,我在这里不想多回讨论。(2007年6月)
第四阶段 多方顺势度:
第四阶段 空方反指度:
经济学家的专栏和介绍:
策划:全景专题组
制作:凌凌 楝楝 兜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货紧缩 股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