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这双脚才能被称为美足不能走路,老大经济好,我靠打份工维持生活,该怎么办?

同时打6份工?“零工经济”是这样改变世界的 : 经理人分享
同时打6份工?“零工经济”是这样改变世界的
法新社报道称,最近在美国洛杉矶出现了一种新职业——“遛人师”(People Walker),不同于遛狗和遛自己,你只需要支付一小时30美元,就会有人人陪你出门透透气、聊聊天、走走路。据这一服务的创始人麦卡锡介绍,两年前,“遛人师”以个人企业模式起家,因需求太大,现在他手下有35名遛人师轮班,并且还架设了专门的网站,可以让客户定制路线、挑选散步伙伴。有人认为,这种服务的出现是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人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孤独的产物。不过有专家指出,这种服务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人们的朋友变少,而是“零工经济”孕育了自由工作者的结果。什么是“零工经济”?“零工经济”究竟是什么呢?美国巴布森学院客座讲师黛安娜o马尔卡希在《零工经济》一书中指出,“零工经济”(Gig
Economy)指的是用时间短、灵活的工作形式,取代传统的朝九晚五工作形式,它包括咨询顾问、承接协定、兼职工作、临时工作、自由职业、个体经营、副业,以及通过自由职业平台Upwork、Freelancer.com等网站平台找到的订单式零工。相信很多行业都能感受到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带来的冲击,这种伴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的时代,孕育了共享经济的到来,并颠覆传统用工模式。零工经济带来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将传统的雇佣模式由“企业—员工”改造为“平台—个人”。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一些互联网平台公司正在将一大波传统职业变成自由职业。随着共享平台的兴起,从事自由职业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2017年,有49%的兼职自由职业者声称自己已经有一份传统全职雇佣工作,而有20%的传统全职工作者也声称有别的收入来源,比如在Uber和Lyft上面注册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在eBay上卖二手物品,亦或是在Airbnb上出租民宿。零工经济市场悄然壮大,以共享平台为基础的零工市场也逐步分化为更丰富多样的层次。在低端零工市场,Uber、Lyft及TaskRabbit为求职者提供了计件报酬平台,而Catalant、Toptal等高端平台则主打高精尖人才服务,帮助具体个人与商业进行直接联系,目前最紧俏的领域是IT、市场、生物科技及医疗药物等。在中国,低端行业诸如滴滴打车、58到家等,已经是运作非常成熟的市场,而高端市场也逐步在兴起,零工经济已经扩展到中产阶级、白领的工作中,并逐渐融入到了高价值、高度透明的科技初创企业的商业模式里。最近,在市场上出现了共享护士的业务,只需要在APP客户端下单,就会有执业护士提供上门输液打针等服务。尽管一次收费是公立医院的7倍之多,但仍然有很多顾客表示非常愿意选择这一服务,因为比起在蹲在公立医院走廊里打针,多花一百块钱可以不用出门趟家家里的床上,显然更合适不过了。这一模式一经推出就引发了热议,但随后却得到了政府卫生部门的肯定。不得不说,这一模式非常值得在其他行业推广。与此同时,传统企业也开始变得更自由,比如华盛顿邮报和普华永道就成立了自己的云人才库,提高与自由职业者合作的业务效率。安永也在2017年开创了零工招聘平台GigNow,提供更为灵活的聘用制工作。布鲁金斯学会大都会政策项目组的2016年的报告显示:过去十年的时间里,经济的增长带来了近1000万零工经济的公司,非雇员企业的数目从1997年的1500万增加到2014年的2400万,高达60%的增幅。而同期,薪水制工作的数量从1.29亿增加到1.45亿,增长幅度仅为12.4%。换句话说,如今的零工经济的公司量大致相当于薪水制工作的16.6%。这项研究以Uber,Lyft等叫车软件以及Airbnb这类共享租房平台为基础,深入了解了零工经济中所谓“出行和住房”的部分。报告中指出,零工经济在出行领域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领域。仅在2010年至2014年4年间就增长了70%,同比之下,普通薪水制工作仅增加了17%。另一方面,共享住房领域增加了17%,但仍然比同行业普通薪水制公司7%的增长幅度要高。大部分(90%以上)零工经济集中在共享出行及住房行业,从业者由个体户以及非公司独资企业所有者构成。零工经济凭什么受到追捧?零工经济在短时期内得以如此快速的发展,根本原因是这一模式是双赢甚至是多赢的模式。从雇主角度来看,将长期聘用制和零工聘用相结合,实现聘用方式多样化,可以降低企业人力成本,也可以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目前,传统雇佣关系正在被兴起的多元劳动力生态系统取代——各种各样的员工、人才网、零工和服务提供商,这种生态系统为企业提供了灵活性、所需的劳动能力以及探索多种寻求人才经济模式的可能性。德勤《2018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显示,50%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劳动力队伍当中存在大量合同工,23% 的受访者表示存在大量自由职业者,13% 的受访者表示有大量零工。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为自由职业者,该比例在2020年将达到40%。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Kelly Services发布的《2017年零工经济下的人才管理研究》报告也显示,零工正在成为新的常态。65%的人才和招聘经理表示,零工经济正迅速成为企业规划工作的新常态。43%的雇佣零工的组织表示至少会节约20%的人力成本;72%的组织表示使用零工/自由工作者的技能为他们的团队/组织提供了竞争优势。从从业者角度来看。零工带来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个人财富的增长。其次,即使我们的事业看似蒸蒸日上,但背后往往潜藏着一定的危机。《零工经济》一书的作者黛安娜给全职工作者的第一个建议便是“为提前退出全职工作打好基础”。互联网和数字化加剧了行业洗牌,一些公司的寿命变得越来越短,因此,很多员工不时就会陷入就业危机,于是,一些员工会在业余时间发展第二爱好,以应对失业危机,规避全职工作带来的不确定性。从在优步上当司机、在Taskrabbit上给人跑腿,到提供诸如医疗、IT、财务咨询等高级专业服务,目前美国已有40%的职场人士正在或有过从事自由职业的经历,而这个比例有望在2022年过半。如果说在2008年后的经济衰退时期,超过870万人因为失业而不得不投身自由职业,这种被迫的必须在今天逐渐成为一种出于热情而主动做出的选择,并为美国经济带来1.2万亿美金的收入,相当于美国GDP的6%!此外,零工经济对与拓展个人社交网络也有很大的作用。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认为,一个健康的关系网既有“同质性”资本,也有“异质性”资本。如果一个人长期在做一份稳定的工作,那么,他周围的人都是与他专业相似、经历相似,很多方面都高度吻合的人,那么他的关系网络里只有单一的“同质性”资本,当他所处行业遭遇重创时,因为关系网络过于单一,就会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而一旦他接触了另一个全新的行业,并在这一行业从事一定时间的工作,就会丰富自己的关系网络,拥有更多的“异质性”资本,一方面,自己的思维模式会打开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领域,另一方面,当自己所处行业遭遇重创时,可以迅速转型到另一行业。从其他方面来讲,零工经济降低了公司运营成本,提高了经济的活力,有利于减少消费者负担,而从业者通过“打零工”赚取更多收入,提高了购买力,如此看来,零工经济对经济的推动也会起到一定作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正在重塑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加速行业洗牌。即使是现在看起来的高薪工作,都有可能在短期内变的一文不值,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未来,没有哪一份工作可以提供终身保障,我们很难依靠一份工作衣食无忧地生存一辈子。如今,零工经济正颠覆着行业、公司、个人,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方式,我们怎么获得收入,以及获得怎样的收入会被改变,甚至是我们居住、出行、社交方式都会被影响。Zipcar创始人罗宾·蔡斯说的一句话:我父亲一生只做了一份工作,我的一生将做六份工作,而我的孩子们将同时做六份工作。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局限于拿“死工资”,意味着零工经济正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 卯妮子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同时打6份工?“零工经济”是这样改变世界的_照阁资讯
同时打6份工?“零工经济”是这样改变世界的
作者:照阁资讯
照阁资讯():同时打6份工?“零工经济”是这样改变世界的......
  摘要:商学院剥洋葱读书会访谈视角你还在拿&死工资&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打零工&。Zipcar创始人罗宾&蔡斯说的一句话:我父亲一生只做了一份工作,我的一生将做六份工作,而我的孩......
   商学院
   你还在拿&死工资&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打零工&。Zipcar创始人罗宾&蔡斯说的一句话:我父亲一生只做了一份工作,我的一生将做六份工作,而我的孩子们将同时做六份工作。
  作者丨卯妮子
来源丨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法新社报道称,最近在美国洛杉矶出现了一种新职业&&&遛人师&(People Walker),照阁资讯,不同于遛狗和遛自己,你只需要支付一小时30美元,就会有人人陪你出门透透气、聊聊天、走走路。People Walker网页
据这一服务的创始人麦卡锡介绍,两年前,&遛人师&以个人企业模式起家,因需求太大,现在他手下有35名遛人师轮班,并且还架设了专门的网站,可以让客户定制路线、北苑网(buiye.com)挑选散步伙伴。有人认为,这种服务的出现是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人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孤独的产物。不过有专家指出,这种服务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人们的朋友变少,而是&零工经济&孕育了自由工作者的结果。
   什么是&零工经济&?
      照阁资讯(zhaogecun.com)提醒: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流传信息,交流学习之目的,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凡呈此刻本网站的信息,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转载信息的完整性,如原作者对本网站转载文章有疑问,请及时联系本网站,本网站将积极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妈,你才70岁,去打份工吧!”有钱人养老育儿理念被刷爆!!!
退休之后,老人究竟是该在家带孙子或者安心养老,还是寻求自己新的事业新发展?前段时间,关于这个话题有人给出了回答,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丨国馆
(ID:guoguan5000)
前段时间,去深圳参加一个茶话会,分享关于家庭养老和育儿的理念。
一个自主创业的人说:“我妈70岁了,我还和她说,妈,你才70岁,去打份工吧。”
当时,台下一片哗然;当时,所有人都很惊愕。
“你都这么大腕了,市中心大平层住着,为什么还让70岁的老母亲出去打工啊,这也太不孝了吧。”
他解释说道:“其实你们不知道,老年也需要忙,也需要存在感和目标感,也需要一份工作,体现价值。”
听完他的演讲,我被深深折服。很多人把让老人退休后享清福,理解成了“把老人供着养着,让他们混吃等死。”
于是让他们呆在家里,大眼瞪小眼,无所事事。往往看起来的至孝,其实是不孝。
不久前,胡润百富发布《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高净值人群:指的是资产净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人群,通俗来说,花一万块钱不会心疼的人。
这份白皮书中,研究人员调查发现,高净值人群中,三大最核心的需求在于:(1)自己的健康与发展,(2)父母健康,(3)子女教育。
有了钱,并不是拿着钱去享受,挥霍。反而更加急切的思考,如何维持自己的发展,如何教育好子女,养育好父母,家族传承意识愈发明显。
这好像和我们印象中达到财务自由标准的人们不一样,有钱了,并不意味着轻松、放任自流,享受。相反,比你有钱的人,更重视子女教育、父母健康,也更重视家庭。
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这份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每个高净值人群的家中,有3位平均年龄超过73岁的老人需要抚养,和我们差不多。
曾经的独生子女,现如今大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中国社会进入421家庭模式,两个小夫妻,需要养育4个老人和1个孩子。
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也许可以给我们自己一点启示。
(1)购买重大疾病商业险
很久之前,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朋友圈。作者是北京人,北京有房,东北有房,一年的收入是他夫人、岳父、岳母的收入总和,典型的中产阶级,典型的高净值人群。
一场感冒,大概一个月的ICU治疗,被逼迫到卖东北房子,卖北京房子的地步。你要知道,ICU一天的治疗费用就是6万到10万,等于是一个普通基层公务员一年的工资收入了。
每个人都有得大病的概率,尤其像一些恶性疾病,例如肿瘤,器官衰竭等。这类病,要么不治,一治,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治疗费用。
相比之下,最基层的全面医保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报销非常有限。别说一个普通人家,就是一个中产阶级,一个高净值的家庭,一场大病,随随便便就能压垮。
所以,高净值人群非常注重给父母购买重大疾病的商业保险。一旦得病,医保报一层,商业保险报一层,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至少,不至于一个人得病,毁掉一个家庭的未来。
这对我们普通人的启示在于:每个人面临的风险都是一样的,病魔不会管你是普通收入阶层,还是高净值人群。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考虑到的。把每个月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疾病保险,把疾病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无论是什么人,我们都有义务不让自己成为家人、朋友的隐性炸弹,一炸,就是一家子的未来。
(2)不让父母成为专职育儿保姆
《柯桥日报》的报道,山东有位李阿姨,63岁了,退休了,本来日子过得充实而且轻松,平时上上课,跳跳舞,时不时还能出门旅旅游。
后来,自己的独生女儿生了孩子,李阿姨不得不过去带孩子,每天累死累活,伺候孩子吃喝拉撒,而且自己是山东人,住在武汉,买菜听不懂武汉话,身边也没个说话的人。
好不容易孩子上了幼儿园,李阿姨原本想着可以休息一下了,结果女儿又怀上了二胎,李阿姨又要照顾孩子,又要操持家务,得了中度抑郁症。
很多年轻人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帮自己带孩子,最好是全职,专门给自己带孩子,自己就可以忙着工作,忙着旅行,忙着浪。
这是一种很混蛋而且很蠢的做法。带过孩子的都知道,带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长大到可以上幼儿园,有多么辛苦,多么劳累,需要多么大的精力、时间和耐心。这些,年轻人都未必撑得住,更何况是老人。
把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带,超出老人的能量极限。孩子没带好,老人病倒了,两头忙,更惨。最重要的是,老人身体机制已经相当脆弱,容易得病,容易一劳累,大病小病一起来。我就见过带孩子引发心脏病的老人,当晚去世。
不让父母成为专职育儿保姆,是为人子女的基本义务。也许你无法像高净值人群那样,花大钱请保姆,你必须要依赖一下父母,但你一样不能让父母成为专职育儿保姆。孩子是你的孩子,养育是你的责任,别把这份责任全部转嫁到老人身上。
(3)支持父母工作
出人意料的是,高净值人群非常支持自己的父母退休后去工作,做一些公益或社区类的工作。
有些人很难理解:明明很有钱,为什么还要父母出去工作。为什么呢?
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有目标,并且积极付诸实施的人,早死风险比其他人要低50%。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里克研究后得出一项结论:“有目标感的老人,生存意识更加明显,健康管理更加有序。”
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则发现,生活中有很强目标的老人,患大面积脑梗塞的可能性低44%。
千万不要以为老年人退休了,就应该什么事儿都不干,每天溜达溜达,打打太极拳,散散步,这就是让老人享清福。
不然,退休后无所事事的老年人更容易得病,死亡风险更大。
相反,退休后,有工作(当然,指的是劳动强度在承受范围内的工作)的老人,会更有存在感,更有目标和成就感。他们心底认为,自己并不是在吃闲饭,也没有废掉。自己的存在,对于家庭,对社会,依然意义巨大。
所以,对普通人来说,真的不要强制性地让父母享所谓的“清福”,支持他们工作,支持他们找到退休后的晚年生活管理,这才是真正的孝心。
而且父母工作,有一部分收入,对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份支持。
在养育孩子方面,高净值人群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深究和反思。有些教育理念,可能和当下流行的教育理念相悖,但不得不说,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孩子会大概率更优秀。
(1)分数很重要
作家毛西去朋友家做客,朋友是生意人,开公司,收入不低。看到朋友孩子在客厅面壁思过,被惩罚晚上不许吃饭,和洗碗一天。毛西问朋友:“孩子犯什么错了?”
朋友说:“考试考砸了,考了95分。”毛西问:“总分多少?”朋友:“100分。”
毛西一听炸了:“总分100分,孩子考了95分怎么就叫考砸了?只差5分啊,就满分了!你还罚他?”
朋友说:“不是我罚他,是他和我共同订下的目标,这次考试,要考98以上。现在没有达到,当然要受罚了!”
毛西说:“分数有那么重要吗?”朋友说:“当然重要了啊,分数就是竞争指标,你说重要不重要。”
看到这个故事,我很惊讶。现在普遍流行的一种观念是,孩子的成绩不重要,快乐成长才重要;分数是一种束缚,束缚了孩子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高净值人群的教育理念恰恰相反:分数重要,而且是非常重要。
互联网峰会饭局大佬们的学历
大佬们的身价
这两张图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时,中国互联网圈内大佬聚会合影,在座的有腾讯老大马化腾,京东刘强东。
看看他们的身价,再看看他们的学历。为什么说分数很重要?分数是竞争力的基础,是踏入门槛的准入证。没有分数,你连台都上不了,谈何竞争。
为什么说分数很重要?分数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考量体现。分数之高低,不仅仅关乎懂不懂如何考试,还关系到会不会学习,会不会弥补自己的短项。分数,和财富一样,是一个人勤奋、努力、坚持、上进、聪明的综合体现。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请你告诉你的孩子:分数,很重要,要好好学习。
(2)从小训练孩子的财商
李一诺是前麦肯锡的全球董事合伙人,现在的盖茨基金会的中国区负责人。
小时候有一次,李一诺和妈妈一起出去买菜,买完菜回来之后,妈妈看了一下钱包,突然说:“那个老板少找给我两毛钱。”
然后拉着李一诺回到商家,结果真是老板少找给妈妈两毛钱。
李一诺后来长大之后,对这件事情印象非常深刻,那个时候我就明白:“哇,原来妈妈知道自己的钱包里究竟有多少钱。”
这一习惯在李一诺成长的过程中,被深深烙下来了。长大之后,李一诺也时时刻刻清楚自己的财富价值有多少。
“你只有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你才能知道自己应该把钱花在哪些地方,能发挥最大用处。”
这就是对孩子财商的教育。
很多家庭的孩子,未必知道钱从哪里来,也不清楚家里的境况,于是,熊孩子豪掷几十万打赏主播的事情,常有发生。
高净值人群非常认可犹太人对孩子的财商教育。大家都知道,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了,他们非常注重从小给孩子传递财富理念。
例如告诉孩子,钱不是万能的:挣钱是为了自我满足,财富是自我实力和价值的体现,但绝不是生活的一切。
这对我们一样有启示,对于孩子,不应该他缺钱了就给钱,要教会他怎么花钱。其实这也是价值观塑造的一部分。一个人愿意把钱花在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价值观。
总之,你除了给孩子钱,也应该教育孩子如何花钱。
(3)生活美感
什么叫生活美感?
前段时间我去北京出差,会见一个很久未见的朋友,他在北京大学上班,是研究心理学的。他妻子在北师大上班,是博士。
前段时间,他们买了房。北京房价很贵,他们到处凑钱,也只能买一个差不多五十平米的。
但我去他家的时候,发现他们家真是很干净,面积虽然小,但处处透露着一种精致和讲究。在这个大众都用蓝牙和手机外放听歌的时代,他们家居然还有古老的音乐机。
“我们希望孩子知道,生活中有些美好,是不期而遇的,是小小的,并非大量地拥有,才能让自己富足。在生活中,一些美好的小细节,一样能让人生富足而美好。”
林清玄说:“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所以,别老想着要给孩子买大房子、买好的玩具了吧,普通人一样可以让孩子富足:陪他看夕阳,陪他听一首他最喜欢的歌,陪他在海边玩泥沙,陪他去山上看星星。
生活最好的方式无非是做自己,对于孩子,对于老人,对于自己,别把生活过得太累,在有限的资源里制造出生活的美,你们觉得呢?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一个有品有内涵的公号。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2018重磅新书《图说二十四节气》正火热销售中。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家教智慧博览(ID:chaorenchaoyu2016)经授权发布,依托华中师范大学强大的研发优势,汇聚数百位基础教育名师,共同为全国百万家长提供贴心服务。一号在手,育儿无忧,最全最实用家教资讯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实用最具影响的家庭教育交流平台,欢迎关注和免费订阅
最实用最具影响的家庭教育交流平台,欢迎关注和免费订阅
今日搜狐热点婆媳不合难同住 男子打三份工租房藏母养九年
日期:07-14&&作者:江龙 李晓超 陈爽&&点击:来源:成都商报
13日,刘相礼陪母亲散步
目前,在妻子的谅解下,刘相礼已把母亲接回家。13日,他又抽空回来陪母亲吃饭.
  9年来,他对老婆说了上千个谎言,每一个谎言背后都是满心疲累;
  9年中,他身兼三职,拼命挣钱,供养着妻儿和另一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9年里,他把这个女人悄悄藏起来,只能偷偷抽点时间来陪伴。
  这样的隐秘曾让他苦恼,但他必须这么做,因为这个被藏起来的女人,是自己母亲……2007年春节,西昌的上门女婿刘相礼,把母亲从会理老家接到家里住,但母亲与妻子闹得不可开交,争吵中,妻子还喝下一瓶白酒以死相逼,坚决不同意老人在家里住。为了家庭和谐,刘相礼只好在西昌城里租房供养母亲,并对妻子谎称已将母亲送走。
  9年来,他将两个“家”一肩挑,一头是母亲,一头是妻子。为了照顾好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他每天打三份工,一份工资用来供养母亲,一份工资上交妻子。他保守着秘密,把母亲藏了整整9年,赡养了整整9年。
  爱的供养
  ■他起早贪黑打着三份工,维持妻子和母亲两个“家”,同事们都觉得他很辛苦也很伟大,他笑着说,这是为了兼顾两个女人的爱,不得已作出的选择。
  ■回顾自己多年来的隐忍与艰辛付出,他一点都不后悔,也毫无埋怨,他说:为人子女要牢记,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世不供养,死后烧香白费神。
  妻子以死相逼不与婆婆同住
  他只好妥协:答应送母回家
  现年50岁的刘相礼,是西昌市兴胜乡人。1985年,他从会理县来到兴胜乡做了上门女婿。婚后,他非常勤奋,他外出当水电工,省吃俭用,除了家里的开销,挣的钱都存了起来。2004年,他花12万元在村里修起了一栋小洋楼。房子修好了,全家人都很兴奋,刘相礼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得知住在二哥家的母亲生活得不太好,他很想把母亲接来同住。于是,他多次向妻子赵宗翠提出这个想法,都遭到拒绝。
  2007年春节,刘相礼把母亲龚兴珍接到家中过年,但只住了一周多,母亲就提出要回老家。“母亲心直口快,她(妻子)也比较强势,两人经常吵架。”
  在母亲龚兴珍的观念中,自己作为长辈具有绝对的主持“家政”的权威,因此,儿子家里大小事,她都要管。而在媳妇赵宗翠看来,婆媳平等,加上婆婆是一个外来人,不应干涉家政。
  刘相礼心里也清楚,婆媳矛盾是“千古难题”,问题没那么简单。“婆媳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下,双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个性习惯都不同,相处难免有一些隔阂。”为了让母亲多住些时日,刘相礼只得两头劝,一边劝母亲安享晚年少管家事,一边开解妻子多理解老人。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妻子和母亲吵得不可开交。妻子一气之下,喝下一瓶白酒,倒在客厅,借着酒劲嚷起来:“你要是把你妈接来我家长住,我就死给你看!” 妻子随后不省人事,幸好及时送医,才被抢救过来,“她从没喝过酒,全家人都被吓惨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刘相礼只好向妥协,答应把母亲送回会理老家。但他心里依然郁结难解:“儿子修好了房子,老母亲却不能住,你说好笑不?”
  兼顾母亲、妻子的感受
  他选择秘密租房供养母亲
  虽然接母同住遭妻子拒绝,但刘相礼并没有放弃母亲。母亲的苦难,一直铭刻在他心里。
  刘相礼介绍,母亲龚兴珍小时在会理一吴姓人家做童养媳,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还常常挨打。后来,她带着未满月的儿子逃走,最后嫁到刘家。母亲先后为刘家生下7个孩子,加上带来的大儿子,共有8个孩子,3儿5女,他是老三。后来,儿女们长大成家立业,大儿被吴家带走,5个女儿远嫁他乡,刘相礼到西昌做了上门女婿。父母便把财产留给二儿子,跟着他一起生活。然而,二儿媳妇占据着家里的主导地位,婆媳之间常闹矛盾,无法在一起生活。老两口仍在山上的老土坯房居住,条件艰苦。2006年,老伴去世,龚兴珍唯一的依靠都没有了。2007年春节前夕,刘相礼到会理老家看望母亲,母亲一瘸一拐地来迎接他,一句话戳痛了他的心,“老三啊,家里没有吃的了。”
  母亲告诉他,她只能靠上山挖点野菜吃,前两天不小心摔伤了。刘相礼一阵心酸,决定把母亲接去西昌一起生活。但他没想到,这竟然引发了一场家庭风波。
  但是,刘相礼也没有责怪妻子,多年相处,他认为妻子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而且他觉得,妻子的理由按农村习俗来讲也不是全无道理——既然其他兄弟继承了家里的财产,就应该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即便二哥不愿意照顾老人,家里还有这么多个兄妹,赡养工作可以大家来共同承担。”但,五个姐妹均远嫁他乡。按农村习俗,“嫁出门的女,就像泼出门的水,老母亲的赡养问题,不该由她们来负责。”
  刘相礼不想计较这些,“生我养我的是母亲,我总不能自己享福,把老母亲丢在一边不管。”那么,如何安排好母亲龚兴珍,成了他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母亲绝对不能再回老家受苦;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妻子的感受。他笑着说,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两个人都很重要。
  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租房供养母亲。“偷偷把母亲接到西昌,只要没人说,家里人也不会晓得。”说做就做,刘相礼立即到长安街租了一间屋,把母亲接到了西昌城里。接走母亲那天,刘相礼对妻子赵宗翠说,“我把母亲送回会理老家了。”妻子相信了。
  当时是2007年,刘相礼在西昌明珠酒店做水电工,酒店离母亲的出租屋仅几百米远,照顾母亲很方便。”自从把母亲接到西昌来后,刘相礼除了上班,每天总会抽空给母亲买菜做饭。但他不敢将此事告诉妻子,每次回家,都把这个秘密埋藏在心中。
  起早贪黑打三份工
  辛苦维持两个“家”
  2007年,刘相礼只在城里做了一份水电维修工作,每月工资1900元。那个时候,刘相礼每月上交1000元工资给妻子,供家里的开支。但母亲到了西昌后,房租、生活及医疗费每月也需要千余元,刘相礼在经济上出现巨大漏洞,已无力再向妻子交付每月一千元。
  为了弥补家里的开支,也为了不让自己的行动暴露,他利用业余时间,在西昌城里跑电马儿,每月可以多挣1000多元。这样,他又可以按时给妻子上交生活费,继续保守供养母亲的秘密。
  高洋是刘相礼在酒店工作的同事。“我们很多同事都知道老刘的事,都觉得他很辛苦也很伟大。但他经常笑着对我们说,这是为了兼顾两个女人的爱,不得已作出的选择。”
  高洋还记得,那时,刘相礼上夜班,早上下班后,就匆匆去菜市场买菜,回到出租屋给母亲做饭,然后小憩一会儿,就去跑电马儿,“他真的挺不容易。”
  可好景不长。后来,酒店破产,刘相礼失业了。为迅速补足资金缺口,他一口气应聘了三份工作:第一份,在西昌恒盛物业公司做水电工,负责两个小区的水电维修,每月工资2400元;第二份,在西昌318连锁酒店做水电维修工,每月工资2000元;第三份,在西昌幸福里山庄做水电维修,每月1000元。
  每天白天,刘相礼就负责物业公司两个小区的水电维修;每隔一天晚上,就到318酒店上夜班,每月上15天夜班;其中山庄的工作最灵活,有维修需要才前往。三份工作基本占据了老刘的全部时间。由于长期上夜班,他的黑眼圈十分明显,“虽然很累,但没得办法。”三份工作合起来每个月能领到5400元工资。除了供养母亲,每个月甚至还能再交给妻子2000元生活费。
  为保守供养母亲秘密
  9年向妻撒谎上千个
  母亲在西昌安顿好了,刘相礼的心愿也算了了。但在他心中,一种愧疚感总是涌上心头,他说,“可能是对老婆的隐瞒吧。”这些年来,除了工作,刘相礼一有时间就往母亲的住处跑。有时妻子发现他还没回家,或没回家吃晚饭,便打电话来问他,刘相礼总说,“我还在工作,你们吃,不管我。”实际上,他经常正在出租屋给母亲做饭。
  他说,这几年里,他起码对妻子撒了上千个类似的谎言。“有时候说在加班,有时候说朋友有事……”能想到的借口他都说了个遍。这种撒谎其实有点让老刘觉得很受折磨。每说一次谎言,他的内心总会深深自责。“我不应该隐瞒自己的妻子。”但除了继续圆谎,“我又能怎么做呢”。
  刘相礼一直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妻子的态度能改变。为此,他找到大女儿刘敏商量,让她试探妻子,“妈妈,能不能把奶奶接我们家来住。”但赵宗翠的态度依然坚决,“不行!”。
  面对妻子的屡次拒绝,刘相礼也偶尔发狠想过,“为了母亲,就算被揭穿,哪怕离婚也要供养,毕竟是自己的妈。”但为了家庭,他没有这样做,他知道,无论是伤害到妻子,还是母亲,都是他最不愿意看到和无法接受的。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今年上半年,他已瞒了妻子9年。在龚兴珍出租屋周围,邻居们都知道他们母子俩。几年前,西昌公益人士李华云也被刘相礼的事迹感动,经常帮忙照顾老人。
  李姓房东也证实,刘相礼为母亲租房9年,他几乎每天都去看望母亲,很孝顺。很多人都对老太太说,“你有这么好个儿子,真是好福气。”面对称赞,龚兴珍脸上总是充满了自豪感,但她不知儿子背后付出的艰辛。
  9年来,妻子赵宗翠也一直以为婆婆在会理老家,期间过年过节,她还向丈夫提过几次,“你有空回会理老家看看老母亲嘛。”刘相礼总是笑着答应,“要的。”
  爱的谅解
  ■事情“穿帮”后,妻子赵宗翠对他说,“我也想通了,我们一起照顾老母亲吧。”
  虽然还有些生气,但赵宗翠说,她选择原谅丈夫的欺骗,同意让老人一起住,这也能减轻丈夫的经济负担。
  ■“这些年,他一个人供养老母亲也很不容易。我也想通了,以前受传统风俗影响,在处理婆媳关系上,还是有很多不对的地方。现在,我也渐渐老了,观念改变了很多。人嘛,总有老去的一天,树老怕枯,人老怕孤。”
  秘密供养母亲9年后,婆媳偶遇
  事情穿帮 妻子谅解
  今年3月,刘相礼决定给母亲换个房子。“以前住三楼,但母亲年纪大了,腿脚越来越不便,上楼累得很。” 最终,刘相礼在西昌市农科路附近给母亲找了一个一楼,这个地方离他住的地方只有10分钟左右路程。原来租的那个房子要远一些。
  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一方面要考虑到母亲住着方便舒适,另一方面还有这样的担心,母亲住的地方不能太远,但也不能太近,“万一(母亲和妻子)两人遇到,岂不是穿帮了吗?”
  因为,三年前,刘相礼妻子也来到西昌城里生活,主要是来带外孙。平时,刘相礼和妻子便在马水河路段租房居住。即便妻子来了城里,刘相礼每天还是偷偷去看母亲。然而,母亲在新租的房子住了不到三个月,刘相礼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6月30日,婆媳二人到西昌农科路的菜市场买菜,竟然相遇了。说起当时情景,82岁的龚兴珍记忆犹新。当天中午,她到农科路菜市场买菜,“我看见那个妇女很面熟,很像儿媳妇。”由于9年没见儿媳,她也拿不准,于是走上前去问,“你是不是赵宗翠?”
  儿媳也认出了她,但满脸疑惑,“你不是在会理老家吗?”龚兴珍不知道儿子未告诉媳妇真相,告诉儿媳,“我儿都照顾我好多年了,一直都是他在供我吃穿,还为我租了房。”
  这时,赵宗翠才恍然大悟,自己被丈夫骗了多年。买完菜回家,他给丈夫打去了电话,“我在菜市场,遇到你老母亲了。”刘相礼心头一震,“会不会在诈我”,连忙笑着回答,“怎么可能,我妈在会理老家。”在电话中,刘相礼死不承认。当妻子赵宗翠和盘托出与婆婆的交谈内容时,刘相礼一下彻底懵了,“我晓得,事情已经穿帮了”,只好承认供养母亲的事实。
  6月30日晚,刘相礼下班回家,主动如实向妻子赵宗翠交代了真相。“你供养母亲这么多年,都不给我说一声。为何骗我这么多年?”赵宗翠质问他。刘相礼说,“给你说起什么作用,你又不管,给你说又要闹架。”
  “这些年,你挣的工资花了好多钱在老妈身上?”妻子质问,刘相礼吼道,“我花在老妈身上十万八万,我就是愿意。”交谈无果,双方陷入“冷战”。当晚,两人无眠。刘相礼已经做好了最坏的考虑,“老婆可能要闹翻天,甚至是离婚”。
  但第二天,妻子对他说,“我也想通了,我们一起照顾老母亲吧。”虽然还有些生气,但赵宗翠说,她选择原谅丈夫的欺骗,同意让老人一起住,这也能减轻丈夫的经济负担。
  刘相礼喜出望外。“这么多年的坚持,换来这样的结果,很值得!”“现在一切都好了,不用再偷偷去照顾母亲,也不用再对妻子说谎。”
  7月4日,龚兴珍从城里住进了儿子刘相礼的家。得知儿子多年来的“秘密”,龚兴珍连连称赞,“辛苦我儿了,要是没有他,我恐怕活不到现在。”
  如今,刘相礼还在打三份工,女儿们都劝他放弃工作,但他说还要坚持,挣钱让家人过得再好一点。除了上夜班的日子,他现在依然每隔一天都会回家看望母亲,给母亲做饭,陪着聊聊天。上周末,妻子赵宗翠和他一起从城里回家,婆媳相处的两天里,双方交谈融洽,关系逐渐“破冰”。
  回顾多年来的隐忍与艰辛付出,这个朴实的男人一点都不后悔,也毫无埋怨,他多次给记者提及一段话:为人子女要牢记,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世不供养,死后烧香白费神。
  对话儿媳
  他一个人供养母亲也不容易
  人总会老 树老怕枯 人老怕孤
  记者:当初为何不同意婆婆住进你们的家?
  赵宗翠:与她(婆婆)性格不合,感觉婆婆爱到处挑毛病,无论对错。我们两个的性格都很强势,互不相让,因此经常吵架。还有,按照传统风俗来说,既然他(丈夫)的二哥继承了家里的所有财产,就应该供养老人,不应该由这个上门女婿来做。
  记者:这么多年,你就没有怀疑过你老公?
  赵宗翠:基本没怀疑过,他每个月都能按时交1000元生活费给家里,后来我知道他打了三份工,每个月又交2000元给我。他这个人还是比较老实,我还是很相信他,我知道他不会乱花钱,我以为他把其余的钱都存起来了。
  记者:毕竟九年啊,一点都没怀疑过?
  赵宗翠:有过一次。有一天,读幼儿园的孙孙跑过来给我说,“奶奶,奶奶,老祖住在3楼。”我继续问孙孙,他具体也说不清楚,年纪太小。当时,我还专门问过他(丈夫)和女儿,但是他们都否认,还给我说,“咋可能,小孩乱说的。”后来,我也没再问了。
  记者:还记得跟婆婆相遇的场景吗?
  赵宗翠:记得呀。真的很意外,说来也巧!我进城照顾孙子三年多,一直都是在家附近的西门坡菜市场买菜。那天,我出去办事,路过农科路菜市场,就顺便去买点菜回家。我当时就认出了老母亲,聊了后才知道,他(丈夫)一直在骗我。
  记者:你为何同意再次让婆婆走进家门呢?
  赵宗翠:这些年,他一个人供养老母亲也很不容易,虽然他(丈夫)骗我,我有点生气,但是我还觉得可以原谅。我也想通了,以前受传统风俗影响,在处理婆媳关系上,还是有很多不对的地方。现在,我也渐渐老了,也有了孙儿,观念改变了很多。人嘛,总有老去的一天,树老怕枯,人老怕孤。
|||||||||||||||||||||||||||||||||||||||||||||||||||||||||||||||||||||||||||||||||||||||||||||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
工信部备案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
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晋移备2018001号
法律顾问:郝晓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天雷霆双脚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