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所学区域经济学理论论分析某地区某物品的价格变动论文

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和某一种现象进行分析_百度知道
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和某一种现象进行分析
我有更好的答案
应该是哲学范畴的吧!如果是经济学回答你就说的具体些。
那要看你学过什么了 一般都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好好想想吧再不行就拿上书一条理论一条理论往上套 就像高中政治主观题那样
列举生活常见现象,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进行解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经济学理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阅读权限 100]&...
- [售价 2 金币]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互联网未经实名认证不得跟帖,10月1日起施行。本站从即日起关闭未认证会员发帖权限,待设置好认证方案后再开放实名认证会员发帖权限。
Powered by当前位置: >>
经济学前沿
经济学前沿目录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学................................................................................................................... 1 一、70 年代初的宏观经济学 .................................................................................................. 1 二、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经济学 ........................................................................................... 2 三、新凯恩斯主义的反应 ....................................................................................................... 4 四、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 7 第二部分 微观经济学................................................................................................................. 11 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行为选择 ..................................................................................... 11 二.博奕论............................................................................................................................. 12 三.契约理论......................................................................................................................... 13 第三部分 劳动经济学................................................................................................................. 13 一.劳动力需求与供给 ......................................................................................................... 13 二.不完全信息与劳动合约问题 ......................................................................................... 15 三.工会与劳动力市场 ......................................................................................................... 16 四.劳动力的非匀质性问题 ................................................................................................. 19 五.宏观经济学问题............................................................................................................. 23 第四部分 农业经济学................................................................................................................. 25 一.工业化世界农业保护主义 ............................................................................................... 26 二.论述东欧和中国农业政策改革问题。 ........................................................................... 28 三.宏观经济学与农业部门 ................................................................................................... 28 四.农业科研........................................................................................................................... 29 五.环境经济学和农业政策 ................................................................................................... 29 六.资源贫乏地区的农村经济 ............................................................................................... 29 第五部分 发展经济学................................................................................................................. 30 第六部分 国际货币经济学 ......................................................................................................... 33 第七部分 公共部门经济学 ......................................................................................................... 36 第八部分 制度经济学................................................................................................................. 38 一、制度经济学的一些背景 ................................................................................................. 38 二、“制度”概念................................................................................................................. 39 三、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制度经济学 ..................................................................................... 40 四、制度经济学的其他基础 ................................................................................................. 41 第九部分 中国经济学................................................................................................................. 44 一.中国经济学存在之可能 ................................................................................................. 44 二.对中国经济学的理解和界定 ......................................................................................... 46 三.关于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 47 四.关于中国经济学方法和对象 ......................................................................................... 50 五.关于中国经济学本身 ..................................................................................................... 53 六.关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问题 ......................................................................................... 54 参考文献......................................................................................................................................... 561 经济学前沿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一、70 年代初的宏观经济学(一)传统的凯恩斯主义 从 30 年代到 50 年代初的大部分时间里, 许多宏观经济学家的兴趣被吸引到 古典学派与凯恩斯经济学派的争论上(Bleaney, 1985)。讨论主要集中于经济 系统的均衡性质上, 特别是经济系统是否会自动趋于充分就业水平的产出。由庇 古(Pigou, 1943)论证的著名的“庇古效应”,被许多人认为是对这一问题做 出的最终结论。这一效应保证,一个经济将最终自动加复到充分就业。然而,即 使这意味着古典经济学家在理论辩论中获胜,他们还是在政策争执上告负。其理 由如下:(1)虽然庇古效应逻辑上是可以证明的,但在经验上,它发挥的作用 似乎很有限,以至于和实践目标有什么关系;(2)刚性货币工资也许是劳动市 场扭曲的结果,这毕竟是生活中事实,如果它们阻止市场出清,人们会靠审慎干 涉的办法(discretionary intervention )来对付它们,而不是等候工资和价 格水平自己降下来;(3)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经验证据(White, 1956)表明, 投资需求呈现相对的利率无弹性(导致结果是 IS 曲线的相对陟峭超过了一定的 范围),凯恩斯主义的信念是货币需求相对地有弹性(表现为 LM 曲线的相对平 缓超过了一定的范围),二者相结合,使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低于充分就业状态 时,货币政策是一个弱的干涉工具。因此,在总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审慎的 财政政策补充看作是成功干涉的基础。 尽管有对立的批评者,其中最著名的是芝加哥的弗里德曼(Friedman)及其 同事,但直到 60 年代末,这些主张一直是主流学派的基础。菲利产斯曲线的证 明(Phillips, 1958)被很容易归到这个框架中,并增强了人们对微调和逆周期 干涉的信心。弗里德曼(Friedman, 1956)对货币数量理论的复兴,他关于货 币需求函数稳定性和消费函数稳定性的断言 (这些断言对逆周期干涉的有用性提 出质疑),却由于缺乏足够的支持而末能成为一种“替代策略”(alternative strategy)的基础。 (二)移动着的菲利普斯曲线 人们曾广泛接受这样一个观念: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权衡取舍 关系。到 60 年代末,通货膨胀与失业同时出现上升,开始对这种观点提出最重 要的挑战,一种在很长时期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似乎要改变了。于是,人们试图 将其解释为多种原因,特点是由于 1967 年英磅贬值、国内军费增加、收入政策 的效应,等等所导致的一次性(once-and-for-all)移动。费尔普斯(Phelps, 1967)和弗里德曼(Friedman, 1968)分别提出了一些更深奥的解释,这两位作 者把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归因于预期通货膨胀的上升。弗里德曼格外清楚地阐 释了这一点。 他认为因为人们预期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不变,菲利普斯曲线才呈现 稳定状态,通货膨胀预期每增加 1%,曲线就会上移 1%。弗里德曼实际上是提出,1 不是只有一条,而是有一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换句话说,菲利普斯曲线仅仅产 失业与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因素之间的一种稳定关系。因此,如果一个经济有通货 膨胀史, 这段历史将被嵌入经济代理人的预期中,从而影响当前通货膨胀与失业 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在弗里德曼看来,这正是 60 年代末工业国家所面临的问 题。 弗里德曼的论文对更深远的方面具有潜在的影响:它试图借助于竞争性的、 市场出清的劳动市场模型这一微观经济工具,来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弗里德曼假 定, 工人没有充分认识到当前价格水平的变动,所以他们的行为建立在上述方式 所形成的价格预期基础上, 而此时雇主却知道真实的价格水平。因而当雇主依据 真实的实际工资行动时, 雇员们却是对期望的实际工资做出反应,而期望的实际 工资与真实了实际工资是不同的,差别在于价格预期中的误差。非预期的通货膨 胀是与就业正相关的, 因为它误导工人相信实际工资率在上升,而实际上它却正 在下降。例如,假设雇员们已经习惯了价格水平不变的环境,而价格水平突然上 升了 1%,雇主们觉察到这点,把支付的工资提高不到 1%,在雇员们看来,实际 工资提高了,而实情却是实际工资的下降。于是,劳动的需求和供给都会扩张, 并且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同就业的增加联系起来了。这种状况显然不会持久。雇员 们终会发现价格上升, 于是重新调整他们对当期实际工资的认识,并同时根据他 们的预测误差, 提高对下期通货膨胀的预期。 因此, 下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会升高, 而且为了达到像当期的价格水平对就业的影响,也要求下期的价格水平提高 1% 以上。 非预期的通货膨胀与产出之间的短期关系,后来成为意外供给函数 (surprise supply function ),它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预期增广(expectation-augmented )的菲利普斯曲线为货币主义者 和凯恩斯主义者之间达成“不稳定地休战”提供了可能性。二、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经济学在过去的 15 年里,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问题,也许比经济学的任 何其他 问题都更多地占据了经济学杂志的版面。分析家们能够自由谈及宏观经 济学中的理性预期革命(Begg, 1982),这正是由于这种经济学发展所带来的影 响。将二者混为一谈的地方也并不少见,这是错误的。新古典范式把理性预期作 为一个重新组成部分囊括起来,这当然是事实,然而,理性预期与有效市场假设 相结合,才产生了独特的新古典结论,正如我们下面将看到的,也正如戴维?皮 尔(David Peel )中所阐释的那样。理性预期可以独立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而且事实上它已经同许多 “新凯恩斯主义” 模型相结合 (Stiglitz and Greenwald, 1987),并得出一些引人入胜的结论。 可以从几个方面对适应性预期提出批评:(1)什么决定了调整系数 a 的值 或者它究竟为什么会是常量,是不清楚的。弗莱明(Flemming, 1976)认为,a 应该是通货膨胀率的增函数。 尽管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实质上只是一个特 殊的假说(因而有人也许会说它表明了研究课题的没落);(2)适应性预期模 型会使人们总是囿于历史经验来预期通货膨胀率。 如果通货膨胀率有持续的上升 或下降趋势,适应性预期就不能令人满意了,因为可以想象,人们将觉察到这一 点并由此推理。一般情况下,任何单纯的相关变量的历史为基础的“后顾型”2 (backward-looking )的预期形成方法,都易于产生系统误差。由于这些误差 会增加经济代理人的成本,可以料想,经济代理人会寻找更好的预测方法。 以上一系列思想表明, 惟一不会因人们另有新宠而被抛弃的预测方法,只能 是使误差最小的方法。 符合这一标准的方法是建立在形成数据的真实过程中的方 法。理性预期背后的原则是:人们了解是什么经济力量起作用,并根据他们的了 解形成他们的预期。这是一个很强的假设(在许多情况下,无疑是过强了),但 是它却抓住了一个被后顾型公式忽略了的实质性因素) ――人们对经济变量之间 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运用这些认识来改善他们预测的可能性。 假如花费不多 便可获得专业预测机构的服务,那么建议人们考虑不利用这些服务是毫无道理 的。理性预期的概念,最初是由穆特(Muth,1961)提出的,到 70 年代,由后来 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这一学派引入宏观经济学。这个名称反映了这些 研究者同前凯恩斯主义假设之间的密切关系,弗里德曼(Friedman, 1968)曾 对类似假设表示赞同。 这个学派强调的结论主张是:不存在可以降低实际产出易 变性的宏观经济政策 (众所周知的政策无效论) 理性预期是此结论的必要条件, 。 但不是充分条件。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ew clasical macroeconomics )的基本假设是:(1) 经济中观察到的结果是需求和供给均衡的结果, 因而也就是市场出清的结果; 2) ( 经济中的需求和供给函数是理性最大化的厂商和个人跨时期最优决策 (intertemporal optimising decision )的结果;(3)在许多情况下,经济 代理人不拥有完全信息, 因而必须为当前的和未来的结果做出预期,这些预期被 假定是理性形成的,即这些预期平均来看是正确的,在考虑了预测水平线 (forecast horizon )之后的预测误差不会序列相关,且预测误差与形成预期 时可以获得的信息无关。由于第一个假定与原来的古典宏观经济学相同,所以, 完全信息的缺乏及其被理性预期所替代的假设以及作为厂商和个人动态最优化 行为结果的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导出,这些才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特色所在。 新古典模型从经济代理人面临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的详细内容中, 推导出 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方程。 如果我们将劳动的需求函数与供给函灵敏结合起来,假设劳动市场出清,就 会产生一些有趣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就业水平依赖于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函数 的自变量,因而在新古典的假设下,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就业水平一般将取决于 实际利率水平和实际财富水平。 这些变量的取值依赖于劳动市场与经济中其他部 门的相互作用。 这样,即使我们假设当前的信息是完全的并且对所有未来变量的 预测是完美的,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的决定也还是不能独立于其他市场的行为。 为了使就业水平独立于充分预测的货币数量的变动,相对于这一变动,实际利率 和实际财富水平必须是不变的。 这个问题引发了经济学领域的激烈争论,争论的 一个重要方面就集中在政府债券是否属于净财富问题上(Barro,1974)。巴罗 (Barro,1976)和布伊特(Barro,1980)进一步讨论了这一问题以及其他相关 的问题――债券中性定理(the debtneutrality theorem ),从这一讨论中可 以显示看出,债务中性所要求的条件按照推理在实践中不大可能得到满足。 产生的第二个特征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业的均衡水平依赖于它 过去的值,因而在就业波动序列相关(就业水平与它自己的前期值相关)的意义 上,经济,周期会很容易出现。 新古典经济学还展示了已测定的失业如何从自愿方面进行解释。最后,因为 作为跨时期最大化结果的行为函数中自然而然地产生预期,所以新古典学派强3 调, 对经济政策的明智讨论通常不能仅仅局限于当期政策。经济代理人需要对影 响他们的效用, 从而隐含地影响当前和未来政府政策的变量形成预期。未来政府 政策行为的可耻信度以及政府背信的动机,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三、新凯恩斯主义的反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宣称, 市场有效地发挥作用,使持久的非自愿失业成为不 可能。 随着货币主义发展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用凯恩斯主义传统直接讨论 微观经济问题的需要变行十分突出;而为什么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追求 利润和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代理人不能迅速调整价格水平以维持持续的均衡也需 要加以解释。 (一)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再评价 此过程的第一步是对凯恩斯革命进行再评价, 正如新古典综合理论所做的解 释那样。克洛尔(Clower, 1965)在一篇具有启迪性的文章中提出,除非一个经 济能够在瞬间从一种均衡状态转换到另一种均衡状态,否则,对经济系统的任何 冲击, 都将产生市场偏离均衡这样的过渡阶段,导致市场上因需求过剩而购买落 空,或是因供给过剩而销售不畅。克洛尔指出,经济代理人在此情形下被迫做出 的调整, 将产生类似于凯恩斯分析过的结果 (例如, 失业工人由于劳动出售受阻, 从而会被迫削减其商品购买量)。莱琼赫夫德(Leijonhufud, 1968)将此主题 扩展为一部冗长的书,书中最有力的观点也许是:凯恩斯不过是将艾尔弗德?马 歇尔(Alfred Marshall)假设的数量与价格调整的相对速度翻了过来。马歇尔 假设价格具有完全灵活性, 它总是可以调整到市场出清的水平,而凯因斯则在固 定价格 条件下,分析产出与收入的短期动态。 重新解释凯恩斯革命的重要性, 更主要地体现在影响经济学家们对世界的基 本认识,而不是理论结果本身。人们发展出了一些复杂的固定价格模型(Barro, and Grossman, 1976; Malinvaud, 1977),但这些模型更多地是用作讨论已知 理论结果的框架, 而不是作为新理论的源泉。对于这个实际上通货膨胀在上升的 世界来说,固定价格假设显得过于严格了。 更吸引人的是一系列试图理解下面这个问题的尝试: 为什么即使是在竞争性 市场里, 面对名义需求的波动, 经济代理人很缓慢地调整工资和价格水平出可能 是理性?凯恩斯借助于经验事实,强调工人们不愿意接受货币工资的裁减,从而 证明这个假设是合理的,而克洛尔-莱琼赫夫德(Clower-Leijonhufvud )的观 点则强调需要为提供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理论解释。 (二)搜寻与自愿失业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在此方向的第一个重大发展建立在这样一个观点的基础 上: 失业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愿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在描述当工资率变动时 劳动市场的变动, 而不是描述工资增长对劳动市场中过剩需求的反应。基本的洞 察非常简单。 经济代理人没有掌握关于市场的完全信息,他们在试图改善信息状 况时可能会发生成本。正如费尔普斯(Phelps, 1970)表述的那样,经济系统可 以看作是一系列岛屿, 人们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尝试其他岛屿的事物状态。按照 这种理解发展的模型,必然要失业。因而那些从事这种尝试的人,可以看作是投 资于搜寻报酬更多的就业岗位; 工人不能够充分意识到劳动市场的状况,这一点 也被加入到假设中。于是,当他们的雇员只给其增加少量的工资时,他们往往相 信,现在自己的工资已低于别处支付的水平,所以一些工人会离职,去寻找别的4 工作。因此,在经济不景气时,工资增长缓慢,寻找性失业的规模会增大;而在 经济景气时期, 由于工人们的预期跟不上市场工资增长的步伐,寻找性失业的规 模会缩小。 与经验事实相比较,此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不足: (1)它预测在衰退时自愿离职(voluntary job separation )达到最高, 而事实是后者在繁荣时达到最高。 这表明: 或者是工人对市场状况有很好的认识, 或者是他们在辞职之前就有可选择的工作机会――二者都与理论相矛盾。 (2)冗员不会产生,因为雇主有更廉价的减少工人的办法:他只要把工资 降得足够低,就可以达到他所需要的辞职量。 (3)关键的假设是工人不能有效地探究市场,而有工作的人会忽视招工广 告以及失业的诸多后果(资金上的限制、雇主对失业真正原因的猜疑),均对工 作搜寻有不利影响。 因此,搜寻模型(saarch model )不能令人满意地说明劳动市场的程式化 事实。但是,就像我们即将看到的,它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产品市场。 (三)合同与效率工资的作用 70 年代初有人提出,工资粘性可以用雇主与雇员之间为稳定工资而形成的 口头或隐含合同(unwritten or implicit con-tract )来解释(这种合同曾被 Arthur Okun 生动地描述为“看不见的握手”)。这里隐含的思想是:厌恶风险 的工人,愿意为他们的收入保险,以防不利的市场条件;而雇主在有利可图的条 件下, 以同意在整个经济周期稳定工资而换取平均工资少量降低的方式,也能够 提供这种保险。这个平均工资的降低额,可以被看作是收取的保险费。纵然原则 上这种保险可以由专门的保险公司收取令人无法承受的高额保费。 虽然雇主在衰 退时期因支付的工资高于市场出清的水平而遭受损失, 但通过繁荣时期支付低于 市场水平的工资, 这些损失可以得到更多地补偿。只要公司比工人厌恶风险的程 度轻,这种使双方境遇都好转的隐含合同就会存在。 隐含合同这一思想的一个持久性难题是,它面临着解释太多的危险。工人们 想要保证他们的收入, 而不仅仅是工资率。如果他们在衰退时极有可能被解雇的 话,稳定工资率的合同对他们就没有用,因此,他们还需要稳定就业。但我们知 道,现实中就业随经济周期的波动是很大的,而实际工资却会保持相对地稳定。 那么,我们如何来解决就业波动呢? 一种可能性是国家财政失业救济(state-financed unem-ployment benefit )的存在。由于国家保险方案(state insurance schemes )的缴费率 正常情况下不能顾及个人失业的几率,因此国家救济资格为工人提供了一种刺 激:在衰退时接受一定的失业几率,以换取较高的平均工资。由戈登(Gordon, 1974)提出的另一种可能性是,隐含合同仅仅涵盖了劳动力的特权阶层。这一阶 层既享受工资率的稳定,又享受就业的稳定。在繁荣时期,公司发现以市场工资 率招收新工人是有利可图的;而在衰退时期,这些新员工被解雇,因为老员工占 据了所有的就业机会。类似的效应也可能产生于冗员“后进先出” (last-in-first-out)的制度中,新工人面临被裁员的可能性相当大,于是他 们在保险合同中遭受了实实在在的损失,但当他们的上级晋升之后,这种可能性 就会稳步降低。 隐含合同的概念已经激发了巨大的理论兴趣, 然而隐含合同存在的确凿证据 还不充分。正是这些合同是不明确的,当事人会发现它很难实施:公司可以在衰 退时期关门而违约;工人可以在繁荣时期跳槽而违约。如果这个世界的好时5 光和环时光更替得很快, 那倒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现实生活中每次繁荣或 者衰退往往要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在一个时期,一方会以另一方受损失为代价而 从隐含合同中系统性地受益。 事实的这一侧面,并不倾向于在隐含合同模型中扮 演重要角色,但它显然是合同能吸引人的关键。如果工人有一个高贴现率(high rate of time discount )或者有理由担心雇主歇业,他们也会发现保险合同的 收益太遥远或者太不确定,以至于它能够带来的回报不足以弥补支出。 因此,将工资理论建立在模糊性稍小一些的概念的基础上,似乎是必要的。 近年来,“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s )的概念被提出来了。在某种意义 上, 这个概念强调了挣工资的工人在效率上的差异。因为雇主不能绝对准确地观 察效率,超过了某种程度,他们便不能设计出一套可接受的方案,以奖励效率更 高的工人。 那么, 如果他们在萧条时期降低工资, 就将会面临 “逆向选择” adverse ( selection ) 问题――工人将要寻找其他工作,而且效率越高的工人越有机会跳 槽,于是劳动力的平均效率会趋于下降。然而,为什么其他雇主通过一次招工面 试,就能迅速觉察到这种效率差异呢?这一点是不清楚的。 一个稍许不同的研究认为, 雇主不能完全监控工人投入劳动的努力程度,因 此他们可能要支付高一些的工资率,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率。降 低工资会减少对工人付出努力的刺激, 于是单位产量中劳动成本的下降比工资率 的下降比例要少。 更进一步的可能性是, 工人在实践中学到一些与工作有关的特殊知识,这些 知识产新工人所不具备的,因此,即使公司可以解雇劳动力,并以相同的工资率 雇到全新的劳动力, 也会因为效率损失而带来短期成本。任何导致工人离职的行 为,都将带来生产率暂的损失。 从这些模型中难以弄清的是:当产品需求萎缩时,公司可以证明降低工人工 资作为必要调整的合理性, 但工人为什么会对降薪做出非难性的反应呢?这里关 键的一点也许是, 如果工人不能观察到公司面临的需求曲线,他们就无法确认公 司关于产品需求萎缩的声明是真实的。他们认为,一方面,即使是在有利的市场 条件下,公司为了从低工资中获利,也存在对需求状况说谎的刺激;另一方面, 工人知道,当公司没有必要让其暂离职时,是不会假装有这个必要的,所以工人 将接受作为对产品需求萎缩进行调整的短期裁员。因此,工资的向下刚性源于对 公司降薪计划动机的怀疑; 如果降薪计划实施了,这种怀疑便反映为工作努力程 度的降低。 在衰退时期, 如果价格水平没有显著降低,那么维持薪水平的刺激将会特别 大,因为此时如果有足够的工人被暂解雇,边际收益就会保持在以前的水平。公 司具有稳定价格水平的激励, 原因之一是,这样做会由于节约消费者的搜寻费用 (search cost )而诱使消费者消费。在这里运用搜寻的思想比劳动市场中运用 更贴切,因为消费者由于时间的限制。他们必须反复做出决定。如果每个供应商 都依据经历过的需求水平来调整他们的价格, 消费者就会试图寻找对特定商品定 价很低的商店。提供保证价格(guaranteed price)的供应商,免去了消费者的 搜寻决策, 从而可以将搜寻成本加进价格中,因为消费者愿意支付稍高一点的价 格作为回报,结果产生了一批具有“品牌忠诚性”(brand loyalty )的经常性 顾客, 而品牌忠诚性建立在承诺价格稳定性的基础上。这可能产生需求曲线的弯 曲效应:价格上升,促使消费者重新在市场中搜寻;而价格下降却吸引不了多少 新顾客,因为除非其他供应商提价,否则其他消费者不会在市场中搜寻。6 总的效应是, 价格水平对需求变动的反应迟缓。只要消费者将成本提高视为 价格提高的正当理由,而且假定对于所有的供应商都是如此,那么,基于成本提 高的价格提高不会诱发消费者在市场中搜寻。 这一点与普遍确认的观察结果是一 致的,即价格会对成本变动做出相当迅速的反应。 总之,20 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已经找到许多似乎有道理的理由,说明为什么 即使在竞争经济中, 工资和价格的调整也可能是迟钝的。这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 济学建立了相当坚实的微观基础。四、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1945 年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之间的储存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际运输 成本持续下降,而且到 1970 年前后,关税壁垒和国际贸易中的其他限制已大大 减少。在此期间,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产出的增长速度。最近,保护 主义的威胁有所增加,类似于自愿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 等手段激增,但世界贸易与世界 GNP 继续保持几乎同步的增长。 更引人注目的是金融流动(financial flows )的自由化。战后不久,金融 流动是被严格控制的,如今当局已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管制的企图。60 年代, “热线”(hot money )流对诸如实行钉住汇度制(pegged exchange rates ) 的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到 1973 年, 在市场压力面前, 这个体系被完全抛弃。由于此后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并非皆大欢 喜, 近年来又出现了对某种程度的钉住汇率制重新感兴趣的热潮,如汇率目标区 (target zone for ex-change rates )的建议。然而,没有人造成再回到布雷 顿森林体系:人们强调要限制金融市场上的过剩,而不是允许当局来设定汇率。 这些进展具有更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含义。随着经济比以前更加开放,任何 需求刺激(demand stimulus )都有更大的比例流向国外,国内经济活动与价格 水平对外部事件的敏感性提高了, 货币政策的实施不能不考虑在汇率方面带来的 后果。相对于世界利率水平,降低本国利率会抑制即期汇率(the spot exchange rate ),因为它必然会受到未来升值预期的抵消,并且总是存在着可能引起比 预期更大的汇率变动的危险性。 这些进展的一个影响,它激发了对国家间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协调的兴趣。 这种兴趣不仅仅源于开放程度的提高, 它也反映了长期以来世界经济力量的再分 配。在战后不久的几年里,美国经济显然在西文世界居支配地位,与它相比,其 他民有国家的经济都可以认为是弱小的。由于美元是储备货币,美国政府不必考 虑本国或他国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国际收支后果。然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持续 快速增长,侵蚀了美国的优势地位。如今,一般将世界经济力量看成三个主要的 中心:美国、欧共体(the European Community )和日本,大约分别相当于经 合组织(OECD)GNP 的 40%、34%和 14%。不仅如此,在 80 年代早期,三者的财 政政策出现严重的分歧, 西欧和日本倾向于限制财政与加强预算,而美国在供给 经济学的影响下,联邦预算赤字大幅度增加。某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这是该时 期美元被高估的主要原因,虽然几乎可以肯定,这一因素远不如下列因素重要, 即金融市场倾向于相信里根总统已对美国经济进行了基础性的改进。 新形势要求各国政府进行高层次合作,国际政治领袖定期举行的“经济首脑 会晤”,反映了这一共识。这些会晤在很大程度上常常是装点门面的事,但在时 也有些实质性的结果,如 1978 年决定采取扩张手段来增加实际产出,又如 19857 年决定设法使美元贬值。它最重要的作用恰恰在于帮助政治家们抵抗国内的惧 外、排外和保护主义的压力,从而降低再再次发生类似于 30 年代的国际经济秩 序的可能性。 在经济学理论上,这些进展已经反映在对国际间政策协调问题的巨大兴趣 上。如果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A 国是一个小国,那么它在制定政策以实现其目 标时,必须考虑世界其他国家,而世界却不考虑它。如果世界由规模相近的 经济集团组成,那么,每个集团都将受到其他集团政策的严重影响。A 国的货币 扩张,抑制它自己的汇率,从而提高 B 国的汇率并对此做出反应,A 国也会受到 影响,也许 A 国的政策态度不得不进行修改。国际间政策博弈的结果,可能是有 害的。果真如此,国际间政策态度的协调就是可取的了。 近年来,在两国模型的框架下,人们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为了使 模型易于处理,通常假设两国的参数相同,而且彼此了解。然而,因使用的模型 不同,结论往往也不一致。从实践的观点来看,这是一具严重的局限。对于什么 是正确的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预测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政治家的观点也存 在同样多的分歧。 因此, 在实践中, 对经济运行方式的不同见解或是对它的无知, 很可能限制了对经济形势的协调行动, 即使经济形势是建立在十分明显的基本理 论基础上。 在布雷森林体系崩溃之前,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转向主张建立弹性汇率制度 (flexible exchange-rate system )。在钉住汇率制下,政府不愿意接受必要 的汇率变动,对于有国际收支赤字的国家,外汇储备耗尽的威胁通常会迫使政 府最终采取行动,但是对于国际收支盈余的国家,则没有同样的压力,货币升值 的情况极为罕见。 在这一时期, 贩对浮动汇率制的论据主要是汇率的持续波动带 来不确定性, 但几乎无人能预见到与购买力平价的持久背离偶尔也会影响主要通 货。人们相信,国际收支的差额数字代表了不均衡的信号,市场会对这种信号迅 速做出反应,使平价比较接近于它们的均衡价值。 对 70 年代初以来汇率史的简要回顾,足以表明上述信念是极为乐观的。按 汇率的日平均值计算, 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在 1973 年到 1986 年间,平均每年变动 10%。该波动的极小一部分原因可以被归结为两国的通货膨胀差异,这样实际汇 率的平均变动为 9%。《金融时报》30 种股票的指数在同一时期的平均变动接近 于 20%,因此汇率并不像股市那样易变。但是,汇率的易变性已足够大,以至于 投资因素能起重要作用。 汇率易变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于国际收支数字在实践中是即期汇率与其均衡 位置关系的极其不完善的并且常常是误导的信号。 贸易流量必须用几年时间来完 全适应汇率的变动, 而短期内汇率的下降使贸易平衡状况恶化,促使人们相信汇 率需要更大幅度地下跌。 不仅如此,由于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从而对国内价格水 平的影响,汇率的过度变动在某种程度是证明自己合理。因此,1988 年初美国 的经常帐户(current account)下还有巨额赤字。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一旦贸 易流量充分调整,经常账户就会回复到均衡;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则声称,要达到 这一目的,汇率有必要下跌 25%以上。在这种情形下,不足为奇的是,与其他金 融市场的情况相类似, 心理因素起重要的作用。今天购买某项金融市场的情况相 类似, 心理因素起重要的作用。 今天购买某项金融资产需要付出价格的基本决定 因素及其最小持有成本, 就是预期在明天通行的价格。但是关于这点存在着很大 的分歧,尤其在当市场选定将特定的解释(即特定的经济事件或者公共声明)加 到一组数据上,短期资本对此做出反应而大规模移动的情况下。8 汇率方面的理论文献强调了汇率的调整过度(exchangerate overshooting) 现象。如果 A 国决定增发货币,这将提高对未来价格水平的预期,并降低对未来 汇率的预期。但是,由于货币扩张也会抑制利率,对国内和国外金融资产报酬相 等的预期,要求预测的汇率升值,因而即期泯率使长期均衡点过度调整。这个主 张只适用于货币扩张,而财政扩张,通过推动利率的上升,将导致“调整不足” (undershooting)。然而,从引用的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关于汇率长期位置 的市场信心的波动, 支配着这些政策的效果。对近期趋势的推断可以制造出汇率 投机“泡沫”,这些泡沫就像其他金融市场中的一样多。从建立汇率理论的角度 来看, 问题在于预期是不能被观察到的,也不能用过去的数据从模型中可靠地推 导出来, 因为希望预测到市场波动进而兼取大量金钱的机构,雇用了太多的人来 精确地寻找这种系统的变动。 建立在这些模型基础上的投机会改变其模式,数据 中的任何系统因素用于预测都变得不可靠。因此,尽管浮动汇率系统下的实际汇 率变动往往很大,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可预测的。汇率理论或多或少地在 此处停滞不前, 国际间政策协调理论的困难在于它将汇率变动看成是政策行为可 预测的结果,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新增长理论, 有时又称内生增长理论,是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一个 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西方学者通常以保罗?罗默 1986 年的论文《递增收益 与长期增长》及卢卡斯 1988 年的论文《论经济发展机制》的发表作为新增长理 论产生的标志。 在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主 要有:P?罗默、R?卢卡斯、G?格罗斯曼、E?赫尔普曼、R?巴罗、P?阿格亨、 P?克鲁格曼、阿尔文?扬、L?琼斯、雷贝洛、G?贝克尔、杨小凯和 N?斯托 齐等人。格罗斯曼主编的两卷本《经济增长:理论和证据》是有代表性的新增长 理论论文集。 新增长理论虽然被称为一个理论, 它却不像新古典增长理论那样有一个为多 数经济学家共同接受的基本理论模型。确切地说,新增长理论是一些持有相同或 类似观点的经济学家所提出的诸种增长模型组成的一个松散集合体。 构成新增长 理论的诸种增长模型之间既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别,同时又包含一些有别于其他增 长理论并体现新增长理论特色的共同要素。 这些模型在思想观点上和分析方法上 的共同要素主要有: (1)新增长理论家都认为,经济可以实现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系 统中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 (2)大多数新增长理论家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 术进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进行愿意投资的结果。 (3)大多数新增长理论家同意,技术(或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 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4)国际贸易和知识的国际流动对一国经济增长存在着重要影响。 (5)不存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经济均衡增长通常表现为一种社会次优,经 济的均衡增长率通常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 (6)大多数新增长理论家认为,经济政策――如税收政策、贸易政策、产业 政策――很可能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率;一般情况下,政府向研究开发活动提供 补助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7)新增长理论在分析方法上的特殊是,新增长理论家普遍采用动态一般均 衡分析法构建他们的增长模型。9 根据各种新增长模型在基本假设上的差别, 我们可以将新增长模型分为三种 类型。 第一类新增长模型是在收益递增和外部性的假设下考察经济增长的决定。 采 用这条研究思路的代表性模型有: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1986)、卢卡斯的人力资 本溢出模型(1988)等。由于假定收益递增采取外部经济的形式,这一类模 型可以适用完全竞争的分析框架。这类新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步取决于知识资 本或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溢出, 因而技术进步是内生的。内生的技术进步保证了经 济均衡增长路径的存在。 第二类新增长模型仍是完全竞争的假设下考察经济增长, 这类模型强调决定 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资本积累(包括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而不是技 术进步。 体现这条研究思的代表性模型主要有琼斯―真野惠里模型(1990)和雷贝 洛模型(1991)等。 这条研究思路否认知识或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具有整个经济范 围的重要性,强调通过资本的不断积累就足以保证经济实现持续增长。这类模型 着重解释资本积累过程为什么不会中断,琼斯和真野惠里认为,尽管资本的不断 积累会导致资本边际产品递减, 但是资本边际产品不会像新古典模型的假定的那 样趋近于零,而是将趋近于一个正数;因此资本积累过程不会中止,经济可以实 现持续的内生增长。 雷贝洛则假设经济中存在一类边际收益不变的核心资本,核 心资本的存在将确保经济能够实现内生增长。 上述两类新增长模型都是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研究经济增长, 它们基本上代 表了新增长理论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其中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和卢卡斯的人力资 本溢出模型代表了新增长理论的主流研究思路, 以后的新增长模型基本上沿着罗 默和卢卡斯所采用的研究思路向前发展。 罗默和卢卡斯在各自的模型中都明确指出: 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理解经济增长 的关键这就给经济学家指出了进一步发展增长理论的方向:对于增长理论来说, 重要的是研究技术进步采取的形式以及技术的特征等。 但是罗默和卢卡斯等人所 采取的完全竞争假设限制了对技术进步的充分研究, 为了更好地说明技术进步对 经济增长的影响,需要在的假设条件下考察经济增长问题。从 90 年代开始。一 些经济学家抛弃了安全竞争开始在垄断竞争的框架下考察经济增长的决定, 他们 的研究成果构成了第三类新增长模型。这类增长模型着重研究技术商品的特征、 技术进步的类型。 根据技术进步表现形式的不同,我们又可以将第三类新增长模 型。这类增长模型着重研究技术商品的特征、技术进步的类型。根据技术进步表 现形式的不同, 我们又可以将第三新增长模型细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产品品种增 加型内生增长模型和产品质量升级型内生增长模型。 产品品种增加型增长模型假 定技术进步表现为新型资本品或消费品的不断出现,属于此种增长模型的主要 有:罗默的知识驱动模型(1990)、格罗斯曼―赫尔普曼模型(1991a,ch3)等;产 品质量升级型增长模型技术进步表现为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属于此种增长模型 的主要有:格罗斯曼―赫尔普曼模型(1991a,ch4)、阿格亨―豪伊特模型(1992) 等。上述两种增长模型的基本结论是一致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 不存在政府干时经济的均衡增长一般是一种社会次优。 两种模型也存在一些明显 的差别: 在产品品种增加型增长模型中, 新产品的引进并不会导致旧产品遭淘汰; 分散经济的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在产品质量升级型增长模型中,技 术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 旧产品不断地被淘汰出生产过程;分散经济的均 衡增长率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总起来说,上述两种模型是互相10 补充而非互相排斥的; 它们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技术进步决定经济增长这一新增 长理论的核心思想。 第三类增长模型可用于分析一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开放经济条 件下的新增长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模仿像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一样,对 本国和世界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一国的贸易政策将通过影响创新和模仿的 速率而影响本国和世界的经济增长率。 第三类增长模型在较切合实际的假设条件下阐述了技术进步的各种类型及 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经济增长事实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这类增长模型的提出 标志着新增长理论的研究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是以索洛 1956 年文章为主线的,“新”经济增 长理论则显然还没有众望所归的理论框架。以《政治经济学期刊》1990 年 10 月 关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这一期发表的六种模型没有一种是建立在另外 一种基础之上的。 尽管所有的模型都涉及到人力资本的作用,但也没有任何两种 模型对人力资本采用相同的定义。将这些互不关联的增长模型凑到关于“新”增 长的专辑,使读者感到牵强附会。因此可见,“新”增长理论或者是并未成型, 或者是将偏离新古典增长模型基于一种框架上发展的路线。 但新增长理论目前仍在继续发展。新的理论模型还在不断产生,一些严峻的 假设条件逐步被放宽,越来越多的新增长理论家开始将政策变量纳入新增长模 型, 一些学者则利用新增长模型的分析框架对各国经济增长作经验分析。可以预 见,通过这些研究,新增长理论将逐步成熟起来。第二部分微观经济学与 20 年前的情况形成鲜对照的是,现在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识到,宏观经 济学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微观基础。 因此微观经济学发展的影响会扩展到狭义的微 观经济学领域之外。 与此相对应,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常常起因于经济学其他领域 中的不适性, 特别是诸如失业与通货膨胀等各种被称作非均衡的现象,要求不断 发展的宏观经济学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 按照目前占主流地位的定量化的新古典范式,近年来,微观理论发展的历史 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第一,在确定条件下的最大化行动者理论;第二,以诺伊 曼―莫根施特恩(Neumann-Morgenstern)不确定条件下的行为理论(现在一般 将其归结为 SEU――主观预期效用理论,subjective expected utility)的兴 起为基础,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行动者最大化理论;第三,也是最新的阶段是可称 之为“后 SEU”(后诺伊曼―莫根施特恩)条件下的行动者行为理论。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行为选择雷? 里斯分析了每个人都可拥有其不确定财产禀赋的确定期望值的经济。在 无交易成本的情况下, 这可通过能以一种公平保费提供全值保险的竞争性保险市 场来实现。如果对不同的(虽然仍然是很大的)群体来说,被保险事件发生的概 率不同,他们将支付不同的(公平)保费。如果人们可通过实施某些有成本的行11 动, 缩小被保事件发生的概率, 增加其财产的期望值, 则可通过提供适当低的 (公 平)保费鼓励他们这样做。 他主要说明了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形式的不完全信息如何引起市场失灵, 从 而无法达到这些高效率的结果。 我们指出,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反应是限制 某些或所有保险契约的保险额度。 对于逆向选择, 是向低风险型者提供部分赔偿, 从而使其财产具有不确定性, 以使他们的契约对高风险型者无吸引力。对于道德 风险,是向所有投保人提供部分赔偿,以促使他们采取有成本的行动,缩小被保 事件发生的概率。在各种情况下,都可能出现其他结果:在逆向选择的情况下, 可能存在不均衡的契约, 而没有提供鼓励这样做,从而一种能够增进社会福利的 活动没被实施。二.博奕论当讨价还价的一方是由一群异质的个人所组成时, 他们结合起来与另一方相 抗争的能力是不确定的,这样削弱其讨价还价的力量。进一步说,如果预设“斗 争常常意味着更好地斗争”,则冲突将作为创立未来“威胁点”的必要条件而出 现(Hicks,1932)。例如,众所周知,“武器不用就会生锈??最有力量的工 会将不时地举行罢工”(Hicks,)。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罢工的 能力决定于罢工的经验,冲突具有投资的作用,而这一点被大大地忽视了。不参 加者与参加者分享胜利果实的事实,削弱了参加威胁性冲突的动机。共同利益与 私人利益指向不同的方向, 则会出现对群体讨价还价力量具有不利影响的搭便车 现象。按照集体行动的逻辑(其定义见 Olson,1965),冲突具有将个人从使他 们无法形成集体理性的囚犯两难选择中解放出来的作用。 如果冲突有利于形成共 同信念偏好,即与背叛相比,个人更偏好合作(见 Sen,1967),则形成有效的 联合就是有价值的。 阿克洛夫(Akerlof, 1980)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社会学模型,这一模型将搭 便车者的比例与行动者从做共同体的“忠诚”成员所获得的效用联系起来。如果 按某种“社会惯例”行事(例如不破坏罢工)会按这种惯例对共同体的价值相应 地影响一个人的偏好,则受这种社会价值的影响,与自私自利相比,追求个人利 益的个人可能倾向于无私。不背叛的另一可能的原因(Sugden, 198)是,如果 联合是脆弱的,行动者会想到,如果他们背叛,其他人也会背叛,从而他们会选 择合作。但是,为得到做“英雄”可能得到的效用,与只是由于预测其成功对你 来说仅具金钱价值的联合会由此崩溃而不做“叛徒”是截然不同的。在前一情况 下, 冲突的经验能使人发生从一种偏好转向另一种偏好的深刻变化,而在后一种 情况下偏好是不变的。 博弈论中的冲突偏好变化是一个充满哲学和意识形态意味的强假设。 它在一 定程度上含有霍布斯 (Hobbes) 所谓个人永远处于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之中 的悲观主义理念,这种理念与从亚里士多德―洛克源于人类性善的保守社会观, 到柏拉图、 卢梭和马克思将冲突视为社会组织不完善之必然结果的激进冲突传统 的一系列替代性理念是不相容的。 其所包含的霍布斯―休谟主义博弈观可描述为 一个暗含的假设, 即假设个人在社会互动中除感到其讨价还价能力的有限外,学 不到任何东西。 这种与经验的隔绝是使博弈论无法考察个人发展与社会演进之间 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的哲学偏见。12 结论是, 博弈论为研究相互联系行为提供了一种迷人的启示。但要将其作为 一种合适的综合性冲突理论的基础,必须使之更为成熟,从而能够包容在与社会 关系演进的联系中人性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三.契约理论当信息不对称或不可验证, 代理人有欺骗动机时,就需要设计激励兼容的契 约。 在一次性事件的情况下, 这通常会使在充分信息条件下能达到最佳结果的契 约无法实现。 因此, 为在道德风险情况下提供对适当行动选择的激励和在逆向选 择的情况下保证契约实现,必须牺牲有效的风险分担。 但有了跨时期的重复性, 一方可通过终止契约或以不利条件维持契约来对另 一方的欺骗行为实行惩罚。如果不对未来打过高的折扣,这可减少或防止欺骗。 在长期中,即使由于随机事件的影响,无法确定一方是否进行了欺骗,另一方也 可通过检查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并借助大数定律,检验没进行欺骗时这种序列 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由此判断他是否进行了欺骗。通过保持长期关系,并以这种 方式根据过去的经历调整策略, 可以减少甚至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或不可验证造 成的不利影响。 这种长期关系使人们能够获取在其他情况下无从产生的合作的好 处。第三部分劳动经济学一.劳动力需求与供给早期的研究文献较多地关注决定劳动力需求等市场因素, 发展并完善了劳动 力需求边际生产力理论。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由马歇尔(Marshall,1890)、克 拉克(Clark,1900)、卡特(Cartter,1959)等经济学家完成的。不过,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的分析研究成果主要与劳动力供给有关。有两项研究成果颇具开创 性,尽管其重要程度还存疑未决。 第一项研究成果源于贝克尔 (Becker) 兰卡斯特 、 (Lancaster) 马斯 、 (Muth) 等人在 20 世纪 60 年代所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特别是贝克尔(Becker)的“时间 资源配置理论”一文,明确地认识到家庭是劳动力供给行为决策中的基本单位。 他把相关的决策问题分解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长短的决 策,另一方面是家庭产出和消费的决策。贝克尔将生产、消费和劳动力供给这三 项决策归结到一个家庭模式中, 清楚地说明了在效用最大化行为的支配下,一个 家庭如何确定其成员从事市场性活动和非市场性活动的时间安排比例, 自产物品 和外购商品的组合, 以及不同家庭成员从事各项工作的劳动分工。贝克尔模型在 劳动力供给研究方面很有影响力,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的很多劳动力供给理论 为 探索和实证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Killingsworth,1983)。贝克尔所构建 的理论框架, 使经济分析手希能卓有成效地适用于家庭行为研究等方面, 如成婚、 离异适度的家庭成员规模等等。A.西加诺(Alessandro Cigno)从多方位讨论、13 拓展了贝克尔模式的理论框架,并探究了这一理论模型对很多问题的启迪与含 义,如多人口家庭的时间分配、劳动力的性别分工等等。 第二项研究成果是人力资本理论, 其关注的基点是劳动力素质等问题。 诚然, 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史的长河中可以追溯得很远很远(Smith,1776)。不过,是 米恩瑟(Mincer,1958)和贝克尔(Becker,1964)的研究才使得人力资本理论丰 满起来并具备了可操作性, 他二人的研究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此类文献中 独领风骚。 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和培训看成个人投资方式,对解决劳动经济学领 域与酬金结构有关的许多问题很有指导意义。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一个主要观察结论是, 二级市场的工作并不是由劳动 力随机填补的,而是由某一特殊类型的工作来承接的。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还进一步认为,某些人长期俯就于较差的工作,并不是 因为人力资本会含量不足, 而是由歧视行为所致。穷人只能俯就于二级劳动力市 场的命题, 是市场分割可以产生不平等效应理论的一个延伸。如果工人们在一生 中都难以改变其收入不平等的地位,那么,市场分割对他们所产生的压制作用应 地增长许多。 二元结构派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划分了一条清晰的界限,但 是却发现, 劳动力在两个市场间的流动率是很高的,而且人力资本在流动过程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劳动报酬级差区域内, 处于高工资分布区域的工人 要想保住自己的优势地位, 必须得付出双倍的努力和汗水。处于低工资分布区域 工人的离职率往往较高。 在工作技能相同的工人中,一个明确的结论是工资与离 职率成反比 (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上, 冗员多但被解雇的未必多, 但工资级差较大) 。 市场分割学派所提出的工资与离职率的关系非但没有获得人们的认同, 而且 还有人把它理解为是对竞争分析理论的一个支持,因为从经济理论层面看,自动 离职正体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Stoikov and Raimon,1968)。工资低,劳 动力的流失速率高,工资高,劳动力的流动速率低,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但这 只是解释竞争分析理论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当厂商的工资结 构根本不考虑劳动力的流动速率时,充分条件才能够获得满足;但是,正如制度 经济学家所述,这种情形事实上是不会发生的(Ulman,1965)。真实的情形是: 二级市场的工人通常只能在二级市场内流动, 只有当一级市场容量扩张或有人退 休出现岗位空缺时, 他们才有机会向一级市场靠扰。一级市场在职者的离职速率 较低,只能说明能否进入一级市场并不是由价格因素来决策的。 对于在歧视经济理论指导下, 性别工资差别能在多大程度上扭曲劳动力资源 的配置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因为我们必须得区分出两种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一 是女性劳动力工资较低的不公平程度; 二是某些行业事实上拒绝女性就业的可能 或程度。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之一,是假定性别工资差别是由女性集中在几个少 数行为就业所形成的。若进一步细化,其原因有两个:一是直接的工资歧视,二 是某些行业拒绝女性就业。假定女工只集中在少数几个“婆婆妈妈“的工种(如 为汽车从椅上皮套等),其劳动报酬低于男工,这一假定显然是不无道理的。我 们应当思考的问题是, 应当有多少女工脱离她们原来的工种而跻身于男性职业的 行列, 才能使各工种间的工资水平相同呢?其答案的前提应在于,工资差别是由 于女性” “于一个工种或行业就业所造成的; 拥挤 其他就业群体中若存在此类 “拥 挤”现象,也会产生工资差别。 人力资本投资就业决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女性的就业偏女子;二是女性 步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对就业前景的预期, 其内在的假定是就业后并不存在歧视问14 题。 某些产业中就业规模过大并不意味着劳动力资源配置发生扭曲,而只是因为 相比较之下,某些人更乐于在某些行业中就职。二.不完全信息与劳动合约问题劳动力的典型特征, 是就业机会与劳动力资源之间的信息分布不对称, 因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期以来, 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是理论研 究的焦点。理论界一直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为了捕捉供求机会,劳动力市 场上的供求双方都必须从事大量的市场调查工作。因此,求业者为能找到工作, 雇主为能雇到人手, 二者以某种方式搜集信息或从事市场调查,其实都是一种理 性的行为。正如比萨利兹(Pissarides,1985)指出的那样:经济学家很久以前 就认识到, 双方拿出多少时间从事此类市场调查工作,说到底是一个资本和投资 的理论问题。 但是, 只是到了人力资本理论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获得了 长足的发展之后,寻访过程的正式模型才得以问世;其中,斯蒂格勒 (Stigler,1962)和阿尔钦(Alchian,1970)的研究成果最负盛名。寻访模型研 究沿着这些早期成果的肪络已经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寻访理论研究也很有成效, 它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和问题, 如凯恩斯的微观经济理论基础问题、菲利普动态曲 线问题等。麦肯纳(C.J.McKenna)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回顾了劳动力市场寻访过 程的基本模型,以及近期理论文献对这一基本模型的修正与完善。 麦肯纳认为: 代理人对市场机会拥有完备的信息,是诱发寻访行为最通常的 起因。在此类市场上,如果条件允许,“东瞅瞅,西看看”,付出一定的寻访时 间,完全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它不仅有助于改善信息分布结构,也有利于寻访者 做出最佳判断和抉择。 一般市场分析方法就是单期计量(即研究每日工作时间的 长短并以此量化劳动供给量。 而且也排除了不确定性(特别是认为工资率是给定 的)。而寻访理论的典型特征,是它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并将多期计量因素 一并考虑在内。 所谓的隐性合约理论(implicit-contract theory),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 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Baily,1974;D.F.Gordon,1974;Azariadis,1975)。原 因有两点: 一是标准的竞争理论不能对劳动力市场上观察到的工资和就业现象提 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这是一般性的原因;二是非自愿失业和货币工资刚性的普遍 存在,这是特殊性的原因。隐性合约模型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其内在的大 致思路是,风险中性(risk-neutral)的企业为了平抑与时俱进的劳动力边际生 产率的波动,特向风险厌恶性(risk-averse)的员工提供某种程度的保险机制。 其结果是, 与瓦尔拉式拍卖师木槌敲定的工资和完全刚性条件下的工资相比,现 在的工资将变得相对稳定。隐性合约理论发展迅速,曼宁(Alan Manning)勾画 出这一理论发展的轮廓, 并就其对已观察到的工资和就业等现象的解释能力做出 评价。 传统理论认为,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永远等于劳动边际产量,且 劳动力市场永远处于均衡状态。但这与观察到的工资和就业态势有出入,于是, 才产生了隐性合约理论(implicit-contract theory)。隐性合约理论旨在构造 一个劳动力市场模型, 以期更有力地解释已观察到的现象。这只不过是为达此目 的所做的诸多尝试中的一种类型而。我们知道贝利(Baily,1974),戈登 (Gordon,1974)和阿扎利艾迪(Azariadis,1975)等作者是隐性合约理论的创15 始人,此后,这些思想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变屡见不鲜了 (Stiglitz,1983;Rosen,1985;Hart and Holstrom,1986)。 隐性合约理论所研究的特定事例包括: 1.在某一周期内,就业呈变动态势但工资保持不变或者具有刚性特征。 2.当存在非志愿失业现象时,即使工资稍低于“时价”,失业者也乐于承 接某个工作。 3.当存在非志愿失业现象时,和完全竞争条件睛的劳动力市场相比,就业 水平将趋于降低。 在一开始我们就应当强调两点: 一是隐性合约理论还有很多有待开发的用武 之地(以下的讨论将会涉及一部分);二是隐性合约的支持论者并非众口一词地 认为该理论可以说得清上述特定事例, 甚至有人对上述特定事例的有效性提出质 疑。然而,这些特定事例确实反映了宏观经济中某些最重要的问题,因此,隐性 合约理论到底能否对这些问题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将成为我们讨论的重点。三.工会与劳动力市场1975 年,约翰逊(Johnson)在涉猎众多经济学专业杂志的基础上,做了一 项工会与劳动力市场这方面的调查,其结论是,工会问题在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已 经成了一只不受青睐的丑小鸭。然而,时过不久情形便发生巨变。到 80 年代初 期, 对工会问题的经济分析文献便滚雪球般地膨胀起来。在众多相关的研究成果 中,有两项也许值得筛选出另眼相看。第一项,是较多的关注并分析了工会目标 的性质, 在理论与实证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Oswald,1982;Dertouzos and Pencavel,1981)。诚然,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因为四五十年代所谓 的罗斯―邓洛普大讨论就涉及过这一问题(关于大讨论综述,参阅 Mitchel,1972)。第二项,在麦克唐纳和索洛(Mc-Donale and Solow,1981)运 用怕累托有效原理重新构建了有效谈判模型之后 [ 这一模型得自于早期由里昂 惕夫(Leontief,1946)和费尔诺(Fellner,1951)发起的三次大争论 ] ,理论 界的关注点便函转向了构建有效谈判模型方面, 同时还与其他工会行为模型相比 较,特别是比较了所谓的垄断工会模型(monopoly-union model),并在此基础 上评价了有效谈判模型在理论及实证层面上的应用效果(Ashenfelter and Brown,1986;MaCurdy and Pencavel,1986)。 对工会这方面的研究具两点重要影响。 首先, 是澄清和发展了工资谈判理论。 研究表明,原来的许多模型都只不过是其他通用模型的一些特例,结果是,两个 更一般化的模型脱颖而出并傲立于这一研究领域;一个是管理权模型 (right-to-management model) 一个是有效谈判模型 , (efficient-bargaintin model)。奥斯瓦尔德(Oswald,1986)的调查报告回顾并评论了这些模型。此外, 为了检验这些新理论,实证性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开始。其次,是揭示了工会谈判 模型的局限性。这些模型所涉的变量只有两个,一个是工资,一个是就业;模型 中只涉单个工会, 且由既定的工会成员与单个企业进行谈判,而企业的生产可能 性曲线是固定的。但是,当工会与企业都为数众多时,这些模型的结论就恐怕很 难经得住推敲。 从企业方面看, 很多战略性因素, 如投资规模、 研究开发费用等, 既影响工会与企业之间的谈判过程,也反过来受这一谈判过程的影响;从工会方 面看,会员可以影响谈判,谈判也可影响会员。这些双向影响作用,是广为人们 认同的。16 在过去的 20 年里,理论界还关注并研究了工会与雇主间谈判过程的模型化 问题,不仅涉决定工资水平的因素,还解释了当工会与雇主的谈判陷入僵局时, 何以会出现罢工行为。 早期的理论研究,大都或多或少地将焦点集中在罢工行为的周期性活动方 面, 从本质上看类属于经验性研究。 然而, 希克斯的产业纠纷模型却是一个例外。 希克斯的模型始见于 1932 年发表的《工资理论》一书中(“Theory of Wages”, Hickx,1963,pp.136~158) 他的观点对现代理论研究文献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 。 希克斯模型强调,罢工威胁是一个武器,它可通过集体谈判向雇主施加压力,迫 使雇主不情愿地支付较高的工资。在希克斯看来,工会之所以能在提高工资和改 善自身待遇方面获得成功, 是因为如果雇主拒绝工会的要求,其有关的费用或损 失可能会更大,出于无奈只好与工会达成协议。雇主易于妥协而工会趋于僵持, 两种行为都蝇对罢工时限长短预期的函数。 这一点, 才是希克斯理论的核心所在。 希克斯认为,雇主面临的选择有两种,或是支付高工资,或是一任工人举行 罢工,这要看两种选择成本的高低。 希克斯的观点是:多数罢工是由信息不完善以及双方的判断失误引引导的。 因为“彼此摸底,协议总是可以达成的”(Hicks.1963,p.147)。希克斯模型指 出了信息不完善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性,很多现代模型曾探索过这些问题、将 相关的理论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罢工行为理论分析文献中,阿什弗尔德和约翰逊(Ashenfelter and Johnson,1969) 的研究成果代表着方法论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在此前的研究文献 中, 经济学家都程度不同地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罢工行为的周期变动方面;当两人 的研究成果问世后,为了解开劳资(union-employer)冲突运行机制这个谜团, 人们很快将研究重点转向了计量经济模型方面。 阿什弗尔德―约翰逊模型析分析构架在字里行间掺杂着一缕缕 (Ross,1948) 的“政治”味道:它抟工会看成是一项制度,同时还突出了工会领导与一般会员 的区别。 这种研究方法认为, 工会领导的活动目标不仅在于使工会作为一项制度 安排能延续下来并不断地发展壮大,而且还在于突出其自身存在的政治意义,并 强调工会领导与一般会员在工资谈判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模型是一个确定最佳选 择的问题:面对工会的“最后索求”(the last demand),最后索求的含义是 合约到期时, 工会向雇主索要的而一般工会成员又可以接受的工资增长幅度。― ―译者注),雇主或企业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妥协,满足工会的要求,如是罢 工则不会发生,二是顶住工会的压力,由它去吧,目的是为了降低下一个合约期 内的工资成本 (其相关的成本是停产或短期歇业) 雇主将比较两种选拔的成本, ; 以便“两害相权取其轻”。罢工期间,利润将付诸东流,如果能顶住工会的罢工 压力,将来的工资成本或可降低,利润又会相应地增加;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 雇主在 A-J 模型中必须面临的两种选择。 A-J 模型虽然比较复杂,但却特别重要。原因在于,一是它提出了一组可以 检验的假设, 二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基础既扎实又不乏合理性,三是考虑到了许多 经济变量对罢工行为的影响。 批评 A-J 模型的观点很,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证方面的。 从理论方面看,模型的主要缺陷是它的“一厢情愿”法,即工会先行确定 y0,,而后与雇主进行谈判。实证研究也表明,A-J 模型的“表现”令人相当失 望。尽管最初获得的实证研究结论看上去不无道理,但是,将这一模型应用于其 他时期的样本数据时,其整体“表现”便大失水准。17 对罢工理论的实证研究还在继续,研究者们或正在拓展,改进 A-J 模型,或 正在以其他数据对它做进一步的检验。 近几年来, 罢工理论又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涉足的领域有:信息的作用,信息成本,信息不对称等等。 1.信息与罢工行为 A-J 以及包括法勃在内的其他拓展模型的一个主要缺陷,是它们自始自终地 假定,工会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将采取“要挟与工资增长(y0)”(即 the threat-accompanied money-wage-demand,是博弈论的术语。――译者注)并用 的措施。其假定的谈判过程是:工会先以 y0 与雇主协商;雇主在完全掌握了 y0 以及工会妥协率的基础上,面临的抉择是一任罢工发生,还是向工会妥协,满足 工会增长工资 (y0) 的要求; 这要取决于哪种选择能提高企业未来利润流的现值。 近期以来,很多不满足于 A-J 模型的研究者们,纷纷从希克斯的观点出发, 着手探讨信息与罢工的问题。 在谈判―罢工过程中考虑信息作用的模型主要有两 个,而且相互间还具有一定的联系:一是由于信息不完备,一方可能对另一方的 态度或位势产生错误的判断, 所以罢工有可能发生。二是工会或雇主所拥有的信 息不对称。 2.罢工是信息不完备的结果 摩罗(Mauro,1982)的新著构建了一个模型,发展了希克斯关于信息不完善 重要性的理论。摩罗认为,罢工是双方误解的一个后果。误解的起因来自于两方 面: 一是双方在谈判过程中使用不同的变量建立各自的妥协函数;二是双方未能 充分掌握彼此的态度及位势。 在摩罗的模型中, 如果一方在判断对方的位势时 “以 己之心,度人之腹”,而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所图”时,则罢工行为也会发生。 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罢工模型 罢工的缘由在于谈判双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 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模型在近 几年的研究文献中层出不穷(Hayes,1984;Turk,1984;Tracy,1987;Booth and Cressy,1987)。尽管模型中所涉猎的内容互不相同,但其基本思路大抵是一致 的:一方(尤其是雇主)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较少的一方通过观察对 方的行为可以推断对方妥协位势等有关数据,因而,谈判过程发挥着学习机制的 作用。其中,有代表性的模型是由特雷西(Tracy,1987)完成的。该模型假定, 可供工会和雇主“瓜分”的租金(或蛋糕)规模存在着不确定性。根据特雷西的 理论,此类租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准租(quasi-rents),由雇主与工人 间匹配的特殊性决定, 从而使工会内部成员的劳动效率比外部成员高;另一部分 是垄断租金,起因于企业的垄断与限制产量。为了简化起见,特雷西对谈判过程 做了这样的假定 “雇主对可提供给双方侵害的租金是一清二楚的,但工会对此却 稀里糊涂。在这种条件下,谈判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工会在每一轮谈判中都抛出 一个合约报价(包括工资率),然后观察雇主的反应,凭此来破译雇主所掌握的 私人信息。 只要得自于下一轮谈判信息的收益大于其相关的成本,谈判就会持续下去。 当原来的合约已经到期, 且继续谈判或学习过程的成本大于其收益时,罢工行为 就会发生。在特雷西的模型中,罢工被看成是解决争端的最后武器。 5.联合成本最小化模型 最后,再介绍一下最近发明的一个理论模型,该模型的核心问题,是将罢工 成本与集体谈判条件下得以达成另一种协议的成本一并考虑在内。雷德和纽曼 (Reder and Neumann,1980)构造了一个模型,所得出的一个预期是,罢工的影 响范围与待业间的罢工成本成反比。 雷德和纽曼特别强调将集体谈判作为一个序18 列来考虑的思路。 两人对谈判过程中双方了解彼此行为模式的谈判序列进行了分 析,并提出了他们所称的协约或谈判条约(bargaining protocols),目的是为 了指导下一轮谈判的进程。他们的基本概念是:谈判双方都是风险中性的,需要 通过不断地接触以了解各自的谈判习俗和行为,因而,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这个学习过程使双方能更好地掌握谈判“火候”,以及提出什么样的最低要求有 望使合约达成。而这对谈判新手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举行罢工和签署合约 对双方而言都是有成本的。在出现罢工的情形下,企业得不到利润,工人领不到 工资。这是罢工的成本。在签署合约的情形下,双方遵守协议,其要求要受到约 束,各自期望收益也会降低。这是签约的成本。雷德和纽曼认为,通过一系列谈 判, 当罢工预期成本的降低额大于合约预期收益的降低额时,则双方的目的是相 同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彼此因罢工而支付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认为, 签约是实现这一共同目标的选择变量。在雷德―纽曼模型中,谈判双方所确立的 合约条款,是为了使罢工行为的预期总成本降至最低水平。在这个总成本中,要 扣除因明确、 修订及遵守合约条款而产生的诸多剧本,目的是为了使合约的应用 面广、适用期长。 雷德―纽曼模型的核心是谈判双方要权衡两种成本: 一种是因罢工可能性减 小而降低的成本, 一种是为了签订应用面广、 适用期长而不断增加的成本。 当然, 这种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一个无所不包、 几可全面防止罢工 行为发生的合约条款。 就一般情况而言,罢工行为的成本要视不同的谈判对象而 定,因此,联合成本最小化模型通常只能给出一个基本的预期:当其他条件保持 不变时, “单位”罢工行为成本较高的谈判双方为了降低预期的罢工数量,通常 会选择一个覆盖面较宽的合约条款,因而其明确合约条款的费用较高;而对“单 位”;罢工行为成本较低的谈判双方而言,情形则刚好相反。四.劳动力的非匀质性问题传统的劳动力市场分析方法很难令人满意 (主要强调劳动力的匀质性和采用 竞争式的市场分析方法),有几位研究人员又提出了一种替代分析方法。这种分 析方法将劳动力市场总体一分为二:一级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有:工资 较高、工作条件较好、就业稳定、工作安全、层级式结构等等)和二级市场(二 级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有: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提高或晋升的机会较少、就 业不稳定、易于进行等等)。 对劳力分割理论的描述的起点必须由“领域”(segment)开始。这是一个 与劳动力一级市场相分离的就业区域。穆勒认为,社会的、职业的以及空间的转 移障碍,使工人们在劳动力市场间的流动非常困难,甚至是完全不可能的。 特别是技能低下的手工劳动者及其子女,由于缺乏提高警惕工作技能的机会,只 能长期“蜷曲”在低收入的就业领域(Mill,1885)。对低收阶层的人而言,令 人向往就业领域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现代的双元结构理论就是按与穆勒相似的命题来发展的。 帕雷的下列描述是 著名的: 一级市场的就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 安全性好,作业的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但相比较而言,二级市场的工作 便大为逊色: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武断且粗暴,毫无个 人升迁机会。二级市场的就业者多为穷人(Piore,1970)。19 双元结构的分界线主要在于劳动报酬。二级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工资 低,极易失业;此外,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无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报酬,甚至不允许 向一级劳动力市场流动。 传统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注重供给方和劳动者个人等因素的作用, 而劳动力市 场侵害理论则强调需求方和制度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因此,可以把双元结构派看 成是强调工作特征,而不是强调工人特征。但是,强调工人特征的双元结构理论 也是存在的:二级市场的工作多由非白种人、妇女以及年青人来承担,按劳付酬 的规则 在这里一般是行不通的。二级市场的重要工作多由年富力强的男性白人 来承担。 一级市场的工作看上去是内部劳动力的组成部分,就是说,工资及劳动力资 源配置等与就业结构有关的事宜,是由管理及制度性规则来调控的,市场力量基 本不发挥作用。 此类工作安排优先考虑现有的组织内部成员,甚至可以说只向现 有的组织内部成员开放;这些组织可能是企业、公共代理机构,也可能是行业协 会或工会组织。 内部市场的工资结构安排主要根据组织内部的需要来制定,与外 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态没有多大关系。 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主要靠工资 波动来解决, 而内部劳动力市场却不是这样。内部劳动力市场解决供求失衡的措 施主要有招聘、培训、工作的重新设计、分包、调整产出量等(Doeringer and Piore,1971;Osterman,1984)。 早期双元结构理论的前沿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劳动力市场的维度 (dimension)它与双元结构理论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某些人看来,主要问题是 就业的稳定性。尽管帕雷将劳动报酬问题置于最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但他同时 也承认,区别一、二级劳动力市场工作性质的最重要特征,是前者对劳动力的行 为标准具有不同的要求,它特别强调就业稳定及持续能力(Piore,1979;Berger and Piore,1982)。在英国的文献中,双元主义学派通常以流动性概念解释这个 问题(Mayhew and Rosewell,1979)。而其他作者与帕雷相近,将高收入作为区 分工作好坏的主要依据(Bluestone,1970;Wacgtel and Betsey,1972)。 第二是双元结构图的综合程度。 最初的双元结构派只是拿城镇中一少部分人 的工作经历与其他手工业者进行比较,因而,是一种不全面的分类,继而,又根 据工人和工作的性质,时行了较为详细的划分。结果是一级市场被扩大了,划分 的类别也有所增多,原来意义上的双元结构也增添了一些新的分支。因而,对一 级市场上的工作(如上层与下层的划分,独立层面与附属层面的划分。)又出现 了次一级的双元划分(subsidiary dichotomies)(Edwards, Reich and Gordon,1975;Piore,1975)。 第三,严格地说,是双元结构学说本身生命力的问题。双元划分法的结构过 于苛刻,不过是市场分割理论中的一个特例;在某些偏激的批评者看来,所谓的 双元与一元完全是一码事。 尽管双元结构学派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 但还是存在着另 外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一种认为,劳动力市场是由多个区域组成的 (Freedman,1976;Buchele,1976);另一种认为,劳动力市场一个连续不断的工 作链,“链”上的工资差别很大,但并不存在界线明晰的区域(Thurow,1975)。 在以下的讨论中,双元结构这个术语仍将不时地被使用,但其分界线是指图 7.1 (b)中的λ ;当工作报酬大于λ 时,指的是一级劳动力市场,反之,则是二级 劳动力市场。在这种条件下,使用双元结构概念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另一方面也 是为了形象化,但从本质上看,却是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抽象表达。20 LMS(即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方法在以下三个方面显然是与众不同的。 第一个特征在于, 它把劳动力市场看成是同一个人由于从事不同的工作而领 取了不同的工薪。 因此, 劳动力的高素质并不是一级市场工人领取的高工资的惟 一成因。 很多二级市场上的工人也能胜任一级市场的工作, 但是, 他们无门以入, 从而失去了在其中谋职的机会。 因此,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并不是被动地反映一个 家庭或社会背景的优劣及素质的高低,而是经济不平等的延伸及其组成部分。 这并不是说, 所有二级市场上的工人都与一级市场上的势均力敌。从总体上 说,一级市场上劳动力的素质是好于二级市场的。但关键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 各工作间的工资差别大大高于劳动力的素质差别; 二是劳动报酬与劳动力素质间 的因果关系成反比。当工资结构给定时,工资的判别要取决于雇主,而不是取决 于工人的特征。 在这种条件下, 给付高薪的雇主能够在长蛇般的申请队伍中挑挑 拣拣、择优录用。但是,由于工资差别大于劳动力素质的判别历而,劳动报酬是 极其片面的。 与此相似的不同解释也适用于就业稳定问题。很多二级市场上的工人,由于 家庭(年青人及已婚妇女)和社会(闹市区的非白种人)的角色定位不同,从根 本上决定了他们就业内在不稳定性的特征,尽管如此,LMS 仍然强调就业稳定的 重要影响作用。很多二级市场的工人,特别是已婚妇女,尽管向往稳定的工作, 但结局往往是无缘问“鼎”,所以,尽管劳动力的供给方确实可以发挥一定的影 响作用,但就其影响程度而言,远不及劳动力的需求方,也不及社会制度因素在 解释此类现象时更有说服力(Doerioger andPiore,1971,p.167)。 第二特征是由第一个特征演化而来的。 市场力量对其运行结果的影响作用并 没有被否认,但是却认为,其根源在于产品市场而不是劳动力市场。当求大于供 以及存在工会组织的条件下, 劳动力市场所发挥的作用不过是产品市场的从属特 征, 而产品市场要依从于需求变化、 雇主的权势以及生产技术。 他们也同样认为, 内部劳动力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决定的, 而要取决于 企业内部的调控策略和权力关系。 第三个特征涉及拓宽研究分析的范围。传统理论将偏好看成是一定的,将公 共政策看成是未定的,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却将二者看成内生变量。因此,市 区内的就业不稳定要归因于工人特征与工作特征之间的不匹配; 工作飘浮不定的 经历, 使二级市场工人的离职率较高。青工和已婚妇女长期滞留于二级劳动力市 场,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但这种选择并不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而是与他 (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从属地位有关。 上述特征使劳动力分割理论得以独树一帜。 如果认为这种理论只是一个描述 过程,只是一种分类方法,以及与竞争理论学派的解释具有相容性,那是难以自 圆其说的。 对劳动力非匀质(non-homogeneous)性认识的深化,使经济学家将关注点 转移到了劳动力市场歧视方面。 反映歧视性质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观点可谓汗牛 充栋。当代经济学家对歧视问题的分析起源于贝克尔的模型(Becker,1957)。 在前新古典(Pre-neoclassical)理论中,关于妇女在劳动力市场地位低下 的有关争论, 焦点主要集中在工资差别方面。早期研究者将女性低收入的潜在归 结为:习俗与公众舆论,女性就业的从属特征(这是相对于丈夫而言的。因为按 传统观点,男性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劳动生产率低下,缺乏工人组织的支 持,生活标准较低,受教育程度低,就业的适应面比较窄等。21 这些观察为后来的争论设定的场景。埃奇沃思(Edgeworth,1922)和[福西 特(Fawcett,)提出了“拥挤”概念。这种假设认为,当其他条件不 相上下时,如果某一行业中的女性太多,其工资水平就会下滑。50 年后,伯格 曼(Bergnann)曾明确地将这个思路进行了形式化处理,但弗洛伦期 (Florence,1931)对此提出了批评,认为这种解释很不全面。弗洛伦斯认为, 产生性别工资差别的原因不晨于二者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更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家庭和社会习惯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流动性, 二是男性不情愿同女性在 一起工作,尤其是拒绝接受女性的领导和管理。 庇古又补充道,“雇主头脑简单且狂妄不羁,蓄意压低女性的实际工资”, 这主要是因为女人处于“战略劣势”(strategic weakness)(Pigou,1952), 此前,弗洛伦斯(Florence,1931)也曾考虑过这一因素。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1933)运用著名的买方垄断理论终于对女性劣势进行了模型化处理 (Addition and Siebert,1979,pp.225-228)。 在前贝克尔时代,我们还应当提一下缪尔达尔(Myrdal,1944)的因果原理 (principle of cumulative causation)。他认为,美国的黑人问题起因于三 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及不断强化, 并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一是白人反对黑人的行 为;二是黑人的贫困状态;三是黑人的人力资本及文化特征。很少有人能对缪尔 的观点提出挑战,但是,恶性循环解释有时会陷和循环论证的陷阱中。我们从中 (特别是从发展经济学的有关论述中)可得出教益是:市场也会失效,只有借助 于政府干预才能打破这个循环的锁链。 在前贝克尔时代(即 1957 年以前),这方面的理论文献只有布朗芬伦纳 (Bronfenbrenner,,)撰写的两篇论文。布朗芬伦纳审视了买方垄断 与工会组织的问题, 认为雇主歧视是形成工资差别的原因。布朗芬布伦纳的一个 观察结论在此值得一提。他认为,如果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在一起工作,那么, 为了避免二者间的劳工冲突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成本, 雇主一般倾向于少数民族群 体支付较低的工薪。W 是主体民族的工资水平,X 是雇主雇用少数民族群体时的 预期成本。这种观察的诱人之处有三点: (1)可以把这种分析看成买方垄断案例的一个拓展(Lundahl and Wadensuo,1984,pp.13-14)。 (2)在雇主看来,雇用外族劳动工会提高成本。但殊不知,这也是一种多 元化和分散风险的措施,或可达到瓦解和征服的目的(Roemer,1979)。 (3)究其实质,布朗芬布伦纳的分析过程(即 W-X)与贝克尔所采用的方 法是相似的。贝克尔假定(但理由与布朗芬布伦纳不同):只有少数民族的工资 低于主体民族时,雇主才会从少数民族中雇用工人。 贝克尔的歧视理论是在“身心不悦”(physical distility)的基础上建立 的,含义是某些人宁肯承担一定的费用,也愿与某个群体的成员打交道。不愉悦 的感觉来自于个人的偏好, 用贝克尔的话说就是, 如果某个人具有歧视的偏好” “ , 那么, 他就乐于以某一群体替代另一群体并为此支付某种费用;这种费用既可能 是直接的, 也可能是间接的, 如宁愿放弃一部分收入。 贝克尔进一步论证道: “当 歧视行为付诸实施时,为了行使这种特权,该人要么是为此直接支付费用,要么 是放弃一部分收入。 当把问题简化为以这种方式来看待时,我们才触及到了偏见 与歧视的精髓。(Becker,1957,p.14) 贝克尔是强调个人行为(而不是群体的行为)的。22 从他分析过程中可以推断出以下几个预期。首先,歧视系数值(d)越高, 无差异曲线的凸性越明显,企业就越倾向于雇用男性工人。其次,男性与女性的 工资差别越大, 歧视女性的成本就越高, 女性工人的比重就越有可能趋于上升 (但 是,与无歧视行为时相比,女性的雇用比例仍处于偏低水平)。再次,在生产过 程中男性对女性的可替代程度越低,女性在雇工人数中的比重就越高(与理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域经济学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