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比较可靠的私募基金销售业务信息在哪看比较好

业内人士大吐槽 国内私募监管太严了吗
  证监会近日下发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私募基金的销售行为和投资范围,以及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从事私募基金业务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意外的是,办法一经发布便被不少业内人士吐槽。吐槽者大多认为,暂行办法让国内私募基金置身过于严厉的监管之中,“私募不得通过公众传播媒体、报告会、短信、微信、散发传单和张贴布告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成了最大的吐槽点。
  某知名财经网(博客,微博)站对此进行了网络调查,过半调查参与者认为私募管理暂行办法过于严格,禁止报告会、短信等宣传方式,可能会影响私募发展。
  国内私募基金监管真的过于严格吗?金融发达国家又是如何对私募行业进行监管呢?
  据了解,国外对私募基金的监管也主要靠一些较为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规定来保护投资者权益。即便在私募基金最为发达的美国,对私募基金的监管也是极其严格的。对于投资者人数和资格的限制,以及对私募基金发行方法和信息传播的限制,一直是国内外金融监管的共同重点。
  对于私募基金的发行方法,美国相关法律也不允许私募通过报纸、杂志及类似媒体,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的传播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亦不允许通过一般性召集而召开的研讨会或其他会议宣传私募基金。
  但是,尽管有着严格的监管,在美国还是爆发了震惊全球的麦道夫丑闻。
  伯纳德·麦道夫是美国著名金融界经纪人,曾担任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董事会主席。多年来,他也一直被认为是华尔街最炙手可热的投资专家之一。
  就是这个投资专家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大量投资者不断注资,并以新获得的投入偿付之前的投资利息,形成资金流。这个骗局维持多年,直到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他面临着巨额赎回压力无法再撑下去才遭到曝光。
  诈骗金额超过600亿美元的“庞氏骗局”,让麦道夫受到了150年的监禁惩罚,而他的大儿子马克·麦道夫则因不堪舆论压力于2010年上吊自杀。
  这类对冲基金风险事件浮出水面,让合理透明度的争论被摆上了桌面,而曾经广泛享有监管豁免权的私募基金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也受到比以往更为严格的规范与监管。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了《2010年私募基金投资顾问注册法案》,要求很多此前豁免注册的投资顾问也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提高投资者资格标准,并扩大私募基金投资顾问的信息披露业务。
  私募基金投资确实带有巨大风险性,金融发达的美国尚且谨慎对待,私募基金发展尚处初级阶段的国内又怎能掉以轻心呢?
(责任编辑: 赵诚)
分享文章到
财经新闻 你总比别人先知道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参与投资理财的需求日益旺盛,而私募基金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在投资理财方面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如果大家有多余的钱,可以考虑买点私募基金,私募基金之所以能够在资本市场上独树一帜,是因为有其独特的魅力。
理财买私募的十大理由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私募基金呢?
第一,私人订制
这是由私募基金的非公开特质所决定。与公募基金面向广大投资者不同,私募基金产品主要针对高净值人群,私下或直接向少数特定的合格投资者进行募集,因此其投资目标更具针对性,更像为中产阶级投资者量身定做的投资服务产品,满足客户的特殊投资需求。
第二,提高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很高,普遍在100万以上,设置如此高的门槛并不是为了限制投资者,恰恰是为了保护投资者,提高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第三,更加规范安全
自从2016年7月&史上最严&私募新规正式实施后,私募行业经历大洗牌,私募基金每一只产品都需要到基金业协会进行备案,资金运作模式更加规范,信息披露更加透明,私募产品更具安全性。
第四,资金流动风险低
私募基金一般有很长的锁定期,长达5至10年,在锁定期内不能随意撤资,故基金运作稳定,不容易出现大规模资金赎回。
第五,操作灵活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与规模动辄上百亿的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虽然规模不大,但胜在操作更为灵活,无仓位限制,调仓灵活,能根据市场形势快进快出,因此在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不少私募能全身而退。
第六,追求绝对收益
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像公募基金那样向客户收取固定管理费,主要依靠业绩提成生存,薪酬激励机制更好,做好业绩的动力更足。基金管理人只有投资收益超过一定门槛时,才能从超额业绩中获得回报,与客户利益是一致的,需要追求绝对的正收益。
相关文章推荐什么是私募?怎么选择一家安全靠谱的私募基金?
先聊点别的。
1. 复星医药周五晚上公告了,说郭广昌正在协助司法机关调查,依然可以以适当方式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公司运营一切正常。
形势 looks better.
昨天有位读者提醒我说:&复星的股票虽然都停牌了,但是债券却没有停牌哦,有肉吃。& 曲记去查了一下,消息一出,复星的债券基本跌到和大陆地产股差不多的收益水平了,也就是持有至到期的收益率大于10%,的确是蛮好的标的。
中国人是非常有智慧的。英语中的 threat 和 opportunity 是两个单词,威胁 和 机会,而充满哲学思想的中国人,把二者汇为一个单词&危机&,威胁中永远存在着机会,大黑天鹅来时,永远有被错杀的资产。
2. 说说e租宝的后续。
我加入了一个e租宝的投资者群,(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
结果发现,e租宝的投资者显然比上次泛亚的投资者聪明很多。他们很理性的分析说,不要去找业务员了,因为没用。也不要去群体性事件了,让国家闹心。而是把矛头直接指向某TV,正是某些官办媒体的信用背书,让他们蒙受损失。
倒不失为一条聪明的路径。
上次泛亚我也采访过,当时投资者过于伤心,期冀泛亚能到沪深两市上市,来让二级市场接盘,这有点异想天开。
这让我意识到,金融欺诈开始从社会底层向中层、甚至上层蔓延,这次我认识的朋友也有中招的。现在唯有期待政府能多追回一些资金,减少投资者的损失。
3. 最后是今天的推送了。
这是上周我写的一篇关于私募的科普文。现在投资私募的门槛大多在100万左右,对于城市中产来说,也渐渐的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数字了。
虽然很多人都在投资私募,但100万也不是个小数目,跌1%,1万块就没了,所以还是要谨慎。
写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别人对私募的整个行业、来龙去脉、去伪存真有一定的基础了解,这样在选择私募产品时,能有更好的概念。
采访下来,我感觉选择一家靠谱的私募基金有三点:
1. 尽可能的和基金经理或业务人员或市场部多聊,了解其投资风格和理念,是不是你认同的,是否与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匹配。
2. 保险公司选择基金时,至少要有三年以上靠谱的业绩记录。所以,不要因为名气大就去追随一个明星基金经理,像保险机构一样投资吧。
3.公司主要成员的背景。虽说不能以出身定论,黄埔军校和草根都有好将领,但是背景和出身影响着投资的方式、风控的纪律性,甚至应对风险时的能力。这一条,选择你认可的人。
相关文章推荐哪些 P2P 金融平台比较可靠?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388分享邀请回答8047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业内人士感慨: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私募_私募动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业内人士感慨: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私募
梁旖旎 制图
  深圳晚报讯 (记者 胡永翔) 在小股民眼中,私募神通广大,在股市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事实上,许多私募的成绩甚至比不上散户,有业内人士感慨,“私募这个词也快被毁了,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私募的。”
  最新数据显示,在运行的2150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中,净值低于0.8元的产品达到了350只,占16.28%。更有甚者,33只阳光私募净值亏损超过50%,其中3只亏损接近80%,沦落为“两毛”基金――“三秦股王”的阮杰管理的鑫鹏最新净值为0.2756元,曾经获得CCTV全国炒股大赛人气总冠军的叶飞管理的天星2号最新净值仅为0.2695元,净值最低的是0.2655元的时策基金。如严格按目前信托公司的止损要求,这些产品都将面临清盘的危险。
  德邦证券研究员关治成表示,“投资者需要擦亮眼睛,并不是打着阳光私募的旗号就一定是合格的机构管理者,很多私募追涨杀跌的行为与散户无异,尤其是一些规模比较小的私募。在牛市里,不容易看出问题,熊市里什么都暴露出来的,这就是所谓只有在潮退时才能看清谁在裸泳。”
  令人惊叹的是,尽管业绩惨淡,竟然有低净值私募管理人叫嚣,“过几天这个基金一清盘,什么记录都没有了。今后我的连胜纪录,还有央视的讲座,发行基金的数量都会成为光荣的历史,一旦牛市到来,我还是会有追随者。”
  相关新闻
  私募老总改行开饭馆
  深圳晚报讯 (记者 胡永翔) 股市低迷,小散户还能死扛,可靠股票吃饭的私募日子却难以维系。私募老总被逼改行开饭馆、卖洗发水,已经算不上新鲜事。
  私募基金公司收入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业绩提成,二是管理费。股市起不来,业绩提成自然无从谈起。管理费毕竟有限,并不足以支撑很多公司的正常运作。以深圳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阳光私募为例,目前管理规模只有2亿元左右。私募发行信托产品的管理费为1.5%~1.8%,但私募真正能拿到的比例是0.2%~0.5%,其余部分都是分给银行、券商等销售渠道。经过简单计算,不难推测其管理费收入不足100万元。而私募公司的开支不小,投研、宣传、办公等费用都很惊人。
  无奈之下,很多私募只能裁员,甚至清盘倒闭。深圳是私募基金重镇,据记者调查了解,有些公司现在连研究员都没有,只剩下一个前台接电话。曾是公募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的王贵文,转投阳光私募后,因股市连番下挫“伤痕累累”,准备彻底转行开饭馆。富泽投资的总经理张良则投资了一家日化企业,卖起了洗发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跟私募炒股票可靠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