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不应该让孩子去游学买一套房给孩子留着

我为什么不建议全款买房:省了3万 亏了一套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她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不要让你的公积金沉睡,我同学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始省了3w,后来亏了套房。
  昨天关于提前还贷的文章(总想着提前还贷,你是不是傻)推送后,很多财蜜留言说,还是过不去心理那一关,一有钱就想提前还了,受不了欠钱过日子。看来关于“合理负债”这件事,我们大部分人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适应过程。
  今天继续来说说相关的话题:
  全款买房,还是公积金贷款买房?
  小她个人是坚定的公积金贷款买房派,因为:
  1,单靠小她个人工资攒够买房的全款,十分不容易,况且帝都的房价说涨就涨,你懂哒。
  2,攒全款很难,攒个首付比攒全款所需要的时间短多了。保守算两三年内小她就可以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想想也是很激动的。
  3,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小她毕竟学过理财,投资理财的收益跑赢公积金贷款的利率还是有这个信心的。  关于这个话题,她理财站内讨论挺多,财蜜@小盒
今天就分享了一个案例,她的一个朋友选择的是全款买房,一开始省了3万,后来算下来,跟公积金贷款买房相比,妥妥地亏了一套房。
  全文是这样的:
  全款买房有啥好羡慕的,公积金不用亏一套房
  她理财网/@小盒
  看到好多朋友写羡慕人家全款买了房或者提前还了贷款无债一身轻……我的内心啊,就替她们疼。没见过亏成这样还高兴地!
  为啥子呢?(请用四川话读~~)
  我有个可怜的朋友,我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他是我初中到大学的同学,算是发小吧,硕士毕业死气白咧非要考公务员,最后竟然进了某个管货币流通的部门,我也是羡慕嫉妒恨的。
  可是,一个守在这样部门的人却没有财商,也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他公务员一转正就张罗着买房,可能是为了落户?我也不太记得了。反正等我知道的时候他已经买完了,200多万买的东三环四环中间的老小区,95年左右建的,面积不大,60多平。全款买,其中有100w左右是找亲戚借的,无息,但是5~6年得陆续还清。
  他的理由是:
  1、上班方便,走十分钟到地铁,一次不用换乘;
  2、他姐家在同一小区,方便。
  ——以上是为什么买了个老小区
  3、卖家着急卖房,全款便宜3w;
  4、房本下来快,就可以直接落户、申请单位的住房津贴;
  5、找亲戚借钱没利息,划算;
  ——以上是为什么全款买房
  那时他刚工作,花钱的地方不多,交通靠地铁吃饭在食堂,加上各种补助一年能攒10w+,爸妈再补贴10w确实5~6年就能还清亲戚借款了。估计也是这个原因,他2014年才买车,这是后话了。
  我跟他算过一笔账:
  那个他买的小区,他那个户型,前后一年()大约涨了5~10w元,也就是说,如果他缴满一年公积金再买房,房价几乎没变化,但是财务状况截然不同:
  还是100w的借款,拿公积金贷(他的资质当时最高能贷到102w,我有同事确实贷到了这个数字),30年,每个月还款3000+(当时的利率应该是3.8%),他的公积金账户基本能覆盖,也就是说是拿月缴公积金还公积金贷款。
  可能大家有件事没想明白,普通商业贷款的最高杠杆就是2倍(首付3成,商贷7成),相当于你用1/3的自有资金买了一个房子,剩下2/3是银行垫付的。  但是,公积金用好了杠杆效果比商贷大!
  第一,利率更低,100w贷款30年利息差35w。
  第二就是可以拿月缴公积金还公积金贷款,而月缴的部分只有50%是自己出的钱,还是税前的。
  所以,不用公积金天理难容啊。
  (你当然可以说:我拿商贷买房也可以提取公积金啊——但是商贷利息高啊)
  (你也可以说:我可以攒着公积金以后再用啊——但是公积金贷款上限这么多年就涨了一点点,房价一年涨多少?越晚越亏啊)
  我的方案是这样的(发小案例):
  同样还是一年攒10w,爸妈给10w,即使什么投资都不干,5年以后的2014年有了100w的首付,完全可以再买一套附近的200多万的小户型出租用,每个月能租4k左右,商贷还能认定首套有85折利率优惠。
  或者,提前还了这套的公积金贷款卖了房子拿着买房子的和攒的钱换个小3居(还可以用公积金贷款,好像现在最高能贷120w)。我查了查,按照现在的价格,他们那个小区大三居450~500w,跟他的房子价差200w,可能需要100w公积金贷款+100w商业贷款,每月还款9k多,虽然还是一套房,但是面积大了,父母过来住或者有了小孩都可以安排。
  现在,我这发小还在等福利房,据说位置在东四环,价格大约1w多一平米,他这次终于想到要用公积金贷款了,所以一直说不亏。我觉得这是自己骗自己,这六七年间都是用的没杠杆的公积金取现,好好利用其实是可以多套房的。
  如果早用公积金贷款,现在进退两相宜:
  a、假设买不到福利房,自己有两套小房子一套住一套投资,或者一套大房子也够住了;
  b、假设拿到了福利房指标,卖掉两套小的其中的一套,就可以解决福利房的首付问题。
  这就是两手抓的思路。不要让你的公积金沉睡,我同学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始省了3w,后来亏了套房。
  以上是财蜜@小盒 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
  买房不用公积金贷款天理不容啊!
  有同样观点的财蜜还有:
  @小P鼠 :
  我也觉得,能用公积金就尽量利用,只有担心贷不足,没想过不用这个的。
  @子期 :
  说得对,看到全款买房的我第一感觉也是,好亏啊
  @漪涟悠梦 :
  老家很多人一听说是贷款买的房就说哎呀,怎么不全款啊?这贷款买房得多高的利息啊等。这就是所谓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哈哈
  @二小姐不乖:
  全款买房,这个亏,我们家吃过。
  当初全款买的房,买的时候挺爽的,也没想着今后哪里还有用钱的地方。今年我们着急用钱的时候,手里就比较紧,找朋友借钱开不了口,找借款的渠道利息特别高——比公积金贷款高了去。几经折腾,借款加消费贷款合计背了几十万的债。如果当初买房没有全款,说什么我们手头有个几十万上百万的,也不至于被动,说起来都是泪嘤嘤嘤。(@小盒
回复:普通人家就那么多钱,全款的人家,不是之前攒得苦就是之后不能遇见事儿。)
  不同观点:
  当然全款买房市场仍很大,很多财蜜依然执着于“全款”的爽,比如:
  @红色康乃馨 :
  单从数字账面看,全款买房的确不如贷款买房,贷款时间短肯定不如贷款时间长合算,提前还贷更不合算。杠杆么,不利用一下似乎是很傻。但是房子这东西,除了是个财产外,承载了很多和感情有关的东西,所以也不好一概而论。而且房子多和婚姻家庭有关,还可能牵扯未来的职业走向、人生计划,预期收益等等。所以,不要轻易说全款买房的人傻。个人有个人的打算。在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核心的东西来决定一件事情的取舍。
  全款买房,手续办的快,房东喜欢全款的购房者,所以能尽快拿下心仪的房子。
  全款买房,没有贷款压力,不用想着每月还钱,现金流充裕,生活比较宽松;
  全款买房,婚前的,产权明晰避免麻烦,婚后的,直接拿房产证双方或共同共有或约定比例,欧了。
  全款买房,去做遗嘱公证比较简单,拿着房产证就行了。万一要死了还是越快办越好。
  全款买房,再卖的时候或者要抵押之前不必先赎楼,手续简单,省事。
  全款买房,家里老人踏实,他们算出利息和本金一样,啊唠叨。没办法他们的想法跟你就是不一样。
  全款买房,可以敢和老板拍桌子,不怕将来失业跳槽人生变故还得被银行追,信用出现危机。
  全款买房,公积金不取出来,虽然利息低的可怜,但是是个人财产,万一离婚了别人拿不走。
  当然,这取决于不差钱,不用借太多外债,也不用跟银行借。
  我自知不是投资高手,不能保证30年一贯制的投资收益率达到多少,又懒,不善于倒腾,所以我要是不差钱肯定全款买房。银行那么希望你贷款,难道银行是傻子?
  还有一点,楼主的朋友刚上班不久,公积金没多少,贷到100万非常困难,和个人和单位都有关系,不是不可能,困难而已。况且,谁知道一年后,看中的房子还在不在,涨多少?这都没法预估。我觉得你说这人要是在北京,08年那会,无息借了亲戚的钱买了房,挺明智的。硕士毕业,成家要孩子也指日可待,有个房子落户是必须的。至于后来几年他是怎么投资怎么安排的,那就不好评论了。
  @4°C冰蓝 :
  有能力全款的话,我还是喜欢全款。享受那种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感觉,而且有什么急用可以抵押贷款。虽说公积金利率低,也要几个点呢,拿去理财,也就多了那么一丢丢,还担惊受怕的,还没有享受全款的土豪感,不划算。
  @炒鸡蛋MM :
  全款有全款的好处,比如婚前房,第一套房,产权明晰。这时候工作不久收入不高,积累不多,刚开始还贷压力大。小家庭稳定之后结合两个人的公积金杠杆更高,可以以首套房贷款额度买投资房,增加资金流动量。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她理财
(责任编辑: 孙立欣)
分享文章到
财经新闻 你总比别人先知道我要不要把1200万的房子留给孩子?
一个朋友在创业,他在北京有3套房子,为启动项目,前年已经卖了1套。
今年公司发展不错,需要追加投资。
公司的定位是小而美,不以上市为目的,也不想引入太多外来股权,以免打乱自己的定位、节奏和决策权。所以,他在犹豫是不是再卖一套房子,以此自筹资金。
为方便儿子就学,朋友一家三口, 住在海淀区一套120方的小三居里。
另外一套房子在朝阳区东五环,有150方,是他们在2009年买的,目前市场价大约1200万元。
听到朋友说要卖房,他的太太很抵触:
“这是我们留给晖晖的婚房,北京房价这么高,调控来调控去,最多也就是涨得慢点还是快点。卖掉容易,还能再买得回来吗?
现在公司是不错,但是看看你身边,老王C轮到现在没着落,老赵房子卖光了公司还是关门了,小鹏公司倒还活着,但基本不赚钱。万一你那里不行了,总要给晖晖留点东西,你还以为他大学毕业后,自己能买得起房?”
朋友瞥了一眼正在自己房间打游戏的13岁的儿子,陷入了沉思。
我是冒点风险卖掉房子继续把公司做好呢?
还是保险点把1200万的房子留给儿子?
有一个专有名词是“中国式父母”。
中国式父母可谓最为孩子操心的父母,光操心当然不够,还得操劳,或者说,操办。
就不用提幼儿园小学了——每天都奔波在接送兴趣班和补习班的路上,自己也陪着孩子费劲地学着奥数和英语。
就是孩子顺利大学毕业了,找到称心的工作了,还是不省心,当然,也不省钱。
到人民公园相亲角为子女征婚的上海父母,写在牌子上的一堆条件里,除了孩子的年龄、学历、工作、收入,最扎眼也最扎心的要素就是房子了。
鄙视链是内环& 中环& 外环& 远郊县。当然,没有贷款又完美碾杀有贷款。
这个房子往往是父母为孩子准备好的,所以说,与其说是孩子的条件好,不如说是父母的条件好。
在杭州也有个类似人民公园相亲角的地方,就是万松书院。
身边也有一些母亲托我为她们孩子介绍对象,她们吐槽,也不是自己想插手孩子的婚事,而是孩子自己搞不定——
一般都是宅,不爱出去活动,也不擅长和异性交往。眼看年龄一天天大了,当妈的不出马不行啊。
我孩子什么都好,要学历有学历,要工作有工作,长相不赖,收入理想,最要紧的房子也一早就为他/她准备好了,为啥找个对象就那么费劲呢?
以前我们都是结了婚了才买房,现在的父母在孩子大学一毕业、甚至读小学时就把婚房准备好了,经常还不止一套。这把买房需求提早了多少年啊?房价不暴涨才怪呢!
只是,拥有了又高又贵的房子——古诗里叫做梧桐,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成章引来凤凰。
问问她们的孩子,有的说,
有了房子,还着急结啥婚啊,我妈还说有了孩子帮我带,但是一个人住住多开心啊,干嘛给自己找不自在?
还有个95后对我说,
从小到大,我的一切都是父母帮我安排好的,找对象自然也不用我操心……
反正按我的意思找,他们也不满意。
台湾《商业周刊》的创始人金惟纯老师,在他的文章《谁能教出好孩子?》里,讲过两个朋友的故事:
一个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
他事业有成,生活丰富,太太总是教育儿子要以父亲为楷模。
无奈儿子却不争气,无心向学,无所事事,父子关系也很淡漠,就像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让他十分懊恼,却无机可施。
后来他突然领悟到:
自己家门口停着价值千万的跑车,过着优渥的生活,叫儿子如何生出奋斗的动力?
自己事业如此成功,太太整天叫儿子学爸爸,但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而自己究竟有几分机会追上父亲?
会不会恰巧是儿子既无需要、又没机会赶上父亲,所以才变成这个样子?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另一个朋友出身贫瘠的渔村,父母一无所有,含辛茹苦地抚养10个孩子。
他自小看到父母的艰难,发愿要改善家族窘境,如今成为大家佩服的专业人士。
几年前,他父亲过世,他带着儿子办丧事,告诉儿子:
“我这一生最大的骄傲,就是做你阿公(爷爷)的儿子。”
金惟纯说,这两位朋友的故事,似乎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
“我们的上一代出身如此匮乏的环境,却能养出远比他们本身更有成就的子女,并且赢得子女的尊敬。
我们这一代拥有这么优厚的资源,却很难培养出和自己一样的子女,甚至还得不到起码的敬意。至少在教育子女这件事上,我们比上一代差太远!”
这到底是为什么?
金老师给出了一个答案:
我们是看上一代吃苦长大的,下一代是看我们享福长大的。我们这一代人,很容易因成功而自鸣得意,因优渥而树立不好的榜样,欠缺了上一代的谦逊和朴实,这就是问题的症结。
我有个亲戚,多年前到了澳洲,因为工作非常努力,为人周到妥帖,工作20年颇有积蓄,也投资得法,陆陆续续拥有了5套物业,包括House、公寓、仓库、办公室……
她有个女儿,却在一边读大学一边勤工俭学,因为她不清楚父母的身家。
我不知道这种隐瞒合不合适,但是亲戚对我说:
如果让Sophie 知道自己家里有5套房子能够承继,不用工作也能舒舒服服躺在租金上过日子,我担心她会失去斗志和热情。
虽然已经实现财务自由,我亲戚现在还在勤勉地工作,平时还热情助人,这给Sophie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Sophie也成长为一个勤奋、独立、阳光的少女。
金惟纯老师提到的第一位商人朋友,则是卖掉了跑车,把公司交给别人经营,空出时间投身公益做志工。
如今父子关系变得无话不谈,儿子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我们成长于艰苦朴素却充满机遇的环境,那是我们上一代所留下的。
我们留给下一代的,是丰裕的物质条件,充满诱惑但欠缺机遇的环境。
我们早早给孩子准备好房子、现金……各种财产,想要他们一生不用吃苦,无风无浪,却很有可能剥夺了他们打拼的动力,生命的热情,甚至连找工作、找对象的劲头都失去了。
就像创业的老板留事业给子女,有时也剥夺了他们的自由。
教出好孩子,不是靠资源和条件,而是靠品格和德性。
真正爱孩子,不是给他们留1200万的房产,给他们安排好人生的方方面面,而是,要守卫他们心中小小的火焰,保护他们对学习和生命持久的热情,活出自己独有的精彩人生。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房价涨这么快,该不该买一套给孩子留着?房价涨这么快,该不该买一套给孩子留着?电脑世界百家号我们能给孩子留什么?我的粉丝都对我特别信任,各种话题都聊。那天,一位粉丝朋友问我:现在房价涨的这么快,是不是应该买房子给儿子留着?我没回复,因为我真的不懂理财啊!我朴素的想法就是:有闲钱、不急用且了解房地产,就买,当作投资了。是否以后儿子能用得上,那就不好说啊,事情都变化太快。如果没有这些,也不必焦虑,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对自己所能给他的,都要接纳,就好比我们可以接纳父母给我们的一样……Q1这个问题让我联想到这个话题——我们能给孩子什么?能给孩子留什么?对此,过去想过一些。作为孩子妈,我想,我能给女儿的也就是:1. 很好的家庭教养;2. 说得过去的学校教育;3. 我自己身体好。其他,钱或房子,不知为什么从来没有想太多,总觉得她在挣钱这方面一定比我强出不是一点半点,我都没有资本操这个心。Q2为什么对她这方面有信心呢?或许是,她的感受、想法、欲望一直比较能得到尊重,所以她对自己想要什么始终很清晰。她有明确的目标,有不错的眼光,有行动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这些,很多是我不具备的。所以,即使我对她还没有开始系统的理财教育,我也能信任她可以照顾好自己这方面。我所能留的,或许不但没多大价值,反倒容易成为限制。正如我的一位粉丝所说:“我不能让留给他的一套房,妨碍他未来拥有别墅。”另外,对于给孩子留钱这件事没有想太多的原因还有:我觉得一切都变化很快,我希望对孩子的未来生活保有足够的尊重。Q3在未来,社会可能是什么状态?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看重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比如,钱和地位还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吗?这些,我并不完全能预见。或许人们那时按照不同的兴趣或生活方式,住在不同的社区里。有的社区都是追某个虚拟角色的人群,有的社区都是健身的人群,有的社区都是科技宅、geek……而不同的人群,他们所关注之事物、价值标准,也都迥异……总之,即便我们脑洞大开,我们想到的,也仍然是我们头脑里的框框。所以,我不想预设太多、预付太多。做好眼下的,做好核心的,然后,保持开放的头脑,付诸信任和祝福。那天,一位铁粉现在正怀着老二,有大把的时间,让我推荐一些好书给她看。这个问题问得我浮想联翩——好书……嗯……YUMMY!我脑子里弹出很多小窗口。好书太多了!大家知道吗?我很开心的事情,就是随着孩子长大,我可以越来越多地把我在这个世界里发现的好东西,跟她分享!我为粉丝想到了一些书,想到最后,我竟然还想到了最近正在给闺女讲的一套儿童的侦探推理小说。我给孩子讲这些故事时,我也得到很多小乐趣!我心里很美:孩子越来越大了,以后,不只是我可以跟她分享我看过的好书,而且,我还可以借着她,接触到更多的好书了!期盼着她给我推荐书的那一天!所以,我想就是这样——我们发现的这个世界的好,我们分享给孩子;以后,他们也会把他们发现的好世界,介绍给我们!并且,在我看来,这些好东西不是一定都要花很多钱去买的。它们的价值,常常和贵贱关系不大。我知道我的粉丝朋友中,很大一部分人跟我一样,没有特别雄厚的财力给孩子提供最高档昂贵的一切。我想跟大家说:我真心认为,这不是拼财力的事!我们不一定都能带孩子环游世界、到很多国家去游学、游玩,但是没关系,我们一样可以在身边的环境里,让孩子感受到多元、丰富,学到包容与尊重。我们不能保证一定让孩子住别墅、用最好的生活物品,但是,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在日常之物中看到美,得到满足。东西都是中性的,所谓的好坏,只在于你的欣赏能力。我们不见得一定能让孩子未来做一份特别高薪的工作,但是,我们可以教会孩子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用上自己的独特智慧、带着爱与祝福在工作,把自己所做之事、所生产之物品,赋予更多意义,让它们带去更多好的能量。这,其实不就是世上最好的工作吗!我们不能保证孩子日后一定能找个高帅富或白富美,但我们可以尽力,让他此刻生活在和谐的家庭里,让他看到父母相互的关爱、尊重和支持,见识到健康的婚姻关系。我们不能确保孩子以后所结交的都是名流达贵,但,我们可以让孩子与每个普通人都建立良好的连接、结善缘。我们欣赏每个人身上的人性之美,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贵人、亲人来敬重、来爱。……我们能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财富更多的是一种跟世界互动的方式与其挑剔这个世界不如我们学会善待它学会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它当我们能给了孩子这些时我们还要为未来而有各种担忧吗——我们已然给了他们一个好的世界!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电脑世界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精彩世界,精彩电脑,就在电脑世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父母应不应该为子女购买婚房
―― 晋江文学城网友交流区
主题:父母应不应该为子女购买婚房[131]
不能买,和可以但是因为种种莫名其妙的原因不给买,是两个概念。
№1&☆☆☆苦逼介绍人于 20:46:28留言☆☆☆ 
我朋友的同事,男小孩自己工作不错(大于一狗),爹是律师娘的工作我忘了,但是爹娘奉行吃光用光及时行乐的观念,赚得差不多了这年剩下的日子就不太接case了,到头来没帮他准备婚房也资助不了多少。男小孩就挺倒霉的,明明是各个条件都挺好的土著,在买房一事上起点跟外地同事差不多一切苦哈哈靠自己。
№2&☆☆☆= =于 20:52:17留言☆☆☆ 
主要是应不应该啊,啊哈哈,这是一个辩论赛的题目,因为战色里的姐妹们可能在这方面有经验,所以求助一下,广纳意见嘛,嘿嘿
№3&☆☆☆发酵罐fs于 21:02:07留言☆☆☆ 
我爸妈也是啊 奉行吃光用光身体健康,赚1万花9000,剩下1000留着过年一起用。他们自己可以买1000块的衣服,可是只给我买200块的衣服(类比而已)。明明是学习不如我,家庭不如我的同学,可是人家毕业后就是比我强太多!!父母找了关系 安排了好工作,买了车买了房;我呢?苦哈哈的跑断腿赚钱,辛辛苦苦攒钱买房买车。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我现在有了小孩,他3岁,我已经替他把房子买好,车款准备好(还在一直增加中),上学经费攒好,还准备多投几个生意将来他就算不想上班至少也可以分钱。我就是想让我的孩子过得快快乐乐的,从来不为钱操心,一辈子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为钱折腾自己!不像我一样,从小就为了吃的,穿的,用的。。。费尽心力。
№4&☆☆☆订书机于 21:04:37留言☆☆☆ 
不存在该不该,父母没有这个义务。父母有自己的生活,人生的意义不是全围绕孩子一个人转的。前段时间不还有个叉烧楼主发帖抱怨父母用他们自己的钱一年玩一次新马泰吗,合着就该把玩的钱省下来全奉献给她才对?那种讨债叉烧就不该生下来。
№5&☆☆☆= =于 21:05:42留言☆☆☆ 
没有应不应该,只有愿不愿意,只不过你不为子女留下资产,对子女的后续影响就……
№6&☆☆☆= =于 21:05:59留言☆☆☆ 
我的观念是父母的钱是他们自己辛苦赚的,愿意怎么花是他们的自由,养大子女到他们能工作自己赚钱养自己就ok了。我和老公就完全是靠自己,我弟弟出来工作之后也是全靠自己,现在过得都还行,二线省会城市有房有车无贷款。这个事这么说吧,就是前期比较辛苦,家底需要时间积累,但只要肯学肯拼,这个社会机会还是挺多的,当然一开始就想轻松生活那只能靠父母奉献了。
№7&☆☆☆;1于 21:21:27留言☆☆☆ 
适当帮助子女对维持大家庭的生活水准有好处,等于对自己的老年有好处。不过必须适当,吃糠咽菜就不必了。
№8&☆☆☆= =于 21:31:45留言☆☆☆ 
就是我们的观点是不应该啦,就有一些分论点:扭曲中国房价,为父母造成了压力,18岁后没有义务去扶养了。求助战色姐妹,谢谢
№9&☆☆☆发酵罐fs于 21:36:48留言☆☆☆ 
有能力但是不愿意给买的话,不能说不称职,但是确实投资眼光不佳
№10&☆☆☆= =于 21:37:35留言☆☆☆ 
怎么说呢,个人选择吧,就看父母怎么引导,子女怎么理解。就怕这方面处理不好,引发亲子矛盾
№11&☆☆☆★于 21:40:05留言☆☆☆ 
为什么买了房涉及投资问题吗?
№12&☆☆☆发酵罐fs于 21:40:54留言☆☆☆ 
没有应不应该,如果我是父母,而且给子女买房完全不会影响我自己的生活质量的话,我会给他们买。但前提是我不会让我的子女觉得我应该给他们买,最好是希望他们有能力自己去买房,不要想着依靠谁,主要还是靠自己。如果我能力不太够的话我会适当支援他们。
№13&☆☆☆+++于 21:43:17留言☆☆☆ 
没什么该不该呀,法律没规定父母必须为孩子买房,但大多数父母都会为儿子买房,没房哪个姑娘嫁你?这就是国情了
№14&☆☆☆233于 21:43:22留言☆☆☆ 
为什么买了房涉及投资问题吗?№12 ☆☆☆发酵罐fs于 21:40:54留言☆☆☆因为如果父母帮孩子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那孩子就有更大的可能性找到更好的配偶,找工作的时候可能会不急于眼前的一点利益,而去找一个发展更好的,将来第三代也能受更好的教育。这样从长远角度来看,更利于孩子发展。顺便房子还能增值但是这都建立在父母有余力且愿意的基础上,另外孩子也不能觉得不发愁房子了,所以不好好工作。
№15&☆☆☆= =于 21:58:02留言☆☆☆ 
为什么买了房涉及投资问题吗?№12☆☆☆发酵罐fs于 21:40:54留言☆☆☆你是认真问这个问题吗?中国除了海南以外我不记得哪个地方出现过楼市崩盘,何况海南崩完了又涨回来了。所有一线二线包括相当一部分三线的城市投资房产可以说是普通百姓能够到的最稳妥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了。从88年出现外汇公寓至今,投房产的收益真心很高。当然你要是那种有白手套的家庭就另说了,有的是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渠道。
№16&☆☆☆苦逼介绍人于 22:02:43留言☆☆☆ 
决策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啊祖国大力搞城市化,地方吃土地财政,不先买房上车等着被社会薅羊毛吗
№17&☆☆☆==于 22:03:37留言☆☆☆ 
辩论赛题目么?那看你对称职的定义是什么了。理论上来说,家长让孩子吃饱穿暖,受了教育,管到18岁,就算称职了。但是实际上区别可大了去了。
№18&☆☆☆= =于 22:16:38留言☆☆☆ 
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愿意不愿意,自己有条件不给孩子买房的话孩子很苦的,先给孩子买一套,然后希望孩子以后继续努力买第二套,这样孩子一开始过得也比较轻松,在有精力的时候可以不把自己逼得那么紧。
№19&☆☆☆= =于 22:18:12留言☆☆☆ 
父母不给买自己攒钱呗,现在俩人省吃俭用合起来还是能凑首付上车的。
№20&☆☆☆==于 22:19:55留言☆☆☆ 
后查看更多回帖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三万字左右,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套房抵押买二套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