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变采集终端用户变更的标牌资料

共10页到页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厂家: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产品: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其他内容您的位置: && 企业资讯
国网民乐县供电公司:开展专变客户树障排查治理行动
来源: 华东信息港
为消除树障对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不利影响,预防和减少因恶劣天气导致的线路树障放电、超高树木倾倒、断枝砸线等情况引发配网及变电站专线越级跳闸故障发生,进一步强化专线、专变客户用电安全管理,近日,国网民乐县供电公司开展专变客户线路树障排查治理活动。
据悉,该公司对辖区专变客户线路通道内树障隐患进行排查整治,主要针对客户线路保护区内附近违章搭建、广告标牌、塑料大棚等易漂浮物进行排查治理;并对客户供电线路对地、对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线路下方是否存在违章建筑进行排查治理。该公司用电检查人员还按照检查内容详细排查,建立健全相关佐证材料,将现场检查前树障隐患照片、树障治理整改完成后照片及客户签字确认整改通知单保存建档,做到一户一档、档案完整、信息准确。对严重的树障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当地政府部门备案,协助督促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严防事故发生,确保专线专变客户的安全用电。
据了解,此次线路树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该公司深化“三强三强化”活动的一部分。该公司自“三查三强化”活动开展以来,不断深化活动细节,强化活动开展力度,为该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王万年)
说明:本资讯为企业信息,由播发企业承担所有信息合法、合规性,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分享到:5.36K
】【】【】专变采集终端使用说明书[1]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专变采集终端使用说明书[1]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1688.com,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最大的采购批发平台
1688/淘宝会员(仅限会员名)请在此登录
cbulogin.center.et2Server is OK中低压配电运行规程(试行)
&&&&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低压配电运行规程 (试行) 发布 实施 发 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i 目次前言.......&&&&........................................................................ iv1 范围 ................................................................................. 1 2 规范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 2 4 总则 ................................................................................. 3 5 生产计划管理 .......................................................................... 3 5.1 生产计划的分类及内容 ............................................................. 3 5.2 生产计划的管理流程 ............................................................... 4 5.3 年度生产计划 ..................................................................... 4 5.4 月度生产计划 ..................................................................... 4 5.5 周生产计划 ....................................................................... 5 6 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管理 .............................................................. 5 6.1 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分类 .......................................................... 5 6.2 验收管理 .......................................................................... 6 6.3 巡视管理 .......................................................................... 6 6.4 检修管理 .......................................................................... 7 6.5 缺陷管理 .......................................................................... 8 6.6 试验管理 .......................................................................... 8 6.7 新设备入网管理 .................................................................... 8 7 配电线路、设备差异化运维策略管理 ...................................................... 9 7.1 一般要求 .......................................................................... 9 7.2 设备重要度管理 ................................................................... 9 7.3 设备健康度管理 .................................................................. 10 7.4 设备管控级别管理 ................................................................ 11 8 运行技术管理 ......................................................................... 12 8.1 运行分析管理 .................................................................... 12 8.2 技术档案管理 .................................................................... 12 8.3 操作管理 ........................................................................ 13 8.4 备品备件管理 .................................................................... 13 8.5 故障抢修管理 .................................................................... 14 8.6 应急管理 ........................................................................ 14 8.7 保供电管理 ....................................................................... 14 8.8 电压及无功管理 ................................................................... 15 8.9 负荷管理 ......................................................................... 15 8.10 特殊区段管理 .................................................................... 16ii 9 安全管理............................................................................. 17 9.1 工作票、操作票管理 .............................................................. 17 9.2 安全工器具管理 .................................................................. 18 9.3 标志管理 ........................................................................ 18 附录 a:10(20)kv 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巡视、检测周期.................................. 20 附录 b:配电生产运行指标报表 ........................................................... 22 附录 c:线路限额电流表 ................................................................. 25 附录 d:配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价方法 ..................................................... 31 附录 e:配电线路、设备运维策略表 ....................................................... 57iii 前言为进一步加强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使用效率,切实提升设备维护检修精 益化水平,强化配电网运行维护工作的有效性,实现风险、效能和成本的综合最优,提高供电可靠 性和客户供电保障能力,建立差异化运行维护机制,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 9 个章节,包括生产计划管理、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管理、差异化运维策略管理、 运行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等主要内容。 本规程的附录 a、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c、附录 d、附录 e 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由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组织编制并负责解释。 本规程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有铖、顾衍璋、罗俊平、黄邵远、黄志伟、何斌斌、余兆荣、雷炳辉、 曾 强、彭发东、马 军、黄 超 本规程自实施之日起代替《中低压配电运行管理标准》 (q/csg 9) 。iv 中低压配电运行规程(试行)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低压配电线路、 设备及设施运行维护的内容及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各有关单位中低压配电运行管理工作。2 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即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 来所有的修改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对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推荐使用这些文 件的新内容或最新版本。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内容或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8 架空线路 术语 dlt 572-2010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 sd292-1988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q/csg
q/csg q-csg 1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q/csg4 设备全生命周期文档与台账管理办法 q/csg
110kv 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q/csg4 电气工作票管理规定 q/csg4 电气操作票管理规定 q/csg4 设备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q/csg4 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q/csg4 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 q/csg4 电能质量与无功电压管理办法 q/csg4 生产业务外委管理办法 q/csg4 客户停电管理办法 q/csg3 线损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39 号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 8 号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 施细则1 3 术语定义 3.1 中低压 指中压(20kv、10kv) 、低压(400/220v)的统称。 3.2 配电运行单位 指承担配电运行业务的供电企业,包括地(市、州)级供电企业,县级供电企业。 3.3 配电运行归口管理部门 指配电运行单位负责配电运行的职能管理部门,归口负责本单位配电运行业务。 3.4 配电运行部门 指配电运行业务的实施主体,是配电运行单位特定区域范围内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运行管理 的直接责任者,具体形式有供电分局、配电部、配电管理所、输配电管理所、供电所等。 3.5 配电运行班组 指执行配电运行业务的最小组织单位。 3.6 运行 指为保持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连续不间断处于正常工作(包括备用)状态,所进行的巡视、 监视、防护、检测、操作、验收等工作。 3.7 故障 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功能失效,并造成被迫停运的事故 事件。 3.8 检修 为维持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的安全运行及线路通道的畅通所进行的维护检修工作。 3.9 特殊区段 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的特殊区段是指在设计及运行中不同于其他常规区段,主要指多雷区、 重污秽区、重冰区、洪水冲泡区、易受外力破坏区、速生林区的线路及设备。 3.10 设备状态评价 基于运行巡视、维护、检修、预防性试验和带电测试(在线监测)等结果,对反映设备健康状 态的各状态量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确定设备状态等级。 3.11 设备重要度评估 基于配电设备所带用户性质的重要程度、配电设备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配电设备在网络位置 中的重要性三方面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设备重要度。 3.12 设备状态量 直接或间接表征设备状态的各类信息,如数据、声音、图像、现象等。配电线路及设备状态量 分为一般状态量、关注状态量和重要状态量。 1)一般状态量: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相对较小的状态量。 2)关注状态量: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相对较大的状态量。2 3)重要状态量: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很大的状态量。 3.13 设备状态 配电线路及设备状态分为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和严重状态。 1)正常状态:表示配电设备各状态量均未产生劣化,或一般状态量产生轻微劣化,可以正常运 行。 2)注意状态:表示配电设备一般状态量产生较大劣化,或关注及以上状态量轻微劣化,而劣化 状态量总数不超过警示值,可以正常运行。 3)异常状态:配电设备一般状态量严重劣化,或关注及以上状态量较大劣化,或劣化状态量总 数超过警示值,应监视运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或适时安排停电检修。 4)严重状态:关注或重要状态量严重劣化,需要尽快安排停电检修。4 总则 4.1 配电运行管理工作应贯彻“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理念,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 有关规定。 4.2 配电运行单位应与变电运行部门和用户明确运行维护分界点,分清管理责任。其中配电运行单 位与用户运行分界点按供用电合同相关条款确定,配电运行单位与变电运行等部门的运行分界点由 各供电局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 4.3 配电运行单位应建立设备管理责任制,明确每条线路和设备运行维护的责任人。 4.4 配电运行单位应参与配电网规划、设计审查、设备选型与招标、施工验收及用户业扩工程接入 方案审查等工作;根据历年反事故措施、安全措施的要求、运行经验及运行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 议,力求设计、选型、施工与运行协调一致。 4.5 配电运行单位应积极推广应用带电检测、在线检测等手段,及时、动态地了解和掌握各类配电 设备的运行状态,并结合配电设备在电网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不同季节、环境特点,采用定期与非定 期巡视维护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工作有序、高效。 4.6 配电运行工作应开展设备运维策略及管控机制建设,开展配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价和重要性评 估,逐步实现配电设备差异化管理。 4.7 配电运行工作应充分发挥管理信息化的优势,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一体化作业标准, 不断提升运行水平与效率。5 生产计划管理5.1 生产计划的分类及内容 生产计划按周期可分为年度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内容包括巡视计划、检修计划、检测和预防性试验计划、反事故措施计划与安全技术 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即反措计划、安措计划,以下简称“两措”计划)、大修计划、技改计划、保3 供电工作计划等。5.2 生产计划的管理流程 生产计划的管理流程一般包括生产计划编制、上级批准、执行、反馈及调整、总结 5 个环节。5.3 年度生产计划 5.3.1 年度生产计划的编制和批准 5.3.1.1 年度生产计划由配电运行部门提出,经本单位配电运行归口管理部门批准。 5.3.1.2 年度生产计划制定依据为: 1)上级批准的年度配电网建设项目、技术改造、检修及“两措”等计划。 2)依据状态评价结果,制定的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巡视、检修、检测计划。 3)上年度未完成的工作。 4)需要保供电的重大社会活动。 5)其他工作任务。 5.3.1.3 年度生产计划中涉及停电的工作,需经停电管理部门组织有关单位(生产设备、市场营销、 施工单位等)进行综合协调后下达年度停电计划。 5.3.2 年度生产计划的执行 5.3.2.1 年度生产计划通过月度生产计划实施,并加强月度生产计划的执行管理,以确保年度计划 的完成。 5.3.2.2 配电运行单位应对配电运行部门年度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敦促执行。 5.3.3 年度生产计划的反馈、调整及总结 5.3.3.1 配电运行部门应每半年对年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包括计划完成情况、未完成计 划的原因、存在问题、计划调整建议及需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等内容。 5.3.3.2 因各种原因造成不能按时完成的计划工作,报经本单位配电运行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 可进行适当调整,并纳入下一周期的月度或年度工作计划。5.4 月度生产计划 5.4.1 月度生产计划的编制 5.4.1.1 月度生产计划由配电运行部门根据年度计划按月进行分解、细化,明确完成时间和要求, 并将计划落实到班组。 5.4.1.2 月度生产计划制定依据为: 1)年度生产计划。 2)上月未完成的工作。 3)上级下达的生产指令和其他工作任务。4 5.4.1.3 月度生产计划中涉及停电的工作,需经停电管理部门组织有关单位(生产设备、市场营销、 施工单位等)进行综合协调后下达月度停电计划。 5.4.2 配电运行部门应对运行班组的月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敦促执行。 5.4.3 配电运行部门应加强月度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跟踪反馈,统计完成率,对未 完成的计划分析原因,每月报本单位配电运行归口管理部门。5.5 周生产计划 5.5.1 周生产计划由配电运行班组根据月度计划按周进行分解、细化,并将计划落实到个人。 5.5.2 周生产计划制定依据为 1)月度生产计划。 2)重大缺陷处理。 3)带电作业工作。 4)临时生产任务和其他工作。 5.5.3 配电运行部门应加强配电运行班组周计划执行的检查指导,协调解决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 题。对不能执行的工作,配电运行班组应及时作出调整。6 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管理6.1 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分类 6.1.1 配电线路分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6.1.1.1 架空线路包括线路本体、主要部件(杆塔、基础、金具、绝缘子、拉线、地线等)及辅助 设施(防护设施、通道)。 6.1.1.2 电缆线路包括电力电缆本体、电缆终端头、电缆中间头、电缆通道(电缆沟、电缆管道、 电缆隧道、电缆槽盒、工井、盖板等)及防护设施。 6.1.2 配电设备包括主设备及辅助设备。 6.1.2.1 主设备包括变压器(台变、箱变)、开关柜、柱上开关类设备、电缆分接箱一次设备,以 及配电自动化主站(服务器、工作站、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二次安防设备)、配电自动化终端(站 所终端、馈线终端、故障指示器)、网管系统、网络通信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无源光网络设备、 载波设备)、通信光缆、测控装置、保护装置、备自投装置以及直流柜箱等二次设备。 6.1.2.2 辅助设备包括防雷设施(避雷器、防雷间隙、过电压保护器等)、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 器、带电指示器、故障指示器、无功补偿装置、测量仪表、五防闭锁、同步时钟、ups 装置等。 6.1.3 配电设施包括主要设施、辅助设施以及低压配变台区。 6.1.3.1 主要设施包括配电站(室内配电站、箱式变电站、台架变)、开关站(户外开关箱、小型 开关站、中心开关站)电缆通道(电缆沟、电缆隧道、电缆槽盒、电缆管道)、配电自动化主站机 房。5 6.1.3.2 辅助设施包括建筑物、箱柜体外壳、标志牌(各类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的标志牌、命名 牌、警示牌)、接地装置、通风(干燥)设施、消防设施、防护设施、防小动物设施等。6.2 验收管理 6.2.1 凡新建、移交、改造、检修、预防性试验的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配电运行部门应严格按 有关国家、行业、网公司、省公司及本单位的标准、制度等要求,进行设备验收。经验收合格,符 合运行条件,手续完备的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方可投入电网运行。 6.2.2 对于新接入配电网的客户产权线路及设备,应经配电运行部门参与检验合格,符合运行条件, 手续完备后才可投入配电网运行。 6.2.3 新投入的配电设备适当考虑检修及带电作业的便利性。6.3 巡视管理 6.3.1 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的巡视分为定期巡视、特殊巡视、夜间巡视、故障巡视、监察巡视共 五类。 1)定期巡视:由配电运行人员进行,以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沿线环境变化情况为目的,及时 发现缺陷和威胁配电网安全运行情况的巡视。 2)特殊巡视:在有外力破坏可能、恶劣气候条件(如台风、暴雨、覆冰、高温等)、重要保供 电任务、设备带缺陷运行或其他特殊情况下由配电运行单位组织对设备进行全部或部分巡视。 3 )夜间巡视:在高峰负荷或阴雾天气时进行,主要检查连接点有无过热现象,绝缘子表面有无 闪络放电等的巡视 4)故障巡视:在线路发生故障后进行,以查明线路发生故障的地点和原因为目的的巡视。 5)监察巡视:由管理人员组织进行的巡视工作,了解线路及设备运行状况,检查、指导巡视人 员的工作。 6.3.2 配电运行部门应根据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的重要程度、沿线情况、历史运行数据、季节特 点以及状态评价等制定巡视计划,计划执行情况应有检查有总结。应结合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日常 巡视工作,同期对与配电线路同杆架设、同沟敷设的通信电缆线路及设备进行现场巡视。 6.3.3 配电运行部门应将配电线路、设备、自动化系统及设施巡视的内容及要求表格化,建立健全 巡视检查责任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巡视人员工作情况。 6.3.4 配电运行部门应根据季节特点、特殊工作要求等制定特殊巡视计划,并做好配电线路、设备 及设施的检测工作,重点做好: 1)线路及设备接头、线夹测温。 2)电缆接头测温。 3)接地电阻测试。 4)瓷绝缘子绝缘电阻测量。6 5)线路交叉跨越距离、导线弧垂测量。 6)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 6.3.5 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应定期检查、检验,确保其准确、完好。 6.3.6 检测人员应掌握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测试数据应准确,记录清晰、规范、简 洁。 6.3.7 配电运行部门做好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隐患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并依此制定防范措施 或办法。 6.3.8 巡视检测周期 1) 中压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的巡视、检测周期参见附录 a。低压线路巡视应结合中压线路 巡视计划一并进行,低压线路定期巡视周期为每半年至少一次。 2)中低压配电线路、设备的故障巡视应在故障发生后及时执行。 3) 配电运行部门可根据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状态评价结果调整巡视周期,经本单位配电运 行归口管理部门同意后执行。6.4 检修管理 6.4.1 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检修的主要依据有: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电缆运行规程、 技术标准、工作标准、设备制造厂家提出的其他检修要求和注意事项、设备状态评价情况等。 6.4.2 配电运行部门应按设备检修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6.4.3 配电运行班组应按照设备检修分工原则,按照运行规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线路通道树木的修剪与砍伐。 2)架空线路拉线的检查、调整。 3)电杆、铁塔基础、箱柜体外壳的检查,采取防腐措施。 4)铁塔螺栓的紧固。 5)架空线路、设备接头的紧固、更换。 6)带电指示器、故障指示器的检查、更换。 7)电缆通道(电缆沟、电缆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槽盒、工井、盖板等)的修理。 8)各类辅助设施如通风(干燥)设施、消防设施、防护设施、防小动物设施的检修,设备标 志(各类线路及设备名称标志、安全标志)补充。 9)开关动静触头、接头检查、调整。 10)开关除尘清理。 11)开关机构结构调整、加润滑油。 12)开关机构辅助接点、二次回路检查。 13)其他工作任务。7 6.5 缺陷管理 6.5.1 缺陷的管理流程一般包括设备缺陷的发现、报告、受理分析、处理、验收、反馈 6 个环节。 6.5.2 配电运行单位应建立完整的缺陷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细化流程,形成闭环管理。宜使用配 电网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缺陷管理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重复性、多发性等缺陷应制定预防措施。 6.5.3 配电运行部门应明确各班组、人员在缺陷跟踪处理过程中的职责分工,及时消除缺陷隐患, 线路及设备责任人应对缺陷是否消除进行反馈。对重大和紧急缺陷发现、处理情况应及时上报本单 位配电运行归口管理部门。 6.5.4 对于处理缺陷需要停电的,应遵守公司停电管理有关规定和流程,及时安排消缺工作并录入 配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如因客观原因暂不具备条件处理的缺陷,应采取措施对设备缺陷进行控制,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缺陷进行降级。 6.5.5 配电运行部门和用电检查部门应相互及时通报发现的客户产权设备缺陷信息,由用电检查部 门书面通知用户处理,并应将处理情况向运行部门反馈。6.6 试验管理 6.6.1 配电运行单位应根据网、省公司的有关规定,做好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的预防性试验管理 工作。 6.6.2 配电运行部门应做好试验仪器的管理,定期进行检验,对不符合要求的仪器应予以淘汰。 6.6.3 配电运行部门应对新建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的交接试验结果严格审查把关。 6.6.4 配电运行部门应根据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运行分析结果、状态检修的要求或特殊工作需求 (如保供电),有针对性对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并做好相关试验的记录。6.7 新设备入网管理 6.7.1 配电运行单位应根据网公司、省公司新技术、新产品入网管理有关规定,严禁未经鉴定、审 核批准的新设备挂网运行。 6.7.2 配电运行单位应严格审核接入公用配电网的客户设备,可根据情况开展评估后,在产权分界 点处装设防止客户设备故障出门的设备。 6.7.3 网、省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配电新设备、配电自动化新设备的订货技术条件书 和入网检测标准,网、省级电力试验机构负责配电新设备、配电自动化新设备的入网检测工作。 6.7.4 新技术、新产品通过入网检测后,经过半年的挂网试运行,经验收合格,经网、省公司生产 设备管理部审批可进入网、省公司集中采购物资目录。8 7 配电线路、设备差异化运维策略管理7.1 一般要求 7.1.1 配电线路、设备差异化运维策略是以强化现有基础数据管理,采用各类信息化管理手段(如 电网 scada 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营配信息集成系统等),以及各类离线、在线的检测手段(如 红外检测、局部放电检测等),开展配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价和重要性评估,按照设备健康度和重 要度两个维度对设备进行管控级别划分,对不同管控级别的设备实施分层、分类、分专业管控,达 到防止故障发生,减少故障停运时间与停运损失,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 7.1.2 差异化运维策略的启动分为以下五个管理步骤: 1)开展设备状态评价,确定设备健康度。 2)开展设备重要性评估,确定设备重要度。 3)根据设备风险矩阵,确定设备管控级别。 4)制定设备管控策略,明确管控到位标准。 5)制定工作计划,开展运维工作。 7.1.3 配电线路、设备差异化运维策略分为日常巡维、预防性试验及设备消缺三类。其中: 1)日常巡维包括日常巡视和简单维护两方面工作,由运行人员执行。开展差异化运维的地区, 在中压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的巡视、检测周期(附录 a)基础上,缩短 i 级设备巡视周期,保持 ii 级设备巡视周期不变, 延长 iii 级设备巡视周期,且确保关键运行数据每月记录一次并可追溯, 但配电线路、设备的最长巡视周期不应超过半年;巡视过程中应针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简单维护。 2)预防性试验指为获取设备状态量而定期进行的各种停电试验。针对 i 级风险管控设备,应缩 短试验周期;针对 ii 级风险管控设备,按试验规程安排试验周期;针对 iii 级风险管控设备,可适 当延长试验周期。 3)设备消缺是指对紧急、重大及一般缺陷经过一定的处理(日常维护、大修技改),使其危急 程度有所下降,暂不会对人身、电网造成影响,并通过验收合格后,达到缺陷消除的目的。针对处 于严重状态等级的设备,应按照缺陷管理要求开展紧急、重大缺陷的消缺工作,暂不考虑巡视及预 防性试验。7.2 设备重要度管理 7.2.1 依据配电设备供电用户性质的重要程度、配电设备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配电设备在网络位 置中的重要性三个维度对配电设备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设备重要度并将其分为“关键、重要、一般” 3 个级别。 7.2.2 关键设备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为关键设备: 1)用户性质:设备供电对象为特级或一级重要客户。9 2)停电范围:影响范围广泛,涉及大量居民用户。 3)网络节点或功能位置 ①网络联络点(正常运行方式的固定联络点); ②配网自动化三遥点及分段(分界)断路器。 7.2.3 重要设备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为重要设备: 1)用户性质:设备供电对象为二级重要客户。 2)停电范围:影响范围较广,涉及较多居民用户。 3)网络节点或功能位置 ①主干线带三级及以上分支的节点,无法实现转电; ②配网自动化二遥、一遥点。 ③主干线不能转供节点; 7.2.4 一般设备 除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外的其他设备。7.3 设备健康度管理 7.3.1 依据配电线路、设备的状态量对设备开展状态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配电设备分为“正常、 注意、异常、严重”4 个级别。选取的状态量应能直接、有效反映设备运行状况,以及发生故障的 趋势,且状态量的获取在技术上可行,对状态的判断有明确的标准、规范。 7.3.2 状态量构成 设备的状态量来源于设备的原始资料(订货技术协议、出厂试验报告)、运行资料(设备运行 工况记录信息、历年缺陷及异常记录、巡检情况)、检修试验资料(检修报告、例行试验报告)以 及其他资料等信息。 7.3.3 状态量权重 视状态量对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分为三个等级,对应的权重分别为权重 1、权 重 2、权重 3,其系数为 1、2、3。权重 1 与一般状态量对应,权重 2 与关注状态量对应,权重 3 与 重要状态量对应。 7.3.4 状态量劣化程度 视状态量的劣化程度从轻到重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ⅰ、ⅱ、ⅲ级,分别表示劣化程度轻微、 较大和严重三个等级,其对应的基本扣分值为 2、4、8。 7.3.5 状态量扣分值 状态量应扣分值由状态量劣化程度和权重共同决定,即状态量应扣分值等于该状态量的基本扣 分值乘以权重系数(见表 1)。状态量正常时不扣分。 表1 状态量的评价表10 状态量状态 i ii iii权重 基本扣分 2 4 81 2 4 82 4 8 163 6 12 247.3.6 配电设备状态评价方法 每类配电设备的状态评价分为部件评价和整体评价两部分进行(具体配电设备状态评价方法见 附件),评价的最终结果应同时考虑单项状态量的扣分和部件合计扣分情况,部件状态与评价扣分 对应表见表 2。 当任一状态量的单项扣分达到表 2 规定时,视为正常状态; 当任一状态量的单项扣分或合计扣分达到表 2 规定时,视为注意状态; 当任一状态量的单项扣分或合计扣分达到表 2 规定时,视为异常状态; 当任一状态量的单项扣分达到表 2 规定时,视为严重状态。 表2 评价细则 设备 设备部件 1 设备部件 2 设备部件 3 正常状态 单项扣分 ≤2 ≤2 ≤2 注意状态 合计扣分 ≤a1 ≤a2 ≤a3 单项扣分 4~6 4~6 4~6 配电设备评价细则 异常状态 合计扣分 ≤b1 ≤b2 ≤b3 单项扣分 8~12 8~12 8~12 严重状态 单项扣分 ≥16 ≥16 ≥16配电设备的整体评价应综合其部件的评价结果。当所有部件评价为正常状态时,整体评价为正 常状态;当任一部件为注意状态、异常状态或严重状态时,整体评价应为其中最严重的状态。7.4 设备管控级别管理 根据设备重要度和健康度,形成设备风险矩阵,确定设备管控级别。设备管控级别从高到低分 为“i 级、ii 级和 iii 级”。 关键 重要 一般 ii 级 iii 级 iii 级 正常 i级 ii 级 iii 级 注意 i级 i级 ii 级 异常 严重 紧急、 重大缺 陷消缺图 1 设备风险矩阵 各单位应根据确定的设备管控层级,按各类配电设备运维策略表(见附件)优化本单位的年度、 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有序开展年度维护、检修工作。同时根据设备重要度和健康度评价,结合设备 运行年限,提出配电网建设、改造的建议。11 8 运行技术管理8.1 运行分析管理 8.1.1 运行分析一般可分为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 8.1.2 综合分析是对安全运行、经济运行、运行管理等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主要是对配电线路、设 备及设施的运行状况,如负荷、缺陷、故障、异常情况,反事故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摸索变 化规律、找出问题的影响因素,按照轻重缓急,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措施。配电运行部门应每月召 开一次综合运行分析会议。 8.1.3 综合运行分析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运行分析会制定的预防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2)线路及设备运行指标完成情况。 3)运行维护(包括巡视、检测和检修)工作情况分析。 4)线路设备缺陷情况分析。 5)线路故障情况分析。 6)低压台区负荷、电压情况分析。 7)特殊区段线路运行状况分析。 8)技术改造、配电网建设的建议。 9)下月运行管理工作重点。 8.1.4 专题分析只针对其中某类或某一项工作,要有针对性,不定期进行。 8.1.5 对运行分析会发现的问题,应制定相应措施,明确责任班组、责任人及整改时间。 8.1.6 配电运行部门、配电运行单位、省公司应每年进行配电生产运行专业年度工作总结,并逐级 上报。其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的基本情况。 2) 年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3) 运行管理主要工作及成绩。 4) 全年的缺陷、跳闸、故障情况分析及典型故障分析 5)存在的主要问题。 6)计划与建议。8.2 技术档案管理 8.2.1 配电运行部门应按照《设备全生命周期文档与台账管理办法》要求,建立、积累与生产运行 有关的技术档案(信息资料),并符合如下要求: 1)保持完整、准确,并与现场实际相符合。 2)保持重要变更信息的历史记录。12 3)保持有原始资料汇总、同类资料统计、资料贮存与检索。 4)接收新建、移交、改造、检修、预防性试验的资料并及时存档。 8.2.2 配电运行部门应建立完整的配电运行技术档案资料,宜使用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备台 帐管理和其它技术档案资料管理。 8.2.3 配电运行部门应做好配电新线路及设备投入电网或配电网改造的记录, 并及时更新图纸资料, 保证图纸资料与现场一致。 8.2.4 配电运行部门应建立健全配电网系统图和单线图(或地理图),并制定相关维护制度,确保 图纸的及时更新并与现场保持一致。 8.2.5 配电运行班组应做好运行管理记录,参见附录 j,具备条件时,部分记录可由配电网管理信 息系统进行管理。8.3 操作管理 8.3.1 配电运行单位应制定配电运行值班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 明确配电值班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8.3.2 配电运行部门应建立 24 小时配电值班制度,负责配电倒闸操作等工作。配电值班人员必须持 证上岗,熟悉配电线路设备状况和相关安全技术规程。 8.3.3 配电值班人员应按照交接班工作标准进行交接班,并做好交接班记录。交接班时如遇到配电 倒闸操作,原则上由交班人员完成;在事故处理和进行倒闸操作时,不得交接班;交接班时发生事 故,应停止交班,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员协助工作。 8.3.4 预安排停送电操作,配电运行单位调度部门应提前一天以上将停电计划告知配电运行部门, 配电运行部门应安排相应班组做好准备,如准备倒闸操作票、安排操作人员到达预定的操作位置等。 8.3.5 对影响中低压配电网客户的停电,具备转供电条件的,配电运行部门必须向调度部门申请安 排转供电操作。 8.3.6 配电运行单位应根据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类型编制相应操作手册,包含电气操作、自动化功 能投退、常见异常处理等内容。 8.3.7 为控制由于自动化功能带来的作业风险,配电运行部门运维人员应熟悉和掌握配电自动化终 端设备功能原理及操作方法。8.4 备品备件管理 8.4.1 配电运行单位应制定备品备件定额清单和管理规范,应做到合理储备、专库分类存放、专人 保管,同时应建立出入库机制,满足按需随时领用的要求。库房环境应满足备品备件保管的要求。 8.4.2 配电运行部门应建立备品维护检查记录,按要求定期做好维护工作,按期抽检、试验,确保 备品备件完好。 8.4.3 配电运行部门应建立事故备品备件台帐,台帐内容应包含型号、用途、数量、出入库时间等。 8.4.4 配电运行部门应根据线路及设备的变化、备品备件领用的情况,提出备品备件需求计划,并13 及时补充,以满足日常运行维护、故障抢修工作的需要。8.5 故障抢修管理 8.5.1 配电运行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配电故障抢修工作的规定,并按照流程进行故障抢修。 8.5.2 配电运行部门应遵循“先复电、后修复”以及“全方位快速响应”的原则,视故障大小或轻 重缓急情况,突出重点,有序处理。 8.5.3 对因客户设备故障导致公用配电网停电的,配电运行部门隔离故障后应及时通知用电检查部 门,由用电检查部门督促客户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并经用电检查部门检验合格、用电检查手续完 备后方可恢复送电。 8.5.4 配电运行部门应做好故障抢修的记录,包括发现故障或受理故障处理的时间、天气情况、故 障原因、停电范围、抢修人员、处理情况、故障定位时间、故障隔离时间、转供电时间、故障修复 时间等。 8.5.5 配电运行部门应每月对所管辖的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的故障情况进行统计,并上报本单位 配电运行归口管理部门。8.6 应急管理 8.6.1 配电运行单位应根据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发布的风险预警通知,结合工作实际,有 针对地制定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应急预案、自然灾害(防风防汛、冰灾、地震等)应急预案、 社会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配电运行部门制定现场处置方案进行承接。 8.6.2 配电运行单位应组织各配电运行部门对预案进行演练,熟悉预案处理程序,检验各级人员反 应速度,检查发现问题并并进行整改。 8.6.3 配电运行单位应组织配电运行部门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包括:组建应急队伍、合理储备 应急物资、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开展应急培训等工作,确保满足突发事件处置需求。8.7 保供电管理 8.7.1 配电运行单位应组织落实保供电设备运行维护、检查消缺和修理改造工作,负责收集、统计 保供电期间供电设备运行情况。 8.7.2 在保供电准备阶段,配电运行单位应认真做好保供电设备安全检查工作,按照保供电等级的 要求,按期完成设备维护和消缺工作,确保设备健康稳定运行。 8.7.3 在保供电期间,配电运行单位应按照保供电相关要求执行各项保供电工作任务,全面掌握保 供电期间设备运行状态,深入落实各项设备抢修准备,确保工作顺利推进。14 8.8 电压及无功管理 8.8.1 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8.8.2 配电变压器(含配电室、箱式变电站、柱上变压器)安装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在低压侧母线上装设,容量按配电变压器容量 20%~40%考虑; 2)以电压为约束条件,根据无功需量进行分组自动投切; 3)宜采用交流接触器一晶闸管复合投切方式; 4)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分接头,避免电压过高电容器无法投入运行。 8.8.3 供电距离远、功率因数低的架空线路上可适当安装具备自动投切功能的并联补偿电容器,其 容量(包括用户)一般按线路上配电变压器总量的7%-10%配置(或经计算确定), 但不应在负荷低谷时 向系统倒送无功;柱上电容器的保护熔丝可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2-1.3倍进行整定。 8.8.4 电压监测点的数量不应少于规定点数,监测点电压每月抄录或采集一次。电压监测点宜按出 线首尾成对设置。 8.8.5 用户电压超过规定范围应采取措施进行调整,调节电压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变压器配置有载调压开关,在中低压侧母线上装设无功补偿装置; 2)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分接头; 3)缩短线路供电半径及平衡三相负荷,必要时在中压线路上加装调压器。 8.8.6 对于有以下情况的,应及时测量电压: 1)投入较大负荷; 2)用户反映电压不正常; 3)三相电压不平衡,烧坏用电设备; 4)更换或新装变压器: 5)变压器分接头调整后。8.9 负荷管理 8.9.1 配电网负荷管理优先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兼顾经济性,配电线路、设备严禁长期超载运行, 架空导线、电缆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可参考附录c的要求,线路、设备重载(或过载)时,应加强运行 监督,及时分流。配网线路方面,以线路载流量为基准值,馈线电流超过基准值80%(或100%)且持 续时间超过半小时以上判定该线路重载(或过载)。配网设备方面,对于配电变压器,配变负载率 超过80%(或100%)且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以上,则判定该配变重载(或过载)。 8.9.2 配电运行单位应通过各种手段定期收集配电线路、设备的实际负荷情况,为配电网运行分析 提供依据,重负荷时期应缩短收集周期。 8.9.3 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应力求平衡,不平衡度不应大于15%,只带少量单相负荷的三相变压器, 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的25%,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及时调整负荷;不平衡度计算公式为:15 (最大电流一最小电流)/最大电流×100%。 8.9.4 变压器熔丝选择,应按熔丝的安-秒特性曲线选定。 8.9.5 单相配电变压器布点均应遵循三相平衡的原则,按各相间轮流分布,尽可能消除中压三相系 统不平衔。8.10 特殊区段管理 8.10.1 配电运行部门应根据线路设备及设施的地形、地貌、环境、气象条件及气候变化等情况划分 出特殊区段,并应根据不同区段的特点、运行经验,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和防止事故的措施。 8.10.2 配电运行部门应加强特殊区段的管理,结合不同区段运行维护的需要,配备必要的工器具、 仪器仪表等,及时做好巡视和检测工作,并对搜集的数据和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适时采取有 效措施,确保线路及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8.10.3 多雷区的管理 8.10.3.1 配电运行部门应做好多雷区线路及设备的运行分析,采用防雷新技术、新方法,逐步降低 跳闸率,减少永久故障的发生。 8.10.3.2 配电运行部门在每年雷雨季节来临前, 应对多雷区段的避雷装置进行巡检, 雷雨季节过后, 应对避雷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装置运行 3~5 年后应进行抽样检测(含接地电阻 测试) 。 8.10.4 重污秽区的管理 8.10.4.1 配电运行部门应做好污秽区调查和分析工作,对重污秽的地区(如化工厂、水泥厂、煤窑 附近)的线路,绝缘配置应适当提高。 8.10.4.2 配电运行部门做好污秽区线路瓷绝缘子的测试工作,检测周期为 3~5 年。 8.10.5 重冰区的管理 8.10.5.1 配电运行部门应做好重冰调查与统计,对已投入运行的线路及设备采取加固措施;对新建 线路及设备,应提高杆塔、横担等的强度。 8.10.5.2 在冰灾期,配电运行部门应加强重冰区线路的巡视,巡视周期应根据气候、线路重要程度 进行调整。 8.10.6 洪水冲泡区的管理 8.10.6.1 配电运行部门应做好洪水冲泡区线路及设备调查与统计, 对已投入运行的线路采取加固措 施;对新建线路应尽量避开洪水冲泡区,否则应提高杆塔高度和强度。 8.10.6.2 在汛期,配电运行部门应加强洪水冲泡区线路的巡视,洪水过后应进行特殊巡视。 8.10.7 易受外力破坏区的管理 8.10.7.1 配电运行单位应制定线路防止外力破坏的管理制度,明确进入电力设施保护区的工作流 程、外力破坏引起故障的处理方法及各管理部门的责任等。16 8.10.7.2 配电运行部门应做好易受外力破坏区域的统计, 在配电线路跨越鱼塘或线路及设备在采矿 点附近、易被取土、邻近风筝放飞现场、人口密集地区等处所,均应安放有相应的禁止、警告类标 志牌或宣传告示。 8.10.7.3 配电运行部门应及时掌握邻近电力设施保护区的各种施工作业(如市政道路、建筑施工、 种植树木等)的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履行防止外力破坏电力设施的告知义务, 对此类区域,配电运行部门应增加巡视次数。 8.10.7.4 对未经许可进入保护区内的可能危及线路设备及设施安全的各种施工作业, 配电运行部门 应及时制止,发放相关整改通知书,要求施工作业方恢复原状或限期整改。拒不整改者,配电运行 单位应将履行告知义务的书面材料、现场相片、影像资料等整理汇总,函告当地人民政府、电力主 管部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协调解决。同时,配电运行部门应加强巡视,必要时派人进行现场看 守。 8.10.7.5 对已经造成电力设施破坏或造成故障停运等后果的, 配电运行单位应及时报告有关执法部 门,并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8.10.8 速生林区的管理 8.10.8.1 配电运行单位应做好速生林区线路及设备调查与统计, 加强速生林区线路及设备巡视及维 护力度,采取电视、广播、宣传画册等多种媒体途径加大宣传力度。 8.10.8.2 对于新建的线路及设备,应尽量避免经过速生林区。 8.10.8.3 对于线路及设备在先,种树在后的区域,配电运行单位应做好证据的收集,依法砍伐。 8.10.9 台风区的管理 8.10.9.1 配电运行单位应及时开展台风对区域配电线路受损的统计分析,查找配网在设计设防等 级、施工管理、物资采购和运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做好沿海地区线路的防风综合加固工作。。 8.10.9.2 配电运行单位应采取经济的差异化措施提高配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研究从设计抗风等 级、线路线行选择、加强线路材料和设备质量把控、严格施工质量监督和验收、加强运行维护等多 方面开展工作,提高配网整体抵御能力。 8.10.9.3 加强运行维护工作。每年应及时完成 10kv 线行保护区内及附近的高杆植物和棚屋建筑物 排查工作和清障工作,以及完成线路保护区外严重影响线路运行的高杆植物清理工作。 8.10.9.4 加强防风拉线运行管理。每年 5 月前,应完成防风拉线装置专项检查。台风来临前应对防 风拉线装置完好性再次进行检查,拉线松动或缺失按紧急缺陷处理。9 安全管理9.1 工作票、操作票管理 9.1.1 各省公司应按照 q/csg 1 《电气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以及公司相关管理 规定加强工作票、操作票(以下简称两票)管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电两票管理细则。 9.1.2 配电运行单位应统一工作票、操作票的格式。17 9.1.3 配电运行单位应加强两票管理,内容包括相关工作标准的制定、安全责任的落实及奖惩、两 票执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两票的审查、统计分析、检查与考核等。 9.1.4 配电运行部门必须加强两票相关人员资质管理,在两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签发 人、许可人及工作负责人、作业人员等进行资质把关,禁止无资质的单位、个人在配电线路、设备 及设施上工作。 9.1.5 配电运行部门应加强两票执行管理,每月对执行结果进行审核和统计分析,将两票执行情况 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本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反馈。 9.1.6 配电运行部门应建立健全配电值班制度,规范配电倒闸操作和交接班管理,防止误操作事故 发生。 9.1.7 配电运行单位应严格按照行业、网公司有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管理要求开展信息安全 管理工作,应规范配电自动化主站的权限管理,加强对配电终端的远方维护诊断端口的管理,严禁 非授权的操作或运行维护行为。9.2 安全工器具管理 9.2.1 配电运行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对安全工器具的采购、 存放、使用、定期检查试验、报废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的管理。 9.2.2 配电运行部门按照有关安全工器具的管理规定,配备规定种类和数量的安全工器具,建立安 全工器具台帐。必须使用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安全工器具。 9.2.3 配电运行部门必须对在用安全工器具进行标志和编号。 9.2.4 配电运行部门必须按有关规定对安全工器具进行试验,试验合格的工器具应做好试验标贴, 标注清楚试验日期、有效期、试验人员等。 9.2.5 配电运行部门应对个人安全工器具进行妥善保管。 9.2.6 配电运行部门应对安全工器具实行定置管理,满足“三分离”(安全工器具与一般工器具分 开,一般工器具与材料分开,安全工器具与材料分开)的管理要求。带电作业工器具、绝缘斗臂车 应有专用库房存放。9.3 标志管理 9.3.1 各省公司应根据当地配电线路、设备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命名原则及标志管理规定,应符合 q/csg 1 《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的有关规定。 9.3.2 配电运行单位应根据标志管理规定逐步实现配电线路、 设备及设施标志和安全标志的规范化、 标准化。 9.3.3 新建或改造的配电线路、设备投运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备命名管理部门下达的命名文件, 在新建或改造线路、设备及设施规定的位置按要求悬挂、粘贴或喷涂设备标识和安全标志,并作为 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用户线路设备和设施也应参照命名原则及标志管理规定设置相应标志。18 9.3.4 当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的命名发生改变时,配电运行部门应及时更改相应标志。19 附录 a:10(20)kv 配电线路、设备及设施巡视、检测周期 (规范性附录)配电架空线路的巡视、检测周期表参见表 a.1,配电电缆线路的巡视、检测周期表参见表 a.2,配电 站的巡视、检测周期表参见表 a.3,开关站的巡视、检测周期表参见表 a.4, 表 a.1巡视项目 配电架空线路巡视、检测周期表 周 期 备 注常规巡视周期:市区每月至少一次;郊区及农村每季 至少一次;对挖掘暴露及附近有施工存在外力破坏危 定期巡视 险的线路,每周至少一次。开展差异化运维区域,巡 视周期最长不应超过半年。 夜间巡视 线夹及接头测温 接地电阻测量 瓷绝缘子检测 重负荷或污秽区 10(20)kv 线路每年至少 1 次 重负荷线路每年至少 1 次 3-10 年 根据需要 停电时抽检 可根据架空线设备状 态评价适当调整巡视 周期,重要线路应适 当增加巡视次数。表 a.2 项 目配电电缆线路巡视、检测周期表 周 期 备 注常规巡视周期:电缆及电缆沟管、隧道、电缆井的巡视, 每月至少一次。开展差异化运维区域,巡视周期最长不 应超过半年。 电缆线路及电缆通道 的巡视 对挖掘暴露及附近有施工存在外力破坏危险的电缆,每 周至少一次。 水底电缆线路,视现场情况而定。 电缆头测温(终端头、 重负荷电缆线路至少每年一次,支线根据运行情况定。 全封闭设备的可 要线路应适当增 加巡视次数。 电缆竖井内的电缆,每半年至少一次。 可根据电缆线路 状态评价适当调 整巡视周期,重20 中间头)预安装测温装置表 a.3 项 目配电站的巡视、检测周期 周 期 备 注 可根据运行负荷的状况及负 荷重要程度适当增加巡视次 数。常规巡视周期:市区每月至少一次;郊区及农 定期巡视 村每季至少一次。开展差异化运维区域,巡视 周期最长不应超过半年。 清扫套管、检查熔 丝等维护工作 3-5 年一次。重污秽区适当增加安装有监测仪的公变根据数据存储时间采集全 负荷测量 部整点数据;未安装监测仪的公变每年负荷高 峰期至少测一次负荷。 接地电阻 3-10 年要求公变安装综合电压监测 仪 箱变做导通、腐蚀检查注:配电站包括室内配电站、箱式变电站、台架变。表 a.4 项 目开关站的巡视、检测周期表 周 期 备 注常规巡视周期: 每月至少一次。 开 定期巡视 展差异化运维区域, 巡视周期最长 不应超过半年。 带电指示器、故障指示器、sf6 气压检查 防火器具检查 保护装置、仪表等二次设备校验 同主设备巡视周期 可根据设备状态评价调整巡 视周期,重要设备应适当增 加巡视次数。每年一次 每 3 年一次注:开关站包括含户外开关箱(户外环网柜)、小型开关站(开关房)、中心开关站(开闭所)21 附录 b:配电生产运行指标报表 (规范性附录)配电生产运行指标分类及定义参见表 b.1,配电生产运行指标统计表参见表 b.2。表 b.1 配电生产运行指标分类及定义一览表 序 号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指标单位 计算周期 定义和计算方法 备注 断路器跳闸包括变电站、 开关 站馈线断路器,分段断路器、 分支线断路器; 可分电压等级 统计,也可总体统计;重合闸 成功不统计。1生产安全指标中压线路故障率次/百公里·年年度线路断路器跳闸次数/统计的 10(20)kv 线路百公里长度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公变故障率 城市供电可靠率 农村供电可靠率 供电质量指标 综合电压合格率 城市居民端电压合格率 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 10(20)kv 及以下线损 率 紧急缺陷消缺及时率 重大缺陷消缺及时率 平均故障查找时间 平均故障隔离时间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带电作业次数 减少停电时户数次/百台·年 % % % % % % % % 小时/次 小时/次 小时/次 次 时·户年度 月/年度 月/年度 月/年度 月/年度 月/年度 月/年度 月/年度 月/年度 月/年度 月/年度 月/年度 月/年度 月/年度公变故障次数/统计的公变百台数经济运行指标 消缺及 时率 生产 作业 指标 中压 故障 抢修 10 (20) kv 带电(紧急缺陷按时处理项数/紧急缺陷总项数)×100% (重大缺陷处理项数/重大缺陷总项数)×100% 统计的中压线路故障查找时间总数/统计的中压线路故障次数 统计的中压线路故障隔离时间总数/统计的中压线路故障次数 统计的中压线路故障修复时间总数/统计的中压线路故障次数 同类停电作业影响户数×同类停电作业用时22 序 号指标类别 作业 停电作 业指标名称 多供电量 提高供电可靠率 按时复电率 线路绝缘化率 线路电缆化率 线路联络率 线路“n-1”通过率 线路平均负载率 线路平均配变容量指标单位 千瓦时 % % % % % % % kva计算周期 月/年度 月/年度 月/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定义和计算方法 工作时负荷×同类停电作业用时备注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可计算为减少客户停电时间 (停电作业按时复电次数/年度停电作业总次数)×100% (统计的绝缘导线与电缆线路长度/统计的线路总长度) ×100% (统计的电缆线路长度/统计的线路总长度)×100% [(统计的总馈线条数-辐射馈线条数)/统计的总馈线条数]× 100% (满足“n-1”校验的馈线条数/统计的总馈线条数)×100% 统计的各馈线负载率之和/统计的馈线数 统计的配变总容量/统计的馈线总条数 配变包括公变、用户专变中压配电网建 设水平指标23 表 b.2 配电生产运行指标统计表 填报单位: 序号 1 2 3 4 5 供电质量指标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中压配电网建设水平指标 22 23 24 线路“n-1”通过率 线路平均负载率 线路平均配变容量 % % kva 停电作业 生产作业 指标 10(20)kv 带 电作业 故障抢修 经济运行指标 消缺及时率 指标类别 生产安全指标 指标名称 中压线路故障率 公变故障率 城市供电可靠率 农村供电可靠率 综合电压合格率 城市居民端电压合格 率 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 率 10(20)kv 及以下线 损率 紧急缺陷消缺及时率 重大缺陷消缺及时率 平均故障查找时间 平均故障隔离时间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带电作业次数 减少停电时户数 多供电量 提高供电可靠率 按时复电率 线路绝缘化率 线路电缆化率 线路联络率 统计日期范围: 指标单位 次/百公里·年 次/百台·年 % % % % % % % % 小时/次 小时/次 小时/次 次 时·户 千瓦时 % % % % % 完成值24 附录 c:线路限额电流表 (资料性附录) 表 c.1 钢芯铝绞线载流量(工作温度 70℃) 型号 导体截面 积/钢芯截 20 面 mm2algj lgjf 环境温度℃253035404535/6 50/8 50/30 70/10 70/40 95/15 95/20 95/55 120/7 120/20 120/25 120/70 150/8 150/20 150/25 150/35 185/10 185/25 185/30 185/45 240/30180 220 225 270 265 355 325 315 405 405 375 355 460 470 475 475 535 595 540 550 655170 210 210 255 250 335 305 300 380 380 350 340 435 440 450 450 505 560 510 520 615160 195 200 240 240 310 285 285 355 355 330 320 405 410 415 415 470 520 475 480 57025150 180 185 220 225 285 265 265 330 325 305 300 370 375 385 385 430 475 435 445 525135 165 170 205 205 260 245 245 300 295 280 280 335 340 345 345 390 430 395 400 475120 150 155 180 185 230 220 225 265 260 255 255 300 300 305 305 345 380 345 355 415 240/40 240/55 300/15 300/20 300/25 300/40 300/70645 655 730 740 745 745 765605 615 685 695 700 700 715565 570 635 645 650 650 665520 525 585 595 600 600 610470 475 530 540 540 540 550410 420 465 475 475 475 48526 表 c.2 铝绞线载流量(工作温度 70℃) 型号 导体截面 积 mm 2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20 180 230 290 350 410 465 535 630 730 25 170 215 275 330 385 435 500 595 685 lj 环境温度℃ 30 160 200 255 305 360 405 465 550 635 35 150 185 235 285 330 375 430 510 585 40 135 170 215 255 300 340 390 460 525 45 120 150 190 230 265 300 345 405 460a表 c.3 架空绝缘线载流量表 导体标称截面积 mm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2a 铝导体 164 198 249 304 352 403 465 553 639铜导体 211 255 320 393 454 520 600 712 824注:此表为中压 10kv 架空绝缘线(绝缘厚度 3.4mm) ,空气温度为 30℃时的载流量 当空气温度不是 30℃时, 应将表 c.3 中架空绝缘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乘以校正系数 k, 其值 由下式确定:27 k式中:t1
30t 0 —实际空气温度,℃;t1 —电线长期允许工作温度,pe/pvc 绝缘为 70℃,xlpe 绝缘为 90℃。表 c.4 10kv 三芯电力电缆允许载流量(工作温度 90℃) 绝缘类型 钢铠护套 敷设方式 缆芯截面积 mm 2 25 35 空气中 100 123 无 直埋 90 110 空气中 100 123 交联聚乙烯 有 直埋 90 105 a表 c.4(续) 绝缘类型 钢铠护套 敷设方式 50 70 95 120 缆芯截面积 mm2交联聚乙烯 无 空气中 146 178 219 251 283 324 378 433 506 579 40 直埋 125 152 182 205 223 252 292 332 378 428 25 2.0 空气中 141 173 214 246 278 320 373 428 501 574 40 有 直埋 120 152 182 205 219 247 292 328 374 424 25 2.0150 185 240 300 400 500环境温度℃ 土壤热阻系数 k·m/w注 1:表中系铝芯电缆数值;铜芯电缆的允许持续载流量值可乘以 1.29。28 注 2:缆芯工作温度大于 70℃时,允许载流量的确还应符合以下规定:①数量较多的该 类电缆敷设于未装机械通风的隧道、竖井时,应计入对环境温升的影响;②电缆只埋敷设在 干燥或潮湿土壤中,除实施换土处理等能避免水分迁移的情况外,土壤热阻系数取值小于 2.0k·m/w。 表 c.5 35kv 及以下电缆在不同环境温度时的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k 敷设环境 环境温度℃ 60 缆芯最 高工作 温度℃ 65 70 80 90 30 1.22 1.18 1.15 1.11 1.09 35 1.11 1.09 1.08 1.06 1.05 空气中 40 1.0 1.0 1.0 1.0 1.0 45 0.86 0.89 0.91 0.93 0.94 20 1.07 1.06 1.05 1.04 1.04 25 1.0 1.0 1.0 1.0 1.0 土壤中 30 0.93 0.94 0.94 0.95 0.96 35 0.85 0.87 0.88 0.90 0.92注:其它温度环境下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k 可按下式计算:k式中:m 2
1 m —缆芯最高工作温度,℃; 1 —对应于额定载流量的基准环境温度,℃,在空气中取 40℃,在土壤中取 25℃;
2 —实际环境温度,℃。29 表 c.6 不同土壤热阻系数时的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k 土壤热阻系数 k· m/w 0.8 分类特征(土壤特性和雨量) 土壤很潮湿,经常下雨。如湿度大于 9%的沙土;湿度大 于 10%的沙—泥土等 1.2 土壤潮湿,规律性下雨。如湿度大于 7%但小于 9%的沙 土;湿度为 12%~14%的沙—泥土等 1.5 土壤较干燥,雨量不大。如湿度为 8%~12%的沙—泥土 等 2.0 土壤较干燥,少雨。如湿度大于 4%但小于 7%的沙土; 湿度为 4%~8%的沙—泥土等 3.0 多石地层,非常干燥。如湿度小于 4%的沙土等 0.75 0.87 0.93 1.0 校正系数 1.05注:本表适用于缺乏实测土壤热阻系数时的粗略分类。 表 c.7 直埋多根并行敷设时电缆载流量校正系数 并列根数 缆间净距 mm 100 200 300 1.00 1.00 1.00 0.9 0.92 0.93 0.85 0.87 0.90 0.80 0.84 0.87 0.78 0.82 0.86 0.75 0.81 0.85 0.73 0.80 0.85 0.72 0.79 0.84 0.71 0.79 0.84 0.70 0.78 0.8312345678910注:本表不适用于三相交流系统中使用的单芯电缆。 表 c.8 空气中单层多根并行敷设电缆载流量校正系数 并列根数 s=d 电缆中心 s=2d 间距 s=3d 1.00 1.00 1.00 0.98 0.96 注 1:s 为电力电缆中心间距离,d 为电力电缆外径。 注 2: 本表按全部电力电缆具有相同外径条件制定, 当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外径不同时, d 值可近似地取电力电缆外径的平均值。 注 3:本表不适用于三相交流系统中使用的单芯电力电缆。 1.00 1.00 0.98 0.95 0.90 1 1.00 2 0.90 3 0.85 4 0.82 6 0.8030 附录 d:配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价方法 (资料性附录) 10kv 配电变压器状态评价方法参见 d.1, 10kv 配电开关设备状态评价方法参见 d.2, 10kv 电缆配电线路状态评价方法参见 d.3,10kv 架空配电线路状态评价方法参见 d.4。 d.1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公司系统电压等级为 10kv 的交流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及干式配电变压器。 2 术语和定义 状态量 直接或间接表征设备状态的各类信息,如数据、声音、图像、现象等。本标准将状态量分为一般状态 量、关注状态量和重要状态量。 一般状态量 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相对较小的状态量。 关注状态量 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相对较大的状态量。 重要状态量 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很大的状态量。 部件 配电变压器上功能相对独立的单元称为部件。 配电变压器部件分为:本体、高压跌落式熔断器、防雷装置及接地系统、非电量保护装置(包括轻瓦 斯、压力释放阀以及油温等)四个部件。 配电变压器的状态 配电变压器的状态分为: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和严重状态。 正常状态 表示变压器各状态量均未产生劣化,或一般状态量产生轻微劣化,可以正常运行。 注意状态 表示变压器一般状态量产生较大劣化,或关注及以上状态量轻微劣化,而劣化状态量总数不超过警示 值,可以正常运行。 异常状态 变压器一般状态量严重劣化,或关注及以上状态量较大劣化,或劣化状态量总数超过警示值,应监视 运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或适时安排停电检修。 严重状态 关注或重要状态量严重劣化,需要尽快安排停电检修。 3 状态量构成及权重 3.1 状态量构成 10kv 配电变压器的状态评价对象是包括本体、高压跌落式熔断器、防雷及接地系统、非电量保护装置 四类部件的共计 30 个状态量。状态量评价数据来源于原始资料、运行资料、检修资料和其他资料四类。10kv 配电变压器状态评价方法31 原始资料主要包括:铭牌参数、型式试验报告、订货技术协议、设备监造报告、出厂试验报告、运输 安装记录、交接验收报告等。 运行资料主要包括:运行工况记录信息、历年缺陷及异常记录、巡检情况、不停电检测记录等。 检修资料主要包括:检修报告、例行试验报告、诊断性试验报告、有关反措执行情况、部件更换情况、 检修人员对设备的巡检记录等。 其他资料主要包括:同型(同类)设备的交接试验、运行、修试、缺陷和故障的情况、相关反措执行 情况、其他影响配电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等。 3.2 状态量权重 视状态量对配电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分为三个等级,对应的权重分别为权重 1、权 重 2、权重 3,其系数为 1、2、3。权重 1 与一般状态量对应,权重 2 与关注状态量对应,权重 3 与重要状 态量对应。 3.3 状态量劣化程度 视状态量的劣化程度从轻到重分为三级,分别为ⅰ、ⅱ、ⅲ,分别表示劣化程度轻微、较大和严重三 个等级,其对应的基本扣分值为 2、4、8。 3.4 状态量扣分值 状态量应扣分值由状态量劣化程度和权重共同决定,即状态量应扣分值等于该状态量的基本扣分值乘 以权重系数(见附表 1)。状态量正常时不扣分。 附表 1 状态量状态 i ii iii 状态量的权重、劣化程度即对应扣分表 权重 基本扣分 2 4 8 1 2 4 8 2 4 8 16 3 6 12 244 配电变压器的状态评价 配电变压器的状态评价分为部件评价和整体评价两部分。 4.1 配电变压器部件状态量评价方法 4.1.1 配电变压器部件状态量扣分标准 当状态量(尤其是多个状态量) 变化,且不能确定其变化原因或具体部件时,应进行分析诊断,判断 状态量异常的原因,确定扣分部件及扣分值。经过诊断仍无法确定状态量异常原因时,应根据最严重情况 确定扣分部件及扣分值。 变压器部件状态量扣分标准如下: 4.1.1.1 本体状态量评价标准 家族性缺陷 状态量 同厂、同型、 同期设备的家 族性缺陷 32 i 2 家族内多台设备同类型缺陷 2 4 劣化 程度 基本 扣分 扣分标准 权重 系数 应扣 分值 i 运行年限 ii iii2 4 8大于 10 年 大于 20 年 大于 30 年 24 8 16异常工况 状态量 劣化 程度 ii 短路电流 iii 8 一个月发生 2 次或以上高压侧熔丝熔断 运行负荷低于额定容量,长期运行负载率高于 60%但 低于 80% 运行负荷低于额定容量,长期运行负载率高于 80%但 低于 100% 长期满负荷或过负荷运行 3 基本 扣分 4 扣分标准 权重 系数 应扣 分值 12 3 24一个月发生 1 次高压侧熔丝熔断i 变压器 负荷情况 ii iii264 812 24运行巡视 状态量 劣化 程度 ii 基本 扣分 4 扣分标准 权重 系数 应扣 分值 12 3 室内变或箱变基础有严重下沉、倾斜、破损、 开裂,已造成设备倾斜或移位 台变杆塔有轻微下沉或倾斜 台变 iii 8 台变杆塔有严重下沉或倾斜, 影响设备安全运 行 巡视时体感温度较高,但未超出-10℃至+45℃范围, 少量积尘或杂物 温度恶劣(超出-10℃至+45℃范围) ,湿度大(超过 ii 4 80%) ,积尘严重,杂草和蔓藤类植物附生,存在水淹、 水冲隐患 违反以下任意之一者,扣除分数: 安健环标识 及围栏 1、围栏:不低于 1.5m,挂有“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ii 4 和“止步高压危险”两块警示牌; 2、台变:有标示牌且与实际相符,挂接“禁止攀登, 高压危险”和“禁止在电力变压器周围 2 米以内停放 2 8 2 8 3 24 24 12iii 基础 ii8 4室 内 变 或 箱变室内变或箱变基础有轻微下沉、倾斜、破损、 开裂,未造成设备倾斜或移位i 周边环境2433 机动车辆或堆放杂物”两块警示牌; 3、室内变:有标示牌且与实际相符,挂接“止步高压 危险”和“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两块警示牌; 4、箱变:有标示牌和一次接线图且与实际相符,挂接 “门口一带禁止停放车辆、堆放杂物等” 、 “未经许可 不得进入”和“止步高压危险”三块警示牌。 ii 4 油变油箱或干变外壳超过 55℃、高低压套管顶部柱头 超过 55℃或高低压引线接头超过 80℃ 满足以下任意之一者,扣除分数: 红外测温 iii 8 1、油变油箱或干变外壳超过 80℃、高低压套管顶部 柱头超过 80℃或高低压引线接头超过 110℃; 2、局部过热点与整体平均温度温差,油变超过 5℃, 干变超过 10℃。 ii 噪音 iii 8 4 声音、声强偶有明显的变化,并夹有细微杂音 变压器的声强和频率均超出正常值,并且内部有电弧 放电或金属松动异常响声 在排除输入电源影响的情况下,三相电压输出在额定 电压标准值范围内偏差很大,大于 10% 有轻微渗油,未形成油珠 渗漏油比较严重(五分钟内有油珠垂滴),但还可以 从油位计观察到油位 变压器喷油或严重漏油并且油位低于允许值 油色变黄较严重并带有黑色杂质 变压器散热管(片)膨胀量超出标准值或受外力作用 出现永久性变形;变压器出现严重锈蚀 高、低压套管有破损(小于 100mm )或轻微裂纹,有 ⅱ 油变套管 iii 8 4 油渍和灰尘,并有水流沿面放电痕迹,密封胶圈老化 微量渗油 高、低压套管有裂纹,表面严重脏污,密封胶圈老化 有渗漏油情况,并有电弧放电现象 接线柱或接线板螺丝连接松动并有电弧放电现象,接 线螺丝脏污并且油渍严重,接线板裂纹严重 风机不能正常运行 3 3 2 16 82123 2412 3 24输出电压iii i8 2 4324 4 8油变渗、漏 油ii2iii 油变色 油变外观 iii iii8 8 816 2 2 16 16油变接线柱 干变风机iii iii8 824 24预防性试验 状态量 劣化 基本 扣分标准 权重 应扣34 程度扣分系数分值配变试验过程,在升压或保持状态下,电流出现 ii 变压器绕组及 瓷套管交流耐 压试验 iii 8 配变试验过程,升压或保待状态下,电流出现突变 或急剧跳跃变化;变压器放电响声明显;试验装 置保护动作 1、 各相绕组相互间的差别大于三相平均值的 2%, 无中性点引出线的绕组,线间偏差大于三相平均 绕组直流电阻 i 2 值的 1%;2、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折算到相同 温度其变化大于 2%;3、三相间阻值大小关系与 出厂不一致。 绕组介质损耗 因数 绕组绝缘电阻 变压器油简化 试验 空载损耗测试 i ii iii ii iii iii i 油 中 溶 解 气 体 分析 h2 iii ii 8 4 总烃 ii 2 4 8 4 8 8 2 4 介质损耗因数未超标准限值;但有显著性差异 2 介质损耗因数超标、电容量无明显变化 绝缘电阻不满足规程要求 油绝缘击穿电压为 20kv 以下,不符合规程标准 2 除绝缘击穿电压外,其它试验项目不合格 与前次实验值相比产生明显变化。 总烃含量大于 150μl/l 烃类气体总和的产气速率大于 6ml/d(开放式)和 12ml/d(密封式) ,或相对产气速率大于 10%/月 总烃含量大于 150μl/l,且有增长趋势,或产气 速率大于 10%/月 h2 含量大于 150μl/l 2 2 2 16 16 4 8 2 8 16 8 4 2 4 24 4 轻微跳跃变化,但变化量在试验允许范围内或有 轻微放电响声,声音平稳 3 122 216 84.1.1.2 高压跌落式熔断器状态量评价标准 状态量 支持绝缘子 情况 劣化 程度 ⅲ i 接头处情况 ii iii i 安装情况 iii 过(跳)引线 情况 ii iii 8 4 8 瓷座中心线与垂直线不成 20°~30° 过(跳)引线有损伤、断股、歪扭现象 2 过(跳)引线与杆塔、构件及其他引线间距离&500mm 16 基本 扣分 8 2 4 8 2 扣分标准 权重系 应扣 数 3 分值 24 6 3 12 24 6 3 24 8支持绝缘子有破损、裂纹、严重脏污和闪络放电痕迹 弹簧垫不齐全 螺帽未紧固 接头有过热现象(接头已变色) (测试温度) 各部活动轴不够灵活35 熔丝情况iii8熔丝配置不合理2164.1.1.3 防雷装置及接地系统评状态量价标准 状态量 劣化 程度 iii 外观 iii 8 变压器接地线断开 经测试接地电阻值不合格 (容量 100kva 及以下 接地电阻测试 iii 8 应小于或等于 10ω, 100kva 以上应小于或等于 4ω) 2 16 基本 扣分 8 扣分标准 避雷器有明显放电痕迹,已失效 2 16 权重 系数 应扣 分值 164.1.1.4 非电量保护装置状态量评价标准 巡视及试验 状态量 劣化 程度 iii iii 基本 扣分 8 8 扣分标准 权重 系数 2 2 应扣 分值 16 16油浸变油温计 干变绕组温度负荷正常状态下,温度计指示异常 绕组温度超过 110℃,风机未运行 压力释放阀表面有灰尘,排气口有小量油渍,阀盖ii4位置出现轻微位移痕迹,拉环和附件有生锈情况, 拉紧弹簧拉力下降8压力释放阀 iii 8压力释放阀表面脏污严重,排气口有大量油渍,阀 门盖有受冲击位移情况,拉环和附件严重生锈,拉 紧弹簧失去拉力,无法阻隔空气和雨水入侵,其功 能失效2 16气体继电器ⅲ8气体继电器有渗漏油现象 ,二次回路绝缘电阻不 合格3244.1.2 变压器部件的状态评价标准 变压器部件的评价应同时考虑单项状态量的扣分和部件合计扣分情况,部件状态与评价扣分对应表见 附表 3。 当状态量单项扣分满足附表 3 规定时,视为正常状态; 当任一状态量单项扣分且部件合计扣分同时达到附表 3 规定时,视为注意状态; 当任一状态量单项扣分或部件所有状态量合计扣分达到附表 3 规定时,视为异常状态; 当任一状态量单项扣分达到附表 3 规定时,视为严重状态。 附表 3 评价细则 正常状态 变压器部件状态与评价扣分对应表 注意状态 36 异常状态 严重状态 设备 本体 高压跌落式熔断器 防雷及接地系统 非电量保护装置单项扣分 ≤2 ≤2 ≤2 ≤2合计扣分 ≤48 ≤12 ≤8 ≤12单项扣分 4~6 4~6 4~6 4~6合计扣分 &48 &12 &8 &12单项扣分 8~12 8~12 8~12 8~12单项扣分 ≥16 ≥16 ≥16 ≥164.2 配电变压器整体状态评价 配电变压器的整体评价应综合其部件的评价结果。当所有部件评价为正常状态时,整体评价为正常状 态;当任一部件状态为注意状态、异常状态或严重状态时,整体评价应为其中最严重的状态。37 d.21 范围10kv 配电开关设备状态评价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公司系统电压等级为 10kv 的配网开关类设备。 2 术语和定义 状态量 直接或间接表征设备状态的各类信息,如数据、声音、图像、现象等。本标准将状态量分为一般状态 量、关注状态量和重要状态量。 一般状态量 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相对较小的状态量。 关注状态量 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相对较大的状态量。 重要状态量 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很大的状态量。 部件 配电开关设备上功能相对独立的单元称为部件。 开关类设备的状态 开关类设备的状态分为: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和严重状态。 正常状态 表示开关设备各状态量均未产生劣化,或一般状态量产生轻微劣化,可以正常运行。 注意状态 表示开关设备一般状态量产生较大劣化,或关注及以上状态量轻微劣化,而劣化状态量总数不超过警 示值,可以正常运行。 异常状态 开关设备一般状态量严重劣化,或关注及以上状态量较大劣化,或劣化状态量总数超过警示值,应监 视运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或适时安排停电检修。 严重状态 关注或重要状态量严重劣化,需要尽快安排停电检修。 3 状态量构成及权重 3.1 状态量构成 10kv 开关柜的状态评价对象为开关柜本体,状态量共计 19 个。 10kv 柱上开关及断路器设备状态评价对象为本体、操作机构、合闸电阻三类,状态量共计 17 个。 3.2 状态量权重 视状态量对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分为三个等级,对应的权重分别为权重 1、权重 2、权 重 3,其系数为 1、2、3。权重 1 与一般状态量对应,权重 2 与关注状态量对应,权重 3 与重要状态量对应。 3.3 状态量劣化程度 视状态量的劣化程度从轻到重分为三级,分别为ⅰ、ⅱ、ⅲ级。分别表示劣化程度轻微、较大和严重 三个等级,其对应的基本扣分值为 2、4、8 分。 3.4 状态量扣分值 状态量应扣分值由状态量劣化程度和权重共同决定,即状态量应扣分值等于该状态量的基本扣分值乘 以权重系数(见附表 1)。状态量正常时不扣分。 38 附表 1 状态量状态 i ii iii状态量的权重、劣化程度即对应扣分表 权重 1 2 4 8 2 4 8 16 3 6 12 24基本扣分 2 4 84、开关设备的状态评价 配电开关设备的状态评价分为部件评价和整体评价两部分。 4.1 配电开关设备状态量评价方法 4.1.1 配电开关设备部件状态量扣分标准 当状态量(尤其是多个状态量) 变化,且不能确定其变化原因或具体部件时,应进行分析诊断,判断 状态量异常的原因,确定扣分部件及扣分值。经过诊断仍无法确定状态量异常原因时,应根据最严重情况 确定扣分部件及扣分值。 配电开关设备部件状态量扣分标准如下: 4. 1.1.1 开关柜状态量评价标准 家族性缺陷 状态量 同厂、同型、 同期设备的家 族性缺陷 i 运行年限 ii iii 2 4 8 大于 10 年 大于 20 年 大于 30 年 2 4 8 16 i 2 家族内多台设备同类型缺陷 2 4 劣化 程度 基本 扣分 扣分标准 权重 系数 应扣 分值运行巡视 噪音 异味 iii iii i 户外柜外壳 ii iii i 开关柜柜体 ii iii 基础 ii 8 8 2 4 8 2 4 8 4 设备内部有异响(振动声、放电声等) 设备发出异味或臭氧气味 柜门有较严重的锈蚀或油漆脱落现象 柜门脱落 柜门缺失 柜门、面板有较严重的锈蚀或油漆脱落现象 柜门、面板脱落 柜门、面板缺失 基础有轻微下沉、倾斜、破损、开裂,未造成设备倾 斜或移位 39 3 3 2 3 2 24 16 4 8 16 6 12 24 8 iii 周边环境 ii8 4安健环标识及 围栏ii4基础有严重下沉、倾斜、破损、开裂,已造成设备倾 斜或移位 存在湿度过大、堆放杂物、杂草丛生、低洼区、施工 区等情况之一者 违反以下任意之一者,扣除分数: 1、户外柜:围栏高于 1.5 米,有开关柜标示牌和一次 接线图,且接线标识与实际相符,挂接“止步高压危 险”警示牌; 2、户内柜:有开关柜标示牌和一次接线图,且接线标 识与实际相符,挂接“止步高压危险”警示牌。 被盗、缺失24 2 8312接地铜排(施耐 德柜)iii8216iii 接地装置 iii 故障指示器 带电指示器 配网自动化指 示终端 ii ii8 8 4 4接地线缺失、接触不良 2 接地电阻大于 10ω 故障指示器失效 带电指示器失效 配网自动化终端指示灯异常、通信异常、上传异常或 电池失效,出现之一者 2 216 16 8 8ii4312柜体封堵ii4未封堵或破损,有漏洞312凝露ii4可观测到柜体内有凝露312挂锁ii4存在开关锁或地刀锁缺失的情况312ii 红外测试 iii4超出相关技术标准,但通风孔温度﹤80℃或柜体表面 温度与环境温差﹤20℃288通风孔温度&80℃或柜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20℃216ii sf6 气体压力 iii ii 局放测试 (便携式) iii ii iii4 8 4 8 4 8压力指示器显示内部压力不足,指针接近红色区域 压力指示器显示内部压力不足,指针已经在红色区域 内 超 声 波 地 电 波 数值&8db 且≤15db 3 数值&15db 相对值&20db 3 相对值&34db 312 24 12 24 12 24预防性试验40 ii 局放测试 (精确定位) iii ii iii i 直流电阻 ii iii 绝缘电阻 耐压 iii iii4 8 4 8 2 4 8 8 8超 声 波 地 电 波数值&8db 且≤15db 3 数值&15db 相对值&20db 3 相对值&34db12 24 12 24 4 2 8 16 3 3 24 24接近 5% 超过 5%,小于 10% 超过 10% 小于 5000m 不通过4. 1.1.2 柱上开关及断路器状态量评价标准 4.1.1.2.1 本体状态量评价标准 家族性缺陷 状态量 同厂、同型、 同期设备的家 族性缺陷 i 运行年限 ii iii 2 4 8 大于 10 年 大于 20 年 大于 30 年 2 4 8 16 i 2 家族内多台设备同类型缺陷 2 4 劣化 程度 基本 扣分 扣分标准 权重 系数 应扣 分值运行巡视 状态量 劣化 程度 iii 基本 扣分 8 扣分标准 权重 系数 1 应扣 分值 8本体锈蚀 高压引线及端 子板连接外观有较严重的锈蚀或油漆脱落现象 引线端子板有松动、变形、开裂现象或严重发热 痕迹 接地引下线松动 接地线已脱落,设备与接地断开 经测量接地电阻大于 10ω 分、合闸位置指示不正确,与当时的实际本体运 行状态不相符 支持绝缘子有破损、裂纹、严重脏污和闪络放电 痕迹 41iii ii8 4 8 8 8216 8接地iii iii216 16分、 合闸位置指 示 支持绝缘子iii216iii8324 i 刀闸本体、 连接 处情况 iii2 8本体变色、变形,锈蚀 导线与刀闸接头、刀闸动静触头、本体测温相对 温差大于 50℃ 过(跳)引线与杆塔、构件及其他引线间距离 &500mm,过(跳)引线有灼伤痕迹 2 线径与负载不匹配,相对温差超过 50℃,过(跳) 引线有断股 杆塔有轻微下沉或倾斜 2 36 24ii 过(跳)引线 iii48816ii 杆塔 iii488杆塔有严重下沉或倾斜,影响设备安全运行16ii 支架 iii4支架有严重锈蚀 288支架有松动或变形16ii 瓷套 iii 气体压力 状态量 劣化 程度 ii 压力表指示 iii 红外测温 状态量 劣化 程度 ii 引线接头 iii i 开关本体 ii iii4 8瓷套破损,有放电痕迹 3 瓷套有严重破损或脱落,有明显放电灼烧现象12 24基本 扣分 4 8扣分标准 压力表指示接近红色区域权重 系数 3应扣 分值 12 24压力指示在红色区域内基本 扣分 4 8 2 4 8扣分标准权重 系数应扣 分值 12热点温度≥80℃或相对温差≥80% 3 热点温度≥110℃或相对温差≥95% 温差不超过 10℃ 热点温度≥55℃或相对温差≥80% 热点温度≥80℃或相对温差≥95% 224 4 8 164.1.1.2.2 操作机构状态量评价标准 操作次数 状态量 劣化 程度 i 基本 扣分 2 扣分标准 机械操作大于厂家规定次数的 50%且少于厂家规 定次数的 80% 42 权重 系数 2 应扣 分值 4操作次数 ii 运行巡视 状态量 劣化 程度 iii i 控制箱 ii 控制线 整定参数 iii iii4机械操作大于厂家规定次数的 80%且少于厂家规 定次数8基本 扣分 8 2 8 8 8 失效扣分标准权重 系数 3应扣 分值 24 2操作机构密封不良、轻微变形 1 密封不良,箱内有积水、严重变形、严重锈蚀 被盗、缺失 不匹配 3 28 24 164.1.1.2.3 合闸电阻状态量评价标准 状态量 劣化 程度 ii 基本 扣分 4 扣分标准 权重 系数 3 应扣 分值 12合闸电阻阻值阻值和上次试验值比较有明显变化但不大于±5%4.1.2 开关设备部件的状态评价标准 配网开关设备分为开关柜设备和柱上开关及断路器设备。在对开关设备进行状态分类时,主要考虑评 价信息中合计扣分和每个状态量扣分情况: 当状态量单项扣分满足附表2、附表3规定时,视为正常状态; 当任一状态量扣分且每种评价信息合计扣分达到附表2、附表3规定时,视为注意状态; 当任一状态量扣分或每种评价信息合计扣分达到附表2、附表3规定时,视为异常状态; 当任一状态量扣分达到附表2、附表3规定时,视为严重状态。 附表 2 评价细则 设备 家族性缺陷 运行巡视 气体压力 红外测温 局放测试 直流电阻 绝缘电阻 耐压 正常状态 单项扣分 ≤2 ≤2 ≤2 ≤2 ≤2 ≤2 ≤2 ≤2 开关柜状态与评价扣分对应表 注意状态 合计扣分 — ≤24 — — — — — — 单项扣分 4~6 4~6 4~6 4~6 4~6 4~6 4~6 4~6 异常状态 合计扣分 — &24 — — — — — — 单项扣分 8~12 8~12 8~12 8~12 8~12 8~12 8~12 8~12 严重状态 单项扣分 ≥16 ≥16 ≥16 ≥16 ≥16 ≥16 ≥16 ≥16附表 3 柱上开关及断路器状态与评价扣分对应表43 评价细则 设备 家族性缺陷 本体 操作机构 合闸电阻正常状态 单项扣分 ≤2 ≤2 ≤2 ≤2注意状态 合计扣分 — ≤20 ≤12 — 单项扣分 4~6 4~6 4~6 4~6异常状态 合计扣分 — &20 &12 — 单项扣分 8~12 8~12 8~12 8~12严重状态 单项扣分 ≥16 ≥16 ≥16 ≥164.2 配网开关设备整体状态评价 开关设备的整体评价应综合其部件的评价结果。当所有部件评价为正常状态时,整体评价为正常状态; 当任一部件状态为注意状态、异常状态或严重状态时,整体评价应为其中最严重的状态。44 d.31 范围10kv 电缆配电线路状态评价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公司系统电压等级为 10kv 的电缆线路设备。 2 术语和定义 状态量 直接或间接表征设备状态的各类信息,如数据、声音、图像、现象等。本标准将状态量分为一般状态 量、关注状态量和重要状态量。 一般状态量 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相对较小的状态量。 关注状态量 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相对较大的状态量。 重要状态量 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很大的状态量。 部件 电缆线路上功能相对独立的单元称为部件。 电缆线路部件分为:本体、电缆中间头、电缆终端头及电缆通道四个部件。 电缆配电线路的状态 电缆线路的状态分为: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和严重状态。 正常状态 表示电缆线路各状态量均未产生劣化,或一般状态量产生轻微劣化,可以正常运行。 注意状态 表示电缆线路一般状态量产生较大劣化,或关注及以上状态量轻微劣化,而劣化状态量总数不超过警 示值,可以正常运行。 异常状态 电缆线路一般状态量严重劣化,或关注及以上状态量较大劣化,或劣化状态量总数超过警示值,应监 视运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或适时安排停电检修。 严重状态 关注或重要状态量严重劣化,需要尽快安排停电检修。 3 状态量构成及权重 3.1 状态量构成 原始资料主要包括:铭牌参数、型式试验报告、订货技术协议、设备监造报告、出厂试验报告、运输 安装记录、交接验收报告等。 运行资料主要包括:运行工况记录信息、历年缺陷及异常记录、巡检情况、不停电检测记录等。 检修资料主要包括:检修报告、例行试验报告、诊断性试验报告、有关反措执行情况、部件更换情况、 检修人员对设备的巡检记录等。 其他资料主要包括:同型(同类)设备的交接试验、运行、修试、缺陷和故障的情况、相关反措执行 情况、其他影响电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等。 3.2 状态量权重45 视状态量对电缆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 从轻到重分为三个等级, 对应的权重分别为权重 1、 权重 2、 权重 3,其系数为 1、2、3。权重 1 与一般状态量对应,权重 2 与关注状态量对应,权重 3 与重要状态量对 应。 3.3 状态量劣化程度 视状态量的劣化程度从轻到重分为三级,分别为ⅰ、ⅱ、ⅲ级。分别表示劣化程度轻微、较大和严重 三个等级,其对应的基本扣分值为 2、4、8 分。 3.4 状态量扣分值 状态量应扣分值由状态量劣化程度和权重共同决定,即状态量应扣分值等于该状态量的基本扣分值乘 以权重系数(见附表 1)。状态量正常时不扣分。 附表 1 状态量状态 i ii iii 状态量的权重、劣化程度即对应扣分表 权重 基本扣分 2 4 8 1 2 4 8 2 4 8 16 3 6 12 244 电缆线路的状态评价 电缆线路的状态评价分为部件评价和整体评价两部分。 4.1 电缆线路部件状态量评价方法 电缆线路部件分为:本体、电缆中间头、电缆终端头及电缆通道四个部件。 4.1.1 电缆线路部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变用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