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与财务转型,求解! 如果你是公司财务,请试用边际贡献的角度解释亏损的原因 问题都看不懂,不知道怎么做

管理会计之——财务分析与决策(二)
发展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
    4.权益净利率(又叫净资产收益率或权益报酬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该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也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
  一般来说,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保障程度越高,企业综合盈利能力越强。如果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说明权益资本盈利能力以及企业综合盈利能力稳定上升。
  通过对权益净利率的分解可以发现,改善资产盈利能力和增加企业负债都可以提高权益净利率。而如果不改善资产盈利能力,单纯通过加大举债提高权益乘数进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做法则十分危险。因此,只有当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上升同时财务风险没有明显加大,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据表3.2、3.3,北方公司2&12年净利润为1055880元,年末所有者权益为5331500元;2&13年净利润为1107400元,年末所有者权益为元。假设2&12年初所有者权益为4813900元,则北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2&13年净资产收益率要比上年低了一点,从所有者的角度看,盈利能力有所降低。分析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由前面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企业权益乘数有所下降,且总资产净利率也有所降低。说明企业在没有很好利用财务杠杆的同时,资产盈利水平也下降,使得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企业可以适当利用财务杠杆,改善盈利能力。
  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四、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发展能力是指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和资本积累率等。
  1.销售收入增长率=本年销售收入增长额/上年销售收入&100%
  其中:本年销售收入增长额=本年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增长率大于零,表明企业本年销售收入有所增长。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根据表3.3,北方公司2&12年销售收入为4750000元,2&13年销售收入为5000000元。则北方公司2&13年销售收入增长率=(50000)/%=5.26%
  2.总资产增长率=本年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其中:本年资产增长额=年末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
  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但在分析时,需要关注资产规模扩张的质和量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避免盲目扩张。
  根据表3.2,北方公司2&13年年初资产总额为8587900元,2&13年年末资产总额为8509781元。则北方公司2&13年总资产增长率为:
  2&13年总资产增长率=(87900)/%=-0.91%
  说明公司的资产总额下降了。
  3.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其中: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上年营业利润
  根据表3.3,北方公司2&12年营业利润为1393400元,2&13年营业利润为1462000元。则:
  北方公司2&13年营业利润增长率=(93400)/%=4.92%
  4.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大于1,增值;等于1,保值;小于1,资本遭受侵蚀。
  根据前面所有者权益的有关资料,北方公司资本保值增值率计算如下:
  2&12年资本保值增值率=%=111%
  2&13年资本保值增值率=/%=107%
  可见该公司2&13年资本保值增值率比上年有所降低。
  5.资本积累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资本保值增值率-1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资本积累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应对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据表3.2,北方公司2&13年年初所有者权益为5331500元,2&13年年末所有者权益为元。则:
  北方公司2&13年资本积累率=(-5331500)/%=7.18%
  五、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一般包括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流动性分析、获取现金能力分析、财务弹性分析及收益质量分析。这里主要从获取现金能力及收益质量方面介绍现金流量比率。
  1.获取现金能力的分析
  获取现金的能力,可通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投入资源之比来反映。投入资源可以是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普通股股数等。
  (1)销售现金比率。销售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企业销售额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销售收入
  该比率反映每元销售收入得到的现金流量净额,其数值越大越好。
  如果F公司销售收入为11120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714.5万元,则:
  销售现金比率=20=0.334
  (2)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是通过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普通股股数之比来反映的。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反映企业最大的分派股利能力,超过此限度,可能就要借款分红。
  假设F公司有普通股40000万股,则: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00=0.093(元/股)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通过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企业平均总资产之比来反映的,它说明企业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企业平均总资产&100%
  假设F公司平均总资产为65000万元,则: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00&100%=5.71%
  如果同行业平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为6%,说明F公司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较弱。
  2.收益质量分析
  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如果会计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业绩,则其收益质量高;反之,则收益质量不高。收益质量分析,主要包括净收益营运指数分析与现金营运指数分析。
  (1)净收益营运指数。净收益营运指数是指经营净收益与净利润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利润
  其中:经营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
  假设F公司有关现金流量补充资料如下表所示:
  表3.4 F公司现金流量补充资料 单位:万元
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非付现费用共2227.5万元,少提取这类费用,可增加会计收益却不会增加现金流入,会使收益质量下降
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处置固定资产损失(减收益)
非经营净收益308万元(380+296-150-218),不代表正常的收益能力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投资损失(减收益)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减增加)
存货减少(减增加)
经营资产净增加65万元,如收益不变而现金减少,收益质量下降(收入未收到现金),应查明应收项目增加的原因
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减增加)
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减减少)
无息负债净减少450万元,收益不变而现金减少,收益质量下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根据表3.4资料,F公司净收益营运指数计算如下:
  F公司经营净收益==2002(万元)
  净收益营运指数==0.87
  净收益营运指数越小,非经营收益所占比重越大,收益质量越差,因为非经营收益不反映公司的核心能力及正常的收益能力,可持续性较低。
(2)现金营运指数。
  现金营运指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企业经营所得现金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所得现金
  公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现金营运指数大于1,说明收益质量好。
  根据表3.4,F公司现金营运指数计算如下:
  经营所得现金=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5=4229.5(万元)
  现金营运指数=9.5=0.88
  F公司每1元的经营活动收益,只收回约0.88元。现金营运指数小于1,说明一部分收益尚未取得现金,停留在实物或债权形态,而实物或债权资产的风险大于现金,应收账款不一定能足额变现,存货也有贬值的风险,所以未收现的收益质量低于已收现的收益。其次,现金营运指数小于1,说明营运资金增加了,反映企业为取得同样的收益占用了更多的营运资金,取得收益的代价增加了,同样的收益代表着较差的业绩。
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
第三节 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
  一、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它是综合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判断和评价管理层的经营业绩。每股收益概念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1.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案例3】甲公司2010年净利润4760万元。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其他资料如下:
  资料1:2010年年初股东权益合计为10000万元,其中普通股股本40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全部发行在外);
  资料2:日新发行2400万股普通股,发行价格为5元,不考虑发行费用;
  资料3:日按照每股4元的价格回购600万股普通股。
  要求:计算2010年的基本每股收益。
  【分析】
  2010年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00(万股)
  2010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12-600&1/12=595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0.8(元/股)
  【提示】发放股票股利新增的股数不需要按照实际增加的月份加权计算,可以直接计入分母。
  【案例4】某上市公司20&8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5000万元,20&7年年末的股本为8000万股,20&8年2月8日经公司20&7年股东大会决议,以截止20&7年末公司中股本为基础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10股,工商注册登记变更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变为16000万股。20&8年11月29日发行新股6000万股。
  要求:计算基本每股收益。
  【分析】基本每股收益=25000/(+)=1.52(元/股)
  2.稀释每股收益。
  企业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又称“冲淡每股收益”,用来评价“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以避免该指标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
  (1)可转换公司债券。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分子的调整项目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等的税后影响额;分母的调整项目为假设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期初或发行日转换为普通股的股数加权平均数。
  【案例5】沿用案例3的资料,同时假设2010年年初按面值的110%发行总额为88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为4%,每100元面值债券可转换为90股普通股。
  要求:计算2010年稀释每股收益。
  【分析】
  可转换债券的总面值=880/110%=800(万元)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800/100&90=720(万股)
  净利润的增加=800&4%&(1-25%)=24(万元)
  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667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4760+24)/(元)
  (2)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分子的净利润金额一般不变;分母要把增加的普通股股数调整进去,同时还应考虑时间权数。行权价格和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按照有关认股权证合同和股份期权合约确定。
  使用每股收益分析盈利性要注意以下问题:
  (1)每股收益不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风险。例如,假设某公司原来经营日用品的产销,最近转向房地产投资,公司的经营风险增大了许多,但每股收益可能不变或提高,并没有反映风险增加的不利变化。
  (2)股票是一个“份额”概念,不同股票的每一股在经济上不等量,它们所含有的净资产和市价不同即换取每股收益的投入量不相同,限制了每股收益的公司间比较。
  (3)每股收益多,不一定意味着多分红,还要看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二、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是企业股利总额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股利=现金股利总额&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案例6】沿用案例3的资料,同时假设2010年甲公司发放现金股利290万元。要求:计算2010年的每股股利。
  【分析】
  2010年年末的普通股股数=-600=5800(万股)
  2010年每股股利=290/(元)
  每股股利是反映股份公司每一股普通股获得股利多少的一个指标。
  反映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股利发放率,计算公式如下:
  股利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借助于该指标,投资者可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政策。
  三、市盈率
  市盈率(P/E
ratio)是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反映普通股股东为获取1元净利润所愿意支付的股票价格。计算公式如下:
  【案例7】沿用案例3的资料,同时假定甲公司2010年年末每股市价20元。则该公司2010年年末市盈率计算如下:
  市盈率=20/0.8=25(倍)
  市盈率是股票市场上反映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该比率的高低反映了市场上投资者对股票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的预期。
  一方面,市盈率越高,意味着投资者对股票的收益预期越看好,投资价值越大;反之,投资者对该股票评价越低。
  另一方面,市盈率越高,也说明获得一定的预期利润投资者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因此投资于该股票的风险也越大;市盈率越低,说明投资于该股票的风险越小。
  一般成长性行业的企业,市盈率比较高一点,而那些成长性不高或者缺乏成长性的企业,投资者愿意付出的市盈率却不是很高。
  分析时注意:
  ①使用市盈率进行分析的前提是每股收益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如果每股收益很小或接近亏损,但股票市价不会降至为零,会导致市盈率极高,但此时很高的市盈率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②市盈率除了受企业本身基本面的影响外,还受到整个经济景气程度的影响,整个经济繁荣时市盈率上升,整个经济衰退时市盈率下降。因此,通常难以根据某一股票在某一时期的市盈率对其投资价值做出判断,应该进行不同期间以及同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比较或与行业平均市盈率进行比较,以判断股票的投资价值。
  四、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又称每股账面价值,是指企业期末股东权益与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之间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案例8】沿用案例3的资料,同时假设2010年甲公司发放现金股利290万元。要求:计算2010年年末每股净资产。
  【分析】
  2010年年末的普通股股数=-600=5800(万股)
  2010年年末的股东权益=1&5-4&600+()=24070(万元)
  2010年年末的每股净资产==4.15(元)
  利用该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可以衡量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
  如在公司性质相同、股票市价相近的条件下,某一公司股票的每股净资产越高,则公司发展潜力与其股票的投资价值越大,投资者所承担的投资风险越小。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
  每股净资产与股票面值、发行价值、市场价值乃至清算价值等往往有较大差距,是理论上股票的最低价值。
  五、市净率
  市净率指的是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是投资者用以衡量、分析个股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工具之一。计算公式如下:
【案例9】沿用案例8资料,同时假定该上市公司2010年年末每股市价为20元,要求:计算2010年年末市净率。
  【分析】市净率=20/4.15=4.82(倍)
  净资产代表的是全体股东共同享有的权益,是股东拥有公司财产和公司投资价值最基本的体现。它可用于投资分析,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反之,市净率较高的股票投资价值较低。但有时较低市净率反映的可能是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不良预期,而较高市净率则相反。所以,在判断某只股票投资价值时,还要综合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经营情况、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等因素。
决策的基本原理、经营决策
第四节 决策的基本原理
  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关系到一个企业兴盛衰亡,因此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分析,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决策的概念
  大量的实践证明:企业的盛衰、成败、生存、发展,首先取决于企业采取的方针、决策是否正确,所定的目标是否与客观经济环境相适应。因此,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
  所谓决策,通常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进而从可供选择的诸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的过程。
  当然,在决策过程中,有时人们还要考虑非经济因素。即要注意将各种可计量因素与不可计量因素、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所做出决策的科学性,使主观判断与客观经济情况相适应,尽量避免决策的失误。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采取任何行动之前都会遇到决策问题。例如,是否生产?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等等
  二、决策的程序
  一般而言,决策包括如下5个步骤。
  1.确定决策目标
  决策目标是决策的出发点和终点。它一般应具备三个特征:①目标具体、明确,不能含混不清;②目标成果可以计量,以使多种方案的选择有明确的依据;③目标的实现在主、客观上具有现实可能性。
  2.提出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
  提出备选方案时应该注意:每个备选方案都要实事求是,要务必使现有资源得到最合理、最充分的利用。同时,所提出的各个备选方案必须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方案。
  3.收集各备选方案的有关信息
  拟订备选方案后要有针对性地收集可计量的有关预期成本和预期收入以及其他资料。对于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还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其转换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4.选择最优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决策者必须根据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对各种备选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并做出定性与定量、财务与非财务的综合分析,全面权衡有关因素的影响,通过不断筛选,选择出最满意(可行)的方案。
  5.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进行信息反馈,及时修正决策方案
  尽管在进行决策时要力求做到可靠、合理、正确,但是由于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在预测中难以完全预料到,因而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或主观判断失误而影响决策效果。为此,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不断对原有方案进行修正或提出新的决策目标。
  三、决策的一般原则
  为了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使决策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决策必须遵循以下4项原则:
  1.信息原则
  决策要以信息为依据,收集与决策相关的信息贯穿于决策的整个程序之中。掌握充分、准确、及时和相关的信息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2.择优原则
  决策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一个分析对比、综合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要以择优为原则。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越充分,综合判断能力就越强,实现优中择优的可能就越大。
  3.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稀缺资源
  资源不是用之不尽的,而是稀缺的。在正常情况下,资源条件就是决策方案实施的客观制约因素。因此,在决策中,为了使决策方案的实施具有客观基础,就必须以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为原则。
  4.反馈原则
  要求决策者要以反馈原则为指导,根据反馈信息所揭示的新情况,对原先的决策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使之更具客观现实性。
第五节 经营决策
  一、经营决策分析常用的方法
  经营决策,就是采用不同的决策分析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判断,以选择最优或最满意方案的过程。
  常用的决策方法有: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等。
  1.差量分析法
  当两个备选方案具有不同的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时,根据这两个备选方案间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计算的差量损益进行最优方案选择的方法,就叫差量分析法。
  如果差量损益为正(即为差量收益),说明比较方案可取;如果差量损益为负(即为差量损失),说明被比较方案可取。
  在运用差量分析法时,首先应明确以下几个概念:
  (1)差量,是指两个备选方案同类指标之间的数量差异;
  (2)差量收入,是指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收入之间的数量差异;
  (3)差量成本,是指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之间的数量差异;
  (4)差量损益,是指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之间的数量差异。当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时,其数量差异为差量收益;当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时,其数量差异为差量损失。差量损益实际是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收益之间的数量差异。
  差量分析法的一般步骤为四步:
  (1)计算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
  (2)计算备选方案的差量成本;
  (3)计算备选方案的差量损益;
  (4)比较最优方案。
  【案例10】ABC公司使用同一台设备,可生产A产品,也可以生产B产品,现在ABC公司正面临生产哪一种产品的决策,生产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10元,预计销售量为1000件,预计销售单价为160元;生产B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50元,预计销售量为500件,预计销售单价为330元。生产A、B产品的固定成本相同。
  要求:利用差量分析法,决策ABC公司应该生产哪种产品。
  【分析】
  生产A产品与生产B产品:
  差量收入=(160&1000)-(330&500)=-5000(元)
  差量成本=(110&1000)-(250&500)=-15000(元)
  差量损益=(-5000)-(-15000)=10000(元)
  差量损益为10000元,说明生产A产品比生产B产品可多获利润10000元,生产A产品对企业是有利的。
  2.边际贡献分析法
  边际贡献分析法是指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比不同备选方案所提供的边际贡献的多少进行选优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可用于开发新产品的决策、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等。
  适用于收入成本型(收益型)方案的择优决策,尤其适用于多个方案的择优决策。
  【案例11】F公司现有生产能力80000机器小时,目前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为90%,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以用来开发生产甲新产品,也可以用来开发生产乙新产品。甲产品每件工时定额5小时,乙产品每件工时定额6小时,预计有关销售价格和成本资料如表3.5所示:
  表3.5  销售价格及成本  单位:元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要求:根据上面的资料决策F公司应该开发生产哪种新产品。
  【分析】可以根据边际贡献分析法编制计算表3.6如下:
  表3.6 计算过程
单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单位边际贡献(元)
单位产品所需定额工时(小时)
单位定额工时提供的边际贡献(元/小时)
剩余生产能力所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元)
  生产乙产品时,剩余生产能力所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为68000元,比生产甲产品时的剩余生产能力所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64000元多出了4000元,所以应该选择生产乙产品。
【案例12】F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为10000台,已接受订货8000台,单价为105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20万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850元。现有一客户要订购该产品2000台,单价为900元,该厂是否应接受这批特殊订货?
  【分析】
  在生产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增加产量,一般只会增加产品的变动成本,考虑是否接受这笔订货时,不需要考虑固定成本。所以虽然新的订货价格较低,只要这笔订单的边际贡献大于0,仍应接受这批特殊订货。其决策的原则是:特殊订货的单位产品价格要大于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即边际贡献大于0。
  直接用边际贡献进行计算:
  新订购每台产品的边际贡献=900-850=50(元)
  新订购总的边际贡献=50&(元)
  边际贡献100000元大于0,所以应该接受这笔订单。
本量利分析法、新产品投产的决策
    【案例13】某公司预计今后的产销量都不会低于12000件。现在原有生产线使用年限已经到期,面临着更换生产线的选择。可以选择购买与原来一样的生产线,也可以购买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原有生产线的价格为100000元,而新的生产线的价格为200000元,两种生产线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无残值。两种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型号、质量相同,市场售价为50元。
  使用旧生产线时,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变动制造费用合计为37元,固定制造费用(假设只包括折旧)为20000元(即=20000)。使用新生产线时,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变动制造费用合计为35元,固定制造费用(假设只包括折旧)为40000元(即=40000)。假设使用新、旧生产线时,单位变动销售费用均为5元,年固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合计均为20000元,不存在变动管理费用。
  要求:请作出是否更换新的生产线的决策。
  【分析】
  计算过程如表3.7所示:
  表3.7  计算分析过程  单位:元
原来生产线
单位产品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年固定成本
  假设年产销量为X件:
  原来生产线利润=8X-40000
  新生产线利润=10X-60000
  由8X-40000=10X-60000,得到X=10000(件)。
  说明当年产销量为10000件时,使用两种生产线时的年利润相等;当年产销量低于10000件时,采用原来的生产线所获得利润较多;当年产销量高于10000件时,采用新的生产线所获得的利润较多。因为该公司预计今后的产销量都不会低于12000件,所以应该更换为新的生产线。
  成本无差别点法:
  所谓“成本无差别点”就是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相同情况下的业务量。找到了成本无差别点,就可以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选择出最优的方案。
  (2)新产品投产的决策
  【案例14】沿用案例13的资料,假设该公司通过对产销量的估计决定采用新的生产线。并对原有的产品进行了研发,开发出新产品A和新产品B。原有产品的产销量为15000件。企业面临投产决策,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投产新产品A,A产品将达到7000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20%;
  方案二:投产新产品B,B产品将达到3000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15%;
  方案三:A、B两种新产品一起投产,由于相互之间的影响,产销量将分别为7500件和1500件,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50%。
  另外,投产新产品B还需要增加额外的辅助生产设备,这将导致每年的固定成本增加7000元。其他相关资料如表3.8所示:
  表3.8  金额单位:元
年销售量(件)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年固定成本
  要求:作出该公司应该选择哪个方案的决策。
  【分析】
  因为新产品的投产减少了原有产品的产销量,所以原有产品因此而减少的边际贡献在决策时应予以考虑。
  方案一:若投产A产品原有产品减产损失=%=30000(元)
  方案二:若投产B产品原有产品减产损失=%=22500(元)
  方案三:若两种产品一起投产原有产品减产损失=%=75000(元)
  分析过程如表3.9所示:
  表3.9  计算分析过程  金额单位:元
投产新产品A
投产新产品B
投产新产品A和B(视为联合单位,A和B的比为5:1)
年销售量(件)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100(=5&15+1&25)
边际贡献总额
原有产品减产损失
增加的固定成本
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
  由表3.9可知,只投产新产品A产品带来的利润较多,因此,该公司应选择投产A产品。
   二、品种决策
  品种决策旨在解决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例如,生产何种新产品,亏损产品是否停产,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等。在品种决策中,经常以成本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有时也以边际贡献额作为判断标准。
  1.生产何种新产品
  如果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供使用,或者可以利用过时老产品腾出来的生产能力,在有几种新产品可供选择时,一般采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进行决策。
  在运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进行备选方案的择优决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不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边际贡献总额,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见案例11)。
  (2)在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首先应计算备选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减专属成本后的余额),然后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或边际贡献)总额,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见案例15)。
  【案例15】沿用案例11的资料,另外增加一个新产品—丙产品,丙产品每件工时定额8小时,单价130元,单位变动成本70元。假设甲、乙、丙三个产品所需专属固定成本资料如表3.10所示:
  表3.10  产品专属固定成本  单位:元
专属固定成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决策F公司应该开发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中的哪种新产品。
  【分析】
  由于有了专属固定成本,所以应该计算剩余边际贡献进行比较决策,计算如表3.11所示:
  表3.11  计算过程
单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单位边际贡献(元)
单位产品所需定额工时(小时)
单位定额工时提供的边际贡献(元/小时)
剩余生产能力所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元)
专属固定成本
剩余边际贡献总额
  从表中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专属固定成本,按剩余生产能力所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大小比较,应该选择开发生产乙产品,但是有了专属固定成本后,应该比较剩余边际贡献总额,表中甲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总额64000元,比乙产品的大21000元,比丙产品的大16000元,所以应该选择开发生产甲产品。
  2.亏损产品的决策
  这里的亏损产品是指在完全成本法(全部成本法)下,产品的销售收入小于销售成本的产品。对于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转产或出租等的决策,需要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
  具体分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和生产能力可以转移两种情况来对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等)进行分析。
  (1)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
  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是指当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下来的生产能力无法被用于其他方面,即不能转产,也不能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
  决策标准:只要亏损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大于0就应该继续生产,因为停产亏损产品不但不会减少亏损,反而会扩大亏损。
  【案例16】北方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甲、乙两种产品是盈利产品,丙产品亏损。有关盈亏按全部成本法计算如表3.12所示,按变动成本法分解成本的资料如表3.13所示。
  表3.12  盈亏计算表  单位:元
  表3.13  成本分解表  单位:元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
变动期间成本
固定期间成本
  假设丙产品停产后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请作出丙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
  【分析】
  如果仅仅从表3.12的资料来看,停止丙产品的生产是有利的(利润将上升到400元)。但是否真正有利,还应参考其他资料才能确定。
  从表3.13可以看出,在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丙产品成本总额4900元中,分摊的固定成本为1400元(),而在变动成本法下,这部分费用均应在本期全数扣除,如果停产丙产品,那它分摊的1400元成本就要由甲、乙两种产品分摊。因此,在丙产品尚能提供边际贡献额1000元(-800-700-1100)的情况下,停止丙产品生产不但不会增加400元利润,反而会减少1000元利润(利润将降至2600元)。表3.14的分析可以证明这一点。
  表3.14  差量分析表  单位:元
继续生产丙产品
停止生产丙产品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
变动期间成本
固定期间成本
  (2)生产能力可以转移时,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
  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并不意味着该亏损产品一定要继续生产。如果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如转产其他产品或将停止亏损产品生产而腾出的固定资产出租),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边际贡献额,那么该亏损产品应该停产。
  决策标准:只要转产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总额(或租金收入)大于亏损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总额,就应停产亏损产品。
  【案例17】沿用案例16的资料,假设北方公司在停止丙产品生产后可将生产能力转产丁产品,转产丁产品的具体资料见表3.15,问是否应停止丙产品生产而转产丁产品?
  表3.15  预测丁产品资料  单位:元
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期间成本
追加机器投资
  【分析】
  在转产决策中,只要转产的丁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在有专属固定成本时应计算剩余边际贡献总额)大于亏损的丙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就应作出转产的决策。
  丁产品剩余边际贡献总额的计算如下:
  丁产品剩余边际贡献额=1-800-1(元)
  从上述计算可以看出,丁产品提供的剩余边际贡献额2000元大于丙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额1000元,说明转产丁产品比继续生产丙产品更加有利可图,此时企业利润总额将增至4600元,增加利润1000元,如表3.16所示。
  表3.16  差量分析表  单位:元
继续生产丙产品
转产丁产品
销售收入总额
变动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
(其中:专属固定成本)
  3.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由于所需零部件的数量对自制方案或外购方案都是一样的,因而这类决策通常只需要考虑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的成本高低,在相同质量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下,就低不就高。
  影响自制或外购的因素很多,因而所采用的决策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采用增量成本(实行某方案而增加的成本)分析法。
  (1)自制不需要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
  在由自制转为外购,而且其剩余生产能力不能利用(固定成本并不因停产外购而减少)的情况下,决策标准是:自制单位变动成本高于购买价格时,应该外购;自制单位变动成本低于购买价格时,应该自制。
  注意:购买零配件的价格包括买价,单位零配件应负担的订购、运输、装卸、检验等费用。
  【案例18】F公司生产甲产品每年需要A零件60000件,该公司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自制,并且可以达到外购的质量。由车间自制时每件成本为100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75元,单位固定成本为25元。现市场上销售的A零件价格为每件80元。该公司应该自制还是外购?
  【分析】此时自制不增加固定成本,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就是自制方案的单位增量成本。由于自制单位变动成本75元<外购单位价格80元,所以,应选择自制。这时每件A零配件的成本将降低5元,总共降低300000元。但如果停产外购,则自制时所负担的一部分固定成本(60000&25)将由其他产品负担,扣除因买价低于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而节约的成本,此时企业将减少利润:(60000&25)-(100-80)&6(元),也就是说自制比外购增加利润300000元,所以应该自制。
  (2)自制需要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
  在企业所需零配件由外购转为自制时需要增加一定的专属固定成本(如购置专用设备而增加的固定成本),或由自制转为外购时可以减少一定的专属固定成本的情况下,自制方案的单位增量成本不仅包括单位变动成本,而且应包括单位专属固定成本。
  【案例19】沿用案例18的资料,假设F公司自制A零件时,每年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250000元。
  要求:进行对A零件进行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
  【分析】
  此时,如果进行自制,要将每年增加的专属固定成本250000元考虑在内,差量分析见表3.17。
  表3.17  成本差量分析  单位:元
其中变动成本
其中专属成本
  计算结果表明,考虑专属成本后,自制方案仍比外购方案节约成本50000元,所以应该考虑自制。
  上面的结果也可以按案例18的思路来解:
  如果停产外购,则自制时所负担的一部分固定成本(60000&25)将由其他产品负担,扣除因买价低于自制单位成本而节约的成本以及自制需要增加的专属固定成本,此时企业将减少利润:(60000&25)-(100-80)&6=50000(元),也就是说自制比外购增加利润50000元,所以应该自制。
  (3)外购时有租金收入的决策
  必须把租金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边际贡献额作为自制方案的一项机会成本,并构成自制方案增量成本的一部分。这时,应将自制方案的变动成本与租金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边际贡献额)之和与外购成本相比,择其低者。
  【案例20】沿用案例18的资料,假设F公司如果不自制A零件,而是选择外购,则腾出来的生产设备可以出租,每年租金收入为320000元。
  要求:在这种情况下,F公司应该自制A零件还是外购A零件?
  【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若决定自制,就要将放弃外购方案可以获得的租金作为自制方案的机会成本考虑,据此可以进行差量分析,参见表3.18。
  表3.18  成本差量分析  单位:元
其中变动成本
其中机会成本(外购可获得的租金收入)
  从表中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考虑剩余生产设备的租金之后,外购方案比自制方案节约成本20000元,所以应该选择外购方案。
  (4)不分配订购费用、准备费用的决策
  在前面的决策中,订购费用、准备费用、储存费用等,或忽略不计,或分配计入单位变动成本。但是,订购费用、准备费用通常更接近于固定成本,因此也可以将此类费用单独予以考虑。
  分析时,应先计算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的总成本,然后再加以比较,择其低者。在计算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总成本时,既要计算基本费用(如自制中的生产成本、外购中的购买价格),又要计算附属费用(如自制中的生产准备费用、保管费用等,外购中的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
产品组合优化决策、牲畜组织决策
   4.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1)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当半成品可以对外销售时,存在一个将产品加工到什么程度(卖半成品还是产成品)的问题。
  决策标准: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大于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成本,则应进一步加工为产成品出售;反之,则应作为半成品销售。
  注意:进一步加工前的成本与决策无关,在此不用考虑。
  在上述公式中,左边是差异收入,右边是差异成本。另外,进一步加工后的增加的成本包括增加的变动成本和专属固定成本。
  【案例21】ABC公司每年生产、销售甲产品6000件,每件变动成本为67元,每件固定成本为5元,售价为100元。如果把甲产品进一步加工成乙产品,售价可提高到120元,但单位变动成本需增至80元,另外需发生专属固定成本4000元。
  要求:请替ABC公司作出立即出售甲产品,还是将其继续加工成乙产品再出售的决策。
  【分析】
  差异收入=(120-100)&(元)
  差异成本=(80-67)&=82000(元)
  由于差异收入120000元大于差异成本82000元,因而进一步加工是有利的。
  应注意的是,单位固定成本5元在计算中未予考虑,因为这一部分固定成本加工前、加工后均存在,属于与决策无关的沉没成本。
  (2)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济价值较大的产品。
  在分离以前发生的成本属于联合成本,要按售价等标准分配给各种联产品。分离后的联产品,有的可以直接出售,有的则可以继续加工后出售。
  联产品在分离后继续加工的追加变动成本和专属固定成本,称为可分成本。联合成本是沉没成本,决策时不予考虑;可分成本是与决策相关的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
  决策标准: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大于可分成本,应进一步加工。
  【案例22】北方公司生产的甲产品在继续加工过程中,可分离出A、B两种联产品。甲产品售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70元。A产品分离后即予以销售,单位售价80元;B产品单位售价120元,可进一步加工成C产品销售,C产品售价180元,需追加单位加工成本32元。
  要求:
  (1)A产品分离后立即销售是否有利;
  (2)B产品是否应该进一步加工?
  【分析】
  (1)分离前的联合成本按A、B两种产品的售价分配。
  A产品分离后的单位变动成本=[80/(80+120)]&70=28(元)
  由于A产品分离后的售价80元大于分离后的单位变动成本28元,故分离后立即销售是有利的。
  (2)B产品分离后的单位变动成本=[120/(80+120)]&70=42(元)
  B产品进一步加工成C产品的可分成本为32元,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为180元,而分离后B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20元,则
  差异收入=180-120=60(元)
  差异收入大于可分成本,可见,B产品进一步加工成C产品出售是有利的。
  三、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产品组合优化决策适用于多品种产品生产的企业。任何企业所能控制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在多品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种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一些必要的条件或因素,如机器设备、人工、原材料等,而其中有些因素可以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如果各种产品共用一种或几种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是有限的,就应使各种产品的生产组合达到最优化的结构,以便有效、合理地使用这些限制因素,其决策目标是企业边际贡献总额或利润总额最大。
  进行产品组合优化决策的方法,一般有逐次测算法和图解法,在此只介绍逐次测算法。
  逐次测算法是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和各种产品的情况及各项限制因素等数据资料,分别计算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边际贡献并加以比较,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测试,使各种产品达到最优组合。
  【案例23】北方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两种产品共用设备工时总数为18000小时,共用人工工时总数为24000小时。甲产品单位产品所需设备工时3小时,人工工时5小时,单位边际贡献额为42元;乙产品单位产品所需设备工时5小时,人工工时6小时,单位边际贡献额为60元。预测市场销售量:甲产品为3000件,乙产品为2000件。
  要求:请用逐次测算法进行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分析】
  (1)计算并比较两种产品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边际贡献额,如表3.19所示。
  表3.19  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边际贡献额
限制因素(小时)
单位设备工时提供的边际贡献额(元)
单位人工工时提供的边际贡献额(元)
  比较两种产品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边际贡献额可知,甲产品每单位设备工时的边际贡献额多于乙产品,而乙产品每单位人工工时边际贡献额多于甲产品。
  (2)进行第一次测试。试优先安排甲产品生产,剩余因素再安排乙产品的生产。根据限制因素,甲产品销售量预测为3000件,则安排最大生产量为3000件。其安排结果如表3.20所示。
  表3.20
产量(件)
所用设备工时(小时)
所用人工工时(小时)
边际贡献额(元)
  以上测试结果表明,按照这种组合方式所确定的两种产品的生产量来进行生产,可获得边际贡献总额为216000元,机器设备工时剩余1500小时。考虑到生产单位乙产品所用设备工时多于生产单位甲产品所用设备工时,为充分利用各项因素,可再测试将乙产品的生产安排先于甲产品,即先满足乙产品的生产,剩余因素生产甲产品。由于乙产品的市场销售量为2000件,所以,所安排的最大生产量也应为2000件。
  第二次测试情况如表3.21所示。
  表3.21
产量(件)
所用设备工时(小时)
所用人工工时(小时)
边际贡献额(元)
  将两次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可以看出,采用第二次测试的产品组合方式比采用第一次测试的产品组合方式多获边际贡献4800元(6000),同时又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即减少了剩余设备工时,使之由原来的剩余设备工时1500小时减少到剩余设备工时800小时。所以,第二次测试的产品组合,即生产甲产品2400件、乙产品2000件,是最优产品组合。
  四、生产组织决策
  1.生产工艺决策
  生产工艺是指加工制造产品或零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及加工方法的总称。
  (1)生产产品的年产量已确定的决策分析
  【案例24】F公司每年生产甲产品5000件,有A、B、C三种设备可供选择使用,其他有关资料见表3.22所示:
  表3.22  成本资料  单位:元
年专属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要求:作出选择使用哪种设备生产甲产品的决策。
  【分析】
  生产甲产品的产量5000件是确定的,可以计算年相关成本进行决策。
  使用A设备的年相关成本=2&220=1125000(元)
  使用B设备的年相关成本=4&150=790000(元)
  使用C设备的年相关成本=3&180=930000(元)
  从计算结果看出,使用B设备生产的成本最低,所以应该选择使用B设备生产甲产品。
  (2)生产产品的年产量不确定的决策分析
  【案例25】ABC公司有两套闲置设备,A设备每年折旧费40000元,B设备每年折旧费30000元。现在准备生产乙产品,若用A设备生产,则需支付一次性改装费用45000元,若用B设备生产,则需添置一台辅助设备,需要花费35000元。用A设备生产的乙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用B设备生产的乙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
  要求:决策应该使用哪种设备生产乙产品。
  【分析】
  由于生产乙产品的产量不确定,可以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分析。
  设A、B设备的成本无差别点为产量X,则有:
  85000+50X=65000+60X
  X=(8)/(60-50)=2000(件)
  A、B设备的成本无差别点为产量2000件,当乙产品的产量在2000件时,不管用A设备,还是B设备,两种设备的使用成本是相等的。当乙产品的产量在2000件以上时,应该选择用A设备进行生产(因为A设备的固定成本较高);当乙产品的产量在2000件以下时,应该选择用B设备进行生产(因为B设备的固定成本较低)。
  【案例26】北方机械制造厂在生产甲产品时,可以用普通铣床、万能铣床和数控铣床三种设备进行加工,这三种铣床加工甲产品的有关成本资料参见表3.23。
  表3.23  成本资料  单位:元
单位甲产品加工成本
每批甲产品的设备调整费
  要求:决策应该使用哪种设备生产甲产品。
  【分析】
  设a为普通铣床与万能铣床的成本无差别点,设b为万能铣床与数控铣床的成本无差别点,设c为数控铣床与普通铣床的成本无差别点,则可以列出如下方程:
  600+16a=1000+12a
  1000+12b=1500+10b
  1500+10c=600+16c
  解方程得:a=100(件),b=250(件),c=150(件)。当甲产品加工批量小于100件时,应该选择采用普通铣床,当甲产品加工批量大于100件小于250件时,应该选择采用万能铣床,当甲产品加工批量大于250件时,应该选择采用数控铣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