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银行怎么样是一家什么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怎么样是一家什么样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财经--人民网
■ 特别报道
 银行简介
中国民生银行是1996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我们于1997年开始为民生银行进行CI设计。当时民生银行刚起步不久,四大老牌国有银行已随处可见。如何使民生银行的形象脱颖而出?我们在民生的“生”字上整合了“源源生息”的理念,表现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和无限生机,从生机盎然的植物寻找设计灵感,以植物的严谨有序及无限生命力来赋予银行内涵,设计出非同一般的造型和色彩。。
? 06月21日
? 01月26日
? 11月03日
? 10月12日
? 09月17日
? 08月30日
? 12月21日
? 11月26日
? 11月18日
? 11月16日
? 11月17日
? 06月22日
? 05月22日
? 06月17日
? 01月03日
? 01月03日
? 11月23日
? 01月26日
? 05月30日
? 07月25日
? 03月30日
? 01月01日
? 12月27日
? 12月13日
? 09月05日
? 07月19日
? 06月08日
? 06月06日
? 04月30日
? 03月15日
? 03月13日
? 12月31日
? 12月31日
? 12月28日
? 08月30日
? 08月23日
? 07月04日上市银行创新样板
民生银行2013年再次成功发行了200亿元可转债,并于2015年6月完成了转股,补充了近200亿元资本金...
聚焦金融供给侧改革
在"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民生银行将锐意改革创新,践行"情系民生,服务大众"的办行宗旨,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推动和落实"凤凰计划"与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构建"战略引领、跨界互联、聪惠共赢"的小微金融升级版...
做好中国银行业改革试验田
1996 年1 月12 日,中国民生银行以发起人的方式募集股本,59 家单位作为发起人,募集股本金13.80248 亿元,其中85% 的股本来源于民营企业。
这种以发起人方式募集股本、组建银行的做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首次...
探寻民生银行社区金融发展路径
民生银行"好邻居"式专业服务打造中国金融"沃尔玛"
十五年铸造辉煌成就
着眼未来开拓创新
持续做大做强民生银行网络金融
三款APP投产 民生银行发力移动大数据
依托移动云平台 打造业务新模式
新起点 新梦想 新发展
中国民生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郑万春
  作为国内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是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旗帜,具有标杆的意义。20年来,民生银行在洪崎董事长和历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走出了一条低风险、高收益、快增长的现代商业银行发展之路,成为推动中国金融改革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创新变革力量。
中国民生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郑万春
服务大众 情系民生
  二十年前,民生银行顺潮而生,紧跟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如沐春风、茁壮成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深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二十年来,民生银行插上改革创新之翼,秉承"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经营理念,凭借对金融事业、民生幸福的孜孜以求,成为社会进步与环境友好的探索者和建设者。
本片通过对藏区不同人群对攀登这一主题的诠释,表现了民生人不断进取、不断超越、不断攀登的企业精神。
中国民生银行大事记
【1996年】 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正式成立。
【1997年】 成为国内第一家聘请国际知名会计公司(普华永道)审计年度财务报表的银行。
【1998年】 正式开通活期储蓄通存通兑业务;信贷管理系统在全行开通。
【1999年】 首张借记卡在上海发行。
【2000年】 中国民生银行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定价发行。
  20年来,民生银行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从2000年起,民生银行就开启了资本市场之旅,先后完成了A股上市、可转债发行、股权分置改革、H股上市等多项重大资本举措,为自身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支持。同时,民生银行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进行大胆创新试验,既提升了自身的公司治理水平,又丰富了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的创新实践。
  登陆A股市场:充分披露
  民生银行成立几年后就遇到了资本压力,13.8亿元资本金只能支持几百亿元的资产规模,到了1999年,感到资本金不足的民生银行开始将上市列入议事日程。
  直接上市
  1999年8月,民生银行董事会讨论上市问题。当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应该分步到位,先定向募集资金,再进入资本市场;另一种则认为,应当抓住时机,直接上市。董事长经叔平经过慎重思考后,果断拍板:直接上市。
  经叔平认为,直接上市的理由有三:其一,上市能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增资渠道。银行经营的是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自身的资本金多少直接决定了银行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其二,民生银行上市后,不仅要受到股东的监督,还要受到证监会和成千上万股民的监督,有助于尽快促进经营的规范化。其三,上市对于提高民生银行的知名度,扩大民生银行的业务也有很大的意义。会后,民生银行立即成立了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由经叔平亲自挂帅,开始正式运作上市有关事项。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民生银行发行3.5亿股普通股的计划。在获得证监会批复后,日,民生银行发行普通股3.5亿股,每股发行价格11.80元,扣除发行费用,共募集资金40.89亿元。申购新股冻结资金超过4170亿元,中签率仅为1.0288%。这些数字生动地表明了投资者对民生银行巨大的投资热情。日,中国民生银行股票(代码:600016)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四个"首次"
  民生银行上市不仅对自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境内银行上市的规范化也意义重大。
  由于银行的特殊性,监管机构对于银行上市非常谨慎。从2000年开始,证监会对银行上市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规则和规定。金融企业上市,信息披露是关键。从日到11月2日,民生银行应证监会的要求,对招股说明书及申报材料进行了多次修改。主要是根据证监会发审委的书面反馈意见和证监会五次口头意见修改招股说明书,按照当时即将颁布的特别规定对招股说明书进行规范;日,证监会正式公布《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号至第6号,对金融企业发行上市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作出了全面规定,民生银行成为首家执行新规则上市的商业银行。新规则出台后仅仅一星期,民生银行就公开发布了完全符合该规则要求的招股说明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民生银行为特别规定的及时出台作了重要贡献。
  时任民生银行行长董文标用四个字来形容民生银行信息披露的特点:充分披露。他说,"民生"真正做到了"监管机构要求披露什么,民生就披露什么",让一个"透明"的"民生"呈现在广大投资者面前。这一点在"民生"的招股说明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民生银行的招股说明书共213页,约20万字左右,连承销商都感叹,这是他们做过的最长的招股说明书。
  与以往上市公司,尤其是金融类上市公司相比,民生银行的信息披露实现了四个"首次"。
  一是首次采用两套审计报告披露信息,除了国内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外,还将国外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民生银行按国际会计准则出具的三年审计报告公诸于众。这在国内商业银行中是独一无二的。
  二是首次将贷款四级分类下的"一逾两呆"不良资产与贷款五级分类下的后三类资产状况同时披露。而此前上市的银行往往只披露"一逾两呆"的情况。
  三是首次对所有资产进行全面披露,不仅是信贷资产,还有非信贷资产和固定资产。
  四是首次对自身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分析。不仅说明了商业银行常见的流动性风险、行业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而且增加并详细分析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等。同时对很多风险都运用具体的数字进行阐述。
  此外,民生银行还按照国际惯例,在上市前清理了不良资产。对于一般性贷款,民生银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提取1%的呆账准备金。同时在贷款五级分类的基础上,对信贷资产的损失水平和损失准备进行充分评估后,计提补充呆账准备金。另外,董事会还通过决议,由上市前的老股东承担1999年底以前的不良资产产生的实际损失,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新股东的利益。
  对于此后陆续上市的商业银行而言,这些披露并无特别之处,但是放在2000年的大背景下,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都是"最高机密",还没有一家国内银行进行这样的充分披露。
  40亿可转债:救活了这个投资品种
  对于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民生银行而言,A股上市募集的40多亿元新增资本远远不够,到了2001年,民生银行又把重新募集资本提上议事日程。
  增加规模
  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可转债发行没有间隔一个会计年度的限制,透露了监管层鼓励可转债市场发展的一种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民生银行就把目光放在了可转债上面。7月13日,民生银行通过《关于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的决议》,决定发行23亿元可转债以增加资本。2002年,民生银行可转债发行进入审核阶段。
  2002年初,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按照这个通知的规定,民生银行发行可转债的规模可以扩大到43.2亿元。为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资金一次募集到位,2002年4月,民生银行董事会决定把发行规模调整为40亿元,并且修改了相关条款;5月27日召开了股东大会;到10月份,民生银行发行可转债申请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审核。
  遭遇寒流
  就在民生银行可转债通过发审会的前后,整个可转债市场遭遇了寒流。2002年四季度发行的两只可转债的规模都不到10亿元,但是都出现了一半以上的券商包销。可转债这个品种还行不行,40亿元能不能发出去?证监会、主承销商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向民生银行传递过这样的担心。证监会让民生银行排队等候,至于40亿元的大盘放下去会引起怎样的反响,他们心里也没底。到2002年底,已经通过发审会的可转债,包括民生银行在内一共8家,其他7家都不敢发,想发的都在改条款。主承销商也多次提出,在发行前的最后一周还在讨论这个问题——能不能发出去?
  主承销商基本上想参照前几次发行可转债的条款来修改民生银行的可转债发行条款,民生银行也对条款修改了三次,关键的地方做了一些让步,但是这些调整相对于主承销商的要求来说,只能是微调。而相对于同期的其他可转债品种,这个调整是比较小的,在当时的市场行情下,无疑是种冒险。
  到2003年2月份,整个市场的状况和市场对可转债的认可程度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监管机构、主承销商、民生银行,所有的着力点都放到确保发行成功上。为了让证监会相信民生银行可转债能够发出去,在2002年底,民生银行做了一个调查式的预约认购,征求认购意向。结果获得了超过80亿元的认购意向,大大增强了发行成功的信心。
  柳暗花明
  民生银行准备争取在2003年初发行,时间上的要求非常紧,年报必须尽早在1月至2月做出来,而2月份还有一个春节。于是,民生银行2002年底让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提前进场审计。普华永道投入了平时审计的一倍以上人员。而且每个季度都对民生银行做审计。另一方面,民生银行在2001年实现了数据大集中,所有的数据都在总行一本账上。结果是,民生银行2002年的年报赶在1月28日出来并通过了审计。
  柳暗花明,经过上述惊心动魄的时间赛跑,证监会终于在2月17日核准了民生银行发行可转债的申请。
  在民生可转债发行之前,市场上有两个主流观点:肯定包销、上市后肯定跌破面值。现在这两条全部落空,而且大大出乎了各界的意料。到3月4日公布申购结果,申购到位资金45.78亿元,超额15%,其中网下申购39.8亿元,网上申购5.97亿元。网下申购量中33.22亿元是通过民生银行的营销完成的。3月18日,民生银行可转债上市交易,快速走出一波令人叹为观止的火爆行情。至4月7日,交易最高价已站在110元上方。
  民生银行此次可转债的成功发行,不但及时补充了资本,而且救活了可转债这个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品种。此后,可转债成为了各家上市银行普遍采用的补充资本方式,民生银行在2013年也再次成功发行了200亿元可转债,并于2015年6月完成了转股,补充了近200亿元资本金。
  银行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
  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改革莫过于股权分置改革了。这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是为非流通股可以上市交易作出的制度安排。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要求上市公司陆续启动股权分置改革,民生银行跻身首批股改上市公司之列。9月12日,民生银行率先宣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
  错综复杂
  商业银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一度被业界视为股改难题的集中营。民生银行更是五家上市银行中股权关系最复杂的,因此股改的难度最大,挑战性最高。
  股权分置改革启动时,民生银行共有58家法人股股东,30多万家流通股股东。其中,法人股股东除两家外资股外,其余均为国内的民营企业。按照规定,实施股权分置改革需要取得法人股股东的一致意见,并争取大多数流通股股东对方案的认同。在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下,要想使全体法人股股东意识到改革的迫切性,达成一致共识,采取一致行动,困难可想而知。
  58家非流通股股东,各有各的情况,要让法人股东把股份拿出来全部流通,大家肯定都有想法。在股改方案公布以前,民生银行与58家非流通股股东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一对一沟通,得到了大部分法人股东的理解和赞同。
  精心设计
  民生银行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和非流通股股东的特殊情况,采取了先转增、后送股的支付对价方式。采用公积金转增方案原因有二:其一,58家法人股股东,各个股东的理解水平不一致,采取从外面增加比从其手中拿出去要更容易获得一些股东的支持;其二,部分法人股被股东质押,在质押解除前,无论承诺送股还是承诺缩股几乎是不可能的。采用公积金转增的方式,虽然也需要事先取得债权人的同意,但从程序上更具有可操作性。最关键的是,采用送股,需要取得质权人放弃部分质押股票的同意,而采取转增则需要其同意放弃其所对应的孳息。虽然同样都需要取得质权人的同意,但这对质权人来说,工作要简单得多。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更易取得质权人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质押问题能够顺利解决的重要技术保障。
  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应当承诺,其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自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至少在12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而民生银行在公布的股改方案中更是明确规定,"持有3%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承诺两年内不上市交易。"
  艰难协调
  由于民生银行近半数法人股处于被质押或冻结状态,且没有持股比例较高的大股东能够独自承担垫付责任,这成为股改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如果在方案实施日,这些存在股权被质押或被司法冻结问题的股东无法提供足额支付对价的股票,民生银行的股改工作将功亏一篑。通过大量翔实的调查和数据整理工作,股改工作小组对每一位股东的股权状况进行了认真核实,并针对股权被质押或冻结的状况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民生银行股改工作小组的人员全力协助股东们做好与质权人的解释和协调工作,多次到股东所在地与质权人进行沟通,以获取他们对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随后陆续取得了绝大部分质权人的同意函。对于未能取得同意函的股东,股改工作小组积极想办法,提供了金融机构担保、置换质押物、解除部分质押等很多可行的解决思路,并配合他们与有关机构进行协调,最终通过多种形式解决了全部质押股票支付对价的问题。在解决冻结股票的问题上,民生银行大股东的上佳表现也令人赞赏,泛海实业、东方集团、船东互保协会、健特生物、厦门福信等五家大股东以股改大局为重,仗义援手,替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垫付了约4800万股用于支付对价的股票,共同担当了大股东的责任。
  创造共赢
  日至16日,民生银行非流通股股东代表、公司管理层以及保荐机构人士,分别在京、沪、深三地举行了机构投资者见面会和网上投资者交流会,与投资者进行沟通和协商。经过交流沟通,大多数流通股投资者都表示了"客观上可以接受"的态度。
  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民生银行召开了董事会、投资者交流会,并进行了网上交流,获得大多数流通股股东的认可。10月17日,在股东大会上,民生银行的股改方案最终以高票顺利通过。
  在综合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股改工作小组确定了一个靠近下限的对价水平,这既给非流通股股东节约了很大的成本,也让流通股股东比较满意,创造了共赢局面。
  H股上市:香港年度最大集资盛宴
  早在2003年下半年,民生银行就开始酝酿H股上市事宜,在2003年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上相继通过决议,2004年和2005年拿到一系列批文后,民生银行于2005年6月份在海外进行了上市的预路演,但是当时国际市场对于没有政府背景的国内银行发展前景心存质疑,给出的发行价格过低,民生银行不能接受,因此在"临门一脚"之际放弃了H股发行。此后的2007年,民生银行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了152亿元资本金,解了补充资本的燃眉之急。但是民生银行并没有放弃H股上市的计划。在民生银行看来,H股上市不仅仅是募集资本金,而是借香港上市规范自己,按照全球上市银行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向国际标准看齐,向一流银行迈进。2009年,这个时机终于成熟了。
  时机选择
  2009年4月,民生银行董事会通过决议,启动H股上市,在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并获得银行监管机构的批准后,10月29日,民生银行H股上市获得证监会最终批复。
  这并非民生银行H股上市的最佳时机。11月6日,民生银行投资参股的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简称美联控,UCB)被加州金融管理局关闭,民生银行为此项投资确认减值损失8.24亿元。与此同时,在10月下旬的八天内,16家美国中小型银行相继倒闭,全美当年倒闭银行数多达115家,这让众多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于银行的投资心存余悸。
  此时,又恰遇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中国经济呈现率先复苏的大好势头,这注定民生银行H股上市,会演绎一场当年香港资本市场最大的集资盛宴。
  国际路演
  从11月2日开始预路演到19日最终定价,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民生银行完成了香港市场年度最大的一笔筹资。
  根据海外上市流程,11月2日到6日,民生银行开始预路演推介。据预路演的反馈,11月8日,民生银行和承销商共同确定了8.5-9.5港元的招股价区间。11月9日,民生银行开始在香港正式举行H股上市路演,向投资者发放红鲱鱼招股书。当日中午,香港四季酒店二楼大宴会厅,300多名机构投资者的代表前来参加民生银行的上市路演推介。
  在香港参加了几场一对一的投资者见面会之后,11月10日下午,民生银行的路演团队兵分两路,一队由时任行长洪崎率领,一队由时任副行长赵品璋率领,分别奔赴新加坡和迪拜,开始赴美欧进行国际路演推介的进程。
  国际路演之余,民生银行还于北京时间11月12日下午5点举行新闻发布会,香港上百家媒体记者通过大屏幕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洪崎宣布,从11月13日起,民生银行在香港开始正式公开招股。13日上午7点半,香港交易所网站上挂出了民生银行招股说明书。
  至11月18日中午12时,香港的公开招股结束;美国东部时间11月18日下午5点,国际路演结束,11月19日进行公开定价。
  超额认购
  从民生银行将发行H股的消息发布之日起,很多机构投资者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与民生银行和承销商接洽,希望成为基础投资者,以确保自己能够获得明确的股份。在预路演过程中,众多机构投资者更是表现踊跃。
  11月9日路演当天,机构投资者的认购金额达到国际配售总金额的2倍,并于10日达到将近3倍,此后稳步增加,到了美国东部时间18日下午5时,国际路演结束,最终国际认购部分超额配售近12倍。
  就在机构纷纷抛出大单的同时,散户也踊跃认购。11月13日当天,散户就领走了近3万份招股说明书、约30万份认股申请表;到11月16日,招股说明书已加印两次,总共领取了近6万份,认股申请表被领走了近60万份,认购十分踊跃。
  到18日中午12时,散户认购结束,民生银行H股获得了散户超过160倍的认购,最终启动了回拨机制,将对散户公开发行的比例从原定的5%上调到20%——根据民生银行H股招股说明书,如果香港公开发售认购超过100倍,香港公开发售可供认购的股份总数将达到6.64亿股,占全球发售股份的20%。
  由于香港散户和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于民生银行的热捧,最终民生银行H股的发行价格确定为9.08港元,在行使超额配授权之前,募集资金达到301.61亿港元。
  日9点30分,中国民生银行H股(代码:01988)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聚焦金融供给侧改革
服务实体经济新发展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开启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决定和总书记讲话指明了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新方向,并确立了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新重点。
  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试验田,中国民生银行将于日迎来成立20周年华诞。在"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民生银行将锐意改革创新,践行"情系民生,服务大众"的办行宗旨,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推动和落实"凤凰计划"与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构建"战略引领、跨界互联、聪惠共赢"的小微金融升级版,破解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痼疾,并通过打造"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的金融沃尔玛超市"式社区金融商业新模式,为居民客户提供可信赖的"金融管家式"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新版民生银行助力我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
  一、"十三五"规划提出新理念,宏观调控引入新思路
  (一)"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新理念
  "十三五"规划建议旗帜鲜明、浓墨重彩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廓清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和着力点,也为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创新发展,着力点在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包括拓展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经济、蓝色经济,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制造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协调发展,着力点在于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包括实现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经济建设与国防协调等。绿色发展,着力点在于改善生态环境,包括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放发展,着力点在于实现合作共赢,包括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治理等。共享发展,着力点在于增进人民福祉,包括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和创业、推动健康中国、完善社会保障等。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突破,必将引领未来的中国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崇尚创新、注重协调、追求绿色、厚植开放、深谋发展,并在实践过程中突破发展瓶颈、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培植发展动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努力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二)宏观调控引入了新思路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全新的表述,标志着中国宏观调控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将更加强调通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来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型驱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受凯恩斯主义影响较深,更注重需求侧的管理,更强调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这"三驾马车"的作用。但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从需求端发力的刺激政策效果逐渐减退,效力明显下降。这一现实反证出当前面临的不是短期的、周期性的、外部的冲击,而是中长期的、结构性的、内部的压力。经济刺激政策对前一种情形或许有效,但对后者却作用有限。
  为此,必须改变过去过于强调需求端作用的思路和方式,而应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创造的潜能,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强国富民,改善生态民生,进而打造长期、可持续的新型驱动力。
  二、实体经济产生新需求,金融机构面临新机遇
  随着"十三五"期间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实体经济的新需求将会不断涌现,并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复杂化的特征。金融机构需对此保持密切关注,并积极把握其间蕴含的良好新机遇。
  (一)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新需求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有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人均收入水平将比2010年翻一番。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在8000美元左右时,消费结构将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目前我国的人均GDP约为7800美元,已接近这一阶段。随着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和中产阶级的崛起,居民消费需求将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从"吃穿住用行"的基本需求向"学乐康安美"的方向升级,从第二消费时代向第三、第四消费时代过渡,这必然催生对信用卡、消费信贷、跨境支付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大量新增需求。
  (二)产业升级转型拓展新市场
  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为未来十年的产业发展制定了行动纲领。一方面,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升级,行业间的并购重组将会加快,对并购贷款、投行服务需求巨大。另一方面,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能源、环保节能、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方兴未艾。除信贷需求外,对财务顾问、资产管理、资本市场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也将非常迫切。
  (三)基建投资领域仍有新空间
  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交通、水利、地下管网、民生工程等方面还有较大空间,加大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双引擎"的投入,短期可以托底稳增长,长期也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实现中高速增长的重要推手。新型基建项目的融资主体将从政府平台转向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的PPP方式,资金来源也将从"信贷+信托"转向"信贷+债券"。
  (四)区域协调布局提供新机遇
  "十三五"期间,三大国家级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将会继续推进,四大板块(东、中、西部及东北)之间发展也将趋于平衡,这种区域战略布局的优化将会产生新的业务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国成为对外投资大国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企业"走出去"的空间将会进一步打开,也将为银行业推进国际化战略提供重要契机。
  (五)加快绿色发展创造新动力
  "建设美丽中国、打造绿色经济升级版"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央行相关研究显示,未来五年我国每年的绿色投资需求为两万亿元,其中财政只能提供10%-15%的资金。而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测算,我国"十三五"期间的融资需求约为14.6万亿元,如果选择更高标准的环境修复方案,资金需求则高达30万亿元。可以看出,我国绿色投资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能效融资、碳排放权融资、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创新需求将更为迫切。
  三、金融改革落实新举措,创新模式提供新供给
  "十三五"规划建议稿首次提出,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周小川行长也强调,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这意味着未来五年金融业必须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以稳健经营为目标,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构建新的行业监管方式和业务发展模式,改进服务方式,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益,促进金融业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更为强大的动力源泉。
  (一)大力发展创业金融,破解创业融资难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是激发创新的重要途径。创业金融,目的就是通过一整套的金融制度创新,包括新三板、天使基金、PE/VC以及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切实解决创业者的融资难题。
  发展创业金融,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资本市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孵化、上市,并支持创业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另一方面,要支持并推动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努力向创业企业提供结算、融资、理财、咨询等一站式系统化的金融服务,对于具备发展前景的企业和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在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拓展金融业发展空间。
  (二)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实现金融业态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同金融的结合,正引领金融朝着渠道移动终端化、跨界融合常态化、产品服务精细化等方向发展,成为提升我国金融业综合竞争力的新生力量。
  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进一步规范,不仅可以提高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的匹配程度,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激发社会创业的激情与活力,推进新业态、新动力的形成与发展,为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三)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不时出现的"雾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清洁空气、干净水源,对于我国的不少地方而言已经变成奢侈品。为此,促进绿色发展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通过绿色金融,将社会资金引导到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方面,不仅有现实必要性,而且有社会迫切性。
  一方面,金融业应综合考虑与环境相关的收益、风险和成本,引领信贷资源逐步从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行业退出,支持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有效缓解我国产业结构"过重"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加快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金融产品发展,推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投融资机制形成,更好地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注重发展普惠金融,推动发展成果共享
  普惠金融有两个特征,一是客户覆盖面更广,服务对象从低收入群体扩展到城市白领、小微企业、弱势产业以及欠发达地区。二是产品和功能更加多样,除了存款类产品,还包括诸如信贷、支付、结算、租赁、保险、养老金等综合化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充分体现了共享发展的理念。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需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双轮驱动。从国家层面,应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制定有针对性地优惠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坚定服务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贫困地区发展的战略定力,增加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有效供给,着力解决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金融机构层面,需要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使普惠金融的供需两端更加匹配;通过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工具,降低普惠金融的服务成本;通过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控制普惠金融的业务风险。
  四、民生银行确立新战略,砥砺前行再创新辉煌
  1995年前后,全国工商联原主席经叔平在受命筹建中国民生银行初期就提出,民生银行应建设成为"百年老店"。而要打造"百年老店",就必须制订明确、清晰、系统的发展战略加以引领。
经系统、深入调研,民生银行近期已研究制订了未来10年发展的新战略。展望未来,民生银行将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动以"凤凰计划"打造新版民生银行,以"回顾过去20年,展望未来10年,打造百年老店"为主线,描绘可持续健康发展新蓝图,引领民生银行新发展,再创民生银行新辉煌。
  (一)聚焦持续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未来民生银行将继续丰富产品服务功能,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整合外部资源,为实体经济主体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一是丰富产品服务功能。除基础性的存款、贷款、结算业务之外,还将根据不同类型实体经济需求,提供理财、现金管理、财务顾问等"融资+融智"、"商行+投行"的差异化服务。二是加强金融创新力度。创新是民生银行的灵魂。下一步,民生银行将会加快资产业务、负债产品、交易业务等金融创新,大力推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渠道发展,以类型丰富、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产品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三是积极整合外部资源。未来民生银行将会与证券、保险、租赁、信托、担保、基金等机构广泛合作,建立资源集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二)调整信贷结构,有效服务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加大对"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 "十三五"期间,民生银行将积极布局9大战略新兴产业,支持《中国制造2025》相关产业发展,优先支持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生物医药等15个行业,助力我国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二是通过打造特色分行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会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民生银行将组织各分行因地制宜制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特色业务,形成与金融同业的差异化竞争,为区域性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支持。
  (三)发展绿色信贷,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十三五"期间,民生银行将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在加快退出"两高一剩"产业的同时,把信贷资源更多地向环保产业倾斜,将业务重点定位于新能源、低碳行业等领域,积极开发收费权质押、特许经营权质押、未来收益权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使金融服务方案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
  (四)加快全球布局,携手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加快建设全面开放型经济体进程,民生银行也将适应这一趋势,积极加快国际化布局,加强国际业务团队建设,聚焦"跟随战略",将金融资源更多地投入"一带一路"等重点建设,服务工商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覆盖境内外、本外币的一体化优质金融服务。
  (五)坚持"两小"战略,大力支持"双创"
  为使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的小微企业,民生银行将继续按照"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宗旨,优化管理体制,提升客户体验,支持创业创新。"十三五"期间,民生银行将致力于构建"战略引领、跨界互联、聪惠共赢"的小微金融生态圈,以互联网为依托,搭建入口多样化的获客平台,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和放款效率,助力破解制约小微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痼疾,并通过打造"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的金融沃尔玛超市"式社区金融商业新模式,为社区居民客户提供可信赖的"金融管家式"服务。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小微金融与社区金融业务联动,线上线下联动,为小微企业、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高品质的金融服务和增值体验。
  日,民生银行将迎来20周年华诞。作为我国第一家完全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近20年来,民生银行持续改革创新、积极锐意进取,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各项事业保持稳健,社会美誉度总体上稳步提升,实现了自身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并为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推动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生银行将持续改革创新、不断追求卓越、继续砥砺前行,加快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及全球竞争力的跨界互联、聪惠共赢、平台型现代金融服务集团,努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做好中国银行业改革试验田
中国民生银行二十年改革创新之路
民生银行从日成立到2016年1月的20年间,先后经历了初期发展、首次腾飞、调整转型、二次腾飞、全面变革五个阶段。
  初期发展
  日,中国民生银行以发起人的方式募集股本,59家单位作为发起人,募集股本金13.80248亿元,其中85%的股本来源于民营企业。这种以发起人方式募集股本、组建银行的做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首次。日,作为第一家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组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记成立,经叔平担任董事长。
  从日成立到日的四年多时间,是民生银行的初期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民生银行开始按照规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运作,开展了一系列机制创新和业务创新。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两项有意义的制度创新:对报表进行国际审计,实行利润工资率与利润费用率"两率挂钩"。同时,民生银行确定了"民营、中小、高科技"的客户定位,致力支持民营企业、服务民营经济。
  虽然确立了产权清晰的制度基础,建立起良好的公司治理架构,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是由于定位与自身的实力差距较大,以及作为民营企业的体制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民生银行发展速度较慢、不良贷款率较高的问题很快显现。
  到1999年末,民生银行资产规模不到400亿元,不良贷款率达到8.72%,为了提取足够的贷款损失准备,资本金也从成立之初的13.8亿元减少到8亿元。民营企业作为主要股东的机制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民生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
  在这个关键时刻,日,民生银行召开2000年度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董事会。同日,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聘任董文标为行长,洪崎、魏盛鸿为副行长。在新一届经营管理层的带领下,民生银行开始进入首次腾飞阶段。
  首次腾飞
  2000年之后,民生银行从调整战略定位、进军资本市场、建设科技系统、强化风险管理、发力公司业务等方面全面推进,实现了风险可控前提下的超常规发展。
  新一届经营管理层组建后,民生银行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着手调整战略定位,把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行业,以及这些行业的大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这些行业主体都是大企业,信用非常好,贷款风险很低。这是民生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进行的战略选择:走低风险、快增长、高效益的超常规发展之路。
  进入2000年,民生银行的上市步伐骤然加快。日,民生银行以每股11.8元成功发行3.5亿股新股,募集资金40多亿元。随后,民生银行又在日成功发行了40亿元可转换债券,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实力。
  2001年1月,民生银行启动了数据大集中的建设工作。经过10个月的艰苦奋战,到日,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大集中综合业务系统"正式上线,在国内银行业首次实现了"数据大集中"。
  与此同时,民生银行通过管理体制创新来强化风险管理,杜绝了巨额不良贷款的产生。2002年,民生银行在中国银行业率先迈出了授信评审独立化、专业化的关键一步。独立授信评审体制建立的效果迅速显现出来,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大幅下降。除了独立授信评审之外,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置,民生银行也采用了集权化的处置方式,实现了不良贷款回收的最大化。在防范操作风险方面,民生银行的会计集中处理和稽核体制的垂直化管理也有效防范了风险。
  民生银行还在激励机制、产品服务等方面做了很多创新,特别是公司业务依靠创新异军突起,快速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排头兵。从2001年到2005年,民生银行抓住机遇,实现了高速健康发展。总资产从2000年末的697.15亿元增长到2005年末的5777.6亿元,净利润从2000年的2.39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7.38亿元。
  调整转型
  虽然实现了高速发展,但是民生银行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增长方式还是传统的外延式、粗放型的,不可持续,必须进行深入变革。2006年到2008年,民生银行主动实施了调整转型。
  变革从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的调整开始。2005年下半年,民生银行开始酝酿公司业务组织架构的改革,最终决定实行公司业务的集中经营,把支行的公司业务全部上收到分行,支行只从事零售业务。在中国银行业,这是一个创举。从2006年初开始,短短的半年时间,民生银行完成了22家分行和直属支行的公司业务集中经营,除北京管理部和上海分行之外,所有的分支机构都在进行市场细分、定位和规划的基础上,重组销售架构,完成公司业务集中经营,最终把246个支行的公司业务上收到分行的176个行业金融部,初步形成了行业规划、市场定位、专业化团队、专业化营销和专业化评审。
  看到公司业务集中经营带来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的成效之后,民生银行又开始酝酿力度更大的改革——公司业务事业部制改革。2007年7月,民生银行正式决定全面启动公司业务事业部制改革,这在中国银行业是一个"吃螃蟹"之举,在业界引起了震动和高度关注。2007年9月,首批四家产品金融事业部挂牌成立;2008年初,四家行业金融事业部挂牌成立。
  2008年,在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民生银行各事业部依靠专业化经营较好地控制了风险,实现了健康发展;此后几年,事业部成为民生银行贷款定价能力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增长以及为战略客户提供"金融管家"服务的重要贡献者。
  民生银行公司业务事业部改革的另一大收获就是,传统上同时经营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的支行基本上不再从事公司业务,从而为大力发展零售业务腾出了渠道阵地。作为零售业务的后来者,民生银行确定了在大力发展零售负债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零售资产业务,利用资产业务带动负债业务进而带动整个零售业务发展的思路。零售资产业务的突破点就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日,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商贷通"在上海推出,为贷款额500万元以下的小商户、小业主提供金融服务,标志着民生银行全面进军小微金融服务。
  二次腾飞
  2009年下半年,根据2006年以来战略调整和经营转型所取得的成效,结合H股上市的要求,民生银行董事会提出新的战略定位——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民生银行随即全力推进战略业务的发展,全面推进战略转型。
  几年下来,民生银行以民企战略、"两链"金融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推动"金融管家"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促进了优质客户基础做大做强。到2015年6月末,民生银行境内对公业务板块中,有余额民企一般贷款客户数、民企一般贷款余额占比分别达到75.40%和59.60%,"民营企业的银行"的战略地位不断强化。
  自2009年起,民生银行全力进军小微金融服务领域,持续创新商业模式,大胆变革作业模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小微金融标杆。六年多来,民生银行"扎扎实实做真小微,扎扎实实真做小微",累积发放小微贷款超过2万亿元,小微企业客户超过340万户,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2008年10月,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事业部挂牌成立,为高净值及超高净值客群提供全方位管家式服务。几年来,民生银行构建与客户需求相协调的专营团队和销售模式,打造了撮合业务平台、个人高端授信通道及海外信托业务,探索建立了独特的高端非金融服务及家族办公室业务模式。
  除了全面推进战略业务之外,民生银行也发力小区金融,把现代金融服务渗透到社会毛细血管,并迎接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积极拥抱互联网金融。2013年,民生银行正式推出小区金融业务,大力推进小区金融的产品体系、渠道网络和支持系统建设,建设小区金融便民店,服务千家万户的小区客户。到2015年6月末,民生银行社区网点(含全功能自助银行)达到4800多家,其中获准挂牌的社区支行841家。
  2012年7月,民生银行推出手机银行,到2015年9月末,个人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达到1756.43万户,客户交易活跃度远超同业平均水平。日,民生银行率先推出直销银行,为客户提供纯线上互联网金融服务,到2015年9月末,直销银行客户达到249.23万户。2008年末到2015年9月末,民生银行资产规模从10543亿元增长到43749亿元,成为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38位和全球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81位的大型银行,转型成效十分显著。
  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银行面临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民生银行也迎来了一次重要人事更迭:8月,因受邀出任中国  民生投资公司董事局主席,董文标辞去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一职,行长洪崎接任董事长,带领5万多名员工共同打造"未来版"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未来三年到五年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必须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战略性的思维谋划全局,全面推动战略提升。
  2014年5月,民生银行正式启动了应对利率市场化能力提升规划项目,从顶层设计出发,制定变革蓝图及实施路径,全面深入推进转型。2015年1月,洪崎将该项目命名为"凤凰计划",计划用三年到五年时间实现民生银行的全面战略转型和经营管理体系再造。民生银行相信,一定能在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中经受住考验,成为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具备卓越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银行。2015年9月,作为凤凰计划的重中之重,市场营销管理体系改革开始启动,民生银行公司银行大事业部制及零售、金融市场总部制改革全面启动。
  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的机遇和挑战,民生银行将以全面实施凤凰计划为契机,努力实现主体能力提升,不断强化核心优势,稳步向专业化、综合化、国际化的全球领先银行的目标迈进。
探寻民生银行社区金融发展路径:"好邻居"式专业服务打造中国金融"沃尔玛"
  "随着商业银行经营重心下移,纷纷发力零售银行业务,社区金融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民生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行自2013年7月率先启动社区金融战略,逐步打造了全新的零售银行商业模式,即以"好邻居"式专业服务,打造中国金融"沃尔玛"。截至2015年6月末,民生银行拥有持牌社区支行841家,其他社区网点3500家,服务的社区客户达到355万户,管理客户金融资产达到1281亿元。
  "从民生银行的实践来看,社区金融是贴近社区居民的"好邻居"式金融业态。"该负责人表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空间和时间上贴近居民。在空间上,社区网点一般设立在社区周边,辐射周边1.5公里范围内的社区居民。在时间上,社区网点服务时间延长。以民生银行的社区网点为例,其营业时间一般延长至晚上8点。
  二是融入社区,贴近居民。社区服务团队基于社区支行的地理优势,将自身作为社区中的重要一分子,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社区附加服务,来融入社区之中,建立跟社区居民们的深厚信任基础。比如,有的社区网点与居委会联合为居民提供健康养生和亲子手工课堂,增进社区居民间的感情;有的社区网点支持广场舞、棋牌俱乐部等社区社团,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有的社区网点则与周边商户合作,推出多种商品、服务特惠服务。形式多样社区附加服务的推出,使得社区服务团队快速贴近居民,逐步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赖。
  三是了解需求,贴近居民。与传统网点的"等客上门"服务模式不同的是,社区网点深入社区,服务团队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营销活动、主动上门及与社区居民主动沟通等方式,扎根社区,在深厚感情和信任基础上,得以充分了解社区客户需求,进而提供更加专业的金融服务。一位社区支行的服务经理坦言:"原来在支行(传统网点)更多地是给客户打电话简单地推荐产品,比的是收益率。而做社区,则要建立与客户的情感联系以及信任关系,进而了解到客户的真实需求,真正做财富管理,这是社区业务吸引人的最大亮点。"
  "社区金融也是针对社区居民的一种专业金融服务业态。"民生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及各家银行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居民的简单金融交易需求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快速得以满足,但从国内外实践看,对于复杂的金融咨询和交易,客户仍然倾向于以面对面方式,接受银行人员的专业服务。为此,社区金融核心是在"好邻居"的基础上,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这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丰富的金融产品供给与购买咨询服务。很多社区居民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了解保险、基金、贵金属、券商等各种金融产品,更不清楚如何运用金融产品组合实现自己的财富管理。社区金融借助社区网点和服务团队,主动贴近社区居民,向其介绍财经资讯以及各类金融产品知识,帮助社区居民购买适合自己的各类金融产品。例如,在一家社区网点,服务团队在周末邀请社区居民参加理财沙龙,邀请基金、券商的专家,分享最新的财经资讯,介绍市场走势以及资产配置建议,让社区居民周末在家门口也能悠闲地享受到专业金融服务。
  二是特定客户群的专属财富管理服务。社区有各种各样的客户群,银行在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基础上,可以细分客户群体,为其提供更加专业的金融服务。比如,民生银行在社区开展了家庭综合财富管理服务。与传统以"保值、增值"为目标的个人理财不同,民生社区金融的家庭财富管理服务,更加注重家庭财务规划,以及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家庭责任的实现,是更加专业的金融服务。
  不过作为国内社区金融的先行者,民生银行也在探索中根据市场变化而有所调整。民生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民生银行开始主动实施网点分类管理,一方面积极申请牌照,并将资源集中投入到服务能力更强、效率更高的持牌社区支行上;另一方面,对于获取牌照可能性不大的一些社区网点,则区分不同情况,或转为自助银行,或迁址经营、关闭。
  "这种调整转型是主动而为,是正常的经营行为,旨在进一步完善社区金融商业模式。"该负责人表示。
十五年铸造辉煌成就
着眼未来开拓创新
持续做大做强民生银行网络金融
  当前互联网金融时代,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互联网+"战略强力推进,新兴金融业务快速演变创新,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讯运营商等非金融机构强势进军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生态迅猛改变,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投资理财、支付结算等传统业务均遭到蚕食和侵蚀。与此同时,社会成员的消费习惯和服务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金融需求快速攀升。无论是政策环境、竞争态势,还是市场需求变换,都向商业银行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机遇与挑战并存,谁能顺应趋势、快速出击,谁就能赢得主动、抢占有利竞争地位,否则只要竞争失败,失去的肯定不仅仅是互联网金融市场,而将是整个零售业务。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考虑,中国民生银行在奋力深耕电子银行十余年并取得卓越成效的基础上,近年来愈发重视网络金融建设和发展,瞄准领航同业的目标,重点围绕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和线上支付等趋势性业务开展平台、产品、服务和营销宣传创新,采取低成本广泛获客的市场推广模式,大力拓展客户规模,持续提升客户价值,助推民生银行顺利实现战略转型、快速跻身商业银行第一梯队。
  一、民生银行网络金融发展历程和成效
  早在1999年,民生银行即以分行为单位推出电话银行服务;2002年,民生银行整合电话银行成立客户服务中心,开通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95568,为客户提供金融咨询、业务办理等全天候标准化服务;2005年,民生银行在客户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融合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三大电子渠道,以创造客户价值为导向,成立电子银行部;2012年,为抓住移动金融发展契机,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成立移动金融中心,专门负责手机银行开发和创新;2013年,民生银行新设直销银行部,成为银行业率先设立专门机构试水直销银行新型业务模式的商业银行;2014年底,顺应互联网金融大发展的趋势,民生银行将电子银行部更改为网络金融部,并于2015年增设信息技术中心,专司网络金融平台建设和产品开发。经过15年多的不懈努力,网络金融成为民生银行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推进器,不仅为全行核心竞争力、经营效益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做出了显著贡献,而且打造了全新的客户体验,提供方便快捷、特色鲜明的绿色金融服务,赢得了客户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1、网络金融成为民生银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民生银行持续加大网络金融投入,积极探索信息网络技术与金融业务的融合,依托先进的核心信息系统和强大的科技研发力量,大力创新产品和服务,不仅实现了大部分柜台业务向线上的迁移,而且还创新开发了许多线上专属特色产品,如跨行资金归集、跨行通、手机银行借记卡预约办卡和卡激活、指纹支付、云闪付、IC卡转账、网点排号、手机号跨行转账、自助注册客户小额支付以及直销银行如意宝、定活宝、民生金等。目前,民生银行已构建了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微信银行、短信银行、"E"线通和自助银行于一体的网络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并建立了完善的网络金融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品牌宣传和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网络金融发展道路,成功实现了金融服务方式和业务发展模式的创新,为民生银行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网络金融成为现代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相对于物理网点而言,网络金融具有成本低廉、高效便捷、低碳环保、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等优势。近年来,随着民生银行网络金融建设的不断深入,其网络金融产品功能更加强大,特色服务日益丰富,安全性能持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客户的支持和信赖。民生手机银行2012年7月上市,短短三年多时间客户数达到1900万户,赶超多家先发银行,牢牢站稳商业银行第一梯队;同时,其客户交易活跃度始终居于银行业领头羊地位,继2013年跃居手机银行交易量首批突破万亿元行列之后,2014年全年交易量再创新高,达到3.21万亿;2015年增势更为迅猛,12月31日,客户使用民生手机银行处理资金量超6万亿,达到上一年全年1.8倍。民生直销银行于日上市,目前客户数已突破290万户,如意宝申购总额超8000亿元,为客户赚取收益达20多亿元。民生银行网上银行客户超1400万户,在同等规模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市场占比居于前列。网上银行交易替代率逾90%,居于同业领先水平;电子渠道理财销售占比和小微客户电子渠道交易占比均达95%以上。这些数据表明,网络金融成为该行交易和服务的主要渠道,降低了柜面压力,有效缓解了全行业务量快速增长与物理网点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减少了客户排队,使该行网点集中资源服务部分柜面客户,促进了民生银行整体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
  3、网络金融成为提升客户价值的有力武器。数据分析表明,网络金融有助于商业银行培养客户忠诚度、提升客户价值。美国银行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对于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只拥有活期存款账户的客户,50%会在1~2年内离开;只拥有定期存款账户的企业,30%会离开;而同时拥有定期、活期、网上银行账户的客户,最终选择离开的比率只有1%~2%。同样,民生银行网络金融在巩固客户忠诚度、提升客户价值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签约网银、手机银行还是直销银行的客户其流失率明显低于未签约网络金融产品的客户,而且网络金融客户的存款和金融资产远远超过非网络金融客户。以手机银行为例,2013年7月~2014年3月,签约手机银行客户中有94万户在民生银行开户时间比签约手机银行要早6个月,这些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前后的月均金融资产变化很大,总增长率为37%;考察分析民生银行2013年新增客户,其中非手机银行客户流失率是手机银行客户的6.69倍,而且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日渐拉大。
  4、网络金融品牌效应快速释放。民生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积极探索营销宣传新模式,开银行业微电影传播先河,精心制作"家"、"兄弟"、"无需等待"、"肩并肩"4部微电影,将手机银行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归集、手机号转账、网点排号和理财投资等特色功能融于情节完整、扣人心弦的故事,在门户网站、优酷等平台发布宣传,用户点击踊跃;与全国性热门互联网媒体紧密合作,全面开展精准数字营销,实现广告投放效果的可监测和量化,助推了品牌知名度的扩大和美誉度的提升,赢得客户支持和信赖的同时,也获得了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好评。日,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揭晓了该年度中国手机银行综合测评结果,从用户转化率、版本类型及开通方式、功能、安全和用户体验五个方面进行严格评价,民生手机银行凭借用户转化率高、版本类型齐全、开通方式便捷、功能特色丰富、安全性和客户体验优良等优势,以最高综合得分在参评的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名列第一,这是继2013年、2014年夺得中国手机银行评测综合评分第一名后,又一次稳居榜单首位;7月9日,新浪财经揭晓"2015年银行综合评选"结果,民生手机银行获得网友及专家评委的肯定和好评,第三次蝉联"年度最佳手机银行"大奖,是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商业银行;民生直销银行面市一年多,便先后荣获"年度最佳互联网金融奖"、"中国金融行业最佳创新项目奖"、"年度最受欢迎直销银行奖"等多项荣誉。
  二、民生银行网络金融快速发展缘由
  在参与主体日益增多、用户需求快速变换、客户要求渐次高企的竞争激烈的网络金融领域,民生银行缘何能脱颖而出、站稳第一梯队,这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把握机遇,适时推出。每一种新业务的推出都需要把握一个合适的时机,如果太早,业务推广的大环境没有形成,难以取得先发优势;如果太晚,市场份额行将瓜分殆尽,错过良机,想抢食他人业务做大市场何其艰难?。民生银行深谙业务创新和上市时机选择的重要性,核心平台建设和产品研发上市均需要通过全面的市场调研后,再进行开发,并挑选一个最佳时机推出。以民生手机银行为例,尽管我国手机银行业务诞生于1999年,但受通讯和网络技术欠发达、成本较高、人们手机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等多因素制约,手机银行业务发展较为缓慢。据工信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时我国手机用户达8.3亿,其中开通手机银行的用户数不足2000万户,占比只有2.4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手机银行客户数快速增长,据艾瑞咨询公司发布的《2011年中国手机银行发展研究报告》,截至2011年6月中国手机银行用户数超7000万户,比2010年末增长1081.12%,这个情况说明,在我国已经具备了广泛发展移动金融尤其是手机银行的技术和市场条件。各家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电商等都认识到移动金融领域中蕴藏的重大机遇,以及满足用户移动化金融服务需求的重要性,纷纷加大投入和创新,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在这个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好时机,民生银行抢抓机遇、谋定而行,在2011年底开始备战手机银行,并于2012年7月正式推出,可谓正逢其时、拿捏精准,既抓住了移动金融发展初期市场空间还很巨大这个机遇,同时又能借鉴先发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实现赶超。纵观全行业,民生银行在手机银行领域"起步不算早",但"起点很高",迅速展现出先人一步的竞争优势。
  2、高度重视,舍得投入。近年来,民生银行为抢抓网络金融发展机遇,快速做大市场,决策层在全行经营会议上多次要求上下协同、开拓创新、快速抢占网络金融尤其是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和线上支付制高点,这为该行发展网络金融业务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为落实决策层部署、快速做大做强网络金融,助推民生银行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民生银行加大机构调整和人才引进力度,增设直销银行部、移动金融中心和信息科技中心,并向社会大规模招揽互联网金融人才,专门负责网络金融市场调研、客户需求收集、产品开发创新、市场推广和新媒体营销宣传等,以专业的团队专注于推动网络金融业务发展。同时,增加市场推广营销费用,加快市场规模拓展进程。
  3、体验为王,追求极致。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变换频繁,"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影响用户选择服务商的重要因素。谁充分满足了用户需求,提供满意度高和体验好的服务,谁就能赢得更多客户、增强客户忠诚度,因为日益理性和挑剔的用户将用脚投票、选择更佳服务主体。就网络金融而言,要打造符合用户习惯、吸引新客户、巩固老客户的极致客户体验,则需要变革服务理念,将用户体验作为产品研发的第一要务予以高度重视。一是广泛收集第一手客户意见和建议,作为优化客户体验的重要信息和依据。在网络金融发展进程中,民生银行一直重视多渠道客户信息收集,组织内部体验团队,全面体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直销银行和网上银行,查找问题和差距并及时改进;组建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实施"小白"用户测试机制,收集最纯粹的客户感受,作为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指南;积极参加第三方权威机构组织的网络金融评测活动,让第三方公司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地体验和评价手机银行等重要产品和服务,并出具综合的评测报告,肯定优势,指出不足,助推民生银行持续优化提升网路金融服务,此外,民生银行还通过手机银行客户之声功能、电话银行工单、舆情监控、APP下载评论、微博、微信、百度知道等论坛和门户网站的用户评论,获取整理客户反馈,了解客户最真实的需求和建议,据此完善移动金融功能、优化用户体验。二是广泛开展行业调研,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三是简化操作流程。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用户体验,民生银行不断简化网络金融业务操作流程,减少客户填写信息环节,做到简单易用。以手机银行为例,民生银行根据手机特点,精心设计了适用于手机操作的用户界面,方便触控,尽量减少客户在手机上填写数据的操作。如手机号转账,在不知道收款人账户信息的情况下也能转账,只需收款人姓名和手机号,而且无需手工输入,直接通过通讯录查找、选择和确认。此外,独创自主设置个性化功能服务,即"我的民生"服务区,方便客户根据业务需求和金融消费偏好,自由选择设置功能,实现"我的民生我做主"。
  三、民生银行网络金融未来努力方向
  当前,互联网金融战火弥漫,新型金融服务逐渐取代传统金融,成为客户首选的金融消费方式。为了抓住市场机遇、充分满足客户需求,有力应对同业大力发展网络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金融服务导致的激烈竞争,民生银行将围绕打造"行业领先网络金融"目标,坚持不懈开拓创新,加大研发和营销推广力度,推动网络金融实现长足发展。
  2015年初,民生银行启动了凤凰计划,并将互联网金融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凤凰计划的关键项目之一进行推进。该规划将明确定义民生银行未来互联网金融战略方向,制定宏伟的、前瞻的、领先同行的数字化愿景和目标。同时,寻找可行的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尤其是革命式创新的商业模式。此外,还将打造数字化建设的支撑体系,包括互联网金融的治理体系、组织架构和专业人才计划以及给予其系统内创业、创新的组织环境和机制体制。
未来,民生银行将以互联网金融中长期规划为指南,继续秉持开放、平等、分享、合作的互联网理念,围绕三大核心业务,进一步探索尝试更能吸引和抓住客户、更具竞争力的网络金融商业模式。
1、持续做大做强手机银行。民生银行将继续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保持对市场需求的高度敏感,实现快速迭代开发;应用二维码、声波、蓝牙、虹膜、人脸识别等最新技术,改善客户体验,提升安全保障,丰富O2O应用场景;推出更多便民服务,构建客户首选的移动生活门户;加大手机银行预处理厅堂业务的创新力度,进一步增强该行线上线下无缝链接服务能力;加速抢占市场和客户,快速做大规模,着力培养客户使用手机银行交易的习惯,增强客户粘性,手机银行户均交易笔数和金额始终保持同业领先地位。
2、广泛拓展直销银行业务。民生银行将继续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广泛开辟直销银行新领域。尝试建设基金超市、保险超市综合平台,集中引入基金、保险产品,结合互联网用户需求提供资讯、数据、工具、交流等辅助功能,将直销银行打造成为独立的信息平台、撮合平台、交易平台。探索网络消费贷款,加快称心贷合作方引入步伐,拓展携程、电信、支付宝等优质企业;针对工薪族,在行内代发的基础上,依托公积金、税收等信息,面向行外客户进行拓展;针对潜力巨大的学生群体,通过加强与教育部及第三方公司合作,推出学生贷款。研究P2P网贷及众筹融资业务,从流程、信息、监管等方面入手,探索具有民生银行特色的P2P业务。同时,尝试搭建多元化众筹平台,积极开展多领域合作,挖掘市场机会。
3、大力布局网络支付。为抢占网络支付入口,民生银行正紧锣密鼓地建设全行统一支付平台,该平台包括民生付、收付易、跨行通三个通用支付产品。如跨行通产品,即是民生银行原创的领先同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该行利用中国人民银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统及其他第三方代收付平台,实现跨行互联互通,方便客户通过民生银行一家网银或者手机银行管理他行账户、手工或自动归集签约了跨行通的他行账户资金,实时到账,暂免手续费,可大幅减少客户的资金管理成本、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同时民生银行还将围绕特色行业如基金、P2P、航旅、医疗、保险市民卡等,推出特色支付产品。在移动支付上,将充分利用二维码、声波、蓝牙等技术进行产品创新;大力发展IC卡业务手机端非接及MTPS、TSM功能,拓展手机银行支付业务;加大与市场热点或行业热点公司的合作力度,尝试线下O2O民生手机支付的应用场景,实现手机银行线上支付与线下扫码支付的有效结合。
三款APP投产 民生银行发力移动大数据
依托移动云平台 打造业务新模式
  "移动设备方兴未艾,对数据收集、分享、分析挖掘等提出了实时性的新要求,云计算也应在移动云端应用方面突破创新。"民生银行信息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基于阿拉丁移动云平台,相继研发投产了"蒲公英"、"啄木鸟"、"猫头鹰"三大数据产品,率先迈出了大数据"移动化"的重要一步。
  该负责人表示,随着三大数据产品部署在移动端,民生银行用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与业务相关的任何数据结果,不仅大幅提升了决策效率和前端人员的快速反映能力,还实现与全行各层级员工的零距离接触,逐步形成了高效率、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蒲公英":专注于公司业务智能获客与产品推荐
  基于客户经理和营销管理人员的实际业务需求,民生银行信息管理部调集精兵强将,历时数月,研发了公司业务客户关系管理与服务APP"蒲公英"。这是不同于使用单一技术打造的产品,也不同于在移动办公协同工具上加入客户关系管理功能的产品。相反,从诞生伊始,"蒲公英"就全面拥抱云、社交、移动与大数据,这几种技术的无缝融合带来了颠覆式的变化。
  一方面,"蒲公英"能够高效地探测集合到各行业、企业的信息,能够运用复杂网络科学、力导向布局图、决策树等大数据分析手段,加大了民生银行行内外数据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了客户基因图谱模型和智能产品推荐模型;另一方面,在注重用户体验的基础上,"蒲公英"更加强调数据信息推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可以随时随地支撑"在路上"的客户经理和业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需求。
  如何去适应一个客户经理典型的一天工作?这是"蒲公英"研发人员始终在思索的一个问题。为此,"蒲公英"手机端不仅能为客户经理提供所辖客户的业务概况和详细信息,还具备客户智能推荐、产品智能推荐、实时余额查询、大额变动、到期提醒等功能。
  比如客户智能推荐功能,可使客户经理智能化获得基于核心(集团)客户的上下游交易链名单,发现潜在商机,准确定位潜在客户,及时推送相关客户信息,帮助客户经理高效地拓展潜在客户。产品智能推荐功能,可为客户经理智能化推送客户最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加对存量客户交叉销售的线索与机会。而实时余额查询、大额变动和到期提醒等功能,则极大地方便了客户经理和营销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所辖客户的账户余额和业务状态的变化。
  推出4个月来,"蒲公英"在提升公司业务方面已初见成效。目前,"蒲公英"已带来19000余个新增产品,在"蒲公英"推荐的客户中有近7000户被成功开发为民生银行的客户,这些客户为民生银行带来296亿元存款、134亿元贷款。
  "啄木鸟":专注于客户风险监控与预警
  近几年来,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步伐加快,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民生银行研发了数据产品"啄木鸟",以预警事件驱动的方式触发风险审计及贷后管理,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风险预警信息全视角展现,全面建立了风险传导的工作机制,消除了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对称以及信息量过大而无法及时处理的担忧,提高了业务人员"单兵作战"能力,大大提升了风险揭示能力、管理力度和管控能力。
  民生银行"啄木鸟"具有两大特征:
  一是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从民生银行自身积累的大量历史数据中,对客户的账户信息、实时交易数据和信贷记录进行深入挖掘,构建并部署了基于客户债项分析和行为分析的定量预警模型,从而对客户、债项、交易等各方面的风险信号进行精准的分析与识别,实时锁定可疑账户,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促进了风险管理的精细程度。
  二是流程电子化,利用信息化手段,将银行业务条线所制定的业务规则在流程电子化的过程中进行固化,实现零售客户风险识别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风险监控与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保障。
  目前,"啄木鸟"已在民生银行全行部署运用,取得了效果明显。比如,在零售审计风险中,审计人员借助数据模型中所获得的疑点数据,可以在几十亿条的海量数据中迅速发现风险线索,进而采取数据详查、抽调档案、访谈客户经理、甚至下户检查等多种审计手段,从而快速查找到实质性风险。
  再比如,在某分行零售业务审计中,运用"啄木鸟",采取非现场数字化审计为主、现场检查为辅的工作方法,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人员数量下降30%、现场检查时间压缩50%、差旅费用下降75%,数字化审计减能增效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猫头鹰":让支行管理者随时随地查看经营状况
民生银行信息部还开发了一款服务于各支行经营管理者的数据产品——"猫头鹰",可以让每一位民生银行的支行管理者随时随地掌握本机构的经营状况。
据悉,"猫头鹰"主要有两大功能:
一是查看所属机构的经营状况。通过"猫头鹰"移动端,用户可随时查看到本机构上一日的金融资产余额、个人存款余额、个人贷款余额以及同年末、上周、上日、月日均的数据对比情况。此外,"猫头鹰"还会分析每项数据的变动趋势,让支行行长们能够随时掌握所属支行的经营状况,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二是预测理财产品未来7天对个人存款的影响。通过"猫头鹰"移动端,用户还可以查看未来7天到期和起息的理财产品金额,并通过未来7天到期和起息的理财产品金额轧差,从而估算理财产品对于个人存款规模的影响程度。理财产品对未来7天的影响提醒,不仅是对于支行经营管理的数据支持,更是进行客户维护、发现营销线索的有效手段。
由于"猫头鹰"提供的所有数据每天更新,这不仅为支行经营管理者提供了最快、最全、最准确的数据,还为经营机构开展营销活动、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有效支持。目前,"猫头鹰"已在民生银行1089家支行投入使用,覆盖了该行全部39家分行。
"信息管理的核心是围绕互联网发展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实现信息化决策、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营销。"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指出,要让大数据成为民生银行未来发展的新动力,使民生银行逐步向智慧银行过渡。
为此,在2015年,民生银行信息管理部基于阿拉丁移动云平台,自主研发了系列数据产品,覆盖经营机构业务规模分析、公司客户管理、风险预警等领域,紧紧围绕民生银行数据的"标准化、云端化、智能化、移动化"的价值目标,使数据资产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起点 新梦想 新发展
中国民生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日,民生银行迎来了20周年华诞。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但对民生银行来说,这无疑是一段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历程。
  作为国内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是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旗帜,具有标杆的意义。20年来,民生银行在洪崎董事长和历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走出了一条低风险、高收益、快增长的现代商业银行发展之路,成为推动中国金融改革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创新变革力量。
  二十年峥嵘岁月,二十载春华秋实。民生银行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国家经济政策、良好发展环境以及监管部门的正确指导,得益于高效透明的公司治理机制,得益于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和经营层的科学管理,更得益于全体民生人勇于开拓、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和务实高效的执行能力。这些都是支撑民生银行不断实现新跨越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二十年的改革发展看似静水无声,实则动人心魄。如今洪崎董事长为首的民生银行董事会提出的、以"凤凰计划"为代表的顶层设计,能够极大解放和发展全行生产力,必将把民生银行锻造成为一家更加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现代金融企业。
  二十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每一个民生人完全有理由感到骄傲和自豪。但也要看到,与把民生银行打造成为股东满意、客户赞赏、员工自豪、监管放心、同行尊重的优秀金融企业这一宏伟愿景相比,现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站在百尺竿头,迈向更高峰的每一步,都是一次艰难的攀登。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利率市场化接近尾声,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金融脱媒不断加剧,同业竞争日益激烈。面对经济金融环境的深刻变化,每一个民生人都不能有丝毫懈怠,唯有迎难而上,一往无前,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凤凰涅槃,再次腾飞。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实现民生梦,既要高瞻远瞩,更要脚踏实地,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的规律,结合民生银行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经验,做好这几项工作:
  一是坚持把加强党建作为重要保障。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会议精神,现阶段特别要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各项布局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银监会党委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落实"三严三实"各项要求,以"严"的要求改进作风,以"实"的作风落实改革创新各项发展任务。把推进现代金融企业建设与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民生银行的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使党的政治优势成为民生银行现代企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坚强组织保障。
  二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经济好,金融兴。为中国梦奉献力量,既是民生银行的责任所在,也是建设领先和标杆金融企业的必然要求。要始终把自身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把握,聚焦国家战略,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瞄准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PPP项目等领域。要坚持民生金融和普惠金融的服务特色,积极支持城市功能升级,创新提升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两小"金融、零售金融、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普惠金融服务,以及健康、文化、体育、休闲、教育等领域的民生金融服务。
  三是坚持综合化、国际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大型金融集团都在朝着满足客户发展需求和改善客户体验的方向发展。民生银行要在市场中不断提升竞争能力,就要顺势而为,加大综合化经营发展的步伐,发挥好全集团的业务优势和牌照优势,满足客户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需要。要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力争通过并购、申设等方式完成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布局,以点带面,增强全球服务能力。要适应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要求,把民生银行的电子银行、网上支付、网络融资、网上投资理财、网上代理业务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等打造得更加科学、完善、方便和快捷。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途径。成功路上无坦途。如今,处于转型变革关键时期的民生银行,要按照凤凰计划的总体部署,在深化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绩效考评、业务评价、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强改革和转型发展。要加快三大板块的改革落地,尽快建立起客户分级、分类管理和分层营销的客户服务模式。要坚持按市场化原则配置资产负债、资本、财务和信息科技资源,发挥好资源计划在引领全行经营导向中的作用。总之,要通过改革创新,使发展的空间更广、动力更强、质量更高,从而把民生银行带入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阶段。
  五是坚持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经验。风险与银行的经营相伴相生,风险管理是银行业永恒的主题。在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风险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不断改进,不能稍有停滞。这是从实践得出来的基本经验。要坚守依法治行、合规经营之道,坚守风险底线不可碰、合规底线不可越、道德底线不可破的观念,将依法合规作为民生银行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要高度重视风险文化建设,使稳健规范、严谨诚信成为风险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要重视机制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改进风险管理的制度、机制,不断增强风险定价的准确性和风险防控的针对性。
  六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事在人为。近6万名干部员工是民生银行最宝贵的财富。要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干部员工,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加大人力资源提升和科学激励,创造能则上、庸则下,勤则进、懒则退的用人环境。要努力营造一个员工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良好工作氛围,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共赢。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目标,持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民生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十载茁壮成长,二十岁风华正茂。在民生银行百年基业的征程上,20年仅仅是成功的开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接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民生银行,将继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力争早日跻身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行列!
服务大众 情系民生
  二十年前,民生银行应势而出,紧跟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如沐春风、茁壮成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二十年来,民生银行插上改革创新之翼,秉承"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经营理念,凭借对金融事业、民生幸福的孜孜以求,成为社会进步与环境友好的探索者和建设者。
  二十年来,民生银行不仅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努力为国家、社会以及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创新理念、机制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生模式"。
  二十年来,民生银行的公益视角不断拓展,从零散、小范围,到全局、大范围;从响应政府号召到主动介入、积极参与;从面向弱势人群到服务大众,卓有成效的社会责任工作备受各界认同。
  二十年来,民生银行始终怀揣感恩之心,自觉将企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融为一体,努力实现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改善的融合共生。
  创新理念 树立行业标杆
  《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是说,民生与国计相连,民生之本乃安国之策。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和重要支撑,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改善是金融业的天职和本分。中国民生银行成立20年来,矢志不渝地坚持"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社会责任理念并积极付之于实践,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民生银行成立之初,首任董事长经叔平就提出了"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办行理念,2002年又指出,"商业银行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向国家、投资者、股东、存款人、客户和员工等利益相关方交出满意的答卷。"20年来,这一理念已渗透到每个民生人的血液中,成为民生银行的成长基因,体现在为广大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个人客户提供的一流产品和服务上,体现在自身的社会责任行动中。
  民生银行第二任董事长董文标说,"一个人或一家企业对社会的承诺基于两点:一是有多大能力,二是有多少诚意。"诚意即信念,民生银行以实际行动表明,履行社会责任正是出于"服务大众"的信念和"情系民生"的感恩。因为信念,民生银行二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倾情投身于社会责任行动;因为感恩,民生银行在20年的社会责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责任理念——感恩社会,担当责任,看大局、重民生,从实际出发,凭能力办事,差异化选项。
  "不论企业的规模大小、发展阶段,社会责任是内嵌于企业的固有属性。"民生银行第三任董事长洪崎表示,银行作为金融业的支柱,应主动肩负起两种责任:一是保持自身良性健康发展,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感恩回馈社会。在20年的社会责任实践中,民生银行正是这样做的。
  20年来,从提出"服务大众,情系民生"责任理念到率先设立"公益捐赠基金",从成立同业首个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到连续八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从首创"信息扶贫模式"到设立"教育扶贫基金",从帮扶创业到志愿服务,从定点扶贫到捐款捐物,从捐助北京炎黄艺术馆到独立运营三家美术馆,从入选上证社会责任指数到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民生银行不断创新社会责任理念和实践,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路径模式,树立了多项行业标杆。
  洪崎董事长指出,服务客户、善待员工、回报股东、尊重伙伴、回馈社区、响应政策,是民生银行与生俱来的责任。民生银行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回馈社会的一种责任和担当,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现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百姓民生等多个宏伟目标。
  创新模式 倾力慈善公益
  一家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如何避免"面子工程",做到"实打实"?这就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不断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摆脱"输血型"公益的尴尬,取得"造血型"公益的成效。
  2002年,民生银行开始了持续、成规模、成系统的公益历程。这一年,在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下,民生银行把河南省封丘县、滑县作为定点扶贫单位,开展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扶贫"模式——有计划地培训师资、实施教师奖励计划、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实施"教育扶贫一对一帮扶计划"、培训当地干部等。
  这种全方位、系统化的帮扶模式受到多方好评。2006年,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门来函,高度评价了民生银行在定点扶贫工作中的贡献,同时建议增加对甘肃渭源县、临洮县的定点扶持。截至2014年底,民生银行累计向河南封丘县、滑县和甘肃渭源县、临洮县捐款达8000万元,资助1万多名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开展了面向师生的近1000场培训。
  2014年全年,民生银行在上述四县教育领域一共实施了24个项目,全行员工捐款投入900多万元。其中,学校建设项目14个,新建校舍及辅助设施9000多平方米,资助贫困生1600人,奖励优秀学生100人,奖励优秀教师475人,组织68名初中优秀教师赴京参加培训班。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办学条件,缓解了部分学生生活困难,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水平提高。
  日——世界消除贫困日,民生银行捐赠中国扶贫基金会3100万元,设立"民生教育扶贫基金",用于资助6000多名贫困大学生和修建50所民生小学。此举创下了当时企业一次性捐赠的纪录,标志着民生银行的公益事业完全转化为自觉行动。此后,捐赠规模逐年增加,受益群体不断扩大。
  2008年11月,民生银行董事会通过决议,成立中国银行业第一家公益捐赠基金,五年内每年拿出税前利润的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民生银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