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金融投资意义的人多吗?

金融行业都是靠拉客户来赚钱的吗? 而且好多投资公司都是非常坑爹的, 这叫什么高薪职业啊,就是销售啊!? - 知乎672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872分享邀请回答625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6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先汇报一下,身边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不包括职业投资者,仅指金融机构员工),绝大多数都没有躲过2015年的股灾哈哈哈哈。
& & 其实,金融从业人员如果真有特别厉害的理财方法,他绝不会自己一个人享用。当然不是因为他精神高尚,而是因为把这个方法包装成一个产品收管理费更赚钱。
& & 金融是个大行业,下面各个细分行业的差别其实很大,例如银行和证券公司的业务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相似性,即使有相似性,也不比随机选择的两个行业多多少。在每个细分子行业内部,前中后台不同的环节差别也很大。而理财需要对各种金融产品都有所了解,大多数金融从业者只了解自己所在细分行业的情况,与大众投资者相比,优势并没有大太多。
& & 金融各行业中,从事投资环节工作的人员会有特殊优势。但这部分人炒股票和投资基金即使没被禁止,也需要严格备案,目的是为了防止利用信息优势不当获利。不排除有人顶风作案,但风险毕竟太大。如果无法利用信息优势,那这部分人的投资收益就和大众投资者没有太多区别了,因为他们投资的产品本来就和大众投资者一样。
& & 一些金融边缘行业的人员,或许会利用一些碎片化信息捡到一些投资机会。这种行为也不合法,但对这些人员的监管较松。他们接触的人拥有内幕信息,他们也就有获取这些内幕信息的潜在便利,但是监管上,却把他们当做普通的大众投资者,于是便出现了可乘之机。当然,这种操作方式也不容易,因为拥有内幕信息的人不会随便冒险泄露信息,但这种可能性客观存在。
& &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金融从业人员大多数也没多少钱用来理财。每月工资扣除房贷和养娃等家庭开支后也没多少了。金融行业整体工资水平虽然较高,但只要没达到财务自由的水平,高的那部分收入就都被高开支给消耗掉了。金融行业真正能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只有高管和少数核心骨干,其他的是金融民工。
相关文章推荐苹果/安卓/wp
积分 290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98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涂鸦板,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显身卡, 匿名卡, 金钱卡, 抢沙发, 变色卡,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变色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1172 天连续签到: 6 天[LV.10]以坛为家III
& & 芒格曾说过两句话,如仙露明珠。一句是:我做的只是在观察——什么灵,什么不灵,以及为什么。另一句是:一个人能做的至善之举,就是帮助另一个人知道得更多。
& & 所以我想芒格肯定是乐于传道解惑的,虽然其并非著作等身,但光听听这个年近期颐的老人谈谈人生,我们也会获益匪浅。但读他的文章与演讲,你读完以后可能感觉就跟啥也没读一样。这说明什么?& & 这进一步地说明了芒格是个哲学家,是一个可以一生低首相拜之人。& & 芒格太大,我且斗胆碎笔写之。& &1思维模型 (Mental Models)& & 芒格既不好写也不好学。一来他嘴比较碎,调教起来喜欢东一句西一句;二来作为一思想家,芒格的精神世界比较滂沱,又有下里巴人又有阳春白雪。这与他的教育背景与职业履历相关,数学、物理学、气象学、哲学、法学、经济学、金融投资学,行伍戎马、讼师生涯,再加上大几十年岁月的摧残,于是芒格老而近妖。& & 当然知识只是颜料而不是匠作。在接触了五花八门的海量知识之后,你有可能成为芒格,但更大可能是成为博古知今的北京出租司机——知识多了杂了而缺乏归纳合璧,表达出来就容易变成贫嘴。愤世嫉俗,夸夸其谈。为了避免这种尴尬,芒格非常强调从知识中抽离出一些最精华的模型加以融贯,以期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网格”(latticework of mental models)。这是芒格教给我的第一课。& & “模型”俩字容易把我们震住,一般建模建模的都觉得是隔壁学霸才能干得出来的高科技;但西方人常说的Model 其实是一个挺随便的词,比如鼎鼎大名的资产定价模型无非就是 E(ri)=rf+β (E(rm)-rf) 这个简单表达,里面的变量比你家的马桶还少。啥叫模型呀?—— A model is a human construct to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al world—— 任何能够帮助你更好理解现实世界的人造框架,都是模型。& & 模型是我们意淫出来思考和理解世界的工具。& & 举例说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模型——比如奥卡姆的剃刀(哲学)、格雷欣法则(经济学)、泊松分布(统计概率学)、确认偏误(心理学)、邓巴的数字(人类学)、帕累托定律(经济学)、机会成本(经济学),现金流折现模型(金融学),这些都是无比实用的思维框架。芒格说:你首先必须要去学习关键学科中的这些 big ideas,然后你将这些模型串成网格,并确保在你的余生里可以对这个网格调用自如。
& & 为什么需要模型的网格?因为单一某个模型,你用多了就产生了路径依赖——导致你会扭曲现实来满足模型,而不是更换模型来满足现实。如果工具不多,那么过度使用几成必然。芒格常引用老话说“如果你手里只有一个锤子,那你看谁都是钉子”,此句谚语已经把这个问题说透了。
& & 比如一个经济学的学生,经典的需求曲线表明商品价格越高需求越低。他拿着这个大榔头去敲经济学问题的钉子,很多时候是敲得顺手的;但碰到某些残酷现实——诸如为什么LV这种塑料包能卖到那种荒谬的价格而且需求居然还越来越大,他就要错乱。
& & 这时候你就需要心理学或者人类行为学的一些解释,比如这些商品可能是韦伯伦商品(Veblen goods)——需求随价格升高而升高。他们不仅有浅层次的效用,而更深地关系到炫耀与性隐喻、繁衍与存续、关系到社会竞争暗示与阶层接纳——“你看我有XXX了,你该喜欢/接受我了吧?”& & 劳力士就是韦伯伦商品的另一个好例子,其实当年远不是什么硬货——1981年一块水鬼大概只卖九百美元。后来劳力士放飞了自我标价一路狂奔,结果发现价格越涨居然销量越好,现在同型号的水鬼大概七八千,乃Veblen goods 的典范。& & 香港人常说:你不戴劳,别人不会看不起你,别人是根本看不见你。——所以思考此类问题的时候如果你脑中仅有的经典供需模型,肯定是要怀疑人生。& & 我也拿自己举个肤浅的例子来说说单模型的局限。我不敢说自己是价投,但我赞同价投理念。而格雷厄姆式的“价值投资”其实就是一个思维模型,简而言之你要做到这四点:
& & 1. 以看生意的心态来看股票。
& & 2. 以内在价值的巨大折扣上建立安全边际。
& & 3. 面对躁郁的市场:要买于抑郁,卖于躁狂。
& & 4. 保持理性,别动情,别动气。& & 价投是一把政治正确的大榔头,当拿着这把榔头的时候,我就感觉档里揣着擎天柱,我是忍不住要睥睨四方的。我放眼望去,看见世界有好多钉子啊,它们被市场或憎恨或遗忘,上面缠满了韭菜的尸体。比如我这倒霉催的就看到了,坑爹的人人公司。& & 在人人上的这笔投资,虽然我最后仍然获利,但是与我的预期相差甚远,可以说是一笔失败的投资。当我挥动价投这把大榔头的时候,在我玫瑰色充满幻想的眼神里,人人就是一颗温婉可人的钉子。我曾以为价投这个模型里最难的部分是“确定内在价值”,而在人人的案例上这个难题似乎如此简单明了,于是我义无反顾地以格雷厄姆价投的姿势捶了下去。但最后,没有死在计算内在价值上,而是死在建立安全边际上。& & 安全边际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风险控制,而风控里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不与虎谋皮(用芒格自己的英文来说,叫 avoid dealing with people of questionable character);资产价值数字上的折扣固然吸引,但不考虑更广义的安全边际,再大的折扣也是海市蜃楼。& & 所以即使是价值投资如此伟岸的一把大锤子,你也不能只有这一把锤子。比如在人人的案例里,我或许可以用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这个模型来分析,或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虽然现代教育的逻辑是你在专才化之前先要通才化,虽然大学的任务理应不是培养一技之长而是培养 一生之所,然而大多数人接受的教育仍然是单模式化的。& & 大学技校化是一件悲哀之事。芒格认为投资也是如此,投资不是诸如炒菜、做鞋、素描、开挖掘机一样的特种技能,而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大招。投资最核心的就是做决定——投或不投或做空,投多少何时投,如何决定资产配置、证券选择、市场择时这些问题——而决策能力需要一个思维网格,需要你像机器猫一样有个袋子,里面装满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型。任何一个单一模型再完美,她都会有自己的局限性。& & 当然,肯定有一些模型比另一些模型更管用,锤子杀伤力肯定比不过飞弹。& & 在所有的模型中,芒格本人平生最爱俩——一个是“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另一个是“激励机制”(incentives),他认为通过这俩大宝贝儿可以参悟许多事。比如后者,在商业社会里最好的利益捆绑法就是自己打包自己的降落伞。罗马人如何保证拱门造得牢靠?——每当拱门造好,建拱门的建工们就要站在拱门底下,目送支撑拱门的脚手架被拆掉。—— 永远不要低估利益捆绑和激励机制的威力。& & 参悟所有的姿势,融贯所有的知识。这样想来,你恐怕不是一个投资者,你根本就走上了成为一哲学家的不归路。& &2芒格思想是格雷厄姆价值投资主义& & 在新时代的运用和发展
& & 再来说说芒格的投资观/价投观。& & 首先芒格肯定是很憎恶群体性投机泡沫的,他说众人扎堆就如同一窝旅鼠,喜欢长途跋涉然后集体跳海。所以他对比特币、区块链这样的坑货是绝对的刀子嘴砖头心,用尽比喻、极尽吐槽与嘲讽——反社会、傻缺、无良、耗子药、交易翔。芒格认为,炒作比特币就跟王尔德描述的英国人狩狐一样——the pursuit of the uneatable by the unspeakable —— 一群令人无语的人(王尔德贬指英国佬)去追逐一群无法下咽的猎物(没人会吃狐狸肉)。& && & 芒格已经与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组成了反比特币三巨头。他们时不时杠精上身,要上节目给比特币来个三连击。反正美国币圈的人恨他们得咬牙切齿。& & 当然这三位大神坚持diss比特币是符合人设的,他们没有必要冒晚节不保的险去endorse一场无厘头的荒宴。
& & 对于芒格而言,投机是不可能投机的(该投的机早年都投过了),活到这份上再投机性价比太低,高科技又不会做,所以就是搞搞价投才能维持得了生活。
& & 而与一般的从格雷厄姆那里走来的价投一样,芒格自然强调资产的内在价值与价格的分离,也强调市场躁狂的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也继承格雷厄姆那一套价投原教旨主义的总体精神和原则,这一套我曾经叨逼叨过很多了,这里不多谈。& & 来说说芒格对价投思想的发展。& & 格雷厄姆认为如果你能以内在价值2/3的价格买到一家公司,那么就算管理层是个老年痴呆也无所谓。但芒格认为格雷厄姆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格老的盛年是在资本主义的休克期——大萧条后的那几年——而休克中的资本主义是没啥竞争性的,不仅公司之间无力竞争,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没啥人跟你在股市上竞价,于是就出现大量格雷厄姆所津津乐道的Net-Net的投资机会。& & 但在许多年后的今天,如果你还按图索骥地找Net-Net,被坑起来你可能心脏会受不了——能达到如此可怜的估值的公司必然有其可恨之处。 Net-Net 绝对绝对不能去操作看不懂的公司和治理稀烂的公司。& & (现成的还算靠谱的Net-Net标的,巨没有品啊呸聚美优品了解一下?)& & 而芒格认为格雷厄姆的用好价格买凑活的公司,不如费雪的用凑活的价格买好公司。当然这两者虽然都可以毛估估地说成价投,但后者要求你能看出好公司——看准行业看准人,而前者退而求其次地要求你看出一个好资产,可以说格雷厄姆的价投更纯粹,适合于熊到一塌糊涂的市场。而蒸蒸日上的太平盛世里,费雪那一套靠谱。& & 巴菲特常说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 + 15%的费雪。但事实上我认为这两个数字倒过来大概差不多,巴菲特与格雷厄姆已经渐行渐远,与费雪倒已基本实现灵魂合体。巴菲特回忆说:”五十年前查理就告诉我,以凑合的价格投资好公司远比以好价格投资凑合的公司要好得多”。可见芒格对于巴菲特投资哲学转变的影响。纵观伯克希尔近几年的投资,没有一笔不是用凑合的价格去搞好公司。& & 格氏价投与巴氏价投之间,相差了一个芒格。& & 巴菲特自己的说法是:“格雷厄姆教我捡烟蒂买贱货,但查理将我从这种限制性的观点中挪出来,打开了我的视野。” 而我回顾自己卑微的投资历程,如果仅以结果而论,buying a good business at a fair pice is better than buying a fair business at a good price,这句我深有感悟,基本上真能赚到钱的都是前者(诸如腾讯、亚马逊、阿里巴巴,后面两个大怪最近又创出新高),买的时候那价格真的是非常凑合。& & 而所谓的捡烟蒂(还是中国土烟,诸如聚美、人人),目前结果都不太理想。可见格雷厄姆、赛思·克拉曼的那种原教旨价投,真非我等俗货可学。& &3论投资的集中与分散& & 芒格强调下重注,包括三点:1. 放弃烂机会;2. 放弃看起来很好但实质上很烂的机会;3. 下重注在那些实质上很好的机会上。& & 芒格喜欢玩扑克,我们就以德扑举例。玩德扑,上来拿到“草花2、方片7”这种牌那直接fold就好了啊,你对烂牌仁慈就是对筹码残忍;如果你拿到AQ但感觉桌上有AK,结果被加注、被dominate了,这时应该果断弃牌止损,这时候的AQ比27赢面还小,虽然AQ看起来是个“挺好的机会”;而如果你幸运地拿到了AA,就要想方设法在看到flop前拖着别人凹硬(当然这中间会有很多曲折),反正从EV而言凹到就是赚到。好牌能多赚,烂牌能少亏,德扑就算入门了。而对于德扑新手而言,A-10以下的牌全fold,也就是拿到烂牌一律放弃,一般会是一个好策略,所以你要能等能忍。芒格认为在投资上也应是如此,大多数时候你应该在调研阅读交谈思考,再不济就吹吹牛逼做做保健,而不应花时间在不停交易上。在终于等到你、彻底占上风的机会来临时,你得下大注,因为这种机遇你一辈子应该也见不到太多个。& & 巴菲特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理论叫“二十个打孔位的打孔卡”,意思是你要假设一辈子只有二十个投资机会,投完一个在卡上打个孔,这势必让你对投资瞻前顾后、深思熟虑。因为打孔位少,你仓位必然集中;也因为打孔位少,你下手必然重注。& & 所以当胜率对你非常有利的关键时候你应该大声喊出我要你,然后凹硬、无惧扑街。爱恨情仇燃一把热血,好机会那么稀缺,找到它们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时候就应该跟命运摊牌。& & (作者按:作者不太同意这种说法。倒不是反对好机会要下重注(反对这个不是脑残么),而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自以为是的好机会,事实上很烂。就像之前说过的AQ对AK这种情况,作为局中人你以为机会简直太好,但用上帝视角看一看就知道其实烂到没边了。唯一能够避免这种过度自信的办法,就是分散投资。我见过很多人死就死在看起来无比光辉的烂牌上。其实芒格自己也说过,很多厉害的投资人都是死在看起来最好的机会上。)& & 芒格反对学术圈谈的diversification——或者说是过度分散——他认为是胡说八道。& & 他同时也认为Beta和现代组合理论(MPT)是胡说八道,用波动衡量风险是胡说八道。他倒并不反对适度分散——比如十个持仓——他反对数学上的那种极致的分散,因为无可避免这会让你投资到庸俗不堪的公司上。在这一点上价投差不多都能形成共识,如卡拉曼所说,想要降低风险,分散到10到15个以上就足够了。再进一步分散都是虚妄。& & 芒格认为:把现代组合理论搞得无比透彻无比精妙,那你可能会是一个好的数学家,但真的投资起来你仍然会像一只锚一样地沉沦。
& &4论嫉妒心理
& & 虽说支配市场的情绪无非是恐惧与贪婪,但我觉得恐惧远大于贪婪,因为大多数时候驱使群体作出不理智行为的主要情绪不是贪得无厌,而是害怕踏空。
& & 理解了这一点,就非常能理解一个个泡沫前赴后继的形成——真不是因为我们贪心,真的是因为受不了隔壁办公室小张一天内赚到了我一年的钱。
& & 这种情绪芒格多次说到。
& & 芒格认为眼红别人赚钱比自己快,这是一种要命的原罪(嫉妒被神学家解释为七宗罪之一)。而且嫉妒是最蠢的原罪—— 因为它是唯一不会让你觉得爽的原罪,七宗罪包括贪婪、淫欲、暴食、傲慢、嫉妒、愤怒、懒惰,饱食淫欲让你肉体销魂,愤怒让你内心释放,傲慢让你有装X的快感,唯 有嫉妒是一朵百害无利的毒花,妒火中烧,唯有痛苦。
& & 嫉妒心在人类史上大概也就只有在狩猎采集时期有那么一丢正能量。有研究说明嫉妒心有利于维持狩猎部落的平均主义、创建河蟹部落,妒火中烧的族人时刻密切关注谁家买了宝马、谁家盖了小楼、谁家富了出头,这种人会被立马打地主分田地,这样部落作为一个整体比较容易活下来。
& & 共产主义还是在比较低端的人类社会能发挥出点作用,反正大家都一样穷。而在现代社会里嫉妒心显然就没有这方面的好处反而有很多副作用—— 仇富深、戾气重、心态崩, 搞得身心无比疲惫。
被房子、被比特币、被某一年的大牛市折叠过阶级的人们,他们无比紧张,害怕踏空的焦虑与对邻居的嫉妒一遍一遍百爪挠心,正是这种情绪——而非贪婪——最后成就了泡沫最膨胀的那一瞬间。
& & 巴菲特也不止一次说过,驱使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嫉妒。所以不要去嫉妒别人赚钱比你快,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这些人虽然很快地得到了金钱,但他们同时也失去了烦恼与贫穷。
& & 另外,想到人生的嫉妒与嫉恶如仇,我也就想到了做空交易。
& & 如果我没搞错的话这也是《穷查理宝典》里唯一一次提到做空—— “ 作为一个卖空了的空头,看到唱多者在那里春风得意真是心如刀绞。而你的一生不值得花那么多时间在这种痛苦上。”( Being short and seeing a promoter rake the stock up is very irritating. It's not worth it to have that much irritation in your life. )
& & 就凭这一点我也不去做空,做空容易扭曲,这对健康不利。
& & 叨逼叨了很多也很散,这是有原因的——芒格自己写东西就都非常散。
& & 哲学家思想者么,你不能怪他。但是芒格的这颗古灵精怪的小脑袋里产出了大量的奇思妙想,我觉得无论咱搞不搞投资,都应该像吸奶一样地去甘之如饴一下。比如思维模型网格这个,我们生活中不自觉地也会运用;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会执着于自己所依赖的路径,去犯“一个榔头敲天下”的偏误。
& & 另外在他的著作里,你总会见到这样一个愤世嫉俗的芒格:这个玩意怎么那么傻X,那个哥们怎么如此脑残。
& & 换成别人我会觉得不够谦逊,但这是芒格,又有思想又能赚钱。对于我而言芒格的市侩智慧(worldly wisdom)与犬儒主义(cynicism),看似矛盾却又师出同门,组合在一起特别耳目一新。其言其智,增一分嫌腻,减一分则太瘦;而他的态度,率性而为,大快人生。
& & 当然你勿须低首相拜,但是一生虚怀读芒格,这个动作大概率是没错的。
发表于 昨天&00:40
贪婪是人的本性,因为贪婪所以才会导致恐惧发生,因为恐惧,所以才要格外去贪婪,人的堵性,
发表于 昨天&20:06
发表于 昨天&22:10
鸡屁股上栓绳子!!!!
发表于 3&小时前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普通人有点闲钱,做点什么投资好?很多人对投资理财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就枉下结论,说什么投资理财没用,不如投资自己。请问那些投资自己的人,这么多年下来,你们资产达到了多少,有几套房? 学习投资理财怎么就不是投资自己?在我看来这是投资自己最好的方式之一。一个人前15年主要收入靠工作,后30年主要收入靠投资,现在开始学习投资,你的投资能力以及投资收益会从量变积累到质变,财富的后续增长才可持续,才有爆发力。我们可以参见股神巴菲特的财富增长曲线,其财富增长呈几何级爆发,后劲越来越足,雪球越滚越大,滚到另人恐怖的地步。打工收入很快就会碰到瓶颈,人过中年后,收入还会不断下降。你见过哪个人靠打工赚大钱的,靠炒房、炒股赚大钱的倒是见过不少。别觉得炒房、炒股简单,这可比打工难多了。很多人刚了解个皮毛,或者不懂乱投亏钱,就觉得投资理财纯属瞎折腾,不如老老实实打工。这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基本上一事无成。巴菲特在投资领域的成功是积累了70年的结果。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至少需要坚持10年,成为顶级专家至少需要专注钻研30年,坚持投入70年,你就是大师。投资理财,如果只是随便买几个产品,随便看几本书,那基本上不会赚钱,大多数情况还会亏钱,但如果坚持钻研20年,那所获得的成就往往超过你的想象。(投资的重要性这里不展开,想进一步了解的可以关注我的公号:智多星理财师,里面有更详尽的论述)普通人可投资的产品真不少。1、货币基金余额宝给了货币基金新的生命,余额宝之后,几乎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货基APP,近段时间,货币基金的收益不断上涨,前几天微信活期更是突破了5%,投资价值很高。目前余额宝收益有3.8%,但货基收益突破5%的大有人在。我简单梳理了一下高收益的货币基金,可以参考一下。选一些收益长期较高的货币基金,收益就会比余额宝高一些。补充一些“火鸡”的一些小tips:1.货币基金在网银或者股票账户里可以直接购买2.像诸如“活期宝”之类的产品,最好在每周一-四下午三点之前充值,这样周五就可确认份额,享有双休日的收益了,过了15点充值,只能顺延一个工作日了!3.基金和股票的开盘收盘时间一致,早上9:30-11:30,下午1:00-3:00,所以所有的操作最好在下午三点前完成!2、分级基金分级基金A份额基本上无风险,收益5%-7%,当市场大跌的时候还可能下折带来超额收益,如果年中和年底申购利率还能更高一些。是近几年非常好的投资产品。3、互联网理财自从马云爸爸创造了互联网金融概念以后,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开设了金融业务。BAT更是纷纷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互联网理财本质都是代销理财产品,随着互联网公司的补贴期结束,现在互联网理财的收益越来越低。阿里的招财宝,最初收益能达到8%,现在只有4%,真是低的不能看了。京东、苏宁、腾讯、百度的收益也越来越低,只有4%-5.8%。目前还有投资性价比的主要有两款产品。第一个是暴风金融。活期收益7%,性价比较高。 暴风金融是A股上市公司暴风科技旗下的金融平台,今年刚上线,最初收益10%(5%实际利率+5%补贴),现在降为7%(5%实际利率+2%补贴),估计再过几个月会降到5%。 互联网金融产品刚上线都会有补贴期,抓住这个补贴期,可以大幅提高收益。第二个是新浪的微财富。新浪微财富目前性价比较高的是新浪分期,12个月收益有7.5%,微财富是新浪的亲儿子,而且新浪微财富之前经历过一次风险,教训深刻,所以现在对产品是严防死守,风险比较低,最重要的是省心,目前比较适合投资。4、公司债如图所示,公司债的收益大约5%-9%。公司债风险整体不大,尤其是上市公司企业债。虽然债券现在违约逐渐增多,但是中国对债券的审核较严,公司破产率还是很低的。而且一般真出事了,政府为了避免小散上街闹事,会先让企业还浅清退小散。一般小散投资一些评级高,有抵押的债券,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评级水分很大,但评级大体上还是靠谱的)5、P2PP2P在短短3年多时间里规模暴涨了20倍,可谓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理财产品。P2P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垄断的金融突然开放,一块空白的小微金融市场暴露到了民营资本面前,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但由于P2P没有监管,整个P2P行业鱼龙混杂。不过P2P由于享受了利率双轨制红利,监管套利红利,风投烧钱红利,所以P2P的收益足以补偿风险,在过去几年投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投资人数从最初的几万人,3年多就暴涨到300多万人(这么多人投,并不是这些人都是傻逼),P2P也越来越走近大众理财。不过,P2P是金融开放释放的红利,有点像前几年的信托,红利期过去,投资价值就消失了。目前P2P收益越来越低,不过风险也较前几年降低,投资性价比目前相对来说还算比较高。目前可投资的P2P主要分为三档第一档是大集团的P2P这类平台主要有陆金所,宜人贷,惠金所等。陆金所是平安集团的亲儿子,宜人贷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P2P,惠金所是阳光集团的儿子。这类P2P平台从风险上说接近目前信托的水平,但12个月收益也只有7%左右,投资性价比已经不高,但对于低风险偏好的人,还是可以投资的。第二档是上市公司的P2P平台这类平台主要有鼎有财、惠投无忧、腾邦创投、银湖网等,都是上市公司的全资公司,全资公司计入上市公司报表,所以这些P2P平台相对比较保守规范。这类平台一般收益在8%-12%之间,虽然风险要比第一档高些,但有12%的收益,投资性价比反而更高一些。其中性价比最高的是一些实力很强,刚上线不久的平台。新上线的平台一般知名度较低,投资人较少,为了吸引投资人,他们会大量补贴用户,除了利率高外,还会送各种各样的红包、体验金等。更重要的是,新上线的平台,没有历史坏账包袱,业务有竞争力,运作比较合规,整体风险更低一些。第三档是优秀民营P2P平台。这类平台的特点是做自己比较熟悉的业务,压缩运营成本,给投资人收益比较高,整体“小而美”。通常这类平台收益在13%-20%左右,非常诱人,但问题是这类平台鱼龙混杂,需要在垃圾里面找黄金,得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对于高手投资性价比很高,对于新人,不建议碰。6、英镑英镑的熊市已经接近尾声,最近投资价值显现。根据BIS(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英镑实际有效的汇率甚至跌破了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较历史长期均值偏离幅度达17%,但是无论是从外部环境,还是从英国自身经济周期看,当前的形势都要好于金融海啸的危机模式,也就是说被低估了。最近40年,英镑几乎每隔八年就被误杀一次。
、、年,都是英镑汇率大幅下跌的年份,平均贬值幅度近18%。
但是,每次大跌之后,因为英国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随后英镑都遭遇强劲反弹,平均升值幅度近9%。 这次英镑惨跌,是因为英国脱欧,市场认为英国脱欧将严重影响英国的经济,但公投成真后,英国的经济表现并没有一落千丈,部分经济数据甚至优于脱欧前。目前,英镑的有效汇率要低于包括 1982 年美元崛起、1992 年英镑马克脱钩、2008 年次贷危机在内的任意一个时期。总体来看现在并非是英国最糟糕的时代,但是英镑贬值幅度却是历史上较高的。前两年,李嘉诚瞄准英国资产买买买的时候,英镑兑美元汇率还在1.5-1.7左右的位置,现在去买英镑,成本比李嘉诚低20%~30%,相当于你抄了李首富的底!不过,普通人投资英镑不建议通过外汇交易,外汇交易动辄百倍杠杆,爆仓分分钟的事情。普通人换点英镑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网银就可以操作,比较方便。7、房产retisREITs是投资房地产的基金,就是把散户的钱集合起来,投资商铺、公寓、写字楼、酒店、医院、养老院、仓库等,把房子升值赚的钱和房屋出租赚的钱分给投资人。REITs最大的好处就是散户也能参与房地产,。极大的降低了投资门槛并且提高了流动性。中国的REITs基金刚刚起步,目前只有鹏华前海万科REITs,但美国的REITs已经非常成熟,美国REITs协会(NAREIT)根据具体的房地产类型,把REITs进一步细分为以下9大类型。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更是将REIT单独列为一个产业。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在过去40年里,美国权益类REITs以平均年化13.72%的收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打败了其他所有类别的资产。从长期来看,REITs有稳定且较高的收益,而且和其他资产的相关性不高,是非常好的资产配置品种。不止美国,香港也如此。从近3年的收益比较,按照计算股息收益率看,恒生房地产基金收益36.03%完胜11.86%的恒生指数,如下图所示。由于国内的鹏华前海万科REITs已经停止申购,只能投资国外的REITs基金。过往业绩表现最好的广发美国房地产也停止申购,所以目前推荐鹏华美国房地产(206011)。从过往业绩看,鹏华美国房地产表现良好好,未来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复苏最好的大国,房地产还算相对稳健和安全,现在是个比较好的投资时机。8、买房(1)房价已经涨这么高了,未来还会涨吗?会!!!影响房价的三大核心因素:人口、土地、货币。目前人口依然向一二线城市集中;政府对土地依然是“严防死守”,挤牙膏式供应;货币增速年均14%左右(“印钞机”M2增长情况)决定房价的三大核心因素,依然“强劲”,未来房价必会继续涨。具体来说,2010年之前是普涨,2015年是20个都市涨,别的广大中小城市滞涨;2020年呢?2020年将会变成15个都市涨,其余城市滞涨,2025年也许只有北上深广杭涨了,其余部分的地图几乎都处于滞涨区。我们继续看如下数据数据来源:特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上图为各城市房子数量达到饱和所需年份,大约对应这些城市的房子还会上涨多久。比如北上深房子饱和平均需要20年以上,北上深房子可能还将涨20年。2008年,我有个前同事工作调动到上海,当时世纪公园房子2万多不到3万,他觉得房价已经比天还高了,可是如今那里的房子涨到了8万左右,依然还有人买。2014年房价相对比较平稳,当时大家觉得中环3-4万一平的房子已经是天价了,买一套房子就要几百万,谁能买的起,房价到顶了,结果2年之后,中环房价就翻倍涨到6万。现在你可能更觉得房价比天还高,但并不影响它继续涨!(2)买房还可以赚钱新一轮房产限购,直接将房价上涨势头浇灭,目前房子交易量低的可怜,不足高峰期的四分之一。请看下图数据,柱状图表示成交量,是不是低的惨不忍睹了。数据来源:中原地产目前的房子是典型的“有价无市”,房子如果按市场价卖很难卖,一些着急卖房的人,会降价出售,同一个小区的房价有时候会相差2万。你把周末的时间拿出来,花到看房上,当你实地看过200套房子,就能买到比市场价便宜10%-15%的房子,相当于你账面浮盈了几十万。等房价再次上涨的时候,交易量也会暴涨,到时候卖房很容易,你再把房子卖了,浮盈就实实在在落到你的口袋里,净赚几十万。9、可转债可转债是债券爸爸和股票妈妈生出来的娃,简单的说就是上市公司问你借钱,但你可以转成股票。可转债既是债券,又可转成股票,所以既有债券的性质,又有股票的性质。所以可转债投资起来有一定难度。普通投资者只需记住一个绝招:110元以下买,最多放两年,30%以上收益卖出。牢记,并坚持。这个原则抓住了可转债的本质,面值以下100%保底和到期之前99%的可转债会达到130元的特性,以不变应万变。有点像巴菲特投资原则的凝练:买入价值低估的股票,长期持有。这个原则确实有效,利用模拟软件可以测试一下,严格按照这个方法操作,过去10年可以获利16.83倍。这个数字很恐怖,但很少有人能做到。根本原因是这个操作反人性,当你看到可转债很有可能涨到150的时候,你一般都舍不得在130元卖掉,结果往往和炒股一样,被左右打脸,搞不好最后还亏钱。最后说一下可转债如何买。可转债和股票一样,都是直接输入代码和金额就可以买。可转债一张面值为100元,以一手10张1000元为交易单位。值得注意的是,可转债是T+0交易,可以当日买入、当日卖出。这点相对股票具有优势。另外,可转债是没有涨跌停限制的。10、基金定投基金长期来说,平均收益很高,达到15%,但同时基金的波动非常大,大部分时候基金是不赚钱的,甚至是亏钱的。嘉实增长从2003年到2015年年末,年化回报率23.8% 。比上海买房还赚(上海买房年回报率平均大约16.9%)。但依然有16.94万的人是亏损的。如下图所示。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采用波段定投,长期坚持,就可以破解这个魔咒,获得很可观的收益。各国股市最确定的规律就是估值(PE)在5-20倍之间波动,中国A股市场波动区间大约是8-20倍。当股市PE跌到11倍以下加大定投量, 当股市涨到15倍以上减少定投量,当股市涨到20以上清仓。严格按照这个规律执行,每月拿出20%的资金定投,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6%-15%问题不大。这里要提醒一下,基金定投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并不容易,最难的是在高点止盈。如果你没那么多时间研究,就记住一条,股市PE到达20倍,或者盈利大于30%,坚决止盈。另外,如果大牛市刚完,市场还在明显的高点,千万不要定投,只有市场已经到了低点,或者市场已经在低点区域再开始定投。不要听一帮脑残瞎BB,自己都没靠基金定投赚过钱,看了别人说定投赚钱,也跟着每天喊定投定投,真是害人不浅。写在最后1、投资上有什么疑惑,可以在我公号(智多星理财师)留言,我会尽我所能解答。2、问问题的时候,不要“在吗”?直接把你的问题完整写出来就行。3、如果问问题,自己先调研基础信息。不要上来直接问:某某产品安全么?(该类问题一律不回复)。问平台的正确方式:把让你不安的原因和材料先整理发给叔。叔的态度:投资靠自己,但能帮的尽量帮网叔:智多星理财师合伙人, 金融资深人士 。独立,理性。热爱钱更在乎良善。闲来聊两句常识,骂几个混蛋,喝两杯小酒。网叔不是文明人,衣冠禽兽请绕道。关注网叔,微信公众号:智多星理财师(zdxlcs)。709 条评论分享收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金融投资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