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现猫 招聘是做金融的公司吗?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流量变现杀入红海 为何“变现猫”却能高效率零风险转化?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流量变现杀入红海 为何“变现猫”却能高效率零风险转化?》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流量变现杀入红海 为何“变现猫”却能高效率零风险转化?》 精选一TechWeb报道9月13日消息,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流量红利的逐渐消逝已成为行业共识。对于媒体平台来说,除了要深入挖掘平台本身的价值、带来更多的人群效应之外,更需要通过与用户建立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其中,流量变现自然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修课题。流量变现服务平台“变现猫”创立于2016年,面向App、Wap网站、公众号等流量进行精分深耕,提供高效的变现方案。自成立以来,变现猫完成过千家国内知名App流量变现对接,平台日均覆盖活跃用户800万,月覆盖活跃用户1.2亿。近日,正值变现猫成立一周年之际,TechWeb受邀参加了变现猫发起的行业交流活动。围绕如何保证在用户良好体验的前提下,实现流量的高效变现,进而帮助流量主在行业中获得更佳发展空间等话题,变现猫CEO陈高维从实战角度,与我们进行了交流分享。红海里的怪圈近年来,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仍然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年收入将从2016年的5966亿元猛增至2018年的11466亿元。然而在行业内,人口红利的浪潮已经逐步褪去,一些在市场机遇期中迅速发展的企业们,也开始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一方面,人口红利、流量红利消退,加之流量巨头垄断后的疯狂收割,企业的获客成本越来越贵。从最初的几元钱,慢慢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站在十字路口的互联网企业们,仿佛正置身于竞争激烈的残酷“红海”,并慢慢陷入了获客成本飙升的怪圈。另一方面,存量市场中,大量高频的资源已被充分挖掘,不挣钱反而倒贴钱的公司比比皆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跟不上估值,随之而来的是资本开始变冷,从追求用户存量到考核盈利能力,资本市场的估值模型也正在逐步转变。浪潮过后,大环境开始倒逼行业发展,互联网企业逐渐从集体狂欢到回归理性,各路玩家变得更加冷静与务实。面对压力,决策者们的工作重心,开始从追求用户数量的增长,过渡到追求流量变现的能力提升,他们希望用户能够“活起来”,进而证明自身的商业价值。然而行业内现存的变现方式,并没有给互联网企业们太多的想象。首先是场景内收费,比如直接向用户收费,这种方式不具备普适性,并且对于非头部或者创业公司来说,让用户在应用内持续消费,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其次是广告变现,一些优质的品牌广告被头部媒体瓜分,常见的DSP,企业们普遍反映变现效率不高。大量的闲置流量得不到填充,用户资源的利用率仍然还有很深的挖掘空间。让变现高效率零风险“我们理解任何一个产品的用户其实都是多元化的,多元化体现在很多方面:年龄、性别、文化、财富、习惯、价值观、消费理念…等等。大众往往在某一个点上有共同需求,才汇聚到某一个App上面来,当他们切换出这个App的,他们的多元化属性就体验的非常明显了,有的去玩游戏、有的通过App购物、有的去在线看小说…。对于这个App来说 ,这些用户都是我辛苦积累下来的,如果能把这些用户在这个APP之外的需求场景一部分迁移到App内来满足,那将是一个全新的增量空间。去挖掘、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潜在需求,将**提升存量用户的变现价值。”谈到变现猫的业务,变现猫CEO陈高维如是说。变现猫基于HTML5技术,为移动互联网企业提供丰富的变现场景组件解决方案。这种流量变现组件矩阵,涵盖活动、广告、电商、直播、资讯、阅读、直播、福利社、游戏、娃娃机…等一些列成熟的场景。变现猫将变现融入场景,将广告转化成权益,把一系列场景制作成类组件模块,然后以SaaS或服务的方式开放出去。以即插即用的方式供开发者使用,可以快速帮助App、公众号、WAP站搭建一系列变现场景,深度挖掘用户的多维度商业价值。即插即用的简易对接方式使得合作非常灵活。变现猫支持banner、开屏、插屏、浮窗、浮标、信息流、按钮、频道、菜单等各类标准、非标准入口,入口普适性强。通过在趣味的互动活动、资讯、内容中植入权益广告,提升变现效率的同时,也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谈到如何保障变现效率的时候,变现猫CEO陈高维表示,首先变现猫拥有丰富的流量变现服务组件,开发者可以灵活选择与自己用户响匹配的组件;其次变现猫拥有强大的用户画像大数据引擎,能够实现用户与广告、内容的匹配 ,提升转化效率与用户体验;再次,变现猫基于底层变现算法的赋能,提供实时的优化计算能力,自动优化广告类场景的转化率;最后,变现猫专业团队在权益广告行业的多年积累,能保证各类广告场景的填充率。对于流量主来说,变现猫在帮助企业在实现大数据精准营销的同时,免去了开发运营等成本;HTML5轻量级对接(无需SDK),可当天上线,为企业提供免费的试错机会,让变现高起点、零风险。变现猫成立短短一年时间里完成过千家国内知名App流量变现对接,平台日均覆盖活跃用户800万,月覆盖活跃用户1.2亿。发展速度之快,背后的原因有迹可循。无流量 不变现在交流中,变现猫CEO陈高维提出了“无流量 不变现”的概念。陈高维表示,一切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成功无非低成本“获客”+高效率“变现”。随着移动互联网创业进入后半场,“变现”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质量。未来,变现猫将更加丰富的变现组件矩阵、不断突破变现服务能力,帮助流量主们打破“马太效应”的怪圈,帮助企业真正实现“无流量 不变现”。在为企业积极谋发展的同时,陈高维也透露,变现猫的业务模式,已被行业和资本普遍认可,并且正在与志同道合的资本方进行融资接洽。下一步,变现猫将以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助力流量变现市场迎来更加高效的行业发展。(唐文)《流量变现杀入红海 为何“变现猫”却能高效率零风险转化?》 精选二弘道资本李晓光和流量猫陈高维凤凰科技讯 9月26日消息,变现猫宣布获得2400万元Pre-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弘道资本独家投资。变现猫创立于2016年,面向移动端App、Wap、公众号等不同的流量渠道,提供流量变现方案。变现猫提出了矩阵式流量变现组件解决方案,基于HTML5技术提供一系列流量变现产品组件,涵盖活动、广告、电商、直播、资讯、阅读、直播、游戏等多个变现场景,能够帮助流量主零成本流量变现。“自成立以来,流量猫已完成2000余家国内知名App流量变现对接,平台日均覆盖活跃用户800万,月覆盖活跃用户1.2亿。并且这一数字目前还在不断增长当中。”CEO陈高维表示。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低成本规模获客+高效率持续变现”,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市场红利被消耗殆尽,低成本的规模获客已不现实。而这时候,流量变现效率的高低,就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质量。同时,任何一个App的用户都是多元化的,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潜在需求,将**提升存量用户的变现价值。基于以上行业观察,变现猫将变现产品划分为两大变现产品矩阵:广告产品矩阵和用户付费产品矩阵。广告产品矩阵即是通过算法分析用户画像,给用户推荐最为合适匹配的广告,从而使广告效益最大化,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互动广告这一产品。首先通过对广告进行包装为优惠或福利的样式,使之达到权益化;接着通过样式的轻定制,使之原生化;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变现算法精确推送,达到精准化。而用户付费产品矩阵主要基于用户需求多元化的判断而产生的。多元化的需求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场景,通过这些需求场景又会产生场景化的变现产品,激发用户的付费体验最好的例子就是视频直播。通过对接入直播的产品进行一段时间后的观察后发现,除了产生高额的流量收益之外,还显著提升了用户活跃、留存和App打开时长。 弘道资本的合伙人李晓光表示,变现猫的出现符合整个大的互联网发展趋势。目前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红利期已经过去,市场红利被吃光,过去粗放式的管理和生产方式已经不适用现在的发展。企业内部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服务,推动升级。那么这样推动升级的结果,就会产生一大批像变现猫这样的专业的垂直的企业服务商,他们中也会出来像BAT这样级别的巨头。并且变现猫选择从流量变现的角度进行业务的切入,比一般的企业服务更具有爆发力,可以形成领先的先发优势。对于融资之后的发展规划陈高维表示,变现猫还会继续加大技术和运营的投入,优化算法并加快新的变现产品的开发。除了目前上线的互动广告、视频直播、移动书城、爆款特卖、福利社等八款变现产品之外,还有十余款变现产品已经在设计和规划之中。 《流量变现杀入红海 为何“变现猫”却能高效率零风险转化?》 精选三原标题:流量变现服务平台变现猫完成2400万 Pre-A 轮融资 弘道资本投资
i黑马讯 9月27 日消息,变现猫近日在北京召开变现猫产品发布暨Pre-A轮融资发布会,并正式宣布完成2400万元 Pre-A 轮融资,投资方为弘道资本。 变现猫是一家流量变现服务平台,面向移动端App、Wap、公众号等提供高效的流量变现方案。变现猫创立于2016年9月,目前已完成2000余家国内知名App流量变现对接,平台日均覆盖活跃用户800万,月覆盖活跃用户1.2亿,已上线了互动广告、视频直播、移动书城、爆款特卖、福利社等八款变现产品。 变现猫创始人陈高维表示,此轮融资后,将会继续加大技术和运营的投入,优化算法并加快新的变现产品的开发。另外,还有十余款变现产品已经在设计和规划之中,变现产品矩阵已显雏形。
构建变现产品矩阵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低成本规模获客+高效率持续变现”,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市场红利被消耗殆尽,低成本的规模获客已不现实。而这时候,流量变现效率的高低,就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质量。同时,任何一个App的用户都是多元化的,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潜在需求,将**提升存量用户的变现价值。 基于以上行业观察,变现猫提出了矩阵式流量变现组件解决方案,基于HTML5技术提供一系列流量变现产品组件,涵盖活动、广告、电商、直播、资讯、阅读、直播、游戏等多个变现场景,能够帮助流量主零成本流量变现。
变现猫将变现产品划分为两大产品矩阵:广告产品矩阵和用户付费产品矩阵。 广告产品矩阵是通过算法分析用户画像,给用户精准推荐最适合的广告,从而使广告效益最大化,变现猫已构建了一个20亿移动设备人群画像的大数据库,基于数据库给用户打了2千多个标签,基本可以达到广告的精准投放。 用户付费产品矩阵是基于用户需求的多元化而产生的。多元化的需求产生了多元的需求场景,然后就会产生场景化的变现产品,激发用户的付费体验。最好的例子就是视频直播。通过对接入变现产品的直播平台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这些直播平台除了产生高额的流量收益之外,还显著提升了用户活跃、留存和App打开时长。
深耕企业服务的垂直领域 弘道资本的合伙人李晓光认为,目前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红利期已经过去,市场红利被吃光,过去粗放式的管理和生产方式已经不适用现在的发展。那么就需要企业内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服务,推动升级,这样推动升级的结果,就会产生一大批像变现猫这样的深耕垂直的企业服务商,变现猫的出现符合整个大的互联网发展趋势。
“坚持流量变现这个方向,为流量主创造更多收益是变现猫不变的使命,真正实现‘无流量 不变现’的初衷!”在谈到变现猫的未来时陈高维说到。借助变现猫这款产品,他希望能为市面上各类流量主提供更多的变现方式选择。紧密沟通量身定制,挖掘更多流量价值。 《流量变现杀入红海 为何“变现猫”却能高效率零风险转化?》 精选四PINTEC通过自营业务积累金融场景理解,提升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能力。对外输出金融科技能力上,PINTEC同时服务流量平台和金融机构:帮助中小银行实现金融体系搭建,解决金融机构信贷和财富管理需求,旗下品牌读秒上线两年,累计助贷100亿元;通过场景分期和贷款方式,实现流量平台的金融变现,现已对接去哪儿网、携程等线上、线下平台。指导 | 凯文
张扬调研 | 张扬
李喆撰写 | 李喆最近几年FinTech蓬勃发展,除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助推外,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需求变化也是重要原因。随着传统业务增长放缓,银行将线上零售业务作为新的增长点,但不同金融机构的需求差异明显。国有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更多是碎片化需求,希望借助新技术提升单点效率,而城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零售业务体系,需要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同时,流量红利的终结使得获客愈发重要,如何精细化获客,让获客成本不随业务量增长而提升太快,成为金融机构需要考虑的问题,流量获取成为新的需求点。因此,金融机构与流量平台合作成为趋势,但双方很难直接建立合作关系,这中间除了缺乏信任基础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流量平台缺乏建立完整线上金融体系的能力,金融机构不理解流量平台的业务场景,很难做到精细化运营。供给侧,传统IT厂商缺乏对业务场景的理解,只能解决大型金融机构的碎片化需求,无法下沉服务中小金融机构,服务流量平台更无从谈起。供需不平衡促使金融科技领域出现一系列创业公司,PINTEC就是其中之一。自营业务积累金融场景能力PINTEC除了输出技术能力外,自身也在从事金融业务。对PINTEC而言,自身做金融业务是为了积累端到端的金融场景能力,为服务金融机构打好基础。从服务金融机构角度来看,不论是单点突破还是建立完整体系,核心目的都是解决金融机构的账户管理需求。账户管理大体可以分为信贷、理财及保险三大需求,PINTEC首先是拿下基金和保险两张牌照,随后成立了读秒和璇玑两大事业部,主推智能信贷和财富管理两部分业务。读秒旗下产品读秒钱包和企业读秒,主要是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信贷业务,搭建一套从获客到贷后催收的智能信贷体系。此外还有一个名为读秒驱动的产品,主要是为机构客户提供技术服务。璇玑则与PINTEC旗下另一品牌虹点基金合作,搭建一套财富管理交易系统,上层开发了活期宝盒、智能投顾和基金超市,不论是固收类产品还是权益类产品都有涉及。智能信贷和财富管理的全流程业务,使得PINTEC具备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能力。自营业务的持续运作,使得PINTEC能够把握监管、用户需求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对外输出的能力。因此,读秒和璇玑的自营业务会长期存在,但更多是作为产品的试金石。未来,PINTEC在保险领域也会采取类似方式,先通过旗下麦芬保险设计保险产品,待产品稳定后再封装成解决方案对外输出。以消费分期切入流量平台但通过自营业务只是积累了端到端的金融场景理解,在获客流量层面,不论是PINTEC自身还是金融机构都非常欠缺,只有补全获客能力才可以形成完整闭环,这方面只能考虑与流量平台合作。目前,PINTEC主要是以消费分期这类信贷产品与流量平台展开合作,客户有小米、去哪儿、携程、中国电信翼支付等,主要切入的是机票、电子消费品的支付场景,将分期付款作为一种支付方式嵌入场景,后端对接银行、消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按照CPS(Cost Per Sale)与流量平台结算。现阶段,这些平台只是PINTEC的合作伙伴,PINTEC的收入来自金融机构的分账,再支付给平台一定流量费用。所以,本质上,这些平台仍然是起到导流作用,但与纯粹导流平台存在很大差异。纯粹导流平台只是作为渠道,提供一些客户名单。因为没有更深层次的用户画像,来自导流平台的用户审批通过率极低,业内线上现金贷产品审批通过率不足10%。PINTEC与这类平台深度合作,用户数据维度更加丰富,风险定价更加容易,同时通过构建消费场景,一定程度上控制资金的流向,降低了欺诈风险,这种合作不仅仅是降低获客成本,也保证了风险的可控。流量平台做金融变现的终极目标同样是账户管理,对平台客户进行分层,给不同客户推荐信贷、理财和保险产品,消费分期只是平台一部分用户的需求,平台金融价值尚有很大潜力。要做到这一步,服务流量平台的金融科技公司不光要在信贷、理财和保险产品等金融业务有着非常强的场景理解能力,同时要与流量平台深度合作,深刻理解流量账户内在的用户画像以及如何匹配合理的金融产品。流量平台帮助PINTEC更好获取金融客户虽然金融机构和流量平台都是PINTEC的客户,但是金融机构是PINTEC更加努力开拓的方向,流量平台像是PINTEC的资源,能够帮助更好获取金融客户。PINTEC与流量平台合作,主要是帮助金融机构解决获客问题,所以PINTEC获取流量平台个数,确切说是潜在信贷客户数和放款规模是金融机构关注的重点。一方面,PINTEC要对接更多流量平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客户,另一方面,则要与流量平台进行深度合作,提升单个流量平台的用户渗透率。流量平台不光是指线上平台,还包含线下门店,很多线下门店正转向线下获客、线上审核的模式,这些也会成为PINTEC的潜在合作伙伴。线下平台的用户量虽然比不上京东、阿里等第一梯队平台,但与去哪儿网等第二梯队平台的用户量相差不大,苏宁等平台的用户量甚至更大。但线下平台的数据质量不高,只能依赖门店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欺诈风险会更高。现阶段,PINTEC获取线上流量平台仍然存在难度,很多平台仍然是优先自建金融体系,不太愿意向PINTEC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开放完整的用户数据。因为PINTEC与流量平台的合作是深度合作,意味着流量平台要将自身用户部分数据对PINTEC开放,这要求双方有很高的信任基础。但线上流量有一个特点是同领域可复制性强,拿下一个客户后,很容易将经验复制到其他客户,进入门槛高,但推广难度低。模块分层和业务场景理解提升产品化率PINTEC在自己做业务时,就考虑到将产品进行模块化处理,而不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样从底层架构上,更加容易将单点封装成产品,减少解决方案中的咨询属性。如果最初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完全以自身业务为出发,底层架构的逻辑完全不同,在对外输出时会遇到很大挑战,很难单点输出。同时,PINTEC对业务场景的理解也有助于产品化,纯技术厂商因为不懂业务流程,只能按照客户需求做开发部署,完全是人力驱动,产品化率很低。理解业务场景后,就能够清楚哪些部分可以被封装成产品,从而标准化输出。服务场景平台时,因为同一行业的用户画像体系相对类似,所以在服务同行业客户时,规模化复制性较强。金融场景理解和获客是重点根据爱分析金融科技评价模型,PINTEC在金融场景理解和获客上具备一定优势。客群上,PINTEC主要服务中小银行,读秒与新网银行、华瑞银行采取助贷模式合作,璇玑则服务哈尔滨银行、郑州银行等城商行,这类客户逊于国有银行及大型股份制银行,但明显优于一般的消费金融公司和现金贷公司。金融场景理解方面,主要从业务种类和业务量两个维度判断。PINTEC目前覆盖了信贷和财富管理业务的全流程,但与流量平台的合作只是在信贷领域的分期支付环节,业务种类尚需细化、丰富。业务量主要关注信贷业务,因为财富管理业务上线不久。读秒运营两周年,累计促成贷款额100多亿,累计申请笔数达2000万,从数量和金额上来看并不是特别大;获客主要是指获取金融机构的能力,这其中包括核心团队背景以及对接流量平台的能力。尽管创始人魏伟是IT行业出身,但周静、郑毓栋等业务线负责人都在跨国银行具备十余年从业经验,BD和服务能力强。流量平台方面,团队前期与去哪儿实现了深度合作,使得PINTEC容易切入到旅游出行领域,同行业易复制的特点使得PINTEC很容易与携程等其他旅游出行平台合作。现阶段,PINTEC已经与几十家流量平台展开合作,从贷款余额来看,并未完全挖掘出流量平台用户的全部价值。产品/技术方面,因为PINTEC主要服务中小金融机构,对单项业务的技术能力要求不高,业务的产品化率更加重要,PINTEC通过将业务模块化处理,**提升了产品化率,人力依赖较轻。近期,爱分析对PINTECCEO魏伟进行专访,他对PINTEC的业务模式、公司战略进行阐述,现将部分内容分享。爱分析:技术能力输出这件事,PINTEC是如何考虑的?魏伟:严格说,机构能力越强,需要的服务和支持就越碎;机构越小、能力越弱,需要的服务就越完整,越需要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就我们来说,其实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分界线,因机构而异,总体来讲能力是完整的,但是输出的方式可以是碎片化、模块化,也可以是完整。不光金融科技,整个IT服务这么多年其实都是这种玩法。以前最大的问题是技术输出方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力,做工具、系统容易,但是端到端的能力不可能建立在一家IT公司,这是最大的障碍。所以,原来中国的IT服务只针对大公司,无法下沉。即使客户给出碎片化需求,IT公司依旧不能把它串起来,客户自身也不能串起来,所以这问题无解。今天市场上有一些机构具备端到端的能力了,这些机构如果愿意做技术服务的话,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剩下就是看怎么定位,找大公司做一些碎片化业务,在某个环节上把效率提升,还是到中小、甚至小微金融机构,输出更完整、更标准化的能力。爱分析:上面的判断是针对金融行业还是适用于各行各业?魏伟:金融行业比较严重,因为金融的业务本身自成体系,而且是经营风险的。这些业务需求,很难在其他行业遇到。比如,给**部门做一个电子政务,和给运营商做一个业务系统,本质上,业务的差异性不是特别大,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再比如,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给一家医院做了一套管理系统,其实可以完整移植到另一家,其实是可以。所以,做医疗信息化的公司,其实是能够拥有端到端的能力,因为能力是可以积累出来的。金融行业风险是动的,不是IT能把风险的定义固化,风险与外围、数据、监管、用户等环境有关。一个银行挺好的业务系统,完整搬到另一个银行,其实是运转不起来的。医疗信息化是工具化、流程化的过程,没有解决医院最核心的问题。但是在金融领域,再传统的金融机构也无法离开IT系统,两种业态对IT的理解不一样。爱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是金融科技的一个主要驱动?魏伟:金融科技的输出,尤其是面向中小型金融机构,我觉得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问题,他们今天的要求是能够完整地把市场主流的技术落地。至于那些新技术,我觉得今天没出现成体系的落地应用场景。机器学习是一大堆算法的总称,会把一些算法用于评分卡等模型体系中,但没必要技术标签化,业务的本质不是由标签决定的。其实线性回归等最朴素技术,已经能解决90%的问题。至于剩余部分,我觉得还不是我们的机构客户担忧的问题。市场还没细分到不用最炫酷的技术,业务就跑不起来的程度。一笔智能信贷的业务,要解决流量的问题,做友好的用户入口,各种转化漏斗要合理。接下来要建模,做风险评级和定价,要搭建资金路由体系、支付额体系。最后是贷后的打分卡模型,提升贷后催收的效率,把贷后所有的这些数据回馈到模型。这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体系,我一直在强调端到端,这些环节,任何一个做不好,整个业务是没法运转。风控不是建模那一步用到的技术,而是在每个环节。吸引错了流量,引来都是羊毛党,考验风控模型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一个特别平衡、牵一发动全身的产品体系,十几年前我在的IT公司也很想投资出一套能力,但实际上,如果不亲自做,闭门造车是不可能的。最大的价值来源于整个体系的调优,不是靠一个特别强的技术,这也是为什么我其实不看好纯粹输出风控模型的逻辑。爱分析:所以,读秒和璇玑应该长期会保持自己独立的业务体系,那套业务体系只是为了不断地调优?魏伟:那套业务一停我就立马变成无源之水了,输出只靠吃老本,过几天行业变化就会被淘汰掉。爱分析:现在帮流量平台做的是流量的金融变现,与这些流量平台预期未来会合作到什么程度?是从账户管理的角度去变现还是?魏伟:有一些掌控大量用户封闭场景的平台,账户体系是天然建好的,所以我更多是帮他做应用。我肯定是要碰数据,不然整个风控是没有无源之水。账户这一层,现在还看不到这种可能性,毕竟平台的主营业务不是金融,不可能用一个金融账户去替代主流业务。对他们来说,金融不是主战场,一种端到端、连接好一切的方案,能够降低门槛、少交学费,更多是这个价值。爱分析:把平台的用户标签转成金融体系标签,这会跟着每家公司的理解去走,还是单个行业会是通用的?魏伟:行业基本通用,公司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数据维度的差别,模型有微调,但产品逻辑不会有大的差别。主要是产品和模型,模型是由数据决定,产品更跟交易场景相关。爱分析:对同一个平台来说,有可能不同用户推不同的应用吗?比如,让PINTEC就做利率20%以下的,再有别的应用做利率更高的?还是说基本上就可能做最好的?魏伟:我觉得金融一个永久的矛盾是:我想做最好的,但最好的客户是不需要钱的;我不想做最差的,但是最差的用户是能接受最高的利率的。所以,这永远是一个平衡,这个平衡不完全是一个开放选择的,并不是一个我们单方面能决定的。另外一方面是监管压力,监管也不允许你随便标价,我们做2B服务会比较纠结这一点。不论是消费金融公司还是银行给你放款,背后还是有它的监管逻辑的,由不得我们。所以,产品本身我当然是支持从头打到尾的,但是他的客群和参与放款的这些机构,这两方会重度的影响我的产品策略。爱分析:财富管理的需求,流量平台这边有没有探索出一些场景去做业务?魏伟:借贷和理财完全是两个逻辑,理财重度消耗的是用户信任,借贷没有信任问题。整个中国因为有刚兑的大背景,所以包括P2P在内的理财产品,一定要做成准刚兑等固收产品。回到股票、基金这种权益类产品,在熊市周期怎么让投资人做权益性的投资,这是整个中国财富管理解决不了的问题。用户要的是信任,所有通用的互联网化的运营手段都不起作用。百度基金卖得不好,就是因为用户不是靠互联网运营说服的。用户想买基金,他一定能找得到入口,用不着导流,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进到基金超市不知道买什么。不解决这个问题,基金销售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爱分析:PINTEC做财富管理的逻辑是?魏伟:财富管理的还是用户服务的逻辑,所以不能用纯线上这种玩概率的运营手段,因为产品本身是不确定的。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其实更考虑的是两方面。第一是产品本身的逻辑:用户为什么能够接受和理解。第二是谁说服这个用户,后者是2B服务的逻辑。产品层面,我们在做2C的应用,尝试让整个产品的逻辑链条在互联网上展示清楚,所以我们现在线上主推的是两个产品,活期宝盒和智能投顾。这是我们2C产品的逻辑,但这些都属于互联网产品的逻辑,假如应用到更复杂的场景,需要有很多服务、沟通,那我就倾向于B2B2C,我做了很多应用给金融机构,他能够触达并说服客户。爱分析:Feed流这种平台,根据用户Feed流的一些标签做风控,这个方向是否可行?魏伟:今天看应该不是业内的主流,原因是内部标签的稳定性和覆盖度差距还是很大。不像机票分期这种,同一类用户高度标准化,每个人头上都会有这种标签。商城这种其实只用给一些基本数据,自己就可以做模型,但Feed流必须双方深度的合作才有可能,因为它并不是开放和可想象的。头条、微博这种利用它的用户画像,能不能反推出这个人的信用状况呢?现在业内有很多争议,甚至反对的声音更大,原因是影射关系非常间接,需要长时间大用户量的测试,必须要联合做。而且Feed类用户的包装成本低,不像消费分期有真实交易场景的,可以把欺诈的可能性压得很低。所有线上借贷类的解决方案,第一难点是欺诈,根本不是信用问题,几百元的额度任何人都能想办法换。所以,即使头条、微博做了大量用户标签,但不经过长期的测试,我认为那是不可信的,依旧会把它归到现金贷产品。爱分析:像微博、头条这种,有可能第一步构建一个简单的产品,先去试一下,再做客户分层?魏伟:可能性不大,欺诈这件事,五元的羊毛大家也愿意薅,因为没有成本。所以,并不是放五元钱,就可以不做风控。爱分析:服务金融机构这一端,如何去测算单个客户能产生多少价值?魏伟:我觉得其实还是业务规模的想象空间,谈下一家银行,然后愿意做这个模式,比如拿一个亿出来做借贷,我的回报是多少,这个账是能算得特别清楚的,它是一个函数,这个函数的关键变量是资金的规模。如果是财富管理类的,我们现在一般谈的是分润模式,也是个函数,但是最重要的变量是AUM。这其中多少能转化成我们可分的收入,是取决于权益类占比。爱分析:2018年的战略是怎么考虑的?魏伟:第一个把我的产品已经封装成方案,让它落地;第二是有没有可能尝试摸索出一些新产品,以待我将来的封装。我们希望我们像一个芯片公司一样做科技金融,未来我可以封装出多个产品,用解决方案的形式落地。爱分析:现在大多数金融科技公司还是服务金融机构,服务流量平台的比较少,未来是否会出现变化?魏伟:我们内部不管这些平台叫流量,更多是叫交易场景类的合作伙伴。我们也有流量合作伙伴,但是流量合作伙伴基本上标配于现金贷。与场景平台合作是比较辛苦,需要根据每种交易形态设计产品。严格说,现金贷不太是金融的逻辑,银行在完全不了解用户的情况下提供现金贷产品并不多。信用卡也是建立在客户有信用卡的这个分期基础上,才提供现金贷产品。爱分析热文新龙榜新龙榜TOP125新金融互联网金融TOP100|互联网金融TOP50互联网保险TOP35|消费金融TOP25财富管理TOP42|投资机构TOP30互联网支付TOP20|虎鲸榜TOP50互联网保险TOP25|互金概念股TOP30创富人物榜TOP50|影响力50人企业服务企业服务TOP100|企业服务TOP50大数据TOP72|B2B电商TOP50云服务TOP50|网络安全TOP30大数据影响力50人|B2B电商影响力50人其它出行服务TOP50人工智能TOP50教育科技TOP50语言教育TOP20移动医疗TOP30汽配维修TOP20家居家装TOP36汽车创新TOP64新零售TOP100幼教TOP35Adobe|VMware|Salesforce阿里云|AWS|AtlassianTableau|Cloudera|PalantirZendesk|Hubspot|WeWorkInovalon|MircoStrategy金山云王育林访谈|Hortonworks360企业安全调研吴云坤访谈UCloud调研季昕华访谈|乐视云TalkingData调研崔晓波访谈纷享销客 罗旭访谈|北森国双科技调研祁国晟访谈容联云通讯|秒针|销售易图森互联|数据堂|星环科技MuleSoft|明略数据吴明辉访谈OneAPM|听云|有云|环信昆仑数据 陆薇访谈|瀚思科技信达泰和|猎上网|云智慧DataHunter 程凯征访谈Sensoro 赵东炜访谈《流量变现杀入红海 为何“变现猫”却能高效率零风险转化?》 精选五未来,当我们在今日头条中阅读一篇介绍美食的文章的时候,再不用抑制自己的口水了,只要轻轻点击文章中的图片,就可以快速完成商品的购买。紧接着,京东的快递小哥最快在当天就能把新鲜的食材直接送到我们家里。
这个场景就是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商平台——京东商城与中国用户数最多的资讯分发平台——今日头条战略合作的一个应用场景。今日(9月27日),这两家企业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推出“京条计划”。基于这个计划,未来,5.5亿的今日头条用户将在阅读场景中直接享受京东提供的高品质电商服务,而京东则再次获得了移动互联网上的超级流量入口。
据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商城营销平台体系负责人徐雷介绍,“京条计划”主要涵盖三个方面:首先,京东将在今日头条上开设一级购物入口“京东特卖”;其次,今日头条将依托于个性化的数据推荐能力帮助京东和京东平台上的商家实现精准的广告投放;第三,双方将共同开展基于兴趣阅读的电商合作,通过导购、分佣等模式,帮助更多的头条号变现。
今日头条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张利东表示“京条计划”是算法可能性的又一次拓展,是中国最大的资讯分发平台与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商平台一次充满想象力的合作。更重要的是,也为今日头条上的创作者、用户以及广告商三方提供了共赢的机会。
双方开放核心能力进行商业价值融合
在徐雷看来,“京条计划”是两家企业全面开放核心能力,进行商业价值融合的一次合作。
数据显示,目前今日头条月活用户超过1.3亿,每个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76分钟,每天内容阅读总数是19.7亿次,其中阅读头条号的有18.3亿次,占比超90%。毫无疑问,今日头条已经成为了一个移动互联网上用户粘性极强的超级流量入口。从本次合作可见,今日头条个性化推荐的强大技术能力,不仅在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的表现形式上丰富,同时也希望在信息主体上有所扩充,例如商品及商品交易服务,以帮助用户便捷地获取感兴趣的商品。
张利东指出“京条计划”在互联网历史上,第一次将海量的消费流量和阅读流量汇聚到了一起。它消解了阅读场景和消费场景之间原有的隔阂。为更多生产内容的自媒体人,提供了真正以内容为入口,以及通过电商变现的可能性。
而京东则是首个跻身世界500强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拥有年度累计活跃用户超过1.88亿人。根据京东2016财年Q2财报显示,其当季交易总额(GMV)达到1604亿元。更关键的是,由于京东长期坚持“正品低价”和“自建物流”,其品质和服务已在业内取得了遥遥领先的地位。
徐雷认为,在“京条计划”中,双方都贡献了自己最核心的竞争能力:集供应链、仓配、营销、金融一体的高品质电商能力和集媒体、海量用户、大数据、个性化推理算法于一身的内容分发能力。
“这两种能力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将形成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徐雷表示,京条计划对于京东平台上众多的品牌商来说,将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和低成本的广告投放渠道,帮助他们实现从广众到精众,从品牌曝光到品效合一的营销转变,完成从消费者洞察、需求精准定向、立体资源整合、效果精确衡量、大数据指导、优质电商服务的生态闭环。而对于今日头条上的内容创作者,京东在电商领域优质的口碑,为他们的影响力变现提供了更加稳定可靠的背书,可以帮助今日头条不断地繁荣生态。
用户体系打通在今日头条实现精准营销
众多周知,由于移动互联网碎片化、随机化的特点,如果用户的购买决策路径太长,移动端流量的流失比例会持续增高,同时造成营销成本的巨大浪费。
“京条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于打通了京东与今日头条的用户体系,今后消费者在今日头条购买京东商品时,无需跳转出今日头条App,即可闭环完成从下单到支付等全部流程。看似简单的一次登录背后,却是数以亿计消费者购物数据与阅读数据的大融合!
用户体系打通后,双方将整合并打通多屏、多平台、多场景的大数据资源。今日头条600多位产品技术人才及近6000台服务器,将更加精准描绘用户画像,根据用户行为,给用户推荐他感兴趣的、想知道的信息。
同时,也能够帮助品牌方进行更高效的广告投放和归因分析。在京东与今日头条达成战略合作后,与京东达成合作的品牌方能够根据其与京东联合营销的需求,在今日头条上投放原生广告,打造品效合一的全链路营销闭环。
今日头条商业产品副总裁刘思齐表示:“京条计划”依托今日头条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算法以及京东对商品品质的强力背书和深度的电商数据,进行合作将资源打通。从而实现多维度精准锁定目标人群,并通过人群拓展挖掘出更多种子用户高相似度人群,扩大目标受众规模,惠及用户和商家。
刘思齐认为,在中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不论是品牌厂商还是零售渠道的战略重点都已经不再是粗放的规模化、高覆盖和大投入,而是如何精耕细作实现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再升级,这也必将诱发产品定位、营销与销售渠道的新变革。
更加开放京东向外输出电商能力
在徐雷看来,京条计划的发布标志着京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渐沉淀下来并形成壁垒的、基于供应链、仓储、物流、数据和金融的核心能力正式对外开放。未来,向更广阔的合作伙伴输出“电商能力”将成为京东扩展“朋友圈”,打造生态型企业最重要的举措。
据徐雷介绍,京条计划得以顺利推进,得益于京东在今年初的时候启动了一个名为“京东开普勒”的能力输出项目。这个项目的初衷就是通过技术的手段,将京东供应链管理、物流运营、技术大数据等强大电商能力产品化、菜单化,将购物与合作伙伴的应用场景无缝对接起来。让消费者不一定要登录京东,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上各种App的时候,都能够随时随地的享受在京东购物的体验,以迎合移动互联网碎片化的时代特点。
同时,帮助合作伙伴实现更可靠的流量变现,并提供增值服务或增强用户粘性等支持,也为京东平台上的品牌商提供更多流量入口、精准营销及大数据支持。
徐雷表示:“京条计划不仅仅是京东和今日头条的一次深入的战略合作,还标志着,京东在创造了业内首屈一指的闭环用户体验之后,将全面开放自己的高品质电商能力,为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
京东是中国领先的自营式电商企业和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京东为消费者提供愉悦的在线购物体验。通过内容丰富、人性化的网站(www.jd.com)和移动客户端,京东以富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具有丰富品类及卓越品质的商品和服务,并且以快速可靠的方式送达消费者。京东相信其拥有全国电商行业中最大的物流设施。截至日,京东在全国范围内拥有7大物流中心,运营了234个大型仓库,拥有6756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范围内的2639个区县。京东是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一员和财富全球500强企业。
关于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个性化推荐引擎产品,它为用户推荐有价值的、个性化的信息,提供连接人与信息的新型服务,是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成长最快的产品之一。“今日头条”于2012年8月上线,据了解,截至2016年8月底,“今日头条”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5.5亿,日活跃用户超过6000万。
“今日头条”的团队是一支拥有丰富创业与成熟公司经验的技术驱动型团队,聚集了来自一流学校和一流公司的顶尖人才,在推荐引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领域拥有与世界级公司接轨的能力。《流量变现杀入红海 为何“变现猫”却能高效率零风险转化?》 精选六当下,数据正加速前沿科技的爆发,使世界逐步呈现为纷繁复杂的数据体系。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众多前沿技术,正在触发商业底层逻辑的迭代。金融作为数据价值挖掘最为极致的领域之一,相信数据与金融商业的碰撞必将释放无限能量。10月25日,诸葛io受邀出席了由《数据猿》主办的“2017金融科技价值—数据驱动金融商业裂变”峰会,与业界优秀企业及领导人、投资人、专家学者共同感受跨界与科技带给金融领域的颠覆式的变革!诸葛io受邀参展“2017金融科技价值—数据驱动金融商业裂变”峰会并荣获2017金融科技优秀征文奖在互联网时代多元化商业模式和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行业面临着高昂获客成本和高流失率的双重挑战,诸葛io致力于帮助企业发挥数据价值,通过广告监测、获取分析、精细化运营、智能触达四大场景化解决方案,从流量源头到用户获取分析,再到有针对性的精准触达实现核心转化,一站式的帮助企业客户从数据洞察中获益。拉新:衡量优化渠道与活动投放随着互联网移动化趋势日益深入,普遍加快移动化布局,同业间竞争加剧,令行业的核心优势已转向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获客方式由线下物理网点为主转向以线下线上齐头并进,传统的地域壁垒被打破,良好的用户体验及服务将成为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竞争力。金融行业需要在用户体验上积极向互联网企业看齐,借鉴互联网思维模式,从用户体验出发,探索适合用户的新产品、新服务,通过良好服务体验,吸引大量用户,用由传统的单一通道服务向综合理财服务方向转变,以用户为核心,通过不同的产品矩阵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以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思路来服务用户,驱动用户和业务的双重增长。广告监测解决方案:不同于传统广告监测产品,诸葛io广告监测解决方案从用户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衡量广告投放,关注流量更关注流量质量,高价值渠道一目了然。为企业提供高效的监测平台,优化广告投放及效果监测的流程,聚焦更有效的广告投放渠道,将不同投放渠道、不同广告创意的效果进行可量化的评估,助企业更科学地驱动投放策略,降低ROI,提升投放效果。获取分析解决方案:诸葛io提供更清晰、更高效的数据分析模型,关注用户获取过程中从何(渠道)而来,因何(内容创意)而来,还原用户获取的情景,找到高质量用户的关注点,优化获客成本。同时,诸葛io通过收购Deepshare技术公司,基于Deferred
Deeplinking技术还原用户跳转到AppStore下载应用前后的始末。运营:智能触达提升流量转化在传统金融行业,由于模式陈旧,服务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物理网点还面临着营业成本、安保成本的不断攀升,整体成本高居不下,而互联网金融有着巨大的成本优势,而且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业务模式,用户体验获得极大提升,同时用较低的成本来推广和维系用户群体,通过量的积累来完成多重性商业变现。获取分析解决方案:数据发现的本质是更快速有效的应用改善。诸葛io此前提供了全新的API2.0接口,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联通和平台间数据对接。诸葛io智能触达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站式的精准触达目标用户,包含站内Push、短信、邮件等多种触达方式,并可根据用户事件自动或自助触达,开启从用户洞察到数据应用的新篇章,让业务增长可预测、可衡量。分析只是手段,根本目标在于通过数据驱动企业增长,因此诸葛 io
更注重场景化的分析以及对数据的有效应用。目前,诸葛io服务的互联网金融客户有100余家,包括首创金服、人人贷、资立方、向上金服、阳光保险、众安保险、用钱宝、钱香金融、多多理财等。诸葛io展台诸葛io上线于2015年3月,是国内领先的数据智能决策平台。通过以用户中心的分析方法,洞悉用户行为画像、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为企业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运营。诸葛io提供顾问式的数据智能解决方案,能快速适应企业各业务部门的数据需求,提供人人可用的分析平台,提升数据分析与应用效率,是企业快速增长路上必备的数据驱动教练。截至2017年8月,光明随心订、人人贷、闪银、启信宝、vipabc、智联招聘、用钱宝、万宝路、亨得利等20000+优秀企业正通过诸葛io的数据智能服务实现数据驱动业务增长。《流量变现杀入红海 为何“变现猫”却能高效率零风险转化?》 精选七如果说21世纪什么最贵,那么可以认真的说,除了人才之外,就是流量。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双11电商对流量更加饥渴了。尽管天猫此次强推新孵化出的百万实体店检验“新零售”成果,但这种意在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和打通的玩法实质还是在进一步抢滩流量。而一向作风务实的京东对流量的争夺更加简单强势,直接联合百度、今日头条、网易、奇虎360、腾讯、搜狗这6家互联网巨头,用占据各类头部流量通道的方式奇袭所有对手。电商巨头们对流量尚且如此焦虑更别提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商家了。得流量者得天下,但流量,特别是今年双十一大促节点的流量一路呈现“洛阳纸贵”。从客观上来看,随着移动人口红利消退,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步入下半场。增量市场的大幅放缓和巨头的强势瓜分,也让靠流量来安身立命的商家们不得不面临逐年走高的获客成本。据南京大数据产业联盟年初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电商新客成本已经跃升至200-400元之间。而上半年,国内大数据营销领导者与创新者亿玛在线(836346)通过对其服务的众多电商和互联网金融客户新客获取成本统计发现,2017年平均获客成本是2015年均值的近3倍。此外,从供给方来看,大促节日俨然已经变成巨头瓜分流量的黄金周。以京东为例,通过直接与上述6家流量巨头结盟,结盟后,大平台势必会为京东一家留出足够多的自留地,给其他商家和需求方可发挥的流量空间显然更加收紧。从需求方看,有流量就有市场。今年双十一不仅是电商的主场,互联网金融这匹黑马也加入到流量围剿战之中。得益于国家对互联网金融产品政策的日益明朗,以及趣店、拍拍贷等代表企业纷纷赴美上市,给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注入一味强心剂。受此影响,互金广告主今年的营销预算也十分充足。种种缘由直接导致的是,僧多肉少,流量成了“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现实总会让人感到不尽人意,不过如何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让营销效果更精准?如何不受巨头影响借助定制化营销方式让转化翻倍?亿玛作为国内仅有的为几乎全部Top500电商品牌和Top100金融客户提供服务的营销公司,十余年的运营和服务经验,使其营销策略与服务标准成了业界风向标与标杆。双十一前夕,亿玛旗下精准营销平台易博DSP和电商销售平台亿起发双双结合自身业务与服务给广告主们献上化解锦囊,助力客户轻松应对营销“大考”。易博DSP:提前布局 寻找专属流量易博DSP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率先冲浪者,目前移动占比已经领先于行业,占比高达95%以上。在提前占据庞大、多样化移动流量前提下,今年重点发力社交和内容营销,用ROI的提升效果来说话。锦囊一:提前布局提前抢量。针对目前流量相对不足、成本不断攀升,巨头瓜分严重等问题,易博早已做好布局,对核心以及投放效果好的流量资源提早采用包段购买方式作保障储备。此外,易博还针对性的与天气网、人人美剧等众多热门流量入口签订独代协议。显然通过以上两个核心策略已经为DSP流量在数量、质量还有差异化方面上好三保险。锦囊二:寻找适合自己的流量。竞争驱动下,移动互联网电商、泛电商企业的赛点已经变为流量与对流量的精细化运营。但精细化运营的前提是需要足够强大的数据库来解析出足够完整的用户画像,这意味着运营平台在储备海量媒体和差异化数据运营能力上有深厚内功。在媒体资源储备方面易博早已实现规模化:流量方面,完成对接包含淘宝、百度、腾讯、谷歌、广点通、360、凤凰、新浪微博、inmobi、今日头条、软告等主流ADX覆盖,同时在移动端整合近10万个app。数据方面,覆盖超4.5亿活跃用户,日均曝光量达300亿。而在更为拉开身位的差异化运营服务能力方面,易博一手通过独立自建的大数据管理平台DMP实现为客户定位分析、构建精准用户画像,一手通过多年服务电商客户积累的用户数据与标签反哺人群属性数据,不断扩充和丰富用户标签。借助在算法、技术、服务方面不断创新和完善助力客户真正实现差异化精准营销。亿起发:内容+场景+社交 创新驱动营销升级亿起发作为亿玛旗下国内最大第三方效果联盟平台,近两年来,在移动浪潮之下,利用移动社交流量高粘性,营销场景化、内容化等特点开创CPS营销新玩法,提升用户体验之余,拉高移动流量转化率。锦囊一:借助内容+场景创新营销。“互动推”是今年亿起发在移动端借助内容与场景营销创新的最新产品。简言之,互动推是在“用户签到”场景下,将营销内容与大转盘抽奖、砸金蛋等娱乐方式巧妙结合,化被动推广为主动互动,从而帮助客户实现提升转化的目标。据了解,互动推上线三个月时间已经实现曝光量破亿,双十一期间效果更加值得期待。锦囊二:巧借社交流量裂变效应实现转化增长。亿起发推出的另一个创新产品是“优惠线报”。该产品充分利用导购类社群和社交流量传播效率几何裂变规律,帮助众多淘外商家提升用户拉新和转化率。据统计不到半年时间,优惠线报已在数量可观的导购社群中做的风生水起。预计双11期间,推手群规模比618会提升4倍以上,推手群数量上将达到5000左右,移动占比超50%。《流量变现杀入红海 为何“变现猫”却能高效率零风险转化?》 精选八电视媒体由辉煌走向沉寂,因互联网带来新媒体技术的更新和高速宽带覆盖率的提升,现在重新进入受众视线。作为全球最大的广告主,宝洁和联合利华的媒介策略一直备受关注,而2大品牌广告主已正式开始OTT投放,也印证了以客厅为场景的电视新媒体正在回归主流。近日,行业数据权威发布机构iResearch发布《2017中国OTT广告市场研究报告》,从终端覆盖到品牌广告主投放意愿到技术方支持,站在全产业链的角度,对OTT产业进行全景透视和深度洞察。立足国内,PC及移动流量经历快速发展,目前进入调整期,增长放缓。OTT广告成为互联网企业向线下寻求流量的新出口,2016年OTT广告市场规模为6.1亿,增长率达162.6%,2017年随着广告主投入更多预算,将迎来爆发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OTT广告规模将达到128.3亿。OTT是否会延续PC、移动端程序化的道路,会对程序化购买乃至整个广告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品牌广告主和数字营销公司需要做哪些准备以应对变革?高接受度为OTT广告创造环境根据艾瑞咨询数据,随着更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互联网电视收看内容,有45.7%的用户表示看到感兴趣的广告会仔细看,有35.4%的用户表示会随便看看,完全不看和会认真看的用户分别占12.8%和5.7%。而在用户对广告接收时长的调查中,大部分用户表示能够接收15S或30S,占比分别为26%和28.2%。艾瑞分析认为:OTT广告具备用户较高的广告接受度,为OTT广告的发展创造了积极的用户环境。FancyDigitalCEO秦晓玲表示,未来的视频营销,数据、场景、算法、体验将是核心要素,而行业的规范化、透明化的核心则在于打通数据壁垒,做到数据融合。电视作为视频营销场景化极为重要的“屏幕“,电视营销价值被唤醒,高品质的内容和绝佳的观看体验也将引发营销新玩法,3-5年将成爆发态势。高质量素材提升品牌传播效力根据GFK数据,年间,OTT电视销量中中55寸屏幕及以上电视占比持续扩大,到2016年,占比达到36.0%。与其他电视相比,OTT电视中4K和曲面占比也更高。艾瑞分析认为,OTT电视中大屏、高清、曲面的特点在为用户带来更好视觉体验的同时,也将为OTT广告传播带来更好效果。FancyDigitalOTT投放系统已对接并支持5秒全屏大尺寸广告,能够覆盖国内80%的智能电视,超过1亿块智能大屏,在广告形式上支持视频、4K高清图片等高质量素材,支持地域定向、频次控制,为品牌广告提供基于家庭为传播对象的营销服务。整合多方资源搭建OTT生态圈OTT实现了电视+互联网+智能操作系统的3大组合,因此OTT广告天然的融合了传统电视广告与互联网广告的双重优势:传统电视广告的强曝光、冲击力高、干扰性小的优势;互联网广告效果易衡量、可定向、可追溯等优势,强曝光、高冲击、多形式是OTT广告的核心特点。FancyDigital目前OTT资源已涵盖TOP3视频媒体、3000+爆款APP的开屏广告,及与创维、海信、长虹等7家智能电视厂商达成合作,依循PC和移动端程序化的发展路线,将媒体内提供商、终端厂商、应用开发商等多方碎片化的媒体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并支持AdMaster和秒针监控,提供完善的智能电视端广告效果监测。自2012年发布第一款智能电视盒子产品开始,拉开了OTT市场的序幕,历经5年的发展,OTT产业链各方已经认识到其营销价值。如何从时间,内容,地域,频次等多维度进行定向,第三方监测机构如何深度介入,OTT程序化的道路还很长。FancyDigital不仅布局和搭建OTT生态,更旨在实现全终端跨屏营销闭环,未来将整合更多媒体和数据资源,更透明的投放过程和更完备的效果监测,基于独有的IDMapping算法及ID指纹技术,以科学的方式,提升数据融合率,打通全终端使用场景,为品牌广告主提供视频营销全链条服务。《流量变现杀入红海 为何“变现猫”却能高效率零风险转化?》 精选九文丨AI财经社 周路平编丨祝同移动互联网经历7年的爬升之后,线上红利消失,大多互联网创业者在为流量挣扎时,巨头们反而纷纷“下乡”补课。分散的线下流量不再高度集中于大玩家的手中,这也让中小玩家看到了分一杯羹的机会。今年已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第7个年头,世道要变了。线上流量的价格不断走高,红利消耗殆尽,大量的互联网从业者被昂贵的流量压得喘不过气。在“上山”的路几无多利的情况下,更多的选择“下乡”,转向线下而行,越来越多的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新的流量入口,不少巨头亦开始发力线下,仅靠“上山”这一条路就能闯荡互联网江湖的日子已然结束。纠结的广告主8月24日,饿了么正式宣布将百度外卖收入囊中。据AI财经社报道,这笔交易的代价是8亿美金,5亿是百度外卖的卖身费,另外3亿为百度打包的流量入口费用,包括手机百度、百度糯米、百度地图,年限为五年,百度搜索年限为两年。百度外卖的送餐小哥。@视觉中国平均下来,饿了么每天支付给百度的流量费用为109万人民币。这意味着,除了阿里巴巴之外,饿了么也将从百度获得引流。在中文互联网世界,流量入口很长时间被BAT紧紧把控。如今,这个名单里多出了今日头条、美团和滴滴等有限的几个独立App。但即便如饿了么这类独角兽企业,依然需要从其它平台获得流量。企业对流量的渴求,就像鱼儿对水的需求。在创业热潮最火爆的2015年,做奢侈品二手生意的胖虎科技CEO马成把盈利的门店砍了,开始做线上交易平台。二手奢侈品单价高,当时获得一个下单用户的成本是1500元到2000元,主要渠道是百度关键字竞价和应用商店优化。“用户的忠诚度很低,哪边便宜就去哪边,而且获客成本这么高,就算他来你的平台下单,获客成本也赚不回来。”用户在胖虎科技CEO马成的平台上达成交易,他收取2%的佣金,而平均6000元的客单价,远不够支付流量成本。他在线上尝试了两个月就停止了流量购买。同一时间,做上门按摩服务的宜生到家搭上了百度这条大船。野心勃勃的百度当时号称投入200亿做O2O,连接人与服务,它的生态需要服务提供者入驻。百度直接给宜生到家做了下单页面,每天免费给宜生到家100万的广告展示,并给了一千多个与按摩相关的关键词。这些流量每天转化为两三千个订单。尽管这些创业者们梦寐以求的流量都是百度免费提供,但宜生到家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将成本价超过120元的服务,以9.9元的超低价格出售。这种做法,在烧钱补贴盛行的O2O时代尤为普遍。宜生到家因此每个月亏损五百万元。同一个时期的创业者,大多数人在流量问题上挣扎。过去一两年,流量价格上涨,几乎在竞争激烈的领域出现。出国留学是教育行业里流量争夺最充分之地,关键词竞价最高到了两三百一个点击,“留学机构30%左右的流水都给了百度,相当贵。”某在线教育机构的CEO王润表示,他做了将近十年的流量投放,印象深刻的是,百度流量的价格在10年时间,普遍翻了10倍。游戏公司也不例外。他们的命脉掌握在发行公司的手里。“以前流量不贵的时候,随便买,现在买了要算有效用户。”英雄互娱的一名员工告诉AI财经社,现在游戏行业平均获得一位重度用户的成本是50元,这还是安卓用户的价格,iOS得翻倍。正在进行比赛的女性电竞选手。@视觉中国据一位游戏投资人介绍,在游戏的利益分配机制里,包括360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小米应用商店等在内的分发渠道,通常会分掉一半的收入,最终到开发者手里只有15%到20%。互联网金融是所有行业里,获客成本最高的领域。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简理财获取一位理财用户的成本为500元,而借贷宝获得一位有效用户的成本达到1000元。微信大号的刊例价格也在逐年上涨。微播易CEO徐扬对AI财经社透露,微信的头部账号(粉丝数500w以上,头条平均阅读量10w+),刊例由季度调价变为月度调价,涨幅从30%-100%。广告主流量费用不断增加的同时,流量平台赚得盆满钵满。据36氪统计,腾讯广点通、新浪扶翼、今日头条、各大门户以及视频网站最近4年的刊例报价单,各大平台的流量价格上涨普遍翻番。其中广点通2013年每个点击付费0.5元,2016年则涨到1.8元;今日头条2013年每个点击付费0.8元,2016年则涨到2元。“BAT的财报这么好看,全是媒体的流量价格不停往上涨。”国内某工具软件副总裁华杰告诉AI财经社,广告收入在百度和阿里占了绝大部分,而腾讯除了游戏表现强劲之外,大部分收入同样来自广告。百度在过去6年时间,营收从79亿元增长到705亿元,这些收入大部分由营销广告带来。今日头条的广告收入从0到100亿,用了三年时间。“互联网营销的大年就是百度的大年。”小站教育副总裁朱敏洁说,她之前在广告公司好耶工作数年,见证了百度的营收和市值不断走高。百度的账户储值返点在逐年减少。根据百度的投放规则,它会根据广告主投放预算给予相应的返点,比如今年签1000万的框架协议,第二年同样的预算,百度给的返点一直往下走。被妖魔化的流量平台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推广成本,另一方面是BAT和今日头条创新高的营收,流量平台被形容为贪婪无情的嗜血者。“市面上所有媒体投放的成本,并不是由媒体属性决定的,是由上面的玩家决定”。王润说,与外界抱怨流量太贵不同,“我们不那么关心它的成本,这个事情都是暂时的,最终由竞争决定。”从爆发到趋于成熟,这是市场规律的必然趋势。今日头条的商业化从2014年起步,2015年是信息流媒体的红利期,今日头条给代理商的返点高达25%,三年之后,这个比例降到了8%。微信也经历过从爆发到平稳的发展阶段。微信公众号在2016年之前被看成是新的流量洼地。作为一款国民应用,微信月活跃账户数达到9.63亿,过半用户使用时长超过90分钟。宜生到家CEO于飞从2015年开始运营微信,当时公众号还是个新鲜事物,宜生到家第一篇文章发的是硬广,通过朋友圈转发,最终获得了7000多阅读。“以前随随便便都是一万多的阅读,现在要看内容。”这条路如今也不再是遍地黄金。“微信红利期基本见顶,但基于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体,预计会维持在高位运行较长一段时间。”微播易CEO徐扬说,微信文章的打开率和阅读率大幅下降,打开率从原来的10-15%,降至5%左右,用户分享的意愿**降低,只有当他们的情绪被挑动,有惊喜或者受到惊吓时,他们才会活动手指,转发到朋友圈。不断加码的竞争意味着,广告主们不仅需要为流量付出更高的成本,也需要做更精细化的投放。“如果不做数据挖掘,纯粹投一下,这个是不会有好的结果。”华杰认为,无论是线上流量,还是线下流量,大水漫灌的投放最终的成本会高得惊人。广告主在想方设法地优化,媒体平台也在让这一切变得精准而可控。王润管理着一家规模数亿的在线教育公司,他们专门有十几人的团队做投放和营销推广,投放的渠道超过百个。“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他的投放策略,他对每个平台做尝试性投放,效果不好再调整,或者不再选择投放。没有人愿意把钱打水漂。百度的规则是,如果某个关键词没有人投,出很低的价格可以排在第一位置,但竞争激烈,则价高者得。同样采用竞价模式的Wi-Fi万能钥匙,用户点击一次的底价一般只有0.3元。北京地铁上“百度医生”和“春雨医生”的广告。@视觉中国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人对这个关键词或者广告位竞争,广告主将以这个价格获得流量。当然,这种情形在热门行业几乎不会出现,因为在竞价最疯狂的医疗领域,百度医疗关键词竞价曾经封顶,每次点击达到了999元。除了部分互联网从业者,很少人愿意做亏本买卖,线上媒体投放会考虑ROI(投资回报比)。一位医疗美容的业内人士对AI财经社透露,最近他们刚投入一百万的广告,最终获得了四百万的收入。所以,尽管医疗美容的流量费用高昂,但从业者们依然趋之若鹜。做线下流量交易的邻汇吧CEO李颖翀认为,线上流量依然是大多数企业的投放重点,他打了个比方,之前广告主把所有钱投在线上,现在则把一半匀到线下。“只是说投入产出比更低了,比如之前投1块,赚100 ,现在投1块,赚10块。”于飞对AI财经社说,微信公众号的威力在减弱,但不妨碍微信依然是他们的主要流量来源。开店,开店,开店8月中旬,雷军出现在河南许昌一家手机店内,他在四天时间走访了当地十几个乡镇。过去几年,在互联网所向披靡的小米,开始补课线下。这是OPPO和vivo最擅长的打法,在三四线及以下的城市农村等广大市场,铺天盖地都是蓝绿门店。渠道的渗透被认为是OPPO和vivo在销量上打败小米和苹果三星的法门。雷军走访河南线下门店,与店主攀谈。图片来源于网络雷军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2016年2月,小米的第一家门店小米之家开业。店内除了手机之外,还销售着一两百个小米的产品。到今年8月,这个数字增加到了156家,目标是三年开到1000家。“开一家火一家”,雷军很乐于向外界展示小米在线下的成绩,小米之家以27万的坪效在全球仅次于苹果,“我认为是小米在过去两年巨大的创新,就是可以用电商成本做线下零售店。”“今天线下流量是线上的20倍,甚至远远超过这个规模,大家这几年眼球都只被线上的流量吸引,而线下流量的价值慢慢成了一个洼地,被低估了。”口碑网副总裁陈盛说。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表明,从2016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电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在11%-13%之间徘徊。这意味着剩下80%多的交易行为发生在线下。这是电商巨头们纷纷去线下开店的前提。无论是小米还是三只松鼠,这些电商品牌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线上流量已被充分挖掘,无论怎么投放都不会再有爆发式增长。换种思路,走到线下成了新的出路。电商是最先行动的群体。2016年11月,京东的首家线下店“京东之家”在长沙开业,截至目前,京东之家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设了21家。三只松鼠是一个起家壮大于互联网的坚果品牌。2016年9月,三只松鼠在安徽芜湖开出了首家体验店,一个300平方米的零食店,日均销售额最高达到了15万元,开业第一个月的销售额为240万元。这意味着,成本100万的松鼠投食店,一年可以收回成本。创始人章燎原对外表示,2017年计划开出100家线下门店,五年开出1000家店。线下开始施展它的魔力。一个显著的效果是,被挤出全球前五的小米重新回到了前五。而三只松鼠线下店的毛利率41.28%,比线上毛利多8%-10%。章燎原的解释是,消费者在实体店更容易冲动,带动了周边产品的销售。线上店可以容纳无数个SKU,但用户逛不起来。线下的优势是不容易形成单品爆款,保证商品的毛利。线上两个产品的销售额占到三只松鼠整体销售额的20%-30%,但在线下,这个比例只有8%。同样是坚果品牌,百草味在电商发展势头最劲的时期,砍掉线下门店,转型电商。7年后,百草味宣布重回线下,启动“一城一店”计划。三只松鼠“双十一”誓师大会。@视觉中国三只松鼠“双十一”誓师大会成本是大家争相开店的重要因素之一。2016年,于飞在北京亚运村开了一家180平米的按摩推拿店,月租金三万,每天五六十个客人。折算下来,线下门店的获客成本只需要20元,而线上是这个数字的十倍。几乎同一时间,胖虎科技CEO马成在三里屯SOHO租了一间底商,卖二手奢侈品,房租加运营,每月总成本18万元。一个月后,店铺营收250万元,净利润率达到15%-20%,比很多互联网企业过得滋润。而他在山东临沂开的第二家店,效益更加惊人。房租一年20万,他第一个月的营收达到180多万元。这是一个划算的买卖,门店每天给他带来十几拨客人。折算过来,一天的营业成本一千多元,获得一位购买用户的成本是一百多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店也与之前的做法有了很大差异。在京东之家,除了陈列商品之外,增设了休闲和娱乐区,后台与物流、大数据打通,店铺入口甚至有人脸识别设备,实时分析顾客的行为特征。在传统商超生意每况日下时,盒马鲜生高调开店,做法也与传统迥异。在盒马鲜生的门店里,AI财经社看到,盒马鲜生强调了餐饮和购物体验,现场烹饪。顾客也可以在门店下单,半小时配送上门。于飞则放弃了之前开1500平米大店的做法,转而在社区周围开200平米的小店。他做了详细测算,门店的逻辑是颗粒度更小,密度更大,效率和便利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目前,宜生到家已经开了10家门店,计划未来三年开到500家。巨头们也看到了线下店的庞大需求。2017年4月,口碑发布码战略,计划在年内覆盖300万线下商家。“线上做生意要有淘宝店,线下做生意要有口碑店。”口碑网CEO范驰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下有实体店铺,手机上有口碑店铺,一个二维码连通线上线下。开店之外的入口“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要想生娃盖别墅,致富之路找百度”,“花椒直播玩法多,妇女主任变主播”……互联网企业也开始用最原始的方式,与农村用户完成第一次亲密接触。花椒直播在农村涂刷的墙面广告。@图片来源于网络村村乐CEO胡伟发现,委托他们下乡刷墙的公司每年在翻倍。农村占了全国将近一半的人口,而这些群体多数与互联网保持着距离,胡伟从广大的农村市场找到了流量入口。他的做法是在农村刷墙、贴海报、做调研和推广App。早年刷墙的都是农资、猪饲料厂家,当前的刷墙主力变成了汽车厂商,而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也加入其中。最早是优酷、爱奇艺等视频公司,后来淘宝、京东、快手和今日头条成了他们的客户。“刷一面墙的三五百块钱,放半年。在百度买关键字,可能鼠标点击10次就没了。”胡伟说,他将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打上不同维度的标签,包括人口、特色、经济水平、是否在百强县等等,每个村子选一名站长,所有刷强业务都通过站长众包。一年半前,邻汇吧CEO李颖翀发现,小区和写字楼里有大量空地闲置,这些地方都是线下流量的绝佳入口,他决定放上展示柜台,给企业导流。目前,邻汇吧已收集了7000个展示位,李颖翀把它们挂在线上,明码标价出售。“它们有供给,也有需求。”李颖翀说,当生意回到了线下,互联网的二八原则开始失效,线下流量被分散在各个领域和角落。李颖翀在商场和小区里提供展台,日人流量超过一千的展台可以卖到560元。这种场景的需求在不断释放,今年初只有50万元营收的邻汇吧,七月份已经达到400万元,年底将达到800万元。乐摇摇抓住的是线下抓娃娃机的场景,它提供投币机,与娃娃机运营方分成,用户每次使用都需要经过它的支付页面,每日可获得15万次展示,这些流量被导给了微信公众号。而以电梯框架广告发家的分众传媒,更是将线下流量发挥到极致。分众把城市里不起眼的电梯空间承包下来,形成规模优势,打包出售给广告主。一张电梯海报,一周的投放价格为472元(折后),并且每年保持着9%的增长速度,半年调一次。据AI财经社获悉,京东去年在分众投放了六七个亿,阿里更是给分众贡献了十几亿元的广告费用。这给分众带来丰厚利润,2016年分众楼宇媒体的毛利率高达75%,而它目前的市值更是超过千亿。电梯间内的广告。@视觉中国在开店之外,越来越多的线下场景被挖掘出来,从楼宇电梯到社区商超,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到无人便利店。线上流量红利不明显时,线下开始成了新的狂欢之地。这也是线下的魅力。尽管线上绝大部分流量被BAT、今日头条和视频网站垄断,但分散的线下流量不再高度集中于大玩家的手中,这也让中小玩家们各显神通,看到了分一杯羹的机会。《流量变现杀入红海 为何“变现猫”却能高效率零风险转化?》 精选十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行业格局雏形已现,行业分化明显,两类头部公司继续高歌猛进,拉大中小型公司的差距。其中一类是传统金融互联网化,凭借原有的品牌影响、风险甄别、金融产品开发等优势,抢占先机推出互联网金融平台,代表性平台是背靠平安的陆金所。另一类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业务,凭借流量、互联网技术等优势,获取传统、以及挖掘新理财用户的平台,代表平台是阿里旗下的蚂蚁财富。根据媒体报道,东方财富旗下的天天基金曾是基金线上代销渠道的霸主,但随着蚂蚁财富的快速发展,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大,用户在流失,销售额不断下降,东方财富发布的2017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下降22.77%。以多元化布局、技术创新为突破在互联网用户增长放缓,流量获取成本增高的背景下,多数中小互联金融平台,面对这两类平台的挤压,选择两个方向突围。第一个方向是商业模式拓展,业务多元化布局。东方财富面对强劲对手时,不仅与工商银行签署了托管业务的全面合作协议,提升投资者的用户体验和业务效能,还使用2亿超募资金投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多种金融服务来吸引用户。第二个方向是技术创新,在行业内比较火热的就是以理财魔法为代表的智能投顾,但目前由于获客成本高、技术和数据基础薄弱、金融牌照等因素,无法实现真正智能投顾,使该领域属于早期阶段,短时间内难以加速平台的发展。因此有些互金平台在认准智能投顾方向的同时,开发辅助用户投资管理的智能化工具,如辅助用户做基金投资决策的基金决策宝,以此低成本获取用户,提升商业变现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实现智能投顾做好铺垫。多元化业务布局需要充足的资金,加强实力背景,而投资管理工具开发投入成本低,对于一般的中小互金平台有实力尝试。工具能提高用户粘性、积累用户数据、降低获客成本目前互联网投资用户多数热衷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其中不小的比例是利率敏感型,因此容易受到收益波动,转移到其他理财平台。通过使用工具,使用户产生财务数据,提高其转移成本,增加粘性。例如记账工具,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记账理财APP移动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记账理财APP移动市场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在30分钟左右,人均单日启动频次集中在2-3次区间,这些都是纯粹的理财产品销售平台无法企及的。大部分互金平台通过每日签到、游戏、短信提醒等方式,提高用户的活跃度,但还是难以与记账软件相媲美。智能投顾虽然是早期阶段,但是众多互金平台未来发展的方向,其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数据,工具能记录收集个人的消费、资产、交易行为等数据,有利于互金平台能更好的甄别用户特征、建立全方位的用户画像,从而提供更精准的理财产品和方案,实现用户利益的最大化。工具用户获取的成本远低于直接获取购买理财产品的用户,曾有一家用户量上亿的工具平台的工作人员对外透露其单个客户的获取成本只有几元钱,这与互金平台获客成本高达上千元相差甚远,有业内人士指出广告获客的成本难以被单客贡献收入覆盖,按年化费率1%计算,人均AUM在10万元以下都难以在一年内回本,而人均AUM在10万元以上的平台寥寥无几。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工具使用相比于直接购买理财产品的风险要小很多,网民愿意尝试使用的缘故。在这个使用过程中逐渐培养信任感,然后向用户出售理财产品,这有利于提高转化率。工具两大分类与差异目前市场上的工具(除支付工具以外,此领域格局已定,就不展开分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工具,如生活消费记账的随手记,投资理财记账贝多多,信用卡管理的51信用卡管家等,解决用户在金融生活中的效率问题,互联网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投资多样化、碎片化需要工具做统一管理。另一类是投资咨询分析工具,如为基金投资提供咨询分析工具的基金决策宝,专注于网贷数据分析的贷罗盘等,辅助用户做投资理财决策,互联金融的发展使得众多人的投资理财意识觉醒,但是由于缺乏理财知识,又想获得较好的收益需要工具帮助减少决策焦虑、指导交易。两个工具用户群体存在金融属性强弱差异,管理工具的使用者未必是有投资意向或投资人,比如生活消费记账的用户只记录管理日常开支,无投资行为。使用咨询分析工具的用户,绝大多数是准备投资或有投资行为的人。因此后期出售理财产品变现,咨询分析工具的转化率要高于管理工具平台,中间无需教育用户投资的过程。工具平台商业模式目前行业里主流的商业模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工具+导流”,此类模式的代表是随手科技旗下的随手记与卡牛,通过工具获取用户,为合作商导流;第二种工具+自营+导流,此模式的代表是51信用卡,既有自营的理财、贷款产品,也为合作商导流。第三种是“工具+自营”,此模式的代表是网贷平台团贷网,旗下的网贷记账工具就是为自身平台P2P理财产品导流。第四种是“工具+代销”又称为咨询+电商,此次模式的代表是鑫鼎盛旗下的基金决策宝,通过咨询分析工具服务用户,以持有的基金销售牌照出售基金理财产品。导流而不自营是受限于工具平台的金融产品开发薄弱,牌照等问题,如果工具平台想进一步发展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后者的盈利能力强于前者。投前决策、投中交易(有自己的金融产品)、投后管理是多数平台想打造的金融服务闭环,现阶段是根据自身实力以其中一个环节为主要切入点。支付工具格局已定,蚂蚁财富的崛起就是支付宝给予流量的支持。管理工具的格局也基本确定,随手记、挖财等管理工具估值超过10亿,用户量上千万,只有少量细分领域还未被挖掘。而咨询分析工具的格局尚未确定,各公司可以抓住机会加速发展,这也是目前处于困境中的智能投顾的突破点。来源:金评媒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别的不清楚a,不过米.族金融的这个真的投了。之前进入了上海备案前100,挺火的,感觉比较稳,继续支持。
我是熊猫BABY品牌运营部负责人,该篇帖子所编写内容完全属于与事实不符,是对我品牌的恶意中伤诋毁,本企业属于合法经营中的正规企业,从未做过以上文章所写的骗人的事,发布该篇不实文章的个人我们会追究责任。
此文章内容不属实,有意损害澳嘉公司名誉权,希望网站管理者,对此文章进行相关处理..
一个很XX的平台,客服打了四遍电话没人接,手机app告诉我在更新不能用手机操作买标,等了一天没有新手标提现手续费5万扣款250,重点是提现时候系统非常卡,提现到账才发现被扣了250元
楼主明显是用标题敲诈平台,目前有些人利用互联网传播功能,以不适过期信息,危害企业的声誉,达到拿钱删帖之目的。具有刑事犯罪之嫌疑。
张佳笳你拉黑我仲叫我唔好揾你,旺角送你走时你话最迟初十五拎俾我,我答应你的事做了,但你答应我的事肯定冇做,丽江返来唔講声全部拉黑我,自己冇做到仲恶人先告状起屈到我度,点会唔揾你呢一定揾你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线应当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实际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合法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
例如XX金融平台,借款4000,分期三个月,每月还款1553.11,实际利率99%,明显是非法高利贷。尽管平台以各种“费用”为辨辞,但终究掩盖不了高利贷的实质,因为法律认定很明确: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与借款金额的差额就是利息,这个利息当然包括网贷平台巧立名目的各种各样的所谓“费用”。
违反国家法律的借款合同,一开始就是无效合同!借款人只需还本金和合理利息!
要讨回高于36%的高利贷利息,现在就立刻投诉网贷高利贷!
(如何投诉网贷高利贷,百度一下就知道)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线应当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实际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合法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
例如XX金融平台,借款4000,分期三个月,每月还款1553.11,实际利率99%,明显是非法高利贷。尽管平台以各种“费用”为辨辞,但终究掩盖不了高利贷的实质,因为法律认定很明确: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与借款金额的差额就是利息,这个利息当然包括网贷平台巧立名目的各种各样的所谓“费用”。
违反国家法律的借款合同,一开始就是无效合同!借款人只需还本金和合理利息!
要讨回高于36%的高利贷利息,现在就立刻投诉网贷高利贷!
(如何投诉网贷高利贷,百度一下就知道)
小骗的老母真好操
我们在选购短期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根据你的投入期限,资金用途,以及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等综合考虑来做出最终决定。只有通过这样层层的筛选,才会让你购买到更加靠谱的短期理财产品。现在监管都不让平台有风险保证金了,履约险应该是现在安全等级最高的了。就是保险公司和平台合作,给借款人买保险,保借款人能履约还钱。如果借款人不还钱,就有保费了呗。不过这个也不是一般平台能谈下来的,得是资产风控都非常好的平台才有可能做,不然谁都不还钱让保险公司赔保险公司又不傻。不过也要警惕有平台上假的履约险,要擦亮双眼。目前履约险我买过和信贷,XXXXX,米缸金融都还可以,合作的都是大公司。不过网贷有风险,不管是什么保证都要擦亮双眼比较好。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现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