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一国经济状况况对消费行为有影响,你觉得作为学生,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 & & & 正文
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消费行为
核心提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消费方式开始由“生存性消费”向“发展性消费”转变,但由于正确消费观的“缺位”,青少年群体中存在“消费就是美德”“挥霍就是气派”的错误消费观念,奢侈浪费之风有泛滥之势。对此,必须用正确的价值观加以引导。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认知、认同、选择、购买和使用消费产品的活动。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收入水平、购买动机、外界环境、价值观等多重因素影响,在这些因素中,价值观作为人们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根本取向,决定着消费行为的外化和输出。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近年来,青少年群体当中出现的诸如攀比消费、炫耀消费、超前消费、负债消费甚至低俗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不良消费行为的产生,与其缺乏正确的价值坐标、鲜明的价值立场不无关系,这就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化育。
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引,培育青少年科学的消费观念
观念作为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一般思想和看法,以思维方式为内核,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效果。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能否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将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对此,必须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和帮助青少年规避非理性、盲目性、重物质性的不良消费行为,培育青少年理性、健康、绿色的科学消费观念。
一是坚持理性消费。理性消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承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以&量入为出&为核心的理性消费要求青少年在消费过程中要力戒攀比消费心理和享乐消费倾向,把握好消费的&度&,做到计划性、文明性和责任性消费,养成务实适度、俭而有度的消费行为。
二是坚持健康消费。当前,亚健康比例在青少年群体中有所上升,这与青少年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关系密切,如过分偏爱零食、饮料、洋快餐等饮食消费,沉溺网吧、追赶时尚、贪图感官享受等精神消费,极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坚持健康消费,就是要以&身心健康&为核心,引导青少年树立以实现自身发展需求为目标的健康消费观。
三是坚持绿色消费。以&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培育青少年积极响应、践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内容,必须引导青少年在衣食住行消费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向,选择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方式,如实行&光盘行动&,废旧物品循环利用等,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中国&添姿增彩。
本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10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5积分
0人评价1页
0人评价1页
3人评价29页
1人评价4页
0人评价2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价格:5积分VIP价: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和价值观调查研究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和价值观调查研究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谁能提供一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问卷?
谁能提供一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问卷?
08-12-21 &
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的实际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一定量的访谈。结果绝大多数生具有的消费心理,只有5%左右的大学生具有病态的消费心理,但却有约20%的大学生对消费意义的认知不清。结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应受到关注,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关键词】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大学生      所谓消费心理,就是指消费者在社会总体消费环境的影响下,调节控制自身消费行为的心理现象[1]。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一种外在表现,有什么 样的消费心理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如何,不仅反映他们当前的生活质量和个体素质,也对其今后发展 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已有的相关调查研究结论不一致,也缺乏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消费意义的认知、熏陶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等问题对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本调查的目的就是摸清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实际情况,并对上述几个问题做出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在山东省的3所综合性大学,选取大一到大四学生作为样本,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48份,其中有效问卷821份。男性398名,女性423名,年级、专业分布人数基本相等,平均年龄21岁,69%来自农村地区。   1.2工具以自编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调查问卷为工具。问卷共29个题目,包括情 况(家庭所在地、父母文化职业、家庭人均收入及父母对其教养方式)、消费结构及消费水平、家长及本人所属消费类型、消费者个性心理(主要指人生观、价值 观)、对消费作用的认知情况、消费的原则、消费的理性决策程度和理财智商情况等8个维度。本问卷先抽取60人作为样本,进行预备性调查,结果发现内部一致 性信度为0.39~0.81,重测信度0.45~0.87。我们又针对问卷是否真实测量了所要测量的内容及可靠程度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与问卷评定结果的 相关在0.69~0.87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证明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另外随机抽取有效问卷的5%进行访谈。   1.3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利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生活学习费用的主要来源与消费内容、消费水平的情况统计表明大学生生活学习费用主要来源81%的为父母供给,其余有12%的学生其该项费用来自助学贷款,5%的靠亲戚朋友赞助,只有2%的为勤工助学。见附表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结构基本合理,并没有出现娱乐游戏过度、恋爱支出过高的结果(注:谈恋爱的占29%,恋爱支出平均每月38 元)。大学生入学伊始就倍感就业的压力,虽很郁闷但较清醒,只有极少数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大学生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平均月消费321元,其中基本 生活费为188元,占消费总额的59%,说明大学生在经济不独立的情况下消费能力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主。   统计中还发现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较大,最高为1100元,最低仅为135元;但整体分布呈现两头小,中间大,呈纺锤形,属正常状况。具体统 计结果为:月消费150元以下的占12%,低于平均基本生活费,这一部分学生全部来自贫困家庭;160~299元的占22%,300~499元的占 36%,500元以上的仅占10%。这些消费高的学生在个人衣着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消费占了大部分,对一名大学生而言,这并非必要,也无助于个人的发展,只 会助长消费欲望的膨胀,导致消费心理的扭曲。   统计还表明,8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注:学生间用于购买手机和使用手机的费用差别较大);53%有MP3(MP4);二者兼备的占 39%,21%的拥有电脑;前三者同时具备的占15%,5%的有数码相机。闲暇消费的内容统计表明依次为家里(寝室)、书店(图书馆)、逛商场、游玩、网 吧、其它。大多数同学想出去旅游,但因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实现,有的即使旅游几次也大都在方圆几百里之内。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为现实生活。   此外低年级学生消费相对较少一些,高年级消费高一些;男女总体消费额差别不大,女生在服装、零食方面消费大一些,而男生在饮食、娱乐、人际交往方面大一些。这跟访谈结果一致。   2.2大学生整体消费原则、决策理智情况统计表明,大学生基本认同务实,反对超前。盲目、从众、攀比等社会上流行的病态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表 现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大学生所受的教育使其有较为完善的人格,消费决策较为理智。衣食住行标准:经济实惠占63%,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占33%,尽量追求高 标准占1%,不清楚占3%。日常花钱原则:能省则省占57%,该花就花占40%,不花白不花占2%,不清楚占1%。经济拮据时,朋友来访如何接待:节俭一 点花占10%,尽力而为占85%,面子不能丢,借钱也得花占5%。看到同学的服装或物品时尚漂亮时你有何想法:感觉很美,但自己并不想拥有占50%,想要 但没钱占31%,也去买一个占2%,不清楚17%。
统计情况还表明,消费倾向大的学生又分2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花钱无度、追求享乐主义的一类:本身消费 水平很高,一边花钱如流水,一边抱怨缺钱花;另一种情况是消费水平很低,这一部分学生大都为贫困生,因购买力严重不足而压抑消费,导致消费饥渴症。属于这 2种情况的大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都可能会产生扭曲的价值观,进而形成病态的消费心理,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   2.3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和理财智商情况被调查的大学生100%希望能自食其力,愿意打工补贴家用甚至养活自己,表明大学生追求经济独立的 愿望非常强烈,都具有急于摆脱其经济来源依靠家庭的心理状态。但统计结果也表明,大学生的整体理财智商一般,普遍存在上半月花钱松、下半月紧的情况。主要 表现为消费计划性不强、攒钱意识差,只有24%的大学生表示正在攒钱。反映了大学生欠缺理财意识,也反映出家庭与学校对大学生理财教育的缺失。   2.4居于消费两端的大都为女性统计中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居于消费两端的大都为女性。消费低端的形成原因为:一是女性基本生活费普 遍较男性低,也就是说从生存的角度看女性比男性消耗得少;二是大多数女性比较节俭,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消费高端的形成原因为: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 而言,女性的情绪易于波动,即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这一点跟统计结果明显吻合,月消费额500元以上的女性85%属于冲动型消费类型,其消费状况跟情绪有 很大关系;二是女性天性爱美,对能表现自己美的物品有较大消费倾向,从而形成消费高的一端。   2.5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其消费心理的影响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观,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就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和 消费行为。问卷调查表明:只有2%的大学生认为要体现人生价值就要追求即时享受;2%的同意金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6%的大学生认为金钱是事业成功的 唯一标志。调查问卷同时表明这部分学生中95%的具有超前、虚荣、攀比的消费心理。证明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 响。   2.6大学生对消费意义的认知情况对消费与个体幸福感的关系、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消费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大学生的 认知情况不容乐观,表明大学生对消费意义的认知不是十分清楚。在一定条件刺激下,一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可能会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认知的不正确会导 致心理的不正常,进而表现出行为的异常。调查的具体统计情况为:10%的大学生认同只要满足消费欲望个体就会有幸福感;约20%的认为只要消费就一定能促 进经济增长;17%的认为消费与环境保护没有联系;竟然还有22%的认为中国的国情适合采取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虽然这种不正确的认知只占20%左右,但 因为被试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今后国家各项建设的主力军,所以这种比例是极不正常的,是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格格不入的。   2.7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与家庭熏陶、父母对其教养方式的相关性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支出跟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的相关性并不 如所预期的那么大,而跟家庭熏陶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却高度相关。例如:父母同为个体职业者的学生,消费状况却两极分化严重,消费类型截然不同——消费支出高 的学生,其父母教养方式多为忽视型或溺爱型,而支出低的学生,其父母教养方式多为权威型。另外,在统计消费类型时发现,与父母属于相同消费类型的竟高达 56%,这都说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与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高度相关。      3结论与建议      此次问卷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比较健康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具体表现为:消费结构基本合理,消费水平不高;能够比较理性的进行消费 决策;追求经济独立的意识较强。相比较而言,女性较男性在消费上更显得情绪化一些。大学生整体理财智商稍欠缺;存在消费盲目、攀比、从众、超前等病态消费 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只是少数,但是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有约20%的大学生对消费意义的认知不足,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对消费意义的认知错误在一定条件下 容易产生病态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一阶层上的学生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主要跟父母对 其教养方式、家庭熏陶高度相关,其次受社会大环境(学生所处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影响。建议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方面应发挥各 自的作用。父母身体力行,使孩子形成节俭、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切不可以为只有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消费就是疼爱。学校应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与消费 行为的重任,不可以为消费只是个人的事情而予以忽视相关教育。虽然具有不健康消费心理的大学生只占极少数,但病态消费心理具有很大的传染性、弥散性。建议 高校适当开设有关消费方面的课程,或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这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在于消耗了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为社会贡献了多少,提 倡节俭、科学、文明、适度的消费观,反对并抵制病态的消费观。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为社会输入高素质的人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认真做问卷调查很累的,光设计问卷就很讲究,后期数据统计分析工作量更大,下面这份供你参考,你要结合你学校实际修改一下 1.您所在年级[必答题][单选题]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您平均一个月用去多少生活费?[必答题][单选题] A.300元以下 B.300—500元(包含500元) C.500—1000元(包含1000元) D.元 E 1500元以上 3.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可多选![必答题][多选题] A.伙食 B.交通、通讯(电话、上网) C.购物(服装、饰品) D.学习费用(书籍) E.娱乐 F.交际 其它 4. 您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必答题][单选题] A 50元以下 B 50--100元 C 100-150元 D 150- 200元 E 200-250元 F 250-300元 G 300元以上 5. 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包括零食饮料)为多少?[必答题][单选题] A100元以下 B150--200元 C200-250元 D250- 280元 其它 6. 您平均每周上网的次数 [单选题] A.从不上网 B.2次以下 C.2次--5次 D.5次以上上 7.您平均每月的电话费为多少?[必答题][单选题] A. 10元以下 B.20-30元 C.40-60元 D.100元以上 8.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为多少?[必答题][单选题] A 20元以下 B 20--40元 C 40-60元 D 60-100元 E 100元以上 9.您平均每月的交通费为多少?[必答题][单选题] A 10元以下 B 20-30元 C 40-50元 D 50元以上 10.您目前是否拥有手机?[必答题][单选题] A 是 B 否 11.您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等)为多少? [必答题][单选题] A 20元以下 B 20-50元 C 60-80元 D 90元以上 12.您一个学期的旅游费用为多少?[必答题][单选题] A100-150元 B200-250元 C300-400元 D500元以上 13.您平均每学期赠送给朋友礼物的费用为多少?[必答题][单选题] A 50元以下 B 50-100元 C 150-250元 D 250-400元 E 400元以上 14.您是否有定期出去聚餐的习惯或请朋友吃饭的行为?如果有,平均每月用于这方面的支出为多少?[必答题][单选题] A.20以下 B.20-50 C.50-100 D.100-150 E.200元以上 15.你的学费为 你的专业为 [必答题][开放题] 您每月用于购物的现金如何? [必答题][单选题] 2) 200-300 3) 300-500 1) 100-200 4) 500以上 * 当您看到一件您现在并不需要的物品时,你会不会因为一些透因而去购买?[必答题][单选题] 1) 会 2)不会 * 您在课外时间是否爱外出购物? [必答题][单选题] 1) 是 2) 否 * 您在消费过程中,是否有过多的购买那些促销产品?[必答题][单选题] 1) 经常 2) 有时 3) 偶尔 4) 一般 5) 没有 * 当您去购物时,是否会上网购物?[必答题][单选题] 1) 是 2)否 * 当您听到同学的谈论某某产品时,你会有什么反应?[必答题][单选题] 1)和他们一起谈论自己对其好感 2)和他们一起谈论自己因其而产生的一些反面影响 3)理也不理,做自己的事情 4)其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想找专业些的问卷,建议去专业的问卷平台 不仅问题设计的好,而且最后还有调查图表显示 上去用关键字搜索下就出来了,而且还能自己发布调查 给你推荐个
中国调查网 国内公认人流量最大,每天发布问卷最多,最专业的问卷调查平台 不限量发布各种问卷,发布步骤简单 重要的是:会员在中国调查网里一切操作都不收取任何费用! 一旦发布,每天至少会有500人参加你的问卷 且结果都有百分比显示,更容易比较 地址: 别的网站也可以,这种得调查很多,你可以看看这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实际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一定量的访谈。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健康的消费心理,只有5%左右的大学生具有病态的消费心理,但却有约20%的大学生对消费意义的认知不清。结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应受到关注,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关键词】消费心理;健康;消费行为;大学生      所谓消费心理,就是指消费者在社会总体消费环境的影响下,调节控制自身消费行为的心理现象[1]。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一种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如何,不仅反映他们当前的生活质量和个体素质,也对其今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已有的相关调查研究结论不一致,也缺乏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消费意义的认知、家庭熏陶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等问题对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本调查的目的就是摸清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实际情况,并对上述几个问题做出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在山东省的3所综合性大学,选取大一到大四学生作为样本,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48份,其中有效问卷821份。男性398名,女性423名,年级、专业分布人数基本相等,平均年龄21岁,69%来自农村地区。   1.2工具以自编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调查问卷为工具。问卷共29个题目,包括家庭情况(家庭所在地、父母文化职业、家庭人均收入及父母对其教养方式)、消费结构及消费水平、家长及本人所属消费类型、消费者个性心理(主要指人生观、价值观)、对消费作用的认知情况、消费的原则、消费的理性决策程度和理财智商情况等8个维度。本问卷先抽取60人作为样本,进行预备性调查,结果发现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39~0.81,重测信度0.45~0.87。我们又针对问卷是否真实测量了所要测量的内容及可靠程度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与问卷评定结果的相关在0.69~0.87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证明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另外随机抽取有效问卷的5%进行访谈。   1.3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利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生活学习费用的主要来源与消费内容、消费水平的情况统计表明大学生生活学习费用主要来源81%的为父母供给,其余有12%的学生其该项费用来自助学贷款,5%的靠亲戚朋友赞助,只有2%的为勤工助学。见附表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结构基本合理,并没有出现娱乐游戏过度、恋爱支出过高的结果(注:谈恋爱的占29%,恋爱支出平均每月38 元)。大学生入学伊始就倍感就业的压力,虽很郁闷但较清醒,只有极少数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大学生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平均月消费321元,其中基本生活费为188元,占消费总额的59%,说明大学生在经济不独立的情况下消费能力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主。   统计中还发现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较大,最高为1100元,最低仅为135元;但整体分布呈现两头小,中间大,呈纺锤形,属正常状况。具体统计结果为:月消费150元以下的占12%,低于平均基本生活费,这一部分学生全部来自贫困家庭;160~299元的占22%,300~499元的占 36%,500元以上的仅占10%。这些消费高的学生在个人衣着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消费占了大部分,对一名大学生而言,这并非必要,也无助于个人的发展,只会助长消费欲望的膨胀,导致消费心理的扭曲。   统计还表明,8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注:学生间用于购买手机和使用手机的费用差别较大);53%有MP3(MP4);二者兼备的占 39%,21%的拥有电脑;前三者同时具备的占15%,5%的有数码相机。闲暇消费的内容统计表明依次为家里(寝室)、书店(图书馆)、逛商场、游玩、网吧、其它。大多数同学想出去旅游,但因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实现,有的即使旅游几次也大都在方圆几百里之内。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为现实生活。   此外低年级学生消费相对较少一些,高年级消费高一些;男女总体消费额差别不大,女生在服装、零食方面消费大一些,而男生在饮食、娱乐、人际交往方面大一些。这跟访谈结果一致。   2.2大学生整体消费原则、决策理智情况统计表明,大学生基本认同务实,反对超前。盲目、从众、攀比等社会上流行的病态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表现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大学生所受的教育使其有较为完善的人格,消费决策较为理智。衣食住行标准:经济实惠占63%,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占33%,尽量追求高标准占1%,不清楚占3%。日常花钱原则:能省则省占57%,该花就花占40%,不花白不花占2%,不清楚占1%。经济拮据时,朋友来访如何接待:节俭一点花占10%,尽力而为占85%,面子不能丢,借钱也得花占5%。看到同学的服装或物品时尚漂亮时你有何想法:感觉很美,但自己并不想拥有占50%,想要但没钱占31%,也去买一个占2%,不清楚17%。
统计情况还表明,消费倾向大的学生又分2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花钱无度、追求享乐主义的一类:本身消费水平很高,一边花钱如流水,一边抱怨缺钱花;另一种情况是消费水平很低,这一部分学生大都为贫困生,因购买力严重不足而压抑消费,导致消费饥渴症。属于这 2种情况的大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都可能会产生扭曲的价值观,进而形成病态的消费心理,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   2.3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和理财智商情况被调查的大学生100%希望能自食其力,愿意打工补贴家用甚至养活自己,表明大学生追求经济独立的愿望非常强烈,都具有急于摆脱其经济来源依靠家庭的心理状态。但统计结果也表明,大学生的整体理财智商一般,普遍存在上半月花钱松、下半月紧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消费计划性不强、攒钱意识差,只有24%的大学生表示正在攒钱。反映了大学生欠缺理财意识,也反映出家庭与学校对大学生理财教育的缺失。   2.4居于消费两端的大都为女性统计中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居于消费两端的大都为女性。消费低端的形成原因为:一是女性基本生活费普遍较男性低,也就是说从生存的角度看女性比男性消耗得少;二是大多数女性比较节俭,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消费高端的形成原因为: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女性的情绪易于波动,即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这一点跟统计结果明显吻合,月消费额500元以上的女性85%属于冲动型消费类型,其消费状况跟情绪有很大关系;二是女性天性爱美,对能表现自己美的物品有较大消费倾向,从而形成消费高的一端。   2.5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其消费心理的影响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观,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就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问卷调查表明:只有2%的大学生认为要体现人生价值就要追求即时享受;2%的同意金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6%的大学生认为金钱是事业成功的唯一标志。调查问卷同时表明这部分学生中95%的具有超前、虚荣、攀比的消费心理。证明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6大学生对消费意义的认知情况对消费与个体幸福感的关系、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消费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大学生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表明大学生对消费意义的认知不是十分清楚。在一定条件刺激下,一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可能会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认知的不正确会导致心理的不正常,进而表现出行为的异常。调查的具体统计情况为:10%的大学生认同只要满足消费欲望个体就会有幸福感;约20%的认为只要消费就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17%的认为消费与环境保护没有联系;竟然还有22%的认为中国的国情适合采取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虽然这种不正确的认知只占20%左右,但因为被试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今后国家各项建设的主力军,所以这种比例是极不正常的,是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格格不入的。   2.7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与家庭熏陶、父母对其教养方式的相关性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支出跟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的相关性并不如所预期的那么大,而跟家庭熏陶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却高度相关。例如:父母同为个体职业者的学生,消费状况却两极分化严重,消费类型截然不同——消费支出高的学生,其父母教养方式多为忽视型或溺爱型,而支出低的学生,其父母教养方式多为权威型。另外,在统计消费类型时发现,与父母属于相同消费类型的竟高达 56%,这都说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与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高度相关。      3结论与建议      此次问卷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比较健康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具体表现为:消费结构基本合理,消费水平不高;能够比较理性的进行消费决策;追求经济独立的意识较强。相比较而言,女性较男性在消费上更显得情绪化一些。大学生整体理财智商稍欠缺;存在消费盲目、攀比、从众、超前等病态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只是少数,但是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有约20%的大学生对消费意义的认知不足,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对消费意义的认知错误在一定条件下容易产生病态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一阶层上的学生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主要跟父母对其教养方式、家庭熏陶高度相关,其次受社会大环境(学生所处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影响。建议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方面应发挥各自的作用。父母身体力行,使孩子形成节俭、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切不可以为只有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消费就是疼爱。学校应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重任,不可以为消费只是个人的事情而予以忽视相关教育。虽然具有不健康消费心理的大学生只占极少数,但病态消费心理具有很大的传染性、弥散性。建议高校适当开设有关消费方面的课程,或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这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在于消耗了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为社会贡献了多少,提倡节俭、科学、文明、适度的消费观,反对并抵制病态的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朋友做的“大学生消费问题调查问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为配合校维权中心的活动“枫林园维权中心”和校区各学院维权分会联合起来做了本次题为“大学生消费心理”的问卷调查活动。本次活动中“枫林园校区维权中心”和校区各维权分会密切配合,对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分工到个人。出色的完成了此次活动。 本次调查中,我们在枫林园校区共发放了250份调查问卷,回收210份,其中有效问卷202份,有效率96%。此次调查重点在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调查目的。然而,由于水平和精力有限本次调查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和同学对此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会争取在下次做的更好。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如下。 1. 购买商品注重的是什么: 有71%的同学选了质量与功能,而选品牌,美观别致和价格的同学各站9.7%左右。可见质量与功能是决定大学生购物的最关键因素,他们对品牌、价格以及外观并不是十分的在意。大学生在勾物时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这是大学生和一般时尚消费者的最大区别。 2. 大学生的消费方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a href=&&&商务调查&/a&&a href=&&&婚姻调查&/a&&a href=&&&私家调查&/a&&a href=&&&私人调查&/a&&a href=&&&北京商务调查&/a&&a href=&&&北京婚姻调查&/a&&a href=&&&北京私家调查&/a&&a href=&&&北京私人调查&/a&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