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绵阳江油市武都镇江边公园受骗如何处理:我在武都被骗做工程,骗走三十多元,现在找不到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应

武都县(甘肃南部历史政区)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甘肃南部历史政区
(甘肃南部历史政区)
武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地,毗邻川、陕两省。境内沟壑纵横、峰峦叠嶂,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既有南国的灵秀,又虽具北国之雄奇,是典型的“七山二林一分田”的山区农业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辉煌。武都作为地名,始于先秦。
武都县基本概况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甘肃省陇南市和武都区。详见:
武都区位于东南部,地处秦岭与之间,嘉陵江的一级支流白龙江从武都城区流过,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地理位置属于西南地区。辖44个乡镇、689村 、12.18万户、 53.05万
人。幅员面积4683平方公里,折合702万亩,其中耕地71.53万亩,林地和蔬林地190多万亩。海拔600—3600米,年平均气温14.7℃,极端气温最高40℃(1951),最低-9℃(1991)。年日照时数1911.3小时,年降雨量400mm左右,无霜期210—240天,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温暖湿润,光热资源比较充足,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各类中药材1200多种,其中“米仓红芪”、“武都黄连”饮誉中外。有、桔柑、等经济林果百余种,其中“”品质优良,畅销国外;白龙江河谷地带则被专家认为是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地。水资源总量53.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70.62万千瓦时,可开发利用19.53万千瓦时。境内有神奇的万象洞天、朝阳仙洞、水濂瀑布、千坝草原、、五凤彩云、六月冰泉、南宋古建筑和红土河自然保护区等。
武都县行政区划
所辖城关镇、安化镇、东江镇、两水镇、汉王镇、洛塘镇、角弓镇、马街镇、三河镇、甘泉镇、鱼龙镇、琵琶镇、城郊乡、坪垭藏族乡、蒲池乡、石门乡、汉林乡、柏林乡、马营乡、池坝乡、佛崖乡、黄坪乡、隆兴乡、龙坝乡、龙凤乡、桔柑乡、磨坝藏族乡、外纳乡、玉皇乡、郭河乡、枫相乡、三仓乡、五库乡、月照乡、五马乡、裕河乡。
武都县地理交通
武都县地理
陇南市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流域中游,秦巴山系结合部,陕、甘、川三省交通要道,陇南市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东与相接,南连陕西省、四川省和本市文县,西接、、,北邻宕昌县、、,东北与隔水相望。地理坐标为32°47’~33°42’、东径104°34’~105°38’,总面积为4683平方公里。
武都县交通
武都区交通较为便利,现有国道G212线,省道江武路、大姚路、马龙路4条干线公路,跨越境内307.5公里,与县乡公路纵横交错连成网。
全区公路里程为3115公里,每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66.5公里,其中主干线公路4条308公里,县乡公路24条437公里,专用道7条38.4公里,乡村公路350条2319公里,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目前,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公路即将投资修建。
武都县人口民族
武都是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有汉、回、藏、蒙古、彝、壮、朝鲜、满、土家、纳西等10个民族,总人口51.72万人。除汉族以外的10个少数民族人口13786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67%。
武都县主要宗教
武都有、、、和五个宗教,除道教之外,其他各教均系国际性的宗教。
武都县历史沿革
武都,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白龙江中游地带。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地灵人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陇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重镇。根据龙沟发现的“”化石研究报告证明,早在1000万年前,武都白龙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而且这里河谷纵横,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还生息繁衍着、褐牛、、始柱鹿、、等动物。文物普查、考证发现,白龙江及支流北峪河、沟坝河、福津河沿岸的黄土坪上,埋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迹和遗物。有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的马家窑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及商周时代武都白马氐族的寺洼文化等。武都最迟在七千年前就有祖先华夏民族的足迹,他们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龙江及其支流沟坝河、福津河沿岸,从而开创了武都灿烂的古文化。
夏、商时期武都属氐人居住地。西周、春秋战国时为羌氐民族。先秦已有道(县)级建置。秦代属白马氐族人。西汉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所辖。东汉隶凉州刺史部武都郡辖。三国,属蜀汉益州武都郡辖地。西晋,属秦州武都郡统之。东晋、十六国,武都郡先属仇池国,后由前秦政权统治。南北朝,公元448年,北魏置武都镇(掌控一方军事,镇治石门,即今城关旧城山),辖武阶郡(郡治翫当,即今大安庙附近)、修城郡等数郡。约公元497年,北魏武都镇、武阶郡属梁州。西魏,约公元546年属南秦州。北周,约公元572年改称武州(与武都郡同治今旧城山),领11县。隋朝,约公元612年,武都郡(治将利,即今旧城山)辖将利、建威、复津、盘堤、长松、曲水、正西诸县。唐代,约741年武州属陇右道;约公元820年属吐蕃。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武州更名为阶州(州治仍旧城山)。五代十国,约公元908年,阶州为岐统之。约公元943年阶州由后晋统治。约公元959年。属
后周,仍称阶州。约公元924年和公元954年,阶州分别为前蜀和后蜀管辖。北宋,公元1111年间,阶州(州治福津,即今城关旧城山)隶属秦凤路。南宋,约1142年,阶州属利州西路。元代,约1260年阶州属陕西行省。1270年州治移柳树城(今角弓柳树城。)元末州治复移坻龙岗(今旧城山)。明朝,约1369年阶州属陕西巩昌府。明洪武四年(1371年),阶州治所由旧城山移武都砖城(即今武都区政府驻地)。清朝,阶州隶属甘肃。七年(1729年),阶州升为直隶州,直隶于甘肃布政使司,领文、成二县。
民国2年(1913年),阶州直隶州改为武都县,并分置出西固县;民国18年(1929年)2月,又从武都县划  出白马关警察所辖地,分设永康县,同年4月改为康县。武都属甘肃省八区专员公署管辖(区专署驻地仍设在武都城关镇)。日,广州行政院来电任命驻武都119军军长王治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的牌子悬挂在武都师范学校(今旧城山中学)的门口,直到武都解放。
日武都解放,武都县属武都专区管辖(专区、县同治城关镇)。1958年2月,武都县随武都专区并入天水专区。是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康县,并入武都县;撤销宕昌县,将沙湾、新寨等人民公社划归武都县。1961年11月,国务院批准恢复武都专区,驻地仍在武都城关镇。同年12月从武都县内分出康县。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宕昌县。1963年3月,武都县的沙湾、新寨等人民公社划归宕昌县。日,武都专区、武都县革命委员会在武都莲湖广场召开成立大会。日,武都专区革命委员会更
名为武都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1月武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1980年12月,撤销武都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武都县人民政府。日,国务院批准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仍驻武都城关镇)。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甘肃省陇南市(地级市)和武都区(县级区)。市、区政府驻地仍为武都城关镇。2004年6月,武都辖36个乡镇(其中12个镇),15个社区,689个村。
武都县资源优势
武都县环境资源
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温暖湿润,光热资源比较充足,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各类  
东江 音乐喷泉
中药材1200多种,其中“米仓红氏”、“武都黄连”饮誉中外。有花椒、桔柑、油橄榄等经济林果百余种,其中“大红袍花椒”品质优良,畅销国外;白龙江河谷地带则被专家认为是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地。水资源总量  53.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70.62万千瓦时,可开发利用19.53万千瓦时。
武都县自然资源
武都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富,雨量充沛,水利旅游资源富足。有“千年药乡”、“千年椒乡”之美称,中药材有红芪、黄连、当归等300余种,尤以“米仓红芪”、“武都黄连”饮誉中外 ,“大红袍”花椒、油橄榄闻名遐尔,建成了花椒、油橄榄、茶叶、核桃、中药材、蔬菜及山野菜、畜禽水产养殖和优质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基地和产品基地。矿产资源富足,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金、铜、铁、锰、磷、白云岩、煤炭、石膏等30余种,储量可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水力理论蕴藏量达70余万千瓦,可开发量20万千瓦,位列中国四大溶洞奇景的万象洞及水帘洞、朝阳洞,宽阔深邃、气象万千,景色壮观,“六月冰泉”、“太白积雪&、“锦屏叠翠’’、“米仓松涛’’、“五凤古刹”、千坝草原、红土河自然保护区、裕河金丝猴保护区等名胜佳景奇迹,遍布全区,与天水麦积山、甘南腊子口、四川九寨沟遥相呼应。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武都县环境气候
武都区属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具有亚热带、暖温带、冷温带三种气候特征。境内山川秀丽、风光迷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素有“陇上江南”和“植物大观园”之称。年平均气温14.5℃,降水量400—900毫米,120天至28天,城区无霜期300天以上,城区海拔998米,是比较理想的人居和创业之地。
武都县旅游资源
武都,古称阶州,是陇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陇南经济、文化中心。地处甘肃南部,陕、甘、川交界地带,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的支脉东西向横贯全境,境内高山、、、、交错,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气候垂直分布,地理差异明显,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宝贝的复杂地带”。
良好的气候资源使这块沃土终年树常绿,四季花不败,八节有鲜果,山山出奇珍。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造就了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既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灵秀。现已查明,金区有景观228个,其中自然景观194个,人文景观34个。现已开发的景区(点)有:一江:白龙江风情旅游、一区: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原:千坝草原、马营草原;宗教活动场景:城关清真寺、东江清凉寺(因兰渝铁路拆迁)、城郊马山邬金寺、龙凤山明山寺、佛堂寺、两水龙华寺、安化佛光寺、三河镇广严院(甘肃省唯一宋代古建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柏林寺)、城郊渭子沟普化寺、城关莲花山寺、城郊马入岩西禅寺;五山:五凤山、宣阳山、青龙山、米仓山、龙凤山;五洞:万象洞、水濂洞、朝阳洞、黄草洞、黄爷洞;六沟:大湾沟、山墩沟、民族沟、东岳沟、八铺沟、梓柏沟;七园:裕河茶园、北山植物园、南山森林公园、汉王将军石油橄榄示范园、汉王仓院高科技农业开发示范园、滨江公园等。
区旅游资源有以下特点: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据考证,武都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窖文  化遍存全区,历代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阴平古道东西向贯穿武都境内,三国古战场、古栈道、烽火台、古城堡及战场遗迹随处可见。我区地处兰州、成都、西安的中心,距三处省会所在地都在450公里的范围内,是西安、宝鸡、天水、汉中、广元方向游客进入九寨沟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二是品位等级高。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国家标准,在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珍稀特四个方面的评估,区博物馆收藏大小文物1000多件,国家1级珍品就达14件之多。不少旅游资源的品位达到了国家二级,部分达到一级。其中国家AAA级景点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旅游定点单位11个,主要旅游景区万象洞在全国870多处溶洞中名列第四,有“江北第一洞”、“华夏一奇观”和“地下文化长廊”之美称,是我区旅游的一大品牌,也是全市旅游的一个亮点。三是景物类型多,区域特色浓。自然景观中,山、水、林、峡、洞、滩、瀑、寺等景观各异,高山、丘陵、谷地、草甸错落相间,远处山峰白雪皑皑,近处花树竹影摇曳;高山草原牛羊成群,川坝沃野稻谷飘香。人文景观既有炎黄的遗迹,西域的洞窟,佛道的仙山,又有李商隐、邢澍的诗作和题记。从历史的顺序看,既有先秦文化的古悠、汉唐文化的辉煌、三国蜀道文化的神奇,又有古氏、羌藏民族的文化和纯朴民俗的遗风。四是气候温暖,旅游功能全。我区环境气候非常适合旅游,年平均气温14.5℃,无霜期120天至284天,有“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冷热有序,干湿有度,草原古林,水青石秀,林荫浓密,翠绿清新,自然生态风情旅游,农家乐休闲娱乐,旅游功能完善,这在全省、全国也不多见。
经过多年的开发,我区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景区知名度不断提升,已成为区域经济极具潜力的新的增长
武都北山药王殿发现明代壁画
点,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区域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以来,全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04.8万人次,其中2001年接待游客9.6万人次(外国游客134人),创旅游综合收入69万元;2002年接待中外游客16.7万人次(外国游客271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0万元;2003年接待中外游客18.7万人次(外国游客139人),创旅游综合收入189.7万元;2004年接待中外游客23.8万人次(外国游客240多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5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区GDP的3.8%,2005年接待中外游客36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870万元,占全区GDP的4.1%。现有旅行社三家,宾馆(饭店)38家,农家乐107家,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518人
武都县经济建设
武都县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8421万元,比上年增长16.3%。财政收入达到5480万元,比上年增长25.83%;粮食总产量达到10765.2万公斤,比上年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2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79万元,增长16.3%;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02%;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101%;计划生育率达到81.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5‰。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面对接连发生的自然灾害,各级组织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采取行政推动、科技带动、效益拉动、全民齐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农业增加值完成29313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达到224.3公斤。农田水利建设以坡改梯、水浇地建设、集雨节灌和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为重点,全年完成坡改梯3.25万亩,占任务的108.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160亩,占任务的103%;发展集雨节灌面积7305亩,占任务的100.1%。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坚持科学规划、规模发展,完成退耕还林6万亩,荒山造林4万亩,新发展经济林15.08万亩。以百个示范村为重点的“退一兴三”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整地10.53万亩,种草1.41万亩,投放种羊2531只。花椒、油橄榄、茶叶、核桃、蔬菜及山野茶、畜牧业、中药材产业开发势头良好,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有了较大提高。12个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村社干部报酬得到落实,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及其它收费进一步规范,为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城市经济运行良好。按照年初确定的大办工业、加快工业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挖潜改造、开拓市场,城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的势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370万元,同比增长7.7%,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8674万元,同比增长16.1%,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完成10696万元,同比增长3%。完成增加值5462万元,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06万元,同比增长8.7%,限额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2556万元,同比增长2.9%。完成销售收入16133万元,同比增长5%。主要产品产量:原煤完成3.9万吨,同比增长30%;水泥完成7.01万吨,同比持平;发电量完成13200万度,占年任务的101.5%,同比增长20%。水电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一批工业财政建设项目正在积极实施。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对6户企业进行改制,商业、粮食、石油等流通企业效益回升。
建设中的高速公路
非公经济持续增长。以城区商贸中心、沿川经济带为重点,通过放宽政策、优化环境、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协调服务,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完成总产值46177万元,同比增长19%;实现增加值10250万元,同比增长20.4%;实现利润3239万元,同比增长24.6%;上缴税金985万元。新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826户,新增从业人员2478人,新建扩建续建项目40个,完成投资2654万元,同比增长7%。积极组团出外招商,参加“兰洽会”、“西交会”和“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累计签约资金43326.9万元,其中履约资金26206.9万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财政金融稳中有增。面对运转艰难的财政形势,狠抓增收节支和“三保一挂”责任制的落实,全面实现了财政增收目标,确保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兑现了政策性增资。完成财政收入6248万元,其中,大口径考核收入完成5480万元,占本年5286万元的103.7%,增收1125万元,增长25.83%;财政支出18276万元,占年度17973万元的101.7%,增支303万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8871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121万元,增长19.75%;各项贷款余额1139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745万元,增长20.96%。住宅、教育、文化和旅游消费趋旺。
扶贫开发全面推进。围绕稳定解决温饱、分步向小康迈进的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集中攻坚,实施项目覆盖、帮扶到村、扶持到户、整村推进,全年投入扶贫资金3582.1万元,在39个乡镇的240个贫困村开展了小额信贷扶贫,在24个项目乡镇的384个村实施了世行项目,移民1267人,占任务的126.7%,输转劳务6.2万人次。又有1.2万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2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了温饱。
“十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达到109392万元,占“十五”计划的123.1%,比“九五”末增长85.7%,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8%,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5.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7.5%;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3%,达到6637万元,占“十五”计划的119.4%,比“九五”末增长7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00元,比“九五”末增加2546元,年均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9元,占“十五”计划的87.3%,比“九五”末 增加324元,年均增长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69400万元,比“九五”末增加139400万元,年均增长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800万元,占“十五”计划的104%,比“九五”末增加7519万元,年均增长9.4%。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103%;计划生育率达到88.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8‰。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任务。
武都县城乡建设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12万元,比上年增长36.9%。县十三届一次人代会上审定的十件实事基本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即将投放运行,城区南岸堤路工程、城区二期供水工程、城区垃圾处理场开工建设,城区电网改造、县疾病控制中心正在抓紧施工,架通了66个村社的农电线路;新修乡村公路51条238公里,整修223条1156公里;解决了51个村近1.4万人0.4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建成了角弓陈家坝、柏林袁家坝、洛塘上庄三座大桥,桔柑大桥、磨坝大桥正在抓紧施工,全县实现乡乡通公路,城乡基础设施有了新的变化。城市规划逐步完善,城市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拆迁安置基本到位,城市居民住房大为改善,安化等一批建制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
武都县社会保障
傍晚后的广场舞
在部分乡镇受灾严重的情况下,分批下拨救灾款210万元,保证了1.2万“三无户”、5.7万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在16个乡镇23个村实施灾民建房1337间,解决了432户1906人的住房困难。同时,围绕“三条保障线”,发放养老金517万元,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59.3万元,通过多途径使1151名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武都县社会事业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科技工作以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包乡驻村送科技为重点,广泛开展农作物丰产栽培、经济林果综合管理、畜禽防疫和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推广,新建各类科技示范点260个,培训乡村干部4500人次,培训农村科技明白人9.5万人次。计划生育工作以“五个一次性”为目标,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基层服务所建设明显改善,优质服务乡镇和“自管小组”、“自治村”建设不断加强,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基本实现,顺利通过了省、地考核。医疗卫生机构和医药市场整顿取得初步成效。卫VⅢ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防治“非典”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县疾控网络建设逐步健全,全民公共卫生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级组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广播电视通村入户覆盖率和信号传输质量明显提高。城乡文化、体育、旅游繁荣发展,开展了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成功举办了春节城区文化活动、中小学生运动会、首届南山桃花艺术节和首届千坝草原生态观光旅游节,促进了对外开放、交流与合作。
民主法制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政府和县直各部门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及时报告政府重大工作的进展情况,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工作中注意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高度重视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278件提案和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办结率为100%。召开政情通报会4次,适时听取离退休老同志、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两错”责任追究制,在县直22个主管局开展了行风评议,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积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全面推进,认真开展普法教育,“四五”普法进展顺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治安秩序明显好转。认真办理和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重视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安全事故防范体系,消防和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积极开展从政道德教育,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廉政建设,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勤政务实意识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民政、劳动、人事、统计、物价、地震、信访、地税、国税、国土资源管理、民族宗教、金融保险、质量监督、卫生防疫、武装、双拥等工作卓有成效,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MS 8.0级地震,地震波及全区全境,震感强烈,经测定为7.6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经初步调查统计,全区36个乡镇684个村、15个社区受灾,涉及12.36万户54.84万人,其中29个乡镇478个村、15个社区共计8787人严重受灾,截止5月15日下午5时,全区死亡99人,失踪2人,受伤457人,倒塌房屋3.01万户10.56万间211.2万平方米(其中土木结构2.1万户147.84万平方米,砖木结构0.6万户42.25万平方米,砖混结构0.3万户21.11万平方米),造成危房4.1万户14.05万间281万平方米(其中:土木结构危房2.87万户9.84万间 196.7万平方米,砖木结构危房0.82万户2.81万间56.2万平方米,砖混结构危房0.41万户1.4万间28.1万平方米), 3万户9万间194万平方米房屋出现裂缝;倒塌校舍10089平方米,65624平方米校舍墙体裂缝或屋顶塌陷,毁坏学校厕所726平方米、大门17座,损毁电力提灌134处190台、渠道及管引工程278处、人畜饮水工程231处、堤防工程44条21.5公里、水窖1.78万眼,山体滑坡、公路塌方普遍发生,造成212国道、江武公路、大姚公路和龙昌公路等交通主干道严重阻塞,供水、供电、通讯一度中断,严重影响了城乡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武都县基础教育事业
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比上年增长1.5%、13.1%和4.2%,普通高
校录取新生735人,增长30%,新建教学楼13栋,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共拥有以下学校:武都二中 洛塘中学 八一中学 两水中学 深圳中学 城关中学 滨江中学 旧城山中学 角弓初中 马街初中 柏林初中 安化初中 鱼龙初中 佛崖初中 汉王初中 三河初中 马营初中 外纳初中 职业中专 农业中学 熊池九年制 池坝九年制 蒲池九年制 石门九年制 五库九年制 汉林九年制 月照九年制 三仓九年制 琵琶九年制 麻柳九年制 五马九年制 姚寨九年制 透防九年制 桔柑九年制 隆兴九年制 龙坝九年制 贡院小学 莲湖小学 葆真小学 教场小学 旧城山小学 西关小学 吉石坝小学 水濂洞小学 武都特教学校 区幼儿园 教场幼儿园 安化中心小学 马街中心小学 柏林中心小学 甘泉中心小学 佛崖中心小学 鱼龙中心小学 黄坪中心小学 城郊中心小学 东江中心小学 汉王中心小学 三河中心小学 玉皇中心小学 郭河中心小学 外纳中心小学 磨坝中心小学 龙凤中心小学 马营中心小学 两水中心小学 角弓中心小学 坪垭中心小学 洛塘中心小学 枫相中心小学 裕河中心小学
武都县卫生事业
一、医疗机构概况
1、卫生人力资源现状
全区现有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741所,其中区级7所,中心卫生院9所,乡(镇)卫生院27所,乡(镇)级卫生所9所,村级卫生所689所。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共有人员1564人,其中区级550人,乡级325人,村级689人。在人员总数中,区、乡两级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04人,其中,按学历分大专以上113人,中专635人,无专业学历56人,分别占14%、79%、7%;按职称分副高级10人,已聘任10人,中级238人,已聘152人,未聘86人,初级404人,已聘138,未聘266人,员(士)级152人,分别占1.2%、29.6%、50.2%、18.9%。区、乡两级卫技人员中按技工管理有的283人,其中高级工42人,中级工106人,初级工130人,技师2人,普工3人。
2、业务用房现状
全区区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业务用房34840平方米,其中区级16500平方米,乡镇级18340平方米。业务用房中危房11760平方米,占业务用房总面积的33.75%。
3、医疗设备现状
全区区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千元以上医疗设备362台(件),其中区级214台(件),乡镇级148台(件);共有病床51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0.96张,其中区级309张,乡镇级206张,农民每千人拥有病床0.42张。
二、公共卫生机构概况
我区现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所,未单独设立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内设防疫科、卫生科、结核病防治科、消杀科、检验科等科室,承担着全区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结核病防治、卫生监督检验监测及卫生宣教等工作。现有在职职工68人(不包括离退休8人),其中:男34人,女34人;干部43人,工人25人;大学3人,大专24人,中专35人,高中4人,初中1人,小学1人。专业技术人员58人,其中:中级17人,助理级27人,员士级14人,占职工总数的85.29%;非专业技术人员10人,占职工总数的14.71%。现有房屋2处(不包括已建成待验收的疾控中心综合办公大楼),占地面积不足1亩,建筑总面积1600平方米,业务用房仅480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0%。
武都县体育事业
武都区体育场地面积,11586.91平米,人均活动场地面积约为0.209平米。体育工作基础扎实,特别是近年来,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居民体质明显改善,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保持在全市前列,体育设施进一步改善,体育产业有所发展,体育法制体系逐步健全,校园体育、机关体育、企业体育、军营体育、社区体育、农村体育同步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城区晨晚练点13个,全民健身路径5条,大型体育场1个,游泳池2个,武术馆3个。迪斯科、老年秧歌、信鸽、乒乓球、武术协会相继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开展辅导活动,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全区总人口的50%以上。
中、小学生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学生体育达标实施面积为98%,体育达标率为94%。特别是在全市第六届运动会中取得了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二的优异成绩。连续举办了三届《体彩杯》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三元杯篮球运动会,黄河嘉宝杯乒乓球运动会成效显著,在社会各界影响颇大。
体育产业有了新发展,在原有产业以保龄球,健身房,游泳池、台球室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近几年来。体育彩票销售方兴未艾。2006年销售达到270万。创历史新高。
业余训练有了新的起色,有体教结合和运动员集中训练两种训练体系,开办了乒乓球、篮球、武术、田径4个训练项目。有省级传统项目学校2个,市级传统项目学校3个,县级传统项目学校8个。
武都县节庆活动
,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中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元宵烟火晚会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  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  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但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武都县主要景点
武都县武都万象洞
万象洞位于甘肃省武都区白龙江南岸露骨山汉王乡杨庞村的半山腰,距陇南市中心7公里。1993年被批准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又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的风景名胜区。
万象洞海拔1150米,高出白龙江190米,但洞内湿潮润滑,间有小溪流泻,叮咚之声不绝于耳。也许是洞两端相通的缘故,洞内氧气充足,全年恒温14℃,实是旅游避暑的佳地。根据地质专家考证,该洞已有2.5亿年的历史了,是我国北方模最大、景致最佳的特大溶洞,是中国“北方第一洞”。因洞内洞中有洞,乳石遍布,森列多姿,宛如包罗万象的阆苑仙宫而得名。
又名仙人洞,五仙洞,相传五位仙人曾在此修炼。属典型的岩洞地貌。洞内深不可测,洞内地形复杂,曲折迂回。小者高阔不足1米,仅容一人爬行;大处高轩宏敞,纵横百米之外。约36万平方米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遍布,目前开发三大景区,即月宫、龙宫、天宫。   长期以来,人们常把桂林的七星岩和芦笛岩誉为溶洞之冠,孰不知,万象洞的胜景更有迷人之处,它好比是一部充满诗情和美感的画册,每翻开一页,都令人称奇和陶醉。沿山间小路登至山腰,首先看见的是形若苍穹的洞口。洞上方刻有民国时甘宁青检察使高一涵所书的“别有洞天”和赵朴初题写的“万象洞”等大字。进到洞内,就会被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所震慑,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高大宽敞的大厅就是第一景区——月宫。洞口有一形如卧兽的巨石,正向一形似满月的透光石洞张望,好似“犀牛望月”,又像在审视出入游人。但它也像童话中的神牛一样,并不为难游客,让无数游人大大方方地在它面前走过。这里的钟乳石奇形怪状,光辉耀眼,或如旭日,或似晓月,或若云霞,或恰仙草……放眼望去,处处奇珍异宝,花海果山,怪禽稀兽,五谷丰登,真是万象竞秀,名日“万象更新。”向前移动,美景层出不穷。那由无数石慢组成的长约10米,宽约2.8米的石帘,自空垂下,名曰“石帘垂布”,重重敲击,迸发出雷鸣似的巨响。那宛如白玉雕就的五根石柱,俊秀挺拔,直指天穹,名称“五岳朝天”。还有从洞顶垂下的石钟乳,和地上茁生出来的石笋,垂直相接,相距不到0.3米,起名“天地交泰”,俗称“天针兑地针。”
武都县武都水濂洞
武都水濂洞位于城北五华里的五凤山下脚下,是史料记载的武
都&八景&中仅剩的&三洞一山&之一。远远望去,树木参差,隐约可见楼阁悬空,立柱井然,嵌于半崖峭壁之上,奇特惊险,俨然神仙的居所,给人惊奇中平添一份神秘。
踏着曲折的小路拾阶而上,耳中充盈着祥和的诵经声,心里一下子满是虔诚与敬意,不由得想起那个凄美的传说:那是在唐代以前吧,有一个善良、勤劳的姑娘,名叫红玉,她是王母娘娘的小女下凡,生得如花似玉。可是,她遇上了一个狠心的婆家,对她百般虐待。红女白天做庄稼,忙家务,晚上彻夜纺线,可还是受气挨打。她实在受不了婆婆的刁难与折磨,万般无奈,便跳崖自尽,香消玉陨。后来,红女得道成神,向王母请求永住人间。从此,拯救万民,福佑四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福佑万民的神女,就在五凤山麓石岩洞立祠祭祀她,并在她得道成神之日,大兴佛事,年年相承,遂发展成为大型庙会,而清水、诵经便成为庙会期间主要的佛事活动。据《武阶备志》记载,晚唐诗人李商隐曾两次游历红女祠,并写下&过圣女祠&和《重过圣女祠》两诗,怜其寂寞、凄清的境地。
当游人怀着对红女虔诚的敬意,步入楼阁,再沿着合仙洞那漆黑的天然石岩洞宛延而上,摸索着登上另一层楼阁,顿时,全身有一种脱胎换骨、飘然成仙的感觉。从窗口俯视,脚底腾空,好似身临仙境。向右跨过石桥,到舍身崖。据说这里是红女舍身跳崖之处,故名舍身崖。靠里还有一块红女祠,上面记载着红女的传说以及历代兴建红女祠的历史。站在崖边,脚底是千深渊,不由得人心底发虚,脚底后移。在这里能看到水濂洞景区全貌。这时,向前看,只见对面刚刚经过的楼阁虽贴崖悬空,但楼阁之间,并无栈道相连,那是因为有天然石岩洞在山体内曲折宛延,使楼阁互相贯通,上下连为一体。这,大概是它又一个奇特之处。水濂洞红女祠初建于唐代,现存楼阁为清初重建,乾隆时曾增修殿阁。同治三年,太平天国启王梁成福进军武都,以水濂洞为指挥处,战事失利后,舍身坠崖,建筑被清军烧毁。现存楼阁仅有子孙殿、三宫殿、观音殿即红女祠、弥勒佛殿、三霄佛殿、合活殿、亨哈殿等,大多悬空,琼楼精舍,斗拱飞檐,奇特惊险。相传农历二月十九日水濂洞胜会是红女得道成神吉日,正当春暖花开,桃红柳绿之际,前后六天,城乡男女老少赴会、游玩,络绎不绝;而西和、礼县一带香客,千里迢迢,赶来兜售泥玩,为盛会增色。水濂洞景区的开发,为城乡人民提供了一个郊游的好去处,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并将随着景区的进一步开发,以它凄美的传说和优美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
武都县武都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陇南武都区达角弓乡陈家坝境内,其所在之地仙人崖,是一座林木荫翳,奇石遍布,云雾绕绕,
宛若仙境的山峰。朝阳洞坐西向东,每当朝阳初升,有阳光射入洞内,故名,又因传说明代,有一老禅“卧化”于洞中,成仙而去,称为“朝阳仙洞”。明成化十六年所刻的“明故大禅知端竹大士省告脱化碑记”记载:“盖大士乃陕西西安府咸阳县白良村人氏,苏敬次男。天顺七年正月内,本县石佛寺出家,受礼大恩师喇嘛金敦领占为师。成化元年四月内削发为僧。番数十五年云游阶州……时十六年正月十五人禅,三月十五出禅。本月二十五日早辞别众增登仙洞崖,日正良时无病脱化。二十六日门徒皆知,众赴仙境,而僧俗来吊者千余人。”大善士端竹在洞中坐化,遗体保留至今,俗称“睡仙”,故洞所在崖称仙人崖,洞又称“朝阳仙洞”。相传,洞窟始凿于唐代。有大小洞窟26窟,塑像百余尊。窟壁有大量壁画和游人题留,洞前有楼阁,凉亭等建筑。近年来“睡仙”和百余尊塑像及崖前建筑大部分修复,面貌焕然一新。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都县五凤山森林公园
五凤山原名真武山,相传古时曾有5只凤凰落在山巅,故名五凤山。距武都区北郊3公里,海拔2265米,垂直高度1200多米,巍峨高峻,耸入云霄。山巅茫茫松林间,殿阁重重,画栋流云,飞檐落霞,是驰名陇南的古迹名胜。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殿沟开始爬坡,沿山梁蜿蜒盘旋,攀援到山顶,共经过10座庙宇,先后有:净手殿、一天门、新殿、风伯殿、二天门、坪堎龛、三天门、土地祠、灵官殿、老殿。除净手殿和老殿的15间殿舍外,大部分建筑在“文革”中遭受破坏,近年来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复工作。老殿是明代建筑,坐北朝南,立于主峰之巅,横空出世,嵌入蓝天,工艺精巧,殿堂崇丽,从下仰望,确是天外飞来的空中楼阁。殿内有两通石碑,其中清道光十年(1830年)所立《名山老殿护载树木碑记》特别引人注目,碑文记述了自嘉庆八年(1803年)在此山栽植松柏、
冬青及其它杂树、花卉,绿化山坡的过程和情况;又有“护树会规”:每年经营、不许私取。如有不遵,公议罚于坪堎坎后殿载松树一株、牡丹一株、二天门载松树两株,风伯殿载松树两株、冬青一株。160多年前的这一护树公约,不仅给游人以极大的启发教育,也受到国家林业部门的重视。由于严格管护和积极栽植,现在五凤山林地面积已达1200多亩,其中清道光年间所植110多株松树,胸围多在2米以上,挺拔茂密,郁郁苍苍。
登上老殿,眼前云雾弥漫,松涛汹涌,楼宇隐现,令人赏心悦目。农历三月三前后,是五凤山传统庙会。白天游人如织,入夜缘山灯火辉煌,从山脚缠绕而上,直达山顶,与天上的星星相连在一起,十分壮观。
武都县武都美食
武都县洋芋搅团
洋芋搅团是甘肃陇南武都小有名气的小吃。搅团是流传已久的一种家常饭,以玉米面搅团最为常见,兼有荞
麦面搅团、杂面搅团等多种形式。搅团是生活贫困时常吃的饭,现在除非怀旧,一般不会去吃了。搅团的做法很简单,先是炒上一碟蒜苗,炒好酸菜,然后就在开水锅里一把把往里搅面,直到搅得浓稠。接下来便掺水,搅匀,煮熟,舀到碗里,浇上酸菜,夹上蒜苗,调些辣椒,吃起来很热和。
洋芋搅团名为搅团,做法截然不同。在武都的每个小吃街上,都可以看到卖洋芋搅团的人在吭哧吭哧地砸洋芋。砰、砰的敲击声整条街道都能听见。砸洋芋都是男人们干的活儿。女人将蒸熟的洋芋洗净、剥皮,放到砸洋芋的木槽里,男人便抡起木锤用力去砸。几十颗洋芋慢慢成为颇有粘度的一大团洋芋泥。这便是洋芋搅团了。坐到洋芋搅团的摊子前面,卖洋芋搅团的女人会麻利地用木铲舀上一碗,然后依食客喜好加上酸菜或是醋水。酸菜一定要用清油炒好,醋水里也会加上爽口的调料,此外,无论何种口味,都会加上些炒得喷香的蒜苗、韭菜或者青椒。一碗洋芋搅团吃起来绵软柔滑,香味绕口,以至于本地人都以洋芋搅团做为早餐。
简简单单的洋芋搅团,以前是农民们改顿的食物,现在推而广之,成为当地有名的小吃。陇南盛产洋芋,尤以武都为首。那里家家户户都喜吃洋芋。也以那儿的洋芋搅团最为有名。人们都说武都人是洋芋蛋客,便有了几分戏谑的意味。
武都县凉粉
武都的凉粉,一般是泛指早市上的面皮、米皮、凉粉、洋芋搅团和油面茶等风味小吃。武都城不大,但武都人是甘肃最据城市精神的人,有敢于消费的生活理念。武都人一般不在家做早餐,一年四季都在大街小巷的小摊和市场上以凉粉为早餐的。凉粉无无疑构成了武都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当地人早起,相互见面问候的第一句话是凉粉吃了没有。外出几天回来第二天先要做的事,就是吃顿凉粉解回馋。
武都县酿皮
做法、吃法与面皮同,直不过要分出面筋来;
武都县凉粉
原料不一,有荞粉、豆粉、藕粉之分。做法与各地同,食用是用专用刮子刮成条或切成块。吃法同面皮。
武都县油茶
以本地产的大叶绿茶和面粉上火同炒,加水煮沸调以薄荷、霍香等香料,盛碗后再调以炒熟的核桃面、鸡蛋  丁、豆腐丁、洋芋丁。香气浓,口感好,据说久食养人。
武都县豆花
前期制做与豆腐同,比豆腐脑硬,比豆腐松软,以胡椒、花椒、姜粉、虾皮、藕粉等制作的汤汁热食。口感辛辣清香。
武都县武都特产
武都县甜柿
甘肃陇南渭河流域的柿子,果实肥硕,肉厚香甜,营养丰富,柿子加工制柿饼,酿柿酒,造柿醋,做柿糖,色味俱佳,柿饼有健胃润肠、止血解毒、降等功效。
武都县猕猴桃
甘肃陇南山区的猕猴桃均属野生,有性味甘寒,有解热、止渴、通淋之功。 樱桃  樱桃  武都种植有多年的历史,城郊樱桃特别多,有的地方取名樱桃村。所产优质樱桃个大、核小、肉厚,远近闻名,其含磷量和含铁量都比等高出许多倍,有止渴生津、调中益颜、养脾开胃等功效。
武都县天麻
含有、、香夹兰醇和多种,在药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功效:中医学上以块茎入药,性平、味甘,既有祛风镇痉、止痛提神、益气养肝、降低血压的功效,又可医治昏迷惊风、口眼歪斜、神经衰弱、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
武都县油橄榄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特产油橄榄。武都区是中国境内油橄榄最佳适宜种植区之一、中国四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种植面积达18万亩,年产油橄榄鲜果3000吨。合适的气候土壤条件及种植传统,使该区油橄榄产量高,含油率高,所产橄榄油产品荣获中国林产品博览会和甘肃省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银奖、金奖。2004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全区现有、陇南祥宇油橄榄公司、世博林油橄榄公司等10家油橄榄加工企业,产品达40余中、有田园品味橄榄油、田园物语化妆品、田园年华胶囊、祥宇牌橄榄油、等。
武都县花椒
武都是中国花椒原产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目前,该区花椒种植面积90.4万亩,花椒年产量1020万公斤,堪称“中国花椒第一县”。
武都花椒远近闻名,畅销全国,著名餐饮连锁小肥羊火锅店的花椒全部来自甘肃武都,可见其盛产的花椒的影响力。其中尤以武都花椒的颜色、麻味更胜,武都也因此被称作花椒之都。
中国首座花椒博物馆在著名花椒之乡武都开馆。
武都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