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农村经济研究院的传真

60后是海南农业生产主力军 农民老矣谁种地(图)
日 16:01  来源:  宋体
十月十六日,在屯昌,一位八十六岁的老人在田里耕作。
儋州,一名老农民在用耕牛犁地。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6199部队”,并非是一个真实的部队番号,而是半开玩笑地用来指代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和老人,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随着农民工大潮背井离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闯过高考独木桥留在城市就业,真正留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随着年龄的增大,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目前,我省200多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中,60后仍旧是主力军,从事了多年农业生产的他们虽有丰富的农种经验,却与当下倡导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有些格格不入,思维固化、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农民老矣,尚能农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地“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吸引农村青年返乡就业,我省一系列举措正试图破解农民老龄化问题,在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让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实现最大化。
  尴尬的探索
  高效增收新品种 无奈老农不买账
  老年农民思维较为固化、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宁愿选择自己熟悉的经济效益不高的作物,也不愿尝试新品种新技术
  最近几天,澄迈县老城镇白莲居委会澄迈之子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家元总是愁眉苦脸,专做圣女果育苗的他,本该在这农忙季节里忙得不亦乐乎。
  “说好的种植圣女果,等到快下苗时却好多人反悔,谁碰到这事恐怕都开心不起来。”面对记者,吴家元“大吐苦水”。原来,当下正值圣女果下苗季节,趁着近两年圣女果在市场上价格的节节攀升,吴家元开始发动周遭村民一起加入圣女果种植。但临近下苗,许多本来有着浓厚兴趣的村民却还是选择了更稳定也更熟悉的水稻、豆角等作物。“经过两年多的嫁接培育,合作社的圣女果种苗品质逐步稳定下来,今年初上市那一批,每斤可以比市场价高出一块五!”
  经济效益好,市场价值高,这样的农作物本应是农户种植的首选,但农户就是不选它,原因何在?
  记者在白莲居委会下辖的美文村、罗驿村、沙吉村等地走访发现,得益于澄迈县的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村子本身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在当地取得了长足发展,“老城?白莲美丽乡村带”也伴随着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声名日盛。但反观传统农业,大多数农民仍选择水稻、豆角、叶菜等容易种植,经济效益却不高的作物,而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也多是年龄较长的农民。
  据海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全省农业人口571.29万人,占到全省总人口的6成以上,劳动年龄内316.8万人,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214.11万人,超过年龄而参加劳动的人口数约为22万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海南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副处长夏勇开认为,我省农村劳动力正不可避免地出现老龄化趋势。“在200多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中,60后仍旧是主力军,从事了多年农业生产的他们虽有丰富的农种经验,却与当下倡导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吴家元常开玩笑说,如今在地里耕作的都是“爸爸妈妈”一辈的农民,年轻人向往大城市,鲜有回乡务农的人。但作为其中的“少数派”,2008年从海南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在海口工作的机会,选择回乡从事种苗培育,用他的话来说,农村走出去的孩子,要把学到的本事用来建设家乡。
  但现实的残酷却给他浇了一头冷水。“老一辈的农民,其实很难接受新鲜事物,向他们推广圣女果种植,在没有看到实际收益之前就放弃能带来稳定收入的水稻、豆角,确实很难。”吴家元坦言,受制于此,合作社推广种植的圣女果一直保持在200亩左右。
  思考:
  这像是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夏勇开解释,想要老一辈的农民改种他们不了解的作物,就要拿出实际效益来,但规模上不去、产量上不去、品牌打不响,农民很难会顶着市场风险贸然改种。但反过来看,想要扩大规模、打响品牌,不发动农民种植,也很难做到。
  夏勇开认为,思维开放、接受能力强、善于利用信息渠道、了解市场,这样的农民才应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奇怪的现象
  村里的人想出去 外面的人想进来
  村里的年轻人忙着出去打工,荒了土地。外地年轻人想进村承包荒地,通过发展规模化农业捞金
  “你看看这一大片玉米地,等收获了,又大又黄还香甜可口,在市场上可畅销了!”文昌市抱罗镇东苑村,正在地里劳作的农户得意地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但事实上,这些玉米并不属于她,而在五年前,这片玉米地甚至根本不存在。
  “这样的种植面积,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而且眼前这些玉米地,5年前还是无人问津的荒地。”东苑村党支部书记林明秋说。为何无人问津?从正在地里劳作的农户身上便可见一斑:玉米地里忙碌的身影,很多都是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年轻人不愿种地,都选择外出打工。”林明秋说,留在家里的农户,都象征性的耕作着自己的几亩薄田,不少农田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无人管理,也就出现了不少无人种植的荒地。
  那这片将近300亩的玉米地是谁在种呢?
  2010年,来自武汉市且在当地农产品市场打拼多年的陈四清、陈柏清兄弟将眼光瞄准了作为全国菜篮子的海南。“当时到海南走了一圈,发现有许多闲置的土地没人耕种。”弟弟陈柏清告诉记者,通过对接农户、政府,敲定合作之后,他们以每亩250元的价格,首先在东苑村租下了数百亩的土地。如今,不仅是东苑村的300亩土地,在整个抱罗镇,从闲置土地变为以玉米为主集中种植的土地有将近1500亩,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同时,也解决了土地闲置等问题。不仅如此,陈氏兄弟还在当地广泛聘用劳动力,衍生出的农业合作模式,也给其他拥有闲置土地的乡镇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
  “说到底,其实我们也是农民,不过按照现在的说法,我们叫‘新型职业农民’。”陈柏清笑道,在武汉的打拼,为他们积累了不少市场、信息、物流渠道,借助这些,他们将文昌收获的玉米分销至省内超市及武汉的高端市场,反响良好。受益的也不仅是陈氏兄弟,林明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4年前,村里的人均收入在3800元左右,如今只要负责收玉米,一天的收入就能超过100元,这么明白的账,大家算得也清楚得很。”除了增加农户收入,东苑村周边养牛的人家也多了起来,原因也是这玉米地。“收获后的玉米秸秆,我们免费提供给养牛户做饲料,剩下的就地打碎,育肥土地,做到物尽其用嘛!”陈柏清笑着说。
  思考:
  外来客商租地开展规模化种植,在我省并不少见,三亚市的芒果种植园、东方市的香蕉种植园等,都有着大同小异的发展模式。
  仔细了解过后不难发现,这些前来发展农业的外地客商,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年龄偏小,以青壮年居多。当这些年轻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发展规模化农业,解决了部分农田闲置问题、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自问:为什么会有农田闲置、为什么当地老百姓的收入上不去,而当外地的年轻人来海南发展农业的时候,我们的农村年轻人去哪儿了?为什么外来的农民“会种田”,我们能否培养自己的新型职业农民呢?
  农民老矣尚能农否 观念够新年龄无碍
  50来岁的农民,种植思维、技术都已基本定型,来到大学学什么?
  学政策,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经营
  在我省提倡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当下,这些因为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该如何破解?
  对策,当然也有。
  “做了一辈子农民,现在也有机会当一回大学生了!”话音刚落,立即引得周围的人一阵大笑。在海南大学儋州校区,这样一群人在校园里尤其显眼:50来岁的年纪,一身标准的农民打扮,他们是来自儋州当地的50多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进入大学校园,是为了参加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所承办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短短15天的培训,或将彻底改变他们对“农业”的认识。
  50来岁的农民,种植思维、技术都已基本定型,来到大学学什么?“学政策,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经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高秀云说,当下很多地方的农业发展,越来越趋向单一化,且随着农民年龄的不断增大,还将朝着低效的趋势发展,这对于我省农业而言,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举办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正是旨在开拓传统农民的视野,改变相对传统、低效的农业种植方式,在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让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实现最大化。
  “一个人的力量小,一群人的力量大。”夏勇开认为,虽然留守农村的劳动力年龄偏大,但他们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农业种植经验,只需要引导一个新的方向,传统农业也能焕发活力。而经过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培养出来的学员,则会努力成为当地的农业转型带头人,利用他们掌握的技术和经验,发动人力、自然资源,发展“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等产业,将一个产业分工化生产,提高产业转型速度。
  解决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关键,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转变。在儋州市那大镇茶山村,当地村民钟志惠便做出了表率:从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结业后,他主动砍掉了家里种植已久的一片橡胶林,发动村民们种植木瓜,同时开展林下养殖,从同样的土地上谋取不同的经济利益。
  高秀云认为,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将很大程度上整合农村零散、老化的劳动力资源,让他们在新的生产体系内发挥最大的活力。从已经完成的几期培训来看,虽然参加培训班的农民都以60后为主,却不影响他们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农民老矣,尚能农否?”夏勇开笑着自问自答:“只要观念够新,年龄不能阻挡。”
  就在去年,包括海口、万宁、澄迈、三亚、儋州、临高、琼中、昌江、定安、屯昌在内的10个市县被纳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300个示范县中。我省随即印发了《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于全省同步铺开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计划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老年农民拥有丰富的务农经验,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将他们从育种、销售等并不熟悉的生产环节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专心耕作于田间
  事实上,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并不是只有我省在面对这样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记者调查发现,早在2007年,美国农业普查结果便显示,美国农场主的平均年龄已上升到了57.1岁。而在农业大国日本,在2009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农业从业者中,65岁以上的人员所占比例已达61%,老龄化非常严重。而我国在2011年,就已经形成了农村老龄化高于城市的城乡老龄化倒置格局。但反观美、日两国的农业生产,似乎并没有因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而受到威胁。原因何在?
  “美国和日本,都是世界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非常完善,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非常高的国家,仅仅是这两点,就能够弥补他们在农业劳动力上的短缺。”夏勇开坦言,目前我省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机械化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这也凸显了我省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状下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在今年8月,海南省农业厅派出调研团,专程赴福建、四川两省考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试点,通过汲取闽、蜀两省的先进经验,开展我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综合示范区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在我省已于今年开展的5个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综合示范区中,建设田头综合服务站、实现社会服务综合化,是重要的建设内容。
  “虽然作为当下务农主力的是60后农民,他们的理念、技术或许都有所落后,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也拥有最为丰富的农业从业经验。”夏勇开说,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之前,受制于各种原因,农民被动地守在耕地上,负责着除种植外的育种、销售等他们并不熟悉的生产环节,但通过建立和完善对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民将会从这些环节中解放出来,专心耕作于田间,发挥他们最大的优势,由被动变为主动,减轻农民务农难度的同时,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省农业厅厅长江华安在全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座谈会上表示,综合示范区的建设,有利于以点带面推进我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同时能够解决目前我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计划,至2017年底我省争取探索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循环、综合利用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
  记者还从今年海南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培训班上了解到,中央财政配套了7900万元,加上省级财政配套的2000万元,近亿元的资金将被用于我省今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当中,这也将有助于推动我省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
  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找回流失的农村青年
  吸引农村青年返乡就业,“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落地,将分产业、分类型培育一批现代青年农场主,激发农村青年的创造活力,同时提高创业兴业能力,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期间,随着政要夫人们的到访,琼海市官塘镇北仍村一夜之间火了起来。来过北仍村的人,一定对村子优美的自然环境、大气的北仍客厅和浓郁的草寮咖啡印象很深。了解北仍村的人都知道,草寮咖啡的老板王秋香,是在放弃了大城市稳定收入的前提下返乡创业的。
  无论是努力读书考上大学,还是年少离家外出打拼,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让离开农村往往成为年轻人的第一选择,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失的同时,一个个了解农村的人才也逐渐远离农村。留守的“6199”部队,造成了如今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状。儋州市木棠镇铁匠村委会主任李巨川曾感叹,如今的农村,与其说是缺乏人才,不如说是留不住人才。“有机会去大城市,好不容易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谁又愿意回来呢。”李巨川深有感触地说,而村干部又老龄化严重、思想固化,失去了带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家致富的作用。
  那又是什么吸引了像王秋香一样的外出务工者回乡呢?答案是“就地城镇化”。
  得益于琼海市“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理念,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升级,且随着琼海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出现在农村。用一位返乡农民的话说:“谁不想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城市的服务,还能赚大钱呢?”
  “农民的外出务工,或者外出求学,折射出的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夏勇开认为,倘若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实现回流,并非不可能。
  实际上,我省在吸引农村青年返乡就业方面,也作出了相应的努力。今年4月底,一个为激发农村青年创造创新活力、吸引农村青年在农村创业兴业的举措开始在我省落地,这个名为“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旨在分产业、分类型培育一批现代青年农场主,激发农村青年的创造活力,同时提高创业兴业能力,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将之培养成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培训对象年龄限制在18岁-45岁,将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高职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纳入培训范围,并重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计划,将有助于改善我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才匮乏等问题。
  此外,随着我省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的有序推进,截至9月30日,全省已测量农村耕地面积为600.66万亩,已颁发经营权证书103447本。得益于此项工作的推进,有利于土地的有序流转,许多闲置或者种植效益较低的土地能够有机会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来管理。在合作社改变传统的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同时,土地确权后还应鼓励农民建立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虽将对我省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都将逐步得到解决。“农村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出现在农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吴家元、王秋香们。”夏勇开开玩笑道,当农民真正被当做一种职业、当农业效益不断提高,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们还会担心有太多的年轻人走向农村。 (记者 刘笑非)
编辑:凌楠
本网官方微信|||||||||||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日08:46&&&&来源: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就是要充分肯定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功绩,深刻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宝贵经验,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继续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发挥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作用。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提出:“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1987年,邓小平同志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根据党中央决策,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从此,海南这个祖国美丽的海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新阶段。
  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海南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8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仅有57.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不到3个亿。到201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62.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79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1.8倍、14.3倍、226.8倍,现代服务业、热带农业、新型工业迅速成长,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备。改革开放取得重要突破,在农垦体制改革、“多规合一”改革、省直管市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航权开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国际交流合作空前扩大,成功举办了18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大气和水体质量保持领先水平。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经过30年不懈努力,海南已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一个生动缩影,海南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
  40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不辱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经济特区改革发展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悉心指导的结果,是广大建设者开拓进取、奋勇拼搏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和四面八方倾力支持、广泛参与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900多万海南人民,向经济特区广大建设者,向所有为经济特区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各位来宾,向关心和支持经济特区建设的国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海南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充分证明了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上,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充分证明了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挥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
  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赋予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经济特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寻找新的方位,把握好新的战略定位。
  ――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经济特区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是对外经济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也是最能代表改革开放形象的地区。经济特区要继续发挥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同各国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往来,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要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方法论,是经过实践检验推进改革开放行之有效的办法。先行先试是经济特区的一项重要职责,目的是探索改革开放的实现路径和实现形式,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开路。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经济特区要勇于扛起历史责任,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在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开拓者。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和鲜活经验。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探索实践,有许多新的领域需要开拓创新。当前,改革在很多领域突入了“无人区”,经济特区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不断形成新经验、深化新认识、贡献新方案。
  ――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实干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经济特区要坚定舍我其谁的信念、勇当尖兵的决心,保持爬坡过坎的压力感、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积极培育崇尚实干的环境,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海南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三十而立,蓄势待发。党中央从决定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开始,就决心把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如果海南岛更好发展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更有说服力,更能够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新时代,海南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创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增创优势,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这是我们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的最好方式,也是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大举措。
  党中央对海南改革开放发展寄予厚望,最近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也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动力。这是海南发展面临的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海南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发挥自身优势,大胆探索创新,着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让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第一,海南要坚持开放为先,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当前,世界经济仍然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新增长动能缺乏,增长分化加剧。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搞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想人为让世界经济退回到孤立的旧时代,不符合历史潮流。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
  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我们对世界的庄重承诺。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守和维护世界贸易规则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在这里,我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
  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海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要更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围绕种业、医疗、教育、体育、电信、互联网、文化、维修、金融、航运等重点领域,深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推进航运逐步开放。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要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学习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我们欢迎全世界投资者到海南投资兴业,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共享中国改革成果。
  海南发展不能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更加注重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和创造力。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入出境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管理体制,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海南要利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契机,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教育、农业、旅游等交流平台,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第二,海南要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下大气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实事求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又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敢闯敢干,大胆实践,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全国改革步伐。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敢于较真碰硬,勇于破难题、闯难关,在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啃下一些硬骨头。要强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科学配置各方面资源,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人才体制、财税金融体制、收入分配制度、国有企业等方面的改革,支持海南设立国际能源、航运、大宗商品、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海南要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深化地方党政机构改革,科学配置行政资源,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结合自身实际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新的探索。
  第三,海南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特征的重大判断。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海南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优势,集聚创新要素,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整体提升海南综合竞争力。要加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打造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支持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国家支持海南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要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国际科技合作机制,设立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
  现代服务业是产业发展的趋势,符合海南发展实际,海南在这方面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下大气力调优结构,重点发展旅游、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的一张重要名片。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要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密海南直达全球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要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实现离岛旅客全覆盖,提高免税购物限额。要支持海南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资本和智力资源,采用国际先进理念进行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要允许在海南注册的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要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为国内外游客和当地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使海南国际旅游岛这张名片更亮更出彩。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省份。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热带地区气候优势,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进一步打响海南热带农产品品牌。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体现热带风情的精品小镇。
  我国是海洋大国,党中央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海南是海洋大省,要坚定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快培育新兴海洋产业,支持海南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发展海洋科技,加强深海科学技术研究,推进“智慧海洋”建设,把海南打造成海洋强省。要打造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统筹海洋开发和海上维权,推进军地共商、科技共兴、设施共建、后勤共保,加快推进南海资源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和海上救援基地建设,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
  第四,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自古就为文人雅士所称道。苏东坡的“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丘浚的“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杨维桢的“绿衣歌舞不动尘,海仙骑鱼波袅袅”,无不描绘出海南宛如仙境的动人景象。海南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使海南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
  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鼓励海南省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高效统一的规划管理体系,率先建立现代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体制。要积极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热带雨林等国家公园,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要完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形式多样、绩效导向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要严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立健全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第五,海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形成广泛共识,人民才会积极支持改革、踊跃投身改革。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开放。要坚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背后查找体制机制弊端,找准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必须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就有“十万人才过海峡”的壮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鼓励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海南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支持海南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允许外籍和港澳台地区技术技能人员按规定在海南就业、永久居留。允许在中国高等院校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优秀外国留学生在海南就业创业,扩大海南高校留学生规模。支持海南探索建立吸引外国高技术人才的管理制度。海南要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有突破,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让各类人才在海南各尽其用、各展其才。
  第六,海南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经济特区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着更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在践行“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上勇当先锋,在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上做好表率。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建,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要从全局高度出发,会同海南省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先谋后动,积极研究制定支持举措,共同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历代经济特区建设者以他们的智慧、勇气、汗水书写了辉煌篇章。今天,海南广大干部群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新华社海口4月13日电)&
  《 人民日报 》( 日 02 版)
(责编:黄瑾、闫妍)
相关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农业银行传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