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对P2P土地估价行业备案的影响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P2P买卖江湖:一场关于平台能否备案的对赌!
  近日,之家观察到,P2P平台股权交易市场异常活跃,各类资方打着自己的算盘,“又有买平台的,两周前刚收购完一个”、“备案不了或不想经营了都可以转让”……
  P2P正值整改、备案的特殊时期,能否备案决定着未来能否持续发展及其股权的溢价能力。这一逻辑下,也让P2P平台交易市场变的很微妙,业内人评论称为“一场江湖气息的半地下交易潮。”
  从高估到贱卖:P2P平台交易简史
  惠众金融CEO胡帅指出,P2P平台估值从2014年初人人贷获得1.3亿美金后,进入了高估值阶段。“当时资本进入的目的相对简单,上市公司为市值管理,股权投资基金公司借机炒概念实现增值等。”
  直至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网贷平台的估值和平台股权交易都进入了冰封期。
  当然,冰封期的部分原因还在于,初期涌进的资本踩过不少坑,也让后来者更加谨慎。“网贷行业的水比较深,有些平台实际坏账过高,有些平台必须持续的烧钱才能对客户形成粘性。”胡帅表示,直至网贷行业政策逐渐明朗,多家互金平台陆续登陆资本市场,P2P股权交易才再度活跃起来了。
  而活跃起来的了一个原因在于,网贷行业正值深度洗牌阶段。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931家。业内较乐观的预计,行业最终可能剩下二分之一的平台。
  胡帅认为,全国备案结束后,会有大批拿到备案的平台引入实力强大的机构为控股股东,同时体量大但没拿到备案的会有兼并重组现象出现。
  最近的一场闭门沟通会上,一位从业者预计,P2P未来的“壳价值”会值2-3亿。若网贷行业平台数量把控趋严,待形势明朗时,有从业者认为其价值远不止此估价。
  江湖气的交易潮:价低可至待收余额两成
  “P2P平台的定价比较混乱,现阶段普遍见到的估值定价方式一般为待收余额的25%~30%。当然,不同资产类型、不同资产规模、不同合规程度的平台估值差异也很大。”一位资深金融从业人士表示,估值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网贷之家接触的另一位资深从业人员,甚至报出了更低的报价。“一般在两成到三成。”
  市场价格差异的原因在台是否相对合规,更重要的是未来能否取得备案。所以,有的买家会揣摩平台的政府关系,“甚至有的掮客称花钱保过(备案)。”
  当然,也有收购主体想自己主导网贷平台接下来的备案,一位企业服务机构负责人最近就在朋友发出这样一条求购信息,“收购P2P平台......对方备案不了的或者不想经营了都可以转让。”
  可以看出,买家除了自己的目的,往往以监管式的苛刻对P2P平台提出要求。据从业者的介绍,一场交易或许就演变成关于平台是否能完成备案的对赌协议:网贷平台获得备案,价格才能提升或交易才能达成。
  上述一位从业人士还评论到,“P2P平台买卖是一场江湖气息的半地下交易潮。有的平台三级等保测评分在85分以上,甚至超过90分的,就不愿意卖了。因为买卖夹杂了不定的政策因素,忽然变得如此投机和江湖。”
  网贷之家创始人、盈灿集团副总裁石鹏峰指出,网贷平台股权交易市场,目前问题主要集中在买卖双方对于市场的认知不同,对于行业的合规备案难度的认知也不同。同时,也存在较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得收购方的实际收购风险非常大。
  这时候收购方会非常依赖行业第三方机构的专业信息,比如拟收购平台的行业地位、业务情况、合规程度、能否备案等,向网贷之家来咨询的机构就非常多。
  市场活跃,难以成交
  “收购主体类型挺多的,包括大型集团公司、上市公司、国企、P2P平台等。他们主要是对P2P行业合规备案后,作为一种类金融牌照的价值看好。”石鹏峰表示。
  当然,或许还有一类主体,就是之前的现金贷平台。随着2017年底现金贷整顿工作开展,很多没有放贷资质的现金贷平台只得终止业务,而收购P2P平台为放贷业务提供资金支持,不失为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但市面上暂没发现有类似合作达成,或许是网贷整改、备案的工作,影响了现金贷平台的积极性。
  “大部分收购主体要求被收购方能够完成备案,甚至要求承诺或对赌备案。”石鹏峰表示,收购主体一般都非常看重平台目前的合规性问题以及业务风险情况,因为这影响到后续备案和可持续的业务开展。
  不同收购主体对于被收购方的资产规模要求也会不同,“有些希望体量足够大,有些则希望越小越好。收购小体量的P2P是纯粹为了一个P2P壳资源,比较看好P2P平台未来的价值。
  而青睐大体量的平台,一般是收购主体有主营业务马上可以开展,在实体产业有产业上下游资源,金融业务能力表现在资产端上有比较强的实力,主体往往不太看重平台的资产,而是更看重平台的募资能力。”
  收购大平台,主体一般更有实力,出价会更高。另一方面,交易前需要对网贷平台做尽调,收购过程会更麻烦。
  上述一位资深从业人士表示,就其了解的,已经有十几家欲收购P2P平台的主体,二十几家欲出售的网贷平台,市场的供需虽陡然增大,但很难有实际成交。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网贷之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P2P买卖江湖:一场关于平台能否备案的对赌!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P2P备案之后,多数平台的苦日子才刚开始-钛媒体官方网站P2P备案整改先行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P2P备案整改先行
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P2P备案大限将至 监管趋严行业迎来大洗牌发布时间: 21:24 星期日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2月4日电 题:P2P备案大限将至 监管趋严行业迎来大洗牌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王淑娟
倒闭、“跑路”等负面消息不断的网贷行业,目前进入了合规备案登记的最后冲刺期。根据监管时间表,最迟2018年6月底之前,P2P平台必须完成整改验收、备案登记工作。
大限将至,各大P2P平台可谓上演了“生死时速”。有的平台忙着完成合规整改工作,有的平台自动宣布“清盘”,而“跑路”的平台也还在出现。专家表示,2018年的备案对网贷业意味着大洗牌,也是行业从野蛮发展走向合规理性的分水岭。
备案还是出局 P2P平台迎“生死关”
6月底前能否备案,成为P2P平台存活的关卡。根据2017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各地须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时间表的最终确认意味着,能够顺利通过此次备案的平台可以获得继续发展的机会,否则就被淘汰出局。
盈灿咨询董事长徐红伟认为,在监管加强的背景下,备案时间点的明确,意味着P2P平台即将拿到自己的“准生证”。
目前,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当地网贷平台备案办法和网贷平台整改验收指引等文件。从目前监管对于首批备案的要求来看,各地对数量都没有明确设置指标。
虽然网贷行业备案终极大考临近,但目前平台整改难言乐观。融360网贷评级组调研指出,虽然已经临近规定期限,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平台没有完成整改,即便监管层没有设置数量指标,能够首批备案成功的平台数也是非常有限的。从全国来看,能够拿到首批备案的平台可能不会超过400家。
监管效应显现 1月网贷成交量锐减
备案工作进入最后冲刺期,网贷行业大洗牌加速上演。网贷之家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1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下降至1906家,1月网贷行业成交量2081.99亿元,环比去年12月下降7.39%,创下近11个月新低。
上海互联网金融评价中心指出,2018年1月中国网贷指数继续下降,主要受去年12月底整改验收政策下发的影响,有些平台暂停或下线部分不合规项目,从而导致成交量下降。此外,在监管、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夹击下,平台清盘、转型成为常态。
面对“生死关”,已经有不少平台未能顶住“寒流”,黯淡离场。1月23日,上海一家P2P平台“领投鸟理财”就宣布正式停业。而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在全力冲刺备案。
“按照监管时间表和整改要求,6月底前要完成备案,时间非常紧张,难度也很大,光资料的提交整理就很吃力,还要通过公安部的信息系统安全测评。”上海一家大型P2P平台高管人士告诉记者。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对网贷行业而言,备案登记工作的完成可视作重要的监管拐点,备案本身将刷掉一批平台,届时从业机构数量急剧下降,行业本身将会趋于良性发展。
投资者应擦亮双眼避免“踩雷”
6月底还没有拿到备案的平台,只有寻求并购重组或者直接退出市场两种出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无疑要擦亮双眼,避免在备案冲刺阶段“踩雷”选错平台。
57号文指出,对于积极配合整改验收工作但最终没有通过的机构,或引导其逐步清退业务、退出市场,或整合相关部门及资源,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并购重组。对于在规定时间内没有通过本次整改验收,无法完成备案登记但依然实质从事网贷业务的机构,各地应当协调相应职能部门予以处置,包括注销其电信经营许可、封禁网站,要求金融机构不得向其提供各类金融服务等。
融360网贷评级组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要避开无法拿到备案的平台,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判断:要看这家平台是否在积极配合整改,比如是否有专门的信息披露页面,披露符合监管要求的组织机构信息、交易运营数据、股东情况等;平台是否还在发超额借款项目;是否接入了符合监管要求的存管银行;是否拿到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当然,拿到了备案也并非一劳永逸,投资者也需要谨慎投资。
“备案只是监管的开始,合规是监管底线而不是天花板。”上海互联网金融评价中心主任张彬表示,对于完成备案的企业来讲,接下来竞争无疑将会加剧,到时候平台更加要比拼资产、风控等硬实力。而且,备案并非终身制,即便获得了备案登记,如果未来机构不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条件,或者出现了风险问题,也可能会被取消备案资质。责任编辑:杨姣姣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贷行业备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