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5日棉花期货2017年内存条价格走势势

2017年报系列(棉花篇)—去库存挺进纵深 大格局震荡上行_棉花期货走势_天下粮仓
2017年报系列(棉花篇)—去库存挺进纵深 大格局震荡上行
本文关键词:棉花期货走势
字体:大&中&小
棉花期货走势相关2017年9月期货市场投资报告——棉花
供需格局转向宽松 9月郑棉重心下移
内容提要:
◆8月中下旬南疆降雨及冰雹对棉花单产、品质的影响不大,或导致籽棉采摘、上市期稍向后推迟1-2天。若无异常天气,9月中下旬新棉开始大量采摘,10月中旬皮棉将大面积上市。
◆国家延长储备棉轮出时间至9月29日,且8月底以来加大新疆棉的投放数量。这样一来,新旧棉花供应将不存在明显的短缺期,我们前期所担心的国内棉花供需结构性矛盾亦得到明显缓解。
◆国内外纱线价格持续倒挂,本年度外纱对国产纱替代需求减弱。中央第四批环境保护督察行动将持续至9月中旬,9月需求端或难出现明显好转迹象。
◆8-9月棉花供应总量在310万吨左右,而2个月棉花的消费量不足150万吨左右,新棉上市之前国内棉花市场供应充足且有盈余。
◆飓风“哈维”炒作仍在继续,但目前受影响的棉花数量不及美国棉花产量的2%;若后期天气状况没有继续恶化,2017/18年度美国棉花增产将成定局。随着飓风效应消退,美棉期价弱势回调概率大。
◆9月19日开始,2017/18年度郑棉期货实行新的交割规则,将基准交割库从内地改为新疆,取消新疆棉升水200元/吨规定,改为内地棉贴水200元/吨;内地交割仓库升水900~1000-运费补贴,将给市场带来新的变化。
◆由于棉花、棉纱间恒定的加工成本,棉花与棉纱期货盘面走势的联动性将非常强,而利用吨纱利润寻求棉花棉纱期货之间的套利交易机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若无极端天气出现,9月郑棉期价重心将缓慢下移,主力合约CF1801运行区间为元/吨。
第一部分 基本面分析
一、国家延长储备棉轮出时间,国内棉花市场供大于求
(一)新棉零星上市,开秤价格不如棉农预期
在国家稳定棉花种植政策、新疆棉花目标价格“三年一定”及棉花比较收益提高等利好提振下,2017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明显增加,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6月中下旬统计,2017年全国棉花实播棉价为4757.3万亩,同比增加8.5%;预计单产118.1公斤/亩,同比提高1.2%;总产量561.6万吨,同比增加9.8%。
8月是新疆棉花结铃期,期间天气状况如何成为影响新棉产量及质量的关键因素。8月中下旬,南疆莎车、伽师、巴楚及阿克苏部分棉花产区遭遇降雨、冰雹袭击,但至8月26、27日喀什、阿克苏、克州、伊犁等都已大部放晴,日最高气温也回升至30度左右(夜间最低气温15-16度);整体来看,降雨及冰雹对南疆棉花单产、品质的影响不大,或导致籽棉采摘、上市期稍向后推迟1-2天。若无异常天气,9月中下旬新棉开始大量采摘,10月中旬皮棉将大面积上市。
据中国棉花网了解,8月23日,长江流域棉区已有棉农开始采摘交售棉花,个别轧花企业开秤收购,开秤价在6.3-6.5元/公斤,与棉农预期价格在7.0-8.0元/公斤有较大的差距。另据新疆办事处人员了解,今年新疆棉开秤价很可能在6.5元/公斤左右,也将低于去年同期。按衣分40%、棉籽2.0元/公斤、损耗1%、衣亏率1%、加工费1000元/吨计算,6.5元/公斤籽棉折皮棉价格在14600元/吨左右,明显低于目前棉花期现货价格。
8月29日,新疆奎屯地区正式迎来棉花加工企业开秤的消息,开秤价格为6.8元/公斤,折皮棉价格在15350元/吨左右,与目前的期棉盘面价格相差不大。目前已采摘交售的都是地边或者早熟棉花,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不具备明显的代表性。主流新棉到底以何种价格开秤,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受储备棉轮出时间推迟影响,棉企对于后市棉花行情并不看好。棉企与棉农对于新棉收购价格存在较大分歧,预计今年籽棉收购、加工进度将有所放缓。
(二)国家延长储备棉轮出时间,且加大新疆棉投放数量,市场供应压力增加
3月6日,2016/17年度储备棉轮出启动以来,每日3万吨左右的投放量,极大的补充了市场供给。截至8月28日,累计计划出库368.89万吨,累计出库成交257.19万吨,成交率为69.72%;其中,新疆棉成交146.53万吨,成交率基本100%。
8月9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及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发布公告,正式将2016/17年度储备棉轮出销售截止时间延长至9月29日。从7月21日开始传言到8月9日正式公布,长达20天时间,该消息对市场的利空影响大大减弱,当日期货盘面仅出现短暂回调后再度走高。
从市场成交情况来看,自7月31日以来,储备新疆棉的投放数量缩减至0.9万吨之下,8月中下旬进一步缩减至0.6万吨;但储备棉成交率却大幅回升,地产棉成为市场热捧的焦点。这主要是由于外棉持续下挫导致储备棉轮出标准级销售底价不断下行,8月21日-25日当周销售底价最低降至14423元/吨,地产棉价格更是跌破14000元/吨整数关口,纺织企业为了降低原料成本,加大对低价地产棉的竞拍力度。预计8月储备棉成交量将接近56万吨,明显高于此前5个月平均成交量的42万吨。
此外,8月28日开始,储备新疆棉的投放数量开始大幅增加,此前新增公检的41.4万吨储备新疆棉将陆续投放市场。预计9月储备棉的成交率仍将维持高位,且高品质、高可纺性的新疆棉供应量得到有效保障。这样一来,新旧棉花供应将不存在明显的短缺期,新疆棉供应的增加也使得我们前期所担心的国内棉花供需结构性矛盾得到明显缓解。
(三)进口纱替代需求减弱,但环保督察抑制下游消费
5月中旬以来,国际棉花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国内外棉花价差大幅拉大,但由于国内棉花进口配额限制,及储备棉持续轮出补充市场供给,本年度我国棉花进口仍难大幅增加。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7月棉花进口9.0万吨,同比持平;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02.2万吨,同比增加14.1%。
外棉价格下跌导致外纱价格走低,与国产纱价差有所收窄,但整体仍高于国产纱价格,进口纱数量维持低迷。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7月我国棉纱进口14.0万吨,同比减少12.5%(6月同比减少6.25%);2016年9月-2017年7月累计进口棉纱176.0万吨,同比减少5.27%。8月下旬,受飓风“哈维”影响,国际棉花低位反弹,国内外棉纱价差继续拉大。Wind数据显示,8月25日,中国棉纱C32S价格指数23005元/吨,当天进口棉纱C32S港口提货价23330元/吨,外纱与国产纱价差325元/吨,较8月1日的价差扩大143元/吨。国内外纱线价格持续倒挂,本年度外纱对国产纱替代需求减弱。
从最终端的数据来看,7月国内棉纺消费进入淡季,内销数据环比下滑;外销维持坚挺。7月我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1059.6亿元,同比增长6.4%,环比下滑13.2%;1-7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累计零售额8237.4亿元,同比增长7.2%。出口方面,7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254.9亿美元,同比增加0.4%,环比增长4.7%;1-7月我国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1497.6亿美元,同比减少0.4%。
每年9月开始,下游纺织服装市场进入销售旺季,内销需求季节性回暖。但受环保督察影响,今年9月需求端或难出现明显好转迹象。8月7日,中央第四批环境保护督察行动正式启动:7日,第五督察组进驻四川;8日,第七督察组进驻青海;10日,第三和第四督察组分别进驻山东和海南;11日,第一、第二和第八督察组分别进驻吉林、浙江和新疆;15日,第六督察组进驻西藏。山东、浙江是棉纺织业大省,中央环保督察将导致部分纺织印染企业停产整顿。预计本次环保督查将持续至9月中旬,这一定程度抑制国内棉花需求。
(四)新棉上市之前国内棉花供需过剩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7月供需报告预计,2016/17年度棉花产量在511.7万吨,进口量104.4万吨,2016年9月储备棉成交61.5万吨,消费量774.5万吨,新年度国内棉花供应缺口在97万吨万吨;截止8月底储备棉能提供265万吨左右的供应量。也就是说,2016/17年度国内棉花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格局。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下,2017年新棉上市之前,8-9月国内棉花市场供需情况。截止7月底,棉花商业库存108.8万吨左右,工业库存71.03万吨,2个月进口棉数量大约在15万吨;8月储备棉成交56万吨,9月储备棉应该至少能带来60万吨的供应量。8-9月棉花供应总量在310万吨左右,而2个月棉花的消费量不足150万吨左右,新棉上市之前国内棉花市场供应充足且有盈余。
二、飓风“哈维”影响或有限,后市美棉弱势回调概率大
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报告大幅上调美国和全球棉花产量,超出市场预期,利空国际棉价。具体数据如下,2017作物年度首份棉花产量预估报告显示,美国棉花产量达到2055万包,较上月高出155万,为11年来产量最大值;17/18年国内工厂消费量下调5万包,但出口量上调70万主要由于供应量上调季初担保良好;期初库存预计达到580万包,如果实现将成为08/09年以来的最大值;市场年度平均价格上调55-67美分/磅,中间值61美分,较上月上调1美分。全球方面,将2017/18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上调195万包至11731万包;全球消费量预计本月上调37万包,大部分由于中国上调的50万包;17/18年全球期末库存上调130万包至9010万包,较16/17年上调10万包。
美国农业部报告利空市场,8月中旬ICE期棉大幅下挫,期价逼近一年低位。但进入下旬,受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数据强劲及飓风“哈维”或损害作物担忧的影响,美棉期价低位反弹。美棉出口销售周报显示,截至8月17日止当周,美国棉花出口净销售进一步飙升至32.95万包,创两个月最高;2017/18年度棉花出口销售净增27.76万包,2018/19年度棉花出口销售净增5.19万包;当周,棉花出口装船量为22.18万包。美国国家飓风中心8月29日报告称,哈维给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南部带来特大暴雨;德州是美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区,风暴导致棉铃脱落,预计尚未收割以及放在田间等待轧棉的棉花损失超过30万包,直接损失1.5亿美元。但美棉增产预期依旧不改,美国农业部周度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止8月27日当周,美国棉花生长优良率连续第五周上修至65%,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48%。此外,主力基金并不看好国际棉价,8月国际基金净多头持仓出现小幅增仓后再度回落,截止8月22日,CFTC棉花非商业性期货净多持仓为27234手,较8月8日减少11353手。
短期来看,飓风“哈维”炒作仍在继续,但目前受影响的棉花数量不及美国棉花产量的2%;若后期天气状况没有继续恶化,2017/18年度美国棉花增产将成定局。随着飓风效应消退,美棉期价弱势回调概率大。
三、2017/18年度郑棉实行交割新规,期现货价差将会扩大
截止8月29日,郑棉仓单数量为1286张,有效预报92张,合计1378张(折皮棉约5.512万吨);CF1709单边持仓4854手(折皮棉2.43万吨)。预计CF1709实际交割数量将不会超过2万吨,对现货市场影响有限;但轮储时间延迟使得储备新疆棉与仓单构成竞争关系,CF1709后期弱势下跌概率大。
9月19日开始,2017/18年度郑棉期货实行新的交割规则。新规则将基准交割库从内地改为新疆,取消新疆棉升水200元/吨规定,改为内地棉贴水200元/吨;内地交割仓库升水900~1000-运费补贴。这样一来,将给市场带来新的变化:1、新疆成为交割基准库后,期货价格代表产区价格,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为代表的现货价格代表销区价格,期现价差将会扩大,而扩大的范围就是新疆棉运至内地的运费。2、按照目前运费补贴500元/吨标准,2017/18年度内地新花在期货盘面注册仓单将有200-300元/吨不等的升水,这将加大内地棉注册仓单的积极性。3、新疆库仓单难以对内地市场构成直接供应,尤其是每年1月出疆运力紧张时期,不利于内地买方接仓单。
四、关注棉花棉纱跨品种套利机会
8月18日,棉纱期货正式挂牌交易。棉纱期货的上市与目前已有的棉花期货、PTA期货,共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纺织原料期货品种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纺织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由于棉花、棉纱间恒定的加工成本,棉花与棉纱期货盘面走势的联动性将非常强,而利用吨纱利润寻求棉花棉纱期货之间的套利交易机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纺纱成本。棉纱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料、损耗及加工费用,具体计算公式为:纺纱成本=原料*损耗系数+加工费,其中损耗系数一般在1.08-1.1之间;加工费在元/吨不等,目前普遍采用的加工费用在5500元/吨。
棉纱期货上市以来,CF1801期价整体在元/吨之间波动,按损耗系数1.1,加工费5500元/吨测算,对应的棉纱成本价格为元/吨。而棉纱CY1801的波动区间为元/吨,棉纱盘面利润较为可观,近期投资者可择机参与买棉花卖棉纱套利交易。进入9月中下旬,随着环保督察结束,下游纺织行业迎来消费旺季,而新棉陆续上市制约棉花价格,棉纱棉花价差将呈现扩大态势,届时可择机卖棉花买棉纱套利操作。
第二部分 技术分析
8月郑棉期货震荡反弹。月初,由于储备棉轮出延长政策迟迟没有出台,储备新疆棉投放数量减少引发市场供应短缺担忧,郑棉期货低位反弹,主力合约CF1801考验15500元/吨压力;中旬,国家正式公布储备棉轮出时间延长至9月29日,随后美国农业部公布超预期利空报告,但在双重利空打压下,郑棉期价仅出现小幅调整;8月下旬,市场多空均衡,CF1801陷入元/吨区间窄幅震荡走势。截止8月30日,CF1801报收于15220元/吨,较7月31日收盘上涨3.08%。
从郑棉CF1801日K线图上看,期价整体运行于3月6日以来的下跌趋势中,短线关注15000支撑。若支撑有效,近期仍将维持区间震荡走势;若支撑无效,则下方支撑位指向前期低点14650附近。
外盘方面,在美棉出口需求旺盛、新年度全球棉花丰产预期及担忧飓风“哈维”损害美棉生长等多空因素博弈下,美棉期价陷入低位震荡反复走势,整体运行区间为66-71美分/磅。截止8月29日,美棉指数报收于69.76美分/磅,较7月31日收盘上涨1.47%。
从美棉指数周K线图上看,期价跌破2016年3月以来的长期上升趋势,目前期价在50%回撤位附近震荡反复,若不能有效突破71美分压力,后市期价弱势回调概率大。
第三部分 后市展望
国际方面,美棉出口销售数据坚挺及飓风“哈维”或损害美棉生长,一定程度支撑国际棉价。但随着中国延长储备棉轮出时间,后市美棉出口需求将呈现回落态势;而据目前统计,受飓风“哈维”影响的棉花数量不及美国棉花产量的2%,若后期天气状况好转,2017/18年度美国棉花增产将成定局。随着飓风效应消退,美棉期价弱势回调概率大。
国内方面,储备棉轮出时间延长至9月29日,新旧棉花供应将不存在明显的短缺期;而41.4万吨储备新疆棉陆续投放,市场上高品质、高可纺性的棉花供应量亦得到有效保障,我们前期所担心的国内棉花供需结构性矛盾得到明显缓解。与此同时,中央第四批环境保护督察行动将持续至9月中旬,需求端或难出现明显好转迹象,国内棉花供需格局转向宽松。
若无极端天气出现,9月郑棉期价重心将缓慢下移,主力合约CF1801运行区间为元/吨。操作上,依托下降趋势线,逢高建立CF1801空单;跌破15000元/吨,加持空单。套利方面,若CY1801与CF1801价差扩大至7900元/吨附近,可短线参与买棉花卖棉纱套利交易;进入9月中下旬,棉纱棉花价差将呈现扩大态势,届时可择机卖棉花买棉纱做多纺纱利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2017年棉花:牛市初级阶段
期货日报 吉明
  现阶段影响市场的重点因素
  1.国内仓单数量持续增加
  自今年以来,郑交所的注册仓单和有效仓单数量持续上升(如图1所示)。
图1:郑交所注册仓单与有效仓单数量
  仓单不断增加,说明加工商更愿意利用市场来销售其16/17年度的新棉。据先前记录的数据,新棉采购成本在元/吨。同时,这也说明:为什么15000元/吨之下有较强的成本支撑了!此次,1705合约调整的最低点为14645元/吨(4月5日)。
  截止4月25日,郑棉注册仓单4244张,有效预报2830张,合计7074张,折合棉花28.3万吨!这属于历史高位,如此庞大的潜在交割量,需要至少44亿元才能承接。
  这对1705合约构成压力,但同时,也存在“买5月卖9月”的套利交易。当前,CF1705与CF1709的价差达到500元/吨之上。接近无风险套利条件。如此,压力并不大,但仓单需要交割才能消化。
  2.国储棉的抛售
  国储棉的抛储从3月6日开始,每日挂牌量保持在3万吨水平,一直到8月底。
  我们曾计算过:按足量抛售,6个月的抛储量可达360万吨;而此间的棉花消耗量为390万吨。考虑到当时还有200万吨的结转库存,最后结论是:供给在这段时期内是充足的。
  至此,实际抛储情况是(如图2、图3所示):
  从成交率看,从开始的100%,下降到最低时的50%;4月份又开始回升到当前的70%左右。
  从成交价看,从开始的16640元/吨下降到当前阶段的元/吨;其下滑趋势在3月中旬就停止了,至今表现为相对平稳。
  4月24日,国储棉的拍卖情况是:轮出销售资源2.99万吨,成交率65.8%,成交均价14967元/吨(较上一日涨115元/吨),折3128价格:16186元/吨(较上一日涨241元/吨)。
  由此可见,成交率稳定和成交价略升,说明:纺企和贸易商开始积极参与拍卖,并对当前价格有所认同。当前,这个区域的棉价与商品棉价格相当,亦反映供需各方处相对平衡状态。
图2:国储棉拍卖投放量、成交量及比率
图3:国储棉拍卖成交价折合成3128价格
  3.今年,中国、及全球棉花的播种意向
  在北半球,每年4、5月份是中国与美国棉花的播种时间。
  2016年全球棉花市场呈现大幅上涨的态势,较高的价格驱动必将导致今年播种面积的增长。
  据中储棉信息中心3月调查报告,17/18年度我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为4603万亩,同比增长5%。预计总产519.7万吨,同比增长1.6%。
  据美国农业部3月31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美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为1223.3万英亩(合7425万亩),同比增长21.4%,为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
  此次,USDA并没有公布2017年全球棉花种植面积的预估值。不难想象,今年全球棉花的播种面积将会有所增长。以下面表格内的数据测算,最近5年全球面积下降的均值为3.8%,其反向增长时的速率亦取3.8%作为参考。
  就种植面积增加而言,现阶段市场是作为利空来解读的。然而,从全年角度看,中国增产幅度相当有限;尽管美国面积增长了21%,但它的总产占全球的份额只有13%,因而总体影响力不大。
  从消费角度看,由于我国及全球棉花的消费正处性增长阶段;因此,产需对冲后,其缺口会有所缩小,但并不明显。
  也就是说,对于中国,因产量增长幅度或稍微大于消费增幅,但对产需固有的缺口(16/17年度为295万吨)产生不了多大影响。因此,库存大幅消耗仍旧是17/18年度的主题。
  就全球而言,因着播种面积的增加,消费亦同时呈现刚性回升,其综合结果是:17/18年度全球期末库存仍会下降,或许减少的幅度比上年度小些。“去库存”仍是未来棉花市场向好的主题。
USDA 4月报告解读及后期猜想
  用一句话表述,美农业部(USDA)4月份报告:美国数据偏多,全球数据稍空。
  1.美国方面
  USDA报告显示,16/17年度美棉期末库存预估为80万吨,低于上月预估的98万吨,这主要因出口数据上调所致。库存消费比为21.4%,上年度为30.2%。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出口数据。16/17年度美棉出口量调增17.4万吨,至305万吨,为历史第二高,占全球出口的39%。美棉产量和消费量均没有变化,仍为375万吨和72万吨。若是将出口与上年度相比,增量为106万吨!增长53%。反映了美棉出口旺盛,亦显示全球消费稳中有升。
  2.全球方面
  16/17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预估为1981万吨,较上月略升9.4万吨。其中,棉花产量调增12.6万吨至2317万吨,消费量增加3.5万吨至2454万吨。如此,库存消费比为略升至80.7%。
  从月度数据调整看,因库存调升,供求数据略显偏空。但是,从整体结构看,库存逐年下降仍是主要趋势。据表2的全球供求平衡表,全球棉花期末库存连续两年出现下降;其中,16/17年度下降了135万吨,15/16年度下降了319万吨。库存拐点出现在2015年秋季,其时全球库存达到了一个峰值,为2435万吨,库存消费比为100.3%。
  从库存消费比趋势看,2016年秋为87.7%,2017年秋预估再度下降至80.7%。这将是第二个年度库存消费比下降,是棉花市场步入上升周期的关键指标。
  现在,看看产量和消费两方面的信息:
  2011年秋季,全球产量达历史为2760万吨,2015年秋时为最低2108万吨,而2016年秋时回升至2317万吨。在5年内,全球产量共下降了443万吨。这是因为棉花历经熊市所至。
  在相同观察年度,全球棉花消费呈刚性增长。11/12年度消费量为2242万吨,随后逐年小幅递增,并预估16/17年度需求升至2454万吨。即:5年增加了212万吨,每年增42.4万吨。
  对于17/18年度全球棉花供需数据,可参考: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4月份报告。
  该报告预测,17/18年度全球棉花总消费量将超过总产量130万吨,其中总产量上升1个百分点,而平均单产会下降2%,并估计期末库存下降7%至1657万吨。如此,库存消费比下降至68%!
  从历史规律及经验看,当库存消费比达到极值且拐头向下之时,那么,市场亦将呈现筑底回升,最终步入牛市周期。
  在2016年底的展望报告中,我们指出:“库存逐年下降,必定导致全球供求的逐年紧张,亦伴随着棉花市场的不断攀升。也就是就说,未来3-5年,棉花将呈现牛市格局。”
  3.中国方面
  此次,USDA调高中国16/17年度的期末库存5.4万吨至1071万吨。上调中国库存也是全球库存增加的主要原因,因中国占全球库存的比重为54%。其中,中国棉花产量上调5.4万吨至495万吨,消费量没调,仍为790万吨。
  从USDA4月份棉花的供求平衡表看:
  2017年秋季,期末库存将较上年下降197万吨至1071万吨。前期,2016年秋下降了190万吨,库存的最高峰在2015年秋,为1458万吨。各年度对应的库存消费比分别为:135%、166%、196%。
  库存连续两年的下降,显然是产不足需造成的。产消关系逆转,已经是为一种趋势,也将延伸至17/18年度,并导致国内库存进一步下降。
  从我国棉花消费数据看,14/15年达到一个低谷(741万吨);随后,15/16年触底回升,达到763万吨,增加22万吨(+2.9%),16/17年再增长到790万吨,增加了27万吨(+3.5%)。之所以消费需求回升,是因为中国棉花的消费结构调整结束,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有理由相信:我国棉花消费需求仍将呈现刚性增长,17/18年度应当保持在3.5%之上。
  从产量角度看,尽管今年种植面积会有所增加(未来增长空间有限),但与相比,17/18年度的产量与消费增幅部分相当,也就是说:产需之间的缺口还将维持在300万吨水平。
  考虑到每年进口配额98万吨,供给缺口仍将维持在200万吨水平!而这部分需求要消耗库存去补充。可见,“去库存”是国内棉花市场未来几年的主题,也是棉价逐年走强的内在逻辑。
  若是库存按照每年下降200万吨计算,那么,2018年秋时为871万吨,2019年秋为671万吨,2020年秋为471万吨,2021年秋为271万吨。如果库存下降到如此低的状态,那么,棉价将重返2010年11月时的最高水平(当时最高价为33692元/吨)。
棉花市场后市展望
  从4月份USDA报告看,美棉数据因出口加增而偏多,但全球数据因调增产量及库存而稍有利空。因数据微调,市场暂时缺乏打破区间振荡的动力。
  从棉花的播种意向看,植棉收益恢复,农户满足,中美及全球植棉的积极性加增,尤其是美国,面积预增21%。这会增加今年的棉花产量,亦会削弱天气在其生长阶段的影响。与此对应,近年棉花消费呈刚性增长,或恰好对冲掉产量增幅的部分,导致产需缺口依旧存在。这是走牛的根基所在!
  现在,我们将对棉花的后期走势作个推测(如图3所示):
  4-5月份,是中美北半球棉花的播种时期。因播种面积增加,加上充足的储备棉拍卖,其间走势以调整为主。5月合约交割时会是一个低点。
  6-8月份,将是北半球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天气的变化将导致棉价易涨难跌。其间,若是天气恶化,或导致价格大幅上涨;若是天气正常,则波幅会小些。今年因中美面积增加,即使有不利的天气出现,行情不会太大,除非极端气候出现。估计,区间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大,范围在1元/吨。
  另外,8月底,国储棉拍卖即将结束。此时,若是棉价处低位,那么,为了积极应对9月份“青黄不接”的空档期,拍储量将会上升,棉价亦会上涨。
  9-11月份,是北半球棉花的收割季节。通常有两种走势:1、因收割压力而下跌;2、先跌后涨,因产不足需。今年,我们的判断倾向于后者,因国内产消缺口依旧较大。
  若是天气正常,其收割时的低点在14600元/吨(支撑),最深低点可在13500元/吨。若是收割期间天气不利,那么,在缺乏拍储的条件下,新棉抢购将不可避免。
  12月-明年2月,冬季为纺织行业的采购旺季,这是为应对春季服装的生产所至。一般,下游企业将在春节前加紧采购和补充库存。在此,我们推测:一年中最大的涨幅,将在这段时期产生,目标估计在:1元/吨。
图3:郑棉指数(月线)未来走势示意图
(责任编辑:吴晓琳 HF10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2017年棉花:牛市初级阶段》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沪牌价格走势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