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行业前景还有前景吗?

平安证券:火电行业触底 前景一片光明
作者:来源: 08:28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火力发电厂还有前途吗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是:
2016火电行业年度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 & 来源:中国能源报
上网电价下调、煤炭价格上涨、利用小时数下降、计划电量减少、新增装机受限、超低排放改造提前……2016年已近尾声,燃煤发电行业却没能等到什么“好消息”。国家政策导向十分明确:煤电不能再扩张了!《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一月有余,风能、太阳能、水力发电行业均迎来了自己的“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建设目标,煤电发展规划则迟迟未出台。时代变了,煤电角色变了,而当G20峰会召开、夏季空调负荷创新高、冬季集中供暖范围扩大,国计民生重担在肩时,煤电仍在坚守。2016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十二五”期间的耕耘开始在2016年开花结果,“十二五”期间的隐患亦在2016年浮出水面。当变革开始、辉煌不再,煤电不得不走出“舒适圈”,迎接竞争激烈却富有生机的未来!过剩审批建设“急刹车”依托“三个一批”措施和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十三五”期间将煤电总量控制在11亿千瓦以下。“十二五”过后,我国整体上处于电力富裕状态,“拉闸限电”逐渐成为历史。煤电机组运转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稳定的出力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平稳运行提供着保障。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社会用电量增长开始减速,加上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崛起,煤电机组开始越来越频繁地接到电力公司低负荷运行甚至停机的安排,机组设备闲置率普遍提高。2014年,火电项目审批权下放,2015年火电项目环评审批权下放,地方政府对于煤电项目的投资热情迅速提高,新上煤电项目数量大幅增长。彼时仍在不断降低的煤炭价格,成为企业大量上马煤电项目的一大动力,发电企业、煤炭企业,甚至非能源类企业也来分羹。投资热度上升加剧了发电量增速与装机容量增速的不匹配,煤电市场迅速走向饱和。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曾指出,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我国煤电行业将会变成现在的钢铁和煤炭行业。为此,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接连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关于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暨发布2019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三份重要文件,提出要“取消一批,缓核一批,缓减一批”,除江西、安徽、海南、湖北外,28个省级电网区域被列为煤电规划建设红色预警地区。中电联发布的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指出,今年前11个月,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756小时,较去年同期降低了204小时,为200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经济下行带来的影响仍未消退,只有山东、江苏、河北三个省份的火电利用小时数超过4500小时。煤电过剩问题在今年盖棺定论,“急刹车”来得及时。截至今年11月,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5.7亿千瓦,火电10.4亿千瓦,其中燃煤机组约占9亿千瓦左右。《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力争将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1.5亿千瓦以上。前有总量控制目标,后有“三个一批”措施和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煤电企业依靠扩大装机规模寻求发展的时代已宣告结束。减排超低排放全面提速改造时间节点提前,鼓励措施日趋完善,超低排放改造推进顺利。电力项目建设周期长,“十三五”期间仍将有近2亿千瓦煤电项目建成投产。煤电“过剩”也许在未来几年内还要为人诟病,但“污染”的帽子,煤电摘得坚决。2014年被称作“超低排放”元年,明确了“超低排放”的概念,开始了最初的尝试。2015年则是各种技术路线在各种容量等级机组上的探索与推广,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根据统计,2015年全国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助力电力行业减排成效显著,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此前排放峰值相比,分别下降了93.3%、85.2%、82.0%。2016年,“超低排放”改造结束了蹒跚学步,开始奔跑。超低排放改造时限提前,东、中、西部地区满足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要分别于、2020年前完成相应改造工作。国家能源局、环保部于6月28日发布《关于印发2016年各省(区、市)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目标任务的通知》,将改造任务分解细化。地方政府则通过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提高没电企业改造积极性:《山东省燃煤机组(锅炉)超低排放绩效审核和奖励办法(试行)》按照机组改造减排量与逐年“退坡”的奖励标准,给予当地企业总额超过2.8亿元的奖励资金;《山西省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省级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机组容量与脱硫系统改造方式确定投资标准,对2017年底前完成改造的机组给予相应奖补资金……政策的出台让早先对于超低排放的反对与质疑声迅速减少。尽管超低排放在技术细节的规范、监测及评价标准、各地改造经济性与必要性等方面仍存在可以讨论与改善的空间,但当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开始侵蚀原先属于煤电的市场份额时,“将自己打造为比燃气发电还清洁的电源”已是煤电谋求生存必须要走的道路。一年时间,已有越来越多的燃煤电厂实现了“全厂超低排放”。环保改造在电力行业的强力推行也激发了环保行业的活力。多元化的技术路线让电厂有了更多选择,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环保改造成本不断降低,同时促进了环保行业整体水平提高。随着超低排放改造在电力行业内的迅速成熟,环保行业的未来或将移向燃煤电厂的三氧化硫、汞、废水、固废排放,并逐渐向非电行业延伸。&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电话:010-
电话:010-
电话:010-手机验证登录
用户不存在
手机号和验证码不能为空
你也可以用以下方式登录:
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火电项目突遭环评“当头棒喝”。12月10日,安徽省环保厅在其官网发布的《关于退回大唐滁州发电厂2×660MW机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中指出,该工程的环评报告未提出有针对性的区域污染源削减方案,选址环境敏感,且公众参与深度不够,鉴于以上问题,经研究,该厅决定不予审批,予以退回。
大唐滁州电厂环评报告书(送审稿)显示,上述工程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下称“大唐集团)、淮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大唐集团控股。工程静态总投资约为51.34亿元,环保投资约为7.57亿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为14.7%。
厦门大学能源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柏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对于大唐集团来说影响不大,除了前期投资金额很小以外,现在火电行业整体处于过剩状态,各大电企都很清楚,所以也不再像前几年那样,火急火燎地建设火电项目了。
12月13日,记者多次致电大唐集团相关人士,但均未得到回复。
不得开工建设
11月16日,安徽省环保厅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大唐滁州发电厂2×660MW机组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示,并请相关公众在1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意见反馈给安徽省环保厅。
时隔不到一个月即12月10日,安徽省环保厅回复大唐滁州发电厂筹备处,《关于请求审批〈大唐滁州发电厂2×660MW机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已收悉。但经技术审查,该项目及环境影响报告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根据滁州环境空气例行监测数据结果,滁州市环境空气中PM10、PM2.5现状超标。报告书未提出有针对性的区域污染源削减方案。
二、工程选址环境敏感,报告书中对选址环境的可行性论证不充分;相对该工程社会关注度高的现状,该工程的公众参与深度不够。
“鉴于以上问题,经研究,我厅决定对你单位此次报来的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报告书,不予审批,予以退回。”安徽省环保厅如上表示。
同时,安徽省环保厅强调,依据环评法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请滁州市环保局加强监督检查。
一位长期关注火电行业的环保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安徽省环保厅指出的问题,大唐滁州发电厂筹备处如果进行一一解决,比如补充有针对性的区域污染源削减方案,对选址环境进行更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提高公众参与深度,还可以重新向安徽省环保厅请求审批,换言之,环评被退回并不意味着项目就被毙了。
林柏强也坦言,虽然有一些火电项目因为环评问题被搁置,也确实存在因环评不达标而被搁置几年的火电项目,但情况比较少见,通过一些补救措施,最后一般都会通过。“目前,阻挡各大电企建设火电项目的主要因素不是环评,而是社会上的用电需求不足。”他称。
火电效益前景不乐观
公开资料显示,大唐滁州发电厂2×660MW机组工程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北约10km处,隶属于滁州市南谯区沙河镇,厂址东侧为京沪铁路,静态总投资额约为51.34亿元,计划2017年投产。
值得关注的是,大唐滁州电厂环评报告书(送审稿)提到,大唐滁州发电厂2×660MW机组工程的年利用小时数预计为5500小时。但在林柏强看来,当下实现这样的年利用小时数,根本没有可能。
“当下社会用电需求增速明显放缓,火电机组处于较为严重的过剩状态,预计2015年全年利用小时数也就在4000小时左右,甚至有可能跌破4000小时。”林柏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以大唐集团的核心上市公司即大唐发电(601991.SH)为例,2014年,大唐发电的机组利用小时累计完成4701小时,同比降低281小时。而2015年前三季度,大唐发电的火电机组发电量同比降低约7.04%;对此,大唐发电方面坦言,这是受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以及公司火电机组所在区域电网利用小时下降的影响。
那现在火电机组到底过剩到何种程度?2015年11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发布《中国煤电产能过剩及投资泡沫研究》并指出,以煤电为主的火电项目大跃进式增长,将在“十三五”期间造成超过2亿千瓦的装机过剩和7000亿元投资成本浪费,这一数字相当于2014年中国GDP总值的1%。
“2014年火电设备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已经创出1978年以来的新低。但这种信号并未得到电力行业的重视;今年的新建火电的规模并未放缓,火电的在建规模依旧在不断增长。” 作为报告的主要作者,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袁家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如果这种非理性的发展得不到控制,煤电的产能将出现明显的泡沫,煤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将面临大幅恶化。”
19000元/㎡
Copyright (C) 2005 - 2018 Xinan Housing.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核电全面取代火电有前景吗?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力发电的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