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2018房价还会上涨吗吗

未来10年,在中国买房还能赚钱吗?
正在加载...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逃离北上广”,这是一个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搁在大众眼前讨论一番的议题,这些核心城市的生活成本令为数不少的一部分人不堪负重。而不断上涨的房价,则令人有一种不真实的绝望感,工资再涨也跟不上房价。小巴也常常有这样的疑问,房价现在这么高,还会再涨吗,以后会不会跌了?不管有钱没钱,大家都会问这个问题。有能力做房产投资的人问的是以后买房子还能赚钱吗?而暂时买房吃力的人问的则是,未来买房会不会越来越困难?如果我们将城市的房价放在一个分析框架中,就会发现它在短期受到资金、库存和政策决定,但从长期来看,则是一种人口趋势与产业结构的产物。它和城市化进程相伴而生,那些人口增加最快的地区、城市化最迅速、产业结构最符合需求的阶段,房价都是高企并且不断向上的。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纳瑟姆(Ray Northam)研究了当时已完成城市化国家的经验后,在1979年揭示了一条简明但深刻的规律: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大致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曲线上升的过程。这条曲线被命名为“纳瑟姆曲线”。纳瑟姆曲线这其中有两个关键节点,即城市化率达到30%和70%。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这个国家将进入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人口快速涌进城市。当城市化达到70%左右后,第二个拐点出现,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进入平缓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率在1998年前后达到第一个拐点,在那之前,中国只有不到3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这个拐点适逢市场商业化,之后是波澜壮阔的房地产十年。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56.1%,也还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远远没有达到第二个拐点。但“逃离北上广”给我们提了一个醒,“纳瑟姆曲线”揭示的城市化规律,并非一种单一的进程,这其中是分为两个阶段的。如果我们去了解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历史,就可以充分发现这一点。火爆全网的“逃离北上广”活动第一阶段,城市化率30%-50%,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这是一种潮水漫灌式的全面“入侵”,所有人都往城市迁移,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而全国中小城市的数量明显多于大城市,因此大部分人其实是去了中小城市。很多80后的小伙伴都有这样的经历,他们在90年代和00年代这两个十年间,从农村随父母举家迁往左近的小城镇,他们后来有一些上了大学留在大城市了,有一些毕业后则回到了自己的小镇上。在这个阶段,商品需求大于供给。一旦某一样新产品在大城市中被开发出来,很快就被复制到周边中小城市,有的甚至复制到全国,这种复制有的时候是企业主动采取的市场扩张,有的是被动的,被竞争对手模仿了。也正是因此,全国所有的中小城市都以发展为优先考虑,创造庞大的就业机会,人口迅速向就近的中小城市靠拢,中小城市迅速发展起来。这个过程中,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房价同步增长。大城市的房价,尽管从绝对值上看十分夸张,比如北京从3千上涨到了3万。但是从相对比例上看,中小城市的房价可能也不遑多让,从几百上涨到几千,10倍也比比皆是。小巴有一位朋友A,居住在杭州附近的小城市,她父母带着她从农村出来,在1999年以600元/平米的价格购买了小镇上的一套房子,现在,这套房子的价格在元/平米,十五六年涨了十几倍。同一时间段内,作为区域中心的杭州房价,涨幅最多也就是如此。这是一个全国房价普涨、“闭着眼买套房子都能赚到钱”的年代。杭州市中心地段但当城市化率占比大约达到50%左右,变化来了。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后,商品产能开始过剩,制造业在贡献经济增长的首要地位让位于第三产业,而服务业需要建立在大规模人口聚集基础上。这时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区分就出来了,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在三产上能够提供中小城市提供不了的服务。小巴的朋友B,来自于一个三四线小城市,他去年为了女友辞掉了北京的工作来到杭州。不久他抱怨,杭州周末的各种社群活动和文化活动相比于北京,差了不止一个量级。抱怨完,他也说算了算了,杭州还算不错了,毕竟比他老家还是好多了。他回到老家就发现,周末除了约老同学打打游戏打打球,实在也没有什么活动。到了这个阶段,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开始显现出来,全国人口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迁移,一个省份内的人口向省会或副省级城市迁移。随着人口趋势的背离,再加上产业结构上的区别,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房价也开始分流。上半年楼市很火的时候,有一次去物业,一家人正在办理手续,小巴听到这一对为子女支付了首付的60后夫妻无奈地表示:“在老家卖掉一套房子,到杭州还不够付首付”。这种情况或许会越来越常见,但高房价也会让生活在这些城市里的年轻人不堪负重逃离。年轻人买房不堪重负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为56%,达到50%则是在2010年左右,“逃离北上广”在全社会范围内被大规模讨论,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的。在个人的上,这是一种必须要留意的历史性转折。过去十几年随意买房子的行为应该停止了,但如果说买房子不赚钱了也不尽然,只是具备投资价值的不动产相比于从前十几年减少了,在做房产投资上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当我们考虑城市时,我们明白,人口净流入、三产占比不断提升、资金最多、施政效率高、土地供给合理的城市房价显然更有潜力。而当涉及具体的某一套房子,哪些地段更好、哪些开放商显然更令人放心、怎么样的户型最好、如何装修更加实用等等,更是需要好好花时间去思考与学习的。文章来源:“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腾讯财经已取得授权,再次转载需得到原公众号授权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腾讯财经(financeapp)。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ackyji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未来十年房价预测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未来十年房价预测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0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房价继续上涨,十年后10万均价遍地都是真的会成为现实?
现在的楼市,对于房价而言唱衰的有,唱涨的也有。但是有一个事实就是,买房的不管涨跌该买的还是要买,因为最终你都要买个房子住。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之国以及传统的思维下,买房是必然的趋势。
  虽然如今严密的调控政策频发,市场基本面已经发生变化。但是看涨的大有人在,其中不乏一些专家教授级的人物。而且,有预言称未来楼市房价单价10万平的房子遍地都是。这种预言大有赶超某些发达国家城市房价的趋势。那到底又是何种因素造成了此类想法的出现?
  调控之下,房源趋紧,供不应求!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网上公布的数据,说我们的房子已经能够供应40亿住的需求。也许这个数据没错,但是记住了大多数房产并没有真正分配到需要的人手里。很多有钱人和炒房者手里都是几套房,甚至有的人有十几套房。这个供需极度不平衡,所以实际上我们的供应还是不够。
  供给不平衡不仅是房源不够,还有一方面是区域之间供需不平衡。像现在的一二线城市在调控之下,供给已经严重不足了,而我们的三四线城市却还在做去库存。所以在房源紧张,库存不足的城市,潜在的房价还是会上涨的。
  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看好,带动房地产发展!
  也许这是他们看好中国房价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看好。当然我们都得相信我们的经济发展前景。但是经济的向好,必然的就会促进房价的上涨。回看这些年,房价上涨的趋势就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和房价的上涨密不可分。
  抓住了我们购买房产的心理预期“买涨不买跌”!
  这就是非常厉害的一个因素,很多开发商和大佬就只抓住了这个特点。所以现在市面上为什么我们有的开发商宁愿冒着被破产的风险,也不降价销售房产。因为他们知道也许降价了,房子可能还会没人买,涨价的话买的人还会更多。所以房价就只能慢慢的往上涨了。
  当然未来房价的上涨趋势肯定不如之前那么的猛烈了,也出呈现的是缓慢上涨的态势。其实现如今城市发布的各类调控政策,抛开由于房价过快上涨的因素,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房源分布严重不足和不平衡。
  部分二线城市需求较大,房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 未来一段时间内,政策收紧的可能性会有所增加,否则市场还是会过热,这很容易削弱以前的调控的效果。或许未来一段时间,二线城市房价将保持稳定,但也会出现分化。笔者喜欢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同时也是一名国际金融理财师(CFP)。交易如人生,也是半梦半醒,身处市场总有分歧,过后看花,花才更美,初恋唯美但容易分手,黄昏恋虽老,但却有夕阳之美,带你进入市场的,未必是师傅,引导你的未必是仇人,大梦方醒之时,才是人生领悟之时,对金银油,期货外汇等均有深入研究,一对一指导(qkcs918)有丰富的理财经验和成熟的管理模式,操盘经验丰富,投资心理研究,独创交易成功的帮助了无数投资朋友
  现在非常危险的一条就是当我们的调控不在,积压的需求爆发之后我们如何应对?有人说一直限制下去,这种说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也没有永久的政策因子,因为在市场经济下,过多的政策调控会导致市场非常畸形的发展。
文/乾坤财神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大风号出品
中国未来10年:房子谢幕,新一轮赚钱机会已出现!
对中国普通老百姓来说,过去十年最确定的财富爆发的机会,毫无疑问是房子。但这个机会是否会延续到未来十年?我的判断是可能性极小。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三个理由:货币环境、土地供应以及人口条件,我会重点讲货币环境的变化。因为土地供应和人口变化,我不认为它们是影响房子价格最重要的因素。作者:秦小明来源:秦小明(ID:xiaoming_qin)站在现在看未来十年,赚大钱的机会在哪里?房子谢幕,股权崛起。上篇:房子为何会谢幕?1全球货币政策重返常规化的进程已经开启。过去十年是全球经济体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共同实施超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十年,是全球流动性泛滥推升风险资产价格暴涨的十年。在欧、美、日主要表现为债券市场收益率的持续走低导致的债券牛市,以及股票市场流动性改善导致的股票牛市。美股三大指数持续刷新历史新高,欧洲在经历艰难的债务危机后股市也重返历史高点,而日本央行更是在国债市场买无可买之后,直接买进大公司股票,扮演了真正的超级买家和「国家队」的角色。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5.3%降至最低1.3%超级宽松的货币,与风险资产价格的攀升,在中国则表现得多少有些「另类」。例如,中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过去十年已经出现了数次幅度较大的波动,而非发达国家一路向下的平坦趋势。又如,中国的股票市场也经历了暴涨到暴跌,从炒创业板中小股票到炒大市值白马股的完整周期轮换。这一过程,仅在一到两年内便以「暴风骤雨」式的速度完成。在反映货币宽松这一宏观背景上,中国的股市和债市,相较于发达成熟经济体,都显得有些失灵。但另一个大类资产,却十分贴切地反映了全球流动性泛滥这一时代背景,那就是中国的房地产。中国的房地产在过去十年迅速金融化,投机投资属性在价格占比中迅速飙升。房子已然成为中国居民部门最重要的账面财富,而且这一账面财富伴随着巨大的债务。中国房价过去十年的上涨,一方面充分反映了全球流动性的超级宽松周期,另一方面在近两年,又反映了中国经济中债务的结构性变化,即从政府部门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部门,快速转移到居民部门。全民为国分忧的玩笑,已然变成现实。2过去十年全球风险资产(包括中国的房子)的牛市,其源头即是各国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钱多了,东西涨价,这是一个十分朴素的道理。至于为何各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上涨,则主要是因为宽松的货币并没有最终进入普通百姓的口袋,而是通过资产价格的上涨进入了富人阶层。这也是全球收入分配持续恶化的原因。而收入分配不均,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低于生产率的提升,又反过来导致供给过剩,需求不足,通胀进一步萎缩。这一现象在中国和欧美日都十分明显。全球央行对以上问题心知肚明。只是债务货币化的经济政策(即量化宽松),往往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不可能瞬间转向和立即撤出,否则必将造成经济新的下行。于是我们看到,即便美国老大哥已经开启加息周期,并已经开始缩减其资产负债表规模,但欧洲和日本在跟随上,都显得小心翼翼。但无论如何,以十年为界,全球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正在逐步结束。随着美联储在未来两年把利率提升至3%,以及进一步缩表的滞后效应得以显现,欧洲日本紧缩其后,是大势所趋,别无他选。3自2015年开始,中国的外汇占款持续下降,总量超过3万亿之巨。此后中国央行实行了空前严格的资本管制,事实上停止了市场化的汇率改革。但在2017年人民币重回升值通道后,特别是资产价格(主要是房子)泡沫通过杠杆转移(给居民部门)和「冻楼」式的调控后,空前严格的资本管制不会持续太久,汇率市场化改革也将再度提上日程。这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负责任大国角色所必要的条件。即使严格的资本管制存在,也无法消除更底层的经济规律发生作用。这些规律集中地表现为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它们将从根本上,驱动中国的资产(房子)价格向更合理的水平收敛。此外,中国经济本身的问题,也不允许宽松的货币环境继续下去,那和去杠杆的宏观基调相悖。不去杠杆,实体经济的供需失衡无法重新出清。如果实体经济的ROE无法重建,则等于从根本上摧毁了政策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努力。综合来说,无论是放在全球经济的环境当中,还是只看中国自己的情况,货币政策都将在中长期回归常态。不要在非常态的环境里待太久,就忘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常态。这意味着,源头的「水」,将面临一个持续收紧的过程。很多人包括专业的金融市场,对这一过程的持续的时间和力度,都可能低估了。4考虑中国的房价走向,不应只看所谓「刚需」。因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不再的前提下,相当多的刚需,可能也就变成了「软需」。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房贷利率上涨20%,这多出来的额外财务费用,足以打消很多人改善住房的需求。投资和投机性的需求,更不用说。事实上,中国老百姓很多所谓对房子的刚性需求,都包含了人们对房价「只涨不跌」的一致预期,以及这种预期下财富增值的美好憧憬。这本质上还是一种投资的需求,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消费需求,而只有消费的需求,才能真正称之为刚需。城市的区位优势,比如北京上海的虹吸效应,也不该成为解释房价走势的核心变量。逻辑非常简单,这些城市三年以前,五年以前,十年以前,相较于其他任何城市,都具备同样的区位优势和虹吸效应,但彼时的房价,并未出现大幅上涨。因此,区位优势,在纵向的角度,不是解释房价上涨的原因。区位优势,只在同一个横截面上,具备解释力。但人们更需要明白,影响这个横截面的整体因素为何。人口这一变量更多是通过影响经济增长,最终影响房价,而非直接作用于房价。因为无论人口多寡,房价都可出现大幅上涨。(城镇人口)多少,与房价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可以参考日本和美国。人口对房价的影响,要通过货币这一中间变量。如果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货币的供应和派生适当,那么理论上,房价并不会因为城镇人口的增加就出现快速上涨。因为新增的城镇人口,手持货币(收入)的增长,刚好用来弥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此时房价并没有上涨的动力。相反,即便早已完成城镇化进程的日本和美国,在没有边际新增的城镇人口的情况下,房价也会出现周期的波动。例如美国2008年之前的长达七年的房价上涨,和城镇化并没有任何关系。5表面上看,任何商品的价格,包括属于金融资产的股票和债券,都是由供需决定的。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反之,价格上涨。但如果再深入考察,需求的背后又是什么?是人们购买某种商品的愿望吗?显然,一个有愿望但是没有购买能力的情况,最多只能称之为「准需求」,它还不是真正能影响价格的需求。比如我现在手上只有3000块现金,但我非常想购买一台iPhone. 我的这个愿望,并不能构成对iPhone的需求,从而也无法影响这个商品的价格。所以,从根本上说,一个人手持货币的数量,从根本上决定了需求的的多寡。而非购买某个商品的意愿。人们分析房价时,往往会错误地将这种意愿,定义为对房子的需求。因此,最终意义上,人们手持货币的多少决定了需求,进而决定了商品的价格。而货币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货币本身应该是一个内生的变量,由产出和国际收支等共同决定。但在当今各国普遍采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来管理经济的大背景下,货币被当做了一个由货币当局(中央银行)来决定的外生变量,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外生地控制了货币的供应。有关货币与商品价格关系的深入讨论,可以参考货币学派的相关著作,如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1956年发表的论文《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此处不再详细展开。总之,理解中国的房价,不应该只看到表面的因素,只看到房地产的供和需的因素,更应该把它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经济以及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变动的大周期当中去看。毕竟,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弄不清历史的进程,几个十年的潮起潮落,人的一生,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下篇:股权为何能崛起?开始前,我想先引用美团老板王兴的一句话:我先从全球讲起,我们这家公司虽然是一个只有3万5千人的公司,只有一千来亿人民币的市值的公司。但是我们极度关注宏观,宏观是极其重要的。先定义什么是股权,这里的股权更严格意义上应该叫做权益类资产,英文叫Equities,它对应的是固定收益类资产,英文叫Fixed Income. 文章标题里的「股权」其实更多也指的是权益类资产,既包括未上市的私有公司的股权资产,也包括上市公司的股票。以下论述里,如无特别说明,「股权」均指股票和私人股权的统称。另一个简单的理解思路,是把股权和公司等同起来。也就是说,不管是上市还是私有公司,都是公司。股权崛起的意思,就是对公司的投资机会,将在未来十年显著崛起。主要的逻辑有三个:一是金融条件的变化;二是增长驱动的变化;三是经济结构的变化。1金融条件的变化这里的金融条件,主要是指宏观上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的历史进程。这一部分的具体逻辑,在(上)里已经做了详细论述,此处不再重复。理论上,金融条件的放松,即货币供应的增加,对权益类资产是利好的。事实上在过去中国数次宽松的货币周期里,权益资产(股票和股权)的确也给出了较好的表现,2007年与2015年的A股牛市,以及年的中国互联网股权投资热潮,都是明证。与股市短暂的「牛市」相比,房地产则表现出了真正的「长牛」走势。以十年为界,房价的涨幅,显然更直观地反映了过去最新一轮宽松的金融条件。2015年中国股市由于去杠杆(始于zjh清理场外配资)发生了股灾,这对当时的投资者来说,无疑造成了不愿回忆的伤害。但站在现在的时点,股市却成了所有类别中,最先完成去杠杆的大类资产。全球的金融条件都在发生变化,最终来讲,中国亦不能独善其身。这个最终不是八年十年,在眼前的一两年之内,就能反映出来。金融条件的改变,会让中国所有的大类资产,持续面临「去杠杆」的货币环境。和美国欧洲日本不同的是,中国去杠杆,更多地表现为商业银行缩减资产负债表,而非中央银行。事实上,在过去十年,中国货币的「滥发」,也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突飞猛进的增长。中国央行在过去近十年中,总资产的规模增长约为70%附近,而对应的美国则为400%附近,日本则为300%附近(安倍上台四年内)。但中国的M2总量到2016年底约为23万亿美元,美国为13万亿,日本为8.7万亿,前者比后两者之和还要多。以上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杠杆,主要通过商业银行系统形成(对应中国银行业的扩表)。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其主要的信贷对象,即为房地产。相比之下,权益类资产(除了国企),特别是私人权益资产,从银行系统获得信贷,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去杠杆的深入推进,房地产会持续受到影响,但权益类资产,尤其是代表新兴经济的私有股权,受到的影响则小得多。考虑到2015年的股灾导致中国股票市场去杠杆事实上已经完成,这个结论将更加可靠。2增长驱动的变化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从宏观来说,可以分解成三个大的要素:劳动、资本、生产率。这当中,生产率在经济学更严格的叫法,叫全要素生产率,通常以技术进步来指代。用一个简单的函数关系来表达一个国家的经济和这几个要素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A*F(K,L)其中Y表示总产出,即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可以近似地理解成GDP。F是一个函数符号,对应K和L是这个函数的自变量,表示资本和劳动。这即是经济学上著名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一个近似的例子是家庭。一个国家要跑经济增长,有些类似一个家庭要跑收入。家庭要实现收入增长,无外乎以下三种方法:家庭成员更加勤奋,投入更多劳动时间。比如单身狗结婚后,家庭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工作时长翻倍,收入自然会显著增长。(所以结婚还是很有意义的!!)以钱生钱。这包括了用自己的钱和借来的钱进行的投资(借钱就是加杠杆!)想办法提升劳动效率,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实现更多产出。(经验导致的生产率的提升!)以上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了公式里的L,K和A,家庭是这样,宏观经济也是这样,毕竟无数个家庭加总,便是经济。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大佬俱乐部股票/基金&
吴晓波:未来10年房价上涨两三倍是可能的
  因著有《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等知名畅销书,被誉为“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此次应邀出席“2014中国力量论坛”,吴晓波又因为其出色的精彩演讲,引发了包括许多企业家在内的现场粉丝的疯狂追捧。而让人惊讶的不止如此,这位知名财经作家最近让出了其经营多年的蓝狮子的第一大股东,全面开启了蓝狮子的第三次重要转型。围绕着2015年中国经济走势等热点话题,长期深入经济一线、极具发言权的吴晓波接受了现代快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现代快报记者艾凌羽葛九明
  谈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的“基层”依然很有活力
  时值年底,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没有明显缓解。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称,中国经济以10%的速度追赶发达国家这一棒已经跑完,未来十年,中国可以保持年均7%左右的增长速度,这就是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但报告也指出,从经济增长波动来看,在向新常态过渡的进程中,在尚未达到新的均衡增长点之前,虽然GDP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但经济运行还将持续承压。
  对于当下中国经济的短暂困境,吴晓波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中国经济目前的不太好看,但如果深入到基层比如县这一级,可以发现还是挺有活力的,还是在创业,资本很活跃。实体经济垮掉的,实际上都是”该死“的。因为转型不够快,没有顺应新的潮流。当、安踏陷入危机的时候,运动鞋销量还是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且价格也没出现下滑,那说明产业仍然是在增长的。”
  谈金融变革
  未来(,)业会出现四个重大变化
  在专访中,吴晓波还提到了银行业未来可能遭遇的颠覆性变革。
  金融在2014年出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是民营银行的“松绑”,民间资本可以发起创立中小金融机构,这是整个金融市场化和自由化的趋势。第二个变化是,模式有支付结算、网络融资、虚拟货币、渠道业务等等很多,特别像网络融资这一块是发展极其迅速的,P2P、众筹、电商、小贷,它的发展对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现在的银行存在是它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它的ATM机,它的银联和理财产品等等,但是未来很多业务可能会直接被切割掉,中国可能会出现全世界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有的ATM机未来都会被互联网取代。未来几年内,中国的银行会增加3至5倍,然后会出现银行部门的大规模并购,一些地方小银行将面临破产或是转型。银行业可能会出现四个重大变化:无网点化、消费支付的移动化、金融服务的垂直化以及金融信息的个人化。
  谈明年房价
  明年房价温和上涨主要基于两个判断
  当楼市最不确定性的2014年收官在即,2015年房价成为最为关心的话题。吴晓波告诉记者:“明年房价肯定会温和上涨,我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货币问题:货币现在还是一个非常低调的相对宽松,而这些货币必须要找一个池子,不动产是一个最大的池子。二是国内经济的基本面:我每天在一线跑,大概知道这些产业经济层面的情况会怎么样。相对来说,我是比较乐观的。”
  吴晓波还告诉记者,去年他就预判2014年是资产质量最低的年份,应该把所有的钱都投出去。“买资产也好,买股票,买房产,包括买人也是对的,现在看起来,这些判断是对的。”但吴晓波也指出,未来几年内,房价暴涨的时间窗口过去了。过去10年,中国的房价涨了6-8倍。未来10年,再涨6-8倍还可能吗?涨两三倍倒是有可能的,但这涨幅基本上是货币泡沫化的一个结果。
  谈财富管理
  未来做实业的可能赚不过做金融配置的
  而对于许多人最为关心的财富管理问题,吴晓波则表示:对于净资产比较高的家庭,资金需要进行多元化配置。对于家庭净资产较高的投资者来说,如果有一两千万资金的话,一部分可以去买些比较激进的股权投资基金,保守一点的,可以配置一些的投资。未来的财富将大部分资产在金融化配置所带来的,未来做实业可能都没有这些人赚得多。
  至于最近热议的股市,吴晓波则坦言很多年没有碰了。主要是因为中国股市的基本面与经济基本面和企业基本面几乎没有关系。
  最近股市的复苏,主要是因为政策性松动带来的“泡沫”,比如今年涨得最多的一只股票,一共出现28个涨停板,这也在以往是不能想象的。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泡沫出现时,一个办法是抵抗泡沫,第二个办法是拥抱泡沫,比如购买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泡沫,却能在泡沫破灭之前把它卖掉。
(责任编辑:HF009)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房价还会上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