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相对剩余价值值和剥削,赚便宜有何不同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主要具体形式有:a产业利润 b商品利润 C 银行利润 D地租.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我学理科的,不过到想说说自个儿的看法.我认为答案是ab(多选就这么选)(单选b).所谓剩余价值,有句话这么说“资本家……极力剥削(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工人的工资被老板极力压缩,因为他要赚取更多利润……所以,选b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全选,abd不用说了吧,银行利润就是贷款缴纳的利息,这部分价值是由贷款的人劳动得来的,银行投入了货币资本,榨取了这部分剩余价值
楼主是不是做的任二,答案给的ABD,但是我觉得是ABCD,c项在大纲解析48页,平均利润小节有阐述。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扫描下载二维码住在杭州网-口水杭州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随时随地,快速访问
只要手机在手,您都可以快速、方便地看贴发帖,与论坛好友收发短消息。
极致优化,畅快"悦"读
独有的论坛界面和触屏设计,手机论坛也变得赏心悦目,操作自如。
即拍即发,分享生活
不管是风景图画,还是新闻现场,拍照发帖一气呵成,让您在论坛出尽风头。
下载客户端后,拍摄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或者通过以下地址访问:
Powered by您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时间: 23:51:13
文章来源: 共识网
作者:方文
立劳动价值论时,把简单生产中的这些因素都舍弃了,只承认直接的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这种劳动价值论对简单商品生产基本是适合的,但不可简单套用到资本主义的发达商品生产身上。只承认工人的体力劳动(其实,现在的工人已不是象马克思那个时代的工人那样劳动)创造价值,否认资本家的智力劳动也创造价值,似乎反映着一种工人的狭隘眼界。本来,资本家在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中居功至伟,《共产党宣言》已有所肯定,然而,在剩余价值论之下,却成了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对工人创造的财富的剥夺者,落得个恶贯满盈,臭名昭著。今天,应实事求是地予以澄清。
  总之,资本家在生产中的创业、经营、管理、技术等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生产中创造的全部新价值,都是工人与资本家(含资本)共同创造的,而非只由工人创造。工人所得是劳动所得,资本家的所得也应是劳动所得,再加上资本贡献的所得,这就是全部新价值的分配,并无所谓剩余价值存在。至于工人的劳动和资本家的活动各创造多少价值,这如同价值论的劳动以及按劳分配中的劳动一样,在市场经济中都只能在理论上抽象的说说,在实践中都不可具体的测定,都只能在市场上通过竞争这样一个迂的社会过程来决定。
  (二)关于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按照马克思的定义,资本不是物,是自行增殖的价值,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只是说出了资本的生产关系属性,而资本还具有生产力属性。资本首先是物,如货币、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等。马克思侧重讲资本的社会属性,只讲资本的生产关系本质,不讲资本的实体即资金,不讲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不讲资本对使用价值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这是对资本的片面理解。实际上,对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抹杀,应有恰当的认识。一切生产都要垫支足够的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没有相当的资本,就不能办企业,开工厂,进行生产。资本在生产中不但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并且参与价值的创造,这已经有一些事实来印证。
  首先,我们来看看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生产力&的论述:
  马克思说:&劳动者一个一个发挥的机械力的总和,也和多数劳动者同时在同一个不可分的操作上共同劳动时发挥出的社会力能,是本质上不同的。这可以用举重,绞起重机,破除道路障碍等事为例。结合劳动的结果,在这里,完全不能由个别的劳动得到;即使能够,也必须化费更长得多的时间,或只能在极小范围内得到。这里的问题不仅是要由协作来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那就它自身说,已经必须是一种集体力。&&所以,12个人在144小时的总劳动日中共同劳动,比12个单干劳动者各自做12小时,或一个劳动者接连做12日,将会提供一个更大得多的总产品。&(《资本论》第一卷,第344-345页,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马克思又说:&既然劳动者不聚集在一处,一般说来,就不能进行直接的共同劳动,既然集合在一定场所,就是他们得以进行协作的条件,所以,对工资雇佣劳动者来说,如果不是由同一个资本,同一个资本家同时雇佣他们,把他们的劳动力同时购买进来,他们就会不能进行协作。所以,在这些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集合以前,这些劳动力的总价值或这些劳动者一日一周等等的工资总额,必须已经集合在资本家的钱袋中。一起支付300名工人的报酬,即使支付的,只是一日的工资,也比对少数工人全年按星期支付报酬,需要有较大的资本支出。所以,协作劳动者的人数或协作的规模,首先要看一个资本家手里有多大资本可以用来购买劳动力而定,那就是,看一个资本家在多大的范围内,支配有多数劳动者的生活资料。可变资本如此,不变资本也是如此。&(同上,第349页)
  马克思最后说:&劳动者在他以劳动力出卖者的资格,在市场同资本家做生意的时候,是他的劳动力所有者。他只能拿他所有的东西,他个人的独立分散的劳动力来出卖。资本家不只购买一个劳动力,而是购买100个劳动力,不只与一个劳动者订契约,而是与100个互相独立的劳动者订契约这件事,完全不会影响其中的关系。他使用100个劳动者时,可以不让他们协作。所以,资本家会支付100个独立劳动力的价值,但不会为100个人的结合劳动力支付报酬。当作互相独立的人,劳动者是一个一个互相分立的。他们和同一个资本家发生关系,但彼此不发生关系。他们的协作是在劳动过程中开始的,但是在劳动过程中,他们已不属于自己了。在加入劳动过程的时候,他们已经合并到资本中去了。他们,当作协作者,当作一个工作有机体的部分,不过是资本一种特别存在方式。所以,劳动者当作社会劳动者展开的生产力,乃是资本的生产力。只要把劳动者安排在一定的条件下,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就可以不费一钱而施展出来。并且,把劳动者安排在这种条件下的,就是资本。因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不费资本一钱,另一方面,又因为在劳动力本身未属资本以前这种生产力不会由劳动者施展出来,所以它就好像是资本自然具有的生产力,是资本固有的生产力了。&(同上,第352-353页)
  上述马克思这些关于&资本的生产力&的论述,本来是很明确的,阐明了资本的生产力,然而马克思最后却又使用了&好像&一词,似乎意味着对资本生产力的否定。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首先应肯定,马克思的论定&资本的生产力&是很明确的,毋庸置疑。马克思说的很明白:劳动存在一起共同劳动是由资本组织的;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已并入资本而不再属于自己,作为协作的人只不过是作为资本存在的一种方式而进行劳动。于是,马克思说:&所以,劳动当作社会劳动者展开的生产力,乃是资本的生产力。&(同上,第353页)
  接着,马克思的意识是说,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并不费资本一钱,但它是在劳动者已并入资本并在资本的安排下,才会施展出来,所以,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就像是资本自然具有的生产力,是资本固有的生产力了。(同上第353页)这就是说,资本并不自然具有生产力和固有生产力,但资本购买了劳动力,把劳动者安排在一起共同劳动,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才施展出来并转化为资本的生产力。可见,马克思的论述前后并不矛盾。这一点对理解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很重要。例如,用资本购买了一套先进设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亦即提高了生产力,这也可说是资本的生产力。再比如,现在人们常说的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本投入所增加的产品量。这里说的资本也是指的运营的资本。
  现在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的生产力&的理解,有两派不同的观点。两派都认同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的生产力&,都承认资本的生产力能提供更多的总产品,亦即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两派的分歧在于:资本能否创造价值。一派坚持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不创造价值。总产品虽然增多了,但劳动总量并未增加,都是144小时,价值总量也不会增加。另一派则认为,资本能创造价值。既然提供了更多的产品,亦即编辑:锐圆
栏目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怎样正确看待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_百度知道
怎样正确看待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
我有更好的答案
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被社会主义拿来用,只是在经济体制上效法资本主义,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唯一不同加了一道欺骗程序。,
采纳率:92%
来自团队:
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被社会主义拿来用,只是在经济体制上效法资本主义,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唯一不同加了一道欺骗程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比如,我从车行花20万买辆货车运货跑运输,车报废时,赚了40万,扣除买车的20万,还多了20万元,货车的“多余价值就被我无常占有,剥削掉了”,在这个例子中,“车行”对应“雇佣工人”,“货车”对应“工人的劳动力商品”,买车的20万,就是我支付的工资的价格而我挣的20万,就是可以理解成“我从车行”剥削的剩余价值,换个角度看,所谓的“剩余价值“的概念,是一个很猥琐和很无耻的概念
其实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弊端都指出来了,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很透彻运用马克思主义知识来解决资本主义的社会的弊端。但表面上不诚认。其实作为伟人,外国人更推崇马克思。
剩余价值的剥削由过去的体力剥削正在悄然转换为智力剥削,具体体现在一些高科技产业,如软件、计算机····
要是受剥削的万恶资本主义比不受剥削的现今社会主义生活还好,那我祈祷,资本家快来剥削我吧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资本主义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望长城内外:坚决批判茅于轼否定剩余价值理论的谬论
望长城内外
来源:乌有之乡
近年来,茅于轼多次在文章、报告、微博中发表言论,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否认剥削的存在。对茅于轼否定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否认剥削存在的谬论必须给于坚决的还击和彻底的批判。
  近年来,茅于轼多次在文章、报告、微博中发表言论,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否认剥削的存在。他甚至明目张胆地攻击说:&马克思的剥削理论确实欺骗了许多人,并把市场变成了战场。这个理论是社会动乱之源。&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基石之一。正是由于剩余价值理论被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才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发展规律,确立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使命,确定了共产党人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
  如果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被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就难以成立,随之而来,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行动的指南,以共产主义作为党的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也就丧失了立党之基。
  因此,对茅于轼否定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否认剥削存在的谬论必须给于坚决的还击和彻底的批判。
  一、重温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19世纪,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劳动,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其基本观点是:
  (1)资本家向工人支付工资,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以后,即强迫工人为其长时间地劳动,货币由此转化为资本;
  (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工人的劳动力,称为&可变资本&,其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是可变的,能通过工人的劳动来增加;另一部分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等,称为&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量是不变的,只是将原来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3)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必要劳动时间&,用来再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另一部分叫&剩余劳动时间&,用来创造新的价值;
  (4)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新价值,就叫剩余价值;
  (5)剩余价值本来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但是却被资本家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无偿独占,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发财致富的秘密;
  (6)资本家为了加强对工人的剥削,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或强迫工人提高劳动强度,绝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这种方法叫&绝对剩余价值&;二是通过技术进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即缩短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方法叫&相对剩余价值&;
  (7)利润、利息、地租以及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服务业等非产业部门职工的收入都是由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而来。
  以上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有两条:
  (1)资本家主要通过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的方法来赚取利润;
  (2)只有产业工人的活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其他生产要素以及商业服务业等非生产性行业的职工都不能创造新价值。
  由于剩余价值理论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早期成长阶段形成的,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家剥削劳动者这个事实,改变的只是发展了的剥削形式,用相对剩余价值方式的生产代替绝对剩余价值方式的生产,用管理、监控、维修等辅助性的劳动代替原来意义上的生产劳动,把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变得更精巧、更隐蔽。因此,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并没有过时。
  二、驳茅于轼否定剩余价值理论的所谓&理由&
  综合茅于轼近年来发表的否定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否认剥削存在的言论,他主要提出了三条所谓的&理由&。下面,分别予以批驳。
  1、驳所谓&工资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因此不存在剥削&
  茅于轼否定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否认剥削存在的一条&理由&是:工人的工资是由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不存在剥削。
  茅于轼在《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了》(又名《剥削理论再质疑》)一文中说:&工资不是由资方决定的,也不是由劳动者单方面决定的。工资实际上就是劳动力的价格。它和其他价格一样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方或需方都不能单独决定价格。所谓剥削就是工资付得太低。如果工资提高剥削就不存在了。如果工资再高,资方还可能被劳方剥削。现在既然工资不是任何一方可以控制的,谁剥削谁的提法就不能成立。&
  茅于轼的这种说法根本就是在偷换概念。
  我们不否认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对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影响。但是,劳动力供应的宽余和紧缺,虽然会对劳动力的价格(工人工资)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也是有限度的。一般来说,即使是在劳动力供应大量过剩的情况下,穷人为了养家糊口,虽然会答应以很低的价格(工资)被资本家雇佣和剥削,但一般也不会不要任何报酬的主动地为资本家白白干活。而在劳动力供应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资本家更不会干赔本的买卖&&宁肯亏本也要用高于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去雇佣工人。茅于轼所谓的&劳方剥削资方&完全是无稽之谈!
  因此,劳动力供求关系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与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对象,完全是属于两个不同范畴和概念的问题。大量的事实早已说明,劳动力供求关系不是决定工资水平的唯一因素,它只会对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产生影响:如果劳动力供应过剩,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就会增加;如果劳动力供应紧缺,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就有可能减少。但即使如此,劳动力供求关系也还不是影响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多少的唯一因素。所以,劳动力供求关系根本无法改变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即剥削这一基本事实。
  2、驳所谓&是创新创造了财富,因此不存在剥削&
  茅于轼否定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否认剥削存在的另一条&理由&是:企业的盈余是创新带来的,是创新创造了财富,因此也不存在剥削。
  茅于轼在《否定剥削理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一文中说:&在一个公平竞争,自由选择,信息流通的社会中,雇佣关系不存在剥削的可能。&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资方不可能有剩余,也就是没有剥削的余地。&因此,&大部分企业都经营平淡,有巨大盈余的都是因为创新造成的&。在充分竞争&这种条件下企业有利润,就不是员工的贡献,而是创新或敢冒风险而得到的超额利润。当然也有企业家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而得到的报酬。&
  茅于轼的这种说法也是在玩弄偷换概念的把戏。
  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通过产品的创新和经营管理方法的创新,确实能够在与同行业企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获取较多的利润。我们并不否认这一点。
  可是企业通过创新而赢利,与资本获取剩余价值并不互相排斥。这就象某个私营企业,在成为创新模范的同时,也能够成为偷税漏税的大户一样,我们绝不能因为这个企业创新的成果大,就说它不存在剥削。大量的事实说明,在私有制条件下,无论企业是否创新、是否赢利,资本都在获取剩余价值,都存在着剥削。
  例如,某个私营企业因为新生产的一种产品销路很好,企业仅仅因这种新产品的销售在一年中就获得了10亿元的净利润,其中本企业雇佣技术人员发明和创意所贡献的份额占一半以上。赚了钱,该企业老板肯定会给本企业内这种新产品的发明和创意者发红包,可是,他会把发明和创意所贡献的5亿元以上的净利润都分给那些技术人员吗?肯定不会。在这5亿元以上的净利润中,扣除他发给技术人员红包,剩下的就是该企业老板获取的剩余价值。
  3、驳所谓&工人的收入增加、生活变好,就说明不存在剥削&
  茅于轼否定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否认剥削的存在,还一条&理由&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收入比中国高,中国改革后工人的生活变好了,就说明不存在剥削&。
  茅于轼在日发的一条微博中说:(按马克思所说)
  &剥削是财富的转移,从被剥削者转移到剥削者,使被剥削者越来越穷。剥削没有财富的创造。可是全球最富的国家美国恰好是资本主义国家。那里的工人也是全球最富的工人。拿我国的经验来看,改革前没有剥削,工人们十几年不加工资。现在有了&剥削&,工人的生活比改革前好多了。这证明所谓剥削实际是财富创造。&
  茅于轼的这种说法也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这是因为,有些国家和地区之所以比较富,而另一些国家和地区之所以比较穷,这主要是由这些国家和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而&剥削&实质上涉及的是新创造出来的财富的分配问题,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穷与富没有必然的联系。
  美国是全球最富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也是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但这并不能说明美国就不存在着剥削。而恰恰相反,美国是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极少数的人占有社会上绝大部分的财富,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美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剥削。如果没有剥削,如果没有剩余价值的获取,美国怎么会成为世界上社会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呢?美国工人的&富&,只不过是他们拿的名义工资比那些比较穷的国家和地区的工人要高一些,而美国工人在自己的国家里,与那些亿万富翁相比,则是绝对的&穷&。
  至于说到我国改革开放后,工人的生活比改革前好了,这主要也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这也根本不能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就不存在着剥削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茅于轼近年来发表的否定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否认剥削存在的言论,所提出的三条所谓的&理由&,都是根本就站不住脚的,都是彻头彻尾的谬论。而且他的这三条所谓的&理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违背了形式逻辑的判断和推理方法。他的这三条所谓的&理由&,就像是仅仅以一些有钱人作慈善为根据,就得出世界上所有的有钱人都不可能去杀人的结论一样无知可笑。
  三、茅于轼否定剩余价值理论的根本目的是要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近年来,茅于轼多次在文章、报告、微博中发表言论,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否认剥削的存在。他为什么要这样干呢?茅于轼在他为FT中文网撰写,刊登在今年9月22日FT中文网的《重温洛克名言&财产不可公有&》一文中彻底暴露了他否定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否认剥削存在的根本目的。
  茅于轼在这篇文章中说:&公有制实际上是分享他人财产的制度,是用各种似是而非的道理分享别人的财产,明抢暗夺他人财产的制度。&他还说,中国现在的公有财产&都是强夺他人的财产,都是非法的&。
  茅于轼在多次发表言论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否认剥削存在的同时,又猖狂地攻击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充分说明,他是想要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几年前,茅于轼在《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了》一文中说:&自从马克思提出剩余价值和资本剥削工人的理论以后,这个世界再也没有安静过。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为了实现一个没有剥削的世界,抛头颅洒热血,可是离开目标的距离似乎没有减少。反倒是让人类吃尽了苦头。社会分成了剥削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你死我活地斗了一百多年,为此牺牲了上亿人的性命。无产阶级一度取得了胜利,建造了一个没有&剥削&的社会,可是工人们的生活更惨了,社会上的穷人更多了,还不如无产阶级没有胜利的国家。&
  几年后的今天,茅于轼又说&公有制是明抢暗夺他人财产的制度&,&中国现在的公有财产都是强夺他人的财产,都是非法的&。
  把他这几年讲的话联系起来看,他先是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否认剥削的存在,是想赞颂资本主义的&好&,现在又猖狂地攻击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想控诉社会主义的&恶&。无论他说资本主义的&好&还是讲社会主义的&恶&,其实都是想告诉人们这样的意思:只有资本主义才能让大家富起来、过好日子,而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则是&明抢暗夺他人财产的制度&,只能使人们的&生活更惨&,因此,必须在中国彻底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另外,也请大家想一想: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基石之一,如果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被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就难以成立。这样一来,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行动的指南,以共产主义作为党的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还能够在中国再继续执政吗?我想,不但无法继续领导这个国家,恐怕连能不能继续存在都成问题了。
  由此可见,剩余价值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基石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之一,因此,所有真正的共产党人都必须挺身而出,对茅于轼否定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否认剥削存在的谬论给于坚决的还击和彻底的批判。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笑鹄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k0856)
联系值班编辑
值班电话:
联系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星西路106号国风美唐综合楼3号楼1008室
&乌有之乡.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 /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