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的p2p平台倒闭 借的钱结局到底如何了

哪个平台有年化10%以上的产品呢?
哪个平台有年化10%以上的产品呢?
哪个平台有年化10%以上的产品呢?
家大业大比较稳的平台上,10%以上的比较少了,但是加上运营活动和优惠券还是可以的
微信公众号@萌萌有神 互联网金融产品狗一枚 聊聊互联网人的赚钱观和花钱...
萌萌有神的最新日记
&&&&&&&&&&&&
&(1人喜欢)
&(1人喜欢)
&(1人喜欢)
&&&&&&&&&&&&
新话题 · 400847人浏览
234966人浏览
371169人浏览
396805人浏览
104690人浏览
新话题 · 175535人浏览那些倒闭的P2P平台的情况
e租宝曾是中国最知名的P2P贷款机构之一。2016年初,该平台向借款人者发放了总计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76亿美元)的贷款。这一平台最终演化成一场庞氏骗局,20人因涉案被捕。
那些倒闭的P2P平台的情况
2013年10月以来,倒闭的P2P网贷平台一家接着一家,几乎以每天一家甚至每天几家的速度出现。一面是仍旧不断涌入的新平台,一面是不断发生的倒闭危机,P2P网贷行业又...
一直在研究p2p理财这块,觉得下面这两段话还是有一些用处的,特地复制过来,给大家看看,谁都希望能够获得高收益,低风险,但是对于平台的选择则是一个难上加难。 ...
那么我们常见的P2P平台倒闭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老板开平台...很多用设备做抵押的小企业,那些设备几乎不怎么值钱,即使老板带着很多人催收,逾期...
随着众多百亿级的平台倒闭跑路、国家监管政策频频“亮剑”……国内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P2P网贷平台面临生死大考。 www.wdzj.com/hjzs/wangdai/...
倒闭的那些P2P平台后来都怎么样了?
多多今天继续聊聊P2P平台倒闭路线图,讲讲P2P每个发展阶段平台跑路的规律,多多绘制...模型都没问题,想要发现问题需要深入平台内部,真正了解平台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
不是真正的P2P平台,而是打着P2P平台的幌子来自融或者玩旁氏的所谓P2P平台,早晚...平台倒闭的原因辣磨多,还以为你是问具体哪一家平台的情况咧→_→ 总归是经营...
随着农行、中信银行事件,加上e租宝、泛亚等事件的持续发酵,如今p2p监管细则也已经正式出台,但问题平台还是层出不穷。据网贷之家等的数据,已爆出问题平台达到近1400...
中国P2P公司的平均寿命也很短,最长的为十年,目前现存的大部分运营时间在2-5年者居多。那么我们常见的P2P平台倒闭的原因有哪些呢?
那些倒闭的P2P平台的情况的相关资讯
那些倒闭的P2P平台的情况的相关专题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观点虽然有点偏激,但这句“作为投资人,还是得深刻认识到,没有人比我们更关心自己口袋里的钱。”的确是很多投资人都不去处理的自己在某盒投了这么久,也不完全是盲目信任,每个投资的项目都会自己看一遍,对自己的家庭经济负责。   文章:  2008年,全球各大头条报道了被记入全球金融史的惊天新闻——雷曼兄弟清算破产。对华尔街来说惊心动魄的这一年,被查尔斯·弗格森拍摄成一部纪录片《监守自盗》,影片里有一段对白:“如果这些公司都不可信了,那我们还敢相信什么?”要是说华尔街集体信用破产的一幕,会在河北融投的后续发展中逐步蔓延那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但从其涉及的数万名P2P投资用户量级来看,我们不免要重新审视,到底还能信谁?来听听经历过熊市牛市倒闭潮的资深投资人,冯益明老师的独到见解。  我刚投P2P的时候,上证指数还在2300点往下滑,到今天4200点了我依然配置不少资产在P2P,即使是在挤泡沫的大熊市里,即使在人心惶惶的P2P倒闭潮,从股票市场到P2P投资年化收益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上,归根结底是本人过去四十余养成的质疑者性格。  对中国股市的玩法,不少股民是看大盘跟政策摸人心,技术面的各种指标顶多作为参考,在我身边的圈子,大概是80%资金配置在稳健的对冲或优绩股中,另外20%放在能博高收益的短期投资。这种玩法体验不到过山车的快感,但通过智慧稳稳当当捡便宜的乐趣还是不少。配置P2P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稳健的投资,说实话,对堵在公司门口维权的投资人其实我并不同情,如同你明知是ST*股投资后被套,那是你的侥幸心理作祟,这些朋友会不断给我解释高息平台的安全性;如果你连ST*都不知道什么意思,那是你的无知坑爹,这些朋友上论坛看几张软文帖子就兴冲冲地往里扎。老冯在P2P的投资额熊市200多万,牛市时100万出头,资产配置这种事因人而异本文不表,今天就想撇开看背景看注册资本看平台包装这些表面功夫,谈谈最常被忽略的平台选择因素。  到底要投多少家平台?  我从来不投火球之类的ETF市场,所谓分散投资只不过是风险的平均化而不是最小化,要是这些ETF平台有更牛逼的风控手段也就算了,但几乎目前所有ETF平台都是把用户收益的几个点拿起来做保障金,亏了就拿自己的收益来垫,要知道ETF的双重中介性质,一旦平台挑错那是一下子倒一批的事,属于运气好的投资人给运气衰的投资人拨点安慰金,保障措施比自己看平台还不靠谱。再说到极致分散,难道你会一次性拿20支股票吗?就算你拿了20支,能摸着胸口保证自己都看的很清楚吗?我考察平台在20家左右,近期投资分布的平台就3个,四成投在美好时贷收益约15%,四成投在领投羊收益约18%,另外两成投在成融理财大概收益在13%至14%先试水。硬性指标是第三方资金托管(不是所谓的风险金托管),另外项目单笔额度不太大,除了满大街都知道的判断条件之外,我跟其他朋友挑的平台的口味有点和投法有点不同。  收益是不是被挪了?  我给自己设定了一条止损线和止盈线,止损线是最低收益额不能低过我其他投资的机会成本,对我来说低于我保本基金的10%我就懒得投了;止盈线就是超过借款人安全利率范围不投(注意,不是投资人)。我看很多人都爱讲“利率超过多少多少坚决不投”,这就跟股票里面说市盈率超过多少你不买一个道理,结果他就是蹭蹭蹭地涨。投哪网车贷项目年化收益是12%~13%,我用借款人身份试探,实际利息成本加各种服务费折算月利率是3分,也就是年化36%;而我投入比较多的平台,同样的车贷项目年化收益是18%,借款人实际借款成本2分到2分半;为什么投哪网的收益低项目风险还偏大?因为他需要消耗大量的广告和市场支出,投资者少拿的那部分收益,就是平台的包装费,羊毛出在羊身上。  看兜底还是看项目?  很多投资用户会看兜底的实力,并把这点的比重看的很高,懒惰地忽略掉项目的性质。河北融投近期被托管涉及破产,鑫合汇、积木盒子等老平台全部躺枪中弹,搞得满城风雨。其实一个金融公司就是一个风险综合体,盘子越大系统性风险越大,大象倒下的时候往往没人能扶起来。河北融投的项目几乎全部都是企业经营的信用贷款,这时候就考积木盒子的审核进件的时候对项目进行尽职调查的程度有多深了,幸亏积木的不少项目还是有反担保的,只要不是关联交易我觉得没必要被媒体吓成这样。相比起这种看起来高大上的信用背书,我更倾向两种类型项目,一种是收益偏低但能到12%以上的抵押项目,很多地方小平台在做,不产生太大的资产缩水还是很安全的。另外一种是小额的信用项目,一般额度不超过50万而企业经营良好,借款人是本地人提供连带担保,这类项目可以分散投资。你可能坚持只投抵押项目,但其实大额抵押的逾期风险不一定就比信用项目低,这个回头再单独拿出来分析吧。  法务工作是否到位?  这里还是要赞一下积木盒子,虽然摊上河北融投这事,但从法律上说,积木盒子并没有做错什么。不论用户协议还是项目合同,全部可都加粗下划线提醒用户,积木盒子除了现有保障措施之外不为逾期坏账负责,这点是很坦诚的,P2P本来就不应该自己兜底。其实一旦出现大规模不良项目,最后兜底的只有我们的法律。因为之前接触过法务工作,对这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像有些平台是对投资人的有效合同进行托管的,像积木盒子、好贷宝、牛牛理财等是直接托管在绿狗,这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做法。另外持重仓的领投羊这家平台,合同协议是托管在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的,前身是深圳市司法局的下属单位“深圳市法律顾问处”,有30多年历史,也是对投资人来说靠谱的法律保障方式。如果你投了积木河北融投项目的话,其实会发现你持有的项目合同应该是有双重担保的,要是借款真的企业违约了,河北融投也不认账了,那你拿着合同去讨那家没倒下反担保方,他还是得认账的。  应该说这些平台的风控理念跟我的投资理念是一致的,不死命忽悠你给兜底,但是能做的保障给你做齐全了,项目给审仔细了,不论质疑还是交流起来都比较实诚。作为投资人,还是得深刻认识到,没有人比我们更关心自己口袋里的钱,如果到最后法律都保不了你权益,那平台也没办法,嗯,现实点总是好的。  从背景包装平台介绍来判断平台风险,作为我们信息极度不对称的投资人来说,受市场媒体影响的非理性因素实在太多了,书记来访又如何?摊上融资城的事你还不是乖乖听话;最大担保机构又如何? 连反担保都没有的话还不是得清算;反观很多被投资人忽略的理性因素却显有人去钻研,在牛市里当傻子是幸福的,当大潮退去的时候,你手里的垃圾股却始终不会成金元宝。  最后问题来了,你还投p2p吗?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最后问题来了,你还投p2p吗?
  国外是最早开始做p2p的,但是中国发展的方式也有很多。  刚刚开始试水,小投了一下,是朋友拉的,华策在线,年化率15%,也是看中有第三方托管才去试试的。
  @别提最初3
11:39:00  国外是最早开始做p2p的,但是中国发展的方式也有很多。  刚刚开始试水,小投了一下,是朋友拉的,华策在线,年化率15%,也是看中有第三方托管才去试试的。  -----------------------------  我看到领投羊也有第三方托管哦~排名也比较靠前
  就是高利贷搬家到网上而已  
  @轩辕是神马
15:10:28  就是高利贷搬家到网上而已  -----------------------------  哈哈哈哈,22%下还是受保护的
  以其冒险把钱交给平台,还不如线下借给别人:第一,现下利息更高。第二。线下都是认识的,小心一点最不济也拿个什么抵押,线上一跑路你找鬼去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所有网贷人都在这里
新手专区,新人咨询交流入门区
从里外贷的踩雷看P2P平台倒闭原因
& & 2015年1月22日,负责人发布消息称,由于联系不到,未还款,平台已无力继续垫付。里外贷自即日起暂停一切业务。后续情况将陆续发布公告。
& && &&&瞬间这条消息像原子弹一样引爆了界,毕竟里外贷有9亿待收,这一倒闭,不知多少人要跟着喝西北风了。& & 昨天也就是1月21日,大公国际刚拉出P2P“” 便遭网贷业集体吐槽,今天出了这么个大事,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哭笑不得。年底了,的人会越来越多,年关将是网贷业黎明前最黑暗的一段时间。然而,遭遇大规模提现并不是一些平台倒闭的根本原因,除了一些比如行业经营风险等大环境不可控因素,平台的倒闭有以下几个主要的自身原因。& & 1、一些平台建立的最初且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吸收公众存款,也就是通过互联网。这种平台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以高息、短期标吸引,利用新者的钱向老投资者支付参考利息和短期回报,制造赚钱的假象,从而进一步骗取更多投资。& & 2、有些平台可能是同一个老板或者是一些关联的平台。这些平台无非是想广撒网多捞鱼,为了更多的聚拢资金,实质上还是一种非法集资。就有网友曝出里外贷和上咸BANK其实是一家老板经营的。上咸BANK前段时间就有曝出问题,所以这次里外贷的大家也不会意外,毕竟唇亡齿寒啊。& & 3、一些P2P2平台成为企业的自容工具。在中应该是被踢出山门的,因为所谓的p2p的实质就是帮找到资金以缓解燃眉之急,帮找到合适的项目,赚的收益。而自融其实就是有实体的企业建立起一家p2p,从平台上融到的资金主要用于给自己的企业或者关联企业输血。俗话说就是筹钱给自己用。这种情况随着监管措施的到位会得到改善的。& & 4、没做好。其实大多数的P2P平台都是本着做好互联网的原则去的,之所以会倒闭、,很大程度上还是没有做好。众所周知,p2p互联网金融最难得地方就在风险控制。很多平台的风控没有相应资质或者经验,审查材料不严,导致“坏标”、“差标”都上了平台。有些还是大数额的贷款。导致平台累计了许多次级贷款,大量的贷款人发生能还款,贷款无法按时收回的情况。再加上平台本身的注册资本不够雄厚,无法承受大量的,导致平台无法正常运行。& & 年底了,正是P2P大洗牌的时候,那些不正规的平台肯定难以逾越这年关的提现潮,倒闭是注定的。当然,那些正规的、实力雄厚的、资金充裕的、风险控制的好的P2P平台肯定会在这轮洗牌潮中搏出自己的蓝天。
大爷给个赏钱吧~~您的激励是楼主前进的动力!
要投还是一些大的平台靠谱点
毕竟秀肌肉更容易让别人相信自己的实力
高息永远都是庞氏骗局
欲哭无泪,叫天天不应
还是大平台靠谱些,小平台毕竟钱少容易被挤兑爆了
远离高利息,远离庞氏骗局
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
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
他们都是有钱人,平均待收超五十万!
就是就是,搞得好像是左手倒腾到右手的感觉
是的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喜欢外表华丽,事实证明这些肌肉秀出来的,就是狗屎涂上金粉。
TA最近的文章
相关推荐:
你还可以输入500字
网贷之家官方App
投资人QQ群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倒闭的直播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