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企业的海关编码是什么10位编码报错了,会影响出口退税吗

变更海关代码会影响出口退税吗_百度知道
变更海关代码会影响出口退税吗
我公司要变更海关代码,但是还有一些旧海关代码的出口退税尚未申报,这样变完之后会影响出口退税吗?谢谢啦
变更之后尚未报送的报关单怎么处理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好行内4年回复仅供参考: 1.请问是什么原因你们公司要变更海关代码呢? 2.一般来说如果是品名货物规格不符了 当然要变更正确代码, 税率你在网站就能查到退税多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看网站。
3. 变更之后尚未送报的 正常退税即可和新的没影响。
您好,电子口岸卡变更后之前的报关单信息找不到了,这个怎么弄啊,谢谢啦
贸易物流资深经纪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出口退税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海关商品归类错误会给进出口企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怎么应对? -
山东省国际商务联合会
海关商品归类错误会给进出口企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怎么应对?
来源:同冠民宿工艺
浏览量:92
& & 据海关总署统计,归类准确率不足90%,海关商品归类错误会给进出口企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导致归类错误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企业应积极探寻商品归类错误的原因,提高商品归类的正确率,以加速货物的通关速度,提高通关效率。&
& & 商品归类是进出口业务中专业性、技术性最强的环节之一。我国海关采用的HS(《协调制度》)分类目录,把商品分成21类、97章,章下再分品目和子目。以《协调制度》为基础的我国《税则》税目总数达到8547个(2017年版《税则》),即便如此,对应纷纭庞杂的进出口商品而言,这个数字仍小的不足为道。因此绝大部分进出口商品都没有具体列名,也就是说没法在这8547个子目中找到,这就给商品归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据海关总署统计,归类准确率不足90%,在业务量庞大的全国海关,这个数据背后的未通关报关单量是巨大的。因此探寻导致进出口业务中商品归类错误的原因,分析归类错误对企业的影响,找出减少进出口企业商品归类错误的方法,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 & 进出口商品归类错误的原因分析
& & A公司两次归类错误后面临不同处罚的案例
& & A公司于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期间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L型马达397台,申报税号为(关税税率为8%)。货物放行后,海关发现涉案货物涉嫌税则号列申报不实,遂立案调查。经海关归类,该商品应归入项下(关税税率为12%)。&
& & 同样是A公司,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申报进口O型马达64台,申报税号为(关税税率为9%),经海关归类,该商品应归入(关税税率为12%)。&
& & A公司却面临了不同的处罚。
& & 对于第一种情形,海关认定当事人进口货物税则号列申报不实,影响税款征收,违反了《海关法》第十条第三款、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构成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根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四)项规定,对当事人处以罚款48000元(约60%罚款)。&
& & 对于第二种情形,海关认定当事人伪报税则号列,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国家税款,已构成走私行为,根据《海关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第(三)项,决定追缴走私货物等值价款元,并处罚款3200元。
& & (一)不识“同名不同物”商品导致的归类错误&
& & “同名不同物”指的是有些商品虽然有着相同的名称,却因其加工方法不同、存在状态不同或制造材质不同而不完全相同,根据《协调制度》归类规则应分别归入不同的税号。其中,有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名称都叫“水杯”的,不同材质制得的特征比较明显,不容易出错。但也有一些同名商品必须要经过深入了解,才能认清其本质,如常见食品“薯片”。其实海关总署公开归类决定中就有“品客薯片”(决定编号:Z)。决定说明对于“品客薯片”这样的将马铃薯加工成粉状后添加其他辅助成分,制成团状,然后通过模具压制成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片状,再经油炸等加工制得的薯片,符合“马铃薯粉的制品”,应按《税则品目注释》19.05项下注释一(十五)“咸脆食品”归入品目19.05。但是,并不是所有叫“薯片”的都是如上加工而成的。市场上还有一种薯片的制作方法是将直接马铃薯切为薄片,然后油炸或烤至脆口并加调味而成。因其制作过程中并没有“加工成粉末”的过程,因此不能像“品客薯片”一样按“马铃薯粉制品”归类,而应按制作或保藏的其他未冷冻蔬菜归入品目20.05。&
& & (二)忽视商品国家标准与《协调制度》之间差异导致的归类错误&
& & 《协调制度》分类目录有自身的分类原则,这些原则大体上跟各个国家各个行业的分类标准保持一致,但是因为《协调制度》的国际性,不可能与各个国家的分类标准完全一致,这样,习惯了国内分类标准的归类人员,往往会忽视二者之间的差异,导致归类错误。比如按我国国家标准,只要在保持啤酒基本口味的基础上,添加少量食用香精,使其具有相应的果蔬风味,就可以叫果味啤酒。至于食用香精何时添加,并没有严格要求,可以是在啤酒制作发酵过程中添加,使其参与发酵,也可以在啤酒制作发酵完成后简单混合而成。但根据《税则品目注释》对品目22.03的解释,果味啤酒其香精必须在啤酒制作发酵的过程中添加,也就是说香精必须参加啤酒的发酵。遗憾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归类的依据是《协调制度》而非国家标准,因此香精参与了啤酒的发酵过程而制得的果味啤酒归入品目22.03“麦芽酿造的啤酒”,而香精只是与发酵后的啤酒简单混合后制得的果味啤酒只能归入品目22.06。&
& & (三)《协调制度》内容不断修订导致的归类错误&
& & 《协调制度》充分考虑到商品的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协调制度委员会在第一次会议上就规定每4一6年会进行一次大修订,从1988年至今己经修改过6次,最近一次修订形成了2017年版本,于日起实施。2017年版《协调制度》与2012年版相比较共有242处修订,不断修订的版本给归类工作带来难度,尤其是熟悉老版本的归类人员容易出错。比如2012年版本新增了品目96.19“任何材料制的卫生巾(护垫)及止血塞、婴儿尿布及尿布衬里和类似品”。在2012年版本问世之前,此类商品的归类主要按制造材质分列在不同的品目,如以纸浆为主要材料的归入子目4818.40,以絮胎为主要材料的归入子目5601.10,以高吸水性树脂(SPA)为主要材料的则要归入品目39.26,有的还视情况可能归入品目61.08、61.11、62.08、62.09、63.07等。品目96.19的出现统一了此类商品的归类,使得这类商品的归类更为简单,但是对于习惯了以前版本的归类人员,可能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按老的税号填报,导致错误。&
& & (四)企业为逃税故意为之导致归类错误&
& & 进出口企业跟所有企业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减少税费支出无疑是增加企业利润的一条途径。因此,利用商品归类合理避税是归类人员在归类工作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合理避税的重点一定是落在“合理”二字上,比如,某机器整机出口税率较高,而如果将该机器拆成几个零件分别出口,则能享受较低的税率。此时,出口企业可与进口商协商将机器以零件的方式出口,再在境外安排组装,这样由高税率变为低税率可以称之为“合理避税”。但是如果企业一味追求低税率而置归类规则于不顾,不如实申报,则是不可取的。2013年5月,某公司申报出口的“球化石墨粉”,申报税号为,出口退税率13%,福州海关发现后经广州海关化验中心鉴定,认定出口货物实际为“天然石墨(非球化)”,应归入税号,出口退税率0,出口征税税率20%。这两个税号,前者能享受13%的出口退税,后者不但不能享受出口退税,还要缴纳高昂的出口税,两者税率差后面的资金金额数目可观。缉私部门缉查认定企业涉嫌刻意将天然石墨粉申报成“球化石墨”,旨在逃避出口关税和骗取出口退税,申报不实,处以罚款人民币50000元,补征税款60942元。
& & 商品归类错误对企业的影响
& & (一)延缓企业的进出口进程&
& & 根据《税则》规定商品编码一旦确定,其所对应的海关监管条件也随之确定,不同的编码对应的监管条件不尽相同,企业在一定要尽可能避免归类错误,避免申领不必要的证书或漏领必须的证书。如某企业将应归入的大豆粉误归入品目21.06“其他,税号未列名食品浓缩蛋白质及人造蛋白物质”,前者需办理商检和动植物检疫,后者则不需要。等到通关时才被海关指出归类错误,再去补做商检和动植物检验,除多交检疫费之外,还因为第二天就是最迟交货期,而检疫证书三天后才能拿到,不得不跟买方商量修改船期、信用证有效期等一系列事宜。后虽买方同意继续履约,但卖方企业承担了所有额外的费用,并给买方留下业务不熟信誉不佳的坏影响。
& & (二)增加企业成本支出&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税则》,商品编码一旦确定,其所对应的进出口税率也就确定了。企业如果错误地将高税率商品归入到低税率商品的税号,以低税率报价,而在出口通关时再被海关查出,补交的税款前期并没有计入报价,就得由企业自行支出,无形中减少了企业的盈利。2013年某企业因将“棉粗纱”(税号,配额外关税率40%)错误归入税号为的己梳加捻纯棉粗支纱,被海关缉私部门调查认定,该企业进口货物申报不实,归类补税共计1122.90万元。而这部分税款企业在之前报价时并未纳入,仅这一项使企业转赢为亏,损失惨重。&
& & (三)降低企业信用级别&
& & 为了与国际AE0认证接轨,海关总署于2014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并订于日起施行,就企业的信用状况分类为高级认证企业、一般认证企业、一般信用企业和失信企业共四个等级。其中高级认证企业、一般认证企业要求上一年度进出口报关差错率3%以下,企业上一季度报关差错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的,应降为失信企业。对于信用级别低的企业海关在企业通关过程中会加大查验力度,提高查验率,从而提高通关成本、影响企业通关时效,进而影响通关的效率。而导致报关差错,很多时候是由于商品归类错误导致的。&
& & (四)加大企业法律风险&
& & 商品归类关乎于征税与免税、税率高与低、涉证与不涉证、罪与非罪的界限,一不小心就可能触犯法律。2004年12月云南省某公司主观认为锡泥与锡废碎料都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锡废料,就用公司锡废碎料的批文从国外某公司代理进口锡泥,申报税号。海关查验时发现货物外观形态、颜色等与报关单上申报的名称不相符,怀疑是国家禁止进口的“阳极泥”类,公司有伪报走私的嫌疑。2005年5月对涉案人员进行刑事拘留,同年6月逮捕并立案取证、调查。广东省公诉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公司及相关涉案人员犯走私废物罪。虽涉案人员最终因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但由商品归类带来的法律风险可见一斑。
减少商品归类错误的几点建议
& & (一)夯实商品基础知识&
& & 商品知识是商品归类的首要条件,商品归类的对象只能是商品本身,而非名称或其他。商品知识一部分来自于归类人员的生活积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企业生产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学习后获得。商品归类必须对所进出口的商品完全认清楚,从基本的成分含量、结构到复杂的工艺技术、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等,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更新,商品的换代升级,商品本身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归类人员不断学习钻研,弄清楚商品的本质,切忌顾名思义。&
& & (二)规范申报,不抱侥幸心理&
& & 更优惠的税率,更宽松的监管条件,无疑对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但这不能成为企业打法律擦边球的理由。实践中经常出现企业申报的HS编码与海关认定的不一致的情况,海关根据不同的情况,通常有三种不同的处理结果:一种是以“归类差错”作修改报关单处理;一种是以“申报不实”进行补税并行政处罚;还有一种是被认定为走私,涉嫌走私犯罪。无论哪种处理结果,都是企业不愿看到的。因此,企业应严格按照海关总署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进行申报,报明足够的归类要素,以便于海关审核。&
& & (三)熟悉《税则》结构,用好《税则品目注释》&
& & 由于《协调制度》的定期修订,以此为基础的《税则》结构也会相应调整。归类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学习新旧版本之间的差异,进口熟悉新版本的内容结构,避免因版本调整带来的归类错误。另外,《税则品目注释》是世界海关组织为使各缔约方能够统一理解、准确执行《协调制度》而主持编著的,是我国海关实施进出口税则商品归类的法律依据之一,对我国海关和有关进出口管理部门以及从事国际贸易的进出口企业正确进行商品归类有着积极指导和规范作用,用好《税则品目注释》有时候能够使归类人员茅塞顿开,提高归类的正确率。&
& & (四)充分利用海关总署的归类决定&
& & 对于一些海关和企业不能达成共识的归类疑难问题,最终会由中国海关协调制度商品归类技术委员会作出的商品归类意见,这些意见以及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作出的商品归类决定经由海关总署转发和公布,就形成归类决定。归类决定也是商品归类的法律依据之一,且能对相似商品的归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因此企业在归类时应熟悉海关总署已经发布的归类决定,可以降低疑难商品的归类难度,提高正确率。&
& & (五)必要时申请预归类&
& & 对于拿不准的待归商品,为了防止正式申报时因为归类不正确,导致退单、补税甚至变成走私行为等,进出口企业可在货物实际进出口的45日前到直属海关申请对待进出口的货物进行预先商品归类。由于海关业务量日渐庞大,2013年起海关总署规定将预归类服务社会化,因此预归类服务除可由直属海关提供外,也可以由经中国报关协会授权的,有预归类咨询资质的企业提供。【图文】最新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政策案例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最新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政策案例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海关编码被报关行改,几十万出口退税没了 - 出口交流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港荣会计 香港銀行办理 当天拿帐户 Q:
做个潇洒姐
UID 2103480
阅读权限 25
海关编码被报关行改,几十万出口退税没了
产品海关编码原是,后来被代理的报关行改成,原本有17%的退税,现在被改的那个编码据说一分钱退税都没有了。现在公司把责任都推向我,报关行也说是我确认了的。之前报关行还在说是我们的海关编码弄错了,2013新出了编码,在没有我这边确认的情况下帮我改了,说是当时不改就出不了货。现在是一口咬定是我确认了的。各位兄弟姐妹们,摊上这事我该怎么办?
出口货运找老詹
UID 1176921
积分 93288
福步币 4001 块
阅读权限 150
来自 十一年老货代
退税率一样的啊。
出口货运找老詹
UID 1176921
积分 93288
福步币 4001 块
阅读权限 150
来自 十一年老货代
另外,如果当初你真的确认给他了,那么报关行没有责任的。
还有,这种确认的事情,一般不要通过电话去讲,最好通过QQ这些聊天方式,这样子有问题也容易解决。
UID 1554534
积分 47019
福步币 70 块
阅读权限 120
你现在查一下改后的海关编码到底退税司多少;
当初你和代理是口头交流的吗 ?
做个潇洒姐
UID 2103480
阅读权限 25
回复 #2 kedo 的帖子
我在网上查的是一样的,但是公司财务总监说,在系统里面,是税率是空白的
出口货运找老詹
UID 1176921
积分 93288
福步币 4001 块
阅读权限 150
来自 十一年老货代
你最好跟你财务总监确认好,因为这个是个新编码,以税则为准
做个潇洒姐
UID 2103480
阅读权限 25
回复 #4 spring8 的帖子
财务总监说在系统里查的退税为0
当初我是让他找我们递交资料上的我们公司报关组的电话,之后有没有打我不知道,报关组的也忘了。总之我是没有确认
做个潇洒姐
UID 2103480
阅读权限 25
回复 #2 kedo 的帖子
想问下兄弟,你是否是在网上查的还是在系统里查的?
做个潇洒姐
UID 2103480
阅读权限 25
回复 #3 kedo 的帖子
是,我出了好几台机器,就这个报关行说我电话确认了。以后还是要有文字记录,不然真是死无对证了
做个潇洒姐
UID 2103480
阅读权限 25
回复 #6 kedo 的帖子
我明天打算自己去问下税务局,因为公司那个财务总监老是说,必须要请相关人吃饭。。。你懂的,才能搞定。。。
出口货运找老詹
UID 1176921
积分 93288
福步币 4001 块
阅读权限 150
来自 十一年老货代
申报的编码是定下来的,有退税率就是有退税率,请不起吃饭都一样。
没有退税率的话你请了也没用
你确定是单纯一个编码么?
做个潇洒姐
UID 2103480
阅读权限 25
回复 #11 kedo 的帖子
我在想公司的财务总监总不可能在这个严肃的事情上忽悠我吧
我现在都有点迷糊了,所以,我 就想知道被改的这个编码有没有退税率
做个潇洒姐
UID 2103480
阅读权限 25
回复 #11 kedo 的帖子
亲爱的蝌蚪老詹,麻烦你帮我分析分析。。。
UID 1782561
积分 12097
阅读权限 80
这金额确实够大的
出口货运找老詹
UID 1176921
积分 93288
福步币 4001 块
阅读权限 150
来自 十一年老货代
8443整个小节下面基本退税率不是15就是17的,你这个东西肯定是还有退税率的,只是因为是新编码,所以可能系统有点小问题吧。你那边可以先去税务局了解下情况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FOBShanghai.com【出口退税】税号申报错误影响出口退税案件认定的法律分析
我的图书馆
【出口退税】税号申报错误影响出口退税案件认定的法律分析
擎天全税通
近年来,出口企业因商品编号申报错误,导致可能多退税款而被海关处罚的案件屡见不鲜,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某些领域已经形成了行业性问题,如,医药保健品行业(植物提取物、抗生素等)、机械制造行业(油井抽油机、机械模具等)、化学工业品行业等,这些企业因被海关行政处罚和被国税部门追回多退税款,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社会各界反映强烈。在这些涉案企业中,有的是故意骗取出口退税,不仅商品编号申报错误,而且伪报商品名称,但这种情况较少,更多的企业并非有意将商品编号申报错误,出口商品客观上存在商品编号不明确,商品归类存在疑难问题,企业由于归类认知不足而发生申报错误。
那么,企业出口申报商品编号,是不是只要与海关认定的商品编号不一致,就构成违反海关监管规定,并给予行政处罚呢?这个问题,出口企业、行业协会、各地政府,甚至人民法院与海关的意见不尽相同,矛盾焦点主要集中以下几方面:企业多次申报同一商品同一税号出口,海关未发现异常予以审核放行,但是,一旦发现其税号申报错误影响出口退税,就对企业的既往申报行为一并予以调查处理,这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各界对海关的不同评价,有的甚至认为海关存在钓鱼执法之嫌。海关对这些税号申报错误影响出口退税的案件,到底如何认定,如何处理的呢?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一、案件基本情况
2011年11月到2013年5月期间,某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向南通海关申报出口氰基乙酰胺33票,价值人民币1580万元,申报税号均为(其他无环酰胺,出口退税率为13%)。南京海关认为,上述货物应归入税号(其他氰基化合物,出口退税率为9%)。当事人涉嫌申报不实影响国家出口退税,导致可多退税款人民币约人民币70万元。经查,当事人向南通海关申报出口的501732号报关单(上述33票中的第10票)项下氰基乙酰胺被海关查验,海关核对品名并取样送检化验未见异常后放行。同时,当事人提供了国税部门的书面证明,证明当事人已于2013年8月前向国税部门主动报告了申报错误影响出口退税的情况,并于日前将多退税款冲减、补交完毕。
二、本案定性处罚
当事人申报的涉案商品“氰基乙酰胺”的税则号列,与海关认定应当申报的税则号列不符,导致申报不实影响出口退税,应当根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五)项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海关对其处罚款55万元。
海关行政处罚告知后,当事人依法提出听证申请,经听证查明,对501732号报关单(即第10票报关单)项下出口货物已经进行了化验检测商品成分且未对当事人申报提出疑义,属于实质性归类审核。按照海关对此类案件的处理原则,海关进行化验无异议放行之后,根据信赖保护原则,对化验之后的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对化验之前的9票申报不实行为予以行政处罚,改为对当事人科处罚款人民币3万元。
三、法律分析信赖保护原则(部分不处罚)01
一种观点认为,本案当事人多次申报涉案商品出口(共计33票),海关审核未发现异常,均予以放行,但其中一票海关进行了化验检测,海关对该商品的归类进行了实质性化验审核,也未发现归类申报异常。由此,当事人有充分理由认为海关认可企业对税号的申报行为,之后,企业相同的申报行为,均可以理解为基于上述对海关的信赖而实施的,即便企业申报结果是错误的,海关对其予以纠正即可,不能予以行政处罚,否则缺失公平公正。但对海关化验审核之前的企业申报行为,在信赖保护范围之外,这部分的申报错误导致影响出口退税,依法应予以处罚。
归类疑难问题(全部不处罚):02
另一种观点认为,本案当事人申报出口相同税号,共计33票,而且其中一票经过实验室化验确认归类,海关均未发现企业申报的税号异常,说明该商品归类属于不明确的商品归类事项,即为归类疑难问题。既然出口商品属于归类技术疑难问题,海关作为专业的归类主管部门都搞不清楚,则企业申报错误也不能认定为有主观过错。因此,海关对当事人的税号申报错误行为,无论在化验之前还是化验之后,均不应当予以行政处罚,对当事人行为予以行政处罚缺乏合理性基础。
海关执法实践多采用上述第一种观点。
处罚幅度问题:03
本案当事人在海关调查期间,主动向国税部门报告税号申报错误的情况,并向国税部门返还多退的税款,属于主动减轻危害后果,纠正错误。并且,在海关调查期间,当事人积极配合调查,提交保证金,应当依法给予从轻处罚。考虑上述多种从轻处罚的条件,适用《处罚条例》第十五条(五)项的规定,应当给予较轻的处罚予以量罚。
综上,笔者认为,对企业出口商品编号申报错误影响出口退税的行为,海关是否应当给予行政处罚,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并非所有申报错误均构成申报不实违规并予以行政处罚。
对涉案商品具有明确规定的商品归类事项,当事人申报错误的,一般情况下,应当认为构成申报不实违规并予以行政处罚;但对涉案商品没有明确规定的商品归类事项,或者海关对涉案商品做过实质性审核但未发现当事人税号申报错误的,海关根据过错责任的行政处罚原则,或者信赖保护的行政处罚原则,当事人没有主观过错或者受信赖利益的保护,应当不予处罚。
馆藏&78047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海关编码查询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