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持续下跌下跌拖累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这可怎么办

猪价上涨催肥上市公司业绩 5只养殖股有望爆发 _ 东方财富网
猪价上涨催肥上市公司业绩 5只养殖股有望爆发
作者:于德江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猪价上涨催肥上市公司业绩 5只养殖股有望爆发】受益于猪肉价格上涨的上市公司不止有温氏股份,牧原股份2015年度净利润大增6.4倍,天邦股份增长2.4倍,雏鹰农牧、新五丰预计扭亏为盈。(证券时报)
  农业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14周(4月4日-10日)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9.96元/公斤,连续第四周小幅上涨,相比去年同期则高出了39.8%。猪肉价格持续上涨,除直接影响的餐桌外,也“催肥”了相关养殖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据证记者梳理,、、、2015年度净利润增幅超过100%。此外,截至4月18日共有10家相关公司发布了2016年一季度业绩预告,9家公司净利预增幅度超过50%,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和天邦股份超过300%。一季度业绩下滑68%-8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处置股票收益减少。  温氏股份净利增131%  温氏股份昨日(4月18日)发布了吸收合并实现整体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公司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82.37亿元,同比增长24.57%;实现净利润62.05亿元,同比增长130.77%。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2股。   温氏股份主营业务为肉鸡、肉猪的养殖和销售,是我国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种猪育种和肉猪养殖企业。温氏股份2015年度净利润62亿元傲视整个养殖业,在目前公布年报的公司中也排首位,是第二名净利润的3.4倍。  猪肉价格的上涨无疑是温氏股份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2015年度,温氏股份上市肉猪1535万头,肉猪类产品销售金额273亿元,同比增长46%,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7%,比2014年度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温氏股份肉猪类产品毛也增至22%。  温氏股份借机大力发展养猪业,推动高效工厂化猪场建设,全年新增4个养猪一体化项目,新开工29个猪场项目,达产后可新增产能300多万头。随着猪肉价格的继续上涨,温氏股份预计2016年第一季度盈利30亿元-32亿元,同比增长349%-379%。  多公司受益业绩大增  受益于猪肉价格上涨的上市公司不止有温氏股份,牧原股份2015年度净利润大增6.4倍,天邦股份增长2.4倍,、预计扭亏为盈。  牧原股份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30.03亿元,同比增长15.13%;实现净利润5.96亿元,同比增长642.97%。同时,牧原股份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3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0股。  牧原股份主营生猪的养殖与销售,主要产品为商品猪、种猪、仔猪,2015年全年销售生猪191.9万头。牧原股份认为,2014年全行业亏损对养猪行业客观上起到了“去产能”的效果,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2015年4月以后生猪价格开始回升。牧原股份日前还推出了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1亿股募资不超过50亿元,其中19.76亿元将投向生猪产能扩张项目。  天邦股份去年扣非后净利润增长30倍,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10转12派2。天邦股份的生猪养殖业务板块占到营业收入的30%,销售生猪41.48万头,金额6.52亿元,公司表示“迎来了养殖板块的第一个丰收年”。  雏鹰农牧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5年度营业收入36.17亿元,同比增长105.34%,净利润2.1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89亿元,预计2016年一季度盈利1亿元-1.1亿元。新五丰预计2015年盈利3500万元至525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896万元。
(责任编辑:DF305)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2017年农业一季报业绩前瞻:业绩分化明显,重点关注一季报预计高增长标的!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15:51来源:巨灵信息
饲料行业:17年环保、淘汰、养殖户资金等因素边际上均明显改善,我们认为能繁母猪已至底部,叠加PSY提高及出栏均重提高,饲料行业销量整体拐点已至。受益于上游规模化养殖比例加速提升及补栏积极性高,叠加一季度养殖高景气,上市公司猪饲料销量整体稳步上行,我们预计上市公司一季度整体猪饲料销量同比增长20-30%!
养殖行业—禽类:由于2016年换羽的普遍存在,在产父母代存栏持续高位,一季度父母代鸡苗价格持续下降,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数据,1-2月父母代鸡苗价格从73元/套高点下降到40元/套左右,均价58.71元/套,商品代鸡苗1-2月从1.41元/只下降到0.41元/只,均价约0.96元/只,父母代养殖户出现较大亏损。根据博亚和讯统计,截止3月20日,白羽肉鸡毛鸡均价5.87元/公斤,与去年同期7.66元/公斤相比,同比下降23.4%,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毛鸡价格与终端肉制品价格高剪刀差,预计一季度屠宰环节利润大幅增长,一季度毛鸡价格最低跌至1.60元/斤,均价2.77元/斤,环比下降26.7%,同期终端肉制品价格从4.88元/斤下跌至4.62元/斤,跌幅仅5%,环比上涨2%,形成高剪刀差,屠宰环节利润空间巨大,根据我们测算,月单只毛鸡屠宰利润大幅增长,从2元/羽上涨至最高约8元/羽,2016年同期单只毛鸡屠宰利润不足1元/羽,预计2017年一季度禽类屠宰环节利润大幅增长。
养殖行业—猪:一季度猪价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我们预计一季度生猪均价约17元/公斤左右,同比略有下降,养猪上市企业肥猪头均盈利在500-550元。预计一季度猪养殖企业业绩出现分化:出栏量大幅增长的企业业绩高速增长;出栏量增幅不明显的企业,受猪价下跌拖累业绩预计下滑。
动物疫苗行业:养殖高景气加大防疫重视程度,根据我们草根调研,规模养殖户加大补栏,叠加养殖高盈利,养殖户对高品质产品(市场化疫苗)采用比例明显提高;其次,17年起口蹄疫及禽流感正式开始推行“直补”,我们认为“直补”政策将直接推动大规模养殖企业购买市场苗,推动市场苗加速渗透,打开市场苗行业空间,推动动保企业业绩高速增长!预计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一季度业绩维持中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关注一季报业绩超预期机会,重点推荐禾丰牧业、唐人神、牧原股份、金新农、天邦股份,短期继续推荐!此外,农业细分白头估值低、成长性强、风险收益比高、配置价值凸显,重点推荐生物股份、海大集团、隆平高科!
1)饲料板块:首推禾丰牧业、海大集团、唐人神、金新农;其次大北农、新希望。
2)养殖板块:①禽:首推禾丰牧业、益生股份,其次民和股份、仙坛股份;(圣农发展停牌,暂不推荐)。
②猪:首推牧原股份,其次温氏股份、正邦科技等3)动物疫苗:首推生物股份、普莱柯,其次中牧股份、天康生物、瑞普生物,海利生物。
4)种子:首推隆平高科,其次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每日精彩好文,尽在好买财富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收听好买财富官方微信
微信号:howbuy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0.8%
0.60% 0.8%
0.60% 1.5%
0.64% 1.6%
0.60% 1.2%
0.60% 1.2%
0.60% 1.2%
0.60% 1.2%
0.60% 1.2%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银行级加密,保障安全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掌上基金人人都是基金经理
行情、资讯、热点,一手掌握
精选牛基,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
7X24小时,随时随地买卖基金
2.扫描下载到手机
注册领红包
扫一扫,立即下载领取
新手专享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
第一次,安全最重要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
4.04%(05-20)
买的少一点,试试水
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本周热销基金【字号: 】 【】 【】
猪价低迷“拖累”疫苗企业 中博生物业绩“埋雷”面临下滑风险
作者:李砾来源:金陵晚报
  受畜禽业低迷影响,同行业上市公司纷纷预减2014年中期业绩。面对行业周期波动,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能否独善其身?  同行纷纷“喊苦”  中博生物的生意,以“猪”为主。《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公司动物疫苗收入占比超过95%。其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和猪瘟活疫苗是公司主导产品,这两大类产品为中博生物贡献了近八成的营业收入。  在A股市场上,涉及动物疫苗业务的还有、、、和5家企业。由于中牧股份的饲料和畜产品业务收入超过营业总收入的50%,天康生物饲料和畜产品等业务收入超过总营收的80%,金宇集团则兼营房地产和纺织业务,真正与中博生物盈利模式相近的只剩下瑞普生物和大华农,两家公司兽用疫苗和兽药收入占比都超过90%。  瑞普生物7月11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月公司盈利约2802万元-4204万元,同比下降约40%-60%。公司解释上半年业绩下降,主要受禽、畜养殖行业整体低迷,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加等因素影响所致。  大华农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公司预计2014年上半年净利润约1983.91万元-3306.52万元,与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50%-70%。大华农分析指出,报告期内,由于受到H7N9流感的影响,家禽业大幅度减产,兽药市场萎缩,导致公司销售下滑。  产量忽高忽低  养殖企业更是陷入亏损的泥潭。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8328万元,湖南亏损447万元,河南亏损5572万元,三大生猪养殖上市公司一季度合计亏损1.43亿元。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姬光欣向《金证券》记者指出,“目前生猪供应充足,预计短期内猪市难以摆脱弱势局面。”  招股书显示,中博生物2011年-2013年业绩平稳,营业收入分别为2.15亿元、2.4亿元和2.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822万元、6115万元和6145万元。表面看起来,中博生物业绩稳健,但身处“生猪”产业链,真的能不受行业低迷冲击吗?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中博生物产能利用率在近三年中剧烈波动。2011年、2012年及2013年,公司猪用疫苗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2.97%、101.65%及92.27%,实际产量分别为3.54亿头份、3.9亿头份和2.84亿头份(猪用疫苗2毫升为1头份).  公司禽用疫苗的产量则从2011年的21.64亿羽份、锐减至2013年的8.66亿羽份,下降幅度超过六成(禽用疫苗0.5毫升为1羽份),产能利用率则分别为85.56%,68.2%和34.25%。对此,中博生物表示,公司按“以销定产”的原则制定生产计划。2013年因发生H7N9禽流感疫情,禽类养殖业遭受严重打击,公司适当放缓了禽用疫苗的生产节奏。  业绩下滑露端倪  按照行业规律,生猪养殖亏损严重时,养殖户会因亏本而重新洗牌,最终达到减少供应量的目标。同行业上市公司瑞普生物和大华农相继下调业绩预期,净利润接近“腰斩”,正在冲刺IPO的中博生物近况如何?《金证券》记者致电中博生物,但公司并未回应。  《金证券》记者梳理后发现,虽然中博生物账面盈利表现稳定,但收获的真金白银却十分有限。2011年-201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375.86万元,-4746.01万元和3629.6万元,合计8259.45万元。与近三年净利润总额18091万元相比,只相当于一个零头。  预收账款则更能反映公司未来的销售潜力。2011年末、2012年末及2013年末,中博生物预收款项余额分别为2303.54万元、510.56万元和1078.30万元。和2011年相比,公司2013年末预收账款余额下降约一半。中博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预收款项一般是经销商预付的采购款。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猪价下跌,双汇、雨润、温氏业绩压力大_查猪价_传送门
猪价下跌,双汇、雨润、温氏业绩压力大
作者 蓝鲸财经
原标题:市场供大于求,双汇、雨润、温氏、圣农业绩增长承压近日,圣农发展(002299.SZ)发布第一季度业绩公告,其中营收、净利实现双升。公告显示,在第一季度圣农发展实现营业收入23.51亿元,同比增长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91.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367.43%。圣农表示,净利上升主要得益于生产成本下降,并且圣农在国内白羽肉鸡行业的领先地位和优质大客户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得到巩固的同时,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业内人士指出,圣农作为麦当劳、肯德基的主要供应商,其营收受到餐饮红利影响很大。并且养鸡企业近6年基本上都在亏损,能否维持住上涨的态势还需要验证。下滑成为主旋律圣农2018年一季度的业绩亮眼,各项财务指标都处于上升状态,但是2017年的年报却甚不理想。数据显示,圣农2017年净利润3.15亿元,同比下降58.6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92亿元,同比下降82.82%。据畜牧业协会统计,2017年,鸡苗、毛鸡等销售价格持续低于成本价格,鸡肉销售价格也不容乐观,全年白羽肉鸡行业整体亏损较为严重。圣农表示,2018年白羽肉鸡供给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国内白羽肉鸡供给难以在几年内恢复与正常需求水平,为行业回暖提供了动力。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蓝鲸产经记者表示,养殖业风险较高,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比如鸡的死亡率与病鸡率,都会对企业的成本,营收产生影响。据了解,养殖、肉制品加工企业近况都不太好,双汇(000895.SZ)、雨润(01068.HK)、温氏(300498.SZ)均呈现出业绩下滑。以肉制品为主业的双汇以及雨润,营收净利双降。2017年双汇营业收入约为504.47亿元,同比下降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3.19亿元,同比下降1.95%。雨润自董事长祝义才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后,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业绩报告中表示持续经营能力方面可能会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雨润2017年收益约为120.57亿港元,同比下降27.8%;净利润亏损19.15亿港元。“养猪大王”温氏2017年营收约为556.57亿元,同比下降6.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7.51亿元,同比下降42.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65.77亿元,同比下降44.42%。业内人士向蓝鲸产经记者表示,上述四家企业均以猪肉、鸡肉为主。2017年猪肉出现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现象,导致价格下降,同时即便都有养殖业务,但是选择增加进口猪肉,因为价格偏低,其成本也就会降低;养鸡业务又在上半年受到H7N9影响,导致行情整体持续低迷,下半年受H7N9影响减弱,肉鸡价格上涨,虽然有所回暖,但也不能全面弥补之前的亏损。畜牧业专家郭会勇告诉记者,2018年猪肉供给会同比略增,但是有可能会出现销量不好的现象,所以会导致价格下跌;鸡肉上半年供应也是同比持平,下半年会减少,价格会在下半年出现涨幅。转型成效待考据了解,养殖企业、肉类加工企业也都在寻求转型突破。比如圣农要对其商业模式进行转型升级,双汇对屠宰业以及产品进行改革,雨润以及温氏尝试多元化发展。资料显示,圣农此前发布公告表示,在未来5年内对圣农销售(商业)模式进行转型升级的规划,拟以零投资(轻资产),即特许加盟的方式向终端消费者直销圣农冰鲜鸡肉产品。使公司的销售模式由原来的“B2B模式”升级并转变为“B2B+B2C”销售模式,做到从养殖、加工、物流,拓展到零售业、电子商务。双汇要将屠宰业向鲜销、食材方面转型,同时还要增加低温、西式等肉制品。但是数据显示,2017年双汇屠宰业务实现营收约为304.07亿元,同比下降4.11%;低温肉制品以及生鲜冻品部分营收分别为85.17亿元和304.07亿元,均处于下降状态,降幅分别为0.19%、4.11%。值得一提的是,双汇2018年第一季度营收微降1.78%,净利润上涨21.09%。温氏的多元化发展是以纵向发展为主。比如2016年温氏发展乳业,截至日公司奶牛存栏2.08万头,报告期内共销售原奶4.29万吨,乳制品1.28万吨。原奶及乳制品销售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16.80%。此外,温氏还开展生鲜食品流通连锁经营业务。2016年温氏共签约门店75间,已开业56间,主要分布在深圳市,目前各生鲜门店运营状况良好。2016年公司负责生鲜业务的下属公司广东温氏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收入为1.06亿元。同为多元化发展的雨润却没有选择纵向发展,而是选择延伸至多领域。资料显示,雨润集团形成了食品、地产、商业、物流、旅游、金融和建筑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但是多元化以后,主业销售额出现下滑,2016年年报显示,冷鲜肉销售额为136.69亿港元,同比下降15.3%;低温肉制品收益为18.86亿,同比下降15.5%。雨润受到多元化拖累,靠出卖资产补充资金链。据了解,雨润以1495.4万港元出售一家冷鲜肉及冷冻肉分部的全资附属公司的全部权益,出售亏损为84.2万港元已确认于2017年度的损益;以6671.3万港元出售一家冷鲜肉及冷冻肉分部的全资附属公司的全部权益,出售收益的6289万港元已确认于2016年度的损益。业内人士表示,温氏的纵向发展前期投入大,需要培育时间,所以成效不明显。但是雨润跨界做地产,金融等与主业没有关联的业务,风险很大,尤其是在现阶段处于亏损的情况下,还要将资金分散,会严重影响主业的发展,虽然目前已经开始出售资产回笼资金,但是其效果不明显。(蓝鲸产经 杨泽世)
即将打开""小程序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查猪价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查猪价 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猪价下跌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