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跟投顾炒股可靠吗产品靠谱吗

做智能金融先锋 金融界网站发布智能投顾产品
中新网11月8日电 中国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金融界,正式发布智能投顾产品,宣告全面进军Fintech领域。
金融界智能投顾:两大突破,四大亮点
据金融界智能金融业务总经理何剑波介绍,智能投顾的出现,将为行业带来两大突破:传统投资顾问动辄上百万元的服务门槛,如今被智能投顾降到了500元。“让富人的特权变得平民化,是我们做这款产品的初衷!”此外,智能投顾可以让用户在长期的投资中获得稳定的回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
而谈及智能投顾的亮点,何剑波则是滔滔不绝:第一,专业的风险测评,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养老理论等学术支撑,金融界智能投顾拥有一套严谨的风险评测问卷,通过用户的答案可以解析每个人的风险偏好;第二,全球资产配置,金融界智能投顾将从全球金融市场中甄选优质资产;第三,科学的投资组合,即采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BL理论,打造与用户风险偏好相对应的投资组合;第四,一键购买,用户可根据个人习惯,选择一次性投资和每月定投两种投资方式,但不论是哪一种模式,用户都可一键完成投资组合内全部资产的购买。
何剑波还补充道,一方面,智能投顾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资产配置;另一方面,智能投顾账户的展示、追踪、交易又实现了高度一体化。因此,金融界的智能投顾可以看作是更聚焦于为用户量身定制财富管理、资产配置的工具,这大大减少了传统金融行业易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智能投顾在未来的应用领域也会更加广阔。
金融界布局Fintech:四大优势,得天独厚
关于金融界推出智能投顾产品这一动作,金融界综合理财平台盈利宝总经理孙小桥表示,金融界布局国内智能金融市场,主要原因在于金融界拥有四个得天独厚、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一,金融界集团拥有17年专业金融背景,自网站1999年成立以来,始终不忘“让投资更简单”的使命,凭借庞大的用户群及业界领先的服务团队,为中国日益庞大的投资者群体打造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2004年,金融界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第二,集团拥有高精尖的投研团队。金融界智能投顾的投研团队,由多位清华大学与金融界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具有海外知名投行工作经验及教育背景的高学历研究人员组成,高精尖的人才团队保证了平台在金融理论研究、数学算法研究、金融建模应用及金融技术研究的实力与敏锐视角。与此同时,金融界还组建了一只由美国知名大学教授组成的世界一流金融顾问团队,进一步提升了整个团队的研究实力。
第三,融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算法。智能投顾是基于被广泛研究、论证的现代投资组合及延伸理论,为用户进行投资组合的设计。此外,智能投顾的核心算法还参考了多种理论:CAPM理论、效用函数理论、Black-Litterman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等。立足科学而优于实践,追求长期较高收益。
第四,金融界拥有较为齐全的金融服务牌照。今年8月,证监会召开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有不少互联网平台打着智能投顾、智能理财的旗号,进行证券基金产品的销售,但并未取得相应牌照,证监会将保持高度关注并依法予以查处。在其他机构忙着偷换概念之时,金融界已成为了拥有“双牌照”的平台,即基金销售业务牌照和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牌照。这些资质证明了金融界的强大实力,在体系完善的监管框架下,平台完全可以保证用户的资产安全,免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体验智能投顾:量身定制,加速实现梦想
早在智能投顾产品正式发布前,金融界特邀老用户进行了新产品的优先体验。作为首批体验用户,拥有8年A股和基金投资经历的高先生认为,通过科学的风险评测,自己加深了风险认知与自我了解;量身定制后的智能投顾产品非常适合自己,预期收益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远超过自己炒股和买基金的收益。高先生表示,智能投顾有两个方面特别吸引他,第一是省心,第二是收益稳健。高先生认为,做投资理财最大的愿望就是花费最少的时间、轻松赚到尽量多的收益,而金融界智能投顾产品非常契合投资用户的愿望,自己愿意大幅投资该产品,减少在股市和基金的“瞎买”。
孙小桥表示,未来,金融界将继续践行“让投资更简单”的承诺,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升用户体验,为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追梦者,提供安心无忧的投资方式,加速梦想的实现!
【编辑:魏巍】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啊,多么痛的领悟!高手告诉你炒股什么最关键
点击量: 回复数:0
  这两天一篇题为《高手的领悟》的文章被广大者疯狂转发,纷纷给予评价说,这是今年来看到的最好、最好的一篇文章,没有之一!本文的作者李杰,部队大院长大,当过服务员,做过IT职业经理人;06年接触股市,08年正式转为职业投资人,之后5年熊市中年复合收益率超过30%。这里特将这篇雄文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投资思路有所启发和帮助。
  2015年的将以其剧烈的波动性和由此延伸的众多故事被记入历史。然而放在3年来看,2015年的市场所占的分量高不到哪儿去,放在5年来看不过是一次插曲,放在10年来看可能只是一片小浪花。投资是一场长途跋涉,不能老指望搭上顺风车,更不能出现一次车毁人亡。关键是持续前行,使命必达。感恩,共勉。
  以天为单位看待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奇迹和运气
  以年为单位瞄准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天赋和能力
  以3-5年为周期规划财务的人,相信的是胆识和眼光
  以10年为单位思考财富的人,相信的是常识和复利
  以更长周期看待财富的人,相信的是时代和命运
  很多事情,不是从学识智商分野,而是从格局开始的
  投资长期来看只有两个因子是核心且恒久的:第一是价值,第二是人性,其它一切都只是次级因子。次级因子对于价值和人性的干扰机制是非常复杂的,这其实进一步降低了跟踪次级因子的意义。但锚定两个核心因子的结果呈现出典型的“简单但不容易”的特征,逻辑关系简单有效,但评估和执行却并不容易。
  站在今天看的疲弱、汇率市场的波动、金融杠杆的参与等等次级因子都使得市场处于非常复杂的扰动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未来内在价值会哪些地方、以何种方式继续增长?以及如何至少不被恐惧和贪婪所伤害?今天的这些思考和结论,可能决定了3年后资产的状况。
  这才1年多的波动,就刺激了不少或者自己投资的人在那儿展示“艰难心路历程”了。做投资的,面对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天天45度上扬的合家欢市场,要专业投资人干嘛?过去1年确实挺动荡,但说实话并没什么脱离了国内外历史特征的全新现象。
  投资已经是最幸运的职业,真没啥可抱怨的。
  在投资上多总结经验教训是好事,但好事儿办糟屡见不鲜,最典型的是用最近一次的市场表现和得失来反思,而市场下一次的情况往往正好打击到你这次总结出来的教训。有效的反思一定要触及投资的核心规律,不能局限在阶段性市场运行特征上,重点是长期可靠和扎实逻辑与自身执行能力的结合。
  (15年12月21日写)
  目前市场现象:
  1,绝大多数股票处于历史估值区间的上沿;
  2,股市的消息基本上每天都是各大网站的重要播报内容;
  3,身边人里那些几年前不关心股票的人几乎都在中;
  4,大量的私募产品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募集中;
  5,没有大V再提“制度不改无牛市”了。
  这几乎与12年的情况形成了绝佳的对照。
  看了看以前的老同行(行情300451,),3轮股灾最低92元,约为15年业绩的112倍和10倍PB。16年第一季度预告净利润同比还将下降55%到82%,也就是说不杀估值光杀业绩都有50%以上的下降空间...就这么个玩意,截止15年末各大基金持股占流通比高达50%以上,其中中邮系就占了35%,大家感受一下吧。
  过去的3年多时间,真正实现公司盈利翻番,甚至翻几倍的公司是非常稀少的。截止2014年过去三年的净利润的复合增速超过26%(3年26%复利就是一倍)的公司,只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2%,这里面还包括了不少营业外收益的。也就是说,过去几年的超额收益主要是估值贡献的,而且是大大的贡献。那么未来呢?
  从长期均线来看一直就是大牛市。但据统计在1950年,美国散户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曾高达94%;到1980年,这个数字也有63%。到了2008年散户投资者持有美国全部股票市值的34%。
  也就是说,在美国这个堪称世界长期行情最好的市场里,过去几十年散户作为市场参与者的比重是持续团灭的,一直在被淘汰。中国会有奇迹吗?
  16年1月20日写:曾是牛市王者的(行情300359,),距离最高点已经跌去了近75%,然而近期均价依然高达100倍PE。按PE统计,目前PE大于等于60倍的公司还有424家,现在有三种可能:第一,牛市再来,这些公司还能大涨;第二,估值合理这些公司价位可稳定,慢慢等业绩;第三,大幅下跌均值回归。
  哪种可能大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没有难度,也无关痛痒&&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不碰这400多个,不是还有2000多个吗?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如果这400多个代表了最强概念的公司,不幸走向了第三种方向,那么对市场其它群体的影响又该是怎样的呢?
  (16年1月24日写)
  去年中曾在微博聊到某些大蓝筹泡沫并不亚于小股票,当时对一些风格转换冲8000再上万的“专业判断”确实嘀咕,不知道是真这么想还是只为募集资金。回头来看,去年5000点崩盘是不幸中的大幸,要真像某些人期待的炒下去,今年跳楼和破产的人数估计会倍数级增长。
  12年末13年初,什么救市也没有,什么熔断也没听说,股市为何产生大行情?08年中期和15年下半年,各种救市眼花缭乱,各方大佬出来喊话凝聚信心,股市为何跌得稀里哗啦?
  很简单,够便宜自然会上涨,泡沫化了自然要下跌,就这两条,天王老子也挡不住。当然,咱这说的是市场整体规律,特例另说。
  在上的历史泡沫案例时,人们可能会嘲笑当时人的愚蠢。可实际上大家对照一下自己,在07年和15年上半年的时候是什么状况?我觉得自信能给自己打80分以上的应该不多。人是一种群体性动物,从众行为曾经在数万年间保障了人类的安全,这种刻在基因里的潜意识,正好是投资世界里的致命伤。
  有朋友咨询林某的基金,查看后吓了一跳。07年2月发行的1期,算是不错的时间点,截止15年12月末净值只有2块(现在肯定又跌了不少),这可都快9年了,复利8%,而且中间波动巨大。2期更绝,也快9年了,总收益只有20%多。
  其实选基金有个窍门,凡是媒体冠以“中国”的,通常可以先排除。一个很容易被网络谣言骗的人,通常在投资上也极大概率的非常不靠谱。所以各位如果选择基金经理或者投资参考者,不一定要听他吹什么投资理念这种可以表演的玩意,但一定要注意其日常是否有小清新、愤青、极左极右,听风就是雨,正义感与智商不匹配,以及谣言中转站等表现。这诀窍一般人我不告诉。
  最近投资圈很流行电影《大空头》,08年保尔森的传奇故事确实引人入胜。但就像我以前说的,超级胜利和超级失败一样,往往是某种极端基因所铸就的。保尔森以此封神,但之后11年、12年、14年和15年其基金都出现亏损,13年至今黄金基金更是亏损65%。极端性有利有弊,但与之为伍你肯定需要一颗大心脏。
  随着股市的下跌,预感到大量的“愤怒一族”又快集中出现了。说真的,对老手来说遇到波动还怪社会,只能说明白混了十几年没长进,对新手来说去年股灾1.0或者2.0的时候骂骂是情有可原的,但那之后国家真的救过你,而且几乎是用不要脸的方式救的。现在如果再想骂的,只能冲着自己骂了。
  刚在书里看到一句挺有趣的话:
  “分析师有什么用?股市涨的时候谁还需要分析师?”
  “如果股市跌了呢?”
  “那时候谁还需要股票?”
  其实大多数人的财富都是时代给的,特别是要敬畏周期。“永远繁荣下去”的幻象背后是缺乏常识和自大,在繁荣的顶点上杠杆更是典型的财富自杀行为。
  大多数人往往认为投资的最高境界是“入手就涨”,其实投资真正的奥义是“入手就赢”。这一字之差其实反映的是认知层次上的天壤之别。
  前者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试图做日常市场波动的主人。后者是立足于坚实的安全边际和妥善的赔率测算,是做自己行为的主人。一切结果的差异本质上都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请你为下面几个行为的难度排个序(难度由高到低):
  1,一个月只看一次盘
  2,一天只看一次朋友圈
  3,一个礼拜坚持2次以上高质量的体育锻炼
  4,平均一个月读1本书(不包括小说类)
  5,每周对家人说次“我爱你”
  今年的市场,甭管您是持币还是持股,被折腾被纠结都是必然的。从周期的角度来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那就是反复纠结折腾的阶段,这是进入未来挣大钱阶段的必然准备。这种时候,高度关注市场基本上很容易整成神经病。主心骨还是从概率赔率的价值观点出发,稳健策略下配合耐心和平常心慢慢熬。
  知道前条为啥提出一个月看次盘了吧?
  关于投资需要多少财务知识,我觉得笼统的讲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说下限,那就是:能够让你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个大致的判断,比如是保持正常,出现恶化的征兆,或者出现好转的迹象。财报分析的重点是结合公司经营的环境和目标去看是否正常,是去理解它生意的本质。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理解公司的经营处于什么状态,以及判断它处于什么价值创造周期,需要建立投资思维,而不是会计思维。
  对于悟性好的人来说,投资的核心真理用1页纸5分钟就能说明白。
  但这5分钟的道理,不经过个3-5年的实际投资历练,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复杂辩证性并由此精炼出适合你个人的投资方法。
  但更难的,是在多轮的牛熊转换和各种行情变幻中克服恐惧贪婪,看清自己并知行合一。
  而最难最难的,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坚守并简单重复那些最初的道理。
  真正的交易区间只占整个投资时段大约不足10%的部分,所以安排好其它90%的时间不但影响着你的投资回报还决定了你的幸福指数。除了必要的学习思考做做功课外,最好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尽可能的舒服:锻炼身体,随性,读书看电影,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即便是平庸的回报你都赚到了人生。如果恰好方法对路判断正确,那就是物质精神双丰收了。
  看了下15年末的中国40岁以下的富豪榜单,前15名里只有一个,其它全是新兴行业。对他们背景不清楚,但我猜测其中权贵二代的比例也不高。我向来认为富豪榜的结构特点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特征的一种典型反映。各个时期的富豪榜连续起来看很有意思。投资中有很多技术性问题,但在技术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对时代的思考和观察。在时代和历史的车轮前,个人的那点小聪明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投资不能天天说格局和视野,但若完全没有这些作为后盾那投资可能就沦为了鸡毛蒜皮和过度精明的游戏。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所有具投资属性的标的基本上都经历了一次甚至多次的,真正意义上的强烈波动和完整周期特征,只有一个例外:一线城市的地产价格。现在大众是否形成了这样一种一致性预期:一线房产价格只会越来越贵,只会涨不会跌,所有的下跌都是假摔,所有的投资都不如房产靠谱?
  (16年3月7日写)
  感觉到一线城市的房价正在将市民陷入一种空前的恐慌中,什么怪诞的情况都开始听说了。牛市高潮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涨到你信为止,涨到你惊慌失措为止。
  但很可惜,这个世界上有牛市就有熊市,有多么波澜壮阔的牛市也就有同级别的调整。当然,也可能京沪深的房价会创造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例外?
  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房价跌30%比股票跌60%对家庭净资产的折损都要大,特别是一线中产阶级。过去15年决定家庭财富级别的关键是你什么时候买的房,有几套房,未来5到10年依然如此。只不过,以前是决定了向上的弹性,未来是决定资产结构的风险和脆弱程度了。
  人口,收入和量是房价的三大驱动。人口增长收入提升货币量超发,妥妥的黄金十年没跑。人口结构拐点,但收入持续快速提升,房价“成长性”依然合理。人口结构拐点,收入增速跟不上,货币量成为房价增长主导时,就趋近泡沫。从2000年至今,“一直涨”的背后是房价的驱动因素其实也在改变。
  对投资品来说支持价格的坚实基础要么是内在(,,)匹配,要么是产生的现金流回报匹配。除此之外千万别给高估值找其它的合理性,人性决定了资产价格永远是“越涨看起来越有道理”,不信你回过头去找找每次投资品(股票房产大宗商品都算上)价格泡沫和顶部区域的报告和大众留言,看看有多少例外?
  投资上有2个常见的错误:
  1、在资产上升大周期的初期被高估值吓到;
  2、在资产顶部区域又从历史路径中给当下的高估值找合理性;
  典型的如房价收入比,15年前就很高,但之后人口和收入的双高增长说明当时静态的高估值是合理的,这就是典型的“成长估值”被证实。但成长估值不可能永续,总会切换到“收入比、租售比”的价值估值逻辑。
  估值的高低是表象,核心是其背后的假设是什么,以及最终是被证实还是证伪。
  16年4月8日写:15年的上半年是鸡犬升天,下半年是泥沙俱下,总体特征是全市场的方向性高度一致。经过3轮股灾和中间的反弹后,市场的分化开始越来越明显。这种分化可能意味着未来不断创新高和新低的股票会同时出现,市场正从极端情绪主导逐渐过渡到基本面主导阶段。前一个阶段“躲”是效果最明显的,新阶段“准”可能才是最关键的。
  资产配置这事儿没必要天天琢磨纠结,但在大周期的判断上一定要清醒,因为那决定着10年后你资产的安全性和可能性。泡沫化的资产会让人看起来很有钱,但那是短暂和脆弱的。资产风险的程度与其过去的收益率和脱离稳定价值的程度成正比,找找这些数据会很有用。
  聪明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聪明体现在智力上,最难的题,最复杂的技术,最难懂的理论,这些都需要聪明。智慧体现在能参悟事物的“道”,知道事物的难易、进退和分寸。聪明能挑战最困难的课题,智慧则是让事物简单化和单纯化。
  作为投资这行来说,不需要十分的聪明,却必须有几分智慧。
  看《人类简史》里讲解,承认自己无知是靠近事实和真理的重要前提,深有感触。看看微博,多少曾经聪明和富有学识的人,就是因为开始相信自己无所不知或者真理在握,走向偏执甚至成为妄人。不承认无知,可能就是无知到某种程度的表现吧。
  穷和屌丝是两种状态。穷只是暂时的物质匮乏,而屌丝却是种精神病,得治。这种病的时间长了,慢慢会发展成屌丝命。穷不可怕,分不清好歹才是最没救的,人还活着注定的悲催已经把他埋了,可怜更可气。
  有一个模糊的感觉:之前历史上最大的人类悲剧可能都是独裁带来的,而未来新的大级别的人类悲剧可能将是民粹导致的。历史这个东西有时候也像股市,每次的波动本身很相似,但总会换上新的概念。
  现在的社会是上层无力建立信仰,底层处于经常性愤怒,中产阶级高度焦虑。能把这三者粘合在一起的唯一要素是“钱”:管理者靠经济增长维持合法性,中产阶级靠财富膨胀找到安全感,底层人民靠赚钱寻求阶级升级,所以“钱”是这个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对经济前景来说,这不算坏事;对社会幸福感和体验感而言,这就不是啥好事儿了。
  常识在很多时候会被遗忘,甚至在市场狂热期间常识会被羞辱,但历史无数次的告诉我们站在常识的一边你最终会成为赢家,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是煎熬的,但你需要理解煎熬的存在本身就是超额收益的壁垒。那些看起来容易的、特别符合人性诉求的、与市场的走势形成正反馈的行为,反而处处是陷阱。
  不少人都曾有“一战成名”的惊人准确的市场预测,这根本不稀奇。但这些阶段性概率的幸运儿一旦把某次神准归因为自己的“神奇天赋”或“独门技术”,悲剧就注定在前方等待了。历史的垃圾堆里,早已堆满试图频繁精确预测市场的自大狂们了,但历史也告诉我们,一定还会有下一个。
  下一次大牛市恐怕是件很遥远的事了,但又如何呢?07年之后2年左右的时间,不少公司就创出历史新高了。只要是在不太贵的时候持有真正优质的企业,即便在非牛市期间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距离15年顶部已经快1年了,大起大落之后,如果市场以目前位置为中枢上下晃荡2年也不是什么坏事。以一颗平常心,耐心与优质企业为伍,保持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目标一定可以达到。
  (16年5月26日写)
  如果把市场环境分成投资难度的等级的话,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典型的“高手市场”,也就是赚钱很难,但又不是完全没有赚钱的机会。这种市场环境下对于“对象,时机,力度”三要素的要求很高,高手要赚点儿钱也不容易。对老手的建议:张弛有度,平常心加耐心;对新晋投资人的建议:抓紧学习进阶,下一波你就不会缺席;对韭菜们的建议,地球很危险还是回三体星吧。
  在市场的不同阶段,估值和业绩具有防守和进攻上的辩证性。当市场处于模糊期间时,低估值是防守因素,业绩增长是进攻性要素,可持续的业绩增长是最核心的驱动力。当市场处于极端低估时,业绩增长变为防守因素(用来确保低估值的可靠性),而估值反转则成为最强进攻性要素。前者的核心是价值牵引,后者的奥秘是均值回归。
  市场有一种特异功能,就是专门摧毁你的短期经验。先用一种温度慢慢炖,等你适应了得心应手的时候可能就换汤了。对这种特征,要么你是十八班兵器样样精通,以万变应万变。要么你就抓住根本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但不管哪路风格,最终几个周期下来发现其实盈亏同源,你努力了一辈子的左右逢源其实只是个美丽的幻象。
  财务自由这事儿,财务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很多人总是关注财务的标准,但其实这个可以有下限但真的没标准,因为决定下限的是需要,决定标准的是欲望,而需要是有限的欲望却无止境。这事儿的麻烦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天天幻想自由却不为实现财务目标真正努力;而对少数精英来说,是放不下财富继续增长的枷锁和欲望的同步膨胀,而远离了自由的初衷。
  欲望与能力:能力不强但物质欲望也不高,平凡但不见得平淡的生活;能力很大而个人欲望却很低,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和社会的改造推动者;能力不高欲望很高,注定过不好这一生了。对投资人来说,确保能力不断进阶并始终管理好欲望,形成两者健康积极的配合,是个不那么著名但绕不过去的大问题。
  按部就班的职业发展是加法人生,虽难大富贵,但总趋势是向上且可预期性高;创业和投资以及捞偏门是乘法人生,非线性发展且落点分布不均匀,有登顶希望但也可能乘以0;严重选错行或选错人是减法人生,把原本美好的一点点消耗殆尽,明白时悔之已晚;眼高手低满肚子负能量是除法人生,不管干什么都是摩擦系数最大,对外无贡献,自己不幸福。
  在投资上,技术要从属于策略,策略要从属战略,战略最终从属于信念和价值观。投资失败和成功的程度,技术层的影响其实很小,策略层的影响有限,大部分结果取决于投资战略是否正确和基本信念的牢靠程度。但绝大多数人每天的眼里都是技术,几天换一个策略,从不思考战略,永远未曾理解和坚守信念。
  证券市场里的钱是一种很骄傲的东西,它会用深入骨髓的眼光透视你灵魂深处的弱点,然后化身出最诱惑和让你恐惧的东西一次次的测试你,而且这种测试既是后天学识层面的,也有先天基因层次的。只有在通过多重的考验后,它才会接受你这个主人。而通不过测试的,往往反而被其奴役甚至剥夺一切。
您最近看过的贴子
金融界爱股
尊敬的用户:
为了给广大股友提供更加和谐、健康、有效的交流环境,如果您发现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请您及时与金融界股吧管理员联系我们也
欢迎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xin..cn
爱股客服电话:010-金融界智能金融贾晓亮:智能投顾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是人
手机看热销基金排行分享
作者:张仙
【金融界智能金融贾晓亮:智能投顾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是人】灵犀智投今年以来(截止日)所有投资组合平均收益率大概是11.3%。最佳组合收益高达18.86%,购买三个月以上产品的投资者百分之百实现正收益。
  11月9日讯 继北京、深圳场之后,由金融界网站联合39家举办的“智领未来.FOF开启新时代暨2017年全球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研讨会”9日下午在上海成功举办。
  金融界博士后研究员贾晓亮在研讨会现场介绍说,灵犀智投今年以来(截止日)所有投资组合平均收益率大概是11.3%。最佳组合收益高达18.86%,购买三个月以上产品的投资者百分之百实现正收益。
  灵犀智投是金融界旗下的品牌,成立2年以来,坚持以算法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服务中国的大众投资者,助力智能金融和财富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我们希望把的形式零售化,服务更多散户投资者。”贾晓亮表示。
  他介绍说,灵犀智投实现了资产的一键配置。在上,针对基金组合的产品,通过对其交易逻辑的研发,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使每个用户在调仓过程中可以享受到非常低的交易手续费。很小量的去动其持仓,使组合智能的保持最优的状态。
  波士顿咨询曾经做过中国智能投顾市场分析,一系列指标显示,未来中国智能投顾发展潜力非常大,有望很快超过美国的发展规模。
  而对的未来,贾晓亮表示,“人工智能+投资”的方式,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人。
  “就像AlphaGo,人类没有定义如何走棋,没有定义赢的规则,人工智能很难去找到一个赢的规则。智能投顾不仅是基金和股票,更多的创新性产品形式才能服务零售端的散户投资者。我们认为国内的基金组合或者说时下最热门的公募FOF,其实都是需要市场共同培育的。我们也认为,理性投资最终的回归也是未来的大趋势。”
  以下是部分文字实录:
  贾晓亮:很荣幸可以站在这里,代表金融界智能金融团队给各位同仁、前辈分享一下整个团队在智能投顾领域做的研究。我是团队的研究员贾晓亮。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团队,团队在前年开始筹划,去年成立。去年基本上把整个的团队架构已经完成。团队的定位,和刚才两位前辈讲得不太一样。我们公司是立足于第三方,我们有基金的代销牌照、投顾牌照。希望把基金组合的形式零售化,服务更多散户投资者。我们研究团队或者说智能金融的团队,包括四类人:一是方面的资深专家,甚至于一些资深的爱好者,我们也择优录入我们团队。其次是方面资深的产品经理和芝加哥大学、宾州州立大学有一个外聘教授团队,为我们进行顾问支持。四是和清华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有一个工作站,工作站已经第二年了,招了很多博士后,为我们做更深入的前沿研究。
  智能投顾领域,一开始专注于这个领域是2015年的时候,针对海外智能投顾的公司以及整个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Betterment等对其进行分析。
  这里的数据比较旧了,波士顿咨询做了一个中国智能投顾的分析,预测到,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AUM,一系列的指标在未来中国智能投顾发展潜力非常大,有望很快超过美国的发展规模。
  这个基础上,我们对海外、对国内智能投顾的产品做了很多的分析。无外乎就是三层框架。首先,确立一个投资目标,大部分的产品都是经典目标风险策略,二是主题风格跨市场,做对冲风险的基金组合操作。三是给投资者真正推一个基金组合,做主动还是被动?我们做了大量的测试,经过大量讨论我们发现,我们是想给中国国内散户投资者做一款更智能、简单的产品,恰恰在研究过程中,公募基金的超额收益可持续性我们觉得并不很强,另外一个角度说,可能在那个时候整个模型还不足以把握住主动型管理基金的超额收益。我们也觉得,公募基金整个数据,2、3年就更新换代了,其实这时候带给我们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不想把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带给我们的散户投资者。最后落脚到被动型的配置。被动型配置,说白了是我们做研究的一个优势。因为我们有大量的数据,现在公募基金的标的也支持我们做大量的研究。首先,针对大类市场进行了深度分析,包括大类资产,像美股、、大宗商品等,我们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分析。包括波动率特征,我们也进行了更多的研究。特别要提到,我们使用了蒙特卡罗搜索树,像AlphaGo等都使用到了这样的核心算法,我们也用这样的算法,使我们的整个研究更饱满。加入这个算法的原因,使我们的交易形成对弈的形式,这样可以找到最优的交易路径。还有配置型算法,包括BL模型。BL模型里面有非常多的专家观点,我们进行了量化操作,使专家观点可以更有效的服务于我们的组合。这是投顾基础的一套策略方案。
  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进行了智能投顾的产品化。我们认为,仅仅有一个智能配置算法不足以服务于广大的散户投资者。特别要提到,金融界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基本信息,包括两个比较大的平台,积累了散户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和偏好,我们会进行大量用户画像,使我们的组合可以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于用户。“可参与性”,我们的客户直接面对投资者,使投资者体验产品的时候,可以有更好的体验
  我们的智能投顾产品,在今年推出了一个名字“灵犀智投”。实现了我们当初对客户的承诺,资产一键配置,针对基金市场,尤其是基金组合的产品,真正在交易端、用户账户的体验上,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散户投资者希望随进随出,实现无论何时何地,买进卖出都要支持达到最优配置的水平。我们要进行调仓的时候,很多产品都是全买全卖的操作,这对基金市场的交易带来很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手续费成本,二是时间成本。这部分的交易逻辑方面我们进行了研发,使每个用户在调仓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到非常低的交易手续费、非常低的交易成本。很小量的去动它的持仓,使组合更好的保持最优的状态。
  这是灵犀智投网页端的页面。网页端,基本上我们是希望通过大量的文字叙述,以及一系列的方法白皮书,给专业投资者呈现更多的东西,让专业投资者帮我们宣传,使我们的产品得到更好的宣传,或者说基金组合的形式可以得到更好的宣传。
  这是灵犀智投A端,今年针对基金投资者的定投方式提供了更优化的算法,我们叫灵犀定投。当投资者定投一个优选组合,根据投资者的场景设定,买房也好、子女教育也好,根据这些设想更好的实现喜欢定投的散户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这是灵犀智投今年的业绩表现,所有的组合平均收益率大概是11.3%,最佳组合收益,截止到10月底是18.86%。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的是我们购买灵犀智投产品三个月以上的投资者,几乎是百分之百获得了正收益。为什么我们关注的是正收益而不是收益多少钱?因为我们觉得市场还在培育阶段,更多的散户投资者,我们希望可以更好的留住我们的投资者,让他认知或者是对投资方式进行认可。只有留住投资者,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更好的实现我们的配置类算法。
  同时,我们整个公司的研究团队今年推出了智能投顾行业月报,很幸运,灵犀智投的表现在我们选取的一些典型竞品中暂时位居前列。我们推出智能投顾行业月报,目的还是希望可以更好的宣传投资方式,使我们的投资者可以认可这种投资方式,真正用来服务我们的散户投资者。
  近期针对灵犀产品线的算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包括针对用户进行了画像系统,以及使用了更多的智能自动匹配的算法框架。我们也针对我们的基金画像系统进行了更深入的模型改造,能够使我们的基金画像系统可以更灵活的适应策略需求。
  近期刚刚推出的“灵犀白金版”,我们希望可以出一款类似于绝对收益的产品,更多满足大额、有非常强烈投资欲望的用户。这个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多策略、多周期、多品种,也是基于基金画像的系统。整个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回测。巨灵财经为我们提供了数据支撑,开发了我们的智能投研平台巨灵智胜。我们设立的全真模拟回测,真实的调仓手续费和真实调仓时间成本。蓝色的曲线接近一个绝对收益的策略,从表现上来看,回测表现是年化20个点,波动和回撤都控制得非常低。非常严格的测试了两个标准,3月滚动年画收益率大于12%的概率,我们测的是61%。而三个月滚动最大回撤小于3%的概率,基本上接近100%,是98%。这个给予我们更多热爱在互联网平台投资的散户投资者更多的信心,相信我们能够更好的提供给散户投资者一种特别有效的服务。
  针对未来,我们团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首先,“人工智能+投资”的方式,我们认为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人,就像AlphaGo,你没有定义如何走棋,没有定义赢的规则,人工智能很难去找到一个赢的规则。“人工智能+投资”最核心还是人的部分。我们认为,智能投顾不仅是基金和股票,更多的创新性产品形式才能服务零售端的散户投资者。我们认为国内的基金组合或者说时下最热门的公募FOF,其实都是需要市场共同培育的,培育我们的投资者的信息。我们也认为,理性投资最终的回归也是未来的大趋势。
  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
  金融界网站基金频道基金原创栏目稿件均为本站原创内容,享有受法律保护版权,未经本网允许,任何人不得转载或引作他用,由此造成的后果,金融界网站将保留依法追责的权利。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张仙&RF13485
相关阅读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
注: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金融界基金超市共2824只基金,全场购买手续费1折起!
股票型收益榜
混合型收益榜
金融界旗下基金交易平台
证监会授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资金同卡进出,银行加密保证
每日爆款 新手专享
新手专享12%约定借款利率
精选产品0费用存取,1元起投7&24小时随时取现,秒到账历史年化收益9%-17.75%500元起投,申购费1折9.0%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24 天可投金额 321,000 元9.0%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24 天可投金额 0 元9.0%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24 天可投金额 0 元
基金收益排行
最高收益TOP5
最低风险TOP5
最热销TOP5
24小时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极智选股靠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