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谈房价2018预判:房产税出台会导致房价下降吗

该文章内容可能包含未经证实信息如您已证实,请点击举报
房产税能降房价?还是洗洗睡了吧!
Copyright (C) 2017 toutiao.manqian.cn 粤ICP备号手机验证登录
用户不存在
手机号和验证码不能为空
你也可以用以下方式登录:
核心提示:面对当前房价高企,特别是自去年年底以来,上 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南京、厦门等部分二线城市,房价短时间内走出了一波大涨的走势,房价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专家:房地产税落地后不会导致房价下跌面对房价的快速上涨,除去地方政府出台 诸多政策限制外,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始呼吁国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以此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然而,对于房地产税落地后是否能让房价真正回归合理水平,业界有着不同观点。一派认为,房产和一般货物不同,它具有资本的属性,因为它具有获得资本利得和出租获取收益的属性,因此,对房地产进行征税会使得资本的收益率下降,进而导致房价的下跌。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房产税推出不会导致房价下跌。“因为中国经济高度依赖房地产,政府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也称房地产税和房价之间的关系微乎其微,决定房价的主要是供需关系,而不是房地产税,因此,至少在一线城市,不要指望房地产税的推出能够使房价大幅下降。马光远对海外网财经表示,各国地方政府,在征收房产税时,制度设计上尽可能的不引发房价的剧烈波动。而中国的房产税在设计之初,就背负其让房价回归的政策使命。“实际上,就房价的简单逻辑而言,影响房价的因素非常多:供需关系、土地制度、投机因素、货币供应等等,都可能影响房价。房产税本身可能会影响房价,但不会成为影响房价走势的决定性因素”马光远坦言。随着2017年的来临,房地产税出台的预期和声音也越来越大。对此,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在接受海外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当务之急不是推出一个不成熟的的法律文本,而是通过广泛讨论,形成基本共识,摆脱“功利主义”思维的桎梏。房地产税与房产税有本质区别目前很多人依然在混淆使用“房产税”和“房地产税”两个概念,事实上从近两年国家正式文件或相关主管部门的言论中,都是使用“房地产税”这个概念。事实上,如果从最初物业税的讨论和设计开始, 关于房产税的讨论已经10多年了,其间经历了征不征、怎么征、征多少等诸多讨论和争议。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 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之后由于中国房价的暴涨,在房产税的政策目的中自然有了通过房地产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意图,并在上 海重庆两地的“房产税”扩大征收试点,但效果乏善可陈。无论是上海的增量征收还是重庆的高端存量征 收,其实际征收税额和两市的是住房规模远远不相配。“房地产税”比“房产税”多了一个“地”字,就意味着未来的持有税,征收对象不但是房屋价值,而且还将 包括房屋下面的土地价值。现行房地产相关税费,都有可能随着房地产税的推行而进行整合,因此应该是房地产税收体系的综合改革。房地产税推行前要先立法讨论房地产税开征前应该先立法。2013年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税收法定”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相应法律作前提,政府则不能征 税”。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明确规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通过制 定法律来解决。一系列政策频出,意味着未来开征房地产税,必须先由全国人大立法讨论通过才能算数。据了解,房地产税法从通过到实施应该会有一个过渡阶段,从而让社会对法律有充分的认知、了解和准备。立法通过后并不意味着就会在全国马上开征,两者不是同步的。房地产税是典型的地方税,何时开征会授权地方政府自己决定,并不是在某个时间全国一起征收,各个地方可以差别化。
Copyright (C) 2005 - 2018 Xinan Housing.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李迅雷:房贷最终会变劣质贷款 房产税不会致房价下跌
凤凰房产综合亦山
[导读]虽然目前房价上涨主要表现为货币现象,但人口迁徙对房价的拉动作用仍然存在,尽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到了后期...大城市化助推二线城市房价上涨我曾写过一文,认为目前房价上涨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而在2010年及之前则主要表现为人口现象。逻辑在于,2010年中国新增农民工数量创出1200万的历史新高,表明2010年是流动人口最多的一年,同时,也是16-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最高的一年,这也使得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达到33%的历史峰值。2011年开始,新增农民工数量和劳动年龄人口均出现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掉头向下,同时,GDP增速也出现了持续至今的回落,这表明,2010年之后支撑房价继续上涨的因素,主要是货币超发,其扩张的速度远超GDP增速。虽然目前房价上涨主要表现为货币现象,但人口迁徙对房价的拉动作用仍然存在,尽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到了后期,但大城市化率不高,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迁徙的过程远未结束。同时,一二线城市内部为了获得更多的公共服务资源,也存在市内城市化和居住地的再选择过程,从而使得购房需求持续高涨。例如,从2010年至2015年这五年中,天津市的常住人口增长19.6%,但全国总人口只增加3.1%,说明在全国人口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天津人口净增速达到16.5%。又如,河南省常住人口在年这五年中几乎没有增加,相对全国总人口的增加比例,其净增速实际上是负3%,但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同期人口约增长10%左右。中部不少省份的人口净流出与省会城市人口的净流入,在江西、安徽等省也有类似情况。这就是所谓的大城市化现象。但由于目前一线城市的人口严控,人为导致人口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故当前的大城市化主要体现在二线城市。至于市内农业人口的城市化,是中国比较独特的现象,即中国的城市大多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如重庆的农业人口规模较大,故其常住人口就超过上海,其城市化率远低于上海,故自身也存在提高城市化率的过程。此外,由于二线城市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虽然不如一线城市,但也远胜于三四线城市,这种公共服务资源分布很不均衡的的现状,也是导致二线城市外来人口增加和二线城市内部人口向公共资源丰富的区域集中。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学区房价格的大幅攀升。相对而言,一线城市的人口增速已经明显放缓,这是国家在政策上严格限制超大城市人口流入的结果,如上海去年已经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因此,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更体现为一种货币现象,即居民购房加杠杆;二线城市则是人口现象和货币现象兼而有之。居民房贷大幅攀升的势头能否遏制从五月份的信贷数据看,居民的中长期贷款(绝大部分为房贷)增长较高,大约为5000亿左右,这就使得前5个月的居民新增房贷达到18000亿左右,六月份是信贷数据尚未出台,估计上半年新增房贷会超过2万亿,比去年同期增长60%,假如今年全年的新增房贷达到4万亿,则居民房贷余额就达到20万亿,虽然从总量看并不算高,但增量过大,反映了居民投资房地产的杠杆率大幅提升。居民房贷增速的上升是从2013年开始的,与之相对应的是,201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3亿平方米,创出历史新高,这也印证我之前提出“2010年之后,房价上涨主要体现为货币现象”的结论。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对货币扩大的依赖度较高,另一方面,购房也成为对付货币超发的主要手段。那么,为何从2013年开始,居民购房的杠杆率上明显上升呢?我猜测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房价不断上涨导致靠自筹资金购房难度增加;第二,在国家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的政策下,刚需和改善型购房的比例增加,这部分购房者以中产为主,需要外部融资购房,与过去的富豪或购房团买房有本质区别;第三,2013年以后,贷款利率不断下行,加之今年国家下调购房首付比例,则进一步刺激了房贷规模的提升;第四,反腐因素导致灰色收入较高的群体购房意愿大幅下降。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今年各地出台的购房刺激政策:江西省降低首付、农民购房有补贴、加大货币化安置比例;山西省支持农民工购房、强化公积金消费,打通商品房、保障房通道;广西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总体来看,房地产高库存地区鼓励居民加杠杆购房,房价上涨过快的地区则采取各种限购措施。问题在于,高库存地区尽管鼓励购房,但还是不改高库存现状;房地产热门城市尽管已经是低库存了,但居民购房总体看还是在加杠杆。因此,不能简单地根据政策导向进行演绎,认为政策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还是要看销售量和销售结构的变化。估计下半年住宅的总销量还是会维持上升势头,尽管国家对住宅供不应求地区还会出台调控政策,但房地产结构分化的趋势还会延续,这是由于中国大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所以,不能期望调控政策的出台就会使得居民购房加杠杆就会“理性回落”。房贷最终会从优质贷款变为劣质贷款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在快速上升,因此,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优惠举措来争取居民房贷,因为房贷已经成为不良率最低的贷款了。但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好事,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居民房贷出现违约引发的。过去,温州地下钱庄的坏账率曾经远低于银行坏账率,大家都说民间的信用好,如今,民间金融的违约事件频发,小贷公司不良率高企等问题,也充分说明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当房价上涨的时候,房贷当然是优质贷款,就像当GDP增速上行的时候,银行都争相给高增长企业放贷一样。记得去年年初,我曾经做个一张图:比较中美居民房贷余额占住宅总市值的比重,发现中国占比只有10%左右,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达到55%,如今在40%左右。因此,从去年年初看,甚至静态看,中国的房贷很安全,且房价即便下跌,也不会对银行的房贷带来多少冲击。但是,这指的是房贷过去那么多年来的存量规模较小,其风险随着那么多年来房价的持续上涨,已经远远被覆盖了。问题在于增量房贷的规模暴增值得关注,假如今年新增4万亿,则这一年的新增部分相当于历史余额的25%,这4万亿就是没有被完全覆盖的风险了。从表象看,房地产甚至在很多二线城市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即便是原先被认为的鬼城,房地产销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以上,不少原本取消限购的城市,又有重新限购,有关征房产税的传闻也再度泛起。这些迹象似乎表明,房价见顶还为时尚早,因为今后至少还可以取消限购来阻止房价下跌啊。但因为住宅既然耐用消费品,又是投资品,作为投资品,其供求关系取决于房价走势,房价如果向下拐点确立,则供求关系马上逆转。观察房价见顶的窗口有哪些房价何时出现向下拐点,确实不好预测,就像预测股市何时见顶或何时见底一样,因为影响房价的因素太多,政策也会调控或管制市场,你能预测准政府可能采取哪些极端政策吗?有人问房产税推出是否会导致房价下跌?我觉得应该不会,因为中国经济目前高度依赖房地产,政府应该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发达国家有三大缩小贫富差距的税:房产税、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这三大税中国目前都没有征收,房产税只是长期试点。一般国家把这些税种纳入到税收体系中正常运作,而中国则往往把这些税种当成政策导向,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不过,我觉得需要关注的是居民购房的杠杆率情况,房贷余额的变化是一个观察窗口,尽管居民还可以通过民间融资来购房。假如2017年居民新增房贷的规模比2016年继续提高30%以上,那我觉得可能会出现类似2015年6月份的股灾情形了,那时也是股市的场内场外双向融资猛增,政策一收紧,则市场大跌。目前看,政策上已经开始行动,防患于未然,效果如何,还需要观察。此外,通胀率的变化也是一个观察房价变化的窗口。今年经济运行至今,CPI应该低于年初预期,但全球性的货币超发问题始终是存在的,因此,CPI何时起来,也是关系到货币政策何时收紧的问题。货币政策一旦收紧,则利率上升,对房价的负面冲击肯定会有的。不过,目前似乎存在一定的悖论,即货币超发已经那么多年了,其效应主要体现为资产价格的上涨,包括近期的贵金属和石油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但中国的CPI与GDP关联度更大,而M2则与房价的关联度更大些。若GDP起不来,则CPI也不用太担心。很多问题存在却僵持着。观察房价变化的第三个窗口,可能是金融机构之间会否出现信用风险,或者是其他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会否导致房地产业的引火烧身。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已经成为共识,债务规模不断上升,尽管问题主要出在企业债务层面,而企业债务主要表现为国企的债务,但国企有政府信用作为背书,故企业高债务之下似乎还是看不到爆发系统性风险的直接诱因。不过,这些年来,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规模惊人增长,不管是表外业务还是表内业务,不管是通道业务还是委外业务,同业业务的规模都是逐年增大,各类产品存量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所有交易产品的背后,都是有具体资产作为支撑的,假如某类资产价格,如信用债出现大幅下跌,那么,金融机构既要应对相关产品的兑付压力,又要承受砸在手里资产的流动性缺失风险。一旦出现同业之间的信用风险,那这风险可就大了。这些年来,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都在做大,杠杆率都在提升,因为盈利压力都在增大。当年次贷危机中美国雷曼兄弟的破产就是一例。因此,房价或许可以连续上涨20年,但总是有顶的,无论政策怎样调控,市场总有市场的波动铁律,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房价能够走L型。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流动人口的减少,作为耐用消费品的房子的需求总是下降的,一轮房地产周期大致都是18-25年,包括上涨和下跌全过程。当然,除了关注房价何时见顶的各个窗口之外,房地产的流动性更值得关注,因为楼市不同于股市,前者的流动性风险会更大,届时不是你想卖就能卖得掉。 >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均价:均价4438元/平方米
特色:现房
首付两成起
均价:均价3950元/平方米
特色:打折优惠
均价:暂无价格
特色:改善住宅
均价:均价5000元/平方米
特色:打折优惠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马光远:房产税能抑制房价吗? - 数据 -广州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买房利器小程序
乐居看房小程序
楼市报道小程序
房贷计算器
房产家居直播平台
马光远:房产税能抑制房价吗?
来源:光远看经济
亚太部总裁和副总裁认为中国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的态势是不可持续的,政府部门应采取谨慎的行政措施控制当前房价,建议中国推出房产税,同时密切关注信贷扩张问题。
在中国对房地产的虚火通过限购限贷的老药方进行调控之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在10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亚太部总裁和副总裁认为中国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的态势是不可持续的,政府部门应采取谨慎的行政措施控制当前房价,建议中国推出房产税,同时密切关注信贷扩张问题。
我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中国“当前房价的态势势不可持续”的观点完全认同,但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通过“房产税”来控制房价上涨则表示“呵呵”。很显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未来出台房产税缺乏正确的解读。按照目前的情况,我一直认为中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出台房产税,而且,以后即使时机成熟出台了房产税,也不是为了抑制房价的上涨。古今中外,房产税的出台从来都不是为了抑制房价,而是出于财政创收的需要。
就是因为诸如此类的误导,老百姓把抑制房价的希望寄托在出台房产税上。一个国家的老百姓,居然希望政府在自己身上多征税,这样的“觉悟”,的确令人感动。但这完全是专家们误导的结果。从理论及欧美等国的实践看,建立在土地权属永久基础上的房产税作为持有环节的税收,通过增加房东的持有成本而能够促进房价的合理回归。但是,这种房价的回归并不是各国征收房产税的直接目的。很多国家的房产税征收目的,大多就是为地方征收提供最主要的财政收入,特别是,各国的地方政府,在征收房产税时,制度设计上尽可能的不引发房价的剧烈波动。以为出台房产税就能够抑制房价,等于羊相信狼在今天吃了羊之后不再吃羊。
但是,每一次中国房地产政策的调整,总有很多人问我房产税的问题。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在分析房地产走势时,从来不谈房产税。原因很简单,我认为五年内出台房产税的概率非常低,房产税不是影响短期房价走势应该考量的因素。但因为媒体的炒作,专家的误导,房产税成了国人讨论房价走势时担忧的主要因素。比如,媒体报道,10月8日,上海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这被视为房产税即将出台的信号之一。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在被问到具体出台时间时,他表示,“具体通过时间不好估计。目前草案已经有了,到了下决心的时候,要走全国人大的三审制程序,还要有征求意见,如果明年能够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就已经很快了。”
在此之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郝如玉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房地产税的立法步伐,但是,房地产税方案仍然在起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曾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经将房地产税法列入了第一类的立法项目。北京大学法学院的财税法专家刘剑文也表示“本届人大任期是到2017年年底,因此,预计房地产税法最快将在2017年年底前通过,慢的话可能会在2017年年底提交审议,在下一届人大任期内通过。”甚至更早,2014年,财科所的原所长贾康曾表示,具体时间表来看,2015年房产税应该进入立法程序,如果2016年能够完成立法,2017年房产税将正式依法全面实施。
我不知道这些专家为什么这么急切的希望房产税尽快出台,我妄加猜测,也许这样他们有了某某法的“立法者”身份的荣耀。但愿我是瞎猜。但不管如何,在我看来,目前征收房产税的条件完全不具备,房产税2016年完成立法、2017年正式全面实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今天,在中国对疯狂的楼市进行调控的时候,我仍然认为,房产税2017出台绝无可能,这两年出台的概率是零,五年内出台的概率低于50%。
原因很简单,迄今为止,我们在房产税的问题的诸多问题上根本没有形成共识,没有在制度和配套层面做好准备。我承认,从长远而言,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税费改革是必须的,通过总体设计,如何对目前的税费体系进行调整,并纳入统一的房产税,这个大方向没有错。从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以及地方财政的收入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争论了10多年,我们在房产税征收的最基本的问题上都没有达成任何共识。比如,房产税的名字,以前叫物业税,后来叫房产税,再后来又叫房地产税。我本人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房产税和房地产税有何区别。请教了很多大腕,也是语焉不详,说不清楚。一个到现在为止,在名称上都没有达成共识的东西,怎么可能很快出台征收,这不是开玩笑吗?
我不知道,这些动辄预测某年房产税要出台的专家究竟是天真,还是烂漫。房产税的当务之急不是着急出台一个不成熟的没有共识的法律文本,而是通过广泛的讨论,形成基本的共识,摆脱“功利主义”思维的桎梏。在启动真正的立法程序之前,最起码应该讨论清楚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房产税征收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抑制房价,抑制投机,还是为了增加地方收入;
第二,房产税与房地产领域其他税收的关系如何。收了房产税,其他的那么多苛捐杂税还收不收,如果收,税收占房价的比例将超过70%,羊毛剪个没完没了;
第三,房产税和土地出让金的关系如何。应该明确回答,征收房产税后,土地出让金是取消还是照收?
第四,房产税是财产税还是调节税。起征点应该是多少,每个人免征的面积多大?
这些问题搞不清楚,就打着抑制高房价的旗号出台不成熟的房产税,很有可能是一次立法灾难。有些对中国立法实践不太清楚的,以为进行立法规划,以为有了草案,然后人大三审,就快了。我要告诉各位,我们的很多重要法律,立法周期都超过了10年,比如反垄断法,物权法,不知道草案出了多少次,审了多少次。我们的民法典,从我上大学就听说人大准备立法,到现在为止都遥遥无期。不要一听风,就是雨。最近我看到某个我前面点名的学者承认,目前看来,可能做不到一年内开征房地产税,现在立法过程还没有正式启动。
这就对了。
带上你的“买房助手”,为你提供楼盘打折优惠信息,全方位获取购房资讯。注册91会员购房可返910现金,雷达式楼盘搜索功能,准确定位周边楼盘位置,全城免费码上专车服务,助你轻松购房。立即下载扫码有惊喜↓。
········
热日 17:27
热日 13:18
热日 10:26
热日 07:50
热日 07:26
热日 07:03
热日 07:59
热日 07:32
热日 07:41
热日 17:07
热日 10:30
热日 10:30
2018年监管部门对于乱象整治工作中的大案要案会坚持顶格处罚。
大盘3400点,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产税出台对房价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