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上市了吗如果上市,请问如果打到好医生的新股到底赚

平安好医生如果上市,请问如果打到好医生的新股到底赚不赚钱? - 知乎4被浏览623分享邀请回答01833.HK $平安好医生()$招股日期:4月23日-4月25日招股发行股份:发行1.6股,其中香港发售占6.5%,国际发售占93.5%,另外15%超额配股权。发售价:45.75港元~54.80港元每手股数:100所属行业:互联网医疗器械及服务公司市值:536.58亿港元发行市盈率:亏损入场费:5535.22港元上市日期:日保荐人: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二、公司简介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是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的先驱,以2016年的平均月活跃客户及日均在线咨询量计,平安健康医疗科技运营最大规模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平安健康医疗科技通过平安健康医疗科技的移动平台随时随地按需求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平安健康医疗科技的解决方案基于综合的确技术平台、专业的自有医疗团队、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网络、多元化及不断更新的服务及产品种类、成熟的消费者参与战略及完善的分销渠道。平安健康医疗科技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及健康商城。平安健康医疗科技已成立具有覆盖全国的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网络,覆盖约3,100家医院以及约1,100家体检中心、500家牙科诊所及7,500家药店。注册用户1.928亿元,月活跃客户数3290万,付费比率2.7%,自有医护人员888名。三、公司分析1、营收分析资料来源:招股书截止12月31日3个年度,公司收益分别为2.79亿元、6.01亿元及18.68亿元,而期内溢利分别为-3.24亿元、-7.58亿元及-10.02亿元。虽然营收持续增长,但由于成本增幅超过营收增幅,平安好医生自成立以来一直亏损,2015年-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24亿元、-7.58亿元、-10.02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20亿元。公司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预计2018年将继续产生「大额亏损净额」,未来也许也会继续出现亏损以及负经营现金流。2、业务分析保险搭台,互联网医疗生态布局,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健康管理健康互动、健康商城。平安好医生旗下有四大业务板块: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和互动。2017年,平安好医生营收主要来源于消费型医疗和健康商城,两者收入占比达83%。其中,健康商城板块收入快速攀升,由2015年的190万元增长至2017年的8.96亿,营收占比由不足1%一跃至48%,占据近半壁江山。其余三个板块方面,2017年消费型医疗服务板块收入6.55亿,占比达35%;家庭医生服务收入2.42亿,占比达13%;健康管理和互动收入0.74亿元,占比达4%1)家庭医生服务(核心):提供医生咨询、诊疗和医院挂号类相关业务,客户包含了大量平安保单客户咨询。这是平安好医生的核心,这块业务是1,其他业务是后面的0。2) 消费型医疗业务(赚钱):一次性的体检、基因检测、美容等业务,包含个人和团体客户。消费型医疗的收入从0.158亿元增长到3.042亿元,增长迅猛。消费型医疗每年都可重复购买,赚得是线下机构的流量费,还有健康管理和互动业务卖广告也是赚流量费。3) 健康商城业务(凶猛扩张):医药电商,自营+平台。根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市场规模为109亿元,其中在线咨询1.48亿次,医药电商交易额200亿元,广告营销市场规模12.03亿元;电商从无到有,2017年销售收入接近9亿4) 健康管理及互动业务:主要为APP内广告。根据招股书的披露,「家庭医生」提供医疗在线咨询,由人工智能辅助自有医疗团队及外部医生完成;消费型医疗业务包括健康检查和基因检测、美容护理、口腔卫生服务等,同时向个人及企业销售体检计划;健康商城即电子商务业务,提供医疗产品(如药品、保健品、中药)、医疗器械、健身产品等。3、估值分析价值一、用户规模、收入规模、日活跃快速增长截至日,平安好医生拥有约1.93亿注册用户,三年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52%。同期平均月活跃用户从2015年的600万增长到2017年近3300万,年复合增长率142%。年,平安好医生的日均在线咨询量分别约4万次、18万次和37万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4%。相应的,平安好医生的业务收入从2015年约2.8亿元增至2016年的6亿元,在2017年增长至18.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6%和211%。三年间,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及健康管理四个业务板块的收入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公司的毛利从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5亿元,并在201年进一步增加到6.1亿元。2015年至2017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0%、42%和33%。价值二:移动医疗市场老大。在任何一个商业领域,谁市占率高谁就具有话语权,何况在这个医疗资源极度不平衡的领域。据了解,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109亿元,以药品B2C业务为例,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医疗健康意识提高、在线购买健康产品的普及程度增加以及制药公司的推广加强所推动下,该业务的交易总额自年增长近10倍,复合年增长率为77.2%,于2016年增至203亿元。互联网医疗市场行业兴盛,中国平安好医生凭借强大的资源(比如中国平安)成为了该行业的领头羊。数据显示,平安好医生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及月活跃用户于2016年位列第一。2016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达超过2千万名,约为第二大市场参与者的五倍,付费用户的比率也从2015年的0.9%增长至%。覆盖了全国约3100家医院(包括逾1000家三甲医院)以及约1100家健康检查中心、500家牙科诊所及7500家药店。家庭医生服务、移动平台及服务提供商网络令集团成为重要的在线门户及充满活力的医疗生态系统,形成了实质性的竞争壁垒。价值三:独特的一站式业务模式。有了市场份额,平安好医生的商业模式可谓是(从健康管理业务扩展至亚健康管理、疾病的咨询和管理,以及健康保险产品)互联网医疗全产业链。具体来说,可分为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家庭医生服务方面,公司7×24小时接受图文及视频在线咨询,为用户提供辅助诊断、康复指导及用药建议;消费型医疗方面,平安好医生提供健康检查及基因检测、医美、口腔卫生等服务;健康商城方面,平安好医生可以提供补品、中药、医疗器械、健身器材及配件、个人护理用品等;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方面,平安好医生向用户提供健康头条、奖励计划、健康管理及健康测评等服务,旨在增强用户粘性。简单理解就是从疾病本身到预防的一站式服务。当然这一站式服务模式也为平安好好医带来了巨大的营收。智通财经APP观察到,年,该公司收入分别为2.79亿元、6.02亿元,同比增长115.8%;2017年全年营收达到了18.68亿元,其实,健康商城、消费型医疗的收入更是分别实现了同比1320%(13倍)、68.9%的增长。财务数据上,是优于春雨医生、挂号网、好大夫、丁香园等同类企业的。价值四:市值分析全球发售完成后,如果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按照发行价区间计算,平安好医生的市值将达542亿港元~585亿港元。平安好医生是中国平安旗下的在线医疗公司。2016年5月,平安好医生曾宣布完成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30亿美元。2017年12月,平安好医生完成软银4亿美元投资,占股为7.41%,以此计算,平安好医生当时估值达到了53.98亿美元(约421亿港元)。从平台的组建,到被评为独角兽,再到赴港IPO,最后到当前的招股、挂牌时间的确定,平安好医生可谓备受市场,尤其是移动医疗圈的关注,以至于瑞银、小摩等外资机构对其异常认可,给出近800亿港元的估值。4、基石投资看好招股说明书显示,平安好医生与多家国际基石投资者签订协议,其中包括BlackRock(黑石)、Capi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ampany基金(美国资本集团旗下基金)、GIC(全球投资管理公司,管理新加坡外汇储备)、CPPIB(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Pantai Juara Investments Limited(马来西亚政府战略投资基金)、正大集团和瑞士再保险。前十大基石投资者将出资5.5亿美元,认购份额约为53%,占已发行股本8%左右。从基石投资者可以看出,十分看好平安好医生未来发展。5、风险分析虽然含着金钥匙出生,行业门槛高企,但是面对同样的大玩家-腾讯微医、阿里健康、春雨医生、丁香园,好医生的优势更多的是牌面上的。1. 寡头竞争市场,无绝对优势整合医疗资源,用互联网技术和模式创造便利,同业比较而言好医生除了背靠平安之外,无法体现其他层面的竞争优势。2. 招股书没有提到自身的核心技术,无非在AI、规模上多重叙述。核心资源-医生不是在自己手中,而且寡头中无人具备垄断优势3. 腾讯和阿里在互联网运营上已经证明过自己,好医生的CEO来自阿里,而其他管理层的履历上来看,并没有太过的互联网工作经验4. 尽管主打家庭医生和咨询服务,但是当前冲业绩主要靠电商业务,付费用户和ARPU值依然很小(2017付费用户90万,人均176元)5. 这条赛道重点拼运营,好医生依靠平安的用户流量导入,维持了快速增长,但是对比AT的流量黑洞,后备资源显得捉襟见肘综上所述:平安好医生 建议打新5颗星,多账户申购(融资账户:满融申购,现金账户申购1手)初步预计:平安好医生一手中签率4%~6%,申购150手左右稳中一手。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买到就赚到?独角兽平安好医生上市第二天就破发买到就赚到?独角兽平安好医生上市第二天就破发金融界网站百家号作为AI医疗独角兽的平安好医生,在登陆港股市场第二日后即出现破发,盘中最大跌幅达到10.22%。在大盘下挫影响下,平安好医生开盘后迅速探底,后续跌幅有所收窄,但仍未能回复到首发价格之上。截至发稿前,平安好医生跌幅收窄至7.66%,股价为50.6港元,低于此前54.8港元的招股价,日内累计成交11.4亿港元。作为今年的大热新股,平安好医生一度“一票难求”,在招股阶段曾获得654倍的超额认购,冻结资金超3768亿港元,位列港股史上新股“冻资王”排行榜第十一位,也是年内港股年内最大的“冻资王”。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3年间,平安好医生连续三年亏损,规模合计达到20.84亿元。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在今年上市的73只港股新股中,已经有52股的股价低于首发价格、处于破发状态,其中有10只港股的破发幅度超过40%。超购王魔咒再现?作为平安集团旗下的四大独角兽之一,平安好医生携“AI+医疗”双重概念登陆港交所,成为年内最为热门的港股新股,一度一票难求,创下年内最高的冻资纪录。平安四大独角兽包括: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金融壹账通和陆金所。在上市前夕,平安好医生共获得超过22万份的认购申请,合计认购约68亿股香港发售股份,相当于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股份总数的约654倍,冻结资金超3768亿港元,是港股年内最大的冻结纪录,也在港股历史上排名第十一位。根据54.80港元的发行价,扣除包销费用、佣金及估计开支后,平安好医生自全球发售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5.64亿港元,成为港股今年以来最大募资规模的IPO项目。不过,如此抢手的新股并非“买到就赚到”,从上市首日起,打新投资者就很难有所盈利。5月4日,在首日上市交易后,平安好医生没有出现预期中的大涨,反而全天窄幅波动,最大涨幅只有3.28%,最后收盘涨幅为0%、收盘价达到54.8元,已经处于破发边缘。5月7日,在恒生指数V型走势的探底压力下,平安好医生也快速下挫,最大跌幅超10%,日内最低股价一度达到48.9港元。至截稿前,平安好医生公司市值达到540.6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近44亿港元。事实上,在上市交易前,由于超高认购倍数和热烈的市场期待,已有市场人士担忧平安好医生会重演“超购王魔咒”、成为众安在线第二。此前,作为港股新经济代表的3只新股票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集团,都曾获得很高的超额认购倍数,但上市后股价却不如人意,其中易鑫集团和众安在线均已经破发。例如,众安在线曾获得392的超额认购、冻资2336.66亿港元,股价一度上涨至97.8港元,但此后股价一路下行,今日更是创下新低纪录、股价只有50港元。招股说明书显示,平安好医生的前十大基石投资者共计出资5.5亿美元,认购份额约为53%,占已发行股本8%左右。这些基石投资者包括BlackRock(黑石)、Capi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ampany基金(美国资本集团旗下基金)、GIC(管理新加坡外汇储备)、CPPIB(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Pantai Juara Investments Limited(马来西亚政府战略投资基金)、正大集团和瑞士再保险。3年亏损20.84亿元,未来仍预期亏损作为一家新经济企业,平安好医生仍未走出亏损阶段,且预期未来仍会出现经营亏损。数据显示,平安好医生的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营收快速上升,分别获得营收2.79亿元、6.02亿元和18.68亿元,但这三年的亏损亏也不断扩大,亏损金额分别达到3.24亿元、7.58亿元和10.02亿元,三年累计亏损了20.84亿元。在招股书中,公司也明确提示风险称,“我们过去出现经营亏损,预期未来仍会录得经营亏损,或未能达致或维持盈利。”对此,公司管理层曾表示,平安好医生目前处于流量获取阶段,当前阶段重心是获取用户数量和不断改变用户习惯,推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还未到获取利润的阶段。招股说明书显示,平安好医生旗下包括四大业务板块: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和互动板块。2017年,来自这4大业务板块的总收入达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210%。截至2017年度,平安好医生营收主要来源于消费型医疗和健康商城,两者收入占比达83%。其中,健康商城板块收入快速攀升,由2015年的190万元增长至2017年的8.96亿,营收占比由不足1%一跃至48%,占据半壁江山。其余三个板块方面,2017年消费型医疗服务板块收入6.55亿,占比达35%;家庭医生服务收入2.42亿,占比达13%;健康管理和互动收入0.74亿元,占比4%。要破医疗行业痛点作为平安集团在医疗领域布下的重兵,平安好医生雄心勃勃,将中国医疗行业的结构性痛点视为未来的增长来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5年中国人均医疗健康开支为481.6美元,G7国家的平均数为4850.1美元,进一步增长潜力巨大。同时,中国的总医疗健康开支预计由2016年的4.6万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1.4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4%。但是,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也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包括缺少优质初级诊疗服务、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以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及三级医院。根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期间,占比只有7.7%的三级医院,吸引了约一半的总门诊就诊人次,同时,患者获得诊治的平均时间为3小时(包括交通及等候时间),而做出有效诊断的平均时间仅8分钟,占总时间的4.4%。平安好医生生态系统平安好医生认为,平安好医生的解决方案有望能够在线解决大多数常见病及慢性病,缓解医疗健康系统的压力,实现医疗资源更好的配置和利用、降低医疗服务的成本及提高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并有望重塑用户行为及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标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由2012年的人民币30亿元增至2016年的109亿元,2012年至201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7%,预期2026年将进一步增长值人民币1978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3.6%。截至2016年数据,按平均日活跃客户及月活跃客户统计,平安好医生均位列第一,2016年平均月活跃客户达到21.8百万名,约为第二大市场参与者的5倍。本文源自券商中国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金融界网站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一站式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让投资更简单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四月打新,我只选平安好医生
  (02318.HK)俨然已成资本上市的一艘新航母,、金融、医疗……几乎所有业务板块都能称得上是赚钱的“永动机”,毕竟,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定离不开“安全”、“金钱”以及“健康”。
  4月16日,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在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后以及IPO申报后,平安的亲儿子――“平安好医生”迈过港交所的聆讯,将敲钟计划再次向前推了一大步。而这也意味着平安系的首个独角兽项目正式上岸。
  按招股计划,平安好医生将于26日确定发行价,5月4日正式挂牌,预集资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其中,拟发行股份将有93.5%分配给国际投资者,其余6.5%则作本港IPO上市。
  从前夕的独角兽到递表,再到确定招股时间,平安好医生的热度可谓从未停息,而这也注定该公司会成为近期的打新“牛股”。
  既然“生来富贵”,那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自寻答案前,不妨继续跟着智通财经APP的步伐,再次解剖这个神奇“好医生”。
  能解决行业痛点的企业都是好企业
  无论是,还是,“+医疗”这一字眼已多次出现,这也直接反映政策对大健康领域的关注。而正是这份关注,“远程医疗”更是频频上热搜。
  何为远程医疗?料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我国的医疗资源分配情况。自上世纪80年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瓦解后,“大锅饭”式的医疗单位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我国便开始做其了医疗体制改革。于是,在1985年,中国开启了首轮医改,但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旧有体制固有的弊端依旧存在。
  日,第二轮医改正式推出,提出了三大战略目标:一是实现全民覆盖基本医保,二是通过推动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等措施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三是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而这轮医改将以往的公费医疗制度转为医疗保险制度,医疗行业越来越市场化。
  可改革这么多年,去医院仍旧是“人满为患、费用过高”。为解决这一痛点,我国开始重视其远程医疗,解决“看病难”的现实。发展至2017年底,我国远程医疗已覆盖了1.3万家医疗机构和国家级贫困县,让人满为患的医院大厅滞留人数减少了18%。要知道我国可是一个超过13亿人口的超级大国,能让滞留比例下降18%,足见远程医疗的需求与潜力。
  拿远程医疗中涉及的药品B2C业务来说,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医疗健康意识提高、在线购买健康产品的普及程度增加以及制药公司的推广加强所推动下,该业务的交易总额自年增长近十倍,复合年增长率为77.2%,于2016年增至203亿元。
  受益于医疗的需求、潜力以及政策扶持,这几年相关企业也发力此领域,比如平安好医生、微医、春雨医生、好大夫等。
  业绩比上市公司更好
  行业兴盛,涉及企业众多,但通过公开对比,平安好医生绝对算得上是该领域中的佼佼者。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截至目前,平安好医生已从健康管理业务扩展至亚健康管理、疾病的咨询和管理,以及健康保险产品,正在实现了互联网医疗全产业链。
  以2016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和日均在线咨询计,平安好医生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底,该平台分别有303万、1.31亿万及1.92亿名注册用户,平均月活跃用户(按每个历月的平均活跃用户计算)分别达到560万名、2180万名及3290万名。
  于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其日均在线咨询量分别达到4万次、18万次及37万次;为个人及企业提供年度健康会员计划及消费型医疗服务。此外,APP拥有在线健康商城,截至2016年及日,分别达到约6.98万个及17.88万个SKU。
  并成立具有覆盖全国的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网络,涵盖约3100家医院(包括逾,000家三甲医院)以及约1100家体检中心、500家牙科诊所及7500家药店。
  而按业务划分,其可分为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
  具体而言,在家庭医生服务方面,公司7×24小时接受图文及在线咨询,为用户提供辅助诊断、康复指导及用药建议。
  在消费型医疗方面,平安好医生提供健康检查及基因检测、医美、口腔卫生等服务。截至2017年年底,公司在消费医疗业务与全国超过300个城市的约1100家健康检查中心、约60个城市的约500家牙科诊所及约30个城市的约70家美容中心进行合作。
  在健康商城方面,平安好医生可以提供补品、中药、医疗器械、健身器材及配件、个人护理用品等。截至2016年及2017年底,健康商城分别提供约6.98万个及17.88万个SKU(最小单品)。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健康商城交易总额为7.22亿元,其中自营模式占比为65.7%,平台模式占比为34.3%。
  在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方面,平安好医生向用户提供健康头条、奖励计划、健康管理及健康测评等服务,旨在增强用户粘性。
  庞大的业务体量,平安好医生从年的收入分别为2.79亿元、6.02亿元,同比增长115.8%,2017年前九个月实现营收同较上年同期增长240.4%至10.16亿元,净利润从同期亏损的6.14亿元收窄至当前的4.97亿元。换句话说,比同类的春雨医生、挂号网、好大夫、丁香园等好太多。
  其中,上述四大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16.2%、44.7%、34.8%、4.3%,约1.65亿元、4.54亿元、3.53亿元以及4330万元。其主要客户为平安寿险、平安产险、(,)、险及平安惠普投资,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前三季度,平安好医生前五大客户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6%、40%及31.4%。
  要知道,这样的业绩就算对标国内已经上市的同类企业也丝毫不落下风。
  以美股Teladoc来说,年,该公司分别创造了1991万美元、4343万美元、7738万美元、1.23亿美元的收入。2014年相对2013年增长了118%,2015年相对2014年增长了78%,2016年相对2015年增长了59%。
  而净利润方面,Teladoc年,分别每年净亏损602万美元、1704万美元、5802万美元和7422万美元,亏损额逐年增加。而2月27日公布的财报显示,2017财年第四财季,该公司营业收入为7714.00万美元,同比上涨106.26%;净利润-4438.30万美元,同比下降210.37%。
  简单理解,别看Teladoc是上市公司,但仍处于“烧钱赚流量”的阶段,上市近3年,股价月K线图呈现深“V”,702个交易日涨幅近38个点,股价开始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就算股价得到投资者“正视”,可就净利润而言,平安好医生还是优于Teladoc的,毕竟一个是在亏损扩大,一个是在缩小。基于这一点,若将二者平移置换,平安好医生的股价走势或将优于Teladoc。
  “投资是投人”的逻辑也成立
  业绩不输国外上市企业,智通财经APP还观察到,此次招股,平安好医生的团队、股东背景也堪称投资亮点。
  招股显示,平安好医生的高级行政人员平均拥有16年相关行业经验。如CEO王涛在加入平安集团之前,彼曾任高级副总裁、Ali Cloud的前身Ali Soft的总裁;软件的首席技术官、Skyworth Computer& Network Company Limited的首席执行官、及美国微软总部的软件工程经理,以及平安健康险的主席兼行政总裁,可谓“高管户”;
  而其他高级管理层成员以往曾于阿里巴巴、微软、Sun Microsystems及亚洲通等领先科技公司担任要职;
  医疗团队的互联网医院正副院长都是拥有近二十年大医院管理经验的“经营”,截至日,该平台的三级质量控制系统专家委员就有22名主任医生,这是很多实体医院都不曾匹配的。
  更为厉害的是,2016年5月,平安好医生在A轮融资时,就因医疗“独角兽”的光环拿到了5亿美元,估值达到30亿美元,刷新了当时的互联网医疗领域融资纪录;
  2017年12月,软银再次向平安好医生投资4亿美元,投前估值已经高达50亿元美元。当时,在投资会上,据说做出4亿美元投资的决定,“仅仅用了10分钟”。
  10分钟就绝对投4亿美元,真比当年入股阿里巴巴爽快多了。另外,从招股书股权结构中可以看到,其比例比较稳固,平安系为第一大股东,占据约46.2%的股份,软银则占据约7.14%的股权,从孙正义近年的投资风格来看,其绝对会是长期拥有的。
  参考孙正义优秀投资眼光以及平安系近年的成绩,采取“投资是投人”的理念,相信平安好医生也遇到类似“战略失败”的“人祸”问题。
  综合大健康领域增长的稳定性,互联网+、远程医疗等政策的确定性,团队的专业性以及可靠的业绩,手握较大市场份额的平安好医生无疑有潜力成为的大白马,投资者不妨准备充裕资金,积极打新。
  而在打新方面,互联网“独角兽”富途证券此前将融资打新年化利率从6.8%降至1.6%(即融资10000港币日利息仅0.44港币),为投资者提供了福利,更幸运的是,4月23日至6月21日期间,通过富途证券认购都免掉手续费,参与平安好医生的打新,正好可以享受到这个活动带来的优惠与便利,投资者幸甚。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港股挖掘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
想了解更多关于《四月打新,我只选平安好医生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平安向H股股东提供好医生境外上市股票配额方案被否 _ 东方财富网
平安向H股股东提供好医生境外上市股票配额方案被否
作者:潘玉蓉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平安向H股股东提供好医生境外上市股票配额方案被否】由于占大多数比例的A股股东不同意,中国平安向H股股东提供即将在香港上市的平安好医生股票保证配额议案,告吹了。(证券时报)
  由于占大多数比例的A股股东不同意,向H股股东提供即将在香港上市的平安好医生股票保证配额议案,告吹了。  昨日,在深圳召开了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18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以及2018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  会议上对关于《关于仅向本公司H股股东提供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平安好医生)境外上市保证配额》的议案进行了投票。在临时股东大会、H股类别股东大会上,拥有三分之二以上投票权的投票赞成了该议案,议案获得正式通过。但是,在A股类别股东大会上,有约16%的股份数(参会股东代表的股份数)投赞成票,84%的股份数投出了反对票(代表股份数17.86亿),导致该议案没有通过。  根据公司章程规定,上述议案未同时获临时股东大会、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H股类别股东大会通过。中国平安表示,将不会向本公司任何股东(包括A股股东和H股股东)就平安好医生境外上市提供保证配额。  “仅向H股股东配额而A股股东不能获得配额,是这次特别议案告吹的主要原因。”分析人士表示。
(原标题:平安向H股股东提供好医生境外上市股票配额方案被否)
(责任编辑:DF353)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安好医生上市股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