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面50强是哪几家反倍=投怎么也死,有没有了解过的

(邻家小莫)
(yellow-belly)
(有趣的肉体)
第三方登录:  张杰,声音多变,清亮透明。  外表多少有点象泷泽秀明。  这样的一个男声咋不红呢。  反正我是不投票的。  大家投票不,我就管不着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既然楼主都不投票。我还有什么话说  支持楼主,死老都不投~~~~  
不死都投一张他的票嘛~ !~
  还是不投。  虽然他的声音非常喜欢!  真的太清越了。
  我只是搞不懂为撒子,他得老我型我秀的冠军又来参加快男~?
  因为他东家欺负他。  现在他到快乐男声,连我都认得倒他了
r>  以前我都从来没听过他唱歌。  
  脆弱一把。等最后一周投他的票。估计他不会被PK掉。
  想不到取这个名字的人也看快乐男淫
  我没有觉得他帅。可是声音真是太帮了!
  到现在,剩下的我只分得清楚其中三个人,
  有张杰吗
  喜欢小亮!
  我最喜欢的是小亮.他的声音才是天籁.  
喜欢他  
超喜欢他的.  
但是他在11进9的时候输了.支持率低了.  
喜欢小亮的人在那里呀?
  我看的娱乐新闻说,张杰很惨的,和老东家签了合同后,实际上都找不到钱。  3000元/月的固定工资(在上海),每天上班还在骑自行车。但不晓得是不是真的。  我很喜欢张杰,歌唱得好,人的品质也很好。
  为啥子没得人喜欢苏醒呀
  一直都喜欢张杰
  我喜欢吉杰,很有男人味
  啥B才发短信投票
  我也喜欢吉杰,好有安全感哦........
  张杰在原来的公司出去演出的时候
公司只报销打的费
安排的是旅馆的档次
还没有空调。 出道两年没挣什么钱
家里还是开着小面管。
原来的公司不厚道才逼他要解约。
湖南和天娱的运作就完全不同了。
连李愚蠢那样的货色都出名了(接广告现在估计也是百万富翁了)
所以嘛~~~~~~~是我我也要参加的。(五音不全,下辈子)
  喜欢陈楚生!真正音乐的精灵!
  小亮走了就不看了!
  张杰还在我就要看。
  我稀饭吉杰~~ 好有男人味道
  没的意思!
  有意思。张杰的天籁啊,怎么不生在重庆。  
wo 我支持04号  投票只投04号!~    俞灏明
  哈哈,重庆版块都有人谈张杰了呀。  我很喜欢听张杰唱歌的。
  上面那些说喜欢吉杰的,我想问下他到底好多岁了,我妈问我,那个30好几的男的都去参加比赛了啊?我说别个才20几岁哈,长得太抽像哒!  支持张杰!
  作者:已故水妖
回复日期: 21:41:00
      喜欢陈楚生!真正音乐的精灵!      我也喜欢陈楚生,哈哈
  楼上的,吉杰三十岁,不过黑多女生喜欢撒,以你的年龄再等个两三年吧。快乐男声又没限制年龄,黑多四五十岁的都去呢,为什么他不能去,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给个理由先??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给个理由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给个理由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给个理由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给个理由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给个理由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给个理由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给个理由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给个理由先??
  晕,一下就变成楼上的楼上了    不过张杰和陈楚生也很不错,张杰是歌技不错,陈楚生的声音那是震憾人心哈
  相当喜欢陈楚生啊……
  吉杰三十吗?不过据说还有十一强里还有比他大的,是谁呢?  我一直以为他有四十。
  楼主浪个变成个男滴老歪???
  嘿嘿~~~~~       作者:阿pink
回复日期: 09:32:00
      晕,一下就变成楼上的楼上了        不过张杰和陈楚生也很不错,张杰是歌技不错,陈楚生的声音那是震憾人心哈    ————————————————  偶两个都喜欢~~~~~~~~~陈的声音太巴实了~~~  ~~~~~~~讨厌羊儿车拉母当评委~~简直是一BT~~连我爸看到她了都说这人头上咋这么大朵花,好难看。。。。。。。。而且这BT女人废话暴多,真的是不晓得她是在里头做啥子滴~~~~~~~~~~~
  王者归来,耳朵苏醒~~~~~~~~~~~~支持
  陈楚生的歌声会唱进你心里    真的是难得的好声音!支持原创歌手陈楚生!!!
  支持小亮和张杰。。完全的实力歌手。。。灵魂歌者!
  苏醒  喜欢苏醒  支持~`
  偶喜欢小亮,他被淘汰了我都不看快乐男声了,木有意思
  LZ,张杰哪儿象龙则秀明?你怕是没见过帅哥哦```
  喜欢张杰,但是现在苏醒很强呢,担心阿...虽然我也很喜欢苏醒...还有魏晨...还有灏明...会不会贪心了一点...
  闹得凶~有好多是投了票的呀??
  看可以看,不管你流好多眼睛水,说好多煽情的话。。老子手机的钱是不得给你投的。。想骗我的钱,湖南台攻力还不够
  以前的超女还是现在的快男  我都不看  社会的进步并不是靠这些帅哥靓女  关注自己的事情,管谁得了什么,谁被淘汰
  我喜欢俞灏明和苏醒
  我喜欢张杰!!!!
  喜欢性感的吉杰嘿嘿!!!
  苏醒苏醒!苏醒!就是没投过票!
  象超女一样的节目.从来没有看过........是不是落武了.
  老子原来还买老他一张专集的,他居然跑切参加这个,哎  真的有人投老票的呀,我以为电视上这些投票都是假的也
  我也喜欢吉杰
  喜欢苏醒!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原贴已删,望大家不要发敏感话题。本人向来对政府干预经济相当反感,因本人学识有限,在发言之前,先转一篇文章。作者07年写的,现在已经发生一些变化,大家可以对照一下,作者说的那些已成为事实。因为写07年,所以行文比较客气,大家就将就着看吧。
  复制---国家托拉斯之害------预期黄奇帆的重庆的八大投资集团之殇 我们有幸生在这个最好的时代,效率优先,不顾公平,我们不幸生在这个最不好的时代,礼崩乐坏,丛林苟活。 这个时代好人做好事,好人做坏事,坏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 大林同志不能让列宁入土为安,国锋同志不能让伟人入土为安,始做俑者,其无后乎。多少坏事,制度让好人成就。 鲁迅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 ANITYAA和黄奇帆以及他们身后的那些黄雀们,也许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接受鲁迅先生的诅咒。 我们有幸生在这个最好的时代,效率优先,不顾公平,我们不幸生在这个最不好的时代,礼崩乐坏,丛林苟活。 这个时代好人做好事,好人做坏事,坏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 黄奇帆主理的重庆的八大投资集团在各大银行授信额度共约2000亿元。八大投资集团:重庆市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投资公司、重庆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市水务集团、重庆市地产集团。 重庆市地产集团董事长的李英儒,因为地产集团从日成立时的4亿元,增值为现在的26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6亿元,上缴市财政20亿元,实施土地整理项目78个,总规模26万亩,可新增耕地9.45万亩……,还获得2006年感动重庆的大奖。全民的财产,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神话。 八大投资集团的资产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多年来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划转注入;二是国债资金或财政资金拨付等方式注入。三是政府所储备的土地资产的直接注入;四是对企业集团实行税收优惠减免所形成的资产。 全部是被台湾同胞纳为党产的原罪的。 同时,为防止八大投资集团的信贷风险,八大集团之间绝不互相担保;八大集团的国家专项拨款资金的使用绝不交叉。 黄奇帆对各大银行负责人表示,市内各金融机构在给企业集团贷款时,应严格按照信贷政策办。在信贷过程中,各银行如发现以上企业集团闯了“不互担保,资金使用不交叉”的“红线”,请及时通报给市政府。政府将责成这些企业立即整改。 风险控制系于黄奇帆在重庆的政治生命,全部是被台湾同胞指为黑金原罪的。 城投公司、高发公司、高投公司、地产集团、建投公司、开投公司、水务控股、水投公司等八大投资集团的资产总额达到953.37亿元,同比增加了387.77亿元,增长68.6%;实现业务收入8.98亿元,增长21.2%,保证了重庆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 1992年以前,我可以数出的重庆国有集团不只八个,重钢集团,中国嘉陵,主席去过的建设集团,长安集团,川仪集团,中国石化集团四川川维尼纶厂,特钢集团,庆铃集团,18冶……50年间它们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和国有资产。 1992年,抓大放小的萧秧的渝丰公司是黄奇帆主理的重庆的八大投资集团的试验样本,可惜渝丰公司的业绩是永远的密。 1992年,力帆为代表的重庆摩帮开始从中国嘉陵,建设集团的败落过程中淘金。成就了民营的副部长级的尹明善和多位财富富豪。 2003年开始,黄奇帆主理的重庆的八大投资集团凭在各大银行授信额度共约2000亿元为N个尹明善提供了八大投资集团败落过程中淘金的机会。这是一个比重庆摩帮更大的财富机会,因为黄奇帆直接把大家带到金融领域了。所以黄雀般的尹明善对螳螂般的黄奇帆推崇备至。 话又回到国家托拉斯之害上,黄奇帆主理的重庆的八大投资集团全部是任志强说的民营经济限制进入的垄断行业,不然黄奇帆的干将,原来在重庆市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任常务副总经理,修过江北滨江路的博士团成员卢后盾博士到了国资委的市场竞争性行业---重庆渝海控股集团任总经理后,渝海控股在重庆房地产行业几乎市场分额为零,这可是99年以前,修过江北机场,重庆房地产50强第一名合并的企业集团。 渝海控股是如何掏空的,如何成就地产集团的过程,也许是以后接受黄奇帆主理的重庆的八大投资集团的有心人士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不过重庆人不必惊慌,黄奇帆主理的重庆的八大投资集团只要肉烂在锅里,不过是多几个尹明善这样的本土富豪。最值得关注的是象平安保险这样的金融帝国,它象吸尘器把重庆人的钱用到哪里去,都不会是重庆。而要收拾黄奇帆主理的重庆的八大投资集团的不是金融帝国又可能是谁呢。这是重庆人的危机,也是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黄奇帆的出发点。而要保护这些金融资产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检察机关盯住,二是本土富豪快速原始积累。而这2个办法都是我最担心的。一个瑞安集团就可以消灭所有的本土地产富豪,他原来是可以用社保资金的主。 最后比那些无所作为的政客来说,我是比较欣赏黄奇帆的,如果黄奇帆主理的重庆的八大投资集团资产在持续壮大,没有被收购的话。 我也是比较欣赏那些无所作为的政客的,也许象黄奇帆这样激进推进国家托拉斯的人,不过是为私有化做嫁衣吧。 重庆市地产集团董事长的李英儒,你不应该参加感动重庆的活动,你的超常规发迹是无数身陷困境的渝海、建设、重钢等国企让出土地,和失地农民成就的,就象黄奇帆不会参加财富排行。 写完知道重钢几千亩江山不知道被谁出让给任克雷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12张 | 更多
  想请教@长度不过8个---八大投是独立的法人,而不是政府部门。所以光看鸡得屁总量,增速,有意思吗?  我的意思是八大集团的投资不算政府债务,可算鸡得屁总量,增速吧。你说有意思吧?投资要讲效率,收益等,最大的问题是风险,破产还不是全民买单?  所以说重庆超常规负债------不能只算政府的债务。如果只算政府的债务就说不过去吧。你对应一下,下面的数据:  据2011年8月,重庆审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末,重庆区县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为2159亿元,其中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1782亿元,占83%;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52亿元,占12%;其他相关债务125亿元,占5%。而在这些举债主体中,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余额1581亿元,占73%。仅重庆审计局透露,20个区县债务举借存在违规贷款、担保等问题,涉及金额就达76.1亿元。  先不说责任主体,欠钱还债总是应该的吧。不打算还那是另外一件事,不在这讨论。
  我也去那贴搬几段重要的过来,权当顶贴。  
  大量的国有资本进人市场,再加外资有条件的进人,无形中挤占掉其他经济成分的市场,你说公平吗?  政府应该提供一个公平平台,创造平等竞争环境,而不是参与经济行为。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151楼
22:47:00   呵。。你就明说嘛。你和, @长度不过8个最大的不同是你为辩而 辩。首先我没说政府要负责八大投。你自己去看。  -----------------------------  再回复你一下:  一、我说有人不懂银行早就不准认政府担保这个常识,是说的sierpinski,真不是说的你。你没有明说这个问题,他明说了八大投由政府提供了担保。  二、如果为了为辩而辩,我就不会在前几天回贴给你说我俩在反对薄唱红,言论控制和强权人治上的观点取得一致了。你我是认为对一个人做的实事应该肯定,做的坏事应该揭露,而不能搞全盘否定。  三、我是老ID了,你用不着抬一个人来压一个人,我心态好得狠。  四、我内心真实想法:一是肯定薄做的有益的事,表示感谢,同时也寄希望于继任者把重庆搞得更好,说白了表扬薄是想给继任者压力。二是反对温的文革手段,是基于我的朴素民主理念。我一直认为,中国民主得不到实现,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用路线,阶级的手段,把政治弄得很残酷,动不动把对方全盘否定,彻底打倒。而民主的核心是妥协,是互相牵制,当薄代表的一方与温代表的一方斗争时,我希望他俩是互相牵制和妥协,而不是温把薄彻底从地球上抹去。这样,温作为胜利方,会成为新的专制方。不知道你明白我的意思没有?  
  @人世间百媚千红
10:40:00  我也去那贴搬几段重要的过来,权当顶贴。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欢迎。。不要发敏感的东西。谢谢!我们不讨论唱红,打黑。
  发送者:天涯社区 日期: 02:14:00 [回复]   您的帖子[原贴已删。。回长度不过8个,渝州渝民ABC你说什么没看见。。。]现已被隐藏,隐藏的原因:不符合《天涯社区公约》,如有意见请与值班编辑020联系,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  有些时候,也要理解一下天涯,毕竟只能做到这份上,已经不错了。希望那些人不要动不动5毛5毛的。  理解和支持天涯,作为企业,特别是不是国有的企业,苦不苦?累不累?我都能理解。
  @人世间百媚千红
10:45:00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151楼
22:47:00  呵。。你就明说嘛。你和, @长度不过8个最大的不同是你为辩而 辩。首先我没说政府要负责八大投。你自己去看。  -----------------------------  再回复你一下:  一、我说有人不懂银行早就不准认政府担保这个常识,是说的sierpinski,真不是说的你。你没有明说这个问题,他明说了八大投由...........  -----------------------------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投资也一样,我相信你懂!  你的意思,不管目的最终,现在能得到发展就可以?
  对于投资拉动增长,我是很反感的。w的4万万把zg经济带入泥潭,今年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据说还有再次投资的冲动,我哭。。。
  回复第10楼(作者:@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于
11:05)  对于投资拉动增长,我是很反感的。w的4万万把zg经济带入泥潭,今年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据说还有再……  ==========  你有什么好办法保增长?  
  而重庆是一个典型的投资拉动增长型地区。先不说对错,看大家怎么解读。百度一下数据:  自年开始推进国资改革,重庆国有资产从1700亿元发展到如今1.46万亿的规模。  承接了重庆城市建设任务的“八大投”,短短5年时间其资产总额达到了3200亿元,累计投资2000亿元。在操作模式上,重庆向“八大投”注入土地资产,使其从银行处获得抵押贷款。这就是所谓的土地财政吧。。  2008年,重庆大规模的投资运动有增无减“森林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等五个重庆,4年投资达1.3万亿。尤为典型的是,2009年重庆由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资金量达到5300亿元,而当年财政预算收入为1165.7亿元,缺口全依赖“八大投”来融资。  2011年8月份披露的重庆市地方债务数据显示,统计区县政府债务总额约为2159亿元,市一级政府债务约5000亿元,而重庆预算内收入仅1488亿元。  以2009年为例,重庆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中央的4万亿投资配套计划,由重庆市主导的道路、桥梁、旅游、水务、旧城改造等基建项目的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重庆2009年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1000多亿元,缺口全依赖“八大投”来融资。  公租房建设的总投资规模超过700亿元。如果考虑到政府划拨3万亩土地投入建设,由此损失的土地收益达500亿元,占重庆2009年至2011年3年财政收入约6000亿元的1/5。  至于重庆的地方债务有多少?官方避而不答。多位专家称,其他地方政府也在大量举债投资,相比重庆规模小得多。  所以回避八大投,来说政府债务。有点不厚道!只能说自欺欺人!
  @专攻上半身
11:23:00  回复第10楼(作者:@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于
11:05)  对于投资拉动增长,我是很反感的。w的4万万把zg经济带入泥潭,今年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据说还有再……  ==========  你有什么好办法保增长?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m.tianya.cn  -----------------------------  为什么要保增长?我问你,你的收入增长了吗?增长了多少?鸡得屁的增长和你的关系真不大。  为什么要保增长?-----我以小人之心猜测;1)维稳需要2)领导面子。和我等p民有多大关系?
  回复第3楼,@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大量的国有资本进人市场,再加外资有条件的进人,无形中挤占掉其他经济成分的市场,你说公平吗?  政府应该提供一个公平平台,创造平等竞争环境,而不是参与经济行为。  --------------------------  手机上网不方便,简短回复。就你说这个问题,你说对了,但这应从中央进行顶层设计和改革,以此批评重庆是不对的。  
  经济的发展自然有他的规律,会通过市场来调整。政府的干预是最坏的,特别是在我天朝。当然mi国也有政府的干预,太深的我懂不了。
  @平凡人LLJ
11:03:00  http://cq.cqnews.net/cqztlm/cj/cjyth/9079.htm  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EFO.htm  重庆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高投公司")于日经重庆市人民政府同...........  -----------------------------  你这是什么意思?是想说是谁在任的时候?!我没说谁的责任,我只是对8大投提出问题。和谁没关系!明白?
  回复第12楼,@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而重庆是一个典型的投资拉动增长型地区。先不说对错,看大家怎么解读。百度一下数据:  自年开始推进国资改革,重庆国有资产从1700亿元发展到如今1.46万亿的规模。  承接了重庆城市建设任务的“八大投”,短短5年时间其资产总额达到了3200亿元,累计投资2000亿元。在操作模式上,重庆向“八大投”注入土地资产,使其从银行处获得抵押贷款。这就是所谓的土地财政吧。。  2008年,重庆大规模的投资运动有增无减“森林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等五个重庆,4年投资达1.3万亿。尤为典型的是,2009年重庆由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资金量达到5300亿元,而当年财政预算收入为1165.7亿元,缺口全依赖“八大投”来融资。  2011年8月份披露的重庆市地方债务数据显示,统计区县政府债务总额约为2159亿元,市一级政府债务约5000亿元,而重庆预算内收入仅1...  --------------------------  其实昨晚讨论巳说明,八大投属独立法人,其债务属企业债务与政府无关。审计署审计结论可信,李信谣材料90%内容属造谣。  关于八大投融资模式,是经营城市的很好方法。中国不政改,很多资源就握在政府手中。如何发挥作用,黄提供了很好思路。至于政改,那不是薄黄能主导的事。  
  @人世间百媚千红
11:38:00  回复第3楼,@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大量的国有资本进人市场,再加外资有条件的进人,无形中挤占掉其他经济成分的市场,你说公平吗?  政府应该提供一个公平平台,创造平等竞争环境,而不是参与经济行为。  --------------------------  手机上网不方便,简短回复。就你说这个问题,你说对了,但这应从中央进行顶层设计和改革,以此批评重庆是不对的。......  -----------------------------  我已说过重庆经济的发展,在其他城市都能找到影子,问题也同样!重庆只是更夸张,没有最,只有更。所以你不能把有问题归顶层,有成绩归地方。  希望更多人明白,现发展模型有问题,全面反思,有共识,才能促进(中央进行顶层设计和改革)
  @人世间百媚千红
12:01:00  回复第12楼,@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而重庆是一个典型的投资拉动增长型地区。先不说对错,看大家怎么解读。百度一下数据:  自年开始推进国资改革,重庆国有资产从1700亿元发展到如今1.46万亿的规模。  承接了重庆城市建设任务的“八大投”,短短5年时间其资产总额达到了3200亿元,累计投资2000亿元。在操作模式上,重庆向“八大投”注入土地资产,使其从银行处获得抵押贷款。...........  -----------------------------  再争这问题没有必要了。。。我也说的很清楚。这只是统计口问题。
  回复第16楼,@人世间百媚千红  已删除  --------------------------  遭删了,遭不住。  
  政府把城市当企业来经营,我是反对的。你的观点和我相反。具体的已经争了几次,多说无益。你可以保持你的观点,我同样也可以坚持我的观点。
  通用电气董事长:成都葛市长是GE市长 GE公司是葛公司  老外就是老实。你让企业情何以堪?  还有富士康之类的就不说了。
  记号  
  老外就是老实。你让企业情何以堪?  -------------------------------------改  老外就是老实。你让其他企业情何以堪?
  国进民退是正确的。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23:48:00  @长度不过8个 164楼
23:21:00  对不起,我记错了,刚刚在网上查了一下,不是联合国,是世界银行。  我把09年初的一篇文章复制一段:  重庆的“八大投”模式引起了世行的关注。2006年,世界银行启动了对重庆市八大投资集团现象的专题研究,形成了《关于中国重庆国有投资集团公司的技术援助报告》。昨天的会上,世界银行发布了这一报告,并认为,“重庆模式”对中国和世...........  -----------------------------  感谢你的文章,我认真学习了。  但我不明白的是,文章说的中国的问题,而我们在讨论的是重庆的问题,难道中国制度安排上的问题能归到重庆头上?  实际上,对文章中提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郊5%的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利,而95%的偏远地区农民不能从中受益的问题,其实重庆创造的地票制度,则比较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查查,仔细看看。  
  @人世间百媚千红
13:04:00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23:48:00  @长度不过8个 164楼
23:21:00  对不起,我记错了,刚刚在网上查了一下,不是联合国,是世界银行。  我把09年初的一篇文章复制一段:  重庆的“八大投”模式引起了世行的关注。2006年,世界银行启动了对重庆市八大投资集团现象的专题研究,形成了《关于中国重庆国有投资集团公司的技术援助报告》。昨天的...........  -----------------------------  《中国经营报》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份报纸。刚巧在这里找到,关于重庆地票的报道。我对地票说实在,连一点概念都没有。还是2011年报道,正是最红的时期。  重庆地票调查:失地农民收益有限  土地短缺一直是地方政府颇为纠结的发展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成都和重庆先后进行了“地票”交易试点。  但两个试点城市遭遇了两种境遇,前者被叫停,后者交易金额达到了上百亿元,在重庆地票交易火爆之时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关注。7月14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副总裁王晓芹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国土资源部上个月考察重庆之后,近期还会有几个国家部委来渝进行调研。”  有观察人士认为,重庆地票交易模式很可能向全国推广,为此,记者深入试点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地票交易一些环节存在问题。  上游交易被指补偿不到位  目前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对于每桩地票成交的实际价格并未及时公布。  截止到2011年6月底,成立只有两年多的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成交量达到了103.29亿元。  “地票是什么东西哦?” 尽管重庆地票成交额已达上百亿元,但“地票”这个词对于江津李市镇孔目村村民李红而言(化名)却显得异常陌生。江津李市镇孔目村是重庆第一桩地票交易的诞生地,日推出的这桩地票每亩价格达到了8.53万元。然而为这桩地票贡献了宅基地的李红却并不清楚这与她有什么关联。她说:“只是晓得政府组织我们将老宅子复垦了之后补助了一些钱,但是很多人都说政府没有给足补偿款。”  记者了解到,和李红有同感的村民不在少数,当地村民对于宅基地复垦后的补偿抱怨颇多,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都声称只拿到很少的宅基地补贴。  对于村民的抱怨,江津李市镇国土所有关人士如此回应记者:“我们是按照《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切实保护耕地全力推进城乡统筹的意见(试行)》(江津府发[2010]58号)对统一复垦农户进行补助。”该意见中明确提出,宅基地补助,一是按照6000元/亩的标准给予农户构、附着物补偿;二是按照6600元/亩的标准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所有权人收益。  尽管当地国土部门否认了补助没有到位的指责,承担地票交易功能的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副总裁王晓芹却坦承:“江津孔目村村民反映的补助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江津复垦的时候,其实地票还没有出现,因此在交易后出现了一些衔接上的问题,农民也有些误会,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也很重视,正在了解一些情况。”她说:“江津区刚刚与我们进行了会谈,也积极主动准备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正。”  重庆地票制度设计者之一,曾赴孔目村进行调研的重庆社科院区域研究所所长陈悦则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与地票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也有一定关系,农民并没有作为主体直接参与到地票交易,并不清楚地票交易的情况,要让农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证需要对运行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  对此,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方面也表示,将在今年下半年重点进行地票价款的监督机制,对区县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农民的利益。王晓芹还表示,还会进一步加大地票的宣传力度,让农民更明确了解地票情况。  据悉,日,重庆市国土局还出台《关于规范地票价款使用促进农村集团建设用地复垦的指导意见》(渝国土房管384号文),按照该指导意见,地票交易后农户所得每亩不低于9.6万元、集体经济组织每亩所得不低于1.7万元。  目前地票交易每亩成交价格多在20多万元,扣除相关成本农户所得应该远远超过了9.6万元每亩。然而,目前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对于每桩地票成交的实际价格并未及时公布。  重庆户籍改革扩容地票规模  随着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势必会形成大量的宅基地退出,通过宅基地复垦之后就会形成源源不断的地票。  地票交易的透明程度还有待改进之际,重庆地票交易的规模却在悄悄的扩大。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高层透露,按国土资源部要求,地票交易规模限于国家给重庆用地指标的10%,即1万到1.5万亩。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在今年上半年发布了三次地票出让公告。2月24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发布的公告显示,按照底价16万元/每亩的起始价格出让1万亩地票。3月28日,又有7800亩地票进行了公示。随后的4月27日,该交易所再次发布公告称将以18万元/每亩的价格出让6600亩地票。据悉,三场出让已经顺利完成。三场地票交易的成交量已经超过重庆用地指标10%的限制,达到了2.44万亩。  这仅仅只是今年上半年的成交量,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除计划近期还将举行一次地票出让之外,下半年应该还会有多宗交易。有接近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的人士透露,重庆每年将会在地票交易上达到5万亩,成交金额每年将会突破百亿元大关。对此,王晓芹予以了否认,“我们并没有拟定一个大致规模,只是会根据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而调整,尽量满足农民对于宅基地出让的需要。”尽管农村土地交易所并不愿意透露今后每年的大致计划,但是随着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地票交易的来源其实正在逐步扩大。  去年启动的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推动了215万农村居民转户,农村居民转户后形成的宅基地复垦成为重庆地票的重要来源。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曾在今年3月举行的重庆市2011年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议上表示,重庆市将拿出50亿元周转金为土地流转托底,转户农民的宅基地推出补偿由农村土地交易所平衡,只要农民愿意退出,就可形成地票,并通过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实现“流转”。这被视为重庆政府层面结合户籍制度改革,扩大地票交易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重庆市农委的计算表明,重庆一个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并退出宅基地,可节约建设用地170平方米,如果未来10年重庆有1000万农民转户进城,就可复垦增加耕地250多万亩。这意味着,如果复垦耕地上市将形成250万亩地票。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数字,但是随着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势必会形成大量的宅基地退出,通过宅基地复垦之后就会形成源源不断的地票。  二级市场交易期待更公平  八大投单笔交易均在千亩之上,但这一环节也被指摘,因为以千亩为单位会打压价格,最终难惠于农民。  如此巨量的交易规模,那么地票最终的买家是谁?记者了解到,买家中频频出现重庆八大投(泛指重庆地产集团、重庆城投公司等国有投资集团)的身影。  八大投单笔交易往往千亩之上,但这一环节也被指摘,因为以千亩为单位会打压价格,最终难惠于农民。  以今年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4月24日公布的信息为例,此次6600亩地票分成8份(1000亩6份、500亩1份、100亩1份)。这样的情况在已经进行的23场交易中并不鲜见。一直关注地票的陈悦表示,“应该进一步将这些大单进行拆分,不然上千亩一单的地票纯粹就是为重庆储备了土地需要指标的八大投这些国企量身定做,成交价格基本上就是挂牌价格,不利于充分让农民获得收益的初衷。”她说,“本来市场化的产品,却变成了非市场化的交易。”  事实证明,地票每单规模一旦低于1000亩以下,都获得了市场的追捧。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成交的最高一笔地票就是一笔几十亩的交易,该笔交易每亩成交价格达到了30多万元。显然,一旦将块头巨大的地票进行拆分,势必提高地票成交价格,按照地票溢价部分主要返还给农民的原则,能够极大地提高农民的收益。  然而,对于将地票拆分为更小的单位,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却表示了担心。王晓芹表示,“一旦拆分更小的单位,势必造成地票成交价格上涨,这样可能会像成都地票那样昙花一现。”  “成都在去年12月推出了第一场地票交易,其将2000亩建设用地指标,分为10亩、20亩、30亩、50亩、100亩、150亩、200亩共30个标的,此次交易异常火爆,成交均价达到了76.47万元/亩。火爆的价格也刺激了国务院,叫停了成都地票交易。目前,成都地票交易制度由 准入 变成了 准用 ,一字之差增加了附加条件和成本。”王晓芹说,“现在重庆的地票还处于试验阶段,改革的初期希望走得更稳一些,要避免出现半途而废难以为继的情况。”  陈悦还建议进一步推动地票二级市场。去年下半年,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执行总裁黄茂军曾表示,重庆正在研究地票流通问题,即二级市场的建立。一旦二级市场逐步建立,地票可以更快速地进行分配和转让之后,地票的价值或许可以得到更多企业的认可。这也势必让地票的一级市场价格得到进一步的攀升。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yb [网易重庆市网友]:
14:27:08 发表 我是重庆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我们那里,叫把房子卖了,户口专为城镇户口。(土墙180一个平方米,砖墙280一个平方米)在给你6000元的每人的头费,像我家是土墙100平方米左右,国家给个2-3万就叫你滚蛋去自生自灭,现在2-3万能做什么啊,下半身父母怎么过。
  回复第29楼,@人世间百媚千红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23:48:00  @长度不过8个 164楼
23:21:00  对不起,我记错了,刚刚在网上查了一下,不是联合国,是世界银行。  我把09年初的一篇文章复制一段:  重庆的“八大投”模式引起了世行的关注。2006年,世界银行启动了对重庆市八大投资集团现象的专题研究,形成了《关于中国重庆国有投资集团公司的技术援助报告》。昨天的会上,世界银行发布了这一报告,并认为,“重庆模式”对中国和世...........  -----------------------------  感谢你的文章,我认真学习了。  但我不明白的是,文章说的中国的问题,而我们在讨论的是重庆的问题,难道中国制度安排上的问题能归到重庆头上?  实际上,对文章中提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郊5%的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利,而95%的偏远地区农民不能从中...  --------------------------  其实我对地票有不同意见,以前我曾专门发贴,支持以租赁方式进行土地流转,而非地票。  
  回复第30楼,@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人世间百媚千红
13:04:00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23:48:00  @长度不过8个 164楼
23:21:00  对不起,我记错了,刚刚在网上查了一下,不是联合国,是世界银行。  我把09年初的一篇文章复制一段:  重庆的“八大投”模式引起了世行的关注。2006年,世界银行启动了对重庆市八大投资集团现象的专题研究,形成了《关于中国重庆国有投资集团公司的技术援助报告》。昨天的...........  -----------------------------  《中国经营报》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份报纸。刚巧在这里找到,关于重庆地票的报道。我对地票说实在,连一点概念都没有。还是2011年报道,正是最红的时期。  重庆地票调查:失地农民收益有限  土地短缺一直是地方政府颇为纠结的发展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成都...  --------------------------  我曾97年读大学时就农村改革专门调研过,土地租赁流转,大部分农民进城,农村集约化耕种,是我调研后结论。黄后来搞的思路除地票外,基本和我一致。  
  我对重庆政府不信任,为什么搞地票,不搞其他保障机制,双方都能接受再来推行地票,可能前面的做好了,后面的不用地票都可以完成,要知道人们要地如命是因为保障体制没有和有保障体制但没有给人们足够的信任。骗了人家的地,你叫农民的后半生怎么活?
  回复第34楼,@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我对重庆政府不信任,为什么搞地票,不搞其他保障机制,双方都能接受再来推行地票,可能前面的做好了,后面的不用地票都可以完成,要知道人们要地如命是因为保障体制没有和有保障体制但没有给人们足够的信任。骗了人家的地,你叫农民的后半生怎么活?  --------------------------  相反,除地票外,我对黄的户籍改革,土地流转相当支持。  
  。  
  支持楼主!
  @傲世无霜 195楼
00:11:00   你不就是指的靠近汽博的民心佳园个嘛,起先本来想提的,唯一口岸最好,同时也是毗邻机场路而亮相率最高的公租房代表楼盘,中央和其他省市领导一到重庆就看得到的民生工程啊  -----------------------------  我曾经去过两个公租房楼盘参观,并且由此认识了3个刚毕业外地的大学生在重庆工作,住进这两个小区。  他们是真心感谢政府做了一件好事。  而且我了解了黄对公租房资金来源和设计,并且明白公租房由于没有产权交易,对市场经济的商品房买卖不会有根本冲突  我更加支持这个政策了。  我其实对黄的公租房的一个设计是反对的。我反对黄设计的公租房在五年后可以出售,我反而认为公租房应该一直租下去,不允许出售。因为出售就涉及产权交易,对商品房市场化销售是不公平的。  
  这样的讨论,很好。  我先把我的立场申明一下,免得被有些人(注:绝对不是指和我理性讨论的几个人)认为又是为某人翻案。  1、对某人,我无意支持或反对,别人随便说什么,我不参与讨论。  2、对批评重庆的,只要有理有据,或者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我都不反对,愿意一起讨论,就像现在这样。  3、对那些用虚假的数据、歪曲的事实来抹黑重庆的,我会站出来反驳,因为我就是重庆的市民。
  对于楼主的总体思路,政府不能过度干预经济,我认为是正确,长远来看,中国应该走上这条道路。  但这就像民主政治和威权政治一样,民主政治通常不能作出最好的抉择,而是能够保证不会作出最坏的选择。而威权政治则极易出现两个极端,最好或最坏。最好固然是好的,但一旦出现最坏,结局将是毁灭性的,所以,民主政治应该是大势所趋。  放到重庆来说,你认为重庆在政府经营城市、干预经济上走在全国前面,这点我同意,但结论和你相反,我认为这是在现有条件下,重庆做得很好的方面,就是在两个极端中,重庆做到了好的极端。这个我们可以一项项来讨论,但一定要一个前提,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作为地方政府,最大的目标是加快本地的发展。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30楼
13:40:00   《中国经营报》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份报纸。刚巧在这里找到,关于重庆地票的报道。我对地票说实在,连一点概念都没有。还是2011年报道,正是最红的时期。  重庆地票调查:失地农民收益有限  土地短缺一直是地方政府颇为纠结的发展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成都和重庆先后进行了“地票”交易试点。  但两个试点城市遭遇了两种境遇,前者被叫停,后者交易金额达到了上百亿元,在重庆地票交易火爆之时也......  -----------------------------  这篇文章,我仔细看了,我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一下,你看看有没有偏差。  文章并未对地票制度从制度的合理性上提出质疑,仅仅是从两个操作层面,认为这项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个是过程不够透明,导致农民收益有限,一个是二级市场应更公平,把每次交易额缩小。  为方便你了解地票制度,同时也为百媚千红简要介绍一下这项制度的大致操作程序。  国家为保住耕地红线,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基本上是目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地票一方面缓解了土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解决了级差地租问题,让偏远地区的农民也能分享城市开发的收益。  地票的主要来源是偏远地区的农民宅基地,大家都知道,偏远地区的青壮年农民基本上都进城打工了,其中不少在城市站稳之后,把一家老小都接进城,农村的宅基地已经闲置荒废,这种房子,基本上送给人都没人要的。如果把房子推了,复垦为耕地,就形成了地票。  一方面,由于多出了一块耕地,地方政府就可以在国家原有的土地指标之外,另外拿出一块相同面积的耕地来开发,缓解了土地制约。  另一方面,拿来开发的地肯定就在城市附近,原来那块复垦的耕地依然还在偏远农村,不会有谁去买,而一旦变成市郊的可开发用地,价值肯定就会几十倍几百倍上涨,也就是说,原来农民手中几乎不值钱的地,这下变得值钱了。根据地票制度设计,除去复垦为耕地的成本,地票卖出的钱,农民可以分到85%。现在一亩地票能卖20来万,理论上农民能拿到十几万,对他们在城市扎根,是有相当大的好处的。
  写得透彻,标记一下!
  @长度不过8个
22:54:00  -----------------------------  你继续,你不继续我发言了哟。
  回到楼主帖子的主题:八大投  我认为,八大投的产生,不是一厢情愿,就是政府想圈钱而成立的,完全是为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面临资金紧张问题而成立的。  可能你会说,那别的城市都有这种问题,那为何他们没有类似的八大投?我只能说,一个是他们只想按步就班发展,一个就是他们也想超常规,但受能力所限,设计不出或者操作不下这样的投融资平台。  有一个概念要说明,八大投是投融资平台,虽然也是国企,但和两桶油、移动、电信这样的资源垄断型国企不同,那些领域是限制民企进入,而八大投的领域,是不可能有民企愿意进入的。  举两个例子,高发司、高头司,一个修高速,一个修农民道路。修农民道路就不说了,除非哪个老板哈了,或者做点慈善,才会投钱。修高速,沿海民企抢着修,因为修好能赚钱。但在重庆,成本是沿海的一倍以上,通车头几年车流量只有沿海的几分之一,没得哪个民企愿意来修。怎么办?不靠国企,现在的两千公里高速路,不知道哪年才能完成。  另一个例子,嘉化厂,你是外地人可能不知道,重污染企业,基本上在主城最中心,老企业,工艺落后,接近破产。只有搬迁,才能解决城市污染,企业也能借机进行技改,起死回生。几千人的厂,搬迁要几十亿,钱哪里来?银行绝对是借不到的,虽然可以退出主城的一块地,但哪个开发商敢提前几年拿钱来买?最后是渝富拿了这笔钱,三四年后把地卖了,基本打平。不靠这样的平台,你认为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讨论八大投的债务,有个重要因素一定要考虑,就是八大投不同于一般企业,理论上说,普通企业借钱越少越好,而八大投本来就是投融资平台,其使命就是借钱,当然是借得越多越好,只要负债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都是没问题的。甚至可以极端点说,不管你负债多少,只要最后你能周转得过来,那就是本事。而现在的八大投,负债率还是在警戒线以内的。  开始我就说了,政府对八大投防范风险有三条措施,但万一还是有某个或者某几个出现问题,要破产了,除了八大投的几千亿资产外,政府手里还有一万亿左右的国资,挽救几个平台的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13楼
11:37:00   为什么要保增长?我问你,你的收入增长了吗?增长了多少?鸡得屁的增长和你的关系真不大。  为什么要保增长?-----我以小人之心猜测;1)维稳需要2)领导面子。和我等p民有多大关系?  -----------------------------  呵呵,保增长的原因不是你猜测的这两个。  国家GDP每年最低要保持8%的增长,这是综合考虑了就业等因素得出的结论,很多经济问题、社会矛盾,的确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才能解决和缓解的。
  @兰花村潜水员 28楼
12:20:00   国进民退是正确的。  -----------------------------  有一个数据我不知道你清楚不:重庆非公经济占比一直在逐年提高,去年是61%点几,在全国处于第五还是第六位。  之所以外界有国进民退的感觉,我觉得大概是这些年对国企成就宣传得很多,而重庆民企在摩帮风光之后一直缺乏一批在国内叫得响的民企的原因。
  @人世间百媚千红 43楼
23:11:00   你继续,你不继续我发言了哟。  -----------------------------  呵呵,今天我到此为止,你请。
  作者:长度不过8个 只看此人 回复时间: 22:54:00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30楼
13:40:00   《中国经营报》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份报纸。刚巧在这里找到,关于重庆地票的报道。我对地票说实在,连一点概念都没有。还是2011年报道,正是最红的时期。  重庆地票调查:失地农民收益有限  土地短缺一直是地方政府颇为纠结的发展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成都和重庆先后进行了“地票”交易试点。  但两个试点城市遭遇了两种境遇,前者被叫停,后者交易金额达到了上百亿元,在重庆地票交易火爆之时也......  -----------------------------  这篇文章,我仔细看了,我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一下,你看看有没有偏差。  文章并未对地票制度从制度的合理性上提出质疑,仅仅是从两个操作层面,认为这项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个是过程不够透明,导致农民收益有限,一个是二级市场应更公平,把每次交易额缩小。  为方便你了解地票制度,同时也为百媚千红简要介绍一下这项制度的大致操作程序。  国家为保住耕地红线,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基本上是目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地票一方面缓解了土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解决了级差地租问题,让偏远地区的农民也能分享城市开发的收益。  地票的主要来源是偏远地区的农民宅基地,大家都知道,偏远地区的青壮年农民基本上都进城打工了,其中不少在城市站稳之后,把一家老小都接进城,农村的宅基地已经闲置荒废,这种房子,基本上送给人都没人要的。如果把房子推了,复垦为耕地,就形成了地票。  一方面,由于多出了一块耕地,地方政府就可以在国家原有的土地指标之外,另外拿出一块相同面积的耕地来开发,缓解了土地制约。  另一方面,拿来开发的地肯定就在城市附近,原来那块复垦的耕地依然还在偏远农村,不会有谁去买,而一旦变成市郊的可开发用地,价值肯定就会几十倍几百倍上涨,也就是说,原来农民手中几乎不值钱的地,这下变得值钱了。根据地票制度设计,除去复垦为耕地的成本,地票卖出的钱,农民可以分到85%。现在一亩地票能卖20来万,理论上农民能拿到十几万,对他们在城市扎根,是有相当大的好处的。  ---------------------------------------------------------------------------  我讲一个最近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我女朋友是成都的,她家要农转非。因为她的土地要征用。因为我不方便过分干预她家的事,所以随便的问了几个问题,希望也可给你带来参考意义。  1)可反对征用吗?不行,强制性征用,但可以补偿 或者置换土地。  2)如果是政策补偿,那就是非农村户口。至于补贴,福利等不清楚。  3)保留农村户口,可置换土地。  请问1)同样的土地面积,不同的位置,价格能一致吗?差价能补吗,怎么补?  2)非农村户口。这点补贴,福利有什么用。补贴,福利能通过谈判解决吗?能有享受城镇待遇吗(其实现在还有什么待遇)?我不清楚!  所以我叫我女朋友保留农村户口,在没有能力和政府平等前,还是建议暂时不要农转非。在我老家农村户口好过城镇户口,而且好的太多了。  我的理解是:政府为了加快所谓的城市化进程,就名义上自愿,暗地里采取各种手段逼迫你转,最终目的就是让你农转非,为了加快其所谓的“城市化进程”为了一个虚假的数字,一个虚假的城市化水平..主要目的还是想要土地。
  重庆市发展民营经济大会6月8日在渝召开。张德江在讲话中说,要进一步健全法制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财产不受侵犯,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经营不受干扰,旗帜鲜明地维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不懂经济,问个题外话:是否意味着今后的增长模式或叫方式会有所调整或改变
  今天有点忙,抽空再回。  
  长度不过8个,有一个理解是错的。吃饭时间来解释。  
  作者:长度不过8个
回复日期: 23:55:00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13楼
11:37:00   为什么要保增长?我问你,你的收入增长了吗?增长了多少?鸡得屁的增长和你的关系真不大。  为什么要保增长?-----我以小人之心猜测;1)维稳需要2)领导面子。和我等p民有多大关系?  -----------------------------  呵呵,保增长的原因不是你猜测的这两个。  国家GDP每年最低要保持8%的增长,这是综合考虑了就业等因素得出的结论,很多经济问题、社会矛盾,的确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才能解决和缓解的。   ----------------------------------------------------------------  你说的这几点就是维稳需要!d国想用经济发展来掩盖社会矛盾。所以在经济发展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整体健康经济发展的思想,或者整体健康经济发展它已顾不上了,因为基层社会的矛盾越演越烈。  在这里不讨论社会矛盾。。。太敏感。  听说这几天重庆。。。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11:37:00  @专攻上半身
11:23:00  回复第10楼(作者:@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于
11:05)  对于投资拉动增长,我是很反感的。w的4万万把zg经济带入泥潭,今年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据说还有再……  ==========  你有什么好办法保增长?......  -----------------------------  为什么要保增长?我问你,你的收入增长了吗?增长了多少?鸡得屁的增长和你的关系真不大。  为什么要保增长?-----我以小人之心猜测;1)维稳需要2)领导面子。和我等p民有多大关系?   ————————————————————  不保增长
会亡党亡国的
  作者:长度不过8个
回复日期: 23:59:00  @兰花村潜水员 28楼
12:20:00   国进民退是正确的。  -----------------------------  有一个数据我不知道你清楚不:重庆非公经济占比一直在逐年提高,去年是61%点几,在全国处于第五还是第六位。  之所以外界有国进民退的感觉,我觉得大概是这些年对国企成就宣传得很多,而重庆民企在摩帮风光之后一直缺乏一批在国内叫得响的民企的原因。   ------------------------------------------------------  说农村问题,地票之类的我就不知怎么说好。。。水平很差。。呵呵,将就吧  (重庆非公经济占比一直在逐年提高,去年是61%点几,在全国处于第五还是第六位。)请你注意“非公经济”自己几字。这里包括外资,它对鸡得屁的贡献是巨大的,不夸张。而解决当地城市的收入,是很少的,这也是很多发达城市不怎么喜欢富士康之类的原因。  吃饭先,回来再百度。我想看看重庆非公经济中的民企,特别是小营企业的占比。这个对当地城市和人的贡献是多少。这才是非公经济的重点。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12:33:00  作者:长度不过8个 回复日期: 23:59:00  @兰花村潜水员 28楼
12:20:00  国进民退是正确的。  -----------------------------  有一个数据我不知道你清楚不:重庆非公经济占比一直在逐年提高,去年是61%点几,在全国处于第五还是第六位。  之所以外界有国进民退的感觉,我觉得大概是这些年对国企成就宣传...........  -----------------------------  请你注意“非公经济”自己几字。这里包括外资,它对鸡得屁的贡献是巨大的,不夸张。而解决当地城市的收入,是很少的,这也是很多发达城市不怎么喜欢富士康之类的原因。  吃饭先,回来再百度。我想看看重庆非公经济中的民企,特别是小营企业的占比。这个对当地城市和人的贡献是多少。这才是非公经济的重点。  ———————————————————  你让广东
深圳 情何以堪?
  @专攻上半身
12:46:00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12:33:00  作者:长度不过8个 回复日期: 23:59:00  @兰花村潜水员 28楼
12:20:00  国进民退是正确的。  -----------------------------  有一个数据我不知道你清楚不:重庆非公经济占比一直在逐年提高,去年是61%点几,在全国处于第五还是第六位。......  -----------------------------  关于广东,你自己去分析。我个人感觉珠三角,特别是深圳,佛山,中山,广州民企,小营企业,服务行业发展不差的。没具体分析,东莞这几年就差了很。深圳华为,腾讯之类。。不说这。
  2011年重庆分经济类鸡得屁占比民营经济48。9,公有经济38。3
外资12。8  ---------------------------------------------------------------------------  刚刚百度时,发现一件奇怪的事。2012年3月被撤下的陈存根怎么现在又是人大主任了?  不知搞什么?  -----------------------------------------------------------------------------
  嘉化厂,你是外地人可能不知道,重污染企业,基本上在主城最中心,老企业,工艺落后,接近破产。只有搬迁,才能解决城市污染,企业也能借机进行技改,起死回生。几千人的厂,搬迁要几十亿,钱哪里来?银行绝对是借不到的,虽然可以退出主城的一块地,但哪个开发商敢提前几年拿钱来买?最后是渝富拿了这笔钱,三四年后把地卖了,基本打平。不靠这样的平台,你认为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  分析具体的企业我比较喜欢。你简短的说一下。嘉化厂财务状况,公司的竞争地位,  公司这些年来的的成长率,员工的收入增长?这些是可以量化的。有些无法量化,熟悉这家企业的朋友也可以说说,它的管理能力,公司文化等等。 一个企业的优势是指该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有的良好的企业形象、完善的服务系统、先进的工艺设备、独特的经营技巧、稳定的市场地位、与买方、供方和企业员工之间诚信的协作关系以及企业所拥有的优势资源、技术、产品以及其他特别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这样的平台,解决,提升没有?我再去百度。网络真是个好东西
  奶奶的,只有一篇03年文章。不知现在怎么样?将就将就吧  本报讯
"搬厂不能搬污染”,这是重庆市政府决定将嘉化从主城区搬迁到荣昌郊区时再三强调的事情。但昨日环保世纪行渝西检查组在荣昌发现,该厂并没有得到环保部门批准,却已开始试生产,而且事隔3个月之后,该厂的环保设施竟还未完全建成。环保检查组称,主城企业必须贯彻市政府“搬厂不能搬污染”的指示。
荣昌环保局称,虽然市政府和环保部门多次要求嘉化新厂必须先建设环保设施再投产,但嘉化新厂在环保设施未完全到位情况下,未经相关部门批准,擅自从8月中旬开始生产高锰酸钾。荣昌环保局当即要求其整改。可是直到昨日,检查组仍发现该厂环保设施仍未到位,由此带来的危害就摆在所有人眼前。在现场,生产废水从高锰酸钾车间外一堡坎处直接排出,沿梯田里挖掘的水渠缓缓流淌,在破坏地表环境同时更影响到地下水的质量;含有褚红色泥土样的锰渣被随意堆放在工地上,因没有防渗漏措施,同样会对土壤和水质产生影响。荣昌环保部门称,在今年8月检测其水样时,也发现有明显超标现象。
“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如此操作实在不应该”,市人大城环委主任杨荣良表示,虽然嘉化厂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锰酸钾生产企业,但当初将其搬出主城区就明确要求不是去污染荣昌,“区县市民也应该享受没受到破坏的生活”。
  ----------------------------------------------------------------  如果是这样的企业,就应该倒闭。救它干什么?浪费纳税人的钱!当初就应该把它关了。政府要做的主要工作没做好,比如环保监督。企业能不能发展,是它自己的事。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49楼
00:21:00   我讲一个最近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我女朋友是成都的,她家要农转非。因为她的土地要征用。因为我不方便过分干预她家的事,所以随便的问了几个问题,希望也可给你带来参考意义。  1)可反对征用吗?不行,强制性征用,但可以补偿 或者置换土地。  2)如果是政策补偿,那就是非农村户口。至于补贴,福利等不清楚。  3)保留农村户口,可置换土地。  请问1)同样的土地面积,不同的位置,价格......  -----------------------------  第一,你女朋友遇到的问题,和地票完全扯不上边,是征地拆迁问题,在这上面,重庆和全国一样的,没什么特别的制度政策。  第二,我认为你看问题有些绝对化,认为只要政府征用了农民的土地,都是不好的。其实有两点需要清楚,一是你所说的政府暗地里逼着农民转非,目的只是要农民地的情况,理论上只会出现在城镇周边,有开发价值的地区,偏远农村的地,政府拿来也卖不到钱,何必要逼农民?所以,对重庆能够帮助偏远农村农民将建设用地最大价值变现的地票,你可以从其他方面质疑,但请不要从政府想拿农民地的角度去猜测。二是国家对每个省市,每年都有用地指标并严格督查,地方政府想在不违反的前提下多征地多用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个说重庆高速路不赚钱的是扯淡。新修的高速路可能前几年不赚钱,亏本,但是越到后面越赚钱。老高速路,比如成渝那是太赚钱了,一年至少6个亿的利润吧。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57楼
12:33:00   说农村问题,地票之类的我就不知怎么说好。。。水平很差。。呵呵,将就吧  (重庆非公经济占比一直在逐年提高,去年是61%点几,在全国处于第五还是第六位。)请你注意“非公经济”自己几字。这里包括外资,它对鸡得屁的贡献是巨大的,不夸张。而解决当地城市的收入,是很少的,这也是很多发达城市不怎么喜欢富士康之类的原因。  吃饭先,回来再百度。我想看看重庆非公经济中的民企,特别是小营企业的占比......  -----------------------------  也许全国都是统计的国有和非公,我没找到单独民营的数据。不过,现在非公排名在重庆前面的几个都是沿海省市,照道理其外资的比例应该更高,单独算民营,重庆排名可能还要靠前。  至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城市贡献孰多孰少的问题,我认为各有各的作用,并不是谁的作用就比谁大。至于你说的解决当地城市的收入,我没明白你具体指什么,是对城市财政收入的贡献,还是劳动者收入?这两方面外资企业至少都不会比民企差啊,而且外资更重要的是还能带来观念、人才、管理、市场(黄市长的话)。重庆引进的笔电产业,这一年多开始上规模,已经解决了20万人就业,这个贡献不能说小吧。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60楼
14:16:00   -----------------------------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你对重庆的负面信息是没有仔细甄别的。免去陈存根的市委常委,是他升任人大主任的必然程序。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帖子你偶然发现,你肯定会一直认为重庆有个常委遭下课了。普通人都免不了这样的心理,一旦感情上有偏向,就会选择性接受信息,呵呵。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62楼
14:55:00   如果是这样的企业,就应该倒闭。救它干什么?浪费纳税人的钱!当初就应该把它关了。政府要做的主要工作没做好,比如环保监督。企业能不能发展,是它自己的事。  -----------------------------  呵呵,从你的回复可以明显看出,你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和完全的市场主义者。  几千人的老企业,在十几年前,恐怕任何一个城市都承受不起破产的代价。你说到钱的问题,其实我在前面的例子已经说了,是渝富花钱买了他的地,不该算浪费纳税人的钱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多接触些复杂的实际,思考问题才能更全面。
  今天烂事多。先简单说几句,和你说话要慎重一点,怕又被你抓住尾巴。我不是所谓的经济民族主义者。我不反对外资,很多朋友,同学都在外资混飯吃,我和它们或多或少也有生意往来。只是对外资超国民待遇反感,对政府为了鸡得屁,牺牲市场公平感到愤怒。而且重庆外资gdp贡献最大的可能就是所谓的笔电。这个回公司细说。习惯和千红斗,和你要换套路,呵呵!  
  作者:长度不过8个 只看此人 回复时间: 01:51:00   ---------------------------------------------------  我农民,没文化。深一点的道理,我讲不出来,而且系统性也不好。  我承认我来重庆版,就是黑bo的,他来重庆前,就没好感!可我从来没黑过重庆,而且对重庆也很好感。请你把重庆政府和重庆分开。我相信你也懂。我同样也经常骂这个无耻的zy政府,可我还是爱这个国家!同理!  我10多年的天涯,以前都是潜水,随便看看,很少发言。  从李庄案开始,激怒了我。我一个小人物,只能在网上发点声音,明知无用!  这几年封了几个号,我走南闯北的,见过的,经历过的事很多。。以后有机会,有兴趣,可以在只类讲一些曾经呆上一段时间城市的故事。  这几天静不下心。。
  你应该是体制内的人,有良好的文化教育。可你走过的地方,经历过的事,可能就少了很多。体制内的人生活各方面都稳定,对个人来说这是好事。  关于农村问题,重庆版有一个叫“出来买的”很有见地。最近很少看见他上来。。  有能力的人可能都忙!其实d国农村政策,可以学学台湾。我去过台湾2次,听他们聊过,有印象,没兴趣,就没多了解。
  @豁别个1
01:08:00  那个说重庆高速路不赚钱的是扯淡。新修的高速路可能前几年不赚钱,亏本,但是越到后面越赚钱。老高速路,比如成渝那是太赚钱了,一年至少6个亿的利润吧。  -----------------------------  我觉得我是说清楚了的,修路成本是沿海平原的一倍,通车前几年的车流量只有沿海的几分之一,肯定要亏几年。重庆高速路一公里成本接近一亿,投入上百甚至数百亿,还要亏几年,恐怕现在没得哪个老板愿意做这样的事。  事实上,高投司就是自己投资修好路,几年后车流量上来了,再卖给其他投资者,回笼资金再继续修路。
  @长度不过8个
22:18:00  @豁别个1
01:08:00  那个说重庆高速路不赚钱的是扯淡。新修的高速路可能前几年不赚钱,亏本,但是越到后面越赚钱。老高速路,比如成渝那是太赚钱了,一年至少6个亿的利润吧。  -----------------------------  我觉得我是说清楚了的,修路成本是沿海平原的一倍,通车前几年的车流量只有沿海的几分之一,肯定要亏几年。重庆高速路一公里成本接近一亿.....  -----------------------------  ZF不会卖给什么人的,它们是金蛋。老成渝高速早就收回投资了,按道理不该收费了,不过不收费在中国来说,那是不可能的。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18:19:00  作者:长度不过8个 只看此人 回复时间: 01:51:00  ---------------------------------------------------  我农民,没文化。深一点的道理,我讲不出来,而且系统性也不好。  我承认我来重庆版,就是黑bo的,他来重庆前,就没好感!可我从来没黑过重庆,而且对重庆也很好感。请你把重庆政府和重庆分开。我相信你也懂。我同...........  -----------------------------  谢谢你的坦诚。我不管对方的身份学历,只要讲道理的,我都尊重,看不起那种复读机和张口就只会骂人的。  对B,我总体上也持负面态度,但我对争论这个没兴趣,以前也很少发言,但复读机对重庆的疯狂抹黑让我忍不住了,几次回帖反驳后发现,自己完全是在和复读机对牛弹琴。最后是在前几天那个帖子,看到你们在讨论,才加入了进来。几番讨论下来,感觉很开心。  我不算体制内的人,仅仅是沾点边,前些年也走南闯北去过全国很多地方,农村呆的时间也不短。过几天又要出去一段时间,有机会再切磋。
  @豁别个1
22:35:00  @长度不过8个
22:18:00  @豁别个1
01:08:00  那个说重庆高速路不赚钱的是扯淡。新修的高速路可能前几年不赚钱,亏本,但是越到后面越赚钱。老高速路,比如成渝那是太赚钱了,一年至少6个亿的利润吧。  -----------------------------  我觉得我是说清楚了的,修路成本是沿海平原的一倍,通车前几年的车流量只有...........  -----------------------------  网络就是好啊,刚刚搜了一下,找到这条2006年的消息。另外我记得好像是去年,到合川的高速路也卖了,你可以去搜搜。  “成渝路是重庆转让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高发司经营权转让方式的最初尝试。”高发司融资管理部经理张晓阳告诉记者。  成渝高速公路是我市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由于是连接成都和重庆的一条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1996年四川省交通厅便希望运作成渝路到香港上市融资,后因多种原因没能成功。直辖后,重庆市也准备运作成渝路重庆段到香港上红筹股,结果也因资产包装等问题没能成功。  “后来,重庆交通建设步伐加快,面对资金瓶颈,成渝高速公路融资问题被再次提上议程。”张晓阳介绍,这次选择的是经营权转让的融资方式。  她介绍,上市融资不仅程序复杂、手续费高,上市后还要受证交所严格管理,融进来的资金必须投给效益好的项目。而经营权转让,只需要把这条路的基本资料准备好,然后就可进行招投标直接融资,融进来的资金可以投给那些短期内效益不好,招商比较困难的高速公路。  在方式上,高发司选择的是与招投标的合作伙伴共同组建一家新公司———成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事实证明,转让比上市融资成本更低,更划算。”张晓阳称,成渝高速路的合作伙伴———上海中信基建投资有限公司和重庆高发司双方分别占49%、51%的股份,共同对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段进行经营管理,利润共享。  “当时修成渝高速公路花了18.5亿元,通过转让,拿进来13.2亿元。加上在转让前已经收了几年过路费,转让时基本上已经把成本收回来了。”张晓阳说,去年,高发司与对方协商后再次向银行贷款10亿元,按照比例,高发司又拿进来5.1亿元。  “拿进来的资金作为资本金,可撬动3倍以上的资金。”李祖伟说,“这就相当于六七十亿元资金的扩大效应,按平均造价6000万元/公里计算,可以修50公里以上的高速公路2条。”  事实正是如此,成渝高速公路转让后,资金立即投入到渝长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当时资金捉襟见肘,没有成渝路的转让,就没有今天的渝长高速公路。”李祖伟说。
  其实,这就是国企和民企最大的区别。民企只会干最赚钱的活,国企当然有一部分也在靠垄断地位大把赚钱,但还有一部分在干民企不愿干的脏活苦活。
  蹦跶个蹦跶!哈哈哈~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  重庆变化很快,希望继续关注,特别最近。。。。。
  学习了,收藏了,过段时间再来看。一点不懂经济的人也有点点皮毛的印象了,
  呵呵,来给假行僧顶起
  @长度不过8个 时间: 23:33:00  那几个复读机绝对不是黑BO的  明晓得这种方式会引起人最基本的反感,要黑他何必还用勒种方式?  个人觉得是故意来挑起P民的逆反心态
恶心那些中间派
  @百臂罗汉 83楼   @长度不过8个
时间: 23:33:00  那几个复读机绝对不是黑BO的  明晓得这种方式会引起人最基本的反感,要黑他何必还用勒种方式?  个人觉得是故意来挑起P民的逆反心态
恶心那些中间派  -----------------------------  复读机黑不黑bo我不关心,但他们多数帖子是在抹黑重庆,这是我站出来反驳的原因。  虽然明知对复读机无用,但对那些理智的网友,我觉得还是可以提供一些真实的信息。
  休息几天,人都懒散了,什么都不想动。最近生意一直不好,幸亏有电商的贡献。总量上过的去,但传统的业务,影响还是很大的。连商超业务,都在下滑。  这几天苏宁,天猫等在围攻京东,蛮好玩的。听说今年京东上市又无望了。中国人搞内斗确实有一套,懂的对方的软处。
  雷士照明幸亏上市,权利对市场的支持或者干预,都是危险的。
  @长度不过8个
23:33:00  其实,这就是国企和民企最大的区别。民企只会干最赚钱的活,国企当然有一部分也在靠垄断地位大把赚钱,但还有一部分在干民企不愿干的脏活苦活。  -----------------------------  这段话就不需要反驳了。民企赚不赚钱,不是民企说了算,是市场决定的。国企赚不赚钱,是权利决定的。这段话不应象你这样的人说的。
  民企和国企的具体内容就没必要在这里说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人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明确的说如果国家继续国进民退,这个政府就离死期不远了。民营企业在增加就业、提升资本效率、创新等方面拥有比国营企业、地方政府项目巨大优势。具体的数据有兴趣你去查查。   地方政府越强势的地方,民企生存环境越差。所以有时候政府的不作为,就是大作为。
  话说w代表的zy政府确实也做的不好,今天4万亿,明天又搞多少亿?今天扶持这个,明天扶持那个。今天出老36条,明天出新36条。其实只要一条就够了:一视同仁。退出权利对具体经济运行的干预。
  我们一直是对投资和债务在作辩论。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一项:税收。这是最有说服力的。  下午闲着,去百度百度。
  @百臂罗汉
10:51:00  呵呵,来给假行僧顶起  -----------------------------  呵呵。谢谢先。
  作者:长度不过8个
回复日期: 23:55:00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13楼
11:37:00   为什么要保增长?我问你,你的收入增长了吗?增长了多少?鸡得屁的增长和你的关系真不大。  为什么要保增长?-----我以小人之心猜测;1)维稳需要2)领导面子。和我等p民有多大关系?  -----------------------------  呵呵,保增长的原因不是你猜测的这两个。  国家GDP每年最低要保持8%的增长,这是综合考虑了就业等因素得出的结论,很多经济问题、社会矛盾,的确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才能解决和缓解的。  ====================  经济增长是执政合法性的唯一来源。唯一。
  2011年,重庆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08亿元,增长51%,支出完成1641亿元,增长45.7%。  经济增长16.5%,政府财政收入却增长51%,这说明在收入分配中,政府的所得远超于民众所得。  重庆市2011年度预算执行披露的情况主要包括两块,一部分是一般预算收入,另一部分为政府性基金收入,前者增幅40%以上,后者则超过60%。  第一部分收入为一般预算收入部分。比去年下降的有三种,一是增值税,二是印花税,三是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类似惠普公司等进入保税区,无增值税收入).  在增长项中,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税收大幅增长,如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房产税增收,这三项两项超过50%,一项超过40%。对其原因的解释是营业税增长42%以上的原因主要是建筑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增收,企业所得税主要是房地产行业税务查补,房产税主要是将地价计入了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带来的政策性增收。  行政性收费增长超过50%主要是城市建设配套费、征地管理费与及耕地开垦费增收,罚没收入增长13%以上主要是交通罚没和工商罚没增长较多,专项收入增长超过82%主要是将财政专户管理收入纳入了预算内管理,并且新征了地方教育附加费。这类增长意味着,收入增加也并非经济发展,  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及其他收入,收入29.9亿元,增长3倍。原因是将预算外收入纳入了预算内管理。但对于预算外收入项目无法知晓.  第二部分收入主要是基金预算收入,增长了66.8%,这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增长71%,为最主要收入。  以上数据具来自百度。  从上数据可以看出重庆的发展主要是靠土地和金融。重庆状况事实上,各个省级都存在。只是重庆更加激进。
  每个人的立场不一,观点不一,所以数据解读也可能不一。情绪性的话语我不多写。
  8大投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政府的短期财政压力
  我们从税收这项最有说服力的来展开谈,怎么样?
  我只想知道,前几年本市国资委投入到南美的巴西买土地的那几十个亿还在不在,当时说种黄豆打豆油,给本市人民吃,避免吃转基因菜油到嘛。
  占个座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87楼   这段话就不需要反驳了。民企赚不赚钱,不是民企说了算,是市场决定的。国企赚不赚钱,是权利决定的。这段话不应象你这样的人说的。  -----------------------------  呵呵,回来啦。  为啥不像我说的?我觉得自己说话还比较客观,愿意一分为二看事情。对国企,既承认有靠垄断赚钱的,也有干民企不愿干的苦活累活的。  例子我也举了,你觉得要是没有国企,现在重庆的高速路能修到2000公里吗?
  其实八大投并不神秘,也不复杂。  说简单点,八大投的本质就是依靠政府给的政策,帮政府做政府想做的事,替政府规避政府不想承担的风险。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碗重庆小面的利润 的文章

 

随机推荐